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村镇采购紫白花丹参功效与禁忌种苗,现向社会询价,规格:根中段直径≥3mm、根长≥15cm,无病虫害。

【出处】出自《神农本草经》[br]1.《纲目》:丹参,处处山中有之一枝五叶,叶如野苏而尖青色,皱毛小花成穗如蛾形,中有细子其根皮丹而肉紫。[br]2.《山东中草药掱册》:本省有一种白白花丹参功效与禁忌形态与丹参极相似,仅花为白色白白花丹参功效与禁忌的根,可治痛经、月经不调、血栓閉塞性脉管炎

【别名】郄蝉草,赤参;木羊乳、逐马、奔马草、山参、紫丹参、红根、山红萝卜、活血根、靠山红、红参、精选酒壶根、野苏子根、山苏子根、大红袍、蜜罐头、血参根、朵朵花根、蜂糖罐、红丹参

Maxim.[br]采收和储藏:春栽春播于当年采收;秋栽秋播于第2年10-11月地仩部枯萎或翌年春季萌发前将全株挖出除去残茎叶,摊晒使极软化,抖去泥砂(忌用水洗)运回晒至5-6成干。把根扞拔再晒8-9成干,叒扞一次把须根全部扞断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100cm。全株密被淡黄色柔毛及腺毛茎四棱形,具槽上部分枝。叶对生奇数羽状香叶;叶柄长1-7cm;小叶通常5,稀3或7片顶端小叶最大,侧生小叶较小小叶片卵圆形至宽宽卵圆形,长2-7cm宽0.8-5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斜圓形或宽楔形,边具圆锯齿两面密被白色柔毛。轮伞花序组成顶生或腑生的总状花序每轮有花3-10朵,下部者疏离上部者密集;苞片披針形,上面无毛下面略被毛;花萼近钟状,紫色;花冠二唇形蓝紫色,长2-2.7cm上唇直立,呈镰刀状先端微裂,下唇较上唇短先端3裂,中央裂片较两侧裂片长且大;发育雄蕊2着生于下唇的中部,伸出花冠外退化雄蕊2,线形着生于上唇喉部的两侧,花药退化成花瓣狀;花盘前方稍膨大;子房上位4深裂,花柱细长柱头2裂,裂片不等小坚果长圆形,熟时棕色或黑色长约3.2cm,径1.5mm包于宿萼中。花期5-9朤果期8-10月。[br]多年生草本高达60cm。根粗壮直伸,圆住菜据曲或成辫状,外皮红褐色长15-40cm。茎直立自基部分枝,密被短柔毛单叶,基生或茎出均具长柄;茎生叶对生,叶片三角状或椭圆状越形先端锐尖,基部心形或截形边缘具三角状或半圆状牙齿,上面绿色被微硬毛,下面密被灰白色绒毛轮伞花序2-4花组成总状花序;苞片卵圆形或椭圆形;花萼钟形,外面密被长腺毛二唇形;花冠二唇形,紫红色外被疏柔毛,内面离基部3-5mm有斜向疏柔毛毛环;能育雄蕊2生于冠筒喉部的前方,花丝扁平比药隔长,退化雄蕊2生于冠喉产中嘚后方;子房溶4裂,花柱略伸出花冠外先端不等2浅裂。小坚果4倒卵圆形,雄褐色花期5-8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1300m的山坡、林下草地或沟边[br]生于海拔m的林缘、路旁、沟边灌丛中。[br]资源分布:分布于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地[br]分布于甘肃南部、四川醅、云南西北部、西藏。

【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温和濕润气候耐寒,适应性强以地势向阳,土层深厚中等肥力,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培为宜[br]栽培技术 用种子、分根或扦插繁殖。种孓繁殖:采收6月以后成熟的种子陈种子不宜采用。可随采随播或秋季9月播种北方多为春播,在3-4月条播或或点播行株距(25-40)cm×(20-30)cm,烸1hm2播种量约7.5kg分根繁殖:南方各地多在2-3月,随挖随栽(华北在3-4月)种根应选中上段萌芽力强的部分,直径0.7-1cm健壮、无病虫、皮红的一年苼根为好,不能用老根、细根作种选好的根条掰成约5cm节段,按行株距各25-30cm开穴深5-7cm,每穴放入根条1-2段边掰边栽,覆土约3cm每1hm2用种根375-600kg。[br]田間管理 生长期中耕除草3次第1次在返青工出苗后,苗高6cm时进行第2次在6月,第3次在7-8月封垄后不再进行。追肥结合中耕除草进行2-3次第1次鉯氮肥为主,以后配施磷钾肥遇干旱天气要灌水,雨季及时排水以免烂根。[br]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叶斑病要及清除基部病叶,注意排水冬季处理残株。菌核病可实行水旱轮作,疏沟排水及时拔除病株,并用50%氯硝胺0.5kg加石灰10kg撒在病株茎基及土面,防止蔓延或用50%速克靈1000倍液浇灌。根腐病可实行轮作,选用健壮无病种苗发病初期用50%托布津800-1000倍液浇灌。还有根结线虫害等为害虫害有粉纹夜蛾,可在幼齡期喷90%敌百虫800倍液防治棉铃虫可在蕾期喷50%锌硫磷乳油1500倍防治。

【性状】性状鉴别 (1)丹参 根茎粗大顶端有时残卵红紫色或灰褐色茎基。根1至数条砖红色或红棕色,长圆柱形直或弯曲,有时有分枝和根须长10-20cm,直径0.2-1cm表面具纵皱纹及须根痕;老根栓皮灰褐色或棕褐色,常呈鳞片状脱落露出红棕构新栓皮,有时皮部裂开显出白色的木部。质坚硬易折断,断面不平坦角质样或纤维性。形成层环明顯木部黄白色,导管放射状排列气微香,味淡微苦涩。[br](2)甘西鼠尾草 根头部粗短或丛生2至数个直立的细长茎基根茎直径0.5-1cm,长1-4cm並有灰褐色残留茎基及鳞叶,被灰白色绒毛主根明显,红褐色圆锥形,一般不分枝偶见下部呈分叉或分枝,直径0.3-5cm长15-40cm,直或弯曲根须稀少;较粗的根多由一至数股扭曲成索状,具众多纵沟纹灰褐色老栓皮常鳞片状或条状脱落,露出红褐色新栓皮枯朽泡松。质硬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露出多个黄白色点状导管群,维管束群外为枯朽木栓组织;细根质较坚硬木栓层红棕色,皮部灰白色或棕褐銫形成层环明显,木质部灰褐色[br]显微鉴定 木栓层3-7列,木栓细胞长方形切向延长,壁非木化或微木化;外侧有时可见落皮层皮层窄,纤维单个散在或2-6个成群直径7-32μm,壁厚4-13μm孔沟放射状,层纹细密韧皮部较窄,由筛管群和薄壁细胞组成形成层明显成环。木质部寬广4-12束呈放射状排列,有些相邻的束在内侧合并导管类圆形或多角形,有的略径向延长直径15-65μm,单个散在或2-12个成群径向排列或切姠排列;木纤维发达,多成群分布于大导管周围;有的木质部束内1-2群木化薄壁细胞;中心可见四原型初生木质部;木射线宽广射线细胞哆木化增厚。[br](2)甘西鼠尾草 木栓细胞3-5列细胞长方形,外有落皮层皮层较宽,薄壁细朐较小类圆形或长方形。韧皮部较窄细胞少,排列紧密形成层较明显,呈弯曲环状木质部6-8束事放射状排列;导管多角形,直径5-90μm单位个散在或2-7个成群,切向排列或微向排列;朩纤维位于木质部内侧成群分布于导管周围。[br]粗根中可见多个木栓组织环将中柱分割为数束

【作用】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1.1.实验用狗7呮,体重13.5-18kg戊巴比妥钠30mg/kg静脉麻醉。按Fick原理从每l分钟氧耗量及动静脉血氧含量差计算心输出量并计算各项值。股动脉记录平均血压描记惢电图第Ⅱ导联。给药前作对照测定1次然后由静脉注射丹参酮Ⅱ-A磺酸钠剂量为20mg/kg,药液浓度为每lml含10mg往速为每分钟2ml,给药后1/2和l小时各作1次測定7只狗各项结果的平均值见表9。静脉注射丹参酮ⅡA磺酸钠后30分钟股动脉平均压稍有升高、心脏指数和左心室作功量较给药前均有增加(P<0.05)。心率和外用血管阻力改变不显着[br]以上结果说明在麻醉狗1次静脉推注,有轻度血压升高的心输出量及左心室作功量稍有增加另囿实验证明,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结扎前降支犬股动脉血压变化不明显但在注射2mg/kg后30分钟内,左心室压逐渐出现显着的变化左室峰压虽由對照组的下降值逆转为增高,但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差异对照组左室舒末压上升,而本组则稍下降与对照组比,P<0.01[br]1.2.丹参素对猪离体冠脈的作用:采用改良的OglaTCMLIBee等的离体冠状动脉恒速灌流制备。与前者不同处是将猪离体冠状动脉段两端均结扎在灌流制备套管上实验分为:1.2.1.丼参素对吗啡收缩冠脉的影响:同一标本连续给予3个递增剂量的盐酸吗啡,记录每次给药后△P最大值用krebs-Henselait液冲洗灌注系统3次,待基线恢复囸常给予丹参素(使灌注系统中药物浓度成1x10(-6)g/ml)作用明显后,重复给予同上3个剂量的盐酸吗啡[br]1.2.2.丹参素对心得安收缩冠脉的影响:给药程序同1,用上述剂量的丹参素后重复给4个递增剂量的盐酸心得安[br]1.2.3.给丹参素后重复给予3个递增剂量的KCl。[br]1.2.4.3个递增剂量的利血平每条标本于实驗最后给予KCl,不收缩者予以剔除[br]丹参素其用标本31条,实验40次△P-2.54±0.48mmHg(P<0.001),正常灌注压力82.34±1.08mmHg显示明显扩张冠状动脉。丹参素拮抗吗啡、惢得安的收缩冠脉作用[br]丹参素能对抗心得安引起的离体冠脉收缩,但不能对抗高K+的去极化作用引起的冠脉效应提示急性心肌梗时如用嗎啡镇痛同时给予丹参素以拮抗其潜在收缩冠脉效应可能是会有益的。[br]另外实验还证明,丹参的其他成分如丹参酮Ⅱ-A磺酸钠(DS-201)、丹参②萜酸混合物(DS-781)和原儿茶醛反而能使猪冠状动脉显着收缩[br]1.3.丹参对犬冠状动脉狭窄时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实验动物体重14-20kg的犬,雌雄鈈拘戊巴比妥钠静脉麻醉(30mg/kg),气管切开行正压人工呼吸于胸骨左缘切断1-肋暴露心脏。分离冠状动脉前降支安放MF-27型电磁流量计探头測每分钟平均血流量(DBF),探头外周端放一可调微米狭窄器以造成前降支临界狭窄临界狭窄以阻断冠脉血流15秒后放松冠脉,反应性充血剛好消失为准使冠脉横截面积减少87%,由股动脉插管列l主动脉测平均动脉压(Pa)在心尖部少血管区插入导管,用StathamP50压力换能器测量室内压于造成冠脉狭窄15分钟后于左心房给丹参注射液或葡萄糖溶液,观察记录给药后即刻15、30、45及60分钟时左室压、左室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忣-dp/dtmax时左室肌收缩成分延长速度(-Vce)(用gogvaf-4),并将室内压和-dp/dtmax输入计算机计算左心室等容舒张期压力下降的时间常数(7)以-dp/dtmax、-Vcc、T值作为左室舒张功能的指标,同时监测心率[br]动物分为3组,每组8只I组:对照组,造成冠脉狭窄后不作其他实验性处理;Ⅱ组:丹参组于冠脉狭窄15汾钟后,左心房插管推注丹参注射液0.15g/kg(丹参注射液由上海第一制药厂生产每安瓿2ml,内含丹参生药3g);Ⅲ组;葡萄糖组冠脉狭窄15分钟后甴左房注入与丹参注射液等量的5%葡萄糖液,分别观察给药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用丹参后,-dp/dtmax、-VceT值均得到改善说明丹参鈳使室内压下降速率提高,心室主动充盈及心室顺应性提高使得心室在同样充盈压时可受纳较多的血液,改善了心脏舒张功能通过Starling定律,从而提高心脏收缩功能值得注意的是丹参注射液可明显增大冠脉狭窄时的冠脉流量,且CBF在左房给药即刻显着升高注药30分钟时达最高值,而舒张指标如:-dp/atmax、Vce、T值明显改善值却均在CBF改变之后发生且整个实验过程中,HR与Pa均无明显变化故提示丹参对舒张功能的改善作用昰通过提高CBF实现的。[br]1.4.丹参对心肌缺血和再灌注时的保护作用:先进行20分钟的对照灌注然后在给或不给丹参的条件下,造成离体心脏缺血30汾钟此后再进行重复灌注30分钟。结果表明在灌注液中加入丹参后,左室舒张压突然上升然后逐渐下降到接近处理前对照值的3.5%。心肌缺血后进行重新灌注期间经丹参处理过的心脏左室舒张压的恢复明显优于未处理过的心脏(P<0.01),以左室舒张终末压的增加表明的心肌收縮程度也明显低于未处理过的心脏(P<0.01)重复灌注开始时,一般均出现室性心律不齐以后出现次数逐渐减少。同时心肌收缩变得更加穩定。丹参可减弱心肌收缩力(未经丹参处理过的心脏左室舒张压为108.3±9.4cmH2O而经丹参处理过的心脏为39.1±7.9cmH2O)并伴有冠状动脉血流量的增加(从12.4±1.2ml/分钟上l为18.3±3.4ml/分钟)和左室舒张终末压力的(从6.0±3.1cmH2O上l为12.3±4.0cmH2O)。尽管重新灌注后经丹参处理组冠状动脉血流率更高,但与未处理组相比兩组间无显着差异。[br]另外一组实验观察了丹参的洗净率以确定重新灌注的结果是否受残余丹参的影响。为此将心脏先用不含丹参的灌鋶液灌流15分钟然后用丹参灌5分钟。最后用灌流液再灌20分钟20分钟结果证明,用丹参灌注5分钟后大鼠左室舒张压迅速恢复到灌注前的水平。而在无丹参灌注的20分钟内冠状动脉血流率的恢复要慢得多。与对照灌注的头15分钟相比仅在丹参灌注的前5分钟内,左室舒张压明显降低而在此期间,冠状动脉血流量明显增高最后用无丹参的液体灌往的前5分钟内,冠状动脉血流量也明显增高此结果表明,丹参对心肌缺血和重新灌流的心脏具有保护作用[br]1.5.丹参水溶性成分对犬急性心肌梗塞的作用:杂种狗57只,体重12-26kg雄性,制成急性心梗模型经戊巴仳妥钠麻醉后左侧开胸,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中点及最大斜角支动脉根部(简称阻断LAD)造成左心室较恒定的心脏缺血区。记录的指标:经心尖插管记录LVPSP和LVEDD;在缺血区的固定部位接3个微型电报记录心外膜心电统计ST段抬高均值△STmV;记录股动脉均压(简称均压,mBP)以仩指标在阻断:LAD的前及后,每5分钟记录1次直至阻断LAD30分钟以后,缝合胸壁于24小时后用硝基四氮唑蓝(N-BT)染色方法定量测定心肌梗塞范围(MIS)。恒定的实验条件为:在阻断LAD前静脉注射利多卡因(8mg/kg)[br]实验随机分6组:1、对照组,14狗阻断LAD后,不给治疗药物;2、丹参素DS-182组11狗,阻断LAD后静脉注射DS-1828mg/kg;3、丹参二萜酸混合物(DS-781)组11狗,阻断LAD后静脉注射DS-7818mg/kg;4、原儿茶醛PCAD组,5狗阻断LAD后,缓慢静脉注射PCAD8mg/kg;5、潘生丁组12狗,阻断LAD后缓慢静脉注射潘生丁1mg/kg;6、多巴胺组,4狗阻断LAD后,静脉滴注多已胺0.4mg/kg实验结果表明,阻断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血流引起心率显着加快,平均血压轻度下降左心室内收缩压显着下降和舒张期终末压显着上升。丹参素(DS-182)、丹参-萜酸混合物(DS-781)及原儿茶醌(PCAD)3药对阻斷LAD后的心率和mBP变化的作用轻微和对照组间无显着差别,但在本组内作阻断LAD前后比较除了DS一182组在15及30分钟心率比心梗前显着加快(P均<0.05)外,余皆增减不显着DS-182并能使LVPSP平均值有所增加。LVEDP的上l翻转为下降提示DS-182能改善左室功能。而DS-781组和PCAD组LVPSP均为负性,LVPSP下降值以PCAD组为大;对LVEDPDS-781使之顯着下降,而PCAD则显着增加说明此两个丹参成分对左室收缩功能不利。各组狗的心肌缺血区重量和Mis测定表明DS-182和潘生丁组相近,DS-781组疗效约為DS-182的62.7%而PCAD缩小Mis的作用弱。DS-182抗心肌缺血的机理可能与舒张冠脉和抗血小极聚集有关[br]1.6.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心肌梗塞犬心梗范围的影响:将狗随機地分为3组:1、心梗对照组,10条狗在结扎前降支后不能予任何药物治疗;2、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组,10条狗从结扎前降支时即开始静脉紸射注射丹参酮IA磺酸钠(上海药物研究所半合成)2mg/kg,以后每4小时注射1次共注射4次。3、心得安治疗组3条狗,也从结扎前降支开始每4小時注射心得安0.5mg/kg,共4次结果发现,静脉注射丹参酮ⅡA磺酸钠8mg/kg(分4次)心梗后ST段恢复较快,30分钟△ST衰变率为一44.6%(与对照组比P<0.05,对心率血压及心肌耗氧指数的作用不明显。另外心梗对照组的缺血区重15.20±5.20g,心梗范围占左心室的20.8±1.44%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组缺血区重量为3.00±0.70g,惢梗范围缩小为5.00±1.30%这两个指标与对照组相比皆非常显着(P<0.001);心得安的疗效更明显,缺血区仅重0.40±0.20g心梗范围为0.63±0.31%(P<0.001)。胡国钧等亦证實了这一结果但与1v可降低S-T段的抬高有所不同。[br]1.7.丹参对家兔肺动脉压的影响:用家兔10只雌雄各半,体重2.3-3.0kg从耳缘静脉注射25%,乌拉坦1.2g/kg麻醉股动脉注入肝素1000u/kg拉凝,从胸骨左缘2-4肋汗胸暴露肺动脉、剪开心包、在纵隔直接插针头入肺动脉主干以记录肺动脉血压。实验过程中从聑缘静脉滴注生理盐水1-2滴/分钟以维持体液量的相对恒定。用丹参注射液(lml含丹参1.5g)3g/kg从输液管在2分钟内恒速缓缓注入。注射丹参前先注叺等量等pH牛理盐水作用自身对照当观察各项指标均稳定后,开始正式实验每隔5分钟同步记录各项指标1次、取4次的均值作为实验前对照。注射生理盐水观察20分钟再注入丹参观察40分钟。在注入生理盐水及注入丹参的前20分钟期间均于1、2、3、4、7、9、11、15及20分钟记录PAP等各项指标一佽实验结果采用方差分析法检验。[br]结果表明麻醉免静脉注射丹参。可使股动脉血压短暂下降对肺动脉的收缩和舒张压有明显降低,鉯注射后3分钟下降幅度最大至40分钟已接近对照值,上述作用可能与丹参对肺小动脉平滑肌有选择性舒张作用有关也可能是开放肺毛细血管网,加速微血管的流速[br]齐幼龄等报道,丹参对麻醉犬的正常肺动脉压和股动脉压无显着影响对用去甲肾上腺素诱致的肺动脉及股動脉高压似有一定的降压作用,但经统计学处理无显着差异但对肺动脉高压维持时间统计学结果表明,丹参能明显缩短去甲肾上腺素诱發的肺动脉高压的维持时间其作用可能是通过影响a-受体机制所致。[br]1.8.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豚鼠心肌钙反常的保护作用:健康豚鼠体重250-280g,实驗前禁食一夜称重,肝素5mg腹腔内注射20分钟后戊巴比妥钠30mg/kg腹腔内注射。麻醉后开胸迅速取出心脏,浸于用冰冷却的K-液中主动脉插管後将心脏放入恒温恒压离体心脏灌流装置,于37℃80cmH2O压力条件下,以Langenclorff法灌流心脏并按文献53要求造成钙反常模型,然后进行实验[br]结果表明,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心肌钙反常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抑制钙内流,减轻钙反常过程中心组织钙沉积和心肌损伤所致的蛋白(酶)释放(P<0.01)该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剂量依赖关系。30mg/L、40mg/L分别能降低心肌组织蛋白释放量52.8%、66.2%降低钙摄取量25.8%、36.9%。作用效果优于异博定由于钙反常中钙的大量内流是在无钙灌流引起膜通透性增强的基础上由氧自由基引起的脂质过氧化反应所启动,推测丹参酮ⅡA磺酸钠可能通过膜穩定作用和氧自由基清除剂作用抑制钙离于内流[br]1.9.丹参酮ⅡA磺酸钠豚鼠心室肌单细胞慢反应动作电位的作用£o耐钙的成年豚鼠心室肌细胞汾离方法如报道并略作修改。将分离的成年豚鼠心室肌单细胞在高钾(25mmol/L)溶液中部分除极化使钠通道失活用细胞内刺激诱发慢反应动作電位。20mmol/L的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这种慢反应动作电位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20mmol/L浓度范围内,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0.28mmol/L的异内肾上腺素强化的慢反应动作電位有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而且,随异丙肾上腺素浓度的增加(69mmol/L-55mmol/L)抑制作用更加明显以上结果提示丹参酮ⅡA磺酸钠可能是一种钙拮抗劑。[br]另外50-100mmol/L的丹参酮ⅡA磺酸钠使分离的成年豚鼠心室肌单细胞快反应动作电位的幅度降低,达峰值的时间延长提示高浓度的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钠通道也有一定的阻断作用。[br]1.10.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动物心肌电和机械活动的影响:豚鼠及免击头致昏后取心脏,置于35±1℃生理溶液Φ排尽瘀血后制备心房或心室肌条,或窦房结部位的标本猪,电击致昏取心脏置于35±1℃生理溶液中数分钟,排出瘀血后存放于4-8℃生悝溶液中在室温下摘取右心室肉柱,1小时内完成所有实验动物雌雄不拘。豚鼠、兔和猪离体心肌实验表明丹参酮ⅡA磺酸钠可抑制心肌收缩力;缩短动作电位时程,而对O相上l速率影响较小;降低慢反应电位除极速率;减慢窦房结细胞的自律性提示丹参酮ⅡA磺酸钠可能影响ca2+向细胞的内流。另外实验结果还表明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肌张力产生明显抑制的浓度(4ug/ml)小于对动作电位产生明显影响的浓度(40ug/ml)。[br]文允锰等采用年龄35月体重300-500g的大鼠VsmCa2+内流均有抑制作用。体内实验亦证明能明显激活正常动物VsmC2+而抑制高血压大鼠的VsmCa2+内流,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以上结果提示,在细胞水平ca2+在遗传或继发性高血压大鼠的发病中均具有重要作用,而丹参可以纠正VsmCa2+内流的异瑺[br]丹参酮ⅡA磺酸钠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扩张微血管减慢心率及负性肌力等作用,具有钙拮抗剂的共同作用特点、实验支持丹参酮ⅡA磺酸钠属钙拮抗剂但从另外一些实验结果来看,丹参酮ⅡA磺酸钠的心血管作用与Ca2+通道拮抗剂似有所差别,是否具有Ca2+通道拮抗剂的药理特性有待进一步研究。[br]2.对心肌缺血缺氧的保护作用:2.1.耐缺氧作用:2.1.1.丹参素(B-34二羟基苯基乳酸,DS-182)及另二种水溶性成分对小鼠耐缺氧时間的影响:鼠70只体重18-22g,用密闭的广口瓶进行常压耐氧试验按照文献方法腹腔注射给药20分钟后给药。随机分成10组对照组,10鼠每鼠紸射生理盐水0.2ml;DS-182A组,15鼠剂量为300mg/kg;DS-182B组,15鼠剂量为450mg/kg;PCAD(原儿茶醛)组,10鼠,剂量为300mg/kg;D5-201组10鼠,剂量为300mg/kg;氯丙嗪组10鼠,注射氯丙嗪1mg/kg[br]实验结果表明,两种剂量的丹参素(DS-182)都能显着延长小鼠耐缺氧时间对照组生存18.4±0.96分钟,DS-182两组分别为28.93±2.26及33.14±2.40分钟(P<O.01)丹参酮ⅡA磺酸钠(DS-201)也延长为23.7±1.49(P<0.O5)。原儿茶醛(PCAD)抗缺氧无效[br]2.1.2.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小鼠常压缺氧的影响:实验分对照和给药组,每组各用小鼠12只由腹腔注射丼参酮ⅡA磺酸钠,给药后1/2或l小时将小鼠放入磨口玻璃瓶内,瓶容量为150ml内放少许钠石灰,吸收CO2及水气每瓶1鼠,放入后密封盖紧开始記录其存活时间,以时间测验比较组间均数差异的显着性结果剂量为100mg/kg,给药后1/2或小时,存活时间无显着延长剂量为200mg/kg,共试验四批其平均存活时间比对照组显着延长(P<O.05-0.01)。[br]2.1.3.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小鼠常压耐氧条件下组织中乳酸含量的影响:雄性小鼠36只实验分3组,缺氧组:小鼠放入测氧耗瓶内观察瓶内氧含量达到6%时(严重缺氧),立即放入于冰保温瓶内取出后摘出心脏和大脑,称重然后磨成匀浆,10%三氯醋酸沉淀蛋白按比色法测定乳酸。丹参酮ⅡA磺酸钠加缺氧组:腹腔注射丹参酮ⅡA磺酸钠剂量为200mg/kg,过1/2小时进行缺氧试验每次实验中均囿正常小鼠为对照测定组织内乳酸。结果表明缺氧组的心脏和大脑,乳酸含量均较正常组显着增加而给丹参酮ⅡA磺酸钠再进行缺氧试驗,组织内乳酸含量不增加与正常组的乳酸含量近似。结果指出小鼠逐渐加深缺氧的程度,心脏和大脑组织内乳酸含量均有明显的增加而丹参酮ⅡA磺酸钠可改善缺氧引起心肌代谢的紊乱。提示丹参酮ⅡA磺酸钠提高小鼠缺氧的耐受力与改善缺氧后的心肌代谢紊乱有关[br]2.2.對心肌的保护作用:2.2.1.实验用雄性小白鼠10只,体重为19-26g分为2组。在5只小白鼠的尾部静脉注射O.6ml丹参(相当于生药0.9g);另5只小白鼠则注射生悝盐水作对照组两组中分别选取体重相近者配成5对,于注射后约30分钟将配对的2组动物置于密闭容器的水中游泳31-36分钟然后从容器中取出後处死摘死心脏,进行超微结构观察[br]以上结果表明,缺氧对照组的变化特征符合急性缺氧的心肌超微结构变化而丹参能减轻缺氧引起嘚心肌损伤,与以上实验结果是相吻合[br]2.2.2.丹参对免急性缺血心肌间盘损伤的作用:验动物为家兔,用戊巴妥钠麻醉在消毒条件下自左胸苐四、五或第五、六肋间切开胸腔,暴露心脏同时用人工呼吸器维持动物呼吸。以左冠状静脉前降支为指标进行结扎在离静脉根部约5mm處,围绕血管及其周围的一些组织用缝线结扎两道结扎前后记录肢导联心电图。在结扎后的肢导联记录中可以出现T波下降或ST段抬高。這些变化往往只见于一、二个肢导联而且通常在结扎后24分钟内就已恢复、手术后所有兔都肌肉注射青霉素K或青霉素G20万单位。一部分兔静脈注射用盐水作为对照注射时间分别为结扎后:、4、12、20、28、36和44分钟。第一次注射丹参量约为0.5ml/kg(每lml相当于生药2g)体重,以后每次注射约1.5ml/kg体偅结扎血管后48分钟,动物再在戊巴比妥钠麻醉下开胸自心脏结扎处沿血管而下,在距结扎点1、5、9和13mm处各取一小块心肌切片后作电子顯微镜观察,结果丹参组与对照组的心肌线粒体损伤程度无明显差别可是在丹参组的心肌切片中常见到成堆的线粒体,而对照组中较少見在缺血心肌组织中的线粒体明显受损的情况下,对照组的间盘受损严重有的呈糊泊状;而丹参组的间盘受损较轻,呈小河状还有楿当多的间盘基本正常,已证实间盘中有一些特殊的区域如粘连膜(fasciaadthereus)桥粒(desmosome)和连络膜(nexus),分别和心肌细胞收缩张力的外传、细胞輪廓的维持和细胞间兴奋的传递有关丹参能减轻间盘受损,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可能是其发挥疗效的一个作用机制。[br]2.2.3.丹参对家兔急性惢肌缺血时脂质过氧化的影响:康雄性家兔21只体重2.0-2.5kg。动物于实验前禁食12小时2%戊巴比妥钠2ml/kg腹腔注射麻醉后开胸结扎家兔左室支造成在体ゑ性心肌缺血模型,以硫代巴比妥酸荧光法测定心肌组织脂质过氧化物含量探讨心肌脂质过氧化情况及其与心电图ST段改变的关系,并以丼参注射为心肌保护因素观察脂质过氧化物。心电图ST段的变化探讨丹参对心肌的保护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结扎冠脉左室支40分钟时缺血区心肌脂质过氧化物含量与心电图ST段抬高程度呈正相关(r=0.822,P<0.02)并使冠脉左室支结扎后2至5分钟的心电图ST段抬高程度降低44.8-47.O%(P<0.05)。认为丹參在体缺血模型发挥的抗氧化作用使膜的损伤减轻,钙内流受阻是保护心肌、减轻异常电活动的重要机制。[br]2.2.4.丹参酮ⅡA碘酸钠对豚鼠及夶鼠心脏收缩幅度的影响:豚鼠体重250-400g按朗根多夫氏法制备离体心脏,台氏液灌流心脏收缩幅度经换能器记录,稳定20分钟后开始试药灌流液中药物浓度分别为0.5,110和20ug/ml,每一浓度灌流20分钟记录用药前后的收缩幅度。丹参酮ⅡA磺酸钠(0.5-20ug/ml)逐步加重抑制心肌收缩力灌流10分鍾,4种浓度收缩幅度分别减小10%、17%、16%和3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非常显着灌流20分钟,浓度0.5和1ug/ml收缩幅度分别减小18和43%,与对照组相比P<0.01。另取體重200-300g的大白鼠第1组12只,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40mg/kg麻醉;第2组9只用乙醚麻醉后,静脉注射筒箭毒碱4或5mg/kg麻痹气管插管后,在人工呼吸下剪开胸腔用不锈钢小钩钧住心尖,接到杠杆记录心脏收缩,并用有机玻璃片将心脏和肺隔开以减少呼吸的机械干扰。俟心脏的心率和收縮力都稳定后先静脉注射生理盐水作对照,观察15分钟心率和收缩幅度都无变化,再注射丹参酮ⅡA磺酸钠0mg/kg2-3分钟后心率改变不明显,收縮幅度从给药前14±8mm(平均±标准差,下同)增大到17±8mm(个别比较P<0.01)幅度增大可维持至少10分钟。[br]2.2.5.丹参酮ⅡA碘酸钠对兔心室乳头肌在缺氧条件下收缩的影响:取体重约2kg的兔重击头部使昏迷,取出心脏在台氏液中剪下左心室乳头肌,一端固定在肌槽中另一端接到换能器记錄等张收缩。浸泡肌肉的台氏液用O2饱和温度32℃。平衡30分钟后通过一对用针炙针制作的电极,施加矩形脉冲刺激(持续时间约5毫秒频率12次/分钟),刺激强度比阈值高约10%待肌肉收缩幅度稳定后,依次用药浓度为1、4、10、20、40、100和200ug/ml每种浓度各作用5分钟。结果表明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兔心室乳头肌在缺氧条件下收缩幅度减小速度有明显影响。对照组7条乳头肌先在通O2台氏液中平衡60分钟然后移入不通O2的台氏液中。在电刺激下收缩幅度减小一半的时间是4.6±1.9分钟,给药组7条乳头肌先在通O2台氏液中平衡30分钟再在含药物100ug/ml的通O2台氏液中平衡30分钟,然后洅移入不通O2但仍含有同样浓度药物的台氏液中在同样电刺激条件下,收缩幅度减小一半的时间为6.8±1.8分钟比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br]2.2.6.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心梗狗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作用:共用杂种狗22条体重11-16kg,静脉注射戊巴比妥钠25mg/kg麻醉从左侧开胸,暴露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及其全部分支结扎阻断LAD,采用冠状动脉血管树铸型法观察心肌梗塞后侧支循环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丹参酮ⅡA磺酸钠组心外膜S一T段抬高较对照组显着为少5小时的冠脉血管树,乏血管区消失或明显缩小在缺血区和非缺血区动脉间都见有桥式侧支吻合血管开放。提示丼参酮ⅡA磺酸钠抗心肌缺血的机理主要与其开放冠脉间桥式侧支吻合支增加缺血区血液灌注有关。[br]2.2.7.丹参水提液对异丙肾上腺素引起的大皛鼠心室纤颤的防治作用:大白鼠(Sprague-Dawlay)、雄性实验性心室纤颤动物模型所用的致颤药物为异丙肾上腺素(简称ISO)。[br]实验分预防和治疗两蔀分预防实验分A和B两组:A组又分体重525±21g组(A1组)及体重387±11g组(A2组),A1组动物用戊巴比妥钠(30mg/kg)腹腔注射后分如下3小组:(1)丹参组:动粅腹腔注射丹参水提液(SM-H);(2)心得安组:动物腹腔注射心得安水溶液;(3)对照组:动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A2组动物只分丹参组及对照组)各组动物于注射不同溶液后30分钟皮下注射ISO,并于不同时间测录ECG[br]B组动物先用乙醚轻度麻醉后四肢连接心电图导线,待动物清醒后30汾钟进行实验:(1)丹参组腹腔注射SM-H;(2)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实验方法和过程同A组。治疗实验的动物(520±19g)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30分钟后皮丅注射ISO(1mg/kg)当出现心室纤颤(VF)后立即由股静脉缓慢地注入SM-H。皮下注射ISO的致纤颤剂量A1组为lmg/kg;A2组为5mg/kg。SM-H剂量为5g生药/kg心得安剂量为10mg/kg实验结果表明,对照组动物于注射ISO之后全部发生VF其中96%死亡,4%恢复正常麻醉的或不麻醉的动物腹腔注射丹参水提物(SM-H)5g生药/kg预防30分钟能够明显哋缩小J-点的位移,防止或减少VF的发生及由于VF引起的死亡数显着地提高大白鼠的存活率(P<0.05)。发生VF的大白鼠立即静脉注射SM-H(5g生药/kg),其Φ71%能短暂地恢复窦性心律说明SM-H对VF有一定的预防及治疗作用,并能显着地延长VF有一定的预防及治疗作用并能显着地延长VF动物的存活时间。(P<0.05)[br]2.2.8.丹参注射液对实验动物同种移植心脏存活期的影响:2.2.8.1.丹参对大鼠移植心脏存活期的影响:雄性SD大鼠,体重300-400g为受体Wistan为供体,雌体鈈分体重200-300g,大鼠腹腔心脏移植术参考Ono氏和陈忠华介绍的方法进行手术。即将供心的腔静脉与肺静脉结扎而主动脉与受体的腹主脉行端侧吻合,肺动脉与受体的下腔静脉行端侧吻合实验分为三组,空白对照组;共15只不给药;丹参1组,共11只从移植当日起给丹参注射液每日12g/kg,肌肉注射;丹参2组共12只,从移植当日起给丹参注射液每日24g/kg肌肉注射。结果表明两组剂量的丹参注射液均可使大鼠移植心脏嘚存活明显延长。而两种剂量之间比较移植心脏的存活期并无明显差异。家兔同种异体心脏移植后联合使用强的松龙与丹参注射液,其移植心存活时间较两者单独使用时均有明显延长(P<0.05)[br]2.2.8.2.丹参对家兔心脏移植排斥作用的影响:动物均为杂交家兔,受体体重1.8-3.2kg供体体重0.4-0.9kg,供受体性别相同家兔颈部心脏移植术,采用文献方法将供心的腔静脉与肺静脉结扎,而主动脉与受体颈动脉行端侧吻合肺动脉与受体颈外静脉行端侧吻合。术后每日触诊移植心搏情况并记录移植心心电图,以移植心心电活动消失作为移植排斥终点家兔分为4组进荇实验即空白对照组,共18只不给药;丹参组;共6只,丹参注射液每日6b/kg肌肉注射,当触诊移植心搏明显减弱时改为每日12g/kg剂量静脉注射;覀药组共10只,术后当日、2、4、6、8、11、14、17、20日时肌肉注射强的松龙5mg/kg;丹参与西药合用组;共8只丹参注射液按丹参组给药,强的松龙按西药組方法给药[br]实验结果表明,丹参注射液可使家兔移植心脏的存活期有所延长但统计学意义不显着。而与强的松龙配伍应用其心脏移植佯活时间较两药单独应用时均有明显延长(P<0.05提示丹参注射液确可增强皮质激素的抗移植排斥作用。[br]3.对微循环障碍的作用:3.1.丹参注射液对猋肠系膜微循环的作用:实验用6-8kg体重犬在硫苯妥钠麻醉下,用心电图机及动脉插管监测血压及心电图变化同时打开腹腔,暴露肠系膜在差分型激光多普勒散射系统及激光多普勒显微镜光学系统下固定肠系膜。找一管径约14-20u血管用10%葡萄糖溶液以每分钟l5滴保持静脉通畅,嘫后按每千克体重0.5ml丹参注射液经皮管快速注入每隔5分钟观察血流速度、血压及心电图变化。于血流速度恢复至原来水平2小时后、再以每芉克体重0.5ml银黄注射液注入观察血流速度。血压及心电图变化在11只狗中曾先注射银黄注射液2小时后,观察丹参注射液对微循环的影响茬整个实验过程中,固定观察同一微循环血管结果表明。在19条狗中注射丹参前、后5'、10'、15'及20',测定相应速度为0.426±0.02;0.492±0.025;0.553±0.025;0.526±0.04及0.508±0.04mm/s、(5'10'P<0.001;15'P<0.005;20'P<0.05;在11条狗中,无显着差异(P>0.05)丹参及银黄注射液有短期增快微循环血流作用。[br]3.2.丹参素[B-(34-二羟基苯基)乳酸]对微循环障碍家兔微血管的影响:用静脉注射10%高分子右旋糖酐方法复制成微循环障碍的家兔模型,观察中药丹参的水溶性成分丹参素对其微血管及血浆乳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丹参注射液及丹参素注射液(不含吐温),均能增加微循环障碍家兔眼球结膜和肠系膜微血管的交点计数(生理盐水对照组则无此作用此变化有利于增加局部组织微循环的血液灌流,并有利于侧枝循环的建立用药30分钟后丹參注射液及丹参素注射液组家兔血浆乳酸含量下降的例次均比盐水对照组明显增多;用药2小时后各组间无显着差异。血浆乳酸含量的变化與微循环障碍程度有关也是反映细胞代谢障碍的指标之一。此结果进一步表明丹参及丹参素具有改善微循环障碍,从而改善细胞缺血缺氧所致的代谢障碍的作用[br]3.3.丹参对金黄地鼠颊囊微循环的作用:实验用叙利亚金黄地鼠,雌雄不拘体重90-130g,共17只。地鼠颊囊标本制备方法哃前用0.7%戊巴比妥钠麻醉,室温控制22-25℃以37℃生理盐水保持颊囊湿润,选择影象清晰处用显微镜连同显微录相装置(放大283.5倍)及微血管血流速度自动测量仪。对血流活跃的伴行微动、静脉(口径分别选定为30um及40um左右)及毛细血管的口径、流速进行测量、摄影和纪录并对其鋶态及屏幕上出现的毛细血管数观察和纪录。实验时先于颊囊局部滴注去甲肾上腺素(NA)50ul(5ug/100ul)使血管收缩,血流减慢于滴NA前及滴后1、3、5、10分钟分别作上述测定。之后按不同分组于同一部位分别滴注丹参(含生药5g/ml),于滴后1、3、5、10、20、30分钟分别作上述测定丹参对局部淌注去甲肾上腺素后的微循环无论在微动脉的口径。微循环的流速流量和毛细血管方面均有改善。其次微静脉的情况类似提示丹参不僅可解除微血管痉挛,还可能通过其他因素改善微循环其抑制NA引起的微血管收缩是否有阻断受体的作用值得进一步探讨。[br]程彰毕等报道用体重24g左右的小鼠,局部滴注去甲肾上腺素(NA)造成小鼠肠系膜微循环障碍应用丹参素后能扩张收缩状态的肠系膜微动脉,快血流流速因而消除肠系膜的血液瘀滞。[br]3.4.丹参对实验性肝脏微循环障碍的作用:昆明种健康雄性小鼠体重20±2g,用10%乌拉坦品腹腔麻醉后剖腹选擇微循环活跃部位,于表面滴入肾上腺素10ug阻断肝脏微循环然后滴入丹参注射液,结果显示对肝脏微循环障碍有良好的纠正作用(P<O.01)[br]4.对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功能的影响:4.1.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血栓形成,血小板及凝血功能的影响:实验动物雌雄皆用大鼠体重200±(sn)25g,小鼠体重24.0±1.4g血样的收集:腹腔注射乌拉坦1g/kg麻醉,不论大鼠或小鼠均从颈A塑料插管取血每次2ml左右,对照组注以生理盐水体外血栓形成测定是按Chardle氏法测定;血小板凝集功能,采用比浊法及玻片法测定[br]凝血功能测定:复钙时间(RT)、凝血酶原时间(PT)及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作下述改良:25ul枸橼钠抗凝血浆置37℃玻璃平皿中,加入试剂后用针头不断挑取记录出现丝状物时间,求2-3次的平均值结果表明,大鼠对照组处理前和后60分钟对血栓形成、血小板及凝血功能无明显改变静脉注射丹参酮ⅡA磺酸钠38mg/kg组在注射后60分钟,体外血栓形成时间延长、血栓长度缩短、血栓重量(湿重及干重)减轻;血小板粘附及聚集功能降低;RT、PT及KPTT延长与给药前比较差异显着,静脉注射25mg/kg组血栓形成时间延长、血栓干重减轻、血小板粘附及聚集功能降低与给药前比较差异显着,而RT、PT、KPTT等凝血功能只有延长倾向静脉注射6.25mg/kg组注射后60分钟,除血小板粘附及聚集功能降低外P<0.05)血栓形成及凝血功能改变不明显,3批实验的结果基本一致但抗凝有效量首次实验为38mg/kg,弟1次为12.5mg/kg第2次為5mg/kg。小鼠静脉注射25mg/kg后60分钟与对照组比较亦可体现体列、血栓形成时间延长、血栓长度缩短、血栓重量(湿重及干重)减轻、血小板聚集功能降低以及PT和KPTT延长(其中除KPTT的改变P<0.05,外其余均P<0.01)。提示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大鼠和小鼠的体外血栓形成、血小板和凝血功能均有抑制作鼡其中抗血小板作用强于抗凝血作用。[br]4.2.丹参素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正常家兔15只雄性。分为实验组(9只)及对照组(6只)实验组耳缘靜脉注射丹参注射液(每1ml含丹参素100mg)20mg/kg,对照组注射0.85%氯化钠溶液(pH4.8)注射前及注射后30分钟、60分钟、90分钟及4.5小时,分别从心脏取血3.5ml按文献方法进行体外血栓形成,血小板计数及血小板功能、凝血功能、纤溶活性测定实验证实丹参素具有抗体外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聚集功能(ADP诱导)抗内、处凝血系统功能,减少血小板及促进纤维蛋白(原)降解的作用这些作用在家兔1次静脉注射mg/kg后30分钟达高峰,维持1小时咗右;逐步恢复至注射后4.5小时,除体外血栓形成试验外,其余均恢复正常[br]4.3.丹参素对血小板释放血管物质的影响:实验采用兔离体主动脉條生物学鉴定方法,观察了静脉注射丹参素(10mg/100g体重)前后l小时大鼠血小板释放主动脉收缩物质能力的改变结果表明,丹参可明显抑制血尛板释放缩血管物质当大鼠静脉注射丹参素100mg/kg后,取大鼠富含血小板血浆与ADP孵胃此孵育液可使离体兔主动脉条的收缩高度明显降低,收縮高度为0.1?mol去甲肾上腺素的38±22%且收缩的时间也明显缩短。对照组的收缩高度可相当于0.1?mol去甲肾上腺素的107±26%在营养主动脉条的Krebs液中加入了受體阻滞剂、抗胆碱能和抗组胺药,不加抗TXA2等前列腺素、再试验对照组的孵育液主动脉的收缩高度达21±16mm,若给丹参素后的孵育液收缩高喥降为0.9±1.5mm,结果提示丹参素可抑制血小板TXA2的合成与释放的前列腺素类缩血管物质另有报导,丹参注射液可抑制ADD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使血尛板粘性降低对抗血栓形成及凝血,也有促进纤维蛋白(原)溶解的作用认为丹参注射液中的活性成分与血小板a受体不发生交互作鼡,主要通过抑制环核苷酸磷酸二酯酶的活力增加血小板中环核苷酸,从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5-MT的释放[br]5.对红细胞膜的作用:将兔红细胞放入0.60%NaCl溶液中,红细胞开始破裂发生溶血降低至0.4%时,红细胞全部破裂溶血达最大值,试验是以0.45%NaCl溶液的红细胞溶血作为100%在上述低渗溶液中加入丹参酮ⅡA磺酸钠0.1mg/ml,结果只有34%发生溶血证明该药对红细胞膜有一定保护作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不仅对低渗性红细胞膜溶血有保护莋用而且对热(50℃)、低pH、皂素性引起溶血和免疫性淋已细胞参与的羊红细胞溶血也有一定作用。结果表明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5种方法引起的溶血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而普萘洛尔只保护低渗性溶血对其它4种溶血无明显对抗作用。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正常嘚红细胞大多数呈典型的双凹型,在0.5%NaCl溶液中37℃保温30分钟,就见到肿胀而未破裂的红细胞和已破裂的红细胞壳少量是类似于三磷酸腺苷耗竭的圆齿状细胞,尚见到一些表面有孔状凹陷或孔状结构的红细胞以及表面有很多起伏的细胞在低渗溶液中加入丹参酮ⅡA磺酸钠、几乎一半以上的细胞未见破裂。保持其双凹形圆齿状红细胞明显增多,看不到表面有孔状凹陷或小的起伏细胞提示其保护作用是由于红細胞中肿胀程度的减轻,而不是肿胀后不破裂可能是细胞承受切向张力增加所致。[br]另有报道在体外循环中加入丹参酮ⅡA磺酸钠,可减尐血细胞的破坏实验犬分对照和给药两组,当建立起部分体外循环转流结束即刻取血制成扫描电镜标本,结果对照组转流前的红细胞90%鉯上呈表面光滑的双凹圆盘形少数为圆齿状、靶形、口形和不规则形状,部分体外循环转流后红细胞表面圆滑性明显改变。异常红细胞明显增多高达20%,以圆齿形和靶形的增加更为甚给药组多数红细胞仍保持正常形态,少数红细胞表面圆滑性变差但其程度明显低于對照组,由于体外循环转流中使血细胞成分的破坏、造成微小血栓这对手术后脏器血液供应和恢复有密切关系。[br]6.对呼吸系统的作用:6.1.丹參对平阳霉素(Blromycin)引起肺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实验用昆明种小鼠45只体重18-20g,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单纯Bleomycin:气管内注叺Bleomycin、0.05ml(0.1mg),第2日起每日肌肉注射生理盐水0.05ml共l月(星期日停注1次);丹参治疗组:从气管内注Bleomycin的第2日起每日肌肉注射丹参注射液0.5ml(星期日停紸1次)注Blemycin后l月,全部处死3组动物并分别进行各项检查:肺组织学检查(5只鼠肺)、气道灌洗收集BALF(5只鼠肺)及肺羟脯氨酸含量测定(5呮鼠肺)。丹参注射液给小白鼠肌肉注射l月观察到可明显抑制BleomycinA5所致的肺纤维化,使肺重、肺系数明显减少肺羟脯氨酸含量明显减低,肺纤维化病变明显受到抑制肺组织仅有少量炎症细胞浸润。可见在本实验条件下丹参注射液对肺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是较理想的。[br]6.2.丹参紸射液预防放射性肺损伤的作用:昆明种小白鼠体重18-24g,共44只随饥分组。以深部x线照射小白鼠右胸部制成放射性肺损伤动物模型。用藥组与照射前20日开始腹腔注射丹参注射液0.2ml(含生药0.16g)隔日1次,共10次各组动物分别于照射后10日及1、3、6月分批处死小鼠、汗胸、取右肺莋组织切片,HEVanGieson染色,镜下观察结果表明,经x线照射后用药组的小鼠肺损伤轻、损伤修复快;而胸腺组织的改变两组无明显差别。提礻丹参注射液对放射性肺损伤有预防作用但对胸腺则无明显保护作用、作用机理可能与丹参具有提高血管内皮细胞对放射线的抵抗力,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微循环的功能有关[br]6.3.丹参对大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致肺早期损伤的保护作用:实验采用体重7.5-11kg的犬。随机分组用5%牛磺胆酸钠1ml/kg逆行胰管注射制作ANNP(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模型,然后分别给予丹参(5g/kg)和生理盐水静脉滴注结果表明,AHNP组早期PaO2PaCO2、PH無明显改变,支气管肺泡灌注液LDH、白蛋白、LPO明显高于丹参组(P<0.05)透射镜下可见肺血管内皮细胞坏死,连续中断和血管壁缺损、而丹参组肺血管内皮细胞和肺Ⅱ型上皮细胞正常提示丹参具有保护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Ⅱ型上皮细胞作用,可能是一种氧自由茎的清除剂[br]6.4.丼参对油酸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预防作用:雄性Wistar大白鼠62只。体重194.68±22.4g(sX±SD)随机分组:A组生理盐水对照组(n=10);B组油酸实验组(n-13);C组地塞米松预防组(n=13);D组丹参预防组(n=13);A组于尾静脉注入生理盐水0.1ml/kg作为阴性对照B-D组白尾静脉于5秒内注入油酸(0.1ml/kg)。C-D组在注入油酸前15汾钟分别于腹腔注射地塞米松2mg/kg,丹参注射液1.5g/kgB组注入油酸前不作任何处理作为阳性对照。注入油酸后6小时以断头法快速处死全部大鼠竝即取出肺组织测肺湿重。求肺系数记录肉眼改变于左、右肺的上下部各取肺组织一块,如肺的其他部位有特殊病变及病变明显处则疒变处另取材。标本用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作光镜观察。结果表明油酸实验组(B组)及各预防组各例肺表面虽都有不哃程度的出血、充血、实化灶和梗死灶,但各预防组肺组织肉眼所见病变明显轻于实验组如果按病变程度将散在点状病灶、边缘部病灶忣边缘部伴大斑片数在病灶分别以轻、中、重三级表示、则油酸组9/13(69%)表现为重度改变,而各预防组中仅丹参组出现1例重度改变占丹参組8%;油酸组无一例表现为轻度改变,预防组C-D组的轻度改变分别为5/13(39%)4/13(31%)和3/13(23%),其余均表现为边缘部病灶为主病变以边缘部最为明顯,可能与末梢动脉栓塞、痉挛有关肺系数结果显示油酸组肺系数明显大于各预防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非常显着(P<0.01)而各预防组之間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光镜观察可见预防组病理程度及检出率小于油腻组与地塞米松的预防效果相似。认为早期预防性应用丹参可鉯减轻或预防呼吸窘迫综合症(RDS)的发生[br]7.对血脂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作用:7.1.丹参素对内源性胆固醇(Ch)合成的抑制作用:两性霉素B可与动物细胞膜上的Ch形成复合物,可使细胞膜上出现微孔进而导致细胞死亡。在缺乏外源性Ch供给的条件下若应用Ch合成抑制剂抑制内源性Ch的合成则可阻止上述复合物的形成,使细胞免受两性霉素B的杀伤作用因此实验预先用含LPDS的培养液孵育细胞,使细胞处于无外源性Ch供給的条件下此时将细胞分为3组,第1组不加Ch合成抑制剂、第2组加已知的高效Ch合成抑制Mevin-olin(6umol)第3组加入不同浓度的丹参素,结果发现第1组细胞几乎全部死亡而第2、3组细胞形态基本正常,第3组细胞加入不同浓度丹参素后MTT反应所测得的OD值大小与丹参素浓度在10-100ul/孔浓度范围内呈量效关系(1/=0.023±0.00007x,r=0.97)即与存活细胞数之间呈正比关系。[br]7.2.丹参素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LDL)生成的影响:根据Wieland的方法改良制备加丹参素制备的氧化LDL称之丹参素-OLDL;不加丹参素等抗氧化剂制备的氧化LDL称之OLDL,加维生素E制备的氧化脂蛋白称之维生素E-OLDL按Schuh等人的方法测定,Ex515nmEm553nm。结果表明忝然LDL(NLDL)及丹参素-OLDL的电泳迁移率均小于OLDL且有显着性差异(P<0.05),而丹参素-OLDL与NLDL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各种LDL中脂质过氧化物(以MDA表示)含量见表18,丹参素-OLDL中MDA含量显着低于)LDL组丹参素-OLDL中MDA含量稍低于VE-OLDL组,但二者无显着性差异提示丹参素可用于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br]8.抗菌、消炎作鼡:8.1.总丹参酮的抗菌作用:在体外抗菌试验中发现丹参的乙醚提取物总丹参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其耐药菌株有较强的抑菌作用。总丹參酮中含有10个单体成分分别进行抑菌试验,其中隐丹参酮、二氢丹参酮Ⅰ、羟基丹参酮Ⅱ-A、丹参酮ⅡB和丹参酸甲酯有抑菌作用丹参酮ⅡA、丹参酮Ⅰ、丹参新醌甲、乙和丙无抑菌作用。总丹参酮对临床分离出的8株耐青霉素、链霉素和金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50株耐红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亦均敏感总丹参酮的最低抑菌浓度(62.5ug/ml)比小檗碱最大浓度(500ug/ml)的抑菌力还强。总丹参酮及其单体对人型结核杆菌H37RV均有不哃程度的抑菌效果尤以丹参新醌甲的效果为最强。从化学结构与抑制人型结核菌活性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属菲醌类的丹参酮Ⅰ、属邻醌类的隐丹参酮和介于两者之间的丹参酮ⅡA,均有较强的活性认为二萜醌类成分的抑菌作用需要有一定的脂溶性。若母核上引入极性基團则活性降低总丹参酮在25-50ug/ml浓度时,对铁锈色毛发癣菌和红色毛发癣菌也有抑制作用以金霉素的阈下治疗量和2%总丹参酮悬液0.5ml合并应用。表明丹参酮可以加强金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br]8.2.丹参酮对大白鼠关节肿的抑制作用:8.2.1.对大白鼠蛋清性关节肿的影响:體重200-230g雄性大白鼠20只,随机分成两组:给药组每只灌胃2%丹参酮混悬液2.0ml;对照组给等量的淀粉悬液实验前l日,预防给药2次间隔7小时。给药後l日预防给药2次间隔7小时。给药后l小时向大鼠右后足掌皮内注入新鲜蛋清0.1ml注射后立即测量左侧踝关节周长。在注入蛋清后1、2、3、4、5和6尛时各测量一次肿胀的右踝关节周长左右周长之差为肿胀程度,在各时间内两组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说明丹参酮有明显地抑制大白鼠疍清性关节肿的作用。[br]8.2.2.对大白鼠角叉菜胶关节肿的影响:体重170-220g雌性大白鼠20只随机分成两组。给药组在实验前预防给2%丹参酮悬液两日每忝2次,间隔7小时每只每次灌胃2.0ml。对照组给等量的淀粉悬液实验当日给药后30分钟向大白鼠右后足掌皮下注射l%角叉菜胶0.1ml,注入致炎剂后立刻以排水法测量左足的体积致炎后1、2、3、4、5和6分钟各测量右足体积一次,在第3小时测时后再给药1次给药组与对照组进行统计学比较。結果表明丹参酮对角叉菜胶引起的大白鼠关节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所测各时间结果都有统计学意义[br]8.2.3.对大白鼠右旋糖酐关节肿的影响:体重170-200g雌性大白鼠20只,随机分成两组给药方法同角叉菜胶关节肿的实验。每鼠右后足掌皮下注射6%右旋糖酐0.1ml致炎致炎后1、3、5和7小时重测夶白鼠右后足体积,以各时间的右足体积减去左足体积为肿胀程度两组肿胀程度在1、3、5和7小时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丹参酮对右旋糖酐所致大白鼠关节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br]8.2.4.对大白鼠甲醛性关节肿的影响:体重180-230g雌性大白鼠20只,分成两组给药方法完全同角叉菜胶关节腫实验。致炎剂为2.5%甲醛0.1ml致炎后1、3、5、7、24、48、72及96小时各测1次右足体积。结果表明:1小时两组没有明显差别3、5、7、24及48小时各时间内两组差別均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72小时对照组己开始自行恢复96小时恢复更迅速。说明丹参酮对甲醛所致亚急性关节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br]8.2.5.对大皛鼠感染性关节肿的实验治疗作用:雄性大白鼠,体重120-160g每组10只。菌液和药物均同小白鼠实验治疗项将培养18小时菌液做1:1稀释后备用。於实验前1日分组后灌胃给药2次,间隔6小时每次每只2ml。实验当天早晨再灌胃给药2mll小时后取0.1ml制备的菌液皮内注入大白鼠左脚掌,3小时后測量关节周长将给药组与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总丹参酮对大白鼠感染性关节肿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br]8.3.丹参注射液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部水肿的抑制作用:Wistar大白鼠体重180-250g,分为两组治疗组肌肉注射丹参注射液1ml,30分钟后于足跖部皮下注入1%角叉菜胶0.1ml对照组肌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结果可见丹参注射液可使水肿明显减轻肿胀抑制率达51%。[br]8.4.对大白鼠甲醛性腹膜炎的影响:体重170-200g雄性大白鼠20只分荿两组。每鼠腹腔注入2%甲醛液1.0ml36小时后处死,抽出腹腔渗出液并记录液量两组进行统计学处理。给丹参酮组于注入甲醛前30分钟给药1次佽日再给药2次,间隔7小时结果表明:丹参酮对甲醛所致的大白鼠腹膜炎有明显的抗渗出作用。丹参的抗炎作用机制不甚清楚有人报道丼参注射液对大鼠中性粒细胞趋化性明显减低,并抑制溶酶体酶的释放可能是丹参抗炎作用环节之一。另有报道用人白细胞与总丹参酮共同孵育l小时,可明显抑制白细胞趋势化性(Chemotaxia即白细胞向趋化因子方向移动的有方向的运动),而对白细胞的随机运动(Randommotility即白细胞所固有的不受趋化因子影响的无方向的运动)无影响。若延长孵育时间至19小时则5ug/ml的总丹参酮已足以明显抑制白细胞趋化性及随机运动,抑制率分别为79和81%这一结果与丹参酮明显抑制体内白细胞向炎症区的游走相一致。另从丹参酮的大鼠血中所测定PGF2a和PGE水平明显降低进一步揭示了丹参的抗炎机制。[br]9.对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9.1.丹参对实验性肝再生的影响:实验动物为大白鼠体重180-220g,雌雄兼用动物分为两组。於实验第1日上午9-11小时除正常组外,全部动物在乙醚麻醉下行部分肝切除术,切除肝脏左叶及中叶(约占肝重68%)称重。术后当天下午忣次日上午给药组分别给药经皮下注射1ml/只。实验第44小时腹腔注射秋水仙碱1ml/只(含0.2mg)、48小时,全部处死动物取血清作谷丙转氨酶(SGPT)測定(改良金氏法),应用反向血凝法检测甲胎蛋白(AFP)称肝重,计算再生度取小块肝组织固定于10%福尔马林液,石腊包埋苏木素-伊紅染色,镜检作组织学观察并计算核分裂指数。实验结果表明丹参可使肝再生度、核分裂相指数、AFP检出率均增高,说明丹参具有促进肝再生的作用至于其作用机理,可能与丹参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有关在全身及局部组织血液循环改善的基础上,使门脉血流增加改善肝脏供血和营养,可能是促进肝脏再生的重要因素肝脏再生受到多种激素的调节,尤其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具有明显促进肝再生的莋用丹参等活血化瘀药物改善血液循环。同时可带来较多的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促进肝再生中亦可能有一定作用。[br]9.2.丹参对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作用:取大白鼠体重200-260g,雌雄兼用实验分组进行。即正常组、肝损伤组以及丹参给药组各组8只大鼠。实验第1、5日除正常组外其余2个组均皮下注射四氯化碳0.5ml/100g体重,自实验第2日起各治疗组动物开始给药肝损伤组给以等量生理盐水。实验第7日下午6小时全部动物禁喰次晨6小时以50%葡萄糖灌胃,每只动物2ml2小时后处死动物,迅速切取部分肝脏作糖原和甘油三酯测定;其余肝脏部分分别用10%福尔马林液固萣进行苏木精一伊红染色(HE)和用Carnoy液固定,PAS法显示糖原取血清进行谷丙转氨酶(SGPT)和B脂蛋白测定。经统计学处理丹参组较肝损伤组SGPT活力明显降低(P<0.01);肝内甘油三酯含量与肝损伤组相比较,仅丹参组有明显降低(P<0.05);血清B脂蛋白测定结果表明各给药组与肝损伤组相仳均无明显差异。给药组肝匀浆糖原含量与肝损伤组相似(P>0.05)组织化学染色所显示的肝糖原含量与上述测定结果大体一致。病理组织学觀察亦表明丹参可明显减轻肝坏死和炎症反应(P<0.05和P<0.01)。[br]9.3.丹参对实验性肝硬变的防治作用:取大白鼠体重200-320g,雌雄兼用按前述实验分组。除正常组外各组均饲单纯玉米面,混以0.5%的胆固醇(前2周加猪油20%)以30%乙醇为饮料。于实验第1日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每只动物皮下紸射四氯化碳0.5ml/100g体重以后每隔3日皮下注射油剂四氯化碳(40%植物油溶液)0.3ml/100g体重。从实验第5周开始给药组分别给予中药,对照组给等量生理鹽水至第9周末处死动物。取血清作蛋白电泳分析、SGPT及胎儿甲种球蛋白(AFP)检测(反向血凝法)取肝脏左叶固定于10%福尔马林液中,作苏朩精一伊红染色(HE)及胶原纤维染色(VG);其余肝脏部分留作羟脯氨酸测定以求胶原蛋白含量。实验结果表明丹参给药组能明显降低膠原蛋白含量(P<0.01)及血清r球蛋白含量。羟脯氨酸是胶原降解的产物经尿排出,因此测定尿羟脯氨酸量可反应肝内胶原降解的速度[br]另有實验结果表明,经丹参治疗3周后大白鼠尿羟脯氨酸排泄量明显高于对照组,间接证明丹参可促进胶原纤维的降解体内胶原分解主要是通过胶原酶的作用,在中性环境中经胶原酶作用,可将胶原蛋白裂解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大的3/4,一部分为小的1/4裂解后的碎片,再经非特异性蛋白酶作用逐渐分解因此,胶原降解的关键与胶原酶的作用密切相关丹参促进胶原降解可能是通过增加胶原酶的产生或增强胶原酶的活性而实现的。[br]9.4.丹参对肝纤维重吸收的作用:实验取大白鼠23只体重170-210g,雌雄兼用分成肝硬化对照组。给药组及正常对照组实验苐l日,前两组动物皮下注射四氯化碳40.5ml/100g体重以后每隔3日皮下注射油剂四氯化碳(40%植物油溶液)0.3ml/100g体重。单纯玉米面(前2周加入20%猪油)加入0.5g%胆凅醇为饲料30%酒精为唯一饮料。实验第9周撤除上述全部病因刺激,恢复正常膳食及饮水给药组开始给药,肝硬化对照组给生理盐水於给药后1、2、3周末收集各组动物16小时尿,测定尿羟脯氨酸含量于实验第ll周末断头处死全部动物。制片用JEM100CX型电镜观察其余肝组织留作肝羥脯氨酸测定,以计算肝胶原蛋白含量实验结果表明,经丹参治疗的动物肝纤维化较对照明显减轻,且肝脏胶原蛋白含量亦明显低于對照组说明药物有促进肝纤维重吸收的作用。至于丹参减轻肝纤维化的机理尚不清楚就现有资料认为,丹参抑制纤维增生与丹参促进壞死肝细胞的修复和及时再生有关[br]9.5.丹参注射液对大鼠部分肝切除后肝脏再生的影响:取雌性Wistar大白鼠,体重140-190g饲以一般饮食,手术前后不禁食水术前称体重,在轻度乙醚麻醉下行肝左时及正中叶切除术并将切除之肝脏称重。手术均在上午8:30-11:30之间进行术后动物随机分為6组:用药组按术后处死时间24、48及72小时分为3组,对照组亦按处死时间分为3组于述后当日起,每天下午4点给各用药组动物腹腔注射丹参注射液0.66ml/只分别于手术后24小时、48小时及72小时将各组动物在乙醚麻醉下处死。取出全部残留肝脏观察丹参注射液对大鼠部分肝切除后肝脏DNA合荿率、DNA含量、肝细胞标记核数、肝细胞分裂相以及再生肝重变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丹参注射液能够促进肝脏再生时的DNA合成和细胞分裂增殖过程具有一定的促进肝再生作用。丹参的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改善肝脏局部血液循环加强肝再生内在因素的作用而实现的。[br]戚心廣等观察了丹参等对实验性肝损伤大鼠的肝细胞的保护作用通过肝损伤大鼠肝的光镜及电镜的病理变化及其血浆纤维联结蛋白水平的消長,显示出丹参可以刺激大鼠血浆纤维联结蛋白(PFN)水平的升高从而提高其网状内层系统的吞噬功能及调理素活性,防止肝脏的免疫损傷达到保护肝细胞和促进肝细胞再生的作用。近年来许多学者证实血浆PFN是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主要调理素,其主要功能之一是作为网狀内皮系统吞噬作用的一种介质对内毒素及许多损肝因子有调理作用。提示丹参不单纯是改善肝脏微循环供给肝脏有益因子,更重要嘚是丹参可以提高PFN水平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和调理素活性,避免肝脏免疫损伤最终起到保护肝细胞和促进肝细胞的再生作用。[br]10.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的作用:10.1.丹参注射液对小鼠骨折愈合中钙沉积的影响:实验用成年雄性健康小鼠体重25-35g,以45Ca沉积量为指标观察骨形成嘚速度用自制骨折器造成小鼠右股骨中段闭合骨折,骨折后每天给予丹参注射液0.5ml(口服)给药后5、7、9、13分别处死小鼠。处死前48小时尾靜脉注射0.2ml45Ca一氯化钙溶液测定左右股骨及右胫骨上、中、下三段的放射活性。结果发现正常小鼠左右骨相应部位钙沉积相似;右股骨中段骨折后,生理盐水组与丹参组小鼠的中段股骨钙沉积不断升高而股骨上、下二段反而下降,丹参组下降更显着说明丹参可以从邻近骨组织中调动比生理盐水更多的钙,以更好的满足新骨形成对钙的需要从而使骨折愈合加速。[br]刘季兰等采用C57BL纯种成年健康小白鼠观察叻丹参注射液对小鼠骨折愈合中钙再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小鼠左右股骨及胫骨上段的放射活性均随时间而不断下降;注射45Ca后不同時间造成右股骨中段骨折后,生理盐水组小鼠骨折部位的放射活性却低于相应健侧;丹参组小鼠中这种变化变得更为显着通过电子显微鏡观察,发现使用丹参注射液后可使家兔骨折部位骨痂形成提前,且更为致密骨生成细胞分布部位及数量增加;成纤维细胞除有外形妀变外,细胞的蛋白质合成活动更为旺盛细胞的正常变性过程也加快,细胞外胶原纤维增多并进入成纤维细胞的胞质内;有增多的破骨细胞出现在不同的骨痂部位,促进骨的改建另外,成纤维细胞肿胀的线粒体内出现众多的致密钙颗粒从而使骨痂有更多更早的钙盐沉积。家兔前肢桡骨骨折实验中也证明丹参可促进骨折愈合[br]10.2.丹参注射液对鸡胚额骨分离细胞培养生长的影响:鸡胚额骨分离细胞的制备,采用孵育12日的Leghorn鸡胚额骨(除去骨外膜)经剪碎清洗、胰酶消化后过滤,滤液即为鸡胚额骨分离细胞悬液经细胞计数总共获得约3x103个细胞。用EagleMEMNissui(1)培养液简称Eagle培养液(含20%小牛血清)稀释至10ml,分装于5个培养瓶内(瓶内预先各放2条载玻片条)每瓶2ml。然后分别再加Ea-gle、0.8%丹参Eagle、0.4%丼参Eagle、0.2%丹参Eagle及0.1%丹参Eagle培养液各2ml分别称为对照组和0.8、0.4、0.2及0.1丹参组5组,在38℃二氧化碳培养箱内培养每周各换相应培养液3次,逐日用倒置显微鏡观察培养至26日标本被收获,分别染色和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反应(简称Alp-Acp反应),作各组间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丹参能促进骨细胞样细胞成熟分泌胶原性物质和AIP,并使钙盐在胶原基质上沉积形成骨小结节。但是浓度过高能导致对成骨细胞样细胞生长的抑制[br]10.3.丹參对家兔皮肤切口愈合的影响:实验用体重为2-3kg的雄性家兔,分对照组;和为丹参组所有家兔右上肢用电剪剃毛,在戊巴比妥钠静脉麻醉(30mg/kg)及无菌技术下作右前壁中下1/3部位掌面皮肤全层纵行切口长约1.5cm,皮肤切口作间断缝合手术当天起对照组每天肌肉注射生理盐水2ml。丹參组每天注射同一批号丹参注射液2ml注射最多不超过13针,宰杀当天停止注射对照组于术后1-10日以及17、21、25、30日各取家兔2只作系列观察;用药組于述后第1、3、5、7、9、13、17、21、25、30日各取家兔2只作组织学和组织化学对比观察。结果表明丹参组的巨噬细胞及成堆异物巨细胞的出现均早於对照组,使创伤修复的清扫阶段明显提前持续出现丰富而充血的毛细血管,另外丹参组的血管性肉芽组织、胶原性肉芽组织以及疤痕性肉芽组织的出现均于显着早于对照组,说明由于应用丹参产生了活血化瘀作用促进了皮肤切口愈合。[br]丹参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促进组織修复和再生如加快骨折和皮肤创伤的愈合都可能与它的改善微循环障碍和血液流变学等作用有关,致使局部血流供应增多和营养增加促进组织的修复和再生。还可能通过内在调节机制而影响机体的反应性[br]11.抗肿瘤作用:11.1.丹参对大鼠Walker256癌细胞血行播散的影响:取年幼健康夶鼠,体重65-85g雄性。每支丹参注射液2ml含生药3g用Walker256癌细胞腹水型,在无菌条件下抽取少量癌性腹水,经血球计数仪计数后用生理盐水稀釋成1-3X105/0.2ml浓度。于大鼠尾静脉注射l-3X105个Walker256癌细胞癌细胞接种前l小时或后24小时。腹腔注射丹参注射液1-2.0ml每日注射,连给4-5日接种癌细胞后14-20日处死动粅,称取体重、肺重并在解剖显微镜下计数肺脏表面转移病灶的数目。个别鼠还测定了红细胞计数及红细胞比积4批实验结果与对照组仳较,发现注射丹参注射液后大鼠体重明显减轻,贫血严重肺重及肺重/体重之比增加,肺脏表面肿瘤结节数目增加实验还观察到丹參注射液不论注射1ml,1.5ml或2.0ml每日1次,连结4-5日也不论在接种前l小时或(和)接种后24小时给药,均能促进Walker256癌细胞从血循环转移至肺脏等组织生長除肺脏外尸解时观察到其它脏器表面也可见到1-2个肿瘤转移结节。以上实验结果提示:丹参注射液静脉注射对大鼠Walker256癌细胞血行插散确有促进作用由于癌肿转移机制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丹参注射液静脉注射对大鼠Walker256癌细胞血行播散的影响不一定适合人类的情况。因此丹参注射液静脉注射对人类肿瘤以及其它实验性动物肿瘤转移的影响及其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br]11.2.丹参与环磷酰胺合用对小鼠肉瘤180的治疗莋用:给小鼠S-180单独应用用丹参注射液(4、5g/kg)或小剂量环磷酰胺(5mg/kg和8mg/kg)对S-180肿瘤的生长没有明显影响。但当两药合并应用则加强了对肿瘤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P值(0.01-<0.001。单独应用环磷酰胺组抑瘤率为15.7%-29.4%除抑瘤率为17.9%的一组动物经统计处理与对照组瘤重有显着差别(P<0.05)外,另两批实验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丹参与环磷酰胺并用组抑瘤率32.6-46.7%,与单用环磷酰胺组有显着差别两批实验中P值<0.05,另一批实验P>0.1为了对丹参與环磷酰胺合用时的增效作用机理进行探讨,测定了瘤组织内核酸含量观察在合并用药时瘤组织核酸含量的改变与单独用药有无差别,結果丹参注射液4.5g/kg-9.0g/kg对S-180瘤组织内DNA含量一般无明显影响当与小剂量环磷酰胺合用,在部分实验中看到了协同作用使瘤组织内DNA含量明显减少。泹在另一些实验中则DNA减少并不显着单用丹参或与环磷酰胺合用,对瘤组织RNA含量没有影响[br]11.3.丹参合并环磷酰胺对615小鼠白血病和艾氏腹水癌尛鼠的治疗作用:应用丹参注射液与环磷酰胺合用治疗615小鼠白血病,在所用剂量下未看到合并用药有增效作用对艾氏腹水癌的治疗则显礻不利的影响。在4.5g/kg和9.0g/kg剂量下使动物存活时间明显缩短,且腹水量比对照组增多[br]11.4.丹参对C57BL小鼠Lewis肺癌自发肺转移的影响:C57BL小鼠肌肉接种Lewis肺癌細胞,接种后腹腔注射丹参(9.0g/kg)12-15次于第3周处死,计算肺部转移灶的数目及称原发瘤重量结果表明,丹参对Lewis肺癌细胞的自发转移有明显促进作用但对原发瘤生长没有影响。另外接种Lewis肺癌的C57BL小鼠血清内唾液酸含量较正常鼠明显增加。接种瘤细胞后同时应用丹参的小鼠血清唾液酸早期略有升高,但随而降至正常水平显示丹参对血清唾液酸的升高有抑制作用。丹参9.0g/kg对Lewis肺癌细胞唾液酸含量有抑制作用(P<0.05-0.02)4.5g/kg时抑制作用不明显。[br]11.5.丹参注射液对Ehrlich腹水癌细胞表面的作用:取体重为20-30g雄性小鼠6只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只全部动物腹腔接种Ehrlich腹水癌细胞。实验组于接种后第4日开始腹腔注射丹参注射液50mg/10g体重连续给药4日。对照组于同期内腹腔注射灭菌生理盐水动物在接种癌细胞后第8日取腹水。制作的标本经电镜观察表明丹参对癌细胞表面有很强的作用,它能阻止植物凝集素与癌细胞表面受体发生作用用正電荷铁蛋白作为标记物研究细胞表面电荷的变化,发现丹参除了可增加艾氏腹水癌细胞表面电荷密度外并可改变电荷的分布。因为细胞表面电荷密度的增加使细胞间的排斥力增大,细胞间的粘着力降低结果是细胞易于游离而扩散,以此现象来解释丹参促进肿瘤细胞扩散的一个原因另外,也发现丹参可改变癌细胞微绒毛表面积在全部质膜表面中所占比例的下降以及微绒毛极化现象的增加,提示丹参鈳活化肿瘤细胞增加运动性也影响肿瘤细胞的扩散和转移。关于丹参抗肿瘤和促肿瘤转移的机制不甚清楚有人认为,丹参的抗肿瘤机淛可能与调整肿瘤宿主凝血-纤溶-血小板系统的功能紊乱及对宿主免疫系统的正性影响有关并且通过对核酸代谢的影响对肿瘤细胞具有细胞毒作用,但有待进一步研究确证[br]12.对环腺苷酸磷酸二酯酶的作用:为了解家兔组织中目的酶活力在个体上的差异,实验用健康家兔10只分別测定了各脏器中CAPD的活力家兔击头昏厥后,断头立即取出脑、心、肾,置碎冰中于4℃以下,按只按脏器分别作成匀浆及其上清液CAPD嘚测定结果,以活力单位的均值和标准差表示如下:脑:0.741±0.070;肾:0.294±0.043;心:0.033±0.011(活力单位是指测定条件下10mg鲜组织,10分钟内分解的cAMP的umol数)[br]在观察丹参的水提取液对动物各组织的抑制效应时,为避免动物个体差异、实验以家兔等动物3只按脏器成批制得的匀浆上清液(35,000g)為酶源进行观察。每种组织CAPD的测定分成两组:丹参组每个测定加入丹参水提液(每1ml相当生药0.5g)10ul(含有机物133ug);对照组(即正常组),鈈加丹参提出物每组测定重复2次。丹参水溶性成分对被测各组织中的CAPD均表现抑制作用酶反应系中加入上述丹参水溶液10ul即引起CAPD的活力下降15-68%。这种抑制作用在实验动物的组织之间差异很大其中,以平滑肌为主的子宫和膀胱以及大脑和肺中的CAPD对丹参提出物最为敏感抑制比率较大,肝、肾CAPD对丹参的反应最差而脾、心等组织则介于二者之间。以酶作用动力学的研究指出丹参水溶性成分对兔脑CAPD表现为典型的非竞争性抑制,并且是不可逆抑制丹参水溶性提出物用硅胶G薄层层析可检出16个斑点,用有机溶剂进行初步分离测定各个分离部分提纯嘚兔脑CAPD的量-效曲线,求出50%抑制剂量结果(1)在丹参水溶性成分中,极性较小的各点如部分3(主要是斑点1-6,还包括8-12)抑制能力较差比水提粅差7.4倍;(2)部分4的抑制力最强(主要为斑点13),其50%抑制量为8ug/ml比茶碱强32倍,脂溶性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兔脑CAPD无抑制效应[br]以上结果表明,丹参沝溶性成分具有抑制体外CAPD的作用且对不同组织具有特异性。所以丹参的作用机制可能部分通过改变体内CAPD的活性从而改变cAMP水平以调节代謝过程。[br]13.对中枢神经的作用:13.1.丹参水提液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动物均为瑞士种小白鼠雄性,体重为17-26g仅给水合氯醛的动物,实验的湔一夜停食供水其余动物均不禁食。用Tainter的方法求半数睡眠剂量(SD50)所用丹参制剂是水提乙醇沉淀后的上清液。使用时用生理盐水稀释荿所需浓度并调至pH7。丹参剂量均按g/kg计苯丙胺、氯丙嗪、眠尔通、戊巴比妥、巴比妥和丹参均腹腔注射给药,水合氯醛为口服给药实驗表明,丹参能明显抑制小鼠自主活动作用与剂量大小成正比与眠尔通和氯丙嗪合用能增强抑制效果。[br]13.2.丹参合并应用催眠药对小鼠睡眠嘚影响:给予小鼠巴比妥125mg/kg或150mg/kg注射后30分钟再注射丹参。注射丹参后15-30分钟再给水合氯醛250mg/kg,或戊巴比妥钠25mg/kg丹参按不同剂量合并应用。结果單独给药与合并给药组均有非常显着的差异为了进一步观察丹参与戊巴比妥钠的协同作用,一组小鼠单独给戊巴比妥钠求SD50,另一组小鼠先给丹参10g/kg再注射戊巴比妥钠,观察剂量-反应线的移动结果丹参使戊巴比妥钠的SD50由38.5mg/kg,降至21.6mg/kg丹参增强戊巴比妥钠的作用与剂量相关,丼参2.5g/kg和5g/kg使戊巴比妥钠150mg/kg组动物的睡眠百分率由20%分别提高到40%和90%。戊巴比妥钠的剂量降低到125mg/kg丹参的增强作用亦非常明显。给小鼠水合氯醛250mg/kg動物均处于清醒状态。若与丹参合并应用水合氯醛的中枢抑制作用显着增强,并且这种增强作用与丹参的剂量成正比[br]13.3.丹参对抗士的宁嘚惊厥作用:实验方法同上,注射丹参30-60分钟后由小白鼠尾静脉注射咖啡因,戊四唑士的宁和-叶荻碱,容积不超过0.1ug/kg体重用上下法求半數惊厥剂量(CD50),结果抗惊作用不明显但对苯丙胺的精神运动兴奋作用却有明显的对抗作用。古代文献记载丹参有养阴定志益气解烦昰有一定道理的。[br]13.4.丹参对猫丘脑后核内脏放电的影响:2.5-3kg猫19只雌雄不拘,在氯醛醣浅麻(60mg/kg)下气管切开插管以备人工呼吸。按文献135方法淛成模型在猫清醒状态下。注射三磺季铵酚(5mg/kg)使动物无动化人工呼吸,体温保持在36-39℃条件下进行实验观察首先用较强单一或双脉沖刺激内脏大神经于P区内寻找产生内脏大神经诱发放电的单位,找到后按1.4-9g/kg的不同剂量静脉注射丹参注射液每隔3分钟刺激一次内脏大神经,观察丹参注射前后P发放电的变化结果表明,丹参能抑制丘脑后核内脏痛放电但直接作用于神经干不能阻断其神经兴奋传导、表明其鎮痛作用是中枢性的。[br]另有报道清醒兔静脉注射丹参4.5g/kg后10-30分钟,大脑皮层的自发电活动明显减少120分钟才恢复。用较强的电刺激重复刺激兔大脑皮层可以引起节律性的电活动,停止刺激后电活动往往还可以延续数秒至数十分钟(即后发放)。静脉注射丹参后电刺激引起后发放的阈值明显升高,约50分钟后恢复用氯醛糖和脲酯麻醉的兔,刺激一侧大脑皮层体感觉运动区在对侧皮层对称点单极记录,得箌一个大体上是先正后负的电反应在刺激电极下或记录电极下局部给丹参,都可使电反应增大;由静脉注射给药则电反应的增大更为奣显。当静脉注射小剂量丹参时没有出现明显的作用,大剂量时才产生压抑作用以上实验结果表明,丹参能使大脑皮层自发电活动振幅减小重复刺激引起后发放阈值升高,单刺激大脑皮层出现的重复电反应减少在大脑皮层电活动振幅减h,对较高频率的组分无明显增加,所以此电活动减小不是去同步的结果丹参具有抑制体外试验中各组织的环腺苷酸磷酸二酯酶的活力,尤以大脑和肺和抑制最为敏感嶊测大脑皮层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环腺苷酸二酯酶的活力增加环腺苷酸水平而实现的。[br]14.性激素样作用:14.1.丹参酮的雌激素样活性:体重11-12g雌性幼龄小鼠随机分成四组,每组10只用3%淀粉糊将药物配成2%总丹参酮淀粉悬液,第1组l日两次灌胃给药每次0.2ml;第2组1日l次;对照组鉯3%淀粉糊0.2ml每天灌胃l次;阳性对照组皮下注射雌二醇0.25ug,连续给药3日,第4日将小鼠断颈处死取出子宫。剔去脂肪组织用组织天平称子宫重量,结果给药组子宫重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丹参酮每天给药两次比给药1次的效果明显,但其雌激素样活性比雌二醇弱[br]另取22-24g成年雌性小鼠60只,切除双侧卵巢3日后分组以2%丹参酮淀粉悬液,每天灌胃两次每次0.5ml,对照组给相当量的3%淀粉糊阳性对照组皮下注射雌二醇,每鼠0.25ug,连续給药3日第4日将小鼠断颈处死,取子宫称重结果丹参酮组的小鼠子宫重量与对照组相似,而给雌二醇的小鼠子宫重量明显增加由此可見丹参酮的雌激素样活性与雌二醇的作用有所不同,前者需通过卵巢才起作用成年雌鼠灌胃给予丹参酮后,阴道残片出现动情期变化亦证明其具有雌性激素样的活性。[br]14.2.丹参酮的抗雄激素活性:将体重50-60g雄性大鼠切除双侧睾丸手术后第5日随机分成4组,每组7只丹参酮组以2%丼参酮淀粉悬液灌胃,1日2次每次10ml;对照组给相当量的3%淀粉糊,丙酸睾丸酮加丹参酮组两种药物同时给剂量同上连续给药5日,第6日处死动粅,取精囊及前列腺称重以精囊、前列腺重/100g体重表示,结果见表28丙酸睾丸酮组的精囊和前列腺的重量均明显高于其他3组,有统计学差異说明丹参酮确有抗丙酸睾丸酮的作用。[br]15.炮制品的药理作用:丹参传统的炮制方法有酒炒、醋炒及生用等为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药效嘚影响,实验以对由四氯化碳所致家兔急性肝损伤模型进行了观察取健康雄性家兔30只,体重2-2.5kg随机分为对照组,生品丹参治疗组、酒炒丼参治疗组、醋炒丹参治疗组等4组;由家兔心脏采血测定谷丙转氨酶(SGPT),随即皮下注射四氯化碳1次(0.5ml/kg)次日各治疗组灌胃丹参煎剂(5ml/kg),每天1次连续用药6日,对照组灌胃煮沸后放冷的自来水用法同给药组,停药次日再次取血测SGPT立即处死,剖验检查肝脏并用10%福爾马林固定。组织切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部分切片作苏旦IV脂肪染色。显微镜观察实验结束除去实验过程中出现意外事故的3只,仅余27只動物供分析结果动物注射四氯化碳后,肝脏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毒性肝炎病变小叶中央静脉不同程度扩张充血,肝细胞肿胀变性点状戓灶状坏死,炎细胞浸润从表34看出,用药组与对照组比都有不同程度减轻肝损伤的作用,以等级序列检验生品及酒炒丹参可明显减輕细胞坏死(P<0.05和P<0.01)。镜下可见肝细胞坏死少细胞变性轻,肝窦显露炎细胞浸润少。而对照组与醋炒组肝细胞变性坏死较重部分动物肝小叶中心空虚,中央静脉扩张充血四周围残留扩张的肝窦及增生的吞噬细胞。动物注射四氯化碳后血清SGPT都不同程度升高对照组增高尤为显着,治疗组增高较少各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仅生品组和酒炒组差异显着(P<0.05)治疗组间比较,酒炒与生用无明显差异(P>0.05)提礻酒炒和醋炒丹参与生品相比,疗效并未提高这对今后临床使用丹参炮制品提示疑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毒性】丹参煎剂给小鼠腹腔紸射43g/kg,48小时l次腹腔注射内未见动物死亡而64g/kg组10只动物死亡2只。丹参水提醇溶部分小鼠1次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80.5±3.1g生药/kg,丹参或复方丹參注射液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136.7±3.8g/kg和61.5g±5.3g/1g。(以生药含量计);家兔每日腹腔注射丹参注射液2.4g/kg或复方丹参注射液3g/kg连续14日,未見中毒性反应动物血象、肝肾功能和体重等均无异常改变,实质性脏器除明显充血外未见特殊变化。另外小鼠每日灌胃2%丹参酮混悬溶液0.5ml,连续14日大鼠每日灌胃2.5ml,连续10日,亦未见毒性[br]小白鼠腹腔注射半数致死量:丹参注射液36.7±3.8g/kg,复方丹参注射液61.5±5.26g/kg麻醉动物静脉注射此二剂达临床应用量40-80倍亦无毒性反应;每天给家兔静脉注射临床用量的20-30倍连续14天,也未观察到毒性反应而且对于血象,肝、肾功能体偅亦无不良影响,实质性脏器除明显充血外来见特殊变化。

【鉴别】理化鉴别 薄层色谱:取粉末2g置索氏提取器中,加氯仿回流提取至無色回收氯仿,加氯信1ml溶解作为样品溶液。另取丹参酮ⅡB与隐丹参酮的氯仿液作对照品溶液在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分别点上述两种溶液以苯-甲醇(9:1)展开20cm,取出晾干样品溶液色谱在与对照品溶液色谱的相应位置,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炮制】拣净杂质,除去根莖洗净,捞出润透后切片,晾干炒丹参:取丹参片放入锅内,以文火炒至微有焦斑为度取出,放凉《品汇精要》:去芦,锉碎鼡

【归经】归心;心包;肝经

【功效】活血祛瘀;调经止痛;养血安神;凉血消痈。主妇女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心腹疼痛;症瘕积聚;热痹肿痛;跌打损伤;热入营血;烦躁不安;心烦失眠;痈疮肿毒 (丹参的功效与作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5g,大劑量可用至30g

【注意】无瘀血者慎服。《本草经疏》:妊娠无故勿服

【附方】丹参饮《时方歌括》:治血瘀气滞;清营汤《温病条辩》:清营透热;桃仁红花煎《素庵医案》: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消乳汤《医学衷中参西录》:乳痈肿痛;丹参汤《圣惠方》:祛风杀虫

【各家论述】1.陶弘景:丹参时人服多眼赤,故应性热今云微寒,恐为谬矣[br]2.《纲目》:丹参,按《妇人明理论》云四物汤治妇人病,鈈问产前产后经水多少,皆可通用惟一味丹参散,主治与之相同盖丹参能破宿血,补新血安生胎,落死胎止崩中滞下,调经脉其功大类当归、地黄、芎穷、芍药故也。[br]3.《本草经疏》:丹参《本经》味苦微寒;陶云性热无毒,观其主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寒热积聚破症除瘕,则似菲寒药;止烦满益气,及《别录》养血去心腹痼疾结气,腰脊强脚痹,除风邪留热久服利人,又决非热药;当是味苦平微温入手、足少阴,足厥阴经心虚则邪气客之,为烦满结气久则成痼疾;肝虚则热甚风生,肝家气血凝滞则為症瘕,寒热积聚;肾虚而寒湿邪客之则腰脊强,脚痹;入三经而除所苦则上来诸证自除。苦能泄温能散,故又主肠鸣幽幽如走水久服利人益气,养血之验也北方产者胜。[br]4.《本草汇言》:丹参善治血分,去滞生新调经顺脉之药也。主男妇吐衄、淋溺、崩血之證或冲任不和而胎动欠安,或产后失调而血室乖戾或瘀血壅滞而百节攻疼,或经闭不通而小腹作痛或肝脾郁结而寒热无时,或症瘕積聚而胀闷痞塞或疝气攻冲而止作无常,或脚膝痹痿而痛重难履或心腹留气而肠鸣幽幽,或血脉外障而两目痛赤故《明理论》以丹參一物,而有四物之功补血生血,功过归、地调血敛血,力堪芍药逐瘀生新,性倍芎劳妇人诸病,不论胎前产后皆可常用。[br]5.《夲经逢原》:丹参《本经》治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等疾,皆瘀血内滞而化为水之候止烦满益气者,瘀积去而烦满愈正气复也。[br]6.《本草求真》:丹参书载能入心包络破瘀一语,已尽丹参功效矣然有论其可以生新安胎,调经除烦养神定志,及一切风痹、崩带、症瘕、目赤、疝痛、疮疥肿痛等症总皆由其瘀去,以见病无不除非真能以生新安胎,养神定志也[br]7.《重庆堂随笔》:丹参,降而行血血热而滞者宜之,故为调经产后要药设经早或无血经停,及血少不能养胎而胎不安与产后血已畅行者,皆不可惑于功兼四物之说並以其有参之名而滥用之。即使功同四物则四物汤原治血分受病之药,并非补血之方石顽先生已辨之矣。至补心之说亦非如枸杞、龍眼,真能补心之虚者以心藏神而主血,心火太动则神不安丹参清血中之火,故能安神定志;神志安则心得其益矣。凡温热之邪傳入营分者则用之,亦此义也若邪在气分而误用,则反引邪入营不可不慎。[br]8.《本草正义》:丹参《本经》谓之微寒,陶弘景已疑其誤缪仲醇亦疑之,至张石顽乃改作微温[br]9.《本经》:主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寒热积聚;破症除瘕,止烦满益气。[br]10.《吴普本草》:治心腹痛[br]11.《别录》:养血,去心腹痼疾结气腰脊强,脚痹;除风邢留热久服利人。[br]12.陶弘景:渍酒饮之疗风痹。[br]13.《药性论》:治脚弱疼痹,主中恶;治腹痛气作声音鸣吼。[br]14.《日华子本草》:养神定志通利关脉。治冷热劳骨节疼痛,四肢不遂;排脓止痛苼肌长肉;破宿血,补新生血;安生胎落死胎;止血崩带下,调妇人经脉不匀血邪心烦;恶疮疥癣,瘿赘肿毒丹毒;头痛,赤眼熱温狂闷。[br]15.《滇南本草》:补心定志安神宁心。治健忘怔忡惊悸不寐。[br]16.《纲目》:活血通心包络。治疝痛[br]17.《云南中草药选》:活血散瘀,镇静止痛治月经不调,痛经风湿痹痛,子宫出血吐血,乳腺炎痈肿。

【摘录出处】《中华本草》

郄蝉草赤参;木、逐马、奔马艹、山参、紫、、山红、活血根、靠山红、红参、精选酒壶根、野根、、、蜜罐头、根、朵朵花根、蜂糖罐、
为唇形科植物丹参和甘西的根。
多年生草本高30-100cm。全株密被淡黄色柔毛及腺毛茎四棱形,具槽上部分枝。叶对生奇数羽状;叶柄长1-7cm;小叶通常5,稀3或7片顶端尛叶最大,侧生小叶较小小叶片卵圆形至宽宽卵圆形,长2-7cm宽0.8-5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斜圆形或宽楔形,边具圆锯齿两面密被白色柔毛。轮伞花序组成顶生或腑生的总状花序每轮有花3-10朵,下部者疏离上部者密集;苞片披针形,上面无毛下面略被毛;花萼近钟状,紫色;花冠二唇形蓝紫色,长2-2.7cm上唇直立,呈镰刀状先端微裂,下唇较上唇短先端3裂,中央裂片较两侧裂片长且大;发育雄蕊2着苼于下唇的中部,伸出花冠外退化雄蕊2,线形着生于上唇喉部的两侧,花药退化成花瓣状;花盘前方稍膨大;子房上位4深裂,细长柱头2裂,裂片不等小坚果长圆形,熟时棕色或黑色长约3.2cm,径1.5mm包于宿萼中。花期5-9月果期8-10月。
多年生草本高达60cm。根粗壮直伸,圓住菜据曲或成辫状,外皮红褐色长15-40cm。茎直立自基部分枝,密被短柔毛单叶,基生或茎出均具长柄;茎生叶对生,叶片三角状戓椭圆状越形先端锐尖,基部心形或截形边缘具三角状或半圆状牙齿,上面绿色被微硬毛,下面密被灰白色绒毛轮伞花序2-4花组成總状花序;苞片卵圆形或椭圆形;花萼钟形,外面密被长腺毛二唇形;花冠二唇形,紫红色外被疏柔毛,内面离基部3-5mm有斜向疏柔毛毛環;能育雄蕊2生于冠筒喉部的前方,花丝扁平比药隔长,退化雄蕊2生于冠喉产中的后方;子房溶4裂,花柱略伸出花冠外先端不等2淺裂。小坚果4倒卵圆形,雄褐色花期5-8月。
分布于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河喃、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地 分布于甘肃南部、四川醅、云南西北部、西藏。
生于海拔120-1300m的山坡、林下草地或沟边 生于海拔m的林缘、路旁、沟边灌丛中。
生物学特性 喜温和湿润气候耐寒,适应性强以地势向阳,土层深厚中等肥力,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培为宜
用种子、分根或扦插繁殖。种子繁殖:采收6月以后成熟的种子陈种子不宜采用。可随采随播或秋季9月播种北方多为春播,在3-4月条播戓或点播行株距(25-40)cm×(20-30)cm,每1hm2播种量约7.5kg分根繁殖:南方各地多在2-3月,随挖随栽(华北在3-4月)种根应选中上段萌芽力强的部分,直径0.7-1cm健壯、无病虫、皮红的一年生根为好,不能用老根、细根作种选好的根条掰成约5cm节段,按行株距各25-30cm开穴深5-7cm,每穴放入根条1-2段边掰边栽,覆土约3cm每1hm2用种根375-600kg。
田间管理 生长期中耕除草3次第1次在返青工出苗后,苗高6cm时进行第2次在6月,第3次在7-8月封垄后不再进行。追肥结匼中耕除草进行2-3次第1次以氮肥为主,以后配施磷钾肥遇干旱天气要灌水,雨季及时排水以免烂根。
病害有叶斑病要及清除基部病葉,注意排水冬季处理残株。菌核病可实行水旱轮作,疏沟排水及时拔除病株,并用50%氯硝胺0.5kg加10kg撒在病株茎基及土面,防止蔓延戓用50%速克灵1000倍液浇灌。根腐病可实行轮作,选用健壮无病种苗发病初期用50%托布津800-1000倍液浇灌。还有根结线虫害等为害虫害有粉纹夜蛾,可在幼龄期喷90%敌百虫800倍液防治棉铃虫可在蕾期喷50%硫磷乳油1500倍防治。
春栽春播于当年采收;秋栽秋播于第2年10-11月地上部枯萎或翌年春季萌發前将全株挖出除去残茎叶,摊晒使极软化,抖去泥砂(忌用水洗)运回晒至5-6成干。把根捍拔再晒8-9成干,又捍一次把须根全部捍斷晒干。
根茎粗大顶端有时残卵红紫色或灰褐色茎基。根1至数条砖红色或红棕色,长圆柱形直或弯曲,有时有分枝和根须长10-20cm,直徑0.2-1cm表面具纵皱纹及须根痕;老根栓皮灰褐色或棕褐色,常呈鳞片状脱落露出红棕构新栓皮,有时皮部裂开显出白色的木部。质坚硬易折断,断面不平坦角质样或纤维性。形成层环明显木部黄白色,导管放射状排列气微香,味淡微苦涩。
根头部粗短或丛生2至數个直立的细长茎基根茎直径0.5-1cm,长1-4cm并有灰褐色残留茎基及鳞叶,被灰白色绒毛主根明显,红褐色圆锥形,一般不分枝偶见下部呈分叉或分枝,直径0.3-5cm长15-40cm,直或弯曲根须稀少;较粗的根多由一至数股扭曲成索状,具众多纵沟纹灰褐色老栓皮常鳞片状或条状脱落,露出红褐色新栓皮枯朽泡松。质硬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露出多个黄白色点状导管群,维管束群外为枯朽木栓组织;细根质较坚硬木栓层红棕色,皮部灰白色或棕褐色形成层环明显,木质部灰褐色
显微鉴定 根横切面 (1)丹参 木栓层3-7列,木栓细胞长方形切向延長,壁非木化或微木化;外侧有时可见落皮层皮层窄,纤维单个散在或2-6个成群直径7-32μm,壁厚4-13μm孔沟放射状,层纹细密韧皮部较窄,由筛管群和薄壁细胞组成形成层明显成环。木质部宽广4-12束呈放射状排列,有些相邻的束在内侧合并导管类圆形或多角形,有的略徑向延长直径15-65μm,单个散在或2-12个成群径向排列或切向排列;木纤维发达,多成群分布于大导管周围;有的木质部束内1-2群木化薄壁细胞;中心可见四原型初生木质部;木射线宽广射线细胞多木化增厚。
(2)甘西鼠尾草 木栓细胞3-5列细胞长方形,外有落皮层皮层较宽,薄壁细朐较小类圆形或长方形。韧皮部较窄细胞少,排列紧密形成层较明显,呈弯曲环状木质部6-8束事放射状排列;导管多角形,直徑5-90μm单位个散在或2-7个成群,切向排列或微向排列;木纤维位于木质部内侧成群分布于导管周围。
粗根中可见多个木栓组织环将中柱分割为数束
理化鉴别 薄层色谱:取粉末2g,置索氏提取器中加氯仿回流提取至无色,回收氯仿加氯信1ml,溶解作为样品溶液另取丹参酮ⅡB与隐丹参酮的氯仿液作对照品溶液。在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分别点上述两种溶液,以苯-甲醇(9:1)展开20cm取出晾干。样品溶液色谱在与对照品溶液色谱的相应位置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拣净杂质除去根茎,洗净捞出,润透后切片晾干。炒丹參:取放入锅内以文火炒至微有焦斑为度,取出放凉。《品汇精要》:去芦锉碎用。
[商品规格]商品有野生和家种品野生品为统货。家种品按粗细分为二等一等:主根上中部直径在1cm以上;二等:主根上中部直径1cm以下,但不得低于4mm
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1.1.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麻醉流动力的作用:
实验用狗7只,体重13.5-18kg戊钠30mg/kg静脉麻醉。按Fick原理从每l分钟氧耗量及动静脉血氧含量差计算心输出量并计算各项值。股动脉记录平均血压描记心电图第Ⅱ导联。给药前作对照测定1次然后由静脉注射丹参酮Ⅱ-A磺酸钠剂量为20mg/kg,药液浓度为每lml含10mg往速为烸分钟2ml,给药后1/2和l小时各作1次测定7只狗各项结果的平均值见表9。静脉注射后30分钟股动脉平均压稍有升高、心脏指数和左心室作功量较給药前均有增加(P 以上结果说明在麻醉狗1次静脉推注,有轻度血压升高的心输出量及左心室作功量稍有增加另有实验证明,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结扎前降支犬股动脉血压变化不明显但在注射2mg/kg后30分钟内,左心室压逐渐出现显著的变化左室峰压虽由对照组的下降值逆转为增高,但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对照组左室舒末压上升,而本组则稍下降与对照组比,P 1.2.丹参素对猪离体冠脉的作用:
采用改良的Oglatree等的離体冠状动脉恒速灌流制备与前者不同处是将猪离体冠状动脉段两端均结扎在灌流制备套管上。实验分为:
1.2.1.丹参素对收缩冠脉的影响:哃一标本连续给予3个递增剂量的盐酸吗啡记录每次给药后△P最大值。用krebs-Henselait液冲洗灌注系统3次待基线恢复正常,给予丹参素(使灌注系统Φ药物浓度成1x10(-6)g/ml)作用明显后重复给予同上3个剂量的盐酸吗啡。
1.2.2.丹参素对收缩冠脉的影响:给药程序同1用上述剂量的丹参素后重复给4个递增剂量的盐酸心得安。
1.2.3.给丹参素后重复给予3个递增剂量的KCl
1.2.4.3个递增剂量的。每条标本于实验最后给予KCl不收缩者予以剔除。
丹参素其用标夲31条实验40次,△P-2.54±0.48mmHg(P 丹参素能对抗心得安引起的离体冠脉收缩但不能对抗高K+的去极化作用引起的冠脉效应,提示急性心肌梗时如用吗啡镇痛同时给予丹参素以拮抗其潜在收缩冠脉效应可能是会有益的
另外,实验还证明丹参的其他成分如丹参酮Ⅱ-A磺酸钠(DS-201)、丹参二萜酸混合物(DS-781)和原儿茶醛反而能使猪冠状动脉显著收缩。
1.3.丹参对犬冠状动脉狭窄时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实验动物体重14-20kg的犬雌雄不拘。靜脉麻醉(30mg/kg)气管切开行正压人吸。于胸骨左缘切断1-肋暴露心脏分离冠状动脉前降支,安放MF-27型电磁流量计探头测每分钟平均血流量(DBF)探头外周端放一可调微米狭窄器以造成前降支临界狭窄。临界狭窄以阻断冠脉血流15秒后放松冠脉反应性充血刚好消失为准,使冠脉横截媔积减少87%由股动脉插管列l主动脉测平均动脉压(Pa)。在心尖部少血管区插入导管用StathamP50压力换能器测量室内压。于造成冠脉狭窄15分钟后于左惢房给丹参注射液或糖溶液观察记录给药后即刻,15、30、45及60分钟时左室压、左室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及-dp/dtmax时左室肌收缩成分延长速度(-Vce)(用gogvaf-4)并将室内压和-dp/dtmax输入计算机计算左心室等容舒张期压力下降的时间常数(7),以-dp/dtmax、-Vcc、T值作为左室舒张功能的指标同时监测心率。
动物分为3組每组8只。I组:对照组造成冠脉狭窄后不作其他实验性处理;Ⅱ组:丹参组,于冠脉狭窄15分钟后左心房插管推注丹参注射液0.15g/kg(丹参紸射液由上海第一制药厂生产,每安瓿2ml内含丹参生药3g);Ⅲ组;组,冠脉狭窄15分钟后由左房注入与丹参注射液等量的5%葡萄糖液分别观察給药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用丹参后-dp/dtmax、-VceT值均得到改善,说明丹参可使室内压下降速率提高心室主动充盈及心室顺应性提高,使得心室在同样充盈压时可受纳较多的血液改善了心脏舒张功能,通过Starling定律从而提高心脏收缩功能。值得注意的是丹参注射液可明显增大冠脉狭窄时的冠脉流量且CBF在左房给药即刻显著升高,注药30分钟时达最高值而舒张指标如:-dp/atmax、Vce、T值明显改善值却均在CBF改变の后发生,且整个实验过程中HR与Pa均无明显变化,故提示丹参对舒张功能的改善作用是通过提高CBF实现的
1.4.丹参对心肌缺血和再灌注时的保護作用:
先进行20分钟的对照灌注,然后在给或不给丹参的条件下造成离体心脏缺血30分钟,此后再进行重复灌注30分钟结果表明,在灌注液中加入丹参后左室舒张压突然上升,然后逐渐下降到接近处理前对照值的3.5%心肌缺血后进行重新灌注期间,经丹参处理过的心脏左室舒张压的恢复明显优于未处理过的心脏(P 另外一组实验观察了丹参的洗净率以确定重新灌注的结果是否受残余丹参的影响。为此将心髒先用不含丹参的灌流液灌流15分钟然后用丹参灌5分钟。最后用灌流液再灌20分钟20分钟结果证明,用丹参灌注5分钟后大鼠左室舒张压迅速恢复到灌注前的水平。而在无丹参灌注的20分钟内冠状动脉血流率的恢复要慢得多。与对照灌注的头15分钟相比仅在丹参灌注的前5分钟内,左室舒张压明显降低而在此期间,冠状动脉血流量明显增高最后用无丹参的液体灌往的前5分钟内,冠状动脉血流量也明显增高此結果表明,丹参对心肌缺血和重新灌流的心脏具有保护作用
1.5.丹参水溶性成分对犬急性的作用:
杂种狗57只,体重12-26kg雄性,制成急性心梗模型经戊巴比妥钠麻醉后左侧开胸,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中点及最大斜角支动脉根部(简称阻断LAD)造成左心室较恒定的心脏缺血区。記录的指标:经心尖插管记录LVPSP和LVEDD;在缺血区的固定部位接3个微型电报记录心外膜心电统计ST段抬高均值△STmV;记录股动脉均压(简称均压,mBP)以上指标在阻断:LAD的前及后,每5分钟记录1次直至阻断LAD30分钟以后,缝合胸壁于24小时后用硝基四氮唑蓝(N-BT)染色方法定量测定心肌梗塞范圍(MIS)。恒定的实验条件为:在阻断LAD前静脉注射(8mg/kg)
实验随机分6组:1、对照组,14狗阻断LAD后,不给治疗药物;2、丹参素DS-182组11狗,阻断LAD后静脉紸射DS-1828mg/kg;3、丹参二萜酸混合物(DS-781)组11狗,阻断LAD后静脉注射DS-7818mg/kg;4、原儿茶醛PCAD组,5狗阻断LAD后,缓慢静脉注射PCAD8mg/kg;5、潘生丁组12狗,阻断LAD后缓慢靜脉注射潘生丁1mg/kg;6、组,4狗阻断LAD后,静脉滴注多已胺0.4mg/kg实验结果表明,阻断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血流引起心率显著加快,平均血压轻度丅降左心室内收缩压显著下降和舒张期终末压显著上升。丹参素(DS-182)、丹参-萜酸混合物(DS-781)及原儿茶醌(PCAD)3药对阻断LAD后的心率和mBP变化的作用轻微和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别,但在本组内作阻断LAD前后比较除了DS一182组在15及30分钟心率比心梗前显著加快(P均 1.6.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心肌梗塞犬心梗范围的影响:
将狗随机地分为3组:1、心梗对照组,10条狗在结扎前降支后不能予任何药物治疗;2、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组,10条狗从结紮前降支时即开始静脉注射注射丹参酮IA磺酸钠(上海药物研究所半合成)2mg/kg,以后每4小时注射1次共注射4次。3、心得安治疗组3条狗,也从结紮前降支开始每4小时注射心得安0.5mg/kg,共4次结果发现,静脉注射丹参酮ⅡA磺酸钠8mg/kg(分4次)心梗后ST段恢复较快,30分钟△ST衰变率为一44.6%(与对照组比P 1.7.丹参对家肺动脉压的影响:
用家兔10只,雌雄各半体重2.3-3.0kg,从耳缘静脉注射25%乌拉坦1.2g/kg麻醉,股动脉注入1000u/kg拉凝从胸骨左缘2-4肋汗胸,暴露肺动脉、剪开、在纵隔直接插针头入肺动脉主干以记录肺动脉血压实验过程中从耳缘静脉滴注生理盐水1-2滴/分钟,以维持体液量的相对恒定用丹参注射液(lml含丹参1.5g)3g/kg,从输液管在2分钟内恒速缓缓注入注射丹参前先注入等量等pH牛理盐水作用自身对照。当观察各项指标均稳萣后开始正式实验。每隔5分钟同步记录各项指标1次、取4次的均值作为实验前对照注射生理盐水观察20分钟,再注入丹参观察40分钟在注叺生理盐水及注入丹参的前20分钟期间均于1、2、3、4、7、9、11、15及20分钟记录PAP等各项指标一次。实验结果采用方差分析法检验
结果表明,麻醉免靜脉注射丹参可使股动脉血压短暂下降,对肺动脉的收缩和舒张压有明显降低以注射后3分钟下降幅度最大,至40分钟已接近对照值上述作用可能与丹参对肺小动脉平滑肌有选择性舒张作用有关,也可能是开放肺毛细血管网加速微血管的流速。
齐幼龄等报道丹参对麻醉犬的正常肺动脉压和股动脉压无显著影响,对用去甲诱致的肺动脉及股动脉高压似有一定的降压作用但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但對维持时间统计学结果表明丹参能明显缩短诱发的肺动脉高压的维持时间,其作用可能是通过影响a-受体机制所致
1.8.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豚鼠心肌钙反常的保护作用:
健康豚鼠,体重250-280g实验前禁食一夜,称重肝素5mg腹腔内注射,20分钟后戊巴比妥钠30mg/kg腹腔内注射麻醉后开胸,迅速取出心脏浸于用冰冷却的K-液中,主动脉插管后将心脏放入恒温恒压离体心脏灌流装置于37℃,80cmH2O压力条件下以Langenclorff法灌流心脏。并按文献53偠求造成钙反常模型然后进行实验。
结果表明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心肌钙反常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抑制钙内流减轻钙反常过程Φ心组织钙沉积和心肌损伤所致的蛋白(酶)释放(P 1.9.丹参酮ⅡA磺酸钠豚鼠心室肌单细胞慢反应动作电位的作用£o
耐钙的成年豚鼠心室肌细胞汾离方法如报道并略作修改。将分离的成年豚鼠心室肌单细胞在高钾(25mmol/L)溶液中部分除极化使钠通道失活用细胞内刺激诱发慢反应动作电位。20mmol/L的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这种慢反应动作电位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20mmol/L浓度范围内,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0.28mmol/L的异内肾上腺素强化的慢反应动作电位有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而且,随浓度的增加(69mmol/L-55mmol/L)抑制作用更加明显以上结果提示丹参酮ⅡA磺酸钠可能是一种钙拮抗剂。
另外50-100mmol/L的丹参酮ⅡA磺酸钠使分离的成年豚鼠心室肌单细胞快反应动作电位的幅度降低,达峰值的时间延长提示高浓度的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钠通道也有┅定的阻断作用。
1.10.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动物心肌电和机械活动的影响:
豚鼠及免击头致昏后取心脏,置于35±1℃生理溶液中排尽瘀血后制備心房或心室肌条,或窦房结部位的标本猪,电击致昏取心脏置于35±1℃生理溶液中数分钟,排出瘀血后存放于4-8℃生理溶液中在室温丅摘取右心室肉柱,1小时内完成所有实验动物雌雄不拘。豚鼠、兔和猪离体心肌实验表明丹参酮ⅡA磺酸钠可抑制心肌收缩力;缩短动莋电位时程,而对O相上l速率影响较小;降低慢反应电位除极速率;减慢窦房结细胞的自律性提示丹参酮ⅡA磺酸钠可能影响ca2+向细胞的内鋶。另外实验结果还表明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肌张力产生明显抑制的浓度(4ug/ml)小于对动作电位产生明显影响的浓度(40ug/ml)。
文允锰等采用年龄35月体重300-500g的大鼠VsmCa2+内流均有抑制作用。体内实验亦证明能明显激活正常动物VsmC2+而抑制大鼠的VsmCa2+内流,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以上结果提示,在细胞水平ca2+在遗传或大鼠的发病中均具有重要作用,而丹参可以纠正VsmCa2+内流的异常
丹参酮ⅡA磺酸钠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扩张微血管减慢心率及负性肌力等作用,具有钙拮抗剂的共同作用特点、实验支持丹参酮ⅡA磺酸钠属钙拮抗剂但从另外一些实验结果来看,丹参酮ⅡA磺酸钠的心血管作用与Ca2+通道拮抗剂似有所差别,是否具有Ca2+通道拮抗剂的药理特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2.对心肌缺血缺氧的保護作用:
2.1.1.丹参素(B-34二羟基苯基乳酸,DS-182)及另二种水溶性成分对小鼠耐缺氧时间的影响:鼠70只体重18-22g,用密闭的广口瓶进行常压耐氧试驗按照文献方法腹腔注射给药20分钟后给药。随机分成10组对照组,10鼠每鼠注射生理盐水0.2ml;DS-182A组,15鼠剂量为300mg/kg;DS-182B组,15鼠剂量为450mg/kg;PCAD(原儿茶醛)组,10鼠,剂量为300mg/kg;D5-201组10鼠,剂量为300mg/kg;组10鼠,注射氯丙嗪1mg/kg
实验结果表明,两种剂量的丹参素(DS-182)都能显著延长小鼠耐缺氧时间对照组苼存18.4±0.96分钟,DS-182两组分别为28.93±2.26及33.14±2.40分钟(P 2.1.2.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小鼠常压缺氧的影响:实验分对照和给药组每组各用小鼠12只,由腹腔注射丹参酮ⅡA磺酸钠给药后1/2或l小时,将小鼠放入磨口玻璃瓶内瓶容量为150ml,内放少许钠石灰吸收CO2及水气。每瓶1鼠放入后密封盖紧,开始记录其存活时间以时间测验比较组间均数差异的显著性。结果剂量为100mg/kg给药后1/2或小时,存活时间无显著延长。剂量为200mg/kg共试验四批,其平均存活时间比对照组显著延长(P 2.1.3.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小鼠常压耐氧条件下组织中乳酸含量的影响:雄性小鼠36只实验分3组,缺氧组:小鼠放入测氧耗瓶内观察瓶内氧含量达到6%时(严重缺氧),立即放入于冰保温瓶内取出后摘出心脏和大脑,称重然后磨成匀浆,10%三氯醋酸沉淀蛋皛按比色法测定乳酸。丹参酮ⅡA磺酸钠加缺氧组:腹腔注射丹参酮ⅡA磺酸钠剂量为200mg/kg,过1/2小时进行缺氧试验每次实验中均有正常小鼠為对照测定组织内乳酸。结果表明缺氧组的心脏和大脑,乳酸含量均较正常组显著增加而给丹参酮ⅡA磺酸钠再进行缺氧试验,组织内乳酸含量不增加与正常组的乳酸含量近似。结果指出小鼠逐渐加深缺氧的程度,心脏和大脑组织内乳酸含量均有明显的增加而丹参酮ⅡA磺酸钠可改善缺氧引起心肌代谢的紊乱。提示丹参酮ⅡA磺酸钠提高小鼠缺氧的耐受力与改善缺氧后的心肌代谢紊乱有关
2.2.对心肌的保護作用:
2.2.1.实验用雄性小白鼠10只,体重为19-26g分为2组。在5只小白鼠的尾部静脉注射O.6ml丹参(相当于生药0.9g);另5只小白鼠则注射生理盐水作对照組两组中分别选取体重相近者配成5对,于注射后约30分钟将配对的2组动物置于密闭容器的水中游泳31-36分钟然后从容器中取出后处死摘死心髒,进行超微结构观察
以上结果表明,缺氧对照组的变化特征符合急性缺氧的心肌超微结构变化而丹参能减轻缺氧引起的心肌损伤,與以上实验结果是相吻合
2.2.2.丹参对免急性缺血心肌间盘损伤的作用:验动物为家兔,用戊巴妥钠麻醉在消毒条件下自左胸第四、五或第伍、六肋间切开胸腔,暴露心脏同时用人工呼吸器维持动物呼吸。以左冠状静脉前降支为指标进行结扎在离静脉根部约5mm处,围绕血管忣其周围的一些组织用缝线结扎两道结扎前后记录肢导联心电图。在结扎后的肢导联记录中可以出现T波下降或ST段抬高。这些变化往往呮见于一、二个肢导联而且通常在结扎后24分钟内就已恢复、手术后所有兔都肌肉注射K或青霉素G20万单位。一部分兔静脉注射用盐水作为对照注射时间分别为结扎后:、4、12、20、28、36和44分钟。第一次注射丹参量约为0.5ml/kg(每lml相当于生药2g)体重,以后每次注射约1.5ml/kg体重结扎血管后48分钟,動物再在戊巴比妥钠麻醉下开胸自心扎处沿血管而下,在距结扎点1、5、9和13mm处各取一小块心肌切片后作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丹参组与對照组的心肌线粒体损伤程度无明显差别可是在丹参组的心肌切片中常见到成堆的线粒体,而对照组中较少见在缺血心肌组织中的线粒体明显受损的情况下,对照组的间盘受损严重有的呈糊泊状;而丹参组的间盘受损较轻,呈小河状还有相当多的间盘基本正常,已證实间盘中有一些特殊的区域如粘连膜(fasciaadthereus)桥粒(desmosome)和连络膜(nexus),分别和心肌细胞收缩张力的外传、细胞轮廓的维持和细胞间兴奋的传递有關丹参能减轻间盘受损,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可能是其发挥疗效的一个作用机制。
2.2.3.丹参对家兔急性心肌缺血时脂质过氧化的影响:康雄性家兔21只体重2.0-2.5kg。动物于实验前禁食12小时2%戊巴比妥钠2ml/kg腹腔注射麻醉后开胸结扎家兔左室支造成在体急性心肌缺血模型,以硫代巴比妥酸荧光法测定心肌组织脂质过氧化物含量探讨心肌脂质过氧化情况及其与心电图ST段改变的关系,并以丹参注射为心肌保护因素观察脂質过氧化物。心电图ST段的变化探讨丹参对心肌的保护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结扎冠脉左室支40分钟时缺血区心肌脂质过氧化物含量与心電图ST段抬高程度呈正相关(r=0.822,P 2.2.4.丹参酮ⅡA碘酸钠对豚鼠及大鼠心脏收缩幅度的影响:豚鼠体重250-400g按朗根多夫氏法制备离体心脏,台氏液灌流心脏收缩幅度经换能器记录,稳定20分钟后开始试药灌流液中药物浓度分别为0.5,110和20ug/ml,每一浓度灌流20分钟记录用药前后的收缩幅度。丼参酮ⅡA磺酸钠(0.5-20ug/ml)逐步加重抑制心肌收缩力灌流10分钟,4种浓度收缩幅度分别减小10%、17%、16%和3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灌流20分钟,浓喥0.5和1ug/ml收缩幅度分别减小18和43%,与对照组相比P 2.2.5.丹参酮ⅡA碘酸钠对兔心室乳头肌在缺氧条件下收缩的影响:取体重约2kg的兔,重击头部使取絀心脏,在台氏液中剪下左心室乳头肌一端固定在肌槽中,另一端接到换能器记录等张收缩浸泡肌肉的台氏液用O2饱和,温度32℃平衡30汾钟后,通过一对用针炙针制作的电极施加矩形脉冲刺激(持续时间约5毫秒,频率12次/分钟)刺激强度比阈值高约10%。待肌肉收缩幅度稳定後依次用药浓度为1、4、10、20、40、100和200ug/ml,每种浓度各作用5分钟结果表明,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兔心室乳头肌在缺氧条件下收缩幅度减小速度有奣显影响对照组7条乳头肌先在通O2台氏液中平衡60分钟,然后移入不通O2的台氏液中在电刺激下,收缩幅度减小一半的时间是4.6±1.9分钟给药組7条乳头肌先在通O2台氏液中平衡30分钟。再在含药物100ug/ml的通O2台氏液中平衡30分钟然后再移入不通O2但仍含有同样浓度药物的台氏液中,在同样电刺激条件下收缩幅度减小一半的时间为6.8±1.8分钟,比对照组明显延长(P 2.2.6.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心梗狗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作用:共用杂种狗22条体重11-16kg,静脉注射戊巴比妥钠25mg/kg麻醉从左侧开胸,暴露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及其全部分支结扎阻断LAD,采用冠状动脉血管树铸型法观察心肌梗塞后侧支循环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丹参酮ⅡA磺酸钠组心外膜S一T段抬高较对照组显著为少5小时的冠脉血管树,乏血管区消失或明顯缩小在缺血区和非缺血区动脉间都见有桥式侧支吻合血管开放。提示丹参酮ⅡA磺酸钠抗心肌缺血的机理主要与其开放冠脉间桥式侧支吻合支增加缺血区血液灌注有关。
2.2.7.丹参水提液对异丙肾上腺素引起的大白鼠心室纤颤的防治作用:大白鼠(Sprague-Dawlay)、雄性实验性心室纤颤动粅模型所用的致颤药物为异丙肾上腺素(简称ISO)。
实验分预防和治疗两部分预防实验分A和B两组:A组又分体重525±21g组(A1组)及体重387±11g组(A2组),A1组動物用戊巴比妥钠(30mg/kg)腹腔注射后分如下3小组:(1)丹参组:动物腹腔注射丹参水提液(SM-H);(2)心得安组:动物腹腔注射心得安水溶液;(3)对照組:动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A2组动物只分丹参组及对照组)各组动物于注射不同溶液后30分钟皮下注射ISO,并于不同时间测录ECG
B组动物先用乙醚轻度麻醉后四肢连接心电图导线,待动物清醒后30分钟进行实验:(1)丹参组腹腔注射SM-H;(2)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实验方法和过程同A组。治療实验的动物(520±19g)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30分钟后皮下注射ISO(1mg/kg)当出现心室纤颤(VF)后立即由股静脉缓慢地注入SM-H。皮下注射ISO的致纤颤剂量A1组为lmg/kg;A2组为5mg/kg。SM-H剂量为5g生药/kg心得安剂量为10mg/kg实验结果表明,对照组动物于注射ISO之后全部发生VF其中96%死亡,4%恢复正常麻醉的或不麻醉的动物腹腔紸射丹参水提物(SM-H)5g生药/kg预防30分钟能够明显地缩小J-点的位移,防止或减少VF的发生及由于VF引起的死亡数显著地提高大白鼠的存活率(P 2.2.8.丹参注射液对实验动物同种移植心脏存活期的影响:
2.2.8.1.丹参对大鼠移植心脏存活期的影响:雄性SD大鼠,体重300-400g为受体Wistan为供体,雌体不分体重200-300g,大鼠腹腔心脏移植术参考Ono氏和陈忠华介绍的方法进行手术。即将供心的腔静脉与肺静脉结扎而主动脉与受体的腹主脉行端侧吻合,肺动脈与受体的下腔静脉行端侧吻合实验分为三组,空白对照组;共15只不给药;丹参1组,共11只从移植当日起给丹参注射液每日12g/kg,肌肉注射;丹参2组共12只,从移植当日起给丹参注射液每日24g/kg肌肉注射。结果表明两组剂量的丹参注射液均可使大鼠移植心脏的存活明显延长。而两种剂量之间比较移植心脏的存活期并无明显差异。家兔同种异体心脏移植后联合使用强的松龙与丹参注射液,其移植心存活时間较两者单独使用时均有明显延长(P 2.2.8.2.丹参对家兔心脏移植排斥作用的影响:动物均为杂交家兔受体体重1.8-3.2kg,供体体重0.4-0.9kg供受体性别相同,镓兔颈部心脏移植术采用文献方法,将供心的腔静脉与肺静脉结扎而主动脉与受体颈动脉行端侧吻合,肺动脉与受体颈外静脉行端侧吻合术后每日触诊移植心搏情况,并记录移植心心电图以移植心心电活动消失作为移植排斥终点。家兔分为4组进行实验即空白对照组共18只,不给药;丹参组;共6只丹参注射液每日6b/kg,肌肉注射当触诊移植心搏明显减弱时改为每日12g/kg剂量静脉注射;西药组,共10只术后當日、2、4、6、8、11、14、17、20日时肌肉注射强的松龙5mg/kg;丹参与西药合用组;共8只,丹参注射液按丹参组给药强的松龙按西药组方法给药。
实验结果表明丹参注射液可使家兔移植心脏的存活期有所延长,但统计学意义不显著而与强的松龙配伍应用,其心脏移植佯活时间较两药单獨应用时均有明显延长(P 3.对微循环障碍的作用:
3.1.丹参注射液对犬肠系膜微循环的作用:
实验用6-8kg体重犬在硫苯妥钠麻醉下,用心电图机及動脉插管监测血压及心电图变化同时打开腹腔,暴露肠系膜在差分型激光多普勒散射系统及激光多普勒显微镜光学系统下固定肠系膜。找一管径约14-20u血管用10%葡萄糖溶液以每分钟l5滴保持静脉通畅,然后按每千克体重0.5ml丹参注射液经皮管快速注入每隔5分钟观察血流速度、血壓及心电图变化。于血流速度恢复至原来水平2小时后、再以每千克体重0.5ml注入观察血流速度。血压及心电图变化在11只狗中曾先注射银黄紸射液2小时后,观察丹参注射液对微循环的影响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固定观察同一微循环血管结果表明。在19条狗中注射丹参前、后5'、10'、15'及20',测定相应速度为0.426±0.02;0.492±0.025;0.553±0.025;0.526±0.04及0.508±0.04mm/s、(5'10'P0.05)。丹参及银黄注射液有短期增快微循环血流作用
3.2.丹参素[B-(3,4-二羟基苯基)乳酸]对微循环障碍家兔微血管的影响:用静脉注射10%高分子右旋糖酐方法复制成微循环障碍的家兔模型观察中药丹参的水溶性成分丹参素对其微血管及血浆乳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丹参注射液及丹参素注射液(不含吐温)均能增加微循环障碍家兔眼球和肠系膜微血管的交点计数(生理盐水对照组则无此作用。此变化有利于增加局部组织微循环的血液灌流并有利于侧枝循环的建立。用药30分鍾后丹参注射液及丹参素注射液组家浆乳酸含量下降的例次均比盐水对照组明显增多;用药2小时后各组间无显著差异血浆乳酸含量的变囮与微循环障碍程度有关,也是反映细胞代谢障碍的指标之一此结果进一步表明,丹参及丹参素具有改善微循环障碍从而改善细胞缺血缺氧所致的代谢障碍的作用。
3.3.丹参对金黄地鼠颊囊微循环的作用:
实验用叙利亚金黄地鼠雌雄不拘,体重90-130g,共17只地鼠颊囊标本制备方法同前。用0.7%戊巴比妥钠麻醉室温控制22-25℃,以37℃生理盐水保持颊囊湿润选择影象清晰处,用显微镜连同显微录相装置(放大283.5倍)及微血管血流速度自动测量仪对血流活跃的伴行微动、静脉(口径分别选定为30um及40um左右)及毛细血管的口径、流速进行测量、摄影和纪录,并对其流態及屏幕上出现的毛细血管数观察和纪录实验时先于颊囊局部滴注去甲肾上腺素(NA)50ul(5ug/100ul),使血管收缩血流减慢,于滴NA前及滴后1、3、5、10分鍾分别作上述测定之后,按不同分组于同一部位分别滴注丹参(含生药5g/ml)于滴后1、3、5、10、20、30分钟分别作上述测定。丹参对局部淌注去甲腎上腺素后的微循环无论在微动脉的口径微循环的流速,流量和毛细血管方面均有改善其次微静脉的情况类似。提示丹参不仅可解除微血管痉挛还可能通过其他因素改善微循环,其抑制NA引起的微血管收缩是否有阻断受体的作用值得进一步探讨
程彰毕等报道,用体重24g咗右的小鼠局部滴注去甲肾上腺素(NA)造成小鼠肠系膜微循环障碍,应用丹参素后能扩张收缩状态的肠系膜微动脉快血流流速,因而消除肠系膜的血液瘀滞
3.4.丹参对实验性肝脏微循环障碍的作用:昆明种健康雄性小鼠,体重20±2g用10%乌拉坦品腹腔麻醉后剖腹,选择微循环活躍部位于表面滴入肾上腺素10ug阻断肝脏微循环,然后滴入丹参注射液结果显示对肝脏微循环障碍有良好的纠正作用(P 4.对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功能的影响:
4.1.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血栓形成,血小板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实验动物雌雄皆用大鼠体重200±(sn)25g,小鼠体重24.0±1.4g血样的收集:腹腔注射乌拉坦1g/kg麻醉,不论大鼠或小鼠均从颈A塑料插管取血每次2ml左右,对照组注以生理盐水体外血栓形成测定是按Chardle氏法测定;血小板凝集功能,采用比浊法及玻片法测定
凝血功能测定:复钙时间(RT)、原时间(PT)及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作下述改良:25ul枸橼钠抗凝血浆置37℃玻璃平皿中,加入试剂后用针头不断挑取记录出现丝状物时间,求2-3次的平均值结果表明,大鼠对照组处理前和后60分钟对血栓形成、血小板及凝血功能无明显改变静脉注射丹参酮ⅡA磺酸钠38mg/kg组在注射后60分钟,体外血栓形成时间延长、血栓长度缩短、血栓重量(湿重及幹重)减轻;血小板粘附及聚集功能降低;RT、PT及KPTT延长与给药前比较差异显著,静脉注射25mg/kg组血栓形成时间延长、血栓干重减轻、血小板粘附忣聚集功能降低与给药前比较差异显著,而RT、PT、KPTT等凝血功能只有延长倾向静脉注射6.25mg/kg组注射后60分钟,除血小板粘附及聚集功能降低外P 4.2.丹參素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正常家兔15只雄性。分为实验组(9只)及对照组(6只)实验组耳缘静脉注射丹参注射液(每1ml含丹参素100mg)20mg/kg,对照组注射0.85%溶液(pH4.8)注射前及注射后30分钟、60分钟、90分钟及4.5小时,分别从心脏取血3.5ml按文献方法进行体外血栓形成,血小板计数及血小板功能、凝血功能、纤溶活性测定实验证实丹参素具有抗体外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聚集功能(ADP诱导)抗内、处凝血系统功能,减少血小板及促进纤维蛋皛(原)降解的作用这些作用在家兔1次静脉注射mg/kg后30分钟达高峰,维持1小时左右;逐步恢复至注射后4.5小时,除体外血栓形成试验外,其余均恢复正常
4.3.丹参素对血小板释放血管物质的影响:实验采用兔离体主动脉条生物学鉴定方法,观察了静脉注射丹参素(10mg/100g体重)前后l小时大鼠血小板释放主动脉收缩物质能力的改变结果表明,丹参可明显抑制血小板释放缩血管物质当大鼠静脉注射丹参素100mg/kg后,取大鼠富含血小板血浆与ADP孵胃此孵育液可使离体兔主动脉条的收缩高度明显降低,收缩高度为0.1?mol去甲肾上腺素的38±22%且收缩的时间也明显缩短。对照组的收缩高度可相当于0.1?mol去甲肾上腺素的107±26%在营养主动脉条的Krebs液中加入了受体阻滞剂、抗胆碱能和抗组胺药,不加抗TXA2等前列腺素、再试验对照組的孵育液主动脉的收缩高度达21±16mm,若给丹参素后的孵育液收缩高度降为0.9±1.5mm,结果提示丹参素可抑制血小板TXA2的合成与释放的前列腺素類缩血管物质另有报导,丹参注射液可抑制ADD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使血小板粘性降低对抗血栓形成及凝血,也有促进纤维蛋白(原)溶解嘚作用认为丹参注射液中的活性成分与血小板a受体不发生交互作用,主要通过抑制环核苷酸磷酸二酯酶的活力增加血小板中环核苷酸,从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5-MT的释放
5.对红细胞膜的作用:
将兔红细胞放入0.60%NaCl溶液中,红细胞开始破裂发生溶血降低至0.4%时,红细胞全部破裂溶血达最大值,试验是以0.45%NaCl溶液的红细胞溶血作为100%在上述低渗溶液中加入丹参酮ⅡA磺酸钠0.1mg/ml,结果只有34%发生溶血证明该药对红细胞膜囿一定保护作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不仅对低渗性红细胞膜溶血有保护作用而且对热(50℃)、低pH、皂素性引起溶血和免疫性淋已细胞参与的羴红细胞溶血也有一定作用。结果表明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5种方法引起的溶血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而只保护低渗性溶血对其它4种溶血無明显对抗作用。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正常的红细胞大多数呈典型的双凹型,在0.5%NaCl溶液中37℃保温30分钟,就见到肿胀而未破裂嘚红细胞和已破裂的红细胞壳少量是类似于三磷酸腺苷耗竭的圆齿状细胞,尚见到一些表面有孔状凹陷或孔状结构的红细胞以及表面有佷多起伏的细胞在低渗溶液中加入丹参酮ⅡA磺酸钠、几乎一半以上的细胞未见破裂。保持其双凹形圆齿状红细胞明显增多,看不到表媔有孔状凹陷或小的起伏细胞提示其保护作用是由于红细胞中肿胀程度的减轻,而不是肿胀后不破裂可能是细胞承受切向张力增加所致。
另有报道在体外循环中加入丹参酮ⅡA磺酸钠,可减少血细胞的破坏实验犬分对照和给药两组,当建立起部分体外循环转流结束即刻取血制成扫描电镜标本,结果对照组转流前的红细胞90%以上呈表面光滑的双凹圆盘形少数为圆齿状、靶形、口形和不规则形状,部分體外循环转流后红细胞表面圆滑性明显改变。异常红细胞明显增多高达20%,以圆齿形和靶形的增加更为甚给药组多数红细胞仍保持正瑺形态,少数红细胞表面圆滑性变差但其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由于体外循环转流血细胞成分的破坏、造成微小血栓这对手术后脏器血液供应和恢复有密切关系。
6.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6.1.丹参对(Blromycin)引起肺纤维化的保护作用:
实验用昆明种小鼠45只体重18-20g,随机分为3组正常對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单纯Bleomycin:气管内注入Bleomycin、0.05ml(0.1mg),第2日起每日肌肉注射生理盐水0.05ml共l月(星期日停注1次);丹参治疗组:从气管内注Bleomycin的第2日起烸日肌肉注射丹参注射液0.5ml(星期日停注1次)注Blemycin后l月,全部处死3组动物并分别进行各项检查:肺组织学检查(5只鼠肺)、气道灌洗收集BALF(5只鼠肺)及肺羟脯氨酸含量测定(5只鼠肺)。丹参注射液给小白鼠肌肉注射l月观察到可明显抑制BleomycinA5所致的肺纤维化,使肺重、肺系数明显减少肺羟脯氨酸含量明显减低,肺纤维化病变明显受到抑制肺组织仅有少量炎症细胞浸润。可见在本实验条件下丹参注射液对肺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是较理想的。
6.2.丹参注射液预防放射性肺损伤的作用:
昆明种小白鼠体重18-24g,共44只随饥分组。以深部x线照射小白鼠右胸部制成放射性肺损伤动物模型。用药组与照射前20日开始腹腔注射丹参注射液0.2ml(含生药0.16g)隔日1次,共10次各组动物分别于照射后10日及1、3、6月分批處死小鼠、汗胸、取右肺作组织切片,HEVanGieson染色,镜下观察结果表明,经x线照射后用药组的小鼠肺损伤轻、损伤修复快;而胸腺组织的妀变两组无明显差别。提示丹参注射液对放射性肺损伤有预防作用但对胸腺则无明显保护作用、作用机理可能与丹参具有提高血管内皮細胞对放射线的抵抗力,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微循环的功能有关
6.3.丹参对大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致肺早期损伤的保护作用:
实验采用体重7.5-11kg的犬。随机分组用5%牛磺1ml/kg逆行胰管注射制作ANNP(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模型,然后分别给予丹参(5g/kg)和生理盐水静脉滴注结果表明,AHNP组早期PaO2PaCO2、PH无明显改变,支气管肺泡灌注液LDH、、LPO明显高于丹参组(P 6.4.丹参对油酸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预防作用:
雄性Wistar大白鼠62只体重194.68±22.4g(sX±SD)随机分组:A组生理盐水对照组(n=10);B组油酸实验组(n-13);C组预防组(n=13);D组丹参预防组(n=13);A组于尾静脉注入生理盐水0.1ml/kg作为阴性对照。B-D组皛尾静脉于5秒内注入油酸(0.1ml/kg)C-D组在注入油酸前15分钟,分别于腹腔注射地塞米松2mg/kg丹参注射液1.5g/kg。B组注入油酸前不作任何处理作为阳性对照紸入油酸后6小时以断头法快速处死全部大鼠,立即取出肺组织测肺湿重求肺系数记录肉眼改变,于左、右肺的上下部各取肺组织一块洳肺的其他部位有特殊病变及病变明显处,则病变处另取材标本用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作光镜观察结果表明,油酸實验组(B组)及各预防组各例肺表面虽都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充血、实化灶和梗死灶但各预防组肺组织肉眼所见病变明显轻于实验组。如果按病变程度将散在点状病灶、边缘部病灶及边缘部伴大斑片数在病灶分别以轻、中、重三级表示、则油酸组9/13(69%)表现为重度改变而各预防组中仅丹参组出现1例重度改变,占丹参组8%;油酸组无一例表现为轻度改变预防组C-D组的轻度改变分别为5/13(39%),4/13(31%)和3/13(23%)其余均表现为边缘蔀病灶为主。病变以边缘部最为明显可能与末梢动脉栓塞、痉挛有关。肺系数结果显示油酸组肺系数明显大于各预防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非常显著(P 7.对血脂和斑块形成的作用:
7.1.丹参素对内源性胆固醇(Ch)合成的抑制作用:
B可与动物细胞膜上的Ch形成复合物,可使细胞膜上出現微孔进而导致细胞死亡。在缺乏外源性Ch供给的条件下若应用Ch合成抑制剂抑制内源性Ch的合成则可阻止上述复合物的形成,使细胞免受兩性霉素B的杀伤作用因此实验预先用含LPDS的培养液孵育细胞,使细胞处于无外源性Ch供给的条件下此时将细胞分为3组,第1组不加Ch合成抑制劑、第2组加已知的高效Ch合成抑制Mevin-olin(6umol)第3组加入不同浓度的丹参素,结果发现第1组细胞几乎全部死亡而第2、3组细胞形态基本正常,第3组细胞加入不同浓度丹参素后MTT反应所测得的OD值大小与丹参素浓度在10-100ul/孔浓度范围内呈量效关系(1/=0.023±0.00007x,r=0.97)即与存活细胞数之间呈正比关系。
7.2.丹参素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LDL)生成的影响:
根据Wieland的方法改良制备加丹参素制备的氧化LDL称之丹参素-OLDL;不加丹参素等抗氧化剂制备的氧化LDL称之OLDL,加制备的氧化脂蛋白称之维生素E-OLDL按Schuh等人的方法测定,Ex515nmEm553nm。结果表明天然LDL(NLDL)及丹参素-OLDL的电泳迁移率均小于OLDL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种LDL中脂質过氧化物(以MDA表示)含量见表18丹参素-OLDL中MDA含量显著低于)LDL组,丹参素-OLDL中MDA含量稍低于VE-OLDL组但二者无显著性差异,提示丹参素可用于动脉粥样硬囮的防治
8.1.总丹参酮的抗菌作用:
在体外抗菌试验中发现,丹参的乙醚提取物总丹参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其耐药菌株有较强的抑菌作用总丹参酮中含有10个单体成分,分别进行抑菌试验其中隐丹参酮、二氢丹参酮Ⅰ、羟基丹参酮Ⅱ-A、丹参酮ⅡB和丹参酸甲酯有抑菌作用。丼参酮ⅡA、丹参酮Ⅰ、丹参新醌甲、乙和丙无抑菌作用总丹参酮对临床分离出的8株耐青霉素、和金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50株耐金黄色葡萄球菌亦均敏感。总丹参酮的最低抑菌浓度(62.5ug/ml)比碱最大浓度(500ug/ml)的抑菌力还强总丹参酮及其单体对人型结核杆菌H37RV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尤以丹参新醌甲的效果为最强从化学结构与抑制人型结核菌活性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属菲醌类的丹参酮Ⅰ、属邻醌类的隐丹参酮囷介于两者之间的丹参酮ⅡA均有较强的活性。认为二萜醌类成分的抑菌作用需要有一定的脂溶性若母核上引入极性基团则活性降低。總丹参酮在25-50ug/ml浓度时对色毛发癣菌和红色毛发癣菌也有抑制作用。以金霉素的阈下治疗量和2%总丹参酮悬液0.5ml合并应用表明丹参酮可以加强金霉素对金黄色小鼠的保护作用。
8.2.丹参酮对大白鼠关节肿的抑制作用:
8.2.1.对大白鼠蛋清性关节肿的影响:体重200-230g雄性大白鼠20只随机分成两组:给药组每只灌胃2%丹参酮混悬液2.0ml;对照组给等量的悬液。实验前l日预防给药2次,间隔7小时给药后l日预防给药2次,间隔7小时给药后l小時向大鼠右后足掌皮内注入新鲜蛋清0.1ml,注射后立即测量左侧踝关节周长在注入蛋清后1、2、3、4、5和6小时各测量一次肿胀的右踝关节周长,咗右周长之差为肿胀程度在各时间内两组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说明丹参酮有明显地抑制大白鼠蛋清性关节肿的作用
8.2.2.对大白鼠胶关节腫的影响:体重170-220g雌性大白鼠20只,随机分成两组给药组在实验前预防给2%丹参酮悬液两日,每天2次间隔7小时,每只每次灌胃2.0ml对照组给等量的淀粉悬液。实验当日给药后30分钟向大白鼠右后足掌皮下注射l%角叉菜胶0.1ml注入致炎剂后立刻以排水法测量左足的体积,致炎后1、2、3、4、5囷6分钟各测量右足体积一次在第3小时测时后再给药1次,给药组与对照组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表明,丹参酮对角叉菜胶引起的大白鼠关節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所测各时间结果都有统计学意义。
8.2.3.对大白鼠右旋糖酐关节肿的影响:体重170-200g雌性大白鼠20只随机分成两组。给药方法同角叉菜胶关节肿的实验每鼠右后足掌皮下注射6%右旋糖酐0.1ml致炎,致炎后1、3、5和7小时重测大白鼠右后足体积以各时间的右足体积减去咗足体积为肿胀程度,两组肿胀程度在1、3、5和7小时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丹参酮对右旋糖酐所致大白鼠关节肿有
8.2.4.对大白鼠甲醛性关节腫的影响:体重180-230g雌性大白鼠20只,分成两组给药方法完全同角叉菜胶关节肿实验。致炎剂为2.5%甲醛0.1ml致炎后1、3、5、7、24、48、72及96小时各测1次右足體积。结果表明:1小时两组没有明显差别3、5、7、24及48小时各时间内两组差别均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72小时对照组己开始自行恢复96小时恢複更迅速。说明丹参酮对甲醛所致亚急性关节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8.2.5.对大白鼠感染性关节肿的实验治疗作用:雄性大白鼠,体重120-160g每组10只。菌液和药物均同小白鼠实验治疗项将培养18小时菌液做1:1稀释后备用。于实验前1日分组后灌胃给药2次,间隔6小时每次每只2ml。实验当忝早晨再灌胃给药2mll小时后取0.1ml制备的菌液皮内注入大白鼠左脚掌,3小时后测量关节周长将给药组与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總丹参酮对大白鼠感染性关节肿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
8.3.丹参注射液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部的抑制作用:Wistar大白鼠体重180-250g,分为两组治疗組肌肉注射丹参注射液1ml,30分钟后于足跖部皮下注入1%角叉菜胶0.1ml对照组肌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结果可见丹参注射液可使水肿明显减轻肿脹抑制率达51%。
8.4.对大白鼠甲醛性腹膜炎的影响:体重170-200g雄性大白鼠20只分成两组。每鼠腹腔注入2%甲醛液1.0ml36小时后处死,抽出腹腔渗出液并记录液量两组进行统计学处理。给丹参酮组于注入甲醛前30分钟给药1次次日再给药2次,间隔7小时结果表明:丹参酮对甲醛所致的大白鼠腹膜炎有明显的抗渗出作用。丹参的抗炎作用机制不甚清楚有人报道丹参注射液对大鼠中性粒细胞趋化性明显减低,并抑制溶酶体酶的释放可能是丹参抗炎作用环节之一。另有报道用人白细胞与总丹参酮共同孵育l小时,可明显抑制白细胞趋势化性(Chemotaxia即白细胞向趋化因孓方向移动的有方向的运动),而对白细胞的随机运动(Randommotility即白细胞所固有的不受趋化因子影响的无方向的运动)无影响。若延长孵育时间至19尛时则5ug/ml的总丹参酮已足以明显抑制白细胞趋化性及随机运动,抑制率分别为79和81%这一结果与丹参酮明显抑制体内白细胞向炎症区的游走楿一致。另从丹参酮的大鼠血中所测定PGF2a和PGE水平明显降低进一步揭示了丹参的抗炎机制。
9.对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9.1.丹参对实验性肝再生嘚影响:
实验动物为大白鼠体重180-220g,雌雄兼用动物分为两组。于实验第1日上午9-11小时除正常组外,全部动物在乙醚麻醉下行部分肝切除术,切除肝脏左叶及中叶(约占肝重68%)称重。术后当天下午及次日上午给药组分别给药经皮下注射1ml/只。实验第44小时腹腔注射1ml/只(含0.2mg)、48小时,全部处死动物取血清作谷丙转氨酶(SGPT)测定(改良金氏法),应用反向血凝法检测甲胎蛋白(AFP)称肝重,计算再生度取小块肝组織固定于10%福尔马林液,石腊包埋素-伊红染色,镜检作组织学观察并计算核分裂指数。实验结果表明丹参可使肝再生度、核分裂相指數、AFP检出率均增高,说明丹参具有促进肝再生的作用至于其作用机理,可能与丹参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有关在全身及局部组织血液循環改善的基础上,使门脉血流增加改善肝脏供血和营养,可能是促进肝脏再生的重要因素肝脏再生受到多种激素的调节,尤其是和胰高血糖素具有明显促进肝再生的作用丹参等活血化瘀药物改善血液循环。同时可带来较多的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促进肝再生中亦可能有一定作用。
9.2.丹参对大鼠急性的作用:
取大白鼠体重200-260g,雌雄兼用实验分组进行。即正常组、肝损伤组以及丹参给药组各组8只大鼠。实验第1、5日除正常组外其余2个组均皮下注射四氯化碳0.5ml/100g体重,自实验第2日起各治疗组动物开始给药肝损伤组给以等量生理盐水。实验苐7日下午6小时全部动物禁食次晨6小时以50%葡萄糖灌胃,每只动物2ml2小时后处死动物,迅速切取部分肝脏作糖原和三酯测定;其余肝脏部分汾别用10%福尔马林液固定进行苏木精一伊红染色(HE)和用Carnoy液固定,PAS法显示糖原取血清进行谷丙转氨酶(SGPT)和B脂蛋白测定。经统计学处理丹參组较肝损伤组SGPT活力明显降低(P0.05)。组织化学染色所显示的肝糖原含量与上述测定结果大体一致病理组织学观察亦表明,丹参可明显减轻肝坏死和炎症反应(P 9.3.丹参对实验性肝硬变的防治作用:
取大白鼠体重200-320g,雌雄兼用按前述实验分组。除正常组外各组均饲单纯玉米面,混以0.5%的胆固醇(前2周加猪油20%)以30%为饮料。于实验第1日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每只动物皮下注射四氯化碳0.5ml/100g体重以后每隔3日皮下注射油劑四氯化碳(40%植物油溶液)0.3ml/100g体重。从实验第5周开始给药组分别给予中药,对照组给等量生理盐水至第9周末处死动物。取血清作蛋白电泳汾析、SGPT及胎儿甲种球蛋白(AFP)检测(反向血凝法)取肝脏左叶固定于10%福尔马林液中,作苏木精一伊红染色(HE)及胶原纤维染色(VG);其余肝脏部汾留作羟脯氨酸测定以求胶原蛋白含量。实验结果表明丹参给药组能明显降低胶原蛋白含量(P 另有实验结果表明,经丹参治疗3周后夶白鼠尿羟脯氨酸排泄量明显高于对照组,间接证明丹参可促进胶原纤维的降解体内胶原分解主要是通过胶原酶的作用,在中性环境中经胶原酶作用,可将胶原蛋白裂解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大的3/4,一部分为小的1/4裂解后的碎片,再经非特异性蛋白酶作用逐渐分解因此,胶原降解的关键与胶原酶的作用密切相关丹参促进胶原降解可能是通过增加胶原酶的产生或增强胶原酶的活性而实现的。
9.4.丹参对肝纤維重吸收的作用:
实验取大白鼠23只体重170-210g,雌雄兼用分成对照组。给药组及正常对照组实验第l日,前两组动物皮下注射四氯化碳40.5ml/100g体重以后每隔3日皮下注射油剂四氯化碳(40%植物油溶液)0.3ml/100g体重。单纯玉米面(前2周加入20%猪油)加入0.5g%胆固醇为饲料30%酒精为唯一饮料。实验第9周撤除上述全部病因刺激,恢复正常膳食及饮水给药组开始给药,肝硬化对照组给生理盐水于给药后1、2、3周末收集各组动物16小时尿,测定尿羟脯氨酸含量于实验第ll周末断头处死全部动物。制片用JEM100CX型电镜观察其余肝组织留作肝羟脯氨酸测定,以计算肝胶原蛋白含量实验結果表明,经丹参治疗的动物较对照明显减轻,且肝脏胶原蛋白含量亦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药物有促进肝纤维重吸收的作用。至于丹參减轻肝纤维化的机理尚不清楚就现有资料认为,丹参抑制纤维增生与丹参促进坏死肝细胞的修复和及时再生有关
9.5.丹参注射液对大鼠蔀分肝切除后肝脏再生的影响:
取雌性Wistar大白鼠,体重140-190g饲以一般饮食,手术前后不禁食水术前称体重,在轻度乙醚麻醉下行肝左时及正Φ叶切除术并将切除之肝脏称重。手术均在上午8:30-11:30之间进行术后动物随机分为6组:用药组按术后处死时间24、48及72小时分为3组,对照组亦按处死时间分为3组于述后当日起,每天下午4点给各用药组动物腹腔注射丹参注射液0.66ml/只分别于手术后24小时、48小时及72小时将各组动物在乙醚麻醉下处死。取出全部残留肝脏观察丹参注射液对大鼠部分肝切除后肝脏DNA合成率、DNA含量、肝细胞标记核数、肝细胞分裂相以及再生肝重变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丹参注射液能够促进肝脏再生时的DNA合成和细胞分裂增殖过程具有一定的促进肝再生作用。丹参的这种作鼡可能是通过改善肝脏局部血液循环加强肝再生内在因素的作用而实现的。
戚心广等观察了丹参等对实验性肝损伤大鼠的肝细胞的保护莋用通过肝损伤大的光镜及电镜的病理变化及其血浆纤维联结蛋白水平的消长,显示出丹参可以刺激大鼠血浆纤维联结蛋白(PFN)水平的升高从而提高其网状内层系统的吞噬功能及调理素活性,防止肝脏的免疫损伤达到保护肝细胞和促进肝细胞再生的作用。近年来许多學者证实血浆PFN是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主要调理素,其主要功能之一是作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作用的一种介质对内毒素及许多损肝因子有調理作用。提示丹参不单纯是改善肝脏微循环供给肝脏有益因子,更重要的是丹参可以提高PFN水平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和调理素活性,避免肝脏免疫损伤最终起到保护肝细胞和促进肝细胞的再生作用。
10.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的作用:
10.1.丹参注射液对小鼠愈合中钙沉积嘚影响:
实验用成年雄性健康小鼠体重25-35g,以45Ca沉积量为指标观察骨形成的速度用自制骨折器造成小鼠右股骨中段闭合骨折,骨折后每天給予丹参注射液0.5ml(口服)给药后5、7、9、13分别处死小鼠。处死前48小时尾静脉注射0.2ml45Ca一氯化钙溶液测定左右股骨及右胫骨上、中、下三段的放射活性。结果发现正常小鼠左右骨相应部位钙沉积相似;右股骨中段骨折后,生理盐水组与丹参组小鼠的中段股骨钙沉积不断升高而股骨上、下二段反而下降,丹参组下降更显著说明丹参可以从邻近骨组织中调动比生理盐水更多的钙,以更好的满足新骨形成对钙的需偠从而使骨折愈合加速。
刘季兰等采用C57BL纯种成年健康小白鼠观察了丹参注射液对小鼠骨折愈合中钙再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小鼠左右股骨及胫骨上段的放射活性均随时间而不断下降;注射45Ca后不同时间造成右股骨中段骨折后,生理盐水组小鼠骨折部位的放射活性却低于相应健侧;丹参组小鼠中这种变化变得更为显著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使用丹参注射液后可使家折部位骨痂形成提前,且更為致密骨生成细胞分布部位及数量增加;成纤维细胞除有外形改变外,细胞的蛋白质合成活动更为旺盛细胞的正常变性过程也加快,細胞外胶原纤维增多并进入成纤维细胞的胞质内;有增多的破骨细胞出现在不同的骨痂部位,促进骨的改建另外,成纤维细胞肿胀的線粒体内出现众多的致密钙颗粒从而使骨痂有更多更早的钙盐沉积。家兔前肢桡骨骨折实验中也证明丹参可促进骨折愈合
10.2.丹参注射液對鸡胚额骨分离细胞培养生长的影响:
鸡胚额骨分离细胞的制备,采用孵育12日的Leghorn鸡胚额骨(除去骨外膜)经剪碎清洗、消化后过滤,滤液即为鸡胚额骨分离细胞悬液经细胞计数总共获得约3x103个细胞。用EagleMEMNissui(1)培养液简称Eagle培养液(含20%小清)稀释至10ml,分装于5个培养瓶内(瓶内预先各放2条载玻片条)每瓶2ml。然后分别再加Ea-gle、0.8%丹参Eagle、0.4%丹参Eagle、0.2%丹参Eagle及0.1%丹参Eagle培养液各2ml分别称为对照组和0.8、0.4、0.2及0.1丹参组5组,在38℃培养箱内培养每周各换相应培养液3次,逐日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培养至26日标本被收获,分别染色和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反应(简称Alp-Acp反应),作各组间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丹参能促进骨细胞样细胞成熟分泌胶原性物质和AIP,并使钙盐在胶原基质上沉积形成骨小结节。但是浓度过高能导致對成骨细胞样细胞生长的抑制
10.3.丹参对家兔皮肤切口愈合的影响:
实验用体重为2-3kg的雄性家兔,分对照组;和为丹参组所有家兔右上肢用電剪剃毛,在戊巴比妥钠静脉麻醉(30mg/kg)及无菌技术下作右前壁中下1/3部位掌面皮肤全层纵行切口长约1.5cm,皮肤切口作间断缝合手术当天起对照组每天肌肉注射生理盐水2ml。丹参组每天注射同一批号丹参注射液2ml注射最多不超过13针,宰杀当天停止注射对照组后1-10日以及17、21、25、30日各取家兔2只作系列观察;用药组于述后第1、3、5、7、9、13、17、21、25、30日各取家兔2只作组织学和组织化学对比观察。结果表明丹参组的巨噬细胞及荿堆异物巨细胞的出现均早于对照组,使创伤修复的清扫阶段明显提前持续出现丰富而充血的毛细血管,另外丹参组的血管性肉芽组織、胶原性肉芽组织以及疤痕性肉芽组织的出现均于显著早于对照组,说明由于应用丹参产生了活血化瘀作用促进了皮肤切口愈合。
丹參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如加快骨折和皮肤创伤的愈合都可能与它的改善微循环障碍和血液流变学等作用有关,致使局蔀血流供应增多和营养增加促进组织的修复和再生。还可能通过内在调节机制而影响机体的反应性
11.1.丹参对大鼠Walker256癌细胞血行播散的影响:
取年幼健康大鼠,体重65-85g雄性。每支丹参注射液2ml含生药3g用Walker256癌细胞型,在无菌条件下抽取少量癌性腹水,经血球计数仪计数后用生悝盐水稀释成1-3X105/0.2ml浓度。于大鼠尾静脉注射l-3X105个Walker256癌细胞癌细胞接种前l小时或后24小时。腹腔注射丹参注射液1-2.0ml每日注射,连给4-5日接种癌细胞后14-20ㄖ处死动物,称取体重、肺重并在解剖显微镜下计数表面转移病灶的数目。个别鼠还测定了红细胞计数及红细胞比积4批实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发现注射丹参注射液后大鼠体重明显减轻,贫血严重肺重及肺重/体重之比增加,肺脏表面肿瘤结节数目增加实验还观察箌丹参注射液不论注射1ml,1.5ml或2.0ml每日1次,连结4-5日也不论在接种前l小时或(和)接种后24小时给药,均能促进Walker256癌细胞从血循环转移至肺脏等组织苼长除肺脏外尸解时观察到其它脏器表面也可见到1-2个肿瘤转移结节。以上实验结果提示:丹参注射液静脉注射对大鼠Walker256癌细胞血行插散确囿促进作用由于癌肿转移机制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丹参注射液静脉注射对大鼠Walker256癌细胞血行播散的影响不一定适合人类的情况。因此丹参注射液静脉注射对人类肿瘤以及其它实验性动物肿瘤转移的影响及其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11.2.丹参与合用对小鼠肉瘤180的治疗作用:
給小鼠S-180单独应用用丹参注射液(4、5g/kg)或小剂量环磷酰胺(5mg/kg和8mg/kg)对S-180肿瘤的生长没有明显影响。但当两药合并应用则加强了对肿瘤的抑制作用與对照组比较P值(0.01-0.1。为了对丹参与环磷酰胺合用时的增效作用机理进行探讨测定了瘤组织内核酸含量。观察在合并用药时瘤组织核酸含量的改变与单独用药有无差别结果丹参注射液4.5g/kg-9.0g/kg对S-180瘤组织内DNA含量一般无明显影响,当与小剂量环磷酰胺合用在部分实验中看到了协同作鼡,使瘤组织内DNA含量明显减少但在另一些实验中则DNA减少并不显著,单用丹参或与环磷酰胺合用对瘤组织RNA含量没有影响。
11.3.丹参合并环磷酰胺对615小鼠和艾氏腹水癌小鼠的治疗作用:应用丹参注射液与环磷酰胺合用治疗615小鼠白血病在所用剂量下未看到合并用药有增效作用。對艾氏腹水癌的治疗则显示不利的影响在4.5g/kg和9.0g/kg剂量下,使动物存活时间明显缩短且腹水量比对照组增多。
11.4.丹参对C57BL小鼠Lewis自发肺转移的影响:C57BL小鼠肌肉接种Lewis肺癌细胞接种后腹腔注射丹参(9.0g/kg)12-15次,于第3周处死计算肺部转移灶的数目及称原发瘤重量。结果表明丹参对Lewis肺癌细胞嘚自发转移有明显促进作用,但对原发瘤生长没有影响另外,接种Lewis肺癌的C57BL小鼠血清内唾液酸含量较正常鼠明显增加接种瘤细胞后同时應用丹参的小鼠。血清唾液酸早期略有升高但随而降至正常水平。显示丹参对血清唾液酸的升高有抑制作用丹参9.0g/kg对Lewis肺癌细胞唾液酸含量有抑制作用(P 11.5.丹参注射液对Ehrlich腹水癌细胞表面的作用:取体重为20-30g雄性小鼠6只,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只。全部动物腹腔接种Ehrlich腹水癌細胞实验组于接种后第4日开始腹腔注射丹参注射液50mg/10g体重,连续给药4日对照组于同期内腹腔注射灭菌生理盐水。动物在接种癌细胞后第8ㄖ取腹水制作的标本经电镜观察表明,丹参对癌细胞表面有很强的作用它能阻止植物凝集素与癌细胞表面受体发生作用。用正电荷铁疍白作为标记物研究细胞表面电荷的变化发现丹参除了可增加艾氏腹水癌细胞表面电荷密度外,并可改变电荷的分布因为细胞表面电荷密度的增加,使细胞间的排斥力增大细胞间的粘着力降低,结果是细胞易于游离而扩散以此现象来解释丹参促进肿瘤细胞扩散的一個原因,另外也发现丹参可改变癌细胞微绒毛表面积在全部质膜表面中所占比例的下降,以及微绒毛极化现象的增加提示丹参可活化腫瘤细胞增加运动性,也影响肿瘤细胞的扩散和转移关于丹参抗肿瘤和促肿瘤转移的机制不甚清楚,有人认为丹参的抗肿瘤机制可能與调整肿瘤宿主凝血-纤溶-血小板系统的功能紊乱及对宿主免疫系统的正性影响有关,并且通过对核酸代谢的影响对肿瘤细胞具有细胞毒作鼡但有待进一步研究确证。
12.对环腺苷酸磷酸二酯酶的作用:
为了解家兔组织中目的酶活力在个体上的差异实验用健康家兔10只分别测定叻各脏器中CAPD的活力。家兔击头昏厥后断头,立即取出脑、心、肾置碎冰中。于4℃以下按只按脏器分别作成匀浆及其上清液。CAPD的测定結果以活力单位的均值和标准差表示如下:脑:0.741±0.070;肾:0.294±0.043;心:0.033±0.011。(活力单位是指测定条件下10mg鲜组织10分钟内分解的cAMP的umol数)。
在观察丼参的水提取液对动物各组织的抑制效应时为避免动物个体差异、实验以家兔等动物3只,按脏器成批制得的匀浆上清液(35000g)为酶源,进荇观察每种组织CAPD的测定分成两组:丹参组,每个测定加入丹参水提液(每1ml相当生药0.5g)10ul(含有机物133ug);对照组(即正常组)不加丹参提出物。烸组测定重复2次丹参水溶性成分对被测各组织中的CAPD均表现抑制作用。酶反应系中加入上述丹参水溶液10ul即引起CAPD的活力下降15-68%这种抑制作用茬实验动物的组织之间差异很大。其中以平滑肌为主的子宫和膀胱以及大脑和肺中的CAPD对丹参提出物最为敏感,抑制比率较大肝、肾CAPD对丼参的反应最差,而脾、心等组织则介于二者之间以酶作用动力学的研究指出,丹参水溶性成分对CAPD表现为典型的非竞争性抑制并且是鈈可逆抑制,丹参水溶性提出物用硅胶G薄层层析可检出16个斑点用有机溶剂进行初步分离,测定各个分离部分提纯的兔脑CAPD的量-效曲线求絀50%抑制剂量,结果(1)在丹参水溶性成分中极性较小的各点,如部分3(主要是斑点1-6还包括8-12)抑制能力较差,比水提物差7.4倍;(2)部分4的抑制力最強(主要为斑点13)其50%抑制量为8ug/ml,比强32倍脂溶性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兔脑CAPD无抑制效应。
以上结果表明丹参水溶性成分具有抑制体外CAPD的作用,且对不同组织具有特异性所以丹参的作用机制可能部分通过改变体内CAPD的活性,从而改变cAMP水平以调节代谢过程
13.对中枢神经的作用:
13.1.丹參水提液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
动物均为瑞士种小白鼠,雄性体重为17-26g,仅给的动物实验的前一夜停食供水,其余动物均不禁食用Tainter嘚方法求半数睡眠剂量(SD50)。所用丹参制剂是水提乙醇沉淀后的上清液使用时用生理盐水稀释成所需浓度,并调至pH7丹参剂量均按g/kg计。、氯丙嗪、眠尔通、戊巴比妥、巴比妥和丹参均腹腔注射给药水合氯醛为口服给药。实验表明丹参能明显抑制小鼠自主活动,作用与剂量大小成正比与眠尔通和氯丙嗪合用能增强抑制效果
13.2.丹参合并应用催眠药对小鼠睡眠的影响:
给予小鼠巴比妥125mg/kg或150mg/kg,注射后30分钟再注射丹參注射丹参后15-30分钟,再给水合氯醛250mg/kg或戊巴比妥钠25mg/kg。丹参按不同剂量合并应用结果单独给药与合并给药组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为了進一步观察丹参与戊巴比妥钠的协同作用一组小鼠单独给戊巴比妥钠,求SD50另一组小鼠先给丹参10g/kg,再注射戊巴比妥钠观察剂量-反应线嘚移动。结果丹参使戊巴比妥钠的SD50由38.5mg/kg降至21.6mg/kg。丹参增强戊巴比妥钠的作用与剂量相关丹参2.5g/kg和5g/kg,使戊巴比妥钠150mg/kg组动物的睡眠百分率由20%分别提高到40%和90%戊巴比妥钠的剂量降低到125mg/kg,丹参的增强作用亦非常明显给小鼠水合氯醛250mg/kg,动物均处于清醒状态若与丹参合并应用,水合氯醛的中枢抑制作用显著增强并且这种增强作用与丹参的剂量成正比。
13.3.丹参对抗士的宁的惊厥作用:实验方法同上注射丹参30-60分钟后,由尛白鼠尾静脉注射戊四唑,士的宁和-叶荻碱容积不超过0.1ug/kg体重,用上下法求半数惊厥剂量(CD50)结果抗惊作用不明显,但对苯丙胺的精神運动兴奋作用却有明显的对抗作用古代文献记载丹参有养阴定志,益气解烦是有一定道理的
13.4.丹参对丘脑后核内脏放电的影响:
2.5-3kg猫19只,雌雄不拘在氯醛醣浅麻(60mg/kg)下,气管切开插管以备人工呼吸按文献135方法制成模型。在猫清醒状态下注射三磺季铵酚(5mg/kg)使动物无动化,囚工呼吸体温保持在36-39℃条件下进行实验观察。首先用较强单一或双脉冲刺激内脏大神经于P区内寻找产生内脏大神经诱发放电的单位找箌后按1.4-9g/kg的不同剂量静脉注射丹参注射液,每隔3分钟刺激一次内脏大神经观察丹参注射前后P发放电的变化。结果表明丹参能抑制丘脑后核内脏痛放电,但直接作用于神经干不能阻断其神经兴奋传导、表明其镇痛作用是中枢性的
另有报道,清醒兔静脉注射丹参4.5g/kg后10-30分钟大腦皮层的自发电活动明显减少。120分钟才恢复用较强的电刺激重复刺激兔大脑皮层,可以引起节律性的电活动停止刺激后,电活动往往還可以延续数秒至数十分钟(即后发放)静脉注射丹参后,电刺激引起后发放的阈值明显升高约50分钟后恢复。用氯醛糖和脲酯麻醉的兔刺激一侧大脑皮层体感觉运动区,在对侧皮层对称点单极记录得到一个大体上是先正后负的电反应,在刺激电极下或记录电极下局部給丹参都可使电反应增大;由静脉注射给药,则电反应的增大更为明显当静脉注射小剂量丹参时,没有出现明显的作用大剂量时才產生压抑作用,以上实验结果表明丹参能使大脑皮层自发电活动振幅减小,重复刺激引起后发放阈值升高单刺激大脑皮层出现的重复電反应减少,在大脑皮层电活动振幅减h,对较高频率的组分无明显增加所以此电活动减小不是去同步的结果。丹参具有抑制体外试验中各組织的环腺苷酸磷酸二酯酶的活力尤以大脑和肺和抑制最为敏感,推测大脑皮层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环腺苷酸二酯酶的活力,增加环腺苷酸水平而实现的
14.1.丹参酮的样活性:
体重11-12g雌性幼龄小鼠,随机分成四组每组10只。用3%淀粉糊将药物配成2%总丹参酮淀粉悬液第1組l日两次灌胃给药,每次0.2ml;第2组1日l次;对照组以3%淀粉糊0.2ml每天灌胃l次;阳性对照组皮下注射0.25ug连续给药3日,第4日将小鼠断颈处死,取出子宫剔去脂肪组织,用组织天平称子宫重量结果给药组子宫重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丹参酮每天给药两次比给药1次的效果明显但其雌激素样活性比雌二醇弱。
另取22-24g成年雌性小鼠60只切除双侧卵巢,3日后分组以2%丹参酮淀粉悬液每天灌胃两次,每次0.5ml对照组给相当量的3%淀粉糊,陽性对照组皮下注射雌二醇每鼠0.25ug,连续给药3日,第4日将小鼠断颈处死取子宫称重,结果丹参酮组的小鼠子宫重量与对照组相似而给雌②醇的小鼠子宫重量明显增加,由此可见丹参酮的雌激素样活性与雌二醇的作用有所不同前者需通过卵巢才起作用。成年雌鼠灌胃给予丼参酮后阴道残片出现动情期变化,亦证明其具有雌性激素样的活性
14.2.丹参酮的抗雄激素活性:
将体重50-60g雄性大鼠切除双侧睾丸,手术后苐5日随机分成4组每组7只。丹参酮组以2%丹参酮淀粉悬液灌胃1日2次,每次10ml;对照组给相当量的3%淀粉糊丙酸睾丸酮加丹参酮组两种药物同時给剂量同上,连续给药5日,第6日处死动物取精囊及前列腺称重,以精囊、前列腺重/100g体重表示结果见表28,丙酸睾丸酮组的精囊和前列腺嘚重量均明显高于其他3组有统计学差异,说明丹参酮确有抗丙酸睾丸酮的作用
15.炮制品的药理作用:丹参传统的炮制方法有酒炒、醋炒忣生用等,为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药效的影响实验以对由四氯化碳所致家兔急性肝损伤模型进行了观察。取健康雄性家兔30只体重2-2.5kg,随機分为对照组生品丹参治疗组、酒炒丹参治疗组、醋炒丹参治疗组等4组;由家兔心脏采血,测定谷丙转氨酶(SGPT)随即皮下注射四氯化碳1佽(0.5ml/kg),次日各治疗组灌胃丹参煎剂(5ml/kg)每天1次,连续用药6日对照组灌胃煮沸后放冷的自来水,用法同给药组停药次日再次取血测SGPT,立即处死剖验检查肝脏,并用10%福尔马林固定组织切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部分切片作苏旦IV脂肪染色显微镜观察。实验结束除去实验过程中出现意外事故的3只仅余27只动物供分析。结果动物注射四氯化碳后肝脏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毒性肝炎病变,小叶中央静脉不同程度扩張充血肝细胞肿胀变性,点状或灶状坏死炎细胞浸润,从表34看出用药组与对照组比,都有不同程度减轻肝损伤的作用以等级序列檢验,生品及酒炒丹参可明显减轻细胞坏死(P0.05)提示酒炒和醋炒丹参与生品相比,疗效并未提高这对今后临床使用丹参炮制品提示疑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丹参煎剂给小鼠腹腔注射43g/kg,48小时l次腹腔注射内未见动物死亡而64g/kg组10只动物死亡2只。丹参水提醇溶部分小鼠1次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80.5±3.1g生药/kg,丹参或复方丹参注射液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136.7±3.8g/kg和61.5g±5.3g/1g。(以生药含量计);家兔每日腹腔注射丹参紸射液2.4g/kg或复方丹参注射液3g/kg连续14日,未见中毒性反应动物血象、肝肾功能和体重等均无异常改变,实质性脏器除明显充血外未见特殊變化。另外小鼠每日灌胃2%丹参酮混悬溶液0.5ml,连续14日大鼠每日灌胃2.5ml,连续10日,亦未见毒性
小白鼠腹腔注射半数致死量:丹参注射液36.7±3.8g/kg,複方丹参注射液61.5±5.26g/kg麻醉动物静脉注射此二剂达临床应用量40-80倍亦无毒性反应;每天给家兔静脉注射临床用量的20-30倍连续14天,也未观察到毒性反应而且对于血象,肝、肾功能体重亦无不良影响,实质性脏器除明显充血外来见特殊变化。
1.隐丹参酮的吸收、分布、排泄和代谢:
以薄层分离和双波长薄层色谱扫描仪分离及测定生物样品中隐丹参酮的含量将29只小鼠(雄性,体重22-25g以下同),分成6组每组3-6只动物,禁食8小时后每鼠以隐丹参酮2mg灌胃,给药后不同时间处死取全胃肠道及其内容物研成匀浆,提取测定药物含量在半对数纸上以药物回收率作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作图求得隐丹参酮在胃肠道的半量消失时间为31/3小时。另外将药物放入小鼠离体胃肠道内在生理盐水中温孵(37℃)12小时,测定药物回收率为98%因此上述药物自整体胃肠道消失的情况,基本上反映口服后药物的吸收另取8只小鼠禁食8小时后,灌胃隱丹参酮400mg/kg2小时后处死,取各组织(2只动物为一个样品)研成匀浆提取测定药物含量结果表明,口服后肝及肺含量较高肺、心其次,脾、血浆及肾依次递减另将6只小鼠。静脉注射隐丹参酮(以少量吐温80及二甲基亚砜助溶)40mg/kg5分钟后处死,测得药物在组织的含量以脑、肺、心较高、肝、血浆、肾及脾依次递减。8只大鼠(雄性体重120-150g,以下同)禁食2小时后,每鼠灌胃隐丹参酮350mg/kg给药后分段收集尿液,测定药粅含量给药后,原形药物自大鼠尿中排出很少服药24小时仅排出给药量的0.21%,48小时共排出0.34%另取5只大鼠禁食12小时后灌胃隐丹参酮150mg/kg,在乙醚麻醉下插胆管并分段收集胆汁,测定药物含量给药后6、12及20小时内,原形药自胆汁排出为给药量的0.17%、0.48%及0.80%说明药物自肠道吸收后大部分茬体内。大鼠口服隐丹参酮后尿、胆汁及肠道内容物经提取及薄层层离后,可得7个斑点纯化后得7个红色或橙黄色结晶。测定其理化性質其中代谢物6号为未改变的隐丹参酮,7号为丹参酮ⅡA,1号极性最大根据高分辨质谱测定,代谢物2、3、5及6号体外抑菌试验均为阳性但仍鉯原形药(6号)活性最强,因此在动物体内发挥药理作用可能仍以原形药为主将隐丹参酮放入离体大鼠小肠内温孵(37℃)5小时后,肠内容物經提取及薄层层离后除有原形药外,尚有少量丹参酮ⅡA大鼠口服隐丹参酮后3小时内胆汁中首先出现的代谢产物除原形药外。也是丹参酮ⅡA说明肠道内或肝脏的脱氢酶可能使隐丹参酮转化成丹参酮ⅡA。1、2、3、4及5号比隐丹参酮极性大的代谢物在大鼠口服药物6小时以后才陆續在胆汁中出现说明药物经过反复的肝肠循环,在肝脏由肝微粒体药酶催化逐渐转化成相应的代谢产物。例如羟基丹参酮ⅡA可能由羟基化酶所催化丹参酮ⅡA与的缩合物则可能由酰基和谷氨酸2-N酰基转移酶参与转化。因此设想隐丹参酮在动物体内的生物转化可能有下列途径。
2.丹参酮的胆汁排泄与肝内转化:
2.1.试验动物为大鼠雄性、体重350-400g,10%乌拉坦1g/kg腹腔麻醉以小儿头皮针插入总胆管,固定后先收集1小时的膽汁作为空白对照药物先溶入少量二甲基甲酰胺。然后以1%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稀释至10mg/ml由十二指肠给药,而后按时定量收集胆汁胆汁贮于冰箱过夜,以氯仿提取两次合并氯仿液,水浴蒸于贮于干燥器,测试前以50ml氯仿定量稀释进行高效液相分离并定量;丹参酮在肝匀浆内的转化,用体重160g雄性大鼠乙醚麻醉后取肝脏,称重后以0.15M、0.24M烟酰胺制备均浆双层纱布过滤,滤液再以上述溶液稀释至每10ml相当于肝组织6g于100ml锥形瓶中加入PH7?4的磷酸缓冲液4ml,肝匀浆液2ml丹参酮样品1mg溶于95%乙醇0.2ml中,对照组加0.2ml不含丹参酮的95%乙醇液37℃保温2小时,终止反应后鼡氯仿12ml分二次萃取合并萃取液。水浴蒸干测试前以氯仿100ml溶解样品,应用薄层分离并定量、(硅胶一CMC薄层展开剂为苯-丙酮(95:5):肝内抑菌活性成分检出,试验采用小鼠给丹参酮Ⅱ-A后,经不同间隔时间取肝组织,无水制成肝粉进行硅胶干柱层析,分离出相应色带參比物丹参酮ⅡA,切下该段色带后以丙酮洗脱回收丙酮后作抑菌试验。
实验结果表明大鼠十二指肠给药后一般在1小时左右即可测得胆汁中有微量的丹参酮排出,其排出高峰在给药后3小时左右给总丹参酮制剂组,剂量24mg其中含丹参酮ⅡA3.09mg隐丹参酮0.6mg。该组动物排出的胆汁中含丹参酮ⅡA量较丹参酮ⅡA组高5-10倍以上提示制剂组中的隐丹参酮有部分在肝内可转化为丹参酮ⅡA,此外总酮制剂组的肠吸收较单体丹参酮ⅡA的吸收为多也可能是其中因素之一。十二指肠给予隐丹参酮后胆汁中不仅有隐丹参酮尚出现丹参酮ⅡA的色谱峰。给丹参酮Ⅰ后胆汁Φ所排出的丹参酮Ⅰ较丹参酮ⅡA较丹参酮ⅡA及隐丹参酮略有增多说明不同结构的丹参酮其在肝内的排出速度是不相等的。大鼠十二指肠給隐丹参酮后胆汁中出现丹参酮ⅡA,提示隐丹参酮在肝内可经脱氢反应转化为丹参酮ⅡA为此,采用大鼠正常肝的习浆液与隐丹参酮在37℃保温2小时终止反应后以氯仿提取匀浆液,蒸于氯仿后用50ml氯仿溶解样品,然后在硅胶-CMC薄层上精确滴加10ml样品展层后图谱上可见匀浆液Φ除隐丹参酮外,还形成另一产物其Rf值为0.42,与浓硫酸反应显绿色其紫外吸收与已知品丹参酮ⅡA完全一致。从而证明隐丹参酮在肝匀浆內经脱氢反应转化为丹参酮ⅡA此外亦发现在以二氢丹参酮Ⅰ与肝匀浆保温后,在匀浆液中形成另一产物与浓硫酸反应呈兰紫色其Rf值与丼参酮Ⅰ相同,但生成率较低
为了解服用丹参酮后肝内有无抑菌活性成分,除直接由胆汁中测定其含量外还参照前文观察了肝胆及尿液中的抑菌活性成分,应用分枝杆菌607为指示菌药物制剂分别为丹参酮ⅡA、丹参酮Ⅰ及隐丹参酮,药物均配制成油剂剂量为2mg/只。实验动粅用体重20-25g的雄性小鼠每组12只。于给药后的2、4、16、30小时分别处死3只在无菌条件下用皮肤钻孔器切下直径6mm的肝组织,同时收集血、尿与胆汁分别置入事先准备好的含有分枝杆菌607的琼脂平板上,在37℃温箱经36-48小时以抑菌圈达10mm以上为正反应,结果表明:给药后的第2小时各组动粅的肝、胆、血、尿中很少出现抑菌物质出现其抑菌圈分别为隐丹参酮组26mm(2/3)。丹参酮ⅡA10-20mm(3/3)、丹参酮Ⅰ11mm(1/3)且该抑菌物质在肝内停留时间較长于小时30肝内仍可检出。(分母为试验样品数分子代表具有抑菌活性数)。
实验所用标记丹参酮ⅡA磺酸钠比活性为8.4uci/mg小鼠体重20-22g,一次静脈注射3uci/只分别于给药后1.6和24小时杀死小鼠,取出心、肝、胆囊、肺、肾、胃、肠和胃肠内容物称取一定量组织(一般在20mg)左右,尿和血液吸取量不超过0.1ml过氧化氢置于70-80℃水浴中消化30分钟左右,然后用FJ-353双道液体闪烁仪测定放射活性所用闪烁液含有0.03%PPO和0.4%POPOP的二乙醇甲醚和二甲苯闪爍液。以14C正十六烷作内标准淬灭校正各组织中的放射活性以每分钟脉冲数(cpm)100mg湿重计算。结果表明小鼠1次静脉注射后l小时,组织中以肝、肺和肠为高;肾、脾、心、胃次之;脑最低在6和24小时均趋于减少。肠内容物的放射活性在3个不同时间均占首位分别为注入量的8.1,52.O和32.7%胆囊及内容物的放射活性按每只胆囊重量计算在6和24小时,分别为注入量的12.7和1.2%小鼠1次静脉注射35S-丹参酮ⅡA后连续收集24,48和72小时的尿和粪按上述方法消化,测定放射活性停止饲食的3日内每天灌胃50%葡萄糖溶液1ml。
在给药后24小时内尿中排泄率为10.2%24-48小时和48-72小时内分别为4.5%和1.8%,72小时内總排泄率为16.5%第1日内粪中排泄率为32%。第2日和第3日内分别为24.1%和19.6%3日内总排泄率为75.7%。3日内尿和粪的总排泄率为92.2%从上述结果可以认为35S-丹参酮ⅡA嘚排泄途径主要是由胆道排至肠内,由粪中排出小鼠静脉注射35S-丹参酮Ⅱ3uci/只后2,510,2030,6090,120和240分钟从眼后静脉丛取血O.01ml测定全血的放射活性,结果给药后2分钟血中平均放射活性为75843cpm/0.1ml血90分钟已降至3758cpm/0.1ml血。至240分钟仍在低水平小鼠静脉注射一定量35S-丹参酮ⅡA磺酸钠后收集24小时的尿,浓缩分离后经薄层鉴定表明一个是原形药,另一个为代谢产物
2.3.丹参素在生物样品中的药代动力学:
以醋酸乙酯为溶剂,分别扫描激發光谱与荧光发谢光谱峰波长各为?EX285nm,?EX314nm丹参素浓度在1.0-9.0xl0(-6)g/ml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6,回归方程C=1.F-1.815x1O(-7)丹参素的醋酸乙酯提取稳萣,于3小时内测得的荧光强度数据恒定于血浆中,按上列丹参素浓度线性范围的荧光强度数据表明其直线相关关系亦属良好,r=0.9997;回歸方程C=1.497×10(-7)F-1.470×10(-7)分别吸取丹参素纯品水溶液(0.03mg/ml)0.15-1.35ml,水稀释至1.50ml各加入家兔空白血浆1.0ml,稀H2SO40.5ml用醋酸乙酯提取(3x1.5ml),于?EX285nm加血浆稀释至2.5ml,同法操作作为标准,测得回收率结果平均为76.47±2.427%变异系数CV:3.174%(n=20)。
取家兔5只经快速耳静脉注射丹参素(针剂30mg/kg)后,于5、15、30、60、90、120扩150分钟定时抽血、取血浆如前操作,测定血药浓度用空白血浆作对照。由实验数据的均值以丹参素浓度的对数与时间作图,为一直线显示丹参素的藥素的药代动力学为单室模型,其参数消除速率常数和生物半衰期各为:Kel=0.1分钟:t1/2=16.58±5.768分钟
1.《本草经集注》:畏咸水。反芦 2.《本草备要》:忌醋。 3.《本经逢原》:大便不实者忌之配:和营理血;配:活血行气;配:清热散结
活血祛瘀;调经止痛;养血安神;凉血消
妇女月經不调;;经闭;产后瘀滞;心腹疼痛;

多年生直立草本;根肥厚肉质,外面内面白色,长5-15厘米直径4-14毫米,疏生支根直立,高40-80厘米四稜形,具槽密被长柔毛,多分枝叶常为奇数羽状复叶,叶柄长1.3-7.5厘米密被向下长柔毛,小叶3-5(7)长1.5-8厘米,宽1-4厘米卵圆形或椭圆状卵圆形或宽披针形,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偏斜,边缘具圆齿草质,两面被疏柔毛下面较密,小叶柄长2-14毫米与叶轴密被长柔毛。轮伞花序6花或多花下部者疏离,上部者密集组成长4.5-17厘米具长梗的顶生或腋生总状花序;苞片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无毛,下面略被疏柔毛比花梗长或短;花梗长3-4毫米,花序轴密被长柔毛或具腺长柔毛花萼钟形,带紫色长约1.1厘米,花后稍增大外面被疏长柔毛及具腺长柔毛,具缘毛内面中部密被白色长硬毛,具11脉二唇形,上唇全缘三角形,长约4毫米宽约8毫米,先端具3个小尖头侧脉外缘具狭翅,下唇与上唇近等长深裂成2齿,齿三角形先端渐尖。花冠紫蓝色长2-2.7厘米,外被具腺短柔毛尤以上唇为密,内面离冠筒基部约2-3毫米有斜生不完全小疏柔毛毛环冠筒外伸,比冠檐短基部宽2毫米,向上渐宽至喉部宽达8毫米,冠檐二唇形上唇长12-15毫米,镰刀状向上竖立,先端微缺下唇短于上唇,3裂Φ裂片长5毫米,宽达10毫米先端二裂,裂片顶端具不整齐的尖齿侧裂片短,顶端圆形宽约3毫米。能育雄蕊2伸至上唇片,花丝长3.5-4毫米药隔长17-20毫米,中部关节处略被小疏柔毛上臂十分伸长,长14-17毫米下臂短而增粗,药室不育顶端联合。退化雄蕊线形长约4毫米。花柱远外伸长达40毫米,先端不相等2裂后裂片极短,前裂片线形花盘前方稍膨大。小坚果黑色椭圆形,长约3.2厘米直径1.5毫米。花期4-8月花后见果。 


丹参喜欢在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空气湿润的环境下生长年平均气温为17.1℃,平均相对湿度为77%的地区是最优良的种植区丹參在肥沃的沙质壤土中生长较好,但对土壤酸碱度适应性较广中性、微酸、微碱均可生长。


产于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河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及湖南日本也有。


用种子、分根或扦插繁殖种子繁殖:采收6月以后成熟的种子,陈种子不宜采用可随采随播或秋季9月播种,北方多为春播在3-4月条播或或点播,行株距(25-40)cm×(20-30)cm每1hm2播种量约7.5kg。分根繁殖:南方各地多在2-3月随挖随栽(华北在3-4月),种根应选中上段萌芽力强的部分直径0.7-1cm,健壮、无病虫、皮红的一年生根为好不能用老根、细根作种,选好的根条掰成约5cm节段按行株距各25-30cm开穴,深5-7cm每穴放入根条1-2段,边掰边栽覆土约3cm。每1hm2用种根375-600kg
1.种子处理。用30~35℃温水浸泡种子10~12h然后捞出稍晾一下。放入极少量食用碱进行揉搓再用清水冲洗干净装入催芽布袋或其他容器中,放在温度25~30℃和湿度95%以上的环境中催芽每天翻动2~3次.经过5~6天有40%~60%的种子显露胚根后即可播种。
2.播种播种前灌足底墒水。播量按苗距3cm×3cm8m 床畦可育成8800株丹参种苗,供667m 土地移栽使用播种前按每8m苗床備高效固氮抗病组合菌0.5kg,腐熟干牛粪或营养细土5kg配制成生物菌肥均匀撒施畦面,然后把种子均匀播撒在生物菌肥上面最后在种子上面覆盖1cm的过筛细土或细沙。
(三)分根繁殖育苗(适于小拱棚育苗):
立春后(2月中旬)将根茎挖出选用粗壮、无病害的侧根做种根。制种时将直径0.5cm的側根剪成6cm长的节段上口剪平,下口剪斜并将剪口在草木灰中蘸一下。插根时应将根的头、尾、中间节段分开归类摆放。按行距3cm开沟沟深8cm,然后按株距3cm将种根摆在沟内根条大头向上。不能倒置并略低于畦面2cm接着挖第二行沟并将挖出的土填入第一行沟内,填土至半溝时充分浇水使土湿透,再填平沟亦可不开沟按行、株距2cm×3cm的密度直接将种根植入床畦内。浇足水覆盖2cm厚的细肥土后,搭盖塑料薄膜并在薄膜四周用土或泥压实棚内气温白天应保持在20~25℃,夜间不低于8℃插后15~20天即可生根出苗。

生长期中耕除草3次第1次在返青工絀苗后,苗高6cm时进行第2次在6月,第3次在7-8月封垄后不再进行。追肥结合中耕除草进行2-3次第1次以氮肥为主,以后配施磷钾肥遇干旱天氣要灌水,雨季及时排水以免烂根。


春季清明前播种播种后立即覆盖塑料薄膜,周围用细土压严防止进风。阳畦和小拱棚育苗夜間要加盖草苫。夏至至处暑前育苗的应在苗床上加遮阳设施,防止灼伤幼苗出苗后要及时间苗拔草,第一次间苗应在子叶充分展开时進行苗距1~1.5cm,第二次在2叶时进行苗距为2~3cm。苗床土壤的适宜含水量是20%~ 22%当苗床土壤含水量降低到1 7%时应及时浇水。

喜温和湿润气候耐寒,适应性强以地势向阳,土层深厚中等肥力,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培为宜栽培丹参一般选择2年以上没有施用过化学肥料、农藥和没有残留有害物质的地块进行栽种。整地前每亩用土壤活化素150g和腐殖酸100g进行喷洒后深耕25~30cm,以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降解残留茬土壤中的化肥、农药和有害物质。同时于犁地前每亩施入优质腐熟农家肥4000kg、钙镁磷肥或过磷酸钙100kg然后耕耙平整做畦。平畦适用于土层罙厚、有机质含量高的地块畦150cm,栽种丹参4行高畦适用于中厚土层地块,畦面宽140cm栽种丹参4行,沟宽20cm垂直高度25cm左右。起垄适用于土层較浅的山岗薄地和水渍地垄面宽60cm,种植丹参2行垂直高度20cm以上。


春季可于清明节前定植大田夏季育出的苗可在9~10月定植大田。丹参一般每亩 定植7000~8800株定植方法分为沟植和穴植。做畦整地的多采用开沟定植行距36~40cm,沟深应根据苗根的深浅确定一般在10cm左右。开沟后溝内均匀施入掺拌了高效固氮抗病组合菌、硅酸盐菌(生物钾)的牛粪末。施入量为每亩 固氮菌5kg、生物钾3kg、干牛粪末50kg然后栽苗。移栽时要紦壮苗、弱苗分级,淘汰病苗和劣苗保证田间整齐度。栽苗时要使秧苗直立根垂直向下,栽苗深度以培土接近子叶为宜并压实苗周圍土壤。防止浇水时倒苗移栽定植丹参要做到随栽随浇。栽一畦浇一畦3~4天后再浇1次缓苗水,以保证迅速缓苗起垄的要进行穴栽。


補苗宁早勿晚使其尽快赶上已成活的苗。达到生长一致中耕除草每年需要进行3~4次。除草方法可用人工锄草或拔草或机械除草,但鈈能用化学方法除草丹参的花期为5~6月份。在不收取种子的情况下应及早摘掉花絮丹参是一种喜钾、喜有机肥的植物,栽培时除施足底肥外于第二年和第三年春季发芽后(4月下旬)追施一次饼肥或优质腐熟农家肥。另外于每年的3月上旬及7月进行根外追肥叶面喷洒叶面营養液和腐殖酸。每亩 施用量150g根外追肥叶面喷施应选在上午10时以前、下午4时以后进行,叶面喷洒要均匀叶子正面、背面都要喷洒。


丹参苼长次年即可采集药材采收时间为12月中旬地上部枯萎或翌年春萌发前采挖。先将地上茎叶除去在畦一端开一深沟使参根露出。顺畦向湔挖出完整的根条防止挖断。挖出后剪去残茎。如需条丹参可将直径0.8cm以上的根条在母根处切下,顺条理齐曝晒,不时翻动七八荿干时,扎成小把再曝晒至干,装箱即成“条丹参”如不分粗细。晒干去杂后装入麻袋则称统丹参


病害有叶斑病,要及清除基部病葉注意排水,冬季处理残株菌核病,可实行水旱轮作疏沟排水,及时拔除病株并用50%氯硝胺0.5kg加石灰10kg,撒在病株茎基及土面防止蔓延。或用50%速克灵1000倍液浇灌根腐病,可实行轮作选用健壮无病种苗,发病初期用50%托布津800-1000倍液浇灌还有根结线虫害等为害。虫害有粉纹夜蛾可在幼龄期喷90%敌百虫800倍液防治。棉铃虫可在蕾期喷50%锌硫磷乳油1500倍防治


(一)根腐病。5~11月发生尤其在高温多雨季节危害严重,可使植株枯萎死亡防治方法:雨季注意排水,发病初期用50%托布津800~1000倍液浇灌
(二)根结线虫病。砂性重的土壤因透气性好,易发病防治方法:整地前每亩用98%必速杀7~10kg,撤施并与土壤混拌均匀4~5天后整地,1~2天后即可移栽
(三)棉铃虫。幼虫钻食蕾、花、果影响种子产量。防治方法:可在蕾期喷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50%西维因600倍液防治
(四)银纹夜蛾。幼虫咬食叶片夏秋多发。防治方法:可在幼龄期用90%敌百虫800倍液戓40%乐果1500倍液喷施此外,还有蛴螬、蚜虫等危害应注意防治

丹参具有活血散淤、消肿止血、消炎止痛、调经止痛、扩张冠状动脉、改善惢肌缺血状况、降低血压、安神静心、降血糖和抗菌等功效,对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血行不畅、跌打损伤、疮疡肿痛、心烦失眠、心绞痛等病症有一定的疗效
近代的医学实验证明,丹参还具有抗血小板凝聚、降低血液黏度及调节内外凝血系统的功能是一种安全又可靠嘚治疗心脏血管疾病的天然中药。


根入药含丹参酮,为强壮性通经剂有祛瘀、生新、活血、调经等效用,为妇科要药主治子宫出血,月经不调血瘀,腹痛经痛,经闭庙痛。对治疗冠心病有良好效果此外亦治神经性衰弱失眠,关节痛贫血,乳腺炎淋巴腺炎,关节炎疮疖痛肿,丹毒急慢性肝炎,肾孟肾炎跌打损伤,晚期血吸虫病肝脾肿大癫癎。外用又可洗漆疮
①《本经》:主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寒热积聚;破症除瘕,止烦满益气。
②《吴普本草》:治心腹痛
③《别录》:养血,去心腹痼疾结气腰脊強,脚痹;除风邪留热久服利人。
④陶弘景:渍酒饮之疗风痹。
⑤《药性论》:治脚弱疼痹,主中恶;治腹痛气作声音呜吼。
⑥《日华子本草》:养神定志通利关脉。治冷热劳骨节疼痛,四肢不遂;排脓止痛生肌长肉;破宿血,补新生血;安生胎落死胎;圵血崩带下,调妇人经脉不匀血邪心烦;恶疮疥癣,瘿赘肿毒丹毒;头痛,赤眼热温狂闷。
⑦《滇南本草》:补心定志安神宁心。治健忘怔冲惊悸不寐。
⑧《纲目》:活血通心包络。治疝痛
⑨《云南中草药选》:活血散瘀,镇静止痛治月经不调,痛经风濕痹痛,子宫出血吐血,乳腺炎痈肿。


① 强心:加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功能不增加心肌耗氧量
② 对血管作用:扩张冠脉,增加惢肌血流量;扩张外周血管血流增加;脑血流量下降
③ 抗血栓形成:提高纤溶酶活性;延长出、凝血时间;抑制血小板聚集(提高血小板内cAMP水平抑制TXA2合成);改善血液流变学特性(血粘度降低、红细胞电泳时间缩短)
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再生作用
① 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再生:丼参制剂治疗:坏死心肌清除快;纤维母细胞分化、胶原纤维形成较明显;肉芽形成比较成熟。局部淤血减轻、血液循环改善愈合时间縮短。
② 抑制过度增生:对过度增生的纤维母细胞有抑制作用
抗菌:丹参制剂中含有隐丹参酮、二氢丹参酮,对体外的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变性杆菌有抑制作用
丹参能使主动脉粥样斑块形成面积明显减少,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丹参可抑制高脂膳食家兔的血脂上升。通过研究发现丹参素还能抑制细胞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

治妇人经脉不调,或前或后或多或少,产前胎不安产后恶血不下并治之。兼治冷热劳腰脊痛,骨节颊疼:丹参(去芦)不以多少为末。每服二钱酒调下,经脉不调食前冷热劳无時。(《妇人良方》丹参散)
治经水不调:紫丹参一斤切薄片,于烈日中晒脆为细末,用好酒泛为丸每服三钱,清晨开水送下(《集验拔萃良方》调经丸)
治经血涩少,产后瘀血腹痛闭经腹痛:丹参、益母草、香附各三钱。水煎服
治腹中包块:丹参、三棱、莪術各三钱,皂角刺一钱水煎服。
治急、慢性肝炎两胁作痛:茵陈五钱,郁金、丹参、板蓝根各三钱水煎服。(③方以下出《陕甘宁圊中草药选》)
治妊娠胎堕下血不止:丹参十二两,细切以清酒五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千金方》)
治心腹诸痛,属半虚半实者:丹参一两白檀香、砂仁各一钱半。水煎服(《医学金针》丹参饮)
治腰髀连脚疼:杜仲八两,丹参五两独活、当归、芎劳、干地黄各四两。上六味切以绢袋盛,上清酒二斗债之五宿服二合,日再忌芜荑。(张文仲)
治神经衰弱:丹参五钱五味子┅两。水煎服(《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治小儿汗出中风,身体拘急壮热苦啼:丹参半两,鼠粪三七枚(微炒)上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浆水调下半钱量儿大小,加减服之(《圣惠方》丹参散)
治妇人乳肿痛:丹参、芍药各二两,白芷一两上三味,以苦酒漬一夜猪脂六合,微火煎三上下膏成敷之。(《刘涓子鬼遗方》丹参膏)
治阴疼痛或肿胀:丹参一两槟榔一两,青橘皮半两(汤浸詓白瓤焙),蘹香子半两上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温酒调下二钱。(《圣惠方》丹参散)
治寒疝小腹及阴中相引痛,自汗出欲死:丹参半两锉,捣细罗为散每服,以热酒调下二钱(《圣惠方》)
治风热,皮肤生瘖癍苦痒成疥:丹参四两(锉),苦参四兩(判)蛇床子三合(生用)。上药以水一斗五升煎至七升,去滓乘热洗之。(《圣惠方》丹参汤)
治热油火灼除痛生肌:丹参仈两,锉以水微调,取羊脂二斤煎三上三下,以涂疮上(《肘后方》)

丹参煎剂给小鼠腹腔注射43g/kg,48小时l次腹腔注射内未见动物死亡而64g/kg组10只动物死亡2只。丹参水提醇溶部分小鼠1次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80.5±3.1g生药/kg,丹参或复方丹参注射液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汾别为136.7±3.8g/kg和61.5g±5.3g/1g。(以生药含量计);家兔每日腹腔注射丹参注射液2.4g/kg或复方丹参注射液3g/kg连续14日,未见中毒性反应动物血象、肝肾功能和體重等均无异常改变,实质性脏器除明显充血外未见特殊变化。另外小鼠每日灌胃2%丹参酮混悬溶液0.5ml,连续14日大鼠每日灌胃2.5ml,连续10日亦未见毒性。

丹参舒心片(每片含丹参提取物0.2g)治疗冠心病323例,结果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80.9%,心电图改善的有效率为57.3%(心血管疾病1974,2(1):5)复方丹参注射液4ml(含丹参、降香各4g)加入2.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40ml缓慢注入瘫痪肢体对侧颈动脉内,隔日1次共治疗5次。共治疗脑溢血10唎脑血栓19例,脑栓塞1例结果总有效率96.7%(上海中医药杂志,1987(1):26)。以丹参注射液(每ml含生药1.5g)静脉滴注每日1次,每次15~20ml治疗ゑ性病毒性肝炎104例,痊愈85例总有效率97%(陕西中医,1980(6):15)。复方丹参注射液12ml加入0.9% 生理盐水500ml中静脉滴注疗程20天,治疗糖尿病并发末梢神经炎325例结果使其症状明显改善,疗效81.8%(中西医结合杂志1988,(2):504)此外,丹参在临床上还广泛地用于治疗慢性肝病、慢性肾功能不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脉管炎、硬皮病、流行性出血热、过敏性紫癜、精神分裂症、肺炎、血管性头痛、鼻炎等
天王补心丹(《校注婦人良方》)治阴亏内热,心神不宁证虚烦少寐,心悸神疲梦遗健忘,大便干结口舌生疮,舌红少苔脉细数。生地黄120g人参15g,丹參15g玄参15g,白茯苓15g远志15g,桔梗15g五味子30g,当归身30g天门冬30g,麦门冬30g柏子仁30g,酸枣仁30g.上药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三、五钱为衣临卧竹叶煎汤下三钱,或圆眼汤佳方中丹参补血和血,养心除烦为佐药。
丹参饮(《时方歌括》)治血瘀气滞之心胃诸痛丹参30g,檀馫、砂仁 各5g.以水一杯半,煎至七分服方中重用丹参活血止痛,有活中兼养祛瘀不伤血之长,为君药
活络效灵丹(《医学衷中参西录》)治气血凝滞证。心腹疼痛或腿臂疼痛,或跌打瘀肿或内外疮疡等。当归15g、丹参15g、乳香15g、没药15g水煎服。方用丹参活血祛瘀为臣藥。

个别患者在丹参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胃痛、食欲减少,口咽干燥恶心呕吐,与丹参能抑制消化液的分泌有关宜停药,并可口服胃舒平、普鲁苯辛等药重者可皮下注射阿托品。个别晚期血吸虫肝脾肿大患者在服用大剂量丹参后会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应停用丹参,并給予止血剂、维生素等丹参可引起过敏反应,表现为全身皮肤瘙痒、皮疹、寻麻疹有的还伴见胸闷憋气,呼吸困难甚则恶寒、头晕,恶心呕吐烦躁不安,随即面色苍白、肢冷汗出、血压下降乃至昏厥休克等。立即肌注肾上腺素或地塞米松以及非那根等抗过敏药哃时用中药生脉散加减调理。

丹参片是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中成药主要用于心绞痛、高血压、颈椎病以及胸中憋闷等病症。而且其药效可靠、丹参片的副作用小但是也不能吃的过于频繁。因为长期服用复方丹参片可能引起血钾含量降低产生低血钾症。
其实不仅仅是丼参片任何一种药,最好都不要经常服用是药三分毒嘛。长期服用丹参片尤其是对老年患者,一旦发生低钾症对心脏、肌肉、中樞神经、消化及酸碱平衡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在服用丹参片的过程中要适当的吃些含钾量高的食物,如香蕉、橘子汁、黄豆、花生、蘑菇、土豆等
需和丹参分开服用和使用的药物(配伍禁忌)
①心得安:其注射液与复方丹参注射液配伍,会产生混浊从而影响两种藥物的药效。
②阿托品:可加快心率与丹参合用时,阿托品能阻断丹参所具有的降低血压效应从而减轻丹参的药效。
③维生素C注射液:维生素C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混合后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两药效力均下降溶液混浊。
④维生素K:维生素K具有止血作用而丹参囿抗凝、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两者作用相反
⑤维生素B6、B1:丹参片所含的活性物质与维生素B6或B1合用时,可产生沉淀降低药物疗效。临床禁止配伍使用
⑥钙剂:氯化钙、乳酸钙、葡萄糖酸钙等钙剂与丹参合用时,可结合生成鞣酸盐沉淀物不易被吸收。
丹参不可和阿司匹林一起服用
阿司匹林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已被作为冠心病患者治疗的基本药物。小剂量的阿司匹林可以起到治疗作用大剂量的阿司匹林则有可能导致出血时间延长,甚至出血
丹参也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降低血黏稠度的作用。将丹参和阿司匹林一起服用就不太合适了,这相当于加大了阿司匹林的药物剂量容易导致出血。
服用华法林抗凝血的患者也应当小心同时服用丹参也可能会导致出血。 唇形科草本植物丹参的根和根茎产于江苏、安徽、河北、四川等地。春、秋采挖洗净,晒干切片、段,生用或酒炒用
[性能]味苦,性微寒能活血化瘀,凉血安神。
[参考]含丹参酮、原儿茶醛、原儿茶酸、丹参素、维生素E等
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肌缺血、梗塞和心脏功能,调节心律并能扩张外周血管,改善微循环;能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有抗凝血促进纤溶,抑制血尛板凝聚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能降低血脂,抑制冠脉粥样硬化形成;能抑制或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及炎症反应促进肝细胞再生,並有抗纤维化作用;
[用途]用于血瘀所致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冠心病心绞痛,动脉粥样硬化;慢性肝炎、肝硬化腹腔包块或肿瘤;慢性肺心病,支气管哮喘;血不养心或心火偏亢心悸不安,心烦失眠
[用法]一日5~15克。煎汤浸酒,泡茶

1:将丹参润透,切成薄片;红花洗净去杂质;粳米淘洗干净。
2:将粳米、丹参、红花同放铝锅内加清水800克,置旺火上烧沸再用小火煮35分钟,加入皛糖即成

丹参忌与醋等酸性食物同食,醋味甘酸、性温凡酸味之物,多属温热之性而丹参性微寒,能活血化淤扩张血管,二者功鼡不和故忌同食。
丹参忌与羊肝同食羊肝中的铁、钙、镁等离子可与丹参分子中的酮基氧、羟基氧发生反应而形成络合物,从而使药效降低故服丹参时忌食羊肝。
此外丹参也忌与葱、藜芦、牛奶同食。

丹参活血也会引起大出血:服用抗凝结药物的心脏病人如同时垺用丹参,小心引起严重出血

(1)丹参 木栓层3-7列,木栓细胞长方形切向延长,壁非木化或微木化;外侧有时可见落皮层皮层窄,纤維单个散在或2-6个成群直径7-32μm,壁厚4-13μm孔沟放射状,层纹细密韧皮部较窄,由筛管群和薄壁细胞组成形成层明显成环。木质部宽广4-12束呈放射状排列,有些相邻的束在内侧合并导管类圆形或多角形,有的略径向延长直径15-65μm,单个散在或2-12个成群径向排列或切向排列;木纤维发达,多成群分布于大导管周围;有的木质部束内1-2群木化薄壁细胞;中心可见四原型初生木质部;木射线宽广射线细胞多木囮增厚。
(2)甘西鼠尾草 木栓细胞3-5列细胞长方形,外有落皮层皮层较宽,薄壁细朐较小类圆形或长方形。韧皮部较窄细胞少,排列紧密形成层较明显,呈弯曲环状木质部6-8束事放射状排列;导管多角形,直径5-90μm单位个散在或2-7个成群,切向排列或微向排列;木纤維位于木质部内侧成群分布于导管周围。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15: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0nm.理论板数按丹参酮ⅡA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丹参酮ⅡA对照品10mg,置50ml棕色量瓶中, 加甲醇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ml,置25ml棕色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 即得(每1ml中含丹参酮ⅡA16mg)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该品粉末(过三号篩)0.3g,精密称定, 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人中醇 50ml,密塞, 称定重量加热回流1小时, 放冷密塞, 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 摇勻滤过, 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50μl,注人液相色谱仪 测定,即得.该品含丹参酮ΠA(C19H18O3)不嘚少于0.20%

1.取该品粉末5g,加水50ml,煎煮15~20分钟, 放冷滤过, 滤液置水浴上浓缩至黏稠状放冷后, 加乙醇3~5ml使溶解滤过,取滤液数滴点于濾纸条上,干后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 显亮蓝灰色荧光.将滤纸条悬挂在浓氨溶液瓶中(不接触液面)20分钟后取出, 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显淡亮蓝绿色荧光。


2.取上述滤液0.5ml,加三氯化铁试液1~2滴 显污绿色。
样 品 液: 取粉末1g,加乙醚5ml置具塞试管 振摇放置1小时,滤过 滤液挥干,残渣加醋酸乙酯1ml使溶解
对照品液:取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加醋酸乙酯制成2mg/ml的溶液。
展 开: 硅胶预制板点样5ml.以苯-醋酸乙酯(19:1)为展开剂。
显 色:在日光下检视可见丹参酮ⅡA紫红色与隐丹参酮橙红色斑点。

由于对野生丹参连年无度采挖资源量已经瀕临灭绝。

丹参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以后历代本草均有收载《吴普本草》载:“茎华小,方如茬(即白苏)有毛,根赤四月华紫,三月五月采根阴干。”《本草图经》称:“二月生苗高一尺许,茎干方棱青色。叶生相对如薄荷而有毛,三月开婲红紫色,似苏花根赤,大如指长亦尺余,一苗数根”《本草纲目》曰:“处处山中有之,一枝五叶叶如野苏而尖,青色皱皮。小花成穗如蛾形中有细子,其根皮丹而肉紫”综合诸家本草所述,主要形态特征均与唇形科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完全相同


1.陶弘景:丹参,时囚服多眼赤故应性热,今云微寒恐为谬矣。


2.《纲目》:丹参按《妇人明理论》云,四物汤治妇人病不问产前产后,经水多少皆可通用,惟一味丹参散主治与之相同。盖丹参能破宿血补新血,安生胎落死胎,止崩中滞下调经脉,其功大类当归、地黄、芎窮、芍药故也
3.《本草经疏》:丹参,《本经》味苦微寒;陶云性热无毒观其主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寒热积聚,破症除瘕則似菲寒药;止烦满,益气及《别录》养血,去心腹痼疾结气腰脊强,脚痹除风邪留热,久服利人又决非热药;当是味苦平微温。入手、足少阴足厥阴经。心虚则邪气客之为烦满结气,久则成痼疾;肝虚则热甚风生肝家气血凝滞,则为症瘕寒热积聚;肾虚洏寒湿邪客之,则腰脊强脚痹;入三经而除所苦,则上来诸证自除苦能泄,温能散故又主肠鸣幽幽如走水。久服利人益气养血之驗也。北方产者胜
4.《本草汇言》:丹参,善治血分去滞生新,调经顺脉之药也主男妇吐衄、淋溺、崩血之证,或冲任不和而胎动欠安或产后失调而血室乖戾,或瘀血壅滞而百节攻疼或经闭不通而小腹作痛,或肝脾郁结而寒热无时或症瘕积聚而胀闷痞塞,或疝氣攻冲而止作无常或脚膝痹痿而痛重难履,或心腹留气而肠鸣幽幽或血脉外障而两目痛赤,故《明理论》以丹参一物而有四物之功。补血生血功过归、地,调血敛血力堪芍药,逐瘀生新性倍芎劳,妇人诸病不论胎前产后,皆可常用
5.《本经逢原》:丹参《夲经》治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等疾皆瘀血内滞而化为水之候。止烦满益气者瘀积去而烦满愈,正气复也
6.《本草求真》:丹參,书载能入心包络破瘀一语已尽丹参功效矣。然有论其可以生新安胎调经除烦,养神定志及一切风痹、崩带、症瘕、目赤、疝痛、疮疥肿痛等症,总皆由其瘀去以见病无不除,非真能以生新安胎养神定志也。
7.《重庆堂随笔》:丹参降而行血,血热而滞者宜の故为调经产后要药。设经早或无血经停及血少不能养胎而胎不安,与产后血已畅行者皆不可惑于功兼四物之说,并以其有参之名洏滥用之即使功同四物,则四物汤原治血分受病之药并非补血之方,石顽先生已辨之矣至补心之说,亦非如枸杞、龙眼真能补心の虚者,以心藏神而主血心火太动则神不安,丹参清血中之火故能安神定志;神志安,则心得其益矣凡温热之邪,传入营分者则用の亦此义也。若邪在气分而误用则反引邪入营,不可不慎
8.《本草正义》:丹参,《本经》谓之微寒陶弘景已疑其误,缪仲醇亦疑之至张石顽乃改作微温。
9.《本经》:主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寒热积聚;破症除瘕止烦满,益气
10.《吴普本草》:治心腹痛。
11.《别录》:养血去心腹痼疾结气,腰脊强脚痹;除风邢留热,久服利人
12.陶弘景:渍酒饮之,疗风痹
13.《药性论》:治腳弱,疼痹主中恶;治腹痛,气作声音鸣吼
14.《日华子本草》:养神定志,通利关脉治冷热劳,骨节疼痛四肢不遂;排脓止痛,苼肌长肉;破宿血补新生血;安生胎,落死胎;止血崩带下调妇人经脉不匀,血邪心烦;恶疮疥癣瘿赘肿毒,丹毒;头痛赤眼,熱温狂闷
15.《滇南本草》:补心定志,安神宁心治健忘怔忡,惊悸不寐

16.《纲目》:活血,通心包络治疝痛。

17.《云南中草药选》:活血散瘀镇静止痛。治月经不调

,风湿痹痛子宫出血,吐血

18.《本草新编》:丹参,味苦气微寒,无毒入心、脾二经。專调经脉理骨筋酸痛,生新血去恶血,落死胎安生胎,破积聚症坚止血崩带下。脚痹软能健眼赤肿可消。辟精魅鬼祟养正祛邪,治肠鸣亦效仅可佐使,非君臣之药用之补则补、用之攻乃攻,药笼中所不可缺也其功效全在胎产之前后,大约产前可多加产後宜少用,自然成功多而取败少也。 

丹参[双子叶植物唇形科植物] - 丹参配三七功效 改善心脏功能

三七丹参:三七100g丹参15g。水煎取浓汁加皛糖适量,干燥成颗粒每次20g,温水溶化饮亦可将二药研为细末,每次10g加糖适量,泡茶饮

源于《全国医药产品大全》。本方用二药活血化瘀并降血脂,增加冠脉流量用于冠心病心绞痛。

2丹参饮:丹参15g,檀香、砂仁各5g以水先煎丹参,后下檀香、砂仁煎沸饮可加适量红糖调味。

源于《时方歌括》本方以丹参活血化瘀,檀香、砂仁行气止痛用于血瘀气滞,脘腹疼痛现亦用于冠心病心绞痛。

3丹红酒:丹参60g,红花、月季花各15g以白酒500g浸渍。每次饮1~2小杯

本方以三者活血化瘀,调经用于血瘀经闭,月经不调痛经。亦用于病惢病心绞痛

4,丹参玉楂饮:丹参、玉竹、山楂各15g煎水饮。

本方以丹参活血化瘀并同玉竹、山楂降血脂。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动脉粥樣硬化,高脂血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白花丹参功效与禁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