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能吃苦吃不了苦

你吃得了“苦中苦”,为什么没成为“人上人” - 壹心理
你吃得了“苦中苦”,为什么没成为“人上人”
发表于 08:48:23
古语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然而生活中,许多人吃得,而且肯吃苦中苦,却没有成为人上人。最终,他们变得沮丧、挫败、绝望、自暴自弃、愤世嫉俗。社会变革的今天,我们诧异地发现:肯吃苦中苦,难成人上人。为何会如此呢?我们先了解一下”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话所处的语境。它出自于明·冯梦龙的《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公子自思:“可怎么处他?”走出门来,只见大门上挂着一联对子:“十年受尽窗前苦,一举成名天下闻。”“这是我公公作下的对联。他中举会试,官到侍郎。后来咱爹爹在此读书,官到尚书。我今在此读书,亦要攀龙附凤,以继前人之志。”又见二门上有一联对子:“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可见,这是出自于读书人的语境。在当时自然经济条件下,社会生产结构单一,人们的精神生活路径几乎是唯一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实现的途径是:学而优则仕,也就是读书。读的书也相对枯燥,仅限于《四书》、《五经》等。在“一朝金榜题名时,十年身到凤凰池”的巨大诱惑下,在读书这条艰苦的道路上,他们不仅需要自我激励,更需要不断锤炼心志。于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个金科玉律就应运而生。因为有了既定的目标和路线,这种方法被古代那些穷书生用来一夜逆袭并屡试不爽。因而具有了巨大的精神力量。可是,现代社会不一样。它是多元化的,成功的定义有很多种,成功的途径也有很多种。不能只靠读书学习了,而且,引领社会发展的不再是道统继承和知识占有,而是对知识的应用和创造,即技能和创新。而在当今社会依然秉承“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一理念的人,潜意识里似乎已经沾染了不少书呆子气。这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了。从人类精神指向看,古代社会是内求的,现代社会是外求的。当我们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时,其实也暗含了我们面对苦难时的应对方式。这话的意思是,我要通过&吃&的方式把压力给消化掉,从精神分析角度看,这是一种向内的攻击或压抑。它是一种消极的防御机制,使用过多会损害心理健康。当今社会,更多的是轻而易举的富足,吃尽了苦却吃力不讨好的却也不少见。一、吃了苦,没幸福2004年的马加爵事件震惊全国。一个来自贫寒乡村的优秀孩子,刻苦学习(从小都是优等生),忍饥挨饿(一天两个馒头一壶水),磨砺意志(一年四季都洗冷水澡,坚持高强度体育锻炼),可谓是在践行着”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一信条。然而,生活境遇中,马加爵并没有成为人上人,反而是一个处处感觉低人一等,时时被人挤兑讽刺的一个人。结果,在自尊被践踏和良好自我感破灭时,他绝望了,举起了愤怒的大锤。我们不知道,如果在很多年前有人告诉马加爵“吃得苦中苦和方为人上人”两者没有半毛钱关系的话,他还会不会有那么大的心理落差?二、肯吃苦,会更苦我们常常给自己猛灌鸡汤:“每一种痛苦经历都是一笔财富。”“你现在处境不好,是因为上帝要给你更好的。”“苦难是一所好学校。”“受得了多大的苦,就能享多大的福。”“年轻辛苦,老来幸福”……然而,在心理咨询中,我们发现那些被心理问题折磨的来访者,他们所受的苦常人很难体会和想象得到。他们大都表现出了超强的吃苦能力,但是,结果却并没有好起来,而是痛苦生成了更大的痛苦,不幸制造了更多的不幸。甚至从某种角度来讲,他们的问题就是太能吃苦。他们在精神之路苦行着,越走越累,最后精疲力尽,绝望、自虐、自杀。总之,可谓是吃得了苦中苦,却没做成人上人。与之鲜明对比的是,那些不愿吃苦的来访者,他们或主动求助,或放弃抵抗,最终的结果是,少吃了些苦头,学会了自我关怀,尝到了生活的甜头。从心理学上来看,我们的心理问题是由于内心的冲突和压抑造成的。而我们选择跟自己较劲,与思想斗争,这无疑是巨大的心力内耗。久而久之,会让自己心身俱疲。这样的吃苦无异于自虐。三、对吃苦成瘾-习得性无助人都有享乐的本能需要,然而有的人却习惯吃苦。似乎日子好过一点就会让他们变得不安。很多农村的老人,从小吃惯了苦,子女长大后有能力接他们去城里享福,他们反而适应不了那种享乐的生活,而更喜欢回到农村去吃苦。有的两口子,生活总不太平,似乎平静一段时间就要闹上一闹,好像在他们看来日子过得和谐、平静是危险,不踏实。可能中国人的骨子里早已被种下了一些谶言,比如“福兮,祸之所伏”、“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使得国人对快乐有一种畏惧和禁忌,反之,他们更乐意吃苦。“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几千年来,文人推崇吃苦精神,统治者为了奴化人民更是大力讴歌。如鲁迅所知,国人因为奴性意识深重,最大的心愿莫过于能做“太平犬”了。事实上,心理学上把这种沉迷于痛苦的现象称之为“习得性无助”。心理学家塞利在1967年做了一个实验。他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铃声一响,就给狗施加难以忍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于是在笼子里狂奔,屎滚尿流,惊恐哀叫。多次实验后,铃声一响,狗就趴在地上,惊恐哀叫,也不狂奔。后来实验者在给电击前,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倒地呻吟和颤抖。它们似乎丧失逃跑的本能。它本来可以主动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种无助感是后来学习的,所以心理学家称之为“习得性无助”。其实,习得性无助现象在人类身上也普遍存在。在电影《心灵捕手》中,来自贫民窟的主人公威尔,拥有天才般的智慧,却不敢让自己过上“正常”生活,在大学里做着清洁工的工作,平日里喝酒、泡妞、卖弄聪明。后来因为随意解答了世界数学难题而结识数学家蓝勃教授,蓝勃教授期望威尔能重视并发挥自己的天赋异禀,不再恶作剧、耍蠢、吹擂而浪费生命;最终在其大学好友尚恩的心理辅导下,威尔开启了自己的新生,有了优秀可人的女友和令人艳羡的工作。为什么天才似乎更喜欢吃苦,而不愿意过上好日子呢?这种行为有点类似于成瘾,虽然知道有害,却不断地重复。比如在个案中,有的女性,学识能力均卓著,却频频爱上渣男。这让人不解,为什么她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而要去选择一条苦难之路呢?原来,在她小时候,家庭环境非常的恶劣,父亲瘫倒在床,妈妈跟别人私奔,她和父亲相依为命,母亲的缺位,使得她更渴望伟大、无私的母爱,她无微不至地照顾着父亲,俨然母亲照顾着孩子。所以成年后,她不自觉把这种模式带入与异性相处中。于是,越是可怜、落魄的男人越能激发她的爱欲,她辛苦的付出、牺牲,换来的确实背叛和伤害。事实上,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有“对痛苦成瘾”的倾向。改变这种对痛苦成瘾的状态,最好的办法就是增加幸福的经验,淡化吃苦的体验,改变习得性无助。因为幸福生成幸福,不幸制造不幸。四、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吃苦会强化一个人的奴性日,两名有前科的罪JanErikOlsson与ClarkOlofsson,在意图抢劫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内最大的一家银行失败后,挟持了四位银行职员,在警方与歹徒僵持了130个小时之后,因歹徒放弃而结束。然而这起事件发生后几个月,这四名遭受挟持的银行职员,仍然对绑架他们的人显露出怜悯的情感,他们拒绝在法院指控这些绑匪,甚至还为他们筹措法律辩护的资金,他们都表明并不痛恨歹徒,并表达他们对歹徒非但没有伤害他们却对他们照顾的感激,并对警察采取敌对态度。更甚者,人质中一名女职员Christian竟然还爱上劫匪Olofsson,并与他在服刑期间订婚。这似乎在表明,吃苦会让人产生受虐倾向,甚至情感倒错。后来,人们发现这种被研究学者称为“斯德哥尔摩症候群”的事件,令人惊讶的普遍。这种症候群的例子见诸于各种不同的经验中,从集中营的囚犯、战俘、受虐妇女与乱伦的受害者,都可能发生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体验。包括发生在美国的琼斯教主案和中国的邪教自焚案也是如此。看上去,人性能承受的苦难似乎有一条脆弱的底线。一个人沉迷于苦难,久而久之就会沦为苦难的奴隶,失去对苦难的抵抗力。它其实是一种心理的认同机制。我们越想着吃苦,就越安于吃苦。越安于吃苦,就越能吃苦。越能吃苦,就越不能幸福。这既有吸引力法则的缘故,又是自我实现的预言。人生的目的是让自己幸福,但这个过程同样也应该是轻松、快乐的,我们没有必要把自己搞得那么苦逼。
暖男心理咨询师、壹心理最佳专栏作者
愿我的陪伴与支持,让你能够真正地做自己,成为自己。
400.00元/50分钟
好评率100%
心理咨询可以节约人生成本。为什么有的人第一次吃辣木籽是苦的?
&&&&包装很好,快递给力,价格便宜,很满意
还行,吃了几个,送给别人几瓶评价方未及时做出评价,系统默认!不错!
打开之后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意外”来形容。好大一包分量也足。另外还加送一小包。超实惠哒。喜欢。喜欢。强烈推荐好东西谁用谁知道,已经是第二次买了,店家态度一如既往的好,吃完还会再来
超级赞没有更多的语音爱爱爱。产品和描述的一样开始吃感觉苦可后来甜的喝水也甜给吧
特意用了几天才来评价的,用了管用。产品收到了厂家发货速度很快的很满意的
很好喝,不错的,很喜欢,家里人都很喜欢,值得信赖。包装不错,饱满,颗粒比较大。
还行吧,一直在这家买,懒得去找别家的。质量很好,跟厂家描述一样,物流速度很快,满意
还可以效果再看。
&&&&厂家发货快,产品质量好,个头很均匀,口感不错,满意。服务超好哦。
尝了尝口感很不错,新鲜饱满分量足,纯天然绿色食品,家人很喜欢,需要还来,发货及时,厂家服务也热情。服务态度好。厂家,很讲究,,说就是觉得不好意思,才来评价
东西收到了,老板发货速度超快的,物流也快。东西包装严实。和描述的一样辣木籽颗粒饱满,品质一流,货真价实。很满意的一次购物。好评。挺好的,就不知道效果如何
货到了,和描述的很相符,好厂家!东西很实惠哦,支持厂家。刚收到吃了一颗,说不出是什么味道,感觉啥味都有,混合味,涩,酸,闹不登的反正,按照说明难道是我身体毛病太多了!
不错老人说挺全的,很开心,谢谢了。产品非常好,就是有点苦不过还行,好朋友很满意
物流有点慢不过第一次买不知道效果怎么样应该还是不错的?。东西不错,物流也很快,!
怎么说呢,有点后悔买了。收到了,我是开始觉得先甘甜后苦味的,不过很喜欢这味道,好吃。100克还不少呢。一铁盒。慢慢吃了,五分。
非常好的营养滋补调理食品
&&&&商品已收到,货真价值。不错喜欢厂家很热情物流也一流快。物流速度很快,颗粒不错,很新鲜。鲜甜。第二次购买了挺不错的,比之前买的那家好很多,颗粒也很大,吃起来口感苦涩,但是回甘长久不错。
东西收到了打开看来不怎麽好先吃吃看给五分吧。包装还可以,个头稍小,颗粒比较饱满。
吃起来甜甜的,壳泡水喝起来也甜。有些坏的里面有小虫子。最近有事没在家,评价晚了,产品质量很好,很好吃的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穷人普遍更能吃苦吗?为什么有的穷人吃不了苦? - 知乎10256被浏览2877480分享邀请回答18K117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8K21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现在的90后,吃不起苦?-金华晚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20版:关注
&&&&&&&&&&
现在的90后,吃不起苦?
“90后”独白:我们没有那么大的压力 滕谦
  如同当初的60后、70后担忧80后一样,现在的90后也成了众矢之的,其实,他们所处的时代不一样,想法真的和其他年代的人不同,他们或许有一份很普通的工作,但每天与父母在一起,衣食无忧,其乐融融;他们或许在单位里表现一般,但私下里还有一份赚钱的工作;他们可能跳来跳去,不知道什么适合自己,但一旦找到目标,就会奋力争取……  A&父母说女孩子稳定就好  网友“Lilin”&&1991年出生&2013年大学毕业  最近,看到很多人在找工作、换工作,我也蠢蠢欲动。但想归想,真要我辞去现在的工作,我十分舍不得。现在的工作是市区一家事业单位的合同工,工作内容轻松,但一个月的工资只有2000元。现在物价那么高,女孩子都爱打扮,也要参加聚会,一个月下来,不靠家里救济就很不错了。  我妈说,她和老爸不指望我的钱养老。老爸在厂里上班,老妈自己开着一家小饮食店,生意不错。她有时还主动塞钱给我,说你看你穿衣服都那么素,去买点好看的衣服来,这样子找不到男朋友的。老妈一个人的收入有时就抵我几个月的工资。  其实我的能力不止于此。我会画画,也考了美术老师的教师资格证,周末也跟着老师学怎么教孩子画画,我想成熟一点后,自己开一家小型的美术培训班,那样收入会比现在好。  其实大学毕业后,我回到金华找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广告公司当设计师,我对这份工作挺喜欢的,只是这家公司的设计师都是男的,他们很忙,也经常加班,就我一个女孩。还没过广告公司的试用期,我在人才交流市场看到了某事业单位招合同工的招聘信息。工资低,是当时就知道的。不过,一直以来,老妈一直教育我,一个女孩子工作不能离家太远,有份稳定的工作,最好是那种体面点的工作,再嫁个好人家就可以了。冲这一点,体面、离家近、工作休息日稳定,我投了简历,还顺利地通过了笔试、面试。  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我常常问自己,人生就这样在无所事事中度过吗?曾经我也是个犹如白领一样游走在写字楼里的女孩。在外省读大学时,大四的最后一个学期,我被老师推荐到中新社在当地分社的活动策划部门实习,带我的老师很用心,并没有将作为实习生的我置之于外,反倒什么事都会让我参与,让我学会了很多东西,尤其是为了一个活动项目如何落地,怎样策划又该怎样招商,这些方方面面的沟通技巧,让人印象深刻。  当我拿到毕业证时,实习单位很希望我留下来,但当时觉得那种为一个活动、项目四处奔波的工作十分辛苦,可现在,过着这样碌碌无为的生活,我也瞧不起自己。  是辞职找新工作,还是协助老妈开个分店,还是办培训班,这些念头都在脑子里翻来覆去,却都难以找到一个坚强的理由让我下定决心。  B&换了五六份工作,渐渐找到职业目标  网友“麦糠”&&1992年出生&&2013年大学毕业  最近,我在准备市区某银行的招聘考试,拒绝了家里人帮忙找的一份会计工作,家人觉着,为什么不边做会计边备考银行,等考上了再辞也行。可我觉得那样没意思,还不如先考完再说。  我知道家里人着急,从毕业到现在,我换了五六份工作。我大学实习是在兰溪的一家纺织厂跟会计学业务,两个月的实习,让我看到私人企业的无序,忙起来会很忙,要你加班就得加班。我还是喜欢稳定的工作,所以毕业后,我成了市区某事业单位的合同工,在大厅做服务类工作。这份工作我做了将近1年。可是工资实在太低了,1000多元一个月,过生日、朋友聚会、唱KTV……很快这些钱就没了,没钱了只好向家里拿。因为过得拮据,我想我必须得换工作。  辞去那份工作后,我进了老家镇上的银行。帮忙牵线的亲戚跟我说,好好干,像我脑子这么灵活,是有机会成为正式工的。银行的工资待遇比之前高,但没什么休息日,再加上女朋友一个人在金华,我不放心,想想熬到正式工不知要到猴年马月,4个月后,我决定辞职到金华找工作。  后来,我去过金西开发区的企业当会计助理,老板娘太挑剔,上了两个星期的班,我决定辞职。我也去过郊区的一家科技园应聘某公司的业务员,看到公司里就两三个员工,让人觉得有些不靠谱。去年年末,我参加了银行招聘考试,通过了笔试,两次面试,最后却无疾而终,让人有种坐过山车的感觉。  虽然没有工作的日子也照过不误,但渐渐让人发现,银行职员是自己喜欢的职业。如果能在市区当一名银行职员,就可以既满足自己的待遇需求也可以照顾到女朋友。所以这一次,我要好好准备。  C&工作之外继续学手艺,不怕没饭吃  网友“梦先生”&&&1992年出生&&&2014年12月退伍  春节长假一结束,我就到新单位报到上班了。新的工作跟文字打交道,如果顺利通过试用期,我可以拿到3000元左右的月薪,不用风吹日晒,还有正常节假日,不管是我还是父母,都觉得这样还不错。  几年前,因为生意欠下的债,父母压力很大,直到去年才把债还清,现在两人经营着一家推拿店,干的是辛苦活,但收入是实实在在的。去年12月,我退伍回来,在那段没工作的日子里,就跟着老爸学推拿,一是帮忙,二是想着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至少我还有一门手艺,不怕没饭吃。  现在我找到的这份新工作任务量不大,基本在工作时间内都能将稿子完成。下班后,我就直接回老爸的推拿店帮忙。  白天上班,晚上帮忙推拿,这样的日子,我觉得挺好。这几年,因为父母做生意而经历的起起伏伏的生活,让我感觉眼下这样平稳生活的幸福。  有意思的是,推拿手艺现在还成了我的第二张名片。一天在单位上班时,我听到办公室的同事喊累,他一听说我会推拿,就让我试试。很快我的名声就在同层的同事间传开了。有了这张名片,我不仅被人认识,也很快地与同事拉近距离。新年有这样愉悦的工作坏境做开端,我对退伍后的人生很有信心。  D&兼顾工作与微店,谋生与兴趣两不误  网友“林蝴蝶”&&1992年出生&&2014年大学毕业  我目前的工作,严格来说,有两份,一份是白天在一个公司里当文员,另一份就是下班后经营自己的微店。  毕业那会儿,我妈对我说,不指望我赚多少钱,只要我安安心心上班,家里条件也不差,这样几个条件加在一起,嫁个好人家不成问题。在老妈的牵线下,我到了现在这个公司里做文员,工作没什么压力,也不会太忙。  至于经营微店,是因为自己喜欢。有一家微店,我经常在它店里买东西,店主做的是海外代购,会直播自己购物的图片或小视频,让人觉得真实可靠。  不久,该店要招代理,我就打算试一试,在我下班后的时间里经营。开微店,倒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那番认识好东西的好奇心。加上做代购又不需要成本,需要的只是时间和沟通,根据顾客下的单子采购,我把单子发给微店主,对方采购好了再给我发货,生意风险较低。本来没有做业绩的压力,纯粹是靠自己的兴趣在做,没想到,也逐渐有了一批稳定的顾客群。  一段时间做下来,买东西的人时多时少,好的时候收入比我月工资高,但我从没想过辞掉工作去做微店。如果全心全意做微店,太辛苦了,像现在这样既有稳定工作又有感兴趣的微店,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  记者手记:  个案不能代替全体,少数不能说明主流,但90后身上明显的代际烙印,清晰可见。他们更关注自身,且充满自信,也尊重多重选择。从这一点来看,他们活得更像自己,也比以往任何一代都更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而这一点,并没什么不好。  同时,不难发现的是,90后们也比以往的一代更懂得社会的“潜规则”。在我们所采访的几位90后中,他们熟知好的工作并非只靠自己的能力那么简单。在找工作的路上,他们都会依靠家人帮忙。而关于女孩子工作嫁人的问题,更是有着相似的“听妈妈的话”。  当站在90后之前的前辈们以一声叹息的方式感叹着90后的感情用事、对工作不负责任时,我们也看到了时代变化,家庭教育从对孩子的严厉到宽容,家庭条件的宽裕,造就了孩子面对工作时的随心所欲。  这样的变化,是好是坏,无从评判,社会自有优胜劣汰的规则。只是这样的代际差异,不禁令人想起去年蒋方舟在南京做演讲时,为自己的演讲取的一个小标题———“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这句取自德国著名作家尼采的话,在蒋方舟看来,时代不是用来迎合的,不是用来适应的,不是用来战胜的,是需要你在身上克服的。  所以,不管是90后,还是70后、80后,时代总是一样,它永远都是给年轻人机会,而且只给一小部分年轻人机会。懂得了这一点,90后应该更能懂得,谁才是自己职场上真正的“敌人”。本报记者&滕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能吃苦的人性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