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模型的好坏去评价一首诗词的好坏?

981被浏览23995分享邀请回答351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3141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查看: 3131|回复: 15
探讨好诗标准:到底什么样的诗算是好诗?
本帖最后由 童天鉴日 于
10:33 编辑
6月18日,中国诗歌网()正式上线。从这一天起,中国诗歌网将与华语诗坛休戚与共,和万千写诗的人、读诗的人携手前行。为此,我们探讨好诗标准:到底什么样的诗算是好诗?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中国诗歌网:
受访人:叶延滨:《诗刊》原主编唐晓渡:诗评家臧&&棣:中国诗歌网作者,诗人,北京大学教授杨&&克:中国诗歌网作者,诗人,广东省作协副主席杨成军:中国诗歌网作者,农民工诗人邹&&正:中国诗歌网旧体诗作者
叶延滨:多年以后,我们回归这个时代,还能想到这首诗我从事诗歌编辑工作几十年,对于好诗标准,用最简单的话说:就是向美、向善、向上。“向美”,指这首歌有艺术追求,能带给人艺术享受;“向善”,就是这种诗有人文关怀,他们陶冶人的心灵;“向上”,是说这首诗能够打动人,让人感动。“向美、向善、向上”,包括着艺术的维度、精神的维度和感染力的维度。今天诗歌很多。回看新诗发展的百年历史,我们总说,新诗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创造性的活动,以失败和挫折为最主要的表现特征。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诗是好诗呢?经过时间、经过读者检验,最后被留下的那些。“留下”。不是说谁选的选本把它留下了,也不是说哪位批评家承认它了,或者是说它获了什么奖了,而是多年以后,我们回归这个时代,还能想到这首诗。好诗最后的标准,就是它在某个特定的时代、在那个社会被定格了。
唐晓渡:独特的审美经验;独特的表达方式就什么是好诗,有两个比较有意思的说法:其一,是一位美国诗人说的,“一首好诗会让我的脚后跟都有感觉”;其二,“像一个小盒子一样。听到它,好像听到吧嗒一声,这个盒子关上了。那它一定是首好诗”。前者说的,是诗会调动我们全身心的感官,都参与来领受这首诗;所谓“小盒子吧嗒一声关上”,是内容和形式达成了种高度统一。一首好诗,它起码有两个指标:提供了独特的审美经验;提供了独特的表达方式。二者是不两分的。传统诗要求韵,就是有余韵。所谓“吧嗒一声”,讲的是独特的经验和独特的表达,在形式这个层次上达到了高度统一。这样的诗就是好诗。中国古典诗歌,有些读来忍不住扼腕击楫。这种时候,一定是全身心被发动起来的时候,比如说杜甫的《秋兴八首》,它就有“吧嗒一声”的效果。现代诗在这方面比较宽泛一些,但总的说来,现代诗对应的我们的经验和想象,比古典诗更为丰富。中国古典诗歌要是找意象,可能有几百个之多,很多时候靠“点铁成金,内部翻新”。里面有大量的农业文明的意象,月亮、折柳、灞桥送别啊,这一类是自然意象和农业文明的意象。而现代诗歌,大量采用了工业文明的意象,还有内心的经验和意象,以及被它刺激起来的这种想象力。在传统诗歌里面,不入意象、不入诗的这些经验,都会进入到现代诗歌里。有些诗,好像是指向了另外的一种经验,一种既有关联、但是更纵深的经验。这样的诗,一定是首好诗。
杨克:大众喜欢的诗,要传达人类的普遍情感关于什么是好诗,我八年前就写过一篇文章,看法从来没有改变。好诗,第一类是同行的认同——同行的批评家对你认可。我觉得他们的要求,首先是开拓了艺术的某种向度,或者你有陌生化和原创性,有语言的历险,你的写作跟别人的写作有自己独到的东西。另一类是大众认同。我觉得大众喜欢的诗,它需要传达人类的普遍情感。我觉得,一个好的诗人,应该有这两种类型的诗歌,就像李白那样,有《静夜思》这种脍炙人口的诗歌,但同样要有《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那一类诗歌。伟大的诗人,必须兼有这两种类型的写作。
臧棣:好诗,还是有相对稳定的尺度的当代诗歌的好诗标准,是一个容易引起纷争的话题。大家对什么是好诗、什么是坏诗经常感到很茫然。但我觉得,判断一首好诗的标准,相对来讲,还是比较固定的。看什么是好诗,第一个衡量标准,就是看这首诗挖掘、揭示的诗歌经验是否独特新颖。第二个标准,是看诗人的语言在表达独特的经验的时候是否独特、新颖有创意。这两个标准,是衡量一首诗好坏的很重要的、相对稳定的尺度。如果再衡量一首诗是否伟大,肯定要超过这个标准。当代诗歌中,一首好诗所用的语言,比如说到底是用口语,还是用书面语,我觉得问题不是很大,用口语也能写出好诗。用比较有活力的、灵活的书面语也能写出好诗。关键是看诗人揭示的诗歌经验,那种语言的独特性。好诗的标准,可能受读者个人的偏爱影响有不同,那么具体判断一首好诗的时候,意见可能相反或者差别很大。但什么是好诗,其实大致还是能判断出来的。
杨成军:要打动人的灵魂我认为好的诗歌,不但能打动人的灵魂,而且能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邹正: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艺术的基本规律是相通的,我以前在书法上下了一些功夫,近几年也就是从五十岁开始学写诗,我喜爱传统文化,写旧体诗。我注重格律严整、平仄对仗、词工韵味、思想意境、语言形象。“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这是一种意境。而妙在诗人所感觉的不讲出来,让读者自己去领略、联想。
正方观点 (3)
大众喜欢的诗,要传达人类的普遍情感。——杨克
反方观点 (2)
好诗妙在诗人所感觉的不讲出来,让读者自己去领略、联想。——邹正
按立场筛选:
好是别人的事,写是自己的事,记录中能遇见别人说的好,应当是开心的事,所谓开心就好,而开心的诗也许是很凄惨的事,杜甫就写一些让别人说好的很凄惨的事。
在理。写诗不论为叙事,为抒情,为明志,总归是个人的表达。我们作为公共平台,免不了讨论标准、技法之类,还请见谅。&
都是为了心里的表达需要。蚕为什么要吐丝,不断地吐丝,因为不吐,它会被胀死
都是为了心里的表达或发展的需要。比如蚕为什么要吐丝,不断地吐丝?因为不吐,它会被胀死,这与好坏无关,只与生命进程有关。
反正无人顶帖子,火不起来,我再顶一下
以能传达普通大众情感为基调,引起世人心灵共鸣的诗才是好诗。支持诗人杨克
以能传达普通大众情感为基调,引起世人心灵共鸣的诗才是好诗。支持诗人杨克
以能传达普通大众情感为基调,引起世人心灵共鸣的诗才是好诗。支持诗人杨克
杨克与邹正,的观点,就像两个盲人,摸到了象的耳朵与鼻子,都是对的,也都是错的。
用他俩的标准相象,说墙壁、柱子、梭镖等的,就不可能是象了。{:soso_e113:}
衡量一首好诗,始终离不开思想与艺术两个标准。但如何区分好与不好,并无具体范式。个见以为凡有益世道人心、并被广为流传的诗歌,就可称为好诗!
从传播和影响上是这样的,时间是唯一的裁判。但无奈的是当下的我们,只在当下写作,逃不开标准和技法。&
从传播和影响上是这样的,时间是唯一的裁判。但无奈的是当下的我们,只在当下写作,逃不开标准和技法。
见博主交流的诚恳,我把自己曾经不知天高地厚的想法贴出来,大家过过目:
我的诗歌八论:
1.立象尽意。
立象:诗美之意象;
尽意:担当之尽意。
因为眼睛,我们需要诗美;
因为灵魂,我们需要思想。
象随意遣。
& & 象:万物。
& & 意:思想。
& & 象随意遣:为思想表达的需要而自由调遣可用的象。形成意象。
一个成熟的诗人,都应有自己特有的诗歌意象。如:艾青的“太阳”、“土地”者是。
& & 写作者以意置象。
& & 阅读者读象悟意。
& & 对一般读者而言,无象的意义表达就如干吧的口号,意虽明了但因缺乏审美审智的
过程而感乏味,不愿接受。所以写作者一定要注意对象的美饰与布置。
& & 得意忘形,就是得意忘象。
& & 得意忘象不是作者而是读者追求的止境。五柳先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者是也。不同的是,先生读的书是一部自然。
& & 意象:渗透作者思想的物象。
& & 造境:营造诗意的情景。
& & 意象造境,就是用多个意象来营造诗歌的意境。
& & 意境的有无、营造的优劣,是衡量一首诗词作品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即:
“有境界,自成高格”,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 & 诗歌三宝:意境、韵律、匀齐的形式。
& & 意境为诗歌最重要的特质,无意境就不成诗或好诗;韵律是诗歌的内在属性,无韵律就不入诗类;
匀齐是诗歌的外在形式,区别于其他文学样式。
& & 现代许多新“诗”只继承诗歌传统之意趣,而忽视或丢弃诗歌传统之韵律、匀齐,就像能干的丑
女子。现代格律诗词又脱离了音乐,是为无声的舞蹈。现代歌词又缺乏必要的意境,而成为疲倦的舞女。
& & 现代人把中国传统诗词的美各秉一脉而忽视其他,是为病美。
& & 象非象是文艺作品的评判标准之一。
& & 象,就是诗歌的意象、小说的人物形象、喜剧的角等。形象逼真,可与原象乱真,为真象。这实
为文学作品的下乘之作。
& & 非象,就是不像象,就是失真。失真就不是什么作品,充其量就是个赝品。
& & 象非象,形象既真又不全完真,是高于真的艺术形象,是作品中的上乘之作。以画作比,有如徐
悲鸿的虾画。
& & 化蝶是蛹的一次华丽飞跃,在文学作品中要实现华丽飞跃,就得进行虫蛹化蝶的思维转变。实现
从本能走向自觉,从自在走向自为,从自然联想走向艺术联想,从直觉走向通感,从真实再现走向虚拟创造。
& & 文学创作思维上的化蝶,是文学精神的自我诗性超越。
& & 诗也要有这种超越,才能意象华美,意境感人。
Powered by怎样赏析诗歌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怎样赏析诗歌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评价一节课的好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