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准备替谁给台湾小朋友写一封信信呢模仿上面的诗句写一写

《中国的历史》:日本学者的中国史 揭王朝隐匿真相
[摘要]《中国的历史》是一部中国通史。与传统历史学家的写史方法不同,陈舜臣以时间为轴,以影响时代进程的事件或人物为中心展开,讲述上古时期到近代数千年中国王朝的历史兴衰及所涌现的典型人物。 《中国的历史》封面《中国的历史》(全七卷)是一部中国通史,也是陈舜臣规模最大的一部作品。与传统历史学家的写史方法有所不同,陈舜臣以时间为轴,以影响时代进程的事件或人物为中心展开描写,讲述上古时期到近代数千年中国王朝的历史兴衰及所涌现的典型人物。  陈舜臣对史料采取中立的态度,没有先入为主的主观性,没有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的弊病,他所讲述的事件都有史可查,绝不杜撰,但又不盲信史料,通过比较不同史学家的记载、论述,经过条分缕析,得出自己的历史判断,在不少历史事件以及历史人物的评价上都提出独到的观点。本文摘自:《中国的历史》
作者:陈舜臣
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隋唐的兴亡·余震脂粉消散暂尔游山第,淹留惜未归。霞窗明月满,涧户白云飞。书引藤为架,人将薜作衣。此真攀玩所,临睨赏光辉。这是一首吟咏世外仙境的诗歌。作者是女诗人上官婉儿。上官婉儿是试图废黜皇后时代的武则天、反被武则天所杀的上官仪的孙女。祖父被杀的时候,她刚刚生下来,武则天没有斩草除根,但把她放在后宫,与世隔绝起来。她在后宫接受教育,成为无与伦比的稀世才女,担任武则天的秘书。祖父事件的时候,连她的父亲也被杀。上官婉儿不得不侍奉这个杀死自己的祖父和父亲的人物,而且还是贴近她的身边人。武则天是政治的核心,所以是权势的核心,她所在的地方是这个世界上最血腥的地方。上官婉儿虽然身处此地,她的诗歌却毫无尘世的俗气,“毫无人间烟火气”是人们对她的诗歌的一致评价。也许正因为她身处人间俗气最浓厚的地方,才在诗歌作品中尽量远离这种气味。喜好文学的武则天经常出题,让群臣依题作诗,评定优劣。上官婉儿是评审成员之一,据说她具有武则天的宫廷文学沙龙的女王之相。上官婉儿不仅文学才华卓越,也富有敏锐的政治嗅觉。据说她是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的情人。因为有这一层的关系,武则天才重用上官婉儿为自己的政治秘书。在武则天的晚年,政治嗅觉敏感的上官婉儿悄悄靠近唐中宗,据说这是她的从母之子王昱的建议。因此,张柬之政变成功之后,她没有被整肃,受到中宗的宠爱,官位也升至昭容。与韦皇后的女儿安乐公主合谋的是武则天的幼女太平公主,太平公主是中宗的妹妹,所以是安乐公主的姑母。这两个公主在皇族的女子中受到特殊的待遇,互比奢侈,极尽豪华,在这方面流传各种各样的故事。安乐公主身穿“合百鸟毛”织成的毛裙等无比奢华的衣裳。正仓院①收藏的鸟毛立女屏风中描绘的女子,据说身穿的就是百鸟毛裙。穷奢极侈的生活需要金钱,尽管受到特殊的优厚待遇,但还是不够,于是就卖官鬻爵。另外,当时僧尼具有免税等特权,很多人想当僧尼,但必须获得国家颁发的正式度牒。她们甚至出售度牒。唐中宗被毒杀后,才女上官婉儿出现复杂的动向,她与太平公主合谋伪造中宗的遗诏,内容自然是皇太后摄政,还加上中宗的弟弟相王李旦辅佐政治的内容。十六岁的皇太子即位,皇太后作为监护人执政,这是韦皇后求之不得的。如此一来,韦皇后心想事成,安乐公主也成为皇太女,心满意足。大概太平公主不愿意让嫂子韦皇后以及总是与自己较劲的、韦皇后的女儿安乐公主如愿以偿,便与上官婉儿商议,暗中作梗。但是,一心认定韦太后时代即将来临的宗楚客以及韦氏家族的韦温搬出“叔嫂不通问”的儒家规范,只授予相王李旦太子太师这样的名誉职称。从以上事实可以知道上官婉儿接近太平公主,这意味着什么呢?也许是受到中宗宠爱、被授予昭容高官的上官婉儿不能容忍韦后对中宗的毒杀吧,也有可能具有敏锐的政治嗅觉的她已经看出韦后的穷途末路。曾经侍奉过武则天的上官婉儿大概预料到远比武则天拙劣低能的韦后即使掌权,也要迅速土崩瓦解吧。韦氏王朝一旦失败,接替者只能是相王李旦。唐中宗当初即位的时候,愚蠢的韦皇后不懂得自己的丈夫不过是一具傀儡,打算把自己的父亲韦玄贞提拔为门下省的长官侍中,结果惹怒了武则天,使得中宗失去帝位。之后即位的是中宗的弟弟李旦,就是睿宗。他深知自己只是傀儡,所以无所事事。武则天当上周的皇帝、重新册立皇太子的时候,还是选择哥哥、中宗李哲。虽然只是傀儡,但李旦毕竟也当过皇帝。上官婉儿制定的遗诏中写入让相王李旦辅佐少年皇帝的内容,李旦一定从他的妹妹太平公主那里听到这个消息。上官婉儿之所以这么做,大概考虑到即使在韦后之后的时代,自己也能够安然无恙吧。连对李旦也要讨好,她的处世之道实在细致周到。上官婉儿从婴儿时期开始就是禁闭在后宫这座监狱里的罪人,小心翼翼地看着别人的脸色长大,一直在生死线上走钢丝。十四岁时在后宫才女中声名鹊起,武则天把她叫去,问她对杀死其祖父、父亲的自己是否心怀怨恨。这个时候也是在生死线上走钢丝。十四岁的少女只好回答说“怨不忠,不怨不孝”。武则天怒道:你难道不懂得救命养育之恩吗?命人给她施以黥刑。不过,慧眼识才的武则天命令施刑者尽量刺得小一点,结果她脸上只有看似痣一样的一小点刺青。但如果武则天当时心情不好,就可能被杀。对于上官婉儿来说,命运不济的是,发动推翻韦皇后集团的政变的领导人不是她所讨好的李旦,而是第三子李隆基。唐太宗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杀死兄弟,掌握政权。八十四年后,后来成为玄宗皇帝的李隆基闯进宫中,杀死伯母韦后和堂妹安乐公主,夺取政权。皇族发动的政变有两次获得成功,有一次失败。这是在李隆基政变的三年之前,当然那时中宗还健在。他复位以后,起先册立李重俊为皇太子。李重俊不是韦皇后所生。史书评论李重俊是:性明果,然少法度。性格虽然果敢善断,但有点越轨的倾向。他发动的政变也没有经过周密细致的计划。由于不是韦皇后所生,平时经常受到妹妹安乐公主的欺负,甚至也被安乐公主的丈夫武崇训瞧不起,使得他满心愤懑。李重俊心想,武氏篡夺唐朝的李氏天下,如今李氏又夺回天下,那么篡权者武氏一族不是该满门抄斩吗?唐朝虽然已经恢复,但政权还操纵在武崇训的父亲武三思等人的手里。李重俊对他们的专横跋扈恨得咬牙切齿。李重俊还听说安乐公主正在为废黜皇太子、立自己为皇太女而活动,而积极进行活动的正是曾经担任过篡权者武则天秘书的上官婉儿。这是一起一怒之下情绪冲动的政变。李重俊把羽林大将军李多祚拉拢过来,调动他所指挥的御林军,杀武三思、武崇训,然后亲自率兵从肃章门闯入宫中。不同史书对这一段的记录有所不同。《资治通鉴》是根据《旧唐书.后妃传》而记述的,皇太子李重俊进入宫中后,首先到处寻找上官婉儿。他大概对打算废黜自己的上官婉儿恨之入骨吧。上官婉儿大叫道:观其意欲先索婉儿,次索皇后,次及大家。李重俊皇太子发动的政变似乎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认为只要打倒武氏一族以及策划废立皇太子的人,他的地位就能安泰稳定,才能解自己的心头之恨。上官婉儿担心性格懦弱的中宗被李重俊拉过去,便警告皇帝说:我是首当其冲,我之后是皇后,皇后之后就是皇帝您自己啊!皇帝大概被上官婉儿振聋发聩的声音所提醒,便和皇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一起登上玄武门楼。其实,李重俊并没有杀父之意,他在玄武门楼下踌躇犹豫,难以决断。中宗从楼上的栏杆俯视下面,说道:汝辈皆朕宿卫之士,何为从多祚反!苟能斩反者,勿患不富贵。只要你们斩杀叛乱者李多祚,就可以得到足够的奖赏。不管怎么说,这是皇帝亲口说的话,这样谁都明白包围皇帝的这个将军原来是叛乱者。对这些下级官兵来说,这是今生不再的升官发财的大好时机,决不能失之交臂,于是立即掉头袭击、斩杀李多祚及其党徒。政变的军队即刻溃灭。皇太子李重俊逃到终南山,也被利令智昏的部下所杀。据说中宗将儿子的首级供奉在被杀的武三思、武崇训的灵柩前面。这一年是景龙元年(707年)七月。三年后的壬午,中宗死。十八天后的庚子,李隆基断然发动政变,或者他早已预定这个日子而提前准备,不过实际上更可能是在中宗意外死亡后仓促制订的实施计划。虽然时间极短,但并不像先前李重俊那样的毫无头绪。三年前李重俊政变的失败对李隆基起到反面教材的作用,所以他应该经过周密谨慎的考虑。当时李隆基年纪很轻,再过两个月才实岁二十五,但已被封为临淄王。史书记述:阴聚才勇之士,谋匡复社稷。这说明他早就对韦氏家族的飞扬跋扈愤恨在心,而且告诫自己不能像堂兄李重俊那样鲁莽行事。韦后一派也深知建立韦氏王朝最大的障碍是具有即位经验的睿宗以及太平公主,必须除掉,大概已经着手准备。史书记载,接近韦氏家族的兵部侍郎崔日用将韦后一方的动静密报李隆基,建议尽快动手。这是一种反水行为,大概是他接近韦皇后后,发现她与武则天的差距简直是霄壤之别,才改变主意的吧。政变的核心力量大多是官位较低的年轻人,从五品的西京苑总督钟绍京、太平公主之子薛崇简等算是官阶高的,其他如王崇晔、刘幽求、麻嗣宗等都是下级官吏,葛福顺、陈玄礼、李仙凫等士官也都是果毅校尉,五六品的青年军官。那天夜里,据说星落如雪。刘幽求激励道:天意如此,时不可失!葛福顺拔刀冲进羽林营,斩杀韦氏家族的将军韦璿、韦播等。韦氏家族的军官都是迅速提拔上来的,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对部下采取严厉惩罚的措施,每天鞭笞部下,士兵们对他们十分憎恨。葛福顺对这个内情了如指掌,他大声喊道:韦后耽鸩杀先帝,谋危社稷。今夕当共诛诸韦,马鞭以上皆斩之!立相王以安天下。敢有怀两端助逆党者,罪及三族!御林军士兵一听,全部站在政变一边。中宗的梓宫还停放在太极殿里,可是韦后一方仍然没有准备。韦后东逃西窜,最后逃进飞骑营,被士兵杀死。安乐公主在对镜描眉化妆的时候被杀。在这个时候,上官婉儿似乎也充满信心。她手持烛台,宫女们跟随其后,迎接李隆基。她为这一天的来临已经准备好一份礼品,这就是命令相王在中宗死后辅佐新皇的遗诏的草稿。相王之子李隆基应该知道这份遗诏出自上官婉儿之手。她相信这份遗诏草稿是她的救命符。这份草稿通过刘幽求转交给李隆基,但李隆基根本不予理睬,他早已决定要杀掉这个女人。上官婉儿在旗下被斩。她出生于不幸的罪人之家,在最散发着权势俗气的地方,创作出超凡脱俗的毫无人间烟火气的诗歌,最终也未能走完生命的钢丝绳,享年四十七岁。自从祖父上官仪被高宗抛弃、被武则天杀害之后,已经过去了这么长的岁月。李隆基的政变得到太平公主的支持,她的儿子也参加这场政变。这个儿子是太平公主与第一个丈夫薛绍所生。薛绍是唐高宗的外甥,与皇族很亲近。但是,他参加皇族联合的反武则天的举兵,死于狱中。尽管他是武则天的女婿,在这个问题上决不能宽恕。后来,太平公主与武则天的侄子武攸暨再婚。在武则天执政的五十年间,唐朝的李氏与武氏家族之间结成多重的姻亲关系,以至于张柬之的政变可以逼迫卧病在床的武则天退位,却无法铲除武氏的势力。张柬之一心想肃清武氏势力,后来反而因此失势。相比之下,韦氏与唐朝的皇室几乎没有关系,其家族几乎全部被杀。葛福顺大叫“马鞭以上皆斩之”,就是说韦氏一族中比马鞭高的人,即婴幼儿除外,全部斩杀。韦氏被歼,这一年六月甲辰日,政变四天之后,相王李旦接受刚刚即位的李重茂的禅让,登基称帝。这一年的六月之前是景龙四年,李重茂即位后改元唐隆。睿宗李旦复位后,改元景云,李重茂做回原先的温王。这次政变的主角临淄王李隆基被封为平王,接着被立为皇太子。他是睿宗的第三子,长子李成器(后改名宪)是睿宗第一次即位时册立的皇太子,但由于弟弟功绩大,所以这一次没有考虑他。睿宗李旦是一个老实温顺的人。武则天时代,他身在帝位,却无所事事,不仅仅因为害怕凶狠的母亲,也是他的性格使然。张罗操作他复位的是太平公主,让位也需要形式,而她正是这个形式的主持人。武则天总是说太平公主像她。在沉着敏捷、善于权谋这些方面,太平的确与母亲相似。在诛杀武氏一党问题上,太平公主参与策划,并让儿子薛崇简参加。她还是睿宗复位问题上的主角,因此在睿宗朝廷中如同主子一样。她不进殿的时候,宰相都要到她家里汇报当日的政务。宰相的奏本呈上睿宗时,睿宗总要叮问一句:“此事与太平商议过吗?”上面是老实而没有多少才能的睿宗,下面是太平公主和皇太子李隆基这两个实权派。在这种情况下,也许朝廷就自然而然地分成两派,对立逐渐激化。太平公主的性格像她母亲一样刚毅倔强,绝不服输,一心打算独揽国家大权。有人与她竞争,反而激发她更加勇猛的斗志,不把对手打入十八层地狱决不罢休。在将近五十年的武则天时代结束以后,进入她的追随者韦后的时代。中国的历史其实有很长时间是女人的时代,让人们深深感受到女人的强大。一边是年轻的皇太子,另一边是他的姑母,要选择站在哪一边的话,按照现代人的感觉,一定觉得站在年轻的一边对自己有利。皇太子可以废立,但皇帝的姐妹只有太平公主一个。经历过女人时代的人们似乎过分估计跟武则天相似的太平公主的力量,这样,她的身边就聚集很多人。皇太子李隆基的弱点在于他作为第三子却压倒大哥被册立为皇太子,自己都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被什么样的手段赶下台。从地位的稳定性来说,不能不说太平公主更加牢固,所以双方首先就拉拢更多的朝廷大臣站在自己一边展开竞争。大臣们认为皇太子的地位不稳定使得太平公主的同党增多。太平公主四处散布“皇太子很快就要被废黜”的流言。李隆基的长兄、宋王李成器和高宗的长孙、豳王李守礼(怀疑被武则天毒杀的章怀太子李贤之子)成为皇太子的继任者人选。李隆基一方的宋璟和姚元之向睿宗进言,提议将宋王和豳王外放到地方担任刺史,并且将太平公主和其丈夫武攸暨一起移居洛阳。太平公主一方也向睿宗提出针锋相对的意见。优柔寡断的睿宗左右摇摆,拿不定主意。太平公主阵营里还有像窦怀贞、僧慧范这样权势寄生虫似的人。窦怀贞在韦皇后得势的时候,娶其乳母为妻,现在又对太平公主阿谀奉承。那个时代,这种人还不少。例如一个名叫赵履温的,韦皇后时代侍奉安乐公主,为她修建豪宅,还恬不知耻地以脖套挽拉着公主的牛车,以效犬马之劳,可是韦皇后倒台以后,他又在相王李旦面前手舞足蹈地高呼万岁。连老实的李旦也无法容忍,怒不可遏,立即将其斩杀。对这两派势力的对立最为苦恼的是睿宗。太平公主方面人多势众,占有优势,她从武则天时代就熟悉宫廷情况,人脉丰富。皇太子方面则努力发现、挖掘新的人才。睿宗终于决定让位给皇太子,以结束两派无休止的争斗。景云三年(712年),李隆基即位,睿宗成为太上皇。唐玄宗李隆基改元为先天。在此之前,景云曾改元为太极,但不过几个月的时间。唐玄宗即位,似乎胜负已见分晓,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简单。称为宰相的重臣有七八人之多,其中五人属于太平公主派。太平公主通过这种强大的势力以及太上皇睿宗的后盾,伺机进行反击。太平公主一派决定实施暗杀玄宗的最后手段。史书记载太平公主一直积极强硬地展开活动。但是,暗杀玄宗计划如果不是唐玄宗一派行使实力制造的借口,那也是太平公主一派被逼无奈而不得不选择的最后手段。唐玄宗即位的第二年又改元为开元元年(713年)。七月,唐玄宗终于对太平公主派发动攻击。事迫矣,不可不速发。玄宗派的人们催促皇帝及早动手打倒太平公主。只要这个制造麻烦的姑母还在,玄宗的帝位就是名存实亡,太平公主以上皇的名义随心所欲地任免官员,安插亲信。肃清太平公主派的行动一举成功。太上皇宣布一切听命皇帝,移居百福殿。从前后的结果来看,大概由于睿宗老实的缘故,人们都以为他会倒向太平公主那一边。当他听到将太平公主移居洛阳的进言后,不假思索地予以驳回。太平公主是睿宗唯一的亲妹妹。太平公主逃进山间寺院里,三天后又出来。皇帝赐予她在家中自尽。《太上皇实录》记载太平公主是终身监禁。但不管怎么说,政权已经完全掌握在唐玄宗手里,事隔五十年,政治上女人的气息消失了,又回到男人手里。考虑到那个时代的正史记述所依据的《实录》,是由胜利者所撰写,因而太平公主的功绩有被贬低的可能。太平公主参与张柬之发动的政变,斩杀武则天宠爱的张易之、张昌宗兄弟,逼迫武则天让位,可是《实录》对她的评价太低。由于诛杀张氏兄弟的功绩,太平公主的食邑从三千户增加到五千户,其兄李旦的食邑也是五千户。可见她的功劳应该是相当大的。睿宗即位以后,太平公主的食邑增加到一万户。在玄宗政变以及事后处理上,太平公主所发挥的作用要比史料记载的大得多。当李隆基册立为皇太子明确继承者的地位以后,被认为属于太平公主派的高官显爵比皇太子派还要多,这说明她的势力非同小可。太平公主的死去意味着女性掌权的时代落下帷幕,但是,女权得到极大的扩张。同任何时代的女性相比,唐朝女性都显得凛然威风。汉代美女的理想形象似乎如赵飞燕那样身轻如燕可作掌上舞,以瘦为美。唐代美女的条件首先是体格健硕。从那个时代的绘画、唐三彩等艺术品中的女子来看,身材大抵都很丰满。杨贵妃的身体大概也很丰腴,武则天、太平公主恐怕也是体貌丰盈性感的女人。那个时代的女子是跨腿骑马,而以前的女子是并腿横坐马鞍上。这个风俗也可以说明那个时代的女子特色。是武则天创造了那个时代,还是那个时代造就了武则天呢?大概二者兼具吧。武则天的书法留存在“升仙太子碑”上。张昌宗自称是周朝王子晋的末裔,武则天为他树碑,并亲自执笔立传。据说王子晋是仙人,称为升仙太子。碑额上的所谓“飞白”的书法的确气势雄浑。升仙太子的信仰属于道教系统,但武则天明显地倾向佛教。唐朝皇室姓李,以老子(李聃)为先祖,所以在宫中举行仪式的时候,道士总是比僧侣先入场,即所谓的“道先佛后”。武则天将其改为“佛先道后”。她既然已经创建自己的周王朝,对唐王朝的先祖就不再重视了。据说洛阳各寺院的僧侣相当积极支持武则天成为周朝皇帝,虽然有妖僧薛怀义上蹿下跳,四处奔走,但最终还是武则天的信仰打动了僧侣。当然,这并不是说武则天有反道教的言行。仪凤年间(676&#年),吐蕃请求下嫁太平公主的时候,武则天让女儿成为女道士,以此为由回绝吐蕃的提亲。虽然这件事的真实性令人怀疑,但武则天曾是感业寺的尼姑这个是可信的。即使是编造的故事,也是因为深知她的信仰,才会这样编造。不可忽视武则天对唐代的佛教的影响。隋唐的兴亡·脂粉消散① 正仓院:奈良县东大寺大佛殿西北的仓库,分南、中、北三室,其中南仓、北仓收藏各种美术品。——译注隋唐的兴亡·脂粉消散隋唐的兴亡·脂粉消散隋唐的兴亡·脂粉消散隋唐的兴亡·脂粉消散花香长安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重物华。—— 王维中国于1957年开始对长安城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发表有《长安城地基初步探测》的报告。根据实地测量,唐朝长安城东西9.721公里,南北8.6517公里,比新旧《唐书》所记载的略长。由于实测也包括城墙的厚度,也许这成为与文献记载的数字有所差距的原因之一。这是一座难以想象的大都城。模仿长安而建造的日本平城京①(奈良)东西3.5公里,南北5公里,长安城的面积是平城京的四倍乃至五倍。唐朝的首都长安无疑是直接接受了隋朝所兴建的国都大兴城。前面说过,大兴城在西汉的长安稍微偏东南,与几乎面对渭水的西汉的长安相比,唐朝的长安离渭水稍远一些。渭水的对岸便是秦朝时的首都咸阳。现在我们前往昔日长安的一部分——西安市,可以回想唐代的历史,当年唐朝的人们身在长安也同样想象秦汉时代的生活。汉高祖死后不久,汉武帝就在长安西北面的一个名叫黄山的山岗上修建宫殿,取名黄山宫。据说汉武帝偷偷来到这里,还遇到贼了。渭水与黄山相对,秦塞与汉宫成双。不论是在长安,还是稍微出城一点的地方,唐朝的人们一定感觉这里是“国之福地”。从隋到唐朝初期,首都的建设似乎一直尚未完成,规划过于庞大,宫殿和房屋还很少,所以给人的感觉应该是空荡荡的。隋朝将这个首都称为大兴,皇宫称为大兴宫。唐朝改城市名称为长安,宫殿改称为太极宫。唐高祖李渊因次子李世民军功显赫,在城外建宏义宫作为他的住所,其实真正的目的是因为李世民与其兄李建成的对立日益激烈,而将他们二人分开的措施。这里后来成为李渊退位以后的隐居之地,改名为太安宫。但是,这座宫殿比较简陋,唐太宗觉得让父亲住在这个地方心里也过意不去,加上马周等的不断进言,所以决定在城外北面稍微靠东的龙首原,为父亲建造更加舒适的隐居住所。龙首原地势较高,可以远眺,不像太安宫那样地气潮湿,是一个理想的避暑胜地。然而,宫殿尚未竣工,高祖李渊就死去,“永安宫”这个名字都已经决定,高祖死后,唐太宗改名为大明宫。唐高宗时代,原本为隐居而修建的这座大明宫,被作为多病的皇帝的住所。唐高宗从太极宫移居到这座更有利于健康的大明宫,也在这里执行政务。从此以后,大明宫成为实际上的皇宫,太极宫只是举行重大仪式的地方。既然是皇宫,就要更加充实,于是大兴土木,名称也改为蓬莱宫。后来又改为含元殿,最后改回大明宫。本节开篇的那首王维的诗歌题目很长:“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唐玄宗在皇子时候居住在东市偏北的兴庆宫。现在成为西安市的兴庆公园,里面建有阿倍仲麻吕的诗碑,还种植有日本赠送的樱花。唐玄宗即位后,自然要住进皇宫大明宫,即蓬莱宫,但是他很喜欢旧居兴庆宫,还经常回去,最后兴庆宫成为皇宫。长安有一种名叫“阁道”的高架路,专供皇帝行走。从蓬莱宫到兴庆宫,或者前往游览的地方曲水等,都架设有这样的阁道。唐玄宗在阁道上心情舒畅,欣然作诗,并命群臣依韵奉和,这样的诗作称为“应制”。銮舆是天子的坐车。天子的坐车从遥望垂柳夹道的仙门(蓬莱宫之门)驶出,正从阁道上环视上苑的锦绣百花,可以望见高耸入云的帝城上两座状似凤凰的大宫门,许多民房掩映在春雨迷蒙的绿树丛中。此次宸游本是为乘阳气行时令,并非欣赏物华。王维于开元二十二年(734年)被提拔为右拾遗,这首诗大概作于此时吧。这是唐玄宗时代、整个唐代最繁华的时期。王维年轻时就诗名远播,只是由于同时代有李白、杜甫这样的大诗人,使得他列于其后。他比同时代的李白更早成名,诗歌风格也大异其趣。王维专注于讴歌大自然之美,诗风静谧、平淡、典雅。他还是著名的画家,被南宗画派仰为始祖。王维的绘画作品留存下来的只有几幅,是否真迹,不得而知。他的描绘隐居之地的《辋川庄》更是声名卓著,极受赞誉。王维生于武则天的圣历二年(699年),也有人认为是两年后的长安元年(701年)。如果是后者的话,则与李白同年。阿倍仲麻吕回日本的时候,王维作诗相送。阿倍仲麻吕乘坐遣唐使的船只来到唐朝,他的中国名字为晁衡,仕于唐朝,官至秘书监。“晁”是“朝”的古字,仲麻吕就作“朝臣”的意思。这首诗题为“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积水不可极,安知沧海东!九州何处远?万里若乘空。向国唯看日,归帆但信风。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乡树扶桑外,主人孤岛中。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阿倍仲麻吕答诗如下:衔命将辞国,非才忝侍臣。天中恋明主,海外忆慈亲。伏奏违金阙,骖去玉津。蓬莱乡路远,若木故园林。西望怀恩日,东归感义辰。平生一宝剑,留赠结交人。阿倍仲麻吕生于文武天皇的大宝元年(701年)。日本学习研究遣唐使带回来的律令,在这一年制定了大宝律令。这一年相当于武则天的长安元年,奇妙的是他与李白同年而生,而且与王维同年而生的可能性也很大。他作为留学生入唐是在玄宗的开元五年(717年)。天宝十二载(753年)决定回日本。来到唐时是十七岁的少年,居住三十六年,五十三岁时离开唐朝。阿倍仲麻吕并没有回到日本。回国途中,据说是在苏州或者明州创作这一首望乡之歌。翘首望东天,神驰奈良边,三笠山顶上,想又皎月圆。① 他乘坐的船只在海上遇到暴风,漂流到越南,经过千辛万苦,又回到长安。长安曾流传他已经死去的消息,李白作诗哀悼他的遇难: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蓬壶是东海上传说的仙岛,也叫蓬莱。苍梧是东南沿海的地名。李白是天宝十三载(754年)五月在广陵与魏万见面时听说阿倍仲麻吕遇难的,恰好他身上穿着阿倍仲麻吕赠送给他的日本布做的衣服。他在写给魏万的长诗中有这样两句:身着日本裘,昂藏出风尘。李白对这一句自注道:裘则晁卿所赠,日本布为之。当时李白在长江流域行吟放浪,与在广陵见面的那个魏万一起去金陵,然后再去宣城,在秋浦过年。著名的《秋浦歌十七首》就是在这个时候创作的。其中收在《唐诗选》中,在日本最受人喜爱的也是“其十五”: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这首诗一般都认为是夸张的典型,其实是李白独特的形容手法。他从长安的宫廷被赶出来已经十多年,却仍未允许归省,所以对长安的怀念极为强烈。从山岗上眺望秋浦河,如一条细长的白线绵延到远方,而长安还在更遥远的前方。当时李白已经五十五岁,揽镜白发多,不觉愕然。白发如秋霜,发白是因为多愁。这忧愁中包含着对长安的思念,这思念与眼前这秋浦河长长的白线联系在一起。以豪放雄浑著称的李白的丰富想象力,会自然而然地出现“白发三千丈”的形容。李白的忧愁也许包含着不安的预感,他已经感觉到世道颓败的倾向。在眺望秋浦河的时候,他大概想起十一年前的事情吧。天宝三载(744年),正是牡丹花盛开的季节。李白还是那一副醉醺醺的样子。这时,玄宗派人来叫他。这是常有的事,李白被皇帝召见当然就是让他写诗作文。他官居翰林供奉,皇帝需要的时候,他必须立即进宫。翰林供奉,时代不同,称呼也不同,有的称翰林学士,有的称翰林待诏。其他学士都隶属于门下省或者中书省,唯有翰林的学士无所属,《百官志》也没有记载这个官名。既然是学士,自然就是写作诏敕、赋诗作文,没有固定的工作任务,因此也不用去衙门,相当自由。这是为有奇才的人设置的特殊官职,提供俸禄,需要的时候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才华。唐玄宗也是诗人,他的作品大多保存下来。自己会写诗,因此深知诗人的价值。牡丹娇艳盛开,杨贵妃陪伺身边,一边赏花,一边听音乐观舞蹈,妙不可言。唐玄宗多才多艺,尤其音乐才能高超精湛,亲自为宫廷歌舞团作曲,指导练习。宫中的梨园开办有歌舞学校,培养音乐、戏曲的人才。“梨园弟子”后来成为歌手、演员的代名词。鲜花、美女、音乐、舞蹈都是无与伦比的出色,但唐玄宗心犹不满,虽然曲子好,但是歌词略逊一筹。于是他想到把李白叫来作诗。唐玄宗这样召见李白不是头一次。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这样吟咏道: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一天,李白来到宫中,酒还未醒。他把脚伸出去,要宦官高力士给他脱鞋。高力士深得唐玄宗的信任,可以说是头号亲信,在朝廷里有极大的发言权。让这样的高力士给自己脱鞋,这是对他的羞辱,李白被赶出京都也许是理所当然的。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李白吟咏杨贵妃的诗歌中把她比作赵飞燕。赵飞燕是汉朝的皇后,但最后死得很悲惨。要说比喻,可以比喻的对象很多,偏偏拿赵飞燕作比喻,这是对杨贵妃的不敬。这个说法像是小说里的故事情节,但《新唐书》和《旧唐书》都有记载,大概是事实吧。李白在秋浦思念长安,既有对个人命运的哀叹,但对时代颓丧的忧伤、不安的心情应该更加强烈。诗人以其敏锐的感受已经预感到时代的变化。盛唐之世即将终结的感觉固执地袭上他的心头,怎么抹也抹不去。这就是产生“白发三千丈”这种心境的背景。唐玄宗李隆基四十五年的治世走了一条盛极而衰的道路,他固然具有创造出百花盛开般的盛唐春天的功绩,但未能维持盛世的责任更大。也许这样的评价对唐玄宗有点苛刻,他在治世初期的确功绩卓著,但唐朝的鼎盛并非他一个人的功劳。虽然宫廷的权力斗争充满阴暗的谋术,但武则天时代的政治应该给予高度的评价。唐玄宗从中获得巨大的遗产。晚年的武则天也有失政之处,但继承其后的唐中宗、韦后时代岂止失政,简直就是把政治忘在脑后。唐玄宗所接受的政治遗产可以说是千疮百孔,他在执政初期修复政治,使人心焕然一新,在全国形成精神振奋、意气昂扬的气氛。长期以来女性政权的脂粉气一扫而尽,出现一派清新爽朗的局面。新的精神面貌在各个领域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即使没有玄宗,只要是胸怀大志的男性皇帝,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做到。唐玄宗首先着手进行局部性的修复。例如修改太平公主、安乐公主滥发的僧尼度牒的制度,取消其免税等特权,这些措施在财政上得到多大的好处不得而知,但对于争取人心具有很大的效果。唐玄宗即位初期,有姚崇、宋璟辅佐他。这两个名臣都是武则天发现的人才,唐玄宗从祖母武则天那里得到的最大遗产可以说就是这两个宰相。《资治通鉴》这样评述道:姚、宋相继为相,崇善应变成务,璟善守法持正。二人志操不同,然协心辅佐,使赋宽平,刑法清省,百姓富庶。唐代贤相,前称房、杜,后称姚、宋,他人莫得比焉。二人每进见,上辄为之起,去则临轩送之。这不仅仅是减轻赋役的负担,更重要的是公平赋役。姚崇于开元四年(716年)离开宰相的位置。他的儿子品行不好,他还包庇一个接受胡人贿赂的名叫赵晦的人。姚崇觉察到唐玄宗对此深感不快,便辞去宰相职务,推荐宋璟继任。不仅社会风气清新开朗,政界也是严明正气。姚崇、宋璟之后,张说、张九龄这些文人宰相活跃在政治舞台上。他们也都是武则天时代公认的人才,我们从《唐诗选》收入的作品对他们诗人的一面怀有亲切感。张说在武则天时代曾违抗张氏兄弟,被流放到钦州(广西),在唐玄宗时代又在朝廷与姚崇闹对立,外放担任相州、岳州、幽州的长官。姚崇死后,又回到朝廷,但被宇文融、李林甫弹劾而失势,一生命运多舛,波澜壮阔。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这是张说左迁岳州时的作品。诗中说心悠悠,其实他的心绝不是悠然自得。失势与得势,反反复复,他的心燃烧着对政治执着的火焰。文人必须是政治家,这是这个时代的常识。张说的政敌宇文融指出全国户口多有伪造,主张实行括户制,就是重新普查户籍。括户制十分严厉,规定伪造户籍者,百日之内自首者可宽恕,超过期限则判罪流放。不仅伪造者本人如此,包庇者也有罪。普查结果发现,全国有八十多万户隐瞒户口,说明有这么多户逃税。张说反对这个“括户制”,认为是苛刻的增税法,结果导致自己的失势。实际上,八十万户的税金进入国库,使国家财政有所增加,但百姓也因此疲惫穷困。国家所征收的并非百姓富余的东西,向政府隐瞒,是因为很多百姓还只能是勉勉强强地维持活下去。这一年是开元初年,国库充盈、民生凋敝的现象已经显露出来。后来百姓依然伪造户口。上报的户数和人口比实际人口少,而且女多男少,男性人口中壮丁少得异常。纳税、兵役、差役等,无论什么事情,都是以壮丁为主。所以在户籍上隐瞒壮丁不报,这似乎是全国性的普遍现象。从大谷探险队在吐鲁番得到的当时的户籍本来看,男性人口,尤其壮丁数量远比女性少。虽说是开元之治,其实并非到处一片美丽的玫瑰色,阴影已经悄然逼近。首都长安比起唐朝初期显得更加强盛充实,房屋鳞次栉比,大宅第、大寺院比比皆是,东、西市场货物充足,买卖兴隆。唐朝的国力远及天山和帕米尔,安西都护府从吐鲁番盆地的交河城进一步西迁到龟兹(库车)。西突厥已被平定,通往西域的贸易通道,即丝绸之路畅通无阻。许许多多的西域人通过这条路来到长安。西域人具有优秀的音乐才华。唐玄宗喜欢音乐,就把他们安排在宫廷的歌舞团里。从唐太宗至唐高宗这个时期,有一个龟兹人白明达是很著名的乐府伶工。当时西域的宗教信仰主要是佛教,但也有伊朗国教琐罗亚斯德教的信奉者,还有不少撒马尔罕(康国)摩尼教的信徒。聂斯脱利派的基督教徒也从西域来到长安。这些人来到长安以后,建立起各自的寺院。琐罗亚斯德教的寺院有的称为波斯胡寺,有的称为祆祠。聂斯脱利派的基督教称为景教,其寺院称为大秦寺。大秦就是罗马。祆祠分布在布政坊、醴泉坊、普宁坊等,都是长安西半城的坊,唯一在东半城的是靖恭坊。长安分为东西两大部分,各有一个大市场,尤其西市更具有浓郁的西域色彩。在唐代,规定买卖东西的交易只能在这两个市场内进行。在市场内营业,自然要课税。西市又叫“金市”。李白的《少年行》生动地表现市场的气氛。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五陵在长安郊外,是汉朝历代皇帝的陵墓区,而据说唐代则聚居着侠客的头领。那里的年轻人骑着配有银鞍的白马,沐浴着春风,英姿飒爽,意气风发,马蹄踏尽落花,最后来到哪里?跨进波斯美女所在的酒馆里。杨贵妃进宫以后,宫廷也比上一朝更加豪华富贵。热心于政治的唐玄宗在倦怠于政务之后,沉溺于音乐酒色之中。李白在做宫廷诗人的时候写过几首《宫中行乐词》,其中有这样的诗句:玉树春归日,金宫乐事多。后庭朝未入,轻辇夜相过。笑出花间语,娇来竹下歌。莫教明月去。留着醉娥。天下太平,西突厥和高句丽平定以后,边境安宁,与吐蕃的争端也只是偶尔有之。从北朝延续下来的府兵制由于逃户现象日益严重,无法继续实施,于是制定新的征兵制。在这个问题上,主张征兵的宇文融与主张募兵的张说发生对立,最后决定以征兵为原则,重建新的军队。吐蕃的势力范围不仅仅是现在的西藏高原,还扩展到西域南路。克什米尔北面的小勃律国(现在的吉尔吉特)虽是一个小国,但地处交通要道,是连接中亚西部与天山南路的唐朝安西都护府的要冲。这个国家一直臣服唐朝,但吐蕃早就对它垂涎三尺。现在的苏联境内的丝绸之路上,居住着众多被称为“昭武九姓”的琐罗亚斯德教徒、摩尼教徒,康国、安国、石国、米国、史国、曹国等二十多国一直向唐朝进贡。吐蕃的如意算盘是,只要控制住小勃律国,西域二十多国就不向唐朝、转而向吐蕃进贡。吐蕃王通过将女儿嫁给小勃律国做王妃的手段,成功地使小勃律国成为自己的属国。西域二十多国停止对唐朝的进贡,唐朝几次派出远征军讨伐吐蕃这个罪魁祸首,却事不如愿。并不是吐蕃有多么的强大,而是西域的崎岖险路和恶劣气候使得远征军大受其苦。然而,天宝六载(747年),安西副都护高仙芝从龟兹经疏勒,翻越葱岭(帕米尔),沿护密道(瓦罕峡谷)出连云堡(萨尔哈德),大破凭借天险而麻痹大意的吐蕃军,紧接着率领七千勇士一鼓作气渡过大谷冰川,夺取小勃律国,肃清吐蕃派的高官,俘获国王和王妃,凯旋而归。天宝九载(750年),由于石国(塔什干)未行属国之礼,高仙芝又率兵远征,俘虏国王至长安,斩之。这些国家并没有做出侵犯边境这样严重的事情,只是切断进贡之路,或者未行属国之礼,唐朝就因为这点小事而出兵。帕米尔战争,对手是强国吐蕃。而进攻塔什干,对手是弱国,欺骗他们说只要投降就能保命,最后还是斩杀,所以不能不说是恃强凌弱的不义之战。远征石国本来不是唐朝中央的意图,只是因为高仙芝极力推行远征计划,才得到中央的批准。高仙芝不是汉人,而是亡国的高句丽人。高句丽亡国已经八十年,他无疑出身于亡国之后。高句丽被唐吞并后,各地的抵抗运动风起云涌,唐朝也感觉相当棘手。《资治通鉴》的总章二年(669年)项这样记述道:高丽之民多离叛者,敕徙高丽户三万八千二百于江、淮之南,及山南、京西诸州空旷之地,留其贫弱者,使守安东。将身强力壮者分散各处开垦荒地,只留下身弱多病者,这是一项强硬的措施,说明高句丽遗民的抵抗是何等激烈。高仙芝的父亲长期在河西(甘肃西部)的军队中服役,大概高氏从上一代开始就是被迁移到京西空旷荒凉之地的高句丽遗民。武功显赫的高仙芝被任命为节度使。首度设立节度使是在睿宗的景云年间(710&#年),不过可以说已经是玄宗时代。设立节度使是他的失策之一。前面说过,唐朝将全国分为十道(后为十五道),不设立直接管辖军政大权的长官,而是任命巡察使。因为害怕手握广袤地区军政大权的长官形成割据的半独立王国。唐朝中央既然明知有这样的危险性,却依然设置具有地区性军政裁决大权的节度使,说明还是有其必要性。第一,府兵制已经土崩瓦解,尤其在边境必须重组军队,这样就需要手握大权的长官。第二,边境地区一旦发生紧急事态,军事指挥员同时握有行政权比较理想。这与近代帝国主义时代的殖民地总督很相似,只有可以独裁一切的人才能有效地应对非常事态。安禄山叛乱之后,节度使的数量增加,但高仙芝被任命为节度使的时候,边境上只有十个节度使。《资治通鉴》记述这十个节度使的治所及其所指挥的兵力如下:安西节度使 龟兹 二万四千北庭节度使 北庭都护府 二万河西节度使 凉州 七万三千朔方节度使 灵州 六万四千七百河东节度使 太原 五万五千范阳节度使 幽州 九万一千四百平卢节度使 营州 三万七千五百陇右节度使 鄯州 七万五千剑南节度使 益州 三万九千岭南五府节度使 广州 一万五千四百高仙芝是安西节度使。安禄山兼任河东、范阳、平卢三地的节度使。明知有危险,但还是要设置节度使,即使如此,也应该遵循一人只担任一地节度使的原则。而安禄山一个人兼任三地的节度使,这只能说是唐玄宗的失策。据说安禄山是“杂胡”,就是外国人之间的混血儿。父亲安延偃大概是中亚安国(安息)人。《新唐书》说本姓是康,那也许是撒马尔罕人。母亲是突厥阿史德氏出身。从这个意义上说是“杂胡”。安禄山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就能掌握好几种语言,据说他精通六种语言。他利用自己的这种特殊技能,当上互市牙郎这样的官。这个官似乎是斡旋贸易交易,他以此为起点,仕于幽州节度使,以战功和贿赂不断升官,逐渐得到唐玄宗的赏识。高仙芝的前任是夫蒙灵詧,出身于藏族系西羌部族。任命外国出身者担任掌管边境军事要职的节度使,是一种异常现象。大概因为当时的唐朝是世界帝国,没有民族偏见,只要有才,不问出身,就可以得到重用的缘故吧。阿倍仲麻吕被任命为秘书省的长官,也可以说是其中一例。节度使多为外国出身的武将,还有别的原因,我将在后面叙述。没有民族偏见,这有点将这个时代过于理想化。夫蒙灵詧任安西节度使的时候,对副都护高仙芝将帕米尔战争的捷报未经过他而直接上报长安的做法大为恼火,大概是因为高仙芝独吞功绩。《旧唐书》记述夫蒙灵詧大骂高仙芝的话:噉狗肠高丽奴!噉狗屎高丽奴!就是“你这个吃狗肠子的高丽奴才!你这个吃狗屎的高丽奴才!”的意思。这说明民族偏见是何等严重。谩骂高仙芝是高丽奴的夫蒙灵詧本人也是西羌族。唐玄宗时代,通过科举,尤其是进士科合格而升迁的官吏与依靠门阀而录用的官吏之间存在着派阀之争。如果命名为进士派的话,张说、张九龄就属于进士派,而门阀派的代表是李林甫。李林甫的曾祖父是唐高祖李渊的堂弟,所以他是皇族的一员。开元二十二年(734年),他担任礼部尚书以及宰相之一的中书门下三品。两年后,整倒张九龄,成为中书令以及宰相的第一把手。进士派与门阀派的斗争中,由于李林甫的出现,使得后者占据优势。口有蜜,腹有剑。世人这样形容李林甫,表面上待人和气,但是对政敌心狠手辣。他稳坐唐朝政界第一把手的位置将近二十年,所有的政敌都遭到他的整肃。被李林甫整下去的重臣,可以开列很长的名单,他就是使用这种手段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维持独裁者的地位。李林甫最警惕别人得势,与自己平起平坐。那个时代,只有立下显赫战功的高仙芝被破格提拔。李林甫害怕有人在边境作战中获得大胜被提拔到中央担任要职。节度使多为外国人出身的原因之一反映出李林甫的用人意图。他认为异族出身者在军界无论官职多大,在中央的政界都无法成为自己的对手。李林甫是门阀派的首领,又是准皇族的身份,但爬到第一宰相这个位置,还是要巴结唐玄宗最宠爱的武惠妃以及唐玄宗最亲近的身边人高力士才能实现。在地方军团飞黄腾达的安禄山,长期在中央担任宰相掌握实权的李林甫,都是使用同样的手段得以荣升,这样的人事制度本身就存在问题。我并不是偏袒进士派,但我认为通过科举上来的官吏都有经世济民的抱负,至少是这样的公开主张,而感觉门阀派只有权势欲。唐朝的国运衰退,其责任自然在安禄山和李林甫,但把他们放在国家核心地位的唐玄宗的责任要比他们大得多。安禄山、李林甫是历史的恶人。喜欢是非黑白分明的人使黑者愈黑、白者愈白。这两个人大概不是优秀的历史人物,但恐怕也没有史书所记载的那么坏。对付政敌时候的李林甫是一个穷凶极恶的人,然而当他在家里悠闲自得的时候,却是一个画家,画得一手好山水。他的家族具有浓厚的艺术家天赋,李思训的儿子,即李林甫的堂兄弟李昭道也善于丹青。晚唐《历代名画记》的作者张彦远说道:山水之变,始于吴,成于二李。唐代山水画富有新意的变革者是吴道玄,而臻于成熟的是李思训、李昭道父子。后人抨击李林甫为保住自己的地位不择手段。但是,为保住自己的地位,任何人都会这样做的,其本身是理所当然的。如果具有政治抱负,相信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为国为民,那么保住自己的地位就符合国家利益。李林甫死后,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诬告他勾结突厥图谋反叛,结果李林甫的遗族遭受迫害。就是说,李林甫活着的时候,杨国忠也不能对他下手。由于杨国忠的诬告,李林甫被加上各种各样的罪状,连安禄山之乱造成国家混乱的罪名也被安在他头上。将一切罪行都加在一个特定的人身上,历史容易明了,所以是常有之事。李林甫仅仅依靠阴险的手段恐怕不可能维持将近二十年的政权吧,他一定也有可取之处,也照顾过不少人。扬州大明寺的高僧鉴真应日本留学僧之邀,矢志前往日本,经过多次失败挫折,虽然失明,依然不改初衷,最终成功。这是一则非常著名的历史故事。鉴真和尚开创的唐招提寺①是日本戒律的中心。但是,鉴真前往日本与玄奘前往印度一样,在唐朝看来,都是偷渡出国。鉴真在前往日本这件事上,得到李林甫相当大的帮助。鉴真的弟子道抗与李林甫的哥哥李林宗关系密切,经常出入其家。李林宗在仕途上虽然没有弟弟那样得意,但官职也相当高。甚至有风言风语说李林宗是沾弟弟的光才提上去的。李林宗受道抗的委托,与弟弟李林甫商量鉴真前往日本的事情。通过李林宗的介绍,宰相李林甫会见日本留学生荣叡②、普照③,详细询问情况,听取他们的提议。尽管李林甫是权倾天下的宰相,也不能违反国法。然而,李林甫毕竟是李林甫,他提出一种变通的办法,就是给浙江天台山国清寺运送施舍捐赠的物品。运送这些物品,陆路难行,从长江出海,沿海路行走。如果顺风,就可以直接前往日本,如果风向不对被吹回来,因为持有去往天台山的公文,就不会受到究问。李林宗让在扬州担任仓曹参军军事(主要管理仓库的正八品官)的本族人李凑开具介绍信,并委托他准备船只。鉴真第一次东渡计划因弟子如海的告密而失败,但所受的处罚比较轻,可以想象大概李林甫做出指示,而告密者如海受到严惩。为鉴真的东渡提供方便绝不是为了金钱,留学僧荣叡他们应该没什么钱,所以感觉李林甫、李林宗兄弟这样做是出于一片好意。也许是为自己的信仰,也许是对鉴真的大志产生共鸣,总之应该是不计功利的援助。从历史的总体来看,李林甫是一个黑色的人物,但恐怕并不是一切的一切都漆黑一团吧。唐朝的国运出现颓败是在李林甫死后,李林甫晚年受到杨国忠和安禄山这两个唐玄宗的宠臣的排挤。前面说过,天宝十一载(752年)李林甫死后,受到杨国忠的诬告。使唐朝陷入大混乱的是安禄山和杨国忠,但他们都是反李林甫派,有必要好好深思这其中的含意。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这是被李林甫憎恨、害怕遭其毒手的李适之在天宝六载(747年)辞去左宰相时所作的题为《罢相作》的五言绝句。谁也不敢接近李林甫所憎恨的人,因为害怕被他陷害。“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这首诗饱含李适之的愤懑之情。李林甫这个人,还是不能为他做过多的辩护。隋唐的兴亡·花香长安① 平城京:8世纪初日本模仿唐朝首都长安修建在奈良盆地北面的都城。710年,元明天皇从藤原京迁都至此,到784年桓武天皇迁都长冈京之前,成为太平文化的中心。——译注隋唐的兴亡·花香长安① 唐招提寺:位于日本奈良市五条町的律宗总本山,759年鉴真和尚创建。——译注② 荣叡(?&#年):日本奈良兴福寺僧人。733年,随遣唐使单墀真人广成入唐,在洛阳从大福先寺定宾和尚受戒。留学三年,742年与普照到扬州恳请鉴真和尚到日本传经。天宝二载至天宝三载,四次东渡失败。天宝七载(748年),第五次东渡,船出扬州,经长江口,遇飓风,漂流至海南岛。是年秋,经广西梧州入广东端州,入住鼎湖山龙兴寺。天宝八载(749年)春,染病,圆寂于龙兴寺。——译注③ 普照(生卒年不详):日本奈良时代兴福寺的僧人。733年,与荣叡一起随遣唐使单墀真人广成入唐,在洛阳从大福先寺受具足戒。742年与荣叡到扬州恳请鉴真和尚到日本传经。754年,随鉴真和尚回到日本后,住东大寺,后在奈良西大寺。——译注白居易著名的《长恨歌》是这样开头的: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出生于杨贵妃惨死之后十六年的大历七年(772年)。由于是唐朝之民,诗中避讳玄宗皇帝,把主人公说成是“汉皇”,不过谁都明白指的是唐玄宗。重色就是好色。汉武帝夸耀自己所宠爱的李夫人是“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所以“倾城”、“倾国”用以形容绝代佳人之美。这首诗歌讲述唐玄宗遍寻天下美色,终于如愿以偿地得到国色天香的杨贵妃。不过,诗歌没有涉及其中的过程。杨贵妃本名玉环,原先是唐玄宗第十八子寿王李瑁的妃子。唐玄宗的皇后王氏未育,又不受玄宗的宠爱,被废。唐玄宗多才多艺,而且多情善感。他想立最宠爱的武惠妃为皇后,却遭到群臣的反对,未能实现。武惠妃属于篡夺唐朝大权的武则天的家族,妃子的身份尚能认可,但要立为皇后,遭到朝廷群臣的坚决抵制。王皇后被废黜以后,皇后的位置一直空缺。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武惠妃死去,玄宗意气消沉,失魂落魄,命令亲信高力士为他寻找“倾国”,结果看上了儿媳妇杨贵妃。这与武则天的情况正相反。唐高宗将父亲的妃子武则天作为自己的皇后,而唐玄宗将儿媳妇立为贵妃。唐玄宗最终也未能立杨贵妃为皇后,但对她的宠爱是后宫之最。武则天先当尼姑,杨贵妃也是先当道姑。杨贵妃本是孤儿,是杨家的养女,虽然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亲戚,但唐玄宗为获得她的欢心,给予杨家人特别的恩惠。杨贵妃的远房堂兄杨钊品行不好,却精明灵巧,善于钻营,左右逢源,逐渐得到重用,玄宗赐名国忠。后来他与李林甫对立,也与安禄山对立。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杨玉环被召进宫中是天宝三载(744年),第二年成为贵妃。正如《长恨歌》所吟咏的那样,“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使得唐玄宗“从此君王不早朝”。她二十五岁进宫的时候,唐玄宗已经六十岁。天宝元年(742年),安禄山任新设的平庐节度使。天宝三载(这一年开始将“年”改为“载”),兼任范阳节度使。两年后,再兼任河东节度使。安禄山聪明机灵,滑稽戏谑,据说体重三百三十斤。差不多二百公斤的超级大胖子,大腹便便,据说肚子垂下来可以过膝。有一次,唐玄宗问他,你的肚子里究竟装的是什么,他的回答后来成为名言:“唯有赤心。”杨贵妃很喜欢这个安禄山。安禄山诙谐风趣,装作胸无城府的样子,不会引起别人的警惕,轻而易举地征服了唐玄宗和杨贵妃。他说是想当杨贵妃的养子,每次进宫觐见,总是先拜杨贵妃,说是“蕃人先母后父”,群人皆笑。唐玄宗和杨贵妃都没有识破这个小丑的真面目。天宝四载,安禄山大败契丹,立下大功。逐渐强势凌人的安禄山与依靠杨贵妃的亲戚关系而飞黄腾达的杨国忠勾结在一起,开始共同排斥最大的实权派人物李林甫。可是待李林甫死去,一直携手合作的安禄山与杨国忠反目成仇,变得对立起来。杨国忠身在首都,总是在皇帝身边伺候,而安禄山身在外地,这是他的不利条件。如果皇帝具有明晰准确的判断力,事情就比较好办,可是唐玄宗已经出现明显的老化现象,只要有人不断地给他吹耳边风,最后他就会深信不疑。安禄山也有他的苦处。杨国忠不停地向唐玄宗诉说安禄山策划谋反。宫廷的消息也会进入安禄山的耳朵,他感觉到形势对自己越来越不利。如果入朝,很可能随便找个理由把自己抓起来,但如果感觉生命危险不去长安,也不是长久之计。大概有人认为安禄山的起兵是被迫无奈,他身兼三个节度使,手中握有重兵。虽然唐朝实行的是征兵制,但边境地区多为招募,完全变成节度使的个人军队。《长恨歌》这样写道: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渔阳在现在的北京市附近,安禄山就是在这一带举兵反叛的。骑在马上奋力敲击以催征进军的鼙鼓声惊天动地,向西而来。这激越的声音击破杨贵妃最擅长的《霓裳羽衣曲》。这个曲子原是印度婆罗门音乐,据说是唐玄宗特地为杨贵妃改编而成。这个时候,岂有闲心欣赏音乐!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安禄山发兵。十五万兵马,号称二十万。举兵的理由是:奉密诏讨杨国忠。当年攻陷洛阳,第二年正月,安禄山自称雄武皇帝,定国号为燕,定元号为建武。唐朝在洛阳方面的预备军由高仙芝的幕僚、曾参加帕米尔作战的封常清指挥。高仙芝也带领援兵离开长安奔赴洛阳。高仙芝的援兵来到陕州的时候,与败退下来的封常清相遇,听到有关叛军的情况。安禄山的核心部队是曾在漠北与契丹作战的、经验丰富的精锐军,高仙芝判断不利于与他们平地作战,于是决定西退,防守潼关要害之地。为了不让安禄山的部队得到补给,撤退之前,打开陕州的所有官库,将储藏品分给官兵,剩余的全部烧毁。当时高仙芝刚刚被封为密云郡公。其实在讨伐石国的第二年、天宝十载(751年),他在大食(阿巴斯王朝)和怛逻斯(现在的吉尔吉斯共和国内)战败。国王被骗杀的石国人向阿拉伯的伊斯兰帝国求救。当时伊斯兰势力一分为二,分为阿巴斯王朝和倭马亚王朝,中国史书分别称之为“黑衣大食”和“白衣大食”。这次战败对唐朝似乎并不沉重。《新唐书》只是淡淡一笔:高仙芝及大食,战于怛逻斯城,败绩。《旧唐书》的本纪对这场战争只字未提。高仙芝回到长安后当上羽林军大将军,升为正二品郡公,没有迹象表明他为这场败战负责。在这场战争中,高仙芝率领三万士兵进入怛逻斯城,但由于唐军内部的葛逻禄族部队反水,投向阿拉伯一边,导致初战失利,撤出城外。萨拉森的《伊布努尔.阿什尔的年代记》记述杀唐军五万、俘虏两万。这次怛逻斯城之战是文化史上的重大事件。被阿拉伯俘虏的唐军士兵中,有的是抄纸工,这样,蔡伦所发明的造纸法在六百多年以后第一次传播到中国以外的地方。造纸法的传播对萨拉森文化以及继承萨拉森文化的欧洲文化所做出的贡献是无法估量的。同年,唐军在云南也遭受惨败。八万唐军征讨云南的南诏蛮,在泸南战败,阵亡者多达六万。而正是杨国忠担任这一次远征的最高负责人知节度事。南诏首领阁罗凤听到唐朝出兵远征的消息,曾表示道歉,但唐朝没有原谅他。据说这次远征是没有建立战功的杨国忠为给自己脸上贴金而策划的。战败以后,他对长安的朝廷不仅隐瞒真实情况,而且还谎报军功。白居易有一首题为“新丰折臂翁”的七言古诗,吟咏新丰的一个八十八岁老翁的身世。他二十四岁的时候,应召前往云南,但在深夜里用大石头砸断自己的胳膊,以此方法逃避征兵。其中有这样的诗句:此臂折来六十年,一肢虽废一身全。至今风雨阴寒夜,直到天明痛不眠。痛不眠,终不悔,且喜老身今独在。不然当时泸水头,身死魂孤骨不收。应作云南望乡鬼,万人冢上哭呦呦。当征兵的通知下达的时候,“村南村北哭声哀”。怛逻斯城的败战、泸水的败战,都是不义之战。骗杀石国国王、不接受南诏的投降,这是战争的原因,都是急切想立战功的人挑起来的。这就叫“黩武”。如果是保卫祖国的战争,年轻人会高兴地拿起武器为自己所爱戴的人而战。长安附近的新丰人大概根本就没听说过怛逻斯、南诏这样的地名。怛逻斯的败将高仙芝如今成为天武军副元帅,防御安禄山军队的进攻。元帅是唐玄宗的第六子荣王李琬。不言而喻,实际上高仙芝是总司令。然而,在他的上面还有一个监军。这个监军直属皇帝,不指挥军队作战,却是监督军人的宦官。监军边令诚以临阵逃脱和擅自打开官库的罪名弹劾封常清和高仙芝。唐玄宗大怒,命令就在军中斩首二人。局面陷入这种状态,潼关也就无可防守,天宝十五载(756年)六月,被安禄山攻陷。继高仙芝之后成为河西和陇右节度使的哥舒翰投降安禄山。长安危在旦夕,唐玄宗不得不逃离长安。在唐玄宗诛杀韦后党派的政变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龙武大将军陈玄礼率领六军向蜀地(四川)进发。六月乙未日,黎明时分,唐玄宗一行悄悄离开长安。第二天丙申日,一行来到逃离长安之后的第一个住宿地——马嵬驿。官兵饥饿疲惫,愤怒不平,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他们将所有不满的情绪都发泄到杨国忠身上,认为事态糟糕到这步田地,一切都是他的过错。在那次鲁莽武断的远征云南的作战中,官兵们的亲戚朋友大概也有不少战死,于是杨国忠成为他们发泄愤怒的靶子。此时恰好吐蕃的使节经过马嵬坡,杨国忠前往接待的时候,不知道是谁大声叫喊:“杨国忠正和胡虏谋反!”这一声叫喊点燃了官兵们一触即发的愤怒之火,他们不由分说地杀死杨国忠,用枪头挑着他的首级悬挂在马嵬驿的门上。同行的杨国忠的儿子杨暄以及姐妹们都被杀死,就连质问他们“为何杀死宰相”的御史大夫魏方进也未能幸免。事到如今,唐玄宗也只好认可被杀的杨国忠是在谋反叛乱的说法。他到马嵬驿门外慰劳官兵们,然后命令他们回队出发。但是,官兵们仍然不依不饶,逼迫玄宗处置杨贵妃。唐玄宗无奈,只好命高力士在佛堂缢杀杨贵妃。《长恨歌》这样描写当时的情景: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这一年杨贵妃三十八岁。这一年唐玄宗七十一岁。在前往蜀地避难的途中,他把帝位让给皇太子。他便是肃宗李亨。李亨是唐玄宗的第三子,母亲杨氏,这个杨氏当然不是杨贵妃。唐玄宗逃到蜀地,而唐肃宗在西北地区的灵武(宁夏灵武县)即位,召集回纥等部族的援兵,于第二年收复首都长安、洛阳。在此之前,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所杀。占领长安的时候,安禄山几乎已经失明,加上其他疾病,性情异常暴躁,不可捉摸。他打算册立年轻的段夫人所生的安庆恩为太子,引起儿子安庆绪的仇恨。安庆绪嗜酒,经常烂醉如泥,是一个下劣之徒。唐的义军在各地风起云涌,加上安禄山阵营内部的崩溃,唐肃宗能够出乎意料地迅速收复长安,其实并非仅仅是他自己的力量。唐肃宗在灵武的时候,被安禄山抓获的原先的唐朝监军边令诚逃回来,肃宗斩之。谁都明白,在那个事关存亡的紧要时刻,处死高仙芝和封常清是错误的。人们常说武则天、韦皇后、杨贵妃是唐朝的女祸,其实唐朝后期宦官之害更大。唐玄宗身边有一个得到他绝对信任的宦官高力士,连李林甫都要讨好高力士的欢心才能得到权力。唐玄宗时期处于权势之巅的人物其实可以说是高力士。鉴真和尚第五次东渡失败,漂流到海南岛,受到振州别驾冯崇债的照顾。岭南的冯氏是北燕出身,与当地首领家族联姻,在这一带形成自己的势力范围。隋代的冯盎曾奉朝廷之命讨伐獠(僚)族的叛乱。据《新唐书》记载,高力士是这个冯盎的曾孙。据说幼小时被阉割后献给朝廷,成为宦官高延福的养子。他曾参加推翻韦氏的政变,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玄宗的忠仆。高力士手握绝对的权力,但似乎他不愿意在政治舞台上抛头露面,而是躲在后台,一心侍奉唐玄宗。据说他聚敛财富,还有女人。唐朝宦官之祸,据说始于高力士。如果说唐朝的灭亡是因为宦官之祸害,高力士就是一个引人注目的人物。然而,与后来出现的实力派宦官相比,高力士算是比较谨慎内敛的。正因为他具有这样的能力,唐玄宗始终如一地只依靠他一个人。唐朝初期,宦官只是宫廷里的杂役。高力士的出现,宦官在唐朝朝廷第一次形成一种力量。在宦官集团中,高力士成为宦官们所追求的目标。既然是宦官,就应该成为高力士这样的人。据说肃宗在皇太子的时候对高力士还以兄长相待。唐肃宗即位以后,重用的宦官李辅国比高力士品质低劣。他成为宦官集团的首领后,自然要赶走高力士。唐玄宗回到长安以后,坐在毫无实权的太上皇的位置上。这残破的局面都是他的失政造成的,所以也只好如此。酒鬼安庆绪被部将史思明所杀,安禄山的造反军被他接管,成为大燕皇帝,其势力曾一时强大到几欲夺回洛阳,但是史思明也被其子史朝义所杀。反叛集团的势力从此衰败,至广德元年(763年)史朝义被安禄山的部下李怀仙杀死,历时九年的“安史之乱”终告结束。此时唐玄宗、唐肃宗、高力士,还有大诗人李白都已经不在人世。他们都是在前一年死去的。这前一年就是肃宗的宝应元年(762年),四月改元,之前是上元三年。太上皇唐玄宗于四月甲寅日、刚刚改元后死去,享年七十八岁。他的晚年很不幸,品行恶劣的宦官李辅国挑拨离间肃宗与玄宗的父子关系,结果唐玄宗被迫离开皇太子时代就一直居住习惯的兴庆宫,搬到西内,死于神龙殿。而且在两年前,长年在身边伺候的高力士被流放到湖南,此时唐玄宗连拯救这个宠臣的权力都没有了。玄宗死去的时候,肃宗也卧病在床,而且是重症。唐肃宗收复长安的时候,可谓飒爽英姿,然而他夹在李辅国与张皇后的权力斗争之间,郁郁不乐。唐玄宗死去这个月的丁卯日,肃宗死去,比他的父亲晚十三天,享年五十二岁。唐肃宗卧病在床的时候,张皇后曾劝皇太子李豫必须趁此时机立即诛杀李辅国、程元振等宦官。但是优柔寡断的李豫对皇后的劝告举棋不定的时候,李辅国等先发制人,囚禁皇后,杀之。现在一般说法是肃宗死后,皇后被杀,孰先孰后,真相不得而知。皇太子李豫即位,为唐代宗,但因为是李辅国所拥立的,所以在李辅国面前抬不起头来。于是,代宗利用另一个宦官程元振暗杀了李辅国。可是程元振比李辅国更坏,唐代宗终于被宦官所掌控。这一年,流放到湖南巫州的高力士受到恩赦,心情激动地北上。他离开年迈的唐玄宗已经两年,自己也步入高龄,但忠心耿耿的高力士一直挂念着玄宗。当他来到朗州时,听到玄宗已经死去的消息:闻上皇崩,号恸,呕血而卒。《资治通鉴》这样记载他的人生结局。按《旧唐书》记载,高力士享年七十九岁,比唐玄宗大一岁。唐朝的诗人们很多被卷入安史之乱的旋涡里。在长安担任给事中的王维由于逃不及,被安禄山军队抓俘。唐玄宗是秘密逃离长安,只带着杨贵妃以及皇族、高力士这些身边扈从。百官上朝的时候,才得知皇帝已出走,于是惊慌失措,乱成一团。王维被监禁在长安平康坊的菩提寺,被逼迫为安禄山政权做事。他吞食泻药,装作哑巴,拒绝服从,但未能如愿。安禄山将同样的给事中的官职强加给他。安禄山喜欢音乐,占领长安以后,就把唐玄宗培养的梨园弟子带出来,经常要他们表演。有一个名叫雷海青的音乐家,一逼迫他演奏,他就把乐器在地上砸坏,面西恸哭。安禄山将他捆绑起来,处以肢解这样残忍的酷刑。长安笼罩着一片腥风血雨。由于安禄山造反,居留在长安的他的儿子安庆宗被杀,所以安禄山占领长安以后,实行最彻底的报复。留在长安城里的所有皇族不分男女老幼,全部遭到虐杀。一般人根本无法抗拒安禄山的强行要求。王维被关在菩提寺里的时候,听朋友裴迪说安禄山在洛阳凝碧池开音乐会之时,供奉者都伤心哭泣,便吟咏一首七绝,口口流传开来。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这首诗在安禄山占领期间广为流传,谁都熟悉这首抵抗的诗歌。收复长安以后,曾侍奉安禄山、在其政权中当过官的人都要受到惩处,有点类似于审判战犯。虽然是被迫无奈,但王维也在安禄山的“大燕帝国”中当过给事中,不过他被赦免,只是受到降职处分。王维的弟弟王缙在肃宗的流亡政权中当官,他请求削去自己的官职来宽赦哥哥,这也是王维得到赦免的原因之一。其实,王维得到赦免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创作的这首万人传诵的诗歌。由于是王维的作品,诗歌不胫而走,广为人知,大家都相信能创作这样反抗诗歌的人不会出卖自己的灵魂。诗人以作品逃过一劫实属罕见。这个时候的李白又是怎么样的呢?因为羞辱高力士被驱逐出长安以后,他从河南漂泊到长江流域。安禄山举兵反叛的时候,他从“白发三千丈”的秋浦顺长江而下,回到当涂。他在当涂听到安禄山反乱的消息后,经金陵(南京)进入庐山。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典型的李白风格的这首诗就是在这个时候创作的。在此地当永王的李璘恰好举兵勤王。李璘是唐玄宗之子,其母郭氏早亡,他幼小的时候就一直得到肃宗的照顾。由于这种关系,他的心情相当复杂,当他知道哥哥肃宗即位时,也许产生一种天真的心态。后来他巡视长江沿岸的富庶地区,打算在这里独立称王。身在灵武的肃宗得到来自江南的情报,便命令永王李璘前往蜀地会见父亲,但是李璘拒不服从。违抗诏敕就是反叛朝廷,于是肃宗派兵讨伐李璘。永王李璘邀请身在庐山的李白加盟。因为李白是文坛俊杰,声名卓著。在李白看来,他是加入讨伐安禄山的勤王军,却突然摇身一变,成为违抗诏敕的永王叛军。李白写有几首题为“永王东巡歌”的诗,第一首是这样的:永王正月东出师,天子遥分龙虎旗。楼船一举风波静,江汉翻为雁鹜池。可以看出李白是精神振奋地踊跃加入勤王军的,然而永王的长江水军一下子变成了逆臣贼子。永王以为自己从小就与肃宗关系亲密,对他不一定事事言听计从,有点违抗大概无关紧要。这是他的失算。当上皇帝的肃宗决定采取断然措施,派兵讨伐。永王中箭被捕,为皇甫侁所杀。皇甫侁没有将负伤的李璘送往蜀地,而是自作主张,擅自斩杀,后来被肃宗疏远,不再使用。无论如何,从小就予以照顾的弟弟还是有手足之情。由于李白是乱臣贼子的幕僚,犯下大逆之罪,被投入监狱。经过珍爱李白才华的人们恳切积极的救援,他才得以减免一死,流放到西南的夜郎。在讨伐安禄山中立有大功的郭子仪也参加救援李白。乾元二年(759年)三月,颁布恩赦令,此时李白正在前往夜郎的途中,在白帝城得到被释放的通知。三国时代的蜀汉刘备就死于白帝城。李白获得自由以后,心情轻松,顺长江而下。一路景色激发他火热的诗兴,留下诸多名篇。收入在《唐诗选》中的七绝《早发白帝城》生动地表现他愉快激动的心情。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安禄山、安庆绪已经死去,但史思明依然自称大燕帝国的皇帝。上元二年(761年),朝廷派李光弼前往讨伐,此时李白已经六十岁,依然雄心勃勃地要参加这次东征,但病倒未能如愿。据说王维于这一年死去。第二年四月,唐玄宗、唐肃宗、张皇后以及高力士死去,李白也于这一年的十一月死去。他最终还是未能回到长安。可以说,李白之死意味着盛唐诗歌的终结。造就盛唐诗歌的时代已经结束,留给后世的只是破碎的山河。王维来不及逃脱被俘,而杜甫是在逃亡路上被安禄山军队抓俘,软禁在长安。后来他逃出来,艰辛跋涉到行宫的所在地凤翔。下面这首五律《春望》是他被软禁时创作的名作: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与李白是盛唐时期并驾齐驱的两大诗人。李白的确是盛唐的诗人,但杜甫的优秀诗篇几乎都是在安史之乱以后创作的,实际上他已经不是盛唐时期的人。其实可以说杜甫开创了盛唐之后的时代。唐朝的国运逐渐衰败,后来虽然有过称为中兴的时代,但无论如何无法回到武则天时期至开元时期的那个鼎盛时代。杜甫的后来直面破碎山河的诗歌具有一种社会派①的因素。而这个倾向最强烈的是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就是揭示皇帝的好色所造成的悲剧,《新丰折臂翁》可以说就是一首社会派诗歌。天宝宰相杨国忠,欲求恩幸立边功。边功未立生人怨,请问新丰折臂翁。这样以直截了当的语言结尾的诗歌可以说没有很多的诗味。隋唐的兴亡·花谢花落① 社会派:日本将以政治、社会的现实矛盾作为创作题材的诗歌称为社会诗歌,将杜甫、白居易等称为社会派诗人。——译注日本佛教史上的两大巨峰空海①和最澄②都是于804年来到大唐。这一年是日本的桓武天皇③延历二十三年,唐朝德宗的贞元二十年。其实这四艘遣唐使船在海上遇到风暴,分离失散,空海乘坐的第一条船漂流到福建海岸,最澄乘坐的第二条船抵达浙江明州。随遣唐使来大唐的学者、僧侣分为长期留学和短期逗留两种,前者称为留学生,后者称为还学生。还学生属于已经完成学业的人,应该说来唐朝是以考察为主,其目的是弥补在日本学习之不足。既然知道自己有哪些不足,说明他们具有相当的素养。而留学生在唐朝学习的时间长达二十年,虽然前程远大,但都是需要进一步培养的年轻人。十六岁入唐的阿倍仲麻吕无疑就是其中之一。还学生的身份比留学生高,但回国以后,地位发生逆转。入唐的时候最澄是还学生,空海是留学生。最澄没去长安,只在天台山学习,不到一年就回国,作为还学生是正常的。然而,本应在唐朝留学二十年的空海仅仅两年后就回国,令人感觉异常。严格地说,这是违令行为。空海到达大宰府以后,上书朝廷,说自己“欠期之罪,死有余”。本应留学二十年,为什么仅仅两年就提前回国呢?后人对其原因进行各种推测。一般认为,空海是个天才,在两年的时间里就完全掌握了真言密教,感觉回日本传教是自己的使命,所以急于回国。阿倍仲麻吕入唐的时候是个年轻人,而空海已经三十一岁,如果居留二十年,就要五十多岁。当时人的平均寿命很短,人过五十,恐怕做不了什么事了。同期的留学生橘逸势①和空海一样,也是只待两年就提前回国。与空海不同的是,他尚未掌握中国话,所以应该是学业未成。也有人认为他在两年里花光了二十年的学费。橘逸势生年不详,所以不知入唐时多大年龄。《旧唐书.日本传》有这样的记述:贞元二十年,遣使来朝,留学生橘逸势、学问僧空海。元和元年(806年),日本国使判官高阶真人上言:“前件学生,艺业稍成,愿归本国,便请与臣同归。”从之。开成四年,又遣使朝贡。空海等入唐时的遣唐使是藤原葛野麻吕②,完成任务后即行回国。两年后来唐的高阶真人不是正式的遣唐使。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正月唐德宗死,皇太子李诵即位。高阶真人大概是作为表示庆贺的特使来到唐朝的,而空海和橘逸势顺便乘坐这个临时使节的船只回国。向唐朝廷提出回国的理由是“艺业稍成”,不过,橘逸势是否如此,令人怀疑。这只是一种推测,也许空海等人从高阶真人那里听到祖国的有关情况,知道废除遣唐使的声音在国内相当强烈。而空海还在日本的时候,举国对是否继续派遣遣唐使似乎就有争论。如果废止遣唐使,那么以后将难以回国,所以才急急忙忙地结束留学生活提前回国。根据《旧唐书》记载,之后的遣唐使是在唐的开成四年(公元839年,日本为仁明天皇承和六年)谒见唐文宗。空海等人回国以后三十二年间,日本没有派遣遣唐使。因此,这次承和年间的遣唐使事实上成为最后的遣唐使。同船入唐的圆仁①留下详细的记录。这一次的遣唐大使藤原常嗣②是空海入唐时候的遣唐大使藤原葛野麻吕的儿子,副使小野篁③是圣德太子派遣的遣隋使小野妹子的五世孙。这个家族多人被任命为遣新罗大使、遣渤海大使、遣唐副使、遣唐判官等,是一个资深的外交官家族。然而,承和年间的遣唐使出行并不顺利。首先是遣唐副使小野篁拒绝上船。违抗敕命犯大罪,按律规定,此罪该处以绞首刑。但小野篁罪减一等,流放到隐岐①。其他还有刀歧雄贞、佐伯安道、志斐永世等天文历算的学者违抗留学的命令而逃跑。他们虽然也是死罪,但只被流放到佐渡②。废除遣唐使,现在这个呼声越来越高。日本知道中国唐朝在安史之乱后国力日渐衰弱,而且经过十几次大规模的遣唐使派遣,向律令国家唐朝学习的东西基本已经掌握。遣唐使的目的除了学习先进国家的文化制度之外,还要亲自到长安,呼吸那里的空气,获得有关国际形势的知识。可是,当时与一衣带水的新罗之间的交通往来十分频繁,从新罗也可以获得足够的海外信息。因此,越来越多的人主张已经没有必要花费巨资、冒着海船遇难的巨大危险到唐去。修建遣唐使船,的确使民力疲惫,为此政府颁布免税诏敕。另外,准备献给唐朝宫廷的礼物也耗费巨资。小野篁拒绝上船大概并不是因为惜命,因为违抗敕命本身就是死罪,恐怕是一种抗议的表示吧。朝廷对他之所以开恩,也是因为他并非贪生怕死,而是表明自己信念的缘故吧。渔舟垂钓客,请告京都人:我已出海去,驶向诸岛行。这是他流放到隐岐时创作的和歌,收在《百人一首》③里,为人们所熟悉。他是一个所谓的“思想犯”,向人们倾诉自己的信念。反对派遣遣唐使的不仅仅只是小野篁一个人,所以才会有其他人也拒绝上船。朝廷中大概也有不少人持与小野篁相同的意见,正是由于他们的同情,才使得天皇决定对他减刑。尽管小野篁挺身反对,承和年间的遣唐使还是决定派遣。对派遣遣唐使最热心的大概是真言宗和天台宗的宗教界人士。当时空海死去不久,密教的很多教义还需要从唐朝获得补充。唐朝的律令已经学习,唐朝的物产通过新罗商人可以得到,但是以秘传为原则的密教,必须亲自前往接受秘传身教才能领会掌握,这是金钱无法购买的。承和年间强行派出遣唐使,令人感觉后面有宗教人士的活动。随遣隋使小野妹子来到中国的留学生亲眼目睹了隋亡唐兴这样的历史转折期。其中一个学习医学的留学生惠日回国后向朝廷进言:其大唐国者,法式备定之珍国也,常须达。由于他的建议,舒明天皇①二年(630年)派遣第一次遣唐使。承和年间的遣唐使是第十七次,实际上也是最后一次。时隔五十多年以后,宇多天皇②的宽平六年(894年),形式上任命菅原道真为遣唐大使,实际上并没有出海,遣唐使予以废止。在这半个多世纪里,日本与唐朝的来往主要依靠新罗人和中国人的船只。承和年间乘坐遣唐使船只前往中国的人们也是雇用九艘新罗船只回国的。在唐朝留学九年的圆仁是顺便乘坐新罗人金珍的船只回国。六年后,圆珍同样是乘坐新罗人钦良晖的船只入唐,在唐朝居留五年,乘坐唐人李延孝的船只回国。据史料记载,李延孝于清和天皇③的贞观七年(865年)来到日本。即使没有派遣遣唐使,日本与唐朝的往来依然相当频繁。史书上记载的唐人船主除了李延孝外,还有李邻德、张支信、柏志贞、崔铎、王超等,新罗人还有张公靖、珍宾长等。居留在唐国的日本人与祖国通信并不困难。在唐朝留学的僧中瓘托唐朝商人王讷给祖国捎回一封信,上面写道:唐国凋敝。这令人感觉遣唐使制度已经到终结的时候了。僧中瓘的这封信是宽平五年(893年)三月带到日本的。第二年,宽平六年八月二十一日,菅原道真被任命为遣唐大使。九月十四日,正是这个菅原道真请求讨论是否停止派遣遣唐使的问题。从时间来看,可以认为任命菅原道真为遣唐使其实就是为了做出废止遣唐使的正式决定。虽说是讨论,大概事先都已经疏通过,早就决定废止遣唐使。十多年以后,唐朝灭亡。不仅是僧中瓘的信函,日本政府还通过其他各种渠道知道唐朝凋敝的实际情况。废止遣唐使是因为认为向动乱之中的唐朝派遣使节已经没有意义,但其实凋敝的不仅仅是唐朝,日本也出现同样的迹象。承和年间,为派遣大规模的遣唐使,财政负担过重,所以令人感觉宽平时期以对方国力凋敝和航海困难为由很体面地结束遣唐使制度。唐天宝十二载(753年)元旦朝贺的时候,日本使节争席位以宣国威的事情,经过大伴古麻吕①回国奏闻朝廷后,十分有名。当时唐朝廷在东、西两面分列外国使臣的座次,东面第一位是新罗,第二位是大食(阿拉伯);西面第一位是吐蕃,第二位是日本。大伴古麻吕提出抗议,认为新罗是日本的朝贡国,位于日本上席是不妥的,终于成功地对调了两国的座次。大概当时是严厉抗议,气氛十分紧张,唐朝有关人员采取稳妥的临时措施,调换了座次。然而,对于唐朝来说,新罗和吐蕃无疑是最重要的外邦王朝。新罗自古以来就是唐朝的同盟国,日本在白村江①也败于唐朝与新罗的联军。由于新罗采取亲唐政策,消灭朝鲜半岛上的对手百济和高句丽,最终实现了统一新罗的愿望。新罗向唐朝派遣的使节自然也要比日本更加频繁。前面说过,承和时期的日本遣唐使一行在回国时乘坐的是新罗的船只。当时新罗的造船技术比日本先进。有一种观点认为,日本修建的遣唐使船过于大型,所以故障很多。承和时期的遣唐使船是三艘,除去病亡者以及留在唐朝的人,回国时还要分乘九艘新罗的船只。可见新罗的船只比较小,更加灵活,更加安全。再看看此时入唐的圆仁撰写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记载第一船有一个名叫金正南的新罗译员,第二船的译员名叫朴正长。他们一定是既懂日语又懂中国话的新罗人。圆仁的日记还记载,抵达唐国以后,经常会见新罗人。他们有商人,有学生,有僧侣,新罗人在唐朝十分活跃。虽然唐朝公主嫁给吐蕃,但唐朝并没有视其为值得信赖的朋友,只是因为是可怕的对手,才采取这种政治联姻的手段。当唐朝因安史之乱国力衰弱的时候,吐蕃的军队进逼到长安附近。后来虽然撤兵,却占领了河西地区(甘肃西部)。唐德宗的建中二年(781年),敦煌(沙州)陷入吐蕃之手。六十年后,吐蕃发生内讧,河西的豪族张义潮举兵反抗,收复河西地区。唐朝在敦煌设置“归义军”,任命张义潮为归义军节度使。形式上回归唐国的版图,实际上是地方豪族半独立的政权。空海入唐及后来圆仁入唐(即承和的遣唐使)的时候,敦煌都还在吐蕃的统治之下,唐朝力不能及。前面说过,空海和橘逸势都是与临时使节高阶真人一起回国。高阶真人大概是祝贺唐顺宗即位的使节,但是他到达唐的时候,顺宗已经死去。唐顺宗是唐德宗的长子,被立为皇太子。他是唐玄宗的五世孙。按照玄宗—肃宗—代宗—德宗—顺宗这样的父子关系延续下来。代宗是肃宗的长子,德宗是代宗的长子,顺宗是德宗的长子,三代都是长子继承,看似顺利交替。唐顺宗李诵于贞元二十年九月得风疾,不能说话。不知道风疾是一种什么病,但顺宗因此变成废人。四个月后,贞元二十一年正月,六十四岁的德宗死去。据说他担心忧愁儿子的疾病,涕泣悲叹而一病不起。顺宗如同一具行尸,于这一年的8月让位给长子李纯。为唐宪宗,改元永贞,第二年正月又改元元和。元和元年(806年)正月甲申,让位后成为太上皇的顺宗死去,享年四十六岁,也许他不是正常死亡。尽管是一个废人,但只要父亲还活着,儿子这个皇帝就不好当。高阶真人陪伴着空海离开唐以后,至承和年间派遣遣唐使,其间三十二年是遣唐使的空白时期。这个时期里,唐朝皇帝由宪宗—穆宗—敬宗—文宗而变化,其中敬宗和文宗是兄弟。圆仁在唐国居留期间,唐武宗即位。这个武宗是敬宗和文宗的弟弟。唐宪宗被称为唐朝中兴的英明君主,但是他的业绩可以说是继承祖父唐德宗的功绩。唐玄宗的曾孙德宗李适积极做好安史之乱的战后处理工作,一即位就着手实施划时代的税制改革,以重振财政。建中元年(780年),采纳宰相杨炎的建议,制定“两税法”,废除传统的租庸调、杂徭等赋税制度。两税法就是分夏、秋两次征税。由于安史之乱,国家财政陷入危机。因此,首先为防止偷税漏税,采取住地定籍的方式征税。以前是本籍原则,如果人离开本籍,就无法跟踪征税。采取住地定籍的方式,自然就要重新编制户籍。尽管难度很大,但可以向一直漏税的一百八十万户人口征税。谷物地税以前年测定的耕地面积为准,货币户税以资产额加劳力评定等级予以征收。另外,商业买卖也要征收三十分之一的税金。唐德宗时期,税制改革取得一定的成果。按照必要的岁出决定征税额,比以前具有更大的灵活性。然而,这个税制的弊病是认可大量土地的私有化,同时造成商业资本向农村的渗透。一旦军费增加,税额也随之提高,对于百姓来说必然是苛敛诛求。安史之乱以后的唐朝必须解决的另一个大问题就是如何削弱已经军阀化的地方藩镇,即节度使的权力。节度使的世袭制成为惯例,因此要废除这个世袭制,必然遭到各地的强烈抵制。甚至在首都长安还发生节度使军队的叛乱,弄得唐德宗不得不暂时跑到近郊奉天避难。他最终颁布“罪己诏”,进行自我批评,宣布废除恶税,争取民心,才平定首都的叛乱。后来,中央与藩镇达成妥协,将问题搁置起来,维持平稳状态。唐宪宗接过祖父唐德宗的事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藩镇问题。这也是得益于德宗留下的足够的财力。宪宗利用祖父的储备,加强禁军的力量,使之超过地方军阀的势力。对那些与中央对抗的节度使予以讨伐,朝廷的威望终于远播各地。虽然藩镇本身依然存在,但兵力大幅度削减,藩镇的征税也只限制在一个州,朝廷派遣监军到各地监视节度使。宦官被任命为监军,造成宦官的势力日益强大。地方军阀的势力被宪宗削弱,但也造成后来地方发生叛乱的时候,地方官府没有足够的兵力平叛。如果说削弱地方军队是造成唐朝灭亡的一个原因,那实在是令人痛感施政之难。地方军阀的势力得以削弱,而宦官的势力借此强大起来。宪宗的下一个问题是如何抑制宦官的势力。要削弱在宫廷里蔓延盘踞的一种势力,需要极大的耐心。藩镇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动用武力解决,但宦官问题的解决不能依靠武力。然而,宪宗性情急躁。这也是有原因的——是药物的作用。唐宪宗希望长生不老,经常吃金丹。这种矿物质的药物极其危险。起居舍人(从属于中书省的从六品官。记录官员。门下省的起居郎负责记事,起居舍人则负责记录天子的言论)裴潾劝谏宪宗停止服药,触怒宪宗,被贬为江陵县令。唐宪宗晚年脾气暴躁,身边人害怕像裴潾那样被左迁或者被杀,一个个都战战兢兢。皇帝的身边人多是宦官,所以受害的主要是宦官。固然因为吃药造成性格异常,但也有抑制宦官势力的心理意识,才对宦官格外严厉。也说不定他急于肃清宦官势力,故意借助药物采取过激的行为。宦官们都胆战心惊,随时都有可能被杀掉,人心惶惶。与其如此,不如先杀皇帝。于是,据说宦官陈弘志于元和十五年(820年)正月杀死唐宪宗。其实问题也许不是这么简单,这其中似乎关系到皇位继承的问题。册立为皇太子的唐宪宗的长子邓王李宁十九岁死去,使得继承问题复杂化。唐宪宗四十三岁死去的时候,有二十个儿子。在皇位继承上产生问题的是已经长大成人的孩子,次子澧王李恽和三子遂王李恒都是强有力的候选人。唐宪宗信任的宦官吐突承璀推荐李恽,而另外的宦官集团梁守谦、王守澄推荐李恒。三男李恒是郭贵妃所生,次子李恽的母亲在后宫中身份很低,所以唐宪宗立李恒为皇太子。然而,被中央疏远的吐突承璀一回到朝廷之后,立即悄悄着手开展拥立李恽的活动。皇太子派的宦官们也许担心,受到药物的作用变得性格异常的唐宪宗会被吐突承璀说动,改变主意,重新废立皇太子。他们感到恐惧,为了皇太子地位的安然无恙,认为杀死皇帝是上策。唐宪宗暴死以后,吐突承璀和澧王李恽也立即被杀。后来,唐朝皇帝就为宦官所拥立。被宦官拥立的穆宗李恒似乎是一个只知道骄奢淫逸、贪图享受的皇帝,毫无政治抱负。河北三镇再次被割据,但是他没有采取措施的意思。因为要长生享乐,也服用那种危险的金丹,结果在位四年就死去。唐穆宗的长子李湛即位,翌年改元宝历。这个唐敬宗即位时十五岁,从小就喜欢玩耍,擅长击毯、手搏。击毯是骑在马上击球的一种运动,马球的一种。显然是从波斯传进来的游戏,以“月杖”击球,所以“打杖”应该是弯曲成半月形或者具有柔韧弹性可以弯曲的东西。与现在的马球十分相似。手搏大概是摔跤。喜欢体育是好事,但唐敬宗喜欢得过了头。他往往玩到深夜,并倾向剧烈残酷,经常打碎对方的头颅或者折断胳膊。有的仅仅因为是击毯的高手,就被封官。于是各地争先恐后地献上大力士,讨好喜欢手搏的唐敬宗。敬宗和他们交手,感觉不顺心的就流放,随心所欲地加以处罚。他的身边人都觉得伺候这样的君主实在太危险,只要他情绪不好,自己随时都会掉脑袋。宦官李克明打算拥立穆宗的弟弟绛王李悟,便杀掉这个令人恐惧的十八岁皇帝敬宗。然而,与唐穆宗即位的时候一样,宦官也有派别。其中一派拥立敬宗的弟弟江王李涵(后改名昂)。他们是曾经拥立穆宗的王守澄一派。他们杀死绛王李悟和李克明,拥立李涵即位,即唐文宗。如此一来,皇帝的地位如同击毯中的球。于是,唐文宗在宦官们的拥戴下登上帝位。可是一旦成为皇帝以后,就感觉总要求感恩的宦官们令人讨厌。皇帝要获得自身的自由,就必须铲除宦官势力。唐文宗与李训、郑注密议剿灭宦官。这就是发生于太和九年(835年)十一月的“甘露之变”事件。当时宦官的最大权势者是仇士良。李训、郑注制订计划,要把宦官们集中到一个地方,然后一举诛杀仇士良等主要宦官。这一年日本是承和二年,在时隔三十多年以后决定派遣遣唐使。前年就任命藤原常嗣、小野篁为大使、副使,这一年的正月对他们叙位①。这一年三月,空海在高野山②圆寂。唐朝长安的消灭宦官的计划由于李训为抢头功冒失行动而惨遭失败。本来李训是与举荐自己的郑注一起共同实施这个计划,但是他担心一旦成功,功劳尽归郑注,所以决定抢先行动。李训上奏皇帝道:“宫苑石榴木降甘露。”石榴多籽,象征子孙满堂,甘露也是瑞兆,实在可喜可贺。大家共聚一堂,庆贺难得的祥瑞。将皇帝身边的宦官们集中起来,这是非常合适的借口。于是支起帐幕,装作观赏甘露的样子。李训在帐幕背后埋设伏兵,以为万无一失。而郑注制订的计划是借全部宦官为宦官头目王守澄送葬的机会一网打尽。两个人都想争功,结果两败俱伤。与李训一起密谋的左金吾卫大将军韩约在观赏甘露的时候神色慌张,满头大汗。仇士良觉得蹊跷,恰好这时吹来一阵风把帐幕掀开,他看见帐幕后面埋伏着手持武器的士兵,立刻明白这是要发动政变,急忙逃走,跑到唐文宗那里。这个时候,抬出皇帝的一方就会获胜。而且当时的禁军属于宦官指挥。禁军一出动,未遂的政变立即被镇压下去,李训、郑注也被斩首。这起事件以后,宦官的专制越发肆无忌惮。他们觉察到唐文宗也是事件的策划者。唐文宗在宦官面前抬不起头来。决策、实施如此重大的事情,一定要选对人。唐文宗的失败就在于挑选李训、郑注这两个小人共谋。他们是依靠宦官王守澄爬上来的,而在紧要关头,却因争功而失败,也许可以说是自作自受。宋朝及其周边·遣唐使始末① 空海(774&#年):平安时代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写一封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