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奉对兄以释岂一”兄弟的解释释

1哥哥和弟弟:~二人◇~单位|~国家。
【弟兄】:1.弟弟和哥哥。2.弟弟。3.指哥哥。4.对同辈﹑同伙或对下属表示亲切的称呼。5.喻不相上下。【兄弟】:1.哥哥和弟弟。2.古代对同等宗亲的称呼。3.古代姐妹亦称兄弟。4.古代对姻亲之间同辈男子的称呼。5.古代对亲戚的统称。6.指同等国家或王室。7.泛称意气相投志同道合的人。... 搜索本词: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王维年代:唐体裁:七绝类别:羁旅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是诗人十七岁时在长安所作,少年之作而能戒除浮泛的雕琢,直指真情实感,确实是深知作诗的窍门。诗人的家乡蒲州(今山西永济)在华山之东,所以题为“忆山东兄弟”。古人以九为阳数,九月九日也就是... 搜索本词:
午寝梦江外兄弟(一作午梦曲江兄弟) 午寝梦江外兄弟(一作午梦曲江兄弟)作者:韩偓年代:唐长夏居闲门不开,绕门青草绝尘埃。空庭日午独眠觉,旅梦天涯相见回。鬓向此时应有雪,心从别处即成灰。如何水陆三千里,几月书邮始一来。... 搜索本词:
寄阙下诸父兄兼示平甫兄弟 寄阙下诸父兄兼示平甫兄弟作者:王安石年代:北宋父兄为学众人知,小弟文章亦自奇,家势到今宜有後,士才如此岂无时。久闻阳羡溪山好,颇与渊明性分宜。但愿一门皆贵仕,时将车马过茆茨。【作者小传】: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中进士后,曾任过地方官。神宗时为宰相,创新法以改革弊政,遭... 搜索本词:
和韦兄春日南亭宴兄弟(兄在京) 和韦兄春日南亭宴兄弟(兄在京)作者:孙逖年代:唐台阁升高位,园林隔旧乡。忽闻歌棣萼,还比报琼芳。门向宜春近,郊连御宿长。德星常有会,相望在文昌。 搜索本词:
和孙叔静兄弟李端叔唱和 和孙叔静兄弟李端叔唱和作者:苏轼年代:宋病骨瘦欲折,霜髯籋更疏。喜闻新国政,兼得故人书。秉烛真如梦,倾杯不敢余。天涯老兄弟,怀抱几时摅。【作者小传】: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散文家。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的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 搜索本词:
十四弟归洪州赋莫如兄弟四章赠行 十四弟归洪州赋莫如兄弟四章赠行作者:黄庭坚年代:北宋志欲收九族,别离乃同生。谁能成此意,惟有孔方兄。【作者小传】:黄庭坚()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英宗治平进士。曾任地方官和国史编修官。在党争中,以修《神宗实录》不实罪名被贬。最后死于西南贬所。黄庭坚以... 搜索本词:
世界各国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样。同“四海之内皆兄弟”。 搜索本词:
同祖的兄弟,即堂兄弟。 搜索本词:
绾:把长条形的东西盘绕起来打成结;绾角:古代儿童束发,指年幼时;兄弟:此指亲如兄弟的朋友。幼年时结交的好朋友。 搜索本词:
孔:甚、很;怀:思念。兄弟彼此之间非常思念、关怀。指兄弟间的友爱之情。 搜索本词:
阋:争吵;墙:门屏。原指兄弟互相争吵。后比喻兄弟纷争。 搜索本词:
友于:兄弟般的情谊。兄弟之情非常浓厚。 搜索本词:
应举日寄兄弟 应举日寄兄弟作者:朱可名年代:唐体裁:五律废刈镜湖田,上书紫阁前。愁人久委地,诗道未闻天。不是烧金手,徒抛钓月船。多惭兄弟意,不敢问林泉。 搜索本词:
送韦仁实兄弟入关 送韦仁实兄弟入关作者:李贺年代:唐体裁:五古送客饮别酒,千觞无赭颜。何物最伤心?马首鸣金环。野色浩无主,秋明空旷间。坐来壮胆破,断目不能看。行槐引西道,青梢长攒攒。韦郎好兄弟,叠玉生文翰。我在山上舍,一亩蒿硗田。夜雨叫租吏,春声暗交关。谁解念劳劳?苍突唯南山。劳劳:一作劳苦。【作者小传】:李贺(790-816)字长吉,人称... 搜索本词:
夜过康录事造会兄弟 夜过康录事造会兄弟作者:皎然年代:唐体裁:七绝爱君门馆夜来清,琼树双枝是弟兄。月在诗家偏足思,风过客位更多情。 搜索本词:
寄静林别墅胡进士兄弟 寄静林别墅胡进士兄弟作者:贯休年代:唐体裁:五律见说山居好,书楼被翠侵。烧熛汀岛境,月色弟兄吟。犬吠黄椑落,牛归红树深。仍闻多白菌,应许一相寻。 搜索本词:
寄梁佾兄弟 寄梁佾兄弟作者:赵嘏年代:唐体裁:七绝类别:代简桃李春多翠影重,竹楼当月夜无风。荀家兄弟来还去,独倚栏干花露中。 搜索本词:
孟氏(集有过孟十二仓曹十四主簿兄弟诗) 孟氏(集有过孟十二仓曹十四主簿兄弟诗)作者:杜甫年代:唐孟氏好兄弟,养亲唯小园。承颜胝手足,坐客强盘飧。负米力葵外,读书秋树根。卜邻惭近舍,训子学谁门。【作者小传】:杜甫(712-770)字子美,原籍襄阳。一生坎坷。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 搜索本词:
寄故园兄弟 寄故园兄弟作者:孟贯年代:唐体裁:五律久与乡关阻,风尘损旧衣。水思和月泛,山忆共僧归。林想添邻舍,溪应改钓矶。弟兄无苦事,不用别庭闱。 搜索本词:
当前第1/20页 [首页] [上一页] [1][][][][][][][][][] []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13分...”习题详情
204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79.9%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13分)《论语》十则(节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温故而知新 新:新的理解和体会B.学而不思则罔罔:迷惑C.及鲁肃过寻阳过:到D.但当涉猎 涉猎:全面广泛地阅读【小题2】.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A.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B. 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C.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①②相同,③④不同【小题3】.请你至少写出出自以上选文的三个成语。(2分)&&&&【小题4】.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蒙辞以军中多务。&&&&【小题5】.孔子提倡学习要与思考相结合,孙权认为,学习“但当涉猎”。关于学习,你又有怎样的体验?请简要述说你的观点及理由。(3分)&&&&【小题1】D【小题1】C【小题1】不亦乐乎 温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待)(写出“刮目相看”也可)【小题1】( “愠”1分,省略成分补出1分) 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恨,不也是君子吗?&&(“辞”1分,句式1分 )吕蒙拿军中事务繁多为理由加以推辞。【小题1】(开放题,能陈述自己的观点,语句通顺即可)示例:我的体验是,既要广泛涉猎,也要学思结合。对一般文章要广泛涉猎,才能拓展知识面,开阔视野;对文化经典要边读边思,认真品味,才能领会其中精要。这样,才能做到学有所获。14.表达了诗人投笔从戎、卫国立功的豪情壮志。&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1-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南永州卷)语文
分析与解答
习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13分)《论语》十则(节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13分)《论语》十则(节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13分...”的最新评论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13分)《论语》十则(节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温故而知新 新:新的理解和体会B.学而不思则罔罔:迷惑C.及鲁肃过寻阳过:到D.但当涉猎 涉猎:全面广泛地阅读【小题2】.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A.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B. 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C.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①②相同,③④不同【小题3】.请你至少写出出自以上选文的三个成语。(2分)____【小题4】.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蒙辞以军中多务。____【小题5】.孔子提倡学习要与思考相结合,孙权认为,学习“但当涉猎”。关于学习,你又有怎样的体验?请简要述说你的观点及理由。(3分)____”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13分)《论语》十则(节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温故而知新 新:新的理解和体会B.学而不思则罔罔:迷惑C.及鲁肃过寻阳过:到D.但当涉猎 涉猎:全面广泛地阅读【小题2】.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A.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B. 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C.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①②相同,③④不同【小题3】.请你至少写出出自以上选文的三个成语。(2分)____【小题4】.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蒙辞以军中多务。____【小题5】.孔子提倡学习要与思考相结合,孙权认为,学习“但当涉猎”。关于学习,你又有怎样的体验?请简要述说你的观点及理由。(3分)____”相似的习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一)刘...”习题详情
138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71.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一)刘温叟以德义世其家,当时推服。博学纯厚,动必由礼。父讳岳,温叟终身不听丝竹。尝令子和药,有天灵盖,温叟见之,亟令致奠埋于郊。为御史①中丞,家极贫。时太宗尹京②,知其贫,致五百千以赠温叟。温叟拜受,以大匮③封贮御史之西廊。或有诘之者。曰:“晋王身为京尹,兄为天子,拒之则失敬;吾方为御史,受而用之,则何以清流品④也?”(节选自《渑水燕谈录》)(二)太祖在官渡,表天子征歆。孙权欲不遣,歆谓权曰:“将军奉王命,始交好曹公,分义未固,使仆得为将军效心,岂不有益乎?”权悦,乃遣歆。宾客旧人送之者千余人,赠遗数百金。歆皆无所拒,密各题识,至临去,悉聚诸物,谓诸宾客曰:“本无拒诸君之心,而所受遂多。念单车远行,将以怀璧⑤为罪,愿宾客为之计。”众乃各留所赠,而服其德。(节选自《三国志·华歆传》)【注】①御史:古代官职,负责监察朝廷、官吏的失职和不法行为。②尹京:做京城府尹。太宗与下文的晋王为同一人。③匮:同“柜”。④流品:官阶、等级。泛指现职官员。⑤怀璧:怀藏美玉,比喻多财招祸。【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尝令子和药(掺合)B.晋王身为京尹,兄为天子(自己)C.太祖在官渡,表天子征歆(征讨)D.始交好曹公,分义未固(牢固)【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A.亟令致奠埋于郊三顾臣于草庐之中B.以大匮封贮御史之西廊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C.众乃各留所赠,而服其德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D.使仆得为将军效心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①吾方为御史,受而用之,则何以清流品也?②念单车远行,将以怀璧为罪,愿宾客为之计。【小题4】刘温叟与华歆都不拿别人赠送的财物,分别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美德?请结合两文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C(3分)&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4-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回澜初中九年级第二学期期初测试语文试卷
分析与解答
习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一)刘温叟以德义世其家,当时推服。博学纯厚,动必由礼。父讳岳,温叟终身不听丝竹。尝令子和药,有天灵盖,温叟见之,亟令致奠埋于郊。为御史①中丞,家极贫。时太宗尹京②,知其贫,致五...”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应为“征召”之意。试题分析:A项中“于”都解释为“到”; B项中“以”,前者的意思是“用”,后者的意思是“靠、凭”;C项中“乃”, 的意思都是“于是”;D项中的“为”,前者的意思是“替”,后者的意思是“担任、做”。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小题3】试题分析:翻译时应尽量落实到字词上,以直译为主。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小题4】试题分析:可结合文章具体内容来分析人物,两人身为政府官员,不为财利所动,本身就是清廉律己的楷模。没有与事实挂钩的分析则缺乏依据,不全面,这点应记住。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一)刘温叟以德义世其家,当时推服。博学纯厚,动必由礼。父讳岳,温叟终身不听丝竹。尝令子和药,有天灵盖,温叟见之,亟令致奠埋于郊。为御史①中丞,家极贫。时太宗尹京②,知...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一)刘...”的最新评论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一)刘温叟以德义世其家,当时推服。博学纯厚,动必由礼。父讳岳,温叟终身不听丝竹。尝令子和药,有天灵盖,温叟见之,亟令致奠埋于郊。为御史①中丞,家极贫。时太宗尹京②,知其贫,致五百千以赠温叟。温叟拜受,以大匮③封贮御史之西廊。或有诘之者。曰:“晋王身为京尹,兄为天子,拒之则失敬;吾方为御史,受而用之,则何以清流品④也?”(节选自《渑水燕谈录》)(二)太祖在官渡,表天子征歆。孙权欲不遣,歆谓权曰:“将军奉王命,始交好曹公,分义未固,使仆得为将军效心,岂不有益乎?”权悦,乃遣歆。宾客旧人送之者千余人,赠遗数百金。歆皆无所拒,密各题识,至临去,悉聚诸物,谓诸宾客曰:“本无拒诸君之心,而所受遂多。念单车远行,将以怀璧⑤为罪,愿宾客为之计。”众乃各留所赠,而服其德。(节选自《三国志·华歆传》)【注】①御史:古代官职,负责监察朝廷、官吏的失职和不法行为。②尹京:做京城府尹。太宗与下文的晋王为同一人。③匮:同“柜”。④流品:官阶、等级。泛指现职官员。⑤怀璧:怀藏美玉,比喻多财招祸。【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____A.尝令子和药(掺合)B.晋王身为京尹,兄为天子(自己)C.太祖在官渡,表天子征歆(征讨)D.始交好曹公,分义未固(牢固)【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____A.亟令致奠埋于郊三顾臣于草庐之中B.以大匮封贮御史之西廊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C.众乃各留所赠,而服其德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D.使仆得为将军效心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①吾方为御史,受而用之,则何以清流品也?②念单车远行,将以怀璧为罪,愿宾客为之计。【小题4】刘温叟与华歆都不拿别人赠送的财物,分别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美德?请结合两文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一)刘温叟以德义世其家,当时推服。博学纯厚,动必由礼。父讳岳,温叟终身不听丝竹。尝令子和药,有天灵盖,温叟见之,亟令致奠埋于郊。为御史①中丞,家极贫。时太宗尹京②,知其贫,致五百千以赠温叟。温叟拜受,以大匮③封贮御史之西廊。或有诘之者。曰:“晋王身为京尹,兄为天子,拒之则失敬;吾方为御史,受而用之,则何以清流品④也?”(节选自《渑水燕谈录》)(二)太祖在官渡,表天子征歆。孙权欲不遣,歆谓权曰:“将军奉王命,始交好曹公,分义未固,使仆得为将军效心,岂不有益乎?”权悦,乃遣歆。宾客旧人送之者千余人,赠遗数百金。歆皆无所拒,密各题识,至临去,悉聚诸物,谓诸宾客曰:“本无拒诸君之心,而所受遂多。念单车远行,将以怀璧⑤为罪,愿宾客为之计。”众乃各留所赠,而服其德。(节选自《三国志·华歆传》)【注】①御史:古代官职,负责监察朝廷、官吏的失职和不法行为。②尹京:做京城府尹。太宗与下文的晋王为同一人。③匮:同“柜”。④流品:官阶、等级。泛指现职官员。⑤怀璧:怀藏美玉,比喻多财招祸。【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____A.尝令子和药(掺合)B.晋王身为京尹,兄为天子(自己)C.太祖在官渡,表天子征歆(征讨)D.始交好曹公,分义未固(牢固)【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____A.亟令致奠埋于郊三顾臣于草庐之中B.以大匮封贮御史之西廊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C.众乃各留所赠,而服其德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D.使仆得为将军效心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①吾方为御史,受而用之,则何以清流品也?②念单车远行,将以怀璧为罪,愿宾客为之计。【小题4】刘温叟与华歆都不拿别人赠送的财物,分别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美德?请结合两文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相似的习题。& 人教版(2014上)语文七年级下学期知识点 & “阅读《孙权劝学》一文,完成后面问题。(1...”习题详情
104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79.8%
阅读《孙权劝学》一文,完成后面问题。(15分)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小题1】解释下面各句中的加点字。(2分)①蒙辞以军中多务&&&&&&&&②见往事耳&&&&③及鲁肃过寻阳&&&&&&&④即更刮目相待&&&&【小题2】下列对句中加点词意思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卿今当涂掌事(古代君对臣,长辈对晚辈的称谓)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代王侯的自称)C.非复吴下阿蒙(在名字前面加“阿”,有亲昵的味道)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古代对自家兄长的尊称)【小题3】简答(不得直接摘抄原文句子)(6分)(1) 孙权劝吕蒙读书的原因是什么? &&&&&&&&(2)文中哪里可以看出吕蒙学有所成? &&&&&&&&【小题4】从文中找一个成语形容吕蒙的变化。吕蒙的变化给你什么启示?(3分)成语:&&&&     &&&&&&&&&&&&&&&&&&&&&&&&&&&&&&&&&&&&&&&&&&&&&&&&&&&&&&&&&&&&&&&&&&&&&&&&&&&&&&&&&&&&&&&&&&&&&&&&&&&&&&&&&&&&&&&&启示:&&&&(4分。每小题各1分)①推脱;②了解;③到;④重新。&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4-福建省安溪县湖头片区初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分析与解答
习题“阅读《孙权劝学》一文,完成后面问题。(15分)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试题分析:D中应是对比自己年长人的尊称。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小题3】试题分析:所谓“理解文中的句子”,就是能够根据上下文的语境、领会某一个文言句子在文中的意思,能从思想内容、表达效果等方面对这个句子作深入的分析。要想理解文中的句子,就要留心句中的关键性词语,弄明白句中有关词语的指代义,把握句子间的关系,看是否有活用现象,明确使用的文言句式等。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小题4】试题分析:联系生活实际,个性化感悟是近几年文言文中考种常见的题型之一,是课内文言文阅读的拓展迁移。要求在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及作者观点态度的基础上,能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和个人认识,对文章做出评价,阐发个性化的有创意的阅读。学生能扣住观点,说出自己的感悟,并能联系生活实际,扣原文主题进行小结。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阅读《孙权劝学》一文,完成后面问题。(15分)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阅读《孙权劝学》一文,完成后面问题。(15分)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主要考察你对“人教版(2014上)语文七年级下学期”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人教版(2014上)语文七年级下学期
与“阅读《孙权劝学》一文,完成后面问题。(15分)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相似的题目:
历练后的飞翔在辽阔的亚马逊平原上,生活着一种叫雕鹰的雄鹰,它有“飞行之王”的称号。它的飞行时间之长、速度之快、动作之敏捷,堪称鹰中之最,被它发现的小动物,一般都难逃脱它的捕捉。 但谁能想到那壮丽的飞翔后面却蕴含着滴血的悲壮? 当一只幼鹰出生后,没享受几天舒服的日子,就要经受母亲近似残酷的训练,在母鹰的帮助下,幼鹰没多久就能独自飞翔,但这只是第一步,因为这种飞翔只比爬行好一点。幼鹰需要成百上千次的训练,否则,就不能获得母亲口中的食物。第二步,母鹰把幼鹰带到高处,或树边或悬崖上,然后把它们摔下去,有的幼鹰因胆怯而被母亲活活摔死。但母鹰不会因此而停止对它们的训练,母鹰深知:不经过这样的训练,孩子们就不能飞上高远的蓝天,即使能,也难以捕捉到食物进而被饿死。第三步则充满着残酷和恐怖,那些被母亲推下悬崖而能胜利飞翔的幼鹰将面临着最后的,也是最关键、最艰难的考验,因为它们那正在成长的翅膀会被母鹰残忍地折断大部分骨骼,然后再次从高处推下,有很多幼鹰就是在这时成为飞翔悲壮的祭品,但母鹰同样不会停止这“血淋淋”的训练,因为它眼中虽然有痛苦的泪水,但同时也在构筑着孩子们生命的蓝天。 有的猎人动了恻隐之心,偷偷地把一些还没来得及被母鹰折断翅膀的幼鹰带回家里喂养。但后来猎人发现那被喂养长大的雕鹰至多飞到房屋那么高便要落下来。那两米多长的翅膀已成为累赘。 原来,母鹰“残忍”地折断幼鹰翅膀中的大部分骨骼,是决定幼鹰未来能否在广袤的天空中自由翱翔的关键所在。雕鹰翅膀骨骼的再生能力很强,只要在被折断后仍能忍着剧痛不停地振翅飞翔,使翅膀不断地充血,不久便能痊愈,而痊愈后翅膀则似神话中的凤凰一样死后重生,将能长得更加强健有力。如果不这样,雕鹰也就失去了这仅有的一个机会,它也就永远与蓝天无缘。 没有谁能帮助雕鹰飞翔,除了它自己。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自己辽阔而美丽的蓝天,也都拥有一双为蓝天作准备的翅膀,那就是激情、意志、勇气和希望,但我们的翅膀也同样常会被折断,也同样常会变得疲软无力,如果这样,我们能忍受剧痛拒绝怜悯,永不坠落地飞翔吗?【小题1】用自己的话概括母鹰训练幼鹰的过程,并指出母鹰训练幼鹰的特点。(5分)【小题2】指出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自己辽阔而美丽的蓝天,也都拥有一双为蓝天作准备的翅膀.【小题3】没有谁能帮助雕鹰飞翔,除了它自己。”这句话的深刻含义?(2分)【小题4】将下列句子加以赏析。(4分)(1)因为它眼中虽然有痛苦的泪水,但同时也在构筑着孩子们生命的蓝天。(2)后来猎人发现那被喂养长大的雕鹰至多飞到房屋那么高便要落下来。【小题5】联系自身实际谈谈母鹰训练幼鹰的重大意义或启示?(不少于50字)(3分)&&&&
根据课文,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在她没来以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的。(1)、她马上成为我终身的朋友,成为最知心的人(2)、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3)、用一根不断的线把我周围的一切连结起来,织成五光十色的花边(4)、成为我最了解、最珍贵的人(3)(1)(4)(2)(2)(3)(1)(4)(1)(4)(2)(3)(4)(2)(3)(1)
阅读下面文章。(共13分)罗圈腿的小猎狗曹文轩一条小猎狗,走在大街上,它为它的罗圈腿感到害羞。它的主人,也就是那个猎人,一共有十一条猎狗。但猎人在清点狗数时,却总是只数到十。小猎狗以为猎人没看到它,它总是挤到前面去,可是猎人把目光越过它,还是数后面十条狗。主人的忽视,很让小猎狗伤心。它决定要让自己跑得最快,终于有一天,它跑着跑着,竟然发现自己的影子越来越短了。此时,它又突发奇想,要成为世界上跳得最高的猎狗,尽管那十条猎狗一个劲地笑话它傻瓜。终于,有一天,它跳过一堵高墙,不料,高墙那面是养鸡场。当鸡的主人找到猎人时,它自然受到了惩罚。猎人罚它去看守潭底的石头,不要让石头浮上来。他带着其他十条猎狗打猎去了。当然,每次捕猎回来,它也分得一块肉。但小猎狗并不满足,看到小河,它竟然说要成为这个世界上一条跳得最远的猎狗。它开始起跑……跃起,“扑通”,掉进了河里,激起一大片水花。河岸上,猎狗们笑成了一团:“哇,我们看到了世界上头号大傻瓜!”小猎狗不为所动,一如既往地跳进河里。一次,正在飞跃河面的它,吓倒了正准备上岸下蛋的母鸭,结果蛋全部生到了水里。放鸭的老头非常恼火,一把揪住正在往岸边游的小猎狗,将它扔在了猎人面前:“好好管教管教你们家的罗圈腿!”猎人没辙了,让它去看葵花田,说要看住这些葵花,不许它们跟着太阳转。所有葵花都跟着太阳转动。小猎狗来回跑动着,向它们“汪汪”叫个不停,但是它们根本不理睬它。小猎狗累坏了,不过,等它疲倦回家时,还是能吃上肉。又到了给村民表演的时刻了。猎人的另外十条猎狗皮毛光滑,神气十足。突然,一条毛发发红的公狼,愣是在十条猎狗的眼皮底下,满不在乎地跑掉了!众人发出“嘘——”声,这太丢人了!猎人觉得颜面扫尽。这时,小猎狗突然窜出去,穿过狗群,直向山冈上的狼扑去。它快得像一团光,人们甚至都没看清楚它的样子,等反应过来的时候,才发现小猎狗正在一棵大树下休息,它的身边躺着那只雄壮的公狼,早已停止了呼吸。从此,猎人最喜欢的一条狗,就是小猎狗。他特地做了一个漂亮的皮圈,套在它的脖子上,无论去哪里,都带着小猎狗。人们见了,都会“啧啧啧”地赞叹:“瞧啊,那四条罗圈腿,弯曲得多美啊!”一条小猎狗,走在大街上,它为它的罗圈腿感到骄傲。后面跟着那十条猎狗,学着小猎狗,一律走成罗圈腿。(《意林》(少年版)2012年第10期)【小题1】简要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2分)【小题2】联系上下文,体会下面语句中加点文字的表达效果。(3分)小猎狗以为猎人没看到它,它总是挤到前面去,可是猎人把目光越过它,还是数后面十条狗。【小题3】公狼的出现在这篇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2分)【小题4】阅读小说后你获得了哪些人生启示?请具体阐述。(3分)&&&&
“阅读《孙权劝学》一文,完成后面问题。(1...”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该知识点易错题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阅读《孙权劝学》一文,完成后面问题。(15分)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小题1】解释下面各句中的加点字。(2分)①蒙辞以军中多务____②见往事耳____③及鲁肃过寻阳____④即更刮目相待____【小题2】下列对句中加点词意思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3分)A.卿今当涂掌事(古代君对臣,长辈对晚辈的称谓)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代王侯的自称)C.非复吴下阿蒙(在名字前面加“阿”,有亲昵的味道)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古代对自家兄长的尊称)【小题3】简答(不得直接摘抄原文句子)(6分)(1) 孙权劝吕蒙读书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2)文中哪里可以看出吕蒙学有所成? ________【小题4】从文中找一个成语形容吕蒙的变化。吕蒙的变化给你什么启示?(3分)成语:____     启示:____”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阅读《孙权劝学》一文,完成后面问题。(15分)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小题1】解释下面各句中的加点字。(2分)①蒙辞以军中多务____②见往事耳____③及鲁肃过寻阳____④即更刮目相待____【小题2】下列对句中加点词意思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3分)A.卿今当涂掌事(古代君对臣,长辈对晚辈的称谓)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代王侯的自称)C.非复吴下阿蒙(在名字前面加“阿”,有亲昵的味道)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古代对自家兄长的尊称)【小题3】简答(不得直接摘抄原文句子)(6分)(1) 孙权劝吕蒙读书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2)文中哪里可以看出吕蒙学有所成? ________【小题4】从文中找一个成语形容吕蒙的变化。吕蒙的变化给你什么启示?(3分)成语:____     启示:____”相似的习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奉先兄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