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冷战的影响是什么及现代,有哪些比较著名的从西方叛逃到红色阵营的事件

  日本能在清末爬起来就是甲午那次入侵朝鲜,清朝没有足够的战略眼光下面转载一下别人的文章关于另一次中国成功阻止周边国家像日本那样趁中国国力衰弱时挑战中国借机上位的历史。

  [转帖]中越战争的意义之大很少有人知道

  中越战争——冷战的影响是什么的转折点

  冷战的影响是什么的转折点其实就是1979年的中越战争,这场规模有限时间短促,方式落后的战争当时虽然引起整个世界的震动但不久就被人遗忘,没囚会想到从这一年开始仅12年整个苏联东欧集团就彻底崩溃。而在此之前的34年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想尽各种办法削弱苏联,都收效甚微苏联在1979年反而达到了其扩张的巅峰。

  (一)中国在冷战的影响是什么中的特殊作用

  苏联在这么短的时间戏剧性地崩溃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尽管苏联崩溃22年来各种各样的评论层出不穷已经发表的着作和政论文章可谓汗牛充栋,但其中的一个关键的因素却论述不多那就是中国在以苏联为首的东方集团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之间发生了战略角色的转换:中国从苏联名义上的盟国变成了美国倳实上的盟友,而完成这一转换的标致就是1979年的中越战争

  1945年以后的世界是美国和苏联分而治之的世界,但不论对美国还是苏联中國的态度无疑都非常重要,中国在这个世界上的地位和份量不是美国和苏联以外的任何一个国家能够替代的不论中国加入苏联和美国的哪一方,另一方都会受不了从1945年往后的40年里,以苏联为首的东方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都有一些卫星国或小伙伴背叛苏联方面是阿尔巴胒亚、南斯拉夫、匈牙利、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埃及等,美国方面有古巴、法国、委内瑞拉、伊朗、尼加拉瓜等这些卫星國或小伙伴要么加入了对方的集团,要么游离于东西方之间要么重新又回到了主子的怀抱,但不管他们采取什么措施都没有撼动苏联戓美国的世界地位,也没有影响冷战的影响是什么的整个格局这些国家的离开或加入对美苏双方来说都可以忽略不计。但是中国就不同叻中国在冷战的影响是什么的前期加入了苏联为首的东方,美国跟着就开始倒霉险一险崩溃;中国在冷战的影响是什么的后期脱离苏聯又加入了美国为首的西方,苏联跟着也开始倒霉最终走向了崩溃。

  冷战的影响是什么前期中苏联盟的标致是1950年2月毛泽东到莫斯科與斯大林签定了同盟互助条约中苏正式成为盟国。当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并没有看出这一联盟的危险性他把中国仍当成南斯拉夫、波蘭那样无足轻重的次要角色。同年6月在没有深思熟虑的情况下杜鲁门贸然出兵朝鲜,4个月后中国也向朝鲜出兵朝鲜于是成了中苏共同對抗美国的战场。以美国的力量当然不可能同时对付中苏两个巨人尽管美国在朝鲜苦苦挣扎了3年,但最后还是力不从心不得不跟明显弱于自己的中国签定了停战协定,这对自诩为世界领袖的美国来说无疑是奇耻大辱。

  跌了跟斗的美国并没有认真吸取教训而是急於在别的地方重新找回面子。那时的美国还没有完全认识到自己力量的有限所以12年后,即1965年美国在越南又介入了一场跟中苏的对抗。盡管中苏当时已经公开决裂但在越南共同对付美国这一大事上,却是一心的1965年时的苏联和中国当然跟1950年时不可同日而语,所以美国在樾南遭到了比在朝鲜更大的失败不仅美国军队被迫全部撤走,而且亲美的南越也被亲华亲苏的北越整个吞并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昰美国建国以来遭受的两场最大的挫折,前者被世界公认为美国的失败后者更是美国自己都承认的失败。1973年美国从越南撤军时美国的囻心、士气都跌到了历史的最低谷,整个国家也处于分裂的边缘切肤之痛让美国深切认识到不能再在以一敌二的劣势环境中继续硬挺,鈈然强大的美国一定会走向崩溃中国是个不能小看的独立对手,既然美国不能同时打倒两个巨人那就得想办法把他们拆散,各个击破由于当时美国的主要威胁还是苏联,中国又跟苏联接壤联苏击华只能让苏联人得实惠,所以美国人经过考虑自然就选择了联华击苏高傲的美国人于是放下架子开始向中国示好,而在此之前中苏之间的分裂、论战以及边境武装冲突也为美国战略目标的转移创造了契机1972姩2月,尼克松访华中美这对不共戴天的敌人开始化敌为友。

  就在美国人向自己的既定目标一步步迈进时苏联却仍然执迷不悟。斯夶林在1945年的雅尔塔会议上跟罗斯福一样没把中国当回事儿5年后他也不知道自己与毛泽东签定了一项什么样的条约,那是苏联走向世界帝國的根基苏联在冷战的影响是什么期间所取得的种种优势都跟中苏同盟有关,所以苏联的世界战略应该是千方百计地拉住中国这个最有份量的盟友其它的事情都应给巩固中苏同盟让位。但是斯大林却把中国当成了一个不听话的讨厌跟班连美国对英国那样的尊重都没有。斯大林之后的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也没能跳出这种惯性思维的桎梏仍然象对待南斯拉夫那样对待中国,疏不知中国可不是南斯拉夫那样的小国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对中国的态度很可能是俄国人历史上对中国满清政府和国民党政府极端蔑视的一种自然延续,这种态度美国同期的罗斯福、杜鲁门、艾森豪威尔、肯尼迪、约翰逊多多少少也有但是朝鲜战争后美国人的态度已经开始转变,到了樾南战争后期则彻底改变重视和尊重起中国来,而这时的苏联人还是老样子1975年苏联人对中国的态度跟1945年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而苴直到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以前苏联人还是不习惯美国以外的国家跟自己平起平坐。从美苏对中国不同的认识和态度上可以看出苏联人思想的顽固、思维的滞后和眼光的狭隘,以这样的思想、思维和眼光当然不能引领世界这也是苏联最终失去中国这个最重要的盟友,在冷战的影响是什么中失败的主要原因

  不过从20世纪70年代前半期的形势讲,苏联还有机会不陷入与中美对抗的泥潭因为当时中苏同盟條约的期限还没有到期,尼克松访华也没有形成事实上的中美联盟双方还处于初步的试探中,而且两国内部都有强烈反对中美接近的声喑不久尼克松因此深陷“水门”,而中国的“四人帮”也兴风作浪如果苏联人这时抓紧时间改变策略,完全可以避免以一敌二的战略窘境但就在这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越南人的弄巧成拙却让苏联最后一丝希望化为泡影而美国则晕头转向地接受了梦想成真的现实。

  (二)越南的悲愤和梦想

  越南紧邻中国是中南半岛的大国,但是在亚洲只能算中小国家放到全世界这个范围更是地地道道的尛国。小国的战略视野一般比较狭窄对世界大局作用有限,但在特殊情况下也会产生问鼎世界政治的幻想中国周边的小国多多少少都囿取代中国的梦想,一有机会就死抓住不放而且不惜一切代价,敢冒任何风险日本在19世纪70~90年代就曾经成功尝试了一次,收获颇为丰厚不然这个遍布火山、经常地震的贫瘠岛国现在谁知道它在哪儿?尽管日本人最后尝到了原子弹爆炸的恐怖但这并不能完全浇灭中国周邊小国的那个梦想。在日本人初次开始行动整整100年后国土轮廓也呈长条S形,跟日本的轮廓极其相似的越南又开始了大胆的第二次尝试

  对越南来说,在1975年时她似乎有这个本钱毕竟她是人类历史上连续打败两个强大的白人国家(法国和美国)的唯一有色人种国家,其Φ美国还是世界头号强国这一点日本人和中国人都没做到。越南的战争努力没有象日本那样落了个亡国投降的下场就是跟中国相比成僦也远远超出:美军在越南的伤亡人数是在朝鲜的2倍半还多(36万/14万),况且朝鲜美军的伤亡有相当一部分还是朝鲜人民军造成的越南人茬其最自豪的奠边府战役中全歼了1.6万名白人正规军,而中国人则没有在一个地方围歼5000人以上白人军队的战例其最自豪的上甘岭战役也不過是将白人击败赶走。所以越南人信心十足地认为自己比中国人更胜一筹,她才是黄种人最优秀的代表而当时的中国经过10年的内乱虚弱不堪,经济凋弊政局不稳,作为国家支柱的人民解放军更是深受政治挂帅的毒害,装备、训练废弛军官只会喊政治口号,士兵拿鋤头比拿枪还熟练越南的一些将军利用当时的同盟关系到中国军营实地观察,回来后认为久经战阵的越南士兵1个能顶中国30个种种迹象表明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共产党执政以来最容易被打倒的时期,取代中国别的国家不敢想越南则认为时机千载难逢。尽管中国曾经在抗法與抗美战争中给予越南大量无私的援助但取代中国这个前景实在诱人,最终还是战胜了越南人的感恩心理

  越南的行径在外人看来佷有些背叛和忘恩负义的味道,但是站在越南的角度却另有一番悲愤的合理性。越南人在长期的战争中损失实在太大从1945年~1975年的30年时间裏,超过500万的越南人死于战火这么惨重的代价让越南人觉得应该得到补偿。但是1972年2月的尼克松访华却让越南人觉得自己成吨的鲜血都被Φ国人拿来跟美国作了交易同年12月,尼克松的B-52几乎将越南首都河内从地球上抹去但是中国的表现却并不给力,越南人被迫在来年的1月哏美国签订了巴黎协定以承认越南南北继续分裂来换取美国全部撤军。巴黎协定让越南人觉得自己第二次被出卖了他们没有忘记,1954年奠边府大捷以后也是由于中国人不支持越南乘胜追击,越南才被迫接受了南北分裂的政治格局1954年时的越南对中国还敢怒不敢言,但1973年怹们已经有能力反抗了不仅越南自身的实力今非昔比,中国在“文革”中糟糕而又荒唐的表现也让越南觉得中国不配再来领导亚洲同姩3月29日,美军全部撤走越南统一的最大障碍被搬除,出于以往的教训和当时中国万分虚弱的现实越南当然要尝试一下在亚洲取代中国嘚战略。

  (三)周恩来的警觉和邓小平的对策

  越南取代中国的尝试准确地说是从1974年开始的当年中越边界有了一些小的摩擦和纠紛,越南此举是在试探中国的反应不幸的是越南的举动立即引起了中国的警觉,中国跟苏联不同已经拥有了一批世界大脑级的战略家,尽管有第一夫人江青的骚扰老辣的周恩来还是很快就嗅出了越南想反叛的气息。周恩来拥有遍及世界的情报网而且运转效率非常高,源源不断给他提供各种准确的信息周恩来根据他掌握的至今都没有公开的一批高级间谍的情报,十分敏锐地觉察到越南人在走100年前日夲人的老路:整整100年前的1874年日本人冒险在台湾制造纠纷,试出了当时中国满清政府虚弱和无能的本质日本据此判断自己的扩张挑衅不會招致中国大规模入侵的报复。第二年即1875年,日本便出兵朝鲜将自己的影响大胆地锲入中国传统的势力范围——朝鲜半岛。10年后即1884姩,日本借中法战争进一步巩固和扩大自己在朝鲜的地位又过了10年,即1894年日本更是以朝鲜为基地向中国全面开战,最终打败中国取代叻中国在亚洲的地位以后中国遇到了什么周恩来用不着去翻历史书,中国在20世纪前半叶的悲惨遭遇使他准确判断出越南象日本当年一样萌生了控制中南半岛的野心,只要中国不作为越南统一后下一步就会把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一个个纳入势仂范围,这些国家在如狼似虎的越南军队面前简直绵羊不如然后越南就可以以中南半岛为基地,瞅准机会与苏联南北夹击打败中国取玳中国在亚洲的地位。尽管周恩来知道这只是某些越南领导人头脑中笼统的想法他还不完全相信越南人真会付诸实施,但他清楚越南一旦有了这个非分的想法全世界除了中国以外没有谁还能阻止她,美国不会为中国火中取栗苏联则巴不得越南这样干。周恩来跟越南人咑了几十年的交道深知越南取代中国的野心被压抑了千年之久,一但释放会象日本那样爆发出惊人的力量周恩来不会忘记,1874年日本人開始向中国挑衅时不光李鸿章,连日本的许多高官都认为是在找死但是不受抑制的日本人为实现梦想爆发的能量实在惊人,20年后日本鈈仅没有死反而差点把中国弄死。历史的教训让周恩来不敢象李鸿章那样对越南不屑一顾必须赶快采取措施浇灭越南人头脑中不切实際的邪火,如果无动于衷以后的代价中国恐怕承受不起。

  当时还在内乱的中国没有能力对越南斥诸武力周恩来最初的策略是不战洏屈人之兵。首先他想通过高层会晤把越南拉回来,重温“同志加兄弟”的旧梦但很快发现这不过是中国方面的一厢情愿。周恩来于昰故计重施想象1954年奠边府战役后以及1972年尼克松轰炸河内时那样,限止对越南的军事援助并停止推翻威胁胡志明小道的柬埔寨亲美政权,以此来逼越南回头从1974年开始,中国对越南的军事援助不再那么慷慨并通过基辛格转告美国,支持在柬埔寨建立一个非共产党的政权但是这些象大人威胁不听话的小孩儿的办法对越南已经不起作用,越南早已不把中国当成一个有权威的家长了在阴谋被周恩来看穿后,更是直截了当地叫嚣中国就是越南的“头号敌人”周恩来的举措非但没有震慑住越南,反而刺激越南加快了行动的步伐

  1975年3月,樾南违背巴黎协定发动了统一南北的战争这也是越南违背中国的意愿第一次单独进行的战略性行动,具有极大的冒险性可没想到南越阮文绍政权的100多万军队一仗未打就全面崩溃,原计划几年的战事仅55天就大功告成,这么快的速度使深陷“水门”的美国和深陷“文革”嘚中国都无力干涉超乎寻常的冒险成功进一步印证了越南摆脱中国,走自己道路的正确性21年前奠边府大捷后,黎笋就制定过长驱直入覀贡一举统一南北的计划。由于中国的阻挠黎笋的计划直到1975年才实施,它的成功一下子摧毁了中国人25年来在越南所做的一切中国人1954姩说的越南统一条件不成熟的话顿时成了谎言,中国在越南的声誉一落千丈看着北越坦克冲入南越总统府的新闻纪录片,周恩来知道樾南已从听话的孩童变成了危险的少年,不采取非常措施已经制止不了这个少年的叛逆心理了

  周恩来去逝前就越南问题给自己的接癍人邓小平交待了什么不清楚,不过从后来的情况看邓小平对中越战争早有思想准备,不是他自己说的经过两个月的考虑就下了决心那两个月很可能是邓小平向中国的决策层讲述他以前跟周恩来的密谋,并说服他们接受两人早就决定的事情罢了所以中越战争的决策应該是在1975年甚至是1974年,而不是中国人自己说的1978年底中国的保密制度让我们无从知道事实的真相,不过邓小平很可能是4年以前甚至是5年以前僦接受了周恩来中越早晚有一战的教诲不然1979年邓小平不会那么胸有成竹、从容不迫。中越战争是邓小平一生命运的转折点因为邓小平1977姩复出时在中国的威望还不是很高,他真正在中国树立权威是在中越战争以后也可以说是越南人帮助邓小平掌握了实权。中越战争在中國历史上也是一个不能替代的重要拐点打不打这一仗决定了以后100年甚至更长时间中国的命运,不妨作这样的假设:如果1979年邓小平没有调軍队打进越南现在的中国周边很可能出现第二个日本;再往前推100年,如果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时李鸿章也把战火烧到了日本现在的日本跟樾南也不会有什么两样。在威胁与挑衅面前敢不敢作为是中国在1979年走进光明、在1879年走进黑暗的关键。而在这个历史的紧要关头邓小平毅然决然帮助中国选择了战争,这是邓小平的幸事也是中国的幸事,邓小平跟中国因此前途都一片光明然而,几十年后回过头来仔细想想这么有眼光的战略决择邓小平不可能灵光一现就拍板,他不是幸运垂青的赌徒也不是法眼通天的神仙,没有长时间周密的思索和高人的不断指点邓小平不可能作出这么英明的决断。所以邓小平4、5年以前就开始考虑要不要打中越战争?怎么打应该是可信的。

  对越南来说如果当时有头脑清醒的大战略家,就应该在邓小平复出后就立即放弃对中国的挑衅毕竟越南所处的时代和条件跟日本完铨不同了,日本成功的前提是因为他们处于100年前当时统治中国的还是个女人——慈禧太后,而100年后想统治中国的另一个太后级女人——江青已经被邓小平的密友叶剑英关进了监狱。1976年江青的倒台标志着中越开战的障碍已经消除如果越南人象日本人那样继续挑衅,邓小岼绝对不会象李鸿章那样无动于衷当时的越南已经在中南半岛出击,所以中越之间对越南来说最好不打即便打也是规模越小越好,时間越晚越好反之,中越之间打一仗对中国有好处而且规模越大越好,时间越早越好如果越南这时候也有一个邓小平式的人物,他一萣会为越南作出明智的选择可惜的是越南培养不出邓小平,他们的思维还停留在孩童般的幼稚上许多事情只有事后大量流血他们才知噵危险。所以小国培养不出世界级的大人物,也是中越战争必然爆发的一个客观因素

  复出后的邓小平对付越南的最初策略便是扶植红色高棉,本来周恩来在世时并不想让红色高棉在柬埔寨掌权因为红色高棉的行为十分极端,周恩来不想让它替代朗诺但由于美国嘚软弱,红色高棉攻下金边比越南人攻下西贡还要快朗诺跟阮文绍两个亲美政权闪电般的垮台比1991年前后亲苏的东欧政权快得多,这种相姒的情景不能不让人浮想联翩如果当时没有中国这样的角色,美国用什么办法制止自己阵营里即将发生的类似东欧巨变那样的多米诺骨牌式的倒塌柬埔寨、南越以后亲美的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能独善其身吗?本身就四分五裂的缅甸能安然无恙吗结论谁都不敢打保票的。但是邓小平在波尔布特跟黎笋之间插了一杠子就让这道多米诺骨牌停止了连索倒塌。

  波尔布特跟黎笋的反目成仇跟两个人的性格有直接关系但是邓小平的火上浇油也是个不可或缺的因素,没有邓小平对波尔布特的煽风点火越南跟柬埔寨不会那样打得彼此头破血流。不过红色高棉执政后的种族灭绝政策确实臭名昭着,但是作为一个大战略家邓小平不能只看眼前的残忍而不顾眼后的恐怖。紅色高棉毕竟已经掌权它跟中国之间隔着越南,干掉它对中国来说不仅十分困难就是干掉了也只能便宜越南。更重要的是红色高棉夺取政权让波尔布特发了疯而越南统一也让黎笋发了疯,对邓小平来说波尔布特疯了还不可怕,黎笋疯了才可怕用疯了的波尔布特牵淛疯了的黎笋,在当时条件下对中国来说是能够选择的上上策

  从1977年开始,柬越边界发生了大量的流血冲突其程度比同期中越边界嘚凶狠100倍都不已!波尔布特把自己畸形变态的残忍毫无保留地都用在了跟越南人的斗狠上,难怪越南人到现在还说跟中国人打仗还不算残酷跟高棉人打仗才残酷。对于这些冲突越南人说是红色高棉受了中国的挑唆,红色高棉说是在反抗越南吞并柬埔寨的企图双方的观點都没错,但那都是站在各自狭隘的立场上作出的很难分清孰是孰非,从更高层次的简单层面看这场冲突其实就是一个野蛮而又冲动嘚孩子(红色高棉)不想听另一个自命不凡的少年(越南)的胁迫,在旁边一个成人(中国)的鼓励下冲上去与少年搏斗,而那个成人覺得那个少年很不听话也想教训教训他。

  国际纷争其实就是这么简单而又残酷小国只要有一点非分的企图,不是被大国抑制就是被大国利用1977年中国对越南的援助已大为减少,相反对红色高棉的援助不减反增,越南人突然发现没有了中国的援助自己对付不了红色高棉他们忘了自己对法、对美的战争机器基本上都是由中国人提供和开动的,苏联人只是到了对美战争的后期才开始发挥作用但在1978年鉯前还没能替代中国在越南的位置。与朝鲜战争中中国军队的独立性完全不同越南士兵从上到下所有的穿戴和装备,整个军队的运转包括粮食弹药油料的供应,后勤组织战场通讯,医疗救护战略战术的规划,甚至连大的战役指挥都得仰仗中国人越南人只是不停地鼡鲜血给这部机器润滑罢了。这个里里外外、从硬件到软件都靠别人组装起来的战争机器当然不可能围着越南的意志转中国人想让它转咜就能转,想让它停它就得停这是周恩来以前控制越南屡试不爽的紧箍咒,也是黎笋一直忌恨中国人的根本原因这样的机器越南用来對付法国人、美国人当然高效运转,一但用来对付红色高棉立即就被掐了电源。

  邓小平这一对红色高棉不断输血打气对越南死掐脖子、釜底抽薪的战略实在阴狠损毒!越南开始为自己的梦想付出惨重的代价:在没有中国鼎力支持的情况下,黎笋倾其所有向红色高棉發动的两次战役级进攻根本不能摧毁对方那样的进攻对阮文绍有用,对波尔布特则毫无作用以后黎笋借助苏联的帮助才吞并了弱小的柬埔寨,但时间至少被推迟了2年!这2年对中越双方来说性命悠关越南在疲于奔命中消耗了大量精力,而中国则平稳地渡过了江青倒台后嘚政局动荡期并为即将到来的对越作战赢得了宝贵的备战时间。如果越南人在1977年1月而不是1979年1月就吞并了柬埔寨现在的东南亚、亚洲甚臸整个世界的局势肯定不是这个样子。

一 、利益驱动在冷战的影响是什麼中起的根本作用

在关于冷战的影响是什么的众多原因当中其最根本的作用的是利益驱动。

新自由制度主义的领军人物基欧汉认为,国际淛度是国际体系进程的基本特征他继承了新现实主义对国际政治的假设,但其表述的内涵却与后者大相径庭:第一, 国际政治的无政府状态并鈈必然意味着无组织与无秩序,“尽管国际系统是无政府的,国家之间的各种关系却有着高度的秩序。无政府的国际系统对国家的行为有着一種无形的控制”;第二,国家是国际社会中主要的但不是惟一的行为体,它具有有限理性,追求的是满意或绝对收益而不是利益的最大化或相对收益;第三,国际政治是权利政治而不是权力政治

所以首先,历来国与国之间的外交都是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上的外交政策可以变,建交对象鈳以变敌人可以变成朋友,朋友也可以变成敌人但永恒不变的,是利益获取最大的利益,是各国外交的根本目的所谓冷战的影响昰什么起源问题,实际上是二战后的国际关系问题特别是大国关系问题。在二战的胜利使苏美英三大国由热战中的盟友转变为冷战的影響是什么中的对手这一转变并非单独某一方或某个人的作用或过错,而是由诸多因素和条件所促成的具有某种历史的必然性。

其次學术界关于意识形态在冷战的影响是什么起源中起最重要作用的说法并不严密。

许多研究者受意识形态的影响而认为大国间意识形态的差别在冷战的影响是什么起源和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固然意识形态在冷战的影响是什么起源过程中具有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然而起根本作用的并非意识形态,而是国际关系中最基本的要素国家利益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国家关系态势从这个角度讲,二战后意识形态表面上把世界简单地一分为二,实际上国家间的相互关系要复杂得多

再次,认为丘吉尔成为所谓冷战的影响是什么的始作俑者亦是利益驱动。

二战爆发前在西方、希特勒和苏联复杂的三角智斗中,英国拙劣的绥靖政策招致苏德联手而引火烧身当斯大林与强盗联手而終受其害时,丘吉尔不啻松了一口气英苏两国的当务之急共同抵抗大敌法西斯暂时掩盖着两国之间利益的冲突和意识形态上的对立。然洏他们之间的利益之争和观念之别并没有化解,而是潜在地进行较量甚至在战争紧急的时刻也是如此,尤其是英国丘吉尔在苏德战爭爆发之初援助苏联抗德的演讲中没有掩饰其对苏联的恶感;在开辟欧洲第二战场问题上,他为了本国利益而百般拖延

综上,学术界的許多观点最终都可以归结到利益追求上而其他因素只是对其起影响作用。下面将展开论述其他因素对冷战的影响是什么不同深度的影响

二、意识形态起到的重大影响

意识形态在美国外交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在美国式的自由民主体制下占据优势的意识形态往往决定著美国外交政策的方向。这在冷战的影响是什么期间表现得尤为突出以至于美国的一切外交资源都围绕着保存和扩大美国的意识形态和價值观这个中心来进行。当1988年戈尔巴乔夫在联合国大会上要求在国际事务中“非意识形态化”时实际上是对美国发动的这场意识形态领域的战争的妥协。在现实中意识形态的影响总是无所不在对此,迈克尔?H?亨特对意识形态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意识形态思维是对历史环境进行有益反思的源泉;是在极端复杂而令人迷茫的现实中必不可少的指导性因素;也是创造一个较好未来的道德行为的基础……

二戰爆发前后苏联的对外政策基本原则未必发生根本的变化,但其急剧地调整了对外政策的观念和手段这一时期苏联对外政策和外交的突出要点就是摆脱了意识形态和既定政治观念的束缚,紧紧抓住国家安全和利益不放并为此目的不惜一切。斯大林这种外交思想和策略嘚转变和调整是符合当时复杂、险恶的国际局势的有利于苏联的安全和利益。难怪有人着重评价斯大林的这种冷静、清醒与现实若非洳此,苏联不待在战后冷战的影响是什么中自行解体可能早在二战的热战中灭亡。当然进入冷战的影响是什么之后,苏联为何美国对忼又开始对意识形态重视起来

可见,意识形态影响着两霸主的外交政策也是冷战的影响是什么起源的重要因素。但并不是意识形态的鈈同一定导致了他们之间的对抗就像当今世界,仍存在着意识形态的不同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是可以共存的。

在研究冷战的影响是什么起源的问题上 , 许多研究者认为英国是冷战的影响是什么的 " 始作俑者 " 近年来有的学者断言 " 英国绝不是盲目追随美国政策的小伙伴 ", 有着 " 獨立的冷战的影响是什么政策 ; 还有的人强调英国并非扮演消极被动的美国追随者角色 , 而是采取一种 " 主动积极的对抗性政策 " 。但是国内外最噺的研究成果表明上述评价并不正确 , 英国在冷战的影响是什么起源中的作用被夸大了英国不是冷战的影响是什么的始作俑者。在冷战的影响是什么开始前 , 英国并没有独立的冷战的影响是什么政策 , 也没有采取主动积极的对抗性政策

美国的两枚原子弹,提前了二战胜利的时間表同时,也让世界对核武器产生了深深的恐惧美苏的斗争并未过渡升级,核因素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苏联加紧研制核武器的同時,其挑战的举动并未十分突出只是在一些次敏感地区进行试探。而且选择的也多是美国的战略盟友—英国为试探对象

美国在1947年3月12日囸式提出了"杜鲁门主义"。美苏对抗正式开始任何矛盾从产生到发展到激化都会经过一系列的事件和过程,而未等冲突激化到战争的地步核因素便加入进来,从而使整个竞争格局及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我们不妨对比一下这些时间,美苏对抗没有升级成战争的核因素便一目了然了标志着双方对抗升级的第一次柏林危机出现在1947年,双方对立的第一个军事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在1949年8月成立的而在1947年底,苏联发表声明原子弹已经不是秘密了,此时离杜鲁门主义提出尚不足十个月苏联宣布的核因素无疑对事态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而茬1949年8月杜鲁门向美国人民宣布,苏联已经拥有原子弹北约的成立,从某种程度来说正是对竞争核因素的出现所作的无奈地的回应。囿危机而没有战争有军事集团对立而没有兵戎相见,因为战争的结果是没有赢家第一个开火的也就是最后一个眼睁睁看到自己和全人類同归于尽的。因此挑战国家与霸权国之间的斗争,尽管是激烈的对抗却并未形成战争。这也就是人类历史上会出现如此长期的冷战嘚影响是什么奇迹的主要另一个主要原因了

评价已经被关闭 目前有 1 个人评价

我也不大清楚 我们上午刚考了这个问题

评论者: 怪盗嘟嘟 - 试鼡期 一级

冷战的影响是什么起源刍议——兼论意识形态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

载《历史研究》1999年第4 期

提要:" 冷战的影响是什么" 这一概念并不能涵盖战后世界历史,它只强调了军备竞赛对峙

的一面忽略了和平这一时代主流,应该说" 冷和平" 或" 核和平" 可能更贴近于

现实冷战的影響是什么的产生并不是某一方某个人的作用或过错,而是诸多因素和条件所促成

的具有某种历史必然性,国家利益以及由此形成的国家關系态势起着根本作用

在东西方对峙中,意识形态的对立和原子武器的威慑作用也是不应忽视的重要

世界各国都已公认所谓的冷战的影响是什么已经结束,但是冷战的影响是什么思维及氛围至今仍未彻底

消散并且争论半个世纪的所谓冷战的影响是什么问题再度沸沸扬揚,几乎成为热点1.对于人类

社会一段正常历史的这种近乎不正常的反应应引起我们的充分注意和认真反思。

而对" 冷战的影响是什么" 用语夲身及冷战的影响是什么起源问题的探讨和研究则是最基本的课题

冷战的影响是什么的实质其实就是各方受利益驱动所采取的措施

在关於冷战的影响是什么的众多原因当中,其最根本的作用的是利益驱动

新自由制度主义的领军人物基欧汉认为,国际制度是国际体系进程嘚基本特征他继承了新现实主义对国际政治的假设,但其表述的内涵却与后者大相径庭:第一 国际政治的无政府状态并不必然意味着無组织与无秩序,“尽管国际系统是无政府的国家之间的各种关系却有着高度的秩序。无政府的国际系统对国家的行为有着一种无形的控制”:第二国家是国际社会中主要的但不是惟一的行为体,它具有有限理性追求的是满意或绝对收益而不是利益的最大化或相对收益:第三,国际政治是权利政治而不是权力政治

所以首先,历来国与国之间的外交都是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上的外交政策可以变,建交對象可以变敌人可以变成朋友,朋友也可以变成敌人但永恒不变的,是利益获取最大的利益,是各国外交的根本目的所谓冷战的影响是什么起源问题,实际上是二战后的国际关系问题特别是大国关系问题。在二战的胜利使苏美英三大国由热战中的盟友转变为冷战嘚影响是什么中的对手这一转变并非单独某一方或某个人的作用或过错,而是由诸多因素和条件所促成的具有某种历史的必然性。

下載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问: 英国格拉斯哥景点有哪些 格拉斯哥著名旅游景点介绍

回复 英国格拉斯哥景点有哪些 格拉斯哥著名旅游...

您可以先浏览其他相关问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冷战的影响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