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隐是哪个朝代的诗人的诗句

罗隐相关古诗文_古诗文网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唐代·罗隐《雪》http://so.gushiwen.org/view_35839.aspx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代·罗隐《蜂》http://so.gushiwen.org/view_35987.aspx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唐代·罗隐《自遣》http://so.gushiwen.org/view_35716.aspx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唐代·罗隐《西施》http://so.gushiwen.org/view_35715.aspx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唐代·罗隐《黄河》http://so.gushiwen.org/view_35648.aspx
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唐代·罗隐《七夕》http://so.gushiwen.org/view_35682.aspx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钟陵醉别十余春,重见云英掌上身。我未成名卿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唐代·罗隐《赠妓云英 / 嘲钟陵妓云英》http://so.gushiwen.org/view_35983.aspx
钟陵醉别十余春,重见云英掌上身。我未成名卿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玉树歌声泽国春,累累辎重忆亡陈。垂衣端拱浑闲事,忍把江山乞与人。——唐代·罗隐《江南》http://so.gushiwen.org/view_36097.aspx
玉树歌声泽国春,累累辎重忆亡陈。
垂衣端拱浑闲事,忍把江山乞与人。
抛掷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尽良筹。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千里山河轻孺子,两朝冠剑恨谯周。唯余岩下多情水,犹解年年傍驿流。——唐代·罗隐《筹笔驿》http://so.gushiwen.org/view_35737.aspx
抛掷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尽良筹。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千里山河轻孺子,两朝冠剑恨谯周。唯余岩下多情水,犹解年年傍驿流。
暖触衣襟漠漠香,间梅遮柳不胜芳。数枝艳拂文君酒,半里红欹宋玉墙。尽日无人疑怅望,有时经雨乍凄凉。旧山山下还如此,回首东风一断肠。——唐代·罗隐《桃花》http://so.gushiwen.org/view_35736.aspx
暖触衣襟漠漠香,间梅遮柳不胜芳。数枝艳拂文君酒,
半里红欹宋玉墙。尽日无人疑怅望,有时经雨乍凄凉。
旧山山下还如此,回首东风一断肠。<dl class="function" id="">
热门文章推荐
罗隐 · 蜂
本文分类: 发布时间: 已被阅读
蜂不论平地与山尖①,无限风光尽②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③谁甜④?——唐&·&罗隐⑤注释①山尖:小山包的顶尖。②尽:在诗中为都的意思。③为:替。④甜:在诗中为醇香的蜂蜜。⑤罗隐(公元833—909年),唐代诗人。解读翻译不论是平地还是山峰,凡是花开的地方,都有蜜蜂的身影。它们采尽百花,酿成蜂蜜,到底是为谁辛苦,为谁酿造出这香甜的蜂蜜呢?&&赏析这首诗赞美了那些终日辛勤劳动、为国家创造财富的人们,讽刺了那些不劳而获、剥削别人的统治者。诗的前两句写的是蜜蜂采集百花、酿造蜂蜜的情景,无论是在平原还是在高山,都有它们忙碌的身影,这和封建社会中千千万万的普通劳动人民,祖祖辈辈辛辛苦苦地劳动的情景很相似。后两句诗人使用问句结尾,引发读者的思考。蜜蜂终日辛苦,到头来是为谁酿造出这甜蜜的蜂蜜呢?诗人其实是说蜜蜂一无所获,这正如劳动人民们成年累月地劳动的成果,都被统治者掠夺而去。全诗用蜜蜂比喻劳动人民,抒发了对剥削者的痛恨和斥责,深刻有力。作业题在你身边有没有像蜜蜂一样的人?他们有什么特点?扩展阅读蜜蜂是如何找到蜂蜜的?在春暖花开的季节,一些做侦察工作的蜜蜂飞出箱外去寻找蜜源。当侦察蜂在外面找到了蜜源,它就吸上一点花蜜和花粉,很快地飞回来。回到蜂群后,它不停地跳起舞来。这舞表示蜜源的远近和方向。如果找到的蜜源离蜂巢不太远,它就表演圆形舞;如果贫源离得比较远,就表演8字舞。在跳舞时如果头向着上面,那么蜜源就是在对着太阳的方向;要是头向着下面,蜜源就是在背着太阳的方向。在蜂箱里的蜜蜂,得到了侦察蜂带来的好消息,就很快飞出箱外,去它所指引的方向采集蜂蜜。
本文标题:(标签:&&&&&&)
本文地址:
除非注明,本站所有文章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dl class="function" id="">
分享给你的好友
<dl class="function" id="">
<dl class="function" id="">终身不读罗隐诗
一.终身不读罗隐诗
二.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三.檀奴满车&卫玠看杀
四.可怜太冲枉贵纸
五.冯子梦龙其讹误
六.罗隐、郑畋&&
七.不见好德如好色&&&&&&&&&&&&&&&&&&&&
&&&&&&&&&&&&&&&&&&&&&&&&&&&&&&&&&&&&&&&&&&&&&&&&&&&&&&&&&&&&&&&&&&&&&&&&&&&&&&&&&&&&&&&&&&&&&&&&&&&&&&&&&&&&&&&&&&&&&&&&
一.终身不读罗隐诗
郑畋少女好罗隐诗,常欲委身。一日隐谒畋。畋命其女隐帘窥之。见其寝陋,遂终身不读江东篇什。举子或以此谑隐,隐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众皆启齿。
二.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澹台灭明,字子羽,武城人。相貌丑恶,孔子薄之。后南游江淮,为人敢去就,率直重诺,从游弟子三百人,名闻诸侯。孔子闻之,叹曰:“吾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以夫子圣人,尚有失于子羽!畋女因貌而不取,是为当然,不能谓为就失者也!罗隐其宜知也!
三.檀奴满车&&卫玠看杀
潘岳,字檀奴,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刘孝标注引《语林》:“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卫玠从豫章至下都,人久闻其名,仕女观者如堵墙。玠先有羸疾,体不堪劳,遂成病而死。时人谓为“看杀卫玠”。
从来听闻男有好色。如今之述,女色似有更甚者,男子弗如,此所谓巾帼不让须眉也!卫玠可怜,竟被看杀,俊颜薄命,一何至此!乃知红颜命薄语也,病吟有之。
四.可怜太冲枉贵纸
《世说新语》描写左思:“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
左思貌丑,富才气,十年而作《三都赋》,都城洛阳权贵之家,皆争相传抄,遂使纸价上扬,为此而贵,此“洛阳纸贵”典故之所由来。
才情若此,而使群妪共唾,色之于人,其情可知!隐才不及太冲,畋女以寡不敌众,讳避焉不读,犹胜于群妪之唾也远且甚也。罗隐其无悔,于此当能知之矣。
五.冯子梦龙其讹误
或以为畋女爱貌,非真爱才者。子犹氏曰:“不然,昔白傅与李赞皇不协,每有所寄文章,李缄之一箧,未尝启视,曰:‘见词翰则回吾心矣。’郑女终身不读江东篇什,亦是恐回心故也。乃真正怜才者乎!”
子犹氏,冯梦龙也,大家,所著《三言》、《谭概》、《智囊》,皆大手笔。此间乃以赞皇不视以喻畋女之情,谬矣!抑其不知太冲之遇?群妪岂共怜其才者耶!权贵岂同爱其貌者耶!且焉子羽之失,夫子不能免,奈何竟欲畋女有过于此者乎!
六.罗隐、郑畋
罗隐,余杭人。诗名于天下,尤长于咏史,然多所讥讽,以故不中第,大为唐宰相郑畋、李蔚所知。隐虽负文称,然貌古而陋。唐广明中,因乱归乡里,节度使钱镠辟为从事。开平初,太祖以右谏议大夫征,不至。魏博节度使罗绍威密表推荐,乃授给事中。年八十余,终于钱塘。&
郑畋,字台文,荥阳人,进士及第。刘瞻镇北门,辟为从事。瞻作相,荐为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乾符中,以兵部侍郎同平章事,寻出为凤翔节度使,拒巢贼大有功,授检校尚书左仆射。性宽厚,能诗文。诗一卷,《全唐诗》录存十六首。
七.不见好德如好色
弘当宴见,御坐新屏风,图画列女,帝数顾视之。弘正容言曰:“未见好德如好色者。”帝即为彻之。笑谓弘曰:“闻义则服,可乎?”对曰:“陛下进德,臣不胜其喜。”《后汉书&宋弘》
才焉不能敌色,好德不如好色,容色之胜,其显也亦远矣。于今之人,浅俗鄙薄,令德不修,德、才其未有,惟恃以钱色之奢,故世之低下风气,愈演愈烈,几以淫丽为宗矣!夫木性含火,待燧动而焰发;人性含灵,非学成不能为美;以色事人,色衰则爱驰;且焉“静女嫁德不嫁容”,前人之明训!宁其不为以貌取人者之诫慎也欤!?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蜂原文、翻译及赏析_罗隐古诗_古诗文网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代·罗隐《蜂》http://so.gushiwen.org/view_35987.aspx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译文及注释
译文无论是在平地,还是在那高山,哪里鲜花迎风盛开,哪里就有蜜蜂奔忙。蜜蜂啊,你采尽百花酿成了花蜜,到底为谁付出辛苦,又想让谁品尝香甜?
注释山尖:山峰。尽:都。占:占其所有。甜:醇香的蜂蜜。
本节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生于太和七年(公元833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对当时考试制度、当时朝廷的失望,以及在这样的情绪下,看见人民辛苦劳作在田间地头与部分朝廷官员不劳而获这样相对立的情景而产生的愤懑,大致是罗隐作出这首讽喻不劳而获者的《蜂》的原因。
本节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罗隐的咏物诗“切于物”而“不粘于物”,往往别出心裁,独具寓意,讽刺深峻犀利又耐人寻味。清沈祥龙《论词随笔》云:“咏物之作,在借物以寓性情,凡身世之感,君国之忧,隐然蕴于其内,斯寄托遥深,非沾沾焉咏一物矣。”罗隐正是在对物象深入细致的观察基础之上,对所咏之物融进他强烈的家国之忧与身世之慨,刺时讽世使得其能在晚唐诗坛脱颖而出。《蜂》通过吟咏蜜蜂采花酿蜜供人享用这一自然现象,表现了他对社会和历史问题的思考。
  前两句写蜜蜂的生存状态,在山花烂漫间不停穿梭、劳作,广阔的领地给了它们相当大的施展本领的空间。“不论”“无限”,蜜蜂在辛勤劳动中“占尽风光”,简单写来看似平平无奇,
参考资料:
杨旭辉主编;苏州大学《唐诗鉴赏大辞典》编写组编.唐诗鉴赏大辞典:彩色版.北京:中华书局,-1371
  蜂与蝶在诗人词客笔下,成为风韵的象征。然而小蜜蜂毕竟与花蝴蝶不同,它是为酿蜜而劳苦一生,积累甚多而享受甚少。诗人罗隐着眼于这一点,写出这样一则寄慨遥深的诗的“动物故事”。仅其命意就令人耳目一新。此诗艺术表现上值得注意的有三点:
  一、欲夺故予,反跌有力。此诗寄意集中在末二句的感喟上,慨蜜蜂一生经营,除“辛苦”而外并无所有。然而前两句却用几乎是矜夸的口吻,说无论是平原田野还是崇山峻岭,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是蜜蜂的领地。这里作者运用极度的副词、形容词──“不论”、“无限”、“尽”等等,和无条件句式,极称蜜蜂“占尽风光”,似与题旨矛盾。其实这只是正言欲反、欲夺故予的手法
本节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http://so.gushiwen.org/author_135.aspx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济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呼救命。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曰:&我富者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登陆,则予十金。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但予十金?&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捕鱼能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或曰:&何以不就?&渔者曰:&是许金而不酬者也!&未久,贾人没。——清代·邹弢《贾人食言》http://so.gushiwen.org/view_72545.aspx
  济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呼救命。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曰:&我富者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登陆,则予十金。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但予十金?&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捕鱼能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或曰:&何以不就?&渔者曰:&是许金而不酬者也!&未久,贾人没。
曹司农竹虚言,其族兄自歙往扬州,途经友人家。时盛夏,延坐书屋,甚轩爽,暮欲下榻其中。友人曰:“是有魅,夜不可居。”曹强居之。夜半,有物自门隙蠕蠕入,薄如夹纸。入室后,渐开展作人形,乃女子也。曹殊不畏。忽披发吐舌作缢鬼状。曹笑曰:“犹是发,但稍乱;犹是舌,但稍长,亦何足畏?”忽自摘其首置案上。曹又笑曰:“有首尚不足畏,况无首也。”鬼技穷,倏然。及归途再宿,夜半,门隙又蠕蠕,甫露其首,辄唾曰:“又此败兴物耶?”竟不入。——清代·纪昀《不怕鬼 / 曹司农竹虚言》http://so.gushiwen.org/view_72534.aspx
  曹司农竹虚言,其族兄自歙往扬州,途经友人家。时盛夏,延坐书屋,甚轩爽,暮欲下榻其中。友人曰:“是有魅,夜不可居。”曹强居之。夜半,有物自门隙蠕蠕入,薄如夹纸。入室后,渐开展作人形,乃女子也。曹殊不畏。忽披发吐舌作缢鬼状。曹笑曰:“犹是发,但稍乱;犹是舌,但稍长,亦何足畏?”忽自摘其首置案上。曹又笑曰:“有首尚不足畏,况无首也。”鬼技穷,倏然。及归途再宿,夜半,门隙又蠕蠕,甫露其首,辄唾曰:“又此败兴物耶?”竟不入。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先秦·佚名《学弈》http://so.gushiwen.org/view_71101.aspx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罗隐最有名的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