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项羽不会栽树,那么鸿门宴项羽人物分析就是他的葬礼

如果当年项羽过了江东,或者鸿门宴杀了刘邦,他会成就大业吗?【中国药科大学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55,386贴子:
如果当年项羽过了江东,或者鸿门宴杀了刘邦,他会成就大业吗?收藏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有知。是诗人的杜撰还是确有依据?大家怎么看呢
正版授权奇迹MU页游,奇迹重生!原汁原味还原奇迹,十年轮回!
没看过三国~
不太能,,他的性格适合打江山不适合守江山
这是语文题目吗
项羽杀完刘邦,吕雉定会使计让项羽收留吕雉,然后吕雉暗中挑拨虞姬和项羽,以项羽的智商必然会冷淡或者猜疑虞姬,而虞姬定然是无法忍受,或投江或自刎,项羽必然痛苦不堪,吕雉接机安慰项羽,一番交流之后,项羽对吕雉十分信任并产生好感,然后吕雉名正言顺成为项羽妻室,之后吕雉步步为营,打压项伯,项羽又终日不理政事,沉溺于练功,陶醉于宝马良驹,待吕雉将要独掌大权之时,邀请项羽举办大型宴会,庆祝楚汉之战胜利多少多少周年,暗中投毒杀死项羽何其亲信,独掌大权,然后命下人举国寻找龙珠,集齐以后,复活了刘邦,然后后面的故事就又进入了正轨。。。
他做不了王
项羽是将军,不是元帅
美国biotek细胞成像仪酶标仪系统
还真不知道,毕竟刘邦也是万里挑一的人才,只需要看当时有没有和刘邦一样牛的人了,有也不一定能取代刘邦
机智的水比    ——如果你的生命里出现了这么一个人,那么其他人都变成将就,而我不愿将就。
归天难,杀气腾腾剑光寒。剑光寒:力拔山兮,气盖中原。欲渡乌江却无颜。歌声残:逐鹿中原,四面楚歌蹄音乱。恨地无船!
项羽的脾气难成大业。都说秦始皇暴政,但在统一前的秦国,都有杰出的统治者。项羽即使有雄才伟略,脾气不行,会步入秦始皇后尘
既然已经是历史
就不要想太多了   --偶是贴吧一棵草❁
你所理解的大业是什么,如果他鸿门宴杀了刘邦的话
皇帝应该是能做
不过和秦始皇估计差不了太多
过了乌江哪
没有那么多可能
这个项羽是真的不会过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项羽绝对是打硬仗的第一将领,但是攻而不取的方式弊端很大而他却没有看到,如果当年霸居关中,然后以关中平原优势,东进魏国,灭赵国,齐国,一统中原,并安抚之,接下去就是刘邦的巴蜀之地。刘邦这个穷人又拿什么抵抗项羽。其实个人认为,刘邦从一个古惑仔最终成为一代君王,其心性的改变是很值得关注的,芒砀山起义开始,他犯过许多小混混都容易犯的错误,可是身边就是有萧何,张良,骊食其,陈平这些谋士在,才逃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差点死翘翘的危机。心性也是从一开始的只想着依附强国生存而慢慢变成想要夺天下,唯一可惜的就是韩信了,人太直,又太厉害,不懂得好好讨好刘邦,几次刘邦危难之际都没有发兵救他,虽然于行兵打仗来说确实应该这么做,可是毕竟主公有难,又怎能按兵不动,事后又不好好向主公解释呢?写的比较乱,想到什么写什么了,最近刚好在看楚汉之间的一些历史
谁叫我姓刘,支持刘邦
如果这样,中国就会像现在欧洲一样~而日本就会成为英国一样的国家
历史是没有假设的
毕竟机智水
打来打去都是楚国人
。。。    ——如果你的生命里出现了这么一个人,那么其他人都变成将就,而我不愿将就。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鸿门宴中的项羽是怎样的一个人呢?_百度知道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鸿门宴中的项羽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我有更好的答案
他从谏如流,为四不忍。这一切不仅使他丧失了杀刘邦的时机,能容忍别人的过错;对刘邦他心慈手软,死抱着仁义观念,心存善念;对项伯,他是用人不疑,许诺善遇刘邦,为一不忍、以人性、樊哙的意见来看,这场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峰会也正体现了项羽的弱点,这注定了他在政治上始终是一个失败者。 项羽自小狂傲自大,年仅二十余岁便口出狂言,以“彼可取而代之”来评论当时仍不可一世的秦始皇。因而其初起时,便自矜功伐;愚蠢,居然透露曹无伤是内奸。 八、从范增叙述中看,他喜女色。是一个不成熟的政治家。 二,是个敢于一搏的政治赌徒,反对阴谋诡计;待人宽厚;不究逃席,安然受璧。他轻信项伯。 项羽的失败源于他性格的弱点,这也体现在他的用人上。历史上英雄败于小人的悲剧层出不穷,他是令人敬佩的又是令人嘘唏的英雄,为二不忍;宽容樊哙。 四、从他面对张良的责问,把过错失推给他人的表现来看,是个薄情寡义的,以个人为中心的政客。 五? 鸿门宴可谓是楚汉之争的转折点;听信刘邦,不应范增,没杀掉政敌、从他对项羽的奉承来看,他是变色龙,善于应变,他骄傲。 谈刘邦 一、从他收买项伯看,有政治手腕。 二。他光明磊落。其实项羽并不是一个完全不识人才的人,是个流氓。 他是一个成就了大事的小人。,产生相惜之心,为三不忍。 六、从他采纳张良,他是从谏如流;对英雄,他是抛弃阵营偏见真心赞赏;对樊哙,没把刘邦放在眼里;迂腐、从他敢于赴鸿门宴看、从他进咸阳后的一系列措施来看,有雄心(野心),有能力。 三,英雄的理念来分析鸿门宴中项羽,真英雄也,而且导致最终的“乌江自刎”,但他被人蒙蔽了——与项羽有姻亲关系的卑微小人都被项羽委以重任,执掌大权。 七、从他回军营后立杀曹无伤来看,他做事果断,绝不手软,而这又是他被世人评价为“为人不忍“的根源所在。这一点在鸿门宴中便体现得淋漓尽致一、以成败论鸿门宴中项羽
妇人之仁,分不清主次鸿门宴的主要目的是杀刘邦但是他最后却是在和樊哙斗酒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鸿门宴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当前位置:>>
>>正文内容
《鸿门宴》项羽人物分析备课资料
《王立群读《史记》之项羽》
正文 1.1. 壮哉少年 英雄梦想(1)
&&& 项羽的身世,据《是项羽本纪∏载:项羽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
&&& 项羽的祖父项燕是战国末年楚国的大将,秦灭楚国时,他被秦国大将王翦带领的大军团团包围,最后自杀身亡。
&&& 他的父母史书没有记载,项羽从小是跟着他的叔叔项梁长大的。项羽身高力大,史书记载:籍长八尺余,力能扛(ān,音“缸”)鼎,才气过人。
&&& 秦代一尺约相当今天的23.1厘米,所以,“八尺余”应当是一米八四以上的大个头儿。这是身高。他的力量能“扛鼎”,就是双手能举起一只鼎。在整个《是∏载中,能够扛鼎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项羽,另一个是刘邦八子中的第八子淮南王刘长(chn,音“常”)。
&&& 项羽力能扛鼎,自然是力气极大。
&&& 项羽出生于战国末期,青少年时代是秦朝时期,二十四岁就遇上了秦末大起义。在这个充满血与火的时代,人们非常崇尚武力。因此,项羽的力量巨大,刚好符合当时人们对一个男人的评价标准。
&&& 他与他的叔叔项梁避难会稽的时候,当地的年轻人都很害怕项羽(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项羽作为一个外乡人,客居他乡,亡命他乡,尚能为人敬畏,主要靠的就是他的这种蛮力。
&&& 为学只学万人敌
&&& 项羽小时候不愿读书识字,也不愿学击剑(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而且说:读书只要能哟记姓名就足够了(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他的叔叔项梁见他不愿读书,就让他学击剑,但是,项羽对剑术同样不感兴趣(剑,一人敌,不足学),项梁非常恼火。项羽非要学习能够指挥千军万马的兵法(学万人敌)。
&&& 这个贵族少年从小就立志学习“万人敌”的兵法,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 我认为:这和项羽的家世关系密切。
&&& 项羽的祖父项燕是被秦将逼迫自杀的,项羽认为这是家族的耻辱,所以,项羽自小就怀有强烈的仇秦心理。他认为:只有学会行军布阵的兵法,才能有机会为家族雪耻。
&&& 少年项羽的这一壮志使他日后成为消灭秦朝的主将。但是,项羽对读书功能的认识,却使他在灭秦之后与刘邦争夺天下时犯下了一系列错误。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先秦典籍中的历史著作、诸子著作充满了各种人生智慧。项羽没于少年时期遍读书籍,为他日后的失败预埋了根。
&&& 项羽不愿学剑,但是,他的剑术是不是很粗疏呢?
&&& 不!项羽非常善于短兵格斗。乌江自刎前,他持剑与汉军步行交战,一个人就杀死汉兵上百人。这说明他的剑术极精。他之所以不愿学剑,并非是他学不好,而是他立志要学“万人敌”的兵法,不愿学一对一的单打独斗。
&&& 项梁愿意教项羽学习兵法,项羽十分高兴(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但是,“万人敌”的兵法项羽并没有学完,只是大略地学了学(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那么,他的兵法到底学得怎么样呢?
&&& 高祖十一年(前196),刘邦平定黥(qn,音“情”)布叛乱时,看见黥军阵酷似当年项羽的军阵,刘邦马上感到一种巨大的心理压力(布兵精甚,上乃壁庸城,望布军置陈如项籍军,上恶之)。刘邦在项羽死了六年之后,看见酷似项羽军阵的黥布军阵还心有余悸,可见,项羽并非不能打仗,而是极善布阵作战。他的“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只是不愿死背兵法而已。《汉书艺文志》中记载的兵法书中有《项王》一篇,虽然这一篇兵法今天已经失传了,但是,至少说明项羽不但懂得兵法,而且有兵书流传于后世。
&&& 从以上所引的正是载我们可以知道:项羽出生在一个世代将门的贵族家庭,对少年项羽影响最大的是他的叔叔项梁。项羽不愿读书,也不愿只学剑术,他最钟情的是能够指挥千军万马的兵法。因为只有指挥千军万马的兵法可以使他成为统帅,完成他灭秦的夙愿。
正文 2.1. 壮哉少年 英雄梦想(2)
&&& 少年壮志盼灭秦
&&& 项羽青年时期,家著经发生过一件大事:他的叔叔项梁因为触犯秦法被捕入狱(项梁尝有栎阳逮)。这对项氏家族来说是一场大。幸亏托蕲县(今安徽宿县)监狱的曹咎,给栎阳(今西安)监狱的司马欣写了一封信,这事才算摆平(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
&&& 不久,项梁又出了一件大事:杀人(项梁杀人)。秦朝法律极为苛刻,项梁杀人,必有重罚,而且,仇家也不会放过项梁。于是,项梁携带项羽逃亡到了吴中(今苏州)避难(与籍避仇于吴中)。
&&& 项梁到吴中是为了逃避秦法制裁,但是,亡命江湖的项梁很快展示出了非凡的才华。当地的贤士论其才干,都在项梁之下(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
&&& 因此,项梁很快成为当地的大能人,每当遇到大徭役和大型丧事,人们都请项梁来主持(每吴中有大徭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
&&& 项梁和项羽一样,有着极为强烈的仇秦和复仇之心。因此,借着承办当地大徭役和大型丧事的机会,每每按照兵法安排他手下的宾客罕地的青年(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通过这类活动项梁熟知了手下宾客罕地青年人的才能(以是知其能),为今后使用这些人奠定了基础。
&&& 秦始皇游会稽郡时,项羽和他的叔叔项梁有机会亲眼目睹了秦始皇的威风。这对极端仇视秦王朝的项羽来说更增添了一份动力,因此,他不顾秦法的残酷和亡命江湖的身份,脱口说出:这个人是可以取而代之的(彼可取而代也)!站在项羽身边的项梁吓得赶紧捂住项羽的嘴说:不许胡说!这可是要灭族的(毋妄言,族矣)!话虽这么讲,项梁从此对他这个胆大的侄儿反倒更器重了(梁以此奇籍)。
&&& 项梁对项羽的器重,使项羽在项梁起兵反秦后迅速成为项梁的副将,这就使得项羽有了一个与其他军事天才相比较高的起点。一个人在短暂一生中能够有一个很高的起点,对一个人一生的事业极为重要。项羽正是凭借着项梁的器重获得了这么一个宝贵的平台。
正文 3.2. 斩杀郡守 闪亮登场
&&& 反暴秦群雄并起
&&& 项梁、项羽等待了多年的复仇机会终于到来了。秦二世元年(前209)七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举起了反秦的义旗。
&&& 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了中国,仅仅过了十二年,到了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陈胜、吴广就揭竿而起。
&&& 秦始皇消灭六国时的大屠杀,秦王朝建立后的种种暴政,埋下了无数仇秦的火种。因此,陈胜、吴广义旗一举,天下应者云集,反秦的怒火迅速燃遍了大江南北。
&&& 这一年(秦二世元年)的九月,会稽郡守殷通紧急召见项梁。
&&& 他对项梁说:整个长江以北已经全部起兵响应陈胜、吴广(江西皆反),上天要亡秦了(此亦天亡秦之时也)。我听说,先发制人,后发为人所制(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我想起兵,让你和桓楚担任统帅(吾发兵,使公及桓楚将)。
&&& 殷通找项梁商讨起兵反秦,主要出于四点理由:
&&& 第一,会稽是秦朝的一个郡(辖今浙江东部及江苏西部一带),殷通是会稽郡的最高行政长,是省部级正职。他已经看出来,秦朝的气数已尽。如果现在不带头造反,一旦会稽郡所辖之地有人起兵,他将会成为第一个被杀之人。出于保全身家命的考虑,殷通决定起兵反秦。所以,殷通的起兵带有明显的投机与自保的质。
&&& 第二,项梁在整个会稽郡名气很大,又是世代楚将的项氏后人。
&&& 第三,殷通是一位文,并不懂军事。
&&& 第四,桓楚也颇有名气,而且是一个亡命江湖之人。但是,桓楚在哪儿,谁也说不清,找这个人也需要项梁帮助。
&&& 项梁立即明白:他等待多年的机会来临了。
&&& 挥利剑完亮相
&&& 项梁借机对殷通说:桓楚亡命江湖,没人知道他在哪儿,只有项羽知道。于是,项梁利用太守殷通让他召见项羽的机会,把自己杀殷通、夺取会稽郡的计划告诉了项羽,要他拿剑在外等候。重新入座后,项梁告诉殷通,把项羽叫进来,让他去找桓楚。殷通召项羽进入郡守府议事,项梁使了个眼给项羽,项羽突然拔剑,杀死了殷通。项梁手里提着郡守的人头,佩戴着郡守的绶带,还挂着郡守的印。整个郡守府都被突然发生的这一幕震惊了,一场混战立即在郡守府中展开。在混战中,项羽一个人就杀了上百人,使整个郡守府中的人都吓得趴在地下,无人再敢轻举妄动。这是项羽一生中第一次实施“斩首行动”,项羽的果敢、勇武,第一次得到出的发挥。
&&& 项梁立即召集吴中当地的豪绅、吏,通报了自己起兵反秦的大事,并且派人到会稽郡下属的各县去征兵,得到精兵八千。
&&& 项羽的出表现得到项梁的充分肯定。项梁自封为“会稽守”,项羽被封为“裨将”。守,是郡守;裨将,即是副将。
&&& 这个起点很高,它为后来项羽登上秦末大起义的政治舞台提供了许多方便。这是项羽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
&&& 一个人在社会上做事情,特别是一生中想要做点大事,起点非常重要。起点就是平台,起点高,平台高,机会就多;反之,起点太低,平台太低,往往事倍而功半。
&&& 项羽和韩信是这一时期旗鼓相当的两位军事奇才,因此,他们之间具有很大的可比。韩信先后在项梁、项羽、刘邦手下任职,地位非常低。韩信做到刘邦的大将军费了很长一段时间,原因就是他的起点太低;项梁、项羽、刘邦都不认识他,更谈不上了解他。与韩信相比,项羽幸运得多了,因为他的叔叔项梁自小就了解他,知道他的志向、才气。
正文 4.3. 前朝旧代 人心所向(1)
&&& 世世楚将军中魂
&&& 司马迁在《项羽本纪》结尾这样评价项羽:秦朝的暴政引发了陈胜的起义,当时天下起兵的豪杰多得数都数不过来。项羽没有任何凭借,乘势而起,竟然只用三年时间就率领天下诸侯消灭了秦朝,分封诸侯,政令出自项羽,自号为霸王。项羽虽然没有善终,却是自古以来的第一人。
&&& 项羽真的是没有任何凭借就突然崛起了吗?
&&& 显然不是!将门之后就是他的第一个凭借。
&&& 他的祖父是楚国名将项燕,曾拥立楚王的儿子昌平君为楚王。秦王嬴政(秦始皇)派王翦率六十万大军攻楚,项燕被秦将王翦所围,兵败自杀。项羽的叔父项梁是秦末农民大起义初期的著名领袖。
&&& 所野项氏世世为楚将”是项羽最重要的政治资本。这一政治资本对项羽来说,有两点重要意义:
&&& 第一,使项羽迅速成为秦末起义军中的重要人物;
&&& 第二,使项羽具有巨大的号召力。
&&& 秦末大起义初期有一位领袖陈婴,原来是东阳令史。东阳,是秦朝一个县,在今安徽天长县。陈婴这个人,一向非常谨慎,讲究信用,被当地人称为忠厚长者。秦末大起义席卷东阳县之时,东阳县的一些年轻人,杀死本县县令,聚集了几千人起义。但是,起义军中没有合适的领军人物。找来找去,发现东阳令史陈婴的资历、声望、才干都很合适,他们便要求陈婴做首领,遭到陈婴拒绝,他们就强迫陈婴当了头。
&&& 由于陈婴在东阳非常有声望,所以,在他做了首领后,这支队伍一下子发展到两万多人。
&&& 这些起义的青年人看到义军迅速壮大,便要立陈婴为王,建立一支与众不同、头裹青巾为标志、不隶属于任何人的特殊军队苍头军。
&&& 但是,陈婴的母亲不同意。陈母说:自从我嫁到你们陈家,就从来没有听说你家的祖先有大富大贵的人。如今突然称王,恐怕不吉利。不如找个名奸附在人家名下,事成了可以封侯,事砸了也容易逃,不至于被人指名道姓地通缉。
&&& 自古以来,对造反的人实行的都是首恶必办,胁从不问,因为历来都是法不治众。陈耐是要陈婴当个“不问”的胁从,不要当“必办”的首恶。这和刘邦刚刚起兵时的情况一样,萧何、曹参等人在秦朝时都比刘邦位高,但是,一旦起义造反,他们都不敢当头,害怕成为首恶。只有胆大的刘邦敢于当这个头,不怕“世所指名”。对于一个政权来说,“世所指名”,就是匪首。
&&& 陈婴听了母亲的话就不敢为王。不做匪首,这是趋利避害,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但是,陈婴要把这支队伍交给谁来带领,就不是一个人之常情的问题,而是受一种观念的支配。他对下属说:项氏世世为将,在楚国非常有名;如果我们想起兵反秦,非项氏来领导这支队伍不行。我们要是能依靠项氏这样的名门大族,一定能够灭亡秦国。陈婴的建议得到了东阳起义军的赞同。所以,陈婴就率领这支两万多人的军队投靠了项梁、项羽。
&&& 陈婴的建议能够得到起义军大多数人的认同,说明当时多数人都认可项氏,项氏家族在楚地具有很强的号召力。这是项羽的重要政治资本,也是项羽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
&&& 秦末大起义中还有一位受过秦朝黥刑的勇将英布,因为他受过黥刑(脸上刺字),故亦称黥布。黥布因触犯秦法而被罚至骊山做苦工,便纠集了一些囚徒,逃出来当了强盗。陈胜、吴广起义之后,他也乘势起兵,并且在陈婴归属项梁之后也归属了项梁。项梁战死之后他成了项羽的部下,成为项羽手下最勇媚将军。项羽分封天下十八诸侯王时,黥布因为战功居所有将领之首而被封为九江王。
&&& 黥布在起兵后归属项梁,与陈婴归属项梁一样,也是因为项氏世世为楚将,名声极大。
&&& 可见,在当时的社会中,六国的遗老、僚及普通百姓,对被秦国灭掉的六国旧政权仍然存在着很强的依恋心态。六国旧政权的幸存者,实际上成为了与秦朝中央政府抗衡的一支主要力量。
正文 5.3. 前朝旧代 人心所向(2)
&&& 陈婴、黥布归依的不仅是名门望族项氏,而且是自战国以来长期存在于人们心中的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
&&& 范增议立楚怀王
&&& 项梁响应陈涉起兵反秦,使楚地迅速成为天下反秦势力最大的地区之一。但是,树大招风。秦朝大将章邯在击败了攻入函谷关的陈胜部将周文之后,率兵首先攻打楚地的反秦武装。陈胜、吴广接连被杀。
&&& 陈胜战死之后,项梁成为楚地反秦武装的核心人物。项梁在得知陈胜战死的确切消息之后,召集楚地各路反秦武装开会,商讨下一步的行动。刘邦也牢加了这次重要会议。
&&& 七十岁的范增对项梁说,陈胜的失败是必然的(陈胜败固当)。秦灭六国,最亏的是楚国(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楚怀王误入秦国,最终没有返回故国,楚国百姓至今都非常怀念怀王(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陈胜率先起义,没有立楚王的后代,而是自己称王,所以不可能支撑多久(今陈胜首事,不立楚后而自立,其势不长)。如今,这么多起兵的人都争着归属你,是因为项氏世世代代是楚国的将领,能够重立楚王的后人为楚王(今君起江东,楚午之将皆争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将,为能复立楚之后也)。
&&& 范增的建议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在烽烟四起的反秦初期,立战国时期楚王的后人为楚王,对当时的楚地老百姓确有一定的号召力;但是,秦朝灭亡之后,如何处理在反秦斗争中重新称王的六国君王后裔,就成为一个非常棘手、敏感的政治问题:继续保持他们的王位,等于拱手将推翻暴秦的胜利果实送给他人,这是任何一个胜利者都很难办到的事;而废弃他们在反秦初期确立的王位,则非常容易引来政治对手的攻击,成为政治上的一大败笔。谁做了推翻暴秦的盟主,谁就捧上了这个烫手的山芋。
&&& 项羽就是因为在秦亡之后未能处理好项氏在反秦初期自己拥立的楚王,而被刘邦扣上“弑君”的罪名,在政治上极其被动,付出了极高的代价。
&&& 从范增参加项氏军团到项羽中了刘邦的反间计范增返乡为止,范增为项羽出的关键计谋并不多,特别是在政治、军事的关键时刻,范增的确没有提过什么具有重大意义的建议。但是,无论如何,范增是项羽集团唯一的谋士,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智囊人物。
&&& 痛失叔父当自强
&&& 项梁从东阿起兵,指挥楚军连续击败章邯军(项梁起东阿,西,比至定陶,再破秦军),项羽又杀了秦丞相李斯的儿子三川太守李由(项羽等又斩李由),项梁因此便骄傲起来,更不把秦军放在眼里(益轻秦,有骄)。项梁手下的幕僚告诫项梁不要骄傲,但是,接连到来的胜利已经冲昏了项梁的头脑,逆耳之言已经听不进去了。
&&& 连续战败的章邯却得到秦王朝的增兵(秦果悉起兵益章邯),章邯的兵力大增之后,一举在山东定陶大败项梁,项梁兵败被杀(击楚军,大破之定陶,项梁死)。
&&& 项梁之死对项羽来说是一个严重的挫折。新立的楚王夺了项梁的余部,亲自带领;而让刘邦继续单独带兵。项羽的地位在项梁战死之后,受到一定的轻视。
&&& 但是,项梁的战死也给项羽带来了历史的机遇。项梁在世之日,于公,项羽是项梁的副将;于私,项梁是项羽的叔叔。因此,项羽始终生活在项梁的光环之中。
&&& 项梁的过早下世,将项羽抛向秦末大起义的烽火之中,给了项羽又一个历史的机遇。
&&& 项梁战败身亡激发了项羽更强的复仇心理,他最终击败秦军主力,率领四十万大军开进关中。但是,秦朝的覆亡却开启了一个群雄争夺天下的混战局面。项羽在这场混战中能否像推翻暴秦统治一样表现出呢?
&&& 请看:项羽入关。
正文 6.4. 函谷关前 盟主震怒(1)
&&& 遭力拒勃然大怒
&&& 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率先进入关中,之后,他派兵把守函谷关,阻止项羽和其他诸侯入关,准备上任关中王。按说,刘邦的这种做法并没有错,因为他在西进之前,与项羽在楚怀王面前曾经有个约定:谁先进入函谷关,谁就做关中王。既然我刘邦先于项羽进入函谷关,自然要当这个关中王。
&&& 项羽在巨鹿之战中打败了秦军主力,并作为诸侯联军的总指挥,率领四十万大军西进入关。但是,当他在公元前206年十二月走到函谷关时,却遇到刘邦军队的武力拒绝。此时,项羽才知道刘邦已比他早两个月进入函谷关。司马迁用他特有的简练笔法写道:“闻沛公已破咸阳,项羽大怒。”
&&& 这是项羽入关之时的第一次“大怒”。
&&& 这里就有两个问题:
&&& 一是项羽为什么大怒?
&&& 二是项羽的“大怒”说明了什么?
&&& 巨鹿之战胜利之后,“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所谓“膝行”,就是跪着前进,由此可见诸侯将对项羽的敬畏。“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 项羽因此成为天下诸侯的总指挥,总盟主。
&&& 可见,巨鹿之战的胜利极大地提高了项羽的政治地位,使项羽高居诸侯上将军的位置。此时的项羽已经习惯了把自己看做是秦末大起义中的最大功臣,也习惯了天下诸侯对他的尊崇和敬畏。但是,他没有料到刘邦竟然抢先一步,先行入关。按照事先与刘邦的约定,无论项羽有多大功劳,关中王都应该给刘邦。这是项羽心中最难咽的一口气!为什么呢?
&&& 这里有三个原因:
&&& 一是刘邦对项羽的态度与诸侯将对项羽的态度奉太大。
&&& 诸侯将在巨鹿之战后见到项羽,是“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对项羽充满敬畏之情;刘邦却把住函谷关不让项羽入关,明显充满了敌意。这个奉之大,项羽感受得非常深切。
&&& 二是项羽认为刘邦在灭秦战争中出力不多。
&&& 项羽认为自己是击败秦军主力,灭秦贡献最大的人;刘邦是在自己吸引了秦军主力注意力的情况下轻松进入函谷关的,即使刘邦先入关,但因为他的功劳不够,所以也不能让他做关中王。
&&& 三是刘邦的关中王是楚怀王许下承诺的。
&&& 楚汉战争中的楚怀王,是战国末年被秦王扣留在秦后来又死在秦国的楚怀王的孙子,是根据范增的建议由项梁所立的。项羽对楚怀王早有不满,原因我们后面再讲。
&&& 先入关者为关中王是“怀王之约”,项羽对怀王熊心极为不满,岂能遵守“怀王之约”?
&&& 刘邦以武力拒绝项羽入关,对项羽的自尊和虚荣来说是一个极大的伤害。这是项羽函谷关前“大怒”的根本原因。
&&& 项羽在函谷关的“大怒”说明了什么呢?
&&& 本该笑怒从何来
&& &这个“大怒”暴露了项羽的政治上的幼稚和无知!项羽“怒”得无知,“怒”得幼稚!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刘邦和项羽的相互关系。
&&& 刘、项关系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
&&& 第一阶段,在反秦斗争中,刘、项两大军事集团是并肩作战的友军,他们有共同的敌人秦王朝;也有共同的利益灭秦后取而代之。
&&& 第二阶段,秦王朝的灭亡,使刘、项两大军事集团失去了共同的敌人,也失去了共同的利益。粹一时刻起,刘、项两家由并肩作战的友军,无可避免地演变为争夺秦末大起义胜利果实的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这种集团根本利益的冲突是必然的,无可调耗。
&&& 这两个阶段的转折点就是秦王朝的灭亡。
&&& 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入关,秦王子婴出降,就是这个历史的拐点!谁最早意识到这一历史拐点,自觉地为本集团的根本利益而奋斗,谁就能赢得政治上的主动权。
&&& 如果我们承认这一观点,那么,项羽在函谷关遇到刘邦的阻击,得知刘邦已经比自己早两个月入关,不但不应当“大怒”,而且应当大笑。此话怎讲?我们先把话题拉开,谈一谈三国时曹操的三次大笑。
正文 7.4. 函谷关前 盟主震怒(2)
&&& 《三国演义》写三江口周瑜放火,诸葛亮智算华容一事时,曹操曾有过三次仰天大笑。
&&& 第一次是曹操兵败逃到乌林之西、宜都之北。看见这里地势险要,“乃于马上仰面大笑不止”,他认为诸葛亮无智,周瑜少谋,如果是自己用兵,一定会在此埋伏下一队人马。结果,一笑未了,引来了常山赵子龙。多亏徐晃、张拼死拦住赵云,曹操才得以逃脱。
&&& 第二次是走到葫芦口。此时已是人困马乏,士兵们埋锅烧饭,曹操躺在树林里,又一次仰天大笑。他手下的人说,刚才丞相一次大笑引来了赵子龙,折了好多人马,现在怎么又笑起来?曹操说:诸葛亮、周瑜还是不行,如果在此预先埋伏下一支人马,以逸待劳,我们就是逃了命,也免不了受重伤了。话音未落,杀出一支人马,为首的是燕人张翼德。这一回,许褚连马鞍都阑及蓖被迫迎战,张辽、徐晃也来助战,才使得曹操又一次逃了出来。
&&& 第三次,走到华容道,曹操随行的人马只剩下三百多人,还大多有伤。曹操第三次仰天大笑,说:诸葛亮、周瑜到底是无能之辈,如果在此埋伏下一队人马,我们只有束手就擒了。话未说完,一声炮响,两边五百校刀手摆开,为首大将关云长,手提青龙刀,跨上赤兔马,截住去路。曹军见了,亡魂丧胆,面面相觑。这一次是关云长义释曹操,否则,曹操必然亡命华容道。
&&& 我读《三国演义》,非常佩服曹操的这三次大笑。
&&& “大笑”,显示了曹操的理和智慧。
&&& 曹操是在赤壁大战败逃的路上发出这三次“大笑”的。他笑的是刚刚打败他的诸葛亮、周瑜的“愚蠢”当然,这只是打引号的“愚蠢”。虽然曹操三次“大笑”分别引出了赵云、张飞、关羽三支人马,但是,曹操能在大败之时保持如此冷静、理智的头脑,实在是令人钦佩。
&&& 遗憾的是项羽没有能在刘邦重兵防守的函谷关前仰天大笑,而是“大怒”。
&&& 为什么这样讲呢?
&&& 因为在刘邦入关、秦王子婴出降的那一刻起,刘、项两家已经由并肩作战的友军,转化为争夺秦末大起义胜利果实的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所以,刘邦派兵把守函谷关,阻止项羽入关是意料之中的事。同样,用军事手段在刘邦集团足以强大之前就加以消灭,是项羽集团的最佳选择。
&&& 我们知道,巨鹿之战之后天下反秦武装已经由项羽统一领导了,虽然齐地还有不愿帮助楚军救赵的田荣和无所归属的彭越,但是,田荣、彭越都无法构成对项羽集团的巨大威胁。唯独刘邦集团,一是先入关中占有政治优势,二是军事力量比田荣、彭越都强得多。审时度势,威胁项羽集团的只有刘邦集团。
&&& 如果项羽有此清醒的认识,那又何必“大怒”呢?刘邦把守函谷关,阻止项羽入关,恰恰给了项羽攻打刘邦集团一个最好的借口!
&&& 对刘邦来说这叫做利令智昏,对项羽来说这叫做天赐良机!
&&& 趁刘邦羽翼未丰之际,从军事上解决刘邦集团,对项羽集团来说当然是上上策。所以我认为,项羽如果有清醒、理智的政治头脑,不但不应当“大怒”,而且应当大笑!该大笑不大笑,反而“大怒”,说明项羽此时完全不懂他和刘邦集团的关系。这是项羽政治幼稚的突出表现!
正文 8.5. 戏水西岸 剑拔弩张(1)
&&& 弟报再起怒火
&&& 项羽打进函谷关,驻兵戏西,也就是戏水西岸。刘邦手下的左司马曹无伤向项羽密报:“沛公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司马,是军队中的军法,当时军中一般设有左右司马两个,分别称为左司马、右司马。曹无伤的密报,证实了刘邦称王关中的意图。这与项羽称霸天下的意图相左,使得项羽的自尊和虚荣再一次受到伤害,所以,项羽又一次“大怒”。
&&& 如果说第一次“大怒”是在历史转折刚刚开始之时,项羽还不及思考刘、项两家的关系,尚有可原谅之处;项羽的第二次“大怒”则显得幼稚无知,不可原谅。刘、项两家争夺天下的局面已经明朗,何必还要“大怒”呢?无论你项羽如何对待刘邦,刘邦终归是要和项羽争夺天下的。因此,得到曹无伤密报的项羽应当毫不迟疑地用军事手段解决刘邦集团。
&&& 曹无伤的密告讲了三点:一是刘邦要做关中王,二是刘邦要让秦降王子婴为相国,三是刘邦想把秦宫的财宝全部据为己有。
&&& 这三点之中没有一点是项羽能够同意的,所以,项羽必然会“大怒”。
&&& 先说第一点。刘邦与项羽的“怀王之约”,当时是在怀王心的主持下作出来的,并非项羽之愿;而且,刘邦西行入关,项羽北上救赵,刘邦明显占了便宜,项羽当时就心怀不满。如今,项羽成了诸侯总盟主,更是此一时彼一时,项羽岂能甘心让刘邦当关中王?
&&& 再说第二点。项羽仇秦,来自家族之仇。如今灭了秦,岂能不杀秦王子婴?刘邦要让子婴当相国,项羽断断不可能同意。
&&& 最后说第三点。秦朝宫中珍宝无数。这里不仅有秦国历代的珍宝,更有秦灭六国后从六国宫中搜刮到的天下珍宝。这些珍宝,刘邦想要,项羽岂不想要?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嘛。如今刘邦要将秦朝宫中珍宝全部据为己有,项羽岂能同意?
&&& 曹无伤告密的三条,项羽没有一条能同意,怎么能够不大怒?
&&& 恨刘邦动干戈
&&& 项羽在第二次“大怒”之后,做出了一个对自己集团最正确的决定:第二天一早让士兵们好好吃一顿饭,然后给我把刘邦的军队灭掉(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 这一决定对项羽集团来说,是一个极为英明的决定。但是,这个正确决定也有着它先天的重大缺陷:
&&& 第一,基础不牢。
&&& 项羽的这一正确决定是在盛怒之下做出的,是在他个人自尊与虚荣受到伤害的情况下做出的;而不是建立在对秦王朝灭亡之后天下形势的冷静、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做出来的。因此,它的基础存有重大缺陷。一旦项羽个人的虚荣与自尊得到了满足,这个决定随时都可能被撤销。
&&& 第二,随意太强。
&&& 项羽用武力解决刘、项两大集团关系的决定,是项羽个人做出来的,他没有和集团核心成员认真讨论过这一重大决策。这样由个人专断作出的决定,当然也可以在不和集团核心成员充分协商的情况下,由他一人自主撤销。所以,这个决定具有极大的随意。
&&& 项羽的这一决定一下子引发了五个人的反应。
&&& 第一个人是司马迁。
&&& 他在《项羽本纪》说到这一决定后写了五句话:
&&& 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
&&& 司马迁的交代让我们明白了刘、项两大集团当时的力量悬殊战略优势明显在项羽这边。因此,在貌似客观冷静的叙述之中,饱含了司马迁的惋惜之情(这种在客观叙事中不露倾向而实含明显倾向的抒情,是《是》最为成功的抒情方式之一)。
&&& 第二个人是范增。
&&& 范增是项羽集团的唯一谋士,他认为:
&&& 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 范增这番话有两个要点:一是刘邦志向远大,二是刘邦有天子之气。结论是“急击勿失”。
正文 9.5. 戏水西岸 剑拔弩张(2)
&&& 范增发现,贪财好的刘邦,入关之后竟然“财物无所取,无所幸”,刘邦这种做法显然是在收买民心,志存高远。
&&& 就这一点而言,范增比项羽高明,他看出了刘邦远大的政治志向,力劝项羽尽早解决刘邦的问题。但是,范增并没有从秦朝灭亡后刘、项两大军事集团存在的必然冲突这一关键角度讲清利害。因此,范增这番话并没有抓住要害。范增没有说明,刘邦入关、子婴投降意味着刘、项关系已经从并肩作战的友军转化为根本利害相冲突的两大对立军事集团,因此,范增不可能真正帮助项羽唇略高度认识解决这一问题的紧迫。
&&& 报前恩项伯泄密
&&& 第三个人是项伯。
&&& 项伯是项羽的堂叔,此时正任项羽的左尹,就是左相,相当于今天的副总理。项伯得知项羽这一重大决定后,立即“私见张良”。
&&& 项伯为什么要冒险见张良呢?
&&& 因为项伯曾在秦朝时受过张良的救命之恩,所以,在项羽即将对刘邦集团动手的前,为了答谢张良,挽救张良的命,他见张良,并将项羽第二天一早用武力解决刘邦集团的绝密军情告诉了张良。项伯此举,客观上并不是像曹无伤一样是为了在项羽胜利之后邀功请赏,而是为了救出张良一人。
&&& 因此,对项羽集团来说,项伯只是一个政治糊涂虫;对刘邦集团来说,曹无伤却是一个内奸。
&&& 第四个人是张良。
&&& 项伯完全低估了张良。张良是何许人也?他是刘邦手下的“三杰”之一,也是楚汉战争中一等一的谋士。他一眼就看穿了项伯的人弱点:将个人义气置于集团利益之上。所以,他紧紧抓住“义”这个字做足了文章。他说:“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意思是说:我是替韩王护送刘邦的,如今刘邦有了危难,我却逃走了,这恐怕不够义气,我不能不告诉他。张良这番话是要让项伯明白:你来救我是出于“义”,我去救刘邦也是为了“义”。正是这个“义”,迫使项伯不得不同意张良把这一绝密军情告诉刘邦。
&&& 化危机张良献计
&&& 第五个人是刘邦。
&&& 刘邦如何应对这一突发事件呢?
&&& 刘邦得到这一绝密军事,顿时大惊失,忙向张良问了两个怎么办(为之奈何)。
&&& 刘邦的反应非常值得玩味:
&&& 刘邦得知项羽第二天一早要用武力解决两大集团冲突的决定后,为什么大惊失?
&&& 刘邦尽管比项羽在政治上老到成熟,但是,此时的刘邦却犯了一个大错误,而且这个错误是在自己入关之后就犯下了的,并不是现在才犯的。
&&& 刘邦犯下的这个错误是什么?
&&& 是过早地暴露了自己的政治意图,是在自己集团的军事实力还没有强大到足以对抗项羽集团的军事实力之前,就过早地暴露了自己的雄心。结果,招致了一场迫在眉睫的毁灭的军事打击。这就叫利令智昏!
&&& 那么,刘邦的“为之奈何”说明了什么呢?
&&& “为之奈何”是刘邦的口头禅之一,它说明了刘邦的高明,说明刘邦善于在关键时刻听取谋士的意见,而且对谋士的意见具有极强的鉴别力。
&&& 张良如何应对刘邦的询问呢?
&&& 张良当然胸有成竹。但是,他并不愿意马上将对策告诉刘邦,而是一连反问了两个问题。
&&& 第一个问题:谁给你出的这个馊主意(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 刘邦说:有一个无知的人劝我,把住函谷关,不要让诸侯入关,整个秦地都可以成为你关中王的领地。所以,我听了他的意见(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
&&& 第二个问题:你估量一下,你的军事力量是否足以抵挡项羽的军事力量(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 这是一个让刘邦非常难堪的问题,言外之意是你也不掂量掂量你自己的实力。所以就有了“沛公默然”四字。
正文 10.5. 戏水西岸 剑拔弩张(3)
&&& 刘邦沉默了一阵,说:本来就不如项王(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
&&& 然后刘邦反问了一个问题:究竟该怎么处理这件事呢(且为之奈何)?
&&& 韩信在萧何的大力推荐下任大将军后,曾和刘邦有过一番谈话,韩信也是一连问了两个问题。
&&& 第一个问题:你如今向东用兵,争夺天下的权力,难道对手不是项王吗(今东乡争权天下,岂非项王邪)?
&&& 刘邦马上回答:是这样。
&&& 韩信接着问了第二问:大王自我评估一下,您的勇猛、强悍、仁德、强盛,与项羽相比,怎么样(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
&&& 刘邦沉默了很长一段时间,才说:不如项王啊(汉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
&&& 韩信和张良提出的实际上是同一个问题,就是刘、项两家在楚汉战争初期的军事实力对比,对刘邦很不利。要刘邦公开在下级面前承认这一点非常不易。刘邦要回答张良的问题,实质上是要在下级面前承认自己的失误,而且是承认自己犯了一个低级错误:利令智昏。
&&& 为了找到战胜项羽的良方,刘邦还是老老实实地承认了自己当时的实力不如项羽,做到这一点也不容易啊。
&&& 张良的两问也说明张良是一位非常称职的老师,他严格遵守“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对方不冥思苦想,不要去启发他;对方不郁积难言,不要去开导他)的古训。他并没有直截了当地告诉刘邦应该怎么做,而是在讲出应该怎么做之前,要刘邦自己先好好思考一下。
&&& 在刘邦充分思考过自己的错误之后,张良才提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利用项伯,欺骗项伯。
&&& 张良对刘邦说:你去告诉项伯,说你刘邦不敢背叛项王(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
&&& 张良这一招,妙在两处:一是利用了项伯,二是看透了项羽。项伯是政治糊涂虫,蝴用;项羽的愤怒是因为自尊与虚荣受到了伤害。
&&& 刘邦的理解力极好,他立即领会了张良此计的精神实质,而且马上胸有成竹了,“为之奈何”也不再问了。反过来连续向张良提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
&&& 君安与项伯有故(你怎猛项伯有这么深的老交情)?
&&& 项伯在大战爆发的前私见张良,说明两人有非同一般的关系。刘邦在理解了张良传授的计谋之后,对张良和项伯非同一般的关系立即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这表明刘邦的政治警觉极高。
&&& 张良从容不迫地回答:项伯在秦朝时曾经有过人命案,是我救了他。今天我有了危难,他才特意来救我(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 刘邦在解除了疑虑之后,马上提出第二个问题:
&&& 你们俩谁年长(孰与君少长)?
&&& 张良回答:长于臣。
&&& 刘邦马上应对:你请他进来,我要拿出对待兄长的礼仪接待他(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 刘邦的这两个问题大不一样,前一问是表达他心中对张良的疑虑,后一问是解除了疑虑之后所采取的行动。
&&& 在张良的指点下,刘邦立即实施哄骗项伯的行动。
&&& 刘邦为什么要哄骗项伯呢?
&&& 因为项伯是此时唯一能够给项羽传话的人,而且又是一个政治糊涂虫。所以,争取项伯、哄骗项伯成为刘邦的第一要务。
&&& 哄项伯刘邦结亲
&&& 项伯一入帐,刘邦立即敬酒,并马上与项伯订为儿亲家。这是刘邦既实用又高明的一手,第二天鸿门宴上项庄拔剑起舞企图行刺刘邦时,项伯也拔剑起舞,时时保护刘邦,原因就在于刘邦前一天刚刚和他订了儿婚事,他与刘邦成了儿亲家。
&&& 此计并非出自张良,张良仅仅是告诉刘邦要哄骗项伯,说你自己不敢背叛项王,并没有要他和项伯订为儿亲家;但是,刘邦想到了,并且一见面就订成了。刘邦的世故,可由此见出。素昧平生的两个人初次见面,往往有一种陌生感,但是,刘邦却有这样的天赋,他能够在第一次见面时,迅速击碎两个人之间的陌生感,这是一种非常强的危机攻关能力。这使刘邦能与项伯一见面就结为儿亲家。刘邦与吕后只有一儿一,我们当然不知道刘邦与项伯结为亲家是嫁儿还是娶媳,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刘邦当了皇帝之后,项伯绝对不敢再向刘邦提这次定亲之事。事实上,刘邦的儿子惠帝刘盈娶的是他的亲外甥,刘邦的儿也没有嫁给项伯的儿子(我们甚至不知道项伯是有儿子还是有儿)。反正刘邦与吕后的亲生儿一个也没与项伯的儿结亲,此时的打亲家只不过是一桩政治交易而已。这场交易改变了刘邦与项羽的命运,改写了楚汉相争的历史。
正文 11.5. 戏水西岸 剑拔弩张(4)
&&& 此时刘邦一心想的是拉拢项伯,至于这门婚事是否会给自己的子带来幸福,自然不在考虑之列。它表现了刘邦对其子薄情寡恩的一面。
&&& 说到刘邦对子的薄情寡恩,还有一个例子。那是在彭城之战失败之后,刘邦在逃亡的路上遇见自己和吕后生的一儿一。儿子就是后来的汉惠帝刘盈;儿是刘盈的,后来嫁给了张耳的儿着敖,生子被封为鲁王,所以尊其母为鲁太后。鲁太后死后的谥号为“元”,因此史书上称她为鲁元,或者鲁元公主。刘邦看见项羽的追兵离得近了,为了逃命,一次又一次地将亲生儿子、儿从车上踹下来。后经夏侯婴苦苦劝告,才让儿子和儿和他一同乘车逃命。
&&& 在和项伯拉近了关系之后,刘邦讲了一段至关重要的话:
&&&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望将军至,岂敢孵?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 这段话的意思是:
&&& 第一,我刘邦入关之后,丝毫不敢贪占任何东西,登记了民的户籍,封存了所有的仓库,等待项将军到来再处理。
&&& 第二,派人把守函谷关,是为了防止盗贼随便出入,应付突发事件。日日盼望项王的到来,怎么敢造反呢?
&&& 第三,希望您详细地对项王说明,我实在不敢背叛项王。
&&& 刘邦这番话十分厉害:
&&& 刘邦入关的确是“籍吏民,封府库”,但是,“籍吏民”是为了自己做关中王时知道向谁征收赋税;“封府库”是为了笼络民心。此刻却被说成了为项羽入关做前期工作。
&&& 刘邦派兵把守函谷关是为了阻止诸侯入关,以便安安稳稳地做关中王;此刻舌尖一转却成了防止盗贼出入和应对突发事件。
&&& 这番话首先打动了项伯,让项伯完全相信了。所以,项伯才说:明天你可要一早来向项王作个解释(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 避不义危机初解
&&& 项伯连回到项羽大营,亲自向项羽作了一番解说,其中,最关键的一句话是: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 听!项伯劝项羽取消第二天的军事打击,还是出于一个“义”字。项伯救张良,替刘邦说情,是立足于一个“义”字;张良利用项伯、刘邦忽悠项伯,也都是用的一个“义”字。
&&& 项羽听完项伯的话之后,竟然完全相信了项伯,停止了第二天消灭刘邦集团的军事行动。
&&& 项羽的反应令人震惊:
&&& 一是完全丧失政治警觉。
&&& 大战前,项伯私自进入敌营,并且泄露了重大军事机密,他竟然连一个“君安与张良有故”的疑问都没有;与刘邦“君安与项伯有故”的政治警觉相比,实在是差得太远。
&&& 二是不知道谁是自己真正的对手。
&&& 刘邦派兵把守函谷关阻止他入关,曹无伤告密,都没有使项羽意识到刘邦正在自觉地和他争天下。
&&& 项羽中止对刘邦的军事打击,在刘、项之争中,是刘邦集团的第一个重大胜利,也是项羽集团的第一个重大挫折。
&&& 刘邦避免了一场迫在眉睫的毁灭军事打击,在自己的军事力量强大到足以和项羽抗衡之前,避免了和项羽的决战,将一场军事斗争巧妙地转换为鸿门宴的政治斗争。
&&& 对于刘邦集团来说,一场迫在眉睫的毁灭军事打击躲过去了,万幸啊!
&&& 对于项羽集团来说,一次消灭最大政治对手的机遇错过了,可悲啊!
&&& 刘邦政治上的老到成熟,项羽政治上的幼稚可笑,对比十分鲜明,刘、项胜负实际上已见分晓。
&&& 刘邦利用项羽的政治幼稚忽悠了项羽,但是,这并不等于项羽集团中所有人都那忽悠,更何况第二天刘邦要亲自到鸿门来向项羽做出解释,他能躲过鸿门宴这一关吗?
&&& 请看:鸿门宴。
正文 12.6. 巧言令色 暗藏玄机
&&& 解释而非谢罪
&&& 第二天一早,刘邦带领一百多位随从来到鸿门,面见项羽。鸿门,是古地名,在今临潼市东五公里的鸿门堡村,是当时通往新丰的大道。
&&&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许多解读《项羽本纪》的人都认为这个“谢曰”的“谢”,是“谢罪”的意思。
&&& 我认为:这个“谢”绝对不能讲成“谢罪”。“谢罪”是承认自己有罪,刘邦此时无论如何都不能承认自己有罪。这个“谢”就是“解释”。刘邦对项羽的一番说辞,主要是对项羽进行解释;他要通过解释,将项羽对他的敌意说成是项羽对他的误会。
&&& 刘邦的鸿门说辞非常高明,非常值得认真品味:
&&&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
&&& 我与项王共同攻打秦军,您在河北作战,我在河南作战。我都没有料到我能先入关破秦,又在此处见到将军。如今有小人挑拨离间,导致你我之间产生误解。
&&& 要害细细品味
&&& 刘邦这段话的要害有三条:
&&& 第一,叙旧。
&&& 刘邦这番讲话最重要的一个目的,是要极力模糊项羽的政治警觉,使项羽的政治认识仍然停留在共同反秦的历史阶段之中。因此,叙旧就成为刘邦最重要的手段。通过叙旧,刘邦想使项羽顾念当年并肩作战的友情,不去思考秦王朝灭亡之后刘、项两大集团关系的历史变化。结果证明,这种策略极为有效。
&&& 项羽本来在政治上就十分糊涂,刘邦这番话的目的就是使糊涂的项羽更加糊涂,以便利用项羽政治上的糊涂,避免与项羽在此时摊牌。
&&& 第二,逢迎。
&&& 经过张良的开导,刘邦已经完全了解引发项羽大怒的原因,是自己的行为刺伤了项羽的自尊与虚荣,关键又是自己比项羽先入关。因此,在鸿门见到项羽后,刘邦极力淡化自己首先入关灭秦的功劳,把自己费尽心机攻入关中,说成是“不自意”,是自己都没想到,言外之意是我刘邦心中也认为是将军您应该先入关。
&&& 这一点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项羽的自尊与虚荣。刘邦这一手其实就是拍马屁,只是刘邦拍得非常高明,拍得项羽浑然不觉。这在拍马屁之中应当是最高境界。
&&& 第三,化必然为偶然。
&&& 刘、项两大集团的矛盾,是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的必然冲突,不是一般的偶然冲突。
&&& 刘邦有意要淡化这种冲突的必然,因此,他说是有小人挑拨离间,导致刘、项误会。这明显是化必然为偶然,化大为小,避重就轻。
&&& 通过以上三点,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刘邦的这番鸿门说辞非常厉害。
&&& 而且,这段话出自刘邦之口,更是不容易。刘邦平时怎么说话?那是张口“骂曰”,闭口“乃翁”(你老子)。《是》中记述刘邦语言,最典型最常见的就是一个“骂”,似乎刘邦不骂人就不说话,说话就要骂人。《是》中刘邦有三种身份,一是沛公,二是汉王,三是高祖;因此,《是》写刘邦说话,最多的是“沛公骂曰”“汉王骂曰”“高祖骂曰”。
&&& 但是,这个动辄“骂曰”的刘邦,此时对项羽却是卑躬屈膝,小心翼翼,一句骂人话都没有。可以说,对刘邦一生来说,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当然,这也说明刘邦说话完全可以不骂人。
&&& 刘邦权谋善变,项羽粗鲁直爽,项羽自然不是刘邦的对手。
正文 13.7. 愧然生悔 傲然显威
&&& 项羽心生忏悔
&&& 项羽又是如何理解刘邦的鸿门说辞的呢?
&&& 听到刘邦这一番甜言蜜语、谦恭卑微的说辞,项羽晕头转向了,简直摸不着北了,因为他的自尊和虚荣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满足了。
&&& 此时他真心实意地感到对不起自己当年并肩作战的战友,真心实意地为自己差一点毁灭掉刘邦集团感到内心忏悔。
&&& 我们这样讲有根据吗?
&&& 我们只要看看项羽听了刘邦的鸿门说辞后的回答,就能明白项羽是怎么想的:
&&& 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 这是你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否则,我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 推出曹无伤作为替罪羊,为自己开脱“罪责”,这不是内心忏悔是什么?项羽对刘邦的内心忏悔是项羽彻底受骗的标志。
&&& 一句话断送了曹无伤之命!
&&& 一句话也道尽了项羽的政治幼稚!
&&& 当然,这个“罪责”是项羽自己认为的“罪责”,并不是项羽真正的罪责。消灭刘邦集团,对项羽集团来说,何罪之有?
&&& 有人认为:为了辩白和洗刷自己,项羽将归附和投靠自己的人说出来,是项羽的粗豪少谋。
&&& 这话并不错,但是,这种看法并没有看清项羽。项羽是因为内心深感忏悔才说出曹无伤为自己开脱的,根本原因不是“粗豪少谋”,而是不知道刘邦在演戏,在有意掩盖自己和项羽主动争天下的真相。也就是说,项羽不知道刘邦是和他争夺天下的真正对手。
&&& 在自责、忏悔之中,项羽以诸侯上将军和东道主的双重身份,设宴招待刘邦,这就是鼎鼎大名的鸿门宴。整个鸿门宴上,项羽一方面因为自尊得到满足而非常自傲,另一方面因为内心忏悔而感到自惭。
&&& 不失骄傲本
&&& 我们怎么知道鸿门宴上项羽的自傲呢?
&&& 看胯门宴上的座次便可知晓。
&&& 战国秦汉时习俗,堂上的座位,对堂下而言,面向南是最尊贵的;不对堂下而言,面向东的座位最尊贵,其次是面向南,再次是面向北,最后是面向西。
&&& 鸿门宴上,项羽面向东坐,是最尊贵的位次;范增面向南坐,是次尊贵的位次;刘邦面向北坐,是第三的位次;张良面向西坐,是最下一等的位次。
&&& 项羽坐在最为尊贵的面向东的位置,表现了项羽以诸侯总盟主自诩的心情;刘邦坐在位次第三的面向北的位置,让项羽、范增坐上位,从行动上有意表现对项羽的尊崇。刘邦的做秀谦恭,项羽的自负自得,在位次的安排上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 这表明项羽已经完全被刘邦所哄骗!
&&& 我总觉得项羽这个人非常好哄。
&&& 后来楚汉相争时,刘邦手下一个重要谋士陈平献反间计,要离间项羽和范增的关系。因为项羽手下仅有这一位谋士,如果离间了他们两人的关系,项羽自然更容易对付。陈平是怎么施行离间计的呢?说起来都让人好笑。
&&& 原来项羽的使者来到刘邦的大营,陈平让人先端上上等的酒菜。等项羽的使者说明自己是代表项羽出使,陈平马上对项羽的使者说,我还以为是范增的使者呢。命人将上等的酒菜撤下去,再换上劣等酒菜。项羽的使者很气愤,回去如实汇报,项羽听了,怀疑范增和刘邦暗中勾通,马上夺了范增的权,范增气惦开了项羽。这样,项羽手下连一位谋士都没有了。
&&& 这种低级把戏都能骗住项羽,项羽实在太好哄骗。
正文 14.8. 阴谋血腥 席间较量
&&& 项羽的彻底受骗是否意味着刘邦在鸿门宴上已经转危为安了呢?
&&& 不一定。
&&& 我们今天仍然用“鸿门宴”来代表险象环生、难于应对的场面,特别是酒宴;因为,在项羽忏悔之后,鸿门宴仍然不太平。宴会上接连发生了两件事:
&&& 一是范增举,二是项庄舞剑。
&&& 范增举默然不应
&&& 我们先说第一件事。项羽决定的专断和随意,使他唯一的谋士范增都不了解此时项羽的忏悔之情。所以,项羽不杀刘邦并不代表范增不想谋杀刘邦。范增的第一个举动是“数目项王”,屡屡向项羽使眼。范增使眼,当然是示意项羽在宴席上诛杀刘邦。但是,范增完全不了解此时项羽心中已经非常懊悔不该起兴兵灭刘的念头,怎么可能再在宴会上杀掉刘邦呢?范增看见使眼不见效,又一而再再而三地举(举所佩玉以示之者三)。“”是一种有缺口的环形佩玉,范增举“”,是野玉”的“”谐音“决心”的“决”,要求项羽下决心杀掉刘邦。但是,“项王默然不应”。
&&& 范增并不知道此时的项羽已经不是入关之后两次“大怒”的项羽了,项羽当时“大怒”的前提自尊和虚荣受到伤害已经不复存在。现在的项羽充满了对刘邦的忏悔之情,因此,他绝不可能再在鸿门宴上杀刘邦。面对范增的频频举“”,项羽必然是默然不应。
&&& 项庄舞剑浑然不知
&&& 再说项庄舞剑。
&&& 范增看见项羽对自己举“”不作任何反应,他终于明白项羽是不愿意在宴会上除掉刘邦。于是,范增采取了另一措施:召项羽的堂兄弟项庄舞剑,计划在舞剑中刺杀刘邦。
&&&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句成语即出于此。
&&& 大家也许会感到很奇怪:项羽已经深感对不起刘邦了,为什么还会同意项庄舞剑行刺刘邦呢?
&&& 我们不妨对鸿门宴上的全部参歼作一分析。鸿门宴开始时,只有四个人参加宴会:项羽、刘邦、范增、张良。范增自作主张,召来了项庄,让他进入宴会,以舞剑助兴为名(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寻机刺杀刘邦。这样,鸿门宴就有了五个人。可是,项庄还没有舞剑,又杀出来一个人项伯。项伯是一个政治糊涂虫,见张良,泄露重要军事即是明证。但是,此时的项伯表现得非常清醒:他知道项庄舞剑是要行刺刘邦,因此,便主动要求与项庄对舞。项伯此时如此清醒,原因只有一个:刘邦是自己的亲家,万万不能让自己的亲家在鸿门宴上遇刺。可见,刘邦前一天晚上与项伯结为儿亲家,发挥了多么大的作用。我们不得不佩服刘邦真行!
&&& 对于此时的鸿门宴来说,范增是主谋,项庄是刺客,他俩心中自然明白为什么要舞剑;刘邦是被刺杀的对象,又是精明强干之人,他心中也十分明白情况的凶险;张良就更不用说了,他对这一切都洞若观火;连我们前面讲过的那位将个人之“义”置于集团根本利益之上的政治糊涂虫项伯,这会儿也变得非常机灵,项庄刚刚拔剑起舞,他也立即拔剑起舞,常常用身体保护着刘邦(常以身翼蔽沛公),使“庄不得击”。
&&& 项羽此时对刘邦深感忏悔,范增使眼,他不应;范增举玉暗示,他不理睬;要是知道“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他岂能同意?项羽没有做出任何反应,同意项庄舞剑,恰恰证明他并不知道项庄舞剑的真实目的,当然也不知道项伯为什么也拔剑起舞。整个舞剑的真正目的他是一无所知,只对场上的表演看得津津有味。
&&& 参与鸿门宴的六个人,五个心如明镜,唯独项羽完全不了解真相,项羽政治上的糊涂还用再说吗?
&&& 鸿门宴其实是五位明白人陪着一个糊涂人的宴会!
正文 15.9. 警告威慑 武夫陈词
&&& 樊哙闯帐
&&& 张良看到,虽然有项伯在保护着刘邦,但是,宴会厅里剑光闪烁,很难说不会出什么意外。于是,趁项伯保护刘邦之际,张良立即出营门急召樊哙。
&&& 樊哙的子叫吕,刘邦的子叫吕雉,吕雉与吕是亲。因此,樊哙和刘邦是连襟关系,而且,樊哙本人还是刘邦手下的一员猛将。
&&& 樊哙得知刘邦在鸿门宴上的危险后,立即闯入大帐。樊哙入帐,“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的威猛吸引了全场的注意力,终止了项庄的舞剑,化解了一场危机。眦,是眼眶。连麻木到极点的项羽对樊哙的闯帐都立即戒备起来:“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跽,是古人由坐到站的过渡阶段,相当于今天的跪姿。政治上极其麻木的项羽“按剑而跽”,说明樊哙的闯帐一下子引起了项羽的警觉。张良马上向项羽解释:这是沛公的侍从。
&&& 慷慨陈词
&&& 樊哙闯帐后,借题发挥,慷慨陈词,与刘邦前后呼应。
&&& 樊哙的说辞十分有力:
&&& 一是以亡秦作比。
&&& 樊哙开场即野亡秦”作比,说“亡秦”杀人如麻,导致天下叛乱(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如果项羽要杀刘邦,“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这实际上是野亡秦”警告项羽,不要走“亡秦”的老路,随便杀人。当然,樊哙警告项羽不要随便“杀人”并不是泛指,而是指刘邦。
&&& 此番说辞最后说,如果要杀了像刘邦这样有功的人,那简直就是继续走“亡秦”的道路。
&&& 樊哙拈出“亡秦”作比,明显含有对项羽的告诫。用现代的话来讲,可以用两句话来总结:一是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二是要防止重蹈历史覆辙。在暴秦刚刚灭亡之时,人们普遍认为秦亡的原因是过于暴虐,因此,樊哙的话具有很大的威慑力。
&&& 二是拈出怀王之约。
&&& 刘邦对项伯、项羽的说辞,都没有敢提到当年怀王“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先灭秦进入秦国都城咸阳的人封关中王)这句话,为的是怕项羽认为自己有当关中王的野心。但是,樊哙此时攘不忌讳地讲出来。樊哙以第三者的身份说出这件事,使项羽不能怪罪刘邦,同时又告诫了项羽刘邦是功臣,是理所当然的关中王。这就在道义上公开抢占了制高点。
&&& 三是与刘邦前后呼应。
&&& 刘邦在鸿门宴前一天面见项伯时,曾说过封闭仓库、登记吏百姓是为了等待项羽,派兵把守函谷关是为了应付非常事件。樊哙将这层意思加以强调,使刘邦的谎言更令人相信。更为重要的是,樊哙讲,沛公有如此大的功劳,不但没有封侯之赏,项羽反而听信挑拨离间的话,想杀有功之人(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诛有功之人)。这是刘邦不敢说也不便说的话,但是,出自樊哙之口,就非常自然了。
&&& 四是出自武夫之口。
&&& 樊哙是一介武夫,给人的印象是粗鲁豪爽,上述三点借樊哙之口说出来,更容易使人相信。
&&& 项羽面对樊哙一番说辞竟然无话可答,只是非常尴尬地说了一个字:坐(项王未有以应,曰:坐)。
&&& 明明是满口谎言,樊哙却说得振振有词,煞有介事;
&&& 明明是被人欺骗,项羽却似乎真的感到自己是一个有过之人!
&&& 刘邦集团的团结一心,项羽本人的政治幼稚,昭然若揭。
&&& 我颇疑樊哙之言是张良所教,否则,一介武夫何以有如此睿智!
正文 16.10. 惧为鱼肉 避祸逃亡
&&& 果断逃席
&&& 刘邦利用樊哙闯帐的机会,立即借口“如厕”就是上厕所,召樊哙出了项羽的大帐,安排逃席。
&&& 刘邦再也经不起范增的屡生事端了。
&&& 刘邦离席之后,一连做了三件事:
&&& 第一,研究逃席。
&&& 刘邦深知鸿门宴凶多吉少,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因此,逃席开溜是上上之选。但是,精明老到的刘邦即使是逃席,也希望安排得有条不紊。
&&& 刘邦首先问:“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 刘邦对是否告别一事心中犹豫不决,所以向部下征求意见。樊哙虽然是一介武夫,但是,这一次他的判断溶好:不辞行。因为,办大事不拘小节,行大礼不顾细节。如今,项羽集团人多气壮,比如砧板与刀;我们只是砧板与刀之间的鱼肉,何必要告辞(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刘邦立忌纳了他的意见。
&&& 冷静善后
&&& 第二,安排善后。
&&& 首先是选定善后人。张良的精明强干已经被刘邦所了解,所以,刘邦特地选张良作为善后人,留下来善后。所谓善后,一是辞行,二是献礼。张良献的礼是刘邦带来的白璧、玉斗,这可以从反面证明刘邦的“籍吏民,封府库”未必完全可信如果真是封了府库,刘邦的白璧、玉斗从何而来?他这么造反的沛公从哪里弄来的白璧、玉斗?
&&& 其次是交代辞行时间。刘邦脱逃之时,极其紧张,但是,他仍然不忘向张良交代了一个重要细节:“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 项羽与刘邦的驻地相距四十里,但是,刘邦逃席走的是小道,只有二十里。即使如此,他仍然仔细交代张良,务必等到他回到大营,才能进帐辞行,以免范增再生事端。
&&& 刘邦的精细、老到,项羽怎么能比得上?
&&& 第三,处理随从。
&&& 刘邦黎门赴宴时带来了一百多位骑从,刘邦逃席时将他们全部抛下,只带了四员大将: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而且只有他自己一人骑马,四员大将全部步行。
&&& 这样安排,明里说是避免大队人马出走的动静太大,引发范增的追杀;暗里说四员大将无马步行,一旦遇到不测,便只有拼死格斗,组成一道防火墙,方便刘邦自己脱身。当然,此中真意刘邦不便明言,司马迁也不便明写。
&&& 四员大将中的纪信,在后来的荥阳之战中装扮做刘邦,带领两千子,开东门出降,吸引了项羽军队的注意力;刘邦趁机带了十几位随从,从西门脱身。纪信冒充刘邦,帮助刘邦逃跑,最终被项羽所杀。
&&& 刘邦的这种安排虽然很周密,但是,他宁可牺牲部下也要保全自己的用心,也让人看到了刘邦自私阴刻的一面。
&&& 刘邦逃回了自己军中,张良入席善后,项羽竟然还问:“沛公安在?”并且心安理得地接受了张良代刘邦献给他的一双白璧。项羽政治上糊涂到了何种程度啊!
&&& 范增气得拔剑撞破了张良送给他的玉斗,气急败坏地说:
&&& 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 范增断定,将来夺项羽天下的人,一定是刘邦。
&&& 刘邦回到军中,立即诛杀了曹无伤。
正文 17.11. 浑然应答 道尽糊涂(1)
&&& 糊涂六言
&&& 整个鸿门宴,项羽一共说了六句话:
&&& 1.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 2.壮士,赐之卮酒;
&&& 3.赐之彘肩;
&&& 4.壮士,能复饮乎;
&&& 5.坐;
&&& 6.沛公安在。
&&&第一句话,断送了曹无伤的命;
&&& 第二句话,表明项羽完全不理解樊哙闯帐的真实目的,反倒欣赏起了樊哙的勇武;
&&& 第三句话,樊哙的闯帐坏了范增的大事,项羽竟然浑然不知;
&&& 第四句话,继续欣赏樊哙的勇武;
&&& 第五句话,一个“坐”写尽了项羽的政治幼稚;
&&& 第六句话,一句“沛公安在”,道尽项羽糊涂。
&&& 可以说,直至鸿门宴结束,项羽始终未能认识到刘邦是秦朝灭亡之后与他争夺天下的真正对手。因此,宴前、宴中都错失了消灭刘邦集团的大好时机。
&&& 以上我们讨论了项羽政治幼稚的第一个表现,就是他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知道刘邦是他真正的政治对手。鸿门宴是第一个例证。
&&& 总被忽悠
&&& 下面我们补充论证项羽政治幼稚的第二个例证。
&&& 鸿门宴结束了。刘邦忽悠住了项羽,躲过了鸿门宴前的军事打击,也避开了鸿门宴中的行刺,在接下来由项羽主持的大分封中,刘邦又分到了巴郡、蜀郡、汉中郡,号为汉王。
&&& 项羽完成了大分封之后,回到西楚国的国都彭城(今江苏徐州)。没有得到分封的田荣率先驱逐、杀死项羽分封的三位齐王,自立为齐王。刘邦重用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攻占关中。此时,项羽面临东西两方面的叛乱,东面是田荣,西面是刘邦。项羽何去何从?应当先剿灭谁?
&&& 刘邦为了迷惑项羽,给项羽传达了两条信息:一是向项羽保证,自己该当关中王而没有当上,因此想得到关中,达到这一目的就会立即罢手,绝不敢向东侵占项王的地盘(乃遗项王书曰:汉王失职,得关中,如约即止,不敢东);二是把“齐梁反书”送给项羽,向项羽告发齐、梁想要与赵国联手起来灭楚(又以齐梁反书遗项羽曰:齐与赵并灭楚)。齐是自立为齐王的田荣,梁指彭越。这封信应当是田荣、彭越想联合刘邦一块儿反叛项羽的一封信。此时刘邦已经攻占了三秦之地,占据了关中,还要表明自己没有非分之想。项羽相信了刘邦确实是只想得到关中的谎言,于是放弃了攻打关中的想法,将兵锋指向了齐地的田荣(楚以此故,无西意,而北击齐)。项羽到此时还不知道刘邦的目的是整个天下,还误以为齐地田荣是主要敌人。
&&& 项羽闻汉王皆已并关中,且东;齐赵叛之,大怒。乃以故吴令郑昌为韩王,以距汉,令萧公角等击彭越。彭越败萧公角等。
&&& 在关中,另外两个被封的秦王早已归降了刘邦,只有章邯坚守了十个月,他在等项羽,等项羽杀回关中时做内应,但是,他始终没有等来项羽。项羽误以为成不了大气候的齐地田荣是最大威胁,于是出兵齐地,而没有及时出兵关中,将刘邦逐出关中或加以消灭,致使刘邦在关中坐大坐稳,将关中变为他与项羽对决四年的大本营。
&&& 直至刘邦站稳关中,又挥师东进,占领了西楚国的国都彭城(今江苏徐州),项羽这时才意识到刘邦这老小子是自己真正的敌人,但是,此时离鸿门宴已达半年之久了。
&&& 可见,项羽不仅在鸿门宴上认识不到刘邦是自己真正的敌人,而且,在刘邦占了关中之后还认识不到刘邦的危害之大。等刘邦攻占了自己西楚国的国都,他才认识到刘邦非同小可,是真正的敌人;但是,为时太晚了。
&& &从上述分析可知,项羽在政治上实在是幼稚得可笑。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都认识不清,还谈什么取天下呢?
&&& 鸿门宴是项羽一生事业成败的转折点,在此之前,项羽节节胜利,走上了当时政治舞台的中心;鸿门宴之后,项羽一错再错,苦战四年,兵败乌江。刘邦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忽悠住项羽,是因为项羽在政治上太幼稚,是因为刘邦看透了项羽的政治幼稚。
正文 18.11. 浑然应答 道尽糊涂(2)
&&& 所以,整个鸿门宴只说明了一点,就是项羽的政治幼稚。
&&& 项羽的政治幼稚,不仅仅表现在认识不到谁是自己的敌人,在其他问题上也同样表现出来。
&&& 诛杀义帝
&&& 诛杀义帝是项羽政治幼稚的第二个表现。
&&& 义帝的“义”就是“假”,就像“义父”“义子”的“义”一样。
&&& 立义帝是范增的意见,这个意见本身就存有重大缺陷授人以柄。
&&& 项梁起兵反秦之后,主动权完全掌控在自己手中。但是,范增错误地总结了陈胜失败的教训,认为其失败的原因是不立楚国君王之后,要求项梁立楚王的后代为王。项梁误信了范增的意见,立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为楚王,仍号称怀王。当时熊心正在为人牧羊,稀里糊涂地就成为新的怀王。
&&& 怀王在反秦之初尚有一定的号召力,但是,在项梁战死之后,他对项羽的掣肘便相当明显了:夺项羽兵权,派刘邦入秦,任命宋义为统帅救赵,而任命项羽为宋义的副将。这些措施限制了项羽在反秦斗争中发挥作用。在项羽取得巨鹿之战的重大胜利之后,曾派人向怀王汇报了巨鹿之战及入关的情况(项羽使人还报怀王),意在向怀王表功,希望怀王能收回“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的成命。但是,怀王虽然是项氏所立的傀儡,娶不甘心仅仅做一个傀儡。所以,他利用手州时拥有的权力,重申先入关者为关中王的约定(怀王曰:如约),使后入关的项羽陷入政治上非常被动的局面。
&&& 项羽在入关之后怎样处理义帝的问题,成为考量项羽政治成熟与政治幼稚的一个标尺。
&&& 项羽先将怀王心尊为义帝,然后将义帝排除在大分封之外,最后派人杀死了他(乃阴令衡山、临江王击杀之江中)。
&&& 项羽杀死义帝,给了刘邦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刘邦打着为义帝复仇的旗号,讨伐项羽,使项羽在政治上陷于被动。其实,刘邦要做皇帝,即使项羽不杀义帝,他也一定会除掉义帝。项羽杀义帝等于为刘邦登基扫清了一个障碍,同时又成为刘邦讨伐项羽的借口。项羽的政治幼稚于此表现得也相当充分。
&&& 宋人王安石曾经写过题为《范增二首》的诗,其一写道:
&&& 汁秦鹿待新羁,力战纷纷此一时。
&&& 有道吊民天即助,不知何用牧羊儿。
&&& 这首诗说:秦朝末年,天下英雄逐鹿汁,一时间战争一场接一场。本来雕心者就可以得天下,不知道为什么要用一个放羊娃做义帝!
&&& 可见,王安石对项梁立义帝颇不以为然。
&&& 项羽对义帝可以说既有旧恨,又有新仇。
&&& 先说旧恨。
&&& 当年项梁由于轻敌战死,楚怀王心立即赶到彭城,将项羽与吕臣军合并起来,归自己掌管(怀王恐,从盱台之彭城,并项羽、吕臣军自将之),夺了项羽的兵权。但是,对同样是项梁部下的刘邦,仍然让他独掌兵权,封刘邦为武安侯,任命为砀郡长(以沛公为砀郡长,封为武安侯,将砀郡兵)。项羽同时也受封为鲁公,但是没有兵权(封项羽为长安侯,号为鲁公)。此时项羽虽为项梁余部的首领,但毕竟项梁战败,军力受损,自己在楚军中的地位尚不突出,所以只好咽了这口气,但心中肯定极为不满。
&&& 项梁战败之时,秦兵在章邯的率领下连破陈胜与项梁两支劲旅,整个楚地反秦武装都处于低谷之中,没有人再敢侈谈西入函谷关(当是时,秦兵强,常乘胜逐北,诸将莫利先入关)。只有项羽与刘邦愿意率军西进。项羽愿意西行入关,直接的原因是项梁被秦军所杀(独项羽怨秦破项梁军,奋,愿与沛公西入关),他要为项梁报仇。
&&& 但是,楚王心身边的人却极力反对,理由是项羽太残暴(怀王诸老将皆曰:项羽为人悍猾贼),他曾杀死了整个襄城中的成年男子(项羽尝攻襄城,襄城无遗类,皆之,诸所过,无不残灭)。
&&& 所以,最好选派一个忠厚长者,“扶义而西”。秦地的父老乡亲,受秦暴政之害的时间太长了,如果能有一位忠厚长者前往秦地,行仁义之政,一定可以得到秦地父老的拥戴,拿下关中(不如更遣长者,扶义而西,告谕秦父兄。秦父兄苦其主久矣,今诚得长者往,毋侵暴,宜可下)。“今项羽悍,今不可遣。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卒不许项羽,而遣沛公西略地”。结果,项羽就被剥夺了西行入关的权力。
正文 19.11. 浑然应答 道尽糊涂(3)
&&& 怀王心手下这批员,都是靠项梁立怀王心才有了今日的地位,自然知道项氏家族势力之大。现在项梁战死,项梁这把悬在所有员头上的利剑刚刚解除,谁愿意再让项梁的接班人项羽再立奇功,重新骑在自己头上呢?所以,他们抨击项羽残虐,赞赏刘邦是忠厚长者,其真实的意图是想借机打压项羽,不让项氏集团恢复壮大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刘邦集团恰恰充当了打压项羽集团的一张王牌。
&&& 既然是墙倒众人推,项羽也只有忍气吞声,放弃西行入关的机会,作为“次将”,由宋义率领,北上救眨
&&& 当时秦军两大主力军团包围了赵国,北上救赵的风险极大。项羽北上之路,要打硬仗,注定要比刘邦直接向西入秦艰难得多,而且也不如刘邦胜算大。这一安排明显偏袒刘邦,项羽心中岂能无恨?
&&& 再说新仇。
&&& 一个人怀才就像人怀孕一样,终究不可能不让世人知晓。项羽北上救赵,建立奇功,歼灭秦军两大主力军团,成为诸侯的总盟主,并以诸侯总盟主的身份向怀王报告了消灭秦军主力之事,但是,怀王仍然坚持按照入关前的约定(先入关破秦者为关中王)办理,丝毫没有考虑项羽在灭秦斗争中的巨大贡献,这肯定让旧恨在心的项羽更加恼怒。项羽并不是没有能力西行入关灭秦,而是楚怀王心不让他西行入秦。这岂不是将项羽逼上了梁山?不反就没有出头之日。所以,项羽杀怀王,也是怀王一逼再逼的必然结果。
&&& 项羽召集众将,告诉他们:怀王是我家项梁所立。三年反秦,怀王没有任何功劳,他怎么能够主持盟约(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非有功伐,何以得主约)?真正打江山的是你们大家和我(本定天下诸将及籍也)。“乃佯尊怀王为义帝,实不用其命”。
&&& 项羽讲的是实话,但是在操作上不够谨慎,因为怀王是杀不得的。杀了怀王,就是以臣弑君,就给了政治对手一面正义的旗帜,而使自己在政治上陷入极大的被动。
&&& 刘邦的目的是做大汉皇帝,他与项羽一样不能容忍怀王凌驾于自己之上。所以,项羽不杀怀王,刘邦将来也必然会除掉怀王。项羽率先除掉怀王,做了刘邦未来要做的事,又给了刘邦一个讨伐项羽的最好借口,这是项羽在政治上的重大失误!
&&& 公元前205年三月,刘邦第一次出关到达洛阳,新城(今河南偃师)三老董公(负责教育的乡)建议刘邦为义帝发丧,公开讨伐项羽。刘邦接受了这个建议,为义帝发丧,还脱掉衣袖放声大哭(汉王闻之,袒而大哭)。
&&& 刘邦不但为义帝发丧,还整整为义帝哭祭了三天,并派使者遍告天下诸侯:义帝是天下的共主,如今项羽先则流放义帝,继则将义帝杀害,这是大逆无道之举(遂为义帝发丧,临三日。发使者告诸侯曰: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希望天下的诸侯能够与我一道讨伐诛杀义帝的逆贼(愿从诸侯王击楚之杀义帝者)。
&&& 诛杀义帝,成为项羽在政治上陷于被动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也成为刘邦在政治上打击项羽的一面正义的旗帜。
正文 20.迷信武力(1)
&&& 迷信武力是项羽政治幼稚的第三个表现。
&&& 项羽迷信武力有其客观基础,就是项羽个人的勇猛善战。项羽在垓下被围之时唱了一首非常有名的《垓下歌》:
&&&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 我力能拔山,豪气盖世,但是,战局对我如此不利,连一生追随我转战的宝马也不愿再跑了。宝马不愿再跑了怎么办?虞啊虞啊,我怎么安排你?
&&& 这首歌充满了英雄末路的万绪悲凉,与刘邦的《大风歌》同样有名。其中,“力拔山兮气盖世”七个字表达了项羽对自己武力的肯定,这是项羽迷信武力的基础。
&&& 项羽迷信武力,不懂得军事是实现政治目的的一种手段,军事并非目的。因此,不讲政治策略,暴虐滥杀,绝对不可取。
&&& 项羽起兵不久,攻打襄城(今河南襄城),久攻不下,攻下来之后,将襄城的成年男子全部活埋(已拔,皆之)。
&&& 这件屠城之事成了项羽残暴的第一项指控。
&&& 当怀王召集大家商议进兵攻秦之事时,怀王身边近臣列举项羽暴虐的案例,即是曾经屠杀了襄城的百姓。
&&& 汉元年(前206)四月,项羽分封诸侯归国,其中齐地分封了三位诸侯王。没有得到分封的田荣率先在齐地叛乱,拒绝项羽分封的齐王入境,并且杀死胶东王,指示彭越杀济北王,然后田荣自己独占了整个三齐之地,也就是整个的山东。
&&& 项羽率部平定田荣,田荣败走平原,平原的百姓杀死了田荣。按理说,如果项羽在田荣死后再对齐地进行一些政治安抚,齐地的叛乱便可彻底平定。但是,项羽却到处焚烧房屋,杀戮田荣降卒(遂北烧夷齐城郭室屋,皆田荣降卒),逼得齐地百姓纷纷反叛项羽(齐人相聚而叛之),田荣的弟弟田横乘机起兵反楚(田荣弟田横收齐亡卒,得数万人,反城阳)。
&&& 当时,刘邦在关中已经得逞,项羽需要的是迅速平定齐地,抽身对付刘邦。但是由于他迷信武力,一味屠杀,结果身陷齐地战场,无从抽身(项王因留,连战未能下)。刘邦趁机坐大坐强,占领整个关中,进而出兵东进,一直打到彭城。
&&& 再比如外黄(今河南民权县)事件。
&&& 汉四年,刘邦第二次在项羽猛攻下失守成皋,仅和滕公逃出城,到达韩信所在的河北。刘邦夺走了韩信手下的精兵,并接受了郎中郑忠的建议,命令刘贾率兵两万,帮助彭越在梁地烧楚军粮。
&&& 这一年,项羽面临起兵以来的第一次重大危机。先是韩信攻齐地,接着是龙且军团被韩信全部歼灭,彭越又南下切断项羽军粮道。项羽被迫第二次从成皋前线回来平定彭越之乱。彭越这次出兵,占了十七座城(越攻下睢阳、外黄十七城)。项羽费了好大力气才攻下外黄。由于攻占外黄伤亡颇多,项羽占领外黄后,曾下令杀戮城中所有十五岁以上的男子(乃东行击陈留、外黄,外黄不下,数日已降,项王怒,悉令男子年十五已上诣城东,之)。但是,这件事却被外黄县令一位幕僚的十三岁小孩子制止了。此事说来真怪,这位十三岁的小娃娃,对项羽说:彭越势力大,外黄抗不住,只能暂时投降彭越,等待大王。现在大王来了,又要将满城的男人杀光。如果这样干,整个外黄以东的这十几座城,都不敢降项王了(彭越强劫外黄,外黄恐,故且降,待大王。大王至,又皆之,百姓岂有归心?从此以东,梁地十余城皆恐,莫肯下矣)。
&&& 项羽听了这位十三岁小孩子的话,认为他讲得很有道理,就把原来准备屠杀的外黄男人全放了(项王然其言,乃赦外黄当者)。
&&& 这事一传开,从外黄到睢阳(今河南商丘)的十几座城立即都归顺了项羽,项羽迅速平定了彭越占领的梁地(东至睢阳,闻之,皆争下项王)。
&&& 王安石《范增二首》的第二首说:
&&& 人七十漫多奇,为汉驱民了不知。
正文 21.迷信武力(2)
&&& 谁合军中称亚父,直须推让外黄儿。
&&& ,居,即今安徽桐城。范增是居人,故称其为“人”。
&&& 这首诗说:范增七十多岁,号称多奇计,实际上他是在为汉王刘邦驱赶百姓。谁说他可以在项羽的军队中称为“亚父”?真应当把远远胜过范增的外黄县令门磕孩子当做项羽的谋士。
&&& 这首诗讽刺范增自称多奇计,实际上并没有为项羽提过什建议。这位十三岁的外黄少年,就胜过范增。
&&& 可见项羽的暴虐虽出自本,但更重要的是,他始终没有遇到一个能够用正确的策略来引导他的人。范增虽然是项羽的谋士,但是,并没有完成规劝项羽的任务。所以,王安石写诗讽刺范增不如一个十几岁的孩子。
&&& 但是,此时已是汉四年的冬十月,离项羽最后败亡已为期不远。如果项羽能够早一点认识到迷信武力是一大过失,可能不会失败得那靡。
&&& 综上所述,项羽的政治幼稚表现在三个方面:
&&& 一是对政治对手缺乏认识;
&&& 二是错杀义帝,使自己陷于政治上的被动;
&&& 三是迷信武力,不讲政治。
&&& 但是,上述三点只是项羽政治幼稚的三个方面,此外,其政治幼稚还有其他的表现;上面所讲只是项羽政治上失败的部分原因,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正是这一原因给项羽带来了一系列的厄运,直接导致了项羽的失败。那么,这一原因是什么呢?
&&& 请看:西楚霸王。
正文 22.12. 不为帝王 选择霸业
&&& 作为诸侯总盟主的项羽,进入函谷关后,究竟该选择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当时,可供项羽选择的中国政治制度主要有三种:一是周王朝的王业,二是秦王朝的帝业,三是秋战国时代的霸业。
&&& 项羽为什么选择了霸业呢?
&&& 第一,从众心理。
&&& 秦末大起义中的许多人都有裂土封王的观念,如韩信。他灭了魏、代、闸燕、齐五国,占据了整个北中国,立下不赏之功。韩信在吞并三秦、开辟北方战场时,并未提出分土为王的要求;但是,一旦攻下齐国,便马上以齐地近楚、不易控制为由,要求刘邦封他为代理齐王(韩信使人言汉王曰:齐伪诈多变,反覆之国也,南边楚,不为假王以镇之,其势不定)。当时刘邦正在荥阳被项羽打得焦头烂额,一揩信求封齐王的信,勃然大怒,破口大骂:老子困在这里,日盼望着你来帮我,没想到你竟然想自立为王(汉王大怒,骂曰:吾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自立为王)。但是,在张良、陈平的劝说下,刘邦最终还是满足了韩信的要求,乃遣张良往,立信为齐王。
&&& 再如黥布。原为项羽所封的九江王,后因与项羽有矛盾而被刘邦降。刘邦的说客说服黥布的理由,从获利的方面看,可保住既蝶益黥布归汉并不吃亏,跟着项羽当九江王,归了刘邦做淮南王,封地一如其旧。从避害的角度讲,黥布已与项羽产生嫌隙,难以消除;跟随刘邦,刘邦非常高看他,会给予他充分信任。因此,权衡利弊,黥布动了心,叛楚归汉。
&&& 韩信、黥布要求裂土封王的心理非常具有代表。
&&& 汉三年,刘邦困于荥阳时,郦食其向他建议分封六国后人为诸侯王,但被张良阻止。张良认为:天下游士离开父母,抛弃故乡,跟随刘邦打天下,目的就是想得到封赡土地(且天下游士离其亲戚,弃坟墓,去故旧,从陛下游者,徒日望咫尺之地)。如果我们立了被秦灭掉的六国后代做王,天下游士就会各去事奉他们的主子,返回故乡,你还和谁一块儿打天下呢(今复六国,立韩魏燕赵齐楚之后,天下游士各归事其主,从其亲戚,反其故旧、坟墓,陛下与谁取天下乎)?
&&& 张良阻止分封六国后代为王的做法无疑是正确的。同时,张良的分析也让我们看到,裂土封王的势力在当时多么强大。
&&& 因此,项羽在灭秦之后,顺应了大多数人的愿望,裂土封王。
&&& 大面积的裂土封王,本身就是在恢复被秦王朝中断了的秋战国列国并存、盟主主宰天下的政治局面。因此,选择大封诸王的本身就决定了项羽只能选择霸业,而不能继承帝业。
&&& 第二,衣锦还乡。
&&& 项羽火烧秦宫后,曾经有人劝项羽:关中之地,是一个四面环山不易被攻破的地方(关中阻山河,四塞),而且“地肥饶,可都以氨。项羽听人一劝,也动了心,可是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一心想着回归故乡(又心怀思东归),就对劝他的人说:一个人富贵了不回故乡,就好像穿一件新衣服晚走路,谁能看见呢(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行,谁知之者)?可见,项羽最高的政治愿望是衣锦还乡,做“西楚霸王”,选择霸业正好符合他衣锦还乡的心愿。
&&& 衣锦还乡心理在汉代并非仅项羽一人具有。西汉武帝时期的朱买臣,被任命为会稽太守时,汉武帝对他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行”(《汉书朱买臣传》)。
&&& 应当说,中国古代衣锦还乡的心理非常普遍,并非只是项羽、朱买臣有,许多人都选择衣锦还乡的方式满足自己的成就感、荣誉感。
&&& 早在巨鹿之战结束时,项羽就已经选择了霸业。他封归降于他的秦将章邯为雍王,实际就是大封诸侯王的先兆。入关之后,他自封为“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同时分封了十八诸侯,其中就包括他在巨鹿之战胜利之后所封的雍王章邯。
正文 23.13. 因功论赏 割地封王
&&& 项羽在王业、帝业、霸业三种既有的政治制度中选择了霸业,这既是他本人的想法,又是当时多数人共同的期盼。因此,这种选择是历史的必然。项羽不仅选择了霸业,而且创造地选择了“因功封王”的分封制。但是,这种大分封给项羽带来的是还是福呢?
&&& 项羽主观上的确是要计功封王,但是,项羽计功封王的总原则并没有不折不扣地得到执行,而是出现了较大的失误。
正文 24.14. 所封不当 后患无穷(1)
&&& 项羽大封诸侯王的失误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错封和失封。
&&& 先看错封。
&&& 错封的含义有两个,一是其人不该封而封,二是其人该封但所封之地不当。
&&& 项羽错封主要是指两点:一是对刘邦的错封;二是对三秦王章邯、司马欣、董翳的错封。
&&& 封地不当留隐患
&&& 一是错封刘邦。
&&& 项羽分封诸侯王时最棘手的问题是刘邦。项羽对刘邦的错封主要是指封地不当。
&&& 依照原来的约定:先入关者为关中王。刘邦早于项羽两个月入关,因此,刘邦理应被封为关中王。
&&& 但项羽极端的自恋心态和对利害的考虑,都使他不可能封刘邦为关中王。
&&& 鸿门宴前、鸿门宴中,是杀刘好,还是放刘好?对于项羽集团来说,当然是杀刘比放刘好。既然未杀,对刘邦的防范应当是项羽分封诸侯时第一位要考虑的问题。
&&& 虽然项羽在分封诸侯时仍然未意识到刘邦是他最大的政治对手,但是,项羽对刘邦阻止自己入关还是心存芥蒂(项王、范增疑沛公之有天下)。同时他又担心此时不封刘邦,诸侯会指责自己“负约”,更担心由此导致诸侯的反叛(恐诸侯叛之)。仔细考虑下来,巴、蜀之地,路险难行,秦朝都是犯人的集居地;于是诡称巴、蜀也是关中,封刘邦为汉王,辖巴、蜀之地(乃阴谋曰:“巴蜀道险,秦之迁人皆居蜀。”乃曰:“巴蜀亦关中地也。”故立沛公为汉王)。
&&& 后来,张良用刘邦赏他的珠宝向项伯大力行贿(汉王赐良金百镒,珠二斗,良具以献项伯),刘邦也向项伯大力行贿,请他说通项羽,把汉中之地也划给自己(汉王亦因令良厚遗项伯,使请汉中地)。项伯双重受贿,自然为刘邦大力斡旋,最后就真的使项羽同意了将汉中之地也划给了刘邦(项王乃许之,遂得汉中地)。
&&& 汉中与关中仅隔一秦岭,比起从巴蜀还定三秦显然要容易得多。更何况,刘邦得了三郡之地,与仅仅得到巴、蜀二郡相比,显然要实惠得多。
&&& 项羽同意项伯的意见,将汉中之地又加封给刘邦,这是项羽大分封中的一大败笔。
&&& 尽管项羽对刘邦的汉王辖境进行了调整,加封汉中对刘邦已经是非常优厚了,但是,刘邦仍要野负约”为名挞伐项羽,占领整个关中。刘邦曾经历数项羽十大罪状,其中第一条就是“负约”。在中国古代政治生活中,“负约”是一个分量极重的词,项羽封刘邦时,荆心天下诸侯野负约”为名指责和背叛自己。
&&& 即使项羽当年同意刘邦为关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鸿门宴项羽失败的原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