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涔之山,在河之东,其首枕汾

岚县秀容古城之“秀容”历史变迁_岚县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77,696贴子:
岚县秀容古城之“秀容”历史变迁收藏
朱旗明一、秀容古城址遗存在靠近山西岚县县城岚河南岸的平川腹地上,有一座古代城池遗址,此城南依岚县桃尖山,北临岚水,东出“石门子”沿汾水入太原境,西南逾赤坚岭可达方山县与古代左国城、乌突城相邻。西北经兴县可至黄河,北至苛岚县,东北与静乐县为邻。远看城池略呈正方形,紧靠岚河的北城墙西北角缺失400多米,东北角缺失200多米,皆毁于岚河改道。其它地方基本存在,尤其是南城墙保存较为完整。通过对整个城墙的综合察考,这座古城的基本原貌是这样的:城墙周长九里多,城高3丈多。古城的西墙不是一条直线,城墙至中向西折90度,延伸约180米后折回90度与原墙平行,再向北延伸和北墙西端相接。西城门正好设在转角处,易守难攻。城池的形状像一把短柄方形菜刀,刀柄在西北角,刀刃朝南,结合城墙形状,非常贴合“此城为纱帽城”之说,如此建城寓在“重臣名宦”摇篮之意,乃北魏时喜好。整个城墙由九个部分组成。即大墙、小墙、外墙、内墙、敌台(包括角台)、城堡、城门、马道、护城壕。
该城墙结构少见,大墙和小墙上下叠加,小墙在大墙之上靠内侧,把大墙分成内外宽度不同的两个平面,我们暂时称为外墙和内墙,大墙为城墙主体,底宽约28米,顶宽约25米,高约6米。小墙底宽5米,顶宽4米多,高4米。内墙宽4米多,与内侧城门旁的登城马道相通。外墙宽15米左右,其外侧连着突出的敌台,敌台面积约为20米见方不等,各敌台间距180米左右,城角处有角台。
城池形状使各墙长度不一。南城墙长1250米,外侧有8个敌台。北墙长1430米,外侧是岚河。东城墙1000米,有东城门一处。西墙总长1180米,墙上南端有堡,北端墙上靠近城门200米处有大型城堡,堡的高度与大墙相当。从城墙上有大型城堡来看,当时重兵应常驻于城上。外墙宽敞,攻守有余。内墙虽窄,可行车马而环城无阻,又有小墙挡蔽,是城防中安全快速的补给通道,且与外墙形成外御内防并举,相互呼应之势。在古城的外围几个路口的高坡上至今残存着一些古堡遗址比如新安村古堡管控通往兴县之路。坡上村古堡扼守通往苛岚和静乐路口。周围大道上的一些村名也与古城的外侧防卫有关,比如城西有陈家营村,城北有堡上村,城东有荆峪堡村,城南有尧上村(要塞)。城墙里的包含物中除了有瓦砾外,还有铜、铁箭头,老百姓挖出50斤重的八棱铁锤,铁斧、铁锅等。在古城内一米以下的土壤中包含着不少古代绳纹板瓦,筒瓦,各种罐类容器,陶豆,夹砂陶鼎的碎片,还出土过无孔石斧,犁、铲、锤、斧、镚、马蹄刺(铁蒺藜),油灯等铁器,贝币、离石币、刀币、布币、半两、五铢等古钱。其中的一些出土遗物,通过有关考古专家鉴定,多出自战国和汉代。在古城周围的墓葬中有人头罐葬现象,令人费解的事是头颅骨要比罐口大很多,人头又是如何置入罐中的呢?过去农民在城里平整土地时曾在土里挖出一种“地屋”(不是古墓),有点象东北“地窨子”,室内有烟囱、灶、炕、生火的碳迹等人居遗残。种种迹象表明,岚县境内这座历史古城布满迷团,散发着古老而神奇的魅力。在岚县民间自古就流传着尔朱荣百里为王,据城岚县,称雄北魏的传说。在古城北面紧靠岚县县城的北梁东端的崖头上有一座古寺叫龙天寺,据说是尔朱荣的家庙。在此梁北还有一座山梁叫后凤山,山的西端有大土丘,其下有古墓,岚县人称为皇姑陵,据说是尔朱荣女儿的墓葬。在北梁中部有大豁口,岚县人称为“望女豁”,讲的是尔朱荣过度思念已故之女,不惜动用大量人力在秀容城前的北梁上挖开一个大豁口,他每天站在秀容城上就能看到其女远在后凤山上的陵墓。在秀容城西300米处古有吉祥寺,解放初期在寺庙的废墟旁立有一块绞龙古碑,吉祥寺以文殊菩萨为主尊大佛,在魏史中提到的尔朱荣几个儿子中有叫文殊、菩提、叉罗之名的,这是否与此寺有缘呢!二、南匈奴之“秀容”
岚县地处芦芽山与云中山之间的汾河上游,与静乐、娄烦的部分地区合成岚县盆地。地势开阔平坦,且相对封闭。古时候,在行政区域划分上除了岚州州治、娄烦郡治时期,大多处于周边郡县的边缘夹缝中,属于偏远边地。西汉初期岚县周围曾作为太原郡汾阳县和汾阳侯靳强的食邑。从《太平环宇记》可知,他的面积包括今天的兴县、岚县、静乐、娄烦,以及苛岚和宁武南部地区。由于西汉未年的战乱,在东汉建武六年(公元30年)六月诏令全国并省四百余县。太原郡二十一县并为16县,其中汾阳县被废。汾阳县废弃后,其北面的雁门郡也岌岌可危。建武十五年(公元三九年)“匈奴寇钞日盛,州郡不能禁。徙雁门、代郡、上谷吏民六万馀口置居庸、常山关以东,以避胡寇。匈奴左部遂复转居塞内”。“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春正月匈奴南单于归汉,二十六年南单于入居西河美稷(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北),其列置诸部王,助为捍戍。北地、朔方、五原、云中、定襄、雁门、代郡,皆有匈奴部众为郡县侦罗耳”。永和五年(公元140年)夏,“南匈奴左部句龙王吾斯、车纽等背叛,率三千余骑寇西河,遂寇掠并、凉、幽、冀四州。乃徙西河治于离石”。西河郡原36县并为9县,内地的兹氏、皋狼(方山县)废。原美稷县南移至此,平叛后的匈奴左部也随居此地。“西河县,本汉兹氏县地。今有美稷乡,汉美稷县地”(《太平环宇记》)。“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单于羌渠为国人所杀,其子於扶罗其众留汉,自立为单于。於扶罗死,弟呼厨泉立,以於扶罗子豹为左贤王,即渊之父也”。其徒庭为左国城(原皋狼城)。汉末大乱,匈奴侵边,自定襄以西,云中、雁门、西河之遂空,于是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公纠率散亡立新兴郡,治所在忻州境。建安二十一年,由于南匈奴久居塞内,人口与编户同,渐难控制,这时南单于呼厨泉到魏朝见,曹操趁机把他留在邺城,派右贤王去卑监国,并分南单于的部属为五部,以各自设立一个贵族为统帅,并选拨汉人做司马监督之。太康十年(公元289年)晋武帝以刘渊为北部都尉,使左部居太原兹氏,右部居祁,南部居蒲子,北部居新兴,中部居大陵,刘氏虽分居五部,然皆家於晋阳汾涧之滨。史书载言刘渊为新兴郡人,新兴郡的辖县治所主要分布在忻定盆地,与岚县盆地山隔九重,实际上南匈奴作为一个外来民族,非郡县编民,他只能住在新兴郡边荒之地自成一体,以牧业为生。废置的汾阳县故地正好夹在新兴郡和西河郡以及雁门郡之间,处汾河上游,森林密布,水草肥美,农牧皆宜,刘豹刘渊父子趁虚而入辟为乐土。所以《晋书》又讲“刘氏分五部,然皆家於晋阳汾涧之滨”。尤其是左部与北部相邻。使这一地区渐成为内迁南匈奴的核心要地。因此才有了岚县“刘渊之秀容城”。又有《晋书》记载匈奴前赵王刘曜年轻时“自以形质异众,恐不容于世”,便“隐迹管涔山,以琴书为事”,后有刘渊于方山左国城起兵......
当汾阳县故地成为南匈奴的家园以后,“秀容”成了这方水土的俗称。正统道藏太玄部-山海经-晋-郭璞(276年—324年)北山经中写道:“北次二经之首在河之东,其首枕汾,临汾水上也。其名曰管涔之山,今在太原郡故汾阳县北秀容山,涔音岑。其上无木而多草,其下多玉。汾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河”。首提“秀容”在汾阳县。 宋-王存《元丰九域志》中,岚州(楼烦郡):宜芳,五乡,有飞鸢一堡,有岢岚山、秀容水。《元和郡县图志》、《通典》等认为宜芳县有古秀容城,即汉汾阳县。或曰:“城盖刘渊所筑,渊姿容秀美,因以名其城云”。《水经注》曰:“秀容,胡人迁徙地,东去汾水六十里”。于是我们可以断定,汾阳故地周围居住的胡人携带着深刻的“秀容”印记。以至境内的名山叫秀容山,大川叫秀容川,河为秀容水,汾阳故城也起名秀容城。能使一城之称通及山、川,成为地域名称,可见秀容城当时为匈奴要地,统领一方,久据人心,以致地袭其名。笔者认为“秀容”源于匈奴胡人不假,有匈奴民族的印记,给旧城起名“秀容”必有深意,一者可能是匈奴语汉音并被美化的表现,古代匈奴有獯鬻(XUNYU)之称,与“秀容”音近,。另外刘渊为南匈奴休屠各部,即“休戎”之后。或许“秀容”之名寓示内附之匈奴永弃掳掠甘愿臣服之意吧!三、北魏之“秀容” “秀容”承袭于晋代,在《魏书》中频繁出现,并演变成一个较大的地域,给后人造成不少误解。一是大秀容川,北宋乐史《太平环宇记》认为:“秀容川,川东北接恒州,南接肆州,西限大河,北接朔州。东西六百里,南北四百余里”。二是大秀容国,《魏书.尔朱荣传》载曰:“高祖羽健,登国初为领民酋长,率契胡武士千七百人从驾平晋阳,定中山。论功拜散骑常侍。以居秀容川,诏割方三百里封之,长为世业”。三是大秀容郡,从岚县往北至忻州、原平,再往南至阳曲一带看上去皆为秀容郡地。秀容城也有三个,岚县一个,忻州两个,让人无所适从。
笔者认为这是因为“秀容”在历史长河中随着朝代变更,角色转换,不断注入新内涵的结果。先前有匈奴秀容的发展,后来有秀容护军的存在,又成为尔朱氏秀容封地,加上北魏初秀容郡、县的设置和扩大。还有秀容县的东移,使称“秀容”的地域在南北朝时期空前广阔,影响了后人对秀容川、秀容封地、秀容郡的客观认识。
影响最大的是秀容川,大秀容川是大秀容国的前提,正是有广阔的南北秀容,才有尔朱氏300里封国。笔者认为所谓秀容川可能是以岚河流域为主的汾河源头水系冲刷河川,是山谷中相对较大、狭长封闭的河谷平川,汾河自始从北向南,上游的苛岚、宁武、静乐、岚县四县之水汇入汾河,秀容川即汾河川,主要在汾河上游西岸。而且在南北朝前后的史籍中带“川”字的地名很多,其相对于国家行政区域建制名称而言它只是一个通俗宽泛的地域称呼,表达了山中那些不同的河谷平川之地。在所谓的秀容川周围已有汾川,离石川、尔朱川、马邑川、肆卢川、阳曲川、桑干川、神武川、雁门川等,秀容川不可能集多川于一身,大秀容川之说不合常理。想到“宜芳县有秀容水”,笔者大胆猜想,秀容川最初可能就是岚县盆地,否则秀容境内许多古城为什么最先把岚县古城称为秀容城呢?恰恰是晋代匈奴人在管涔山的活动,秀容川的范围由西南向东北扩大了,形成秀容南多川,北多山,南北两重天的地形,因此才有南秀容和北秀容之分。这让人误解为是不相连的两个地方。但二者共附在秀容川上却是事实。《魏书.尔朱荣传》:太祖初以南秀容川原沃衍,欲令居之。羽健曰:“臣家世奉国,给侍左右。北秀容既在划内,差近京师,岂以沃脊更迁远地?”太祖许之。另外发现的北齐[尔朱使君世邕墓志铭]就有“祖汗,车骑大将军、肆州刺史、南北秀庸(容)第一领民酋长”的碑志。史学届普遍认为尔朱氏最初居北秀容“梁郡”,其地为尔朱氏世袭梁郡公爵邑所在。具体位置难下结论,不过《魏书》曰:“尔朱智虎...与兆俱走,献武王擒之于梁郡岢岚南山,赦之”。苛岚南山即岚县北山,讲“苛岚南山”说明梁郡在苛岚北以外的某地,因梁郡不是郡 ,它可能就在苛岚附近。所以北秀容应在苛岚宁武境内。而且《水经注》曰:“桑乾水自源东南流,右会马邑川水,水出马邑西川,俗谓之磨川矣”(即恢河流域平川)。说明朔州当时已有马邑川,又怎么能同时有秀容川呢?
不过关于北秀容的出处,自古以为在今朔州者最甚,其依据有三。一是《洛阳伽蓝记》:武泰元年二月中帝崩......荣举兵......黄门侍郎徐纥曰:“尔朱荣马邑小胡,人才凡鄙,不度德量力......”。因朔州曾为汉马邑县。二是有人认为朔州似有梁郡城。正好尔朱荣的爷爷尔朱代勤曾被高祖(孝文帝)赐爵为梁郡公。三是通过“以居秀容川,诏割方三百里封之”。认为岚县为南秀容,至北300里正好就是朔州,故朔州为北秀容。同时以此断定尔朱氏的封地有300里之多。
北魏河南地有梁郡,恒州东有凉城郡 。“高祖赐爵梁郡公”是尔朱氏封土60多年后的事,梁郡公也只是封爵称号,并无实职。笔者认为“尔朱荣马邑小胡”中的“马邑”不一定就是指县名,有可能是指身份或马场,尔朱荣家族世代为秀容封地上的牧邑主,部民为“牧子”。虽“家有马数万匹,富等天府”,但出身胡人,终为一些官宦所不屑,故贬之为“马邑小胡”。
公元398年尔朱氏受封,同年年底北魏定都平城(大同),遂以平城周围“东至代郡,西及善无,南极阴馆(朔州),北尽参合,皆为畿内(京师),其外四方、四维置八部师以监之”。 八部帅“劝课农耕,量校收入,以为殿最”。八部帅监临地区,亦称八国。北魏帝室八族即八部或八国在拓跋鲜卑贵族中地位尊贵。而尔朱氏源于羯胡,其封地虽离畿内不远但也应在八国甸郊之外。396年尔朱羽建以区区1700人随几十万大军出征,到398年尔朱氏就得到300平方里的土地。这可不是在草原戈壁滩上,而是在京师附近,即使是皇室直系诸王也未必能得此殊荣厚赐,何况仅是一散骑常侍之职。况且以朔州马邑(北秀容)为中心,方300里的封地已完全深入京畿重地了,所以此说法有待商榷。
笔者认为尔朱氏之秀容封地出不了汉汾阳县地,汉汾阳县荒废以来,后沦为胡地,才有了“秀容”之名,《魏书》讲尔朱氏“秀容界有池三所,在高山之上,清深不测,相传曰祁连池,魏言天池也”。《水经注》亦曰:“漯水...桑乾泉,即溹涫水者也。耆老云:其水潜通,承太原汾阳县北燕京山之大池,池在山原之上,世谓之天池,方里余...其水阳烘不耗,阴霖不滥,无能测其渊深也”。至今尔朱氏活动的遗址和传说主要集中在这个区域。岚县有秀容城,皇姑陵,尔朱荣家庙等。静乐有天柱山,狗舔泉。宁武县有天池。
岚县秀容城与尔朱氏的密切关系,主要是从唐李百药《北齐书.本纪高欢》中闪现的。永熙元年(532)七月壬寅,神武(高欢)帅师北伐尔朱兆。尔朱兆大掠晋阳,北保秀容,尔朱兆既至秀容,分兵守险,出入寇抄。神武扬声讨之,师出止者数四,兆意怠。神武揣其岁首当宴会,遣窦泰以精骑驰之,一日一夜行三百里(岚县到太原的距离),神武以大军继之。二年正月,窦泰奄至尔朱兆庭。军人因宴休惰,忽见泰军,惊走,追破之於赤洪岭(岚县西南边的赤坚岭)。兆自缢,神武亲临,厚葬之。慕容绍宗以尔朱荣妻子及馀众自保焉,乌突城(在今临县白文镇,离岚县西境不远)降,神武以义故,待之甚厚。兆弟智虎,与兆俱走,献武王(高欢)擒之于梁郡岢岚南山(岚县北山),赦之。以上史实让我们在浩瀚的历史迷雾中看到了秀容古城在尔朱氏封国中地位。那么尔朱时何时从北秀容南下的呢?这要从秀容护军说起。
关于秀容护军,在史册中少见,水经注曰:“秀容护军,胡人迁徙地”。护军制远在曹魏时兴起,它是当时国家为控制境内胡族聚居区而设置的一种军政合一,以军统民的管理机构。一直沿用至晋魏,比如394年“前秦太子苻宣奔盛,分氐、羌为二十部护军,各为镇戍,不置郡县”。护军、镇戍通过部大、酋大间接控制胡族,部落组织的胡人不必像编户一样交纳赋税,承担徭役,但多半要担负兵役,享受特殊待遇。北魏之前后燕在晋西北地区有离石护军、秀容护军、阳曲护军等。北魏最初依附后燕,秀容护军在后燕时就是降附胡人的迁徙地,在魏书帝纪中记载:“慕容垂(后燕)讨慕容永(西燕)于长子(今长治)。魏登国八年即公元393年六月,“车驾北巡。永来告急,遣陈留公元虔、将军庾岳率骑五万东度河救之。破类拔部帅刘曜等,徙其部落,元虔等因屯秀容”。同时随迁的还有高车族等。(魏军借以安置降胡之名由北向南深入后燕国土,试图救永)。395魏军叛后燕夺大同,396年三月失,六月复得,九月北魏南下欲夺取并州,尔朱氏先居于尔朱川(五寨境内)与秀容为邻,可能在此之前就与魏军串通一气,后在伐燕中充当了内应和向导。《魏书》记载,396年5月“燕辽西王农悉将部曲数万口之并州,并州素乏储,是岁早霜,民不能供其食,又遣诸部护军分监诸胡,由是民夷俱怨,潜召魏军”。于是396年尔朱羽建率1700人随几十万大军出征,398年尔朱氏因功被封土秀容。实际上也是纳入了秀容护军的管理区。等到北魏政权稳固后,国家逐步解散部族组织,使部民成为编民。尤其是天兴五年(409年)冬,北魏清河王拓拔绍弑君政变,一些部族作了外应,比如393年迁徙到秀容护军的胡帅刘曜也起来造反,《魏书》志第二.天象一之二中记载“天兴五年(公元409年)十一月,秀容胡帅、前平原太守刘曜聚众为盗,遣骑诛之”。叛乱平息后国家加快了部族编民的速度,公元410年(北魏 拓跋嗣 永兴二年)魏廷在较大范围内以郡县取代护军,史载“以诸部护军各为太守”。公元446年(北魏 太武帝拓跋焘 太平真君七年)又一次撤镇为州。秀容护军在永兴二年撤,由于其治所秀容城在尔朱氏封国内,又由于尔朱氏与朝庭的特殊关系,国家另在忻州西境设秀容县和秀客郡。《魏书.地形志》:“秀客郡永兴二年(410 年)置,真君七年并肆卢敷城二郡属焉(侨置县),领县四”。“秀容永兴二年置。有秀容城、原平城、肆卢城、石鼓山神、女郎神、金山神、护君神、风神”,可见位置在今原平与忻州之间。笔者认为,由于秀容川北靠尔朱川,北魏将秀容川封给尔朱羽健并非偶然。虽然南秀容地势优于北秀容,尔朱羽健起初婉拒帝旨不去南秀容也非本心。作为一名有功之臣,又深得帝王的看重,以身报国,忠心侍主是他应有的政治觉悟。实际上秀容护军作为秀容川上的首府,设置在南秀容,是管理秀容胡人部落的军政要地,尔朱氏作为秀容领民酋长,他怎么能避开南秀容呢!等到秀容护军取消后,尔朱氏才真正成为秀容川的老大。面对规模庞大,坚固易守的秀容城焉能弃之不用?
不过今天从尔朱家人的墓志铭中可见,尔朱氏后人称他们是秀容人、北秀容人、梁郡人、洛阳人。而且称其出自周王虢叔之后,“籍胄蝉联,酋望之胤”。完全避讳其胡地胡人身份。由于岚县秀容护军为魏晋时降附胡人迁徙地,后来尔朱氏即便生活在秀容城,也不愿意公诸于史册。(因为尔朱荣长女尔朱英娥被高欢纳为侧室,其弟尔朱文略早年袭封兄梁郡王之爵位照旧,文略尝大遗魏收金,请为父作佳传)
四、秀容封国的兴衰
由于民族结构和地位不同,北魏实行了一国两治,一部分施行郡县管理制,比如汉人,从事农业的其他民族编民,其长官是令或太守,军事统领为都督。另一部分施行部民酋长管理制,主要是针对过去的游牧部落民族,内附部落胡民等。长官为领民酋长,有第一第二第三领民酋长之分。军事统领为领民都督,大都督。秀容部族酋长首府就是南秀容的岚县秀容城。而秀容郡治之秀容城在新兴郡西境。《寰宇记》:“州西北五十里有秀容城,即后魏肆州治”。它使秀容地范围扩大了,辖境北至原平,南到阳曲。《尔朱荣传》中“秀容内附胡民乞扶莫于破郡杀太守;南秀容牧子万子乞真反叛,杀太仆卿陆延”。这是郡民和部民事主有别的典型例子。《尔朱兆传》中“初,荣既死,庄帝诏河西人纥豆陵步蕃等令袭秀容(秀容封国岚县境内)。南逼晋阳,兆...回师御之。频为步蕃所败,令人频征献武王于晋州...既分兵别营,乃引兵南出,以避步蕃之锐。步蕃至于乐平郡(今昔阳等地),王与兆还讨破之,(步蕃北逃)斩步蕃于秀容之石鼓山(秀容郡原平境内),其众退走”。这是秀容郡城和秀容封国不同处所的例子。
尔朱氏能够拥有封地得益于北魏对游牧部落实行“分土定居”的政策。但他在封地内也要承当国家的移民、服兵役、赋税、牧养军马等义务。尽管尔朱家族拥有封地,拥有官职爵位,是秀容川的地方豪右。但秀容地的军政管理以及农牧生产还是由政府控制为主。比如正光五年(524)八月,“南秀容牧子于乞真反,杀太仆卿陆延”。太仆卿是国家管理畜牧的官员,当时陆延新官上任正好到南秀容去视察慰问。而秀容县令和秀容郡太守更要通过政府委任 。直到北魏晚期,尔朱荣遥控中央期间,并肆汾广之地才沦为尔朱氏的囊中之物。用者都是他的心腹,比如“尔朱荣立魏庄帝,高市贵预翼戴之勋,迁卫将军、光禄大夫、秀容大都督、第一领民酋长” 。
尔朱家族在封地内以畜牧为业,百年来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为尔朱荣以后举兵起事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尔朱氏家族以秀容为后盾,家族势力日益壮大,在外做官从军的很多,尔朱荣只是尔朱家族的一枝,是封国的留守派。在其父亲的请求下尔朱荣经朝庭允许继任为秀容第一领民酋长,他接受的产业“部民八千馀,家有马数万匹,富等天府”。他早年在宫廷做过侍卫,广泛结交权贵,素有志向并有所图,继任酋长后在老家秀容潜心以猎练兵,培养出一支有几千人的强悍部落武装。北魏末年,随着北方六镇起义,天下大乱,尔朱荣迅速平息了秀容地区附近的几起小股武装叛乱,开始被朝庭注意,并授与兵权以协助军队镇压义军,由于尔朱荣训练出了一批娴于骑射,纪律严明的军队,最后击败了六镇义军,也控制北魏政府,但是,军事的胜利并不代表政治统治的成功。尔朱荣是当之无愧的军事家,但他缺乏远见卓识的政治智慧,尔朱荣在38时被其女婿孝庄帝诱杀,其侄儿尔朱兆成了尔朱氏的掌门人。
永熙元年(公元532年)高欢坐镇太原展开了对尔朱兆的最后攻势,尔朱兆无处可逃,只有老家秀容城可固守。据史书记载,高欢破城时几乎没有什么大规模抵抗,尔朱氏当时已众叛亲离,身边的重臣大多数已经与高欢串通一气。尔朱氏垮台后,“秀容人五千户叛应山胡,复以(高)市贵为行台,讨平之”(魏书.高市贵传)。高欢以摧枯拉朽之势消灭了秀容尔朱氏势力,但他的内心对枭雄尔朱荣顶礼膜拜,对尔朱荣的后代还算是仁至义尽,而对秀容古城的破坏却是毫无顾虑,以致后来设置州郡未能复用。只好在秀容城东北30多里另建隋城,即岚州城。
后魏末,在今兴县置蔚汾县属神武郡,隋大大业二年改临泉县。岚县、静乐县置苛岚县属岚州,隋开皇十八年(599年)改为汾源县,大业四年改为汾源县静乐县,同年置楼烦郡,领静乐临泉秀容三县,八年,分静乐县置岚城县。这样古秀容地结束了至汉以来几百年没有郡县的历史。随着秀容郡的取消,秀容县的东移,“秀容”在故汾阳县的山川记忆中渐渐磨灭,只留下那残败的秀容城墙在风雨中飘摇。
70年代,秀容古城西门外城壕遗址内开了十几家砖厂,人们在千年的陈土中发现了许多身首异处的白骨,有的堆在城壕中,有的聚满枯井,军人衣甲上的前后护心镜还没有腐烂,白骨上的清晰的深色刀痕让人触目惊心,骷颅口中的满嘴镶铜牙齿化成了绿霉使人心酸......秀容古城承系着的不只是人类的文明,更多的是野蛮杀戮,笔者重提古事,笔指秀容就是让更多的人记起秀容历史,保护古城,让这陈年厚土成为历史见证,让世人谨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悲壮历程!以史为镜把握今朝。同时也是抛砖引玉让更多的学者智者知者关注岚县秀容历史。由于古城的历史记载均已遗失,正史中也是沧海一粟,我非专家学者,仅以对古城的一腔热情,通过点滴史实,由此及彼,据理推导,努力谋求真实而已。失实之处,请专家学者给予指正和谅解。
「住哪里都上携程」低价,狂减,服务好,,携程订房超划算!携程-便捷的在线酒店预订网站!7*24小时免费预订!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卷六_水经注原文 - 国学 史部 - 词典网文学 书 &名&作 &者 &回 &目& && && && && :卷六
卷六书名:《水经注》 作者:郦道元
○汾水△汾水出太原汾阳县北管涔山。《山海经》曰:《北次二经》之首,在河之东,其东,首枕汾,其名曰管涔之山,其上无木而多草,其下多玉,汾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河。《十三州志》曰:出武州之燕京山,亦管涔之异名也。其山重阜修岩有草无木,泉源导于南麓之下,盖稚水濛流耳。又西南夹岸连山,聊峰接势,刘渊族子曜,尝隐避于管涔之山。夜中,忽有二童子入,跪曰:管涔王使小臣奉谒赵皇帝,献剑一口。置前,再拜而去。以烛视之,剑长二尺,光泽非常,背有铭曰:神剑服御除众毒。曜遂服之,剑随时变为五色也。后曜遂为胡王矣。汾水又南,与东、西温溪合,水出左右近溪,声流翼注。水上杂树交阴,云垂烟接。自是水流潭涨,波襄转泛。又南迳一城东,凭积石,侧枕汾水,俗谓之伏戎城。又南出二城间,其城角倚,翼枕汾流,世谓之侯莫干城,盖语出戎方,传呼失实也。汾水又南,迳汾阳县故城东。川土宽平,峘山夷水。《地理志》曰:汾水出汾阳县北山,西南流者也。汉高帝十一年,封靳强为侯国,后立屯农,积粟所在,谓之羊肠仓。山有羊肠坂,在晋阳西北,石磴萦委,若羊肠焉,故仓坂取名矣。汉永平中治呼沱石臼河。按司马彪《后汉郡国志》:常山南行唐县有石臼谷。盖欲乘呼沱之水,转山东之漕,自都虑至羊肠仓,将凭汾水以漕太原,用实秦晋。苦役连年,转运所经,凡三百八十九隘,死者无算。拜邓训为谒者,监护水功。训隐括知其难立,具言肃宗。肃宗从之,全活数千人。和熹邓后之立,叔父陔以为训积善所致也。即此羊肠仓也。又南迳秀容城东。《魏土地记》曰:秀容胡人徙居之,立秀容护军治,东去汾水六十里,南与酸水合,水源西出少阳之山,东南流注于汾水。汾水又南出山,东南流,洛阴水注之,水出新兴郡,西流,迳洛阴城北。又西迳盂县故城南。《春秋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分祁氏七县为大夫之邑,以孟丙为盂大夫。洛阴水又西,迳狼孟县故城南,王莽之狼调也。左右夹涧幽深,南面大壑,俗谓之狼马涧。旧断涧为城,有南北门,门闉故壁尚在。洛阴水又西南,迳阳曲城北。《魏土地记》曰:阳曲胡寄居太原界,置阳曲护军治。其水西南流,注于汾水。汾水又南,迳阳曲城西南注也。△东南过晋阳县东,晋水从县南,东流注之。太原郡治晋阳城,秦庄襄王三年立,《尚》所谓既修太原者也。《春秋说题辞》曰:高平曰太原。原,端也,平而有度。《广雅·释地》曰:大卤,太原也。《释名》曰:地不生物曰卤。卤,垆也。《穀梁传》曰:中国曰太原,夷狄曰大卤。《尚书大传》曰:东原底平,大而高平者谓之太原,郡取称焉。《魏土地记》曰:城东有汾水南流。水东有晋使持节、都督并州诸军事、镇北将军、太原成王之碑。水上旧有梁,青荓殒于梁下,豫让死于津侧,亦襄子解衣之所在也。汾水西迳晋阳城南,旧有介子推祠。祠前有碑,庙宇倾颓,惟单碑独存矣,今文字剥落,无可寻也。△又南,洞涡水从东来注之。汾水又南,迳梗阳县故城东,故榆次之梗阳乡也,魏献子以邑大夫魏戊也。京相璠曰:梗阳,晋邑也。今太原晋阳县南六十里榆次界,有梗阳城。汾水又南,即洞涡水会者也。△又南过大陵县东。昔赵武灵王游大陵,梦处女鼓琴而歌,想见其人,吴广进孟姚焉,即于此县也。王莽改曰大宁矣,汾水于县左迤为邬泽。《广雅》曰:水自汾出为汾陂,其陂东西四里,南北一十馀里,陂南接邬。《地理志》曰:九泽在北,并州薮也。《吕氏春秋》谓之大陆。又名之曰沤洟之泽,俗谓之邬城泊。许慎《说文》曰:漹水出西河中阳县之西,南入河,即此水也。漹水又会婴侯之水,《山海经》称,谒戾之山,婴侯之水,出于其阴。北流注于祀水。水出祀山,其水殊源共舍,注于婴侯之水,乱流迳中都县南,俗又谓之中都水。侯甲水注之,水发源祁县胡甲山,有长坂,谓之胡甲领,即刘歆《遂初赋》所谓越侯甲而长驱者也。蔡邕曰:侯甲,亦邑名也,在祁县。侯甲水又西北,历宜岁郊,迳太谷,谓之太谷水。出谷西北流,迳祁县故城南。自县连延,西接邬泽,是为祁薮也。即《尔雅》所谓昭馀祁矣。贾辛邑也。辛貌丑,妻不为言,与之如皋,射雉,双中之,则笑也。王莽之示县也。又西迳京陵县故城北,王莽更名曰致城矣。于春秋为九原之地也。故《国语》曰:赵文子与叔向游于九原,曰:死者若可作也,吾谁与归?叔向曰:其阳子乎?文子曰:夫阳子行廉直于晋国,不免其身,智不足称。叔向曰,其舅犯乎?文子曰:夫舅犯见利不顾其君,仁不足称。吾其随会乎?纳谏不忘其师,言身不失其友,事君不援而进,不阿而退。其故京尚存。汉兴,增陵于其下,故曰京陵焉。侯甲水又西北,迳中都县故城南,城临际水湄,《春秋·昭公二年》,晋侯执陈无宇于中都者也,汉文帝为代王,都此。武帝元封四年,上幸中都宫,殿上见光,赦中都死罪以下。侯甲水又西合于婴侯之水。迳邬县故城南,晋大夫司马弥牟之邑也。谓之邬水也。俗亦曰虑水,虑、邬声相近,故因变焉。又西北入邬陂,而归于汾流矣。△又南,过平陶县东,文水从西来流注之。汾水又南,与石桐水合,即绵水也。水出界休县之绵山,北流迳石桐寺西,即介子推之祠也。昔子推逃晋文公之赏,而隐于绵上之山也。晋文公求之不得,乃封绵为介子推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因名斯山为介山。故袁山松《郡国志》曰:介休县有介山,有绵上聚、子推庙。王肃《丧服要记》曰:昔鲁哀公祖载其父。孔子问曰:宁设桂树乎?哀公曰:不也。桂树者,起于介子推。子推,晋之人也。文公有内难,出国之狄,子推随其行,割肉以续军粮。后文公复国,忽忘子推。子推奉唱而歌,文公始悟,当受爵禄。子推奔介山,抱木而烧死。国人葬之,恐其神魂{肙}于地,故作桂树焉。吾父生于宫殿,死于枕席,何用桂树为?余按夫子尚非玙璠送葬,安能问桂树为礼乎?王肃此证,近于诬矣。石桐水又西流,注于汾水。又西南迳界休县故城西,王莽更名之曰界美矣。城东有徵士郭林宗、朱子浚二碑。宋冲以有道司徒徵。林宗,县人也。辟司徒举太尉,以疾辞。其碑文云:将蹈洪崖之遐迹,绍巢、由之逸轨,翔区外以舒翼,超天路以高峙。禀命不融,享年四十有三,建宁四年正月丁亥卒。凡我四方同好之人,永怀哀痛,乃树碑表墓,昭铭景行云。陈留蔡伯喈、范阳卢子干、扶风马日等,远来奔丧,持朋友服。心丧期年者,如韩子助、宋子浚等二十四人。其馀门人,著锡衰者千数。其碑文故蔡伯喈谓卢子干、马日曰:吾为天下碑文多矣,皆有惭容,惟郭有道元愧于色矣。汾水之右,有左部城,侧临汾水,盖刘渊为晋都尉所筑也。△又南过冠爵津。汾津名也,在界休县之西南,俗谓之雀鼠谷。数十里间,道险隘,水左右悉结偏梁阁道,累石就路,萦带岩侧,或去水一丈,或高五六尺,上戴山阜,下临绝涧,俗谓之为鲁般桥,盖通古之津隘矣,亦在今之地崄也。△又南入河东界,又南过永安县西。故彘县也。周厉王流于彘,即此城也。王莽更名黄城。汉顺帝阳嘉三年,改曰永安县。霍伯之都也。△历唐城东。瓒注《汉书》云,尧所都也。东去彘十里。汾水又南,与彘水合,水出东北太岳山,《禹贡》所谓岳阳也,即霍太山矣。上有飞廉墓。飞廉以善走事纣,恶来以多力见知。周王代纣兼杀恶来。飞廉先为纣使北方,还无所报,乃坛于霍太山,而致命焉。得石棺,铭曰:帝令处父,不与殷乱,赐汝石棺以葬。死遂以葬於霍太山。有岳庙,庙甚灵,乌雀不栖其林,猛虎常守其庭。又有灵泉,以供祭祀,鼓动则泉流,声绝则水竭。湘东阴山县有侯昙山,上有灵坛。坛前有石井,深数尺,居常无水,及临祈祷,则甘泉涌出,周用则已,亦其比也。彘水又西流,迳观阜北,故百邑也。原过之从襄子也,受竹书于王泽,以告襄子。襄子斋三日,亲自剖竹,有朱书曰,余霍太山山阳侯,天使也。三月丙戌,余将使汝反灭智氏,汝亦立我于百邑也。襄子拜受三神之命,遂灭智氏,祠三神于百邑,使原过主之,世谓其处为观阜也。彘水又西流,迳永安县故城南,西南流,注于汾水。汾水又南,迳霍城东,故霍国也。昔晋献公灭霍,赵夙为御,霍公求奔齐,晋国大旱,卜之曰,霍太山为祟,使赵夙召霍君奉祀,晋复穰也。盖霍公求之故居也。汾水又迳赵城西南,穆王以封造父,赵氏自此始也。汾水又南,霍水入焉。水出霍太山。发源成潭,阔七十步,而不测其深。西南迳赵城南,西流注于汾水。△又南过杨县东。涧水东出谷远县西山,西南迳霍山南,又西迳杨县故城北,晋大夫僚安之邑也。应劭曰:故杨侯国。王莽更名有年亭也。其水西流入于汾水。汾水迳杨城西,不于东矣。《魏土地记》曰:平阳郡,治杨县,郡西有汾水南流者,是也。△西南过高梁邑西。黑水出黑山,西迳杨城南,又西与巢山水会。《山海经》曰:牛首之山,劳水出焉,西流注于潏水,疑是水也。潏水即巢山之水也。水源东南出巢山东谷,北迳浮山东,又西北流与劳水合,乱流西北,迳高梁城北,西流入于汾水。又南,迳高梁故城西,故高梁之墟也。《春秋·僖公二十四年》,秦穆公纳公子重耳于晋,害怀公于此。《竹书纪年》,晋出公十三年,智伯瑶城高梁。汉高帝十二年,以为侯国,封恭侯郦疥于斯邑也。△又南过平阳县东。汾水又南,迳白马城西,魏刑白马而筑之,故世谓之白马城。今平阳郡治。汾水又南,迳平阳县故城东,晋大夫赵晁之故邑也。应劭曰:县在平河之阳,尧舜并都之也。《竹书纪年》晋烈公元年,韩武子都平阳。汉昭帝封度辽将军范明友为侯国,王莽之香平也。魏立平阳郡,治此矣。水侧有尧庙,庙前有碑。《魏土地记》曰:平阳城东十里,汾水东原上,有小台,台上有尧神屋石碑。永嘉三年,刘渊徙平阳于汾水,得白玉印,方四寸,高二寸二分,龙纽,其文曰:有新宝之印,王莽所造也。渊以为天授,改永凤二年为河瑞元年。汾水南与平河水合,水出平阳县西壶口山,《尚书》所谓壶口治梁及岐也。其水东迳狐谷亭北,春秋时,狄侵晋取狐厨者也。又东,迳平阳城南,东入汾,俗以为晋水,非也。汾水又南历襄陵县故城西,晋大夫郤犨之邑也,故其地有犨氏乡亭矣。西北有晋襄公陵,县盖即陵以命氏也,王莽更名曰干昌矣。△又南过临汾县东。天井水出东陉山西南,北有长岭,岭上东西有通道,即钘隥也,《穆天子传》曰:乙酉,天子西绝钘隥,西南至监,是也。其水三泉奇发,西北流,总成一川,西迳尧城南,又西流入汾。△又屈从县南西流。汾水又迳绛县故城北。《竹书纪年》:梁惠成王二十五年,绛中地坼,西绝于汾。汾水西迳虒祁宫北,横水有故梁,截汾水中,凡有三十柱,柱径五尺,裁与水平,盖晋平公之故梁也。物在水,故能持久而不败也,又西迳魏正平郡南,故东雍州治,太和中,皇都徙洛,罢州立郡矣。又西迳王泽,浍水入焉。△又西过长修县南。汾水又西与古水合,水出临汾县故城西,黄阜下,其大若轮,西南流故沟横出焉,东注于汾,今无水。又西南迳魏正平郡北,又西迳荀城东,古荀国也。《汲郡古文》,晋武公灭荀,以赐大夫原氏也。古水又西南入于汾。汾水又西南,迳长修县故城南,汉高帝十一年,以为侯国,封杜恬也。有修水出县南,而西南流入于汾。汾水又西迳清原城北,故清阳亭也。城北有清原,晋侯蒐清原作五军处也。汾水又迳冀亭南。昔臼季使,过冀野,见郤缺耨,其妻馌之,相敬如宾。言之文公,文公命之为卿,复与之冀,京相璠曰:今河东皮氏县有冀亭,古之冀国所都也。杜预《释地》曰:平阳皮氏县东北,有冀亭。即此亭也。汾水又西,与华水合,水出北山华谷,西南流,迳一故城西,俗谓之梗阳城,非也。梗阳在榆次,非在此。按故汉上谷长史侯相碑云:侯氏出自仓颉之后,逾殷历周,各以氏分,或著楚、魏,或显齐、秦,晋卿士蒍,斯其裔也。食采华阳,今蒲坂北亭,即是城也。其水西南流,注于汾。汾水又迳稷山北,在水南四十许里,山东西二十里,南北三十里,高十三里,西去介山一十五里。山上有稷祠,山下稷亭,《春秋·宣公十五年》,秦桓公伐晋,晋侯治兵于稷,以略狄土,是也。△又西过皮氏县南。汾水西迳鄈丘北,故汉氏之方泽也。贾逵云:汉法,三年祭地汾阴方泽。泽中有方丘,故谓之方泽,丘即葵丘也。许慎《说文》称,从邑,癸声。河东临汾地名矣,在介山北,山即汾山也。文颖曰:介山在河东皮氏县东南。其山特立,周七十里,高三十里。颖言在皮氏县东南则可,高三十里,乃非也。今准此山,可高十馀里。山上有神庙,庙侧有灵泉,祈祭之日,周而不耗。世亦谓之子推祠。杨雄《河东赋》曰:灵舆安步,周流容与,以览於介山。嗟文公而愍推兮,勤大禹于龙门。《晋太康记》及《地道记》与《永初记》,并言子推所逃,隐于是山,即实非也。余按介推所隐者,绵山也。文公环而封之,为介推田,号其山为介山。杜预曰:在西河界休县者,是也。汾水又西,迳耿乡城北,故殷都也。帝祖乙自相徙此,为河所毁,故《书·叙》曰:祖乙圮于耿杜预曰:平阳皮氏县东南耿乡,是也,盘庚以耿在河北,迫近山川,乃自耿迁亳。后晋献公灭耿,以封赵夙。后襄子与韩、魏分晋,韩康子居平阳,魏桓子都安邑,号为三晋,此其一也。汉武帝行幸河东,济汾河,作《秋风辞》于斯水之上。汾水又西,迳皮县南。《竹书纪年》,魏襄王十二年,秦公孙爰率师伐我,围皮氏。翟章率师救皮氏围,疾西风,十三年,城皮氏者也,汉河东太守番系穿渠,引汾水以溉皮氏县。故渠尚存,今无水。△又西至汾阴县北,西注于河。水南有长阜,背汾带河,阜长四五里,广二里馀,高十丈。汾水历其阴,西入河,《汉书》谓之汾阴脽,应劭曰:脽,丘类也。汾阴男子公孙祥望气,宝物之精上见,祥言之于武帝,武帝于水获宝鼎焉,迁于甘泉宫,改其年曰元鼎,即此处也。○浍水△浍水出河东绛县东,浍交东高山。浍水东出详高山。亦曰河南山,又曰浍山。西迳翼城南。按《诗谱》言,晋穆侯迁都于绛,暨孙孝侯,改绛为翼,翼为晋之旧都也。后献公又北广其城方二里,又命之为绛。故司马迁《史记·年表》称献公九年,始城绛都。《左传·庄公二十六年》,晋士蒍城绛以深其宫,是也。其水又西南,合黑水,水导源东北黑水谷,西南流,迳翼城北,右引北川水,出平川,南流注之。乱流西南,入浍水。浍水又西南,与诸水合,谓之浍交。《竹书纪年》曰:庄伯十二年,翼侯焚曲沃之禾而还。作为文公也?又有贺水,东出近川,西南至浍交,入浍。又有高泉水,出东南近川,西北趣浍交,注浍。又南,紫谷水东出白马山白马川。《遁甲开山图》曰:绛山东距白马山谓是山也。西迳荧庭城南,而西出紫谷,与乾河合,即教水之枝川也。《史记·白起传》称,涉河,取韩安邑,东至乾河,是也。其水西与田川水合,水出东溪,西北至浍交入浍。又有女家水,出于家谷。《竹书纪年》曰:庄伯以曲沃叛,伐翼。公子万救翼,荀叔轸追之,至于家谷。有范壁水出于壁下,并西北流至翼广城。昔晋军北入翼广以筑之,因即其姓以名之,二水合而西北流,至浍交,入浍。浍水又西南,与绛水合,俗谓之白水,非也。水出绛山东谷,寒泉奋涌,扬波北注,县流奔壑,一十许丈。青崖若点黛,素湍如委练,望之极为奇观矣。其水西北流,注于浍。应劭曰:绛水出绛县西南,盖以故绛为言也。《史记》称,智伯率韩魏,引水灌晋阳,不没者三版。智氏曰:吾始不知水可以亡人国,今乃知之。汾水可以浸平阳,绛水可以浸安邑。时韩居平阳,魏都安邑。魏桓子肘韩康子,韩康子履魏桓子肘足接于车上,而智氏以亡。鲁定公问:一言可以丧邦,有诸?孔子以为几乎,余睹智氏之谈矣。汾水灌平阳,或亦有之。绛水浸安邑,未识所由也。△西过其县南。《春秋·成公六年》,晋景公谋去故绛,欲居郇瑕。韩献子曰:土薄水浅,不如新田有汾、浍以流其恶。遂居新田,又谓之绛,即绛阳也,盖在绛浍之阳。汉高帝六年,封越骑将军华无害为侯国。县南对绛山,面背二水。《古文琐语》曰:晋平公与齐景公乘,至於浍上,见乘白骖八驷以来,有犬貍身而狐尾,随平公之车。公问师旷,对曰:首阳之神有犬,貍身狐尾,其名曰者来,饮酒得福则徼之。盖于是水之上也。△又西南过虒祁宫南。宫在新田绛县故城西四十里,晋平公之所构也。时有石言于魏榆,晋侯以问师旷,旷曰:石不能言,或凭焉。臣闻之,作事不时,怨讟动于民,则有非言之物言也。今宫室崇侈,民力彫尽,石言,不亦宜乎?叔向以为子野之言,君子矣。其宫地背汾面浍,西则两川之交会也。《竹书纪年》曰:晋平公五年,浍绝于梁。即是水也。△又西至王泽,注于汾水。晋智伯瑶攻赵襄子,襄子奔保晋阳。原过后至,遇三人于此泽,自带以下不见,持竹二节,与原过曰:为我遗无恤。原过受之于是泽,所谓王泽也。○涑水△涑水出河东闻喜县东山黍葭谷。涑水所出,俗谓之华谷。至周阳与洮水合。水源东出清野山,世人以为清襄山也。其水东迳大岭下,西流出,谓之唅口。又西合涑水。郑使子产问晋平公疾,平公曰:卜云,台台为祟,史官莫知,敢问?子产曰:高辛氏有二子,长曰阏伯,季曰实沈,不能相容。帝迁阏伯於商邱,迁实沈於大夏。台台,实沈之后,能业其官,帝用嘉之,国于汾川。由是观之,台台,汾、洮之神也。贾逵曰:汾、洮,二水名。司马彪曰:洮水出闻喜县,故王莽以县为洮亭也。然则涑水殆亦洮水之兼称乎?△西过周阳邑南。其城南临涑水,北倚山原。《竹书纪年》:晋献公二十五年正月,翟人伐晋,周阳有白兔舞于市。即是邑也。汉景帝以封田胜为侯国。涑水西迳董池陂南,即古董泽,东西四里,南北三里。《春秋·文公六年》,蒐于董即斯泽也。涑水又与景水合。水出景山北谷。《山海经》曰:景山南望盐贩之泽,北望少泽,其草多薯藇,秦椒,其阴多赭,其阳多玉。郭景纯曰:盐贩之泽即解县盐池也。按《经》不言有水,今有水焉,西北流注于涑水也。△又西南过其县南。涑水又西经仲邮泉阝北,又西迳桐乡城北。《竹书纪年》曰:翼侯伐曲沃,大捷,武公请成于翼,至桐乃返者也。《汉书》曰:武帝元鼎六年,将幸缑氏,至左邑桐乡,闻南越破,以为闻喜县者也。涑水又西,与沙渠水合,水出东南近川,西北流注于涑水。涑水又西南,迳左邑县故城南,故曲沃也,晋武公自晋阳徙此,秦改为左邑县,《诗》所谓从子于鹄者也。《春秋传》曰:下国有宗庙谓之国,在绛曰下国矣,即新城也。王莽之洮亭也。涑水自城西注,水流急濬,轻津无缓,故诗人以为激扬之水,言不能流移束薪耳。水侧即狐突遇申生处也。《春秋传》曰:秋,狐突适下国,遇太子,太子使登仆,曰:夷吾无礼,吾请帝以畀秦。对曰:神不歆非类,君其图之。君曰,诺。请七日见我于新城西偏。及期而往,见于此处。故传曰:鬼神所凭,有时而信矣。涑水又西,迳王官城北。城在南原上,《春秋左传》:成公十三年四月,晋侯使吕相绝秦曰:康犹不悛,入我河曲,伐我涑川,俘我王官,故有河曲之战,是矣。今世人犹谓其城曰王城也。△又西南过安邑县西。安邑,禹都也。禹娶涂山氏女,思恋本国,筑台以望之,今城南门台基犹存。余按:《礼》天子诸侯台门,隅阿相降而已,未必一如书传也。故晋邑矣,春秋时,魏绛自魏徙此。昔文侯悬师经之琴于其门以为言戒也。武侯二年,又城安邑,盖增广之。秦使左更白起取安邑,置河东郡。王莽更名洮队,县曰河东也。有项宁都学道升仙,忽复还此,河东号曰斥仙。汉世又有闵仲叔,隐遁市邑,罕有知者,后以识胆而去。涑水又西南,迳监盐县故城。城南有盐池,上承盐水,水出东南薄山,西北流迳巫咸山北。《地理志》曰:山在安邑县南。《海外西经》曰:巫咸国在女丑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在登葆山,群巫所从上下也。《大荒西经》云:大荒之中,有灵山,巫咸、巫即、巫朌、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郭景纯《注》曰:言群巫上下灵山,采药往来也。盖神巫所游,故山得其名矣。谷口岭上有巫咸祠,其水又迳安邑故城南,又西流,注于盐池。《地理志》曰:盐池在安邑西南。许慎谓之盐监。长五十一里,广六里,周百一十四里,从盐省,古声。吕忱曰:宿沙煮海谓之盐,河东盐池谓之监,今池水东西七十里,南北十七里,紫色澄渟,潭而不流,水出石盐,自然印成,朝取夕复,终无减损,惟水暴雨澍,甘潦奔泆。则盐池用耗,故公私共堨水径,防其淫滥,故谓之盐水,亦为堨水也。故《山海经》谓之盐贩之泽也。泽南面层山,天岩云秀,池谷渊深,左右壁立,间不容轨,谓之石门,路出其中,名之曰白径,南通上阳,北暨盐泽。池西又有一池,谓之女盐泽,东西二十五里,南北二十里,在猗氏故城南。《春秋·成公六年》,晋谋去故绛,大夫曰:郇瑕地沃饶近盬。服虔曰:土平有溉曰沃,盬,盐也。土人乡俗,引水裂沃麻,分灌川野,畦水耗竭,土自成盐,即所谓咸鹾也,而味苦,号曰盐田。盐盬之名,始资是矣。本司盐都尉治,领兵一千馀人守之。周穆王、汉章帝并幸安邑而观盐池。故杜预曰:猗氏有盐池,后罢尉司,分猗氏、安邑,置县以守之。△又南过解县东,又西南,注于张阳池。涑水又西,迳猗氏县故城北。《春秋·文公七年》,晋败秦于令狐,至于刳首,先蔑奔秦,士会从之。阚骃曰:令狐即猗氏也。刳首在西三十里。县南对泽,即猗顿之故居也。《孔丛》曰:猗顿,鲁之穷士也,耕则常饥,桑则常寒。闻朱公富,往而问术焉。朱公告之曰:子欲速富,当畜五,于是乃适西河,大畜牛羊于猗氏之南。十年之间,其息不可计,赀拟王公,驰名天下,以兴富于猗氏,故曰猗顿也。涑水又西迳郇城,《诗》云:郇伯劳之,盖其故国也。杜元凯《春秋释地》云,今解县西北有郇城。服虔曰:郇国在解县东,郇瑕氏之墟也。余按《竹书纪年》云:晋惠公十有五年,秦穆公率师送公子重耳,围令狐,桑泉、臼衰,皆降于秦师。狐毛与先轸御秦至于庐柳,乃谓秦穆公使公子絷来与师言,退舍,次于郇,盟于军。京相璠《春秋土地名》曰:桑泉、臼衰,并在解东南。不言解,明不至解可知。《春秋》之文,与《竹书》不殊,今解故城东北二十四里有故城,在猗氏故城西北,乡俗名之为郇城。考服虔之说,又与俗符,贤于杜氏单文孤证矣。涑水又西南,迳解县故城南。《春秋》,晋惠公因秦返国,许以河外五城,内及解梁,即斯城也。涑水又西南迳瑕城,晋大夫詹嘉之故邑也。《春秋·僖公三十年》,秦、晋围郑,郑伯使烛之武谓秦穆公曰:晋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者也。京相璠曰:今河东解县西南五里有故瑕城。涑水,又西南,迳张阳城东,《竹书纪年》齐师逐郑太子齿,奔张城南郑者也。《汉书》之所谓东张矣。高祖二年,曹参假左丞相,别与韩信东攻魏将孙遬军东张。大破之。苏林曰:属河东,即斯城也。涑水又西南属于陂。陂分为二,城南面两陂,左右泽渚。东陂世谓之晋兴泽,东西二十五里,南北八里,南对坛道山。其西则石壁千寻,东则磻溪万仞,方岭云回,奇峰霞举,孤标秀出,罩络群山之表,翠柏荫峰,清泉灌顶。郭景纯云:世所谓盎浆也。发于上而潜于下矣。厥顶方平,有良药。《神农本草》曰:地有固活、女疏、铜芸、紫菀之族也。是以缁服思玄之士,鹿裘念一之夫,代往游焉。路出北巘,势多悬绝,来去者咸援萝腾崟,寻葛降深,于东则连木乃陟,百梯方降,岩侧縻锁之迹,仍今存焉,故亦曰百梯山也。水自山北流五里而伏,云潜通泽渚,所未详也。西陂即张泽也。西北去蒲坂一十五里,东西二十里,南北四五里,冬夏积水,亦时有盈耗也。○文水△文水出大陵县西山文谷,东到其县,屈南到平陶县东北,东入于汾。文水出文谷,东径大陵县故城西,而南流,有泌水注之。县西南山下,武氏穿井给养,井至幽深,后一朝,水溢平地,东南注文水。又南,迳平陶县之故城东,西迳其城内,南流出郭。王莽更曰多穰也。文水又南,迳县,右会隐泉口,水出谒泉山之上顶。俗云:旸雨愆时,是谒是祷。故山得其名,非所详也。其山石崖绝险,壁立天固,崖半有一石室,去地可五十馀丈,爰有层松饰岩,列柏绮望。惟西侧一处,得历级升陟,顶上平地一十许顷。沙门释僧光表建二刹。泉发于两寺之间,东流沥石,沿注山下,又东,津渠隐,没而不恒流,故有隐之名矣。两泽丰澍,则通入文水。又南,迳兹氏县故城东,为文湖,东西一十五里,南北三十里,世谓之西河泊,在县直东一十里,湖之西侧临湖,又有一城,谓之猪城。水泽所聚,谓之都,亦曰猪,盖即水以名城也。文湖水又东,迳中阳县故城东。按:《晋书地道记》、《太康地记》,西河有中阳城旧县也。文水又东南流,与胜水合。水出西狐岐之山,东迳六壁城南,魏朝旧置六壁于其下,防离石诸胡,因为大镇。太和中,罢镇,仍置西河郡焉。胜水又东,合阳泉水。水出西山阳溪,东迳六壁城北,又东南流,注于胜水。胜水又东,迳中阳县故城南,又东合文水,文水又东南,入于汾水也。○原公水△原公水出兹氏县西羊头山。东过其县北。县故秦置也。汉高帝更封沂阳侯婴为侯国,王莽之兹同也,魏黄初二年,分太原,复置西河郡,晋徙封陈王斌于西河,故县有西河恭王司马子盛庙。碑文云:西河旧处山林,汉末扰攘,百姓失所。魏兴,更开疆宇,分割太原四县,以为邦邑。其郡带山侧塞矣。王以咸宁四年改命爵土,其年十二月丧国。臣太农阎崇,离石令宗郡等二百三十四人,刊石立碑,以述勋德,碑北庙基尚存也。△又东入于汾。水注文湖,不至汾也。○洞涡水△洞过水出沾县北山。洞过水出乐平县西北。其水西流,与南溪水合。水出南山,西北流注洞过水。又西北,黑水西出山,三源合舍,同归一川。东流南屈,迳受阳县故城东。按《晋太康地记》,乐平郡有受阳县。卢谌《征艰赋》所谓历受阳而总辔者也。其水西南入洞过水。又西,蒲水南出蒲谷,北流注于洞过水。又西与原过水合,近北,便水源也。水西阜上有原过祠,盖怀道协灵,受书天使,忧结宿情,传芳后日,栋宇虽沦,攒木犹茂,故水取名焉。其水南流,注于洞过水也。△西过榆次县南,又西到晋阳县南。榆次县,故涂水乡,晋大夫智徐吾之邑也。《春秋·昭公八年》,晋侯筑虒祁之宫,有石言晋之魏榆。服虔曰:魏,晋邑。榆,州里名也。《汉书》曰榆次,《十三州志》以为涂阳县矣,王莽之太原亭也。县南侧水有凿台,韩、魏杀智伯瑶于其下,刳腹绝肠,折颈摺颐处也。其水又西南流,迳武观城西北。卢谌《征艰赋》曰:迳武馆之故郛,问厥涂之远近。洞过水又西南为淳湖,谓之洞过泽,而涂水注之。水出阳邑县东北大嵰山涂谷。西南迳萝蘑亭南,与蒋谷水合。水出县东南蒋溪。《魏土地记》曰:晋阳城东南一百一十里,至山,有蒋谷大道,度轩车岭,通于武乡。水自蒋溪西北流,西迳箕城北。《春秋·僖公三十三年》晋人败狄于箕。杜预《释地》曰:城在阳邑南。水北即阳邑县故城也。《竹书纪年》曰:梁惠成王九年,与邯郸榆次、阳邑者也。王莽之繁穰矣。蒋溪又西合涂水,乱流西北,入洞过泽也。△西入于汾,出晋水下口者也。刘琨之为并州也,刘曜引兵邀击之。合战于洞涡,即是水也。○晋水△晋水出晋阳县西悬瓮山。县,故唐国也。《春秋左传》称,唐叔未生,其母邑姜梦帝谓己曰:余名而子曰虞,将与之唐,属之参。及生,名之曰虞。《吕氏春秋》曰:叔虞与成王居,王援桐叶为珪,以授之,曰:吾以此封汝。虞以告周公。周公请曰:天子封虞乎?王曰:余戏耳。公曰:天子无戏言。时唐灭,乃封之于唐。县有晋水,后改名为晋。故子夏叙《诗》称此晋也,而谓之唐,俭而用礼,有尧之遗风也。《晋书地道记》及《十三州志》并言,晋水出龙山,一名结绌山,在县西北,非也。《山海经》曰:县瓮之山,晋水出焉。今在县之西南。昔智伯遏晋水以灌晋阳,其川上溯,后人踵其遗迹,蓄以为沼,沼西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堂。结飞梁於水上。左右杂树交荫,希见曦景。至有淫朋密友,羁游宦子,莫不寻梁契集,用相娱慰,于晋川之中,最为胜处。△东过其县南,又东入于汾水。沼水分为二派,北渎,即智氏故渠也。昔在战国,襄子保晋阳,智氏防山以水之,城不没者三版,与韩魏望叹於此,故智氏用亡。其渎乘高,东北注入晋阳城,以周园溉。汉末,赤眉之难,太原郡掾刘茂,负太守孙福,匿于城门西下空穴中。其夜奔盂,即是处也。东南出城流,注于汾水也。其南渎,于石塘之下伏流,迳旧溪东南出,迳晋阳城南。城在晋水之阳,故曰晋阳矣。《经》书:晋荀吴帅师败狄于大卤。杜预曰:大卤,晋阳县也。为晋之旧都。《春秋·定公十三年》,赵鞅以晋阳叛,后乃为赵矣。其水又东南流,入于汾。○湛水△湛水出河内轵县西北山。湛水出轵县南原湛溪,俗谓之椹水也。是盖声形尽邻,故字读俱变同于三豕之误耳。其水自溪出,南流。△东过其县北,又东过波县之北。湛水南迳向城东,而南注。△又东过毋辟邑南。原《经》所注,斯乃湨川之所由,非湛水之闲关也,是《经》之误证耳。湛水自向城东南,迳湛城东,时人谓之椹城,亦或谓之隰城矣。溪曰隰涧,隰城在东,言此非矣。《后汉·郡国志》曰:河阳县有湛城,是也。△又东南当平县之东北,南入於河。湛水又东南迳邓,南流注于河,故河济有邓津之名矣。     更多章节:
快速导航推荐阅读 作者:佚名 作者:范晔 作者:姚思廉 作者:张廷玉等 作者:杨衒之 作者:刘昫等 作者:裴松之注 作者:姚思廉 作者:刘知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汾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