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口瀑布中不寒而栗的成语故事领悟磅礴内涵真传和四个灌醉是什么意思

2009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记叙文篇_甜梦文库
2009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记叙文篇
2009 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记叙文篇 1、黄冈市 2008 年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读《假币》,完成后面题目。(16 分) ①人有时一犹豫就错过了良机,辰这样想。此时老教授正在滔滔不绝地和新生们沟 通感情,辰就没办法把两千元钱交上,而早上乘乱交这笔钱再好没有,可那时辰就是犹 豫了一下,错过了,辰为此如坐针毡。 ②终于熬到了下课,辰把钱递上,这时,辰脑子嗡的一声,大片空白,他感到一种 灭顶之灾的降临,还好还好,老教授点了点,装在上衣兜里。 ③辰这一夜没合眼,那钱是单独交的,万一老教授发现了呢?为了进京到这家文学 院深造,他卖光了全部药材,没想到该死的药贩子在交款时夹了三张假币!他曾想到市 场上买点东西零碎花出去,可小贩们不收这假钱,他已没有更多的的钱了,逼急了才出 此下策,但他又怕被识破。假币的事抖搂出来,他如何混得下去? ④辰决定主动坦白,就说不小心夹带了,求老教授容他宽限些日子借来补上,这样 总比当众揭穿好。第二天,辰就恭候在老教授上班的必经路上,见到他说:?老师,我 昨天交的钱……?老教授的脸立刻板起来:?别提你那钱。?辰魂飞魄散,却听老教授 说:?早不交晚不交,偏我揣了你的钱,在市场上走,被小偷割了兜。?啊呀,谢天谢 地!辰一边赔礼,一边回到教室,这贼其实是帮了我的忙呢!辰想。 ⑤兴奋之后,辰又陷入了苦恼。毕竟老教授损失了那么多钱,想到老教授总穿一件 皱巴衣服的寒酸样,他心里就凉了,辰想,好好努力吧,有朝一日我加倍报偿这位善良 无辜的老人。辰勤学苦作,不断写出好文章,连《人民文学》这样的刊物也有他的一席 之地,老教授时常当众夸赞。每当这时,辰就暗自道:等着,老师。 ⑥学习期满,辰直接成了市文联干部,又一年,他又成为省作协聘任的专业作家。 辰一步登天,阔步文坛,名声大得吓人,辰从此再也不愁没钱。 ⑦辰依然惦记着那可怜兮兮的老教授,该彻底了结这块心病了。他为老教授准备了 一万元现金,专程来京。 ⑧老教授高兴:?学生出了大名,不忘师恩,这就好。?坚持设家宴款待高徒。酒 前,辰鼓足全部气力,向教授认错:?老师,我交给您那两千元学费中,混着三张该死 的假币……?他的眼圈红了,并哽咽起来。老教授哈哈大笑:?3 张假币,你还没忘哪? 在,我留着呢,如今集什么的都有,我集几张假币玩玩有何不可??说着,从一本影集 内拿出那几张玩意儿。?老师,那你说让贼偷了……?辰目瞪口呆。?假话。兴你假币 就不兴我假话??老教授说。辰急着问:?为什么?你当时完全可以揭穿。?老教授的脸 色立刻无比严肃起来:?揭穿容易,但我更知道一个山里的孩子该多,艮难,那样做对 他产生的后果不堪设想,为区区 300 元钱扼杀一个人才,吾不屑为之也。? ⑨?老师,?辰扑通一声跪了下来,泪流满面,?我不回去了,我还要跟您学几年, 您一定要收留我!?(有删节) 20.本文叙事主要写了两个情节,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 分) ① ;② 。21.第③段划线句能不能去掉?说说你的理由。(2 分) 22.第⑦段辰觉得老教授“可怜兮兮”的原因有:① ;③ 授在影集中留下那三张假币的原因是: 。(2 分);② 。(3 分);第⑧段写老教23.假如你是文中的辰或者老教授,在假币交出之后,你会采取什么方式妥善处理这件 事情?说说你的处理方式和理由。(3 分)24.研读第⑨段,再自拟一道题目并给出答案。(4 分) 题目: 答案: 答案: 20、①交假币自责愧疚,②表心意深受教育。(意近即可)(2 分) 21、不能。这一段交待假币来历和辰的经济状况,(1 分)为后文辰自责、赎罪埋下伏笔。 (1 分)(意近即可) 22、①老教授穿着寒酸;(1 分)②收到钱后被小偷偷走;(1 分)⑧收到假币却不知道学 生在欺骗他(1 分)。这三张假币来历不寻常,留下它是为当年帮助和爱护学生的行为留 下见证和纪念(2 分)(共 5 分,意近即可) 23、示例:辰:可以及时直接向教授说明情况,表达内疚,向老师认错。(2 分)免得内 心长时间受到良心谴责。(1 分)(言之有理即可) 老教授:可以暗地里找辰谈话,及时指出他的错误,也可以允诺辰缓交学费或帮代交学 费,(2 分)这样可以让辰及时明白并纠正自己的错误(1 分)(言之有理即可) 24、示例:(1)题目:“泪流满面”写出了辰当时怎样的心理活动? 答案:写出了辰明白真相后内心的震撼,激动。 (2)题目:辰决定还要向老师再学习几年,他还要向老师学习什么呢? 答案:学习老师爱护学生,不计较个人得失的高风亮节。 (3)题目: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案:起到了收束文章,再次烘托老教授高尚师德的作用。 (4)题目:辰要求再学习几年,老教授会答应他吗?老教授又会怎么说?请为文章补 写一个合理的结尾。 答案:略。 (说明:拟题目 2 分,拟答案 2 分)2、甘肃省金昌市 2008 年初中毕业与升学考试试题爱迪生传(节选) 81 岁时,爱迪生到了佛罗里达。在他诞辰的那天,纽约的友人们在阿斯托饭店内举 行欢宴,但他本人却不能参加。他发来了一个电报:此刻正愉快工作。 宴席上,梅多克洛夫特站起来向大家报告爱迪生的?工作?: ?由于他那天赋的彻底精神,他现在正探索着一切关于橡胶的种植和制造的知识。 他的目的是想从美国南部各州和其他在冬季冷至零下 20 度的各州中所产生的葡萄藤、 灌木以及杂花中提出橡胶来 。爱迪生先生已经在进行着这一个伟大而艰苦的工作;而 他很安于这一个工作,他依旧以他的彻底的精神,充沛的活力和无限的热忱去处理这个 问题。他对我说:‘我已经研究了 60 年的物理学,而我现在所从事的却是一些全然不 同的学科,因此,我觉得很高兴。' 而现在他在佛罗里达的确处在最紧张的工作中。这 次他带去了实验室中的 7 个助手。临行前,已经收集并试验了 945 种植物,他发现有 很多种植物中含有橡胶,现在他将试验更多的植物,也许是一倍,也许再多些。? 美国种植橡胶的可能的问题对爱迪生来说是一项全新的事业。 10 多年以前,即 1915 年他访问伯班克,在墨巴巴拉的苗圃时,曾与福特讨论了假 如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橡胶供应如何解决的问题。大战过后,爱迪生接受福特的 建议,于 1927 年成立了爱迪生植物研究公司。 爱迪生心想:?橡胶树以外的植物,没有办法生产同性质的东西吗?橡树需要经过 那么些年, 才能采到橡胶, 如果像杂草那样, 每年都能采到同性质的东西, 那就好办了。 ? 他认为,首先应将北美和南美的植物收集起来,依次采取树液进行研究。 不到一年,被派往世界各地去寻找的人采集了约 3000 种植物回到美国。爱迪生对 14000 种植物进行分析研究,几种菊科植物进行杂交,培育了一种含有大量胶乳的植 物。但使用这种菊科植物提胶,造价太高。 1928 年,这个老发明家继续努力地试验。 他说:?再给我 5 年的时间,我一定让美国出现常年产胶的植物!??我希望产量能 增至 100 天 10 磅 ,我们现在还正在开始, 如果工作原理确定了,将来的希望真是 没有止境呢 。? 爱迪生由于患了肾功能失调综合症,便只好放弃了橡胶植物的种植研究。当此项任 务由爱迪生的后继者承担起来的时候,已不再是由菊科植物提取,而是合成橡胶。爱迪 生从野草中提炼橡胶的功绩,受到世人极高的评价。 1931 年 10 月 18 日, 星期日的凌晨 3 点 24 分, 发明大王爱迪生走完了 84 年的伟大 人生旅程。 临终时他说:?我为人类的幸福,已经尽了心力,没有什么好遗憾的了!? 3 天后的 10 月 21 日傍晚,这位发明大王的遗体埋葬在靠近他在西奥兰治克雷 的家的大橡树下。 当时,全美各地熄灭电灯一分钟,以示哀悼。 在这一分钟之内,芝加哥、加利福尼亚、丹佛、纽约,整个密西西比河一片黑 暗。纽约百老汇一片黑暗,世界一片黑暗。接着,从东海岸到西海岸,从城市到乡村, 灯火通明,亮如白昼,世界一片光明。 人们纷纷为爱迪生献上追悼和赞辞, 其中以胡佛总统的话, 最令人感动。 他说: ?所有的美国人都是爱迪生的受惠人!我们不仅生活上接受他的恩惠和利益,最重要的 是我们继承了他的精神遗产!? 15.文章开头写爱迪生 81 岁诞辰时纽约的友人举行欢宴,起了什么作用?(3 分)16.爱迪生为什么对研究生产橡胶这项工作那么投入?(4 分)17.在熄灭电灯哀悼爱迪生的一分钟前后,世界从“一片黑暗”到“一片光明”,这里 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结合原文这样写的作用与好处。(5 分)18.“我们不仅生活上接受他的恩惠和利益,最重要的是我们继承了他的精神遗产!” 你认为爱迪生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是什么?(4 分)19.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说:“工作、爱情、游戏”是人生的三个重要方面,偏废了任 何一方面就不能算作一个精神健康的人。”而爱的声连生日那天都在工作,你认为他算 精神健康的人吗?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6 分)答案: 15.81 岁诞辰,友人为他举行欢宴,而他本人却不能参加,这一情节有力的突出了爱 迪生的忘我工作的精神。(3 分) 16.钟情于科学研究是他一向的品质;为了挑战一个全新的目标(或:研究橡胶是他从 事的全新的学科);为了美国的发展(或“为改变美国橡胶靠进口的状况”)。(共 4 分,答出一点评 2 分,答出两点即可评全分) 17.用光明和黑暗形成鲜鲜明的对比。(2 分)突出爱迪生引导世界走向光明,对人类 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表达了后人对爱迪生的敬仰之情。(3 分) 18.(1)勤勉忘我的工作态度,正如他自己所说:“世间没有一种具有真正价值的东 西,可以不经过艰苦辛勤的劳动而能够得到的”,“发明是百分之一的聪明加百分之就 十九的勤奋”。 (2)为全人类造福的远大抱负,正如他说的:“我的人生哲学是工 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奥妙,为人类造福。” (4 分,每条 2 分) 19.观点明确 2 分,联系文本举例分析 3 分,语言 1 分。 示例一:按这位心理学家的观点,爱迪生的确是个精神不太健康的人,他全部的生 活就是他的事业,生活异常单调,甚至牺牲自己的生日,牺牲了和家人团聚的机会,但 他却为人类作出巨大的贡献,可以说牺牲了他一个人的爱情和游戏,但却给全人类带来 福音,这是更有意义的事。 示例二:心理学家说的是一般人的情况,希望人能全面感受生命。爱迪生的生命中 虽然没有游戏, 但他临终说: “我为人类的幸福, 已经尽了心力, 没有什么好遗憾的了! ” 可见他的生命是充实的,有意义的,游戏是让人得到放松、享受快乐,而这些,爱迪生 都在工作中得到了,每个人的追求都不同,我们不能一刀切。爱迪声的精神岂止健康, 简直充满力3、眉山市 2008 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考试拔掉那颗蛀牙秦素衣①她恨全家人。 ②她在家中的地位很尴尬。姐姐比她漂亮。因为想要儿子,父母坚持要生,结果生 下她,还是女儿。后来,又生了弟弟,弟弟显然是最得宠爱的。父母的理念就是,闺女 是要嫁出去的,对这个家无关紧要,能养着就不错了! ③姐姐不吭气。她却嚷:?凭什么?要不就别生我!?结果挨了打。 ④那时,她就发誓,她要报复所有人,她要让他们知道她的厉害。三个孩子中,她 的学习是最好的,因为,没有别的地方突出,她就拼命地学习。小小的心,长满了恨, 恨是一颗芽,日日夜夜地?茁壮?成长。 ⑤她沉默寡言,经常一个人抱着书,把自己关在屋里。即使看书,母亲也要嚷,不 要费电了。于是,她去邻居的窗下,借着光,可以看到半夜。她是个坚强的女孩儿,坚 强到不会掉眼泪。全镇只有一个考上县里的高中的,那就是她。父母不想让她去读,读 高中要住校,仅吃饭一个月就要花好几十块。她说:?我不吃学校的饭,我自己带饭, 带几个馒头,可以吃一个星期。? ⑥终于去读了,竟然觉得无比自由。一周回家一次,带够一周吃的馒头。冬天还好, 馒头不馊。夏天,有时馒头馊了,她舍不得扔,还要吃掉。吃到拉肚子,一趟趟跑厕所, 可她从来不哭。整整三年,她始终是全年级里的第一名。 ⑦高考成绩下来,她是市状元,去北大读书,整个县城都轰动了。所有人都说,看 人家,吃了三年干馒头,照样上北大。 ⑧去了北大之后,她仍然沉默寡言,打好几份工,为的是不要家里一分钱。而且, 她冰冷的内心拒绝温暖,怕别人算计自己。 ⑨整整四年,她把自己交给了书本,又以学校最好的托福成绩考到美国公费留学。 整个县城又轰动了――这是那个小城中第一个到外国留学的呀。可是,她没有回家去, 没有给父母撑那个虚荣的面子。现在,她是自己的了,与他们毫无关系。 ⑩去美国之后,她还是一个人,无人交流,内心一片空白。没有亲情的感觉,不相 信男人,她的世界里,只有她自己。她去看心理医生,医生说,你太自闭,而且内心充 满了恨。有恨的人,必定不快乐。你应该学会去爱,只有爱,才能拔掉那颗蚀了你心灵 的蛀牙。 ⑾她呆了:是吗?有这么严重吗?一向是别人对不起她啊,所以,她一直拒绝和家 人联系。半夜,她第一次拨通了家里的电话。母亲居然没有听出她的声音来。叫了一声 ?妈?之后,母亲哭了,哀号着,哭着骂着,叫着父亲的名字:?二妞来电话了,二妞 来电话了――?父亲抢过电话,叫着:?妞妞,妞妞……?再也说不出话来。再接着, 姐姐和弟弟都跑了过来。声音哽咽着,好像她恩赐了他们什么。放了电话,她发了一夜 的呆。第二天,又发呆。她决定回国。 ⑿是一刹那间决定的――回国!多少年没有回家了!她带着大包小包――每个家人 的礼物,下了飞机,直接乘出租车回老家。一进门才发现:家,破旧了。两颗老枣树还 在,正在开花,有淡淡的芬芳。爱发脾气的母亲老了,正在树下择韭菜,满头白发;喜 欢打人的父亲在脏兮兮的椅子上躺着。父母抬头看到她的时候,眼神里都是慌乱的,伸 开两只手,不知要干什么说什么了,好像她是客人――她太洋气了,与多年前那个瘦瘦 黑黑的小丫头判若两人!甚至,母亲扑过来后,站在她面前,没敢抱她。 ⒀不知沉默了多长时间,她终于叫了一声?妈!?。母亲哭着,抹着眼泪。她以为 自己足够坚强,以为不会再流眼泪了,但当父亲过来抱住她说:?孩子,回来啦!?她 的眼泪,到底还是泉涌般出来了。 ⒁她把带回来的钱分给大家了,父母一份,姐姐一份,弟弟一份。父母养老,姐姐 能买城里的房子了,弟弟要开个超市,这下,也有资金了。做完这些后,她突然觉得自 己是那么幸福。 ⒂拔掉了那颗恨的蛀牙,原来可以如此快乐。(选自《小小说选刊》2008 年第 8 期,有删改)16.联系全文说说标题《拔掉那颗蛀牙》有何深刻含义?(2 分) ..17. 请根据故事情节――主人公的成长历程, .... 仿照下面的例子在方框内填写恰当的内容。 (字数在 10 字以内)(2 分)地 位 尴 尬,滋 生 仇 恨回 报 亲 情,收 获 快 乐18.联系上下文,体味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1)她恨全家人。(她具体“恨”什么?开篇独句成段,有何作用?)(2 分)(2)小小的心,长满了恨,恨是一颗芽,日日夜夜地“茁壮”成长。(“茁壮” 为何加引号?有什么深刻含义?)(2 分)(3)两颗老枣树还在,正在开花,有淡淡的芬芳。(此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2 分)19.第⑾自然段“她”打电话回来时,家人对她的反应可不可以删去?为什么?(2 分) 20.选文是一篇寓意深刻的小说,并有一定的警示意义,试结合全文作简析。(2 分)答案: 16.“蛀牙”比喻她对父母对家人的“恨”,以及自己的自闭、沉默寡言、性格畸 形发展。警示人们无论在什么时候,对什么人,都要“爱”,才能健康快乐,因为只要 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2 分) 17.不设统一答案。示例:拼命读书(孤独求读),疏远亲情(充满仇恨或畸形抗 争)(意思接近即可,1 分);医生指点,唤醒亲情(重温亲情)(意思接近即可,1 分) 18.(1)①恨父母重男轻女、不让看书、不让读高中;恨姐姐不吭气。(意思接 近即可,1 分) ②作用:放在开头给人一种奇峰突起的感觉,给人悬念感,激发阅 读兴趣,也为后文写亲情回归埋下伏笔。(意思接近即可,1 分) (2)褒义贬用,表明了作者的态度,表达一种否定意思(1 分);这种成长是一种 扭曲了的不正常的畸形成长。(意思接近即可,1 分) (3)渲染一种清新、亲切的气氛(1 分),寄寓着父母与女儿的关系正在解冻,亲 情重新回归(1 分)。(意思接近即可) 19.不可以删去,因为家人的反应让她感受到亲情,重新审视亲情,(或告诉我们 亲情是医治伤口的一剂良药);是她情感变化的关键。若删去,文章的故事情节显得不 连贯,并且削弱了文章的感染力。(意思接近即可,2 分) 20.文章通过写“她”对家人由恨而爱的经历,反映了孩子缺少家庭的关爱会产生 畸形心理的现状。(或当我们在成长中受到创伤,应学会反思、审视、求助,走出心灵 的阴影,走向健康的生活。)文章告诫我们要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让孩子健康快乐地 成长。(意思接近即可,2 分)4、孝感市 2008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等待录取通知的那个夏天那是我人生中最漫长的一个夏天。 我的高考成绩很不理想,仅高出本科录取线 3 分。如果幸运垂青我,我会走进大学 的校门,而一旦稍有闪失,我就会名落孙山。 我的忐忑在逼人的暑热里不断发酵、膨胀,我开始失眠。 父亲常年在外,有一天,他突然出现在我面前。“陪爸爸到乡下转转吧。”父亲说。 我不大情愿,但又不愿让父亲失望。 我们骑着车,穿过郊区…… 父亲似乎有用不完的力气,总骑在我前面。我们到了一条河边。说是河,水却枯了, 裸露的河床是一片开阔的沙滩。对岸一片树林,蓊蓊郁郁的。父亲说:“咱们到那儿乘 凉。”沙子被日头烤得炭一样烫,脚刚踏上去,就被烧得跳起来。 我唏嘘着,下意识地调转车头。父亲说:“都大男子汉了,还那么娇气?”说着,自 顾在前边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虽吃力,却沉稳。我无奈,只得跟随。脚上的感觉渐渐只 剩下了热,后来,连热也没有了,只有麻木。半个小时后,父亲上了岸,我还有段距离。 我不能不钦佩父亲。父亲向我招手,给我加油。我也上岸了,一霎间,我有点儿想哭。 树林的确是个好地方,阴凉很厚,而且有风,把疲惫一点点地舔了去。坐下来扳起 双脚,才知父亲和我都有了轻微的灼伤。父亲说这算个什么呀,他小时候天天就这样光 脚跑,一点儿事没有。但是父亲还是从附近掐了一些草,揉碎了,敷在我的脚上。 父亲说:“现在感觉怎样?” 我笑了笑。我很久没有这么轻松地笑了。 父亲说:“再难的事,一咬牙,也就挺过来了。”① 休息了一阵后,父亲还未尽兴。我们骑上车,又启程了。 这次,我们进了一片农民收摘后的果林。父亲说:“这树上肯定还有果子,你能给 爸爸摘一个解解渴吗?”我点点头,很快发现了一个果子,但长得很高。我不怕,脱下 鞋子爬树。爬到了粗大的树杈上,再爬,树枝越来越细,心里越来越虚。我不能再爬了, 但我多想把果子摘下来。这时,父亲在下边叫我:“下来吃果子。”我循声望去,父亲的 手里竟托着好几个果子!,我爬下树,心灰又自惭。父亲拍拍我的头:“长果子的树不 止一棵啊,总有适合你摘的。”② 第二天,父亲走了,我的心情却好了很多。我开始冷静地想一些事情,心中渐渐踏 实了。 一段日子后,父亲又回来了。父亲拎着网,说:“咱们去河里捉鱼吧。”父亲过去捉 鱼捉得上瘾,只是这些年调往异地,少有闲暇,很少下河了。 我们沿着过去经常捉鱼的河岸走着。该下网了,可父亲不下。父亲说:“走,往上 游走。”这是我极熟悉的一条河,却又是我极陌生的一条河。古朴的桑树、老槐,一人 高的藤草,和愈来愈分不清路的小径。水清得像空气一样透明,螃蟹在临水的洞口和水 中的石块上悠然地爬行…… 我有些沉醉了。 父亲说:“多走几里路,不一样了吧?”③ 我使劲点点头。 忽然,父亲笑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封信,递给我。 我接过来,意外的惊喜让我一下子手足无措,幸运之神站在了我这边! 父亲说:“祝贺你,孩子!以后,还要走得再远一些,像这河,追求无止境啊。” 12.认真阅读文题,想想看,你从文题中得到了什么?(回答两点即可,2 分)13.本文围绕“我不愿让父亲失望”而陪父亲到乡下转转写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 ,第二件事是 ;这三件事叙写了“我”在父亲的诱导下 的过程。(4 分) 14.文中加点的 “厚”和“舔”这两个字,在用字炼意上非常讲究,请分别揣摩其妙处(3 分)。 厚: 舔: ,第三件事是15.文中加横线的三句话,是父亲对“我”饱含深意的教育和启发,第 1 句话告诉我 , 2 句话告诉我 第 句话告诉我 。(3 分) , 3 第16.朱自清的《背影》与本文都表现了如山的父爱,但父爱的表现形式却不一样,《背 影》一文侧重于写父亲为我 。(2 分) 17.等待不仅仅是一种煎熬,更是一种成长。请围绕等待,写一段 80 字以内的文字, 表达你的见解。(3 分) ,本文侧重于父亲为我答案: 12、标题是本文的线索和中心。是一片记叙文。 13、人要在尘世学会寻找精神寄托,只有这样才能摆脱尘世的困扰与重压, 才能最终走出困境,得到身体与精神的解放。 14.学会留一道缝隙,这是生命的大哲学 15.略 16.找到例句,然后评点。 17.表面上是指妈妈牵着孩子走路,实际上指妈妈对孩子的指导,关爱。悲痛中凝聚不屈的力量 ①当阳光再临大地,时针指向 2008 年 5 月 19 日 4 时 57 分 40 秒,天安门广场,鲜艳的 五星红旗缓缓下降。 ②当笛声警报长鸣,13 亿中国人齐身肃立,低首默哀,历史定格在 2008 年 5 月 19 日 1 4 时 28 分。 ③这一刻,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神州共悲;这一刻,山峦无语,江河呜咽,举国同哀! 为汶川大地震中我们的同胞失去的生命,为汶川大地震中我们的同胞遭受的灾难…… ④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 第一次为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伤亡举行的全国性哀 悼活动,也是第一次为自然灾害中罹难同胞降半旗志哀。 ⑤我们向遇难同胞致哀!向那些在黑暗中寂灭的生命致哀!截至 5 月 19 日 12 时,汶川 大地震已造成 34073 人遇难,而这冰冷的数字还在无情地增长。他们是父亲、母亲、儿 女、兄妹,是我们血脉相连的骨肉同胞,是共和国无法割舍的挚爱。这份痛楚,将由 1 3 亿中国人共同承受;这份哀伤,将由中华民族一起分担。 ⑥我们向遇难同胞致哀,向那些与死神不屈抗争的生命致敬!汶川大地震,是对脆弱生 命的无情摧残,也是对生命意志的永恒见证。残垣断壁之下,多少生命依靠顽强的信念 苦苦支撑,不管是否创造了生命奇迹,但他们都与死神搏斗过,与命运抗争过。他们的 执着,他们的不屈,他们的坚韧,他们的渴望,都将作为人类的共同记忆,永远留存在 我们的生命里。 ⑦我们向遇难同胞致哀,向那种生死瞬间的人间大爱致礼!山崩地裂,造成了狰狞恐怖 的自然断裂,却也呈现了可歌可泣的挚爱真情。在灾难来临的瞬间,多少人将生的希望 让给别人;在生与死的边缘,多少人将死的选择留给自己。让我们记住他们的爱,记住 这些普通生命绽放出的温暖光辉,记住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的精神疆界。 ⑧一个文明进步的现代社会,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国家,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的执政党,必定把人的生命Z于最高的价值地位。因为每一个公民都是国家的主人,失 去任何一个生命,都是国家的损失,都是民族的哀伤。尊重生命,铭记苦难,将使一个 国家在挫折中奋起,将让一个民族在磨难中前行。 ⑨7 天 7 夜,气壮山河的生死营救,感天动地的举国驰援,爱心涌动的无私奉献,激发 了中国人民和衷共济、 万众一心的民族精神, 再现了我们民族在艰难困苦面前不屈不挠、 团结奋斗的光荣传统。 历史会证明, 地震能摧毁一些东西, 但它必将以另一种形式重塑。 ⑩救援还在继续,挑战仍在眼前。愿全民哀悼凝聚起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顽强信念, 用我们的不屈斗志和实际行动激励国人,告慰逝者――“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 人民!” 选自 2008 年 5 月 20 日《人民日报》 有删减 18.这是一篇情感凝重、感同身受的文章,全文围绕“悲痛中凝聚不屈的力量”这一主题, 饱含深情地抒写了 和两个方面的内容,表现了中国人民和衷共济、万众一心、的民族精神和中华民族在挫 折中奋起,在磨难中前行的光荣传统。(2 分) 19. 第④段中写为在自然灾难中遇难同胞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和下半旗志哀,在我国还 是第一次,这一举措意味着什么?(2 分) 20. 第⑨段写道“它必将以另一种形式重塑”,试问,汶川大地震为我们“重塑”了什么? (3 分) 21.运用排比,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请任选一处,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品析: ((3 分) 22.汶川大地震后,学校开展了以“加油,四川”、“加油,中国”为主题的系列活动,面对 正在重建家园的同胞,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3 分) 答案: 18.突出孩子在妈妈的关爱中成长。 19.略 20.表明妈妈希望女儿能长久的依恋自己的情感。 21. 我真不知道女儿牵我的手要牵到什么时候,今生今世我们的手还会不会分开5、重庆市 2008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暨高中招生考试 别踩疼了雪 朱成玉 (1)我和女儿在焦急地等待着一场雪的降临。 (2)雪,只在女儿的童话和梦境里飘过。我一直这样认为:没有触摸过雪花的女 孩,永远做不了高贵的公主。我领她到雪的故乡来,就是要让她看看雪是怎样把人间装 扮成宫殿,把人装扮成天使的。 (3) 带女儿来北方, 就是为了让她看雪。 因为我无法为她描述雪的样子, 而-t~x. 是 那么渴望看到它。 (4)雪开始零星地飘起来,我和女儿激动得手舞足蹈! (5)它多美啊,轻盈、飘逸、纯洁,让人爱不释手。 (6)女儿伸开手掌,发现,我们的手掌虽可以接住雪花,但雪花却无法随我们的 爱意时间停留。它只亭亭玉立了那么―会儿,转眼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7)但女儿并没有收拢她的手掌,她依然执著地积攒着手中的白色花瓣。雪渐渐 大了些,女儿小心翼翼地捧着她的雪花,她说把她带回去,在妈妈的坟墓旁边堆一个大 大的雪人。 (8)女儿的话触动了我。原来,女儿一直嚷嚷着要来北方看雪,真正的目的还是 为了她的妈妈。 (9)我不忍提醒她,我们永远也无法将雪花运到南方去。我总是提醒自己:孩子 的心是最纯洁的一片雪地,在他们心灵上经过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再小心,不要弄脏 了孩子的世界,不要踩疼了他们的梦想。 (10)女儿没有见过她的妈妈,在她出生的那一刻,她的妈妈便因为难产离开了我 们。 仿佛一切都有预感一样, 在妻子的日记里, 我看到了她写给自己未出生的孩子的信。 她说:即使有一天她离开了人世,她的魂魄依然围绕在孩子的身边,春天她就是早上第 一缕吻着孩子脸颊的阳光, 夏天她就是那大树底下的阴凉, 秋天她就会变成一朵朵云彩, 冬天的时候她就会变成雪花…… (11)每当女儿问我她的妈妈在哪里的时候,我就会对她说,你妈妈离开这个世界 了,但她爱我们。春天的晨光,夏天的绿阴,秋天的云朵,冬天的雪花,这些都是你妈 妈变的,她一刻都没有离开我们。女儿记住了我的话。在春天,总是太阳刚一露头就醒 了,她说妈妈在唤她起床呢;夏天,她总是习惯把书桌搬到那棵大树底下去做作业;在 秋天,她总是趴在窗台上,托腮凝望天上的云。我知道,她那颗小小的心在用她自己的 方式怀念着母亲。 (12)可在冬天的时候她找不到与母亲的联系了,因为南方没有雪。 (13)这就是她要来北方看雪的原因啊! (14)雪花在天空舞蹈! (15)天空阴暗得仿佛是大地,大地晶莹得仿佛是天空。 (16)夜晚再黑,也压不过雪的白。 (17)第二天清晨,女儿轻轻推开门,小心翼翼地踩出了一行小脚印。她对我说: ?爸爸,顺着我的脚印走,别踩疼了雪。? (18)那一刻,我看到的世界全都是洁白的,包括人的心灵。 (选自《今日教育?读写舫》.阅读全文,说出女儿要来北方看雪的原因。(4 分)14.第⑦段加横线的句子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15.品味语言(7 分) (1)揣摩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说说它的表达效果。 ①孩子的心灵是最纯洁的一片雪地, 在他们心灵上经过的时候, 一定要小心、 小心, 不要弄脏了孩子的世界,不要踩疼了他们的梦想。 ..②爸爸,顺着我的脚印走,别踩疼了雪。 ..(2)第(16)段划线的句子,有什么深刻含义? 夜晚再黑,也压不过雪的白。16.联系全文,说说“雪”在文中有什么象征意义?17.文中第@段有妈妈写给女儿的一封信。在“5?12’’汶川大地震中,也有一位母 亲给孩子留下了短信。这位母亲双膝跪地、双手撑地,用脊梁为她三四个月大的孩子挡 住了垮塌的房屋。在离世前她用手机给孩子留下短信:“亲爱的宝贝,如你能活着,一 定要记住我爱你。”读了这两位母亲的信,你有什么感受?请联系实际作答。(50 字左右) (4 分) 答案: 13.(共 4 分)在女儿心中,雪花是妈妈变成的,通过看雪找到与妈妈的联系,以此怀 念妈妈。(意合即可) 14.(共 3 分)引出下文(或“承上启下”,1 分),由“看雪”的描绘转入对妈妈的回 忆(如答成“爱雪原因的记述”也可)(2 分)。或:为后文写她妈妈离世(2 分)作 铺垫(1 分)。 15.(共 7 分)(1)(4 分)①变抽象为具体(答成“形象生动”也可,1 分)表现出 父亲对女儿梦想的呵护,对女儿的爱(1 分);②用拟人的手法赋予雪以生命,表达出 女儿对母亲的爱,展示出女儿纯洁的心灵(2 分,三点答到一点给 1 分,答到两点即给 满分)。(意合即可) (2)(3 分)人生有再大的不幸(或“困难”、“磨难”,扣“夜黑”。1 分),只要 我们拥有纯洁的心灵(扣“雪白”。1 分),我们就能乐观面对,就能战胜不幸(扣住 “压”。1 分)(意合即可) 16.(共 4 分)①象征母亲美好的形象②象征纯洁的心灵。(每点 2 分) 17.(共 4 分)评分意见:联系两位母亲的信来谈,话题不偏离母爱(1 分);有具体 感受(1 分);联系实际(1 分);语言表述通顺,字数符合要求(1 分)。意合即可。 示例: 两位母亲的信, 让我认识到母爱的伟大。 想到妈妈平时对我的付出, 我要说: “妈 妈,我爱您!6、2008 年南通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抽打心中的樱桃花 ①年少时家中的院子里种了两棵樱桃树。每年春天,樱桃树上总会挂满红得晶莹透 亮的樱桃。摘一颗放到嘴里,令人唇齿留香、心旷神怡! ②有一年的春天,樱桃树开满了花,开得比以往哪一年都要多。蜂蝶在樱桃花间飞 舞,馋嘴的我似乎已经闻到了樱桃那种特有的香甜味,就连在睡梦中,都是满树的樱桃 在冲我微笑。 ③一天早晨,我还躺在床上,就听到院子里传来?噼里啪啦?的树枝摇晃的声响。 我赶快爬起来,冲到院子里。竟看到母亲正拿着一根竹竿在樱桃花间抽打,其中的一棵 好像已经抽打完了,樱桃花像下雨一样落了一地。她正准备抽打另一棵樱桃树呢! ④我赶忙跑过去一把抱住了母亲。任凭母亲如何解释,我都紧紧抱住她的双臂不放 手。母亲无奈之下只能住手,她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也好,到了樱桃成熟的时候, 你就知道我抽打樱桃花的用意了!? ⑤转眼间,樱桃花落了,两棵樱桃树都结满了青青的樱桃。尤其是我从母亲手中保 护下来的那一棵,樱桃结得密密麻麻,数也数不清。我炫耀似的指给母亲看,她笑了笑, 摇了摇头。 ⑥到了樱桃成熟的季节,那棵经母亲抽打的樱桃树硕果累累,一颗颗樱桃仿佛一盏 盏挂在树上的小灯笼。而那棵未经抽打的樱桃树上的果实仍然是一片青绿。我坚持不吃 已经成熟了的樱桃,静候着那片青绿变成点点唇红。 ⑦但结果令我失望, 已经成熟的樱桃被吃光了, 我保护的那棵樱桃树仍是满树青黄, 并且树上的樱桃开始干瘪、变黑、脱落,渐渐的树干上的绿色也退去,变得干枯,毫无 生机。母亲告诉一脸失望的我:这棵樱桃树由于在春天花开得太多,又未经抽打,所以 结的樱桃也太多。由于水分、营养供应不上,它累死了! ⑧母亲用牺牲一棵樱桃树的代价告诉了我一个道理: 。 ⑨人活在世上是不能太贪心的,要学会取舍。心中贪念太多,只取不舍的结果,就 像那棵未经抽打的樱桃树,最终导致你不堪重负、两手空空;而适当的舍弃,看似是一 种失去,但在不久的将来,就会获得更加丰厚的给予和回报! 15.第②段中,作者为什么极力状写樱桃花开之盛和“我”对樱桃的憧憬?(2 分) 16.第⑤段中,“我炫耀似的指给母亲看,她笑了笑,摇了摇头”,请自己的语言分别 描写当时情境中“我”和母亲的心理。(各不超过 40 个字)(3 分) “我”: 母亲: 17.联系上下文,请写出母亲用牺牲樱桃树的代价告诉“我”的道理。(答案写在下面 的横线上)(3 分) 18.根据全文内容,说说标题“抽打心中的樱桃花”的作用。(4 分) 19.阅读课文《错过》选段,结合上文内容答题。(4 分) 人生如奔驰的列车,车窗外不断闪动着变幻不定的景色,错过观赏窗外的美景、奇 景并不是多么了不得的事,关键是不能错过预定的站台! 我们预定的到站并不等于人生的终点。但在人生的终点上,我们最好能含笑地说: 我虽然错过的很多很多,却毕竟把握了最关键最美好的,这样,?错过?便仿佛是碧绿 的叶片,把一生中?收获?的七彩鲜花映衬得格外明艳! 人生的历程, 其意义不只是生命的流逝, 还在于要从生命的长河中获得丰富的体验。 刘心武对?错过?的体悟告诉我们要把握住最关键、最美好的机会,含笑对待?人生的 终点?。 请结合以上材料和对《抽打心中的樱桃花》一文的阅读感悟,谈谈你所受到的人生 ......................... 启迪。答案: 15、极力状写樱桃花开之盛和“我“对樱桃的憧憬,为下文母亲“抽打”和“我”“护 花”作铺垫。 16、示例:我:看,我的那一棵果实那么多,幸亏我执意保护;哼,你那棵就少多了, 后悔了吧? 母亲:毕竟是小孩子,不知道樱桃树疯结的后果,过些日子你就会明白了。 17、“只有懂得适当舍弃,你生命的行囊才会装满更多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或“青涩的 青春只有经过抽打的磨砺才能逐步走向睿智与成熟。” 18、概括了全文的主要情节;由物及人,形象地揭示了全文主旨。 19、示例:无论是“错过”还是“舍弃”,我们心中都要有明确的目标;在实现目标的 过程中我们要学会主动“适当的放弃”。7、浙江省 2008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丽水市卷)初升之月的魅力 [美]彼得?斯坦哈特 ①我家附近有一座小山,我常常在夜间爬上去。城市的噪音变成了远远的低语。在 黑暗的寂静中,我分享着蟋蟀的欢乐和鸱鸺(chīxiū,猫头鹰)的自信。但我来观看的是 月出的活剧。因为,这使我心中重新获得被城市过于慷慨地消耗掉的宁静与明澈。 ②从这座小山上,我已观看过多次的月出。每一次月出,就像美妙的音乐一样,激 动我的心弦,然后又抚慰我的心灵。 ③凝望月亮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对于史前时代的猎人们来说,头顶上的月亮就像心 跳一样准确无误。他们知道,每隔 29 天,月亮就会变得丰满圆润,光华四射,然后生 病消瘦而死去, 接着又再次诞生。 能凭经验懂得月亮的变化模式一定是一件很深奥的事。 ④但我们住在户内的人,却与月亮失去了联系。路灯的闪烁和污染的灰尘像面纱一 样遮住了夜空。虽然,人类已经在月球上漫步,但月亮却变得不是那么熟悉了。我们之 中很少有人能说出当晚的月亮将在什么时间升起。然而,它仍然在吸引着我们的思绪。 如果我们毫无预料地突然看到一轮满月,巨大金黄,挂在地平线上,我们会茫然不知所 措,只能凝眸回望它那端庄的仪容。而对那些凝望者,月亮是会有所赐予的。 ⑤我懂得月亮的赐予是在一个七月的晚上,在山上。太阳已经落山了,我注视着东 面,在一道山脊的那一边有一团明亮的桔黄色的光亮,看上去像林中的篝火。突然间, 那道山脊本身似乎猛地燃烧了起来。接着,那初升的月亮又大又红,由于夏日大气中的 灰尘和水汽而变得形状怪诞,从树林中赫然升起。 ⑥就这样,由于被大地灼热的气息所歪曲,月亮看起来性格乖戾,残缺不全。但是, 当月亮脱离了山脊而升起时,它聚集了越来越多的坚定性和权威感。它的面色变化着, 从红色变成桔色, 变成金色, 再变成冷黄色。 它似乎是从暗淡下来的大地中吸取着光明, 因为, 随着月亮的上升, 下面的山峦和山谷变得越来越暗淡无光。 当月亮脱离了地平线, 胸脯丰满浑圆,带着象牙色的清辉独自挂在那里时,山谷已成了这幅景色中的一些深深 的阴影。突然间,我感到一种自信和一种几乎想放声大笑的欢乐。 ⑦这一幕延续了一个小时。月出是缓慢的,充满了种种微妙之处。要观赏它,我们 必须渐渐Z身于更古老、更耐心的时间观念之中。观赏月亮执著地逐渐升高就是在我们 自己心中找到一种不寻常的宁静。我们的想像力渐渐意识到宇宙的广漠,大地的辽阔, 感到我们自身的存在是多么不可思议。我们感到渺小,但享有特殊的荣幸。 ⑧我常常回到初升之月的身边, 特别是当各种事务把悠闲和梦幻的清晰挤到我生活 的一个小小的角落中去时,我更受到强烈的吸引。于是我就到我的小山上去,等待那猎 人的月亮,巨大、金黄的月亮升起在地平线上,使夜充满梦幻。 ⑨一只鸱鸺从山岭之巅猝然扑下,无声无息,但明亮如焰。一只蟋蟀在草丛中尖声 吟唱。我想起诗人和音乐家,想起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想起莎士比亚在《威尼斯 商人》中创作的罗兰佐说道:?月光睡眠在这岸上何等美妙!让我们在这里坐下,让音 乐之声轻轻注入我们耳中。?我思索着,他们的诗句与音乐是否像蟋蟀的乐曲一样,在 某种意义上正是月亮的嗓音。带着这样的思绪,我那城市生活引起的茫然迷乱融化在夜 的安谧之中。 ⑩恋人们和诗人们在夜里找到更深刻的含义。 我们也都会情不自禁地提出更深刻的 问题――关于我们的起源、我们的命运。在月亮升起时,当我们按照天空的速度减缓我 们大脑的节奏时,魔力就悄悄地笼罩了我们。我们打开感情的阀门,使我们大脑中那些 在白昼里被理智锁住的部分驱动起来。越过遥远的时空,我们倾听古代猎人们的喃喃低 语, 看见久远以前诗人们和恋人们的幻梦重现。 自《读者》,有改动) 5.文章写到了哪些月亮“凝望者”?(3 分)(选6.第⑤节中“月亮的赐予”指的是什么?请联系上下文概括回答。(4 分)7.第⑨节中,作者为什么要写“无声无息,但明亮如焰”的鸱鸺和“在草丛中尖声吟 唱”的蟋蟀?(3 分)8.文中一些句子语言优美而又意味深长。请参照示例,选取一句加以赏析。(4 分) [示例] 句子:每一次月出,就像美妙的音乐一样,激动我的心弦,然后又抚慰我的心灵。 赏析:?每一次月出?如同?美妙的音乐?一样能够净化人的心灵,句子用了一个 形象的比喻,写出了?每一次月出?的美妙所在和作者对它的独特感受。9.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所流露的情感,引发了你什么思考?(4 分)答案: 5.“我”(“我们”)、猎人、诗人、恋人。(3 分,列出 3 个即可给满分) 6.在观察初升之月的过程中,让人深切感受到“自信”“欢乐”“宁静”“荣幸”, 享受这“初升之月的魅力”。 分,要求概括写出初升之月带来的奇妙感受和无穷“魅 (4 力”,酌情给分) 7.为了衬托月光下夜的安谧。(3 分) 8.略。(4 分,句子抄录 1 分;赏析 3 分,要求从语言和内容两方面加以赏析,只写 出其中一方面,最多给 2 分) 9.略。(4 分,能扣住文章的主旨或感情基调,写出一点阅读感悟即可) 8、济宁市二 OO 八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窗前的树 张抗抗 我的窗前有一棵树。 那是一棵高大的洋槐。 树冠差不多可达六层的楼顶。 粗壮的树干与三层的阳台相齐, 碧绿而茂密的树叶部分正对着我的四楼的窗户。 坐在我的书桌前,一树浓阴收入眼底。从春到秋,由晨至昏,任是着意的或是不经 意抬头,终是满眼的赏心悦目。 那树想必已生长了多年。我们还没有搬来的时候,它就站立在这里了。或许,我还 没出生的时候,它就已成为一棵树了。就因为它的缘故,我们曾真心希望能拥有这个单 元的一扇窗。后来果真如愿,我们从此天夭享受着它的清凉与恬静,很是满足,很觉幸 福。 洋槐在春天,似乎比其它的树都沉稳些。杨与柳都已翠叶青青,它才爆出米拉般大 的嫩芽,只星星点点的一层隐绿,悄悄然绝不喧哗。又过了些日子,忽然就挂满了一串 串葡萄似的花苞,又如一只只浅绿色的蜻蜓缀满树枝――当它张开翅膀跃跃欲飞时,薄 薄的羽翼在春日温和的云朵下染织成一片耀眼的银色。 那个清晨你会被一阵来自梦中的 花香唤醒,那香味甘甜淡雅、撩人心脾却又若有若无。你寻着这馥郁走上阳台,你的精 神为之一振,你的眼前为之一亮,顿时整个世界都因此灿烂而壮丽:满满的一树雪白, 袅袅低垂,如瀑布倾泻四溅。银珠般的花瓣在清风中微微飘荡,花气熏人,人也陶醉。 便设法用手勾一串鲜嫩的槐花,一小朵一小朵地放进嘴里,如一个圣洁的吻,甜津 津、凉丝丝的。轻轻地咽下,心也香了。洋槐开花的日子,是我们的槐花节。 槐花开过,才知春是真的来了。铺在桌上的稿纸,便也文思灵动起来。那时的文字, 就有了些许轻松。 夏日的洋槐,巍巍然郁郁葱葱,一派的生机勃发。骄阳下如华盖蔽日,烈焰下送来 阵阵清风。夏日常有雨,暴雨如注时,偏爱久久站在窗前看我的槐树――它任凭狂风将 树冠刮得东歪西倒,满树的绿叶呼号犹如一头发怒的雄狮,它翻滚,它旋转,它颤栗, 它呻吟。曾有好几次我以为它会被风暴折断,闪电与雷鸣照亮黑暗的瞬间,我窥见它的 树干却始终岿然。大雨过后,它轻轻抖落身上的水珠,那一片片细碎光滑的叶子被雨水 洗得发亮,饱含着水分,安详而平静。 那个时刻我便为它幽幽地滋生出一种感动,自己的心似乎也变得干净而澄明。雨后 清新的湿气萦绕书桌徘徊不去, 我想这书桌会不会是用洋槐木做成的呢?否则为何它负 载着沉重的思维却依然结实有力。 洋槐给我一春一夏的绿色,到秋天,艳阳在树顶涂出一抹金黄,不几日,窗前已被 装点得金碧辉煌。秋风乍起,金色的槐树叶如雨纷纷飘落,我的思路便常常被树叶的沙 沙声打断。我明白那是一种告别的方式。它们从不缠缠绵绵凄凄切切,它们只是痛痛快 快利利索索地向我挥挥手连头也不回。它们离开了槐树就好比清除了衰老抛去了陈旧, 是一个必然,一种整合,一次更新。它们一日日稀疏凋零,安然地沉入泥土,把自己还 原给自己。他们需要休养生息,一如我需要忘却所有的陈词滥调而寻找新的开始。所以 凝望这棵斑驳而残缺的树,我并不怎么觉得感伤和悲凉――我知道它们明年还会再回 来。 冬天的洋槐便静静地沉默。它赤裸着全身一无遮挡,向我展示它的挺拔与骄傲。或 许没人理会过它的存在,它活得孤独,却也活得自信,活得潇洒。寒流摇撼它时,它黑 色的枝条俨然如乐队指挥庄严的手臂,指挥着风的合奏。树叶落尽以后,树权间露出一 只褐色的鸟窝,肥硕的喜鹊啄着树枝喳喳欢叫,几只麻雀飞来飞去到我的阳台上寻食, 偶尔还有乌鸦的黑影匆匆掠过,时喜时悲地营造出一派生命的气氛,使我常常猜测着鸟 们的语言,也许是在提醒着我什么。雪后的槐树一身素裹银光璀璨,在阳光还未及融化 它时,真不知是雪如槐花,还是槐花如雪。 四季的洋槐便如一幅幅不倦变幻的图画,镶入我窗口这巨大的画框。冬去春来,老 槐衰而复荣、败而复兴,重新回来的是原来那棵老槐;可是,我知道它已不再是原来的 那棵槐树了――它的每一片树叶、每一滴浆汁,都由新的细胞、新的物质构成。它是一 棵新的老槐树。 年复一年,我已同我的洋槐度过了六个春秋。在我的一生中,我与槐树无言相对的 时间将超过所有的人。这段漫长又真实的日子,槐树与我无声的对话,便构成一种神秘 的默契。 (选自《读者)2007 年第 23 期) 17.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洋槐在一年四季的不同特征。(4 分)18.从文中提供的信息看,你觉得洋槐最可贵的品质是什么?(3 分)19.作者写夏日的洋槐,为什么要着力写暴风雨中的洋槐?(3 分)20.自选角度品析下列语句。(3 分) “雪后的槐树一身素裹银光璀璨,在阳光还未及融化它时,真不知是雪如槐花,还 是瑰花如雪。”21.从洋槐的身上,你获得了怎样的生活启示?树的家族较大,你最敬佩的是什么 树?请谈谈你的理由。(5 分) 答案: 17.答案:春天的洋槐既隐绿又不喧哗,在清风中花香怡人;夏日的洋槐任凭狂风将树 冠刮得东歪西倒, 它的树干却始终岿然; 秋天的洋槐秋风乍起时, 金色的叶子如雨飘落; 冬天的洋槐,赤裸全身而一无遮拦,展示它挺拔与骄傲。 评分:共 4 分。每个要点 1 分。 18.答案:洋槐可贵的品质是沉稳、朴实和坚强。 评分:共 3 分。每个要点 1 分。 19. 答案: 暴风雨中的洋槐更能显示出坚强不屈的性格, 表达了作者对洋槐的赞美之情。 评分:共 3 分。意思对即可。 20.答案:此句运用了回环的手法,细腻地描写了雪后洋槐银装素裹的美丽姿态,给读 者展示了一幅美妙的画卷,使人有如临其境之感。 评分:共 3 分。意思对即可。 21.答案示例:做人应像洋槐那样朴实、坚强,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不懈奋斗。 松树傲雪挺立, 永葆绿色 (杨柳柔软飘逸, 用自己生命的绿色装扮春天) 。 评分:共 5 分。第一问 3 分,第二问 2 分。言之成理,符合要求即可。9、2008 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匆匆 朱自清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 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 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 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 来的尽管来着; 去来的中间, 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 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①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 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 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 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 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 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 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②过去的日子如轻烟, 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 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 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4.文章开头写了哪些自然现象?请加以概括。(3 分) 5.从第二段看,“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的原因是什么?(4 分) 6.从文中划线的语句中任选一句,指出它的修辞手法,并说明其作用。(4 分) .... ①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②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7.第四段中,作者用了一连串问句,表达了他的哪些感慨? 8.珍惜时间,有所作为,是我们从上文中获得的有益启示。请以“时间”为开头,仿照 例句在下面的横线上再写一个句子。(3 分) 例句:时间在农民辛勤的耕耘中,结成金黄的麦穗。 , 。 答案: 4.(3 分)燕子去了又来,杨柳枯了又青,桃花谢了又开。(每句 1 分。意思对即可) 5.(4 分)时间在无声无息中流逝;而自己虚度时日,内心感到不安。(前一句 1 分, 后一句 3 分。意思对即可) 6.(4 分)第①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太阳以人的情态,用“脚”“挪移”把时间的流动 表现的具体可感。第②句运用比喻手法。把日子的逝去比作轻烟被吹散,薄雾被蒸融, 化抽象为形象,表现了“我”在逝去的岁月里没有留下什么痕迹。(任选一句。“修辞 手法”1 分,“作用”3 分。意思对即可) 7.(4 分)①对时光流逝的感叹;②对没有作为的自责; ③对自己要有所作为的渴求。(答对两点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8.(3 分)示例:①时间在学生笔墨的流淌中,绘出了美丽的画卷。 ②时间在冰山悄悄的融化中,汇成了浩瀚的江海。(内容 1 分,表达 2 分。意思对即可)10、2008 年福建省宁德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定格一种倒下的姿势 迄今没有见到为他们留下的影像,定格他们倒在废墟里的姿势。也许根本就没有人为他们留下 过影像。但是,随着搜救人员一点点挖开瓦砾、水泥和砖块,我们依旧记住了这样一种倒下的姿势: 21 岁的幼儿园老师瞿万容,被扒出废墟时,人们看到她扑在地上,用后背牢牢挡住一块垮塌的 水泥板,紧紧护住自己怀里的一个孩子。 孩子只受了轻伤,呼吸很平稳,而年轻的女老师,却因为头部和背部骨折,早已停止呼吸。 这一幕,定格在“5?12 汶川大地震”后的第二天,人们扒开绵竹市遵道镇欢欢幼儿园废墟时 的那一刻。 在地震刹那间摧毁我们的家园后,从城市的碎片下,不止一处,人们看到这种凝固的姿势。 5 月 13 日 22 时 12 分,震后第二天,德阳市看到了这种姿势。在汉旺镇东汽中学的废墟下,年 近 50 岁的教导主任谭千秋,张开双臂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 4 个学生。他的后脑被楼板砸得 深深凹下去,但 4 个学生都活了下来。 5 月 14 日 7 时,震后第三天,崇州市看到了这种姿势。当一夜未眠的搜救人员从怀远镇中学垮 塌的教学楼下找到吴忠洪的遗体时,这位 45 岁的英语老师背部向上弓曲着,双手撑地,身下是两名 已经死去的学生。 5 月 14 日早上,震后第三天,什邡市看到了这种姿势。搜救人员在龙居中心小学的废墟里刨出 一个死去的女子,她同样正努力护着 3 个孩子,而她的头已被砸下的重物削去一半。幸存师生仔细 辨认,才认出那是学校最年轻的女老师向丽。 5 月 14 日 10 时,震后第三天,绵阳市看到了这种姿势。在平武县南坝小学塌下的一根钢筋水 泥横梁下,48 岁的代课女老师杜正香趴在瓦砾里,头朝着门的方向,双手死死地各拉住一个孩子, 胸前还护着 3 个孩子。 汶川县也看到了这种姿势。当那里的幸存者们徒手搬开垮塌的映秀镇小学教学楼的一角时,他 们惊呆了:29 岁的男老师张米亚跪扑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孩子都还活着,这位平时 爱唱歌的老师却已经离我们而去。他紧抱着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为了救出孩子,救援人员不得不 含泪将手臂锯断。 这样一种倒下的姿势,定格在他们生命的最后一瞬,尽管不能以影像的形式流传,却足以在人 们心间永久驻留。 这样一种倒下的姿势,定格了他们在这世上的最后一次努力,那就是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他人。 在这最后的瞬间,我相信没有功利的考量,来不及是非的权衡,而只有人性深处的本真,以及 人类心中永不泯灭的爱。再强大的自然伟力,也摧毁不了它。这种爱,足以战胜自然的伟力,为生 命支撑起一块的空间,尽管狭小局促,甚至狼狈,但是无比壮美。9、文章标题“定格一种倒下的姿势”有哪两重含义?(4 分)10、揣摩加点词的表达效果。(6 分) (1)老师们倒下的姿势,基本上都有“紧紧护住”、“死死护着”、“死死拉着”这 样的动作,请你说说这些加点词的作用。(2)第 6 段中“他紧抱着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为了救出孩子,救援人员不得不含泪 ..... 将手臂锯断。”这句话的加点词体现了救援人员怎样的心情?11、请你说说对第 10 段中“这种爱,足以战胜自然的伟力,为生命支撑起一块的空间, 尽管狭小局促,甚至狼狈,但是无比壮美。”这句话的理解。(4 分)12、读完全文,请你给文中一位最让你感动的老师或老师群体写一句颁奖词。(要突出 人物的特点,有一定的文采,不超过 60 字)(4 分) 答案: 9.他们最后倒下的姿势被固定在废墟里;他们壮烈牺牲,无私奉献精神的精神永驻人 们心中。 10.(1)可见老师们当时是竭尽全力地保护他们的学生,突出了老师们无私奉献的精 神。 (2)体现了救援人员极度无奈和无比悲痛的心情。 11、示例: 在灾难来临的那一时刻,老师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来保护学生的壮举感天动地。这种无 私的爱,让强大的自然力显得微乎其微。 12.示例: 她的生命永远凝固在花一样的年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相信怀里 的孩子可以装点更灿烂的春天。11、盐城市二○○八年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统一考试父萧忠民子半夜,201 宿舍的聚会散了。应邀来的几位女同学,各人颊上带了半醉的酡红,相挽而去。桌 上地下,尽是残羹剩汁,果壳糖纸。同房的几位,歪倒在床上,沉浸在醉饱的酣畅里。独有陈双喜, 神思恍惚,坐立不宁。 转了几圈,他走出宿舍门,立在楼廊眺望夜色里显得十分空旷的校园,心里纳闷:?怎么回事, 爹还不回?? 上午,他从僻远的乡下赶回学校,老爹与他同路,挑一担自做的扫把来城里卖。下午,老爹卖 完扫把,赶来学校,将所得的 60 元钱交给双喜。因为晚了,只好歇一晚,明日再赶路回家。同宿舍 的同学都到齐了,商议着晚上聚会一次,把班上的几位女同学也请来了。双喜虽然口里赞同,但一 想到爹,心里甚是尴尬:爹那身粗布衣裳,一双满是老茧的大手,黑皱的面容,更有那乡下汉子的 粗俗谈吐,让女同学见了,怎好意思?没奈何,买来张电影票,把爹支出去了。愉快的聚会中间, 他生怕老爹突然走回来,让他难堪。 可是,此刻聚会已散,电影也早该演完了,还不见爹回来?莫非他老人家赌气回乡下去了? 想到这儿,双喜心里打起鼓来了,连忙下去探寻。偏西的月儿被云层遮住了,校园内道路幽暗, 少有行人。转了几处,向校传达室,冷饮店和俱乐部几个还亮着灯的处所打听,都没有结果,只得 闷闷走了回来。到宿舍附近,偶然朝东端一望,只见垃圾站附近的一棵树下,有点红光一闪一闪, 似有人在抽烟。 陈双喜疾步走过去,那黑影站起来,拍拍屁股,咳了两声。 ?啊,爹,您怎么坐在这儿?? ?这里不好吗?你们的聚会结束了?? 老爹只淡淡地应了一句,掷掉烟头,弯腰拿起一个东西,递给双喜。?刚才给你们屋子做了个 扫把呢,你拿回去。?原来,老爹下午来到儿子宿舍里,看到那脏乱不堪的样子,想找个扫把将屋 子清扫一番,可找了半天也没找到一只扫把,原来那只只剩下把柄了,就后悔自己没有带一只来。 晚上看完电影后,又想起扫把的事来了。于是便去木工房讨了木棒、棕索之类,不一会儿工夫便做 成了一个新扫把。走到宿舍门口,见儿子和同学们正在喝酒聚会,热闹非凡,便默默地走开了。在 校园转了几圈后,索性坐到大树下抽起烟来。儿子的心事,他自然明白。但也晓得自己这副模样很 不体面,因而也不怪罪儿子。这会儿,见双喜有些不愿拿扫把,心里便不痛快了。攥着扫把的那只 粗黑的大手微微抖动着。 ?放心吧,孩子,这扫把丢不了你的脸!? 第二天,201 宿舍,除了陈双喜,其余几位直睡到日当正午才醒。睁开朦胧的双眼,都惊喜地 发现,夜里狼藉不堪的宿舍,现在却整理得井井有条,地光桌洁,门角处,还添了把崭新的扫把呢! (选自《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精品赏析》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19.请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3 分) 20.文中“老爹”和陈双喜各是怎样性格的人?(4 分) 21.如何理解文中画线句“放心吧,孩子,这扫把丢不了你的脸”的含义?(3 分) 22.文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塑造“老爹”形象,请举一例作具体分析。(4 分) 23.本文注重细节描写,请结合其中一处说说它对刻画人物的作用。(3 分) 24.“老爹”留下的只是 60 元钱和扫把吗?请谈谈你的感悟。(3 分) 答案: 19.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3 分)要点:父亲来校看双喜;双喜为聚会安排父亲看电影; 双喜不愿接受扫把,父亲动怒;双喜转变。 20.(4 分)“老爹”:勤劳善良,节俭,爱子,善解人意,教子有方等。(2 分) 陈双喜:热爱父亲,爱慕虚荣,知错能改(2 分) 21.(3 分)要点:实质上是说他不会给儿子丢面子。扫把所代表的节俭、勤劳的品德 不会让人丢面子。 22.(4 分)写出一组对比给 2 分,指出对比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给 2 分。 23.(3 分)指出细节描写 1 分,写出作用 2 分。 24.(3 分)要点:(1)发扬父辈的美德;(2)珍惜父母之爱;(3)善待父母之爱; (4)要学会感恩(其它感悟合情理也可给分)12、哈尔滨市 2008 年初中升学考试语文试卷父爱是金(1)我和父亲的关系一直是淡淡的,从小学开始到上中学,父亲一直很少过问我的学习,更不 用说为了我的学习而忙碌。中考时,我只考上了一所离家很远的二流高中,面临着茫茫未知的前途。 像所有的家庭一样,母亲求助于父亲,希望通过关系帮我找一所好一点的学校。而父亲的回答是: 朽木在哪儿都一样。况且父亲是从不求人的,母亲只有唉声叹气。那夜,我的心凉到了极点,泪水 浸湿了大半个枕巾。我默默地告诉自己:走吧,走吧,这样的家庭还有什么可留恋的。 (2)不久,我背起行囊,孤身一人远走他乡,继续我的并不光明的求学生涯。 (3) 日子很苦, 没有希望的生活失去了应有的朝气。 我在浑浑噩噩中打发着无聊的时光, 吸烟、 酗酒、打架,以至于不得不要父亲来收拾残局――学校通知父亲来领我回家。我在一种报复的满足 和忐忑不安中等待父亲的到来。 (4)几天后的一个下午,父亲找到我时,我又被酒精麻醉得差不多了。他绷着脸,一言不发, 只是呆呆地看着我,似乎我不是他的儿子。我所有的委屈在一瞬间进发:?你从来就没关心过我, 现在你总算满意了吧……?父亲哆嗦着打了我两个耳光,头也不回地推门而去,惶惶中我早已泪满 心谷。 (5)回到宿舍,舍友递给我一大包粽子,说今天是端午节,父亲带来了我最爱吃的红枣粽子。 未了,他给我讲述了一个我永生难忘的场面――父亲求校长再给我一次机会,说得涕泪俱下,他最 后表态:?给孩子一个月时间,要是不改,我再来把他领回去。?那晚,粽子在我的枕边散发着诱 人的香味。我彻夜未眠,开始认真考虑同父亲的关系。 (6)三天后,父亲托人给我捎来一个包,包里只有一本《傅雷家书》,没有赠语,只是书的第 73 页被折起,上面用红笔写了一段话:?倘使这些话使你听了不愉快,使你觉得我不了解你,那么 请你想到上面两个理由而原谅我,原谅我抛不开父母对子女的心。? (7)不知是那两记耳光打醒了我,还是那诱人的粽子香味唤回了失去的希望。父亲再也没有被 校长?召见?。 (8)第二年八月,我又一次背起行囊远走他乡。我考上了一所虽不是名牌,但绝对锻炼人的大 学。 (9)父亲第一次在我打点行囊的时候看着我,不顾刚被摔坏的腿执意要送我去车站。一路上, 父亲什么也没有说。我跟在他后面,默默地走路。 (10)到了车站,父亲帮我把包放好:?凡事靠自己,轻易莫求人。? (11)父亲只留给我一句话。 (12)父亲两鬓斑白,已不再年轻。父亲说这句话时花了好长时间,长得让我感到心痛。我泪 水横流,父亲却转身往回走去。 (13)?爸!?我轻轻地喊了声。 (14)父亲没有回头。 (15)?爸!?我大喊了出来。 (16)我看到了缓缓转过身来的父亲――他已是泪流满面。 (17)那是我第一次也是惟一一次看见父亲流泪。从此以后,我不再哭泣,不管多苦多累,受 多大委屈,在父爱的陪伴下,我始终昂首前行。 (18)有人说父爱如山,也有人说父爱似海,而我要说,父爱是金。(选文有改动) 17.(2 分)第(1)段中“朽木在哪儿都一样”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18. 分) (3) (3 第 段写道: “我在一种报复的满足和忐忑不安中等待父亲的到来。 ” 我”为什么会感到“报复的满足”和“忐忑不安”呢? 19.(3 分)既然父亲是从不求人的,他为什么又会到校长那里替“我”求情呢? 20.(2 分)离别之际,“我”泪水横流,父亲却转身离去,对父亲的这个举动你 是如何理解的? 21.(3 分)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说一说“我”为什么认为“父爱是金”。 答案: 17.(2 分)如果他不是学习的材料,到哪儿念书都一样(或“如果他是不可造就 的人,到哪儿都成不了才”) 18.(3 分)由于对父亲不满,对学校失望,我开始自暴自弃,以至于不得不让父 亲来收拾残局,想到这样会使父亲痛苦、难堪,我就有了一种报复的满足;但我不知道 父亲到来后会发生什么情况,产生怎样的结果,所以又感到忐忑不安 19. (3 分)父亲深爱自己的儿子,在儿子被勒令退学时,为了儿子的前途和未来, 他不得不放弃自己做人的原则,去向校长求情 20.(2 分)他不想让儿子看到自己流泪,不想让儿子看到自己不坚强的一面;他 希望儿子能够学会面对,学会坚强 21.(3 分)答案要点:父亲为我所做的一切,以及父亲对我产生的影响,让我体 会到了父爱像金子一样厚重,贵重,值得珍惜13、二八年年福州市初中毕业会考、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父亲的秘密①假期里, 父亲和他八岁的儿子去森林里游玩。 他们往密林深处不停地走, 不知不觉迷了路。 (A) 四周的古树遥天蔽日,像一只巨大的笼子将他们困在中间。父亲背起疲惫的儿子,试图走出去。可 是他无奈地发现,自己能够做的,只是每隔一段时间,重新回到原地。 ②那里有一个废弃的木屋。木屋里也许住过守林员,也许住过伐木工人,现在它空着,破烂不 堪,仿佛随时可能倒塌。可它毕竟是一间屋子,这给他们父子俩带来了一些安全感。晚上他们挤在 里面,生起一堆火。外面传来野兽的叫声,似乎距他们很遥远,又似乎近在咫尺。儿子呜呜地哭起 来, 他说我们会不会死在这里?父亲用力拍拍他的肩膀, 说儿子别怕, 我们会走出去的。 可是第二天, 他们仍然围若木屋不停地划着圈子。让父亲稍感欣慰的是,木屋外面有一口水井,水井里面有干净 的水。他小心地踩着井内壁的缝隙下去,用随身携带的军用水壶,打上一壶水。可是他们已经没有 任何可吃的东西了,恐惧的乌云笼罩着他们。 ③第三天,父亲放弃了那种徒劳的尝试。他对儿子说,这里有木屋,有水井,这很可能是一些 过路人的临时驿站。我们只要等在这里,就肯定会遇到人……你留在这里等我回来,我到附近找些 吃的。儿子问附近有什么吃的?父亲就笑了,说森林里还能饿死人吗?你难遗忘了野生蘑菇很有营养 吗?他为儿子打上一壶水,然后一个人离开了木屋。他一边走一边回头对儿子说,守着屋子,千万不 要乱走……等我回来,我们一起吃晚饭。 ④父亲并没有马上去寻找蘑菇。他把衣服撕成布条,系在木屋周围的树干上。系完,仔细检查 一番,调整了几个布条的位Z。他想如果有人经过,就会发现这些布条,再发现小屋,再发现小屋 里的他们,并将他们带出森林。他想这可能是他们惟一的机会了,他不敢有丝毫马虎。 ⑤那天父亲很晚才回来,他拣回了一小把蘑菇。虽然仍然走不出去,仍然没人发现他们,可是 有了蘑菇,他们就有了活下去的希望。儿子问这蘑菇不会有毒吧?父亲说不会……在走出去之前,我 们天天喝鲜蘑菇汤。儿子问这附近蘑菇多吗?父亲说不多,也不少。儿子说明天我也去栋。父亲说不 行,你得守在这里,万一有人经过怎么办?我们的目的是走出森林,不是在这里吃蘑菇宴。父亲朝儿 子做了一个鬼脸,儿子发现父亲的脸,有些浮肿。 ⑥父亲出去的时间一天比一天长,拣回的蘑菇却一天比一天少。(B)每一次回来,他都是筋疲力 尽,脸色蜡黄,像大病初愈的样子。儿子问怎么了?父亲说没事,有些累。儿子害怕地哭起来,他说 爸爸,我们是不是真的走不出去了?父亲说不会的,只要我们坚持住,就会有人发现我们…… ⑦终于有人经过。是一位猎人。是父亲的布奈把他引到了小屋。猎人把他们带出森林,他们再 一次回到了城市。那以后,每次谈起这次经历,父子俩都心有余悸。 ⑧家里的饭桌上,从此没有蘑菇。甚至,儿子说,哪怕在菜市场见到了蘑菇,他都想吐。 ⑨可是时间会改变一切。十几年过去了,有一天,儿子回家时,竟提回一小袋蘑菇。他告诉父 亲,这是真正的野生蘑菇,是近郊的农民在大山里采的,刚才在街边叫卖,他看着不错,就买来一 袋。十多年没吃蘑菇了吧?儿子对父亲说,我想您可能都忘记蘑菇是什么味了。 ⑩父亲笑笑,没说话。他似乎对蘑菇并不反感。 11 父亲把蘑菇倒在水池里仔细清洗。突然,他低下头,从那些蘑菇里挑出两个,扔进旁边的垃 圾桶里。儿予问,爸您干什么?父亲说,这两个蘑菇,有毒。 12 有毒?儿子怔了一下,您怎么知道?父亲得意地笑了。他说,还记得十五年前我们的那次历险 吗?那几天,我可能尝辫了世界上所有的蘑菇……(选自《天下阅读〃感恩美文》,文/周海亮) 19.父子俩因 而身困密林,第二天,又面临一个新的困难: 。第三天起, 父亲为解决这两个困难采取了两个办法:(1) ;(2) 。(8 分) 20.阕渎全文后,我们终子发现“父亲的秘密”原来是: 。(2 分) 2l.从全文来看,第⑤段中父亲不让儿子跟自已一起去拣蘑菇,这是为了 ,更是 为了 。(4 分) 22.请从下面两个句子中任选句,作简要点评。(3 分) A.四周的古树遮天蔽日,像一只巨大的笼子将他们困在中间。 B.每一次回来,他都是筋疲力尽,脸色蜡黄,像大病初愈的样子。 我选( )句点评: 23.父爱如山!大爱无声!读完这篇文章,文中“父亲”的形象一定会触动你的心灵。 请写一则 100 字左右的读书笔记,把你的感悟联想表述出来。(6 分)答案: 19.迷失方向(迷路) 没有任何可吃的东西 撕破衣服系在树干上作求援标志 寻找蘑菇充饥 (每空 2 分,共 8 分,大意对即可) 20.当年森林历险时, 父亲几乎尝遍了森林中所有的蘑菇(2 分, 能答出“尝毒蘑菇, 这个意思即可) 21.让儿子守在木屋里等待救援 不让儿子发现自己的秘密 (每空 2 分,共 4 分,大意对即可) 22.开放性题目,无惟一答案。评分意见:(1)能紧扣语句,从词语运用、修辞手法、 描写方法、理解体验等任意一个角度进行点评,内容充实准确,语言通顺,给 3 分。 (2)能扣住语句,从词语运用、修辞手法、描写方法、理解体验等任意一个角度进行 点评,内容较充实准确,语言较通顺,给 2 分。 (3)能对句子进行点评,但内容空 泛,语言不够通顺,给 1 分。 (4)点评脱离原句内容,不知所云,不给分。 23.开放性题目,无惟一答案。评分意见:(1)感悟真切或联想合理、中心明确、 语言通顺,酌情给 5~6 分。 (2)有感悟或联想、中心较明确、语言较通顺,酌情给 3~4 分。 (3)有感悟或联想,但中心不够明确、语言不够通顺,酌情给 1~2 分。 (4)文不对题,不知所云,不给分。14、2008 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温州市卷)古典之殇王开岭①(1)?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然而,多少古人有过的,今天的生存视 野中却杳无了。 (2)众所周知,古典诗词中到处弥漫着飞卷如席、如诉如泣的盛大雪况:?夜深知雪 重,时闻折竹声??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像我等而立之辈.虽未历 沧海桑田的大变迁,但儿时作文里的?雪?气还是蛮足的,好歹也目睹过那让人隐隐动 容的?千树万树梨花开?吧。可现在的孩子们呢?当他们捧着课本吟诵那莫须有的?雪 花大如席?时,他们的情感体验是苍白的。而未来的孩子,该不会把头探进冰箱里去体 验雪滋味吧? (3)没有雪的冬天,还配得上叫?冬?吗? (4)立在常年断流的黄河岸边,满目是干涸及河床爆裂的景象。感受到的是缺水的焦 渴和唇燥的干燥。面对此情此景,今天的孩子又如何模拟得出。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 到海不复回? 的磅礴之势?又怎能打捞起一千年前太白心中的那份感动与豪迈?现在的孩 子,除了怀疑古人的夸张与信口开河外,是否会得出?文学就是扯谎与胡扯?的结论呢? (5)有时候想,今天的少年人可真够不幸的。 (6)或许在不久之后,这般猜测语文课的尴尬亦不为过吧―― (7)一边是秃山童岭、雀兽绝迹,一边是?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的脆音琅琅 I 一边是泉涸池干、枯禾赤野,一边是?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一辫辫抄 写;一边是暴尘浊日、黄沙漫卷,一边却勒令孩子体味?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 堆雪?的盛况……何等艰苦何等难为的遥想啊!明明那?古典场景?早已荡然无存,眼 下找不到任何参照和对应,却还要晓生们硬硬地抒情和陶醉一番。这不是荒唐是什么! 不是悲怆是什么! (8)古典场景的流失,不仅意味着生存资源之一的自然风物的流失,更意味着众多美 学信息与精神资源的流失。在不久的未来,那些对大自然丧失原始记忆和想像力的孩 子.最终将对那些古典美学价值彻底地?不知所云?、?如盲摸象?。 (9)总之,古典场景的流失,意味着未来甚至包括今天的阅读中,将再也找不见那些 珍贵的古典美学元素。难道人类不应为此悲痛吗? (10)多少珍贵的动植物已永远地沦为了n本?多少鲜泽的生态活页从我们的瞳仁里被 硬硬撕掉。 被生生撤消?多少诗词风景成为了追远的绝版?那沾有她们最后体温的文学辞 章。既属不朽之经典,更是幽怨的悲歌……你,听到邢哭声了吗? (1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我在抚摸这些《诗经》句子 的时候.为这些素朴的句子所传递的美丽而泪流满面。内心更有一份隐隐作痛。因为就 在模拟那份远古“现场”的同时,我骤然被一个念头惊醒:她已永远不属于我们了。 (12)今天阅读《诗经》等古典文本时,我们已经,难以真正走进古典的灵魂,与古典 作了永别。难道人类不应为此哀悼吗? (略有删改) 【注释】①殇:原指没有到成年就死去。 6.阅读(6) - (7)两段,说说哪句话最能概括。“尴尬”一词的含义。(4 分) 7.比较原句与改句,你认为哪一句表达效果更好,简要说明理由。(4 分) 原句:多少珍贵的动植物已永远地沦为了标本?多少鲜泽的生态活页从我们的瞳仁里被 硬硬撕掉,被生生撒消?多少诗词风景成为了遥远的绝版? 改句:多少珍贵的动植物、鲜泽的生态活页以及诗词风景都逐渐消失了。 8.本文“古典之殇”中的。“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结合上文内容从两个方 面具体回答。(4 分) 答案: 6.明明那“古典场景”早已荡然无存,眼下找不到任何参照和对应,却还要晚生们硬 硬地抒情和陶醉一番。 7.原句表达效果更好。一是运用排比句式,罗列各种流失的古典场景,更具震撼力; 二是运用反问句式, 情感更加强烈, 提醒人们去深刻思考与反省; 三是运用贴切的比喻, 形象描述了各种古典场景流失的惨状,令人触目惊心;四是用了 “硬硬撕掉、生生撤消” 等词语,生动形象地写出古典场景被毁灭的情景,传达出作者内心的悲痛之情。 8. 寄托了作者对古典场景流失, 以及再也找不见那些珍贵的古典美学元素的悲痛之情; 还有阅读《诗经》等古典文本时,难以真正走进古典的灵魂,与古典作了永别的哀悼之 情。15、江苏省淮安市 2008 年初中毕业暨中等学校文化统一考试喝得很慢的土豆汤肖复兴那天下午,我和妻子路过北大,因为还没有吃午饭,忽然想起儿子曾经特意带我们去过的一家 生意很红火的朝鲜小饭馆,便去了这家小饭馆。 因为不是饭点儿,小馆里空荡荡的,一个胖乎乎的小姑娘笑着问我们吃点什么。我想起上次儿 子带我们来,点了一个土豆汤,非常好吃,很浓的汤,却很润滑细腻,特殊的清香味儿,撩人胃口。 不过已经过去两个多月的时间,我忘记是用鸡块炖的,还是用牛肉炖的,便对妻子嘀咕:?你还记 得吗?? 妻子也忘记了。 没想到,小姑娘这时对我们说道:?上次你们是不是和你们的儿子一起来的,就坐在里面那个 位子?? 我和妻子都惊住了。她居然记得这样清楚!更没想到的是,她接着用一种很肯定的口气对我们 说:?那次你们要的是鸡块炖土豆汤。? 我还是开玩笑地对她说:?你就这么肯定?? 她笑了:?没错,你们要的就是鸡块炖土豆汤。? 我也笑了:?那就要鸡块炖土豆汤。? 刚才和小姑娘的对话, 让我在那一瞬间都想起了儿子。 思念, 一下子变得那么近, 近得可触可摸, 仿佛一伸手就能够抓到。两个多月前,儿子要离开我们回美国读书的时候,特意带我们来到这家小 馆,特别推荐这个鸡块炖土豆汤,所以,那一次的土豆汤,我们喝得很慢很慢,临行密密缝一般, 彼此嘱咐着,一直从中午喝到了黄昏。许多的味道,浓浓的,都搅拌在那土豆汤里了。 ..... 事情已经过去两个多月,这个小姑娘居然还能够如此清楚地记得我们坐的具体位Z,而且还记 得人们喝的是鸡块炖土豆汤,这确实让我百思不解。汤上来了,?我问小姑娘,她笑笑,望望我和 妻子,没有说话,转身离开。 我抿了一小口,两个多月前的味道和情景立刻又回到了眼前,熟悉而亲切,仿佛儿子就坐在面 前。 那一天下午的土豆汤,我们喝得很慢。 临走的时候,我忍不住又问小姑娘,还是那样抿着嘴微微笑着,没有回答。 又过了好几个月,树叶都渐渐变黄了,天都渐渐地冷了。那天下午,还是两点多钟,我去中关 村办事,那家小馆,那个小姑娘,和那锅鸡块炖土豆汤,立刻又从沉睡中苏醒过来似的,闯进我心 头。离这不远,干吗不去那里再喝一喝鸡块炖土豆汤? 因为不是饭点儿,小馆依然很清净,不过里面已经有了客人,一男一女正面对面坐着吃饭,蒸 腾的热气弥漫在他们的头顶。背对着我坐着是一个年龄颇大的男子,走近了,我发现那个女的,就 是那个胖乎乎的小姑娘。她也看见了我,向我笑笑,算是打了招呼。那男的模样长得和小姑娘很像, 不用说,一定是她父亲。 我要的还是鸡块炖土豆汤。因为炖汤要一些时间,我走过去和小姑娘聊天,看见他们父女俩要 的也是鸡块炖土豆汤。我笑了,她也笑了。 我问:?这位是你父亲?? 她点点头,有些兴奋地说:?刚刚从老家来。我都和我爸爸好几年没有见了。? ?想你爸爸了!?她笑了,她的父亲也很憨厚地笑着。 难得父女相见,我能想象得出,一定是女儿跑到了北京打工好几年了,终于有了一次父女见面 的机会。我不想打搅他们,但我的心里充满了感动。我忽然明白了,这个小姑娘当初为什么一下子 就记住了我们和儿子,记住了我们要的土豆汤…… 那一个下午,我的土豆汤喝得很慢。我看见,小姑娘和她的爸爸那一锅土豆汤也喝得很慢。亲 情,在这一刻流淌着,浸润了所有的时间和空间。(选自《2004 中国散文排行榜》,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有改动) 13.作者写到?许多的味道,浓浓的,都搅拌在那土豆汤里了?,根据上下文,请你具体说出其中有哪些味 ..... 道。(3 分)答: 14.文中多处出现土豆汤“喝得很慢”,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 分) 答: 15.小姑娘当初为什么一下子就记住了我们和儿子,记住了我们的土豆汤?请简要 说明。(4 分) 答:16.联系全文,谈谈你对文中最后一句“亲情,在这一刻流淌着,浸润了所有的时间和空间。?的理解。(4 分)答: 17.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4 分想象合乎情理,描写生动形象,语言准 .. 确流畅,最多可加 2 分。不超过 60 个字。若两题都答,只批阅第①题) ①他们一家在吃告别饭时,作者写到“我们喝得很慢很慢,临行密密缝一般,彼此 嘱咐着”,请你联系文章内容,展开合理想象,写出他们“彼此嘱咐”的话语②“我看见,小姑娘和她的爸爸那一锅土豆汤也喝得很慢。?请联系文章内容,展 开合理想象,写出小姑娘与她的爸爸在慢慢喝汤时的神态。答案: 13、“许多的味道”指的是:送别时的依依不舍;父母疼惜儿子、殷殷嘱咐的深情;儿 子关爱父母的拳拳之心等。(3 分) 14、(3 分)①深化文章的主题,突出了亲情的美好与温馨;②紧扣文题,推动了故事 情节的发展;③照应文章题目,使文章层次结构分明(答两点给全分) 15、 分)因为我们为儿子送行吃告别宴的场面特殊,临行密密缝一般的亲情与温馨, (4 感染了小姑娘,(3 分)引发了小姑娘对家人的思念,使小姑娘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 (1 分) 16、参考答案:喝土豆汤的这一刻,“我”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温暖了小姑娘和小姑 娘的爸爸,弥漫了整个小餐馆(2 分)由此“我”想到尽管人与人之间相隔异地,离别 时间久远,但亲情不会淡化,只会越来越浓,亲情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超越了个 体家庭之间的限制,在人们中间传递。(2 分) 17、要锤炼语言,要有意蕴与内涵才可获加分。16、株洲市 2008 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忽略夕阳斜照在玻璃窗上,再反射到阳台上的瓷砖上,幻出一片红红的光芒,很美,很好。 孩子跪坐在椅子里,痴痴的望着阳台上沐浴着夕阳的花盆,无限美好的夕阳毫不吝啬地把光芒 洒向花盆中的紫罗兰,使得本来就很美的紫罗兰更添几分美好。但孩子的心思全不在这里,他只顾 痴痴的看着花盆中紫罗兰叶下几根嫩嫩绿绿的小瓜苗。这是孩子几天前吃西瓜时好玩似的随意吐进 花盆中的,没想到竟会长出瓜苗来。 孩子满心欢喜地看着,不禁叫出了声:?要是瓜苗慢慢地长出小西瓜来,那该多好啊!?接着 孩子咯咯地笑了,满眼的憧憬。 孩子的母亲见了,走过来,?看什么呢?? 孩子忙把母亲拉到花盆前,开心的说:?妈妈,看,花盆里长了好多小苗苗!以后它们会长成 大苗苗,结小西瓜给我吃。? 母亲皱了皱眉头,笑了笑,?傻瓜,那些瓜苗不要过几天就会死的,根本长不出西瓜。? 孩子咬了咬嘴唇,接着笑了,睁大着明亮的眼睛,?会的,小瓜苗会长成西瓜的,我会天天照 顾好它们的。? 母亲笑着摇了摇头,转身就到厨房去了,忽略了孩子表现出的坚定与信心。 一天下午,孩子从学前班回来后,照例跑向阳台,奔向花盆。顿时,孩子傻了眼,花盆中只有 那株紫罗兰在夕阳下耀武扬威着地炫耀着。孩子揉了揉眼睛,怀疑自已看错了,但事实如此,嫩嫩 绿绿的小瓜苗不见了。孩子哇一声哭了。 随后,孩子哽咽着问母亲,?妈妈,小瓜苗怎么没了?? ?被我拔了,这有什么哭的,那些瓜苗长在花盆里,影响紫罗兰的生长,那些个小东西,别管了。 你也是,就知道哭。乖,别哭了。?母亲笑着责备孩子的淘气,拿出手帕擦擦孩子的眼睛。 此后,孩子的眼睛总爱往花盆里瞟,并且想过把那株讨厌的紫罗兰给拔了,孩子也几次用手捏 住它,但终究没拔。这也是一个生命呀,孩子想。 几天后,孩子画了一张画,画中是一个大大的花盆,花盆里有一颗小小的瓜苗,嫩嫩的,绿绿 的,旁边写了一行小字:我虽小,但我也是一个生命。老师惊讶于他的想法,给了他满分。孩子把 画拿给母亲看,母亲看了看分数,笑道:不错啊,真厉害,得了个满分。妈妈待会儿带你去上街, 给你买冰淇淋。 夕阳斜照在玻璃窗上,再反射到阳台的瓷砖上,幻出一片红红亮亮的光芒,很美,很好。( 《小小说选刊》 2008 年第 5 期) 18.文中写孩子“痴痴的看”、“满心欢喜地看”小瓜苗、“满眼的憧憬”,表现了孩子 对( )。 19.文中“孩子的画”表现了孩子怎样的情感? 20.文章结尾处的景物描写与开头相同,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21.①文中对母亲的神态与动作描写,表现了她对孩子的“忽略”,请找出两处。 (2 分) ②母亲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忽略?(2 分) 答案: 18.略 19.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20 答:首尾呼应,升华了主题。 21. ①答:a.母亲笑着摇了摇头,转身就到厨房去了,忽略了孩子表现出的坚定与信心。 b.母亲笑着责备孩子的淘气,拿出手帕擦擦孩子的眼睛。 ②答:母亲只关心孩子的成绩,不关心孩子的情感教育和生命教育。17、2008 年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壶口, 壶口 莫 伸 ①在中国北方浩瀚的群山中,有无数条蜿蜒伸展的沟谷。由 于 地 势 的 羁 束 , 这 些 沟 谷 都 多少显出一种挤手夹脚的尴尬和无奈。而地处陕西宜川和山西吉县一带的秦晋大峡 谷却是个例外。 ②黄河有幸,倚身此中。 ③此前的黄河尽管强悍凶猛,却同样不得不委屈着自己,默默无闻地在在峻梁 雄峁中曲意周旋,它只能忍受和服从。它像一条蓄爪待扑的巨龙,随时都在等待着 机会。而现在,秦晋大峡谷终于为它提供了一个释放的舞台,它没有丝毫犹豫便腾 空而起,狂奔劲舞,瞬间便造就出一个自然景观中的伟大和不朽! ④这就是壶口瀑布。 ⑤壶口瀑布诞生在一个地地道道的壶口中――瀑布之前,黄河的河床足有上千 米宽,而到了这里,两岸岩石陡然一缩,形成了一条只有二三十米左右的狭槽。不 仅如此,槽道下又奇特地出现了一个高低悬殊,落差极陡的深谷。于是,漫天而来 的 黄 河 水 流 在 这 里 聚 为 一 股 ,齐 心 协 力 地 朝 狭 槽 里 奔 涌 喷 吐 ,由 此 形 成 了 壶 口 瀑 布 。 ⑥壶口瀑布的壮美是难以用语言描述的。 ⑦离壶口瀑布足足还有几公里的距离,你便可以远远地看见峡谷里腾起一团团 飘冉的云团,那是瀑布迸溅形成的飞雾。飞雾如霞似烟,弥漫在河床上空,形成了 一道令人惊骇且永不消散的奇景。屏息凝听,空气中伴有一种不绝不灭的震吼。好 像来自天际,又似乎源于地底;仿佛惊雷滚地,犹如万骏疾走;声音撼天动地又包 容 万 千 。【 A】 那 是 一 种 捶 胸 哭 天 的 苍 凉 , 又 是 一 种 国 难 共 赴 的 悲 壮 ; 是 一 种 无 坚 不 摧的刚烈,又是一种壮士断腕的豪雄;是一种惊天泣鬼的神勇,又是一种众志成城 的顽强。 ⑧在种种难以描述的感受中,最让人难忘的当数和瀑布贴身相逢又抬头仰望的 时候。相信那一刻,任何人都难以摆脱一种灵魂出窍的感觉。那些在远处看去吼喊 奔扑的洪流,在近处看去更有着一种如山倾倒的壮烈。那种疯狂和奋勇的喷扑让坚 .. 硬如钢的岩层也无法不退让,无法不动容。狂放不羁的黄河水流在壶口的限制下, 有了核心,得着凝聚,统一和团结使它们的力量排山倒海。瀑布从高处奔涌而下, 每一滴水珠,每一朵浪花都不分彼此,都争先恐后,用一种近乎疯狂的急迫向?壶 口?流泻和迸射。它们凝成一团,形成一根根粗大的浪柱,又由这浪柱组合成宽阔 的扇面,齐刷刷地向下垂落。水浪砸在岩石上,迸出冲天的水柱,也迸成残酷的碎 . 片。这种冲击和对抗实在是太猛烈,碎片已完全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小水珠或者小水 滴,而是一种完完全全的肢解,直至肢解成用手无法捕抓、用舌无法舔触的水汽。 一霎时,雾气漫天升腾,而脚下那些没有来得及牺牲的黄河水流们前仆后继地、毫 不间歇也毫不犹豫地继续疯狂朝前! ⑨我们全看呆了。或许世界上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伟大力量,或许生活中还翻 演着无数撼人心魄的壮烈冲击,但没有哪一种能像眼前这样,让我们感受到一种空 前的震撼。那是愤怒的极致,激昂的顶端,凶猛的无限,力量的空前!那是须我们 永远体味和追求的精神的全部! ⑩哦,千古黄河,伟大的河,我们民族的母亲河!我们几乎每天都行走在你的 身边,也接受着你的泽润,那些日常的行走和接触使我们对你有了一种熟视无睹的 平 淡 和 麻 木 , 但 是 只 有 此 刻 , 我 们 才 顿 然 领 悟 :【 B】 为 什 么 志 士 仁 人 都 本 能 地 要 到 你身边来一览姿容!为什么作家和歌者都虔诚地要到你身边来聆听涛吼!为什么你 能够被众口一致地尊为我们伟大民族的不朽魂魄!(选文有改动) 11. 为 什 么 说 倚 身 于 秦 晋 大 峡 谷 , “ 黄 河 有 幸 ” ? ( 2 分 ) 12. 壶 口 瀑 布 的 壮 美 表 现 在 哪 几 个 方 面 ? 请 分 点 说 明 。 ( 4 分 )13. 结 合 语 境 , 说 说 下 面 句 子 中 加 点 的 词 语 好 在 哪 里 。 ( 4 分 ) ( 1)那 种 疯 狂 和 奋 勇 的 喷 扑 让 坚 硬 如 钢 的 岩 层 也 无 法 不 退 让 ,无 法 不 动 容 。 ..( 2) 水 浪 砸 在 岩 石 上 , 迸 出 冲 天 的 水 柱 , 也 迸 成 残 酷 的 碎 片 。 .14. 本 文 运 用 了 什 么 表 现 手 法 ? 请 简 要 说 明 。 ( 4 分 )15. 请 从 文 中 【 A】 【 B】 两 处 画 横 线 的 语 句 中 任 选 一 处 , 针 对 其 中 最 鲜 明 的语言特点加以赏析,并概括该句的深刻内涵。(4 分)答案: 11【答案】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寒而栗出自哪部古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