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灵运最著名的山水诗的山水诗

<span class="dig_clia" pid="
寄送给好友:
在方框中输入电子邮件地址,多个邮件之间用半角逗号(,)分隔。
爱思想()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相同作者阅读
相同主题阅读
Copyright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14号.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为什么说谢灵运的诗是山水诗的鼻祖
我叫单身192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谢灵运的诗意境新奇,辞章绚丽,影响深远,其诗充满道法自然的精神,贯穿着一种清新自然恬静之韵味,一改魏晋以来晦涩的玄言诗之风.因此,他被后世誉称为中国山水诗鼻祖.
为了摆脱自己的政治烦恼,谢灵运常常放浪山水,探奇览胜.谢灵运的诗歌大部分描绘了他所到之处,如永嘉、会稽、彭蠡等地的自然景物,山水名胜.其中有不少自然清新的佳句,如写春天“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写秋色“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初去郡》);写冬景“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岁暮》)等等.从不同角度刻画自然景物,给人以美的享受.
  谢灵运的诗歌虽不乏名句,他的诗文大都是一半写景,一半谈玄,仍带有玄言诗的尾巴.但尽管如此,谢灵运以他的创作极大地丰富和开拓了诗的境界,使山水的描写从玄言诗中独立了出来,从而扭转了东晋以来的玄言诗风,确立了山水诗的地位.从此山水诗成为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流派.
  对于自己的才华,谢灵运曾说过一句很狂放的话:“天下才共一石(即十斗),子建(即曹植)独占八斗,吾占一斗,天下才共分一斗”.
  谢灵运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山水诗人,善于用富艳精工的语言记叙游赏经历、描绘自然景物,多有形象鲜明、意境优美的佳句,对唐代的诗歌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最新播报:
山水诗中的谢灵运:表灵物莫赏 蕴真谁为传
  谢灵运被贬,是他人生的大不幸,是性格导致的必然,但是,也是他诗歌创作的大幸。
  确切地说,谢灵运到了温州一带,其山水诗歌的写作才突然达到高峰,标志性的诗歌就是《登池上楼》《游南亭》《过白岸亭》《登江中孤屿》等。其中《登江中孤屿》又是这些诗歌中出类拔萃者:“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相像昆山姿,缅邈区中缘。始信安期术,得尽养生年。”关于该诗,历代注解都很混乱,因而仍然有解说的必要。其大义是说:遍游江南已有倦意,江北好久也都没有游览。(所以他乘舟向北)寻找新奇景象的道路突然变得多么漫长,时间因此也显得如此短促。(突然)江水在乱流中将要被截断,孤傲的岛屿(不得不)栖身于川流之中。白云与阳光交相辉映,天空和江水清澈通明。这些呈现出来的神奇,事物自己无法欣赏,蕴藏在事物中的本质又有谁能够予以传达?江心孤岛好像昆仑神山一样的容姿,人世间的事情也是那样幽深和缥缈。(因此)我开始相信仙人安期生的长生术,能够尽养有生之年。
  在晋宋交替之际,谢灵运时刻都有覆灭的危险,他就像坐落在大江之中的孤岛,置身于时代的洪流中,这正是谢灵运所面临的境遇的写照。谢灵运认识到这种危险,他没有想着超脱或隐居,没有像陶渊明那样真正隐藏于山水之中简淡出之,而是与大江川流进行搏击。大自然成为他情感发泄的对象,在人间这片土地上,当他成为一个真正的诗人时,他俨然是一个疯子。他疯狂到对什么都傲然或漠然,他似乎用自己的生命在写诗。
  在永嘉太守任上一周年之后,谢灵运又辞官东归,纵情于会稽的山水之间。这期间,他常常带领数百门生,凿山浚湖、寻山陟岭,还发明了登山鞋(木屐),“上山则去其前齿,下山去其后齿”,过着醉生梦死的浪荡生活。会稽太守“事佛精恳”,他担心谢灵运填湖挖山,会残害山水间的生灵,曾劝阻过谢灵运,谢灵运嘲讽这位太守说:“得道应须慧业,丈人生天当在灵运前,成佛必在灵运后。”言下之意,你没有慧根,不可能得道,你死在我之前,成佛得道却在我之后。这自然埋下了被人仇恨的种子。这期间他还做过秘书监,但仍然是称病不起,散漫得没有形状,结果扔下撰写《晋史》的工作,请假东归,继续他昼夜不分的荒唐生活。据《南史·谢灵运》载,他与朋友在会稽千秋亭饮酒,脱光后大喊大叫,还是那位会稽太守派信使过问,谢灵运怒斥道:“身自大呼,何关痴人事?”意思是我的身体自己要大喊大叫,关你这个傻瓜什么事?谢灵运回乡后不改放浪不羁本色,终被处斩。因而《南史》论曰:“灵运才名,江左独振;而猖獗不已,自致覆亡。”他的猖獗,需要他用自己的生命来抵偿。
  杜甫在诗歌《送裴二虬作尉永嘉》中高度概述了谢灵运一生命运的“绝境”后,又借用东汉梅福在乱世中隐于小吏能够长生不老、终成仙人的典故,来表明自己内心真正向往的人生境界,便是“扁舟吾已具,把钓待秋风。”这种本质上老成持重、沉卧尘世之中,惯看人生风云的不惊不恐,能在大自然中保持闲适自足的心态,正是谢灵运所缺少的,也可能是谢灵运所不屑的。但正是这种状态,才成就他的千古名作与不朽诗才。
  谢灵运以前,山水在我国诗歌中,只是一种点缀或背景,而到了谢灵运,山水不仅是诗歌的表现对象,还是诗歌的象征本体。山水就像谢灵运的内心世界一样,在他的诗歌中翻江倒海。从此,山水成为了中国诗人抒情写意最好的载体,也是寄放情思最好的处所。只是谢灵运以后的中国诗坛,似乎再也没有这样疯狂的诗人了,大江中孤耸无援的诗岛,似乎就是一种告诫,因而诗歌中的山水又复归于平静和萧索,不再像谢灵运的诗歌中那样大起大落。
  《 人民日报 》( 日 24 版)
[责任编辑: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openresty/1.11.2.4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关谢灵运的山水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