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根据下沉,倾斜,曲率,水平移动,水平变形绘制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简单地质—开采条件下的采煤沉陷预测程序设计--《西安科技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简单地质—开采条件下的采煤沉陷预测程序设计
【摘要】: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引起或诱发的煤矿区地面沉陷、塌陷和山地开裂等地质环境破坏及其诱发的地质灾害称之为采煤沉陷。采煤沉陷已经成为制约煤矿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在全面分析地质、采矿等因素与采煤沉陷关系的基础上,从地质的角度,揭示了采煤沉陷的发生、发展规律,进一步完善了采煤沉陷研究的理论体系及采煤沉陷动态演化预测的理论基础;结合陕西省典型煤矿区实际,用计算机语言 VB 开发出能在开采前对采煤沉陷进行准确预测预报的采煤沉陷动态演化预测系统软件,以仿真模拟随着工作面推进,地表移动变形的发生、发展过程。
本系统可以对近水平煤层或中倾斜煤层在充分采动或非充分采动情况下的地表下沉、倾斜、曲率、水平移动及水平变形等五种移动变形参数进行预测,并能输出主剖面上的地表各移动变形参数的预测曲线图;可以计算出采煤沉陷盆地任意一点的地表移动变形值,并可绘制采煤沉陷盆地地表移动变形等值线;可以对整个采煤沉陷过程进行动态模拟,以曲线图和关系表的形式,输出在一定的地质、采矿条件下,工作面每推进 10m,地表相应的移动变形参数;能够作出在一定时间内不同开采速度条件下的地表移动变形曲线。
通过与教材中的典型算例进行验算,本系统运算精度完全可靠。通过与铜川矿区王石凹井田东部采区 291 工作面地表岩移观测结果的对比,本系统预测精度在允许范围之内,能够满足现场需求。
论文的研究成果,可为煤矿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成为铜川煤矿区确定合理开采强度和对采煤沉陷进行准确预测预报的依据和手段。该成果对其它大型矿区的采煤沉陷控制也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推广应用前景。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科技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05【分类号】:TD327【目录】:
1 绪论8-15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8-9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9-12
1.2.1 采煤沉陷预计的主要理论与方法9-10
1.2.2 新方法在采煤沉陷预计中的应用10-11
1.2.3 采煤沉陷动态演化的计算机模拟11-12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12-13
1.3.1 研究思路12
1.3.2 研究内容12-13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3-15
1.4.1 研究方法13-14
1.4.2 技术路线14-15
2 采煤沉陷动态演化预测的理论基础15-31
2.1 采煤沉陷的基本特征15-19
2.1.1 采煤引起地表移动变形的演化过程15
2.1.2 煤层覆岩移动变形的“三带”分布15-16
2.1.3 采煤引起地表移动变形的破坏类型16-17
2.1.4 采煤沉陷盆地及其移动变形特征参数17-19
2.2 采煤沉陷的主要影响因素19-25
2.2.1 采矿因素19-22
2.2.2 地质因素22-25
2.3 影响采煤沉陷预测值的主要参数25-31
3 采煤沉陷动态演化预测系统的设计31-46
3.1 系统需求分析31
3.2 系统主要功能31-32
3.3 系统窗体结构32-35
3.4 主要窗体和模块35-46
3.4.1 误差函数积分35-37
3.4.2 移动变形曲线37-40
3.4.3 坐标初始化40-42
3.4.4 沉陷盆地等值线42-46
4 采煤沉陷动态演化预测功能的实现46-67
4.1 近水平煤层开采地表主断面移动变形预测47-55
4.1.1 充分采动时主断面的移动和变形47-49
4.1.2 非充分采动时主断面的移动和变形49-55
4.2 中倾斜煤层开采地表主断面移动变形预测55-57
4.2.1 充分采动时主断面的移动和变形55-56
4.2.2 非充分采动时主断面的移动和变形56-57
4.3 采煤沉陷盆地主断面地表移动变形动态演化模拟57-58
4.4 采煤沉陷盆地预测58-60
4.4.1 沉陷盆地任意点移动变形预测58-59
4.4.2 沉陷盆地移动变形等值线绘制59-60
4.5 考虑时间因素的地表移动变形预测60-67
4.5.1 地表动态移动变形60-61
4.5.2 主要预测公式61-62
4.5.3 预测示例62-67
5 采煤沉陷动态演化预测系统的应用67-72
5.1 铜川王石凹井田地质概况67
5.2 291工作面地质与采矿条件67-68
5.3 开采引起地表移动变形的观测及预测68-72
6 结语72-74
6.1 主要结论72-73
6.2 主要创新73
6.3 研究展望73-74
参考文献75-77
附录部分源程序代码77-85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85-93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朱润亚;;[J];硅谷;2008年06期
朱广轶;沈红霞;王立国;;[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0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付永波;[D];山东科技大学;2006年
贺林;[D];西安科技大学;2008年
张会明;[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王雪英;[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司秋亮;[D];东北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卢晓霞;陈胤华;;[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15期
张春梅,姚晟;[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崔学慧,王新民;[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雷位冰;;[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04期
李小红;;[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3期
高玮;汪磊;杨大勇;;[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S2期
袁广祥;赵海军;;[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01期
戴秋月;;[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李铁锋,潘懋,刘瑞珣;[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俞鑫风;王健;;[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祁生文;伍法权;;[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2年
孙凤余;郑伟;郭新华;;[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8年卷(下册)[C];2008年
任占营;赵国智;王喜富;;[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金洪伟;许家林;朱卫兵;;[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1)[C];2009年
袁广祥;曾庆利;杨志法;尚彦军;史永跃;;[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学术论文汇编(第七卷)[C];2008年
彭军;简文彬;吴迪;杨大明;;[A];第八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孙士斌;;[A];首届贵州环境影响评价论坛论文选编[C];2008年
夏网萍;魏鸣;李南;;[A];2009第五届苏皖两省大气探测、环境遥感与电子技术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9年
刘天泉;;[A];世纪之交的煤炭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麻凤海;张荣亮;杨帆;肖波;;[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第20分会场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贾瑞生;[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母丽华;[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于群;[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10年
任高峰;[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边柯柯;[D];浙江大学;2010年
闫永敢;[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赵忠明;[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张文志;[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匡纬;[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张玉广;[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郝慧君;[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陈勇;[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史彩霞;[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万成;[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冯幼贵;[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姜世元;[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陈彦军;[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赵文娟;[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曾庆铭;[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周丹;[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段颖;段云海;;[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年08期
彭小沾,崔希民,臧永强,王英,袁德宝;[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栾元重;[J];测绘工程;2000年03期
花向红,徐亚明,王佩军;[J];测绘工程;2001年03期
张安兵;高井祥;张兆江;;[J];测绘科学;2008年04期
全斌;[J];测绘通报;2000年09期
郭广礼,汪云甲;[J];测绘学报;2000年02期
郭际元,曾文;[J];测绘信息与工程;2000年01期
曾小梅,陈志刚;[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王泳嘉,陶连金,邢纪波;[J];东北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苏仲杰;[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2年
夏玉成;[D];西安科技大学;2003年
刘书贤;[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5年
杨帆;[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韩李涛;[D];山东科技大学;2003年
陈健;[D];山东科技大学;2003年
傅文学;[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娄宁;[D];西安科技大学;2004年
魏刚;[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5年
许峰;[D];山东科技大学;2005年
潘拥军;[D];山东科技大学;2004年
孙超;[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5年
张静;[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祁慧敏;[D];西安科技大学;2006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赵娜;王来贵;李建新;;[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S1期
陈建宏;邬书良;杨珊;;[J];科技导报;2012年17期
张涛;黄韶华;朱建雯;;[J];能源环境保护;2011年03期
武鹏;;[J];陕西煤炭;2012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蔡来良;[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冰蕾;[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1年
张亮;[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朱蕾;[D];长安大学;2009年
刘冰蕾;[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1年
朱小玉;[D];安徽理工大学;2012年
张莹;[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申延;[D];中南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J];绿叶;2005年04期
;[J];审计与理财;2008年05期
马智;;[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16期
;[J];陕西综合经济;2009年05期
徐贤毕,麻竹林,周如柳;[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5年S1期
张明亮;史同广;王海霞;;[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年05期
吴玉会;殷蓬勃;;[J];中国科技信息;2009年07期
胡振琪,刘海滨;[J];能源环境保护;1994年04期
;[J];湖南政报;2007年12期
吴天有;;[J];中国老区建设;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煜;张超;鲁雪生;顾安忠;;[A];上海市制冷学会二○○三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姚杨;姜益强;马最良;;[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2年学术文集[C];2002年
张国兰;缪小平;马吉民;;[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4年学术年会资料摘要集(1)[C];2004年
赵廷宁;祁有祥;史辰曦;陈志泊;;[A];中国首届沙产业高峰论坛文集[C];2008年
汤福坤;韩企平;;[A];全国第一届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81年
倪锦;崔国民;姜慧;胡向柏;;[A];中国化工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三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会议论文集(上)[C];2009年
BulentH.S;[A];1999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下)[C];1999年
杨文斐;丛晓春;王明红;;[A];山东省暖通空调制冷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李先华;陈晓清;胡凯衡;张登荣;朱红旗;李梅;赵军;石火生;林晖;;[A];新世纪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开拓和发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韩卫东;乔春生;;[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计算机应用分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税玉海 通讯员
陈炜;[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年
朱华云;[N];中国煤炭报;2007年
孙英威、石庆伟、郎秋红;[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N];抚顺日报;2009年
张锋涛 孙明洁;[N];检察日报;2009年
吕学先 通讯员
贾媛;[N];内蒙古日报(汉);2007年
李响?张美玲
于波;[N];人民公安报·消防周刊;2008年
记者  孙英威 石庆伟 郎秋红;[N];经济参考报;2006年
刘思波;[N];抚顺日报;2007年
记者陈红娟;[N];铜川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黄冲平;[D];浙江大学;2003年
刘峰;[D];浙江大学;2011年
路学忠;[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钱新华;[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欧阳艳艳;[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2年
韩檬;[D];天津大学;2007年
王亮;[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于遵波;[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唐喜庆;[D];同济大学;2007年
王健;[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学阳;[D];西安科技大学;2005年
倪莉;[D];浙江大学;2002年
商利容;[D];北京化工大学;2000年
宋芳婷;[D];清华大学;2004年
张秋荣;[D];北京化工大学;2002年
汪涛;[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刘永康;[D];北京化工大学;2004年
徐俊;[D];青岛科技大学;2005年
彭春方;[D];上海海事大学;2005年
高树清;[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矿山测量考试习题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矿山测量考试习题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您的访问出错了(404错误)
很抱歉,您要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1、请检查您输入的地址是否正确。
进行查找。
3、感谢您使用本站,3秒后自动跳转至网站首页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矿山开采沉陷专题信息表达新模式
下载积分:600
内容提示:矿山开采沉陷专题信息表达新模式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09:29:13|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6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矿山开采沉陷专题信息表达新模式
关注微信公众号1.“三带”的定义?;答:冒落带是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时,回采工作面;裂缝带:在采空区上覆岩层中产生裂缝、离层及断裂,;2.地表移动盆地边界的确定(此题答案不确定);一、地表移动盆地边界的划分;地表移动盆地划分成如下三个边界:;(一)移动盆地的最外边界;移动盆地最外边界是以地表移动和变形都为零的盆地边;(二)移动盆地的危险移动边界;危险移动边界是以盆地内的
1.“三带”的定义?
答:冒落带是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时,回采工作面放顶后引起煤层直接顶板岩层产生破坏的范围。
裂缝带:在采空区上覆岩层中产生裂缝、离层及断裂,但仍保持层状结构的那部分岩层。 弯曲带:又称整体移动带,位于裂缝带之上直至地表。
2.地表移动盆地边界的确定(此题答案不确定)
一、地表移动盆地边界的划分
地表移动盆地划分成如下三个边界:
(一)移动盆地的最外边界
移动盆地最外边界是以地表移动和变形都为零的盆地边界点所固定的边界。这个边界由仪器观测确定。考虑到观测误差一般取下沉为10mm的点为边界点。所以,最外边界实际上是下沉为10mm的点圈定的边界。(图中ABCD)
(二)移动盆地的危险移动边界
危险移动边界是以盆地内的地表移动与变形对建筑物有无危害而划分的边界。 (图中A’B’C’D’)
不同结构的建筑机能承受最大变形的能力不一样,所以各种类型的建筑物都应有对应的临界变形值。在确定移动盆地内危险移动边界时,用相应建筑物的临界变形值圈定,会更接近于实际。
(三)移动盆地的裂缝边界
裂缝边界是根据移动盆地内最外侧的裂缝圈定的边界。
3.地表移动观测站设计内容有哪些?
答:观测站设计包括便携设计说明书和绘制设计图两部分工作。
设计说明书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建立观测站的目的和任务
2) 设站地区的地形、地物及地质采矿条件
3) 观测站设计时所用的开采沉陷参数
4) 观测线的位置及长度的确定,测点及控制点的数目、位置及其编号
5) 工作测点和控制点的构造及其埋设方法
6) 观测内容及所用仪器,与矿区控制网的联测方法,精度要求,联测的起始数据,定期观
测时间、方法及精度要求,有关地表采动影响的测定,编录方法。
7) 经费估算:包括观测站所需材料、购地、人工等费用的预算
8) 观测成果的整理方法与分析步骤,所需获得的成果
4.水平煤层(或沿煤层定向主颁)非充分采动时主断面内下沉曲线特征?
答:判别:水平煤层开采时的采动程度可用走向充分采动角φ3来判别。当用φ3 角作的两直线交于岩层内部而未及地表时,此时地表为非充分采动。
(一)下沉曲线
下沉曲线表示地表移动盆地内下沉的分布规律。设沿主断面方向为x轴,下沉曲线为
在讨论分布规律时,先要确定下沉曲线上的三个特征点:
1.最大下沉点o:下沉值最大。在水平煤层开采时,在采区中央正上方。
2.盆地边界点A、B:据走向边界角δ0作边界点A、B,此处下沉值为零。
3.拐点E:拐点是指下沉曲线凹凸的分界点。拐点从理论上讲应位于工作面开采边界的正上方,但由于工作面边界附近的顶板并不切煤壁冒落或呈阶状弯曲,存在悬顶距,因此在四周没采情况下,拐点E不在工作面开采边界的正上方而是略偏向采空区一侧。在地表达充
分采动条件下,拐点处的下沉值约为最大下沉值的一半。
下沉曲线分布规律:在地表最大下沉点O处下沉值最大,自盆地中心至盆地边缘下沉值逐渐减小,在盆地边界点A、B处下沉值为零。
5.什么叫起动距?
答:通常把地表开始移动时工作面的推进距离称为启动距。
6.什么叫超前影响、超前影响角,超前影响距?
答:超前影响:在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工作面前方的地表受采动影响而下沉,这种现象称为超前影响
超前影响角:将工作面前方地表开始移动(即下沉10mm)的点与当时工作面的连续,此连线与水平线在煤柱一侧的夹角。
超前影响距:开始移动的点到工作面的水平距离l称为超前影响距
7.什么叫地表移动预计?
答:在地下开采之前,按地质采矿条件估算地表的各种移动和变形值。现在只能进行简单条件下的地表移动预计。预计最大下沉值可能偏差约±10%,其他变形最大值为±30~50%。对于复杂条件,如急倾斜矿层开采,多矿层开采,存在有地质构造破坏、矿层不稳定和开采空间不规则等情况,预计的偏差更大。
12、响地表移动变形的主要采矿因素有哪些?
1.覆岩力学性质、岩层层位的影响;
2、松散层对地表移动特征的影响;
3.煤层倾角的影响;
4、开采厚度与开采深度的影响;
5.采区尺寸大小的影响;
6.重复采动的影响;
7.采煤方法及顶板管理方法的影响。
18、描述岩层与地表移动常用的5个指标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并说明最大值发生的位置.
答:的定量指标有:下沉、倾斜、曲率、水平移动、水平变形。
倾斜是下沉的一阶导数,当x=0是地表倾斜值最大。
曲率是下沉的二阶导数,是倾斜的一阶导数。当x=±0.4r时,地表曲率值最大。 水平变形是水平移动的一阶导数。当x=±0.4r时,地表水平变形值最大。
19、煤炭资源的开采,一方面给人们提供了矿产资源,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和生态问题,试回答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回答要点
(1)使地面标高降低,耕地淹没、盐渍化、沙漠化,在山区引起坡体滑移。
(2)地表沉陷使位于沉陷区的建(构)筑物、铁路、公路、桥梁、隧道、堤坝、输电线路等人工建(构)筑物损害、倒塌,影响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交通运输安全。
(3)地下开采使含水层水位下降,地面河流、水库干涸,使水进入井下,淹没矿井。
(4)在岩溶发育区,地下开采使地面出现大量塌陷坑、塌陷漏斗。
(5)开采引起矿区局部地震,震级R2~3级,引起当地居民极大的恐慌。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地震发生的频率、震级均将增大。
(6)矿山开采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的大量粉尘和排放的SO2、NOx等有害气体,危害矿区工农群众的身体健康,导致呼吸系统病变,影响动植物的生存和生长,污染水体、土壤和环境
20、下沉系数?
答:充分采动时,地表最大下沉值与开采高度的比值称为下沉系数。
21. 最大下沉角?
答:在非充分采动条件下,在移动盆地倾向主断面上,采空区中点和地表最大下沉点在基岩面上投影点的连线与水平线在下山方向的夹角。
22、主要影响半径?
23.开采沉陷预计?
答:开采沉陷预计:对一个计划进行的开采,在开采进行以前,根据其地质采矿条件和选用的预计函数、参数,预先计算出受此开采影响的岩层和(或)地表的移动和变形的工作,称为开采沉陷预计。
24.试分析曲率变形对地表建筑物的影响。
答:曲率变形表示地表倾斜的变化程度。建筑物位于正曲率(地表上凸)和负曲率(地表下凹)的不同部位,其受状态和破坏特征也不相同。前者是建筑物中间受力大,两端受力小,甚至处于悬空状态,产生破坏时,其裂缝为倒“八”字形;后者中中间部位受力小,两端处于支撑状态,产生破坏时,其裂缝为“八”字形。
曲率变形引起的建筑物上附加应力的大小,与地表曲率半径、土壤物理力学性质和建筑物特征有关。一般是随曲率半径的增大,作用在建筑物上的附加应力减小;随建筑物长度的增大、底面积增大,建筑物产生的破坏也加大。
25.分析煤层倾角对覆岩和地表的移动形式、破坏发展过程以及破坏分布状态的影响。
28.什么叫充分采动角?画图说明水平煤层开采时采动程度的判定方法。
答:在充分采动条件下,在地表移动盆地的主断面上,移动盆地平底的边缘(在地表水平线上的投影点)和同侧采空区边界连线与煤层在采空区一侧的夹角称为充分采动角。
超充分采动 非充分采动
36.什么叫充分采动角?画图说明倾斜煤层开采时的采动程度的判定方法。
37.开采沉陷预计时用到的地质采矿条件有哪些?并结合工程实践叙述一下开采沉陷预计的意义和作用。
38.边界角?
答:在充分或接近充分采动条件下,移动盆地主断面上的边界点和采空区边界点连线与水平线在煤壁一侧的夹角。
39.分析煤层倾角对覆岩和地表的移动形式、破坏发展过程以及破坏分布状态的影响。
倾角的变化,对上覆岩层的移动和破坏形式有很大影响。倾角不同,覆岩的移动形式、破坏形态和地表移动盆地的形态均有较大的差异。
(一)对地表移动盆地形态的影响
? 水平和近水平煤层开采时,以采空区对称椭圆;
? 倾斜煤层开采时,偏向下山方向的非对称椭圆;
? 倾角越大,非对称性越明显;当接近90度时,又称为对称椭圆;
(二)对覆岩移动形式和破坏形态的影响
? 倾角在0~35度时:法向弯曲和崩落,冒落带、导水裂缝带形态呈马鞍形。
? 倾角在35~54度时:法向弯曲,岩层面的剪切移动和岩石的下滑,覆岩破坏形式呈
? 超过54度后,冒落到采空区内的煤和岩块除呈单块滚动外,还会成堆地沿煤层倾斜
方向滑动。
? 超过75度后,底板岩层产生滑移,底板一侧的地表也会出现许多裂缝或形成台阶盆
41.简要说明地表下沉、倾斜、曲率、水平移动、水平变形的含义与单位。
答:下沉:地表点移动和变形。以本次和首次测得的标高差表示。
倾斜:地表下沉盆地沿某一方向的坡度叫倾斜。也叫斜率。其平均值以两点间的下沉差除以点间的距离表示。
曲率:下沉盆地剖面线的弯曲度叫曲率。其平均值以相邻两线段倾斜差除以两线段中点的距离。
水平移动:地表下沉盆地点沿某一水平方向的位移叫水平移动。以本次与首次测得的从改点至控制点水平距离差来表示。
水平变形:下沉盆地内两点间的单位长度的水平移动差叫水平变形。其平均值以两点间水平移动差除以两点间距表示。
42.移动盆地的危险移动边界
答:盆地内的地表移动变形对建筑物有无危害划分的。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外语学习资料、中学教育、高等教育、专业论文、文学作品欣赏、应用写作文书、31矿山开采沉陷学答案整理等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