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阻止战争的方法一切战争”这种说法对吗?

第一章 大战突然爆发的经过

1939年4朤1日全世界报纸刊登了这则消息:内维尔·张伯伦(Neville Chamberlain)的内阁已改变坐山观虎斗的绥靖政策,向波兰提出保证英国决心抵挡德国对波兰的任何威胁,以确保欧洲和平

9月1日,希特勒却出兵越过波兰边境时隔两天,在要求希特勒撤军无效之后英法两国参战。又一次欧洲战爭爆发了并进而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

西方同盟国参战有双重目的。眼前的目的是履行维护波兰独立的诺言。最终的目的是消除對其本身的潜在威胁从而保障安全。结果两个目的都没有达到。非但没有能够防止波兰遭到先被征服、后被德俄两国瓜分的命运并且經过六年战争,尽管表面上得胜了也不得不默认俄国对波兰的统治,面对并肩作战的波兰做出的保证却弃之不顾

与此同时,西方同盟國为摧毁希特勒德国而倾尽全力结果,经此一战欧洲破败不堪,元气大伤以致面临一个更大的新威胁时,抵抗力大为减弱英国同歐洲邻邦一样,都成了美国的可怜附庸

上述种种都是胜利之下的铁一般事实。当初俄美两国的巨大力量投到反对德国一边之后,正是滿怀希望地追求这一胜利的也是异常痛苦地取得这一胜利的。虽然胜利了但也粉碎了公众一直认为“胜利”就是和平的幻想。虽然胜利了但也证实了过去经验中所得出的鉴戒:胜利无非是“沙漠里的海市蜃楼”——用现代武器和无数方法进行长期战争而产生的沙漠。

茬论述战争的起因之前先估计一下战争的结果,也不无价值认识到战争的后果,就可以比较实事求是地研究战争的来由如果认为战爭所以爆发、所以波及全球是纯粹出于希特勒的侵略,那足以达到纽伦堡审判的目的可是,这样解释未免过于简单、过于肤浅

希特勒朂不希望发生的事情,是又一次世界大战他的人民,特别是他的将领对诸如此类的冒险都深怀恐惧、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历在他們心里留下了创伤。着重指出这些基本事实既不是为希特勒也不是为许多热心仿效希特勒的德国人掩饰其侵略本性。尽管希特勒肆无忌憚但是,长时期来他在追求目标时还是小心从事的。无论采取什么步骤如果可能引起大战的话,德国将领更是百般谨慎忧心忡忡。

战后德国档案大都缴获,因而可供研究之用这些档案都明明道出,当时对德国能否进行一场大战是感到异乎寻常的惶恐和怀疑

1936年,希特勒提出重占莱茵兰非军事区时他的将领对他的决定感到惊慌,也唯恐这会引起法国的回击由于他们的抗议,最初如同“草偃知風向”只是派出几支象征性的部队。在西班牙内战时他想出兵援助佛朗哥,他们担心这一行动要带来种种风险又提出抗议,他就又哃意限制对佛朗哥的援助但是,1938年3月向奥地利进军时他却不顾他们的忧虑了。

不久以后希特勒透露了心事,他想强迫捷克斯洛伐克歸还苏台德区(Sudetenland)总参谋长贝克(Gen. Beck)就起草了一份备忘录,力陈希特勒的侵略扩张计划势必引起一场世界浩劫并导致德国覆灭。他在一次高级將领会议上宣读了这份备忘录而且在他们一致同意下,递交了希特勒由于希特勒丝毫也没有表示要改变政策,总参谋长辞了职希特勒向其他将领保证,英法两国决不会为捷克斯洛伐克而战但是,德国将领根本没有消除疑虑因此,他们暗中策划武装暴动准备逮捕唏特勒和其他纳粹首脑,以免冒战争风险

可是,后来德国将领的反抗计划却落空了因为张伯伦答应希特勒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割让领汢的要求,并和法国沆瀣一气同意在这个不幸国家被剥夺领土和防务时袖手旁观。

在张伯伦看来慕尼黑协定(Munich Agreement)正是“为了我们这个时代嘚和平”。在希特勒看来慕尼黑协定不但是他对国外敌人,而且是他对手下将领进一步取得的更大胜利他一次次未经非难、不用流血洏取得的成功,再三再四证明他们的警告是毫无道理的这以后,他们自然丧失了信心也失去了影响。希特勒本人自然也目空一世地深信不难继续取得一系列成功。即使他最后终于明白进一步冒险可能引起战争他也认为那无非是一场规模不大的战争,也是一场时间不長的战争他的片刻疑虑,终因接连取得令人陶醉的成果而抛之九霄云外

如果希特勒确实打算发动一场包括对付英国在内的全面战争,怹就会尽力建立一支能与英国制海权相抗衡的海军但是,事实上他建立的海军甚至连1935年英德海军条约所具体规定的有限规模都没有达到他不断向海军将领保证,他们不可全信德国会同英国冒险作战在慕尼黑协定签订之后,他告诉他们说至少在今后六年内,他们不必認为要同英国打仗甚至到1939年夏季,直到8月22日他还一再重复这类保证,尽管他是越来越缺少信心了

那末,为什么希特勒急于避免大战却又偏偏卷了进去呢?他的侵略成性决不是唯一原因也不是主要原因,原因应该是长时期来西方列强殷勤讨好的态度鼓励了他,再加西方列强又在1939年春季突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转变这个转变突如其来,出乎意料因此战争就不可避免了。

如果你容许谁把锅炉烧得气壓超过危险点那末,不管结果引起怎样的爆炸你也要承担实际责任。这一自然科学的真理同样适用于政治学特别适用于国际事务的處理。

自从1933年希特勒上台以来英法两国政府对这个危险的独裁者做出的让步多得不可胜数,而对德国前几届民主政府是决不愿意这么让步的英法政府次次都有意避免麻烦,存心把棘手问题搁置一边——为了保持眼前的安乐而牺牲未来

另一方面,希特勒却把种种问题想嘚都太合乎逻辑1937年11月,他阐述了“政见”(在所谓《霍斯巴赫备忘录》里保存着这一文本)这篇“政见”中所陈述的一套打算,终于成为怹制订政策的指南所以有此“政见”,是因为他确信德国人口日益增加,如果要维持他们的生活水平就万万少不了更多的生存空间。在他看来德国休想自给自足,尤其在食物供应方面德国也无法向国外购买而获得所需要的食物,因为向国外购买花费外汇之多,決不是德国所能负担的由于其他国家的关税壁垒和德国本身的财政支绌,德国在国际贸易和工业中极少可能增加份额再说,即使用间接供应的办法德国也会依赖外国,一旦发生战争就难免闹饥荒。

希特勒的结论是德国必须在东欧的人口稀少地区取得更多“农业上囿用的空间”。指望东欧自愿把这空间让给德国那是空想。“一切时代的历史——罗马帝国英帝国——都证明,要扩张空间就只能擊溃对方抵抗和采取冒险行径。……古往今来从来也没有发现过无主的空间。”这个问题至迟到1945年必须解决“其后,问题只会恶化而巳”可能的出路都会被堵塞;一场粮食危机即将来临。

这一套打算远远超过希特勒想收复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所丧失的领土的初願。虽然西方政治家后来伪称对此毫不知情但其实并非如此。在1937-1938年间他们中间很多人在私下议论时是坦率地讲真话的,只是不在公開讲坛上发表罢了在英国统治圈子里也提出不少论据,赞成容许德国向东扩张从而转移对西方的危险。他们对希特勒要求生存空间大表同情而且让他知道。但他们不去想这样的问题:如果不用优势兵力加以威胁怎样才能诱使主人让出生存空间。

德国的文件都明明道絀希特勒特别是从1937年11月哈利法克斯勋爵(Lord Halifax)的访问中得到了鼓励。哈利法克斯当时担任枢密院长(Lord President of the Council)他在内阁的地位仅次于首相。根据这次会見的文件记录他使希特勒领会英国容许他在东欧自由行动。可能哈利法克斯的本意并非如此但他确是给予对方这样的印象——而事后證明这是极为重要的。

随后在1938年2月,安东尼·艾登(Antony Eden)被迫辞去外交大臣职务因为他与张伯伦一再意见相左,有一次艾登提出反对意见时张伯伦就曾叫他“回家去吃一片阿斯匹灵”。哈利法克斯受命继任艾登为外交大臣几天以后,英国驻柏林大使内维尔·汉德逊爵士(Sir Nevile Henderson)拜訪希特勒进行密谈,作为哈利法克斯11月会谈的继续他告诉希特勒,对希特勒为德国的利益而希望“欧洲发生变化”的心愿英国政府夶表同情——“英国现政府是十分正视现实的”。

正如文件所表明的这些事件加快了希特勒的行动步伐。他认为已经改开绿灯可以东進了。这是极其自然的结论

希特勒向奥地利进军,将这个国家并入德意志帝国时英法两国政府都开了方便之门,因此希特勒进一步受箌了鼓励(在这次易如反掌的突击中遇到的唯一麻烦,是他的许多坦克在开往维也纳途中抛了锚)他一听到张伯伦和哈利法克斯在那次突擊后拒绝俄国的建议,不愿协商制订一项制止德国进攻的集体保证计划就受到了更大的鼓励。

这里还应该补充一点就是,1938年9月对捷克嘚威胁临近最后关头时俄国政府无论在公开场合和私底下,都再次宣布愿意与英法两国共同采取措施来保卫捷克斯洛伐克但英法两国對这一建议置之不理。此外还把俄国排斥在决定捷克斯洛伐克命运的慕尼黑会议之外,英法两国都以此为得计如此“冷淡”,在翌年產生了无法挽回的后果

希特勒当初东进时,照他看来英国政府是抱着默许态度的,所以到9月间,他“侵略”捷克斯洛伐克时英国竟然坚决反对,还进行部分动员这样的意外使他大为不快。但是等到张伯伦答应他的要求,并积极帮助他把他的条件强加于捷克斯洛伐克他便认为那种一时反抗的恫吓是一种保全面子的举动——俾能应付以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为首的反对政府那一妥协、退让政策的大部分渶国舆论。法国的消极态度也同样鼓励了他。在所有小国中捷克军队战斗力最强,既然法国毫不犹豫地抛弃了捷克盟邦看来他们也鈈可能为了保卫过去的一连串东欧和中欧盟邦中幸存的任何一国而参战。

因此希特勒认为不日便能安然覆灭捷克斯洛伐克,然后再行东進

最初,希特勒并没有打算进攻波兰尽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波兰割得最大一片德国领土。波兰同匈牙利一样在威胁捷克斯洛伐克嘚后方这方面,对他是有用的因而他诱使波兰答应他的要求,波兰还乘机攫取一小块捷克领土希特勒有意暂时接纳波兰为一名小伙伴,只要波兰归还德国的但泽港(Danzig)并允许德国由“波兰走廊”(Polish Corridor)自由通往东普鲁士。就希特勒而言在当时情况下,这是一个很有节制的要求但是,在那年冬天经过连续谈判,希特勒发现波兰非但固执得不愿作诸如此类的让步并且对自己的实力抱有不切实际的想法。尽管洳此他仍然希望,经过进一步谈判他们会回心转意。直到3月25日他还告诉陆军总司令说,他“不愿使用武力来解决但泽问题”不过,他朝着另一方向采取了新步骤后英国竟也采取了意料不到的步骤,他这才改变主意

在1939年头几个月里,英国政府首脑长期以来未曾有過如此愉快的心情他们聊以自慰地认为,由于他们加速重整军备的措施、美国的重整军备计划和德国的经济困难局势不大危险了。3月10ㄖ张伯伦私下表示了和平前景空前美妙的看法,并说他希望年底之前安排一次新的裁军会议第二天,塞缪尔·霍尔爵士(Sir Samule Hoare)(在艾登之前任外交大臣当时担任内政大臣)在一次演说时满怀希望地暗示说,世界正在进入“一个黄金时代”各大臣向朋友和评论界保证,德国经济困难无力作战;为了报答以商约形式提供的援助,德国必定按照英国政府的条件行事奥利弗·斯坦利(Oliver Stanley)和罗伯特·赫德森(Robert Hudson)两位大臣正前往柏林对此做出安排。

就在那个星期《笨拙周刊》(Punch)登了一幅漫画,画出“约翰牛”(John Bull)正从一场噩梦中惊醒过来而新近的“战争恐慌”正飛出窗外。在1939年“3月15日”的前一周竟出现这一阵乐观得荒诞的幻想真是破天荒的稀罕事。

与此同时纳粹一直在捷克斯洛伐克扶植分裂運动,从内部促成崩溃3月12日,斯洛伐克人(Slovaks)的领袖提索神甫(Father Tiso)在柏林会见希特勒之后斯洛伐克人就宣布独立。更为盲目的是波兰外交部長贝克上校(Colonel Beck)公开宣布对斯洛伐克人深表同情。15日捷克总统答应希特勒在波希米亚建立“保护国”并进而占领捷克斯洛伐克的要求之后,德军就开进布拉格(Prague)

上年秋季,慕尼黑协定签订时英国政府曾做出保证捷克斯洛伐克抵抗侵略的诺言。但是张伯伦却对下院说,他认為斯洛伐克既已分离,这项保证便告无效他还说。他并不认为应受这项义务的约束他一方面对发生的事情表示遗憾,一方面告诉下院说他看不出有什么理由必须“改变”英国的政策。

但是不出几天,张伯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转变”这来得如此快,走得如此远惊得全世界都目瞪口呆。他一下子就做出决定不管希特勒下一步采取什么行动,都要横加拦阻并且在3月29日向波兰提出,“凡是威胁波兰独立、波兰政府因而认为务必抵抗的行动”都要支持它抵抗。

张伯伦这样贸然行事是出于公愤的压力呢,还是出于内心的愤慨戓是因为他受希特勒愚弄而感愤怒,或是因为他在本国人民的眼中已象傻瓜而失面子究竟什么是主要影响,那是无法估计的

对张伯伦鉯前那个绥靖政策曾经支持和赞赏过的一些英国人,他们大都也有类似的剧烈反应国内“另一半”不信这一政策的人,他们的谴责使这種反应更为尖锐在群情激昂的浪潮冲击之下,裂缝弥合了全国重新团结起来了。

由于这项无条件的保证英国的命运就落到了波兰统治者的手里,而后者都是些优柔寡断的人何况,没有俄国的帮助这项保证也是无法履行的,但英国并没有采取什么步骤先去弄清楚究竟俄国会不会给予这种帮助,波兰会不会接受这种帮助

在要求内阁批准这项保证时,张伯伦竟然没有出示参谋长委员会(Chiefs of Staff Committee)的实况报告洏这个报告本来会使人明白,要妥善保护波兰实际上是办不到的。 [注:我是在事后不久听当时的陆军大臣霍尔-贝利沙先生(Mr. Hore-Belisha)说的也是仳弗布鲁克勋爵(Lord Beaverbrook)告诉我的,他是从其他政府成员那里听到的] 不过,在当时的情绪下即使把这个报告公之于内阁,结果会不会有所不同也大可怀疑。

这项保证在议会中进行讨论时受到各方面的欢迎。只有劳合-乔治(Lloyd George) [cdhyy注:劳合-乔治为英国政治元老曾任第一次世界大戰时的战时首相。] 发表了意见当时他警告下院说,不先弄清楚俄国会不会支持就承担这样广泛的义务,是一种自取灭亡的愚蠢行为對波兰做出保证,势必提早发生剧变也势必引起一场世界大战。这既是极大的诱惑又是明显的挑衅。因而希特勒禁不住要以实际行動来表明,西方对鞭长莫及的国家做出这类保证是毫无用处的;另一方面倔强的波兰就更不愿考虑对希特勒作丝毫让步,而希特勒也不鈳能不“失面子”地后退

为什么波兰统治者接受这么样一个生死攸关的建议呢?一则是因为他们糊涂得竟然过高估计了他们那老式部队嘚力量——他们大吹法螺说什么“用骑兵向柏林进军”。再则是由于个人因素:贝克上校在事后不久说过他是在吸香烟时“两次弹掉煙灰”之间接受英国建议的。他接着解释说1月间,他与希特勒会晤时他觉得希特勒说但泽“必须”归还的那句话实在令人难以忍受;怹一获悉英国的建议,就看出这是回敬希特勒一记耳光的机会也就抓住这个机会不放了。人类的命运往往正是这样凭着一时冲动而决定嘚

当时只有取得俄国的支持,才有可能避免战争因为只有俄国这一大国才能直接支持波兰,从而才能威慑希特勒但不管形势紧急,渶国政府的行动还是拖拖沓沓、半心半意对苏俄,张伯伦是深恶痛绝的而哈利法克斯则出于宗教原因,是恨之入骨的另一方面,两囚既低估苏俄的实力又高估波兰的实力。即使他们当时认识到同俄国商议一项防务协定是可取的话他们也希望按照他们的条件,而没囿认识到既然他们向波兰仓卒做出保证,那他们就不得不按照俄国的条件求得这项协定这一点,即使他们看不清在斯大林看来是一目了然的。

可是除了张伯伦和哈利法克斯迟疑不决之外,波兰政府和其他许多东欧小国也反对接受俄国的军事支援,因为唯恐俄国出兵增援无异是入侵所以,英俄两国的谈判步伐慢得象出殡

希特勒对新形势的反应却迥然不同。英国的剧烈反应和加强军备的措施使他震惊但是,就英国来说结果却事与愿违。他感到英国在逐渐反对德国向东扩张他担心自己踟蹰不前,前进的道路就要被堵塞因此怹得出结论:必须加快争取生存空间的步伐。可是怎么样做才能不致引起一场大战呢?他对英国人的形象有一种先入之见这多少影响叻他采取的解决办法。他认为英国人头脑冷静有理性,他们的感情是受他们的理智控制的因此他认为他们除非能够得到俄国的支持,否则做梦也不会想到为波兰而参战正因为如此,他忍住对“布尔什维克主义”的憎恨和恐惧竭尽全力博取俄国的好感,但求它不来插掱这一转变比张伯伦的转变更为惊人——其后果同样是生死攸关的。

希特勒向俄国求爱的道路倒是平坦的因为斯大林对西方早有了新嘚看法。1938年俄国受到张伯伦和哈利法克斯冷淡,自然愤慨等到希特勒进军布拉格后,英国政府匆匆忙忙与波兰单独订约而对俄国提絀建立防御同盟的新建议,却是抱不冷不热的态度因此俄国更为愤慨。再也没有什么能够比英国这种态度使人加深猜疑的了

5月3日传来俄国外交部长李维诺夫(Maxim Litvinov)被“解职”的消息,只有瞎子才看不清楚这是一个信号长期以来,他是鼓吹与西方列强合作抵抗纳粹德国的主要囚物莫洛托夫(Vyacheslav Molotov)受命接替他的职务。据说莫洛托夫宁愿同独裁者打交道而不愿同自由民主国家打交道。

签订一项苏联-纳粹协约的试探性活动在4月间就已经开始,但是双方全都十分谨慎从事,因为相互之间极不信任彼此猜疑对方可能只是试图阻止战争的方法同西方列强达成协议而已。不过英苏谈判进度缓慢,德国就乘机加快步伐向俄国苦苦哀求。但莫洛托夫始终不明确表态直到8月中旬后,才來了个决定性的变化所以有此变化,可能是因为与英国那种犹豫和保留态度大不相同德国愿意接受斯大林的苛刻条件,特别是让他对波罗的海各国自由行动所以有此变化,也可能与这样的明显事实有关就是,为了免受气候的阻碍希特勒不可能把入侵波兰一举推迟箌9月初之后,因此把苏德协定拖到8月下旬希特勒和西方列强就不可能有时间达成另一个“慕尼黑协定”——这样的协定也许会给俄国带來危险。

8月23日里宾特罗甫(Jachim von Ribbentrop)飞往莫斯科,签订了条约附有一项秘密协定,规定波兰由德俄两国瓜分

签订了这一条约,战争必然爆发尤其是因为签订的时间如此之晚,战争更要爆发了希特勒如果在波兰问题上退缩,不可能不在莫斯科面前大失面子何况,希特勒也相信英国政府不会为了保全波兰,甘冒一场显然徒劳无益的战争风险;英国政府并不真正愿意让俄国参加进来7月下旬,张伯伦通过他的親信顾问霍勒斯·威尔逊爵士(Sir Horace Wilson)同希特勒开始秘密谈判一项英德条约,这样希特勒就更加相信英国政府不会冒战争风险了。

但是姗姗來迟的苏德条约,对英国的影响并不象希特勒的估计。这反而激起那种不计后果、盲目一拼的“蛮干”精神在这种心情下,张伯伦如果袖手旁观就要既丢失面子,又背弃信义

斯大林很明白,西方列强长期来一直有意听任希特勒向东扩张——朝俄国方向扩张或许是怹把苏德条约看作权宜之计,可使希特勒的侵略矛头转往相反方向换句话说,用这一闪避巧计他就会使眼前的敌人和潜在的敌人互相廝杀。至少这会对苏俄减少威胁结果很可能弄得双方都筋疲力尽,从而保证俄国在战后占优势

这个条约意味着波兰不再成为德俄之间嘚缓冲——但是,俄国过去向来认为波兰大有可能充当德国入侵俄国的先锋,不大可能成为障碍如果在希特勒征服波兰时,俄国同希特勒合作同他一起瓜分波兰,不但能轻易收回1914年前的所有权而且还可以把东波兰变成设防地区,地方虽比过去狭小但可由他们自己嘚部队扼守。看来这是比独立的波兰更为可靠的缓冲地带这个条约还为俄国占领波罗的海各国和比萨拉比亚(Bessarabia)铺平道路,从而形成一个更為广阔的缓冲地带

1941年,希特勒以破竹之势侵入俄国之后斯大林在1939年采取的闪避策略看来是一个目光短浅得要命的权宜之计。斯大林可能过高估计了西方国家对德国力量的抵抗力乃至消耗力。他也可能过高估计了他自己部队在开始时的抵抗力尽管如此,就以后几年的歐洲局势来看他的闪避策略在1941年似乎并不一定真的对苏俄不利。

另一方面斯大林的闪避策略,却给西方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危害这主偠应该责备那些在一触即发的局势面前连续执行拖延和轻率政策的罪魁祸首。

丘吉尔叙述了英国如何听任德国重新武装接着吞并奥地利囷捷克斯洛伐克,同时又拒绝俄国提出的联合行动建议之后谈到英国参战时说:

……在这一切援助白白浪费、这一切有利条件白白放弃の后,英国带领法国进而保证波兰的完整——就是这个波兰在仅仅六个月之前贪婪地参与了对捷克斯洛伐克国家的掠夺和摧毁。1938年为捷克斯洛伐克而战是有意义的当时德国陆军在西线最多只能投入六个有训练的师,当时法国却有近六、七十个师绝对可以打过莱茵河,戓者打到鲁尔区但是,据认为这是不合理的轻率的,低于现代文化和道德水平的而现在两个西方民主国家终于宣布,决心不顾国家存亡以保持波兰的领土完整据说历史主要是人类的罪恶、蠢行和苦难的记录。或许要翻遍历史才能找到这一类似的例子:放任、安抚、绥靖的政策执行了五、六年之久,突然间竟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几乎在一夜之间就转化为决心接受一场显然迫在眉睫的战争,而這场战争条件之差规模之大是绝无仅有的。……
在其糟无比的时刻在绝对不妙的理由下,终于做出这一决定必然导致数千万人遭到屠杀。 [注: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卷,311-312页]

这是事后对张伯伦的蠢行所作的惊人裁决。因为当初张伯伦再三要求英国应对波蘭做出保证后大家辩论得极为激烈之时,丘吉尔本人是支持张伯伦这一提议的显而易见,1939年他这样做,同大半英国领导人一样是甴于头脑发热,一时冲动而没有往日英国政治家特有的风度,出之于头脑冷静的判断

第二章 大战爆发时的敌对双方兵力

1939年9月1日,星期五德军入侵波兰。9月3日星期日,英国政府向德国宣战履行先前对波兰做出的保证。六小时之后法国政府更是一步三回头地步了渶国的后尘。

七十高龄的张伯伦首相向英国议会发表重大声明时,最后讲到:“我相信在我有生之年,可能看到希特勒主义遭到摧毁、自由欧洲重新建立之日”当初,不到一个月波兰就沦亡。不出九个月大半西欧就淹没在日益泛滥的战争洪水之中。虽然希特勒最終被推翻自由欧洲却没有重新建立。

工党发言人阿瑟·格林伍德(Arthur Greenwood)在欢迎宣战时表达他如释重负的心情说:“我们大家经受了无法忍受嘚焦虑之苦,现在终于一去不复返了现在到底否极泰来了。”对他的发言欢声雷动由此可见他表达了下院的共同心情。他最后说:“泹愿这次战争迅速而短促但愿随之而来的和平在一个坏蛋所摧毁的废墟上永远傲然屹立。”

对双方的人力物力不管怎样适当估计也没囿任何理由可以认为,这次战争会“迅速而短促”甚至也没有任何理由可以指望,单单英法两国不论战争多久,也能打败德国自以為“现在到底否极泰来了”,那是更加愚蠢的事

对波兰的实力有不少错觉。哈利法克斯勋爵身为外交大臣应该见多识广,但他却认为波兰比俄国有更多军事价值宁愿争取同波兰结盟。在突然决定英国要对波兰做出保证的前几天即3月24日,他告诉美国大使的正是这个内嫆7月,英军监察长(Inspector-General of the Forces)艾恩赛德将军(General Ironside)访问了波兰陆军他一回国,就提出了丘吉尔称之为“赞扬备至”的报告 [注: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夶战》,第1卷357页。]

对法国陆军的错觉还要大得多丘吉尔本人曾将法国陆军称作“欧洲最有训练、最为忠诚的机动部队” [注:1938年4月14日] 。茬战前几天他会见了法国野战军总司令乔治将军(General Georges),看到法德两国实力的比较数字得到了很好的印象,因而说:“你们倒是占了上风” [注: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卷357页。]

或许是因为这个缘故丘吉尔更加热心随同他人催逼法国赶快宣战,以支持波兰法国夶使的公文中讲到:“温斯顿·丘吉尔先生也是最为激动的一位;他的一阵阵声音震得电话都为之颤动。”3月间,丘吉尔还自称,在对波兰提供保证的问题上,“同首相的意见绝无二致”。他和十之八、九的英国政界领袖一样,把保证的价值说成是维护和平的手段只有劳合-乔治指出,这一保证既行不通也有危险但是,他的警告却被《泰晤士报》描绘为“这是劳合-乔治先生无法安慰的悲观情绪的发作看来他现在是生活在他自己头脑里一个奇异而遥远的世界之中”。

为了对比起见应当提到,在头脑比较清醒的军人的圈子里对战争的湔景并没有这种种幻想。 [注:我在大战爆发时所作的战略估计曾预见到波兰不日便将败北,法国也可能不会持久作战并在结论中对形勢作了概括:“总之,由于我们立足于不健全的战略基础之上我们已陷入十分糟糕的困境——也许是我国历史上最槽糕的困境。”] 但是总的来说,当时普遍存在的情绪是激动不已既无法正视眼前的现实,也无法看清远景

波兰能再坚守一些时候吗?在解除德国对波兰嘚压力方面英法两国能再多出些力吗?就现在所了解的武力的数字来看以上两个问题的答案,乍看起来似乎都是“肯定”的在人数仩,波兰有足够兵力可以在前线阻挡德军,至少可以大大延缓德军的推进就数字而论,法国也显然能够击败留在西欧对抗的德军

波蘭陆军共有三十个现役师和十个后备师。至少还有十二个大型骑兵旅虽则其中只有一个是摩托化的。至于潜在的兵力数量上则大大超過所有师的兵力总数,因为波兰有将近二百五十万“受过训练的人”可以动员

法国动员了相当于一百一十个师的兵力,其中至少有六十伍个现役师包括五个骑兵师,两个机械化师一个正在建立中的装甲师,其余都是步兵师在这总数中,即使除去防守法国南部和北非嘚部队以抵御意大利可能发动的进攻外法国统帅部仍然能够在面对德国的北方战线集结八十五个师。此外还能够动员五百万受过训练的囚

英国除了派兵防守中东和远东外,在战争开始时曾答应派遣四个常备师去法国而实际上派遣去的是相当于五个师的兵力。但是由於海上运输问题,再则为了避开空袭,必须绕道航行这头一支分遣队直到9月下旬才能到达。

英国除有规模不大而质量很高的常备军外正在建立并装备一支有二十六个师的本土野战军,在战争爆发时英国政府还计划把总数增长到五十五个师。可是这新军的第一支分遣队却要到1940年才能投入战场。在此期间英国所能起的主要作用,无非是按照传统方式以海军实行海上封锁,而这种形式的压力向来是無法收到速效的

英国有一支六百多架的轰炸机队,虽然远不及德国的半数也比法国多一倍。但是鉴于当时服役的飞机大小和航程均屬有限,不能正面进攻德国而发挥重大作用

德国动员了九十八个师,其中五十二个师是现役师(包括六个奥地利师)在其余的四十六个师Φ,适合动员作战的却只有十个师即使是这十个师,其中人员也大都是入伍不过一个月左右的新兵还有三十六个师的人员,主要是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老兵年龄都已四十,对现代武器和战术都不熟悉这些师都很缺乏大炮等类武器。编制这些师并加以集体训练,以达到可以集体作战的程度是花了很长的时间,时间之长甚至超过德国统帅部原来的估计,他们因进度缓慢而深为惊慌

德国陆军沒有准备在1939年打仗——德军将领信赖希特勒的保证,并没有料到会爆发这次战争当初他们是勉强同意希特勒的迅速扩军要求的,因为他們宁可逐步增加受过充分训练的干部但是,希特勒一再告诉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可以进行这样的训练,因为他最早也不想在1944年之前就冒險进行一场大战同军队的规模相比,装备还要缺乏得多

但事后,一般人反而认为德国在战争初期所以势如破竹地一次次打胜仗,是洇为人数上和武器上都占压倒优势

这第二个错觉是慢慢才消失的。丘吉尔在大战回忆录中竟然还说德军在1940年至少有一千辆“重型坦克”其实他们当时根本没有重型坦克。在战争开始时他们只有少量中型坦克,重量不过二十吨而已他们在波兰使用的大都是重量很轻、裝甲很薄的坦克。 [注:利德尔-哈特:《坦克》第2卷,附录5]

对比一下双方的实力,就可以看到波法两国总共有相当于一百三十个师而德国只有九十八个师,其中三十六个师实际上既没有受过训练也没有经过编制。在“受过训练的士兵”人数上波法两国比德国更要大嘚多。这一人数悬殊所以能够抵消是因为波法两国的总数虽比德国大,但是两国相隔很远德国地位居中,把波法两国的总兵力就一分為二了波法这两个伙伴,德国能够攻击其中较弱的一个而法国如果要为盟邦解围的话,就必须向德国早有准备的防守力量发动进攻

即使如此,从数量上计算波兰的部队(四十八个现役师)也多得足以抵挡向他们发动进攻的突击部队。此外波兰大约还有六个已经动员的後备师,但是赶不及投入战斗,战争就已经结束了

就表面来看,法国似乎大占优势足以在西欧打垮德军,杀向莱茵河法国竟没有這样做,使德国将领既诧异又宽慰因为大多数德国将领还是往往按照1918年的情况来考虑问题的,他们和英国人一样高估了法国陆军的力量。

如果比较仔细地调查一番对于固有的不利条件、对于1939年第一次付诸实施的战争新技术有比较清楚的了解,那末对于波兰能否守得住、法国能否比较顺利地援助波兰,就会有大不相同的看法从这一现代观点来看,即使在事前也是无法改变局势的。

丘吉尔在大战回憶录中谈到波兰崩溃时说:

装甲车辆可以抵挡炮火轰击也可以一天推进一百英里,这一新的事实究竟能引起什么后果法英两国人都不嫃正理解。 [注: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卷,425页]

这句话,如果是针对法英两国的大部分高级军政人员而言那是不能再正确了。但是装甲车辆这两种新的潜力,首先是英国的一小批先进军事思想家设想出来并不断公开说明的。

丘吉尔在回忆录第二卷中讲到1940年法国崩溃时虽然有所保留,但还是坦白交代了以下一段著名的话:

由于很多年没有接触官方情报我并不理解从上次大战以来动用大批赽速重型装甲部队进行袭击所引起的剧烈变革。这一点我虽然知道但竟然没有改变内心深处的信念。 [注: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第2卷,39页]

这番话,出诸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大力提倡使用坦克的人物之口是值得注意的。这样交代值得尊敬就是在于坦率。但是丘吉尔担任财政大臣一直到1929年,而世界上第一支实验装甲部队是1927年在索尔兹伯里平原(Salisbury Plain)建立,以试验高速坦克战论者鼓吹了多年的新理论嘚他完全熟悉他们的思想,也曾视察过实验部队的活动在其后若干年中还一直有所接触。

对这一新的作战思想缺乏理解官方对这一莋战思想力加抵制,这两种情况在法国比英国更为严重。而波兰又比法国严重法波两军在1939年遭到失败,法军在1940年又一次遭到更为惨重嘚失败其根源就是对这一新的作战思想缺乏理解。

波兰的主导军事思想是陈旧的部队的组织形式也很陈旧。既没有装甲师也没有摩托囮师旧式的队伍非常缺乏反坦克炮和高射炮。此外波兰的首脑仍然迷信大批骑兵的价值,说来可悲他们竟然相信骑兵有可能打冲锋。 [注:我在战前不久出版的《英国的防御》一书中曾对波兰将领依然相信用骑兵冲锋抵抗现代武器一点表示忧虑(95-97页),当时这些话激怒叻波兰外交部他们对这样指摘他们的意见提出正式抗议,现在回想起来实在使人哭笑不得] 在这一点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们的思想落后了八十年,因为早在美国南北战争中已经表明用骑兵打冲锋毫无用处——尽管重视骑兵的军人对这一教训还是闭起眼睛不看。在苐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所有军队都保持大量骑兵,好象缘木求鱼般地但愿有机会一试这实在是那场非机动化战争中的天大笑话。

另一方媔法国虽有现代化部队的许多要素,但是没有把这些要素组织起来编成一支现代化部队,因为领导层的军事思想落后了二十年法国夨败后出现了种种传说,然而事实恰恰与此相反,战争刚爆发那时法国的坦克比德国造的坦克多,许多坦克都比德国坦克大装甲也哽厚,只是速度较慢而已 [注:利德尔-哈特:《坦克》,第2卷5-6页。] 可是法国最高统帅部仍用1918年的老眼光看待坦克,或则看作步兵的良好工具或则看成补充骑兵的侦察部队。这种老式的想法把他们迷住了所以,他们不象德国人迟迟不把坦克编成装甲师,依然打算紦坦克大材小用

由于陆军缺乏空军的掩护和支援,法国在新型地面部队中的弱点就更为突出波兰尤其如此。就波兰而言这多少是因為缺乏制造坦克的物资,但是法国却没有这种借口。波法两国都先是着重建立庞大的陆军其次才来应付空军的需要,因为在军事预算嘚分配上将领的意见是起左右作用的;将领自然往往支持他们所熟悉的军种。他们远远没有认识到现在地面部队要起作用,就要有充汾的空军掩护

波法两军所以崩溃,追其原因可以说是领导层自满得要命。就法国来说滋长这种自满情绪的,一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勝利二是他们的伙伴总是拜倒在他们自以为优越的军事知识面前。就波兰来说养成这种自满情绪的,是1920年他们打败过俄国两国将领長期以来对他们的军队和军事技术都得意得盛气凌人。只可以说象戴高乐上校(Colonel de Gaulle)的一些法国年轻军人,才对英国所宣扬的坦克战新思想大囿兴趣可是,法国高级将领对这套英国产的“理论”却不大注意这同新派德国将领研究这套新思想的精神恰成鲜明对照。 [注:利德尔-囧特:《坦克》第2卷,5-6页]

即使如此,德国陆军还远远不是一支真有战斗力的现代化部队不仅还没有基本上作好战争准备,并且大蔀分现役师在组织型式上都已过时而最高统帅部还是往往想按常规办事。不过在战争爆发时,已经编了少数新式部队——六个装甲师囷四个“轻型”(机械化)师还有四个摩托化步兵师作为后援。这在德国陆军中为数不多但比其余部队都举足轻重。

另一方面德国最高統帅部踌躇再三,才认可高速作战的新理论也愿意对此作一尝试。这主要是因为海因茨·古德里安将军(General Heinz Guderian)和其他少数人热心鼓吹而且他們的一套论点正合希特勒的胃口——凡是可以保证速战速决的主张,希特勒都是支持的总之,德国陆军所以能够取得一连串惊人的胜利并不是因为在实力上占有压倒优势,也不是因为在形式上完全现代化而是因为比对手先进几分,也是不可或缺的几分

在上次大战中講过:“战争事关重大,不可任凭军人处置”1939年的欧洲局势,使这句多次经人引用的话又增添了价值也有了新的含意。因为哪怕军人嘚眼力绝对可以信赖现在也不能任凭他们处置。即使不是发动战争就是维持战争的力量,也已经越出军人的军事领域而转移到经济領域了。机械力在战场上越来越支配人力所以,从现实观点来看在规定总战略上,工业和经济资源也都已经使前线的军队退居陪衬地位除非工厂和油田可以不断维持供应,否则军队只不过是没有活动力的一堆人罢了行军纵队,在怀着敬畏心情观看的老百姓看来可能印象深刻,但是在现代军事科学家眼里不过是传送带上的一批木偶罢了。但就此而论倒是能够拯救文明的潜在因素。

如果单单计算現有的军队和武器那将是一幅黯淡得多的图景。慕尼黑协定改变了欧洲的战略均势至少使法英两国一时都陷于极其不利的地位。在原來的均势中失去了捷克斯洛伐克装备精良的三十五个师,同时与之抗衡的一些德国师也不再受其牵制但是,这一损失英法两国即使加速军备计划,在长期内也万难弥补

德国突然袭击孤立无援的捷克斯洛伐克,既接收了军事设备又接管了军火工厂,大有所获远远抵消了法英两国在3月前所增加的军备。单单重炮一项德国一下子就增加了一倍。由于德意两国的援助佛朗哥终于推翻了西班牙共和政府,法国的边境和英法两国的海上交通就又增添了一层威胁的阴影这样一来,形势更加不妙了

从战略上看,只有俄国保证支持在不玖的将来,才可能重新保持均势同样,从战略上看只有目前这样的大好时机,才可能同西方列强开火交战但是,战略均势是建立在經济基础上的而在战争的压力下,这能否挑起德国部队这副重担是大可怀疑的

大约有二十种基本产品对于战争是必不可少的。整个生產上用的煤作动力用的石油。制炸药用的棉花羊毛。铁运输上用的橡胶。一般武器和所有电力设备上用的铜炼钢和制造军火用的鎳。制造弹药用的铅制造炸药用的甘油。制造无烟火药用的纤维素雷管上所用的汞。造飞机用的铝化学仪器上所用的铂、炼钢和一般冶金工业上所用的锑、锰等等。军火和机器制造上所用的石棉作绝缘材料用的云母。制造炸药用的硝酸和硫磺

这种种产品都大量需偠,除煤以外英国大都缺乏。但是只要能够保证利用海上交通,这种种产品在英帝国大部分都有。例如镍全世界约百分之九十的供应来自加拿大,而其余大都来自法国殖民地新喀里多尼亚(New Caledonia)主要缺少锑、汞和硫磺;石油资源也不敷战争需要。

法帝国非但供应不了上述种种短缺的产品并且缺少棉花、羊毛、铜、铅、锰、橡胶和若干种需要较少的产品。

上述产品俄国多半都有大量供应;缺乏的是锑、镍和橡胶;铜和硫磺的供应也不充分。

在列强中处境最好的是美国美国生产全世界石油供应总量的三分之二,全世界一半左右的棉花将近一半的铜;依靠国外来源的只有锑、镍、橡胶、锡和部分锰。

柏林-罗马-东京三角的状况大不相同意大利所需的产品几乎无一鈈要大量进口,甚至连煤都需进口日本几乎全靠国外来源。德国国内并不生产棉花、橡胶、锡、铂、铁矾土、汞和云母;铁砂、铜、锑、锰、镍、硫磺、羊毛和石油的供应也都很不充分夺取捷克斯洛伐克后,铁砂的不足略有减轻;对西班牙进行干涉后能以优惠条件进┅步获得铁砂的供应,还有汞的供应但能否继续供应,取决于德国能否利用海上交通此外,又用新的木材代用品应付羊毛的部分需要还用上“丁钠橡胶”,虽然成本比天然产品高得多但供应了约五分之一的橡胶需要;用国产燃料供应了三分之一的汽油需要。

这就是軸心国作战力中的最大弱点因为当时陆军已日益依赖汽车运输,空军已成为军事力量中不可缺少的要素除煤的衍生物外,德国从自己嘚油井中大约可得到五十万吨石油并从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取得少量石油。为了满足平时的需要必须进口近五百万吨石油,主要来源是委内瑞拉、墨西哥、荷属东印度群岛、美国、俄国和罗马尼亚在战时,要从前四个国家进口是不可能的,要从后两个国家进口呮有靠征服。此外据估计,德国的战时需要每年超过一千二百万吨由此可见,不管增产多少人造燃料也很难设想能够满足需要。只囿原封不动地夺得罗马尼亚的油井(年产七百万吨)才有可能弥补这一不足。

意大利如果参战石油需要就会增加累赘,因为在战时每年可能需要四百万吨石油即使他们船只愿意渡过亚得里亚海的话,从阿尔巴尼亚也只能得到所需的石油百分之二左右

设身处地想想潜在敌囚的处境,是克服胆怯畏敌的好办法尽管军事前景已经黯淡,但是看到德意两国的资源不足以维持长期作战,也就有理由聊以自慰——只要对抗德意两国的列强在战争爆发时能克服惊慌等着以后外援来到就好了。象当时即将来临的诸如此类冲突中轴心国的命运将取決于是否可能速战速决。

波兰战役是装甲部队与空军联合作战这一运动战理论第一次用于战争的实验和样板这一理论当初在英国发展起來时,是以速如“闪电”(Lightning)来描绘这一理论付诸实践的从此以后,就以德国人的用法——“闪电战”(Blitz krieg)这一名称在全世界流行起来这虽然恰到好处,但也令人啼笑皆非

波兰是最适宜实验闪电战的场所。波兰边境非常辽阔共约三千五百英里。与德国领土接壤的边界原长┅千二百五十英里,最近由于捷克斯洛伐克被占领已达一千七百五十英里。这样波兰的南侧也就暴露在入侵军面前——面对东普鲁士嘚北侧早已如此。波兰西部则已成为德国钳形包围之中的一大突角

波兰平原为入侵的机动部队提供了相当方便的平坦通道,只是不如法國那么容易通行因为波兰缺少良好公路,厚厚的泥沙往往堵塞公路某些地区也常有湖泊和森林。但是选定的入侵时间却使这些障碍微不足道了。

如果波兰陆军再往后撤到宽阔的维斯瓦河(Vistula)和桑河(San)河界后面集结可能比较明智,不过那样一来,势必放弃这个国家最重要嘚一些地区1918年以前属于德国的西里西亚(Silesia)煤田都靠近边境;主要工业区域虽然大部分离边境较远,但都位于河川屏障以西即使在最有利嘚情况下,也难以想象波兰能在前方地区守住阵地可是,波兰出于民族自尊心对军事力量又过分自信,再加上对西方盟邦有办法帮助解除压力一点,存在着不切实际的想法所以,更有充分理由为经济利益而尽力延缓敌人向主要工业区推进。

这种不现实的态度在波军的部署上一再反映出来。大约有三分之一的部队集结在“走廊”一带,在那里大有危险遭到双重包围——来自东普鲁士和西部的兩面夹攻。当时德国一直在宣传收复1918年前为其所有的那块领土波兰在反对德国收复故土时,这样听任民族自尊心高涨就必然抽出部队,不去守卫对防御更为紧要的地区因为面对入侵主要通道的南方各地,只有少量部队驻守同时,另外三分之一不到的波兰部队在总司令斯密格莱-利兹元帅(Marshal Smigly-Rydz)的统率下,作为后备军聚集在罗兹(Lodz)与华沙(Warsaw)之间的中央轴线以北这样的布局虽然体现出进攻的气魄,但是波兰陸军的调遣能力有限,即使在铁路和公路行军途中没有因为遭到德军空袭而停步不前也无法实现发动反攻的目的。

波兰把部队全部集结茬前方这样就丧失机会去展开一系列延宕战了,因为在入侵军的机械化纵队占领他们后方阵地之前他们徒步行军的部队是无法退到那裏布防的。波兰土地广阔固然使波兰来不及把后备军全部召集起来就遭到突然袭击,但是部队非机械化给波兰带来的危害更大缺乏机動性,比之未曾完全动员更是个致命伤。

由于同一原因德国在入侵中使用的四十多个常规步兵师的价值,远不及六个装甲师、四个轻裝甲师(附有两支装甲队 [cdhyy注:钮先钟译本称装甲营] 的摩托化步兵师)和四个摩托化师所组成的十四个机械化和半机械化师决定胜负的是这十㈣个师快速的纵深挺进和德国空军 [cdhyy注:原译“纳粹空军”,钮先钟译本称“德国空军”不知利德尔-哈特原文如何。军队是国家机器不能简单地称其为执政党的工具,故改为“德国空军”后同。] 在上空的压力德国空军破坏了波兰的铁路系统,并在入侵初期摧毁了大量波兰空军德国空军不是编成大队,而是非常分散活动的因此无比广阔的地区就到处陷于瘫痪。另一重要因素是伪装成波兰广播的德國广播攻势,大大滋长波兰后方的混乱和沮丧情绪这一切因素所以造成多重影响,是因为波兰对他们士兵能够战胜机械的力量过分自信反过来也就导致幻想的破灭。

德军是在9月1日上午6时前不久越过波兰边境的;空袭在前一小时就已开始在北路入侵的是包克集团军群(Bock's Army Group)。這个集团军群包括屈希勒尔(Küchler)统率的第三集团军和克鲁格(Kluge)统率的第四集团军前者从东普鲁士的翼侧阵地向南插入,后者则向东推进越過波兰“走廊”与前者会合,以包围波兰的右侧

承担更重大任务的是南路的伦斯德集团军群(Rundstedt's Army Group) [cdhyy注:又译为龙德斯泰特、伦德斯特。] 这个集团军群的步兵实力比包克集团军群几乎大一倍,装甲部队也强得多其中包括布拉斯科维茨(Blaskowitz)统率的第八集团军、赖歇瑙(Reichenau)统率的第十集团軍和利斯特(List)统率的第十四集团军。左翼布拉斯科维茨奉令向大工业中心罗兹推进,一面协同围困波兹南这一突出部分的波军一面掩护賴歇瑙的翼侧。右翼利斯特受命向克拉科夫(Cracow)推进,同时绕过波兰的喀尔巴阡山脉(Carpathian)侧翼用克莱斯特(Kleist)的装甲军穿越喀尔巴阡山口。但是決定性的打击归居中的赖歇瑙担任,因此大部分装甲部队都分配给他了

德军入侵所以成功,也是因为波兰的首脑轻视防御不用心建筑防御工事,宁愿依靠反攻——他们认为他们的军队尽管缺乏机械化装备还是能够发动反攻的。因此机械化的入侵军能够毫无困难地找箌并突破前进的通道,而波兰的反攻在德国对他们前进运动加以回击、对他们后方加强威胁这两面夹击下,大都遭到失败

到9月3日,英法参战时克鲁格部队已经切断“波兰走廊”,攻至维斯瓦河下游;屈希勒尔部队从东普鲁士向那累夫河(Narev)施加压力更为重要的是,赖歇瑙装甲部队已经冲到瓦尔塔河(Warta)并已强渡。与此同时利斯特集团军正从两翼向克拉科夫会聚,迫使那防区的希林(Szylling)集团军弃城而退至尼达河(Nita)与杜纳耶次河(Dunajec)一线

到4日,赖歇瑙的先头部队已到达离边境五十英里的皮利察河(Pilica)并渡过河。过了两天他的左翼占领托马舒夫(Tomaszów)后,巳伸入罗兹的后方他的右翼已攻入基埃尔策(Kielce)。这样守卫罗兹防区的波兰罗梅尔(Rommel)集团军遭到了两面夹攻;库切巴(Kutrzeba)集团军仍然远在前方波茲南附近,处于被围困的危险之中在总参谋长哈尔德(Halder)所策划、总司令勃劳希契(Brauchitsch)所指挥的这一包围战中,其余德军也都在执行各自任务时取得了进展波军被分割成若干互不配合的部分,有的在撤退有的对近在眼前的敌人纵队断断续续地发动进攻。

如果不是沿传已久的习慣势力往往不让机动部队远远赶在支援他们的步兵大队前面那末德军的推进可能还要快得多。但是新获得的经验表明,由于敌方一片混乱减少了这种危险,德军就采取了更加大胆的方针8日,赖歇瑙的一个装甲军利用罗兹与皮利察河之间的缺口,飞速攻至华沙近郊——在第一个星期已经前进一百四十英里到下一天,他右翼的轻型装甲师到达华沙与散多梅希(San domierz)之间的维斯瓦河更南的地方然后折而向丠。

与此同时在喀尔巴阡山脉的附近,利斯特机动部队——越过杜纳耶次河、比亚瓦河(Biala)、维斯沃卡河(Wisloka)和维斯沃克河(Wislok)一直打到著名的普熱米什尔(Przemysl)要塞两侧的桑河。北路古德里安装甲军(屈希勒尔集团军的先头部队 [cdhyy注:作者此处有误。据古德里安回忆录《闪击英雄》记载古德里安第19装甲军在波兰战役中属于第4(克鲁格)集团军的战斗序列,而不是第3(屈希勒尔)集团军] )已越过那累夫河,对华沙后方的布格河一线發动进攻这样,对华沙以西维斯瓦河弯的波军发动的钳形攻势(Pincer movement)外面又摧枯拉朽地展开了一个更大的钳形攻势。

在这一阶段的入侵中德国方面的计划作了重大变动。当时波兰方面异常混乱看来各纵队在向许多不同方向前进,卷起的尘土模糊了空中的视野因此德国方媔对局势的看法一时陷于混乱。在这种真相不明的状态下德国最高统帅部免不了认为北方波军大都已经逃过维斯瓦河。基于这一设想怹们命令赖歇瑙集团军在华沙与散多梅希之间越过维斯瓦河,以拦击波军向波兰东南部撤退但是,伦斯德表示异议他确信大部分波军仍在维斯瓦河以西。经过一番争论他的意见占了上风,于是赖歇瑙集团军掉头北上在华沙以西布祖腊河(Bzura)一带建立起一个封锁阵地。

结果最大部分的波兰残军还没有撤过维斯瓦河就陷入了重围。德军除了在最少抵抗的一带进行战略突破而占优势外这时又在战术防御方媔占了优势。他们要获得全胜只要坚守阵地,因为他们面对的是一支仓皇出击的军队这支军队在阵后作战,基地已被切断补给越来樾短缺,而布拉斯科维茨和克鲁格这两支集团军正会师东进在其翼侧和背后施加越来越大的压力。尽管波军勇猛作战其英勇使对手深為感动,但是最终只有一小部分趁黑夜设法突围,与华沙的驻军会合

10日,斯密格莱-利兹陆军元帅已发布命令向索斯恩科夫斯基(General Sosnkowski)将軍奉命负责的波兰东南部总退却,打算在一条比较狭窄的战线上建立防御阵地以作长期抵抗但在当时,这却成了空想当时德军一方面收紧维斯瓦河以西的大包围圈,一方面正深入到维斯瓦河以东的地区此外,他们在北方已经包抄布格河一线在南方已经包抄桑河一线。在屈希勒尔的战线古德里安装甲军向南挺进,对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Brest-Litovsk)来了个大包围 [cdhyy注:除战斗序列有误外“坦克攻击波兰”态势圖亦有误。古德里安第19装甲军的战役出发地是应为波美拉尼亚(第4集团军)而不是东普鲁士(第3集团军)。] 在利斯特的战线,克莱斯特装甲军於12日到达利沃夫城(Lwow)德军在此受阻,但向北散开与屈希勒尔部队会合。

尽管入侵纵队因纵深推进而感到极度疲劳同时燃料也感短缺,泹是波兰的指挥系统严重脱节,既不能趁敌人暂时放慢步伐而加以利用也不能从许多孤军仍然顽抗中得到好处。这些队伍胡乱行动耗尽精力,而德军却在逐步合围

9月17日,苏俄军队越过波兰东部边境这背后一击决定了波兰的命运,因为波兰简直没有留下什么部队可鉯抵抗这第二次入侵了次日,波兰政府和最高统帅部越过罗马尼亚国境——总司令发回电报命令部队继续作战。这个命令最好多数部隊都没有接到但在其后日子里,许多部队还是实现其目的继续英勇抗战,只是抵抗逐一失败罢了华沙驻军尽管遭到空中和地面的猛烮轰击,还是一直守到28日最后的一大批波兰残军到10月5日才放下武器,而游击队则继续抵抗到冬季大约有八万人逃过中立国边境。

从东普鲁士向南越过比亚威斯托克、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和利沃夫,一直到喀尔巴阡山脉的一线德俄两军,作为伙伴会师了,互相祝賀这一伙伴关系通过共同瓜分波兰而确定下来,但是并不牢固

与此同时,法国在德国西线只捅了个小小缺口在解除他们盟国的压力方面,看来用力极微事实也是如此。鉴于德军力量和防御薄弱自然使人感到法国可以出力更多。然而在这问题上,作一深入分析勢必纠正从双方兵力的数字对比中所得出的明显结论。

尽管法国北部边境长达五百英里但是法国要不破坏比利时和卢森堡的中立,就只能在莱茵河(Rhine)到摩泽尔河(Moselle)这九十英里的狭窄地区发动进攻德国能在这一狭窄地区集中最精锐的兵力,而且他们也在通向齐格菲防线(Siegfried Line)的路上密布地雷从而使来犯敌人不得不放慢进军步伐。

更加糟糕的是法国除了作一些初步试攻外,要到9月17日前后才能发动进攻到那天,波蘭的崩溃之势已经非常明显因此法国大有借口取消这一攻势。他们所以不能提前发动进攻是在于本来已经过时的动员制度。所以有这┅致命伤是因为他们依靠义务军 [cdhyy注:钮版称征兵制] 。这支军队只有在大批“受过训练的后备人员”从各自民间工作岗位上征集而来,編成队伍准备作战之后才能够真正投入战斗。但是法国统帅部恪守旧的一套战术思想,特别是坚持自己的观点:一定要效法第一次世堺大战先是大炮猛轰一阵,再来发动进攻所以他们的行动更加推迟了。他们仍然认为重炮是对付任何防御阵地的“开罐刀”可是,怹们的重炮大都要从仓库中提取出来并且要到第十六天,也就是动员的最后阶段才能到手。只有在这情况下他们才做出发动进攻的准备。

在好几年前法国政治领袖保罗·雷诺(Paul Reynaud)就不断指出,这套想法已经过时他也极力主张,一定要由职业军人组成一支可以立即投入戰斗的机械化部队而不是依靠旧式的、动员缓慢的征召的兵员。但是他的呼声始终无人理睬。法国政治家象大多数法国军人一样,信赖的是征兵制和人数

1939年的战事结局,可归结为两句话在东方,一支陈旧得无可救药的军队为一支应用新技术的小坦克部队加上占優势的空军所瓦解。而在西方一支动作迟缓的军队,不能及早施展任何有效的压力

“假战争”(The Phoney War)是美国报刊所创造的一个名词。正如许哆生动的美国辞汇一样“假战争”这一名问很快就为大西洋两岸所采用。从1939年9月波兰崩溃开始一直到次年春季希特勒向西欧发动进攻,这段时间的战争已定名为“假战争”。

创造这一名词的人是想说明这场战争是虚假的,因为英法两军与德军之间没有打什么大仗實际上这一时期是在幕后鬼祟活动。在这一时期中一个德国参谋遇到一个奇怪事故。这件事使希特勒大吃一惊在其后几个星期中,德國完全改变了军事计划老计划是决不可能象新计划那样获得成功的。

但是这一切并不为世人所知。天下人士只能看到战线一片平静從而断定战神已然沉睡。

公众对这一表面平静状态解释不一一种解释是,英法两国虽然为波兰而宣战但并不是真想打仗,而在等待和談公众的另一种解释是,英法两国在耍滑头美国报刊登载了许多“报道”,说同盟军最高统帅部经过深思熟虑采用了一个设想巧妙嘚战略防御计划,正在为德军设置陷阱

以上两种解释都没有根据。那年秋冬两季同盟国政府和最高统帅部花不少时间讨论了进攻德国戓德国两侧的计划(凭其资源是无法实现这套计划的),而不是在集中精力对希特勒即将发动的进攻做出有效的防御准备

法国沦亡后,德军擄获法国最高统帅部的档案据此出版了一部耸人听闻的文件汇编。这些文件表明同盟国首脑整个冬季都在考虑全面进攻计划——通过挪威、瑞典和芬兰攻打德国的后侧;通过比利时攻打鲁尔区,通过希腊和巴尔干半岛各国攻打德国遥远的东侧;以攻打高加索的俄国大油畾而切断德国汽油供应的外部来源这是一部精彩绝伦的幻想汇编——都是同盟国首脑的空想,他们一直生活在梦境中后来遭到希特勒發动进攻这盆冷水浇头,才惊醒过来

希特勒做事素有远虑。他开始想到进攻西欧之时正是波兰一战临近结束之日,也是在他公开建议召开和平大会之前他显然早已明白,诸如此类的建议西方同盟国未必考虑。但当时他只让直属下级知道他思想正在转变10月6日,他公開提出和平建议这个建议遭到公开拒绝,在此之前他始终把总参谋部蒙在鼓里。

三天后希特勒给德国陆军将领的一长篇指令 [注:纽倫堡文件C-62。] 中详述了他的想法,阐明了他所以坚信进攻西欧是德国唯一可行途径的种种理由这是最能说明问题的文件。他在这文件Φ断言同英法两国展开持久战,将耗尽德国资源也便于俄国从背后给予致命打击。他担心他和俄国签订的条约,只有在符合俄国的目的之时才会使俄国保持中立。出于这一担心他就要提早进攻法国,以迫使法国接受和平他相信一旦法国垮台,英国也会就范

希特勒认为目前他有兵力和装备打败法国,因为德国在新式武器方面所占的优势是至关紧要的:

目前坦克队和空军不仅作为进攻手段,而苴也作为防御手段其技术之高是其他力量望尘莫及的。经过编制又在熟练的领导之下(优于其他任何国家),坦克队和空军保证有战略上嘚作战潜力

他虽然承认法国在旧式武器方面,特别在重炮方面占有优势,但是争辩说“这些武器在运动战中丝毫不起决定作用”。甴于他在新式武器上占有技术优势所以他也能低估法国在受过训练士兵的人数上占的优势。

希特勒接着争辩说如果他坐待法国厌倦战爭,那末“由于英国战斗力增长法国就会有新的作战因素,这无论在心理上和物质上对法国都有极大价值”——以此巩固防御

首先必須防止敌人改进他们的兵器,特别是反坦克武器和高射武器从而造成力量的均势。就此而论今后每一个月的消逝都意味着时间的丧失,将不利于德国的进攻力量

希特勒担心的是,因轻胜波兰而引起的兴高采烈一旦消失德国士兵的“作战意志”也会随之而消失。他说:“目前他的自我尊敬,不亚于别人对他的尊敬但是,如果把战争推迟半年加上敌方宣传起了作用,这种重要品德可能再次削弱” [注:事态的发展表明,希特勒大可不必如此担心虽然实际上战争推迟了七个月,但是法国却比德国士气低落得多同盟国的宣传并没囿起作用——把推翻德国这点讲得过多,而要把纳粹头子同普通德国人区别开来这点却谈得过少更加糟糕的是,德国有些集团想要推翻唏特勒如果同盟国心目中的和平条件能使他们感到满意的话,也想媾和他们多次用秘密方法议和,但英国政府却对此极少鼓励] 希特勒认为他必须及早出击,免得为时太晚他说:“在当前形势下,时间可以看作是西方列强的盟国而不是我们的友邦。”他在备忘录的結尾做出这样的结论:“如果一切条件许可就要在今午秋季发动进攻。”

希特勒坚持比利时必须包括在进攻区内这不仅是为了取得回旋余地,俾能从翼侧包围法国马奇诺防线(Maginot Line)而且也是为了防止这一危险:英法两军进入比利时,并在靠近鲁尔区的边境摆开阵势“从而使战争迫近我们军火工业的心脏地区”。(法国档案明明道出这正是法国总司令甘末林(Gamelin)的主张。)

希特勒透露了这番用心对陆军总司令勃勞希契(Brauchitsch)和总参谋长哈尔德(Halder)好象一个晴天霹雳。他们同大多数德国高级将领一样都不象希特勒那样相信新式武器的威力可以压倒敌方在受過军训的人力上所占的优势。按照习惯方法计算了一下师数之后他们争辩说,德国陆军还没有足够的力量可以击败西欧军队他们指出,德国好不容易动员来的九十八个师比对方的总数少得多;其中有三十六个师装备很差简直没有受过训练。他们还忧虑这场战争会扩展為另一次世界大战担心德国会因此而灭亡。

他们惶惶不安打算用上孤注一掷的挽救办法。就象一年前慕尼黑危机发生时一样他们开始考虑动手推翻希特勒。办法是从前线调回一支精选部队向柏林进军。但是国民军(Home Forces)总司令弗里德里希·弗罗姆将军(General Fromm)拒绝合作,而他的協助是必不可少的弗罗姆争辩说,如果命令部队背叛希特勒他们是不会服从的,因为普通士兵大都信任希特勒弗罗姆对部队反应的判断大概是正确的。大多数军官证实了这一点他们同部队有接触,都不知道高级司令部里在讨论什么

多数军民即使不是因胜利冲昏了頭脑,也是在戈培尔博士(Dr. Goebbels)的宣传下上了当戈培尔大肆宣传,说什么希特勒期望和平而同盟国则决心毁灭德国。不幸的是这种可资引證的材料,同盟国的政治家和新闻界给戈培尔不知提供了多少他就可以借此证明他是如实描绘了同盟国狼要吃掉德国羔羊这一情景的。

雖然战时第一次阴谋推翻希特勒的计划流产了可是希特勒并没有如愿以偿,未能在秋季发动进攻令人哭笑不得的是,事实证明这对他昰幸事而对世人,包括德国人民在内则不是幸事。

暂定进攻的日期为11月12日5日,勃劳希契又一次设法劝阻希特勒入侵法国列举了大量理由反对入侵。但是希特勒驳斥了他的论点,严责了他同时坚持在12日开始进攻。7日气象学家预报天气恶劣,命令就此取消进攻ㄖ子推迟三天,后来又一再延期

虽然恶劣天气的来临是推迟进攻的一个明显理由,不过希特勒恼火的是,他不得不勉强承认这是唯一原因而又绝不相信这是唯一原因。11月23日他召集所有高级司令官举行一次会议在会上,他竭力设法消除他们对进攻是否必要的怀疑他對日益逼近的俄国威胁表示不安,同时着重指出西方同盟国不会考虑他的和平建议而正在扩军备战。“时间正在为我们的敌人效劳”“我们有一致命伤——鲁尔区。……如果英法越过比利时和荷兰进入鲁尔区我们就要处于无比危险的境地”。

希特勒接着斥责他们胆小怕事还告诉他们,他怀疑他们企图破坏他的计划他指出,自从重占莱茵兰后他采取的每一步骤,他们都反对;由于每一次都取得成功就足以证明他做得正确;他现在希望他们无条件遵从他的主张。勃劳希契试图指出新的冒险与过去不同也比过去危险,但结果他無非是遭到更加严厉的斥责而已。当晚希特勒私下接见了勃劳希契,对他进一步“训斥”于是勃劳希契提出辞职,希特勒却置之不理叫他服从命令。

然而比起将领来,天气不愧为更加有力的破坏因素因此在12月上半月又一而再、再而三的延期。于是希特勒决定等到噺年再说并准许圣诞节放假。刚过圣诞节天气又转坏,但在1月10日希特勒却以17日定为进攻之日。

不过就在他做出决定的那一天,却發生了大出意外的“干扰”不少文章都提到过这事的经过,但最简明扼要的是德国空降部队总司令施图登特将军(General Student)的叙述:

1月10日,我指派一位少校作为第二航空队(Air Fleet)的联络官从明斯特(Münster)飞往波恩(Bonn)去与空军讨论这个计划的若干并不重要的细节。但是他随身带着 进攻西欧的铨面作战计划。
由于天气严寒又有大风,他在飞越冰冻雪封的莱茵河时迷失方向飞到了比利时,只得被迫降落他无法把这一重要文件全部焚毁。文件的重要部分也就是德国进攻西欧计划大纲,落到了比利时手里德国驻海牙的空军武官报告说,当晚比利时国王同荷兰女王通电话,作了一次长谈 [注:利德尔-哈特:《山那边》,149页]

不用说,德国当时并不确知文件的下落但是,他们自然只怕万一囿失也不得不有此估计。在这次危机中希特勒和其他人不同头脑始终冷静:

看看德国领导层对这件事的反应,也不无兴趣戈林(Goering)暴跳洳雷;希特勒很冷静,很沉着……开始,他想立即出击但是幸而克制住了,并且决定全盘放弃原来的作战计划便代之以曼施坦因计劃(Manstein Plan)。 [注:利德尔-哈特:《山那边》149页。]

在最高统帅部担任要职的瓦尔特·瓦利蒙特将军(General Warlimont) [注:瓦利蒙特是约德尔将军(General Jodl)下面的武装部队最高統帅部(OKW)作战处副处长] 记载道,希特勒在1月16日决定改变计划;“这主要是由于这一空中事故” [注:利德尔-哈特:《山那边》,155页]

事实證明,这对同盟国是非常不幸的尽管为此又宽限了四个月的准备时间——因为德国计划在全部推倒重来,当时进攻已无限期推延等到5朤10日,德国一发动进攻同盟国就完全张皇失措,法军也就迅速瓦解英军好不容易才从敦刻尔克(Dunkirk)渡海逃脱。

人们自然要问那个少校的迫降究竟是否真是一次事故。可以想象有关的德国将领在战后无一不乐于自称对同盟国提出这一警告是自己布置安排的,借此来博得俘虜他的人的好感但事实上没有一个人这样做,看来人人都深信这一事故完全是真的不过,我们知道德国特务头子 [cdhyy注:钮版称秘密间諜头子] 卡纳里斯海军上将(Admiral Canaris)(他后来是被处死的),曾暗中采取许多步骤来阻挠希特勒达到目的;在春季向挪威、荷兰和比利时发动进攻的前夕对这些遭受威胁的国家都预先提出警告,只是没有引起应有的注意我们还知道,卡纳里斯是秘密进行的他也善于不露痕迹。因此1朤10日这一事关重大的事故,势必永远成为悬案

在新计划的源起这方面,倒不存在这种疑问这构成了另一个奇异的插曲,只是不一样的渏异罢了

在哈尔德领导下的总参谋部所拟具的老计划,正象1914年一样预定在比利时中部发动主攻。规定由包克指挥的“B集团军群”担任而由伦斯德指挥的“A集团军群”在左翼穿过阿登山脉的山林地带担任助攻。在这一山林地带并不指望有重大战果所有装甲师全部拨给叻包克,因为总参谋部认为阿登山脉这样的地区太崎岖不适宜坦克大规模进攻。 [注:法国总参谋部看法完全相同英国总参谋部亦然如此。1933年11月上面同我商量,在未来战争中最好使用快速坦克的方法(那时陆军部刚开始编制坦克队)我曾建议,一旦德国入侵法国我们应當用坦克穿过阿登山脉进行反击。于是上面告诉我“阿登山脉是通不过坦克的”对此我回答说,根据我对地形的研究我认为这是谬论——我在两次大战之间的好几本著作中都着重指出过这一点。]

伦斯德集团军群的参谋长是埃里希·曼施坦因(Erich von Manstein)他的同僚都认为,他是年轻┅辈将领中最有才能的战略家他认为,第一个计划为1914年施利芬计划(Schlieffen Plan)的翻版这点是一目了然的也是十足道地的,因此同盟国最高统帅蔀准备对付的正是这种打击。曼施坦因争辩说另一个缺点是,大概会碰上英国军队比起法国军队来,英国军队可能是更难应付的对手再则,这也不会带来决定性的结果用他自己的话来说:

我们也许能够在比利时打败同盟军。我们能够攻克英吉利海峡沿岸但是,我們的攻势可能会在松姆河(Somme)受阻这样就会出现1914年那样的形势……不会有媾和的机会。 [注:利德尔-哈特:《山那边》152页。]

曼施坦因在考虑這一问题时早已想出一个大胆方案,就是把主攻方向转到阿登山脉他认为这将是最出人意料的战线。但是他心里还有个大问题,他缯在1939年11月向古德里安请教过

以下是古德里安的叙述:

曼施坦因问我,坦克进军是否可能朝色当(Sedan)方向穿过阿登山脉(Ardennes)他说明他的计划是在銫当附近突破马奇诺防线的延伸部分,以避免老式的施利芬计划——那计划敌人是熟悉的,可能又一次不出他们所料我在第一次世界夶战中熟悉这一地区的地形,经过研究地图后肯定了他的看法。曼施坦因随后说服了伦斯德将军并向以勃劳希契和哈尔德为首的陆军朂高统帅部(OKH)递送了一份备忘录。陆军最高司令部拒绝采纳曼施坦因的主张但是,他终于将他的主张上达希特勒 [注:利德尔-哈特:《山那边》,153-154页]

瓦利蒙特在12月中旬同曼施坦因谈话之后,把曼施坦因的主张提请希特勒总部注意他对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OKW)作战处长阿尔弗雷德·约德尔将军提到这一主张,约德尔将军转报了希特勒。但只是到1月10日发生空中事故之后,希特勒想找一个新计划想起了曼施坦洇的建议,才开始考虑这个建议尽管如此,还是过一个月后他才决定转而赞成这个建议。

最后决定是在奇特的方式下做出的当初勃勞希契和哈尔德对曼施坦因坚持“妙想”来反对他们计划的态度感到不快。因此决定把他调职派他去指挥一个步兵军,这样他就会被排斥在主要渠道之外不再处于可以坚持主张的有利地位。但是经这一调动后,希特勒却召见了他这样他就有机会充分说明他的主张。這次会见是希特勒的侍卫长施蒙特将军(General Schmundt)主动安排的他非常钦佩曼施坦因,他认为曼施坦因被亏待了

此后,希特勒强迫勃劳希契和哈尔德接受这个主张结果他们屈服,并按照曼施坦因的一套改订了计划尽管哈尔德勉强改变了想法,不过他是一个极有才能的参谋因而這个计划的详细草案是后勤计划的杰作。

与众不同的后事是希特勒一旦转而支持一项新的重要主张,就很快认为那是他自己想出来的主意他给曼施坦因记的一功,只是说曼施坦因同意他的意见:“凡是听我谈过西欧新计划的将领中只有曼施坦因是理解我的。”

如果我們分析一下5月间发动进攻时的形势那末就可以清楚看出,照老计划进行十之八、九不会导致法国沦亡。事实上这最多也不过是把同盟军赶回到法国边境而已。原因是德军进攻的主力会迎头遇上实力最强、装备最好的英法部队而且必须在一片河流、运河和大城镇等障礙丛生的土地上杀出一条路来。阿登山脉看来或许更加艰险但是,如果德军能够趁法国最高统帅部还没有发觉到危险就抢越比利时南蔀这一山林地带,那末法国绵延起伏的平原——大规模坦克进攻的理想场地就好由着他们驰骋了。

如果维持老计划可能终于陷入绝境,那末整个战局就会大不相同纵然法英两国靠本身力量永远也不可能打败德国,但是对德国的攻势横加拦阻,就会赢得时间扩展军备特别是扩展飞机和坦克,从而在这些新式武器方面建立均势如果希特勒的求胜之心显然没有满足的话,那末到时候也会动摇军民的信惢因此,西欧的僵持局面可能使希特勒在国内的强大反对集团乘此良机获得更多支持,制订推翻希特勒的计划以此作为和平的前奏。不管进攻受阻后形势起什么变化欧洲大概也不会因为法国崩溃后发生的一连串事件而给各民族带来不少破坏和苦难。

希特勒因空中事故改变计划而得到不少好处但同盟国却由此而遭到不少损害。整个事件中最奇怪的特点之一就是同盟国竟然没有大大利用落到手里的警告。因为德国参谋携带的文件并没有销毁多少文件的复本也是由比利时立即转送英法两国政府的。但是英法政府的军事顾问都偏偏认為让这些文件落到他们手里是一个骗局这种看法简直莫名其妙,因为这是种愚蠢的骗局免不了冒风险——比利时可能会因此而提高警惕,并与法英两国加紧合作他们在打击临头之前不难做出决定,开放边境让英法两军进入,以加强防御

更为奇怪的是,同盟军最高統帅部既不改变计划也不采取任何预防措施来对付这一可能发生的情况:如果缴获文件上的计划是真的,那末德国最高统帅部十之八、⑨会把进攻的矛头指向别处

11月中旬,同盟国最高会议批准了甘末林的“D”字计划这是早先一个计划的冒险发展(英国参谋部一开头是有異议的)。按照“D”字计划希特勒一发动进攻,同盟军兵力加强的左翼就要立即开进比利时并尽可能向东推进。这样做恰恰对希特勒囿利,因为同他的新计划完全吻合同盟军的左翼越是深入比利时中部,希特勒的坦克越是容易开过阿登山脉迂回到敌后,切断同盟军後路

这一结局所以格外避免不了,是因为同盟军最高统帅部把机动部队大都用来向比利时推进只留下少量二流师面对“不可逾越的阿登山脉”的各出口处,防守前进道上的要地尤其糟糕的是,在马奇诺防线末端与英国防线间的缺口处这些师必须固守的防御工事特别薄弱。

丘吉尔在回忆录中提到在秋季时英国方面对这个缺口感到担心,并说:“陆军大臣霍尔-贝利沙(Mr. Hore-Belisha)在战时内阁中几次提出这一点……但是,内阁和我们的将领自然不敢批评手下的军队比我们强大十倍的那些人” [注: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第2卷83页。] 1月初霍尔-贝利沙的批评引起了风潮,他只得离职此后,坚持这一点的人更少了无论英国和法国,还逐渐产生一种盲目自信的危险丘吉尔在1月27日的一次演说中声称“希特勒已经失去最好时机”。这一令人宽慰的论断成为第二天报上的头条新闻正是在这时候,新计划在唏特勒的心里趋于成熟

波兰瓜分后,斯大林急于保卫俄国的波罗的海翼侧以防止暂时的同伙希特勒日后的威胁。因此苏联政府对波罗嘚海的俄国旧时缓冲地区立即加以战略控制到10月10日,已同爱沙尼亚(Estonia)、拉脱维亚(Latvia)和立陶宛(Lithuania)签订条约使部队可以在这三国的要地驻防。9日同芬兰开始会谈。14日苏联政府提出要求。这些要求明确规定要达到三个主要目的:

第一守卫通往列宁格勒(Leningrad)的海路,其办法为(1)“尽力鼡两岸炮火封锁芬兰湾以防敌人军舰或运输船进入芬兰湾(Gulf of Finland)”;(2)“尽力防止任何敌人进入位于列宁格勒入口西部与西北部的芬兰湾内诸岛”。为此目的要求芬兰割让霍格兰(Hogland)、谢伊斯卡里(Seiskari)、拉万萨阿里(Lavanskari)、蒂泰斯卡里(Tytarskari)和洛维斯托(Loivisto)等岛,以其他领土为交换;同时要求芬兰租借汉科港(Hangoo)为期三十年,使俄国可以在那里建立一个海军基地沿岸陈立大炮,以与对岸的帕尔迪斯基(Paldaski)海军基地共同封锁芬兰湾的入口

第二,更为严密地守卫通往列宁格勒的陆路办法为:将卡累利阿地峡(Karelian Isthmus)的芬兰边界移后,新边界线可使列宁格勒处于重炮射程之外这一边界嘚调整,仍可使曼纳海姆防线(Mannerheim Line)上的主要防御工事保持完整

第三,调整“边界划得不正确、且是人为划定的贝萨谋(Petsamo)地区”的北端边界这昰一条穿越雷巴契(Rybachi)半岛的狭窄地峡、拦腰切断半岛西端的直线。其所以调整看来是为了防止敌人在雷巴契半岛建立据点,以保卫通摩尔曼斯克(Murmansk)的海路

作为以上领土调整的交换条件,苏联提出将雷波拉(Repola)和波拉约尔皮(Porajorpi)两地区割让给芬兰这一交换,即使按照芬兰的白皮书所載也可使芬兰获得二千一百三十四平方英里土地,以补偿割让给俄国的一千零六十六平方英里的总面积

如果对这些条件作一番客观的汾析,就可看出都是建立在合理的基础上的既加强保卫俄国的领土安全,又不严重损害芬兰的安全显然可以防止德国利用芬兰作为进犯俄国的跳板。但是并没有给俄国进犯芬兰带来什么明显的好处事实上,俄国提出割让给芬兰的领土可以扩大狭窄不堪的芬兰腰部地區。

然而出于民族感情,芬兰难予接受这样的解决办法他们虽然表示,除霍格兰以外其他所有岛屿都愿意割让,但是坚决不肯放弃夶陆上的汉科港认为这不符合他们的严格中立政策。于是俄国提出购买这块领土还争辩说,这种购买是符合芬兰的中立义务的可是,芬兰拒绝这个提议双方的争论越来越激烈,俄国报纸的评论也越来越咄咄逼人11月28日,苏联政府废除了1932年的互不侵犯条约30日,俄国開始入侵

完全出乎世人意外,最初的一次进攻竟因受阻而告终。从列宁格勒直指卡累利阿地峡的推进在曼纳海姆防线前的几道阵地仩停下来了。在拉多加湖(Lake Ladoga)附近的进攻也没有进展在战线的另一端,俄国切断了北冰洋上的小港贝萨谋以此阻止战争的方法芬兰通过那條航线获得援助。

两个更为危在眉睫的攻势在芬兰腰部两头展开更北面的攻势越过萨拉(Salla),直抵克米亚尔维(Kemijarri)在冲往波的尼亚湾(Gulf of Bothnia)的半途中,为芬兰用火车从南方调来的一个师的反攻所击退南面的攻势越过了索木斯萨耳米(Suomussalmi),在1940年1月初也为芬兰的反击所阻遏芬军包围了入侵軍的翼侧,封锁了他们的供应线和退路等到他们的部队因饥寒交迫而筋疲力尽时,才发动进攻把他们击溃。

西欧对新的侵略受害者芬蘭原来寄予同情现在看到弱者分明击退了强者的进攻,一下子变得兴高采烈这种印象有着深远的影响。英法两国政府就此考虑派遣远征军去到这个新战场目的不仅在于支援芬兰,也在于夺取供应德国的瑞典耶利瓦勒(Gallivare)铁矿并布置一个威胁德国波罗的海翼侧的阵地。多尐是因为挪威和瑞典的反对这个计划还没有实现,芬兰就崩溃丁这样,法英两国在本身的防御力量十分薄弱时才不必与苏德两国同時作战。但是在同盟军进入斯堪的纳维亚这一明显威胁下,希特勒做出决定抢先占领挪威,以阻止战争的方法同盟军进入

芬兰旗开嘚胜的另一个结果,是一般人更加容易低估苏联的军事力量温斯顿·丘吉尔在1940年1月20日的广播演说,正是这种看法的概括他说,芬兰“巳使全世界看到红军不会打仗”他这样的错误判断,希特勒多少也有一些——在下一年造成了重大的后果

不过,如果对这一战役比较冷静地分析一下最初一次进攻之所以失败,就有了较为充分的理由在这次战役中,并没有什么迹象表明俄国为发动一次强大攻势而莋出了应有的准备,配备了俄国巨大资源所提供的大量武器装备但有种种明显迹象表明,俄国为芬兰局势的情报来源引入歧途;他们非泹没有估计到会遭到真正的抵抗反而以为只是去支持芬兰人民反抗不得人心的政府而已。芬兰全国有的是天然障碍缩小了通道,加强叻防御使入侵军到处受到牵制。在地图上看从拉多加湖到北冰洋这条边界线似乎很宽阔,实际上却是湖泊和森林犬牙交错是设置陷阱和进行顽抗的理想地带。何况在苏联一边疆界,铁路交通只有从列宁格勒到摩尔曼斯克一线而这条八百英里长的铁路只有一条支线通向芬兰边境。正是由于那样的限制向芬兰“腰部”发动的攻势,在大事渲染的芬兰报道上尽管说得难以对付事实上每股只有三个师。还有四个师是用来在拉多加湖北面进行翼侧包抄的

穿过拉多加湖和芬兰湾之间的卡累利阿地峡到芬兰可称为最好的通道,可是此路鈈通,因为那里有曼纳海姆防线还有六个芬兰现役师一开始就集结在那里。俄国在较北一边发动的攻势虽然遭到失败,但是达到了目嘚:把部分芬兰后备军吸引到了那里另一方面,俄国正在作周密的准备调来了十四个师,准备向曼纳海姆防线大举进攻2月1日,在梅雷茨可夫将军(General Meretskov)指挥下发动这次进攻。矛头针对苏马(Summa)附近一个十英里长的防区大炮向这一防区连续不断地猛轰了一阵。防御工事一被轰毀坦克和乘着雪橇的步兵便趁势冲去占领阵地;苏联空军粉碎了反攻的企图。经过两个多星期有条不紊的进攻在整个曼纳海姆防线捅叻一个缺口。于是进攻军掉头向外进逼两翼芬军,再朝维堡挺进从冰封的霍格兰岛前进、在维堡(Viborg)背后登陆的苏军,越过冰冻的芬兰湾展开翼侧大包抄。有限的芬军尽管在维堡前还顽抗了几个星期但是在扼守卡累利阿地峡的战斗中已经打得筋疲力尽。一旦俄军打开一條路芬军交通受到威胁,最后崩溃就成定局拟议中的英法远征军虽然即将启航,但是并未到达因此,只有投降才能避免崩溃。

1940年3朤6日芬兰政府派出代表团去议和。苏联除早先提出的条件外现在还要求芬兰割让下列地区:萨拉和库萨谋(Kunsamo)两区,整个卡累利阿地峡(包括维堡)还有渔人(Fisher)半岛上的芬兰领土。苏联还要求芬兰从克米亚尔维修建一条铁路通到边境(当时边境尚未确定)以与俄国的突出部分连结起来。3月13日芬兰宣布接受苏联的条件。

在形势起了根本变化的情况下特别是在2月12日曼纳海姆防线的苏马防区遭到惨败后,苏联提出的噺条件是异常节制的曼纳海姆陆军元帅比大多数政治家都讲究实际,对英法的紧急援助建议也是怀疑得确有道理他极力主张接受苏联嘚条件。斯大林也表现出政治家风度进一步提出的条件是微乎其微的,另一方面在事关大局的1940年春季日益逼近的时刻,他显然也急于卸掉肩上的一副战争担子这场战争已经动用一百多万俄军和极大部分的飞机坦克了。

波兰的环境比欧洲任何地方都便于发动闪电攻势洏芬兰则是最不适合发动闪电攻势的战场,尤其是在遭到入侵一年的时刻

波兰边境的地形,原来就使全国处于团团围困的境地现在由於德国交通工具充足、波兰交通工具缺乏,这种受困情况就更为严重这个国家幅员辽阔,机械化部队向那里进攻极为方便尤其在9月的幹旱天气里,更是万无一失波兰陆军比大多数军队都惯于进攻,因此格外利用不了不多几种防御战法

与此相反,在芬兰守方却处于囿利地位,因为国内交通系统无论铁路和公路,都远远胜过边境那一边攻方的交通系统芬兰有好几条与边境平行的铁路线,可以从横裏迅速调动后备军;俄国只有从列宁格勒到摩尔曼斯克的一条铁路线外加一条支线通往芬兰边境。在其他地方俄军必须乘火车出发,夶约前进五十到一百五十英里才能越过边境再要往前走一大段路,才能威胁任何战略要地而且还必须经过湖泊和森林地带,在当时已積深雪的难行公路上进军

上述困难使苏联可以调遣和维持的部队行动大受限制,要末只有穿过卡累利阿地峡向防守坚固的曼纳海姆防線正面进攻。这一地峡在地图上宽达七十英里,但是从战略上看,其实要狭得多其中一半为宽阔的沃克锡河(Vuoksi)所阻挡,剩下的地方大蔀分都有一系列湖泊湖泊之间还夹着森林。只有苏马附近才有余地可以让大部队展开。

再则除了战略困难外,还有战术困难前者昰,在看来无遮无拦的部分芬兰边境无法集结大部队,无法进而深入敌人国土;后者是无法战胜熟悉地形、能利用其有利条件进行抵忼的守方。湖泊和森林往往使入侵军陷入狭窄通道在那里遭到机枪火力扫射;湖泊和森林为隐蔽的翼侧包抄和游击队骚扰提供无数机会。即使在夏季面对善战的敌人,渗入这样的一个地方已经是够危险的了;在北极的冬季,重型装备的纵队笨重得就象穿木屐的人想同穿球鞋的敌人搏斗一样要想发动进攻,更是难上加难

曼纳海姆陆军元帅在俄国摊牌之前一直把后备军留在南端,如果说这显然是冒险那末,

德国著名军事家克劳塞维茨说戰争是政治的延续,它的目的只有一个:用武力逼迫敌人屈服、使之失去反抗能力迫使其接受我方条件,达到战争目的

战争是政治的笁具,战争的实质是失衡政治的再博弈

可见,两国开战没有别的原因从政治上找分歧就好了。所谓借口纵使编上一千个再华丽再煽凊,也只能用于蒙骗大众、激励斗志而不是战争的根本原因。

这是抛开政治立场的纯理论分析无关道德、无关对错、不讲是非,它仅僅是双方谈判的一种方式

若把贫困视为发生战争的原因,我推测其内在逻辑是:看到两者交战中一国过于贫穷落后,而招致了强国的叺侵所以发生了战争。消灭的贫穷就消灭了引发战争的隐患。

这就好比一群好斗的男人聚会如果个个都势均力敌,都肌肉发达那麼就不会发生斗殴事件。

这与麦克阿瑟的一种说法不谋而合即“如何防止战争的发生?我觉得唯一的方法就是时刻准备着战斗。”

这種秀肌肉的方式实质是做强国防达到震慑敌人、防止入侵的目的。它能预防战争失败的结果但不能消除引发战争的起因。

消除战争的唯一方式就是消除政治。

而这在历史长河中看是不可能的。

战争和爱情一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本文史料参考:《天皇裕仁传》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阻止战争的方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