人贵在知行合一的意思什么意思

贵在内外兼修 知行合一
我的图书馆
贵在内外兼修 知行合一
学习贯彻“三严三实”
贵在内外兼修& 知行合一
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方案》,对2015年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作出了具体详细的部署。要求领导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照“三严实”的要求,聚焦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着力解决“不严不实”问题,努力在深化“四风”整治、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上见实效,在守纪律讲规矩、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上见实效,在真抓实干、推动改革发展稳定上见实效。作为领导干部,我们要迅速行动起来,集中时间、精力,积极投入到“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来,做到内外兼修,知行合一,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为民、务实、清廉”的模范。
内化于心,就要全面学习领会和准确把握“三严三实”的精神实质,形成思想认识上的高度自觉。“三严三实”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修身律己用权要“严”,做人谋事创业要“实”。领导干部唯有做到“三严”,才能结出“三实”之果。习总书记提出“三严三实”的意图是非常明确,意义是极其深远的。概括起来说,就是全党同志要继续牢记,并且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优良的作风把人民紧紧的凝聚在一起,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立的目标而努力奋斗。“三严”强调的是我们的领导干部要严守道德底线、权力红线和纪律的高压线,强调的是道德、权力和纪律;“三实”强调的是我们干事立业、为人处事的基本要求,就是要解决好“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三严三实”既是制度上的约束,又是对个人品德、个人道德的要求,明确了新的历史时期我们领导干部应该具备的精神风貌和优良品质,是我们执好政、用好权的一个行为准则和规范。内化于心,就要切实找准我们在“三严三实”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痛下决心进行改正,取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可以说,“三严三实”针对的内容或者说最大的敌人是党内存在的不良作风。我们要坚持从严要求,强化问题导向,真正把自己摆进去,认真查找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党性修养缺失、顶风违纪、滥用权力、不负责任、不敢担当、无视党纪国法等方面的问题,在认清危害的基础上认真加以改正,再也不能在那里浑浑噩噩,哗众取宠,甚至明知故犯了,否则就要受到惩处。内化于心,就要严于律己,管住自己,管好自己,强调自我约束和自觉规范,使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标准、社会规范、党纪国法。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学会“限制自己”,善于“克制自己”,重视“小事”,留心“小处”,以党纪国法要求自己,以勇于担当尽职尽责,以公仆之心对待群众。坚守群众观念,常思不好作风之害,密切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不出现思想意识上的“跑冒滴漏”或“管涌、溃堤”,做那些违规违纪的事情,损害领导干部的形象。
外化于形,就要把正心修身的成果要见诸行动,干事创业的蓝图要付诸行动。“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三严三实”,唯有笃行,方能落到实处,起到效果。首先要锤炼政治品格,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政治上认识和处理问题、思考问题和谋划工作,始终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中心,群众的所思所想、所忧所难,真正把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有机地统一起来,切实把“三严三实”的要求贯穿到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像焦裕禄、杨善洲等先进典型那样“心中只有百姓,唯独没有自己”,多为人民群众谋福祉,让他有更多的“获得感”。其次要树立法治思维,做到法在心中,人随法行。法治,是天下归心的伟大事业;依法治国,是人类千百年来历史经验的总结。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带动全党全国一起努力”。法在心中,就要强化认知认同,凝聚起全社会的法治共识。只有内心认同,才能自觉践行;只有法在心中,才能自觉做到尊法、知法、守法,做遵守法律的明白人。人随法行,就要用法律法规来规范我们的行为,自觉遵守法律,做到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依法维权,运用法律维护好个人与他人、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和权益。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有人随法行,学法、知法才真正起到作用;只有领导带头,人人去做,才能形成法治社会的良好局面。最后要练就过硬的本领,锻造求是的作风。领导干部践行“三严三实”要求,为人民服好务,没有过硬的能力素质不行,没有求是的作风更不行。因此,对理论政策、领导科学、专业技能等,我们要先学一步、深学一层,融会贯通,活化为实际工作能力,当好标杆,做好样板。领导干部要将责任意识强化到极致,做到极其负责、极其用心、极为细致。以“严、实”克服“松、虚、散”作风,牢固树立“无小事”理念,视常为圣、视平为要、视小为大,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以极其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项工作,把好每一个关口,不在困难面前绕道走,不上推下卸,不当“二传手”,绝不跑冒滴漏、冷硬横推。经常以“生命线”自持,以“高压线”自危,以“警戒线”自律。不仅在组织和群众监督下行得正,还要在“私下”做得端;不仅在大事上“不触电”,还要在小事上不出格;不仅要慎言“大道理”、警惕“大场合”,还要慎言“小道理”、警惕“小场合”;不仅在一时一事上过得硬,还要在任何时候、任何复杂情况下都经得起考验,决不超越底线,碰触“红线”,用自己高尚的品行和过硬的作风,去影响和带动群众,树立形象。
河南省平顶山市湛河区人大&& 刘选启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立德树人贵在知行合一
我的图书馆
立德树人贵在知行合一
立德树人贵在知行合一
&&&&当前,高校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教育工作的主题,就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从源头上看,“立德”语出《左传》:“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树人”语出《管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立德即树立德业,树人即培养人才。时代不同,立德树人的内涵也不同。立德树人的当代内涵就是,教育要围绕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培养道德高尚、有独立人格、身心健康、理想信念坚定、全面发展的人才。
&&&&立德树人贵在知行合一。知行合一就是强调理论认知与生活实践的统一。知,即应该树什么人?行,即怎样立德树人?
应该树什么人?
&&&&首先,“树”理想信念坚定之人。
&&&&理想是一盏明灯,是奋力前行的向导,指引人生方向;信念是强大意志力的凝聚,使人坚定不移、矢志不渝。高校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他们能否在实现中国梦过程中迸发出强大的正能量,关键就在于是否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讲话中指出,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有关调查显示,当前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效果不是很凸显,主要原因集中在“形式单调、长效不强和内容与现实脱节、理论不够系统”等方面。对此,高等教育者应该意识到,在为每个学生播种梦想、点燃梦想的同时,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和方法帮助学生圆梦,广大学生才会自觉将个人梦融入到共同的“中国梦”中,从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忠诚地跟着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其次,“树”有崇高道德理想之人。
&&&&今天,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影响下,“宁在宝马车中哭,不在自行车上笑”等各种迷失的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高校学生荣辱观念颠倒、是非观念迷失。无疑,这与以“道德高尚”为灵魂的“中国梦”背道而驰。高等教育要“德”字为先,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的道德理想。
&&&&道德理想是个人自我完善、社会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中国古代先哲早就把道德人格的“至善”,作为道德教育的宗旨,作为治国平天下的品德。国外,爱因斯坦谆谆告诫我们:“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杜威也说:“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格。”可见,古今中外的先贤们都十分强调人的道德理想教育。
&&&&当今社会,多元的价值观,海量信息的包围等因素,使高校道德理想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只有大力弘扬道德理想,不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感染力、亲和力,才能真正使道德理想内化为大学生的人格,从而培育出有崇高道德理想,充分凝聚中国力量的人。
&&&&最后,“树”全面发展之人。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指出:“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本质。”其内容主要包括: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等。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更符合教育规律。英国哲学家洛克说,教育的目的在于完成健全精神与健全身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一直强调,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应该使每个人,尤其借助于其青年时代所受的教育,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以便由他自己确定在人生的各种不同情况下做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
怎样立德树人?
&&&&第一,教育者要率先垂范。
&&&&陶行知认为,要学生做的事情,教育者要躬亲共做,要学生守的规矩,教育者要躬亲共守;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育者要躬亲共学。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教师把学生造成什么人,自己就应该是这种人。”这表明,教育者的感召力不仅来源于其丰厚的学识,更源于其可信性,即教育者的言行一致、身体力行。教育者言行一致,学生才能听而不疑、行而不惑;教育者身体力行,学生才能照做不误,坚定不移。
&&&&由此看来,知行合一实为教育者的重要品德修养。这种品德修养能够使教育者彰显出强大的人格魅力,成为学生追捧的行为楷模,达到“不令而行”的教育效果。这正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内涵。
&&&&第二,将理想信念和道德教育生活化。
&&&&信念和道德理想教育需要在生活中展开,在实践中进行。当代著名学者张岱年先生指出:“道德虽然已成为一个名词,但是仍包含两层意义:一层是行为准则,一层是这些准则在实际行动上的体现。一个有道德的人,必须理解行为所应遵循的准则,这是‘知’的方面;更必须在生活上遵循这准则而行动,这是‘行’的方面,必须具备两个方面,才可以称为是有道德的人。”
&&&&一方面,信念和道德理想的理论认知源于生活实践。引导和鼓励高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有助于他们了解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深刻理解中国国情。如此,学生才能发自内心地尊重群众,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才能真正明白我们的共同理想何以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
&&&&另一方面,信念和道德理想需要转化为日常生活的具体行为。“道德的实现是由行动,而不是由文字。”高校老师要引导教育学生将“扫天下”的远大抱负与“扫一屋”的身边事密切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在具体的言谈举止中反复体认理想信念与自身具备的道德观念,久而久之形成一种在正确的理想信念、强烈的道德情感和坚强的道德意志共同作用下的日常生活习惯,使信念和道德理想转化为学生的自律行为。
&&&&第三,践行“全面发展的人”高等教育理念。
&&&&践行“全面发展的人”高等教育理念,就是将“全面发展的人”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坚持“成人”教育与“成才”教育并重,素质教育与知识教育并重,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并重,个性发展与社会需求并重,自主性创新学习与权威性讲授并重,教育生活实践化与课堂教学并重,关注学生的情感和精神健康,建构以人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为尺度,体现精神、知识、身体、个性、能力等充分发展的教育评价体系,使高等教育走出功利主义和科学主义的误区。
&&&&立德树人作为高等教育的中国梦,任重而道远,需要全体高等教育工作者敬业勤业,知行合一,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和奉献者。(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冀玉珍 《 光明日报 》(2013年09月18日16 版)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知道更要做到 贵在知行合一
关注新华网
  一个人是否做到知行合一,不仅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最终要看是否有所作为、有所贡献
  机关党委是省纪委机关的重要部门,机关党建工作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载体。当前抓省纪委机关党的建设,重点要结合“两学一做”,教育党员干部讲政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讲学习,提升履职能力;讲责任,落实管党治党要求。对于省一级纪委机关的党员干部来说,这些要求都应该是很清楚的。重要的问题在于:知道更要做到,贵在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两学一做”的内在要求。知与行是人生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述知行合一思想,中央强调“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其要义也在知行合一。我们自己要反思: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是不是深入领悟、获得真“知”了?是不是真正在“做”、切实践“行”了?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学好党章党规和系列讲话是履职尽责的必须,应当领悟更深透,践行更彻底,在知与行的相互促进中提升境界、推动实践。
  知行合一就要不忘初心。我们当初都是怀着满腔热血入党的,决心矢志不移跟党走。但有的人随着岗位和环境的变化,走着走着人就变了,思想上陷入迷茫,行为上乱了规矩,甚至蜕变到腐化堕落,背叛了党,也背叛了自己当初的誓言。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是在党旗下许下的誓言,应当融入血脉,行程万里也要始终恪守。恪守初心就要保持“知”的清醒和笃定,时常想想当初从哪出发、为何出发、要到哪去,始终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恪守初心就要强化“行”的担当与决心,把树立“四个意识”落实到向核心看齐上,自觉为党分忧、为党担责、为党尽责,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和党中央权威,坚决同一切破坏党的团结统一、损害人民利益的行为作斗争,关键时刻要有舍我其谁的勇气,挺身而出,毫不含糊,以担当的行动诠释忠诚。
  知行合一就要常怀感恩之心。有人说,感恩的能力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共产党人同样要有感恩情怀。因为感恩父母,我们充满孝心;因为感恩组织,我们对党忠诚。我们有组织培养才得以成长进步,组织给了平台才能有所作为。现在常有一些干部抱怨,说自己干了多少多少年了,原来一起同事的谁谁现在都到什么级别了,组织上该关心关心自己了,满脑子资历与待遇,却很少谈能力与贡献。资历是很容易积攒的,但资历并不等于贡献。一个人是否做到知行合一,不仅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最终要看是否有所作为、有所贡献。我们要经常扪心自问:工作干得怎么样,有没有出色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是不是对得起享受的待遇?只有始终深怀感恩,我们才能在内心涵养不竭的动力源泉,不断焕发出干事创业的高昂热情,以实实在在的业绩回报组织和人民。
  ——江西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孙新阳日前在省纪委机关党员大会上说
  (人民日报记者 吴齐强整理)
责任编辑:
Copyright (C) 2000 -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539被浏览46003分享邀请回答361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践行“三严三实”贵在知行合一
第07版:理论与实践
 社长:夏泽民 总编辑:屈胜文  国内统一刊号 CN61-0058 邮发代号 51-10
理论与实践
践行“三严三实”贵在知行合一
&&对党员干部而言,“三严三实”既是作风指引,又是工作要求。因此,践行“三严三实”,贵在知行合一,努力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深学精知是前提&&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践行“三严三实”首要的问题是知,即认识问题。&&一是要深刻认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思想上不重视,教育就会流于形式,接受教育就会变成走过场、做表面文章。践行“三严三实”,端正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是前提,一定要深刻认识到“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不仅必要而且十分重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中央反复强调,这次“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不是一个活动,而是要常抓不懈,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下,从这样的高度认识“三严三实”,彰显了我们党一鼓作气抓作风、驰而不息改作风的坚定决心和恒心。&&二是要深刻理解“三严三实”的基本内涵。“三严三实”是一个统一整体,“严”强调懂规矩、守规矩,“实”重在务实、实干、实效。深刻理解其基本内涵,需要厘清两个关系。一个是“严”与“实”的关系。对于党员干部而言,践行“三严三实”,“严”是前提,是修身、用权、律己之本;“实”是目的,是谋事、创业、做人之基。践行“三严三实”,起点在“严”字,是保证;落点在“实”字,是根本。这是因为,从人性的普遍性上讲,人的自我意识、利己心决定了,人往往“宽己严人”易,而“严己宽人”难。所以,对于手执公权的党员领导干部而言,要干事创业就要“严”字打头,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才能理性驾驭人性的弱点,真正干好事、创好业。另一个是“修身”与“干事”的关系。简单讲,就是做人与做事、德与才的关系。做事先做人,有才须有德。德行不彰,才能亦失色。同样,党性修养,首先是做人的修养。正如儒家经典《礼记·大学》有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儒家这种“修齐治平”的伦理政治哲学,把修身看做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说的正是修身是干事的基础的道理。党员干部要以“三严三实”为基准,从严以修身做起,把做人与干事、修身与创业统一起来。因此,践行“三严三实”要害是严、实二字,落脚点是处理好“修身”与“干事”的关系。修身,是为了干事。会做人,才会干事,才能干好事。 &&三是要加强学习,在领会精神上求深入,才能把“三严三实”内化于心。今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四批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的《序言》中强调:好学才能上进,好学才有本领。中国共产党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各级领导干部要勤于学、敏于思,坚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以学益智,以学修身,以学增才。这是对党员干部加强学习的新要求,也是我们今天践行“三严三实”的必然要求。学,然后才能知不足;学,然后才能知困。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好学、善学、不断学习,是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的根本要求,也是实现“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重要途径。在践行“三严三实”过程中,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深刻领会“严”和“实”、“修身”和“干事”的真正内涵和精髓要义;只有好学善学,才能以学益智、以学修身、以学增才,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切实做到“三严三实”。&&身体力行是关键&&践行“三严三实”,行才是根本,是落脚点。知易行难,说到要比做到容易许多,践行“三严三实”也不能停留在认识层面,关键还在于能否落实到行动中去。&&首先,党员干部要带头践行“三严三实”。俗话说: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因为,党员是群众的标杆,而领导干部则是标杆中的标杆。在践行“三严三实”过程中,党员干部必须干在实处,走在前面。尤其是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三严三实”为基准,切实在践行“三严三实”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靠实干立身,凭实绩进步。“三严”要通过行动来体现,“三实”得在实践中落实。党员领导干部要以想干事凝聚力量、以敢干事展示气魄、以会干事增强本领,从而以身作则践行“三严三实”。&&其次,党员干部要善于把践行“三严三实”与履行岗位职责结合起来。认识的目的在于实践,知的目的在于行。领导干部与群众的区别,关键在于一个“权”字。人们看重权力,因为,权力就意味着支配力,意味着可以支配一定范围的人力物力资源及其获得这些资源的机会。 实际上,每一个管理岗位都意味着权力,每一个职位都意味着相应的权责。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个岗位、职位都有严以用权的问题。因此,如何看待和使用权力,就成为践行“三严三实”的关键。一切权力都来源于人民,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权为民所督。这是党员干部必须牢记的权力观。有权不可任性,公权力必须依法规范行使。这是党员干部“严以用权”的基本要求。权就是责,职和责是不能脱节的。党员干部要善于把践行“三严三实”同履职尽责结合起来,才能使“三严三实”落到实处。&&贵在知行合一&&践行“三严三实”关键在于把知和行、认识和实践统一起来,要学会在干中学,在学中干。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既要尊重事实、尊重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善于在总结实践经验中深化对“三严三实”的认识,把“三严三实”内化于心,还要切实行动起来,用实干、用实效、用实际行动践行“三严三实”,把“三严三实”外化于行,还要勤学善思,着眼长效机制,建立并完善相关制度,善于把“三严三实”固化于制,变成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基本规矩。总之,落实“三严三实”,靠自律,靠行动,也要靠他律、靠制度;践行“三严三实”,要深学精知,要身体力行,贵在知行合一。&&(作者系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
| 业务联系 QQ:
版权所有 西安新闻网 2008  合作伙伴:
Copyright (C) , All Rights Reserved
陕新网审字[号 陕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廉洁自律贵在知行合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