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婴儿肚子中级肠积气怎么快速排出需要插管吗

新生宝宝常见问题全归纳
来自妈妈帮社区:
宝宝的大便夹杂着奶瓣或发绿、发稀,妈妈就会紧张得不得了,以为是宝宝消化不良或患肠炎了,这其实是正常的,即使宝宝大便次数从3-4次增加到6-7次,这也是正常的,只要宝宝吃得好,腹部不涨,大便中没有过多的水分或便水分离的现象,就不是异常的。
如果孩子大便稀少而绿,每次吃奶间隔时间缩短,好像总吃不饱医院,可能是母乳不足了。每天在同一时间量体重,记录每天体重增加值,如果每天体重增加少于20克,或一周体重增加少于100克,则可以增加一次配方奶。
有的宝宝是乳糖不耐受出现大便次数增加,或发稀发绿,伴有泡沫。如果怀疑宝宝大便不正常与乳糖不耐受有关,可以及时向医生咨询。如果确定宝宝乳糖不耐受,母乳喂养的妈妈可以尝试服用乳糖酶制剂。配方奶喂养的可以尝试更换低乳糖或无乳糖配方奶。
宝宝一吃就拉
很多妈妈一定有这样的经验,宝宝奶一喝进去,马上就大便,尤其喝配方奶的宝宝,更容易出现这样的状况。这是正常的,宝宝肠道神经发育不完整,肠道极易被激惹,宝宝的吸吮动作喝吸进的奶液,都可能成为刺激源,刺激肠道蠕动加强、加快,结果就会一吃就拉。
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之内排出胎便,胎便呈粘稠墨绿色。胎便排出后,大便颜色逐渐转黄,3-4天转为正常新生儿大便。如果新生宝宝出生24小时仍没有排出胎便,要及时告诉医生,检查是否有肠梗阻。
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呈金黄色,粘稠状,颗粒均匀,一天可达4-6次。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大便颜色比较淡,呈浅黄色,可成形,也可呈粘稠状,颗粒不太均匀,大便里有未被消化的奶瓣,一天1-2次。有的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大便也比较稀,次数比较多,色发绿,有时有些水分。
如果大便中水分很多,或便水分离,或大便呈稀绿色,或有较多粘液,或大便次数达10次以上,或有特殊的臭味,要意识到宝宝可能患了腹泻。如果宝宝精神好,除了大便不正常外,可只带大便到医院化验。宝宝腹泻如何处理我曾专门在朋友圈介绍过,有宝妈想了解的可以问我
宝宝便秘应该先考虑妈妈的饮食结构是否合理,采取的喂养方式是否正确,宝宝摄入的乳量是否充足,然后针对可能的原因进行纠正。
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容易发生便秘,大便呈条状、球状,不粘尿布。如果因为配方奶宝宝发生便秘,首先要考虑换不同品牌的配方奶,同时增加喂水量。
母乳喂养的宝宝一般不太会发生便秘,母乳喂养的宝宝如果发生便秘,妈妈首先要考虑奶量够不够,奶量不够,肠道内缺乏残渣,无法产生粪便,自然会出现便秘,乳量充足了,就不会出现便秘。
宝宝便秘的处理手法我也曾介绍过,我朋友圈的宝妈们都知道,在这里就不详细说了
新生宝宝一般不太会发烧,如果担心宝宝体温不正常,家里可以预备一个温度计,最好是电子体温计或耳温计,感觉不对时就用温度计给宝宝凉凉体温。
发烧的处理38.5度以下用物理降温,38.5度以上用推拿或其他绿色疗法,具体方法想知道的可以问我,不一一详细列举
新生宝宝鼻道相对狭窄,血管丰富,容易出现鼻粘膜水肿。新生儿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冷热变化的刺激,鼻粘膜血管出现扩张、收缩、鼻涕增多。如果没有及时帮宝宝把鼻涕清理出来,慢慢就会变成鼻痂堵塞鼻道,加重鼻塞的程度。
有些妈妈一看见宝宝鼻塞就以为是感冒,以为是着凉所致,关门关窗,给宝宝穿衣盖被,结果鼻塞越来越严重。新生儿不能捂,越捂鼻塞越严重,室内不通风,也会加重鼻塞。
当宝宝鼻塞时,可以用我在威兴公众平台在鼻塞一文里介绍的方法,里面所有的方法同样适合新生宝宝。
宝宝出气呼哧呼哧的,喉咙中有痰
这几天有很多妈妈威兴留言说宝宝好像嗓子里有痰,但又咳不出来,就给他吃了一些止咳化痰的药。其实喉咙中有痰,是正常的状态。现在天气变化距离,空气质量又很糟糕。当空气中的脏东西进入气管后,气管壁上的绒毛状物质会想方设法把它们赶出去。这些脏东西就是“痰”。所以,当宝宝有痰时,不要马上用止咳化痰的药物处理,而是要想办法帮宝宝把痰排出来。
让宝宝把痰吐出来的最好的方法是轻轻拍背。妈妈用胳膊托住宝宝的胸,让宝宝向前稍微倾斜,另一只手呈空拳状,轻轻拍打宝宝的背部,等分泌物移到宝宝咽部并咳入口腔时,妈妈手指套上纱布,把分泌物清理出来。如果宝宝把分泌物咽到消化道中,可能引发呕吐,这也是排出痰液的正常办法,妈妈不用紧张。适当给宝宝补充水分,也能稀释呼吸道中的分泌物,帮助痰液排出。
溢奶/吐奶/喷吐
宝宝溢奶和吐奶都较为常见,没有呕吐动作,只是随打嗝、腹部或全身用力等出现的没有痛苦表情的奶液反流甚至流出口腔的现象称为溢奶。伴有呕吐现象,且有痛苦表情的称为吐奶。
出现溢奶和吐奶的原因是新生儿肠胃发育不完整,胃呈水平位,容量小,连接食管处的贲门较宽,关闭作用差,连接小肠处的幽门较紧,而新生儿吃奶时又常常吸入空气,奶液容易倒流入口腔,引起吐奶。
防止吐奶,首先不要让孩子吃的太急,可以用一种剪刀式的哺乳方式,将母乳的乳腺导管压住几个,减缓奶流速度。喂奶时,宝宝的头、上身始终要与水平位保持45度角,这样也会减少溢乳。还要让宝宝少食多餐。
其次,可以在吃奶中间停一下哺乳,给孩子拍拍背,因为有的婴儿胃里积气比较多,孩子不舒服,就会有大量吐奶的情况。吃完奶之后给宝宝拍嗝,用中空的手掌给孩子拍背、轻轻的振动,孩子会很舒服。有的孩子吃奶以后20分钟、半个小时还会吐奶,这种孩子吃完奶以后要进行一到两次甚至三次的拍嗝,一次拍嗝可能不会完全有效果,要是孩子如果没有很好的打嗝,没完没了的话,孩子会有疲劳感。孩子一般会使劲的扭动身体,面部发红,上肢使劲,这个时候把孩子及时抱起来,孩子一般都会打出一个很大的嗝。
宝宝吐奶的时候,妈妈一定要及时将宝宝的身体侧过来,目的是让宝宝口内的奶从嘴角尽快流出来,如果宝宝在仰卧状态,在吐奶之后,你给他擦试的过程中,嘴里还有残留的奶,如果这个时候宝宝一呼吸,容易呼吸到肺里面。应该侧卧,然后再清理干净。
如果宝宝把所有吞咽下去的东西有力的喷吐出来,胃酸或呕吐物可以喷出几十公分,这是喷吐,出现这种状况时,立即给宝宝推天柱骨,揉板门,这两个手法是和胃止呕的。同时要给宝宝断食一段时间。
新生宝宝吃得太急或吃得哪里不对时,就会持续打嗝。最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是:用中指弹宝宝的足底,让宝宝哭,哭声停止后,打嗝往往也就停止了。如果妈妈用了这个方法发现效果不大,可能是妈妈心疼宝宝,不舍得用力,导致宝宝哭的程度和持续时间不够,可以再用点力试试看。
新生宝宝可以适当的让他哭一会会,这样能锻炼他的肺活量,让宝宝的肺完全张开,让气体交换更充沛。
除了弹足底,妈妈还可以按揉宝宝的内关穴。内关位于宝宝手腕的前部,把食指放在与手腕前部相对应的手腕背部,轻轻挤压按揉。如果效果不明显,可以适当增加难度。
挤压胸部:妈妈面对宝宝,两手张开握住宝宝胸部两侧(拇指放在前胸部,四肢放在后背部),轻轻挤压一下,再松开,反复几次。
喂奶或喂水:给宝宝喂点水或喂点奶,都能让宝宝停止打嗝。
捂肚子:用力摩擦手掌,感觉手掌很热的时候,再用掌心捂住宝宝的肚子,轻轻按摩几下。这个方法最好爸爸来做,手掌更大!
如果以上这些方法都不奏效,爸爸妈妈也不用焦虑,这是正常的,宝宝打嗝自然会消失的。
睡眠不安稳
好多妈妈留言说月子里的宝宝睡眠很少,睡得特别不安稳,总是动来动去。
其实宝宝的睡眠和成人不一样,他们有两种不同的睡眠模式:深度睡眠和浅度睡眠。
深度睡眠(非REM睡眠)——在这种睡眠状态中,宝宝是静态的。偶尔他会打哈欠或眼皮跳动,他的呼吸很平稳。这种睡眠状态对宝宝的生长很重要,在深度睡眠中,宝宝会产生生长荷尔蒙,他会“在睡梦中长大”。但是深度睡眠阶段要宝宝4周后才会逐渐出现。
浅度睡眠(REM睡眠)——在这种睡眠状态中,宝宝时常移动身体,发出响声,他的呼吸也不平稳,眼睛一会儿张开一会闭合,这叫快速眼动。有些宝宝在浅睡眠状态还会伸伸懒腰、一会儿扭动一下小身体,一会儿伸一下胳膊,挥舞一下小拳头,一会儿又吮吸起自己的小手,或是嗯嗯的发出声响,扮出怪相……
宝宝每经历15-20分钟的深度睡眠后会经历65-70分钟的浅度睡眠,在宝宝真正清醒过来之前还可能经历数次略为清醒之后又进入浅度睡眠的过程。因此,如果发现宝宝睡眠时间短,睡得不安稳,睡觉时动来动去、偶尔哭闹一两声,都是正常的。妈妈不用马上紧张的过去把宝宝抱起来,可能他正处于浅度睡眠中,可以什么也不做,在旁边静静的观察几分钟,只要没有明显的哭闹,可以先不用理会,可能过一会他又睡着了。如果宝宝一直持续哭闹,再把宝宝抱起来也不迟。妈妈太过紧张,会让原本处于浅睡眠中的宝宝醒来,慢慢就会养成哄着入睡的习惯。
睡眠时间的长短还与宝宝的气质类型、个性有关。我家桐桐就是,在医院的时候可以自己睡小床,回家那天开始,只要把他往小床上一放,不到5分钟,他就会把眼睛睁开,骨碌碌的四处望,这样折腾了四五次,我受不了了,就把他抱到我身边,让他挨着我睡,很快他就睡着了。有的宝宝就是天生气质敏感型,对于这样的宝宝妈妈可以考虑让他挨着你睡。只是睡眠过程中自己一定要警醒,以免发生意外。
生理性黄疸
宝宝出生后2-5天,开始出现黄疸,黄疸是因为新生宝宝出生后,过多的红细胞碎裂,释放出大量的胆红素。而此时的宝宝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比较低,过多的胆红素使新生儿出现黄疸。
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一到两周后会逐渐消退。每天让宝宝适当的晒晒太阳,阳光中的紫外线有利于黄疸的消退。晒太阳时,要直接接触阳光,不能隔着玻璃哦。让宝宝的皮肤尽量多一点裸露出来。但要主要不要让阳光直接照晒宝宝的眼睛哦!
如果宝宝黄疸进展特别快,特别严重,或者宝宝一周后,黄疸没有呈减轻反而加重,就要马上去医院。
生理性脱皮
新生儿出生两周左右,开始出现脱皮现象。有时候,感觉一晚上,宝宝稚嫩的皮肤开始爆皮,然后开始脱皮,宝宝就像涂了一层浆糊,干裂开来。这是正常现象,新生宝宝皮肤的最外层表皮,不断新陈代谢,旧的上皮细胞脱落,新的上皮细胞生成,出生时附着在宝宝皮肤上的胎脂,随着上皮细胞的脱落而脱落,这时宝宝就会出现脱皮。
生理性脱发&枕秃
有些宝宝在出生后几周内会出现脱发,原本浓密黑亮的头发,逐渐变得绵细、色淡、稀疏,有的宝宝还仿佛一夜之间,头发就掉光了。当宝宝出现这种状况时,妈妈不用着急,这是正常的。
有些宝宝还会出现枕秃,很多妈妈担心是不是缺钙引起的,其实,新生宝宝出现枕秃的原因主要是宝宝容易出汗,而宝宝一天24小时大多数时间都是躺着度过的,被汗浸湿的那一部分头皮不断与枕头磨蹭,那一块头发就会掉发明显。这是正常的,等宝宝大一点头发就会越来越好。不要一看到宝宝枕秃,就盲目增加钙的摄入量。
宝宝头顶上可能出现黄色或棕色的蜡质块状物体,这可能是奶痂,这种现象在新生儿和婴儿里很常见,50%的婴儿都有这种症状。可能是因为给宝宝洗澡时没有使用洗发水,仅仅用清水冲一下,或是仅用湿毛巾擦一下导致的。
当宝宝出现奶痂时,不要直接往下揭痂,那样会损伤宝宝毛囊。可以用液体甘油或婴儿护肤油、橄榄油涂在奶痂表面浸泡几分钟,等到奶痂松软了,用婴儿梳子轻轻梳理,把奶痂一点点梳理掉。不要急于一次弄干净,每天弄一点,慢慢弄干净。也可以先给结痂处涂抹婴儿乳液,然后用软刷去除皮肤上的痂块。
婴儿肠绞痛是宝宝最常见的一种状况。有时候宝宝突然性大声哭叫,哭时面部渐红,口周苍白,腹部胀而紧张,双腿向上蜷起,双足发凉,双手紧握,抱哄喂奶都不能缓解,这就是肠绞痛。肠绞痛是小儿急性腹痛中最常见的一种,常常发生在夜间,从出生后2周开始,持续到4个月。
引起肠绞痛的原因还没找到足够的证据,一般认为可能是控制肠壁蠕动的神经发育不成熟、腹部胀气或不良情绪的传染导致的。
如果宝宝肠绞痛,可以试试下面的方法:
揉肚子:在手上涂一层婴儿润肤霜或者婴儿油,按顺时针方向轻轻揉宝宝的小肚子,有助于排除肠道内的气体。
喂奶:这是最容易让孩子恢复平静的办法,吸吮让他拥有安全感,吃母乳还能有效的防止牛奶过敏的发生,所以,这通常也是妈妈们最先想到的招数。有些吃母乳的宝宝也经常有肠绞痛的问题,妈妈要注意自己的饮食中是否有可能引起过敏的成分,例如牛奶、咖啡或辛辣食物等,可以试着停止摄取这些食物,观察宝宝的反应。
襁褓:用小被子将宝宝轻轻包裹起来,让宝宝在襁褓里寻找最熟悉的记忆。襁褓的作用相当于妈妈的子宫,被包裹的感觉可以使宝宝找回在妈妈肚子里的感觉,身体上的不适会逐渐减轻,慢慢安静下来。
侧睡:可以利用侧睡枕将孩子保持在侧卧位。这样的姿势对孩子的腹部有一定压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腹部疼痛。
声音的模仿:用嘴在宝宝耳边有节奏地发出“嘘嘘”的声音。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一直与妈妈腹部大血管内血液流动的声音相伴,这种声音是有节奏且间断的。熟悉的声音会让宝宝有安全感。有些白色电器的声音也会有相似的效果,比如吹风机、吸尘器,所以往往在家中很嘈杂的时候,宝宝也会停止哭泣。
轻晃孩子或保持其趴着玩:将宝宝面朝下放在你的腿上,轻轻摇晃,也能起到一定的镇静效果。宝宝在子宫里通常是头朝下,平时妈妈在活动时,子宫里的宝宝也会感受到轻轻的晃动,和这个动作的感觉比较相似。有时将孩子置于俯卧位也会获得一想不到的效果。
换个环境换个人:很多妈妈都有这样的经验,自己怎么也搞不定的小人儿,带到医院,竟然呼呼睡得正香,或者索***给爸爸,爸爸却觉得妈妈是小题大做,因为在他的怀抱里宝宝很快就停止了哭泣。
粟粒疹和婴儿痤疮
大多数父母都希望宝宝出生后拥有一身完美的皮肤。但事实上很多宝宝出生时都患有皮疹或其他皮肤病,这些皮肤问题可能会一直持续到宝宝出生后的数个星期。
皮疹的症状包括宝宝面部的针尖状粟粒疹,尤其是在鼻子、脸颊和前额部分,在宝宝的身体也可能出现这种症状。这些小肿块是由于宝宝脂腺堵塞造成的。婴儿痤疮和粟粒疹很相似,是由于宝宝的脂腺堵塞而形成的,也可能是毛囊堵塞造成的。
对于这两种皮肤问题,基本没有什么治疗的好办法,时间是最后的药物,随着宝宝的生长,皮肤问题很快就会解决。几周后,他就会拥有美丽的皮肤。
出现红屁屁是宝宝经常会出现的状况。尤其宝宝大一点,睡眠时间长了以后,潮湿的尿布浸着孩子,屁屁就会发红。天气变热时,或是大便没有及时更换,更容易红屁屁。
发现宝宝红屁屁或有尿布疹,一定要及时处理。每天大便后及时用清水清洗臀部。一定要用清水清洗,用湿纸巾擦是没有用的,有些褶皱部位清洗不到。洗完后,给宝宝涂一层护臀膏或其他有隔水作用的护肤霜,也可以尝试涂食用油如橄榄油、猪油、香油等。涂护臀膏时,要像涂面霜一样涂抹均匀,不要涂得太厚,太厚会影响皮肤吸收。尤其是女婴,涂得过厚,霜剂会移行到***,刺激外阴。
纸尿裤也是引起红屁屁的一个主要原因。宝宝出现红屁屁时,除了清洗护臀外,也要及时换别的品牌的纸尿裤给宝宝用用看。
前几天有妈妈发宝宝的照片给我,宝宝肚脐特别膨大,凸出明显。这个宝宝就是明显的脐疝。这是由于腹压的作用,脐带残端逐渐增大,腹腔中的液体、肠管或大网膜进入脐带残端,形成脐疝。
新生儿哭闹、排便时,腹压增高,脐疝增大;睡眠安静时,脐疝减小,甚至看不见。一般脐疝会在1-2岁时自愈,不需要治疗。
如果脐疝过大,要及时去医院。如果脐疝部位的皮肤颜色发生改变,发红甚至发紫,局部压力增高,膨出的脐疝不能被纳回去,宝宝剧烈哭闹,则可能是疝气嵌顿,则需要紧急就医,手术治疗。
腿纹不对称
腿纹不对称最可能出现的问题是髋关节脱位或者发育不良。正常人的股骨与骨盆之间有个髋关节,股骨头在髋关节内活动,走路姿势随意自然,大腿屈伸也很灵活。而髋关节脱位时,股骨头不能正常地留在关节内,滑到关节后上方,失去了正常的屈伸功能。
很多婴儿的腿纹不对称,不用太担心,只是髋关节发育不良,看起来好像是“脱位”,如果实在担心,可以去医院做一个全面的检查。大多数小朋友到最后检查下来的结果都是正常的。
现在的妈妈都太注重补钙,所以缺钙的其实很少,补钙过量的很多。前几天有一个朋友问我,说她怀孕7个月,检查胎盘钙化,怎么办?这就是补钙过量导致的。对宝宝来说也是一样,大家都紧张的为宝宝补钙,常常出现补钙过量的状况。
不管宝宝是喝母乳还是配方奶,只要有正常喝奶,都不会缺钙。如果是预防佝偻病,补充维生素D才是。医生一般建议给宝宝服用伊可新来补充维生素D,除此之外,让宝宝适当晒太阳也是补充维生素D,增加钙吸收的方法。
妈妈帮百科热门内容
微信服务号
礼包领取指南NO.1
关注妈妈帮服务号
即送育儿百宝箱
还有海量免费试用不要白不要!
礼包领取指南NO.2
第1步:扫码成功下载后,首页即可领取新人专属礼包。
第2步:填写收货信息,轻松领取帮宝适新生礼盒,更有机会获得?198帮Box大礼盒!
&&手机客户端&&备孕&&相同预产期&&同龄宝宝2017年2016年2015年2014年2013年2012年2011年&&同城(21个)(11个)(13个)&&妈妈兴趣&&宝宝兴趣&&特别关注&&非常有用
|||||
上海丫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沪B2- 沪ICP备号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新生婴儿为什么的问题_百度宝宝知道&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var browVersion = parseInt(navigator.appVersion);
if (navigator.appName=="Netscape" && browVersion&=4) document.write("&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SRC=\" /afp/door/;ap=282;ct=pu=4c451ece10ff899d0001;/?\" charset=\"utf-8\"&&\/SCR"+"IPT&");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var browVersion = parseInt(navigator.appVersion);if (navigator.appName=="Netscape" && browVersion&=4) document.write("&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SRC=\"/afp/door/;ap=285;ct=pu=4c451ece10ff899d0001;/?\"&&\/SCR"+"IPT&");&/SCRIPT&
为什么新生宝宝会肚子大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var browVersion = parseInt(navigator.appVersion);if (navigator.appName=="Netscape" && browVersion&=4) document.write("&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SRC=\"/afp/door/;ap=284;ct=pu=4c451ece10ff899d0001;/?\"&&\/SCR"+"IPT&");&/SCRIPT&
孩子小,而肚皮却鼓鼓的,很多家长都很着急。那么,肚皮内究竟有什么东西呢?
肚皮内最常见的是皮下丰富的脂肪。只要用拇指与食指把腹部的皮下脂肪一捏起就能发现,腹壁下面都是厚厚的脂肪。腹腔内如果有过多的水、气或者内脏增大;多数情况是疾病的表现。
腹腔内有水,称为腹水。正常情况下。腹腔内有少量的腹水,如果水分过多,肚皮就会向外鼓。引起腹水的原因很多,如全身、慢性心力衰竭、肾病综合症、肝硬化、腹腔内原发或转移的肿瘤等。肠梗阻时,肠子上下不通,胃液或肠液照样分泌,积聚达到一定的量时,也会使肠腔内充满水分。
肚皮里有气。正常情况下,肠腔内的气可以通过肠蠕动经肛门排出;原先腹部胀气很严重,排气后腹腔就会变软。如果有肠梗阻或者肠子蠕动减弱,就会使肠腔内积气。有些婴儿由于肠绞痛而剧烈哭闹;会吞下了较多的空气进入肠腔;极少数孩子由于吃了过多的淀粉类食物(如山芋或面粉)也会使腹腔胀气。
腹腔内的脏器增大,尤其是腹腔内的实质性脏器,如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脾、肾、淋巴结的增大,也会产生腹腔胀气。有时,以上几种情况也可以同时存在,例如肠梗阻或时,肠腔内既有液体,也有空气的积聚;腹腔内脏肿瘤增大并可转移到腹膜,出现腹水;胃、肠穿孔或腹腔外伤;使腹腔内充满气与液体。
如果发现孩子肚皮鼓,应到医院会通过检查和腹部叩诊,看腹腔内是否有水或者脏器是否肿大(增大)。另外;也可做直立位腹部X线摄片检查;以明确是否有较多的气体。
| 36人有用 | 7人有用 | 7人回答 | 4人回答 | 1人回复 | 1人回复
| 16人有用 | 65人有用 | 22人有用 | 14人有用 | 27人有用 | 18人有用
| 4人回答 | 5人回答 | 1人回答 | 2人回答 | 1人回答 | 2人回答 | 2人回答
| 1人回复 | 1人回复 | 12人回复 | 2人回复 | 2人回复 | 1人回复 | 4人回复
宝宝生日或预产期
宝宝出生的前一年最困扰妈妈们的问题是虾米?永远睡不够?一直在...
喜欢被人宠溺地叫着"傻丫头"。因为傻丫头,招人疼。就像这个叫Aries的小姑娘一样。
过敏,是指人体接触到本来对人体无害的物质(食物或空气的过敏原),导致人体产生一些化学物质,而引发不寻常的免疫性炎症反应,对人体造成伤害,这种反应称为过敏。
在对待老公找小三一事,日本女人的所作所为让中国女人无法理解。是什么原因让日本女人对男人找小三视而不见呢?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var browVersion = parseInt(navigator.appVersion);
if (navigator.appName=="Netscape" && browVersion&=4) document.write("&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SRC=\" /afp/door/;ap=288;ct=pu=4c451ece10ff899d0001;/?\" charset="utf-8"&&\/SCR"+"IPT&");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var browVersion = parseInt(navigator.appVersion);
if (navigator.appName=="Netscape" && browVersion&=4) document.write("&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SRC=\" /afp/door/;ap=582;ct=pu=4c451ece10ff899d0001;/?\" charset="utf-8"&&\/SCR"+"IPT&");
北京世纪摇篮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所有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京ICP证010534号
客服信箱: & 电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肠积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