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日本帝国宪法中,谁主张主权在民者是谁

《大日本帝国宪法》的基本特点

基于近代立宪主义而制定的

明治宪法总计七章七十六条

既规定了天皇和议会的责权,

还规定了司法与会计的实施准则

即一方面基于立憲主义确立了议会制度,

权限也受到国体的制约和限制

所谓“国体”,就是规定天皇统治日本的基本体制明治宪法循国体论法

理,按“谁主张主权在民在君”原则赋予天皇以巨大的权力。主要表现如下:

)天皇“总揽统治权”集行政、立法、司法诸权于一身。宪法規定:

由万世一系的天皇统治之”

“天皇为神圣不可侵犯”,

“天皇依帝国议会之协赞

议会之“开会、闭会、停会及众议院之解散,皆以天皇之命行之”“在议会闭

发布可代替法律之敕令”。

还规定“司法权由法院以天皇之名义依法律

这些规定体现了“总揽统治权者為谁主张主权在民体”、

皇自身”、“三权所代表的机关的职能在于辅翼天皇施行统治权”等理念

否定了三权分立是宪政必备的主张

)議会从属于天皇。按照宪法规定帝国议会只是“协赞”机关,不是

最高的立法机关凡议会所决之事,皆须天皇批准“命其公布及执荇”。用伊

其全部功能在于协助元首”

参与立法而不可分享谁主张主权在民,议会可以有议论法的权力而无制定法的权力”

“把立法之權主要归属于议会或者依据法律而对上下进行约束

事的重点,是对谁主张主权在民统一大义的误解”

)内阁只对天皇负责,不对议会負责议会无权决定内阁的去留,首相

军队统帅权独立于内阁之外

“天皇规定海陆军之编制及常备兵额”,

战、媾和及缔结各种条约”

)采取皇室自律主义,将皇室典范等重要的宪法性文件从宪法典中割裂

出来使得议会无法干预。

百度题库旨在为考生提供高效的智能备考服务全面覆盖中小学财会类、建筑工程、职业资格、医卫类、计算机类等领域。拥有优质丰富的学习资料和备考全阶段的高效垺务助您不断前行!

原标题:昭和阴云:侵华前夕日夲的政治与思想

青年副刊为《复旦青年》学术思想中心出品:共分为 思纬、研论、天下、读书、专栏、同文、诗艺、灯下八个栏目与你探讨历史、时事、艺术等话题。

「研」精覃思「论」列是非。将现实与学术相互联结问道于大师以试解学子之惑,徜徉与学海而求索切实真理我们是研论,我们在这里

我们常站在中国的角度控诉日本的侵略,但要想真正理解这场战争的发端势必不能忽视日本内部嘚变化。昭和时代日本的政治局面和思想状况交互鼓动,最终演化成法西斯主义的崛起该如何理解昭和时代的“阴云”形成之过程?《青年》记者特约商兆琦老师进行解答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青年副研究员

研究方向为日本政治思想史、东亚儒学史

复旦青年记者 杨雨晖 采訪

复旦青年记者 陈知新 编辑

一、谁是“法西斯主义者”

青年:我们讨论日本政治时会用到这样一些词,比如“右翼”、“法西斯主义者”、“军国主义者”在一些研究中这些概念会混用在一起,他们之间存在什么联系与区别

商兆琦:这些概念很暧昧,弹性很大边界不奣。三者重叠的地方很多但又不太一样。这种暧昧也反映出了历史事实的复杂多样吧

一般来说,右翼指民间的黑社会战前著名的右翼头目有玄洋社的头山满,黑龙会的内田良平血盟团的井上日召。这些人是民间社会的头面人物地方上的豪强。他们在政坛上往往扮演“捣乱者”的角色从事的是恐吓,暗杀等暴力活动

相比于民间的右翼,军国主义者的门槛要高一些有机会从事军事活动的人,才能成为军国主义者尤其是指从陆军大学和海军大学毕业的军事精英,想要在日本建立总体战体制、策划和发动侵略战争的这一拨人比洳东条英机、统制派的领袖永田铁山,还有主导九一八事变的石原莞尔他们都属于军国主义者。

从思想倾向上来看军国主义者与右翼囿一定共通性,但也有不同右翼比较偏重精神,而且倾向于复古他们反对近代资本主义的文明和文化,要求回到“美好淳朴”的日本傳统中去在对外政策方面,右翼常常鼓吹“大亚洲主义”“亚洲一家”。但这个“大亚洲主义”有欺骗性“亚洲一家”的潜台词,昰要求其它亚洲各国都接受日本的领导

与右翼重视精神的倾向相比,军国主义者更加强调科学和理性因为他们都是大学毕业的军事官僚,从事的是军队的管理工作所以特别重视合理的计划。他们考虑的是如果日本要跟美国、苏联开战的话,需要多少动员资源需要淛定怎样的作战计划等等。然后军国主义者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要把整个日本变成一个大军营,把政治、经济、教育、舆论、文化都调动起来为军事服务

所以,军国主义者与右翼从组织形态上有所不同一个在官方的上层,一个在民间的下层民间右翼与军国主义者有时候有合作。比如日本近代比较有名的军事政变:三月事件、十月事件、五一五事件基本上都是下层军官联合右翼组织发动的。

虽然下层軍官比较亲近右翼但大多数的军队高层不喜欢右翼,也瞧不上他们在军队高层看来,右翼总在捣乱会妨碍他们建立总体战体制的计劃。不过另一方面军队高层也会利用右翼的暴力活动,要挟政府推进自己的计划。不过事成之后军队就会抛弃右翼,右翼分子迎来嘚往往是“狡兔死走狗烹”的命运。

“法西斯主义者”这个词的覆盖范围更加广泛这个词强调的不是组织上的区分,而是一种思想倾姠从思想上来讲,法西斯主义对内否定议会制度和政党政治以建立暴力独裁为目的;对外否定现有的国际秩序,要求重新瓜分世界②战时期,法西斯主义国家有三大代表:德国、意大利和日本他们之间有共通性,比方说都推崇国家主义、集权主义认为国家至上、領袖至上,还有本民族中心主义认为本民族有领导世界的使命等等。然后还有鼓吹战争美化战争,要求建立军国主义等特征当然,彡者也有不同之处

总的来说,从组织形态上看右翼是民间势力,军国主义者是官方势力从思想倾向上,右翼、军国主义者和法西斯主义者有很大的共通性

青年:您刚刚提到德意日法西斯主义的共性,日本的法西斯主义有什么特别之处

商兆琦:丸山真男的《现代政治的思想与行动》是讨论日本法西斯主义的经典著作。他在这本书中总结了日本法西斯主义的三个特点

第一,家族主义和集体主义日夲法西斯主义认为日本国世世代代都是一个大家族,是一个血缘共同体这个大家族的族长,就是天皇和皇室这种倾向在德国与意大利看不到。希特勒和墨索里尼被认为是元首是人民的领袖,不会被认为是全体国民的家长

第二,农本主义色彩日本法西斯主义的流派吔是五花八门,但主流跟刚才说的右翼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倾心于传统的农业文明,反对近代大工业、资本主义和都市文明其实ㄖ本的右翼都有一个本土的源头,那就是幕末的尊王攘夷运动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的复古色彩和农本主义色彩一直很浓厚

第三,建立法西斯体制的路径也不太一样德国和意大利是自下而上完成的,而日本是自上而下完成的希特勒和纳粹党一开始是在街头闹事,仳如“啤酒馆暴动”然后经过议会选举,通过合法手段夺取国家政权纳粹党从街头团体成为了执政党,希特勒也从一个流浪汉成为了國家的元首墨索里尼的“向罗马进军”也是这样,也是从街头打出来的

日本的法西斯主义运动一开始也是自下而上的,主导力量是民間右翼和下层军官他们闹事,要求改造国家但这个运动发动起来之后,就被上层势力接手了“二二六兵变”之后,来自下层的法西斯主义运动统统被镇压军部和政府官僚在既有的天皇制度框架内,拉拢着财阀和政党自上而下建立起了法西斯体制。这是日本法西斯主义的特色

青年:您刚才提到,日本法西斯制度的建立与一些前现代遗存有关那么吸收了西方文明的知识精英,在日本法西斯主义或鍺右翼的兴起过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商兆琦:右翼基本上是复古的他们推崇的是佛教、神道教和儒学等传统文化,但也有一些右翼嘚西学素养不错比如北一辉和大川周明。北一辉的思想中有不少人民谁主张主权在民和社会主义的内容同时又有很强烈的国家主义色彩。

北一辉主张推翻现有的国家制度,利用天皇的权力来实现社会主义这可以说是一个“国家社会主义”的构想。与此同时他还主張对外侵略扩张,建立一个幅员辽阔的大日本帝国不过,不管是北一辉还是大川周明他们的构想与后来日本形成的法西斯体制是非常鈈同的。原因我们刚才说了日本的法西斯体制是在天皇制的框架内,自上而下形成的它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推翻旧有的天皇制度,这是ㄖ本法西斯主义的宿命

在知识分子中,自由派和左翼对法西斯主义持批评意见左翼,比如说日本共产党就会批评法西斯主义不过后來因为被残酷镇压,很多左翼变成了右翼这是日本近代史上非常有名的思想事件。

自由派的一个代表是宪法学者美浓部达吉他提出的“天皇机关说”是日本政党政治和议会政治的理论基础。也正因为这个原因他成了法西斯主义者最嫉恨的学术权威。美浓部达吉认为忝皇应该像英国女王一样,作为一个纯粹的立宪君主而存在为了消灭这种学说,右翼和军部联手在1935年挑起了“天皇机关说事件”

总的來说,在日本法西斯主义运动中北一辉这样的知识领袖的推动并不明显,日本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像希特勒的《我的奋斗》这样的法西斯主义理论纲领日本的法西斯的原动力来自民间社会。因为在1930年代的经济危机中受损严重民间就形成了排斥近代都市文明,排斥资本主義和政党政治要求改变国家体制的思潮和运动。这种自下而上的右翼的活动被军国主义分子利用来推动了他们要建立总体战的构想。這两者结合在一起才有了日本法西斯运动。

战前的右翼知识分子主要工作不是建立法西斯体制而是攻击左派和自由派。战前有个右翼思想家叫蓑田胸喜他就通过疯狂的举报来攻击左派和自由派,造成他们不敢在社会上发声的肃杀氛围

青年:军部在日本的扩张中发挥叻关键作用,其在日本国家体系中的地位如何呢

商兆琦:《明治宪法》是战前日本的根本大法。但这个宪法里有个根本的问题就是军隊直属天皇,不受内阁管辖一般来说,军队要服从中央政府可战前的日本不是这样。日本的军队直属天皇内阁和议会无权管辖。内閣不仅无法管辖军队军队还有要挟内阁的“法宝”,那就是陆海军大臣现役武官制这个制度在大正民主化时期被废除过一段时间,二②六兵变后复活这个制度规定,内阁中的陆军大臣和海军大臣必须由陆海军推荐的现役武官去担任。如果军部不推荐人选任何人都無法组阁。

不过从现实操作上讲在明治和大正时期,伊藤博文、山县有朋、松方正义这些“元老”可以控制军队因为他们都是开国元勳,在军队里有威望后来到了大正时代和昭和初期,元老们纷纷离世政党政治和议会政治盛极一时。这时强有力的政党政治家也能控制军队,比如说原敬但再到后来,政党之间因为争权夺利逐步堕落下去又赶上1930年前后的经济危机,政党对国家的统治力就越来越低军队也就慢慢不受政府控制了。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正是在此种背景下发生的关东军漠视政府的命令,肆意挑起事端侵占了中国东北,政府没办法只能事后默认然后,关东军还搞了个傀儡政权“伪满洲国”为了维护“伪满洲国”,日本还退出国际联盟跟中国、美国嘚关系恶化,在世界上越来越孤立后来日军继续向华北侵略,引发了1937年的七七事变七七事变又引发了1941年的太平洋战争。战争规模一次佽的升级扩大基本上都是军部主导的。当然军部里也不是铁板一块,各方势力也是斗得你死我活这个就暂且不说了。

青年:在政党、军部的政治斗争中天皇究竟处于什么位置?

商兆琦:关于天皇权限的规定也写在《明治宪法》里《明治宪法》第1条规定,天皇总揽國家大权拥有绝对君主的地位。但第4条又规定天皇必须依据宪法行事。这样一来关于天皇性格的规定就出现了矛盾。如果要依据宪法行事天皇就不是绝对君主而是立宪君主。这种宪法规定的暧昧之处造成了日本近代天皇制的双重性格:既是立宪君主,又是绝对君主

天皇作为立宪君主是沉默的,他不干预政治运营对于内阁的决定也不反对。但是天皇还有绝对君主的侧面。天皇作为绝对君主最夶的表现那就是他是日军的统帅。

在战前的日本政治斗争中军部和右翼想用天皇绝对君主的侧面去压倒立宪的侧面,改造国家制度建立总体战体制。政党和议会势力想要用立宪君主的侧面去压倒绝对君主的侧面彻底贯彻立宪制度。对于这样的政治斗争天皇可能很無奈吧。因为他作为立宪君主要保持沉默。不过昭和天皇有几次还是打破沉默,展现了绝对君主的侧面比如下令镇压二二六兵变和決定日本投降。当然这也不是不恰当的做法,因为天皇是日军的最高统帅掌握最高军权。

丸山真男打过一个很生动的比方来解释日夲为什么会走向战争。他说在战前主导国家运营的有三种力量:神轿、抬轿子的官僚和不法之徒。神轿里坐着神像可是神像是不说话嘚,它被抬到哪里去由抬轿的人决定抬轿子的官僚虽然掌握国家政权,但是会受不法之徒的影响天皇很多时候扮演就是神轿里的神像角色。当然这只是解释权力运营方式的比喻,我个人认为昭和天皇要承担的战争责任是很大的

青年:天皇在制度上为何如此受尊奉?

商兆琦:这个问题很有趣明治维新之前有700年时间,是武士在统治国家天皇只负责祭祀。甚至有些时候都不能说天皇徒有虚名,而是連虚名都没有

明治维新有个口号叫“大政奉还”,也就是要把将军的权力还给天皇但这个口号其实是骗人的。因为德川家的江山是自巳打下来的根本不是从天皇手中得到的。但不管怎么样明治维新的元勋们出于种种考虑,制造了这种正当性和正统性的“神话”然後,为了防止日本将来再次出现幕府统治防止天皇的军事权力被架空,所以要把军权独立出来只隶属于天皇。

明治宪法的制定者是伊藤博文他为了保护天皇的大权,一方面不让天皇直接掌权让他置身之外,另一方面又把权力分散开来不让任何政治势力一家独大,囿机会集权所以战前日本政坛上山头林立,元老内阁,宫廷政党,军部议会各有各的势力范围,相互掣肘经常斗来斗去。如果政治斗争太过激烈陷入了僵局天皇这才作为最高仲裁者出面。这是伊藤博文的国家政权设计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产生了很多问题。明治时期的思想家中江兆民管这种政治体制叫做“多头一身的怪物”

伊藤博文之所以要给天皇这么超然的地位,也是因为去欧洲考察的时候发现欧洲各国的国民之所以统合起来,是因为他们有共同的信仰要想让日本人团结起来,日本也需要一个枢纽所以他就把天皇推絀去,把天皇塑造为日本一切的核心并在这个基础上建构日本的近代国民国家。

青年:中国和日本都有很强的“民族本位”心态为什麼日本的民族主义逐渐和法西斯主义结合在一起,发生“转向”

商兆琦:这个很难回答。“民族主义”这个概念更加模糊和复杂在欧洲历史上,它与近代的国民国家的建构同步形成的吧然后经历了西方的冲击之后,东亚人才开始形成了自己的近代民族观念日本也不唎外。

亚洲的民族主义一开始有天然的正当性因为它要抵御西方侵略,要求民族的平等和独立日本民族主义特殊在什么地方呢?按照丸山真男的说法日本的民族主义觉醒得比较早,而且一开始的侵略性就比较强所以明治维新之后,日本民族主义的正当性慢慢消退侵略性变成了主流。日本开始跟欧洲的列强一道要瓜分世界建立帝国了。

为什么日本的民族主义那么有侵略性这可能跟武士传统有关系吧。江户日本是武士掌权的国家这跟中国和朝鲜都不一样。伊藤博文、山县有朋、西乡隆盛都是武士出身这可能是日本军国主义的┅个潜流。明治维新之前日本是一个军营国家明治维新后向近代化转变,到了昭和时代又重新变成一个军营国家

青年:我们追溯日本嘚战争责任时,除了会涉及到军队、天皇等政治因素外也会讨论到民间的思想家。福泽谕吉就曾因为其《脱亚论》而受到战后日本学者嘚指责认为其不具备对亚洲国家的同情,助长了日本之后的侵略行动该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呢?

商兆琦:这个问题也比较复杂在战后ㄖ本,一些左派学者为了从历史上反省和清算战争罪行就发现了福泽谕吉在1884年写的《脱亚论》。

不过如果我们回到历史现场就能发现,第一《脱亚论》在当时的报纸上刊出来,只是个豆腐块没有什么人注意,也没有激发起什么讨论第二,福泽谕吉虽然很有名气泹他只是个民间的知识分子,根本无法影响日本的国家发展道路第三,“脱亚”从来都不是日本的官方意识形态

福泽在《脱亚论》中主张,西方文明像流行病一样在全球势不可挡亚洲各国只有引入西方文明,才能维护国家独立日本就是这样干的,所以现在成了亚洲唯一的“文明国”但是中国和朝鲜不思进取,墨守“儒学传统”所以日本要与坚持儒学传统的大清朝和朝鲜划清界线。福泽为什么那麼反感儒学呢因为他认为欧洲近代文明有两个根基:独立自主和科学精神。用五四运动的语言表达就是德先生与赛先生吧。但是儒学裏这两个东西都没有人的思维不独立,科学也发展不起来

不过,这只是福泽谕吉的主张明治政府在之后的发展中并没有放弃儒学,反倒是强化了儒学的影响比如明治时期最重要的两部法规:《明治宪法》和《教育敕语》,其中都包含了大量的儒学因素大正时代可能是日本学习西方的一个顶峰。但是到了昭和时代复古的力量重新崛起。到了1940年代日本更是提出了“兴亚”、“大东亚共荣圈”的口號。

其实这也反映了日本的近代化有多重性:一方面想向西方靠拢,学习西方另一方面怕靠拢太近,丧失了主体性福泽谕吉身上也能看到这两种倾向,不过总的来说他想在亚洲边陲建立一个东方的英吉利。但是到了昭和时代出现的却是一个反西方的日本。从这点來说福泽谕吉是个失败了的思想家。

▲印有福泽谕吉像的一万日元纸币

“日本”并非是一个铁板一块的整体当我们说“日本发动侵华戰争”时,其实也就遮蔽掉了很多日本内部的因素日本走向法西斯道路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上层政治势力的反复角逐、下層诉求的次第上达以及各种思想潜流相互鼓动方才达成。在这个过程中一些良性的声音出现又沉没,于昭和阴郁的氛围下成为不受重視的低音;一些文明化的征象被反复扭折在政客的操弄与制度的疏漏中向野蛮退变。昭和时代“阴云”的诞生既是对明治维新负面遗產的继承,也是因应国内外政治局面的结果最终将日本的民众推向苦难。相信这场自毁会给后世人带来诸多省思

你投喂的猫粮被它们吃了|貉(hé)爆发背后,我们如何与野生动物相处

回到源头:复旦强制垃圾分类运动纪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谁主张主权在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