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别离还是离的对偶句是什么意思

当前位置: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 第一单元 15、古代诗歌五首 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汉族,沛国谯县(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 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与书法家。三国中曹魏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先 为东汉大将军 、丞相,后为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其为魏武帝。一生以 汉朝丞相的名义征讨四方,为统一中原做出重大贡献,同时在北方广泛屯田, 对当时的农业生产恢复有一定作用。曹操文学作品的特色、创新、开创对中国 文学史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鲁迅先生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 汉末书法评论家评出章草大家五人,即崔瑗、崔实、张芝、张昶、曹操。可谓 多才多艺的一代霸主。 (1)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2)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在现在河北昌黎。汉献帝建安十二 年(207)秋天,曹操征乌桓时经过此地。 (3)沧:通“苍”,青绿色。 (4)海:渤海。 (5)何:多么。 (6)澹 澹(dàn dàn):水波动荡的样子。 (7)竦 峙(sǒng zhì):高高耸立。竦 ,通“耸”,高。峙,挺立。 (8)萧瑟 (xiāo sè):草木被秋风吹的声音。 (9)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 (10)日月:太阳和月亮。 (11)若:如同.好像是.。 (12)星汉:银河。 (13)幸:庆幸、荣幸。 (14)甚:极其,很。 (15)至:到达。 (16)幸甚至哉(zai):很荣幸至此。幸,庆幸。至,到达。 (17)咏:歌吟。 (18)咏志:即表达心志。 (19)志:理想。 (20)歌以咏志:以诗歌表达心志或理想。 最后两句与本诗正文没有直接关系,是乐府诗结尾的一种方式,是为了 配乐歌唱而加上去的。 选自《乐府诗集》这是《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二首。 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欣赏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 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上翻腾着巨大的波浪。 日月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真是幸运极了,用作诗歌颂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诗词鉴赏 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 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 而来。“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 点。 前四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与“水何 澹澹”写的是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与“山岛竦峙”写的是静景。观沧海 选自《乐府诗集》,这是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轮廓。在 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 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 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 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 人诗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 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这儿,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 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 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 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 在千里”的“壮志”胸怀。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写出了作者曹操的壮志 情怀。前面的描写,是从海的平面去观察的,这四句则联系廓落无垠的宇宙, 纵意宕开大笔,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茫茫大海与天相接, 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渺小 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 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大 有“五岳起方寸”的势态。这种“笼盖吞吐气象”是诗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 而成的艺术境界。言为心声,如果诗人没有宏伟的政治抱负,没有建功立业 的雄心壮志,没有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那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样 壮丽的诗境来的。过去有人说曹操诗歌“时露霸气”(沈德潜语),指的就是 《观沧海》这类作品。“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也指出 这是乐府唱过的。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王湾作为开元初年的北方诗人,往来于吴楚间,被江南清丽山水所倾倒,并受 到当时吴中诗人清秀诗风的影响,写下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作品,《次北固 山下》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篇。尤其其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 得到当时的宰相张说的极度赞赏,并亲自书写悬挂于宰相政事堂上,让文人学 士作为学习的典范。由此,这两句诗中表现的那种壮阔高朗的境象便对盛唐诗 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直到唐末诗人郑谷还说“何如海日生残夜,一句能令万古 传”,表达出极度钦羡之情。 注释 本诗选自《全唐诗》。 1.次:这里是停泊的意思。 2.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三面临长江。 3.客路:旅途。 4.潮平两岸阔: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 5.风正:顺风。 6.悬:挂。 7.海日:海上的旭日。 8.残夜:夜色已残,指天将破晓。夜将尽而未尽的时候。 9.归雁: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春天飞往北方。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 信的传说。 10.青山:指北固山。 11.乡书:家信。 译文 旅途在青山外,船儿泛着湛蓝的江水向前。 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残夜还未消退之时,新的太阳已从海上升起,旧年尚未过去,江上已流 露春意。 寄去的家书不知何时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名句解析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中评这两句诗说:“诗人以来,少有此句。张燕公(张说)手题政事堂,每示 能文,令为楷式。”张说怎么对人说,可惜殷没有交待,但其中有两点值得注 意:一是他将这两句诗“手题政事堂”,一是“每示能文”。 好的文字都在下字之准确。如这里的“生”与“入”二字,不仅使得这一联对 仗工稳,更妙在这两字一出,才使得“海日”和“残夜”、“江春”与“旧年”两不相 干之事物有了联系,而且还因之而生动起来。太阳从幽暗的大海上一点点升 起,如子之脱离母腹而渐现,这一“生”字实在是形象极了。太阳刚升,大地 还基本处于黑暗之中,但黑夜已撕破,这个“残”字写出了不可抗之消失。夜 是被动的,却又是无可奈何的,它生了太阳,却又因太阳而消退!而“入”字 更生动,任你江南虽还是旧年的冬天,但是春天却已将江边的柳树涂上了一 层春色。这一“入”字很不客气,它几乎是带有强迫的楔入,写出了新生的锐 气。柳色近作者之舟,故可见,而特于“春”之前要界以“江”字,也点明了“次 北固山下”的环境与所见。这些字都下得简洁而极有分寸。因为他不止是写出 了岁暮腊残的景象,而且也写出了此一时具体的视觉之差距,故而显得生动 鲜活。旧年不肯退去,然而终于阻挡不住新生的力量;而新生者却又似乎并 不管你愿不愿意,而要硬性地楔入,这一“入”字确有警人的不可阻挡之势。 张说好提携后进,锐意改革,和他之欣赏此新旧递替之诗意,恐不无关系。 这也许就是他要手题于政事堂的原因。 作品鉴赏 《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 一种自然理趣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写作特色 寓情于景,景中含理。 这是一首五律诗,颈联被明代胡应麟赞为“形容景物,妙绝千古”。时序 匆匆交替,这怎不让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诗中“生”“入”用了拟人 手法。是人物一说理。却在描写景物中蕴含理趣。海日生于残夜驱尽黑暗, 江上景物呈现“春意”闯入旧年,赶走严冬,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 然规律,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主题归纳 诗中诗人借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表达 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流露出诗人乡愁乡思的真挚情怀,也表达了诗人 思念故乡和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这是一首羁旅行役诗(类型)。 详细赏析 诗以对偶句发端,既工丽,又跳脱。“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青山”点 题中“北固山”。作者乘舟,正朝着展现在眼前的“绿水”前进,驶向“青山”,驶 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这一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 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小景是难得出现的。如果在三峡行船,即使风顺而风 和,却依然波翻浪涌,这样风平浪静的小景也是难得出现的。诗句妙在通过 “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等的大景也表 现出来了。 读到第三联,就知道作者是于岁暮腊残,连夜行舟的。潮平而无浪,风 顺而不猛,近看可见江水碧绿,远望可见两岸空阔。这显然是一个晴明的、 处处透露着春天气息的夜晚,孤舟扬帆,缓行江上,不觉已到残夜。这第三 联,就是表现江上行舟,即将天亮时的情景。 这一联历来脍炙人口,说:“‘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诗人已来少有 此句。张燕公(张说)手题政事堂,每示能文,令为楷式。”(《河岳英灵 集》)明代胡应麟在《诗薮?内编》里说,“海日”一联“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 露春意。“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 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这两句炼字炼句也极见功 夫。作者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 位置而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 思。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 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 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此句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 树前头万木春”有异曲同工之妙。 海日东升,春意萌动,诗人放舟于绿水之上,继续向青山之外的客路驶 去。这时候,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雁儿正要经过洛阳的啊!诗人想 起了“雁足传书”的故事,还是托雁捎个信吧:雁儿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 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里人。这两句紧承三联而来,遥应首联,全篇笼罩着 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诗人乘舟来到北固山下,展现在眼前的是山青水碧的壮丽景色。残夜将 尽,旭日从水中孕育而出;时令虽在旧年,春意已经闯入江南。“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一联,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 趣。 该诗写冬末春初、作者舟泊北固山下时看到的两岸春景。先写青山重叠, 小路蜿蜒,碧波荡漾,小船轻疾。“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描摹长江下游 潮涨江阔,波涛滚滚,诗人扬帆东下的壮观,气概豪迈。“海日生残夜,江春 入旧年”为历来传诵的名句,描绘了昼夜和冬春交替过程中的景象和心中的喜 悦,由此而引动末句的乡思,以归雁传书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春景和 乡思和谐交融。 总之,这首诗抒写诗人泛舟东行,停船北固山下,见潮平岸阔,残夜归 雁而引发的怀乡情思,熔写景、抒情、说理于一炉。全诗和谐优美,妙趣横 生。堪称千古名篇。这首题为《次北固山下》的五律,最早见于唐人芮挺章 编选的《国秀集》。唐人殷[选入《河岳英灵集》时题为《江南意》,但有 不少异文:“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潮平两岸失,风正数帆悬。海日生残 夜,江春入旧年。从来观气象,惟向此中偏。”本文系据长期传诵的《次北固 山下》。 王湾是洛阳人,一生中,“尝往来吴楚间”。“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以 北,三面临江。上引《江南意》中首二句为“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其 “东行”,当是经镇江到江南一带去。诗人一路行来,当舟次北固山下的时候, 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心中的情思,吟成了这一千古名篇。 诗以对偶 句发端,既工丽,又跳脱。“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青山”点题中“北固山”。 作者乘舟,正朝着展现在眼前的“绿水”前进,驶向“青山”,驶向“青山”之外遥 远的“客路”。这一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 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与末联的“乡书”、“归雁”,遥相照应。 这首五律虽然以第三联驰誉当时,传诵后世,但并不是只有两个佳句而 已;从整体看,也是相当和谐优美的。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⒀里白沙堤。 白居易(772 年~846 年),汉族,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 (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 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 “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 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 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词语注释 1.孤山寺:南北朝时期陈文帝(560~566)初年建,名承福,宋时改名 广化。孤山:在西湖的里、外湖之间,因与其他山不相接连,所以称孤山。 上有孤山亭,可俯瞰西湖全景。 2.贾亭:又叫贾公亭。西湖名胜之一,唐朝贾全所筑。唐贞元(公元 785~804 年)中,贾全出任杭州刺史,于钱塘潮建亭。人称“贾亭”或“贾公亭”, 该亭至唐代末年。 3.水面初平:春天湖水初涨,水面刚刚平了湖岸。初:在古汉语里用 作副词,常用来表示时间,是指刚刚。 4.云脚低:指云层低垂,看上去同湖面连成一片。点明春游起点和途径 之处,着力描绘湖面景色。 云脚:接近地面的云气,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时。“脚”的本义指人和动 物行走的器官。这里指低垂的云。 5.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鹂。莺:黄鹂,鸣声婉转动听。 6.争暖树: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暖树:向阳的树。 7.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 8.啄:衔取。燕子衔泥筑巢。春行仰观所见,莺歌燕舞,生机动人。 侧重禽鸟。 9.乱花:纷繁的花。渐:副词,渐渐地。欲:副词,将要,就要。迷 人眼:使人眼花缭乱。 10.浅草:刚刚长出地面,还不太高的春草。才能:刚够上。没:遮没, 盖没。春行俯察所见,花繁草嫩,春意盎然。侧重花草。 11.湖东:以孤山为参照物。 12.行不足:百游不厌。足,满足。 13.阴:同“荫”,指树阴。 14.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称沙堤、断桥堤,在西湖东畔,唐朝以前已 有。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所筑白堤在钱塘门外,是另一条。诗人由北而西 而南而东,环湖一周,诗则以湖东绿杨白堤结束,以“最爱”直抒深情。 全文翻译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刚同河堤平行,云气低低地 萦绕在水上。 几只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朝阳下温暖的树,也不知谁家有刚从南方回来 的燕子 衔着春泥在筑着新巢。 纷繁的春花渐渐要迷住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遮没马蹄。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可总是不满足,绿杨浓阴下的白沙堤。 诗词鉴赏 一 全诗以“行”字为线索,从孤山寺起,至白沙堤终。以“春”字为着眼点,写 出了早春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尤其是中间四句,景中有人,人在景 中,写出了自然美景给予人的感受。如不说绿草如茵,而说“浅草才能没马 蹄”,就不落俗套,富有新意。从结构上看,从描写孤山寺一带景色到描写白 沙堤一带景色,中间的转换不露痕迹,衔接非常自然。不但描绘了西湖旖旎 骀荡的春光,以及世间万物在春色的沐浴下的勃勃生机,而且将诗人本身陶 醉在这良辰美景中的心态和盘托出,使人在欣赏了西湖的醉人风光的同时, 也在不知不觉中深深地被作者那对春天、对生命的满腔热情所感染和打动了。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诗歌的第一句是地点,第二句是 远景。孤山坐落在西湖的后湖与外湖之间,峰峦叠翠,上有孤山寺,登山观 景,美不胜收。贾亭,又叫贾公亭,据《唐语林》卷六载,贞元中,贾全任 杭州剌史时,曾在西湖造亭,杭人称其为贾公亭,未五六十年后废。贞元是 唐德宗的年号,从公元 780 年到 805 年。白居易写此诗时,其亭尚在,也算 是西湖的一处名胜。白居易一开始来到了孤山寺的北面,贾公亭的西畔,放 眼望去,只见春水荡漾,云幕低垂,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初平”所表达的 是白居易对春日里西湖的一种特有的感受。由于连绵不断的春雨,使得如今 的湖面看上去比起冬日来上升了不少,似乎眼看着就要与视线持平了,这种 水面与视线持平的感觉只有人面对广大的水域才可能有的感觉,也是一个对 西湖有着深刻了解和喜爱的人才能写出的感受。此刻,脚下平静的水面与天 上低垂的云幕构成了一副宁静的水墨西湖图,而正当诗人默默地观赏西湖那 静如处子的神韵时,耳边却传来了阵阵清脆的鸟鸣声,打破了他的沉思,于 是他把视线从水云交界处收了回来,从而发现了自己实际上是早已置身于一 个春意盎然的美好世界中了。 二 《钱塘湖春行》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见的明媚风光,是一 首唱给春日良辰和西湖美景的赞歌。诗的首联紧扣题目总写湖水,前一句点 出钱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楼观参差”景象,两个地名连用。又给读者以动感, 说明诗人是在一边走,一边观赏。后一句正面写湖光水色:春水初涨,水面 与堤岸齐平,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 春湖的水态天容。颔联写仰视所见禽鸟,莺在歌,燕在舞,显示出春天的勃 勃生机。黄莺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黄莺用它婉转流利的歌喉向人间传播 春回大地的喜讯;燕子穿花贴水,衔泥筑巢,又启迪人们开始春日的劳作, 写出了初春的生机。“几处”二字,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应和诗人左右寻声的 情态。“谁家”二字的疑问,又表现出诗人细腻的心理活动,并使读者由此产 生丰富的联想。颈联写俯察所见花草。因为是早春,还未到百花盛开季节, 所以能见到的尚不是姹紫嫣红开遍。而是东一团,西一簇,用一个“乱”字来 形容。而春草也还没有长得丰茂,仅只有没过马蹄那么长,所以用一个“浅” 字来形容。这一联中的“渐欲”和“才能”又是诗人观察、欣赏的感受和判断,这 就使客观的自然景物化为带有诗人主观感情色彩的眼中景物,使读者受到感 染。这两联细致地描绘了西湖春行所见景物,以“早”“新”“争”“啄”表现莺燕新 来的动态;以“乱”“浅”“渐欲”“才能”,状写花草向荣的趋势。这就准确而生动 地把诗人边行边赏的早春气象透露出来,给人以清新之感。前代诗人谢灵运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二句之所以妙绝古今,受到激赏, 正是由于他写出了季节更换时这种乍见的喜悦。《钱塘湖春行》以上两联在 意境上颇与之相类,只是白诗铺展得更开些。尾联略写诗人最爱的湖东沙堤。 白堤中贯钱塘湖,在湖东一带,可以总揽全湖之胜。只见绿杨荫里,平坦而 修长的白沙堤静卧碧波之中,堤上骑马游春的人来往如织,尽情享受春日美 景。诗人置身其间,饱览湖光山色之美,心旷而神怡。以“行不足”说明自然 景物美不胜收,诗人也余兴未阑,集中饱满的感受给读者无尽的回味。 三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 蹄。”这四句是白居易此诗的核心部分,也就是最为抢眼的句子,同时也是白 诗描写春光特别是描写西湖春光的点睛之笔。几处,是好几处,甚至也可以 是多处的意思。用“早”来形容黄莺,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 的由衷的喜爱:树上的黄莺一大早就忙着抢占最先见到阳光的“暖树”,生怕 一会儿就会赶不上了。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而不知是 谁家檐下的燕子,此时也正忙个不停地衔泥做窝,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 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 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黄莺是公认的春天歌唱家, 听着她们那婉转的歌喉,使人感到春天的妩媚;燕子是候鸟,她们随着春天 一起回到了家乡,忙着重建家园,迎接崭新的生活,看着她们飞进飞出地搭 窝,使人们倍加感到生命的美好。在对天空中的小鸟进行了形象的拟人化描 写之后,白居易又把视线转向了脚下的植被,“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 马蹄。”这也是一联极富情感色彩与生命活力的景物描写,充分显示了白居易 对描写对象的细致观察以及准确把握其特征的能力。花而言其乱,乃至要乱 得迷了赏花人的目光,在旁人的诗句中,很少有这种写法,而这种独到的感 受,却正是白居易在欣赏西湖景色时切身的体验,五颜六色的鲜花,漫山野 地开放,在湖光山色的映衬下,千姿百态,争奇斗艳,使得白居易简直不知 把视线投向哪里才好,也无从分辨出个高下优劣来,只觉得眼也花了,神也 迷住了,真是美不胜收,应接不暇呀。“乱花渐欲迷人眼”一句是驻足细看, 而“浅草才能没马蹄”,则已经是骑马踏青了,在绿草如茵、繁花似锦的西子 湖畔,与二三友人,信马由缰,自由自在地游山逛景,该是一件多么惬意的 事情呀,马儿似乎也体会到了背上主人那轻松闲逸的兴致,便不紧不慢地, 踩着那青青的草地,踏上那长长的白堤。诗人在指点湖山、流连光景的不经 意间,偶然瞥到了,马蹄在草地上亦起亦落、时隐时现的情景,觉得分外有 趣,忍不住将其写入了诗中,没想到就是这随意的一笔,却为全诗增添了多 少活泼情趣和雅致闲情。著名美学家别林斯基曾说过,“无论在哪一种情况下, 美都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因为大自然的景象是不可能绝对的美,这美隐藏 在创造或者观察它们的那个人的灵魂里。”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恰恰说明 了这一美学欣赏真理。整首诗写出了白居易对西湖的喜爱和赞叹之情。因为 西湖的景色再美,也会有不尽人意之处,但是在白居易的眼中,它无疑是天 下最美的景致,因为他不但善于观察,而且更善于发现和体验。我们现在每 每有逛景不如听景的体会,或是听朋友介绍,或是在影视风光片中,听说和 看到名胜山水美不胜收,心中不由得生起无限向往之情,可是往往一旦身临 其境,面对真山真水,却反而觉得远没有预期的那样动人美丽。这就是因为 我们不能带着一种发现欣赏的眼光去看待自然山水,而是带着一种先入为主 的过高的甚至是带有几分挑剔的眼光去游山玩水的原因呀。试想古往今来, 西湖向人们展示了多少次美妙的春光?而又有多少人见证了西子湖的春色? 可是到头来,我们仍然只能吟诵几位大诗家不多的几首作品,莫不是西湖只 有等到像苏东坡这样的大文豪光临的时候,才像孔雀开屏般地展现她那惊人 的美艳?西湖的鸟儿,只有到了大诗人白居易面前,才“争暖树”、“啄春泥”不 成?其实不论何时何地,西湖都是最美的,我们不是也知道这样的名句吗: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白居易就是因为有着这样一副难得的 美学家的欣赏眼光,才能在无数西湖的游客中,独具慧眼地发现它的动人之 处,才能真正享受到大自然赐予人类的这一人间天堂。白居易并没有看到很 多的“早莺”和“新燕”,只有“几处”、只见“谁家”而已,要是我们,说不定还会 因为没有到“处处”闻莺、“家家”有燕的时节,而感到遗憾,心想要是再晚来十 天半个月就好了。可是白居易却不这样认为,少有少的好处,正因为少,才 是“早莺”,才是“新燕”,才有一种感知春天到来的喜悦,如果诗人没有一种年 轻的心态和热爱生命与春天的胸怀,恐怕就不会被这为数不多的报春者所打 动,所陶醉,而欣然写下这动人的诗篇了。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闻花花香, 见草草美,为四处点缀的各色野花而心乱神迷,为没过马蹄的草地而唏嘘感 叹了。仔细想一想,没过马蹄的草地其实是最平常不过的了,观赏这样的草 坪根本用不着在春天赶到西子湖畔,在我们的街头绿地就可以了,不过,横 在我们与草坪之间的恐怕有一块醒目的标牌:“请勿践踏草地”,于是,一切 与自然的拉近,也就在刹那间,变成了一句严肃的警告,而今天都市里的人 们对自然景观而非人造景观的漠视或无动于衷也就情有可原了。不过,白居 易是幸运的。因为他有一双发现美、发现春天的眼睛,所以他会在西湖美景 中,不能自已,乃至流连忘返:“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沙 堤,即白堤,又称沙堤或断桥堤,西湖三面环山,白堤中贯,在湖东一带, 总揽全湖之胜。而白居易任杭州剌史时,也确曾修堤蓄水,灌溉民田,不过 其堤在钱塘门之北,可是后人多误以白堤为白氏所修之堤了。 四 这首诗就像一篇短小精悍的游记,从孤山、贾亭开始,到湖东、白堤止, 一路上,在湖青山绿那美如天堂的景色中,饱览了莺歌燕舞,陶醉在鸟语花 香,最后,才意犹未尽地沿着白沙堤,在杨柳的绿阴底下,一步三回头,恋 恋不舍地离去了。耳畔还回响着由世间万物共同演奏的春天的赞歌,心中便 不由自主地流泻出一首饱含着自然融合之趣的《钱塘湖春行》的优美诗歌来。 事实上,白居易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那种对于春天或美好事物的敏锐观察与 体验,在许多古代诗人中都是非常常见的,唯其如此,他们才能像白居易一 样,在春天刚刚来到人间时,就已经欣喜地发现,并为之感动不已,激起他 们创作的欲望,写下动人的诗篇,留给后人以丰富的美学享受。像白居易那 样,并不会因为只有几只黄莺在树上啼唱,只有几家房檐下燕子在搭窝而感 到遗憾,反而会因此感觉到春天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而感到欣喜异常,从 而写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这样动人的诗句的例子是很多的。 前人说“乐天之诗,情致曲尽,入人肝脾,随物赋形,所在充满”,(王若虚 《滹南诗话》)又说“乐天诗极清浅可爱,往往以眼前事为见得语,皆他人所 未发”,(田雯《古欢堂集》)这首诗语言平易浅近,清新自然,用自描手法把 精心选择的镜头写入诗中,形象活现,即景寓情,从生意盎然的早春湖光, 体现出作者游湖时的喜悦心情,是当得起以上评语的。白居易这诗名字很有 寓意,当时白居易住在长安,“京师珠薪米桂,居大不易”而白居易起这个名 字就是说他的才高八斗,可以白住在长安,也说明了他的骄傲。 西江月(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辛弃疾()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 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 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 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 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其词抒 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 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 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作品集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 《辛稼轩诗文钞存》。注释 1.西江月:词牌名 2.夜行黄沙道中:题目 3.黄沙:黄沙岭,在江西上饶的西面。 黄沙道:指的就是从该村的茅店到大屋村的黄沙岭之间约 20 公里的乡 村道路,南宋时是一条直通上饶古城的比较繁华的官道,东到上饶,西通江 西省铅(音:yán)山县。 4.“明月”句:苏轼《次韵蒋颖叔》诗:“明月惊鹊未安枝。” 5.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6.鸣蝉:蝉叫声。 7.旧时:往日。 8.茅店:茅草盖的乡村客店 9.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社,土地神庙。古时,村有社树,为祀神 处,故曰社林。 10.见:同“现”,显现,出现。 11.忽见:忽现,指小店忽然出现。 12.丰年:丰收的年景 年:年景。 13.听:取听。 14.天外:天边。 15.溪头:小溪边。 16.惊鹊:惊动喜鹊。 17.溪桥:小溪上的桥头。 译文 明亮的月光惊起了正在栖息的鸟鹊.在清风吹拂的深夜,蝉儿叫个不停。 稻花香里,一片蛙声,好像是在诉说好年成。不一会儿,月亮被遮住了。只 有远方的天边还有七八颗星星在闪烁,山 前竟然落下几点雨。行人则慌了: 那土地庙树丛旁边过去明明有个茅店可以避雨,现在怎么不见了?他急忙从 小桥过溪,拐了个弯,茅店就出现在他的眼前。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词的前两句,由六个名词词组组成,描绘出了一幅清新的乡村夏日夜景: 夜空晴朗,月亮悄悄升起,投下如水的月光,惊起了枝头的乌鹊;夜半时分, 清风徐徐吹来,把蝉的鸣叫声也送了过来。以动衬静,表现了乡村夏夜的宁 静和优美。 乌鹊对光线的变化极其敏感,月上时分,它们常会被月光惊起,乱飞乱 啼。曹操《短歌行》有“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苏轼 《杭州牡丹》有“月明惊鹊未安枝”. 首句中“别枝”之意,一直众说纷纭。有解作“远枝”;有解作“斜伸的树枝”; 有解为“乌鹊要离开树枝飞走”;有解为“乌鹊拣选树枝”;还有人解为“月亮离别了 树枝”.虽然难有定论,但从一二两句对偶考虑,“别枝”对应“半夜”,“别”字当是 形容、修饰“枝”的,故解释为“远枝”或“斜伸的树枝”似乎更为恰当。 词人虽是夜行,却似乎一点也不着急。我们仿佛看见他不紧不慢地行走 在山路上,一会儿看看明月走到哪里了,一会儿听听乌啼蝉鸣,悠闲自得。 此时的他,没有需要快马加鞭的紧急公务要处理,也不用为他人的指责、诽 谤而彻夜难眠。虽然遭弹劾免职,胸中还有诸多愤懑愁苦,但美丽的自然和 恬淡的乡村生活替他化解了部分的愤激之情。所以,在这美好的夏日夜晚, 走在宁静的山间小路上,他已经完全沉浸于清风明月之中,融于天地。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路旁的稻田里,稻花飘香,预告着又一个丰年的到来。田里的青蛙也不 甘寂寞,阵阵叫声此起彼伏,连成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月光下,嗅着稻花的香味,听着蝉鸣蛙叫,轻松愉快的词人继续信步前 行。抬头望空,“七八个星”挂在天边,稀稀落落,原来星星们都叫乌云给遮 挡住了。突然,山前下起小雨来,“两三点雨”滴落到了词人身上。 这一来,刚才还闲情逸致的词人不禁有些着急了。夏日的天,说变就变, 也许一场倾盆大雨就会继之而来呢?他加快了脚步,赶着寻找避雨之所。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从山岭小路转过弯,过了一座溪桥,就在土地庙旁的树林外,一座茅屋 现在词人眼前。高兴的他细细一看,竟然就是从前落过脚的那家小店!“社”, 土地庙附近的树林。 赏析 单从表面上看,这首词的题材内容不过是一些看来极其平凡的景物,语 言没有任何雕饰,没有用一个典故,层次安排也完全是听其自然,平平淡淡。 然而,正是在看似平淡之中,却有着词人潜心的构思,淳厚的感情。在这里, 读者也可以领略到稼轩词于雄浑豪迈之外的另一种境界。作者笔下这一个个 画面,流露出诗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这正是作者忘怀 于大自然所得到的快乐。这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词,读后让我们感受到一 种恬静的生活美。词的上片写月明风清的夏夜,以蝉鸣、蛙噪这些山村特有 的声音,展现了山村乡野特有的情趣。词的下片以轻云小雨,天气时阴时晴 和旧游之地的突然出现,表现夜行乡间的乐趣。全诗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表现了词人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这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阅读这首词,要注意时 间和地点。时间是夏天的傍晚,地点是有山有水的农村田野。这首词描写的 是人们熟悉的月、鸟、蝉、蛙、星、雨、店、桥,然而诗人却把这形象巧妙 的组织起来,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美。 辛弃疾的这首《西江月》前两 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表面看来,写的是风、月、蝉、鹊这些极 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经过作者巧妙的组合,结果平常中就显得不平常了。鹊 儿的惊飞不定,不是盘旋在一般树头,而是飞绕在横斜突兀的枝干之上。因 为月光明亮,所以鹊儿被惊醒了;而鹊儿惊飞,自然也就会引起“别枝”摇曳。 同时,知了的鸣叫声也是有其一定时间的。夜间的鸣叫声不同于烈日炎炎下 的嘶鸣,而当凉风徐徐吹拂时,往往特别感到清幽。总之,“惊鹊”和“鸣蝉”两 句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接下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把人们的关注点从长空转移 到田野,表现了词人不仅为而说丰年的主体,不是人们常用的鹊声,而是那 一片蛙声,这正是词人匠心独到之处,令人称奇。在词人的感觉里,俨然听 到群蛙在稻田中齐声喧嚷,争说丰年。先出“说”的内容,再补“声”的创造。 以上四句纯然是抒写当时当地的夏夜山道的景物和词人的感受,然而其 核心却是洋溢着丰收年景的夏夜。因此,与其说这是夏景,还不如说是眼前 夏景将给人们带来的幸福。 因此下阕开头,词人就树立了一座峭拔挺峻的奇峰,运加强稳定的音势。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的路径尽管很忘却了越过“天外”,迈过“山前”,连早已 临近的那个社庙旁树林边的茅店,也都没有察觉。前文“路转”,后文“忽见”, 既衬出了词人骤然间看出了分明临近旧屋的欢欣,又表达于沉浸在稻花香中 以至忘了道途远近的怡然自得的入迷程度,相得益彰,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艺 术功底,人玩味无穷。 《西江月》原题是《夜行黄沙道中》,记作者深夜在乡村中行路所见到 的景物和所感到的情绪。读前半片,须体会到寂静中的热闹。“明月别枝惊鹊” 句句话是一种很细致的写实,。乌鹊对光线的感觉是极灵敏的,日蚀时它们 就惊动起来,乱飞乱啼,月落时也是这样。这句话实际上就是“月落乌啼”(唐 张继《枫桥夜泊》)的意思,但是比“月落乌啼”说得更生动,关键的意味。鹊 惊时常啼,这里不说啼而啼自见,在字面上也可以避免与“鸣蝉”造成堆砌呆 板的结果。“稻花鲜明深刻,它把农村夏夜里热闹气氛和欢乐。这可以说就是 典型环境。这四句话里每句都有声音:鹊声、蝉声、人声、蛙声,却也每句都 有深更半夜的悄静。这两种风味都反映在夜行人的感觉里,他的心情是很愉 快的。下半片的局面有些变动了。天外稀星表示时间已有进展,分明是下半 夜,快到天亮了。山前疏雨对夜行人却是一个威胁,这是一个平地波澜,可 想见夜行人的焦急。有这一波澜,便把收尾两句衬托得更有力。“旧时茅店社 林边,路转溪头忽见”是个倒装句,倒装便把“忽见”的惊喜表现出来。正在愁 雨,走过溪头,路转了方向,就忽然见到社林边从前歇过的那所茅店。这时 的快乐可以比得上“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那 两句诗所说的。词题原为《夜行黄沙道中》,通首八句中前六句都在写景物, 只有最后两句才见出有人在夜行。这两句对全首便起了返照的作用,因此每 句都是在写夜行了。先藏锋不露,到最后才一针见血,收尾便有画龙点睛之 妙。这种技巧是值得学习的。 这首词,有一个生动具体的气氛(通常叫做景),表达出一种亲切感 受到的情趣(通常简称情)。这种情景交融的整体就是一个艺术的形象。艺术 的形象的有力无力,并不在采用的情节多寡,而在那些情节是否有典型性, 是否能作为触类旁通的据点,四面伸张,伸入现实生活的最深微的地方。如 果能做到这一点,它就会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了。我们说中国的诗词运用语言 精练,指的就是这种广博的代表性和丰富的暗示性。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约
至 1324 间),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 “东篱”)。 汉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说(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 村人,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 当在至元(始于 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 之间,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 家、散曲家。词语注释 ⑴枯藤 :枯萎的枝蔓。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昏:黄昏。 ⑵人家:农家。此句写出了诗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 ⑶古道: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道(路)或年代久远的驿道。西风: 寒冷、萧瑟的秋风。瘦马:瘦骨如柴的马。 ⑷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极度悲伤、流落 他乡的旅人,因为思乡而愁肠寸断。 ⑸天涯:天边,非常远的地方。[1]作品译文 ①枯萎的藤蔓,垂老的古树,夕阳下一只无精打采的乌鸦,扑打着翅膀, 落在光秃秃的枝桠上。纤巧别致的小桥,潺潺的流水,低矮破旧的几间茅屋, 反而愈发显得安谧而温馨。荒凉的古道上,一匹消瘦憔悴的马载着同样疲惫 憔悴的异乡游子,在异乡的西风里踌躇而行。夕阳渐渐落山了,但是在外的 游子,何处是归宿?家乡在何方?念及此,天涯漂泊的游子怎不愁肠寸断![2] ②枯萎的藤蔓,缠绕着古树,黄昏时分的乌鸦飞回树上栖息。小桥下, 溪水流过两岸的人家。有个旅人骑着一匹疲惫的瘦马,迎着凌冽的秋风,缓 缓行进在古老苍凉的道路上。傍晚的太阳正在西面落下,旅人极度忧伤,漂 泊在远离故乡的地方。 文学赏析 这首小令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但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 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这首成功的曲作,从多方 面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 一、以景托情,寓情于景,在景情的交融中构成一种凄凉悲苦的意境。 中国古典诗歌十分讲究意境的创造。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中的一个 重要范畴,它的本质特征在于情景交融、心物合一。情与景能否妙合,成为 能否构成意境的关键。清王夫之《萱斋诗话》曰:“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 神于诗者,妙合无垠。”王国维《人间词话删稿》云:“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马致远这首小令,前四句皆写景色,这些景语都是情语,“枯”“老”“昏”“瘦”等 字眼使浓郁的秋色之中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而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 涯”作为曲眼更具有画龙点睛之妙,使前四句所描之景成为人活动的环境,作 为天涯断肠人内心悲凉情感的触发物。曲上的景物既是马致远旅途中之所见, 乃眼中物。但同时又是其情感载体,乃心中物。全曲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情景妙合,构成了一种动人的艺术境界。 二、使用众多密集的意象来表达作者的羁旅之苦和悲秋之恨,使作品充 满浓郁的诗情。 意象是指出现在诗歌之中的用以传达作者情感,寄寓作者思想的艺术形 象。中国古典诗歌往往具有使用意象繁复密集的特色。中国古代不少诗人常 常在诗中紧密地排列众多的意象来表情达意。马致远此曲明显地体现出这一 特色。短短的二十八字中排列着十种意象,这些意象既是断肠人生活的真实 环境,又是他内心沉重的忧伤悲凉的载体。如果没有这些意象,这首曲也就 不复存在了。 与意象的繁复性并存的是意象表意的单一性。在同一作品之中,不同的 意象的地位比较均衡,并无刻意突出的个体,其情感指向趋于一致,即众多 的意象往往共同传达着作者的同一情感基调。此曲亦如此。作者为了表达自 己惆怅感伤的情怀,选用众多的物象入诗。而这些物象能够传达作者的内心 情感,情与景的结合,便使作品中意象的情感指向呈现一致性、单一性。众 多的意象被作者的同一情感的线索串联起来,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 意象的繁复性与单一性的结合,是造成中国古典诗歌意蕴深厚、境界和 谐、诗味浓重的重要原因。 古典诗歌中意象的安排往往具有多而不乱,层次分明的特点,这种有序 性的产生得力于作者以时间、空间的正常顺序来安排意象的习惯。 今天有人称马致远的这首《天净沙?秋思》为“并列式意象组合”,其实并 列之中依然体现出一定的顺序来。全曲十个意象,前九个自然地分为三组。 藤缠树,树上落鸦,第一组是由下及上的排列;桥、桥下水、水边住家,第 二组是由近由远的排列;古驿道、道上西风瘦马,第三组是从远方而到目前 的排列,中间略有变化。由于中间插入“西风”写触感,变换了描写角度,因 而增加了意象的跳跃感,但这种跳跃仍是局部的,不超出秋景的范围。最后 一个意象“夕阳西下”,是全曲的大背景,它将前九个意象全部统摄起来,造 成一时多空的场面。由于它本身也是放远目光的产物,因此作品在整体上也 表现出由近及远的空间排列顺序。从老树到流水,到古道,再到夕阳,作者 的视野层层扩大,步步拓开。这也是意象有序性的表现之一。 图。三、善于加工提炼,用极其简练的白描手法,勾勒出一由游子深秋远行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小令中出现的意象并不新颖。其中“古道”一词, 最早出现在署名为李白《忆秦娥?箫声咽》词中“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 音尘绝”。宋张炎《壶中天?扬z万里》词中也有“老柳官河,斜阳古道,风定 波犹直”。 董解元《西厢记》中有一曲【仙吕?赏花时】:“落日平林噪晚鸦,风袖 翩翩吹瘦马,一经入天涯,荒凉古岸,衰草带霜滑。瞥见个孤林端入画,蓠 落萧疏带浅沙。一个老大伯捕鱼虾,横桥流水。茅舍映荻花。”其中有六个意 象出现在马曲之中。 又有元代无名氏小令《醉中天》(见《乐府新声》):“老树悬藤挂,落 日映残霞。隐隐平林噪晓鸦。一带山如画,懒设设鞭催瘦马。夕阳西下,竹 篱茅舍人家。”也有六个意象与马曲相同。 十分明显,《醉中天》是从《赏花时》中脱化而来,模拟痕迹犹在,二 曲中出现的意象虽与马曲多有相同之处,但相比之下,皆不如《天净沙?秋思》 纯朴、自然、精练。 马致远在创作《天净沙?秋思》时受到董曲的影响和启发,这是无疑的, 但他不是一味模仿,而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与审美目光进行了重新创作。 在景物的选择上,他为了突出与强化凄惨凉悲苦的情感,选取了最能体现秋 季凄凉萧条景色,最能表现羁旅行人孤苦惆怅情怀的十个意象入曲,将自己 的情感浓缩于这十个意象之中,最后才以点晴之笔揭示全曲主题。他删了一 些虽然很美,但与表达的情感不合的景物。如茅舍映荻花,落日映残霞,一 带山如画,使全曲的意象在表达情感上具有统一性。 在词句的锤炼上,马致远充分显示了他的才能,前三句十八个字中,全 是名词和形容词,无一动词,各种景物的关系以及它们各自的动态与形状, 全靠读者根据意象之间的组织排列顺序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把握。这种奇 妙的用字法,实在为古之所罕见,温庭筠《商山早行》中“鸡声茅店月,人迹 板桥霜”与马曲用字法相似,但其容量仍不如马曲大。马曲用字之简练已达到 不能再减的程度,用最少的文字来表达丰富的情感,这正是《天净沙?秋思》 这首小令艺术上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四、采用悲秋这一审美情感体验方式,来抒发羁旅游子的悲苦情怀,使 个人的情感获得普遍的社会意义。 悲秋,是人们面对秋景所产生的一种悲哀忧愁的情绪体验,由于秋景 (特别是晚秋)多是冷落、萧瑟、凄暗,多与黄昏、残阳、落叶、枯枝相伴, 成为万物衰亡的象征,故秋景一方面确能给人以生理上的寒感,另一方面又 能引发人心之中固有的种种悲哀之情。宋玉首开中国以悲秋为主要审美体验 形式的感伤主义文学先河,他通过描写秋日“草木摇落而变衰”的萧瑟景象, 抒发自己对人生仕途的失意之感,而且他将自己面对秋色所产生的凄苦悲凉 的意绪形容成犹如远行一般,“僚傈兮(凄凉),若在远行”,“廓落兮(孤独 空寂),羁旅而无友生”。这就说明悲秋与悲远行在情绪体验上有着相同之处。 宋玉之后悲秋逐渐成为中国文人最为普遍的审美体验形式之一,而且将悲秋 与身世之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便是一例。马致远这 首小令也是如此。虽然曲中的意象不算新颖,所表达的情感也不算新鲜,但 是由于它使用精练的艺术表达方式,表达出中国文人一种传统的情感体验, 因此它获得了不朽的生命力,可以引起后世文人的共鸣。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天净沙?秋思》属于中国古典诗歌之中最为成 熟的作品之一。尽管它属于曲体,但实际上,在诸多方面体现着中国古典诗 歌的艺术特征。 [3] 历史评价 前人论曲,无人推崇这首小令。周德清《中原音韵?小令定格》说此 曲为“秋思之祖”。艺术眼光很高的王国维将它列为元人小令的“最佳者”,并评 论说:“《天净沙》小令,纯是天籁,仿佛唐人绝句(《宋元戏曲考?元剧之 文章》),”“深得唐人绝句妙境”(《人间词话》)。 第二单元 10、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 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 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 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 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 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 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 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 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 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译文 叹息声一声接着一声传出,木兰对着房门织布。听不见织布机织布的声 音,只听见木兰在叹息。问木兰在想什么?问木兰在惦记什么?(木兰答道) 我也没有在想什么,也没有在惦记什么。昨天晚上看见征兵文书,知道君主 在大规模征兵,那么多卷征兵文册,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大 儿子,木兰(我)没有兄长,木兰愿意为此到集市上去买马鞍和马匹,就开 始替代父亲去征战。 在集市各处购买马具。第二天早晨离开父母,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 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水流水声。第二天早晨离开黄河上路, 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的啾 啾的鸣叫声。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翻越重重山峰就像飞起来那样迅速。北方的寒气中 传来打更声,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 有的转战多年胜利归来。 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论功行赏)。给木兰记很大的功勋, 得到的赏赐有千百金还有余。天子问木兰有什么要求,木兰说不愿做尚书郎, 希望骑上千里马,回到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她;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 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 每间房都打开了门进去看看,脱去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以前女孩子的衣裳, 当着窗子、对着镜子整理漂亮的头发,对着镜子在面部贴上装饰物。走出去 看一起打仗的伙伴,伙伴们很吃惊,(都说我们)同行数年之久,竟然不知 木兰是女孩。 (提着兔子耳朵悬在半空中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 时常眯着,所以容易分辨。雄雌两兔一起并排跑,怎能分辨哪个是雄兔哪个 是雌兔呢? 注释 1. 唧唧(jī jī):纺织机的声音 2. 当户(dāng hù):对着门。 3. 机杼(zhù)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机:指织布机。杼:织布梭 (suō)子。 4. 惟:只。 5. 何:什么。 忆:思念,惦记 6. 军帖(tiě):征兵的文书。 7. 可汗(kè hán):古代西北地区民族对君主的称呼 8. 军书十二卷:征兵的名册很多卷。十二,表示很多,不是确指。下 文的“十二转”、“十二年”,用法与此相同。 9. 爷:和下文的“阿爷”一样,都指父亲。 10. 愿为市鞍(ān)马:为,为此。市,买。鞍马,泛指马和马具。 11. 鞯(jiān):马鞍下的垫子。 12. 辔(pèi)头:驾驭牲口用的嚼子、笼头和缰绳。 13. 辞:离开,辞行。 14. 溅溅(jiān jiān):水流激射的声音。 15. 旦:早晨。 16. 但闻:只听见 17. 胡骑(jì):胡人的战马。胡,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 18. 啾啾(jiū jiū):马叫的声音。 19. 天子:即前面所说的“可汗”。 20. 万里赴戎机:不远万里,奔赴战场。戎机:指战争。 21. 关山度若飞: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度, 越过。 22. 朔(shuò)气传金柝: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朔,北方。金 柝(tuò),即刁斗。古代军中用的一种铁锅,白天用来做饭,晚上用来报更。 23. 寒光照铁衣:冰冷的月光照在将士们的铠甲上。 24. 明堂:明亮的的厅堂,此处指宫殿 25. 策勋十二转(zhuǎn):记很大的功。策勋,记功。转,勋级每升一 级叫一转,十二转为最高的勋级。十二转:不是确数,形容功劳极高。 26. 赏赐百千强(qiáng):赏赐很多的财物。百千:形容数量多。强, 有余。 27. 问所欲:问(木兰)想要什么。 28. 不用:不愿意做。 29. 尚书郎:尚书省的官。尚书省是古代朝廷中管理国家政事的机关。 30. 愿驰千里足:希望骑上千里马。 31. 郭:外城。 32. 扶:扶持。将:助词,不译。 33. 姊(zǐ):姐姐。 34 理:梳理。 35. 红妆(zhuāng):指女子的艳丽装束。 36. 霍霍(huò huò):模拟磨刀的声音。 37. 著(zhuó):通假字 通“着”,穿。 38. 云鬓(bìn):像云那样的鬓发,形容好看的头发。 39. 帖(tiē)花黄:帖”通假字 通“贴”。花黄,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部装 饰物。 40.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据说,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 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扑朔,爬搔。 迷离,眯着眼。 41.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两只兔子贴着地面跑,怎能辨别哪 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42. “火”:通“伙”。古时一起打仗的人用同一个 锅吃饭,后意译为同行的人。 43. 行:读 háng。 44. 傍(bàng)地走:贴着地面并排跑。 注:《木兰诗》已成为语文出版社语文版七年级上第 24 课.八年级下第 8 课、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下第 10 课及湖北教育出版社鄂教版七年级上第 28 课。 字词句 A.字音:机杼〔zhù〕 鞍鞯〔ān jiān〕 辔〔pèi〕头 鸣溅溅〔jiān〕 金 柝〔tuò〕 阿姊〔zǐ〕 霍霍〔huò〕 可汗〔kè hán〕 贴:军帖〔tiě〕;贴 〔tiē〕黄花;字帖〔tiè〕 通假字: ①.对镜帖花黄:“帖”通“贴”,贴,粘贴。 古今异义: ①爷:古义指父亲,e.g.:卷卷有爷名;今指爷爷,即父亲的父亲。 ②走:古义为跑,双兔傍地走;今义行走。 词。 ③但:古义为只,副词,e.g.: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今常用作转折连 ④郭:古义为外城,e.g.:出郭相扶将;今仅用作姓氏。 ⑤户:古义为门,木兰当户织;今义人家、门第。 ⑥迷离:古义为眯着眼,今义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⑦十二:古义为虚数多,今义数词,十二。 一词多义: 市:a.集市,e.g.:东市买骏马;b.买,e.g.:愿为市鞍马。(名词作动 词。我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买:a.买(东西), e.g.:东市买骏马;b.雇,租,e.g.:欲买舟而下。 愿:a 愿意,e.g.:愿为市鞍马;b 希望,e.g.:愿驰千里足。 词语活用: ①“何”疑问代词作动词,是什么。问女何所思。 ②“策”名词作动词,登记。策勋十二转。 ③“骑”动词作名词,战马。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成语:扑朔迷离 原指难辨兔的雄雌,比喻辨认不清是男是女。现指形容事情错综复杂, 难于辨别。 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①省略句:愿为市鞍马。(愿为‘此’市鞍马”,“此”指代父从军这件事。) 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②倒装句:问女何所思(“何所思”是“思所何”的倒装。宾语前置。) 问一声闺女想的是什么? ③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 越过一座座的山。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 的铁甲战袍。将军和壮士身经百战,历经数年,有的战死,有的活下来凯旋。 ④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当着窗户对着镜子整理头发和贴上装饰。 编者简介 郭茂倩,(),字德粲,宋朝人(《宋诗纪事补遗》卷二 四),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人(《宋史》卷二九七《郭劝传》)。劝孙, 源明子。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时为河南府法曹参军(《苏魏公集》卷 五九《郭君墓志铭》)。编有《乐府诗集》百卷传世,以解题考据精博,为 学术界所重视。《木兰诗》又称《木兰辞》,《木兰歌》。作者及产生时代 不详,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陈)释智匠《古今乐录》已著录此诗,故其 产生时代不会晚于陈代,可能经过隋唐文人的加工润色。是中国南北朝时期 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 朝,建功受封,辞官还乡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诗词赏析 整体把握 《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也是一篇乐府 诗。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 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第一段,写木兰决定代父从军。诗以“唧唧复唧唧”的织机声开篇,展现 “木兰当户织”的情景。然后写木兰停机叹息,无心织布,不禁令人奇怪,引 出一问一答,道出木兰的心事。木兰之所以“叹息”,不是因为儿女的心事, 而是因为天子征兵,父亲在被征之列,父亲既已年老,家中又无长男,于是 决定代父从军。 第二段,写木兰准备出征和奔赴战场。“东市买骏马……”四句排比,写 木兰紧张地购买战马和乘马用具,表示对此事的极度重视,愿为父亲分担压 力;“旦辞爷娘去……”八句以重复的句式,写木兰踏上征途,马不停蹄,日 行夜宿,离家越远思亲越切。这里写木兰从家中出发经黄河到达战地,只用 了两天就走完了,夸张地表现了木兰行进的神速、军情的紧迫、心情的急切, 使人感到紧张的战争氛围。其中写“黄河流水鸣溅溅”“燕山胡骑鸣啾啾”之声, 还衬托了木兰的思亲之情。 第三段,概写木兰十来年的征战生活。“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概 括上文“旦辞……”八句的内容,夸张地描写了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 往战场,飞越一道道关口,一座座高山。“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描写 木兰在边塞军营的艰苦战斗生活的一个画面:在夜晚,凛冽的朔风传送着刁 斗的打更声,寒光映照着身上冰冷的铠甲。“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概 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将士们十年征战,历经一次次残酷的战斗, 有的战死,有的归来。而英勇善战的木兰,则是有幸生存、胜利归来的将士 中的一个。 第四段,写木兰还朝辞官。先写木兰朝见天子,然后写木兰功劳之大, 天子赏赐之多,再说到木兰辞官不就,愿意回到自己的故乡。“木兰不用尚书 郎”而愿“还故乡”,固然是她对家园生活的眷念,但也自有秘密在,即她是女 儿身。天子不知底里,木兰不便明言,颇有戏剧意味。 第五段,写木兰还乡与亲人团聚。先以父母姊弟各自符合身份、性别、 年龄的举动,描写家中的欢乐气氛,展现浓郁的亲情;再以木兰一连串的行 动,写她对故居的亲切感受和对女儿妆的喜爱,一副天然的女儿情态,表现 她归来后情不自禁的喜悦;最后作为故事的结局和全诗的高潮,是恢复女儿 装束的木兰与伙伴相见的喜剧场面。 第六段,用比喻作结。以双兔在一起奔跑,难辨雌雄的隐喻,对木兰女 扮男装、代父从军多年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的解答,妙趣横生而又令人 回味。 其诗中几件事的描绘详略得当,一,二,三,六,七段详写木兰女儿情 怀,四,五段略写战场上的英雄气概。从内容上突出儿女情怀,丰富英雄性 格,是人物形象更真实感人。结构上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 这首诗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而又真切动 人。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 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 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一千多年来,木兰代父从 军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 这首诗具有浓郁的民歌特色。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 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繁简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 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诗中以人物问答来刻画人 物心理,生动细致;以众多的铺陈排比来描述行为情态,神气跃然;以风趣 的比喻来收束全诗,令人回味。这就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文章修辞 互文交错 (1)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4)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复沓 (1)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2)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顶真(顶针) (1)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2)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3)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4)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 排比 (1)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 磨刀霍霍向猪羊。 (2)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比喻 (1)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夸张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设问 (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对偶 (1)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5)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反问 (1)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借代 1.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25、杜甫诗三首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zì)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岳:此指东岳泰山,泰山为五岳之首,其余四岳为西岳:华山;北岳:恒 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 其中,泰山以其雄伟壮观而闻名于世,为十 大名山之一。古时是“天”的象征。 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为五 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 这里指对泰山的尊称。 夫:读“fú”。句首发语词,无实在意义,强调疑问语气。 夫如何:怎么样 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即 山东地区。原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两个国名,故后世以齐鲁大地代称山东地区。 青:指苍翠、翠绿的美好山色。 未了:不尽,不断。 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 造化:这里指大自然。 钟:聚集。 神秀:天地之灵气。 阴阳:阴指山之北,阳指山之南。 割:分。夸张的说法。此句是说泰山很高,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判若 早晨和晚上。 昏晓:黄昏和早晨。 荡胸:涤荡胸襟。 曾:通“层”(见人教版《语文》八上) 决眦(zì):眼角(几乎)要裂开。这是由于极力张大眼睛远望归鸟入 山所致。 决:裂开。 入:收入眼底,即看到。 会当:应当,终当,定要。 凌:登上。凌绝顶,即登上最高峰。 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以……为小,认为……小”。 对偶句 荡胸生层云,决眦(zì)入归鸟。 汉语译文 泰山是如此雄伟,青翠的山色望不到边际。大自然在这里凝聚了一切钟 灵神秀,山南山北如同被分割为黄昏与白昼。望着山中冉冉升起的云霞,荡 涤着我的心灵,极目追踪那暮归的鸟儿隐入了山林。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 峰,俯瞰[kàn]那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 作品鉴赏 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 (华山)。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736 年(开元二十四年),二十四岁的诗 人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该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 北、山东等地)时,是已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 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 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的浪漫豪情。全诗没 有一个“望”字,但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 望,最后是俯望。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 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的朝气。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 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 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 虚字,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 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齐鲁青未了”,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它既不是抽象地说泰山 高,也不是像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 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 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 山之北为齐,这一句描写出地理特点,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 《登东郡望岳楼》诗说:“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他特别提出 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 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山前向日 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判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割”本是 个普通字,但用在这里,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 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由此可见,诗人杜甫那 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作风,在他的青年时期就已养成。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 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归鸟” 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 的热爱和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不仅写出了泰山的雄伟,也表现出诗 人的心胸气魄,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 王勃《春思赋》:“会当一举绝风尘,翠盖朱轩临上春。”有时单用一个“会”字, 如孙光宪《北梦琐言》:“他日会杀此竖子!”即杜诗中亦往往有单用者,如 “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奉送严公入朝》)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 便欠准确,神气索然。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 难,敢于攀绝顶。 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 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清代浦起龙认为杜诗“当以是为首”, 并说“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取为压卷,屹然作镇。”(《读杜心解》) 也正是从这两句诗的象征意义着眼的。这和杜甫在政治上“自比稷与契”,在 创作上“气掷荩慷滩芰跚健保且恢碌摹8檬缓笕擞熬保 刻石为碑,立在山麓。全文没有“望”,却句句写“望”。空间由远而近,首联远 望,颔联近望,颈联凝望,尾联俯望。杜甫(公元 712 ―公元 770),汉族,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今巩义市),初唐 诗人杜审言之孙。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又称杜少陵、杜工部、杜拾遗等, 唐代中期诗人,世称“诗圣”。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 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他的诗被后 人称为诗史。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 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他忧国忧民,人 格高尚,一生写诗 1500 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且李白与杜 甫合称为“李杜”。 春望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释 国:国都,即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 破:被攻破。 深:茂盛;茂密。 城:指长安城,当时被叛军占领。 感时:感伤时局。 恨别:悲伤,悔恨离别。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二句互文,意谓因感时恨别而对花落泪,听 鸟尖叫。 烽火:这里指战争。 连三月:连续三个月。 抵万金:家书可值几万两黄金,极言家信之难得。 抵:值。 白头搔更短:白头发越抓越少了。 白头:白头发。 搔:抓,挠。 短:少。 浑欲不胜簪: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浑:简直。欲:将要;就要。不: 禁不住。胜:能承受。簪:用来绾住 头发的一种针形首饰。古代男子束发,所以用簪。 译文 【韵译】 故国沦亡,唯有山河依旧。春光寂寞,荒城草木丛生。 感伤时局,见花难禁涕泪。怅恨别离,鸟鸣每每惊心。 愁看烽火,早有阳春三月。一信万金,家中音讯难得。 愁绪缠绕,白发愈搔愈短。头发稀少,几乎不能插簪。 【现代文译文】 国都已被攻破,只有山河尚存,长安城春天满目凄凉,到处草木丛生。 伤感时对花落泪,听鸟鸣时也感到惊心。 战火长久不息,一封家书都极其珍贵。 愁白了的头发越搔越稀少,头发也少得简直绾不起来了。 【解读】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花和鸟本无人的悲喜之情,但在杜甫诗中,因当时国家动乱,诗人身陷 长安,家人流离分散,所以认 为春花似在流泪,飞鸟也心存恐惧。 创作背景 安禄山起兵反唐,由于唐玄宗宠妃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误导唐玄宗,把 守潼关的哥舒翰派到关外攻打叛军大本营,中途哥舒翰被俘。安禄山没有了 劲敌,一下子就攻下长安。唐玄宗带领妃妾皇子,与大臣们逃往灵武。玄宗 退位,太子李亨在灵武称帝。 唐肃宗至元年(756 年)八月,杜甫从~(Fu,第一声)州(现在陕 西富县)前往灵武(现在属宁夏)投奔唐肃宗,途中为叛军所俘,后被困居 住在长安。这首诗作于次年三月。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当时长安被安史叛 军焚掠一空,满目凄凉。杜甫眼见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 凉,在此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之际,不禁触景伤情,发出深重的忧伤和感慨。 诗人在这首诗中表现了爱国之情。 作品鉴赏 语句赏析 全篇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以写长安城里 草木丛生,人烟稀少来衬托国家残破。起首一“国破山河在”,触目惊心,有 一种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写出了国破城荒的悲凉景象。“感时花溅泪,恨 别鸟惊心”两句以物拟人,将花鸟人格化,有感于国家的分裂、国事的艰难, 长安的花鸟都为之落泪惊心。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来写春天,写出了事物睹 物伤情,用拟人的手法,表达出亡国之悲,离别之悲。体现出诗人的爱国之 情。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 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地感叹忧愤。国家动乱不安,战火 经年不息,人民妻离子散,音书不通,这时候收到家书尤为难能可贵。诗人 从侧面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和人民在动乱时期想知道亲人平安与 否的迫切心情。同时也以家书的不易得来表现诗人对国家深深地忧虑。结尾 两句,写诗人那愈来愈稀疏的白发,连簪子都插不住了,以动作来写诗人忧 愤之深广。全篇诗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 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情。 全诗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眷怀家人的感情。今 人徐应佩、周溶泉等评此诗曰:“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备而不游离,感 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此论颇为妥帖。 “家书抵万金”亦为流传千古之名言。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 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 中为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 月。 诗人目睹沦陷后的长安之箫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万 端。 诗的一、二两联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三、四两联四句写心念 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 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 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 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 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 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 “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 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 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淡浅深,动夺天巧。” (《唐音癸签》卷九)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对乱世别离的悲凉情 景,花也为之落泪,鸟也为之惊心。作者触景生情,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 蕴之丰富。并运用互文手法,可译为“感时恨别花溅泪,感时恨别鸟惊心”。 诗的这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 远而近,视野从山河到城,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 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 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乡信断”,直到 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 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 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 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 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赖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 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 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感情,意脉贯通而不平直, 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 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写得铿然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 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不衰。 春望一诗中的对偶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 万金。 诗人这一年刚 45 岁,但“白头”是写实――半年后,他在《北征》中曾再 次提到:“况我堕胡尘,及归尽华发。”“白头”而又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其 苍老之态可以想见。他苍老得这么快,完全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 杜甫陷贼中八个月,大约写了二十来首诗,论深沉含蓄,当以此诗为最, 句句都有言外之意,很值得品味。 词语赏析 春望的“望”表达了对家人的怀念(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对国家 前程的绝望忧虑(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对自己年颇老矣的慨叹(白 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中心思想 这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本诗通过描写安史之乱中长安的荒凉景象,抒 发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感情,反映了诗人渴望安宁、向往幸福的愿望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注释译文 作品注释 1、暮: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傍晚。 2、投: 投宿。 3、吏: 管理,低级官员,这里指抓壮丁的差役。 4、夜: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5、逾(yú):越过;翻过。 6、走:跑,这里指逃跑。 7、呼:叫嚷,叫喊。 8、一何:何其、多么。 9、怒:恼怒,凶猛,粗暴,这里指凶狠。 10、啼:哭啼。 11、苦:凄苦。 12、前:上前,向前。 13、致:对……说。 14、前致词:指老妇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 15、邺城:即相州,在今河南安阳。 16、戍:防守,这里指服役。 17、附书至:捎信回来。 18、新:最近,刚刚。 19、存:活着,生存着。 20、且偷生:姑且活一天算一天。且:姑且,暂且。偷生:苟且活着。 21、长已矣:永远完了。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22、室中:家中。 23、更无人:再没有别的(男)人了。更:再。 24、唯:只,仅。 25、乳下孙:正在吃奶的孙子。 26、未:还没有。 27、去:离开,这里指改嫁。 28、完裙:完整的衣服。 29、老妪(yù):老妇人。 30、衰:弱。 随。 31、请从吏夜归:请让我和你晚上一起回去。请:请求。从:跟从,跟 32、应:响应。 33、河阳:今河南省洛阳市吉利区(原河南省孟县),当时唐王朝官兵 与叛军在此对峙。 34、急应河阳役:赶快到河阳去服役。 35、犹得:还能够。得:能够。 36、备:准备。 37、晨炊:早饭。 38、夜久:夜深了。 39、绝:断绝;停止。 40、如:好像,仿佛。 41、闻:听。 42、泣幽咽:低微断续的哭声。有泪无声为“泣”,哭声哽塞低沉为“咽”。 43、明:天亮之后。 44、登前途:踏上前行的路。登:踏上。前途:前行的路。 45、独:独自。 46、石壕:今河南三门峡市东南。 作品译文 (我)傍晚投宿石壕村,有差役夜里来抓壮丁。 老人越墙逃走,老妇走出来查看情况。 差役吼得多么凶狠啊!老妇人啼哭得多么可怜啊! (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去相州服役。 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两个儿子刚刚战死了。 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复生了! (我)家里再也没有其他人了,只有个正在吃奶的孙子。 因为有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改嫁,(他母亲)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 整的衣服。 老妇(我)虽然年老力衰,但请让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 赶快到河阳去应征,还能够为部队准备早餐。” 夜深了,说话的声音消失了,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声。 (诗人)天亮登程赶路的时候,只同那个老头儿告别(老妇已经被抓去 服役了)。 创作背景 公元 758 年,为平息安(安禄山)史(史思明)之乱,郭子仪、李光弼 等九位节度使,率兵 20 万围攻安庆绪(安禄山的儿子)所占的邺郡(现在 河南安阳),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 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 退守河阳(现在河南孟州市),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这时刚好从洛阳回 华州,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根据目睹的现实,写了一组诗,《石壕吏》 是其中的一首。石壕,也叫石壕镇,现在河南三门峡东南。吏,小官,这里 指差役。 759 年(唐肃宗乾元二年)春,已经四十八岁的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 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石壕、潼关,夜宿晓行,风尘仆仆, 赶往华州任所。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引起诗人感情上的强烈 震动。 当时唐王朝集中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步骑二十万,号称六十 万,将安庆绪围在邺城。由于指挥不统一,被史思明援兵打得全军溃败。唐 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 这时,杜甫正由新安县继续西行,投宿石壕村,遇到吏卒深夜捉人,于 是就其所见所闻,写成这篇不朽的诗作。 作品鉴赏 《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写了差吏到石壕村乘夜捉 人征兵,连年老力衰的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揭露了官吏的残暴和兵役制度 的黑暗,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艺术上,精炼是这首诗的一 大特点,把抒情和议论寓于叙事之中,爱憎分明。场面和细节描写自然真实。 善于裁剪,中心突出。 前四句可看作第一段。首句“暮投石壕村”,单刀直入,直叙其事。“暮”字、 “投”字、“村”字都需玩味,读者不能轻易放过。在封建社会里,由于社会秩序 混乱和旅途荒凉等原因,旅客们都“未晚先投宿”,更何况在兵祸连接的时代。 而杜甫,却于暮色苍茫之时才匆匆忙忙地投奔到一个小村庄里借宿,这种异 乎寻常的情景就富于暗示性。他或者是压根儿不敢走大路;或者是附近的城 镇已荡然一空,无处歇脚。总之,寥寥五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 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 提供了典型环境。浦起龙指出这首诗“起有猛虎攫人之势”(《读杜心解》), 这不仅是就“有吏夜捉人”说的,而且是就头一句的环境烘托说的。“有吏夜捉 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不说“征兵”、“点 兵”、“招兵”而说“捉人”,已于如实描绘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再加上一个 “夜”字,含意更丰富。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 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于人民已经入睡的 黑夜,来个突然袭击。同时,诗人是“暮”投石壕村的,从“暮”到“夜”,已过了 几个小时,这时当然已经睡下了;所以下面的事件发展,他没有参与其间, 而是隔门听出来的。“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两句,表现了人民长期以来 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即使到了深夜,仍然寝不安席,一听到门外有了 响动,就知道县吏又来“捉人”,老翁立刻“逾墙”逃走,由老妇开门周旋。 从“吏呼一何怒”至“犹得备晨炊”这十六句,可看作第二段。“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两句,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 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 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横蛮气势,并为老 妇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矛盾的两方面,具有主与从、因与果的关 系。“妇啼一何苦”,是“吏呼一何怒”逼出来的。下面,诗人不再写“吏呼”,全 力写“妇啼”,而“吏呼”自见。“听妇前致词”承上启下。那“听”是诗人在“听”, 那“致词”是老妇“苦啼”着回答县吏的“怒呼”。写“致词”内容的十三句诗,多次 换韵,表现出多次转折,暗示了县吏的多次“怒呼”、逼问。这十三句诗,不 是“老妇”一口气说下去的,而县吏也决不是在那里洗耳恭听。实际上,“吏呼 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不仅发生在事件的开头,而且持续到事件的结尾。从 “三男邺城戍”到“死者长已矣”,是第一次转折。读者可以想见,这是针对县吏 的第一次逼问诉苦的。在这以前,诗人已用“有吏夜捉人”一句写出了县吏的 猛虎攫人之势。等到“老妇出门看”,便扑了进来,贼眼四处搜索,却找不到 一个男人,扑了个空。于是怒吼道: “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儿去了?快交出来!”老妇泣诉说:“三个儿子都当兵 守邺城去了。一个儿子刚刚捎来一封信,信中说,另外两个儿子已经牺牲 了!……”泣诉的时候,可能县吏不相信,还拿出信来交县吏看。 总之,“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处境是够使人同情的,她很希望以 此博得县吏的同情,高抬贵手。不料县吏又大发雷霆:“难道你家里再没有别 人了?快交出来!”她只得针对这一点诉苦:“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这 两句,也不是一口气说下去的,因为“更无人”与下面的回答发生了明显的矛 盾。合理的解释是:老妇先说了一句:“家里再没人了!”而在这当儿,被儿 媳妇抱在怀里躲到什么地方的小孙儿,受了怒吼声的惊吓,哭了起来,掩口 也不顶用。于是县吏抓到了把柄,威逼道:“你竟敢撒谎!不是有个孩子哭 吗?”老妇不得已,这才说:“只有个孙子啊!还吃奶呢,小得很!”“吃谁的奶? 总有个母亲吧!还不把她交出来!”老妇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她只得硬着 头皮解释:“孙儿是有个母亲,她的丈夫在邺城战死了,因为要喂奶给孩子, 没有改嫁。可怜她衣服破破烂烂,怎么见人呀!还是行行好吧!”(“有孙母 未去,出入无完裙”两句,有的本子作“孙母未便出,见吏无完裙”,所以县吏 是要她出来的。)但县吏仍不肯罢手。老妇生怕守寡的儿媳被抓,饿死孙子, 只好挺身而出:“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老 妇的“致词”,到此结束,表明县吏勉强同意,不再“怒吼”了。 最后一段虽然只有四句,却照应开头,涉及所有人物,写出了事件的结 局和作者的感受。“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表明老妇已被抓走,走?时低 声哭泣,越走越远,便听不到哭声了。“夜久”二字,反映了老妇一再哭诉、 县吏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如闻”二字,一方面表现了儿媳妇因丈夫战死、 婆婆被“捉”而泣不成声,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诗人以关切的心情倾耳细听,通 夜未能入睡。“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两句,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无限 深情。前一天傍晚投宿之时,老翁、老妇双双迎接诗人,而时隔一夜,老妇 被捉走,儿媳妇泣不成声,只能与逃走归来的老翁作别了。老翁的心情怎样, 诗人作何感想,这些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仇兆鳌在《杜少陵集详注》里说:“古者有兄弟始遣一人从军。今驱尽壮 丁,及于老弱。诗云: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 一家之中,父子、兄弟、祖孙、姑媳惨酷至此,民不聊生极矣!当时唐祚, 亦岌岌乎危哉!”就是说,“民为邦本”,把人民整成这个样子,统治者的宝座 也就岌岌可危了。诗人杜甫面对这一切,没有美化现实,却如实地揭露了政 治黑暗,发出了“有吏夜捉人”的呼喊,这是值得高度评价的。 在艺术表现上,这首诗最突出的一点则是精炼。陆时雍称赞道:“其事何 长!其言何简!”就是指这一点说的。全篇句句叙事,无抒情语,亦无议论语; 但实际上,作者却巧妙地通过叙事抒了情,发了议论,爱憎十分强烈,倾向 性十分鲜明。寓褒贬于叙事,既节省了很多笔墨,又丝毫没有给读者概念化 的感觉。诗中还运用了藏问于答的表现手法。“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概括了双方的矛盾之后,便集中写“妇”,不复写“吏”,而“吏”的蛮悍、横暴, 却于老妇“致词”的转折和事件的结局中暗示出来。诗人又十分善于剪裁,叙 事中藏有不尽之意。一开头,只用一句写投宿,立刻转入“有吏夜捉人”的主 题。又如只写了“老翁逾墙走”,未写他何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次北固山下对偶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