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觞是啥意思什么意思?

每天发现一点点!
当前位置: >
写景记游的古代散文
篇一:高考第一轮复习人教新课标版必修二《古代写景记游散文》复习教案 2011届高考第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二《古代写景记游散文》复习教案 本单元所选是写景记游的散文。《兰亭集序》是东晋时期的作品,其余两篇是宋代的作品。 我国古代散文的产生是从简单的记事开始的,逐渐发展而有叙事记人的史传散文,而有议论政事、阐释哲理的诸子散文。写景记游之作比较后出,正如绘画中人像、佛像中出现的山石、树木背景一样。写景散文初起时难免体制短小,描写简单,像“逝者如斯”“松柏后凋”的联想与比喻,应该说只是写景状物的一种胚胎因素,主旨在于表达作者自己的志向与操守。到了东晋时期,世事乱离,偏安江南的士大夫们开始仰慕老庄思想,追求清玄之风,逃避现实,寄情山水。与诗歌创作演变的步调相一致,描写山川景物、记叙观赏游历的散文也开始出现并发展起来,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就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 《兰亭集序》记叙的是东晋时期清谈家们的一次大集会,申诉了他们的共同意志。文章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文笔腾挪跌宕,变化奇特竟警,以适应表现富有哲理的思辩。全文可分前后两个部分。前一部分主要是叙事、写景,先叙述集会的时间、地点。然后点染出兰亭优美的自然环境:山岭蜿蜒,清流映带。又风和日丽,天朗气清,仰可以观宇宙之无穷;俯可以察万类之繁盛。在这里足以“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可以自由地观察、思考,满足你目视耳闻的需求。这里正是与会者“畅叙幽情”、尽兴尽欢的绝好处所。这些描写都富有诗情画意,作者的情感也是平静、闲适的。到后一部分,笔锋一转,变为抒情、议论,由欣赏良辰美景、流觞畅饮,而引发出乐与忧、生与死的感慨,作者的情绪顿时由平静转向激荡。进而产生了哲理的思辩。他认为“一生死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明确地驳斥了老、庄“齐寿夭,一生死”的言论,从而进一步深入地探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并产生了一种珍惜时间、眷恋生活、热爱文明的思考。寿夭、生死既是一种人力不能左右的自然,他在文中就难免流露出一种感伤情绪。但到篇末作者的情绪又趋向于平静,他感到人事在变迁,历史在发展,由盛到衰,由生到死,都是必然的。正因人生无常,时不我待,所以他才要著文章留传后世,以承袭前人,以启示来者。 综观全篇,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文章也随其感情之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所以《兰亭集序》才成为千古盛传的名篇佳作。 散文发展到唐宋时期,由于文人的生活范围更宽,文化修养更高,审美能力更强,所以自觉的山水游记便大量涌现。唐宋古文八大家描写山水、记叙游历的作品极为丰富,是散文史上的一个亮点,影响所及直至明清而不衰。 唐代写景作品中这种借景传情、借景寄意的写法到宋代得到了广泛的继承和发扬,宋代写景散文中很少有为写景而写景的文章,大多以情和理取胜。苏轼的《赤壁赋》和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就是触景生情、借景说理的典范之作。 苏轼于“乌台诗案”获释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元丰五年(1082)七月和十月作者先后两次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写了两篇游记(此为《前赤壁赋》),借以抒发自己被贬谪后内心的苦闷和对宇宙、人生的感悟。文章先写夜游赤壁的情景。作者“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浩瀚的江水与洒脱的胸怀,在作者的笔下腾跃而出,当时泛舟而游之乐,溢于言表。这是本文正面描写“泛舟”游赏景物的一段,以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俱佳!文章后半部分由欢乐转入悲凉,写了主客之间对人生无常的不同看法,通过主客的问答,使文中的思想情感迭入低谷。客的回答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的自己思想的一个方面;接着又以主的口吻宽解对方,实则也是宽慰自己。这里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倾向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着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对人生有大视野和大境界。而后,作者又从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予以进一步的申说。思想感情由此得以深化,心胸从此而更开阔,文章又一次再涌感情波澜──转悲为喜,开怀畅饮,而至于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本文情因景生,但在感情的波澜起伏、人生无常的理性思辨面前,景色描写已经显得不很重要了。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也是一篇以说理为重的游记,王安石于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与两位朋友和两个弟弟同游褒禅山后,写成此文记游,并抒发自己的感想。文章前两段是记游,记叙褒禅山的来历和登山游赏的过程。先略述了华山前洞与后洞的概况,突出它们迥然不同的环境特征,然后详写游后洞的经历。后洞多自然美妙之境,而这种景色都在险远之处,即“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作者本应继续寻幽访胜,进一步领略奇景,但是走到半途,却因听了怠倦者的话,怕火把烧尽,而退出洞来。作者事后悔恨万分,一个“悔”字既概括了作者的心情,也引出了下文的议论。中间两段是借游赏经历抒发一番有关治学的议论,从自己未能深入后洞之事联想到“物”“力”“志”三者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在这三个条件中,“志”是最根本的。“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即使未达到目的,也可以于己无悔,不为人讥。作者又从山名读音的以讹传讹,联想到古籍的以讹传讹,触目伤怀,产生无限感慨,“何可胜道也哉”!作者从这种个别问题提升到对普遍现象的认识,因而提出“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概括出研究事物必须去伪存真、“深思而慎取”的道理,如此立论,正是倡导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认真的求实精神。这部分是全文的重心,也是作者思想意念之所在。最后一段,补叙同游者的情况,从而收束全文。这篇文章以议论为主,记叙与议论相结合。记叙简明,议论深刻,不枝不蔓,重点突出,脉络清晰地揭示文章主旨,说明了学人治学应具有顽强不屈的探索精神和“深思慎取”辨伪存真的严谨态度。这便是本文所焕发出的思想光辉。 1.文学常识 ①王羲之(303―361,一作321―379),字逸少,号澹斋,汉族,祖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会稽(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历任秘书O、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人称“王右军”、“王会稽”。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二王”。此后历代王氏家族书法人才辈出。东晋升平五年(361年)卒,葬于金庭瀑布山(又称紫藤山),其五世孙衡舍宅为金庭观,遗址犹存。 王羲之代表作品有:楷书《黄庭经》、《乐毅论》、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兰亭集序》等。其中,《兰亭集序》为历代书家所敬仰,被誉作“天下第一行书”。王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其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苔惊蛇”、“龙跳天门,虎卧凰阁”、“天质自然,丰神盖代”,被后人誉为“书圣”。 ②苏轼()字子瞻,二名苏东坡,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享年64岁,史书记载苏轼身长八尺一寸有余(186cm)苏轼为人豁达心胸宽广,宋高宗朝乾通6年,赠太师。眉州(即今四川眉山)人,汉族,是苏洵的大儿子,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文家、诗人、词人,豪放派词人代表。嘉v二年(1057年)与弟苏辙同登进士。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熙宁二年(1069年),父丧守制期满还朝,为判官告院。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迁知密州(今山东诸城),移知徐州。元丰二年(1079年),罹“乌台诗案”,责授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文。哲宗立,高太后临朝,被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莱);4个月后,迁为礼部郎中;任未旬日,除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又迁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元v四年(1089年)出知杭州,后改知颍州,知扬州、定州。元v八年(1093年)哲宗亲政,被远贬惠州(今广东惠阳),再贬昌化军(今海南儋州市)。徽宗即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卒于常州(今属江苏),年六十六,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 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苏洵是苏轼.苏辙的父亲,苏轼是苏辙的哥哥)、王安石、曾巩。(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作为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为“苏辛”。在诗歌上,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苏轼的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在政治上属以司马光为领袖的旧党。在书法方面成就极大,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③王安石,生于天禧五年(公元1021年),卒于元v元年5月21日(公元1086年)。字介甫,晚号半山,谥“文”。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江西临川县盐埠岭人(今江西省抚州市邓家巷人),汉族。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诗“学杜得其瘦硬”,长于说理与修辞,善用典,风格遒劲有力,警辟精绝,亦有情韵深婉之作。著有《临川先生文集》。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强,受到较好的教育。庆历二年(1042年)登杨榜进士第四名,先后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地方的官吏。治平四年(1067年)神宗初即位,诏安石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熙宁二年(1069年)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号“文”,又称王文公。其政治变法对宋初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 2.字音识记 《兰亭集序》 癸guǐ丑
会kuài稽jī
游目骋chěng怀
万殊shū合契qì
嗟jiē悼dào
彭觞shāng
放浪形骸hái 《赤壁赋》 壬r?n戌xū
正襟jīn危坐
蜉fú蝣y?u
匏páo樽zūn
窈yǎo窕tiǎo
舳zhú舻lú
枕藉jia 《游褒禅山记》 梵fàn语
庐冢zhǒng
怠dài而欲出
无物以相xiàng之
何可胜shēng道
王回深父fǔ 3.形近字辨析《兰亭集序》 契约
绰约 《赤壁赋》 壬戌
炫耀 郦道元
泥淖 《游褒禅山记》 禅院
庐冢 三、考点链接 2010年高考考纲对此考点的要求是: 1.识记 A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理解 B(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此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3.分析综合 C (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4.鉴赏评价 D(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这是对古文阅读的要求。而高中阶段新课标教科书中所选的课文共有五个单元,分别是古代叙事散文单元、古代写景记游单元、古代议论文单元、古代人物传记单元和古代抒情散文单元。 本单元是写景记游的散文,难度一般并不是很大,考查的题型是客观题+主观题。客观题一般考查实词、虚词、归纳概括文章内容、评价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和重要句子的翻译。 1.(安徽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篇二:浅谈古代游记散文笔法 浅谈古代游记散文笔法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古人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聚天地之灵气,集日月之精华”,这种出游的情怀代代传承。在生活方式单一的古代,寄情山水、登临况味也无疑是书生士子们浇心中块垒的重要方式。 提起古代散文游记,经常会联想到“移步换景”这个词,即追求浑然天成的写作思路,直抒所见所想,任凭奇伟瑰怪之自然大观引领自己领略自然的风采与魅力,极具情趣。许多情况下无论是一些写景记事的诗作还是游记散文,移步换景的写作手法都是总体的选择。容易理解,因为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确实更熟悉时间顺序和事物先后发展的脉络,如此更加有条理性。然而,事实上这些散文游记除却移步换景的主脉络,之所以能称之为散文,内容意旨应该是非常丰富的,不能够单单注意其写景游踪的方面,也不能认为游踪的推进和空间位置的更迭方面囊括古代游记的全部笔法。 古代游记,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它的产生均与当时的政治形势、社会思潮紧密联系。根据各个历史阶段的不同,游记发展风格不一;与此同时,它也因作者的政治立场、思想感情、写作意图、境遇等的不同而不同。 魏晋南北朝时期,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在政治黑暗、压迫严重、兵祸相乘、民不聊生的背景下著成。作者对现实深感不满,且不甘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当时的士族和社会同流合污,便弃官归隐,选择躬耕田园的隐居生活。于是他借助游记这一形式,以渔人行踪为序,描绘了去桃花源沿途的景物和桃花源人宁静安乐的生活。全文妙在未刻意添加评论之笔,却深刻寄寓了他的政治理想,以及那个时代劳苦大众渴望安居乐业拒绝战乱苛政的情感,表现出对现实社会的批判态度、对理想社会的追求。此篇除了游踪的传统笔法之外,“虚构”和“联想想象”显然是主要的艺术处理方式。 唐代,以柳宗元为代表的擅写游记的文人流派,通过对社会百态、自然万象的切身体悟,用生动传神的笔触,在描绘平时难得一见的自然大观之余,又将自己人生际遇坎坷之时的困苦惆怅寄予文中,使得情、景有机交融。在名篇《小石潭记》里,作者先极写潭水之清、竹树之茂、岩石之怪、游鱼之乐,动静结合,无不惟妙惟肖,细致逼真。然后笔锋一转,“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我们才恍然大悟:描写静物而刻画环境的幽邃凄清是暗示自己的境遇、写游鱼“似与游者相乐”是跟自己的抑郁失意相对照。显然,此处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借景抒情、以乐衬哀,情景交融,更多运用了“景随意迁”的笔法。 宋代,出现了利用游记说理议论的游记新格局。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和苏轼《石钟山记》是这种新变化的突出体现。 《游褒禅山记》顾名思义是游记体裁,但实际上却不以记游为重点,而是借游山引出议论,现身说法,告诫人们无论探求高深学问还是创立宏伟大业,都必须有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因为“世间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并且警示人们必须全力以赴,才有可能成功,所谓“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此外,它还提到因为古书不存,研究学问应该“深思而慎取之”??所以有人将其称为“变体游记”,即使用“借景议理”的笔法。《石钟山记》的重点也不在记游,而是通过探访石钟山,辨明山名之由来。作者借题发挥,说明对任何事物做判断,都必须建立在“目见耳闻”、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不能先入为主――这样便将对某一具体事物的看法上升到了普遍意义的高度。就此全篇而言,所谓“移步换景”的痕迹就更弱了。 欧阳修《醉翁亭记》也是优秀典型。首句开门见山“环滁皆山也”总领全文,高度概括。然后接着连续几个“者谁”和“也”交相应和,由远及近,由大及小,依次点出西南诸峰、琅琊山、酿泉、直至醉翁亭,最后引出醉翁,完全扭转了“游览”的顺序,更多地是作者人为以俯瞰的视角在为读者介绍,层层剥丝。文章之后写醉翁亭中的所见和宴饮,末尾写醉归、醒来做记。这篇游记可谓“托物起兴、触景生情、而以嗟叹出之”,抒情的笔墨远多于单纯写景。 明末的《徐霞客游记》是徐宏祖三十多年科学考察研究结果的记载,其中有个别篇目按照游踪顺序来介绍,但其他更多的是章法各异的写作形式。清代姚鼐《登泰山记》是一篇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撰写的游记:它先概括介绍了泰山的山川形势,然后写登山的途径、登山沿途以及山顶的景色,之后描写日出,最后提及游历所见的古迹和泰山的特色,突出了泰山苍劲峻峭的风貌。这篇游记基本是按照传统笔法介绍的。不过,作者特别点明登山时间“是年丁未”很耐人寻味,那时正值大年前夕,为什么作者会一反常态冒着风雪严寒登泰山呢?或许可以将其视作因清代文网严密而运用的含蓄隐晦的笔法。 总之,由景入笔,移步换景,按照一定游览顺序和空间顺序来勾连游记是主要方面。但在大框架之下,我们应该看到每篇游记的多样笔法:或虚构寄志,或借景抒怀,或因游议理,或兼熔记叙、抒情、议论于一炉??文思看山不喜平,优秀游记散文的个性独到之处不言而喻。篇三:KS5U201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必备精品:必修二单元3(古代写景记游散文) KS5U2010届新课文第一轮复习(必修二单元3) 本单元所选是写景记游的散文。《兰亭集序》是东晋时期的作品,其余两篇是宋代的作品。 我国古代散文的产生是从简单的记事开始的,逐渐发展而有叙事记人的史传散文,而有议论政事、阐释哲理的诸子散文。写景记游之作比较后出,正如绘画中人像、佛像中出现的山石、树木背景一样。写景散文初起时难免体制短小,描写简单,像“逝者如斯”“松柏后凋”的联想与比喻,应该说只是写景状物的一种胚胎因素,主旨在于表达作者自己的志向与操守。到了东晋时期,世事乱离,偏安江南的士大夫们开始仰慕老庄思想,追求清玄之风,逃避现实,寄情山水。与诗歌创作演变的步调相一致,描写山川景物、记叙观赏游历的散文也开始出现并发展起来,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就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 写都富有诗情画意,作者的情感也是平静、闲适的。到后一部分,笔锋一转,变为抒情、议论,由欣赏良辰美景、流觞畅饮,而引发出乐与忧、生与死的感慨,作者的情绪顿时由平静转向激荡。进而产生了哲理的思辩。他认为“一生死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明确地驳斥了老、庄“齐寿夭,一生死”的言论,从而进一步深入地探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并产生了一种珍惜时间、眷恋生活、热爱文明的思考。寿夭、生死既是一种人力不能左右的自然,他在文中就难免流露出一种感伤情绪。但到篇末作者的情绪又趋向于平静,他感到人事在变迁,历史在发展,由盛到衰,由生到死,都是必然的。正因人生无常,时不我待,所以他才要著文章留传后世,以承袭前人,以启示来者。 综观全篇,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文章也随其感情之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所以《兰亭集序》才成为千古盛传的名篇佳作。 散文发展到唐宋时期,由于文人的生活范围更宽,文化修养更高,审美能力更强,所以自觉的山水游记便大量涌现。唐宋古文八大家描写山水、记叙游历的作品极为丰富,是散文史上的一个亮点,影响所及直至明清而不衰。 唐代写景作品中这种借景传情、借景寄意的写法到宋代得到了广泛的继承和发扬,宋代写景散文中很少有为写景而写景的文章,大多以情和理取胜。苏轼的《赤壁赋》和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就是触景生情、借景说理的典范之作。 苏轼于“乌台诗案”获释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元丰五年(1082)七月和十月作者先后两次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写了两篇游记(此为《前赤壁赋》),借以抒发自己被贬谪后内心的苦闷和对宇宙、人生的感悟。文章先写夜游赤壁的情景。作者“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浩瀚的江水与洒脱的胸怀,在作者的笔下腾跃而出,当时泛舟而游之乐,溢于言表。这是本文正面描写“泛舟”游赏景物的一段,以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俱佳!文章后半部分由欢乐转入悲凉,写了主客之间对人生无常的不同看法,通过主客的问答,使文中的思想情感迭入低谷。客的回答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的自
己思想的一个方面;接着又以主的口吻宽解对方,实则也是宽慰自己。这里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倾向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着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对人生有大视野和大境界。而后,作者又从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予以进一步的申说。思想感情由此得以深化,心胸从此而更开阔,文章又一次再涌感情波澜──转悲为喜,开怀畅饮,而至于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本文情因景生,但在感情的波澜起伏、人生无常的理性思辨面前,景色描写已经显得不很重要了。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也是一篇以说理为重的游记,王安石于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与两位朋友和两个弟弟同游褒禅山后,写成此文记游,并抒发自己的感想。文章前两段是记游,记叙褒禅山的来历和登山游赏的过程。先略述了华山前洞与后洞的概况,突出它们迥然不同的环境特征,然后详写游后洞的经历。后洞多自然美妙之境,而这种景色都在险远之处,即“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作者本应继续寻幽访胜,进一步领略奇景,但是走到半途,却因听了怠倦者的话,怕火把烧尽,而退出洞来。作者事后悔恨万分,一个“悔”字既概括了作者的心情,也引出了下文的议论。中间两段是借游赏经历抒发一番有关治学的议论,从自己未能深入后洞之事联想到“物”“力”“志”三者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在这三个条件中,“志”是最根本的。“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即使未达到目的,也可以于己无悔,慨,“何可胜道也哉”论相结合。记叙简明,议论深刻,不枝不蔓,重点突出,脉络清晰地揭示文章主旨,说明了学人治学应具有顽强不屈的探索精神和“深思慎取”辨伪存真的严谨态度。这便是本文所焕发出的思想光辉。 1.文学常识 ①王羲之(303―361,一作321―379),字逸少,号澹斋,汉族,祖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会稽(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历任秘书O、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人称“王右军”、“王会稽”。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二王”。此后历代王氏家族书法人才辈出。东晋升平五年(361年)卒,葬于金庭瀑布山(又称紫藤山),其五世孙衡舍宅为金庭观,遗址犹存。 王羲之代表作品有:楷书《黄庭经》、《乐毅论》、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兰亭集序》等。其中,《兰亭集序》为历代书家所敬仰,被誉作“天下第一行书”。王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其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苔惊蛇”、“龙跳天门,虎卧凰阁”、“天质自然,丰神盖代”,被后人誉为“书圣”。 ②苏轼()字子瞻,二名苏东坡,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享年64岁,史书记载苏轼身长八尺一寸有余(186cm)苏轼为人豁达心胸宽广,宋高宗朝乾通6年,赠太师。眉州(即今四川眉山)人,汉族,是苏洵的大儿子,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文家、诗人、词人,豪放派词人代表。嘉v二年(1057年)与弟苏辙同登进士。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熙宁二年(1069年),父丧守制期满还朝,为判官告院。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 新法,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迁知密州(今山东诸城),移知徐州。元丰二年(1079年),罹“乌台诗案”,责授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文。哲宗立,高太后临朝,被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莱);4个月后,迁为礼部郎中;任未旬日,除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又迁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元v四年(1089年)出知杭州,后改知颍州,知扬州、定州。元v八年(1093年)哲宗亲政,被远贬惠州(今广东惠阳),再贬昌化军(今海南儋州市)。徽宗即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卒于常州(今属江苏),年六十六,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 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苏洵是苏轼.苏辙的父亲,苏轼是苏辙的哥哥)、王安石、曾巩。(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作为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为“苏辛”。在诗歌上,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苏轼的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在政治上属以司马光为领袖的旧党。在书法方面成就极大,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③王安石,生于天禧五年(公元1021年),卒于元v元年5月21日(公元1086年)。字介甫,晚号半山,谥“文”。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江西临川县盐埠岭人(今江西省抚州市邓家巷人),汉族。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地方的官吏。治平四年(1067年)神宗初即位,诏安石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熙宁二年(1069年)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号“文”,又称王文公。其政治变法对宋初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 2.字音识记 《兰亭集序》 癸guǐ丑
会kuài稽jī
游目骋chěng怀
嗟jiē悼dào
彭觞shāng
放浪形骸hái 《赤壁赋》 壬r?n戌xū
正襟jīn危坐
蜉fú蝣y?u
匏páo樽zūn
窈yǎo窕tiǎo
舳zhú舻lú
枕藉jia 《游褒禅山记》 梵fàn语
庐冢zhǒng
怠dài而欲出
无物以相xiàng之
何可胜shēng道
王回深父fǔ 3.形近字辨析 《兰亭集序》 契约
绰约 《赤壁赋》 壬戌
炫耀 郦道元
泥淖 《游褒禅山记》 禅院
庐冢 2009年高考考纲对此考点的要求是: 1.识记 A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理解 B(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此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3.分析综合 C (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4.鉴赏评价 D(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这是对古文阅读的要求。而高中阶段新课标教科书中所选的课文共有五个单元,分别是古代叙事散文单元、古代写景记游单元、古代议论文单元、古代人物传记单元和古代单元。 本单元是写景记游的散文,难度一般并不是很大,考查的题型是客观题+主观题。客观题一般考查实词、虚词、归纳概括文章内容、评价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和重要句子的翻译。 1.(09高考安徽卷,语文,4-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游东山记 [明]杨士奇 洪武乙亥,余客武昌。武昌蒋隐溪先生,年已八十余,好道家书。其子立恭,能诗。皆意度阔略。然深自晦匿,不妄交游,独与余相得也。 是岁三月朔,余三人者,携童子四五人,载酒肴出游。天未明东行,过洪山寺二里许,折北,穿小径可十里,度松林,涉涧。涧水澄澈,深处可浮小舟。旁有盘石,客坐十数人。松柏竹树之阴,森布蒙密。时风日和畅,草本之葩烂然,香气拂拂袭衣,禽鸟之声不一类。遂扫石而坐。 坐久,闻鸡犬声。余招立恭起,东行数十步,过小冈,田畴平衍弥望,有茅屋十数家,遂造焉。一叟可七十余岁,素发如雪,被两肩,容色腴泽,类饮酒者。延余两人坐。牖下有书数帙,立恭探得《列子》,余得《白虎通》,皆欲取而难于言。叟识其意,曰:“老夫无用也。”各怀之而出。 还坐石上,指顾童子摘芋叶为盘,载肉。立恭举匏壶注酒,传觞数行。立恭赋七言近体诗一章,余和之。酒半,有骑而过者,余故人武昌左护卫李千户也,骇而笑,不下马,径驰去。须臾,具盛馔,及一道士偕来,遂共酌。遭士出《太乙真人图》求诗。余赋五言古体一章,书之。立恭不作,但酌酒饮道士不已。道士不能胜,降跽谢过,众皆大笑。李出琵琶弹数曲。立恭折竹,窍而吹之,作洞箫声。隐溪歌费无隐《苏武慢》。道士起舞蹁跹,两童子拍手跳跃随其后。已而道士复揖立恭曰:“奈何不与道士诗?”立恭援笔书数绝句,语益奇,遂复酌,余与立(原文来自: 博旭 范文网:写景记游的)恭饮,少皆醉。 已而夕阳距西峰仅丈许,隐溪呼余还,曰:“乐其无已乎?”遂与李及道士别。中道隐溪指道旁冈麓顾余曰:“是吾所营乐丘①处也。”又指道旁桃花语余曰:“明年看花时索我于此。” 既归,立恭曰:“是游宜有记。”属未暇也。 是冬,隐溪卒,余哭之。明年寒食,与立恭豫约诣墓下。及期余病,不果行。未几,余归庐陵,过立恭宿别,始命笔追记之。未毕,立恭取读,恸哭;余亦泣下,遂罢。然念蒋氏父子交好之厚,且在武昌山水之游屡矣,而乐无加乎此,故勉而终记之。手录一通,遗立恭。 既游之明年,八月戊子记。 (选自《东里集》,有删节) [注]①丘:坟墓。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延余两人坐延:邀请。 B. 降跽谢过 谢:感谢。 C.过立恭宿别D.而乐无加乎此
【答案】B 【解析】是老大纲规定的120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遂扫石而坐
B.有茅屋十数家,遂造焉 .. 弃甲曳兵而走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 C.乐其无已乎
D.遂与李及道士别 .. 其孰能讥之乎今君与廉颇同列 .. 【答案】C 【解析】C组的两个“其”都是副词,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A项中的“而”是连词,第一个表示承接关系,第二个表示修饰关系。B项中“焉”,第一个是代词,作宾语,相当于“之”,那里;第二个是兼词,相当于“于之”,在那里。D项中的“与”,第一个是介词,和;第二个是连词,和。这个选项值得推敲。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隐溪隐匿避世,在交友方面非常谨慎,乐观旷达,对生死也很淡然;虽然年事已高,还能怡情山水。 B.立恭性情率真,能饮酒,好读书,擅长诗歌写作,与作者有着很深的交往,对已逝的父亲充满怀念。 C.立恭提议出游后应该有游记,可是作者因为事务繁忙,一直未能写作,直到次年八月才动笔写成。 D.文章主要记述了游东山的情况,表现了作者与隐溪父子的深厚友情,流露出对老友逝去的感伤。 【答案】C 【解析】“是游宜有记”的意思是“这次游览可得写篇游记”,再者一直未能写成,不仅相关热词搜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觞是啥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