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吗,好的稻草人这本书主要内容,内容怎么样,好看吗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形容一本书写得很好,很精彩,值得人们阅读的成语
宮平专用d3r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行云流水 丹青妙笔 拍案叫绝 妙笔生花 笔扫千军 笔下生花惜墨如金 点石成金 笔下生辉 一气呵成 字字珠玉 酣畅淋漓淋漓尽致 栩栩如生 维妙维肖 惟妙惟肖 文笔极佳 才思敏捷博学多才 才高八斗 学富五车 言简意赅 完美...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如何评价大冰新书《好吗好的》? - 知乎689被浏览411012分享邀请回答39410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63127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3 个回答被折叠()文章不存在_百度首页2016年,让我变得更好一些的50本书 - 简书
2016年,让我变得更好一些的50本书
字数 13782
这一年年,忙着装修新家,忙着公司起步,思考一直没有停下,书读的却不算多。年底了,一边收拾书架,一边整理出一些这一年读过的书,想来应该把这一年的收获做一个总结。明年这时候再拿出来看,或许有的知识已经被我淡出了认知体系,或许有些被证明是错误或幼稚的,或许有些会为明年的思考带来更大的益处。若是顺便能够给一些想读类似书的人们带来点参考,也是万幸的事情。我在2016年读过的书里精选出50本最值得推荐的,不分阅读的先后,整理一下简单的读后思考吧。1.《安静的力量》
作者皮克·耶尔
这一年,「信息爆炸」成为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困扰,每天看不过来的书单、听不过来的节目、聊不完的八卦、和永远画不完对勾的任务清单。我们似乎永远在和另外一个自己竞争,和这个飞速前进的时代竞争,少哪怕少关注了一个公众号,仿佛就欠下了自己一笔债。这本书的作者是走上TED讲台的皮克·耶尔。他过着很多年轻人求之不得的美好生活。在曼哈顿一栋摩天大楼的25层上班,和一群志趣相投的人共事;工作内容精彩无比,是为《时代》周刊报道国际时事。忙碌的生活让他感到兴奋,但是内心深处却迷失了自己的方向。于是,耶尔决定逃离这样的梦幻生活,放弃稳定的工作,搬到未知世界,也就是书中所提到的「止境」,体会一种静止的力量。这种力量,是乔布斯一生所追寻的「禅意」。这本书不是教你放弃努力和生活,而是讲述如何在忙碌中给自己打赏片刻的宁静,在「止境」中享受和自己对话的同时,找到自己真正的方向。2.《科技想要什么》
作者凯文·凯利
这本书刷新了我的历史观。我们读历史,99%的时候都在读人的故事,哪些人是好人,哪些人是坏人,哪些事决定了历史的什么进程。读完《科技想要什么》,我意识到人的历史太短了,也太窄了。这本书把「科技」当做一个完整的生命体来讲述它的故事。从它初生在这个世界里——鸟类用树枝为自己搭建巢穴、猩猩利用工具掏出洞里的蚂蚁——开始,它就有着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成长和自己的最终目的。在科技的成长史中,人类只是一个很小很小的载体而已。这有点像我们身体里的细菌,虽然是它们成就了我们,但我们和它们完全处在不同的层面。如果有一天人工智能终于取代了人类,那么人类几乎不会出现在人工智能的历史之中。科技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终极目的就是创造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熵值,它的敌人是热力学第二定律。作为它的载体,人类无论是否喜欢,是否接受,科技终将沿着自己想要的方向前进。正如细菌和细胞和结合创造了高级物种,而这些高级生命想要去什么地方,就由不得原来的创造者说了算了。人挡不住科技的脚步,只有顺应它的人,才能享受共生的福利。这是一个新的、宏大的历史观。3.《晚清最后十八年: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
作者黄志军
这本书不是在讲大清灭亡的历史,它简直就是在讲一个大公司如何从如日中天走向破产的历史。历史给我们的启发,不在于看到哪些人因为道德问题坏了历史的事儿——知道了也没用,对当下的生活没有指导意义——而在于看到一群那个时代最聪明的人,为了自己和自己小集团利益的最大化,做出了最理性的选择,而这些选择又是怎么把一个大国搞垮的。在这本书里,读不到人的善恶,读到的都是一个词:不得已。每个人都知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每个人却又有太多不得不做出的选择。这有点像多方参与的囚徒困境,读这本书,真能悟出些关于团队和公司的道理来。4.《联盟》
作者里德·霍夫曼
这一本给我最大的感悟是,管理者和员工分别应该怎样对待「公司」这个东西?公司不是一口喂饭的大锅,如果管理者这么想,员工也这么想,那就会出现领导嫌员工干的少,员工嫌领导要的多。《联盟》告诉我们,公司是一群人为了达成各自的目的而组建的临时性机构,创始人为了做一件个人无法完成的大事,员工则是为提升自我而依靠一个平台,虽然各自目的不同,但都需要一个组织关系,那就是联盟。一旦在这件事上达到了共识,企业和员工的关系一定会走上一个新的高度。书还详尽的讲述了员工离职不是关系的终结,而是关系的开始,这对我的启发也很大。无论是管理者,创业者,还是希望自己的身价能够不断攀升的员工,我都很推荐拿来读一读。读完这本书,我写了这篇文章:5.《游戏改变世界》
作者简·麦戈尼格尔
这本书严肃的讨论了一个很多人不愿意正视的事物:游戏。现在依旧有很多人——烦躁的老板、唠叨的父母、抱怨的妻子——视游戏为洪水猛兽,却从来不去思考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它?尽管全世界所有玩家花在游戏《魔兽世界》上的总时间超过593万年,相当于从人类祖先第一次站起身来演进至今的时长。这本书就从人根本的心理需求层面开始,一步步的讨论为什么人们喜欢游戏,却又不愿意承认他。反过来思考,现实世界——公司、亲情和家庭——需要向游戏世界学习什么东西,才能让人自主愿意投身其中?6.《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的冒险人生》
作者阿什利·万斯
如果现在你的父母不理解你玩游戏还算赶不上时代,那么当你50岁,你的孩子18岁,他告诉你他要和自己的朋友移民去火星的时候,你是不是根本无法想象?这本埃隆马斯克的传记给我的震撼,不是这样一个人有多牛——12岁卖出第一款个人开发的游戏、创办ZIP2以3亿美金被收购、创办X.com并与confinity合并成paypal最终被Ebay收购换得18亿美金退出、创办特斯拉公司加速电动车时代到来、创办spaceX实施移民火星的计划——他当然很牛,而真正带给我思考的是,做梦和梦想的区别在哪里?相信在埃隆马斯克出现之前,任何一个人和世界谈他的梦想是移民火星,都只会招来人们的鄙视,但这样一个疯子,用行动让人意识到也许自己才是那个将要被时代摔在车轮之后的人。spaceX的初步实施计划是2025年,9年之后,有一家私企,将要带领我们的孩子去距离我们公里远的地方生活,你敢想吗?7.《午夜将至》
作者迈克尔·多布斯
芝加哥大学的《原子科学家公报》杂志于1947年设立了一面「末日时钟」,标示出世界受核武威胁的程度。12时象征核战爆发,杂志社因应世界局势将分针拨前或拨后,以此提醒各界正视问题。在美苏两国冷战的时候,这面时钟距离午夜12点仅有7分钟。这就是这本书名的由来。日至28日,13天,足以摧毁整个地球的核战争随时可能爆发。这本书详细讲述从了美国总统肯尼迪、苏联总理赫鲁晓夫于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在这13天内发生的惊心动魄的故事,这就是古巴导弹危机。我们以为世界的和平是由无数的精英小心翼翼的维持着,我们以为总统的核导弹发射器上加了重重的密码,我们以为一名迷失的飞行员或一名被逼浮上海面的潜艇指挥长不会影响世界的格局,这本书告诉你,我们曾经离毁灭只差7分钟。8.《历史深处的忧虑》
在一次和一位朋友聊起现在的网络言论暴力与言论自由的关系时,我想起了这本很多年前读过的书,又拿起来重新读了一遍。发现当年对林达关于言论自由非常深刻的见解只看懂了一点点皮毛。言论自由、种族问题、国家的管理问题,这是林达的近距离看美国系列书(《历史深处的忧虑》《总统是靠不住的》《我也有一个梦想》《如彗星划过夜空》)中深刻探讨的几个事。如果一定要用一句话来阐述林达的观点,那就是「自由」与「代价」的关系。正如林达自己所说,「如果你追求阳光,你就躲不开身后的阴影」。甚至可以夸张一点的说,美国200年的历史,代表了现代文明对自由、及与之相伴的代价的不断讨价还价的探求,读懂这一段历史,就能读懂很多理智。9.《费马大定理》
作者西蒙?辛格
在一次听卓克的节目,讨论到东方古代科学的水平时,老卓聊到这么一句:「中国古代基本没有科学,只有技术」。中国人琢磨一门手艺的时候,第一个想法是「有什么用」,现在很多人还是这样,经常质疑身边的人,你看这个有什么用?数学在整个西方科学中,被称作「单纯的奢侈」,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一个数学定理的证明都是专属于智商溢出的数学家们自娱自乐的游戏。为什么?不为什么,我就是想知道,并且向世人证明,我足够聪明。然而当现代物理到来时,原本最无用的数学发挥出洪荒之力,可以说跳过数学谈相对论和量子物理,是纯粹的耍流氓。费马大定理就讲了数论中由数学家费马提出的猜想:A的N次方加B的N次方等于C的N次方,当N大于3的时候,这个方程没有整数解。然后,就是几百年无数人为证明这一定理做出的努力。书比小说好看。10.信息简史
作者詹姆斯·格雷克
吴博凡说,人类史就是一部通讯史。所谓生命的效率,即是信息传达的效率。一只中国猴子想要告诉一只韩国猴子一件事,它只能花十几年时间长途跋涉去亲口告诉它,而我们只需要一段数字化的语音。从非洲土著用鼓声告诉家人吃饭,到今天跨洋的恋人可以实时进行视频聊天,我们在这期间经历了哪些努力?这本书能告诉你。11.《生命是什么》
作者埃尔温·薛定谔
千万不要觉得这本薄薄的小书过时了,如果你不知道这本书,那你一定知道薛定谔的猫,并且有很大的可能,现在的你还是不懂这只奇怪的猫背后深刻的量子物理学观点。薛定谔在书中提出了一系列天才的思想和大胆的猜想:物理学和化学可以诠释生命现象;基因是一种非周期性的晶体或固体;突变是基因分子中的量子跃迁引起的。这本书第一次让我站在纯粹物理学家的视角看待生命,它也启发了大量的人投身分子生物学,可以说,这本书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整个基因学体系。如果天主教在历史上只能烧死一个人,我想一定是薛定谔。12.《万物简史》
作者比尔·布莱森
严格的说这本书不能是2016年看的新书了,这本书贯穿了我从2007年到2016年的生活,精读三遍,没事的时候也还会经常拿出来读上几个章节。比尔这位牛人把宇宙大爆炸到人类主宰地球过程中发生的有趣的事一件一件收录到这本奇作中,为读者摊开一幅又一幅现代科学闪亮的画卷,书的内容那真是对得起书名。我不夸张的认为,每一个理性的人,书架上都应该摆上这么一本《万物简史》。13.《时间的形状》
作者汪洁是我非常喜欢的科普作家,目前在喜马拉雅上还在持续更新他的科普节目,我也保持一期不落的追听。如果你想仅仅读一本书就搞清楚相对论在说什么,还有《星际穿越》里面那些关于黑洞和时空弯曲的古怪道理,别选了,就这本书。14.《平行的世界》
作者罗伯特o索耶
历史上我们有一支近亲,它们没有从事农业而靠狩猎生活,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它们从历史上消失了,只留下了一些化石。而假如历史上灭绝的不是尼安德特人,而是我们这一支智人,那世界将变成什么样子呢?没有农耕的文明,不需要大片的土地,没有房产和私有的概念,不需要大规模杀戮动物导致物种灭绝,也不需要祈求神明来保佑风调雨顺,作者从农耕和狩猎这一点点差别,推导出了一个庞大又具体、惊人又合理的世界,那就是平行的世界,那就是没有智人存在的、被尼安德特人和猛犸象统治的世界。这本书的作者罗伯特o索耶是「雨果奖」和「星云奖」双奖获得者,其中的雨果奖,整个亚洲只有《三体》的刘慈欣拿到过。15.《必然》
作者凯文·凯利
看《必然》的目录,会觉得一头雾水。整本书围绕个人在信息流世界的生活方式展开。屏读、分享、过滤、重混、互动、追踪、提问......这些章节乍一看像是在貌似一个新媒体加社交的未来,实际上却是在描绘一个没有脱离物理世界的真实场景。如果用「吓尿指数」来形容世界的发展,那么一个清朝人想要吓尿一个古人,可能需要跨越几千年的时间;一个2003年的人想要吓尿一位古人,或许需要上百年的时间;而一位生活在2040年的人想要吓尿一位古人,只要把2020年的人拉过去看看就行了。未来比我们想象的来的要快得多。如果我们不想在40岁的时候就被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吓尿,办法之一就是好好读读凯文凯利的书。读这本书,你能体验到的是一种宏观上对社会的现状,以及根据这个现状对未来深刻理性的推演。掩卷后,读者可以选择一字不信,但阅读的过程,一定能引发你最深的思考。16.《裂变式创业》
我一直坚持看传记别看套路,别人成功的套路自己是永远搬不过来的。我喜欢看书中人看待世界和思考世界的方式。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宗毅创业的两个思考,第一,创始人需要去做一件牛事,哪怕用一生就做这么一件事。第二,企业对待想要离职或创业的员工,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策略。书中讲述了宗毅的「人民币投票」制度,即支持员工创业,但需要自己承担一部分启动资金,其他人可以用人民币入股的方式投票,一旦这个简单的规则制定下来,他本人就根本不必去考虑这个创业项目是否靠谱,会不会有人在内部搞小团体,人民币自然会发挥它的作用。而他本人,则是花心思去做特斯拉免费充电桩的搭建,中国最豪华员工幼儿园的建设。在对待员工这一点,宗毅和上文中提到的《联盟》一书有着同样的思路,也是很值得借鉴的。17.《知乎,金钱有术》
这本书是中国质量最高的知识问答社区知乎,筛选十几位优秀的财经领域作者,接受几十万金融从业者的审阅认可和修正建议,经历一百万用户的投票认同与支持,最后汇编成一本高质量的图书。一位在金融业从业三年的朋友在我创业的时候推荐给我这本书,「我专门干这个的,在这本书里还是可以学到东西。」这位朋友如是说。无论是不是创业,这本书中所讲述的金融和理财知识,都是非常值得认真啃一下的干货。18.《巨人的陨落》
作者肯·福莱特
如果说2016年有那么一部书成为了「现象级」图书,那么我想要么是《S.》,要么是这部《巨人的陨落》。这部传说中3秒钟卖出一本,全球平均阅读时间三个通宵的大部头,我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才断断续续的读完。掩卷长叹,上一次这么痛快的读完这么厚的书,真的不记得是什么时候了。一本好书可以让你花上几天时间去过另外一段人生,这本书则可以让你结结实实的过上另一个时代的几段不同的人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中,近距离的观看一个个旺盛生命的生长——威尔士的矿工少年、刚失恋的美国法律系大学生、穷困潦倒的俄国兄弟、富有英俊的英格兰伯爵、痴情的德国特工,权利、欲望、爱情、勇敢、懦弱、机智和狡猾穿插在真实和虚构的历史人物中,我时常忘记这是一部小说,而像是被福莱特硬生生的拉回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隆隆炮声中,感受远处大地震动带来的恐惧和兴奋。如果真的给我整整三天,我也许真的能够一口气读完。19.《无声告白》
作者伍绮诗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我们这一代人,注定背负了太多人的期待,和太多以爱之名的压力。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然后本本分分的过好这一生,正如父母期待的那样。我们从不知道「我认为」什么,我们只是一直在想如何让父辈和他人满意。16岁少女的死亡让她的家人们开始怀疑——她究竟在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作者带着我们从头追寻她的故事——爱着父母认为该爱的恋人,学着父母认为该学的东西,在她自杀之前很久,她就已经死了,而那个时候,她的母亲还在厨房里哭着大喊:「我怎么能接受去做一顿没有女儿参与的晚餐」。我们这一代人都已纷纷为人父母,或许我们对于如何去做儿女、如果去做父母、以及如何去做自己,都应该有新的思考。20.《七堂极简物理课》
作者家卡洛·罗韦利
一位演讲家曾说过;如果你要我说五分钟,那我需要两星期的时间准备。如果你要我说一小时,那我需要一星期的时间准备。如果你不在意我要说多久,那我现在就可以开始。在干货足够的前提下,如何能把一本书写薄,还真的需要很深的功夫。卡洛·罗韦利就是这么一位好手。一本100多页的书,能够讲述20世纪以来现代物理学的伟大理论发现。相对论、量子力学、宇宙的结构、空间的颗粒、时间的本质......这些现代物理的入门知识,只需要一趟飞机的时间就能看完,不来一本试试?21.《S.》
作者J·J·艾布拉姆斯
一个科幻悬疑题材的影视制作人,和一个作家,跨界玩出了这本古怪至极的奇作。你打开《S.》的那一刻开始,你不是在看小说,而是真实的故事主人公。注意,这不是夸张——你真的是主人公。作为不小心捡到了一本叫做《忒修斯之船》的你,要从书中两个人写下的大量注解和信件中,破解一个惊人的秘密,奇妙的点子,把人和人通过文字和纸张,跨越时空的连接在一起,并把读者真正拉入故事中成为主角。而这本由中信出版的简体中文版,也对英文版的原汁原味做了做大限度的保留,做旧的纸张、手写的字体、非常真实的信件和明信片。附件太多,我还专门为这本书拍摄了开箱视频,可以点这里看看:
奇书《S.》简体中文版开箱视频 - 腾讯视频
22.《小说课》
作者许荣哲
一直听很多的人说,做人需要会讲故事,创业更需要会讲故事。但我不会讲故事。于是有一天,我想学一学。经朋友的推荐,我读了许荣哲这本折磨读者的秘密。我才发现,好故事不是来自于故事本身,而是讲述着的一门手艺。上学时代的知识,只让我记住了文章该怎么划分段落,启承转接,扣题拿分,读完这两本,我算是重新学习了一个好故事该用哪些办法去讲,套用一句许荣哲的话,「好故事都是偷来的」。读完后,我尝试连续写了三篇故事,相对自己的水平来说,还是比较满意的,这也算是这一年里我做的一件突破自己的事。如果你有时间,可以来读读:23.《乖,摸摸头》
聊起讲故事,那大冰一定是个会讲故事的人。这本杂记讲述了他和他的朋友们的故事——一个隐居滇西北的越战老兵跌宕起伏的人生、她和被主人遗弃的松狮狗的故事、民谣歌手赵雷的拉萨旧时光。这本书没有带给我很多思考的收获,却让我在一年的阅读时光中获得了片刻安宁。真实的故事最感人。24.《解忧杂货店》
作者东野圭吾
有人说,东野圭吾最擅长塑造的,就是“恶人”。恶人不等同坏人,坏人让人觉得厌恶,坏人也有自己的难处,坏人让你觉得可以拯救。东野圭吾笔下的恶人,则是来自于地狱深处、与这个世界完全不相容的人《白夜行》是这一类恶人的代表作。而这一本,写的则是三个渺小的坏人,那种就在你身边,小时候成绩不好,长大了也没什么本事的普通的坏人,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通过一个时空错乱的信箱,实现了自我救赎的故事。全书由5个故事构成,五种人生,五种滋味,五个抉择,五个悬念。东野圭吾最深厚的功力,就体现在讲这五个故事以奇特的方式组合到了一起,五个故事中完全不相识的人们,实际上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而所有的关联在最终章终于大白天下时,读书人会感叹,这种书果然还是被一个推理大师写出来更过瘾啊!这世界上本没有真正的好与坏,我们是什么样子,世界就是什么样子。25.《丈量世界》
作者丹尼尔·凯曼
这本书写了两个人,两个完全不一样的的人。一个是大数学家高斯——天才的代言人,是跟阿基米德和牛顿并列的数学之神,另外一个是洪堡——没有高斯那样开挂的智商,却成为近代地理学、气候学、植物地理学、地球物理学等多个学科的奠基人,并与同时代的高斯惺惺相惜。书中交错描写了两个人对自己事业的热爱和奋斗,两人虽不同意对方的方法,在丈量世界的道路上彼此肯定。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想起了另外一本《异类》,那本书同样说到,取得非凡成就的人,毕竟与常人有着非凡的不同。而这本书则用详实的描述告诉我,天才与专注、或是踏实与坚持,都是做成一件大事的必备条件,而促使人走上这两条路的,一定不是所谓梦想,而是兴趣。书封上写着一句我到现在都很喜欢的话:「好奇心比雄心走的更远」。读懂这一句话,是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收获。26.把时间当做朋友
作者李笑来
我们总是谈时间管理,李笑来说,时间不是用来管理的,需要管理的是心智。这不是一本成功学的鸡汤,更不是一本经济管理学书籍,我觉得这倒像一本科普书,普及的是一门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我们该如何对待自己的心智,并通过持续的学习让心智逐渐成熟。李笑来把人比作计算机,有很多的人长年不打补丁,不升级系统,多年下来,还在运行着windows98,甚至DOS系统。久而久之,新生的事物,就像是新的软件一样,就无法运行在它们老旧的系统上了。不想被时代淘汰,就只能持续的升级系统。27.《创造》
作者凯文·阿什顿
这是一本关于创新的书,书里却没有写一句鸡汤和大道理,作者凯文·阿什顿只是详述了28个关于创新的故事。「细菌致病论」的发明者塞麦尔维斯,降落伞和飞艇的发明者厄尔威尔等等,凯文通过这些事,让读者自己思考,创新不是一两个天才灵光一现就横空出世的,而是一群人,不断的尝试,尝试,再尝试,一点点拱出来的。创造不是什么罕见的东西,它广泛的分布在人群中。创新也没什么窍门,达成创新唯一的办法,就是持续的work on。28.《创新者》
作者沃尔特·艾萨克森
上一本《创造》讲述的创新核心是「坚持」,那么这一本讲述的创新的核心便是「协作」。比起某一项发明创造,现在的计算机和互联网究竟是从何而来,要复杂的多。这样一个极端复杂的系统,绝不可能是几个人天才想法的迸发,作为乔布斯唯一指定的个人传记写作者,艾萨克森花了15年时间筹备这本厚厚的巨著,从头为你解释,我们现在所处的数字时代,到底从何而来。正如书的副标题所述,对于一群技术狂人和鬼才程序员如何通过跨越空间和时间的合作,一步步改变世界,书中所涉及的资料之广之详实,让人不得不叹服。29.《我们为什么总是看错人》
这是一本王烁的个人短文集。我买来是专门吸收这位老兄的「二手思想」的。原因无他,这位作者只读最前沿的英文书,而我实在看不下去英文书。「自相矛盾才有第一等智慧」、「怎样识别你的队友」、「国家要什么面子」、「你懂不懂新闻客观」......作者的每一个观点背后,都是一长串英文原著的书单,有出处,有思考,拿来直接放进我的脑袋里,我放心。30.《本书书名无法描述本书内容》
埃里克·卡普兰
如果你喜欢《生活大爆炸》,就把它收了吧。作者是这部红遍全球的美剧的编剧兼制片人,我喜欢他的幽默、他的想法,以及他对逻辑学、宗教神秘主义、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描写。开完脑洞放下书,还真得坐在那儿好好琢磨琢磨,才知道这本书名无法描述其内容的书,到底在扯些什么。31.《孤独深处》
作者郝景芳
这是一本来自清华大学物理系才女郝景芳的个人短片集,那篇一时火爆朋友圈的《北京折叠》也被收录到这本书中。首先是好读,畅快,故事紧凑,不犯困。其次是作者以女性的视角去看待科技带给世界的好坏两面,尤其是那篇《北京折叠》,与其说它不如刘慈欣的小说那么「硬」,不如说它是科幻背景下的人文关怀——当科技和人口让我们的城市不得不分层折叠时,社会将是个什么样子?32.《那些古怪又让人忧心的问题》
作者兰道尔 · 门罗
这是一本看到封皮就直接掏钱的书,我在当时的朋友圈里把它奉为「5A级厕所读物」。作者门罗曾在NASA制造机器人,能轻松玩转物理、天文、生物、化学、数学等学科知识,后来自己开了博客,专门用轻松的方式解答网友提出的奇奇怪怪的问题,比如——地球上所有人都在同一个地方起跳会发生什么?牛排从多高坠落会被烤熟?可别觉得门罗是笑嘻嘻忽悠着回答,他可是为每一个问题跑遍图书馆认真的寻找答案的。我们也许会觉得只有孩子会提出这些无厘头的问题,但其实是我们活得越来越对世界漠不关心罢了。33.《万物解释者》
作者兰道尔 · 门罗
我就相信兰道尔 · 门罗会出第二本书,我就相信他一出我就会毫不犹豫的买下来。这本书的副标题是「复杂事物的极简说明书」,门罗以严谨的科学家态度,解释了世界上有趣又难懂的45种事物:围着太阳转的其它世界(太阳系),构成世间万物的各种玩意(元素周期表),在你体内装着很多水的小袋子(细胞)......门罗这样表述自己写这本书的观点:如果对一件东西我能够不借助那些专业词汇而为一个小孩子讲明白,我才算真正搞懂了这个东西。这个思想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们总喜欢用外行人听不懂的话来为他们解释自己在做什么,这样显得很专业,但如果这样让别人连对你起码的理解都做不到,显得自己再牛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34.《做别人不愿做的事》
作者冈野雅行
在开个公司就讲究做大做强的时代,冈野雅行是个异类。他被时代周刊誉为“世界第一制造人”,凭借无人能模仿的高超技术,只有6名员工的冈野工业公司创造了年销售额6亿日元的骄人业绩。这本书不谈管理,不谈营销,只谈一个「手艺人」对待制造业最基本的匠人精神和一个个「死磕」的故事。这个时代总在谈大国崛起,谈制造业崛起,然而太少的人去谈万丈高楼的根基,去谈制造业最根本的东西:如何制造。这本书谈了,还是很认真的谈。35.《槽边往事》
作者和菜头
看和菜头的文字本身就是一种享受。这位老兄把自己的写作生涯比喻成驴拉磨,这一本就是他在驴槽边捡拾起来的往事。和菜头总是能把人心里对世界模糊的感受,一针见血的写个明明白白,让你读完感觉:对对对,我对这件事的感觉就是这么回事儿!当我读到他把北上广的人际关系比作效率又有距离感的快餐桌,把老家的人际关系比作惬意又尊卑分明的八仙桌的时候,真是忍俊不禁,拍案叫绝。这位仁兄真的很会写文字,这一本偶尔拿起来读上两篇,会心一笑,我看待这个世界的目光会变得温和许多。36.《叫魂》
作者孔飞力
有句话形容乾隆时代非常贴切,叫做饥饿的盛世。这本书可不是什么恐怖悬疑小说,而是平均每页有四五处文献注释的严肃历史读物,讲述了乾隆年间席卷全国的一个大恐慌和一桩大案,这桩大案起源于一个现代人看起来愚昧不堪的谣言:叫魂术。在这场混乱的故事中,你能读到底层民众出于愚昧的以讹传讹,邪恶势力别有用心地加以利用,以及国家上层虽对谣言内容完全不信,却为了政局的稳定而不得已用同样迷信的方式来处理这桩大案。以讹传讹,别有用心,加上不得已,促成了1768年这段让人啼笑皆非的历史。其实历史的闹剧一直在不断的重演,碘盐慌,非法集资慌,转基因慌,辐射慌,口罩慌,一次次底层的以讹传讹,第三方的别有用心和上层的不得已,让不读历史的人们一次次在种种大恐慌中迷失方向。37.《黑暗医疗史》
作者苏上豪
很多人以为我们生活在现代,和古代人比起来,我们已经通晓了关于真理的认知,什么病该怎么看现代医学都一清二楚。然而每一个我们认为是古代的时代,当时的人们可都是活在和我们一样的现代感中。他们同样自认为找到了博古通今的医疗方法,吃木乃伊,放血,人体离心机,种种奇葩的案例被收录到这本书中。读完不禁思考,我们这个时代很多人还在笃信的偏方秘药、理疗仪、精神疗法等,会不会在几十年后被收录进另外一本这样的书中去呢?38.《无言的宇宙》
作者达纳·麦肯齐
这本书是科学思想的一本入门书,书中24个篇章讲述了现代物理学24个重要公式的故事。从最基本的1+1=2,到优美的麦克斯韦电磁公式,当然也有家喻户晓的爱因斯坦质能方程。这些伟大的故事当然不是一本书可以讲清楚的,但可以带你达到24扇通往美景的大门前,往门里撇上一眼,里面有那么壮丽的风景,值得你花时间去领略。这本书能够让你对科学肃然起敬,并塑造你审视这个世界上无穷无尽观点的严肃目光。39.《迷人的材料》
作者马克·米奥多尼克
科学技术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却让普通人离世界的本质越来越遥远。我们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可环视你现在所处的房间,你会发现自己连桌子上最普通的把手所用的材料都一无所知。这本书就从一张作者坐在阳台桌子上的照片讲起,描述一个个照片上出现的、我们最司空见惯却毫不了解的材料。纸、玻璃、金属、塑料、混凝土等等,讲述它们的特性以及人类发现并利用它们的故事。读完再回看自己身边的世界,自己当真是当了多年的瞎子。40.《诗意的原子》
作者科特·施塔格
如果上一本书和你的胃口,那这本也一定不会差。如果把我们拆成原子,那么我们与狗、蚂蚁、向阳花和细菌其实没什么区别,我们和其他生物的区别完全在于原子排列在一起的方式。施塔格的这本书讲述了8种对人来说最重要的元素:氧、氢、铁、碳、钠、氮、钙、磷。血中的铁,是造成2亿年前一次恒星爆炸的元凶;你呼吸中的碳元素,可能变成树干的一部分;你肌肉中的氮,会帮助天空变为蓝色;钠将把你眼中的泪水与远古时就消失的沧海联系在一起。活生生的我们和一堆没有生命的原子之间,或许真的是靠诗意连接。41.《无穷的开始》
作者戴维·多伊奇
这是一本继《自私的基因》和《人类简史》之后第三本大幅度刷新我世界观的书。科学精神并非追求确定性,并非一副「万物已全都可以解释」的僵硬面孔,相反,与其他非科学世界观相比,科学理性的世界观恰恰是承认自己的未知边界的存在,并痛苦的一寸一寸的拓展它。科学和很多人想象的不同,他并不是说「我知道真理」,而是「我知道了一点点,还有很多我不知道」。这本书题目起的好,人类的每一步前进,都是推翻旧理论的艰难开始,无穷无尽,永不停止。42.《人类简史》
作者尤瓦尔·赫拉利
这本书在2016年不知道刷新了多少人对于社会和自身的认知。读这本书,压根就不是读什么历史,而是搞清楚一件事,人类比猩猩弱,比豹子慢,到底是如何成为这个星球的主宰的?如果用一句话概括赫拉利的观点,那就是人类可以编织意义,集体相信,并达成上万个体规模的协作。这一层窗户纸被捅破,你能够看清楚很多很多的事情,公司是什么?国家是什么?婚姻是什么?宗教、游戏、社交网络又是什么?这一切都是我们自己编造的意义之网,然后悬挂其上,彼此信任。一只大猩猩永远不会相信交出手里的香蕉加入一个什么组织,然后可以长期获得香蕉,所以它们才只能永远吃手上的那一个香蕉。43.《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
作者罗宾·威廉姆斯
作者在前言中讲了这么个故事:从前家里的后院种着一棵树,在外面他从没有注意到还有其他地方存在这种树,直到有一天别人告诉了他这种树的名字,他再走出去,发现街边和其他人家的后院里,种满了同样的树。其实人人都觉得自己能搞点设计,人人也都能分辨出一张PPT做的是好看还是丑。但只有知道了设计中那些原则的名字,才能在实际的设计中真正运用他们。作者对设计中亲密性、对齐、重复和对比4个基本原则做了详细的阐述,让你知道什么地方该用什么原则,怎么去用,下次你再看到一张PPT或是一张海报,你就不会模糊的觉得「不够好」,而是清晰的知道「该使用那几个原则来改进它」。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看去年做的PPT,真的丑的像坨屎。44.《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作者吴晓波
我们这代人不幸的接受了一个教育:年轻的时候要奋斗,等老了再享受人生。哪怕是李开复这样的人站出来说,要爱生活,也还是会有人酸酸的说,你那是不缺钱才说这种话。写下《大败局》和《激荡三十年》的吴晓波,出了这么一本散文集,我一口气读完,感觉自己欠了生活太多。其实奋斗和爱生活从来就不是站在对立面的敌人,听一首好歌、陪爱人散散步、学做一道菜、去看一道美景、读一本无用的小说、思考一下生命的价值,这些不会耽误一个人的奋斗,而只会让他的奋斗更有意义。45.《像TED一样演讲》
作者卡迈恩·加洛
这个世纪最值钱的货币就是思想,怎么把自己的思想讲述给他人,成为了每一个人必修课。看TED是我的长期爱好,但很长一段时间我只知道那些人讲的好,却不知道好在哪里,正如前文《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中讲述的树的名字那样。这本书就是分析了500场最成功的TED演讲,一点一点给读者拆解演讲中的「套路」,为每个人提供了创作、设计和呈现一场TED式演讲的实操性方法。如何在10分钟的时间内打动别人并让人愿意听你的思想,这不仅是一个登台演讲的人所需要掌握的,而是几乎全部活在现代协作体系的人需要掌握的一门手艺。46.《杀戮与文化》
作者维克托o戴维斯o汉森
现代的商业之争,往往被比喻成实际的战争。这本书深入检视了由古至今的9场里程碑式的战斗——从兵微将寡的希腊人击败薛西斯奴隶大军的萨拉米斯战役,到科尔特斯对墨西哥的史诗征服,一直到关于越战期间春节攻势的情形。然而正如书名所述,这本书讲述的不是战争中使用的战略战术,而是从更加底层的逻辑层面来分析西方军队这个杀戮机器——那就是他们的文化:对异议的容忍、对创新与改造的推崇、对公民理念的坚守——这些才是催生出最强大军队的源泉。所以企业在讲战略之前先塑造文化,文化这东西可真不是创始人的一句话就能形成的。关于这本书,我写了这篇文章,探讨我对企业文化的思考:47.《数学与生活》
作者远山启
对我来说,这是一本自我拯救的书。我们这一代在很大程度上是被教育坑害的,十年寒窗留给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永远永远不要再让我碰到那些知识。在所有的学科中,数学是让我最为恐惧的。甚至在工作中遇到一点点微积分的基本知识就头痛的要命。远山启则像一位当过人民教师的隔壁邻居,撇开教科书上那些条条框框在酒桌上慢慢给我讲述,数学不是用来为难学生的,每一个定理都是从解决实际问题去出发的,生动有趣不枯燥,数学其实很可爱。如果上学时的我能够读到这本书,也许我就不会那么害怕了。写到这想起前些天来公司实习的一位年轻人,在看到我们这个行业用到的基础知识时,就吓的直接打了退堂鼓,也真是挺可怜的。48.《思考,快与慢》
作者丹尼尔·卡尼曼
这本书谈了关于思考的问题。我们的大脑做出决定,有“快”和“慢”两个系统。“快系统”是靠情感、经验这些我们称作“直觉”的东西,迅速作出判断和反应。比如说,突然跳出来一只狗熊,你想都不想,哇地撒腿就跑,这就是“快系统”。“慢系统”呢,需要调动理性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比如说跳出来的狗熊,是真狗熊还是假狗熊啊?我反正跑不过它,是不是躺下来装死会更好啊?快系统更适合进化中的生存,所以我们的大脑中深深的刻入了快思考的烙印,而现代社会需要更多的理性思考,说白了,我们是要用「慢思考」的理性思考方式来对抗上亿年进化而来的「快思考」基因。你在商场买了打折却用不上的东西,这就是买家感性的「快思考」输给了商人理性的「慢思考」,省事儿是要付出代价的。49.《乌合之众》
作者古斯塔夫·勒庞
我给过一个朋友买书的建议:看这本书是第几版。好书一定会再版又再版的,而这本《乌合之众》已经到了第29版。知乎上有个人提问:为什么要独立思考?某君答曰:因为大家都这么说。我们其实很少有对待事物真正的个见解,我们只是抱有一些大多数人都认为三观正确的想法。个人一旦融入群体,他的个性便会被湮没,群体的思想便会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而与此同时,群体的行为也会表现出排斥异议,极端化、情绪化及低智商化等特点。不从众,从知道自己为何从众开始。50.《巨婴国》
作者武志红
最后的一本,是一本刚刚买来送给自己的书。从听到《你是巨婴吗?》那一期节目开始,我就决定买下这本注定读起来自我伤害的书。武志红说,我们发展了很复杂的行为,对权力、名声、成就与物质等的需求可以涨到很高的地步,但它们常常是一种防御,是两种在婴儿时期没被满足的原始的简单愿望转化出来的。一个愿望是:抱抱我;一个愿望是:看着我。我们都在网络上读到过「渣男」和「渣女」的故事,同时深深的相信自己绝不是渣男渣女。但静下来想想,恶语伤害爱人、想要摆脱家庭束缚、依赖父母、不敢对他人说不、失败时自暴自弃、成功时洋洋得意,这些行为哪一样没有或多或少的出现在生命中?我们总是给自己一个客观的原因来解释自己的行为,被逼的,压力太大,喝多了......但我们还是一个好人。哪里有什么绝对的坏人呢?渣事做多了,就是渣人,不管客观原因是什么。这本书抛开所有的客观原因,从「婴儿心态」这一个命题入手,分析当代所有中国人「巨婴」的心理。阳光之下看到阴影,这本书把中国人一个不落的剖析的体无完肤,而只有正视自己心中那个尚未长大的婴儿,才能够一点点改善自己,让那些所谓「客观原因」引起的坏行为有目的的减少,让自己成为一个更成熟、更好的人。这50本书,给了我50种体验,有的是阅读带来的纯粹愉悦,有的是深深的思考。如果说现在的我和去年此时的我看待世界的目光有了一些不同,或者说变成了一个更值得自己喜爱的人,那么大多数的秘密,都来自于这50本书。希望它们中的一本或几本,能够出现在你2017年的书单里,那将是我最大的荣幸。
创业狗,爱读书和瞎琢磨的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官运这本书好看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