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漫画版读:“无友不如己者”到底是什么意思

  真正的哲学家,无不是其所创立或信奉的思想的忠实践行者或完美体现者;真正的有价值有生命力的思想,则是对创立者或信奉者所言所行的全面的深刻的有意义的记述、概括、解释。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  学而时习之:一说是“时常温习”,一说是“在一定的时候”。前说,以经解经,以“温故而知新”解之。后说,更确切。  理论与实践结合。知行合一。  有朋自远方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不得行,朋友代行之。朋友从远方来,沿途的风土人情,所经所历所想,都可以说给我听,开我的眼界,长我的见识,也是一种学习。  想起蒲松龄与《聊斋志异》。在路边摆茶水摊,免费供应,只要讲故事即可。  异曲同工。  两千多年前,图书缺乏,且都是笨重的竹简,求知的途径少之又少,也许就是因为这个,才有了后来孔子开办私学,平民教育。  人不知而不愠。末句是有些费解的。缺少宾语。通常的解释是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  以经解经。本章末句“不患人知不己之,患不知人”,还有“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不患人知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君子病无能也,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也说的过去。  但是,如此解释,前后有些不连贯。本节所要表达的就是学习,那么末句的意思是什么?  孔子一生自得的就是“好学”,“未有好学如丘者。”而对于不好学,不上进的人,孔子是讨厌的,甚至是生气的。“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在这里,人不知,不亦君子乎,知,名词作动词,求知,求学。他人,或者学生,不爱学习,不求上进,如此好的学习条件,学习环境,来之不易;既然这样,由他去吧,我也不用为此生气。不是我不用心教,而是他不用心学啊。
楼主发言:36次 发图:0张 | 更多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家天下的开始。  有子,孔子的学生。这话,孔子是断断不会说的。如果能说这话,孔子也不会在活着的时候四处碰壁。  对于统治者来说,这话最对他们胃口。若不是有所顾忌,他们恨不得把它置顶;也是给孔子个面子。  孝是缩小了的家庭化了的忠,忠是扩大了的朝廷化了的孝。  孔子死后,儒家四分五裂,跟墨家一样。  本立而道生,有子没敢说“本立而仁生”。  仁,是儒家的最高道德境界,儒者毕生追求精神最高点。  孔子最反对的就是将“仁”简易化简单化简朴话。  低标准,宽要求。  孔子坚决反对的,他的学生却去作了。  有子用“孝弟”将家庭伦理与政治伦理合为一体。  善事父母者曰孝,善事兄长者曰弟。孝弟是仁的开始,但不能说是仁的根本。人,出生于家庭,成长于家庭;是做人之始,做事之始,也是学礼之始。  历史上,现实中,有些大奸大恶之徒,都是孝子。
  @鲁布衣
05:58:04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家天下的开始。  有子,孔子的学生。这话,孔子是断断不会说的。如果能说这话,孔子也不会在活着的时候四处碰壁。  对于统治者来说,这话最对他们胃口。若不是有所顾忌,他们恨不得把它置顶;也是给孔子个面子。  孝是缩小了的家庭化了的忠,忠是扩大了的朝廷化了的孝。  孔子死......  -----------------------------  兄台高见。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一般人对这句话的理解基本都局限在读书之下,而且是读所谓的圣贤书,其实这是大大缩小了这句话的本意,也将孔子思想的指导意义大大局限了。  其实这句话对各行各业里的每个人都有效,放之四海而皆准。  比如读书人,学习到了知识之后继续反复练习、温故而知新,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得到更高的认识,最终会产生真正的悟性,启发自己的智慧,以致因此去创新,获得更大的乐趣。  每个运动员也是一样,学到基本技术之后就是反复的训练,最终就会出成绩。  做技术的、做生意的、甚至打麻将的,哪个不是这样的呢?都是这样的!  与之相反的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懒散、惰性、荒废。
  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巧言令色,最形象的莫过于那些媒婆老鸨,屏幕上出现的都活灵活现。  《朱子家训》: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在过去,都是些巧言令色之人。  西方有个机构经过长时间研究发现,中国人说话时,大脑皮层上有两个区域处于活动状态,而西方人则只有一个区域。结论是说中国话会让人聪明。当时看到报道,我笑了。  有两个区域活动的,肯定就是巧言令色之人。  与人交谈时,耳朵里听着别人口里的话,脑袋里寻思话外的意思;然后心里思考如何应对,然后在拐弯抹角说出来。  两个区域?不够的。  文化心理,民族性格,中国人向来含蓄,有二坚决不说二,只会说一加一。  网络语言,汉字夹杂英文。禁止不了的。  过去有江湖黑话。每个行业有每个行业的黑话。就是文人,也是有黑话的。  文人的黑话就是“四书五经”。  想女人了不说想女人了,就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工钱不叫工钱,叫“润笔”。  诸如此类。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儒门省功。自省,反省。  道德水平的提高,精神境界的提升,只有一个方法,——省。  不单单指这三个方面,只是最重要三个方面。  也算是儒门心法。  人与人的差别,不在人前,只在背后,背后的“内省”。  需要自己体会,感悟。  就像苹果桃子,不亲自尝一口,无论别人怎么说也是体会不到的。  第一节是孔子,第二节是有子,第三节是又孔子,第四节是曾子。  如此排列,是有涵义的。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既然孔子郑重其事的提出,可见当时为君者:做事(施政)马马虎虎,说话随随便便,奢侈浪费,不体恤下属,随意使唤老百姓。  有人说,孔子总是替当权者着想,而少有为百姓说话。  这是不对的。  在那时那地,国家是君主的私有,打个比方,国家好比是只羊,老百姓好比是羊身上的毛。  爱羊毛,则必须爱羊;爱羊,也就是爱羊毛。羊(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孔子尽他最大努力,来劝谏引导君主,——存仁心,施仁政,其目的也就是富民安民。  事君如事父,孔子是不为的,不会这么做的。  在当时,已经不再把君主当回事了。陪臣执命是常事。  孔子既不阿谀奉承,也不恣意妄为,而只是“尽臣之礼”。  说臣子该说的,做臣子该做的,其他的与我无关。  只是“尽臣之礼”,有人却说孔子谄媚。可见当时君主的弱势。  对于不被重视,不被当回事的君主,是多么渴望那些大臣们能象对待父亲那样孝敬自己。  他们不知道“自省”,不知道“反省”,一味埋怨别人。  谏议,提不提,是孔子的事情;接不接受,是君主的事情。  不提,是孔子的失职。提了,是尽臣之职,尽臣之礼。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第,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学文。  传统蒙学读物《弟子规》,就是对此节的详细阐述,是本节内容的具体化生活化。  身体力行《弟子规》,走到哪里都不会被人说没家教。  古代教育,重道德修养,轻专业知识。而现代教育,尤其应试教育,恰好相反,轻道德修养,重专业知识。  这是后世儒者的曲解,也是由于孔子的弟子只给我们留下了《论语》。  孔子不仅是道德圣人,而且是音乐专家,礼仪专家,管理专家,外交专家,车驾战阵专家,射箭专家,等等。六艺。  只是孔子把道德修养排在第一位。先学做人,再学做事。  人的存在,需要处理好三大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还有就是自我身心之间的关系。孔子的儒学阐述的主要是人与社会的关系。  之所以要说孔子的儒学,是因为后来的儒者都或多或少的曲解或者歪解了孔子的儒学。尤其是宋明理学,王阳明的心学,即使孟子,也是不尽相同。  但是污水还是都泼在了孔子的头上;受天下之诟。  受后世儒学的影响,有人说,中国人的爱是等级差别的。像是数个由小到大的同心圆。最里面的是家人,再外一圈是亲戚朋友,再外是同事,同乡,认识的直到陌生的。  也就是由此产生了中国人的“关系学”。  西方的基督教,男的都是兄弟,女的都是姐妹。平等。  中国人做事,先看关系亲疏,不管规章制度。中国人会为了亲人熟人而去侵犯其他人的正当的合法的权益,而没有丝毫愧疚感,甚至洋洋得意,是能力的体现。  孟子曾经骂墨子不是人,就因为墨子提出的“兼爱”。
  孝,对待父母。弟,对待兄长朋友。谨,少说话,信,说到做到。汎爱众,博爱。亲仁,美好的物,要珍惜,美好的事,要去做,美好的人,要接近。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之化矣。  现在,逃避高尚,畏惧高雅,肢解道德,调侃先贤。  孝,对待父母。弟,对待兄长朋友。谨,少说话,信,说到做到。汎爱众,博爱。亲仁,美好的物,要珍惜,美好的事,要去做,美好的人,要接近。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之化矣。  现在,逃避高尚,畏惧高雅,肢解道德,调侃先贤。  孝,对待父母。弟,对待兄长朋友。谨,少说话,信,说到做到。汎爱众,博爱。亲仁,美好的物,要珍惜,美好的事,要去做,美好的人,要接近。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之化矣。  现在,逃避高尚,畏惧高雅,肢解道德,调侃先贤。  子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尽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贤贤,尊重贤者,尊敬贤者,接近贤者。向贤者学习。  易色,也许是“易己”之误。改变自己。  孝,忠,信。  学习,然后全心全意做到。学习孝,忠,信,是要身体力行,不是背过几句话,几篇文章,炫耀学问。有的人,虽然没有学习过孝忠信的理论,但他们能在生活中工作中做到了孝忠信,孔子认为他们也是学习过的,而且是优秀的。  就好比,有的小学毕业的董事长总裁,不是工商企业管理博士,但他们的生意依然做的很大,你能说他们不会管理吗?  儒家学说,不仅仅在知,而是在行。孔子一直反复强调。  把论语全篇背下来,不如认认真真做到一点,哪怕一点点。  儒,释,道。  儒家追求的是人与社会的和谐,道家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佛家追求的是人身心的和谐。  不是说“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而是各有侧重。  三者殊途同归。  孔子,老子,释迦牟尼,皆成千古圣贤。  对于文字(经典),可以学习,可以尊敬,但不需要膜拜。因为文字,仅仅是文字。  释迦牟尼说过,文字如筏。过河,需要渡船,然而到达彼岸之后,渡船就被弃置在身后,没有人会背着渡船前行。  因为渡船只是工具,不是目的。  庄子则说:得意而忘言,得鱼而忘筌。  虽然孔子一直强调学习,但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为了“成仁”。故而他说: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为了强调文字的局限性或者担心后来者对文字的过分迷信,释迦牟尼甚至有些极端地以拈花微笑传法于迦叶: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大藏经》,佛教经典总集,上万卷经书,阅读者即使全部背下来,也许还不如目不识丁的老太太持念“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超脱轮回往生极乐。当然研究者或记忆力超常表演者除外。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无惮改。  求学,问道。态度要诚恳,认真,庄重。  无论教学者,还是学习者。  嘻嘻哈哈,无所谓,不当回事,是不行的。  同样的老师,同样的课程,成绩千差万别,无它,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不同而已。  同样的话,同样的问题,老师说的,小朋友会认真去做,爸妈说的,就可能不那么在意了。  所以古代有易子而教。即使是大学问家,也会把孩子交给他人去启蒙。  结交朋友,要去结交修养深厚,道德高尚的。譬如下棋。跟臭棋篓子下棋,越下越臭。  闻过则喜。文过饰非,是真过也。  改一过,则吾身少一过。  修身的过程,就是知过改过的过程。  感谢指出过错的人,无论朋友还是他人。  最了解你的,不是亲人朋友,而是对手。  所以有感谢对手,高手寂寞之感。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春秋时期,不封不树,所以孔子将他母亲与父亲合葬时,颇费了些周折。  现在,各种言论,各种政策频出。  有说,死人跟活人争地的。过去的两千多年,逝者无数,地从未曾见少。  墓地比房子都贵了。  死不起了。  成了赚钱发财的工具。  大规模平坟运动屡屡发生。  强制火化,近期有报道不少老太太提前去世。  在农村里,千年前的,几百年前的,少有少见。自自然然退出。  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最好。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真正的学问,不在书本里。  观察力的重要性。  衣食住行,民生,老百姓的生活水平,精神面貌,道德修养,一目了然,何必去问当权者?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真正的学问,不在书本里。  观察力的重要性。  衣食住行,民生,老百姓的生活水平,精神面貌,道德修养,一目了然,何必去问当权者?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父爱,是有约束,有压力的爱,但也是深沉的爱。  对于儿子来说,失去父爱,孤独感尤甚。  由被动的道德修养到主动的道德修养。  儿女的道德修养,难道不是父母的最大欣慰?  道德败坏,不仅辱及自身,亦辱及祖宗。  人说没有家教。  想起欧阳修的那篇《泷冈阡表》,感动的流泪。  为子之道,孝莫过于此。  为父之道,不过如此。
  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孔子的思想,《论语》里,被引述的最多最滥的一是仁二是和。  做人以仁,做事以和。  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身心的和谐。  孔子认为,合于礼者则为和。礼者,周礼也。  礼,是最高的行为规范。  既不过,亦无不及。  和,仅仅是个称谓罢了。但是往往本末倒置了。  就像,扶老人过马路得到表扬,跟想得到表扬而去扶老人过马路是不同的。这样也还没什么,但如果那老人并不想过马路却被热情的扶过马路去,就有些苦笑不得了。  这是个笑话。  譬如学雷锋。每年的那几天,听说有的敬老院里玻璃被擦了好几遍,老人家的脸被洗了好几次。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人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言而有信,但不必“言必信“。  说话,不一定说到做到。  说到做到,言而有信,只看是否合于法律道德。  孔子一直反对无原则的“言必信”。  但也不能顺口开河,满嘴跑火车。  足恭,过分的恭敬,孔子耻之。  评书里常说一句话: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自高。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贡曰:贫而无谗,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贡的看法,孔子的看法,子贡理解了孔子的看法。  很好的教学案例。  内容丰富。  能深入加以体会,就能明白学习的真谛。  认识的逐步提高。  想起王国维的三重境界:一、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的人憔悴。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贫而无谗,富而无骄。是第一重。  贫而乐,富而好礼。是第二重。  还有第三重,第四重…………  不是因为贫而乐,或者说乐不是因为贫。  乐,无关乎贫富。  物欲之乐,容易得,也容易失。  炫富事件,层出不穷。  贫,顺天应命,不舍努力。  富,谢天惜福,尽心慈善。  老子说过,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苏格拉底说:认识自己。  每个人的认识能力有高低,理解能力有差异,不是自己所能决定。  提高自己就好了。  孔子说的“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也可以分为三重境界的。  第一重,人知我。每个人都渴望别人的了解,理解,并以之为知己。古有“高山流水知音难觅”,今有“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还有“士为知己者死”。以死酬知己,可见知己之难寻。  而且,别人了不了解,理不理解,不是由我说了算的。这有关于他的性格,脾气,文化信仰,道德修养等诸多方面。  遑论知己,能不结怨成仇就不错了。一个人躲在墙旮旯里自说自话,不知道从哪里扔出来的石头就砸到你的脑袋上。  第二重,我知人。打个比方。如果我是个小学生,那么我只能跟小学生探讨小学的知识;如果我想跟大学生交流大学的知识,那么我必须先学习并掌握他,否则的话真是“话不投机”了。  学习的目的,一是增长知识,二是提高修养。这是我的看法。  “知识无用论”,“知识越多越反动”“臭老九”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时代更是进了历史博物馆了。  可以说,现在只要上过学的都可以算是“知识分子”了。  第三重,我自知。了解别人重要,了解自己更重要。  用句大白话说就是:知道自己一顿饭吃几碗干饭。  是块什么料。  然后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不怨天不尤人。  想起徐志摩追求爱情时说的话“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这句话也可用在人生其他方面。  就连孔子好像也说过“知我者,其天乎。”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职业道德。  医生有医德,教师有师德,为政的有政德。  每个职业都有各自的职业道德,农民也不例外。不是自己吃绿色的,卖出去是“黑色”的。  在《孝经》,职业道德为“孝”。  法律是必须的,再健全完善的法律制度,也有鞭长莫及的地方。  医生,教师,官员,原本最受尊敬,职业道德最为称道,可是现在却屡被诟病?  德才兼备,德艺双馨,才华才智与品德一定是分离的吗?  每个人都好比是一辆车,才智是发动机,而品德是方向盘。如果一辆跑车没有方向盘,那么当他上路之后,后果不堪设想,不仅伤害别人,也会伤害自己。  乐善好施,无私助人,遵纪守法,信守道德,学习雷锋,往往被人嘲笑,讥为傻子,贬为无能。而损人利己,炫富逞强,假公济私,逍遥法外,却被大力崇拜,奉为“成功人士”。  现在,无论学习什么  ,总会先问一句——有什么好处?有什么用?  那么,品德于人,到底有什么用?有什么好处?是不是它真的“大而无用?”是不是它真的可有可无?  想到这儿,我想起一些所谓的“商”。  智有智商,情有情商,财有财商。那么,品德有没有“商”呢?上百度一查,还真有——德商;不光有德商,还有政商。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子曰:道子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遵守法律,是被动的,是因为畏惧。而修德守法,是主动的,是从内心里信奉无违,而且能超越法律之真达到道德之善。  联想到佛家的不杀生。  一、事不杀。不知道为什么不杀生,只是遵守戒律。所以不杀生。  二、理不杀。知道为什么不杀生,明白杀生的后果。所以不杀生。  三、心不杀。内心慈悲,众生平等,心中没有贪念,没有杀意。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随心所欲,不逾矩。  品德于人,有如翅膀之于雄鹰。虽然捕捉猎物不如锋利的爪子,撕扯食物不如尖利的巨喙,,但是,宽大有力的翅膀可以让雄鹰飞得更高,飞得更远,飞得更平稳。  对于普通的人普通的工作者,品德的高低,影响力有限,仅仅止于自己或者家人朋友。但是,医生,教师,为政者,就完全不同了。  他们的工作,或关于大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或关于青少年知识的传播品德的教化,或关于一方百姓的民生福祉,责任重大,个人能力必须保证,道德修养更不能马虎。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谈到了孝。  接下来的几节依然谈得是孝。  孝,是为子之道。  可惜,在论语里,孔子只谈到了为子之道的孝,而没有论及为父之道的“慈”。  孝,不是无原则的,不是无极限的。  在本节,孔子说“无违”,是很容易引起误解产生歧义的。所以孔子马上加以阐释。  孝,以礼节之;礼,以和节之。即前面说的“礼之用和为贵。”  即使如此,后来还是明目张胆的歪曲了孔子的本意。  比如: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自古以来,生孩子好像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只要结了婚就可以,不管心理有没有成熟,最起码的养育知识有没有具备,适合不适合做父亲,都认为那是纯粹个人的事情,别人无权过问。  很久以前,想过,偶尔闪过的一个念头,国家是不是应该办一个家长学习班,类似于驾校的东西,领取结婚证之后还需要进去学习过并考取家长资格证,也就是准生证——这样才可以生孩子做父母。  是啊,从古到今,都只是教我们怎么做一个好儿子,谁教过我们怎么做一个好爸爸,什么样的爸爸才是好爸爸。  每个爸爸,都是跟儿子一起慢慢成长,慢慢学习的,有的人拿到的是大学文凭,而有的仅仅是小学文凭。或许,有的爸爸一辈子都是文盲。  儿子,就是爸爸的文凭。  这个学校,应该不仅仅是存在于想象当中的一个笑谈吧?  《关于孝》  ………………………  孝究竟是什么?究竟该如何行孝?  作为千百年来行孝模范事例的《二十四孝》,真的值得后人学习吗?翻开《二十四孝》,血淋淋,令人毛骨悚然。自虐,虐人。自残,残人。  羊有跪乳,鸦有反哺。  孝是必须,应该,天经地义,不容质疑。但问题是如何行孝。  孝,不以其道行之,便是不孝。  不以其道所行之孝,反而更加彰显了父母的残忍,愚昧,无知,冷酷。  伪孝,莫过于此。  无论理想还是现实,目标过于极端,高不可及,结果只能让人唯恐避之不及,只好绕道而行。  孝,如此;孔子的仁亦如此。贤哉之颜回,也只能做到一月不违仁。而孝,如《二十四孝》,试问天下,又有几人能做到?  即使做到,也不必去做。行孝以其道,不以其道之孝,不必行,不必做。何为其道?  一句话,就是人性。  只有合乎人性的孝,才是真正的孝,才是可行的,可做的。违反人性,灭绝人性的孝,不做也罢。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可以有两种解释。  作为儿女,一是担忧年纪越来越大的父母的身体;二是除了身体,没有什么可让父母担忧的。  工作,学习,生活,自己应付得来,处理的好,安排的妥当。  至于身体,有时候,病者命也,不是完全由个人所能左右。  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也是一种孝。就是《孝经》开篇说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  至于本节具体是哪种意思,需要结合史书记载去了解孟武伯的生平。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之?  从前,养儿防老,后来,计划生育好国家养你老,现在,以房养老。  前半辈子买房,后半辈子卖房。  现在,把宠物当亲人养活,把亲人当猫狗一般看待。  菜根谭里有句话,大意是:如果以有没有淫思邪念为判断标准,那么世上没几个君子。如果以财物奉养多寡为判断标准,那么世上没多少孝子。  子游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肉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物质上的孝养重要,言语,精神上的孝养更重要。  孔子曾经说过,父母在,不远游。那是过去。现在,交通发达,生活空间,活动范围远远超出以往,加之工作压力大,一年两年不回家是常有的事情。  但这不能成为推卸责任的借口。  可是,现实条件不允许,并非个例,已经形成普遍。  有心无力。最好的也不过是打个电话问候一下,或者每月汇部分款。  想到这里,脑子里冒出了个想法。  “异地孝亲网”。成立一家网站。  就是,我代你行孝,你代我行孝。我代替你照顾你的父母,你代替我照顾我的父母。  比如一个南京的朋友在北京工作,另一个北京的朋友在南京工作,那么两个人就可以结成“异地孝亲”的对子。  每个星期,或者隔三差五,固定不固定,上门探望一下,聊聊天,或者偶尔有体力活帮忙一下。如果身体不舒服,头疼脑热,感冒,帮助去医院做检查治疗。  不花多少钱,只是付出点时间。  对父母来说,一个孩子变成了两个孩子;对子女来说,一个爸妈变成了两个爸妈。  自利利他,利人利己。  不是义工,胜似义工。  这应该是一个有利于个人家庭社会的事情。  这么一个网站,不知道需要多少投资,希望有条件有能力的朋友能早日实现。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最高明的相术。  谨言慎行。  常说一句话:人在做,天在看。实际上是:人在做,人人看。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在学习的过程中,优秀与平庸的差别就在于谁多读了一遍或几遍。  轻易得到的大多是平常的,幸运的除外。  越是高深的精粹的,无论学问还是道理,总是要多费些脑子的。  子曰:君子不器。  老子也说过相类似的话。  每个人都是一团泥,或是一块木头。  成长过程中,不要急于去进窑炉里,把自己烧制成一个茶壶,茶碗,罐子,缸,或者花瓶。也不要急于去刀斧加身,把自己雕琢成一个桌子,椅子,门窗,或者箱子。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交之以义,小人交之以利。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学而不思则怠。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两种解释:一,致力于邪说,是没有好处的。二,攻击邪说,那么邪说的危害就逐渐消亡。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有句话说:知道自己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不知道自己知道,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四种境界。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哉其中矣。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措诸枉,则民服;枉措诸直,则民不服。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从政。统治者,领导者,上位者。管理方式,管理方法。  说复杂其实也简单,说困难其实也容易。  要求或者希望别人做到,首先自己做到。  俗语说打铁还需自身硬。  蒋介石曾困惑不解,为什么优秀的人才都跑到共产党那边去了。  管好自己,管好家庭,也是对社会做出贡献。  平常所说的,做好本职工作,就是爱国。  为政,从政,事关百千万人的生活生产生命,需要大能力,大智慧,担负大责任,抵御大诱惑,而贯穿其中的就是-修身。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无信不立。  信,在西方,已属法律范畴,在国内现在还属道德范畴,但也渐渐开始用法律来加以规范。  曾经有个留学生仅仅在公交车上逃过一次车票,就在国外生活不下去了,只能回国。  许诺,之后践诺就需要付出或大或小的代价,所以不轻诺。  许诺之前,先考虑一下,是不是能做到。  但是,有时候,出于面子,或者虚荣心及其它,不好意思拒绝,不忍拒绝,无法拒绝。虽然当时皆大欢喜,但是最后烦恼了自己,失望了别人。  懂得拒绝,是一种智慧。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梁漱溟的父亲临去世前曾问:这个世界会好吗?后来这句话被用作他的访谈录的书名。  子张问的是,未来的世界怎么样?未来的世界会好吗?  这是一个大问题。  孔子是“礼”的维护者,而不单单是“周礼”的维护者。  周礼继承于商礼,商礼继承于夏礼。  周,这个朝代有一天也会灭亡的,就像夏殷商灭亡一样。但是,只要华夏文化不绝,那么无论多少朝代更替,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精神都是一以贯之的,坏不到哪里去的~对于真善美的理解,价值观的判断标准。  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性格。  一个人,对于他的家人与朋友来说,他的喜怒哀乐他的好恶他的生活态度做事风格是大致了解的,不因为别的,就是在于他的性格。  如果有一个没有性格的人,想来是没有人能与之和谐相处的,因为谁也不知道他会说什么,他要做什么。  孔子自信而又自负地认为,他是华夏礼文化的集大成者,是最好的继承者。这是一份荣誉,更是种责任。孔子不仅仅要做最好的礼文化继承者,还要做最好的传承者。他不想让华夏礼文化断送在他的手里。  但是,现实是残酷的,本应是礼文化的代表者兼受益者的贵族统治者们,首先选择了放弃了。  开办私人教育,实在是孔子的无奈之举。  礼文化的平民化,平民化的礼文化教育。  传承礼文化于平民,一时的无奈之举,却成就了千古的孔子,千古的儒学,千古的华夏。  在他国他民族他文明看来,华夏华夏民族华夏文明,是那么的不可思议,令人称奇。  对于英语世界,二百年前的文献资料,除了专家,没人看得懂。可是在我们,两千多年前的文章,读来朗朗上口,学来津津有味。  两千多年来,中华大地,分分合合,合合分分,数次异族暴力入侵及残酷统治,几近亡种灭国,然而虽一息奄奄而犹屡挫屡奋愈挫愈勇,其中多半便是得益于当年孔子所继承而又传承的礼文化。  没有孔子对于华夏礼文化的继承与传承(包括后来孟子曾子及董仲舒儒门传人的发扬光大和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没有秦始皇的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与发展,便没有绵延两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华夏民族,以及现在的我们---中国。
  有人说,孔子是保守的,落后的,是奴隶制度的维护者,是贵族奴隶主阶级的代言人,尤其是在文革中,其实都是不确切的。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而不为,无勇也。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风不定,则草必乱。  若要草不乱,风必先定。  善政无“暴民”。  世上本没有”暴民”,只因为有了乱政,然后产生了”暴民“。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三家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这种行为,后世有个专用名词:僭越。也是一种罪名。是要杀头的,甚至于诛灭九族。  前几天一条新闻:一中学校长乘坐敞篷轿车检阅军训学生,如果孔子还活着,也许还会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还好,如今开放,条条框框少了,人心也大了。  如果故宫里的那把龙椅可以免费随便坐的话,游客没有不愿意奉献一下屁股的。  做皇帝,可能不是每一个男人的梦想。但是,皇帝那一呼百诺的威风,唯我独尊的气势还是挺吸引人的。  刘邦当了皇帝以后,痞子习气不改,依然没个正形。待大臣们制定了高低贵贱等级森严的朝堂礼仪制度,刘邦高兴万分:我今天才知道了当皇帝的乐趣,做皇帝的威风。  今天的礼仪,是人际交往间的行为规范。而古代的礼仪,更多体现的是身份等级差异。  平等,是世界普遍的价值观。但是,平等,只是生命价值,人格,公民权利的平等,而非全部。  曾经有两个故事让我十分感慨:一是克林顿担任总统期间,有一次他的夫人希拉里到访一家俱乐部,下班时间已过那个看门的老头礼貌地请出了玩性正浓的第一夫人,然后锁上门,走了。第二天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一切正常。  第二件是发生在英国:丘吉尔当选首相后跟他的一位老朋友到一家小酒馆庆祝,一进门,就有不少人认出来了,但是他们只是举起手中的酒杯示意一下,然后喝酒的继续喝酒,聊天的继续聊天,进来的仿佛不是一国首相,而只是一个老朋友。  我曾想,什么时候这样的小事发生在中国,出现在身边。也许,到那时,中国才算得上是一个真正的大国,中国人才算是真的站起来了。  我们不需要不合理的不平等,但却需要合理的等级存在,差异存在。  知识的差异,能力的差异,……教授,副教授,一级二级三级诸如此类。只有等级才能体现差异,体现价值,从而赢得尊重,赢得信任。  可现在,专家,却成了“专门骗大家”。  孟子说他自己”善知言”。孔子不仅“善知言”,而且“善知行”。  有不臣之行为,必有不臣之心。有不臣之心,才有此不臣之行为。  孔子曾经说过: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  一言一行都暴露了内心。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夫礼,与其奢也,宁简;丧,与其易也,宁戚。  孔子并不拘泥于礼乐。仁,是礼乐的灵魂。而礼乐不过是仁的华丽的外衣。  不是为了礼乐而礼乐。就像不是为了和而和。  大哉问。有两层意思。一是,你问的问题很好,能意识到礼乐并不是根本,不容易。二是,你问的问题太大,那是个一般概念,就像一个人突然问你什么是生活,什么是人生,什么是爱情一样,没法一下子用三言两语回答清楚的。  所以孔子用了具体的两件事来做做答。  礼的奢与简,丧的易与戚。  墨子曾攻击儒家的厚葬。由此节看出,孔子对于葬的明确态度。  孔子并不提倡厚葬。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华夏之亡也。  有点文化歧视,更多的是文化的自信。  即使没有君主,官员,法律等诸多外部力量的管束,违法犯罪的事情,道德败坏的事情不能说没有,但也不会很多。  道德自律,文化自律。  想起王阳明的一首诗:不敢妄为些子事,只因曾读数行书。严霜烈日皆经过,次第春风到草庐。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易》,群经之首。自孔子作《传》后,一脉双流,形而上者成为哲学,形而下者成为卜术。  占卜,或许灵或许不灵,但有两种情形肯定不灵。  一是求卜者的心,二是求问的事。心诚则灵。如果嘻嘻哈哈,不以为然,以玩笑的态度求问,不灵。如果所问所求的事,非法无德,损人利己,同样不灵。  就像偷盗者去求问能偷多少,贪赃者去求问能贪多少。  就算是烧香拜佛,也是不灵的。  鬼神不会去保佑你偷盗贪赃。  越是这种人,往往大手笔,来钱快嘛。  连林放都明白的道理,难道泰山之神会不明白吗?  善待父母,父母就是佛,善待朋友,朋友就是佛,善待自己,自己就是佛。  季氏不是去求神拜佛,而是去祭祀泰山。  后世泰山封禅的缘起吧。  只有天子才有这资格。  人,总是想努力证明自己的价值,尽力体现自己的价值。  现在,奢侈品畅销,原因不外乎就是  想通过衣食住行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体现自己的价值。  仪式,也是其中一种体现方式。  竞争,现在是个竞争的社会,但是往往会出现恶意竞争。  文人相轻。  古语云: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是往往:武争第一,文厌第二。  各种阴谋诡计频出,无数悲剧上演。  于是乎有了各种各样的传播韬光隐晦的思想学说,以及主动或被动避世的隐士群体。  虚荣心作祟,嫉妒心使然。  君子之争。君子也是有竞争的,但是君子的竞争是公开,是公平的,是公正的。  没人跟你争,竞争,说到底,是自己跟自己争。  孔子以射箭为例,我以举重为例。  你吃几碗干饭,能举多少公斤,自己心里清清楚楚。  去奥运会比赛,只要举出自己的最好成绩就可以了,别人能举多重那是别人的事情,  如果冠军的成绩是三百公斤,而你只有二百公斤,要么你努力训练超过三百公斤,要么终生与冠军无缘。  当然你也可以用些别的办法,比如吃点兴奋剂,或者给他人偷偷下点巴豆或者其他别的什么东西。  其实,说到底,所谓争,就是自己与自己争。  没人跟你争的。  做好自己就好。  君子之争,就是:补己之不足,敬人之有余。小人之争反之:夺人之有余,以补我之不足;或者:去人之有余,以同我之不足
  子夏问: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为也?  子曰:绘事后素。  曰:礼后乎?  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矣。  笑容甜美,眼神明亮,是因为内心的纯净——真正的美,不是浓妆艳抹,恰恰是本色的纯真与朴素。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少女的美。清纯。  还未曾经历世俗的污染,社会的熏陶。  浓妆艳抹,也是一种美,少妇的美,成熟的美——笑容妩媚,眼神诱惑。  绘画,底本需要洁白,或者是单色。如果是五颜六色的满纸涂鸦,那么即使是最高明的画家也是无可奈何。  就像——礼。礼,这幅精彩绝伦的画作,是因为有——仁——这张纯净的底本。  起予者商也。  教学相长。  是孔子自谦也好,是鼓励学生也好,至少可以晓得在此之前,孔子的教学或施政的关注点都是在“礼”上。  也许是学生的提醒,——前有林放的“礼之本”,此有子夏的“礼后乎”,才有孔子对于“礼”的反思?  绘画如此,礼如此,欣赏诗或者创作诗,同样如此。  不知为什么,孔子没有就“礼后乎”继续讨论下去,而是转移了话题。  孔子的学问是从哪里来的?  孔子也说过他不是生而知之的,但是他的博学多知总是让人有些疑惑。  挖墙挖出来的大骨头他知道是谁的,打井打出来的小动物他知道叫什么,天上掉下来的箭头,他知道是从哪里来的,太神奇了,好像天底下没有他不知道的,而且好像天底下只有他一个人知道,这就让人疑惑不解了。  那个时候,跟现在相比,比如整个日照市,识字的有点学问的没有几个,图书(书简)没有几本,即使有,平常百姓也少有能看到,不像老子,国家图书馆的馆长。  那么,孔子的知识学问,是从哪里得来的?  孔子不仅仅完全明白周礼,而且自信满满确定地说,夏礼他也了解,殷礼也不含糊。  只是难以证明罢了。物证没有,人证更不可能。  有质疑,且质疑声不断,肯定的,要不孔子怎么会有如此感叹。  或许那些文献都在国家图书馆里由老子管理着呢。  孔子又怎么能见到呢。  或许孔子去见老子也是与此相关,去阅读一些文献求证一些事情也说不定呢。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或问禘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摘抄:(1)禘:周朝时天子和诸侯祭祖的大祭。祭祖时先祭始祖,第一次献酒后,再依尊卑亲疏的次序祭祀历代祖先。(2)灌:禘礼中第一次献酒。(3)吾不欲观之矣:鲁文公时,在禘祭时把其父僖公排在闵公的前面,僖公虽是闵公的哥哥,但他是继承闵公当国君的,因此把僖公放在闵公之前就是违礼的逆祀。孔子不愿再看,表达了他对此的不满。  禘之说:“说”有的解释为理论,有的解释为道理。今译可以说是关于禘祭的规定。(2)示诸斯:斯,指下文掌字。示有两种解释。一作视讲,示诸斯意思是象看自己掌中物一般,很易明了;一作置讲,示诸斯就是象摆在自己手掌里一样,运用自如。两种解释都说得通。  摘抄:【注释】(1)禘:音di,古代只有天子才可以举行的祭祀祖先的非常隆重的典礼。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做个对比。  建国五十周年阅兵典礼。  海陆空三军。各个兵种,各种武器。  省直辖市自治区花车巡游。每个花车都展示了各个地方的特点。  浓缩版的国家实力展示。  只有天子才有资格。  或问禘说。是谁在问?肯定不是周天子,那么是谁?问得目的是什么?  孔子明明知道却说不知道。本来说不知道也就完了,可孔子有时候又很调皮,故意又说,禘礼是多么的神奇啊,只要了解了它那么对于天下也就会了如指掌。  表面上是在赞颂禘礼,实际上暗含着警告之意。  不要觊觎禘礼,——不要觊觎天子之位。  就像一个小小的村长,打听国家主席怎样接见外宾,怎样检阅三军,怎样主持朝政,国印玉玺是什么样子……他要干嘛?  在欲望驱使下,没有什么不可能的。  那个小小的中学校长不是也要检阅一下军训学生吗,过一把小小的”瘾“。  曾看过一则小故事。  有个老头子与老婆子在山里砍柴过冬,休息的时候,老婆子对老头子说,还是皇帝好啊,砍柴一定用的都是金斧头。老头子嘲笑老婆子,没见识,皇帝大冬天哪会出来砍柴,人家只在家里喝着茶水吃着烤白薯围着火炉子取暖呢。  有人听到后嘲笑他们,皇帝从来不吃烤白薯,人家天天饺子顿顿肉。  他不知道他在嘲笑别人的时候,别人也是在嘲笑他的。  皇帝吃什么,喝什么,他们永远体会不到,甚至于想象不到。  有句话说:吃着地沟油的命,操着中南海的心。  这句话也对也不对。  有时候,只有操着中南海的心,才能改变吃地沟油的命。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或问禘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摘抄:(1)禘:周朝时天子和诸侯祭祖的大祭。祭祖时先祭始祖,第一次献酒后,再依尊卑亲疏的次序祭祀历代祖先。(2)灌:禘礼中第一次献酒。(3)吾不欲观之矣:鲁文公时,在禘祭时把其父僖公排在闵公的前面,僖公虽是闵公的哥哥,但他是继承闵公当国君的,因此把僖公放在闵公之前就是违礼的逆祀。孔子不愿再看,表达了他对此的不满。  禘之说:“说”有的解释为理论,有的解释为道理。今译可以说是关于禘祭的规定。(2)示诸斯:斯,指下文掌字。示有两种解释。一作视讲,示诸斯意思是象看自己掌中物一般,很易明了;一作置讲,示诸斯就是象摆在自己手掌里一样,运用自如。两种解释都说得通。  摘抄:【注释】(1)禘:音di,古代只有天子才可以举行的祭祀祖先的非常隆重的典礼。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做个对比。  建国五十周年阅兵典礼。  海陆空三军。各个兵种,各种武器。  省直辖市自治区花车巡游。每个花车都展示了各个地方的特点。  浓缩版的国家实力展示。  只有天子才有资格。  或问禘说。是谁在问?肯定不是周天子,那么是谁?问得目的是什么?  孔子明明知道却说不知道。本来说不知道也就完了,可孔子有时候又很调皮,故意又说,禘礼是多么的神奇啊,只要了解了它那么对于天下也就会了如指掌。  表面上是在赞颂禘礼,实际上暗含着警告之意。  不要觊觎禘礼,——不要觊觎天子之位。  就像一个小小的村长,打听国家主席怎样接见外宾,怎样检阅三军,怎样主持朝政,国印玉玺是什么样子……他要干嘛?  在欲望驱使下,没有什么不可能的。  那个小小的中学校长不是也要检阅一下军训学生吗,过一把小小的”瘾“。  曾看过一则小故事。  有个老头子与老婆子在山里砍柴过冬,休息的时候,老婆子对老头子说,还是皇帝好啊,砍柴一定用的都是金斧头。老头子嘲笑老婆子,没见识,皇帝大冬天哪会出来砍柴,人家只在家里喝着茶水吃着烤白薯围着火炉子取暖呢。  有人听到后嘲笑他们,皇帝从来不吃烤白薯,人家天天饺子顿顿肉。  他不知道他在嘲笑别人的时候,别人也是在嘲笑他的。  皇帝吃什么,喝什么,他们永远体会不到,甚至于想象不到。  有句话说:吃着地沟油的命,操着中南海的心。  这句话也对也不对。  有时候,只有操着中南海的心,才能改变吃地沟油的命。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或问禘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摘抄:(1)禘:周朝时天子和诸侯祭祖的大祭。祭祖时先祭始祖,第一次献酒后,再依尊卑亲疏的次序祭祀历代祖先。(2)灌:禘礼中第一次献酒。(3)吾不欲观之矣:鲁文公时,在禘祭时把其父僖公排在闵公的前面,僖公虽是闵公的哥哥,但他是继承闵公当国君的,因此把僖公放在闵公之前就是违礼的逆祀。孔子不愿再看,表达了他对此的不满。  禘之说:“说”有的解释为理论,有的解释为道理。今译可以说是关于禘祭的规定。(2)示诸斯:斯,指下文掌字。示有两种解释。一作视讲,示诸斯意思是象看自己掌中物一般,很易明了;一作置讲,示诸斯就是象摆在自己手掌里一样,运用自如。两种解释都说得通。  摘抄:【注释】(1)禘:音di,古代只有天子才可以举行的祭祀祖先的非常隆重的典礼。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做个对比。  建国五十周年阅兵典礼。  海陆空三军。各个兵种,各种武器。  省直辖市自治区花车巡游。每个花车都展示了各个地方的特点。  浓缩版的国家实力展示。  只有天子才有资格。  或问禘说。是谁在问?肯定不是周天子,那么是谁?问得目的是什么?  孔子明明知道却说不知道。本来说不知道也就完了,可孔子有时候又很调皮,故意又说,禘礼是多么的神奇啊,只要了解了它那么对于天下也就会了如指掌。  表面上是在赞颂禘礼,实际上暗含着警告之意。  不要觊觎禘礼,——不要觊觎天子之位。  就像一个小小的村长,打听国家主席怎样接见外宾,怎样检阅三军,怎样主持朝政,国印玉玺是什么样子……他要干嘛?  在欲望驱使下,没有什么不可能的。  那个小小的中学校长不是也要检阅一下军训学生吗,过一把小小的”瘾“。  曾看过一则小故事。  有个老头子与老婆子在山里砍柴过冬,休息的时候,老婆子对老头子说,还是皇帝好啊,砍柴一定用的都是金斧头。老头子嘲笑老婆子,没见识,皇帝大冬天哪会出来砍柴,人家只在家里喝着茶水吃着烤白薯围着火炉子取暖呢。  有人听到后嘲笑他们,皇帝从来不吃烤白薯,人家天天饺子顿顿肉。  他不知道他在嘲笑别人的时候,别人也是在嘲笑他的。  皇帝吃什么,喝什么,他们永远体会不到,甚至于想象不到。  有句话说:吃着地沟油的命,操着中南海的心。  这句话也对也不对。  有时候,只有操着中南海的心,才能改变吃地沟油的命。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或问禘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摘抄:(1)禘:周朝时天子和诸侯祭祖的大祭。祭祖时先祭始祖,第一次献酒后,再依尊卑亲疏的次序祭祀历代祖先。(2)灌:禘礼中第一次献酒。(3)吾不欲观之矣:鲁文公时,在禘祭时把其父僖公排在闵公的前面,僖公虽是闵公的哥哥,但他是继承闵公当国君的,因此把僖公放在闵公之前就是违礼的逆祀。孔子不愿再看,表达了他对此的不满。  禘之说:“说”有的解释为理论,有的解释为道理。今译可以说是关于禘祭的规定。(2)示诸斯:斯,指下文掌字。示有两种解释。一作视讲,示诸斯意思是象看自己掌中物一般,很易明了;一作置讲,示诸斯就是象摆在自己手掌里一样,运用自如。两种解释都说得通。  摘抄:【注释】(1)禘:音di,古代只有天子才可以举行的祭祀祖先的非常隆重的典礼。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做个对比。  建国五十周年阅兵典礼。  海陆空三军。各个兵种,各种武器。  省直辖市自治区花车巡游。每个花车都展示了各个地方的特点。  浓缩版的国家实力展示。  只有天子才有资格。  或问禘说。是谁在问?肯定不是周天子,那么是谁?问得目的是什么?  孔子明明知道却说不知道。本来说不知道也就完了,可孔子有时候又很调皮,故意又说,禘礼是多么的神奇啊,只要了解了它那么对于天下也就会了如指掌。  表面上是在赞颂禘礼,实际上暗含着警告之意。  不要觊觎禘礼,——不要觊觎天子之位。  就像一个小小的村长,打听国家主席怎样接见外宾,怎样检阅三军,怎样主持朝政,国印玉玺是什么样子……他要干嘛?  在欲望驱使下,没有什么不可能的。  那个小小的中学校长不是也要检阅一下军训学生吗,过一把小小的”瘾“。  曾看过一则小故事。  有个老头子与老婆子在山里砍柴过冬,休息的时候,老婆子对老头子说,还是皇帝好啊,砍柴一定用的都是金斧头。老头子嘲笑老婆子,没见识,皇帝大冬天哪会出来砍柴,人家只在家里喝着茶水吃着烤白薯围着火炉子取暖呢。  有人听到后嘲笑他们,皇帝从来不吃烤白薯,人家天天饺子顿顿肉。  他不知道他在嘲笑别人的时候,别人也是在嘲笑他的。  皇帝吃什么,喝什么,他们永远体会不到,甚至于想象不到。  有句话说:吃着地沟油的命,操着中南海的心。  这句话也对也不对。  有时候,只有操着中南海的心,才能改变吃地沟油的命。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或问禘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摘抄:(1)禘:周朝时天子和诸侯祭祖的大祭。祭祖时先祭始祖,第一次献酒后,再依尊卑亲疏的次序祭祀历代祖先。(2)灌:禘礼中第一次献酒。(3)吾不欲观之矣:鲁文公时,在禘祭时把其父僖公排在闵公的前面,僖公虽是闵公的哥哥,但他是继承闵公当国君的,因此把僖公放在闵公之前就是违礼的逆祀。孔子不愿再看,表达了他对此的不满。  禘之说:“说”有的解释为理论,有的解释为道理。今译可以说是关于禘祭的规定。(2)示诸斯:斯,指下文掌字。示有两种解释。一作视讲,示诸斯意思是象看自己掌中物一般,很易明了;一作置讲,示诸斯就是象摆在自己手掌里一样,运用自如。两种解释都说得通。  摘抄:【注释】(1)禘:音di,古代只有天子才可以举行的祭祀祖先的非常隆重的典礼。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做个对比。  建国五十周年阅兵典礼。  海陆空三军。各个兵种,各种武器。  省直辖市自治区花车巡游。每个花车都展示了各个地方的特点。  浓缩版的国家实力展示。  只有天子才有资格。  或问禘说。是谁在问?肯定不是周天子,那么是谁?问得目的是什么?  孔子明明知道却说不知道。本来说不知道也就完了,可孔子有时候又很调皮,故意又说,禘礼是多么的神奇啊,只要了解了它那么对于天下也就会了如指掌。  表面上是在赞颂禘礼,实际上暗含着警告之意。  不要觊觎禘礼,——不要觊觎天子之位。  就像一个小小的村长,打听国家主席怎样接见外宾,怎样检阅三军,怎样主持朝政,国印玉玺是什么样子……他要干嘛?  在欲望驱使下,没有什么不可能的。  那个小小的中学校长不是也要检阅一下军训学生吗,过一把小小的”瘾“。  曾看过一则小故事。  有个老头子与老婆子在山里砍柴过冬,休息的时候,老婆子对老头子说,还是皇帝好啊,砍柴一定用的都是金斧头。老头子嘲笑老婆子,没见识,皇帝大冬天哪会出来砍柴,人家只在家里喝着茶水吃着烤白薯围着火炉子取暖呢。  有人听到后嘲笑他们,皇帝从来不吃烤白薯,人家天天饺子顿顿肉。  他不知道他在嘲笑别人的时候,别人也是在嘲笑他的。  皇帝吃什么,喝什么,他们永远体会不到,甚至于想象不到。  有句话说:吃着地沟油的命,操着中南海的心。  这句话也对也不对。  有时候,只有操着中南海的心,才能改变吃地沟油的命。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祭,祭祀。有两种:祭人,祭神。  祭人,就是祭祀祖先。  祭祀的目的:慎终追远。  参与祭礼,既是道德的洗礼,也是为了敬畏心的强化与提升。  敬畏之心,人皆有之。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须具有。不仅只是具有,而是要固之强之。  没有敬畏心的结果,就是无法无天。  孔子曾经说过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无所畏惧,不是英雄。  现在,祠堂少了,以至于无。已经难以体会无法感觉祭祀的氛围与感受了。  也许只有在特殊的场合特殊的时间听到国歌观看升旗仪式的时候,体会一下热血沸腾心情激荡的感觉。当然那完全不同于参加祭祀仪式的,只是有点儿类似罢了。  对于本,辜鸿铭的解释是可取的。  “孔子在祭拜死者的时候,好像能真正感觉到死者近在眼前。在祭拜神灵的时候,好像真能感觉到神灵的存在。有一次,孔子说,“在祭拜的时候,如果我不能全心全意地投入进去,总是感觉到好像根本就没在祭拜。”  如果在某个特定的场合特定的时间看到国旗听到国歌以致四周的人群山呼海啸般的呐喊或者默然肃穆的时候,而你无动于衷,仿佛置身事外于己无关,那么即使你参加了那又跟没参加又有什么区别?
  孔子不仅善知言而且善回答,真是让人钦佩。  一道选择题,二选一。  媚,好听点是讨好,不好听是巴结。  现管?还是县官?  哪一个?  想起了赵本山与范伟的那个脑筋急转弯,——先杀猪?还是先杀驴?  孔子没有跳进这个陷阱。  孔子说:如果正,谁也不用讨好,如果不正,可以讨好奥或者灶,但是讨好不了天,可以讨好一时,但是不会讨好一世。  想起《菜根谭》里的一句话:  “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   身后之身,宁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 ”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孔子也是有偶像的。  孔子最崇拜的偶像是:周公——姬旦;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兄弟。  如果把“儒家”比作一家“成人教育培训机构”,那么,周公就是这家培训机构的创办人及培训教材的编纂者。而孔子,不过是机构里的一名培训讲师。  周公好像又被称作“元圣”,而且位列文庙之首,后来好像是被李隆基给请出来了,不知道确也不确。  孔子是殷商的后裔,而且是贵族后裔,但他并不恨周,既没有想过报仇,也没有想过复国,甚至还时时处处维护周。  没有其他的复杂的原因,只有一个“文”——郁郁乎文哉。  周取代殷商,  文化的进步,文明的发展。  孔子的判断标准,唯一判断标准。  联想起王国维的投湖,陈寅恪说他不是殉于清廷,而是殉于文化。  不知是也非也。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论语今读在线阅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