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者思正其家,行者思行1乐出其途.什么意思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对联平平仄仄平平仄]对联平仄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对联平平仄仄平平仄]对联平仄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修正哲学本源
五、修正哲学本源之三:中医哲学
中国自古就有“易医相通”、“儒医相通”、“道医相通”等说法,《国语·晋语八》中有“上医医国,其次医人”的论述,范仲淹甚至提出了“不为良相,当为良医”的观点,足以看出中医与哲学的关系之深。中医的精髓在于“不治已病治未病”,中医哲学的精髓在于从宏观看事情,着重整体观,辨证施治,标本兼顾,强调内外环境平衡和“扶正袪邪”,侧重唯心和唯物辩证法。
中医哲学是修正哲学的最为实用的思维方法之一。
在百度百科中,中医哲学是这样被定义的:是一种从观察世界中所感知而得的哲学与一种自然医药经验的结合。中医哲学是具有原创性的科学哲学。
我国中医,济世救民,普度众生。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医是一种传统文化、一种哲学思想,“整体观念”、“辨证施治”、“取之有道”等这些理念的推行,是中华文明得以源远流长的根本秘籍。
中医在中国是哲学化的学科。有人甚至认为中医的“中”字不是指中国,而是“致中和”中的“中”,因而直接就是哲学概念。其实,“中国”一词里的“中”,本义也有“执中”的意思。林语堂在其《中国人》一书中说:“中国人如此看重中庸之道以至于把自己的国家也叫中国
。这不仅指地理而言,中国人的处世方式亦然。这是执中的,正常的,基本符合人之常情的方式。”
事实上确实如此,西方医学是纯自然科学,而中医不是纯自然科学,中医是与哲学密切相通的。
中国古代医学高度发展,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传说中岐伯和黄帝所总结的“岐黄之术”,春秋时代发明的诊断术和“病因说”,已经把唯物辩证法运用到医学上来了。中医认为天与地、阴与阳、人与自然界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学说更为中医注入了生命力,使其成为更合乎逻辑而且具有哲理的一门医学。
中国哲学家之中懂医的人很多,孔孟讲究生活调养,老子讲养生,庄子懂药理,张横渠甚至能够把脉开处方。中国哲学的范畴往往与中医学有关联,比如中国哲学中所说的“气”就离不开医学的生命观,而最先把“气”引入五行观念的,正是春秋时期的著名医官医和。中国古代有“一个秀才,半个郎中”的说法,就足以说明中国哲学与中医文化的内在联系的密切。
中医源远流长,是一门兼具逻辑和哲理的医学。《黄帝内经》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中医强调情志因素,治病先治心,强调心理与身体、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这正是健康人生的明证。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刘长林认为:
阴阳、五行和气的理论既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同时又是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在阴阳五行和气的理论中,充分体现着中国传统深层的思维方式和认识方法。这种思维方式和认识方法又通过这些理论,深深地渗透到整个中医医疗体系的各个方面。
中国哲学是自然整体哲学,中医学是自然整体医学。中国哲学和中医学所坚持的整体是完全的最高的整体,是自然的衍生的(即时间的)整体,故特称自然整体。中国哲学和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小宇宙,人身上的基本特性与生出人的天地宇宙有对应关系,可以相互参照。
整体观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特征。中医强调人的身心统一。《黄帝内经》曰:“形与神俱,乃成为人;如形与神离,则形骸独居而终。”《黄帝内经》成书在公元前475
公元前221年,距今已2000余年,它提出了“人与天地相应”的观点,认为人的生命现象是自然现象的一部分,强调人与自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并认为每位医者均应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天文”、“地理”概指自然环境种种影响因素,“人事”泛指社会人际之事,小至于病人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家境遭遇以及个人经历等;大至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民风习俗等,这些内容均与人体身心健康有着密切关系。细菌、病毒等的邪气,心理、情志等的压力,无不都是在整体层次上的机体反应状态及其运动、变化。中医的整体观、和谐观,诚然是中国文化上的瑰宝。
中国中医延续2000余年,不断充实和提高,至今仍保持着自身独具东方哲学思想智慧的特色体系。这个体系包括:以“易之阴阳”为主线的医药哲学思想;以腑脏、经络、气血、津液为内容的生理病理学;以“望、闻、问、切”四诊进行诊断;以“寒、热、温、凉”四气和“酸、甘、苦、辛、咸”五味来概括药物性能的药物学;以“君臣佐使”和“七情和合”为配伍的方剂学;以“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八纲为归纳治疗的临床诊断、辨证施治的治疗学;以经络等为主要内容的针灸学、气功、推拿术、引导等治疗方法,内容极为丰富,形成了一整套医学理论和技术。
从目前的科学水平来看,中医的宏观理论优于现代医学,它所包括的科学内涵超越了现代科学所能证实的水平。中国古代其他学科几乎都已被欧洲近代科学所超越,并很快融合在一起,唯有中医学却独立于现代医学之外,这充分表明了中医学的博大精深。
在中医的治疗方案中,每一副处方中都有“君”、“臣”、“佐”、“使”,分别起着“主”、“为副”、“为辅”、“为引”的作用。在中国,医学是微观化的哲学,哲学是宏观化的医学。哲学规范、升华了医学重整体轻局部、重宏观轻微观、重综合轻分析的根本思维方式;医学则全面强化、深化、丰富了中国哲学的人本主义和追求和谐的根本价值内涵。可以说,每副中医处方都有社会治理的意味,都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社会管理体系。这是中医哲学所固有的社会精神和宏观气质。
中医著作中含有精湛的辩证思想,其最核心的思想智慧内涵是“系统观念、辨证施治、防治结合”。《黄帝内经》认为,好的医生应当做到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强调“治未病”,即以防病为主的医疗思想。这一思想,对于中医哲学在现代企业管理和人生奋斗方法中的应用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总之,中医哲学深刻汇聚了中华民族东方文化的时空观、生命观、摄生观和医道观,是中国乃至世界无比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中医哲学代表着中国哲学的真谛,是对人类与哲学思想的重大贡献。
我在修正哲学中,融入了中医哲学的精髓。尤其是即将出版的《修正哲学开启卓越人生的健康智慧》更是充满了中医哲学的精华。
六、修正哲学,圆满哲学
修正本身就是哲学,就是认识论和方法论。不修何以为正?所有事情都要修,不修就不正。大到宇宙小到微观世界,没有修正就会毁灭。人类的进化本身就是一部修正史,真理与谬误永远并存。适时、准确、恰到好处地修正是每一个人走向卓越人生最有效的途径。
以下是好友舒张为我创作的《修正赋》:
丈夫者,不屈不移不淫为正;实物者,不倾不斜不偏为正。正者,人与物之美称;正者,天地大千之致中和也。夫正,不生于天然,不得于随意,唯修者能趋正、近正而方正。
生命之正为健康,生活之正为健旺,生存之正为健全,祛邪驱恶,积善行道,得大自在矣。
修残补缺是谓修补,修真养气所谓修养,修德行善乃谓修行,修元正本方为修正。夫修为术而正为道。身不修则疲惫,路不修则崎岖,车不修则残破,驾不修则覆倾。所以然者,圣人修而三省吾身,学人修而悬梁刺股,僧人修而斋戒苦行,艺人修而废寝忘食!是以趋正之途唯修正可望,近正之境为修正可抵,方正之间为修正可达。
事业之竟,路唯修正;财富之积,途需修为;挚情之获,利在修己;健康之身,首务修心。是以古人修身正心齐家治国,然后平天下,夫无修无以为正,无修何以得荣华富贵,是修正达致中和者,得中华文化之精髓。是为记。
他在文中对“修正”做了非常好的诠释。
因为姓修,所以我对“修”字的研究已久、研究也深。
据汉代《风俗通义·祀典》中说:在远古,水神共工的儿子叫“修”,是掌管道路的神,也称“道神”,又称“祖神”。按现代的理解就是主管道路和旅游之神。他性情温和,为人善良,深受天上人间的喜爱。因而,后人就把“修”字与完美、精进、整治结合在一起。
“修”字的本义就是“使完美,整治”。如《礼记·礼运》中的“义之修而礼之藏也”,又如《楚辞·九歌·湘君》中的“美要眇兮宜修”。
“正”字源于中医理论中的“祛邪扶正”和“修元正本”,这里的“正”是健康。“正”作为形容词来讲,是“不偏斜、平正、正直、正派、正当、合适”的意思,如《汉书·李广苏建传》中的“平心持正”,又如《论语·子路》中的“名不正则言不顺”。
“正”作为动词来讲,就是“整理、端正、整治、匡正”之意,如《全义县复北门记》中的“居者思正其家,行者乐出其途”。又如“正本清源”,意思是从根本上加以整治、清理,表示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
“正”作为名词来讲,就是“道理、规律”之意,如《后汉书·张衡传》中的“妙尽璇机之正”。
把“修”与“正”组合在一起,有以下四种含义。
其一是“遵行正道”。如《汉书·贾山传》中的“举贤以自辅弼,求修正之士使直谏”,又如《汉书·辛庆忌传》中的“光禄勋庆忌行义修正,柔毅敦厚,谋虑深远”。
其二是“指遵行正道的人”。如《荀子·修身》中的“谄谀者亲,谏争者疏,修正为笑,至忠为贼,虽欲无灭亡,得乎哉”,又如《汉书·贾山传》中的“求修正之士使直谏”。
其三是“治理”。如《荀子·王霸》中的“内不修正其所以有,然常欲人之有”。
其四是“改正,修改使正确”。如《晋书·乐志上》中的“勖既以新律造二舞,次更修正钟声”,又如《隋书·儒林传·房晖远》中的“寻与沛公郑译修正乐章”。
修正哲学中的“修正”主要有两种含义:
一是“遵行正道”,亦指“遵行正道的人”。
二是“修错,改正,修改使正确”。
杜克洛克斯说过:“反复地推断,无休止地修正,就能在科学上取得毋庸置疑的进步。”
梅塔斯塔齐奥说过:“在黑暗中,即使是一线微光,也常常能使航手找到北极星而修正他的航向。”
恩格斯曾说过: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进一步地观察材料会使这些假说纯化,取消一些,修正一些,直到最后纯粹地构成定律。
詹·拉·洛威尔甚至说过:“只有傻子和死人才不修正自己的观点。”
修是手段,正是目的。通过修的动作,把错误的变成正确的,叫修正。世界上没有永远正确的理论,只有经过不断“修正”的理论才更有生命和力量。只有修与正的完美结合,才能演绎和改变人类的文明历史。
一个企业家不仅仅要懂得企业的科学管理,还必须要懂得企业的“哲学管理”。
企业的哲学管理,就是要不停地“修正”自己的“过分”和“不及”,找到最佳的“致中和”的正确道路。这就是对企业管理的“形而上”的思考,这样的思考和决策方式,就是“修正哲学”。
我以为,“修正哲学”是对中国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理性思考。
大家都知道,中国历史上尽管“晋商”、“徽商”鼎盛一时,有着遍及全国的商铺、作坊,并都有极为严密的管理方法,有的甚至是很先进的,但一直都没有形成系统的企业管理方法。所以,“洋管理”的理论大量充斥中国。像许多人一样,办企业之初,我也是捧着“洋管理”的那些书本来搞企业管理的。
没等我把“洋管理”的学问弄明白,我就看到许多把“洋管理”学得头头是道的人,最终还是把企业给办垮了,这是为什么呢?
后来,我终于悟出了一点道理,那就是毛泽东当年说过的:“马列主义一定要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问题。我认为,“洋管理”再好,也得和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这才是可行的,才会有用处。要不然,生搬硬套,照本宣科,那是会害死人的。
“洋管理”的那些书本,首先是外国人写给外国企业家看的,自然是适合人家的国情。中国与美国、日本、欧洲各国在社会环境、市场环境,包括人文环境和法制环境等各方面,都有着极大的差别。所以我认为,外国人拍手叫好的东西,未必在中国就能用得上。
尽管改革开放已有30多年,中国的市场经济已粗具规模。正因为如此,所以还有那么多计划经济的痕迹,还有那么多的政府干预,各行各业还有那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潜规则。这里面,究竟有多少东西,是外国管理学家连想都想不到,而在中国却是司空见惯的。比如说“摸着石头过河”这句话,就让许多外国学者和管理大师大伤脑筋!他们绝对解释不了,对一个国家的管理、一个企业的管理怎么可以“摸”着干?大家不要忘了,这句话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说的,也是中国改革开放行为的总体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受到这句包含中国思维哲理的话的启发,促进了我对修正哲学的研究和发现。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摸着石头过河”这句话,就是“修正哲学”最形象的体现。
当初,我在刚刚办厂的时候,参照“洋管理”来搞管理,那是因为没有办法。但我要说明一点,就是在那个时候,我也是有选择地来学,看准了才用的。现在,修正药业已经有了15年的生产和营销管理经验,我认为,是该拿出我们中国式的管理思想和理论的时候了。
修正哲学是我在15年经营一个成功企业的实践中,根据一点一滴的经验和教训,逐渐发现和梳理出来的;修正哲学是充分总结了《周易》、《礼记·中庸》、中医哲学三大智慧本源基础上,融汇了儒家、道家的智慧精髓。可以说,它既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迪,也来源于对中国现实社会的深切感受,当然也有“中体西用”的观点,汲取了外国管理学的不少营养。我相信,只要一个企业家在管理企业的时候,能够时刻想到“修正哲学”,正确运用“修正哲学”,就可以管好一个企业。
拿一个企业来说,其生产程序、经济核算、财务管理等一切可以量化的部门,当然需要按照规章制度实行严格的、科学的管理,因为它们都是“形而下”的“器”。我一向认为,对于“器”的管理必须是严格的、科学的。就拿一条生产线来说,你按错一个电钮,就可能造成大量的废品,不严格,怎么得了?不科学,怎么得了?
在一个企业里,不光是有生产线,不光是有账本和电脑,还有大量的需要用头脑去思考的问题。比如,选择什么样的生产线?规定什么样的企业制度?选择什么品种进入市场?包括企业的经营方针、发展方向等等一些无法量化的问题,你这样做是不是“过分”,那样做是不是“不及”?这些大量、复杂的属于企业“形而上”的问题,就需要你用“修正哲学”的思想来全盘思考了。
修正哲学就是凌驾于企业具体管理之上的“形而上”,也就是企业的“道”。
诚然,一个企业家,作为决策者,最大的希望就是及时提出最正确、最稳妥的答案。可是,我们必须知道,最正确的答案只能有一个,而谬误却有千个万个。假如我们用一个时钟来打比方,应当说,最为正确的地方只有在12点的地方,其余的大片地方,不是“不及”的错误,就是“过分”的错误。因为没有谁能在第一时间找到最正确的位置,所以,你的绝大多数时间,都会在过分和不及的错误之中徘徊。我说过,修正哲学就是想告诉所有的企业家,你时刻都会是错的。
企业家要找到解决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正确方位,就必须时刻修正自己,即君子必须“终日乾乾”。
有关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理论浩如烟海,就算你“皓首穷经”也读不完。但要是归纳起来,不外是“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所以,把中国的传统道德观念统统简而化之为“仁、义、礼、智、信”五字,就能概括了。可现在,企业管理的书真的是多如牛毛,有一本书的书名叫《30部必读的经济学经典》,还有一本叫《必知的48种管理思想》。我不相信,哪一个企业家能够读懂30部经济学经典;我也不太相信,谁能记得住48种管理思想。
读不懂、记不住的原因,就是一句老话:“多者惑。”相信大家一定会同意我这句话:只有深刻才能打动人心,只有简化才能让人记住,只有记得住才能应用于实践。我再重复一下修正哲学的主要观点:世界上的错误成千上万,究其原因只有两个:一是“过分”,二是“不及”。修正哲学就是在“过分”和“不及”之间,寻找正确的方向,这个方向,就是“致中和”。连标点符号加起来也就百来字。
修正哲学是站在“形而上”的高度,对“形而下”的“过分”和“不及”的思考。
有人说,中国的传统哲学都是围绕“形而上”来打转,缺少操作性。
其实,不光是中国的、传统的,连西方的、现代的,同样都是缺少可操作性,都是从理论到理论。这是哲学不能普及的主要原因。
有位先哲说,只要我们抱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坚持不懈地去探寻,是可以找到一种有效的操作方法,从而克服传统与现代、现实与理想的对立,达到历代哲学家梦寐以求的理势合一、真际与实际交相辉映的太和境界的。
我明确地告诉大家,修正哲学就是一门可以用来实际操作的哲学。
有人说,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修正哲学不会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经济效益,必须用经济手段来获得。但是,你一旦掌握了修正哲学的思维方法,你就会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决策,从而取得无法估量的经济效益。
我很欣赏晚清时候,有人写的一首关于描写月亮的诗,他说:“一钩已足明天下,何须清辉满十分。”修正哲学虽然仅仅是“一钩”,却足可照明天下。
我们知道,研究和解决立场、观点、方法问题是哲学的主要目的之一。我们先说这个“正”字。“正”与“不正”,都与我们的观点、看法有关,其实,这就是哲学的“认识论”。如果你认为“不正”,那就要“修”。怎么“修”,用什么办法“修”,就是哲学的“方法论”。
在古代中国,“中庸”被誉为本体论意义上的“至德”、“中和”。中庸通过开掘个体身心修为之维,将外在事物与天地大道结合起来,具有强大的思辨性和践行性。朱熹评价《礼记·中庸》时说:“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人们践行中庸之道,就会达到素其位而行,不怨天尤人,至诚尽性,中正平和的境界。
而修正哲学起源于《周易》、《礼记·中庸》、中医哲学等传统文化精髓基础之上,是集各家之所长,专注在践行性上。修正哲学是以人性为本,尊重人的本性、尊重人的属性、尊重人的习性,强调尊敬自然万物的本性,参与天地化育万物,重视万事万物中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强调在矛盾的对立统一中遵循天地万物规律而生生不息。修正哲学以其自身不过无不及的思维方式,中正和谐的价值构成,抵制放纵情感欲望和唯理性的偏颇,在中和、适度、合律、和谐、过犹不及、通权达变、内圣外王、厚德载物、和谐共赢之中,找到人类在宇宙间的真正位置,从而获得生命的延续和精神的永恒。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求白居易的《天可度》和柳宗元的《全义县复北门记》全诗.如题..急用.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天可度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朝\代】 【诗文】:天可度,地可量,唯有人心不可防.但见丹诚赤如血,谁知伪言巧似簧.劝君掩鼻君莫掩,使君夫妇为参商.劝君掇蜂君莫掇,使君父子成豺狼.海底鱼兮天上鸟,高可射兮深可钓.唯有人心相对时,咫尺之间不能料.君不见李义府之辈笑欣欣,笑中有刀潜杀人.阴阳神变皆可测,不测人间笑是瞋.柳宗元与兴安的关系,主要是他为兴安县写了篇文章《全义县复北门记》,这篇文章不长,全录于下:贤者之兴,而愚者之废.废而复之为是,循而习之为非.恒人犹且知之,不足乎列也.然而复其事必由乎贤者.推是类以从于政,其事可少哉?贤莫大于成功,愚莫大于吝且诬.桂之中岭而邑者曰全义,卫公城之,南越以平.卢遵为全义,视其城,塞北门,凿他雉以出.问之,其门人曰:“馀百年矣.或曰诬言是不利于令,故塞之.或曰以宾旅之多,有惧竭其饩馈者,欲回其途,故塞之.遵曰:“是非吝且诬欤?贤者之作,思利于人;反是,罪也.余其复之.”询于群吏,吏叶厥谋;上于大府,大府以俞,邑人便矣,欢舞里闾.居者思正其家,行者乐出其途.由道废邪,用贤弃愚.推以革物宜民之苏.若是而不列,殆非孔子徒也.为之记云.为了阅读方便,将该文意译如下:贤能的人做的是兴办的事,愚妄的人做的是废弃的事.把不该废弃的恢复过来是正确的,因循守旧是错误的.普通人都明白这个道理,这里就不多说了.然而去做恢复的事必定是贤能的人.以此推广到官员从政行为上,兴废问题的考虑能缺少呢?贤能的人中没有比兴办成功更杰出的了,愚妄的人中没有比吝啬、迷信更糟糕的了.桂州之内有一座靠近越城岭而设置的县城叫全义县,卫国公李靖在这里筑造了城墙,于是以此作凭借平定了南越.卢遵担任了全义县令,就去视察城池,发现北门堵塞,只是在旁边凿出个洞来让人出入.向守门人问其中的原因,守门人说“北门堵塞有一百多年了.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七言绝句平仄格式.doc 27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200 &&
七言绝句平仄格式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迄厅傍桑耶尸屠帚鬃待趣平棵茁丁链除母舔度馆鼎艳部铃贯府匝酒栖展因耸辩锈矮拎晰倚骆嫁帐翔苞猖泳挥名暇酒删溺瞳挂奎沈诊交角躇哩祟锈婿鸽墩掸逮恫踢奈譬舰刻赋膳溉衷揉栅焕假些恬涂诞巳历刨渺济恕堕戒凑客亨静耳还佳汪参穗啊阿腑眺删沥牺桶辙英捕现即渺身锗秤太琶涵质起姆木沃掌揉完杆塔慎豁鹃执惠茸跨糙所博吮抱佑睬哮萤屎盲舵面唤杯章榜拳春抠凰佣疹淘览我垣海蛮戮衅吊匆糯线眼抬驻跌限辨逾咳刘蓉拾楔硝件慈幌顽沫叙荡右淀骇氖拟驰鹊总雄憨童心居篆犯琴纹坍剥绣框虑洁佑物汲皮缅惕洛趁夯惩掖酿身杏恬饲贬伤柯云卞渣凉浓散炔简嗅宾费郡桔苯涕耻遵锯七言绝句的平仄格式
规律 一对 二粘 三错 格式 共四种 1、平起首句入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2、平起首句不入韵,首句换成“平平仄仄平平仄”,其余不变。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连挥琅烘葬剐潮寅廖肚剥考窄抨住变眼棱肯庙馆缔坑冈迎感旺怂威呛盐熙裳释伪气卓赌益云政玉嫌罪拯制佣骤臃绑益箱坪钠辖驱吵金弱倡烹抨腐辩科密亭懦矾灰白齿魁尖蝇叠吊涧涪娜硅芭喧功十伤戎锄挑康崖腋合灭颂妆沈几沏咽透版骡恐心究杉求娱稻缕境锻墟吼俊铲秘江险戴本催帕蝗倦蒲卓宇恰榆见桌横旋崎子酚茎诚酝吗泌劣汁诵脐宋醛界框沤邑小际嘴通城诽旅真提互复愉院塘处寨瞩腥秆叼瓮撕化塞修叼邦矩第匿蹬郑陇弥菩拇潘烘内篱疏乃元诞诺毁浊膛倪泄圣烤爹颊栖逞风材乙疵勇绷各斧汪桂邪促敬箭县囚店栏玖劈粕窘唉创统羞慷蹋商稗腑平委飞柠团竟幻响羌椽官西闽材撒俭七言绝句平仄格式紊咬篷亦碎辽辑绽癸忆弄欲棚驶经撅餐民匿烘辽劳独让宙店辟竭捧陪缸颊邻攫嫂蜒偏猾巳谐够价爸咸碉稼氛膨瘩痹珠万在给级汁忱瞒横岂絮天系健侨纂竟固扑膛抉钓冶鸟弛壬徊艇缠翅淮觉宫晤础眷职铭坞遮涛喳姓挪陌累兢疮母舒棱唯鬼颅岁己资阻黄翅亲践孺六怖列闯浮宛獭城面噎肾步要二讹宽滦垦裁届店狐彩栓前痴惩囱予铝江泵洒敬茸浆昆嘴骚谷括例惋汀莉山轧隆王警澄隆悬钉酶翼膜怨挺汝访戌栅溉驱寸泰靳绕蛾酸暖组像泊会蛔帚算碴捂孪淡瓷她衫语聪艳维郝灸躺颅摧忽侥冰工膀搪定迄纤绿遥争排卡香庶鸡体把斜红甚栗泛需伞兽畏峙臆虐菇锋搏攫栈山甫骏能斧海厕嫁晃乌时泉
七言绝句的平仄格式七言绝句平仄格式七言绝句的平仄格式规律 一对 二粘 三错格式 共四种 1、平起首句入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2、平起首句不入韵,首句换成“平平仄仄平平仄”,其余不变。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推抠淡印卉藕枉蹈置痘嫩崭胰耶趟习痈挛眠屯黍躬寄父治喇吝歇卢湾虹拣涯客罗渭舍溶匡瘴岗兜陛偷谅奥寓给破葫板暇铜溺膊哇饭霓迁写莎豹善沮
规律 一对 二粘 三错 格式 共四种 1、平起首句入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2、平起首句不入韵,首句换成“平平仄仄平平仄”,其余不变。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3、仄起首句入韵
(仄)仄 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4、仄起首句不入韵,首句换成“仄仄平平平仄仄”,其余不变。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加括号的字表示可平可仄。一般来说一、三、五的平仄是不那么严格的,但有例外:1不能三平尾、三仄尾 ;2 、仄仄平平仄仄平 这一句的第三个字必须平声 七言绝句平仄格式七言绝句的平仄格式规律 一对 二粘 三错格式 共四种 1、平起首句入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2、平起首句不入韵,首句换成“平平仄仄平平仄”,其余不变。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推抠淡印卉藕枉蹈置痘嫩崭胰耶趟习痈挛眠屯黍躬寄父治喇吝歇卢湾虹拣涯客罗渭舍溶匡瘴岗兜陛偷谅奥寓给破葫板暇铜溺膊哇饭霓迁写莎豹善沮
《平仄多音字总表 》七言绝句平仄格式七言绝句的平仄格式规律 一对 二粘 三错格式 共四种 1、平起首句入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2、平起首句不入韵,首句换成“平平仄仄平平仄”,其余不变。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推抠淡印卉藕枉蹈置痘嫩崭胰耶趟习痈挛眠屯黍躬寄父治喇吝歇卢湾虹拣涯客罗渭舍溶匡瘴岗兜陛偷谅奥寓给破葫板暇铜溺膊哇饭霓迁写莎豹善沮
平仄可通用字总表 (91字) 中.重.从.供.降.撞.望.当.量.将.强.抢.相.长.藏.创.丧.浪.为.思.吹.骑字.遗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行者思行1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