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天子国学,天子之学称"辟雍",诸侯之学称"泮宫".是 否

[标签:标题] 篇一:中国教育史个人整理 第一章 原始时期的教育 (一)关于教育起源的学说 1、生物起源说 代表人物:勒图尔诺(法国社会学家) 核心观点:教育是由“盲目嘚自发的力量起着作用的那些自然 规律所决定的”(《动物界的教育》) 问题:将教育概念“生物学化”,抹煞了动物和人的活动的本 质區别没有将本能的活动与社会性活动区分 2、心理起源说 代表人物:孟禄(美国教育史学家,) 核心观点: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是教育产生的基础 问题:儿童的模仿更多的是一种自发的而非有意识、有目 的的活动不具有社会性;模仿是一种学习机制, 是教育发生的条件而不是教育本身。 3、劳动起源说 代表人物:恩格斯 核心观点:教育起源于劳动 问题:忽视了人类自身生产和繁衍的需要人类的发展史 也是人类文明的传递史,人类为了生存的延续需要 把上一代的知识经验传递下去 4、需要起源说 代表人物:孙培青 核心观点:教育起源於人类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人类自 身身心发展的需要 问题:用“需要”解释一个事物的发生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方法,取消了事物的特殊性使理论更加模糊不清。 (二)对教育起源的反思与断想 1、任何一种现有学说都无法令人信服的解释教育的发生 2、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現象其产生有着复杂的社会动因 劳动 经验的传递 风俗习惯 行为方式 社会禁忌 语言 3、每一种社会现象都是相互影响、相互推进的(复杂性思维) 政治(社会组织方式) 经济 文化 4、每一种新事物的出现都源自于对旧有事物的批判 5、教育产生的直接动因:本能的活动不足于承载經验等的传递 6、教育产生的标志:有目的、有意识的传递活动出现 (三)中国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1、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 2、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包容多方面 3、教育在生产生活中进行 4、教育的手段局限于言传身教 5、男女教育有别,根源在于分工 6、教育还没有专门嘚场所和专职人员 第二章 夏、商、西周天子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第二节 西周天子的教育 关键词:奴隶制全盛时期、分封制、井田制、宗法等級、阶级对立、“以礼造士” (一)在文化教育上历史特征:学在官府 名词解释:奴隶主贵族建立国家机构为了管理的需要,制定法纪規章有文字记录,汇 集成专书由当官者来掌握,这种现象历史上称为“学术官守”并由此造成“学在官府”。 显著特点/原因:唯官囿书而民无书 唯官有器,而民无器 唯官有学而民无学 (二)西周天子的教育制度 1、家庭教育 内容:生活技能和习惯礼仪规范数的观念方位观念时间观念性别教育 特点:按儿童年龄不同提出不同要求,有明显的计划性 2、小学教育 教育对象:贵族子弟、平民子弟 学习年限:約7年 教育内容:德、行、艺、仪 地点:设于王宫内 性质:国学 3、大学教育 学习年限:约9年 教育内容:礼乐射御 《诗》《书》 性质:国学 4、鄉学 设置地点:王都郊外六乡行政区 性质:地方学校 类别:家塾党庠州序乡校 教育内容:德、行、艺 与国学存在联系:择优推荐至国学 5、官师合一 教师由政府职官担任 (三)六艺教育 名词解释:西周天子的国学、乡学、小学、大学都以“六艺”为基本学科六艺教育起源于夏 代,商代发展西周天子在继承商代六艺教育的基础上,使它发展充实具体包括:礼乐、射 御、书数。 1、礼乐 内容:礼:政治 道德 礼儀 乐:诗歌 音乐 舞蹈 作用: 礼的作用在于培养奴隶主阶级需要的政治伦理、思想道德和行为方式 乐具有多种作用,包含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在其中 2、射御 内容:射:射箭御:驾驭战车 作用:进行军事训练,养成健壮的体魄和精湛的战术P22 3、书数 内容:书:文字读写 《史籀(zhou)篇》(中国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 数:符号甲子纪日法 计数 十进位法四则运算 作用:书数是文化知识的教育是进行其它教育的基础。 西周天子的教育内容可以总称为六艺教育它是西周天子教育的特征和标志。 第三节 春秋时期教育的变革 (一)私学兴起的原洇 士阶层的变化与教育的新需要 私学兴起的重要原因:士阶层的变化 “养士”之风造成士数量增加,产生了对教育的需求使私学兴起 (二)私学对教育发展的贡献 1、学在四方,促进了学术下移 2、政教分设有独立的组织机构,成为独立的活动 3、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 4、使官师分离教师成为独立的、专门的职业 5、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使教育思想理论有较大发展 第四节 孔丘的教育思想 孔丘(公元前551—公元前479

内容提示:自考0464中外教育简史 历姩真题 汇总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30| 上传日期: 20:53:56|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周天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