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如第七次核试后,朝鲜半岛为什么被分成两个国家离战争有多远

朝~鲜历史上是中国(清朝)的屬国

中曰甲午战争后曾独立但很快又被曰本占领

二战末期,如前面朋友所说大国间政治博弈的结果,以38线为界北方由苏军受降,南方由美军受降

于是战后北、南分别成立了两个政权

岛上北纬38度附近的一条军事分界線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e68a84e8a2ada美国、苏联在朝鲜半岛为什么被分成两个国家商定以北纬38°作为接受日军投降的范围的界限。北部为苏军受降区,南部为美军受降区。

三八线北部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南部为大韩民国。长度248公里宽度大约4公里。双方一度都有重兵把守并互相播放广播。近几年局势缓和基本没有冲突,双方的广播对峙也已经停止

三八线与朝鲜战争密切相关,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嘫而,三八线究竟是如何划定的?划分三八线本身到底说明了什么?三八线与朝鲜战争之间内在的和本质上的联系在哪里?这些问题在历史上都囿不同的说法其结果对于分析战后远东局势的走向又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是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

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朝鲜这個曾在某种程度上依附于中国的王国便受到了日本的统治1910年日本帝国主义吞并朝鲜,使它成为一个被征服的省份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結束的时候,盟国首脑在商议战后国际安排时也谈到了朝鲜的命运在1943年11月的开罗会议上,罗斯福、蒋介石和丘吉尔共同签署的《开罗宣訁》对朝鲜问题是这样说的:“我三大国轸念朝鲜人民所受之奴役待遇决定在相当期间,使朝鲜自由独立” 在紧接着召开的德黑兰会議上,罗斯福又与斯大林讨论了朝鲜的前途问题斯大林说他看到了《开罗宣言》,并说朝鲜应该获得独立他还同意在朝鲜能获得完全獨立以前,需要有那么一段准备时间也许需要40年。 1945年2月的雅尔塔会议再次谈到朝鲜问题2月8日罗斯福与斯大林举行会晤,在两人谈过苏聯参加对日作战的条件以后罗斯福提出讨论领土托管问题,并向斯大林提出在朝鲜人民做好自治的准备之前,“朝鲜要由一个苏联代表、一个美国代表和一个中国代表实行托管”“托管期愈短愈好”。大概是鉴于英国外交大臣艾登曾拒绝过美国在1944年3月提出的战后对朝鮮和印度支那进行托管的方案罗斯福认为“没有必要邀请英国参加朝鲜的托管”。斯大林同意托管的方案但他建议还是应该邀请英国參加托管。于是战后由中、美、苏、英四国对朝鲜实行临时托管的方案便在雅尔塔会议上确定下来。但会议文件并未具体谈到托管朝鲜嘚问题只是在提到对哪些领土将实行托管时说,“这将是有待以后达成协议的事情” 杜鲁门继任美国总统后,于1945年5月底派特使霍普金斯去见斯大林斯大林表示没有改变四国托管朝鲜的政策。

然而由于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引起了远东军事和政治局势的突然变化于昰在四大国尚未就朝鲜的托管问题达成具体协议之前,首先要解决美国和苏联分别在朝鲜半岛为什么被分成两个国家对日本军队进行受降鉯及实行军事占领的问题这时,便引出了三八线的划分问题

北纬38度线原本是一条自然的和地理的划线,虽然在朝鲜境内的这条长约300公裏的无形的划线将朝鲜半岛为什么被分成两个国家分为面积大体相同的两部分但是其本身并没有任何军事上、政治上和经济上的意义。囚为地从军事或政治上利用这条划线最早是由日本和沙皇俄国提出来的。1896年日俄密谋瓜分朝鲜日本曾向沙俄秘密提出以三八线为分界線。1904年日俄战争前夕沙皇也曾做出决定,俄国只控制三八线以北听凭日本在三八线以南任何地方登陆。但这两次划分均因双方利害冲突而未能实现.

真正使三八线成为从军事角度利用的分界线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朝鲜驻军的兵力部署进行调整时实现的。1945年2月ㄖ本把部署在朝鲜半岛为什么被分成两个国家的日军以三八线为界划分为两部分,北部的军队归关东军指挥南部的军队为大本营所属。後来针对苏联可能参加对日作战的情况,日本大本营提出了把全部驻朝日军划归关东军指挥并由朝鲜总督兼任关东军总司令官的方案。但5月7日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带着这个方案去见裕仁天皇时遭到天皇拒绝。 这样三八线在实际上就为后来苏联在中国东北和北朝鲜对ㄖ本关东军作战,而美国则在南朝鲜和日本列岛与大本营直接指挥的日军作战提供了客观依据

然而,三八线事实上被美苏两国加以利用又有其突然性和偶然性。在苏联出兵对日作战之前美苏两国没有就各自的作战区域进行明确划分。在1945年7月的波茨坦会议上美英苏三國军事首脑曾同意,在苏联参加对日作战以后应当在朝鲜整个地区就美苏两国的空军和海军的作战范围划一条界线。其目的显然在于避免在战争中发生误会而混淆各自承担的责任至于在地面上的作战或占领区域问题,则根本没有讨论对于美国来讲,太平洋战争的核心昰解决日本问题因此,尽管当时的三军参谋长马歇尔要求杜鲁门授权麦克阿瑟在战争结束后的短时间内派一个师在釜山登陆,此外还應占领汉城和清津但那都是在结束对日作战之后的事。在波茨坦会议上苏军总参谋长告诉马歇尔,苏联在对日宣战后将进攻朝鲜并問美军是否可以为配合这次进攻,在朝鲜海岸实施军事行动马歇尔明确回答,在日本未被摧毁日本在南朝鲜的军事力量未被消灭以前,美国不准备对朝鲜实施两栖作战 据杜鲁门回忆,那是因为当时没有人想到不管是美国的或者是苏联的地面部队,会在短期内进入朝鮮杜鲁门确信,国际会议上从来没有讨论过以三八线作为在朝鲜的分界线这个题目

苏联突然宣布对日作战和与此同时日本天皇决定无條件投降这两件事, 使情况发生了急促变化当苏联军队向满洲和朝鲜的日本关东军大举进攻时,距离朝鲜最近的美国地面部队还远在600英裏以外的冲绳岛因而日本战争机构的突然崩溃,在朝鲜半岛为什么被分成两个国家造成了真空局面正是在这种紧急的情况下,由美国方面迫不及待地提出了美苏双方分别占领朝鲜和接受日军投降的具体分界线问题

至于把三八线作为分界线问题的提出,有几种不同的说法

韩国外交协会会员金基兆提供的情况是:1945年8月10日凌晨6时左右,美国窃听到日本大本营发出的电报电文内容是日本御前会议决定接受無条件投降宣言。不久又截获驻朝日军司令官发给大本营的电报电文说:“苏联军队正大批进入朝鲜。如果美军进入这个地区全体日夲军队就可能向美军投降”。马歇尔获知这种情况后立即召见作战局长赫尔及林肯准将,命令他们划出一条苏联攻入朝鲜时南下的界线并指示美军也要即刻制订向南部朝鲜进军的计划。据说林肯准将接受命令后回到办公室偶然地从《纽约时报》上得到了划定三八线的啟示。因为《纽约时报》在报道苏军进攻情况时刊登的那幅地图,只画出了三八线以北的地区于是,美国将军这个偶然的发现便成為美国提出以三八线为界的根据。

施纳贝尔提供了另一种情况:日本突然投降促使美国迅速起草关于投降程序的“总命令第一号”而这個命令的第一段便涉及到受降区域的划分问题,陆军部作战局为尽快搞出一份文件一直工作到8月10日深夜。讨论的结果是盟国应在远东分幾个区域受降并且明确规定这些区域地理上的界线。政策组的负责人博尼斯蒂尔上校只有30分钟来起草命令第一段国务院-陆军部-海军部協调委员会正在急切地等待着结果。最初博尼斯蒂尔曾设想按朝鲜的行政区划来划分受降界线,但身边一时没有资料后来他注意到北緯38度线差不多从朝鲜中部穿过,而且汉城及其附近的集中营都在三八线以南于是他决定用三八线作为受降区域的分界线。

还有一种说法昰:在得知日本决定投降和苏军已对日宣战并大举“涌进”朝鲜半岛为什么被分成两个国家的消息后8月10日深夜,美国国务院-陆军部-海军蔀协调委员会在五角大楼举行紧急会议主要议题是在朝鲜的受降问题。出席会议的有助理国务卿邓恩、陆军部助理部长约翰?麦克洛伊囷海军部高级官员巴德等五人会上,邓恩提出美国军队应赶到尽可能北面的地区去受降但马歇尔的一位年轻参谋人员迪安?腊斯克上校指出,军方缺乏可供立即投入使用的兵力加上时间和空间的因素,美国军队在苏军进入朝鲜北部地区之前抵达北部纵深地区有困难這时,麦克洛伊便请腊斯克和另一位上校查尔斯?博尼斯蒂尔到第三休息室去要求他们搞出“一条尽可能向北推进”,但又不致“被苏聯拒绝”的界线于是,三八线就这样在一次会议上匆忙地由两位美国上校提出来了。

从资料来源看第三种说法的真实性更可靠一些。不过这些细节上的差别对于我们分析问题没有本质的影响。总之这个关于以三八线划界的建议迅速得到美国军方和国务院的同意, 並于8月14日为杜鲁门批准次日,杜鲁门便给斯大林发出密电通报了已经杜鲁门批准的给盟军最高司令官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的有关日本武装部队投降细节的“总命令第一号”,该命令的内容之一即是以三八线为分界线确定了美苏双方在朝鲜半岛为什么被分成两个国家的受降区域。8月16日斯大林复信表示,“基本上不反对命令的内容”对于有关朝鲜分界线的问题也没有提出异议。9月2日麦克阿瑟在东京灣密苏里号舰上举行的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后,发布了“总命令第一号”其内容根据斯大林提议略有修改。命令提到:“驻北纬38度线以北嘚韩国、满洲、库页岛、千岛列岛等地的日本军高级指挥官以及陆、海、空军和辅助部队应向苏联远东军最高司令官投降;日本帝国政府大本营和驻日本本土及其周围诸岛以及驻北纬38度线以南的韩国、琉球列岛等地的日本军高级指挥官以及陆、海、空军和辅助部队,应向媄国太平洋地区陆军最高司令官投降”

就这样,三八线作为美苏两国在朝鲜受降和实行军事占领的分界线便被明确地规定下来受降命囹传到战地时,分兵进击的苏联军队已经越过三八线正沿着公路向汉城运动。但他们一接到关于分界线的命令就迅速撤回到三八线以丠。9月8日首批抵达朝鲜的美国军队第7步兵师在仁川登陆。这是美苏两国在朝鲜半岛为什么被分成两个国家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名副其实的合作。

这条约300公里长的分界线斜穿朝鲜半岛为什么被分成两个国家它截断了75条小溪和12条河流,以不同的角度越过重山峻岭穿过181條小路、104条乡村土路、15条道际公路和8条高级公路,以及6条南北铁路线 显然,对于行政管理和经济发展来说以及从地理的角度来看,三仈线都是一条极不合理的分界线但是,这并不表明匆忙划出的这条分界线没有政治上的考虑

尽管美苏两国军队进驻朝鲜半岛为什么被汾成两个国家时曾一致声明,三八线仅仅是两国军队在朝鲜驻扎时所划定的界线并不具有政治意义。 但是事实上特别是后来历史的发展表明,三八线对于所谓受降的军事意义只是表面的和暂时的美苏两国对三八线的确认本身已经包含着深远的政治意义。

很多研究者认為三八线的划定只具有军事意义。如金基兆就认为“以北纬38度线把朝鲜半岛为什么被分成两个国家一分为二的决定性因素”,是“为阻止苏军南下”他还引证说,驻南朝鲜美军司令官约翰?霍奇1947年10月27日和11月7日曾说过以三八线分割朝鲜半岛为什么被分成两个国家,是甴于驻朝日军的编制和部署所致;美国陆军部作战局局长沃尔特在1949年6月16日也说过:分界线是在日本军队的两部分之间划出来的 原苏联学鍺斯拉文斯基也断言,“接受日军投降是把朝鲜一分为二的唯一目的”后来在冷战中,三八线才“成为南北朝鲜的边界” 俄国朝鲜问題专家托尔库诺夫和乌菲姆采夫在刚刚出版的一部专著中仍然认为,三八线的划分“是一种非常性的临时措施其目的是彻底击溃盘踞在那里的日本部队,并接受他们的投降” 如此来说明美苏两国对三八线的划定只是从军事意义上考虑的,显然不能说服人美国提出以三仈线划界,首先考虑的是阻止苏军南下的军事意义这一点无可置疑,但这不是最终的也不是决定性的考虑如果不是孤立地或表面地看問题,那么就应该指出在军事意义背后隐藏着的政治意义

第一,正如我们在前面讲到的美苏等盟国对朝鲜问题的考虑,本身就是从国際政治角度出发的只是由于当时没有想到日本会立即宣布无条件投降,才在形势突变的情况下仓促提出受降及实行军事占领的分界线问題

第二,美国方面在提出朝鲜分界线时就是有政治考虑的早在1944年3月美国就开始考虑在朝鲜的军事占领问题。尽管朝鲜问题不是罗斯福戰后远东政策的核心部分但是他必须阻止苏联战后在朝鲜发挥统治作用的意图。罗斯福力图通过外交途径来实现这一目的他曾对国务卿科德尔?赫尔说,朝鲜可以置于国际托管之下由中国、美国以及其他一两个国家参加。他还曾向英国提出了这一建议而美国国务院嘚计划甚至走得更远,它要求战后由美国对朝鲜实行统治这意味着美国应该在武力解决朝鲜问题上发挥决定性作用。国务院的一份文件指出:美国参与在朝鲜及其周围地区的军事行动将大大加强它对朝鲜内部事务和对临时政府实行国际监督中发挥主要作用该报告预计美國可能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对朝鲜实行军事占领,而且可能会与将占领这个国家相当一部分面积的苏联共同实行军事占领5月,国务院的叧一份文件警告说如果苏联独自占领朝鲜,美国认为这将会危及未来太平洋地区的安全这份文件及其他文件都提议,任何占领必须通過一个由各方参加的中央政府实行而不是几个区域性政府分治。 可见美国在考虑军事问题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它的政治后果

第三,美国在提出以三八线划界的方案时绝不仅仅像金基兆所说,是“起因于一个美国军官的偶然发现”尽管三八线的提出带有偶然性和突然性,而且也确实是首先针对受降问题的但是这并不妨碍人们从政治角度考虑问题。事实上美国陆军上校们在划定分界线时,前提昰要满足国务院的“政治方面的考虑” 三八线的划定,恰恰将朝鲜的旧都汉城和仁川、釜山两个重要港口都包括在美军受降的南部地区の内这不是偶然的。提出三八线方案的腊斯克上校后来谈起过这件事他在1950年7月的一份备忘录中承认:“如果这条线为苏联所拒绝,美軍按实力并不可能到达这些地区但我们认为把朝鲜的首都包括在美军管辖区内是很重要的,因此还是提出了这条线” 显然,对于首都漢城的考虑与国务院设想的“任何占领必须通过一个由各方参加的中央政府实行”的方案是有直接联系的很明显,如果这两个考虑都能實现那么未来朝鲜的临时中央政府驻地就将在美军管辖区内。这难道还不具有典型的政治意义吗?我们将会看到在这个问题上苏联是怎样與美国勾心斗角的

第四,苏联在接受三八线为界的方案时也不是没有政治考虑的。的确正如腊斯克估计的,按照当时的军事态势蘇联完全可以拒绝三八线,提出以三七线甚至更南面的一条线为军事受降分界线而美国从实际出发也不得不接受这种修正方案。但是斯夶林没有这样做而是毫不犹豫地同意了三八线的提议。这一点不仅使当事人腊斯克和美国陆军部感到惊奇 ,而且也使后来的一些研究鍺感到迷惑 的确,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苏联的军事实力已经空前加强,以致斯大林可以踌躇满志地声称:“这次战争不比从前了現在是,谁的军队到达哪里谁就占领土地,也就在那里实行谁的社会制度” 那么,斯大林为什么会接受三八线呢?实际上作为政治家,斯大林有更深远的考虑他在接受三八线的提议时是有交换条件的。人们应该注意到斯大林在8月16日给杜鲁门回电表示同意美国的受降方案时,还提出了两个重要的修正意见:(1)将属于日本的整个千岛群岛交给苏联军队;(2)将属于日本本土的北海道北部交给苏联军队斯大林還特别强调了第二点,他认为:“如果俄国军队在日本本土的任何部分没有占领区俄国舆论就会大哗。”斯大林最后还以强硬的口气对杜鲁门说:“我迫切希望上述的适中的意见不会遭到任何反对” 显然,斯大林是试图以苏联对日本部分领土的占领来交换美国对朝鲜半島为什么被分成两个国家部分领土的占领可惜,斯大林忘记了美国可以放弃朝鲜,但对日本则是志在必得决不容苏联插手其间。在8朤18日给斯大林的绝密电中杜鲁门同意了斯大林的第一点意见,即将千岛群岛划入苏军受降地区但对斯大林的第二点意见,则巧妙地加鉯拒绝杜鲁门说,麦克阿瑟将军指挥的盟国部队“包括苏军在内”。 斯大林一方面在8月22日复电中对美国拒绝苏联的要求表示遗憾一方面却在回电之前,即8月20日向苏联军队下达了命令要求苏联陆、海军全力进驻日本北海道,理由是北海道位于北纬38度线以北就在斯大林下达命令的同时,苏联驻日代表库兹马?杰列维扬科中将拜访了麦克阿瑟并声称不管美国是否同意,苏军将进驻北海道麦克阿瑟当場以强硬的口气驳斥道:没有我的许可,哪怕是一兵一卒登上北海道就将立即逮捕包括你在内的苏联驻日代表团全体人员。 这样苏联進驻北海道的计划终于受挫。但苏联在此前已同意在朝鲜半岛为什么被分成两个国家以三八线划界覆水难收。于是斯大林只得接受既荿事实,把问题留待以后寻找机会解决所以说,苏联接受三八线也是有政治目的的只是没有完全实现罢了。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鉯得出如下结论:三八线的划定,对于美苏双方来说从一开始便有其深远的政治考虑,虽然表面上问题是从军事角度提出来的;三八线嘚划分埋下了朝鲜民族长期分裂的种子,而且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苏两国之间已出现分庭抗礼的趋势这颗苦种是必定要发芽的;三八线的划定为美苏两国在远东和朝鲜半岛为什么被分成两个国家的冷战格局奠定了基础,三八线成为美苏两国势力在朝鲜半岛为什么被分成两个国家对垒的既定疆界

如果这些结论成立,那么就完全可以推断说朝鲜战争爆发的最深刻的根源——美苏势力在远东的对抗,就表现为三八线的划定历史证明,后来朝鲜半岛为什么被分成两个国家的紧张局势以及朝鲜民族的分裂也正是围绕这条纬线发展起来嘚而涉及三八线的军事行动做为一条主线,也贯穿了朝鲜冲突和朝鲜战争的全过程:南北朝鲜的军事冲突是沿着三八线展开的;北朝鲜軍队越过三八线的进攻引起了美国全面卷入战争;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向北进击又迫使中国出兵朝鲜;中国军队因未接受停火协议而打过彡八线被联合国扣上了“侵略者”的罪名;麦克阿瑟也因再次主张越过三八线等战争叫嚣,被杜鲁门总统所罢免;停战谈判是沿三八线嘚停火而开始的;最后战争的结局仍然是大体以三八线做为南北朝鲜的分界线。周而复始终点即是起点,这就是围绕三八线而进行的朝鲜战争的始末

当然,从逻辑上讲三八线的出现只是为未来南北朝鲜冲突以至爆发战争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如果没有美苏在远东的对忼如果朝鲜民族的内部冲突没有激化,如果世界没有出现冷战局面那么这种可能性就难以转化为现实性。可惜历史是朝着与这些假設相反的方向发展的。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朝鲜半岛为什么被分成两个国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