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你茕茕伶俜不忍思量夜迈念昔乡,请问这首诗的全文是什么

欢迎来到高考学习网,
免费咨询热线:010-
今日:1530套总数:5885151套专访:3372部会员:401265位
当前位置:
& 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专题课件:专题八 文言文阅读
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专题课件:专题八 文言文阅读
资料类别: /
所属版本: 通用
上传时间:
下载次数:99次
资料类型:
文档大小:9.77M
所属点数: 0点
【下载此资源需要登录并付出 0 点,】
资料概述与简介
【典例】 给“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断句。 解答文言断句题 现场答案 断句为“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 剖析 没有读懂文意,没有真正把握语句的整齐对称。 正确断句 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
读懂文意。联系上下文语境读懂文意,从而准确断句。
先易后难。先凭语感将能断开的断开,再逐步缩小范围,最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
检查验证。断句后可检查验证断句的正确性:要检查语意是否畅通,要检查内容是否合理。 思维突破 【典例】 天保三年,为冀州刺史、六州大都督,有惠政,得吏民之心。尹思令率众万余人,谋袭盱眙。三军咸惧。韶(指传主段韶)谓诸将曰:“霸先等智小谋大,政令未一,外托同德,内有离心,诸君不足忧,吾揣之熟矣。”乃自将步骑数千人倍道赴泾州。途出盱眙,思令不虞大军卒至,望旗奔北。 解答文言信息筛选题 选项:段韶擅长统众,面对敌人的侵扰时,善于鼓舞士兵的士气。泾州一战,段韶亲自率领步兵骑兵几千人突袭,尹思令败逃。 现场答案 选项正确。 剖析 没有比对好地点,该项地点有误。“泾州一战”应为“盱眙一战”。
明确题意。读透题目包含的信息和限制。
准确解读。句不离境,在语境中对句子进行准确解读。
巧妙排除。优先排除“最不是”的信息,灵活地扫除障碍。 思维突破 【典例】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第6小题D项)马文升文武全才,声名远扬。朝廷大事往往等他决断,又有显赫边功,外国皆闻其名。为人重气节,品行端正,以至于大盗各处骚扰,也不去钧州他的家乡。 解答文言分析概括题 该项对应的信息是:“卒后逾年,大盗至钧州,以文升家在,舍之去。” 现场答案 选项错误。 剖析 “不去钧州”显然与文本中的“至钧州”矛盾。选项本身大量的叙述都正确,考生容易忽略小小的细节。选项对“去”的解释有偏差,文本中的意思是“离开”,而选项解释成“放过它不去那里”。
理解内容。抓人、物、时、地、事、理六要素回归原文。
细读选项。将总体认识和细节分析结合起来对比阅读。
一一对应。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一一比对。 思维突破 【典例】 翻译下列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解答文言翻译题 勋与芝书,不著姓名,而多所属托,芝不报其书,一皆如法。后勋以不轨诛,交关者皆获罪,而芝以之见称。 现场答案 与刘勋交往并有关联的人全都获罪,而司马芝却因为不徇私出名。 剖析 没有辨识出“见”作为被动句的标志词,没有翻译出被动句式。 正确答案 与刘勋交往并有关联的人全都获罪,而司马芝却因为不徇私而被人们称道。
左顾右盼,通句意。将句子置语境,大体通晓语句意义。
查找标志,识句式。辨识固定句式和特殊句式的标志词。
明察活用,补省略。
圈点关键,细对译。圈点关键词,认真准确地翻译。
合理推断,破疑难。合理推断,破解翻译中的生疏多义词、古今异义、含有比喻意义的词。 思维突破 【典例】 (2016·邢台模拟)原文见上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是非常讲究礼节的,坐姿一般很端正,而“箕踞”是两膝着席、上体耸直的坐法,这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B.古代的等级制度是比较森严的,子杀父、臣杀君则被称为“弑”。 C.拜是授予官职、任命的意思。古代表示授予、任命官职的词语还有除、授、赏、封等。 D.“陛下”原指站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进言时,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后来“陛下”就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的敬称。 解析 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同时也考查实词的意思。A项,“箕踞”是两腿张开,形状像箕,这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答案 A 分类整理,准确识记 (1)分类整理 平时学习中,多关注,多积累,分类整理。 (2)各个击破 对整理过的每一类知识,阅读理解,各个击破,积少成多。 筛选文中的信息 该考点采用的题型是定向考查,通常是给出多个句子,交叉排列编为四组。人物传记阅读要求筛选的信息主要为表现人物品行的语句,非传记类作品的阅读要求筛选的信息主要为表达某个论点的根据、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的语句。 【典例】 (2016·邢台模拟)原文见上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表现田叔有真知灼见的一组是(  ) ①为人刻廉自喜,喜任侠 ②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 ③唯孟舒、田叔等十余人赭衣自髡钳,称王家奴 ④孟舒岂故驱之哉!是乃孟舒所以为长者 ⑤王长者,不倍德 ⑥如其伏法,而太后食不甘味,卧不安席,此忧在陛下也 A.①③④   B.②④⑥   C.③⑤⑥   D.①②⑤ 解析 ①句说田叔的性格为人;③句表明田叔等人对赵王的忠诚;⑤句是贯高等人对赵王的评价,与田叔无关。 答案 B 三点审查 审关键词。审“正面”与“侧面”,“直接”与“间接”,“表现”与“结果”,“全部”与“分别”等词语。 审对象。看是不是题干中说的人物。 审性质。看是不是题干中所说的性质特点。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考题选项往往是对原文内容的概述,或符合原文或不符合原文,需要准确地分析文章的内容,仔细体会,反复推敲,作出正确的判断。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对阅读材料内容理解方面的分析综合,它要求能够分析概括在叙述某一事件或说明某一道理时作者自己的看法。作者的观点、态度有时表现得直露而显明,有时却表现得含蓄而曲折,因而这类试题的难度也往往会相应增大。 【典例】 (2016·邢台模拟)原文见上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田叔由于为人廉直,喜任侠,而被举荐给赵王张敖,担任了郎中官职,赵王很欣赏他的才能。 B.刘邦无礼谩骂赵王张敖,张敖的臣子赵午贯高等私下密谋刺杀刘邦,事情被发现,赵王受到牵连,田叔等人自愿陪赵王到长安。 C.孟舒主动率疲惫的士兵抵御匈奴冒顿的进攻,虽然失败了,部下死了数百人,田叔认为责任不在他。 D.田叔认为孟舒是真正的长者,一是因为孟舒对赵王的忠诚;二是因为孟舒体恤下情,爱护士卒。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C项,“孟舒主动率疲惫的士兵抵御匈奴冒顿的进攻”说法错误,原文“孟舒知士卒罢敝,不忍出言,士争临城死敌,如子为父,弟为兄,以故死者数百人,孟舒岂故驱之哉!”孟舒并没有主动率士兵抵御,而是士兵主动登城御敌的。 答案 C 明确干扰角度 (1)个别实虚词故意译错; (2)人物的事迹张冠李戴; (3)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错位; (4)人物性格陈述不恰当; (5)凭空添加,无中生有; (6)强加因果关系。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所谓“理解”,是说能正确领会文章的内容,正确理解文意、文句;所谓“翻译”,是说能用现代汉语把古人文章的内容准确传达出来;所谓“文中”,是说试卷所给你的“那篇文章当中”,要求翻译的句子就从中产生,文中所有的语言现象都在“理解”之列。 用现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来准确翻译所提供的文言语句,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做到“信、达、雅”。 【典例】 (2016·邢台模拟)原文见上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事发觉,汉下诏捕赵王及群臣反者。赵午等皆自杀,唯贯高就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上说,尽拜为郡守、诸侯相。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翻译的时候,应先找名词,再找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第一句中,“会事发觉”被动句,根据句意判断;“汉下诏捕赵王及群臣反者”,定语后置句;“就系”,被逮捕。第二句中,“出其右者”,没有能超过他们的;“说”,通假字,通“悦”,高兴;“拜”,授予官职。同时要关注句中的人名、官职等专有名词,比如“汉”“赵王”“赵午”“贯高”“上”“汉廷”“郡守”“诸侯相”。 答案 (1)恰好事情被发现觉察了,汉朝下诏书逮捕赵王以及参与谋反的所有臣子。赵午等人都自杀了,只有贯高被逮捕。(关键点:被动句、定语后置句、“就系”。) (2)皇上全部召见他们,跟他们谈话,认为朝中的大臣没有能超过他们的,皇上十分高兴,任命他们都做了郡守或诸侯的国相。(关键点:“出其右者”“说”“拜”。) 文言文翻译 “五法” 【参考译文】
田叔是赵国陉城人。田叔为人廉洁正直,喜好侠义之风。交游各位公卿,赵国人把他推荐给赵相赵午,赵午又在赵王张敖那里称道他,赵王任命他为郎中。任职几年,赵王认为他很贤能,却没有来得及提升他。 恰逢陈豨谋反,汉七年(前200),高祖前去诛讨,途经赵国,赵王张敖亲端食盘献食,礼节十分恭敬,汉高祖却傲慢地平伸开两条腿坐着大骂他。当时赵国的相国赵午等数十人都为此很愤怒,对赵王张敖说:“您侍奉皇上礼节完备周全,现在皇上对待您竟是如此,臣等请求发动叛乱。”赵王把自己的指头咬得出了血,说:“我的父亲失去了封地,如果没有陛下,我们会死后不能下葬,你们怎么能说这样的话呢?不要再提这件事了!”于是贯高等人议论说:“赵王是忠厚长者,不肯背弃皇上的恩德。”最后私下里谋划弑杀皇上。恰好事情被发现 觉察了,汉帝下诏逮捕赵王以及参与谋反的所有臣子。赵午等人都自杀了,只有贯高被逮捕。这时汉帝又下诏说:“赵国有胆敢跟随赵王(进京)的罪及三族。”只有孟舒、田叔等十多人穿着赤褐色的囚衣,自己剃掉头发,颈上带着刑具,自称是赵王的家奴,跟随赵王张敖到了长安。贯高等人谋反的事查清楚了,赵王张敖得以释放出狱,被废黜为宣平侯,就推荐称赞田叔等十多人。皇上全部召见他们,跟他们谈话,认为朝中的大臣没有能超过他们的,皇上十分高兴,任命他们都做了郡守或诸侯的国相。田叔做汉中郡守十多年。 汉文帝刚即位,召见田叔问他说:“先生知道谁是天下忠厚长者吗?”田叔回答说:“臣哪里能够知道!”皇帝说:“先生是忠厚长者啊,应该能够知道。”田叔叩头说:“从前的云中郡太守孟舒是忠厚长者。”这时孟舒因为抵御匈奴犯边抢劫不力、云中郡遭侵犯抢劫尤为严重而犯法获罪,被免职。文帝说:“先帝安置孟舒任云中郡太守十多年了,匈奴才入侵,孟舒就不能坚守,毫无道理地让士兵死掉几百人。忠厚长者本该杀人吗?先生怎么能说孟舒是忠厚长者呢?”田叔叩头回答说:“贯高等人谋反,皇上下达了确切明白的诏书,‘赵国有敢跟随赵王张敖的人罪及三族’。然而孟舒自己剃掉头发颈带 刑具,跟随赵王张敖,想要为他效死,自己哪里料到要做云中郡太守呢!汉和楚长期对峙,士兵疲劳困苦。匈奴王冒(mò,墨)顿(Dú,读)刚刚征服北夷,又前来侵犯边界,孟舒知道士兵疲劳困苦,不忍心命令他们再作战,士兵们登城拼死抵抗,像儿子为父亲、弟弟为兄长作战一样,由于这个缘故战死者有几百人,孟舒哪里是故意驱使他们作战呢!这就是孟舒是忠厚长者的原因。”于是皇帝说:“孟舒真是贤德啊!”又召回了孟舒,让他重新做了云中郡太守。 数年后,田叔触犯法律获罪而丢了官。梁孝王派人杀了过去吴国的国相袁盎,景帝征召田叔来查办梁孝王的案件。(田叔)一一查获了梁孝王的案情。返回朝廷禀报,皇上说:“梁孝王有那样的事吗?”田叔回答说:“有那样的事。”皇上问:“事实在哪里呢?”田叔说:“皇上不要把梁孝王的事当作(大事)追究啊!如果梁孝王不伏法受死,这就是废弃了汉朝法律;如果他伏法受死,那么太后就会吃饭不香,睡觉不安,这些都是陛下的忧虑啊!”从此,皇上认为他是大贤人,让他担任鲁国国相。 【考例1】 用“/”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语感欠缺,随意点断 所憎者有功必赏所爱者有罪必罚存善天下鳏寡孤独振赡祸亡之家其自奉也甚薄其赋役也甚寡故万民富乐而无饥寒之色(选自《六韬·盈虚》) 易错分析 本题出错原因有二:第一,文言文语感差,功底不强;第二,答题时读不懂原文,随意点断,谬之远矣。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所憎者有功必赏”与“所爱者有罪必罚”句式结构类似,“存善天下鳏寡孤独”与“振赡祸亡之家”结构类似,“其自奉也甚薄”与“其赋役也甚寡”结构类似,最后是总结性句子。 答案 所憎者有功必赏/所爱者有罪必罚/存善天下鳏寡孤独/振赡祸亡之家/其自奉也甚薄/其赋役也甚寡/故万民富乐而无饥寒之色 (1)掌握大意,高屋建瓴。 (2)落实口诀,理性断句。 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 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 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 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 【考例2】 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未落实关键词,忽略特殊句式 孔子之宋,匡简子将杀阳虎,孔子似之,甲士以围孔子之舍。子路怒,奋戟将下斗。孔子止之曰:“何仁义之不免俗也。夫《诗》《书》之不习,礼乐之不修,是丘之过也。若似阳虎,则非丘之罪也,命也夫!由歌,予和汝。”子路歌,孔子和之,三终而甲罢。 (节选自《说苑·杂言》) (1)孔子之宋,匡简子将杀阳虎,孔子似之,甲士以围孔子之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诗》《书》之不习,礼乐之不修,是丘之过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易错分析 本题出错原因有二:第一,不能正确落实关键词“之”“似”“以”“舍”“修”;第二,忽略宾语前置句式“……之……”和判断句式“是……也”。 解析 (1)“之”,到;“似”,相像;“以”,因此;“舍”,客馆、馆舍。(2)“修”,修养,修行;“之”,宾语前置的标志;“《诗》《书》之不习”,不习《诗》《书》;“过”,过错;“是……也”,判断句式,“这是……”。 答案 (1)孔子到宋国去,匡简子正要杀阳虎,孔子长得很像阳虎,士兵因此包围了孔子的房舍。 (2)不学习《诗经》《尚书》,不振兴礼乐,这是我孔丘的过错。 (1)注意古汉语的特指义。
如《岳阳楼记》中的“进”和“退”。
(2)注意不译的古代词语。 (3)注意委婉说法。 如《触龙说赵太后》中“填沟壑”“山陵崩”。 (4)注意特殊句式。文言特殊句式,如公式,可以解算同类型的无数道题。 (5)注意固定句式。
(6)注意语气。翻译时要尽量译出作者的语气。 【典例】 久之,昭帝崩,亡嗣,大将军霍光秉政。(《汉书·王吉传》) 解答文言实词题 现场答案 嗣:延续,延长。 剖析 “嗣”处在宾语位置上,解释为动词不当,根据语境应译为“继承人、子孙、后代”。
还词入句,还句入文。判断词义是否与语言环境吻合。
四个选项,“全员”覆盖。对四个选项逐一进行斟酌、筛选,切勿疏忽、遗漏。
验证答案,不可或缺。确定某项释义确实错误,确定答案。 思维突破 【典例】 羊续字兴祖,太山平阳人也。其先七世二千石卿校。祖父侵,安帝时司隶校尉。父儒,桓帝时为太常。续以忠臣子孙拜郎中。 解答文言虚词题
审读题干,确定选择方向。明确选择相同还是不同的一组。
根据语境,做出判断。先确定课内虚词的意义用法,然后根据语境来推断选文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看两句中该虚词用法和意义是否相同。
综合检查,确定答案。 思维突破 15.文房四宝 旧时对笔、墨、纸、砚四种文具的总称。著名的有:安徽泾县的宣纸、安徽歙县的歙墨、广东端州的端砚、浙江吴兴的湖笔。 三、皇帝称谓常识 1.称庙号 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其子朱棣称成祖;清朝福临(顺治)称世祖,玄烨(康熙)称圣祖。但是在隋以前,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因为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庙奉祀。唐以后,每个皇帝都有了庙号。 2.称尊号 尊号是为皇帝加的由尊崇褒美之词组成的特殊称号。或生前所上,或死后追加。追加的亦可视为谥号。尊号一般认为产生于唐代。实际早在秦统一中国之初,李斯等人就曾为当时的秦王政上尊号曰“秦皇”。 3.称年号 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由西汉武帝首创,他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以后每个朝代的每一个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叫改元。明朝以前,封建皇帝每遇军国大事或重大祥瑞灾异,常常改元。自明朝第一代皇帝朱元璋开始,包括明、清两代,每一个皇帝不论在位时间长短,只用一个年号,如明太祖只用洪武,清高宗只用乾隆。 4.称谥号 谥号产生于周朝。据说,周公制谥法,每个天子死后,就根据他生前的行为,给他一个代名。譬如,周武王,因为他灭商朝有武功,死后谥号为“武”,后人就不叫他周姬发,而叫他周武王了。周文王因为发扬文化,重视农业生产,关心内政,谥号为“文”,后人不叫他周姬昌,而叫他周文王了。这种谥法一直流传了两千多年,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才跟着清王朝一同被消灭了。但是,谥法在秦朝时也曾一度中断。这是因为,秦王嬴政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后,认为加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不可取。于是下令废除了谥法,自称“始皇帝”。后世子孙世代相传,即二世、三世皇帝。后来到了汉朝,庙号、谥号才恢复过来。如汉武帝,他本名刘彻,庙号“世宗”,谥号“孝武”,全称是“世宗孝武皇帝”,简称汉武帝。 怎么区分“庙号”和“谥号”?一般来说,凡称某某祖、某某宗的就是庙号,凡称某某帝的便是谥号。但在历史各阶段习惯上的称呼又有些不同。唐朝以前,一般都只称“谥号”,如汉光武帝、魏武帝、隋炀帝等等。唐朝以后,一般都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明神宗等等。不过在这期间,也有称谥号的,如唐玄宗李隆基的庙号是“玄宗”,谥号是“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这中间关键的是“明”字,因而唐玄宗又被称为“唐明皇”。 明朝中叶后,帝王的称号多数以年号来称呼。如明朝末年皇帝朱由检,人们都叫他“崇祯”,“崇祯”就是他的年号。到了清朝,皇帝也都以年号相称,如康熙、乾隆、光绪等。 四、古代官职任免升降常识 1.任职授官 (1)任:担当,担任。《史记·蒙恬列传》:“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毅,蒙毅,人名) (2)授:授官,任命。《汉书·翟方进传》:“即军中拜授。” (3)除:任命,授职。李密《陈情表》:“除臣洗马。” (4)拜:授给官职。《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拜亮为丞相。” (5)征:征召,特指君召臣,即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史记·吕太后本纪》:“赵相征至长安,乃使人复召赵王。” (6)辟:征召,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晋书·谢安传》:“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 (7)荐:推荐,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三国志·魏书·郭嘉传》:“(荀)彧荐嘉。” (8)举:推荐,推举,也指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孟子·告子下》:“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9)起:起用人任以官职或重新启用任以官职。《战国策·秦策二》:“不如召甘茂于魏,召公孙显于韩,起樗里子于国。三人者,皆张仪之雠也。” (10)提:提拔。《北史·魏收传》:“然(魏收)提奖后辈,以名行为先,浮华轻险之徒,虽有才能,弗重也。”(名行:名望和德行) (11)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李白《与韩荆州书》:“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 (12)封:帝王授予臣子土地、封号或爵位。《孔丛子·答问》:“(陈涉曰)六国之后君,我不能封也。” (13)赠:用于追封已故者以爵位。《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步夫人卒,追赠皇后。” (14)赐:赏赐有功之臣以爵位。《汉书·苏武传》:“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赐爵关内侯。” (15)赏:由皇帝特旨颁布,赐予官职或爵位。《谭嗣同传》:“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2.提升职务 (1)擢、升、拔擢:用于由低级到高级的升迁。《汉书·赵充国传》:“擢为后将军。”(后将军:武官名。)李密《陈情表》:“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2)陟:升迁,指官吏的提升和进用。诸葛亮《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3)超迁、超擢:越级破格提升。《谭嗣同传》:“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与杨锐、林旭、刘光第同参预新政。”《史记·贾谊传》:“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3.调动职务 (1)转、移、调、徙:一般的调动,调迁。《汉书·袁盎传》:“调为陇西都尉。”《史记·淮阴侯列传》:“徙齐王信为楚王。”《宋史·理宗纪》:“程大元、李和以下将士六千六百一十三人补转官资有差。” (2)迁:调动官职,一般指升官。《汉书·翟方进传》:“数年,迁朔方刺史。”《后汉书·张衡传》:“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3)出:指出京受任。《张衡传》:“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4)补:补充缺职或由候补而正式任命。《汉书·萧望之传》:“是时,选博士、谏大夫通政事者补郡国守相,以望之为平原太守。” 4.兼职 (1)领:本职之外兼较低职。《晋书·谢安传》:“又领扬州刺史。”《宋书·范晔传》:“(范晔)服终,为征南大将军檀道济司马,领新蔡太守。”(服终,为父亲服丧结束) (2)摄:暂时兼代本职外更高职务。《左传·昭公十三年》:“羊舌鲋摄司马。”(羊舌鲋,人名。) (3)权:临时代职。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一书》:“以京官权知,三年一易。”(权知,代理主管) (4)假:暂时代理。《汉书·苏武传》:“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5)行:代理官职。《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太祖行备武将军。”欧阳修《泷冈阡表》:“观文殿学士特进行兵部尚书。” (6)署:代理,暂任。《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 (7)护:原官员短期离职,临时守护印信。“护”有“统辖,统率”的意思。《史记·陈丞相世家》:“今日大王尊官之,令护军。” 5.降级免职 (1)罢、免、解、黜、夺:官员因过失而解除职务。《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汉书·贡禹传》:“免官削爵。”《国语》:“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理乱不知,黜陟不闻。”《书博鸡者事》:“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 (2)放:驱逐,流放。《战国策》:“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 (3)贬、谪:因过失而降级。《旧唐书·刘禹锡传》:“贬连州刺史。”《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4)革、褫:皆为“革除”的意思,指撤职查办。谢庄《上搜才表》:“张勃进陈汤而坐以褫爵。”(张勃因推荐陈汤而被革除爵位) (5)左迁:降级使用,贬官。《三国志·魏书·卢毓传》:“必犹恨之,遂左迁毓。” (6)开缺:官员因故去职或者死亡,职位一时空缺,另选他人充任。致仕:退休。 二、细解文言文题型,掌握答题要领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C项,“今梁王不伏诛”中的“诛”如解释为“讨伐”,就与后面的“是废汉法也;如其伏诛,而太后食不甘味,卧不安席,此忧在陛下”不合,根据前文“梁孝王使人杀故吴相袁盎”,说明梁王杀人,因此“伏诛”应该是伏法受死;故“诛”应解释为“刑戮,杀害”。 答案 C 实词推断八法 (1)字形推断 (2)通假推断 (3)结构推断 (4)语法推断 (5)成语推断 (6)引申推断 (7)语境推断 (8)偏义推断 “意义”,指文言虚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用法”,主要指词性。从词性分类看,有介词、连词、助词、副词、语气词(语气助词、语气副词)等。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A项,前一句中的“乃”,副词,于是,就;后一句中的“乃”,副词,竟然。B项,前一句“以”,介词,把;后一句“以”,介词,因为。C项,“之”都为代词,“他”。D项,前一句“而”,连词,表顺承;后一句“而”,连词,表递进。 答案 C 虚词推断“六法” (1)语境推断 (2)语法分析 (3)标志识别 (4)词语替代 (5)句位分析 (6)对称分析 文言文断句 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断句前先要通读几遍,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在断句时,还应注意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句意的完整与否。标点的使用要合乎规范,和现代汉语标点的用法相同。加强诵读,增强语感,对断句标点有很大的帮助。 【典例】 (2016·邢台模拟)原文见上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而匈奴冒顿新服北夷/来为边寇/孟舒知士卒/罢敝不忍出言/士争临城死敌。 B.而匈奴冒顿新服/北夷来为边寇/孟舒知士卒/罢敝不忍出言/士争临城死敌。 C.而匈奴冒顿新服北夷/来为边寇/孟舒知士卒罢敝/不忍出言/士争临城死敌。 D.而匈奴冒顿新服/北夷来为边寇/孟舒知士卒罢敝/不忍出言/士争临城死敌。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首先应将句子回归文本,结合语境理解大意,“而匈奴冒顿新服北夷来为边寇孟舒知士卒罢敝不忍出言士争临城死敌”,这句话的大意是:匈奴王冒顿刚刚征服北夷,又前来侵犯边界,孟舒知道士兵疲劳困苦,不忍心命令他们再作战,士兵们登城拼死抵抗。然后再根据句中的一些断句标志进行断句,本句主要借助句中的名词(包括专有名词)、动词进行断句,比如“匈奴王”“冒顿”“孟舒”“士卒”“士”。 答案 C 文言断句“六借助” (1)借助名词断句。 (2)借助动词断句。 (3)借助虚词断句。 (4)借助成分断句。 (5)借助固定结构断句。 (6)借助对称性断句。 理解古代文化常识 要关注三类古代文化常识:一、古代礼仪、科举、制度、称谓等有关的词;二、古代的官名、爵位、庙号、谥号以及表官职变动的词;三、古代纪年、纪日、纪时、天文、地理、历法等有关的词。 (3)用“……者……”表判断。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 (4)用“……,……也”表判断。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项脊轩志》) (5)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②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6)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 “必”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②且相如素贱人。(《廉颇蔺相如列传》) (7)用“非”表示否定判断。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论》) (8)无标志判断句。 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2.被动句 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也叫意念被动句。 (1)用“于”表示被动关系。 不拘于时。(《师说》) (2)用“见”“见……于”来表示被动关系。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3)用“为”“为……所”表示被动关系。 ①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4)用“受”“被”“受……于”表示被动关系。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5)古代汉语中无标志的被动句,也就是意念上的被动句,这需要根据上下文的语意来判别。 ①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赤壁之战》) ②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③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3.省略句 (1)主语的省略。 承前省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2)谓语的省略。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3)宾语与兼语的省略。 屠惧,投(之)以骨。(《狼》) (4)修饰语和中心词的省略。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5)介词和介词宾语的省略。 将军战(于)河南,臣战(于)河北。(《鸿门宴》) (6)分句的省略。 然力足以至焉,(而未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游褒禅山记》) 4.倒装句 (1)主谓倒装 古汉语中为了强调谓语,有些感叹句或疑问句把谓语置于主语之前。一般常用逗号将主谓隔开。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宾语前置 ①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时人莫之许也。(《隆中对》) ②疑问句中疑问词作宾语前置。 沛公安在?(《鸿门宴》) ③以“是”“之”为标志,宾语前置。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3)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①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于国也》)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4)定语后置 ①“之……者……”为标志。 马之千里者。(《马说》) ②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中心词+数量词。 铸以为金人十二。(《过秦论》) ④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一、官职常识 1.中央官职 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和秘书工作。汉朝大体上沿袭秦制称为三公,下设九卿,分管各方面政务,后世又演变为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宋代中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门下省、尚书省遂废。明代内阁为最高政务机构,内阁大臣称为辅臣,首席辅臣称首辅(即宰相)。清代有军机处,王、公、尚书等为军机大臣,掌握国家大权。 (七)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六部,包括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礼部,管典礼、科学、学校等事;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事。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郎中,副职称员外郎,下属官员有主事等。 寺即官署。九寺即九卿之官署。汉以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为九寺大卿。历代略有变动,迄于清。 (1)太常寺:秦署奉常,汉改太常,掌宗庙礼仪,至北齐始有太常寺,清末废。 (2)光禄寺:掌宫廷宿卫及侍从,北齐以后掌膳食帐幕,唐以后始专司膳。 (3)卫尉寺:掌门卫屯兵,北齐改为卫尉寺,隋改为军器仪仗、帐幕之类,明废,清有銮仪卫。 (4)太仆寺:掌舆马畜牧之事,北齐始曰太仆寺,清光绪改革官制时并入陆军部。 (5)大理寺:掌刑狱案件审理,秦汉为廷尉,北齐为大理寺,历代因之,清为大理院。 (6)鸿胪寺:秦曰典客,汉改大鸿胪,掌赞导相礼。鸿,声也;胪,传也。传声赞导,故曰鸿胪。至北齐曰鸿胪寺,清末废。 (7)宗正寺:明清为宗人府,掌天子宗族事。 (8)太府寺:即大司农,掌钱谷金帛诸货币。 (9)少府寺:掌山泽之事,后又掌宫中服饰衣物、宝货珍贵之物,隋改为监,历代因之,明始废。 此外,中央还设有专门机构和官员,负责管理图书、编修历史、制定历法等工作。如司马迁、张衡曾任太史令,高启为翰林国史编修等。 2.地方官职 秦汉主要行政区是郡。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隋唐主要行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属官有长史、司马等。唐代在一些军事重镇设节度使,属官有行军司马、参谋、掌书记等。宋代州官称知州,县官称知县。明清改州为府,称知府。 此外,汉代也设州,天下分十几个州,基本上是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去刺探情况,称刺史。隋唐时全国分十几个道,也称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前往巡视,称黜陟使。宋代时全国分二十左右路,路中设若干司,分管各方面的事务。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叫行中书省,明代改称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为“省”。 3.官职名称 (1)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2)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管理全国政务的人。也称相国、宰相,简称“相”。 (3)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 (4)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 (5)学士: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是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明清时奉旨、侍读、侍讲、编修、庶吉士等虽亦为翰林学士,但与唐宋时翰林学士的地位和职掌都不同。 (6)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 (7)大将军:先秦、西汉时是将军的最高称号。魏晋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职。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 (8)参知政事: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 (9)军机大臣: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军机大臣少则三四人,多则六七人,被称为“枢臣”。 (10)御史:本为史官,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 (11)枢密使:枢密院的长官。唐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清代军机大臣往往被尊称为“枢密”。 (12)左徒:战国时楚国的官名,与后世左右拾遗相当。主要职责是规谏皇帝、举荐人才。 (13)太尉:元代以前的官职名称。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代称大司马。宋代定为最高一级武官。 (14)上大夫: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 (15)大夫: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有时可指中央机关的要职。 (16)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 (17)太史: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秦汉以后设太史令,其职掌范围渐小,地位渐低。 (18)长史:秦时为丞相属官,两汉以后成为将军属官,是幕僚之长。 (19)侍郎:初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唐代始以侍郎为三省各部长官(尚书)的副职。 (20)侍中: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21)郎中:战国时为宫廷侍卫。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 (22)参军:“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晋以后地位渐低,成为诸王、将军的幕僚,隋唐以后逐渐成为地方官员。 (23)令尹:战国时楚国执掌军政大权的长官,相当于丞相。明清时指县长。 (24)都尉: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 (25)司马: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 (26)节度使: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境内也遍设,造成割据局面,因此世称“藩镇”。 (27)经略使:简称“经略”。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官位高于总督。 (28)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 (29)巡抚: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抚台”“抚军”。 (30)校尉:两汉时期次于将军的官职。 (31)教头:宋代军中教练武艺的军官。 (32)提辖: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训练军队、督捕盗贼等事务。 (33)从事:中央或地方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又称“从事员”。 (34)知府:即“太守”,又称“知州”。 (35)县令:一县的行政长官,又称“知县”。 (36)里正:古代的乡官,即一里之长。 二、科举常识 1.察举 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2.征辟 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3.孝廉 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他们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4.科举 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千三百年。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五经”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准。 5.童生试 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6.乡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è)元。 7.会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8.殿试 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甲、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甲、二甲、三甲统称进士。 9.及第 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披宫锦”即指中进士。“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高荣誉。历史上获状元称号的有一千多人,但真正参加殿试被录取的大约七百五十人。 10.状元 11.连中三元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欧阳修《卖油翁》中提到过“陈康肃公尧咨”,陈尧咨与其兄陈尧叟都曾考中状元,而陈尧叟则是连中三元。 12.八股文 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八比文。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共有八股,八股文由此得名。八股文的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八股文的内容,不许超出“四书”“五经”范围,要模拟圣贤的口气,传达圣贤的思想,考生不得自由发挥。 13.太学 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国子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
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明代无锡有“东林书院”,曾培养了杨涟、左光斗这样一批不畏阉党权势、正直廉洁的进步人士,他们被称为“东林党”。 14.书院 58 稍稍 渐渐地,慢慢地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稍微 59 审问 详细地询问 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问说》) 审讯 60 师徒 军队 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勾践灭吴》) 师父徒弟 61 使者 送信的人 东野与吾书,乃问使者。(《祭十二郎文》) 奉使命办事的人 62 是非 这不是 是非贿得之。(《记王忠肃公翱事》) 63 首领 头颅 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五人墓碑记》) 64 束手 捆起手来,意思是投降 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赤壁之战》) 65 树立 做出的业绩和从事的职业 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也。(《报任安书》) 建立(多用于抽象的好事情) 66 虽然 虽,尽管;然,如此。尽管如此或虽说如此 虽然,董、聂不足道也。(《谭嗣同》) 用于让步复句的关联词 67 所以 缘故(名词) 余叩所以。(《狱中杂记》) 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表原因的虚词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用来,靠它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68 童子 童生。科举时代,读书人没有考中秀才之前均称童生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促织》) 男孩儿,儿童 69 痛心 在内心痛恨 吴之民方痛心焉。 (《五人墓碑记》) 极端伤心 70 突出 突然出击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琵琶行》) 超过一般 71 往往 处处 旦日,卒中往往语……(《陈涉世家》) 常常 72 无赖 胡作非为 王子晞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段太尉逸事状》) 流氓;刁钻泼辣,无理取闹 活泼好玩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清平乐·村居》) 73 无论 更不必说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74 牺牲 作祭礼的牲畜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曹刿论战》) 为正义而死 75 下车 指官吏初到任 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张衡传》) 从车上走下来 76 县官 朝廷 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送东阳马生序》) 知县,县令 77 形成 形,形势;成,形成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赤壁之战》) 出现某种情形或局面 78 行人 出外当兵的人 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孔雀东南飞》) 在路上走的人 79 形容 形体容貌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屈原列传》) 对事物的形象或性质加以描述 80 宣言 公开扬言 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示政见的公告 81 学者 求学的人,读书人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说》) 有专门学问的人 82 鱼肉 鱼和肉,意为被欺凌的对象(名词)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鱼的肉 83 于是 在此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 承接连词 84 颜色 脸上的神色 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五人墓碑记》) 颜料或染料;色彩 85 因而 趁此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示结果的连词 86 因为 因,于是;为,作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琵琶行》) 连词,表示原因或理由 87 殷勤 关切,问候 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赤壁之战》) 热情,周到 88 用心 用,因为;心,心思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读书用功或对事肯动脑筋(褒义) 89 约束 盟约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限制 90 爪牙 得力的武士 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 比喻坏人的党羽 91 指示 指出,给……看 璧有瑕,请指示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 为指导工作而发出的口头或书面意见 92 智力 智,智谋;力,力量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六国论》) 理解事物的能力 93 志气 精神 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祭十二郎文》) 求上进的决心和勇气 94 至于 终于达到某种程度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六国论》) 表示另提一事的连词 到达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游褒禅山记》) 95 中国 中原地区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赤壁之战》) 中华人民共和国 96 中间 中,当中;间,夹杂着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当中 97 祖父 祖辈和父辈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六国论》) 父亲的父亲 98 自由 自作主张 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孔雀东南飞》) 不受约束,不受限制 99 左右 近臣,侍卫人员 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梁惠王下》) 大致范围(方位词);控制(动词) 100 作息 偏义复词,偏指“作”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 工作和休息 (五)常见通假字(66个) 序号 词语 释义 例句 1 案 通“按”,动词,审察,察看 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2 罢 通“疲”,形容词,疲劳 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 (《论积贮疏》) 3 颁 通“斑”,形容词,头发花白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 4 板 通“版”,名词,字版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活板》) 5 暴 通“曝”,动词,晒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劝学》) 通“曝”,动词,暴露,显露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六国论》) 6 倍 通“背”,动词,背叛,忘记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鸿门宴》) 7 被 通“披”,动词,穿着 闻妻言,如被冰雪。(《促织》) 通“披”,动词,覆盖在肩背上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屈原列传》) 8 辟 通“避”,动词,躲避 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崤之战》) 9 弊 通“敝”,形容词,困顿,失败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过秦论》) 通“敝”,形容词,疲惫,衰败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出师表》) 10 不 通“否”,副词,不 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通“否”,疑问语气词,吗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廉颇蔺相如列传》) 11 材 通“才”,名词,才能 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12 裁 通“才”,副词,刚刚 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促织》) 13 采 通“彩”,名词,彩色,颜色 成五采,此天子气也。(《鸿门宴》) 14 雠 通“仇”,名词,仇敌,仇人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 (《伶官传序》) 15 绌 通“黜”,动词,罢免官职 屈平既绌……(《屈原列传》) 16 从 通“纵”,名词,与“横”相对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17 当 通“挡”,动词,遮挡 垣墙周庭,以当南日。(《项脊轩志》) 18 得 通“德”,动词,感激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19 而 通“尔”,人称代词,你 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20 反 通“返”,动词,往返,来回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 21 奉 通“俸”,名词,俸禄,薪俸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触龙说赵太后》) 通“捧”,动词,两手托着 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廉颇蔺相如列传》) 22 父 通“甫”,名词,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 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 23 衡 通“横”,名词,跟竖、直相对 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 (《论积贮疏》) 通“横”,动词,梗塞,不顺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4 还 通“环”,动词,绕 秦王还柱而走。(《荆轲刺秦王》) 25 惠 通“慧”,形容词,聪明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6 疾 通“嫉”,动词,嫉妒,憎恨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 27 见 通“现”,动词,暴露,露出来 图穷而匕首见。(《荆轲刺秦王》) 28 具 通“俱”,副词,全,都,引申为详细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桃花源记》) 通“俱”,副词,全,皆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岳阳楼记》) 29
距 通“拒”,动词,把守 距关,毋内诸侯。(《鸿门宴》) 30 离 通“罹”,动词,遭遇 离骚者,犹离忧也。 (《屈原列传》) 31 列 通“裂”,动词,分裂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梦游天姥吟留别》) 32 录 通“碌”,形容词,平凡,平庸 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毛遂自荐》) 33 没 通“殁”,动词,死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过秦论》) 34 莫 通“暮”,名词,日落的时候,晚上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石钟山记》) 通“暮”,名词,日落时,引申为“末” 莫春者,春服既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35 内 通“纳”,动词,接纳 距关,毋内诸侯。 (《鸿门宴》) 36 女 通“汝”,人称代词,你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硕鼠》) 37 畔 通“叛”,动词,背叛,离开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8 禽 通“擒”,动词,捕捉 将军禽操,宜在今日。(《赤壁之战》) 39 取 通“娶”,动词,把女子接过来成亲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孔雀东南飞》) 40 生 通“性”,名词,资质,禀赋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 41 识 通“志”,动词,记住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论语·述而》) 42 食 通“饲”,动词,喂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 43 受 通“授”,动词,传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44 孰 通“熟”,形容词,仔细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 45 说 通“悦”,形容词,高兴,愉快 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荆轲刺秦王》) 46 汤 通“烫”,动词,用热水焐 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 (《扁鹊见蔡桓公》) 47 帖 通“贴”,动词,黏附 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48 亡 通“无”,动词,没有 人皆有兄弟,我独亡。(《论语·颜渊》) 49 文 通“纹”,名词,纹路,纹理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活板》) 50 无 通“毋”,副词,不要 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冯谖客孟尝君》) 51 销 通“消”,动词,消散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滕王阁序》) 52 县 通“悬”,动词,挂着 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伐檀》) 53 邪 通“耶”,疑问语气词,吗 其真无马邪?(《马说》) 54 羞 通“馐”,名词,食物 玉盘珍羞直万钱。 (《行路难》) 55 要 通“邀”,动词,邀请 张良出,要项伯。 (《鸿门宴》) 56 耶 通“爷”,名词,父亲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兵车行》) 57 翼 通“翌”,名词,明天 翼日进宰。(《促织》) 58 有 通“又”,副词,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出师表》) 通“又”,副词,再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劝学》) 59 蚤 通“早”,名词,早晨 明蚤往,及未寤。(《世说新语·文学》) 60 振 通“震”,动词,威吓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谏太宗十思疏》) 通“赈”,动词,救济 大命将泛,莫之振救。 (《论积贮疏》) 61 知 通“智”,名词,智慧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62 直 通“值”,名词,价钱,代价 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 通“值”,动词,价值 玉盘珍羞直万钱。(《行路难》) 63 属 通“嘱”,动词,嘱托,托付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64 卒 通“猝”,形容词,仓猝 五万兵难卒合。(《赤壁之战》) 65 尊 通“樽”,名词,古代盛酒的器具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 66 坐 通“座”,名词,座位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口技》) (六)文言特殊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一般分四类: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其中较难理解的是倒装句。 1.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1)用“者……也”表判断。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2)句末用“……者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3.作动词,到……去 (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②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①杳不知其所之也。(《阿房宫赋》) ②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三)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文言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判断时要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推断。具体而言,它包括: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数词的活用等。 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1.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动词 2.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四)常见双音节古今异义词(100个) 序号 词语 古义 例句 今义 1 卑鄙 卑,出身低微;鄙,见识浅薄。常用作谦辞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品质恶劣 2 北面 面朝北(称臣)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北边 3 便利 便,就,随即;利,吉利 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孔雀东南飞》) 使用方便,容易达到目的 4 博学 广泛地学习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 学问广博精深 5 不过 不超过 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 (《赤壁之战》) 转折连词 6 不行 不去,没有成行 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不可以;不好;不中用 7 成立 长大成人 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祭十二郎文》) (组织、机构等)开始存在;(理论、意见等)站得住脚 8 春秋 年龄 春秋三十有三。(《谭嗣同》) 春季、秋季;时代名称 一年 蟪蛄不知春秋。(《逍遥游》) 书名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报任安书》) 9 从而 从,跟随;而,而且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连词 10 大风 麻风病 可以已大风。 (《捕蛇者说》) 大的风 11 地方 土地 方圆 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 (《赤壁之战》) 泛指空间的一部分;民间;地区 12 反复 扭转 形势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屈原列传》) 重复 13 方面 方向 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张衡传》) 相对或并列的几个人或几个事物之一 14 非常 意外事故(名词)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很、大(副词) 不同寻常的(形容词)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游褒禅山记》) 15 风流 杰出、英俊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念奴娇·赤壁怀古》) 生活浪漫放荡 繁华的景象,流风余韵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学问才华,雍容的风度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咏怀古迹(其二)》] 16 逢迎 迎接 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孔雀东南飞》) 奉承 17 改错 改变措施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离骚》) 改正错误 18 感激 感,感动;激,奋激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因善意或帮助而感动并致谢 19 根本 树根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 事物最重要的部分 20 更衣 上厕所的委婉说法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 换衣服 21 孤立 孤零零的一个人 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报任安书》) 同其他事物不相联系;不能得到同情和援助 22 故事 先例,旧事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 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 23 果然 饱足的样子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逍遥游》) 表示事实与所说所料相符 24 豪杰 有声望、地位的人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陈涉世家》) 才能出众的人 英雄人物 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伶官传序》) 25 何苦 哪怕,怕什么;怎怕 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 不值得做,犯不着 26 横行 纵横驰骋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行动蛮横;依仗权势做坏事 27 婚姻 儿女亲家 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鸿门宴》) 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28 活人 养活人 丽土之毛,足以活人者多矣。(《甘薯疏序》) 活着的人 29 几何 多少日子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祭十二郎文》) 数学的一个分支 30 假借 宽容,原谅 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荆轲刺秦王》) 利用某种名义、力量等来达到目的 31 交通 勾结 因其富厚,交通王侯。 (《论贵粟疏》) 运输事业 互相通连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32 鞠躬 弯着身子 我鞠躬不敢息。(《中山狼传》) 行礼 恭敬地、谨慎地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出师表》) 33 具体 具,具备;体,形体 亦雁荡具体而微者。 (《雁荡山》) 明确,不抽象,细致 34 绝境 与外界隔绝之地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桃花源记》) 没有出路的境地 35 可怜 可爱 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孔雀东南飞》) 值得怜悯 值得同情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卖炭翁》) 可惜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阿房宫赋》) 36 可以 可,可以;以,凭,靠 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能够 37 空中 中间是空的 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 (《石钟山记》 天空中 38 来信 来送信的人,信使,媒人 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孔雀东南飞》) 寄来或送来的信件 39 牢笼 包罗,概括 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愚溪诗序》) 关鸟兽的地方;骗人的圈套;束缚;束缚人的事物 40 老大 年龄大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琵琶行》) 排行第一的人 41 烈士 烈,有节操有抱负;士,一般指男子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为革命或正义事业而牺牲的人 42 美人 歌伎,宫妃 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廉颇蔺相如列传》) 美貌女子 43 明年 第二年 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廉颇蔺相如列传》) 今年的下一年 44 模拟 想象,揣摩 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可以模拟得之。(《与妻书》) 模仿 45 南面 面南而坐(称王称帝) 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 (《读〈孟尝君传〉》) 南边 46 妻子 妻子和子女 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赤壁之战》) 爱人(女方) 47 其实 它的果实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晏子使楚》) 实际上 (副词) 那实际情况 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赤壁之战》) 48 前进 前,走上前去;进,奉献 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向前行;思想进步 49 亲戚 父母兄弟,统指家里亲人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旁系亲属 50 秋天 秋季的天空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四季之一,秋季 51 去就 去留,取舍 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报任安书》) 担任或不担任职务 52 然而 这样,可是(却) 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 表示转折的连词 53 人情 人的常情 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论贵粟疏》) 应酬送礼,情面,情谊 人心,世情 必非天下之人情所欲居也。(《原君》) 54 肉食 居高位、享厚禄的人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肉类食物 55 孺子 年轻人 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 也,无不歠也。(《勾践灭吴》) 小孩子 56 扫除 打扫台阶 今以亏形为扫除之隶。(《报任安书》) 清除肮脏的东西;除去有碍前进的事物 57 山东 指战国时秦国崤山、函谷关以东之楚、赵、韩、魏、燕、齐六国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 山东省 泛指太行山以东地区 晋兵先下山东。 (《史记·晋世家》) 3.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焉 1.作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2)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作代词 (1)相当于“之”。 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2)哪里,怎么。 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3.语气词 (1)作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3)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也 1.句末语气词 (1)表示判断语气。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语气。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阿房宫赋》) (4)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 (5)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阿房宫赋》) 2.句中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 以 1.作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寡人之于国也》)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过秦论》) (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苏武传》) (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2.作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来”“以致”等。 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5)表修饰关系,译为“地”或不译。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 3.作助词 (1)作语气助词,起调整音节的作用。 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 (2)跟“上、下、东、西、外”等连用,表示时间、方位、数量或范围上的限制。 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出师表》) ②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表方位)(《廉颇蔺相如列传》) 4.作动词 (1)以为,认为,作为。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任用。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5.作名词。译为:缘由,原因。 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6.通假 (1)通“已”,已经。 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2)通“已”,止。 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 7.复音词 (1)以为,认为。 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 (2)把……作为或制成 铸以为金人十二。(《过秦论》) (3)“以是”“是以”,相当于“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4)“有以”“无以”:“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①项王未有以应。(《鸿门宴》) ②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因 1.作介词 (1)依照,根据。 我欲因之梦吴越。(《梦游天姥吟留别》) (2)依靠,凭借。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3)趁着,趁此。 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4)通过,经由。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5)因为,由于。 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梦溪笔谈·雁荡山》) 2.作副词
3.作动词 (1)于是,就;因而。 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2)原因,缘由,机缘。 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
(1)根据。 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五蠹》) (2)沿袭,继续。 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于 1.作介词 (1)在,从,到。 ①乃设九宾礼于廷。(于:在)(《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前一个“于”,从)(《劝学》) ③辞楼下殿,辇来于秦。(于:到)(《阿房宫赋》) (2)“在……方面”“从……中”。 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游褒禅山记》) (3)由于,在于。 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 (4)向,对,对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5)被。 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6)与,跟,同,或者不译。 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7)比。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后一个“于”,比)(《劝学》) 2.于是 (1)相当于“于此”,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 ①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在这时)(《口技》) ②于是余有叹焉。(对于这件事)(《游褒禅山记》) (2)连词,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3.见……于 表示被动。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与(yǔ、yù、yú) 1.作介词 (1)和,跟,同。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2)给,替。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 (3)比,和……比较。 孰与君少长?(《鸿门宴》)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鸿门宴》) 2.作连词 和,跟,同 3.作动词 (1)给予,授予。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结交,亲附。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 (3)yù,参与,参加。 蹇叔之子与师。(《蹇叔哭师》) 4.“孰与”“与……孰”。 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5.“孰若”“与其……孰若”。 表示选择(舍前取后),译为:“哪如”“与其……不如……”。hpg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 则 1.作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2)表示条件、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4)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译为“虽然”“倒是”。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5)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着用,译为“就是”“不是……就是”。 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2.作副词 (1)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2)表对已然或发现的强调。可译为“已经”“原来”“原来已经”。 公使阳处夫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崤之战》) 3.作名词 (1)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 《论语》六则。 (2)准则,法则 以身作则。 者 1.作代词 (1)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鸿门宴》) (2)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4)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5)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6)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 今者有小人之言。(《鸿门宴》) (7)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语气词。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 之 1.作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①申之以孝悌之义。(之:他们)(《寡人之于国也》)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之:我)(《廉颇蔺相如列传》) (2)指示代词,这,此。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师说》) 2.作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阿房宫赋》)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114.诸 故事巧记 智叟见愚公一家人凿山,将石投诸(兼词,相当于“之于”)渤海之尾,叹道:“诸(众多,各)人不惠,如此之法,何日成功?” 115.贼 故事巧记 三国时期,曹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敌人)也。孙权乃阴令部属为贼(刺客)使于操,未果。后权思虑兴国之事,以为国内淫侈之俗是天下之大贼(害,祸害)也,改之。百姓不解,仍有盗贼(强盗)。权使人捕而诛之。 116.族 117.卒(3年2考) 故事巧记 韩信拜大将军,率士卒(士兵)与项王战。卒(通“猝”,仓促,突然)起不意,项王难以应付,节节败退后卒(死)于乌江,而韩信卒(最终)成万世威名。 118.走 故事巧记 太史公牛马走(仆人,自称的谦辞)司马迁再拜言:臣因李陵之祸,尝欲亡走(逃跑),后至骊山,见其直走(延伸)咸阳,忆荆轲刺秦之时,秦王还柱而走(跑),则叹历史无情。 119.左 故事巧记 白居易居于僻地,其家左(左边)右种梧桐。后声名震,乡绅皆迎之,虚左(左边的位置,是上位),引其上坐。皇上闻之,令左(和“右”连用,指身边侍候的人,近臣)右诏其进京,欲以重用。 120.坐(3年1考) 故事巧记 宋人喜外出,常停车坐(因为)爱美景。一日,出门见客,见一人南向坐(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席,臀部压在脚后跟上),诸多财物散于坐(通“座”,座位)下,似坐(坐守,不动)而待官兵,顷之,官兵逮之,因其坐(犯罪)。 (二)常见文言虚词(18个) (部分虚词另有实词的用法,为方便表述,这里一并讲述)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而 1.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来”。可不译。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7)表示因果关系。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8)表示目的关系。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2.作代词,通“尔”,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何 1.作疑问代词 (1)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一般来说在译时,“何”要后置。(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这是宾语前置。) ①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②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2)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3)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3.通“呵”,喝问。
4.固定结构: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连词、表目的)谁何。(《过秦论》)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 ②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 乎 1.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美哉乎,山河之固。(《史记·吴起列传》)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不译。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2.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解释。
3.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赤壁赋》) 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师说》)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乎:对)(《劝学》) 乃 1.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于是”“就”“便”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 (2)表条件:结果,才。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3)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侯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项王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2.作代词
3.无乃 表猜测,译为“恐怕……”。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做宾语。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其 1.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游褒禅山记》) 2.作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3.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送东阳马生序》) 4.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且 1.作连词 (1)递进关系,而且,并且。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陈情表》) (2)让步关系,尚且,还。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3)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 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 2.作副词 (1)将,将要。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2)暂且,姑且。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若 1.动词,像,好像
2.作代词 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逍遥游》)
(1)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①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 ②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 (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求鱼也。(《孟子·梁惠王上》) 3.作连词。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
4.复音词“若夫”“至若”。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表示转换,再说,至于。hpgr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孔雀东南飞》)
①若夫乘天地之正。(《逍遥游》) ②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岳阳楼记》) 所 1.作名词,处所,地方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 2.作助词 (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 (3)“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4)“所+以”表原因或表凭借,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等。 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为 1.作动词 (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①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②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过秦论》) (2)以为,认为 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3)判断词,是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2.作介词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2)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 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孔雀东南飞》) (3)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4)对,向 为之奈何?(《鸿门宴》) (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故事巧记 屈原学高且性刚,子兰为人不良,常造恶(罪恶),尝构恶(诽谤)屈原于楚王前。屈原恶(讨厌)其行为,曰:“此人行为不端,以事知之。若其此,楚国恶(怎么)乎定?” 89.微 故事巧记 李密身份微(卑下)贱,为敌国俘臣,为避害乃居于僻远之地。晋武帝不治其罪,仍诏其出仕,而其不为所动,以祖母年老,志气日微(衰微),侍奉祖母为辞拒,且曰微(没有)祖母之力不能成人,一篇《陈情表》,文约而辞微(含蓄)。 90.悉 故事巧记 古有一人,棋艺绝伦。弈棋未曾输,种种赛事悉(全都)获冠军,欲书《棋艺》一书,又患无才,恐书不能悉(完全表达)意,终弃之。 91.相 92.谢(3年1考) 故事巧记 暮春时节,春花谢(凋落)。一日,杜牧游山中,遇山民。山民邀其至家,牧谢(拒绝)之。山民执意邀,牧怪之。山民述其意,牧方知其好意,遂谢(道歉,谢罪)。后至其家,山民礼之,牧谢(感谢)其款待。旦日牧谢(辞别)山民而出,且叹曰:“多谢(告诫)世人,善者多矣。” 93.信 故事巧记 楚王信(信任)屈原,屈原以为美言不信(真实),故每谏必以信(实情)告之,后子兰短之,屈原见逐。屈原以为楚王未信(守信用),欲投汨罗江报国,信(随意)手取头上之饰为信(信物),使人告于楚王,谓王须信(通“伸”,伸张)大义于天下。 94.兴 故事巧记 刘邦兴(发动)兵伐秦,后刘邦王,大汉兴(兴盛)。政通人和,兴(兴办)教育,人才辈出。 95.行 故事巧记 苏武因行(品行)正范高,行(践行)古道,帝令其出使胡地,行前,帝设宴嘱托。途中遇强盗随行(行走),见强盗犹如行(古代军制单位)伍之人,魁梧有形。苏武感化之。 96.幸 97.修(3年1考) 故事巧记 王羲之修(身高)七尺有余,常修(施行)文德。所住之处有茂林修(高,大)竹,风景甚好。后兰亭破,遂修(修理)葺,后又遇大雨,亭倒,乃重修(修建),又以名联修(修饰、装饰)之。聚友人于兰亭,叹修(长)短随化,将其作收于集,并作序。 98.徐(3年1考) 故事巧记 城北徐(姓)公儒雅,一日散步,见清风徐(慢慢地)来,顿感神清气爽。 99.许(3年1考) 故事巧记 大铁椎,不知何许(地方,处所)人也。身背铁椎,长丈许(表约数,上下)。赴京城,路过一村,见井水清如许(这样,如此),欲饮之,村人不许(答应,允许),怒而去。 100.阳 故事巧记 暮,斜阳(太阳,阳光)横照,大雁长飞,声断衡阳之浦,衡阳以其乃衡水之阳(指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名之也。 101.要 故事巧记 古时,国人皆好细要(人体的腰部),故肥胖之人皆尽力觅良方,并记其提要(要领,关键),终要(概括,总结)其法以广之。一日,有医者与人要(相约)于茶馆,而其要(通“邀”,邀请)人戏之,医者大怒,以死要(要挟,威胁)之,遂罢。 102.宜 故事巧记 橘生于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因淮南之地宜(适宜)橘生长也,是故,橘宜(应当)植于淮南。 103.遗(3年1考) 故事巧记 赵王因遗(遗留,留下)策,揽人才,闻廉颇虽老而欲效力于国。赵王则使人问,使者回报其顷之三遗[排泄(大小便)]矢。赵王厚遗(给予,馈赠)廉颇以遣之。廉颇以为赵王小施而大遗(放弃)。 104.贻 故事巧记 自唐以来,从师之风不盛,阿谀之风而兴,韩愈以为此贻(遗留)害无穷,遂作《师说》以贻(赠送,给予)李蟠,嘉其好学。 105.易(3年3考) 故事巧记 赵得和氏璧,秦王欲以城易(换,交换)璧,蔺相如曰:“秦城不予,璧不可易(容易,轻易)得。”秦王怒,左右欲刃相如,然相如面不易(变,改变)色,应对自如,后完璧归赵。 106.阴(3年1考) 故事巧记 一日,天阴(阴天),一农夫于山阴(指山的北面)砍柴。其间阴(冷,寒冷)风阵阵,农夫欲还家,不料山口处忽见一恶狼,农夫躲于林中阴(暗中)窥之,后以肉为饵,诱其入一暗穴,以柴薪堵于洞口,放火烧之,既而还家。 107.右 故事巧记 李斯以功大,位于众大臣之右(上)。其左右(近臣)皆因之骄纵。一日,携友游于泰山,察路之左右(表方位,与“左”相对)涂鸦甚多。 108.再 109.造(3年2考) 故事巧记 太宗年间,魏徵造(到……去)民舍,察民生之疾苦。回宫中,造(制定)法令,兴水利,以利民生。 110.知(3年2考) 故事巧记 梁惠王问政于孟子,曰:“本王处庭院之深,何以知(知道)民生疾苦?”孟子对曰:“知(主持,管理)政者,不闻片面之词,当身体力行,方知(智慧)明而无过。” 111.致 故事巧记 齐王欲致(招纳,引来)天下之士,致(送给)晏子千金。晏子致(表达)诚于天下豪杰。豪杰中有一人自小家贫,无从致(得到)书以观,而思维精巧,尤致(集中心、力于某一方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半世伶俜空自许谁写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