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有工作调动离别感言恨,难有工作调动离别感言言;翻译一下

当前位置: >>
2015年第十四届中学生古诗文大赛古诗文翻译 ()
1 春怨 / 伊州歌 (153 人评分) 8.2 朝代:唐代 作者:金昌绪 原文: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我敲打树枝,赶走树上的黄莺,不让它在树上乱叫。 它清脆的叫声,惊醒了我的梦,害得我在梦中不能赶到辽西,与戍守边关的亲人相见。 注释 ①辽西:古郡名,在今辽宁省辽河以西地方。 ②妾:女子的自称。 ③莫:不。 赏析 作者:佚名 这首,语言生动活泼,具有民歌色彩,而且在章法上还有其与众不同的特点:它通篇 词意联属,句句相承,环环相扣,四句诗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达到了王夫之在《夕 堂永日绪论》中为五言绝句提出的“就一意圆净成章”的要求。这一特点,人所共称。谢 榛在《四溟诗话》中曾把诗的写法分为两种:一种是“一句一意” , “摘一句亦成诗” ,如杜 甫诗“日出篱东水,云生舍北泥。竹高鸣翡翠,沙僻舞d鸡” ( 《绝句六首》之一) ,属于此 类;另一种是“一篇一意” , “摘一句不成诗” ,这首《春怨》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王世 贞在《艺苑卮言》中更赞美这首诗的“篇法圆紧,中间增一字不得,着一意不得” 。沈德潜 在《唐诗别裁》中也说: “一气蝉联而下者,以此为法。 ” 但这些评论只道出了这首诗的一个方面的特点,还应当看到的另一特点是:它虽然通 篇只说一事,四句只有一意,却不是一语道破,一目了然,而是层次重叠,极尽曲析之妙, 好似抽蕉剥笋,剥去一层,还有一层。它总共只有四句诗,却是每一句都令人产生一个疑 问, 下一句解答了这个疑问, 而又令人产生一个新的疑问。 这在诗词艺术手法上是所谓 “扫 处还生” 。 诗的首句似平地奇峰,突然而起。照说,黄莺是讨人欢喜的鸟。而诗中的女主角为什么 却要“打起黄莺儿”呢?人们看了这句诗会茫然不知诗意所在,不能不产生疑问,不能不急 于从下句寻求答案。第二句诗果然对第一句作了解释,使人们知道,原来“打起黄莺儿” 的目的是“莫教枝上啼” 。但鸟语与花香本都是春天的美好事物,而在鸟语中,黄莺的啼声 又是特别清脆动听的。 人们不禁还要追问: 又为什么不让莺啼呢?第三句诗说明了 “莫教啼” 的原因是怕“啼时惊妾梦” 。但人们仍不会满足于这一解释,因为黄莺啼晓,说明本该是梦 醒的时候了。那么,诗中的女主角为什么这样怕惊醒她的梦呢?她做的是什么梦呢?最后一 句诗的答复是:这位诗中人怕惊破的不是一般的梦,而是去辽西的梦,是惟恐梦中“不得 到辽西” 。 到此, 读者才知道, 这首诗原来采用的是层层倒叙的手法。 本是为怕惊梦而不教莺啼, 为不教莺啼而要把莺打起,而诗人却倒过来写,最后才揭开了谜底,说出了答案。但是, 这最后的答案仍然含意未伸。这里,还留下了一连串问号,例如:一位闺中少女为什么做 到辽西的梦?她有什么亲人在辽西?此人为什么离乡背井, 远去辽西?这首诗的题目是 《春怨》 , 诗中人到底怨的是什么?难道怨的只是黄莺,只怨莺啼惊破了她的晓梦吗?这些,不必一一 说破,而又可以不言而喻,不妨留待读者去想象、去思索。这样,这首小诗就不仅在篇内 见曲折,而且还在篇外见深度了。 如果从思想意义去看,它看来只是一首抒写儿女之情的小诗,却有深刻的时代内容。 它是一首怀念征人的诗,反映了当时兵役制下广大人民所承受的痛苦。 生卒年不详。唐朝余杭(钱塘) (今浙江杭州市)人,身世不可考,诗传于世仅《春怨》 一首。 2 长干曲四首(一作江南曲) (评分人数不足) 朝代:唐代 作者:崔颢 原文: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自小不相识。 下渚多风浪,莲舟渐觉稀。那能不相待,独自逆潮归。 三江潮水急,五湖风浪涌。由来花性轻,莫畏莲舟重。 崔颢 唐开元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他那 首《黄鹤楼》 ,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 《全 唐诗》存其诗四十二首。 《长干曲四首》是唐代诗人崔颢的组诗作品。这组诗以男女对话的形式,描写了采莲女子 与青年男子相恋的过程:两人偶然水上相逢,初不相识,女子却找出话头和对方攀谈,终 于并船而归。诗中描绘船家少女的大胆和聪慧,憨厚如实的语言维妙维肖,非常可爱。这 四首诗继承了前代民歌的遗风,但既不是艳丽而柔媚,又非浪漫而热烈,却以素朴真率见 长,写得干净健康。 女: “你家住在哪?我家就在横塘。 ”停船暂且相问,或许我们还是同乡呢。 这首诗歌的的语言朴素自然,明快清新,有如民歌。何处住,在横塘,通过自问自答的对 话形式,采用朴素的口头语言,不加雕琢,烘托出一个素朴真率的船家女形象。 3.送灵澈上人 作者: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yǎo)钟声晚。 荷(h?)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注释 ⑴送灵澈上人:选自《刘随州集》 ( 《四部丛刊》本)卷一。灵辙上人,唐代著名僧人, 本姓杨,字源澄,会稽(现在浙江绍兴)人,后为云门诗僧。上人,对僧的敬称。 ⑵苍苍:深青色。 ⑶竹林寺:在现在江苏丹徒南。 ⑷杳(yǎo)杳:深远的样子。 ⑸荷(h?)笠:背着斗笠。荷,背着。 译文 深青色的竹林寺里, 远远传来黄昏报时的钟声, 你(指友人:灵澈上人)背着斗笠披着斜阳, 独自向青山归去,越走越远。 赏析 瞑色苍苍的竹林寺,晚钟阵阵,一抹斜阳下,几重青山外,远行人渐行渐远。全诗纯 为写景,恍如图画,可谓诗中有画的佳作。 灵澈上人大概是中唐时期一位著名诗僧,俗姓杨,字源澄,会稽(今浙江绍兴)人, 出家的本寺就在会稽云门山云门寺。竹林寺在润州(今江苏镇江) ,是灵澈此次游方歇宿的 寺院。这首小诗记叙诗人在傍晚送灵澈返竹林寺时的心情,它即景抒情,构思精致,语言 精炼,素朴秀美,是唐代山水诗的名篇。 前二句想望苍苍山林中的灵澈归宿处,远远传来寺院报时的钟响,点明时已黄昏,仿 佛催促灵澈归山。诗人出以想象之笔,创造了一个清远幽渺的境界。此二句重在写景,景 中也寓之以情。后二句即写灵澈辞别归去情景。灵澈戴着斗笠,披带夕阳余晖,独自向青 山走去,越来越远。 “青山”即应首句“苍苍竹林寺” ,点出寺在山林。 “独归远”显出诗人 伫立目送,依依不舍,结出别意。只写行者,未写送者,而诗人久久伫立,目送友人远去 的形象仍显得非常生动。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深挚的情谊,也表现出灵澈归山的清寂 的风度。送别多半黯然情伤,这首送别诗却有一种闲淡的意境,和作者的寂寞心情。 刘长卿和灵澈相遇又离别于润州, 大约在公元 769―770 年 (唐代宗大历四、 五年) 间。 刘长卿于公元 761 年(上元二年)从贬谪南巴(今广东茂名南)归来,一直失意待官,心 情郁闷。灵澈此时诗名未著,云游江南,心情也不大得意,在润州逗留后,将返回浙江。 一个宦途失意客,一个方外归山僧,在出世入世的问题上,可以殊途同归,同有不遇的体 验,共怀淡泊的胸襟。这首小诗表现的就是这样一种境界。 精美如画,是这首诗的明显特点。但这帧画不仅以画面上的山水、人物动人,而且以 画外的诗人自我形象,令人回味不尽。那寺院传来的声声暮钟,触动诗人的思绪;这青山 独归的灵澈背影,勾惹诗人的归意。耳闻而目送,心思而神往,正是隐藏在画外的诗人形 象。他深情,但不为离别感伤,而由于同怀淡泊;他沉思,也不为僧儒殊途,而由于趋归 意同。这就是说,这首送别诗的主旨在于寄托。方回评其诗“细淡而不显焕,观者当缓缓 味之” ;方东树评其诗“多兴在象外,专以此求之,则成句皆有余味不尽之妙矣” 。从这首 小诗中,也能够体会到这一特色。 静景与动景结合巧妙。诗的一、三、四句,写的是静景,二句写的是动景。动、静互 相衬托,互相映辉。古寺、斜阳、青山等静物一经渲染,令读者对钟声这一动景印象犹深, 仿佛耳旁久久地萦绕着那悠扬的响声;反之钟声从远处传来,更显出郊野的宁静肃穆,而 此时,诗中人物的离情别绪更强烈了。这就获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写景与抒情妙合无垠。全诗四句,句句写景,也句句写情,尤其是后两句,乍看好像 是写郊野向晚的景色,实则蕴含着诗人的无限情思。 “荷笠带斜阳”一句,最易误解为纯属 自然景物的描写,无甚用意。其实不然。作者写斜阳经天,不是光照山峦火树,而是映现 于荷笠者一身,是为了突出“荷笠”这一人物形象和整个画面构图的需要,同时也体现了 诗人感情的专注。画面上的光束、景物,是和送别之情紧密相连的,这就不仅是景物的烘 染,时序的变换或感情的陪衬,而是对全诗的立意、构图、设色和抒情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首诗正是既写景,又抒发胸臆,注意景物选择和人思想感情的协调统一,使客观的景和 主观的情和谐合拍,故能把感情表达得更含蓄、更贴切、更完美。 这种诗能给人留下欣赏的余地和珍视友谊的启示。 4. 新嫁娘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注解 1、未谙句:意思是还不熟悉婆嫂的口味。 译文 新娘三朝下厨房, 洗手亲自作菜汤。 不知婆婆啥口味, 先叫小姑尝一尝。 赏析 ??描摹一位新嫁娘巧思慧心的情态。第一次烧饭菜。为了把握婆婆的口味,先遣婆婆养 大的小姑尝试。语虽浅白。却颇为得体,合情合理。新娘的机灵聪敏,心计巧思,跃然纸 上。 “先遣小姑尝” ,真是于细微处见精神。 ??有人认为此诗是为新入仕途者而作。在情理上,作为新入仕途者的借鉴亦未尝不可。 5 剑客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赏析 贾岛思奇僻。这首《剑客》却率意造语,直吐胸臆,给人别具一格的感觉。诗题一作 《述剑》 。诗人以剑客的口吻,着力刻画“剑”和“剑客”的形象,托物言志,抒写自己兴 利除弊的政治抱负。 这是一把什么样的剑呢? “十年磨一剑” , 是剑客化了十年工夫精心磨制的。 侧写一笔, 已显出此剑非同一般。接着,正面一点: “霜刃未曾试。 ”写出此剑刃白如霜,闪烁着寒光, 是一把锋利无比却还没有试过锋芒的宝剑。说“未曾试” ,便有跃跃欲试之意。现在得遇知 贤善任的“君” ,便充满自信地说: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今天将这把利剑拿出来 给你看看, 告诉我, 天下谁有冤屈不平的事?一种急欲施展才能, 干一番事业的壮志豪情, 跃然纸上。 显然, “剑客” 是诗人自喻, 而 “剑” 则比喻自己的才能。 诗人没有描写自己十年寒窗, 刻苦读书的生涯,也没有表白自己出众的才能和宏大的理想,而是通过巧妙的艺术构思, 把自己的意想,含而不露地融入“剑”和“剑客”的形象里。这种寓政治抱负于鲜明形象 之中的表现手法,确是很高明的。 全诗思想性与艺术性绾合得自然而巧妙。语言平易,诗思明快,显示了贾岛诗风的另 外一种特色。 6 秋江写望 宋 作者:林逋 苍茫沙咀鹭鸶眠,片水无痕浸碧天。 最爱芦花经雨后,一篷烟火饭渔船。 注:林逋(967-1028) ,字君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终身不仕不娶,长期隐居西 湖的孤山,种梅养鹤,有“梅妻鹤子”之称。 ? ①写望--描写眼前的景物。②沙咀--沙滩突出的一角。?③浸--映照。这句说:水面 静得没有波纹,把青天映了出来。 【林逋《秋江写望》阅读答案及赏析】林逋《秋江写望》 阅读答案及赏析。 1、 “片水无痕浸碧天”一句中“浸”在使用上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 (4 分) 2、请从情与景关系的角度对这首诗歌作简要欣赏。 (4 分) 参考答案 1.“浸”为“倒映”之意(1 分) ,形象地写出了平静的水面倒映青天的特点,营造了 一种静谧安适的氛围 ( 2 分) ,表现了诗人内心的闲适(1 分) 。 (2 分。意思对即可。 ) 2.全诗融情于景,情景交融(1 分) 。 【林逋《秋江写望》阅读答案及赏析】文章林逋 《秋江写望》 阅读答案及赏析出自 /article/0.html, 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诗中描写了安详打吨的鹭鹭、平静的水面、白净的芦花和渔船上升起 的炊烟(l 分) ,构成了一幅静谧的秋江美景图(1 分) ,表现了诗人醉心自然、宁静轻松 的心情(1 分) 。 (4 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说法,言之成理亦可。 ) 简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幅静谧的秋江景色:鹭鸶安详地在沙滩上打盹,?一切都是静悄悄的, 水面连一丝涟漪都没有。?一片芦花被刚刚下过的雨洗涮得格外白净,?缕缕炊烟自渔船上 徐徐升起,把寂静的世界点活了。 7《出郊》 作者:王安石朝代:北宋体裁:七言绝句川原一片绿交君,深树冥冥不见花。 风日有情无处著,初回光景到桑麻。 夏日,最适合深树荫中匿。川原於我陌生,不见诗中的绿交加。 却得见深树,泉州难得剩下的深树,无花,却让人狂喜不禁。我於树下借荫,仰 头望去,光如裂帛,或者雨水也借著这些缝隙滴落人间吧。见老树,如见长者,更是故人, 这样的仰望,我心足满。风日的情便是著在这树上,光景桑麻也在其间,阴随阳变,流转 不息,甚幸。王安石(1021 年-1086 年) ,字介甫,晚号半山,谥“文” 。小字獾郎,封荆国公, 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荆公路邓家巷) 。中国杰出的 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诗“学杜得其瘦硬” ,擅长 于说理与修辞,善于用典故,风格遒(qiú)劲有力,警辟精绝,也有情韵深婉的作品。著 有《临川先生文集》 。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 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强,受到较好的教育。庆历二年(1042 年)登杨榜进士第四名,先后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 刑狱等地方的官吏。 治平四年 (1067 年) 神宗初即位, 诏安石知江宁府, 旋召为翰林学士。 熙宁二年 (1069 年) 提为参知政事, 从熙宁三年起, 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推行新法。 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号“文” ,又称王文公。其 政治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 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 被列宁誉为是 “中 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 。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并 称“唐宋八大家” 。 8 初入淮河四绝句其一 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 何必桑干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 中原父老莫空谈,逢着王人诉不堪。 却是归鸿不能语,一年一度到江南。 注释 ①桑干,永定河上游。桑干河流域已沦入金人之手。 ②中流,指淮河的中流线,为宋、金的分界线。 ③王人,皇帝的使者。 赏析 这组共四首,这里是其一、四两首。前一首以“意不佳”点题,化用刘皂“无端 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以说明“意不佳”的原因。桑干河原是北宋边境河,而今 边境河却南移到淮河,诗人心中忧国之情就在这一感叹中含蓄地传达了出来。 后一首的感慨更为深沉。前两句直中含曲意,身为“王人”的作者,意想不到地 劝说中原父老不要 “空谈” “王师北定中原日” , 而弦外之音却是对南宋小朝廷的强烈谴责, 以率直的方式表现了曲折的心思,读来宛转有致。后两句以鸿雁和中原父老作强烈的对比, “不能语”的鸿雁还一年一度到江南,而望穿双眼并“能语”的中原父老几十年也到不了 一次。作者对中原父老的同情从侧面宛转曲达。 9 马上作 (235 人评分) 8.2 朝代:明代 作者:戚继光 原文: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边草 一作:边月)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驰聘疆场、转战南北是为了报答皇上对我的信任,南北江畔和北方边关的花草都笑我 一生忙忙碌碌。一年三百六十日,我都是带着兵器骑着战马在疆场上度过的。 注释 南北驱驰:戚继光曾在东南沿海一带抗击倭t的侵扰,又曾镇守北方边关。 主:指明朝皇帝。 边月:边塞的月亮。这里的边塞指山东沿海登州卫等地。 江花边草:南方江边和北方边塞的花草树木。 横戈:手里握着兵器。 鉴赏 作者:佚名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 ”从福建、广东到蓟州,可说一在天南,一 在地北。 “南北驱驰”四字,概尽戚继光一生大节。 “报主情” ,并非不喜欢安定的生活,只 是心怀天下, 为了国家的安宁, 不惜万里奔波。 全句表现出一种崇高的襟怀。 而次句一 “笑” 字更是意极浑含,写尽了抗倭名将的豪迈气概。为了抗倭事业,一生中到过山清水秀的南 方,也到过波涛汹涌的山东海防,行色匆匆间,总无暇顾及周围美好的景色。作者说:江 畔紫嫣红的鲜花和江防皎洁明朗的月亮恐怕要笑我不懂得欣赏了吧。 “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 ”这两句是“平生” 、 “南北驱驰”的更具体 的说明。一个保家卫国的英雄形像跃然纸上,他是紧紧与战马与横戈联在一起,不能须臾 分离的。 “一年三百六十日”初读似乎是一个凑句,其实很有妙用。它出现在“都是横戈马 上行”的点睛之笔的前面,起到了必要的渲染作用,使读者感到,一日横戈马上英勇奋战 并不难,难的是三百六十天如一日,更难的是年年如此, “平生”如此。 这首平易自然,琅琅上口。而作者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品质更让人钦佩。 10 马嵬 (91 人评分) 8.0 朝代:清代 作者:袁枚 原文: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译文 作者:佚名 用不到去歌唱当年皇帝妃子的悲欢离合;在人间也有银河,使得千千万万人家夫妻离 散。像石壕村那样的夫妻决别数也数不清,老百姓的泪水比长生殿上洒的那点泪水多得多 了。 鉴赏 作者:佚名 唐玄宗李隆基与贵妃杨玉环之间悲欢离合的故事,不知引发了多少文人墨客的情 文思。白居易著名的《长恨歌》 ,在揭示唐玄宗宠幸杨贵妃而造成政治悲剧的同时,也表达 了对二人爱情悲剧的同情。袁枚此诗却能不落俗套,另翻新意,将李、杨爱情悲剧放在民 间百姓悲惨遭遇的背景下加以审视,强调广大民众的苦难远非帝妃可比。 《长恨歌》和《石 壕吏》是为人所熟知的著名诗篇,其创作背景均为安史之乱。它们一以帝王生活为题材, 一以百姓遭遇为主旨,恰好构成鲜明的对照。 《马嵬》是乾隆十七年(1752)袁枚赴陕西候补官缺,路过马嵬驿所作,共 4 首。 袁枚与爱妾分别,远赴陕西,实属身不由己,联想到白居易《长恨歌》所写李杨情事,认 为百姓的生离死别不胜枚举,李杨二人的生离死别并不值得同情。当年流传的而且又写入 《长恨歌》中的关于唐玄宗和杨贵妃七喜相会的爱情故事,并不值得歌唱,因为人世间还 有能拆散夫妻的“银河”不知有多少夫妻经受了生离死别的痛楚。像石壕村里那样儿子战 死而媳妇守寡,老翁逾墙而老妪应征之类夫妻诀别的情景,比玄宗和贵妃的爱情悲剧更能 催人泪下,涕零如雨了。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两句,表现了诗人对下层百姓疾苦的深切 同情; “泪比长生殿上多”一句,揭露了社会上的种种不幸迫使诸多夫妻不能团圆的现实。 全诗借吟咏马嵬抒情,提倡诗歌要多反映人民苦难生活的主张,表现了作者进步 的文学创作观点。 此诗虽为抒情之作,实际是议论之诗。前两句借马嵬为题提出论点,后面两句借 用典故论证上述观点。论点和论据的材料本来都是旧的,但作者化陈腐为新奇,使其为自 己提出新的观点服务,旧的也变为新的,颇有点铁成金之妙。全诗正如作者自己所云: “借 古人往事,抒自己之怀抱” 。 ( 《随园诗话》 ) 袁枚的这首《马嵬》很有意思,从题到文,处处有典故,然而又都是大家熟知的 典故, 所以读起来觉得很通俗, 但诗中又包含着丰富的内容, 很值得回味。 题目是 “马嵬” , 就是唐玄宗被逼处死杨贵妃的地方――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县西) 。当时唐玄宗为避安史之 乱逃亡四川,途经马嵬驿,部队不肯西行,最后迫使唐玄宗处死了杨国忠和杨贵妃。袁枚 的诗就是对这件事有感而发。第一句的“长恨歌” ,指的是白居易着名的长诗《长恨歌》 , 其中把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写得缠绵悱恻,令人同情。第二句的“银河” ,则是指牛郎织 女的故事,他们被银河阻隔,也是很悲惨的。第三句的“石壕村” ,是指杜甫所写的《石壕 吏》 ,诗中有一对老夫妻,因官府抓人当兵而分离。第四句的“长生殿” ,是唐皇宫中的一 座宫殿, 《长恨歌》中有诗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是说唐玄宗与杨贵妃 在一起海誓山盟。第一句是因史事有感,第二句讲人间离散多,第三句举一个例子,第四 句将它与第一句的史事相比。 这真是往复回旋, 如环无端, 句句引人遐想, 句句发人深思。 11 梅花 汪中 《梅花》 孤馆寒梅发,春风款款来。 故园花落尽,江上一枝开。 此诗共有三层含义。 表层含义写处所偏僻。全诗可这样理解:孤馆寒梅初发,春风款款来迟。故园花 已落尽,江上一枝才开。诗人通过江上孤馆与故园梅花两相对比,说明此处之山高水远、 地僻人稀, 时分季节也与一般地方不同。 这与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诗意略同。 中层含义写乡思之情。因江上寒梅迟发想到故园梅花早已开过,引起乡思之情。 此情又从两方面露出。其一,在故园梅开早、孤馆春来迟的对比中流露出春是故园早,月 是故乡明的意识。其二,用“一枝春”典故寄托情怀。陆凯《赠范晔》诗云: “折梅逢驿使, 寄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后人多以“一枝春”或“一枝”代指别后相思之 情。汪中这里写了“江上一枝开” ,犹说,虽然迟了,但此地也终于绽开了能够代达游子相 思之情的“一枝”寒梅。联系全诗,诗人对春风之来迟, “一枝”之迟开不无怨艾,也正是 通过这种怨艾之情曲达诗人乡思之深挚与急切。 第三层含义是表达高标逸韵的情怀。这是一层象征意义。诗人在选择用以表达自 己心曲的事物的时候,总是经过一番选择的。梅花素称“花中君子” ,具有“雪虐风饕愈凛 然,花中气节最高坚”(陆游诗)的品格。汪中歌咏梅花这本身就说明了这点。据史载,汪 中生性孤僻,桀傲不群,潜心经学,作文古怪。从某种意义上讲,那不凑热闹,开在故园 花尽之时的江上寒梅正是汪中自身品格的写照,或者说是他自我情怀的寄托。而前后呼应 的“孤馆” “一枝”等字眼都非常明显地带有独立不群的人格投影。陆游有首《梅花绝句》 其一云: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著花迟,高标逸韵君知否?正在冰层积雪时。 ”把它与 汪中此诗相联系,就更不难看出汪中在诗中寄托的高标逸韵的情怀了。 古往今来,题咏梅花之诗多如牛毛,汪中此首《梅花》诗一未写梅花之风姿仙骨, 二不咏梅的品节风骨,而是通过心物感应,抒写多层心境,在极有限的字眼中,融进了无 限的诗意。此种匠心妙意,远非凡夫俗手可比。李审言在《汪容甫先生赞序》中说汪中平 日所作皆“旨高喻深,貌闲心戚。 ”可谓中肯。杭世骏在《哀盐船文序》中说汪文“好深湛 之思,故善于指事类情,申其雅志。 ”移来说明此诗,也很合适。 12 桃花溪 桃花溪 (375 人评分) 7.6 朝代:唐代 作者:张旭 原文: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译文 一座高桥隔着云烟出现,在岩石的西畔询问渔船。 桃花整天随着流水流淌,桃源洞口在清溪的哪边? 注释 ⑴桃花溪:水名,在湖南省桃源县桃源山下。 ⑵飞桥:高桥。 ⑶石矶:水中积石或水边突出的岩石、石堆。渔船:源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中语句。 ⑷尽日:整天,整日。 ⑸洞:指《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找到的洞口。 13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849 人评分) 8.0 朝代:唐代 作者:高适 原文: 嗟[jiē]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译文 此次离别不知你们心绪何如,停住马饮酒询问被贬的去处。 巫峡猿猴悲啼令人伤心流泪,衡阳的归雁会为我捎来回书。 秋日青枫江上孤帆远远飘去,白帝城边黄叶飘零古木稀疏。 圣明朝代如今定会多施雨露,暂时分手希望你们不要踌躇。 注释 ⑴峡中:此指夔州巫山县(今属重庆) 。 ⑵谪居:贬官的地方。 ⑶巫峡:地名,在今重庆市巫山县东。古民谣《巴东三峡歌》 :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 鸣三声泪沾裳。 ” ⑷衡阳:地名,今属湖南。相传每年秋天,北方的南飞之雁,至衡阳的回雁峰,便折 回北方。这是由长沙想到衡阳,意思要王少府至长沙后多写信来。 ⑸青枫江:地名,在花溪。秋帆:指秋风吹着小舟,送友人远去。 此诗是诗人为送两位被贬官的友人而作,寓有劝慰鼓励之意。一诗同赠两人,内容铢 两悉称。诗除了首尾合起来总写外,中间两联双双分写,不偏祜。颔联上句写巫峡风光, 以古民谣典故来暗示李少府所去的峡中荒凉之地;下句写衡阳,暗示王少府去长沙,并希 望他能多寄书函。颈联上句写长沙青枫江的帆船,是再写王少府;下句写白帝城,远在古 原始森林的巴东,是再写李少府。双双交错进行,结构严密,情感交织。最后两句,是劝 藉二人尽可放心而去,不久即可召还。全诗情感不悲观,也不消极。 赏析 作者:佚名 这是一首送别,同时也是一首边塞诗,同时送别两人,且两人均为遭贬而迁。 首联“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诗人首先抓住二人都是遭贬,都有满 腹愁怨,而眼下又即将分别这一共同点,以深表关切的问句开始,表达了对李、王二少府 遭受贬谪的同情,以及对分别的惋惜。 “嗟”是叹息之声,置于句首,贬谪分别时的痛苦已 不言而喻。 “此别” 、 “谪居”四字,又将题中的“送”和“贬”点出,轻灵自然,不着痕迹。 作者在送别之地停下马来,与李、王二少府饮酒饯别, “意何如” 、 “问谪居” ,反复致意, 其殷切珍重之情,显而易见,一开篇就以强烈的感情,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无怪乎方东 树在《昭昧詹言》中说: “常侍(即高适)每工于发端。 ”中间两联针对李、王二少府的现 实处境,从二人不同的贬谪之地分别着笔,进一步表达对他们的关心和安慰。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上句写李少府贬峡中。当时,这里路途 遥远,四野荒凉, 《巴东三峡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诗人设想李少 府来到峡中, 在这荒远之地听到凄厉的猿啼, 不禁流下感伤的眼泪。 下句写王少府贬长沙。 衡阳在长沙南面,衡山有回雁峰,传说北雁南飞至此不过,遇春而回。归雁传书是借用苏 武雁足系书故事,但长沙路途遥远,归雁也不能传递几封信。 “青枫江上秋帆远, 白帝城边古木疏。 ” 上句想象长沙的自然风光。 青枫江指浏水, 在长沙与湘江汇合。这句写李少府到了长沙,在秋高气爽的季节,望着那明净高远、略无 纤尘的蓝天,自然会洗尽烦恼。下句想象夔州(即今四川奉节县)的名胜古迹。白帝城为 西汉公孙述所筑,在夔州,当三峡之口。这句写王少府到了峡中,可以去古木参天、枝叶 扶疏的白帝城凭吊古迹,以求慰藉。 这四句情景相融,结合得自然巧妙,读来自有一种苍凉中饱含亲切的情味。所写 之境,从巫峡到衡阳,从青枫浦到白帝城,十分开阔,而分写二人,更显出作者的艺术匠 心。 作者在两联中,一句写李、一句写王,然后一句写王、一句写李,错综交织,而 井然不乱,并且采用了“互文”这种修辞手法中的对句互见的方法,在一联中上句隐含着 下句,下句隐含着上句, “巫峡”一联上句写贬谪荒远的凄凉,下句说要多通音信,表面看 是对李、王分开讲的,实际上是对两人共同而言。同样, “青枫江”一联上句说流连光景, 下句说寻访古迹, 实际也是对二人共同讲的。 这样, 在精炼的字句中, 包含了丰富的内容, 既照顾到了二人不同的地点,又表达了对双方一致的情意,诗人巧妙的处理,使写分送二 人的困难迎刃而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最后一联: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诗针对李、王二少府远贬的愁 怨和惜别的忧伤,进行了语重心长的劝慰,对前景作了乐观的展望。圣代雨露,是古代文 人诗中的惯用之语,这里用来和贬谪相连,也还深藏着婉曲的微讽之意。重点是在后一句 “暂时分手莫踌躇” ,意思是说:这次外贬,分别只是暂时的,你们不要犹豫不前,将来定 有重归之日。全诗在这里结束,不仅与首联照应,而且给读者留下无尽的遐思。 叶燮在《原诗》中,曾经指责此诗中间两联连用四个地名太多。其实,高适此诗 情真意挚而又气势健拔,虽然连用了四个地名,但对诗意并无影响,反而使意境显得更为 开阔。 14 酬张少府 (89 人评分) 8.4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原文: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译文 人到晚年特别喜好安静,对人间万事都漠不关心。 自思没有高策可以报国,只要求归隐家乡的山林。 宽解衣带对着松风乘凉,山月高照正好弄弦弹琴。 君若问穷困通达的道理,请听水浦深处渔歌声音。 注释 ⑴酬:回赠。 ⑵唯:亦写作“惟” ,只。好(haò) :爱好。 ⑶自顾:看自己。长策:好计策。 ⑷空知:徒然知道。旧林:旧日曾经隐居的园林。 ⑸吹解带:吹着人宽解衣带时的闲散心情。 ⑹穷:不能当官。通:能当官。理:道理。 ⑺渔歌:隐士的歌。浦深:河岸的深处。 鉴赏 作者:佚名 这是一首赠友。全诗写情多于写景。三、四句隐含不满朝政之牢骚。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说自己人到晚年,惟好清静,对什么事情都漠不关心了, 乍一看,生活态度消极之至,但这是表面现象。仔细推求起来,这“唯好静”的“唯”字 大有文章。王维此时虽任京官,但对朝政已经完全失望,开始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晚年 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正是他此时内心的真实写照。 王维早年,原也有过政治抱负,在张九龄任相时,他对现实充满希望。然而,没过多 久,张九龄罢相贬官,朝政大权落到奸相李林甫手中,忠贞正直之士一个个受到排斥、打 击, 政治局面日趋黑暗, 王维的理想随之破灭。 在严酷的现实面前, 他既不愿意同流合污, 又感到自己无能为力。 “自顾无长策” ,就是他思想上矛盾、苦闷的反映。他表面上说自己 无能,骨子里隐含着牢骚。尽管在李林甫当政时,王维并未受到迫害,实际上还升了官, 但他内心的矛盾和苦闷却越来越加深了。对于这个正直而又软弱、再加上长期接受佛教影 响的封建知识分子来说,出路就只剩下跳出是非圈子、返回旧时的园林归隐这一途了。 “空 知返旧林”意谓:理想落空,归隐何益?然而又不得不如此。在他那恬淡好静的外表下, 内心深处的隐痛和感慨,还是依稀可辨的。 那么,王维接下来又肯定、赞赏那种“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的隐逸生活和闲适 情趣,其原因所在,联系上面的分析,读者可以体会到这实际上是他在苦闷之中追求精神 解脱的一种表现。既含有消极因素,又含有与官场生活相对照、隐示厌恶与否定官场生活 的意味。 摆脱了现实政治的种种压力,迎着松林吹来的清风解带敞怀,在山间明月的伴照下独 坐弹琴,自由自在,悠然自得,这是非常令人舒心惬意的。 “松风” 、 “山月”均含有高洁之 意。王维追求这种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趣,说他逃避现实也罢,自我麻醉也罢,无论如何, 总比同流合污、随波逐流好。在前面四句抒写胸臆之后,抓住隐逸生活的两个典型细节加 以描绘,展现了一幅鲜明生动的形象画面,将松风、山月都写得似通人意,情与景相生, 意和境相谐,主客观融为一体,这就大大增强了诗的形象性。从写诗的艺术技巧上来说, 也是很高明的。 最后,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回到题目上来,用一问一答的形式,照应了“酬” 字;同时,又妙在以不答作答:您要问有关穷通的道理吗?我可要唱着渔歌向河浦的深处 驶去了。诗的末句又淡淡地勾出一幅画面,含蓄而富有韵味,耐人咀嚼,发人深思,正是 这样一种妙结。 15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 黄鹤楼闻笛 (349 人评分) 8.1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译文 一旦成为贬滴之人,就像贾谊到了长沙,日日西望,望不见长安,也望不见家。 黄鹤楼上传来了一声声《梅花落》的笛声,使这五月的江城又见到纷落的梅花。 注释 ⑴郎中:官名,为朝廷各部所属的高级部员。钦:当是史郎中名。一作“饮” 。王琦《李 太白全集》注本谓史钦,其生平不详。黄鹤楼:古迹在今湖北武汉,今已在其址重建。 ⑵迁客:被贬滴之人。去长沙:用汉代贾谊事。贾谊因受权臣谗毁,被贬为长沙王太 傅,曾写《吊屈原赋》以自伤。 ⑶江城: 指江夏 (今湖北武昌) , 因在长江、汉水滨,故称江城。落梅花:即《梅花落》 , 古代笛曲名。 赏析 作者:佚名 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长沙。而李白也因永王李U事 件受到牵连, 被加之以 “附逆” 的罪名流放夜郎。 所以人引贾谊为同调。 “一为迁客去长沙” , 就是用贾谊的不幸来比喻自身的遭遇, 流露了无辜受害的愤懑, 也含有他的自我辩白之意。 但政治上的打击,并没有使诗人忘怀国事。在流放途中,他不禁“西望长安” ,这里有对往 事的回忆,有对国运的关切和对朝廷的眷恋。然而,长安万里迢迢,对迁谪之人来说十分 遥远,充满了隔膜。望而不见,诗人不免感到惆怅。听到黄鹤楼上吹奏《梅花落》的笛声, 他感到格外凄凉,仿佛五月的江城落满了梅花。 诗人巧借笛声来渲染愁情。王琦注引郭茂倩《乐府诗集》对此调的题解说: “ 《梅 花落》本笛中曲也。 ”江城五月,正当初夏,当然是没有梅花的,但由于《梅花落》笛曲吹 得非常动听,使诗人仿佛看到了梅花满天飘落的景象。梅花是寒冬开放的,景象虽美,却 不免给人以凛然生寒的感觉,这正是诗人冷落心情的写照。同时使诗人联想到邹衍下狱、 六月飞霜的历史传说。由乐声联想到音乐形象的表现手法,就是诗论家所说的“通感” 。诗 人由笛声想到梅花, 由听觉诉诸视觉, 通感交织, 描绘出与冷落的心境相吻合的苍凉景色, 从而有力地烘托了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所以《唐诗直解》评此诗“无限羁情笛里吹来” , 是很有见解的。清代的沈德潜说: “七言绝句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为贵,只眼前景,口头 语,而有弦外音,使人神远,太白有焉。 ” ( 《唐诗别裁》卷二十)这首七言绝句,正是以“语 近情遥、含吐不露”见长,使读者从“吹玉笛” 、 “落梅花”这些眼前景、口头语,听到了 诗人的弦外之音。 此外,这首诗还好在其独特的艺术结构。诗写听笛之感,却并没按闻笛生情的顺 序去写,而是先有情而后闻笛。前半捕捉了“西望”的典型动作加以描写,传神地表达了 怀念帝都之情和“望”而“不见”的愁苦。后半部分才点出闻笛,从笛声化出“江城五月 落梅花”的苍凉景象,借景抒情,使前后情景相生,妙合无垠。 16 赠花卿 (943 人评分) 7.8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锦官城里的音乐声轻柔悠扬,一半随着江风飘去,一半飘入了云端。 这样的乐曲只应该天上有,人间里哪能听见几回? 注释 (1)花卿:成都尹崔光远的部将花敬定。 (2)锦城:即锦官城,此指成都 (3)丝管:弦乐器和管乐器,这里泛指音乐。 (4)纷纷:形容乐曲的轻柔悠扬。 (5)天上:双关语,虚指天宫,实指皇宫。 (6)几回闻:本意是听到几回。文中的意思是说人间很少听到。 创作背景 作者:佚名 此约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 年) 。花敬定曾因平叛立过功,居功自傲,骄恣不 法,放纵士卒大掠东蜀;又目无朝廷,僭用天子音乐。杜甫赠此诗予以委婉的讽刺。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礼仪制度极为严格,即使音乐,亦有异常分明的等级界限。 据《旧唐书》载,唐朝建立后,高祖李渊即命太常少卿祖孝孙考订大唐雅乐, “皇帝临轩, 奏太和;王公出入,奏舒和;皇太子轩悬出入,奏承和;??”这些条分缕析的乐制都是 当朝的成规定法,稍有违背,即是紊乱纲常,大逆不道。 鉴赏 作者:佚名 这首绝句,字面上明白如话,但对它的主旨,历来注家颇多异议。有人认为它只 是赞美乐曲,并无弦外之音;有人则认为它表面上看是在赞美乐曲,实际上却含讽刺,劝 诫的意味。 说是语含讽刺,耐人寻味的是,作者并没有对花卿明言指摘,而是采取了一语双 关的巧妙手法。 字面上看, 这俨然是一首十分出色的乐曲赞美。 “锦城丝管日纷纷” , 锦城, 即成都;丝管,指弦乐器和管乐器;纷纷,本意是既多而乱的样子,通常是用来形容那些 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物的,这里却用来比状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乐曲,这就从人 的听觉和视觉的通感上,化无形为有形,极其准确、形象地描绘出弦管那种轻悠、柔靡, 杂错而又和谐的音乐效果。 “半入江风半入云”也是采用同样的写法:那悠扬动听的乐曲, 从花卿家的宴席上飞出,随风荡漾在锦江上,冉冉飘入蓝天白云间。这两句诗,使读者真 切地感受到了乐曲的那种“行云流水”般的美妙。两个“半”字空灵活脱,给全诗增添了 不少的情趣。 乐曲如此之美,作者禁不住慨叹说: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天上 的仙乐,人间当然难得一闻,难得闻而竟闻,愈见其妙得出奇了。 全诗四句, 前两句对乐曲作具体形象的描绘,是实写;后两句以天上的仙乐相夸, 是遐想。因实而虚,虚实相生,将乐曲的美妙赞誉到了极度。 然而这仅仅是字面上的意思,其弦外之音是意味深长的。这可以从“天上”和“人 间”两词看出端倪。 “天上” ,实际上指天子所居皇宫; “人间” ,指皇宫之外。这是封建社 会极常用的双关语。说乐曲属于“天上” ,且加“只应”一词限定,既然是“只应天上有” , 那么, “人间”当然就不应“得闻” 。不应“得闻”而竟然“得闻” ,不仅“几回闻” ,而且 “日纷纷” ,于是,作者的讽刺之旨就从这种矛盾的对立中,既含蓄婉转又确切有力地显现 出来了。 宋人张天觉曾论诗文的讽刺说: “讽刺则不可怒张,怒张则筋骨露矣。 ” ( 《诗人玉 屑》卷九引)杜甫这首诗柔中有刚,绵里藏针,寓讽于谀,意在言外,忠言而不逆耳,作 得恰到好处。17 阙题 (79 人评分) 8.7 朝代:唐代 作者:刘Y虚 原文: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韵译 山路被白云隔断在尘境之外, 春光宛若清清溪流源远流长。 不时有落花随溪水飘流而至, 远远地就可闻到水中的芳香。 闲静的荆门面对蜿蜒的山路, 柳荫深处蕴藏着读书的斋堂。 每当太阳光穿过柳荫的幽境, 清幽的光辉便洒满我的衣裳。 注解 ①阙题: “阙”通缺,即缺题。因此原题在流传过程中遗失,后人在编诗时以“阙题” 为名。 ②道由白:指山路在白云尽处,也即在尘境之外。道:道路。由:因为。春:春意, 即诗中所说的花柳。 ③闲门:指门前清净,环境清幽,俗客不至的门。 ④深柳:即茂密的柳树。 ⑤幽映:指“深柳”在阳光映照下的浓荫。 ⑥每:每当。 鉴赏 作者:佚名 这首原来应是有个题目的,后来不知怎样失落了。唐殷[《河岳英灵集》在辑录 这首诗的时候就没有题目,后人只好给它安上“阙题”二字。 这首诗句句写景,画意诗情,佳句盈篇,可推为刘s虚的代表作。诗描写深山中 一座别墅及其幽美环境。一开头就写进入深山的情景。 “道由白云尽” ,是说通向别墅的路 是从白云尽处开始的, 可见这里地势相当高峻。 这样开头, 便已藏过前面爬山一大段文字, 省掉了许多拖沓。同时,它暗示诗人已是走在通向别墅的路上,离别墅并不太远了。 “春与青溪长” ,伴随山路有一道曲折的溪水,其时正当春暖花开,山路悠长,溪 水也悠长,而一路的春色又与溪水同其悠长。为什么春色也会“悠长”呢?因为沿着青溪 一路走, 一路上都看到繁花盛草, 真是无尽春色源源而来。 青溪行不尽, 春色也就看不尽, 似乎春色也是悠长的了。 三、四两句紧接上文,细写青溪和春色,透露了诗人自己的喜悦之情。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这二句,要特别注意“随”字。它赋予落花以人的 动作,又暗示诗人也正在行动之中,从中可以体味出诗人遥想青溪上游花在春光中静静绽 放的景象。 此时, 水面上漂浮着花瓣, 流水也散发出香气。 芬芳的落花随着流水远远而来, 又随着流水远远而去,诗人完全被青溪春色吸引住了。他悠然自适,丝毫没有“流水落花 春去也” 的感伤情调。 他沿着青溪远远地走了一段路, 还是不时地看到落花飘洒在青溪中, 于是不期而然地感觉到流水也是香的了。 总括上面四句: 开头是用粗略的笔墨写出山路和溪流, 往下就用细笔来特写青溪, 仿佛是把镜头里的景物从远处拉到眼前,让我们也看得清清楚楚,甚至还可以闻到花香水 香。 一路行走,一路观赏,别墅终于出现在眼前。抬头一看, “闲门向山路” 。这里是 没有多少人来打扰的,所以门也成了“闲门” 。主人分明爱好观山,所以门又向山路而设。 进门一看,院子里种了许多柳树,长条飘拂,主人的读书堂就深藏在柳影之中。 原来这位主人是在山中专心致志研究学问的。 写到这里,诗人从登山到进门的一路经历,都曲曲折折地描述下来了。但他不过 把几件景物摄进镜头,并没有叙述经过,仅仅给你以几种不同的变化着的形象。 结末两句,诗人仍然只就别墅的光景来描写。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这里 的“每”作“虽然”讲。因为山深林密,所以虽然在白天里,也有一片清幽的光亮散落在 衣裳上面。那环境的安谧,气候的舒适,真是专志读书的最好地方了。诗到这里,戛然而 止,给读者留下了思索余地,更增加了诗的韵味。 18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67 人评分) 8.7 朝代:唐代 作者:司空曙 原文: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乍[zhà]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深竹暗浮烟。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自从和老友在江海分别,隔山隔水已度过多少年。 突然相见反而怀疑是梦,悲伤叹息互相询问年龄。 孤灯暗淡照着窗外冷雨,幽深的竹林漂浮着云烟。 明朝更有一种离愁别恨,难得今夜聚会传杯痛饮。 注释 ⑴云阳:县名,县治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北。韩绅: 《全唐》注: “一作韩升卿。 ”韩愈的 四叔名绅卿,与司空曙同时,曾在泾阳任县令,可能即为此人。宿别:同宿后又分别。 ⑵江海:指上次的分别地,也可理解为泛指江海天涯,相隔遥远。 ⑶几度:几次,此处犹言几年。 ⑷乍:骤,突然。翻:反而。 ⑸年:年时光景。 ⑹离杯:饯别之酒。杯:酒杯,此代指酒。共传:互相举杯。 鉴赏 作者:佚名 这是首惜别。诗写乍见又别之情,不胜黯然。诗一开端由上次别离说起,接着写 此次相会,然后写叙谈,最后写惜别,波澜曲折,富有情致。 “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乃久别重逢之绝唱,与李益的“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上次别后,已历数年,山川阻隔,相会不易,其间的相思,自在言外。正因为相 会不易,相思心切,所以才生发出此次相见时的“疑梦”和惜别的感伤心情来,首联和颔 联,恰成因果关系。 “乍见”二句是传诵的名句,人到情极处,往往以假为真,以真作假。久别相逢, 乍见以后,反疑为梦境,正说明了上次别后的相思心切和此次相会不易。假如别后没有牵 情,相逢以后便会平平淡淡,不会有“翻疑梦”的情景出现了。 “翻疑梦” ,不仅情真意切, 而且把诗人欣喜、惊奇的神态表现得维妙维肖,十分传神。即使说久别初见时悲喜交集的 心情神态,尽见于三字之中,也是不为过的。 颈联和尾联接写深夜在馆中叙谈的情景。相逢已难,又要离别,其间千言万语, 不是片时所能说完的,所以诗人避实就虚,只以景象渲染映衬,以景寓情了。寒夜里,一 束暗淡的灯火映照着蒙蒙的夜雨,竹林深处,似飘浮着片片烟云。 孤灯、寒雨、浮烟、湿竹,景象是多么凄凉。诗人写此景正是借以渲染伤别的气 氛。其中的孤、寒、湿、暗、浮诸字,都是得力的字眼,不仅渲染映衬出诗人悲凉暗淡的 心情,也象征着人事的浮游不定。二句既是描写实景,又是虚写人的心情。 结处表面上是劝饮离怀,实际上却是总写伤别。用一“更”字,就点明了即将再 次离别的伤痛。 “离怀惜共传” ,在惨淡的灯光下,两位友人举杯劝饮,表现出彼此珍惜情 谊和恋恋不舍的离情。惜,珍惜。诗人用在此处,自有不尽的情意。综观全诗,中四句语 极工整,写悲喜感伤,笼罩寒夜,几乎不可收拾。但于末二句,却能轻轻收结,略略冲淡。 这说明诗人能运笔自如,具有重抹轻挽的笔力。 19 赋得暮雨送李胄 / 赋得暮雨送李曹 (47 人评分) 8.5 朝代:唐代 作者:韦应物 原文: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míng]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楚江笼罩在细细微雨里,建业城正敲响暮钟之时。雨丝繁密船帆显得沉重,天色错暗 鸟儿飞得迟缓。 长江流入海门深远不见,江边树木饱含雨滴润滋。送别老朋友我情深无限,沾襟泪水 象江面的雨丝。 注释 1.楚江:长江三峡以下至濡须口一段,古属楚国,称楚江。 2.海门:长江入海处,在今江苏省海门市。 3.建业:今南京市。 4.散丝:细雨,这里喻指流泪。 5.浦树:水边的树。 6.含滋:湿润,带着水汽。 赏析 作者:佚名 这是一首送别。李胄,一作李曹,又作李渭,其人,其事,以及他与韦应物的关 系,似已无考;从此诗看,想必两人的交谊颇深。诗中的“楚江” 、 “建业” ,是送别之地。 长江自三峡以下至濡须口(在今安徽省境内) ,古属楚地,所以叫楚江。建业,原名秣陵, 三国时吴主孙权迁都于此,改称建业,旧城在今南京市南。 这是一首咏暮雨的送别诗。虽是微雨,却下得密,以致船帆涨饱了,鸟飞缓慢了。 首联写送别之地,扣紧“雨” 、 “暮”主题。二、三两联渲染迷?暗淡景色;暮雨中航行江上, 鸟飞空中,海门不见,浦树含滋,境地极为开阔,极为邈远。末联写离愁无限,潸然泪下。 全诗一脉贯通,前后呼应,浑然一体。虽是送别,却重在写景,全诗紧扣“暮雨”和“送” 字着墨。 首联“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起句点“雨” ,次句点“暮” ,直切诗题中的“暮 雨”二字。 “暮钟时” ,即傍晚时分,当时佛寺中早晚都以钟鼓报时,所谓“暮鼓晨钟” 。以 楚江点“雨” ,表明诗人正伫立江边,这就暗切了题中的“送”字。 “微雨里”的“里”字, 既显示了雨丝缠身之状,又描绘了一个细雨笼罩的压抑场面。这样,后面的帆重、鸟迟这 类现象始可出现。这一联,淡淡几笔,便把诗人临江送别的形象勾勒了出来,同时,为二、 三联画面的出现,涂上一层灰暗的底色。 下面诗人继续描摹江上景色: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 滋。 ”细雨湿帆,帆湿而重;飞鸟入雨,振翅不速。虽是写景,但“迟” 、 “重”二字用意精 深。下面的“深”和“远”又着意渲染了一种迷蒙暗淡的景色。四句诗,形成了一幅富有 情意的画面。从景物状态看,有动,有静;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帆来鸟去为动,但帆重 犹不能进,鸟迟似不振翅,这又显出相对的静来;海门、浦树为静,但海门似有波涛奔流, 浦树可见水雾缭绕,这又显出相对的动来。从画面设置看,帆行江上,鸟飞空中,显其广 阔;海门深,浦树远,显其邃邈。整个画面富有立体感,而且无不笼罩在烟雨薄暮之中, 无不染上离愁别绪。 景的设置,总是以情为转移的,所谓“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 (吴乔《围炉诗 话》 ) 。 诗人总是选取对自己有独特感受的景物入诗。 在这首诗里, 那冥冥暮色, 霏霏烟雨, 固然是诗人着力渲染的,以求与自己沉重的心境相吻合,就是那些用来衬托暮雨的景物, 也无不寄寓着诗人的匠心,挂牵着诗人的情思。海门是长江的入海处。南京临江不临海, 离海门有遥遥之距,海门“不见” ,自不待言,何故以此入诗?此处并非实指,而是暗示李 曹的东去,就视觉范围而言,即指东边很远的江面,那里似有孤舟漂泊,所以诗人极目而 视,神萦魂牵。 然而人去帆远,暮色苍苍,目不能及;但见江岸之树,栖身于雨幕之中,不乏空 寂之意。无疑这海门、浦树蕴含着诗人怅惘凄戚的感情。诗中不写离舟而写来帆,也自有 一番用意。李白的名句“孤帆远影碧空尽”是以离帆入诗的,写出了行人远去的过程,表 达了诗人恋恋不舍的感情。此诗只写来帆,则暗示离舟已从视线中消失,而诗人仍久留不 归,同时又以来帆的形象来衬托去帆的形象,而对来帆的关注,也就是对去帆的遥念。其 间的离情别绪似更含蓄深沉。而那羽湿行迟的去鸟,不也是远去行人的写照吗? 经过铺写渲染烟雨、暮色、重帆、迟鸟、海门、浦树,连同诗人的情怀,交织起 来,形成了浓重的阴沉压抑的氛围。置身其间的诗人,情动于衷,不能自已。猛然,那令 人肠断的钟声传入耳鼓, 撞击心弦。 此时, 诗人再也抑止不住自己的感情, 不禁潸然泪下, 离愁别绪喷涌而出: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随着情感的迸发,尾联一改含蓄之风, 直抒胸臆;又在结句用一个“比”字,把别泪和散丝交融在一起。 “散丝” ,即雨丝,晋张 协《杂诗》有“密雨如散丝”句。这一结,使得情和景“妙合无垠” , “互藏其宅” (王夫之 《姜斋诗话》 ) ,既增强了情的形象性,又进一步加深了景的感情然彩。从结构上说,以“微 雨”起,用“散丝”结,前后呼应;全诗四联,一脉贯通,浑然一体。 20 喜见外弟又言别 (83 人评分) 7.9 朝代:唐代 作者:李益 原文: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韵译 经过了十年的乱离之后,长大后在异地忽然相逢。 初见动问尊姓使我惊讶,说名字才忆起旧时面容。 别后经历多少沧海桑田,长谈直到山寺敲响暮钟。 明日你要登上巴陵古道,秋山添愁不知又隔几重? 注释 外弟:表弟。 十年离乱:指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共历八年,十年是举起成数。一说,两人十年前见 过面,经过十年离乱又相逢了。 沧海:比喻世事的巨大变化。 巴陵:现湖南省岳阳市,即中外弟将去的地方。 别来:指分别十年以来。来,后也。沧海事:指世事变化之大,有如沧海变桑田,桑 田变沧海那样。 评析 作者:佚名 这是一首写表兄弟因乱离阔别之后,忽然相逢又匆匆别离之。初问姓氏,心已惊 疑,待知姓名,即忆起旧容,于是化惊为喜。叙谈伤乱感慨之情,寓之意中。 全诗采用白描手法,以凝炼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再现了乱离中人生聚散的典型 场面,抒发了真挚的至亲情谊,读来亲切感人。 这首诗艺术地再现了诗人同表弟(外弟)久别重逢又匆匆话别的情景。在以人生 聚散为题材的小诗中,它历来引人注目。 “十年离乱后, 长大一相逢” , 开门见山, 介绍二人相逢的背景。 这里有三层意思: 一是指出离别已有十年之久。二是说明这是社会动乱中的离别。它使人想起,发生于李益 八岁到十六岁时的安史之乱及其后的藩镇混战、外族入侵等战乱。三是说二人分手于幼年, “长大”才会面,这意味着双方的容貌已有极大变化。他们长期音信阻隔,存亡未卜,突 然相逢,颇出意外。句中“一”字,表现出这次重逢的戏剧性。 颔联“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正面描写重逢。他们的重逢,同司空曙所描写 的“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中的情景显然不同。互相记忆犹新才可能“疑梦” ,而李益 和表弟却已经对面不能相认了。看来,他们是邂逅相遇。诗人抓住“初见”的一瞬间,作 了生动的描绘。面对陌生人,诗人客气地询问: “贵姓?” ,不由暗自惊讶。对一个似未谋 面者的身份和来意感到惊讶。 经过初步接谈,诗人恍然大悟,面前的“陌生人”原来就是十年前还在一起嬉戏 的表弟。诗人一边激动地称呼表弟的名字,一边端祥对方的容貌,努力搜索记忆中关于表 弟的印象。想来,他当时还曾说:你比从前?? 诗人从生活出发,抓住了典型的细节,从“问”到“称” ,从“惊”到“忆” ,层 次清晰地写出了由初见不识到接谈相认的神情变化,绘声绘色,细腻传神。而至亲重逢的 深挚情谊,也自然地从描述中流露出来,不需外加抒情的笔墨,已经为读者所领略了。 十年阔别,一朝相遇,该有多少话语要说!颈联“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表 现了这倾诉别情的场面。分手以来千头万绪的往事,诗人用“沧海事”一语加以概括。这 里化用了沧海桑田的典故,突出了十年间个人、亲友、社会的种种变化,同时也透露了作 者对社会动乱的无限感慨。 两人热烈地交谈,从白天到日暮才停下话音。叙谈时间长,正表明他们情谊的深 长。 “暮天钟”并不是单纯作为日暮的标志而出现的。它表明二人叙谈得十分入神,以至顾 不上观望天色的变化,也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只有远处传来寺院的钟声,才使他们意识 到原来已是黄昏。作者在这一联,避实就虚,择取了叙旧时间很长这个侧面,表现出二人 欢聚时的热烈气氛和激动心情。 前六句,从久别,到重逢,到叙旧,写“喜见” ,突出了一个“喜”字;七、八句 转入“言别” 。作者没有使用“离别”的字样,而是想象出一幅表弟登程远去的画图: “明 日巴陵道, 秋山又几重” 。 “明日” , 点出聚散匆匆。 “巴陵道” , 即通往巴陵郡 (今湖南岳阳) 的道路,这里提示了表弟即将远行的去向。 “秋山又几重”则是通过重山阻隔的场景,把新 的别离,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用“秋”形容“山” ,于点明时令的同时,又隐蕴着作者 伤别的情怀。不是从宋玉开始,就把秋天同悲伤联系在一起了么?“几重”而冠以“又” 字,同首句的“十年离乱”相呼应,使后会难期的惆怅心情,溢于言表。 这首诗不以奇特警俗取胜,而以朴素自然见长。诗中的情景和细节,似曾人人经 历过的,这就使人们读起来,感觉十分亲切。诗用凝炼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生动的细节, 典型的场景,层次分明地再现了社会动乱中人生聚散的独特一幕,委婉蕴藉地抒发了真挚 的至亲情谊和深重的动乱之感。 21 社日 (152 人评分) 8.4 朝代:唐代 作者:王驾 原文: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zh?]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鹅湖山下,庄稼长势喜人,家家户户猪满圈,鸡成群。天色已晚,桑树柘树的影 子越来越长,春社的欢宴才渐渐散去,喝得醉醺醺的人在家人的搀扶下高高兴兴地回家。 注释 (1)社日:古代祭祀土地神的节日。春秋各一次,称为春社和秋社。 (2)豚栅:猪栏。鸡栖:鸡窝。扉:门。 (3)桑柘:桑树和柘[音“啧”]树。 赏析 作者:佚名 所谓“社日” ,是古时候人们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民俗中有春秋两祭,称为春社和 秋社。从的内容上看,我们不难发现,王驾的《社日》显然写的是春社。 诗的起笔两句: “鹅湖山下稻粱肥, 豚栅鸡栖半掩扉。 ” 从村居风光着墨, “稻粱肥” 叙写的是庄稼的长势,一个“肥”字,跃然纸上的是丰收的景象,而孕育其中的则是农人 的喜悦。一片风景何尝不是一种心景,诗人以“肥”字统摄全诗,笔触也渐渐由村外的靓 丽风光移至村内, “豚栅鸡栖” ,说通俗一点,就是猪归圈,鸡回巢。诗人信手拈来,借这 农村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生活场景,以六畜的兴旺渲染出节日的喜庆气氛。在这里,我们不 仅能领略到山野的自然景观, 还仿佛可以嗅到裹杂着的泥土气息, 听到那久违的鸡鸣犬吠。 见猪见鸡,而唯不见人。农人家家“半掩扉” , “半掩”可见民风的淳厚,很有点“夜不闭 户”的太平安宁之气。然而,人又去哪儿了呢?这样又构成了一种悬念,极为巧妙地将诗 意向后联过渡。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诗人并没有将笔墨集中于“社日”表演的 热闹场面,而是把“聚焦点”集中于“社散”之时。桑树、柘树的影子斜斜的,长长的, 既是夕阳余辉的照射,又是农人心境的体味, “桑柘”还暗示出了山野蚕业的火红,可见诗 人用语的艺术匠心。 “家家扶得醉人归” ,结句造语奇峰突起,更是神来之笔,可谓全诗的 精髓之所在,大有点铁成金的妙用。正因为有了这“醉” ,前文的“肥” ,也就落到了实处。 因“肥”而“醉” ,又因“醉”而映衬了“肥” , “肥”的是庄稼, “醉”的是农人的心呀。 同时, “醉”还扣住了“社日”的正题,衬托出社日的盛况。 诗人未有一字正面写社日, 却通过一些极富有农村生活情调的画面勾勒,诸如“稻 粱肥” 、 “醉人归”和“豚栅” 、 “鸡栖” ,烘托出山村节日的欢乐,反映的却是农人辛勤劳动 带来的富裕生活。 全诗朴实、真切,无一丝刻意雕琢之痕迹,犹如一幅淳朴而又情趣盎然的乡村风 俗画。它不同于近乎幻想的桃花源,而是更具有现实意义的田园生活。可以说,它是晚唐 诗中的别具一格之作。 22 宫词?故国三千里 (147 人评分) 8.5 朝代:唐代 作者:张祜 原文: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故乡和亲人远在千里之外,我已被幽闭在这深宫里二十年了,听一声曲子《何满子》 , 忍不住掉下眼泪。 注释 ①故国:故乡。 ②何满子:唐玄宗时著名歌手,据说她因故得罪了皇帝,被推出就刑。就刑前她张口 高歌, 曲调悲愤, 使 “苍天白日黯然失色” 。 结果皇帝闻之, 终因惜其技艺难得而降旨缓刑。 因为何满子出色的技艺,大人元稹、白居易、杜牧等都相继为之赋诗,其中以张祜的《何 满子》宫词: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最为感人。这首宫词 后来流传甚广,其唱来异常悲怨。据说唐武宗时,有一孟才人,因有感于武宗让其殉情之 意,为奄奄一息的武宗唱了一曲《何满子》 ,唱毕,竟气绝身亡。一作“河满子” ,舞曲名。 题又作“宫词” 。白居易《何满子》诗: “世传满子是人名,临就弄时曲始成。一曲四词歌 八叠,从头便是断肠声。 ” “何满子”声调哀婉。 《乐府集》引白居易《何满子》诗的自注说: “何满子,开元中沧州歌者,临弄进此曲以赎死,竟不得免。 ” ③君:指皇帝。这里是指唐武宗。据《唐诗纪事》 ,张祜《宫词》 : “传入宫禁,武宗疾 笃,目孟才人曰: ‘吾即不讯,尔何为哉?’指笙囊泣曰: ‘请以此就缢。 ’上悯然。复曰: ‘妾尝艺歌,请对上歌一曲,以泄其愤。 ’上许。乃歌一声《何满子》 ,气亟立殒。上令候 之,曰: ‘脉尚温而肠已绝。 ’ ”后来张祜别有咏《孟才人叹》一绝,词云: “偶因歌态咏娇 梗惺骸H次簧温樱氯氲蹙刹湃恕 ” 鉴赏 作者:佚名 一般以绝句体裁写的篇幅短小的宫怨,总是只揭开生活画图的一角,让读者从一 个片断场景看到宫人悲惨的一生; 同时往往写得委婉含蓄, 一些内容留待读者自己去想象, 去玩味。这首诗却与众不同。它展示的是一幅生活全图,而且是直叙其事,直写其情。 诗总共只有二十个字。作者在前半首里,以举重若轻、驭繁如简的笔力,把一个 宫人远离故乡、幽闭深宫的整个遭遇浓缩在短短十个字中。首句“故国三千里” ,是从空间 着眼,写去家之远;次句“深宫二十年” ,是从时间下笔,写入宫之久。这两句诗,不仅有 高度的概括性,而且有强烈的感染力;不仅把诗中女主角的千愁万恨一下子集中地显示了 出来,而且是加一倍、进一层地表达了她的愁恨。一个少女不幸被选入宫,与家人分离, 与外界隔绝,失去幸福,失去自由,本来已经够悲惨了,何况家乡又在三千里之外,岁月 已有二十年之长,这就使读者感到其命运更加悲惨,其身世更可同情。与这两句诗相似的 有柳宗元《别舍弟宗一》诗中“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一联,也是以距离的 遥远、时间的久长来表明去国投荒的分外可悲。这都是以加一倍、进一层的写法来增加诗 句的重量和深度。 后半首诗转入写怨情,以一声悲歌、双泪齐落的事实,直截了当地写出了诗中人 埋藏极深、蓄积已久的怨情。这后两句诗也以强烈取胜,不以含蓄见长。过去一些诗论家 有诗贵含蓄、忌直贵曲的说法,其实并不是绝对的。应当说,一首诗或曲或直,或含蓄或 强烈,要服从它的内容。这首诗的前半首已经把诗中人的处境之悲惨写到了极点,为逼出 怨情蓄足了力量,因而在下半首中就势必让诗中人的怨情喷薄而出、一泻为快了。这样才 能使整首诗显得强烈有力, 更能收到打动读者的艺术效果。 这里, 特别值得拈出的一点是: 有些宫怨诗把宫人产生怨情的原因写成是由于见不到皇帝或失宠于皇帝,那是不可取的; 这首诗反其道而行之,它所写的怨情是在“君前” 、在诗中人的歌舞受到皇帝赏识的时候迸 发出来的。这个怨情,联系前两句看,决不是由于不得进见或失宠,而是对被夺去了幸福 和自由的抗议,正是刘皂在一首《长门怨》中所说, “不是思君是恨君” 。 这首诗还有两个特点。一是:四句诗中,前三句都是没有谓语的名词句。谢榛在 《四溟诗话》中曾指出,诗句中“实字多,则意简而句健” ,而他所举的“皆用实字”的例 句,就是名词句。这首诗之所以特别简括凝炼、强烈有力,与运用这种特殊的诗句结构有 关。另一特点是:四句诗中,以“三千里”表明距离,以“二十年”表明时间,以“一声” 写歌唱,以“双泪”写泣下,句句都用了数目字。而数字在诗歌中往往有其特殊作用,它 能把一件事情、一个问题表达得更清晰,更准确,给读者以更深刻的印象,也使诗句特别 精炼有力。这首诗的这两个艺术形式上的特点,与它的内容互为表里,相得益彰。 与张祜同时的诗人杜牧非常欣赏这首诗,在一首酬张祜的诗中有“可怜故国三千 里,虚唱歌词满六宫”句。这说明,张祜的这首诗道出了宫人的辛酸,讲出了宫人要讲的 话,当时传入宫中,曾为宫人广泛歌唱。 23 示三子 (50 人评分) 7.4 朝代:宋代 作者:陈师道 原文: 时三子已归自外家 去远即相忘,归近不可忍。 儿女已在眼,眉目略不省。 喜极不得语,泪尽方一哂。 了知不是梦,忽忽心未稳。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你们走远了,我倒也不再惦念;及至归期接近,反而难、以忍耐。 儿女们已站在眼前,你们的容貌我已认不出来。 欢喜到了极点,不知说什么好。收泪一笑,包含着多少悲哀。 明知这不是在梦中,可我的心仍在摇摆不踏实。 注释 ①外家:外公家。 ②去远:离去很远。神宗元丰七年(1084) ,陈师道因家贫而将妻子儿女送往在四川做 官的岳丈处寄养。 ③归近:归期临近。不可忍:难以忍耐,形容与子女见面的急切心情。 ④略:全,都。省(xing) :识,记得。 ⑤哂(shěn) :微笑。 ⑥了知:确实知道。 ⑦忽忽:恍惚不定貌。心未稳:心里不踏实。 赏析 作者:佚名 1084 年(元丰七年) ,陈师道的岳父郭概提点成都府路刑狱,因为师道家贫,妻子 与三个儿子及一个女儿只得随郭概西行,而陈师道因母亲年老不得同去,于是忍受了与妻 子儿女离别的悲痛。将近四年以后,即 1087 年(元v二年) ,陈师道因苏轼、孙觉等人之 荐,充任徐州州学教授,才将妻儿接回到徐州。纪录这一场生离死别,他写下了不少情意 诚笃、感人至深的佳作,如《送外舅郭大夫概西川提刑》 、 《送内》 、 《别三子》 、 《寄外舅郭 大夫》等,这首《示三子》即是作于妻儿们刚回来之时,也是非常杰出的一首,这首描述 的主要是诗人思亲、见亲的全程心灵感受,言语易懂,感人至深。 首二句说妻儿们去远了,相见无期,也就不那么惦记了;而当归期将近,会面有 望,则反而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去远”句固然是记录了诗人的实情,然而也深刻地表现 了他无可奈何的失望和悲伤,诗人决非真的忘情于妻儿,而是陷于一种极度的绝望之中。 “归近”一句正说明了他对亲人不可抑捺的情愫。 “儿女”二句写初见面的情形。因离别四年,儿女面目已不可辨认。陈师道的《送 外舅郭大夫概西川提刑》中说: “何者最可怜,儿生未知父。 ”可见别时儿女尚幼,故至此 有“眉目略不省”的说法,表明了离别时间的长久,并寓有亲生骨肉几成陌路的感喟。 “喜极”二句是见面之后复杂心情的表现。久别重逢,惊喜之余,千言万语不知 从何说起,只是相顾无言,泪洒千行,然后破涕为笑,庆幸终于见面。此十字中,将久别 相逢的感情写得淋漓尽致,诗人抓住了悲喜苦乐的矛盾心理在一瞬间的变幻,将复杂的内 心世界展现出来。 “了知”二句更深一层作结,说虽然明知不是在梦中相见,但犹恐眼前的会面只 是梦境,心中仍然恍恍惚惚,不能安定。这种心理的描绘,写得入木三分。由此可以推知: 在与亲人分离的四年中,诗人多少次梦见亲人,然而却是一场空欢喜,反增添了无限的愁 思和悲苦,正因为失望太多,幻灭太多,所以当真的会面时,反而产生了怀疑,唯恐仍是 梦中之事,深沉的思念之情便在此中曲折表现了出来。这两句源于杜甫《羌村》组诗中写 回家初见亲人的惊喜和疑虑: “夜阑更秉烛, 相对如梦寐。 ” 意谓久别重逢, 如相见于梦中, 后来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中“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即用杜甫诗意;而陈师 道此二句是翻用杜甫诗的句子,与晏几道《鹧鸪天》中所说的“今宵剩把银G照,犹恐相 逢是梦中” ,意境略同,可见陈师道取前人诗意能点化出新意。 此诗通篇造语质朴浑厚,无矫饰造作之气,读来恻恻感人,其原因主要在于诗人 感情的真挚,语语皆从肺腑中流出,所谓至情无文,即是艺术上一种极高的境界。此类浑 朴的作品得力于陈师道向古乐府和杜甫诗的学习,然而他并不在字句上摹仿前人,而在格 调立意上倩鉴前人,故张表臣在《珊瑚钩诗话》中引陈师道的话说: “今人爱杜甫诗,一句 之内,至窃取数字以仿像之,非善学者。学诗之要,在乎立格、命意、用字而已。 ”这在他 自己的作品中已有充分的表现。陈师道论诗标举“宁拙毋巧,宁朴毋华” ( 《后山诗话》 ) , 即是他形成这种创作风貌的理论基础。 但此类作品在他的集子中也并不很多, 故尤为珍贵。 24 观梅有感 (52 人评分) 8.1 朝代:元代 作者:刘因 原文: 东风吹落战尘沙,梦想西湖处士家; 只恐江南春意减,此心元不为梅花。 注释 作者:佚名 ① 湖处士:指北宋人林逋(bǖ) 。林逋,字君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终身不仕, 亦终生未婚。 隐居于杭州西湖孤山, 二十年足迹不涉城市。 因喜植梅养鹤, 故有 “梅 妻鹤子”之称。古人称像林逋这样的有德才而隐居的不仕者为处士。 赏析 作者:佚名 北方战乱初定,春风吹落梅树枝叶上的尘埃,经冬的梅花今又开放,不由得联想到以 爱梅著称的林逋。或许这北方的梅花,在经历了战争烽烟后,也梦想着能够植根于林逋的 孤山梅园中吧?后两句则宕开一笔,先是担心江南春色已减,西湖之梅恐已衰歇。但转念 一想,只是借助梅花以发感慨罢了,梅花的盛衰并不是自己真正关心的,人所要表达的是 对江南美好河山沦入蒙古统治者之手的悲慨。25 秦淮杂诗二十首?其一 (43 人评分) 5.1 朝代:清代 作者:王士祯 原文: 年来肠断秣陵舟,梦绕秦淮水上楼。 十日雨丝风片里,浓春艳景似残秋。 注释 作者:佚名 ⑴此作于公元 1661 年(顺治十八年辛丑) 。时作者官扬州推官以事至吴郡,归途游南京。 秦淮河,在南京城南。 ⑵秣陵:南京古名。 ⑶梦绕:往事萦怀。 ⑷雨丝风片:细雨微风。多指春景。汤显祖《牡丹亭?惊梦》 : “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 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 ⑸“浓春”句:情语,谓春光浓艳的季节也安慰不了内心如残秋般的无奈。 简析 作者:佚名 秦淮河流贯南京城中,明末河畔歌馆舞榭特盛。公元 1661 年(清顺治十八年) ,王士 G以扬州推官奉命至南京谳狱,居河侧,感秦淮旧事,作此组,抒盛衰兴亡之感。诗流丽 悱侧,情韵悠远。原作二十首, 《渔洋精华录》删六首。此乃组诗之第一首,写作此组诗之 缘由,奠定了组诗风格哀婉的基调。 此诗以乐景抒哀情,由“肠断”两字可知作者怀着悲伤凄凉的心境来到了秦淮河边, 虽是“雨丝风片”的春日,但在绵绵的细雨中,在潇潇的春风中,作者只感到了对秦淮河 今昔对比的无限悲凉,浓艳的春光也安慰不了如残秋般的内心。全诗表达了作者对秦淮河 凄凉萧条的哀伤感怀之情。26 村行 (110 人评分) 7.8 朝代:宋代 作者:王禹 原文: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马儿穿行在山路上菊花已微黄,任由马匹自由地行走兴致悠长。 千万的山谷回荡着声响静听夜,看数座山峰在夕阳下默默无语。 棠梨的落叶红得好似胭脂一般,香气扑鼻的荞麦花啊洁白如雪。 是什么让我在吟时忽觉惆怅,原来乡村小桥像极了我的家乡! 注释 (1)野兴:指陶醉于山林美景,怡然自得的乐趣。 (2)棠梨:杜梨,又名白梨、白棠。落叶乔木,木质优良,叶含红色。 (3)荞麦:一年生草本植物,秋季开白色小花。果实呈黑红色三棱状。 (4)原:原野。 鉴赏 作者:佚名 王禹自称“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子美是前身” ,此风格淡雅飘逸,词句明白晓畅, 通俗易懂,深得白居易、杜甫诗的神韵。首联由动态写景:金菊绽放,花径飘香,马蹄声 碎, 菊韵流美。颔联中的“万壑”言群山峻岭,巍峨磅礴。 “有声”指山泉飞瀑,流水淙 淙。 “ 数峰无语”句以人态写山,构思精妙,山峰本不能言,以“无语”称之, “立斜阳” 更见晚 山有情,人对山而忘言,山对人而“无语” ,两情和谐,长相默契。颈联色彩明艳 美丽, “ 胭脂色”与“白雪香”此红彼白,有色有香; “叶落”与“花开”相对,物象天演, 灭生自然,富于思理。尾联陡转,以“惆怅”引出作者思乡归隐之意,包含着贬官失意, 异乡漂泊 的沦落之感,乡愁浓浓,情趣轻盈而凝重。[2] 《村行》是一首七言律诗,是王禹在宋太宗淳化二年(九九一年)被贬为商州团练 副使时写的。写的是山村的傍晚景色,季节是秋天。诗中的内容大概是说诗人骑在马上, 安闲地欣赏著,沿途的风光,听黄昏时山谷的声响。 作者在欣赏风景、吟咏诗歌的时候,突然发现眼前村庄里的小桥和原野上的树木,与 自己故乡的十分相似,因而产生了思乡的愁绪。 诗中首先细致地描写了秋天的景色,然后再借眼前村庄里的小桥和原野上的树木,以 触景生情的写作手法, 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的喜爱和家乡的怀念, 这种触景生情的写作方法, 是先描写眼前的景物,接著抒发自己因这些景物而产生的思想感情,这样能令全文结构更 有条理,而且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这首诗的首段是写作者骑著马,欣赏秋天的风景,本是一件乐事,但后来却因为看见 小桥和树木,想起故乡,这样能使诗中的首段和末段作出对比,使读者更能体会到作者对 家乡的怀念。 “数峰无语立斜阳”是本诗广为传诵的名句。钱钟书先生《宋诗选注》 : “按逻辑说来, ‘反’包含先有‘正’ ,否定命题总预先假设着肯定命题。诗人常常运用这个道理。山峰本 来是不能语而‘无语’的,王禹说它们‘无语’或如龚自珍《己亥杂诗》说: ‘送我摇鞭 竟东去,此山不语看中原’ ,并不违反事实;但是同时也仿佛表示它们原先能语、有语、欲 语而此刻忽然‘无语’ 。这样, ‘数峰无语’ 、 ‘此山不语’才不是一句不消说得的废话。?? 改用正面的说法,例如‘数峰毕静’ ,就削减了意味,除非那种正面字眼强烈暗示山峰也有 生命或心灵,像李商隐《楚宫》 : ‘暮雨自归山悄悄’ 。 ” 季节(初秋) 这首《村行》是北宋王禹即景抒情小诗中的代表作之一。开头两句,交代了时、地、 人、事。时令是秋季,这是以“菊初黄”间接交待的;地点是山间小路,这是以“山径” 直接点明的;人物是作者本人,这是从诗的结句中的“吾”字而得出的结论;事情是作者 骑马穿山间小路而行,领略山野旖旎的风光,这是从诗行里透露出来的消息。这两句重在 突出作者悠然的神态、浓厚的游兴。 三、四两句分别从听觉与视觉方面下笔。前句写傍晚秋声万壑起,这是耳闻;后句写 数峰默默伫立在夕阳里,这是目睹。这里, “有声”与“无语”两种截然不同的境界相映成 趣,越发显示出山村傍晚的沉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数峰”句写数峰宁静,不从正面着 墨,而从反面出之,读来饶有情趣。这正如钱钟书先生在《宋诗选注》中所说的“山峰本 来是不能语而‘无语’的,王禹说它们‘无语’或如龚自珍《己亥杂诗》说‘送我摇鞭 竟东去,此山不语看中原’ ,并不违反事实;但是同时也仿佛表示它们原先能语、有语、欲 语而此刻忽然‘无语’ 。这样, ‘数峰无语’ 、 ‘此山不语’才不是一句不消说得的废话??” 五、六两句进一步描写山村原野的景色,作者选择了“棠梨”与“荞麦”这两种具有 秋日山村特征的事物来加以描绘,用“胭脂”和“白雪”分别比喻“棠梨叶落”的红色与 “荞麦花开”的白色,把山村原野写得色彩斑斓,可谓有声有色有香。 读完这 6 句诗,我们自然会产生这样一种感觉: 在那菊花初黄的时节,人到中年的诗人骑着马在山间小路穿行,他神态悠然,任凭马 儿随意行走,尽兴地观赏着秋日黄昏山野的景色:时而倾听着回荡在众山沟里的秋声,时 而观看默默无语伫立在夕阳下的数座山峰,时而又将视线投向那红似胭脂的棠梨落叶与洁 白如雪的荞麦花?? 作者在这 6 句诗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富有诗意的秋日山村晚晴图,较好地 体现了宋人“以画入诗”的特点。 诗的最后两句由写景转入抒情。前句设问,写诗人在吟诗之后不知为什么忽然感到闷 闷不乐;后句作答,写这原来是诗人因蓦然发现村桥原野上的树像他故乡的景物而产生了 思乡之情。这样写,就使上文的景物描写有了着落,传神地反映出了作者的心情由悠然至 怅然的变化,拓深了诗意。 总之, 《村行》这首诗以村行为线索,以多彩之笔逼真地描绘了山野迷人的景色,以含 蓄的诗语真切地抒发了诗人拳拳思乡之情。诗中,写景与抒情相结合,写景是为抒情打伏 笔,抒情是为写景作结的。诗人的心情由悠然至怅然的变化过程,正从这“两结合”中传 神地反映了出来。这是一首风物如画的秋景诗,也是一支宛转动人的思乡曲。从中,可窥 见王诗简淡清新诗风之一斑。 27 苏幕遮?怀旧 (2254 人评分) 8.5 朝代:宋代 作者:范仲淹 原文: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留人睡 一作:留人醉)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白云满天,黄叶遍地。秋天的景色映进江上的碧波,水波上笼罩着寒烟一片苍翠。远 山沐浴着夕阳天空连接江水。岸边的芳草似是无情,又在西斜的太阳之外。 黯然感伤的他乡之魂,追逐旅居异地的愁思,每天夜里除非是美梦才能留人入睡。当 明月照射高楼时不要独自依倚。端起酒来洗涤愁肠,可是都化作相思的眼泪。 注释 苏幕遮:词牌名。此调为西域传入的唐教坊曲。宋代词家用此调是另度新曲。又名《云 雾敛》 《鬓云松令》 。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句。 碧云天,黄叶地:大意是蓝天白云映衬下的金秋大地,一片金黄。黄叶,落叶。 秋色连波:秋色仿佛与波涛连在一起。 波上寒烟翠:远远望去,水波映着的蓝天翠云青烟。 山映斜阳天接水:夕阳的余晖映射在山上,仿佛与远处的水天相接。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草地延伸到天涯,所到之处比斜阳更遥远。 黯乡魂:心神因怀念故乡而悲伤。黯,黯然,形容心情忧郁,悲伤。 追旅思:撇不开羁旅的愁思。追,紧随,可引申为纠缠。旅思,旅途中的愁苦。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每天夜里,只有做返回故乡的好梦才得以安睡。夜夜除非, 即“除非夜夜”的倒装。按本文意应作“除非夜夜好梦留人睡” 。 鉴赏 作者:佚名 这首《苏幕遮》 , 《全宋词》题为“怀旧” ,可以窥见词的命意。 这首词的主要特点在于能以沉郁雄健之笔力抒写低回宛转的愁思,声情并茂,意 境宏深,与一般婉约派的词风确乎有所不同。清人谭献誉之为“大笔振迅”之作( 《谭评词 辨》 ) ,实属确有见地的公允评价。王实甫《西厢记》 《长亭送别》一折,直接使用这首词的 起首两句,衍为曲子,竟成千古绝唱。 上片描写秋景:湛湛蓝天,嵌缀朵朵湛青的碧云;茫茫大地,铺满片片枯萎的黄 叶。无边的秋色绵延伸展,融汇进流动不已的江水;浩渺波光的江面,笼罩着寒意凄清的 烟雾,一片空鳎慌汕啻洹I椒澹痴兆怕淙盏挠嗷裕惶煊睿幼糯蠼牧魉N耷 的芳草啊,无边无际,绵延伸展,直到那连落日余辉都照射不到的遥遥无际的远方。 这幅巨景,物象典型,境界宏大,空灵气象,画笔难描,因而不同凡响。更妙在 内蕴个性,中藏巧用。 “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 (范文《对床夜语》 ) 。眼前的秋景触 发心中的忧思,于是“物皆动我之情怀” ;同时,心中的忧思情化眼前的秋景,于是, “物 皆著我之色彩” 。如此内外交感,始能物我相谐。秋景之凄清衰飒,与忧思的寥落悲怆完全 合拍;秋景之寥廓苍茫,则与忧思的怅惆无际若合符节;而秋景之绵延不绝,又与忧思之 悠悠无穷息息相通。所以“丹诚入秀句,万物无遁情” (宋邵雍《画吟》 ) 。这里,明明从天、 地、江、山层层铺写,暗暗为思乡怀旧步步垫底,直到把“芳草无情”推向极顶高峰,形 成情感聚焦之点。芳草怀远,兴寄离愁,本已司空见惯,但本词凭词人内在的“丹诚” ,借 “无情”衬出有情, “化景物为情思” ,因而“别有一番滋味” 。 下片直抒离愁:望家乡,渺不可见;怀故旧,黯然神伤;羁旅愁思,追逐而来, 离乡愈久,乡思愈深。除非每天晚上,作看回乡好梦,才可以得到安慰,睡得安稳。但这 却不可能,愁思难解,企盼更切,从夕阳西下一直望到明月当空,望来望去,依然形单影 只,莫要再倚楼眺望。忧从中来,更增惆怅,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然而“举杯消愁愁 更愁” ,愁情之浓岂是杜康所能排解。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意新语工,设想奇特,比 “愁更愁”更为形象生动。 如此抒情,妙在跳掷腾挪,跌宕多变。望而思,思而梦,梦无寐,寐而倚,倚而 独,独而愁,愁而酒,酒而泪。一步一个转折,一转一次深化;虽然多方自慰,终于无法 排解。愁思之浓,跃然纸上。其连绵不绝、充盈天地之状,与景物描写融洽无间,构成深 邃沉挚、完美融彻的艺术境界。 28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178 人评分) 8.3 朝代:宋代 作者:张先 原文: 水调 diào 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 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 满径。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手执酒杯听人唱 《水调歌》 , 想借听曲喝酒来排解忧愁, 一觉醒来天已过午, 醉意虽消, 但愁意未减。年轻时的美好时光已经逝去,几时还能再回来?值此人生暮年,感叹年华易 逝,以前的美好时光只能存在于回忆之中了。 夜晚水禽并眠在池边沙岸上,明月冲破云层的阻碍,晚风吹起花枝,影子在月光映照 下婆娑摇曳。拉上一层层的帘幕遮住了摇摆的灯焰,风更大了,人们也都已睡去,经过这 场晚风,明天园中小路上应该满是片片落花吧。 注释 ①水调:曲调名。 ②流景:逝去的光阴。景,日光。 ③并禽:成对的鸟儿。这里指鸳鸯。 赏析 作者:佚名 总释 此词为临老伤春之作,为张先词中的名作。全词将作者慨叹年老位卑,前途渺茫 之情与暮春之景有机地交融一起,工于锻炼字句,体现了张词的主要艺术特色。这首词情 致比较低回。流年易逝,旧欢难拾,就是词人惆怅的缘由吧。然而措语深婉,并不激烈。 换头以下,景物如绘。 “云破月来花弄影”韵致高绝。一个“弄”字尤能传出活泼的生机。 结句“落红”上承风起,又把“伤流景”缴足,层折井然。 《后山话》称: “尚书郎张先善 著词,有‘云破月来花弄影’ 、 ‘帘压卷花影’ 、 ‘堕飞絮无影’ ,世称诵之,谓之张三影。 ” 上片 上片起首三句写作者本想借听歌饮酒来解愁。但他家里品着酒听了几句曲子之后, 不仅没有遣愁,反而心里更烦了。于是吃了几杯闷酒之后便昏昏睡去。一觉醒来,日已过 午,醉意虽消,愁却未曾稍减。冯延巳《鹊踏枝》 : “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 ” 同样是写“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的闲愁。只不过冯是酒阑人散,舞休歌 罢之后写第二天的萧索情怀,而张先则一想到笙歌散尽之后可能愁绪更多,所以根本连宴 会也不去参加了。 这就逼出下一句“送春春去几时回”的慨叹来。应当指出的是,此句中的前后两 个“春”字,有不尽相同的涵义。上一个“春”指季节,指大好春光;而下面的“春去” , 不仅指年华的易逝,还蕴涵着对青春时期风流韵事的追忆和惋惜。这就与下文“往事后期 空记省”一句紧密联系起来。 四、五两句反用杜牧诗句: “自悲临晓镜,谁与惜流年?” ,以“晚”易“晓” ,主 要于写实。小杜是写女子晨起梳妆,感叹年华易逝,用“晓”字;而此词作者则于午醉之 后,又倦卧半晌,此时已近黄昏,总躺那儿仍不能消愁解忧,便起来“临晚镜”了。这个 “晚”既是天晚之晚,当然也隐指晚年之晚,此处仅用一个“晚”字,就把“晚年”的一 层意思通过“伤流景”三字给补充出来了。 上片歇拍中的“后期”一本作“悠悠” 。从词意看, “悠悠”空灵而“后期”质实, 前者自有其传神入化之处。但“后期”二字虽嫌朴拙,却与上文“愁” 、 “伤”等词绾合得 更紧密些。 “后期”有两层意思。一层是说往事已成过往,故着一“空”字。另一层意思则 是指失去了机会或错过了机缘。甜蜜的往事多年以后会引起人无限怅惘之情,而哀怨的往 事则使人一想起来就加重思想负担。这件“往事” ,由于自己错过机缘,把一个预先定妥的 期约给耽误了。这使自己追悔莫及,而且随着时光的流逝,往事的印象并未因之淡忘,只 能向自己的“记省”中去寻求。但寻求到了,却并不能得到安慰,反而更增添了烦恼。于 是他连把酒听歌也不能消愁,即使府中有盛大的宴会也不想去参加了。这样的结尾把一腔 自怨自艾、自甘孤寂的心情写得格外惆怅动人,表面上却又含而不露。词之上片所写,是 作者的思想活动,是静态,颇具平淡之趣。 下片 下片从动态方面写词人即景生情,极富空灵之美。 作者未去参加府会,便暮色将临时到小园中闲步,借以排遣从午前一直滞留心头 的愁闷。天很快就暗下来了,水禽并眠池边沙岸上,夜幕逐渐笼罩了大地。这个晚上原应 有月的,不料云满夜空,并无月色,既然天已昏黑那就回去吧。恰这时,起风了,刹那间 云开月出,而花被风所吹动,也竟自月光临照下婆娑弄影。这就给作者孤寂的情怀注入了 暂时的欣慰。 此句成了传诵千古的名句, 王国维其 《人间词话》 中评曰: “云破月来花弄影; 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这句权威性的评语主要是论其遣词造句之功力,其实这句妙 处不仅于修词炼句的功夫,主要还于词人把经过整天的忧伤苦闷之后,居然一天将尽时品 尝到即将流逝的盎然春意这一曲折复杂的心情,通过生动妩媚的形象给曲曲传达出来,让 读者从而也分享到一点欣悦和无限美感。正如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评云: “心与景会, 落笔即是,着意即非,故当脍炙。 ”又杨慎《词品》云: “景物如画,画亦不能至此,绝倒 绝倒! ” 结尾数句, 作者先写 “重重帘幕密遮灯” 而后写 “风不定” , 并非迁就词谱的规定, 这只是说明作者体验事物十分细致,外面有风而帘幕不施,灯自然会被吹灭,所以作者进 了屋子就赶快拉上帘幕,严密地遮住灯焰。但风更大了,纵使帘幕密遮而灯焰仍摇摆,这 个“不定”是包括灯焰“不定”的情景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恨难言梨花烟雨书包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