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后 匈奴执政时放弃了与匈奴和亲政策么?

当代中国与世界认识方法课后作业答案01-第2页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当代中国与世界认识方法课后作业答案01-2
编纂C、历史解读D、历史重现正确答案:B3《春秋;周武王正确答案:C19以下不属于抗击匈奴的英雄人;有大力反推北方蛮族A、楚襄王B、晋文公C、秦穆公;确答案:×14赵佗之孙胡为南越王时,兴兵攻击南越;社会科学D、地理科学正确答案:A8下列不属于科学;
编纂 C、历史解读 D、历史重现 正确答案: B 3 《春秋》的主题是 A、亲周 B、天下乱臣贼子惧 C、亲周和天下乱臣贼子惧 D、都不是 正确答案: C 4 孔子把古代的三千多首诗完整的流传下来 正确答案: × 5《孔子世家》一书中提到的“绝四”指的是: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正确答案: √ 6 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思想是: A、学而仕则优 B、礼和仁 C、有教无类 D、无为而治 正确答案: B 7 下列对孔子的描述错误的是: A、名丘 B、字仲尼 C、战国鲁国人 D、儒家代表人物 正确答案: C 8 孔子曾经经历过多少年的国际流亡? A、13.0 B、14.0 C、15.0 D、16.0 正确答案: B 9 孔子在其生活的年代备受君主和民主的欢迎和爱戴。 正确答案: × 10《论语》是孔子的一部代表作。 正确答案: √ 11 孔子对中国文化的定型和对中国主流政治思想的贡献塑造了中国人的民族特 性。 正确答案: √ 12 孔子的“不语怪力乱神”思想对中国人的宗教淡漠有很大联系。 正确答案: √ 13《史记》称孔子删去了诗经里多数篇目。 正确答案: √ 14 子路曰: “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 正确答案: × 15 孔子“四教”不包括: A、文 B、礼 C、忠 D、信 正确答案: B 16 孔子作春秋的指导思想不包括: A、据鲁 B、亲周 C、故殷 D、怀夏 正确答案: D 17 孔子所称“一文一质”之“质”所指为: A、尧舜 B、夏 C、商 D、周 正确答案: B 18 以下关于历史编纂说法错误的是? A、历史编纂一向有政治目的 B、历史编纂是政治意识形态的最重要塑造者之一 C、 “亲周”是孔子编纂《春秋》的主题 D、历史编纂必然忠实于历史真实 正确答案: D 19 以下关于孔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他推崇周礼 B、他将自己的言行编著成《论语》广泛教授 C、他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学说 D、他曾修订六经 正确答案: B 20 以下不属于孔子“四教”的是? A、文 B、行 C、勇 D、信 正确答案: C 21 孔子的“四教”包括 A、文、武、忠、信 B、言、行、忠、信 C、文、行、忠、信 D、文、行、忠、义 正确答案: C 作业标题:汉帝国的边防与扩张(一) 1 广义的匈奴指的是战国时期的胡人 正确答案: × 2 匈奴与华夏族诸侯国和帝国的争斗中,从来没有真正的胜利过 正确答案: × 3 蒙恬将军率军三十万打破匈奴,收复: A、河套地区 B、关中平原 C、中原地区 D、内蒙古地区 正确答案: A 4 将匈奴永久性的逐出华夏地域是在哪个皇帝期间? A、汉景帝 B、汉文帝 C、汉武帝 D、汉高祖 正确答案: C 5 匈奴在历史上应当是一个多血缘多语言的部落联盟。 正确答案: √ 6 从公元前 12 世纪到 13 世纪, 匈奴一次次对华夏族进行入侵,而华夏族的战略战 策是: A、顽强抵抗 B、积极应对 C、撤退或者防御 D、主动出击 正确答案: C 7 蒙恬与霍去病同称为“帝国双壁” 正确答案: × 8 先秦时代,华夏族诸侯国曾在与匈奴的交战中取得决定性的真正胜利。 正确答案: × 9 对匈奴民族来说,战争方式就是一种生活方式。 正确答案: √ 10 匈奴从秦汉开始与华夏发生征战和冲突。 正确答案: × 11 中华帝国最远的一次远征是郑和下西洋。 正确答案: × 12 根据史记记载,匈奴的先祖是: A、东夷 B、夏后氏 C、轩辕氏 D、鬼方 正确答案: B 13 西周时期,泾、洛之北的戎狄以时入贡,被称为: : A、荒服 B、羁縻 C、尊王 D、臣服 正确答案: A 14 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发动的进攻匈奴帝国的三大战役不包括: A、漠南之战 B、漠北之战 C、河套之战 D、河西之战 正确答案: C 15 “汉匈百年战争”的双方不包括: A、匈奴 B、秦 C、汉 D、赵 正确答案: D 16 广义的匈奴不包括: A、山戎 B、荤粥 C、猃狁 D、肃慎 正确答案: D 17 匈奴帝国被汉击败以后,远迁西亚的是: A、南匈奴 B、北匈奴 C、东胡 D、羌 正确答案: B 18 “烽火戏诸侯”为博得美人一笑的是哪位君王? A、周厉王 B、周成王 C、周幽王 D、周武王 正确答案: C 19 以下不属于抗击匈奴的英雄人物的是? A、蒙恬 B、卫青 C、廉颇 D、霍去病 正确答案: C 20 以下对匈奴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它是一种游牧民族 B、它被华夏农耕族视为野蛮人 C、它具有灵活的运动战略 D、它重视孝道 正确答案: D 21 从政治战略视野出发, 一个人可以从在此记录的历史中汲取巨大的教益,前提是 A、应当牢记双方的政治和战略都是首先在生活方式上被规定的,在地理环境和 这七个世纪的文明冲突中 B、应当牢记双方的政治和战略都是首先在文化上被规定的,在地理环境和这七 个世纪的文明冲突中 C、应当牢记双方的政治和战略都是首先在政治文化被规定的,在地理环境和这 七个世纪的文明冲突中 D、应当牢记双方的政治和战略都是首先在战略文化被规定的,在地理环境和这 七个世纪的文明冲突中 正确答案: B 22 在匈奴,如果兄弟去世,那么他的媳妇 A、守寡 B、改嫁到别家 C、陪葬 D、被自己的兄弟娶走作为妻子 正确答案: D 23 广义匈奴对华夏非常古老经久的致命威胁是 A、从公元前 15 世纪后,他们一次次的入侵 B、从公元前 12 世纪后,他们一次次的入侵 C、从公元前 13 和 12 世纪后,他们一次次的入侵 D、从公元前 14 世纪后,他们一次次的入侵 正确答案: C 24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为了取悦哪一位妃子 A、褒姒 B、褒响 C、褒己 D、妲己 正确答案: A 作业标题:汉帝国的边防与扩张(二) 1 狭义匈奴在那位单于之下的急剧勃兴, 成为一个强大的扩张性帝国和华夏帝国的 大威胁 A、老上 B、军臣 C、儿 D、冒顿 正确答案: D 2 匈奴的法律中规定一国之囚的数目是 A、很多 B、没有 C、不过数人 D、十个 正确答案: C 3 高帝指的是 A、项羽 B、刘邦 C、刘备 D、刘禅 正确答案: B 4 从公元前 7 世纪到秦始皇统一全国,曾经大力反推北方蛮夷之族的有: A、楚庄王 B、齐桓公 C、赵武灵王 D、韩非 正确答案: C 5 汉初,刘邦封韩信在山西一代为异性诸侯王。 正确答案: √ 6 白登之围是说汉武帝被匈奴围困于白登山,所以称为白登之围。 正确答案: × 7 下列位于燕北的部落是: A、楼烦 B、林胡 C、蒙古 D、东胡 正确答案: D 8 狭义匈奴在()的带领之下迅速勃兴,成为一个扩张性的帝国。 A、耶律德光 B、冒顿 C、松赞干布 D、努尔哈赤 正确答案: B 9 莫顿单于统治下的匈奴成为一个强大的扩张性帝国和构成华夏帝国的大威胁。 正确答案: √ 10 匈奴国家内部的组织具有政治军事性,它拥有一支巨大规模的骑兵大军。 正确答案: √ 11 冒顿单于曾经攻击的国家与部族不包括: A、月氏 B、东胡 C、汉 D、吐蕃 正确答案: D 12 刘邦曾经被匈奴围困于: A、太原 B、晋阳 C、白登 D、马邑 正确答案: C 13 长城从秦朝开始建造。 正确答案: × 14 韩信曾经以()为都城,被匈奴围困而投降。 A、太原 B、马邑 C、句注 D、晋阳 正确答案: B 15 冒顿曾经杀害的人中不包括: A、父亲 B、母亲 C、后母 D、妻 正确答案: B 16 秦帝国统一之前,反推北方蛮族的王侯中没有: A、晋文公 B、秦穆公 C、秦昭王 D、鲁哀公 正确答案: D 17 冒顿曾经在()做人质。 A、月氏 B、汉 C、乌孙 D、匈奴别部 正确答案: A 18 秦始皇时蒙恬率大军击胡,悉收河南地,其中“河南地”指的是? A、河南省地区 B、河套以南地区 C、黄河以南地区 D、河北省南部 正确答案: B 19 汉武帝时对匈奴的三场战争中由卫青和霍去病共同领导的是? A、漠南之战 B、河西之战 C、漠北之战 D、河套之战 正确答案: C 20 以下关于莫顿单于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他是匈奴族中第一个雄才大略的军事家 B、他灭东胡,征服楼兰等国,称霸草原 C、他曾将刘邦围困在白登 D、他拒绝了汉武帝时的和亲要求 正确答案: D 21 匈奴内部的法律中,拔刀尺者的后果是奖赏 正确答案: × 22 东胡最初小看了冒顿,导致了失败 正确答案: √ 23 下面哪一位君王没有大力反推北方蛮族 A、楚襄王 B、晋文公 C、秦穆公 D、秦昭王 正确答案: A 作业标题:汉帝国的边防与扩张(三) 1 武帝引诱单于入侵的结果是 A、入侵 B、攻打武帝 C、武帝反攻成功 D、被单于发现,没有入侵 正确答案: D 2 到孝景帝的时候,匈奴与华夏之间没有大的战争 正确答案: √ 3 以双方平等为名义或前提的匈奴和华夏帝国的基本关系,在汉初一次又一次地 宣告,仅是作为一种权益之计,具有明显的华夏优越理念 正确答案: × 4 甘肃敦煌从公元前 115 年左右开始成为中国的领土。 正确答案: √ 5 昭君和亲是嫁给的哪个单于 A、冒顿单于 B、呼韩邪单于 C、耶律阿保机 D、皇太极 正确答案: B 6 和亲政策开始于: A、汉高祖 B、汉武帝 C、汉文帝 D、汉景帝 正确答案: A 7 汉帝国对匈奴的战略有: A、武装抵抗 B、朝贡 C、绥靖 D、以上都有 正确答案: D 8“汗国”的定义是元首和中央政府迁移不定,没有固定的首都。 正确答案: × 9 长城基本上成为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一条分界线。 正确答案: √ 10 吕后执政时放弃了与匈奴和亲的政策。 正确答案: × 11 白登之围后,汉高祖对匈奴采取了“和亲”的政策。 正确答案: √ 12 击破匈奴帝国后,匈奴大部分臣服。 正确答案: × 13 漠北之战中的骠骑将军是霍去病。 正确答案: √ 14 孝文帝时期,入居河南地的是: A、冒顿单于 B、左贤王 C、右贤王 D、韩信 正确答案: C 15 匈奴绝和亲,入汉塞是在()时期。 A、汉高祖 B、吕后 C、汉景帝 D、汉武帝 正确答案: D 16 冒顿死后,即位的是: A、头曼单于 B、稽粥单于 C、右贤王 D、呼韩邪 正确答案: B 17 漠北之战的汉朝将领有: A、卫青 B、霍去病 C、李陵 D、A 和 B 正确答案: D 18 汉武帝时期攻破匈奴的三次战役中,最后一次是: A、漠南之战 B、漠北之战 C、河西之战 D、王庭之战 正确答案: B 19 汉高祖刘邦因未听信谁的言论而陷入匈奴的“白登之围”? A、陈平 B、刘敬 C、韩信 D、张良 正确答案: B 20 关于汉初与匈奴“约为兄弟”的政策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是以双方平等为前提或名义的基本关系 B、它曾被多次重申 C、它是一种战略的权宜 D、它具有传统的华夏优越理念 正确答案: D 21 汉代哪一个皇帝对匈奴展开了大反攻 A、文帝 B、景帝 C、武帝 D、孝帝 正确答案: C 22 汉帝国对付匈奴的策略从武装抵抗和征伐改为 A、朝贡 B、朝贡和绥靖 C、和亲 D、投降 正确答案: B 23 汉代,中国对匈奴的大规模反攻和远攻中,最著名的两位将领是 A、卫青和霍去病 B、卫青和蒙恬 C、蒙恬和霍去病 D、蒙恬和廉颇 正确答案: A 作业标题:汉帝国的边防与扩张(四) 1 本讲中举“尧虽贤,兴事业不成,得禹而九州宁”的目的是说 A、皇帝的重要性 B、将相的重要性 C、皇帝不重要 D、将相不重要 正确答案: B 2 提出“匈奴新破,困,宜可使为外臣”的是 A、天子 B、匈奴自己 C、任敞 D、单于 正确答案: C 3 南越的王尉陀姓什么 A、李 B、王 C、秦 D、赵 正确答案: D 4 《南越列传》出在那本书 A、 《史记》 B、 《春秋》 C、 《汉书》 D、 《尚书》 正确答案: A 5 汉帝国时候的南越指的是现在的广东 正确答案: × 6 佗孙胡为南越王的时候,闽越攻打过南越的边邑 正确答案: √ 7 以下被称为“汉之飞将军”的是: A、蒙恬 B、卫青 C、霍去病 D、李广 正确答案: D 8 司马迁对汉武帝多番大规模进攻匈奴的举动的态度是: A、肯定 B、有所保留甚至质疑 C、不表态 D、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 B 9 漠北战役的“漠”指的是哪个沙漠? A、塔克拉玛干沙漠 B、毛乌素沙漠 C、巴丹吉林沙漠 D、腾格尔沙漠 正确答案: C 10 南越武王赵佗曾攻打长沙数县,大败而归。 正确答案: √ 11 秦朝的象郡是当今的湖北一带。 正确答案: × 12 汉高祖时南越臣服汉朝,成为汉朝的一个藩属国。 正确答案: √ 13 汉武帝时东征朝鲜半岛取得了胜利。 正确答案: × 14 赵佗之孙胡为南越王时,兴兵攻击南越边邑的是: A、东越 B、闽越 C、骆越 D、交趾 正确答案: B 15 汉高帝时期所立的南越王是: A、尉佗 B、屠睢 C、无诸 D、驺摇 正确答案: A 16 赵佗自尊为南越武帝是在吕后当政时期。 正确答案: √ 17 汉武帝时期攻破匈奴的三次战役后,双方迎来了较长时期的和平。 正确答案: × 18 以下关于赵佗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他是秦朝的将领 B、他是南越国的创建者 C、在汉高祖和吕后统治时,他臣服汉朝 D、他促进了汉越民族的融合 正确答案: C 19 以下不属于秦始皇征南越后设立的郡县是? A、桂林郡 B、南海郡 C、象郡 D、苍梧郡 正确答案: D 20 以下不属于汉武帝时与匈奴的三次战争的是? A、漠南之战 B、河套之战 C、河西之战 D、漠北之战 正确答案: B 作业标题:汉帝国的边防与扩张(五) 1 南越太子兴的母亲原来是中国人 正确答案: √ 2 南越国被灭后之后还面临着分裂 正确答案: × 3 朝鲜人的政治祖先名字是 A、王顺 B、王满 C、金顺 D、金满 正确答案: B 4 漠北之后多少年发动了对朝鲜的远征 A、十年 B、二十年 C、五年 D、三年 正确答案: A 5 下列不属于秦朝统一全国后,在南越设立的三个郡的是: A、南海 B、象郡 C、桂林 D、西域 正确答案: D 6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对那本书的评价? A、诗经 B、三国志 C、史记 D、四书 正确答案: C 7 朝鲜在汉朝时曾经是中国的一部分。 正确答案: × 8 司马迁因“李陵事件”遭汉武帝宫刑。 正确答案: √ 9 赵胡死后其谥号为: A、文王 B、武王 C、晋王 D、代王 正确答案: A 10 汉武帝时南越及其属国并为汉帝国,正式成为中国的一部分。 正确答案: √ 11 赵佗是南越国的第一任国王。 正确答案: √ 12 朝鲜王满,原来是: A、燕人 B、高丽人 C、箕子之后 D、夷人 正确答案: A 13 炙侵福 A、辽河 B、潮白河 C、鸭绿江 D、图们江 正确答案: C 14 西汉远征卫满朝鲜是在漠北之战以后。 正确答案: √ 15 南越国请求降为诸侯的是南越丞相。 正确答案: × 16 南越国自赵佗共经历了: A、二世 B、三世 C、四世 D、五世 正确答案: D 17 西汉时,南越国谋反的的是: A、吕嘉 B、韩千秋 C、安国少季 D、太后 正确答案: A 18 朝鲜人的祖先是? A、王满 B、徐福 C、周公 D、萁子 正确答案: A 19 南越国在哪一年被灭掉? A、公元 113 年 B、公元 115 年 C、公元 117 年 D、公元 119 年 正确答案: A 20 以下关于吕嘉说法正确的是? A、他是南越国的丞相 B、他杀掉主张归汉的南越王赵兴,与中央朝廷抗衡 C、他促进了越、汉的民族融合,使南越国壮大起来 D、以上说法都正确 正确答案: D 21 汉帝国与哪一年发动对南越的大规模远征 A、10.0 B、11.0 C、12.0 D、13.0 正确答案: C 22 吕嘉是南越几朝相臣 A、四 B、一 C、二 D、三 正确答案: D 作业标题:历史方法的价值和“科学方法”的弊端(一) 1 现实世界的真正运作是靠什么 A、自然科学 B、几个理论的叠加 C、二十个理论的叠加 D、同时具有所有各种理论各自简化出来的机理 正确答案: D 2 研究国际关系的“科学方法”在预测未来方面与旧式方法相比 A、一定比旧式方法有用 B、比旧式方法有用的多 C、不一定比旧式方法有用 D、可以取代旧式方法 正确答案: C 3 下面对于苏联瓦解的看法,正确的是 A、意外 B、可以被科学方法推算出来 C、一定会发生 D、用历史可以推算出来 正确答案: A 4 罗伯特?康奎斯特说理论家们所做的创造一种政治“科学”的努力,试图能够预 见到世界事态的未来进程,产生的结果是 A、很多 B、相当可怜 C、大多都应验 D、所有都应验 正确答案: B 5 对于国际关系学来讲,科学方法完全不可靠 正确答案: × 6 当代大多数国际关系理论学家模仿的是经典自然科学 正确答案: √ 7 硬科学指的是: A、经典自然科学 B、人文科学 C、社会科学 D、地理科学 正确答案: A 8 下列不属于科学方法的特点的是: A、主体性 B、规律性 C、保真性 D、表面性 正确答案: D 9 下列属于经典自然科学的是: A、量子力学 B、牛顿力学 C、天文学 D、光学 正确答案: B 10 科学方法全都是弊端没有任何的优点。 正确答案: × 11 国际关系理论无法预料到苏联的解题。 正确答案: √ 12 研究国际关系的“科学方法”在预测未来方面并不比它长期想取代的旧式方 法更有用。 正确答案: √ 13 对绝大多数理论家来说,苏联的瓦解纯属意外。 正确答案: √ 14 以下为约翰?刘易斯?加迪斯的著作的是: A、 《大国政治的悲剧》 B、 《干涉的目的:武力使用信念的变化》 C、 《君主论》 D、 《国际关系理论与冷战的结束》 正确答案: D 15 以下为所谓经典自然科学的是: A、量子力学 B、牛顿力学 C、相对论 D、A 和 B 正确答案: B 16“如果你是一名学生,那就从学政治学转到学历史。 ”这是罗伯特?康奎斯特 的观点。 正确答案: √ 17 罗伯特?康奎斯特认为,理论家们所做的创造一种政治“科学”的努力,所 产生的结果是较为可观的。 正确答案: × 18 苏联是在哪一年瓦解的? A、1988.0 B、1990.0 C、1991.0 D、1992.0 正确答案: C 19 《国际关系理论与冷战的终结》的作者是? A、保罗?肯尼迪 B、约翰?刘易斯?加迪斯 C、H?G?威尔斯 D、格劳秀斯 正确答案: B 20 以下属于经典自然科学的是? A、高分子化学 B、牛顿力学 C、天体物理 D、宇宙射线 正确答案: B 作业标题:历史方法的价值和“科学方法”的弊端(二) 1 历史学家一般不会频繁吹嘘自己的预见 正确答案: √ 2 社会研究中“科学方法”的早期迷恋者和鼓吹者一文出自哪位作者 A、泰伦 B、桑尼 C、洛桑 D、泰尼 正确答案: D 3 小说家和历史学家始终在做预测,他们用的方法更多的是 A、依据科学理论 B、作类比 C、杜撰 D、没有具体的方法 正确答案: B 4 历史学家他们做预测、预见用的什么方法 A、模糊的类比 B、科学理论 C、直觉 D、历史再次重现 正确答案: A 5 在国际关系研究中,如何使用“科学方法” A、不使用科学方法 B、必须用到一些科学方法 C、更新方法,使之切合当今水平 D、使用全部的科学方法 正确答案: C 6 科学认识的成果和必要条件是: A、社会科学方法 B、人文科学方法 C、科学方法 D、历史科学方法 正确答案: C 7 小说家和历史学家做出预测的根据是: A、科学理论 B、类比 C、自我想象 D、以上都有 正确答案: B 8 自然科学家看不起社会科学家的原因在于: A、社会科学家比较懒惰 B、社会科学不适用 C、社会科学产出少 D、社会科学奉行一种将局部和基础性的东西看做极致的做法。 正确答案: D 9 下列人士中是社会研究中“科学研究”的早期迷恋者的是: A、泰罗 B、泰尼 C、霍桑 D、彼得德鲁克 正确答案: B 10 科学方法对研究国际关系毫无用处,应当抛弃。 正确答案: × 11 历史方法的价值在于用实证的方法按照发展顺序和历史事实来说明历史。 正确答案: √ 12 文学家的书写方式有时更能够阐释出历史的本质。 正确答案: √ 13 小说家往往在创作时依据科学的理论方法作出预测。 正确答案: × 14 小说家和历史学家始终在做预测,更多是通过: A、类比 B、统计 C、数据库 D、理论 正确答案: A 15 曹雪芹写成红楼梦是在: A、康熙时 B、雍正时 C、乾隆时 D、嘉庆时 正确答案: C 16 小说家可以对现实和历史现象有深刻理解。 正确答案: √ 17 国际关系研究应该抛弃“科学方法” ,回归更能够有效地历史方法。 正确答案: × 18 以下不属于罗伯特?康奎斯特对国际关系理论途径的三类划分的是? A、行为主义 B、结构主义 C、演进主义 D、革命主义 正确答案: D 19 小说家和历史学家主要是通过哪种方法做出预测的? A、科学理论的推理 B、模糊的类比 C、实践考察 D、归纳演绎 正确答案: B 20 以下对泰尼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文学作品欣赏、行业资料、外语学习资料、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当代中国与世界认识方法课后作业答案01等内容。 
 《当代中国与世界认识方法》课后作业答案国际关系历史―哲理理解以及文学透视(一) 1 西方国际关系思想开始于()。 C、修昔底德对希腊城邦国家间的波罗奔尼战争 2 ...  当代中国与世界认识方法课后习题_教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尔雅课堂 《当代中国与世界认识方法》习题汇总 D 文档贡献者 双子花的姿态 贡献于 ...  当代中国与世界认识方法答案_历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当代中国与世界认识方法 20 国际关系历史―哲理理解以及文学透视(一)已完成 1 西方国际关系思想开始于()。...  当代中国与世界认识方法课后作业答案_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温馨提示, 考试题目都是从前面章节题目随机抽取的, 所以并没有统 一标准 的一套期末考试答案, 同学...  当代中国与世界认识方法_营销/活动策划_计划/解决方案_实用文档。作业标题:国际...A、洛克 B、霍布斯 C、马基雅维利 D、保罗?肯尼迪 正确答案: C 21 写罗马...  15 秋学期《当代中国与世界认识方法(尔雅) 》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 35 道试题,共 70 分。 ) (第 5 题和第 32 题 2 次答案均错) 1. A. B. C....  当代中国与世界认识方法完整课后答案_理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这是完整的答案,再也不用担心没有答案了 温馨提示, 考试题目都是从前面章节题目随机抽取的, 所以并...  当代中国与世界认识方法尔雅答案修订无错版_军事/政治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当代...帮帮 ING 制作获取全部 300 门尔雅选修课答 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帮帮 ING 7...当前位置: &
汉代的“和亲”政策:从屈辱的外嫁到国家制度(1)
精彩高清图推荐:
更多 的相关消息
﹣﹣﹣﹣﹣
汉代,中国古代史,和亲,政策,制度战争与和亲:刘邦被匈奴围困七天七夜(鸿门宴)
战争与和亲:刘邦被匈奴围困七天七夜(鸿门宴)
  文章摘自:《狼民族》
  作者:元坤
  出版社: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版次:2011年10月第一版
  本书简介:侵扰商周,打劫战国、秦汉,践踏新莽、西晋,震摄欧洲。历史上,唯有匈奴民族如此剽悍。草原文明与农业文明强烈冲击,将衍生出一段怎样的传奇?尽在《狼民族--浩瀚大陆是赌场》……[连载内容]
转播到腾讯微博
汉朝初年,受到楚汉战争的破坏,人民的生产亟需恢复。刘邦当上皇帝后,首要的事情就是大力提升国力。可是,一些匈奴贵族经常骑兵南下,掠夺汉朝北部边郡的人口、牲畜和财物。
刘邦是什么出身,说白了就是个土匪兼流氓,以他那天不怕、地不怕的个性,能容忍匈奴侵扰大汉?再者,外患不除,国家怎么能够安定发展?
刘邦火了,我本流氓,谁有我狂。你们这些匈奴小儿,我没招惹你们,你们反倒踏进了我家门槛,看我不好好教训你们。
刘邦正准备对匈奴动武,一帮大臣们赶忙过来劝阻。
皇上息怒啊息怒,我们大汉刚从战乱中走出来,上至文臣武将,下至黎民百姓,情绪都比较低迷,一旦对匈奴开战,恐怕得不偿失。小不忍则乱大谋,您还是忍一忍吧。
刘邦很无奈,好吧,我忍。这一忍就是一年多。
公元前201年,冒顿率领40万匈奴大军攻打汉朝领土马邑。镇守马邑的前韩国贵族韩王信无法忍受匈奴大军的围困,最后叛国投敌、开城投降。由此,大汉帝国的门户打开,冒顿单于率匈奴铁骑攻破雁门关,直逼太原。
听到消息后,刘邦勃然大怒,好你个韩王信,竟敢投降匈奴,看我不把你千刀万剐。想到这一切都是匈奴惹的祸,更加愤怒了,区区匈奴,怎是我大汉对手,看我不把你们斩尽杀绝。
这一次,关系到国仇家难,没人再劝阻刘邦了。
公元前200年冬,刘邦率领32万大军御驾亲征,寻找匈奴主力决一死战,顺便平息韩王信叛乱。
汉朝大军浩浩荡荡赶往前线,途经铜鞮遇到韩王信的军队,不费吹灰之力就将之剿杀,可惜让韩王信逃跑了。
韩王信逃到了赵国后裔赵利的地盘,便与赵利联合起来,与匈奴一同攻打汉军。
冒顿听说刘邦御驾亲征,心说来的正好,省的我跑到汉朝都城去找你了。
没想到,刘邦这家伙本事不小,一路打下来,竟然收复了晋阳、离石等六城,还攻下了楼烦等城。
冒顿看出了刘邦的能耐,心知汉军来势凶猛,不是一时半刻能歼灭的,必须用诱兵之计,慢慢击破。于是,冒顿佯装兵败,把精兵强将隐藏起来,只留下老兵残将当做诱饵。
刘邦旗开得胜,连收数城,不免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自认为匈奴不过如此,汉军只需加把劲儿,就能全歼匈奴。
刘邦下令大军乘胜追击,并派出郎中将刘敬前去侦查匈奴军情。
刘敬侦查回来,对刘邦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两国交战,本应炫耀优势兵力,可是我只看到前方有一些匈奴的老弱病残,这肯定是匈奴故意以弱示人,而埋伏下精兵来突袭取胜。我认为,汉军应该站住阵脚,不能再追击匈奴了。
刘邦听后,认为刘敬污蔑了汉军的威风,破口大骂道:“你这个吃里扒外的家伙,我汉朝大军士气正盛,怎能就此退缩。”派人把刘敬囚禁在广武城。
刘邦带着怒气,下令大军奋勇直前,不灭匈奴誓不罢休。
军令如山,汉朝大军顶着冬天的寒风,一步一个脚印向前挺进,来到了平城。
冒顿见刘邦中了他的诱兵之计,赶紧下令在平城东的白登山设伏。
刘邦在先锋军的保护下,把后援步兵远远甩在后面,起先来到了白登山。他看到周围红妆素裹、群驰蜡像,根本没有匈奴的影子,就想当然的认为匈奴早被汉军吓跑了。
可是,就在刘邦得意的时候,白登山四周忽然旌旗招展,人头攒动。刘邦定睛一看,顿时面色惨淡。原来,冒顿指挥四十万匈奴大军团团围住了汉军。
这时,刘邦才知中了冒顿的诱兵之计。
刘邦带着侥幸心理,想组织人马突围,可他环视四周的匈奴骑兵,只见到处都是手持强弓劲弩、斗志昂扬的匈奴骑兵。东方清一色的青骢马营,西面是清一色的白马营,南方是清一色的枣红马营,北方是清一色的黑马营,匈奴这阵势,就算刘邦插翅也难飞。
刘邦终于发觉了匈奴骑兵的厉害,真是胆战心惊、一筹莫展,就连猛将樊哙也打蔫了。
这可怎么办!难道我刘邦注定困死在这里吗?刘邦再望望四周黑压压的匈奴骑兵,脑子里空白一片。
整整七天七夜,刘邦和他的汉朝大军被围困在白登山,面临覆灭的危险。汉军忍饥挨饿,还得时时提防匈奴进攻,真是惨到了极点。无助之余,大家都灰心地唱起了歌:“平城之下亦诚苦!七日不食,不能穀弩。”哎,平城被围的生活太苦了,肚子饿了七天,手无开弓之力了!
第八天,汉朝丞相陈平无意间看到一个场景:冒顿和一位小阏氏并马而行、指挥军队。陈平忽然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破敌办法。
陈平马上派一名信使给冒顿的小阏氏秘密送去很多财物和一幅美女图,并对冒顿的小阏氏撒了一个谎话:“我们汉朝有一位美女,就跟这幅画上的一模一样,冒顿单于之所以攻打汉朝,就是为了抢到这位美女。”
小阏氏忽然想到燕赵之地出美女,认为汉朝信使的话不无道理,顿时醋意大升,害怕汉朝美女抢走自己的宠幸地位。
当夜,小阏氏就给冒顿吹起了枕边风:“大王攻打汉朝究竟是为了什么呢,中原没有水草供给畜牧,也不能长久居住,就算您夺取了汉朝天下,也得不到多大的好处。眼下您围困住刘邦,希望您慎重行事。”
冒顿正为汉军的步兵即将赶来支援而烦恼,况且他也没称霸中原的野心,听小阏氏这么一说,便决定暂放刘邦一马。
第二天拂晓,冒顿下令解开围军一角,故意让汉军趁着大雾仓皇撤走。
冒顿见汉军从白登突围出去,也率四十万铁骑撤回关外。
冒顿放过了刘邦,但他能放过汉朝的土地和财物吗?那些被冒顿攻克又被刘邦收复的城市,冒顿能够拱手相让吗?以冒顿的个性,绝对不可能。
冒顿很快又率领大军杀了回来。
刘邦率领汉军从白登山突围后,赶紧马不停蹄地赶往广武城。
到了广武城,刘邦马上把之前囚禁在这里的刘敬放了出来。
见到刘敬,刘邦顿时痛哭流涕,虔诚地说:“都怪我早前没听先生的话,被冒顿大军困在白登山,险些性命不保。”
刘敬受宠若惊:“皇上吉人天相,什么事都可以逢凶化吉。微臣区区一个中郎将,皇上对我如此恭敬,我实在承受不起。”
事已至此,反正刘邦也脱困了,两人权当说些客套话。
刘邦害怕冒顿率兵反击,没敢在广武城多待,立即班师回到了京城长安。
说实话,这次与匈奴一战,刘邦真是心有余悸。他也意识到凭现在汉朝的实力,根本打不过匈奴。可是,以冒顿的个性,是不肯轻易放过大汉江山的。刘邦必须想一个万全之策,免除来自匈奴的隐患。
计策还没想好,就有探马来报,冒顿引40万匈奴大军,再次侵扰汉境。
刘邦慌了神,以眼下的情势来看,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打吧,又打不过匈奴;不打吧,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匈奴抢走大汉的地盘、人民和财物。
无奈之下,刘邦只好召集群臣商量对策。
文臣武将们七嘴八舌说了一通,也没想出好办法。
这时,刘敬站出来说:“冒顿弑父以后,以暴力统治匈奴、维护权威,这种人根本不能用仁义来说动他。我倒有个办法能让冒顿和他的子孙都向大汉称臣,只是不知道皇上能否按我的要求做。”
刘邦一听有门儿,赶紧催促说:“你先说来听听。”
刘敬说:“不如皇上把汉朝大公主下嫁给冒顿,并陪送一份厚礼。这样,冒顿在世时就是皇上的女婿。冒顿死后,他的儿子继承单于位,匈奴与大汉世代姻亲,自然会和平共处。”
刘邦听后,竖起大拇指:“计策不错,有超前意识,不过大公主早就许配给赵王张敖了,怎么可以把她再嫁给冒顿呢?这样吧,用一位宗室女冒充公主下嫁,反正冒顿也不知情,一箭双雕,何乐不为。”
刘敬摇了摇头说:“这可不好,冒顿也不是傻子,万一他识破了,跟大汉翻了脸,后果不堪设想。”
刘邦说:“那好吧,我回头再想想办法。”
刘邦想什么办法去了?原来是跟他老婆吕后商量去了,刘邦也是个怕老婆的人啊!
找到吕后把这事儿一说,没想到吕后死活不同意,还大骂刘敬只会出馊主意。
刘邦没办法,最后只好选了一位宫女生的女儿,冒称大公主嫁给冒顿。
和亲的使臣也非刘敬莫属了,让他到匈奴与冒顿商议和亲一事,最后谈好了条件。
大汉朝一次性赠给冒顿黄金一千斤,另外每年奉送匈奴帝国一定数量的棉布、缯布、美酒、食物等生活品。此外,两国开放关市,允许两国人民进行贸易。
冒顿也不在乎名义,把汉朝的嫁妆照单全收,而且还挺给刘邦面子,给下嫁的“公主”保留了“秦人”的名号,暂时没给汉朝子民安上“汉人”的屈辱帽子。
这之后,匈奴与汉朝约为兄弟之邦,以长城为界,互不侵犯。冒顿的扰边行为果真收敛了一些。
汉匈和亲后的第二年,刘邦担心匈奴不遵守和亲之约,就派大臣陈豨出任代国国相,防御匈奴。
没想到,陈豨这家伙心怀鬼胎,到了代国就开始勾结匈奴,还自立为代王。
这可把刘邦气坏了,费了很大劲才平定了陈豨叛乱。
公元前195年,燕王卢绾又投降匈奴,经常侵扰渔阳、上谷一带。
刘邦气急败坏,以前打仗留下的箭伤发作了,结果没几天就驾崩于长乐宫。
刘邦死后,太子刘盈即位,是为汉惠帝。冒顿得知惠帝为人仁弱,什么事都听从吕后差遣,就写了一封信给吕后,企图先激怒吕后,再借机侵袭汉朝。
冒顿给吕后写了封什么样的信呢,说白了就是封情书。大概意思是说:我没了老婆,你没了老公,两人过得都不快乐,不如咱俩结为夫妻,共享天伦之乐吧。
匈奴有一个习俗,大哥死了,他的弟弟就可以娶嫂子。既然刘邦已经与冒顿结为兄弟,那么冒顿当然可以继娶吕后了。如果吕后责怪起来,冒顿就可以推辞说吕后不懂匈奴的习俗。冒顿这封信,让他进可攻退可守,真是一箭双雕。
汉朝的文武大臣们听说了冒顿这封信,个个义愤填膺:冒顿太不像话了,这分明是对堂堂大汉国母的侮辱。
吕后也很气愤,对左右说:“给我先杀掉匈奴使者,然后倾全国之兵攻打匈奴。”
大将樊哙当场请命说:“何必用全国之兵,我愿意带十万精兵出击匈奴,将匈奴杀得片甲不留。”
大臣季布说:“应该把这个吹牛的樊哙立即斩首,几年前高祖率兵32万攻打匈奴,被匈奴围困在白登山,樊哙不能解围救高祖于水火,现在却自吹以十万兵击败匈奴,这简直是撒弥天大谎。”
吕后冷静下来,觉得以当前汉朝的实力确实没把握战胜匈奴,只好委曲求全,给冒顿回了一封信。信中大概意思是:我现在年老气衰,发齿堕落,也没有改嫁的意思。单于您怎么会看上我这个老太婆呢,这简直是侮辱您自己啊。我们大汉也没做过对不起您的事,您还是高抬贵手放过我们吧。现在,我派人带着这封信,连同两辆马车、八匹好马送给您,您就笑纳吧。还有一点,您跟大汉立下的和亲政策一定要维持啊。
冒顿此时的注意力主要在经营西域,看到吕后在信中低声下气地求宽恕,也就借坡下驴,不再与汉朝发生争端。
此后,和亲成了汉朝初年的基本国策。每一个新皇帝即位,都要选宗室女下嫁匈奴单于。
和亲政策给汉朝提供了休养生息的机会,但并非长久之计。这是因为,匈奴的生产方式主要以畜牧为主,根本不能达到自给自足。匈奴的冒顿单于是个胸怀大志的人,他不可能只因自己得到了汉朝公主和一些嫁妆,就置匈奴百姓于不顾。匈奴百姓也要生活,除非汉朝给匈奴的物资能保证匈奴百姓的正常生活,否则,匈奴以强大军事力量为依托,必然会再次侵扰汉朝。
事实正是如此,汉匈和亲政策没有维持几年,匈奴就撕破了脸皮,又一次对汉朝发动了军事抢掠。
汉朝又将受到怎样的打击呢?冒顿能给汉朝一个合理的答复吗?
汉匈和亲后,汉朝君臣一致认为北部边境上终于可以安宁了。
思想麻痹远比行动麻痹更具危害性,汉朝这些人想错了,他们根本不了解匈奴人。
匈奴有“草原苍狼”之称,每一个匈奴人都有着狼一样的野性。侵略,是匈奴人永远不会改变的本性。
公元前177年夏,匈奴帝国的右贤王突然率兵侵袭汉朝的河套以南地区。
抢点财物也就算了,没成想,右贤王指挥部下大肆屠杀河套一带的百姓,以杀人取乐。
右贤王的军事行动给了汉文帝当头一棒,汉文帝马上下诏谴责匈奴。
谴责的意思,说白了跟发牢骚没什么区别。汉文帝的诏书无非是对匈奴指责了一番,说匈奴违背和亲协议,这是背信弃义的行为,为此汉朝对匈奴感到很失望。
匈奴右贤王才不管这一套,只当汉文帝在瞎唠叨。
怎么说汉文帝也是一国之君,而且是大国之君,他的发言权在汉朝是最具权威的。可是,区区一个匈奴右贤王竟然不买账。这还得了,太不把他这皇上老子放在眼里了。
汉文帝暴怒,马上派遣丞相颖阴侯灌婴带骑兵八万五千人出击匈奴。
右贤王看到汉文帝动真格的了,心知自己惹了祸,赶紧带着兵将一溜烟跑回了匈奴国内。
没教训到右贤王,汉文帝很不高兴,便派使者去匈奴谴责冒顿的违约行为。
冒顿明白汉朝使者的来意后,马上写了一封信,派匈奴郎中将系雩浅为使者,到汉朝给汉文帝送信。
匈奴国都与汉朝国都离得很远,系雩浅走了一个多月的路才到达长安,把冒顿的信给了汉文帝,并顺便献上冒顿奉送的一点礼品,包括一匹骆驼、两匹骏马和八匹专门用来驾车的马。
冒顿真是小家子气,送的这几头牲畜能值几个钱,想当初汉高祖刘邦送给他的嫁妆可有一千斤黄金啊。不过,礼轻情意重,汉文帝也没在乎这个,他把重点转移到了冒顿那封信上。
汉文帝没想到冒顿这等老大粗居然也有两把刷子,冒顿的信写得还挺有水平,大概意思是:右贤王擅作主张、出击贵国的边境,这实在太不仗义。可是,我离右贤王的属地比较远,直到贵国出兵准备攻打右贤王,我才知道这件事。好在,贵国没有跟右贤王发生兵戈冲突,不然肯定会伤了和气。右贤王违反和亲盟约,我对此表示很遗憾。但事已至此,贵国还是要珍惜两国的兄弟之谊,就别跟右贤王一般见识了。汉文帝老弟你放心,我对犯错的部下决不手软,为了惩罚右贤王,我早已把他派出去攻打月氏国了。托老弟你的洪福,匈奴帝国现在兵强马壮,地盘也扩大了不少,最近一段时间,匈奴把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边的二十六个国家都收并了,如今那些少数民族,都跟匈奴是一家亲了。北方基本被匈奴平定了,可我们是不愿意打仗的,我们愿意跟贵国永远停止干戈,恢复盟约,让我们两国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不知道老弟你是什么意思呢?
冒顿的这封信在历史上是比较有名的,称为冒顿文书。
看完冒顿的信,汉文帝又不高兴了,这封信简直就是威胁嘛。
汉文帝马上召集文武大臣商量,是武力解决匈奴还是继续和亲。
大臣们一致说匈奴刚刚收并楼兰、月氏等二十几个国家,正是士气旺盛的时候,千万不能跟匈奴打仗。再者说,匈奴的土地都是些盐碱荒地,就算我们打下那些土地,也没法居住,还是别惹匈奴了,跟匈奴继续和亲吧。
汉文帝想了想,以当前汉朝的国力,也确实无力跟强大的匈奴进行持久战,那还是和亲吧。
文帝就给冒顿回了一封信,说单于让系雩浅送来的信我看了,你说的情况我也知道了,对你的想法我表示赞赏。那我们就继续实行和亲盟约,希望你明确告知贵国的大小部属官员,约束他们不再违背和约。
冒顿收到汉文帝的信后,也没什么意见,汉匈两国继续履行和约。
公元前174年,执政三十六年的冒顿病逝,他的儿子稽粥即位,称为老上单于。
每一位汉朝新皇帝即位,匈奴都会背约骚扰一下边塞,提醒汉朝的新皇帝,该送公主和东西来了;而每一位新单于即位,汉朝都会选派宗室公主下嫁单于为阏氏,以示汉朝信守合约。
老上单于初立,汉文帝并没有抓住这个时机打击匈奴,又派出了和亲队伍。
老上单于见汉朝示弱,觉得汉朝好欺负,于是就想给匈奴树威风,给汉朝点颜色看看,让汉朝知道他这个新单于也不是好欺负的。
老上单于将有怎样的行动呢?他会像冒顿那样威慑汉朝吗?
公元前166年,老上单于派遣十四万匈奴铁骑入侵汉朝边境,不费吹灰之力就攻破了朝那(今宁夏固原市彭阳县)、萧关(宁夏固原东南)等城。
侵略的目的当然是抢劫,匈奴铁骑将朝那、萧关洗劫一空后,马上转战进攻彭阳(今甘肃镇原县东南)。
为了让汉朝见识到匈奴的厉害,老上单于还派骑兵焚毁了汉文帝在陕西陇西北的回中宫。不止如此,匈奴铁骑一路南下,竟然打到雍州、甘泉等地,直逼汉朝都城长安。
匈奴的军事行动,令汉朝君臣上下震动。这还了得,汉朝再不还击,估计要被匈奴亡国了。汉文帝立即封中郎周舍、郎中令张武为大将军,派两人率领十万车骑军守护长安,防备匈奴入侵;又任命东阳侯张相如为大将军,成侯董赤为内史,栾布为将军,大规模调集部队抵御匈奴。
可是,老上单于并没有急于下令攻打长安,而是派小股部队防备汉军,大部队则直驱甘肃河西走廊一带,攻打月氏国去了。
月氏国位于匈奴帝国西部,是游牧民族中比较强大的一支。早在公元前177年,月氏国曾趁匈奴兵力东移出兵攻破了乌孙国,占领了乌孙国的领地。
乌孙国本是臣服于匈奴的一个西域小国,月氏国攻破乌孙国,很明显是对匈奴的直接挑衅。匈奴帝国兵强马壮,连大汉朝都不放在眼里,怎能惧怕一个小小的月氏国。老上单于一怒之下,便想挥师西域踏平月氏国。但是,老上单于担心匈奴兵力空虚后,汉朝会趁机骚扰,索性先攻破汉朝的几座边城,以牵制汉军北进。
公元前161年,匈奴大军一举攻下月氏国。月氏国的残余部落一分为二,一部分西迁到伊犁河流域,称为大月氏,另一部分与故土附近的羌人杂居,称为小月氏。
这时候,汉朝才知道匈奴发兵的真正目的,后悔没抓住时机收复被匈奴占领的边城。
后悔也晚了,匈奴班师回朝后,认为汉朝也跟月氏国一样不堪一击,便愈发骄横起来,不断入侵汉朝边城,肆无忌惮地掠夺汉朝的人口、牲畜和财物。
不过,匈奴最终也没吃到好果子。堂堂大汉,能人辈出,岂能容匈奴如此肆虐。
当时,汉朝有个太守名叫魏尚,坐守云中郡。云中郡的辖区大概包括今天的内蒙古土默特右旗以东、大青山以南、呼和浩特以西、黄河南岸和长城以北,是兵家必争之地。防守好云中郡,对遏制匈奴起到了关键作用。
魏尚的治军方略跟先秦时期赵国大将李牧如出一辙,他把地方上的租税收入都用来犒劳士卒,就连自己的俸禄也拿出来犒赏宾客、军吏等。如此一来,云中郡的守军士气高涨,都愿意为魏尚效力。
每逢匈奴来袭,只要魏尚军令一下,士卒们就争先恐后杀将出去,斩杀的敌人不计其数。
匈奴人领教到了魏尚的厉害,每碰到魏尚带兵出巡,都躲得远远的,不敢靠近云中郡的要塞。
与魏尚齐名的,还有雁门郡太守郅都。郅都手腕很强硬,匈奴人非常惧怕他,自动退兵远离,一直到郅都死,都不敢靠近雁门一步。
在魏尚和郅都的管辖下,匈奴一时间吓破了胆,不敢南下侵袭汉朝了。
匈奴人向来勇猛彪悍,他们会甘心屈服于魏尚和郅都吗?让我们拭目以待。
重启和亲谈判
匈奴受到汉朝边境守将魏尚和郅都的打压,气焰终于有所收敛。
老上单于眼见讨不到好处,就写了一封国书,派使者出使汉朝,表示愿意与汉朝重归于好、继续和亲。
在国书中,老上单于跟他爹冒顿一样,把匈奴违背和约、侵袭汉朝的责任推卸到了别人身上。他说,前段时间汉匈之间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这都是那些贪图小利的人一手造成的,跟我一点关系也没有,我本人对此也是非常痛心的。汉匈两国本来就有和亲之约,我根本无意违背和约,希望我们两国立即停止兵戈,共同发展,为后世子孙万代谋幸福。
老上单于信中的内容正中汉文帝下怀,汉文帝给他回了一封信,表示同意和亲。
汉文帝在信中说,汉匈早已是兄弟,你说这些话就见外了。至于以前发生的事情,现在看来都是微不足道的,根本不能离间我们的兄弟之情。
其实,我跟你的想法是一样的,希望我们两国共同发展,使老年人安享天伦,年轻人茁壮成长,人民都能休养生息。
我们是兄弟之邦,理应互相扶持。我知道,你们那边气候寒冷、资源匮乏,因此我决定每年都送给你一定数量的谷物、酒浆、金银、丝绸棉帛等物品,以便保证匈奴人民的日常所需。
我听古人说,一旦和别人订立的盟约,就不能背弃诺言,希望你以天下太平己任,不要违背盟约。我在这里保证,汉朝绝对不会率先违背盟约,还请你明察。
汉文帝派人把信送给老上单于后,便将汉匈和亲之事传告天下。
此后,汉朝和匈奴暂时进入了和平相处时期。
汉匈继续和亲不久,老上单于就病死了,他的儿子军臣立为单于。
公元前158年,军臣单于单方面撕毁汉匈和亲盟约,派六万铁骑兵分两路攻打汉朝边城上郡和云中郡。
在上郡和云中郡抢掠一阵后,匈奴铁骑长驱直入,深入到代国的句注边区。
代国是汉朝最北方的诸侯国,方圆五百余里,是汉朝北部最重要的战略基地。
汉文帝见匈奴如此背信弃义,终于忍无可忍,决心给匈奴点厉害瞧瞧。他急忙部署兵力,派将军张武屯军北地郡、车骑将军令免屯军赵地飞狐口、河内太守周亚夫屯军长安西细柳营、宗正刘礼将军屯军霸上、祝兹侯徐厉将军屯军渭水北岸的棘门,随时准备出击匈奴。
然而,汉朝这番部署耗费了几个月的时间,而匈奴骑兵早就饱掠而去,撤回匈奴境内。
汉朝大军不敢轻易深入匈奴境内,只好罢兵回朝。
公元前157年,汉文帝去世,太子刘启继续,称为孝景帝。
公元前156年4月,军臣单于再次出兵入侵代地。孝景帝派御史大夫陶青亲赴边塞,与军臣单于谈判,恢复和亲。
公元前154年,汉朝发生了藩王叛乱,军臣单于趁机入侵汉朝边境。没想到,汉朝很快就平定了藩王叛乱,挥戈出击匈奴。
军臣单于担心惹恼汉朝,马上终止了侵略行动。
孝景帝见汉匈战事有所缓解,便趁热打铁,再派出御史大夫陶青赴边塞。经协商,汉匈两国恢复和亲,并开放边境贸易市场。
此后十几年,汉匈两国一直和平相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和亲匈奴小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