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出土著名文物的考古地殷虚位于哪里

“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渧都。”这是殷墟出土著名文物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郭沫若同志1959年考察殷墟时留下的殷墟出土著名文物诗句下列文物出土于殷墟的是(  )



试題分析:本题考是一道图片和文字资料相结合的题,旨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辨别能力从四幅图片中可知,A李冰的石像是在四川出土的;C铨套编钟是在湖北随州出土的;D四羊方尊是在湖南出土的;只有B司母戊鼎是在殷墟安阳出土的所以正确答案选B。

邮票典藏地首日封销点藏地中研院邮局日戳

    殷墟是中国商朝晚期都城遗址,古称“北蒙”甲骨卜辞中又称为“商邑”、“大邑商”,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位于河南安阳市西北殷都区小屯村周围,由殷墟王陵遗址、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洹北商城遗址等构成

    自1928年科学发掘以来,殷墟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筑遗址和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丰富的文化遗存系统展现了中国商代晚期辉煌燦烂的青铜文明,确立了殷商社会作为信史的科学地位

    台湾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典藏极丰富的殷墟文物,为1928年至1937年间考古发掘的出土品为宣扬商代文物之美,台湾省邮政特从该所珍藏的石器、青铜器、甲骨及玉器中精选8件为题材于2014年12月10日发行邮票1组8枚及小全张1张,圖案简介如下: 

   (一)大理石枭形立雕(面值5元):以立体技法雕出全身各部大样再以凹线纹刻出眉、眼、羽毛、胸前兽面纹及翼上的夔纹、蟠蛇纹等。背后有直向凹槽推测应为嵌在木造建筑上的装饰。 

   (二)牛方鼎(面值5元):长方形四足两耳。器身四面及四足上蔀有大而立体的牛首纹饰长边面上的牛首两侧各饰有冠羽飞扬的鸟禽,器内底部有牛形铭文为现存商代方鼎中少数大型品。 

   (三)填朱卜辞龟腹甲(面值5元):商代人卜问时将正问、反问的卜辞刻写在甲骨上,成组对应称「对贞卜辞」。本件是卜问农作物会不会有恏收成卜辞中「韦」为贞人(占卜官)之名。 

   (四)镶嵌绿松石兽面饰(面值5元):全件为凸起的半立体兽面背面有2梁交叉,可穿系皮革或绳索以青铜为底,铸出纤细的轮廓线再镶嵌绿松石。本器可能为马冠饰装饰在马的额头上。 

   (五)玉人头饰(面值12元):器扁平造型为一侧面人头。臣字形眼低鼻梁,鼻头圆鼓张口,上下牙齿齐整头上有卷尾形高冠,耳以简单线条勾勒成C形耳后有发飾或角状物向后及上方延伸。 

   (六)大理石虎首人身立雕(面值12元):虎首人身作跪姿,双手撑于双膝上虎头略仰,张口露出锯形齿與犬齿两耳竖起。以凹线纹刻出眼、鼻及虎身纹饰背后有凹槽,可嵌在木造建筑上 

   (七)三节提梁卣(面值12元):小口、长颈、器腹低矮、带圈足。提梁外型与卣身弧度相合以一蟾蜍形系炼与器盖相连,两末端为兔首造型颈部实为一件倒置并可分开的酒杯,设计極富巧思 

   (八)带刻辞鹿头骨(面值12元):本件为商王帝乙、帝辛时期的鹿头骨刻辞,记载商王征讨方国后回程在蒿地田猎,以获得獵物祭祀文武丁之事迹目前考古出土的鹿头骨刻辞仅有两件,此为其一 

小全张点藏地首日封,销文物典藏地中研究邮局日戳

    二、小全張图案:含前述8枚邮票上、下2列连刷票间分别以大理石枭形立雕翼上蟠蛇纹、牛方鼎器底牛形铭文、填朱卜辞龟腹甲上卜辞及带刻辞鹿頭骨上刻辞之拓印为过桥图案。版铭则以石枭立雕、龟腹甲卜辞及鹿头骨刻辞为图案设计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殷墟出土著名文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