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认为金圣叹的党建立以来主要功绩绩是什么

  一、《推背图》是中华预言第一奇书,传说它是唐太宗李世民为推算大唐国运,下令当时两位著名的天相家李淳风和袁天罡编写的。李淳风用周易八卦进行推算,没想到一算起来就上了瘾,一发不可收拾,竟推算到了唐以后中国2000多年的命运,直到袁天罡推他的背,说道:“天机不可再泄,还是回去休息吧”,因此这本预言奇书得名《推背图》。《推背图》共有六十幅图像,每一幅图像下面附有谶语和“颂曰”律诗一首,预言了从唐开始一直到未来世界大同发生在中国历史上的主要事件。  二、明末清初的著名文学家、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对《推背图》作了批注。金圣叹(—)名采,字若采。明亡后改名人瑞,字圣叹,别号鲲鹏散士,自称泐庵法师。明末清初苏州吴县人,著名的文学家、文学批评家。  三、个人观点:  金圣叹的批注,32象(明末)以前是准确的,系当时已经发生的事实;而33象的批注以后对当时的金圣叹而言是未发生的猜测,所以有些部分很不准确。  四、当今时代,个人认为,应该已经对应第44象:  第四十四象 丁未 坎下离上 未济  谶曰:   第四十四象     日月丽天,群阴慑服。  百灵来朝,双羽四足。  颂曰:  中国而今有圣人,虽非豪杰也周成。  四夷重译称天子,否极泰来九国春。  金圣叹曰:此象乃圣人复生,四夷来朝之兆,一大治也。  五、32象以前,金圣叹的批注是准确的,不再解读,有兴趣的朋友可百度;  45象之后,是还未发生的,也无法解读;  在此把33——44象(清初——现在)部分,金圣叹可能批注的不准确的地方重新解读一下,欢迎探讨!
楼主发言:182次 发图: | 更多
  33象:  第三十三象 丙申 巽下兑上 大过  谶曰:  黄河水清,气顺则治。     第三十三象   主客不分,地支无子。  颂曰:  天长白瀑来,胡人气不衰。  藩篱多撤去,稚子半可哀。  金圣叹曰:此象乃满清入关之徵。反客为主殆亦气数使然,非人力所能挽回欤。辽金而后胡人两主中原,璜璜汉族对之得毋有愧。  ----------------------------------  个人观点:金圣叹只解读到了满清入关。“藩篱多撤去,稚子半可哀”金圣叹时期可能还未完全发生,应指吴三桂的结局。
  34象:  第三十四象 丁酉 巽下巽上 巽  谶曰:  头有发,衣怕白。     第三十四象   太平时,王杀王。  颂曰:  太平又见血花飞,五色章成里外衣。  洪水滔天苗不秀,中原曾见梦全非。  金圣叹曰:证已往之事易,推未来之事难,然既证已往,似不得不推及将来。吾但愿自此以后,吾所谓平治者皆幸而中,吾所谓不平治者幸而不中,而吾或可告无罪矣。此象疑遭水灾或兵戎与天灾共见,此一乱也。  -----------------------------------  个人观点:金圣叹批注还是较为准确,对应的后来太平天国时期。
  35象:  第三十五象 戊戌 震下兑上 随  谶曰:  西方有人,足踏神京。  帝出不还,三台扶倾。    颂曰:  黑云黯黯自西来,帝子临河筑金台。  南有兵戎北有火,中兴曾见有奇才。  金圣叹曰:此象疑有出狩事,亦乱兆也。  --------------------------------------------  个人观点:未发生之事,金圣叹无法批注详细。此象应对应咸丰、同治时期;“西方有人,足踏神京”指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帝出不还”指咸丰驾崩;“三台扶倾”应至同治中兴,其中“三台”应指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
  36象:  第三十六象 己亥 乾下巽上 小畜  谶曰:   第三十六象   纤纤女子,赤手御敌。  不分祸福,灯光蔽日。    颂曰:  双拳旋转乾坤,海内无端不靖。  母子不分先后,西望长安入觐。  金圣叹曰:此象疑一女子能定中原,建都长安。  ------------------------------------  个人观点:未发生之事,金圣叹无法批注准确。此象应指慈禧、光绪。“母子不分先后”指慈禧、光绪之死,“西望长安入觐”应指八国联军时慈禧太后挟光绪帝逃往陕西西安。
  37象:  第三十七象 庚子 震下巽上 益  谶曰:   汉水茫茫,不统继统。  南北不分,和衷与共。    颂曰:  水清终有竭,倒戈逢八月;  海内竟无王,半凶还半吉。  金圣叹曰:此象虽有元首出现,而一时未易平治,亦一乱也。  ------------------------------------  个人观点:未发生之事,金圣叹无法批注准确。此象应指袁世凯、孙中山和军阀割据时期。“倒戈逢八月”应指武昌起义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
  38象:  第三十八象 辛丑 震下离上 噬嗑  谶曰:   门外一鹿,群雄争逐。  劫及鸢鱼,水深火热。    颂曰:  火运开时祸蔓延,万人后死万人先。  海波能使江河浊,境外何殊在目前。  金圣叹曰:此象兵祸起于门外有延及门内之兆。  ------------------------------------  个人观点:未发生之事,金圣叹只有大概蒙一下。此象应指东北张作霖,“门外一鹿,群雄争逐”指东北地区,“火运开时祸蔓延”指日本炸死张作霖的皇姑屯事件。
  39象:  第三十九象 壬寅 震下艮上 颐  谶曰:   鸟无足,山有月。  旭初升,人都哭。    颂曰:  十二月中气不和,南山有雀北山罗。  一朝听得金鸡叫,大海沉沉日已过。  金圣叹曰:此象疑一外夷扰乱中原,必至酉年始得平定也。  ------------------------------------  个人观点:未发生之事,金圣叹只有大概蒙一下。此象应指日本侵华战争,“十二月中气不和”指南京大屠杀(日日军攻入南京后,开始了长达四十多天的南京大屠杀);“一朝听得金鸡叫,大海沉沉日已过”指1945年农历乙酉年(鸡年)日本投降。
  40象:  第四十象 癸卯 巽下艮上 蛊  谶曰:  一二三四,无土有主。   小小天罡,垂拱而治。    颂曰:  一口东来气太骄,脚下无履首无毛。  若逢木子冰霜涣,生我者猴死我雕。  金圣叹曰:此象有一李姓,或服从东夷,而不能图长治久安之策,卒至旋治旋乱,有兽活禽死之意也。  ------------------------------------  个人观点:未发生之事,金圣叹只有大概蒙一下。此象应指1949毛泽东建立新中国;“若逢木子冰霜涣,生我者猴死我雕”应指国民党的总统,“木子”应指李宗仁,“猴”应指蒋介石,“雕”应指马英九吗?两岸统一应该有望了吧?
  41象:  第四十一象 甲辰 离下离上 离  谶曰:   天地晦盲,草木蕃殖。  阴阳反背,上土下日。    颂曰:  帽儿须戴血无头,手弄乾坤何日休。  九十九年成大错,称王只合在秦州。  金圣叹曰:此象一武士握兵权,致肇地覆天翻之祸,或一白姓者平之。  ------------------------------------  个人观点:未发生之事,金圣叹只有大概蒙一下。此象是指林彪、叶群吗?“阴阳反背,上土下日”是指叶群吗?“九十九年成大错”,叶群出生时间,百度百科是1917年,但有的资料是1919年。
  42象:  第四十二象 乙巳 艮下离上 旅  谶曰:   美人自西来,朝中日渐安。  长弓在地,危而不危。    颂曰:  西方女子琵琶仙,皎皎衣裳色更鲜。  此时浑迹居朝市,闹乱君臣百万般。  金圣叹曰:此象疑一女子当国,服色尚白,大权独揽,几危社稷,发现或在卯年,此始乱之兆也。  ------------------------------------  个人观点:未发生之事,金圣叹只有大概蒙一下。此象是指江青吗?
  45象以后的事还未发生,  试着把45象大概蒙一下:  45象:  第四十五象 戊申 坎下艮上 蒙  谶曰:   有客西来,至东而止。  木火金水,洗此大耻。  颂曰:    炎运宏开世界同,金乌隐匿白洋中。  从今不敢称雄长,兵气全消运已终。  金圣叹曰:此象于太平之世复见兵戎,当在海洋之上,自此之后,更臻盛世矣。  ------------------------------------  个人观点:未发生之事,金圣叹只有大概蒙一下。我也试着蒙一下,此象是指中日之间还有一场海战吗?而已是中国大胜日本吗?“有客西来,至东而止”是指中日之间吗?“木火金水”缺土,是指海战吗?“洗此大耻”是指前面39象的南京大屠杀吗?
  你这解读还不如不解读。  
  现在46图,2022是47图.2030年前就是48.2030以后是45.以后500年就没有图.
  39象指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到日本投降,相信大家理解都无歧义。  主要是40、41、42、43、44这几象涉及当代,本身就生涩难解,加之有些信息可能还未公开,于是大家理解起来可能觉得不好接受。  43、44两象的解读,天涯已经隐藏。  试着把40象做个补充,进行一下详细解读,望能对参考理解后面的41、42、43、44四项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  40象:  第四十象 癸卯 巽下艮上 蛊  谶曰:  一二三四,无土有主。   小小天罡,垂拱而治。    颂曰:  一口东来气太骄,脚下无履首无毛。  若逢木子冰霜涣,生我者猴死我雕。  金圣叹曰:此象有一李姓,或服从东夷,而不能图长治久安之策,卒至旋治旋乱,有兽活禽死之意也。  =============================================  补充详细解读:  一、谶曰:  一二三四,无土有主。   小小天罡,垂拱而治。  1、本象核心意思是说毛泽东建立新中国一事。  2、图中画的是三人同时争夺天下。  3、“小小天罡,垂拱而治”本身就说原本实力最弱的反得了天下;“拱”把手放下也是“共”。  4、图中画的三人,除了毛泽东、蒋介石,还有谁呢?开始觉得不好理解,后来结合“一二三四,无土有主”一句,才理解。“一二三四,无土有主”一句可能是最生涩难解的,网络上百度也有各种解读方式。两者结合,我的理解是“一二三四,无土有主”一句说的是汪精卫的结局。  5、“一二三四,无土有主”一句说的是汪精卫的结局,应该怎么解读呢?“一二三四”一句的理解:应该是缺五;蒋介石败逃台湾,毛泽东建立新中国是多少年,1949年;汪精卫死于多少年,1944年;1944年与1949年之间刚好缺了5年。“无土有主”一句的理解:毛泽东建立了新中国,蒋介石败逃台湾,都有领土;汪精卫呢,1944年就死了,是“无土”了;那“有主”该何解呢,汪精卫1944死后葬在了哪里呢,不可思议的是,竟是遵其遗愿归葬国民党总理孙文之侧,南京中山陵西南的梅花山。  二、颂曰:  一口东来气太骄,脚下无履首无毛。  若逢木子冰霜涣,生我者猴死我雕。  1、“一口东来气太骄,脚下无履首无毛”一句应指毛泽东,大家可读读《沁园春.雪》一词: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是否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2、“若逢木子冰霜涣,生我者猴死我雕”一句应指李宗仁、蒋介石、马英九三人。
  再试着把41象补充解读一下:  41象:  第四十一象 甲辰 离下离上 离  谶曰:   天地晦盲,草木蕃殖。  阴阳反背,上土下日。    颂曰:  帽儿须戴血无头,手弄乾坤何日休。  九十九年成大错,称王只合在秦州。  金圣叹曰:此象一武士握兵权,致肇地覆天翻之祸,或一白姓者平之。  ---------------------------------  个人观点:  1、《推背图》象与象之间,不是简单以时间来确定划分,而是往往以在整个历史长河中都起了重要影响的大人物或重要事件来划分,做为一象。  2、本象的核心意思是描述林彪其人的有关事项。  3、“天地晦盲,草木蕃殖”,其中“草木蕃殖”对应“林”,“天地晦盲”是说林彪的特性,因受伤造成怕光,喜欢呆在光线昏暗的房间中。  4、“阴阳反背,上土下日”,其中“上土下日”,“上土”是“十”,“下日”是“口”,合起来应该是“叶”字,指叶群;“阴阳反背”是说夫妻两人性格差异。  5、“帽儿须戴血无头,手弄乾坤何日休”,其中“帽儿须戴”、“手弄乾坤”是说林彪采取的万岁口号和手持语录;“血无头”是指林彪的最后结局,“何日休”是说何时结束的呢?  6、“九十九年成大错,称王只合在秦州”一句给出了答案。“九十九年”最生涩难解,应该理解为差一满百,百密一疏,最后一年;“秦州”是“天、水”两个意思;整句合起来理解就是,林彪的最后结局,最后一年时百密一疏出了大错,为了“称王”落得只好从山海关坐飞机叛逃。
  再试着把41象补充解读一下:  42象:  第四十二象 乙巳 艮下离上 旅  谶曰:   美人自西来,朝中日渐安。  长弓在地,危而不危。    颂曰:  西方女子琵琶仙,皎皎衣裳色更鲜。  此时浑迹居朝市,闹乱君臣百万般。  金圣叹曰:此象疑一女子当国,服色尚白,大权独揽,几危社稷,发现或在卯年,此始乱之兆也。  -------------------------------------------------  个人观点:  1、前一象是说林彪,本象是说江青。  2、“美人自西来,朝中日渐安”,注意“西来”是指从东到西,不是从西到东;整句是说江青的早年,自她到延安后毛主席的家庭生活“日渐安”。  3、“长弓在地,危而不危”,其中“危而不危”既是说江青的结局,也是说国家的命运;“长弓在地”是指一个起了关键作用的人,很生涩难解,是谁呆会结合图中的兔子一起解读,才好明白。  4、“西方女子琵琶仙,皎皎衣裳色更鲜”应该是说延安时期的江青其实很漂亮吧。  5、“此时浑迹居朝市,闹乱君臣百万般”应该是说晚年时期的江青所作所为吧。  6、本象最生涩难解的就是前述“长弓在地”,挽救了国家命运的人是谁呢?这需要结合图中的兔子来一起解读,“长弓在地”差什么,差“箭(剑)”;兔子喜欢什么怕什么,喜欢“叶”怕“鹰(英)”;所以这个“长弓在地”挽救了国家命运的人是指谁,叶剑英!
  再试着把43象重新补充解读一下,  这次关键伟人的名字不直接出现(避嫌),  看天涯能允许显示出来不?
  第四十三象 丙午 巽下离上 鼎  谶曰:   第四十三象   君非君,臣非臣。  始艰危,终克定。    颂曰:  黑兔走入青龙穴,欲尽不尽不可说。  惟有外边根树上,三十年中子孙结。  金圣叹曰:此象疑前象女子乱国未终,君臣出狩,有一杰出之人为之底定,然必在三十年之后。  --------------------------------------  个人观点:  1、要能准确解读本象的关键,就是要准确找出“黑兔走入青龙穴”中的“青龙”究竟是谁?
  本象分开一条一条的解读,  免得一起被隐藏,  难得重新打字。
  2、本象核心意思是说的毛主席之后的另一个伟人,他出生于1904年(龙年),他应该就是本象“黑兔走入青龙穴”的“青龙”。
  3、图中画的两人是他和谁?
  4、“始艰危,终克定”是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反对“两个凡是”的斗争。
  5、“黑兔走入青龙穴,欲尽不尽不可说”中的“青龙”不用说了,“黑兔”应该是指另外的一个大人物,出生于1915年(兔年)。
  6、、“黑兔走入青龙穴,欲尽不尽不可说”中的“青龙”、“黑兔”明确了,“欲尽不尽不可说”就应该是指“黑兔”之后的几任了吧。
  7、“惟有外边根树上,三十年中子孙结”,是说“黑兔走入青龙穴,欲尽不尽不可说”基本上要三十年才结束。到此应该就是后一象44象了。
  没有人知道真实意思,一万个人有一万种解释,牵强附会的硬往上面安,怎么行?只有作者本人自己明白自己。后人都在发挥想象力,佩服!
  40象:  第四十象 癸卯 巽下艮上 蛊  谶曰:  一二三四,无土有主。  小小天罡,垂拱而治。    颂曰:  一口东来气太骄,脚下无履首无毛。  若逢木子冰霜涣,生我者猴死我雕。  金圣叹曰:此象有一李姓,或服从东夷,而不能图长治久安之策,卒至旋治旋乱,有兽活禽死之意也。  ------------------------------------  @重庆小路人
15:34:02  个人观点:未发生之事,金圣叹只有大概蒙一下。此象应指1949毛泽东建立新中国;“若逢木子冰霜涣,生我者猴死我雕”应指国民党的总统,“木子”应指李宗仁,“猴”应指蒋介石,“雕”应指马英九吗?两岸统一应该有望了吧?  -----------------------------  若逢木子冰霜涣;遇到李灯辉,就传到陈水扁;冰霜涣---水的变化也,就是水扁(水变);生我者猴死我雕:孙中山(孙--猢狲也)创建民国,雕(马英九)在位8年,碌碌无为,最终将政权送给蔡,今后即使国民党再起,也只是台湾国民党了,那个中国国民党在马英九手里毁了。
  再试着把43、44两象对照起来解读一下:  第四十三象 丙午 巽下离上 鼎  谶曰:   君非君,臣非臣。  始艰危,终克定。    颂曰:  黑兔走入青龙穴,欲尽不尽不可说。  惟有外边根树上,三十年中子孙结。  金圣叹曰:此象疑前象女子乱国未终,君臣出狩,有一杰出之人为之底定,然必在三十年之后。  第四十四象 丁未 坎下离上 未济  谶曰:
  日月丽天,群阴慑服。  百灵来朝,双羽四足。    颂曰:  中国而今有圣人,虽非豪杰也周成。  四夷重译称天子,否极泰来九国春。  金圣叹曰:此象乃圣人复生,四夷来朝之兆,一大治也。  ---------------------------------------------  个人观点:  1、43象的谶曰“始艰危,终克定”部分是指反对“两个凡是”,拨乱反正;图中的两人应指这一时期的两个主要人物。  2、43象的颂曰“黑兔走入青龙穴,欲尽不尽不可说。惟有外边根树上,三十年中子孙结”部分,是指“胡、赵、江、胡”四任,大约经历了三十年,才结束了这一“青龙”时期。  3、44象开始进入一个新时期,谶曰部分“双羽”应指姓,“双”是“羽”,“四足”应是对应前面43象说的四任结束“青龙”时期一事;“丽天”呢?  4、44象的颂曰“虽非豪杰也周成”是说这一时期的主要人物虽非40象“一口东来气太骄”般的豪杰,但也是周成王一样的明君。  5、44象图中画了两人,是指本象所要包含的前后两任主要领导人物,还是指的“双羽”时期的两个主要领导人物,有待时间去验证。
  再试着把45、46象对照起来解读一下:  第四十五象 戊申 坎下艮上 蒙  谶曰:   有客西来,至东而止。  木火金水,洗此大耻。    颂曰:  炎运宏开世界同,金乌隐匿白洋中。  从今不敢称雄长,兵气全消运已终。  金圣叹曰:此象于太平之世复见兵戎,当在海洋之上,自此之后,更臻盛世矣。  第四十六象 己酉 坎下巽上 涣  谶曰:   黯黯阴霾,杀不用刀。  万人不死,一人难逃。    颂曰:  有一军人身带弓,只言我是白头翁。  东边门里伏金剑,勇士后门入帝宫。  金圣叹曰:此象疑君王昏瞆,一勇士仗义兴兵为民请命,故曰万人不死一人难逃。  --------------------------------------------------------  个人观点:  1、现在应是处于前面44象的早期,从45象起都是还未发生之事,如要解读只能是如金圣叹一样大概蒙一下。  2、45象时期应是中国(本朝)将处于鼎盛时期。谶曰“有客西来,至东而止”应指台湾回归;“木火金水,洗此大耻”是说中日关系;其中“木火金水”是解读关键,缺什么,缺“土”,一可能指海战,二可能指当时的主要人物姓与“土”相关。因为本朝不是世袭制,所以40象“脚下无履首无毛”,41象“草木蕃殖”,
  个人观点:  1、现在应是处于前面44象的早期,从45象起都是还未发生之事,如要解读只能是如金圣叹一样大概蒙一下。  2、45象时期应是中国(本朝)将处于鼎盛时期。谶曰“有客西来,至东而止”应指台湾回归;“木火金水,洗此大耻”是说中日关系;其中“木火金水”是解读关键,缺什么,缺“土”,一可能指海战,二可能指当时的主要人物姓与“土”相关。因为本朝不是世袭制,所以40象“脚下无履首无毛”,41象“草木蕃殖”, 44象“双羽四足”都对象中主要人物的姓进行了一定暗示。因此,“木火金水”一句有可能也是暗示了45象主要人物的姓。  3、45象颂曰“从今不敢称雄长”应是说的日本;但“兵气全消运已终”有可能是说的中国自己,又逐渐开始盛极而衰,直至到46象。  4、46象开始,个人观点确实无法解读了,总之就跟以前历朝历代一样,从兴到盛,从盛到衰,循环往复。
  当今网路发达,很多历史典故,比金圣叹金老时期更方便“百度”,于是试着从第1象开始,再看一遍,看能不能找出天相家李淳风在谶曰、颂曰上,遣词造句上的一些规律,以便看最后能不能对还未发生的第45—60象进行一些尝试性的解读?
  第一象 甲子 乾下乾上 乾  谶曰:   茫茫天地,不知所止。  日月循环,周而复始。    颂曰:  自从盘古迄希夷,虎斗龙争事正奇。  悟得循环真谛在,试于唐后论元机。  金圣叹曰:此象主古今治乱相因,如日月往来,阴阳递嬗,即孔子百世可知之意。红者为日,白者为月,有日月而后昼夜成;有昼夜而后寒暑判;有寒暑而后历数定;有历数而后统系分;有统系而后兴亡见矣。  --------------------------------------  个人观点:  1、此第1象系引言,与之对应的最后第60象系结束语,两象都不用过多解读。  2、“周而复始”、“虎斗龙争”都是说后来的改朝换代。
  第二象 乙丑 巽下乾上 姤  谶曰:  累累硕果,莫明其数。   一果一仁,即新即故。    颂曰:  万物土中生,二九先成实。  一统定中原,阴盛阳先竭。  金圣叹曰:一盘果子即李实也,其数二十一,自唐高祖至昭宣凡二十一主。二九者指唐祚二百八十九年。阴盛者指武曌当国,淫昏乱政,几危唐代。厥後开元之治虽是媲美贞观,而贵妃召祸,乘舆播迁,女宠代兴,夏娣继之,亦未始非阴盛之象。  ----------------------------------------------------  个人观点:  1、此第2象是对整个唐王朝的一个概述:唐朝(618年—907年),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  2、“一果一仁”即“一果一人”,共21果,即共21帝。  3、《推背图》是唐太宗李世民为推算大唐国运,下令当时两位著名的天相家李淳风和袁天罡编写的。成书时间估计应在唐太宗晚年。整书并不关注年份时间,而是关注改朝换代的帝王君臣或重要历史事件。  4、“二九先成实”个人不赞同金老的解法。个人观点:是指作者写本书时,唐王朝已经有了的二帝唐高祖和唐太宗。“九”指“九五之尊”,“二九”指二帝:唐高祖和唐太宗。“先成实”即已经成为现实。  5、“阴盛阳先竭”个人也不赞同金老的解法。个人观点:这句既是为接下来的第3象做铺垫,也是说的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武则天三人之间的关系,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都死在武则天之前。
  第三象 丙寅 艮下乾上 遁  谶曰:  日月当空,照临下土。   扑朔迷离,不文亦武。    颂曰:  参遍空王色相空,一朝重入帝王宫。  遗枝拨尽根犹在,喔喔晨鸡孰是雄。  金圣叹曰:此象主武曌当国,废中宗于房州,杀唐宗室殆尽。先武氏削发为尼,故有参遍空王之句。高宗废后王氏而立之,故有喔喔晨鸡孰是雄之兆。  ---------------------------------------  个人观点:  1、此第3象,如金老所解,就是说的武则天。不过金老的一些解法,也不完全恰当。  2、“扑朔迷离,不文亦武”一句点出了武则天的姓。  3、“参遍空王色相空,一朝重入帝王宫”说的是武则天先削发为尼,后又重入皇宫的经历。  4、“遗枝拨尽根犹在”是说的武则天几个儿子的结局。  5、“喔喔晨鸡孰是雄”是感叹,武则天从十四岁入后宫做为唐太宗的才人,到最后成为皇帝的历程。
  第四象 丁卯 坤下乾上 否  谶曰:   飞者不飞,走者不走。  振羽高冈,乃克有后。    颂曰:  威行青女实权奇,极目萧条十八枝。  赖有猴儿齐着力,已倾大树仗扶持。  金圣叹曰:此象主狄仁杰荐张柬之等五人反周为唐。武后尝梦鹦鹉两翼俱折,狄仁杰曰:武者陛下之姓也,杀二子则两翼折矣。五猴指张柬之等五人。  ---------------------------------  个人观点:  1、此第4象,如金老所解,就是说的神龙政变(也称五王政变)。  2、神龙政变,又称神龙革命、五王政变,是神龙元年(705年),太子李显、宰相张柬之、崔玄暐等大臣发动兵变,逼迫女帝武则天退位,使唐朝中宗复辟的事件。后来,唐中宗打击五大功臣的时候,先封他们为郡王,削夺他们的宰相权力。崔玄暐博陵郡王;张柬之封为汉阳郡王;敬晖平阳郡王;桓彦范扶阳郡王;袁恕己南阳郡王。所以这场政变,又称五王政变。  3、“飞者不飞,走者不走”,点明图中所画鹦鹉和猴是暗指,鹦鹉即武则天,五猴即张柬之等五王。  4、“威行青女实权奇”说武则天,“极目萧条十八枝”说武则天的几个儿子(李家后人)。  5、“赖有猴儿齐着力,已倾大树仗扶持”,说的就是神龙政变(五王政变)。
  中国人民人寿保险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您们好!  在这里给您们写这封公开信犹豫了很久,我知道写这封信您们不一定会看到。不管有几个人看到(天涯上发出瞬间就会有人看到了,网络的强大就是这样不可思议),我仍然要写这封公开信!  董事长总经理, 您们是中国人民人寿保险公司的当家人,我相信您们一定希望自己的企业能够得到客户的认可和称赞;一定希望自己的员工按照国家的法规正常运营企业;一定希望自己的企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一定不希望看到自己的企业被客户辱骂;一定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员工明明在违背国家的法规而又不思改悔;一定不希望看到自己的企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市场越来越小。但是您们坐在高位,很难查看到基层存在的问题。您们的下属为了博得您们的褒奖,常常报喜不报忧,甚至歪曲事实的原貌汇报问题,这些情况许多企业都存在,我想在您们的企业也同样存在。  我在这里给您们写这封公开信,就是要通过个人的经历,把中国人民人寿保险公司基层运作的一件保单原貌呈现给您们,通过一件你会看到多件这样的保单,如果真的全部细查一目了然。让您们知道自己企业在基层是怎样运行的,回复与否悉听尊便。  事情是这样的:  日,我携带着13万元现金去银行存款,这笔钱原来在某企业存储,因为它给的利息比银行高,当时因为这家企业停止吸储,我便取出来想存到银行。不料,却被该银行的客户经理以理财的名义办成了保险,当时他没有给我说是保险,只说是一种理财产品,收益比银行利息高,我出于对银行工作人员的信任(尤其他还是个经理,更多了一层信任),便按照他的要求在一些表上签了名,直到几年之后,我才知道是保险!下面我说说跟您们人民人寿有关联的问题:  第一,这保险是您们人民人寿的“金鼎富贵分红险”,在保单上只有我的签名,当时是那位银行客户经理说要填一些表格让我签的字,我因为对银行的信任也没有细看这些表格就签名了,认为是银行存款,心里想的很简单的。说这些看起来似乎都跟您们没联系,实际是有联系的,因为按照保险法,这些人是代表中国人民人寿保险公司来办理保险业务的,他们没有按照保险法和其他相关的法规去向客户介绍保险,反而是违背保险法(《保险法第一百一十六条)和其他保险法规向客户销售保险产品,这个违规责任最终是要您们保险公司来负的。说明当时的驻点保险人员工作不到位,没有真正为客户着想,忽悠成功的保单居多。  第二,按照2009年颁布的《人身保险新型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六条规定,保险人或保险代理人在给客户办理保险时要告诉客户38字风险提示语,并且要让客户亲自抄写,否则视为违规,保险合同送至保险公司审核时不予通过。我的保单和保险合同上除了我的签名之外,其余都不是我写的包括38字风险提示语,但是保单送到保险公司后却被通过了,我退保时要求看当时的保单,看到上面的38个字是公司的内部人员补抄,这也是明显的违规行为!为什么《管理办法》中有规定,保险人不按照执行,基层分公司看到保单存在的问题不予纠正却一路绿灯通过?这样的基层公司合格吗?应不应该处罚?  第三,按照《分红保险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九条规定,保险公司每年应该给保单持有人发送一次分红通知单,而我在五年间一份也没有收到,后来去保险公司了解,他们也承认自己没有发送!  这些都是我知道的基层保险公司明显的违规操作,因为我的保单收益最终并没有当初银行保险代理人所承诺的比银行存款利息高,我的权益受到了损害,我与保险公司交涉 ,指出这些保险公司明显违规的地方,您们这些基层办理人却拒不认错,没有丝毫的悔过之意,反而强词夺理,让客户十分气愤!还张口就说“你不就是为了钱吗”?当我问到保单存在的问题时,他们竟然丝毫没有认错之心悔改之意,却嚣张的说同客户协商是“息事宁人”。很明显这些基层办理人(包括分公司和支公司的负责人)是在为了自己的销售业绩而明知违规也再操作!而且至今拒不认错,我不知道做为公司高层的您们晓得这种情况后应该怎样对待他们的行为?  在我办理退保时发现上面这些问题后,我开始投诉,我决定用国家法律赋予我的权利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在我的维权过程中,中国人民人寿保险公司从河北分公司到下面支公司从来没有正视过自己存在的问题拒不认错?对这些违法行为不知董事长总经理怎么看?如果你们视而不见,说明整个公司是承上启下的违规,如果从严管理,工作严谨,依法治理,做为公司高层就不会姑息养奸,纵容这些违法行为:   1,五年期趸交金鼎富贵分红险,五年没有送达过一份分红通知书  我的保单是五年期趸交费,(金鼎富贵保单是号骗子让我成功签名,是五年的趸交费,到期时间是号)为什么五年中没有一次给我送达分红通知单呢?如果送达,我也许早就给你们写这封公开信了,因为我会发现了骗子的不实之词——保险收益根本没有银行利息高。  保监会关于执行《人身保险新型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有关事项的通知中明确规定必需每年寄送,为什么五年中一份没有送达呢?我的电话没变,住址没变,这说明公司的内部存在管理问题。  2,银行销售人员和我的保单上的签名不是同一个人  保单从销售到填写单子应该是一个人完成,这是为了对客户负责,责任到人。我的保单是银行的销售人员宋宝强完成让我签字,而保单销售资格应该是有资质的人员经过培训才可以上岗。等我日看到迟到了五年的分红通知书上写着销售人员是另一个保险人员王新迎时,我才恍然大悟,销售时,骗我签字的是银行人员,保单上签字的却是另一个保险公司的销售人员,当时在宋宝强身边却是站着一个人,这应该就是保险公司的人员,这说明2011年保险公司仍然在银行还有驻点人员,而此前国家已经明文规定不允许保险公司在银行有驻点人员了,基层保险公司违背国家法规来运营您们怎么看?  3,中国人民人寿保险公司河北分公司沧州支公司以及下属对于保单存在的问题拒不认错。  保单的违规是黑字落在白纸上,谁也涂改不了,我在与保险公司交涉过程中,看到这些问题给他们指出来,至今拒不认错,为什么保险公司河北分公司沧州支公司以及下属对于保单存在的问题拒不认错?为什么?  一个企业出现问题存在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错不改知错不纠,没有敢于承担问题的勇气,这才是最可悲的!  4,两次拨打客服电话投诉要求就保单存在的问题解释清楚,公开说明原因赔礼道歉,却一直置之不理。  日我第二次拨打客服电话400-8895518,这我已经是第二次拨打客服电话,要求中国人民人寿保险公司河北分公司就这张保单存在的问题给出合理的解释,就河北沧州支公司在给我解决问题过程中盛世凌人的态度,公开赔礼道歉,两次投诉得到的回复是送达了几张过期迟到的分红通知书?我不知道是客服传递投诉的错误,还是置客户投诉置之不理?如果客服转达错误,那么这个位置的客服不是新手,当时它记录的很详细,而且给我复述正确,我给了满意评价,应该是执行的环节的问题。就是你投诉我不理,看你奈何的姿态呈现,我想做为公司领导是想让中国人民人寿保险公司这棵大树繁荣的,不会愿意看到公司的形象被那些不顾公司信誉,而在客户面前耍横的下属为所欲为吧。我想,作为公司领导不会允许下属这样对待客户投诉的吧?  对于以上的问题,如果领导们觉得是问题,就追究一下问题的源头,让那些不守法规的下属们知错改过,给做个回复,该公开道歉的道歉,接受网民们的监督。如果觉得这是小题大做,尽可以置之不理,这么大的企业,一个客户的投诉不算个问题,那就让这个帖子永远挂在天涯,或者别处的博客门户网站,论坛等等。  原来想通过快递总部给领导承上,想到给客服打电话的艰难,不发怒根本不再给传达。只有依赖网络的传递了,俗语说——“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只好在这里写这封公开信了。  任何一个公司的成长都需要客户,俗话说得好:客户才是企业的衣食父母。中国人民人寿保险公司走到今天家大业大,也是一砖一石的打造,如果不能正视客户投诉的问题,知错必改有错必纠,而是遮人耳目,日久天长势会产生什么结果,我想董事长总经理会比我们普通百姓更明白!  董事长、总经理,今天给您们写这封公开信的目的,目的就是告诉您们公司基层运作的真相,怎样处理?我期待有回声。
  保单号是60
保单生效时间是日  一个被成功欺骗签字无处喊冤的客户  日
  第五象 戊辰 坤下巽上 观  谶曰:   杨花飞, 蜀道难。  截断竹萧方见日, 更无一吏乃平安。    颂曰:  渔阳鼙鼓过潼关,此日君王幸剑山。  木易若逢山下鬼,定于此处葬金环。  金圣叹曰:一马鞍指安禄山,一史书指史思明。一妇人死卧地上,乃贵妃死于马嵬坡。截断竹萧者肃宗即位,而安史之乱平。  ---------------------------------  个人观点:  1、此第5象,如金老所解,主要说的杨贵妃杨玉环。  2、“杨花飞, 蜀道难”,说的是天宝十五载(756年),安禄山发动叛乱,杨贵妃随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经马嵬驿,在马嵬驿死于乱军之中,香消玉殒。  3、“截断竹萧方见日”如金老所言,说的是肃宗即位;“更无一吏乃平安”,说的是肃宗时期,玄宗的几个亲信遭到清洗,剩下玄宗只身一人,最后“乃平安”。  4、“渔阳鼙鼓过潼关,此日君王幸剑山。木易若逢山下鬼,定于此处葬金环。”应该是说的杨贵妃之死和葬于何处。“木易”为“杨”,“金环”点出贵妃之名。
  中国的五行体系中,用青龙代指东方,白虎指西方,朱雀指南方,玄武指南方.  在干支纪年时, 青龙指甲辰 (甲属木,青色,辰为龙),黑兔指癸卯年(癸水水,黑色,卯为兔).  中国古代,干支用来纪年和纪日,用来纪月和纪时的情况只出现在算命场合.  所以 "黑兔走入青龙穴" 指这两年的交界处(实事是在干支纪年中,这两个年份确实连在一起).在未来满足这个条件的最近年份是2023~2024年.  从现在的分析来开,2023~2024年确实是个危险年,对于两岸来说,大陆属于新领导的换届年(虽说是五年一届,但是由于不能连任超过两任,实际是十年要更换).台湾也是选举年,发生冲突的概率不小.
  第六象 己巳 坤下艮上 剥  谶曰:   非都是都,非皇是皇。  阴霾既去,日月复光。    颂曰:  大帜巍巍树两京,辇舆今日又东行。  乾坤再造百姓乐,一二年来见太平。  金圣叹曰:此象主明皇还西京,至德二载九月,广平王叔郭子仪收复西京,十月收复东京,安史之乱尽弭,十二月迎上皇还西京,故云再造。  ----------------------------------  个人观点:  1、此第6象,如金老所解,主要说的是郭子仪。不过,有些地方金老解读得还不够全面。  2、  郭子仪(697年-781年),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率军勤王,收复河北、河东,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至德二年(757年),郭子仪与广平王李俶收复西京长安、东都洛阳,以功加司徒,封代国公。至德三年(758年),进位中书令。至德四年(759年),因承担相州兵败之责,被解除兵权,处于闲官。宝应元年(762年),太原、绛州兵变,郭子仪被封为汾阳王,出镇绛州,不久又被解除兵权。  广德元年(763年),仆固怀恩勾结吐蕃、回纥入侵,长安失陷。郭子仪被再度启用,任关内副元帅,再次收复长安。公元765年,吐蕃、回纥再度联兵内侵,郭子仪在泾阳单骑说退回纥,并击溃吐蕃,稳住关中。大历十四年(779年),郭子仪被尊为“尚父”,进位太尉、中书令。建中二年(781年),郭子仪去世,追赠太师,谥号忠武。  3、“非都是都,非皇是皇”,是说的郭子仪正欲北征范阳,便接到“哥舒翰败,天子入蜀,太子即位灵武”的消息,于是与李光弼率军奔赴行在。  4、“阴霾既去,日月复光”,是安史之乱平定。  5、“大帜巍巍树两京,辇舆今日又东行”,是说的收复西京长安、东都洛阳,再次收复长安。  6、“乾坤再造百姓乐,一二年来见太平”是说的郭子仪晚年,唐德宗在位前期,坚持信用文武百官,严禁宦官干政,颇有一番中兴气象。
  6、“乾坤再造百姓乐,一二年来见太平”是说的郭子仪晚年,唐德宗在位前期,坚持信用文武百官,严禁宦官干政,颇有一番中兴气象。 唐德宗即位于779年,郭子仪建中二年(781年)。
  6、“乾坤再造百姓乐,一二年来见太平”是说的郭子仪晚年,唐德宗在位前期,坚持信用文武百官,严禁宦官干政,颇有一番中兴气象。 唐德宗即位于779年,郭子仪死于建中二年(781年)。
  @exit-30 11:34:29.113  中国的五行体系中,用青龙代指东方,白虎指西方,朱雀指南方,玄武指南方.   在干支纪年时, 青龙指甲辰 (甲属木,青色,辰为龙),黑兔指癸卯年(癸水水,黑色,卯为兔).   中国古代,干支用来纪年和纪日,用来纪月和纪时的情况只出现在算命场合.   所以 "黑兔走入青龙穴" 指这两年的交界处(实事是在干支纪年中,这两个年份确实连在一起).在未来满足这个条件的最近年份是2023~2024......  —————————————  靠谱?!  
  《推背图》,  每一象之间的划分,  不是严格以时间界限来划分,  而是以出现重要的历史人物(或重大事件)来划分!
  第七象 庚午 震下乾上 无妄  谶曰:   旌节满我目,山川跼我足。  破关客乍来,陡令中原哭。    颂曰:  蝼蚁从来足溃堤,六宫深锁梦全非。  重门金鼓含兵气,小草滋生土口啼。  金圣叹曰:此象主藩镇跋扈及吐蕃入寇中原。  ----------------------------  个人观点:  1、此第7象,如金老所解,是说藩镇跋扈。具体一点,图中所画之人,应指李宝臣。  2、李宝臣(718年-781年),字为辅,原姓张,名忠志,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奚族,唐朝中期军阀。李宝臣原是安禄山部将,被其收为养子,曾率十八骑劫持太原尹,后镇守恒州。安史之乱平定后投降唐朝,被赐姓名,任命为成德节度使,统辖恒定易赵深冀六州之地。此后,李宝臣在境内整顿武备,自置官吏,不向朝廷交纳赋税,对外则与幽州、魏博等诸藩镇联结,逐步形成地方割据势力,成为河朔三镇之一。
  第八象 辛未 坤下离上 晋  谶曰:  搀枪血中土,破贼还为贼。   朵朵李花飞,帝曰迁大吉。    颂曰:  天子蒙尘马首东,居然三杰踞关中。  孤军一驻安社稷,内外能收手臂功。  金圣叹曰:此象主建中之乱。三人者,李希烈、朱泚、李怀光也。李怀光以破朱泚功,为卢杞所忌,遂反,故曰破贼还为贼。三人先後犯关,德宗乘舆播迁,赖李晟以孤军收复京城,而社稷重安矣。  ----------------------------------------------------  个人观点:  1、此第8象,如金老所解,图中所画三人,为李希烈、朱泚、李怀光。
  2、李希烈,辽西人。德宗建中二年(781年),成德节度使李宝臣之子李惟岳、魏博节度使田悦勾结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起兵反唐,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奉诏讨伐,被唐德宗加封为南平郡王,兼汉南、汉北兵马招讨使。六月,李希烈统帅大军进驻随州。时随州刺史刘长卿有诗记其事,称李希烈“问罪襄阳,军次汉东境上”,诗中还记述了政府军受到随州百姓“井税鹑衣乐,壶浆鹤发迎”的欢迎。面对征讨,梁崇义企图突围南下江陵,“以通黔、岭”,兵至随州四望山,遭唐军迎头痛击,“大败而归,乃收兵襄、邓”。李希烈从随州乘胜追击,一路击溃梁崇义部将的抵抗,直捣襄阳,梁崇义兵败自杀,割据荆、襄19年的局面方告结束。建中三年(782年),唐德宗命李希烈兼任平卢、淄青节度使,奉命征讨割据淄青的李纳,他反与李纳通谋,并与叛乱的河北藩镇朱滔、田悦等勾结,自称天下都元帅、建兴王。公元784年攻入汴州,旋称楚帝,年号武成。不久为刘洽所败,逃归蔡州,贞元二年(786年)被部将陈仙奇毒死。  3、朱泚(cǐ)(742年-784年),幽州昌平(今北京昌平南)人,唐朝中期将领、叛臣。朱泚原为幽州将领,先后效力于李怀仙、朱希彩,后被部下拥立为节度使,上任后改善幽州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先派朱滔领兵入关中参与防秋,又亲自到长安朝见,并留居长安。唐朝先后任命他为陇右节度使、凤翔节度使等要职,加封中书令、太尉。建中四年(783年),泾原兵变,朱泚被哗变的士兵拥立为帝,国号秦,年号应天。兴元元年(784年),改国号为汉,年号天皇。不久,李晟收复长安,朱泚逃往泾州,因泾原节度使田希鉴闭门不纳,只得继续西逃。在逃到彭原西城屯时,被部将杀死,时年四十三岁。  4、李怀光(729年―785年),唐朝将领。渤海靺鞨人,本姓茹,其先徙幽州,以战功赐姓李氏。他少年从军,以军功累进都虞侯。德宗初,检校刑部尚书、为宁、庆等州节度使,转邠宁、朔方节度使。奉命抵御吐蕃,吐蕃自是不敢南侵。建中三年(782年),奉命讨魏博镇田悦。次年,泾原兵变,德宗逃奔奉天。朱泚攻奉天,他前往救援,兵败朱泚,因功进副元帅、中书令。德宗因听信卢杞等人挑唆,不让他入朝,他乃联合朱泚反叛,迫使德宗逃往汉中。贞元元年(785年),兵败自杀。  5、李晟(727年-793年),字良器,洮州临潭(今属甘肃)人,唐朝宰相、军事家。  李晟原为边镇裨将,以战功累迁至右金吾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泾原四镇北庭都知兵马使,封合川郡王。后来,李晟入朝任右神策军都将。  建中二年(781年),李晟以神策先锋都知兵马使讨伐反叛的河朔三镇。建中四年(783年),泾原兵变,李晟前往奉天勤王,加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京畿、渭北、鄜坊、商华兵马副元帅。  兴元元年(784年),李晟收复长安,平定朱泚之乱,兼任凤翔、陇右、泾原三镇节度使、行营副元帅,改封西平郡王。贞元三年(787年),李晟被罢去兵权,改封太尉。  贞元九年(793年),李晟去世,追赠太师,谥号忠武。
  第九象 壬申 乾下离上 大有  谶曰:   非白非黑 ,草头人出。  借得一枝 ,满天飞血。    颂曰:  万人头上起英雄,血染河山日色红。  一树李花都惨淡,可怜巢覆亦成空。  金圣叹曰:此象主黄巢作乱,唐祚至昭宗。朱温弑之以自立,改国号梁温, 为黄巢旧党,故曰巢覆亦成空。  ------------------------------  个人观点:  1、此第9象,如金老所解,是说的黄巢。  2、黄巢(820年-884年),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西南)人,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出身盐商家庭,善于骑射,粗通笔墨,少有诗才,“黄巢五岁侍翁,父为菊花连句,翁思索未至,随口应曰:‘堪于百花为总首,自然天赐赫黄衣。’巢父怪,欲击巢。乃翁曰:‘孙能诗,但未知轻重,可令再赋一篇。’巢应之曰:‘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下》) ,但成年后却屡试不第。王仙芝起义前一年,关东发生了大旱,官吏强迫百姓缴租税,服差役,百姓走投无路,聚集黄巢周围,与唐廷官吏进行过多次武装冲突。  乾符二年(875年)六月,黄巢与兄侄八人响应王仙芝。乾符四年(877年)二月,黄巢率军攻陷郓州,杀死节度使薛崇。乾符五年(878年)王仙芝死,众推黄巢为主,号称“冲天大将军”,改元王霸。乾符六年(879年)正月,兵围广州。广明元年(880年)十一月十七日,东都留守刘允章迎黄巢军入洛阳。十二月一日,兵抵潼关。十二月十三日,兵进长安,于含元殿即皇帝位,国号“大齐”,建元金统,大赦天下。  中和四年(884年)六月十五日,黄巢败死狼虎谷。昭宗天复初年,黄巢侄子黄皓率残部流窜,在湖南为湘阴土豪邓进思伏杀,唐末农民起义结束。
  第十象 癸酉 坎下坎上 坎  谶曰:   荡荡中原 ,莫御八牛。  泅水不涤, 有血无头。    颂曰:  一后二主尽升遐,四海茫茫总一家。  不但我生还杀我,回头还有李儿花。  金圣叹曰:此象主朱温弑何皇后、宣宗、昭宗而自立,所谓一后二主也。未几为次子友所弑,是颂中第三句意。李克用之子存勖改称后唐,代父复仇,百战灭梁,是颂中第四句意。  -------------------------------------------------------  个人观点:  1、此第10象,如金老所解,主要是说朱温和李存勖。  2、朱温(852年—912年),即后梁,五代十国后梁的开国皇帝。宋州砀山人,母王氏佣食于萧县,早年参与黄巢起义,后脱离黄巢大齐政权而归唐。后被唐廷赐名朱全忠,篡唐建梁后又改名朱晃。开平元年(907年),朱温废唐哀帝李柷,自行称帝 ,建都开封,国号为“大梁”,是为梁,改元开平。自此唐朝结束了它289年的统治,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3、朱温强迫昭宗迁都洛阳后,河东李克用、凤翔李茂贞、西川王建、襄阳赵匡凝等地方实力派组成了联盟,以兴复唐室讨伐朱温为名,倡议天下共伐之。朱温决定举兵西讨,又担心昭宗会有所举动,于是决定杀死昭宗,另立新君。这年八月,他指示左龙武统军朱友恭、右龙武统军氏叔琮、枢密使蒋玄晖等人,乘夜暗之际,以入宫奏事为名,率兵进入内宫,昭宗身穿单衣绕殿柱而逃,被追上杀死,年仅三十八岁。本来还要杀何皇后,经其苦苦哀求,才免于一死。昭宗死后,朱温另立昭宗第九子李柷为帝,时年十三岁,史称唐哀帝。次年,朱温又杀死了昭宗其馀九个儿子。朱温认为唐朝的朝臣中还有不少人忠于李唐皇室,是自己建立新王朝的障碍,必须彻底铲除,才能顺利达到目的。朱温的得力谋士李振,早年屡试进士不中,因而对这些所谓衣冠大族非常痛恨,同时也痛恨科举出身的朝士,也极力主张将这些人全部杀掉。于是朱温在滑州白马驿一举屠杀裴枢为首的朝臣三十多人,李振意犹未尽,对朱温说:“此辈常自称是清流,应当投入黄河,使之变为浊流!”朱温大笑,立即命人把这些尸体投入滚滚黄河。史称这次事变为“白马驿之祸”。李唐皇朝经此一变,已经完全失去了统治基础,唐哀帝虽仍在位,实际上已经等于亡国。天祐四年(907年)四月,朱温在表面上由唐宰相张文蔚率百官劝进之后,正式即皇帝位,更名为朱晃,改元开平,国号大梁。升汴州为开封府(今河南开封),建为东都,而以唐东都洛阳为西都。废 17 岁的昭宣帝为济阴王,迁往曹州济阴囚禁。次年二月,将其杀害。  4、养子“朱友文妇王氏色美,帝(朱温)尤宠之,虽未以友文为太子,帝意常属之”。朱温病重时,打算把朱友文从东都召来洛阳付以后事。其亲子“友珪妇亦朝 夕侍帝侧,知之,密告友珪曰:‘大家(指朱温)以传国宝付王氏怀往东都,吾属死无日矣!’”朱友珪随即利用他掌握的宫廷宿卫侍从及其亲信韩勍所部牙兵发动宫廷政变,“中夜斩关入”,“友珪仆夫冯廷谔刺帝腹,刃出于背。友珪自以败毡裹之,瘗于寝殿”。这样,朱温最后于乾化二年(912)六月被亲子友珪所害,终年 61 岁。  5、唐庄宗李存勖(885年-926年),沙陀族,山西应县人,本为朱邪氏,小名亚子,后唐李克用的长子,后唐开国皇帝。
  第十一象 甲戌 兑下坎上 节  谶曰:   五人同卜,非禄非福。  兼而言之,喜怒哀乐。    颂曰:  龙蛇相斗三十年,一日同光直上天。  上得天堂好游戏,东兵百万入秦川。  金圣叹曰:此象主伶人郭从谦作乱,唐主为流矢所中。  ----------------------------------------------------  个人观点:  1、此第11象,如金老所解,主要是说的李存勖和郭从谦。  2、李存勖是战场上的巨人,政治上的矮子。称帝后,他认为父仇已报,中原已定,不再进取,开始享乐。他自幼喜欢看戏、演戏,即位后,常常面涂粉墨,穿上戏装,登台表演,不理朝政,并自取艺名为“李天下”。  3、公元926年,李存勖听信宦官谗言,冤杀了大将郭崇韬。另一战功卓著的大将李嗣源也险遭杀害。是年三月,李嗣源在将士们的拥戴下,率军进入汴京,准备自立为帝。李存勖得讯忙拿出内府的金帛赏给洛阳的将士,逼他们开赴汴水。军到中牟县,听说李嗣源已进入汴京。李存勖知道大势已去,急返洛阳,路上兵士逃走一半。回到洛阳后,他试图抵抗李嗣源的进攻。四月,李嗣源先锋石敬瑭带兵逼进汜水关(河南荥阳汜水镇),李存勖决定自己率军去扼守。丁亥日,军队按照他的命令在宫门外等候出发,李存勖正用早餐。这时,被提升为从马直(李存勖亲军)指挥使的伶人郭从谦趁军队都调到城外候命之机发动兵变,带着叛乱的士兵乱杀乱砍,火烧兴教门,趁火势杀入宫内,在混乱中射死了前来带领侍卫抵抗的李存勖。  4、郭从谦从军使(基地司令)擢升到指挥使。从谦平时视郭崇韬为叔父,又是睦王李存义的养子,郭崇韬和李存义先後被李存勖冤杀,郭从谦大恨,准备复仇。同光四年(926年),郭从谦发动兵变,打进宫城,焚兴教门,庄宗的近臣多数逃逸,仅王全斌等十几个人抵抗,混战中唐庄宗被乱箭射中,王全斌将其扶至绛霄殿,直到庄宗死去,大恸而去。一个伶人拣了些丢弃的乐器放在李存勖的身上点火焚屍。
  第十二象 乙亥 震下坎上 屯  谶曰:   块然一石,谓他人父。  统二八州,已非唐土。    颂曰:  反兆先多口,出入皆无主;  系铃自解铃,父亡子亦死。  金圣叹曰:此象主石敬塘求救于契丹。唐主遣张敬达讨石敬塘,敬塘不得已,求救于契丹,事之以父礼,贿以幽蓟十六州。晋帝之立国契丹功也,然卒以契丹亡,故有系铃解铃之兆。  ---------------------------------  个人观点:  1、此第12象,如金老所解,主要是说石敬瑭。  2、石敬瑭(892年4月20日—942年9月11日),即后晋高祖,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开国皇帝,是为(后)晋高祖。年轻时朴实稳重,寡言笑,喜兵书,重李牧、周亚夫之行事,隶属李克用义子李嗣源帐下,时后梁朱温与李克用、李存勖父子争雄,石敬瑭冲锋陷阵,战功卓著。  后唐末帝李从珂继位后,石敬瑭时为河东节度使,双方互相猜忌。清泰三年(936年),石敬瑭起兵造反,后唐军兵围太原,石敬瑭向契丹求援,割让幽云十六州,并甘做“儿皇帝”。随后在契丹援助下,石敬瑭称帝灭后唐,定都汴梁,改国号为“晋”,史称后晋。
  第十三象 丙子 离下坎上 既济  谶曰:  汉水竭, 雀高飞。  飞来飞去何所止,高山不及城郭低。    颂曰:  百个雀儿水上飞,九十九个过山西。  惟有一个踏破足,高栖独自理毛衣。  金圣叹曰:此象主周主郭威夺汉自立。郭威少贱,世称之曰郭雀儿。  -----------------------------------------------  个人观点:  1、此第13象,如金老所解,主要是说的郭威。  2、郭威(904年-954年),后周,邢州尧山(今河北隆尧)人,五代时期后周王朝建立者,951年—954年在位。[1]
曾为后汉的邺都留守,后汉隐帝嫌“厌为大臣所制”,派人前往邺都去谋杀郭威,以激起了郭威反叛。950年冬郭威发兵南向,攻入开封,推翻了后汉王朝,951年2月13日,即位建元,国号周,史称后周。
  第十四象 丁丑 离下兑上 革  谶曰:   石榴漫放花,李树得根芽。  枯木逢春只一瞬,让他天下自荣华。    颂曰:  金木水火土已终,十三童子五王公。  英明重见太平日,五十三参运不通。  金圣叹曰:此象主周世宗承郭威受命为五代之终,世宗姓柴名荣,英明武断,勤於为治,惜功业未竟而殂。五代共五十三年,凡八姓十三主,颂意显然。  ------------------------------------  个人观点:  1、此第14象,如金老所解,是说柴荣其人和总结五代。  2、后周世宗柴荣(921年10月27日-959年7月27日),是五代时期后周皇帝,在位六年。邢州尧山柴家庄(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人,祖父柴翁、父柴守礼是当地望族。柴荣从小在姑丈郭威家长大,因谨慎笃厚被郭威收为养子,年轻时曾随商人颉跌氏在江陵贩茶,对社会积弊有所体验。史载其“器貌英奇,善骑射,略通书史黄老,性沉重寡言”。951年,郭威建立后周,委任柴荣治理澶州,其境“为政清肃,盗不犯境”。954年,郭威驾崩,柴荣继位为帝。  3、五代是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公元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篡后周建立北宋,五代结束。
  第十五象 戊寅 离下震上 丰  谶曰:  天有日月,地有山川。   海内纷纷,父后子前。    颂曰:  战事中原迄未休,几人高枕卧金戈。  寰中自有真天子,扫尽群妖见日头。  金圣叹曰:此象主五代末造,割据者星罗棋布,惟吴越钱氏稍图治安,南唐李氏略知文物,馀悉淫乱昏虐。崛起,拯民水火。小名香孩儿,手执帚着,扫除群雄也。  -------------------------------------------  个人观点:  1、此第15象,如金老所解,是说的五代之外的十国。  2、  十国(891年——979年)是在唐朝之后,与五代几乎同时存在的十个相对较小的割据政权的统称。其中南方有九个,即吴、南唐、吴越、楚、前蜀、后蜀、南汉、南平(荆南)、闽,北方北汉。  江南以吴国最强,而后被李昪篡位,建国南唐,其次有吴越与闽国等。湖广则被荆南、楚国与南汉等占据。南唐国力最强,先后攻灭闽国、楚国,但多次用兵使得国力衰退,最后败于后周。蜀地有前蜀、后蜀,国家富强,是仅次于南唐的强国,然而耽于安乐,最后亡于中原。北汉是惟一在北方的十国,是后汉刘氏后裔所建。赵匡胤建立宋朝(史称北宋)后,与其弟宋太宗相继扫荡群雄,于979年统一除交州与幽云十六州外的中国本土地区,十国结束。  唐朝灭亡之后,中国历史再一次进入了大分裂时代。在北方广大地区,军阀混战的结果是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较强大的王朝。与此同时,南方各地出现过九个相对较小的割据政权,即:吴、南唐、吴越、楚、前蜀、后蜀、南汉、南平及闽,加上北方的北汉,是为十国。十国的特征是:除了北汉,九国尽在南方:出现的时间,先后参差不齐;建国之地,有相承、有独立:版图大小不等,相差悬殊;存在的时间,一般都比五代各朝长;领袖名号,称帝、称王不一。
  第十六象 己卯 离下坤上 明夷  谶曰:   天一生水,姿禀圣武。  顺天应人,无今无古。    颂曰:  纳土姓钱并姓李,其余相次朝天子。  天将一统付真人,不杀人民更全嗣。  金圣叹曰:此象主宋受禅汴都,天下大定,钱李二氏相率归化,此一治也。  ------------------------------  个人观点:  1、此第16象,如金老所解,主要是说宋。  2、宋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宋朝开国皇帝。  后唐明宗天成年间(927年3月21日)生于洛阳夹马营,祖籍涿郡,父亲赵弘殷,母亲杜氏。赵匡胤于后汉隐帝时投奔郭威,其后郭威废汉建周,得任东西班行首,始入宦途。后从征南唐,多有功绩。   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周世宗柴荣于北征回京后不久驾崩,逝世前任命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掌管殿前禁军。次年(960年)元月初一,北汉及契丹联兵犯边,时任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的赵匡胤受命前往御敌。 初三夜晚,大军于京城汴梁东北二十公里的陈桥驿发生哗变,将士于隔日清晨拥立赵匡胤为帝,史称“陈桥兵变”。大军随即回师京城,后周恭帝柴宗训禅位,赵匡胤登基,改元建隆,国号“宋”,史称“宋朝”、“北宋”。  3、“纳土姓钱并姓李,其余相次朝天子”,是说的荆湖、后蜀灭亡后,南唐(李)、吴越(钱)臣服。
  40象:  第四十象 癸卯 巽下艮上 蛊  谶曰:  一二三四,无土有主。  小小天罡,垂拱而治。    颂曰:  一口东来气太骄,脚下无履首无毛。  若逢木子冰霜涣,生我者猴死我雕。  金圣叹曰:此象有一李姓,或服从东夷,而不能图长治久安之策,卒至旋治旋乱,有兽活禽死之意也。  ------------------------------------  @重庆小路人
15:34:02  个人观点:未发生之事,金圣叹只有大概蒙一下。此象应指1949毛泽东建立新中国;“若逢木子冰霜涣,生我者猴死我雕”应指国民党的总统,“木子”应指李宗仁,“猴”应指蒋介石,“雕”应指马英九吗?两岸统一应该有望了吧?  -----------------------------  这像说的是民国时代 一口东来 口中加一既是日 这是说民国时日本侵华 脚下无履即为赤(脚) 第二句说的是毛带领的一帮泥腿子(即赤脚者) 木子是李宗仁没错 猴者为猿猴 猢狲 指袁世凯和孙中山 雕者因为还未发生 不敢断言 可能是(马)鹰鹫或(蔡)鹰 (文)。
  第十七象 庚辰 坎下坤上 师  谶曰:   声赫赫,干戈息。  扫边氛,奠邦邑。    颂曰:  天子亲征乍渡河,欢声百里起讴歌。  运筹幸有完全女,奏得奇功在议和。  金圣叹曰:此象主宋真宗澶渊之役。景德元年,辽大举入侵,寇准劝帝亲征,乃幸澶渊。既渡河,远近望见卸盖皆踊跃呼万岁,声闻数十里,契丹夺气,遂议和。  ------------------------------  个人观点:  1、此第17象,如金老所解,主要是说的澶渊之盟,图中所画二人应是宋真宗和曹利用(非寇准)。  2、澶渊之盟是北宋与辽经过多次战争后所缔结的一次盟约。  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至澶州督战。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城下射杀辽将萧挞览(一作凛)。辽害怕腹背受敌,提出和议。宋真宗畏敌,历来主张议和,先通过降辽旧将王继忠与对方暗通关节,后派曹利用前往辽营谈判,于十二月间(1005年1月)与辽订立和约,规定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因澶州在宋朝亦称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  3、曹利用(?—1029年),字用之,赵州宁晋(今河北宁晋)人,北宋大臣、将领。官至宰相,澶渊之盟签订时宋朝的代表。景德元年(1004年),辽国南侵,宋真宗亲征,驻澶州(今河南濮阳),宋军射杀辽国主帅挞览,曹利用以阁门祇使、崇仪副使至辽国兵营议和,拒绝割地要求,达成和议,史称“澶渊之盟”。
  第十八象 辛巳 艮下艮上 艮  谶曰:   天下之母,金刀伏兔。  三八之年,治安巩固。    颂曰:  水旱频仍不是灾,力扶幼主坐灵台。  朝中又见钗光照,宇内承平氖象开。  金圣叹曰:此象主仁宗嗣立,刘太后垂帘听政。旁有一犬,其惟狄青乎。  -------------------------------------------------  个人观点:  1、此第18象,如金老所解,主要是说的刘太后刘娥。  2、献明肃皇后,名刘娥(968年1月28日~日),是宋真宗赵恒的皇后,宋朝第一位摄政的太后,功绩赫赫,常与汉之吕后、唐之武后并称,史书称其“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乾兴元年(1022)二月甲寅,54岁的宋真宗赵恒病逝于延庆殿,遗诏曰:太子赵桢即位,皇后刘氏为皇太后,杨淑妃为皇太妃,军国重事“权取”皇太后处分。而小皇帝赵桢这时只有十一岁,实际上就是由刘娥处理政务。
  第十九象 壬午 离下艮上 贲  谶曰:   众人嚚嚚 ,尽入其室。  百万雄师 ,头上一石。    颂曰:  朝用奇谋夕丧师,人民西北尽流离。  韶华虽好春光老,悔不深居坐殿墀。  金圣叹曰:此象主神宗误用安石,引用群邪,致启边衅,用兵西北,丧师百万。熙宁初,王韶上平戎三策,安石惊为奇谋,力荐于神宗,致肇此祸。  ---------------------------------------------  个人观点:  1、此第19象,如金老所解,主要是说的宋神宗和王安石。  2、宋神宗赵顼[xū](公元日―公元日),初名仲针,宋英宗长子,生母高皇后,北宋第六位皇帝。  公元1064年(治平元年)封光国公,后进封淮阳郡王、颍王。公元1066年(治平三年)立为皇太子,次年即帝位,是为宋神宗,时年20岁。公元1067年(治平四年),赵顼即位,由于对疲弱的政治深感不满,且他素来都欣赏王安石的才干,故赵顼即位后立即命王安石推行变法,以期振兴北宋王朝,史称“王安石变法”(又称“熙宁变法”)。公元1085年(元丰八年),赵顼在福宁殿去世,享年38岁 ,共在位18年,庙号神宗,谥号为英文烈武圣孝皇帝,葬于永裕陵。  3、公元1085年(元丰八年)正月初,雄心大志的宋神宗赵顼由于对西夏战事的惨败,精神上受到沉重的打击,病情恶化。大臣们乱成一团,王珪等人开始劝赵顼早日立储。赵顼此时已经有不祥的预感,无奈地点头同意了。神宗六子赵佣,改名为“煦”,被立为太子,国家大事由皇太后暂为处理。赵顼一生都在追寻自己的理想,他希望重建强盛的国家,再造汉唐盛世。当这些梦想破灭之时,赵项也走到了人生的尽头。同年年三月,年仅38岁的神宗赵顼带着深深的遗憾离开了这个世界。
  第二十象 癸未 离下乾上 同人  谶曰:  朝无光,日月盲。   莫与京,终旁皇。    颂曰:  父子同心并同道 ,中天日月手中物。  奇云翻过北海头 ,凤阙龙廷生怛恻。  金圣叹曰:此象主司马光卒,蔡京父子弄权,群小朋兴,贤良受锢,有日月晦盲之象。  ---------------------------------------------  1、此第20象,如金老所解,主要是说的蔡京。  2、蔡京(日-日),字元长,北宋权相之一、书法家。北宋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岭(今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枫亭镇东宅村)人,熙宁三年进士及第,先为地方官,后任中书舍人,改龙图阁待制、知开封府。崇宁元年(1102),为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右相),后又官至太师。蔡京先后四次任相,共达十七年之久,四起四落堪称古今第一人。蔡京兴花石纲之役;改盐法和茶法,铸当十大钱。北宋末,太学生陈东上书,称蔡京为“六贼之首”。宋钦宗即位后,蔡京被贬岭南,途中死于潭州(今湖南长沙)。
  ㄧ个时代的开始,44是一个时代的结束,归根就是圣李,当皇帝易,称圣难,谁愿惨败?有客西来,来送死,这两个很玄。  
  第二十一象 甲申 兑下艮上 损  谶曰:  空厥宫中,雪深三尺。   吁嗟元首,南辕北辙。    颂曰:  妖氛未靖不康宁 ,北扫烽烟望帝京。  异姓立朝终国位 ,卜世三六又南行。  金圣叹曰:此象主金兵南下,徽宗禅位。靖康元年十一月,京师陷,明年四月,金以二帝及宗室妃嫔北去,立张邦昌为帝。卜世三六者,宋自至徽钦,凡九世,然则南渡以后又一世矣。  -------------------------------------  个人观点:  1、此第21象,如金老所解,主要是说的北宋灭亡。图中所画三人应为:宋徽宗、宋钦宗和张邦昌三人。  2、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掳走徽钦二帝及皇族470多人,及文武百官2000多人北归,又立张邦昌为大楚皇帝。
  第二十二象 乙酉 兑下离上 睽  谶曰:  天马当空 ,否极见泰。   凤凤淼淼 ,木冓大赖。    颂曰:  神京王气满东南,祸水汪洋把策干。  一木会支二八月,临行马色半平安。  金圣叹曰:此象乃康王南渡。建都临安,秦桧专权,遂成偏安之局。当时之史实鉴之。木冓,康王名构。一木会支二八月者汉奸也,木会即合为桧,春之一半,秋之一半,可合成秦字,妙之王也。  ---------------------------------  个人观点:  1、此第22象,如金老所解,主要是说的赵构和秦桧。  2、靖康二年(1127年)五月初一,金兵俘徽、钦二宗北去后,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改元建炎,成为南宋第一位皇帝。  3、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秦桧逃回临安,力主宋金议和。
  第二十三象 丙戌 兑下乾上 履  谶曰:   似道非道 ,乾沉坤黯。  祥光宇内 ,一江断楫。    颂曰:  胡儿大张挞伐威 ,两柱擎天力不支。  如何兵火连天夜 ,犹自张灯作水嬉。  金圣叹曰:此象主贾似道擅权,蔡蒙吉、文天祥辈不能以独力支持宋室。襄樊围急,西子湖边似道犹张灯夜宴,宋室之亡其宜也。  --------------------------------  个人观点:  1、此第23象,如金老所解,主要是说的贾似道。图中所画之人也应是贾似道。  2、贾似道(),字师宪,号悦生,南宋晚期权相。
  黑兔走入青龙穴,欲尽不尽不可说。  唯有外边根树上,三十年中子孙结。  ===  蒋介石和日本帝国主义都妄图称霸中国,如同黑兔坐上青龙那个位置。  那个位置能是随便坐的吗? 所以总感觉使力使唤不出来。  而苏联传来了马列主义,这种主义和北大师生一起,孕育出来了中共。中共花了28年时间夺取天下。(外边根树上)  若按照毛泽东1919年毕业去社会历练算起,掌握中国政权,正好花了30年。  这30年里面,锻炼出来了一个成熟的政党。这个政党转型做其他事情,所以叫做 子孙结。
  第四十三象 丙午 巽下离上 鼎  谶曰:   第四十三象   君非君,臣非臣。  始艰危,终克定。    颂曰:  黑兔走入青龙穴,欲尽不尽不可说。  惟有外边根树上,三十年中子孙结。  金圣叹曰:此象疑前象女子乱国未终,君臣出狩,有一杰出之人为之底定,然必在三十年之后。  --------------------------------------  个人观点:  1、只有把这第43象的理解统一了,才能清晰地认识到现在刚好开始第44象。  2、39、40、41、42、43、44这几象,可能很多人认为次序被打乱了,理解起来很混乱。  3、其实这几象,描述的脉络是非常清楚的。39象说的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和日本投降;40象说的是毛泽东、蒋介石、汪精卫三人争天下,毛泽东最后建立新中国;41象说的林彪其人及其结局;42象说的江青其人及其结局。(《推背图》是以主要历史人物为线索)  4、43象说的是毛之后另一个伟人第二代领导核心邓,他的实际影响时期还应包含第三代、第四代,大约从共三十年。  5、“君非君,臣非臣”说的就是第二代领导核心邓他虽然没有担任最高领导职务(日至13日,中共十二届一中全会召开,选举邓小平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决定他任中央军委主席),但他恰好就是第二代领导核心。  6、“始艰危,终克定”说的应该是拨乱反正,反对“两个凡是”。  7、“黑兔走入青龙穴,欲尽不尽不可说”说的应该是,青龙指邓出生于1904年(龙年),黑兔指耀邦出生于1915年(兔年)。这一青龙时期,实际影响大约30年,共四任(胡、赵、江、胡)即后一象44象“双羽四足”一句里面“四足”的意思。  8、“惟有外边根树上,三十年中子孙结”说的就是,要到30年后的第44象“双羽四足”时的“双羽”时期,才结束了这第43象描述的青龙时期。
  9、图中画的两人,应该是第二代领导核心邓,与他之前第一代、第二代之间过渡的华。
  10、“三十年中子孙结”一句,“三十年”指,“子孙结”指整个青龙时期实际包括了第二、三、四代核心时期(共三代)。
  回过头接着看第24象:  第二十四象 丁亥 兑下巽上 中孚  谶曰:   山崖海边,不帝亦仙。  二九四八,於万斯年。    颂曰:  十一卜人小月终 ,回天无力道俱穷。  干戈四起疑无路 ,指点洪涛巨浪中。  金圣叹曰:此象主帝迁山,元令张弘范来攻,宋将张世杰兵溃,陆秀夫负帝赴海,宋室以亡。  ----------------------------------  个人观点:  1、此第24象,如金老所解,主要说的是南宋灭亡。  2、1276年蒙元军攻占南宋行在临安(今杭州),俘5岁的南宋皇帝恭宗。德祐二年(1276年)二月初五,临安城里举行和平受降仪式,赵隰正式退位,但赵隰的哥哥赵昰和弟弟赵昺被大臣保护逃出临安。  后来,南宋残馀势力陆秀夫、文天祥和张世杰等人连续拥立了两个幼小的皇帝(端宗、幼主)。 蒙元对小皇帝穷追不舍,宋廷不断逃亡至南方,经过粤地。赵昰在福州即位,是为端宗,改元景炎(1276年)。但是,小朝廷内部斗争不断,景炎元年十一月,蒙军逼近福州,十一月十五日,朝臣陈宜中、张世杰护送赵昰和赵昺乘船南逃,从此小朝廷只能海上行朝。  “宋末三杰”陆秀夫图册景炎三年(1278年)春,小朝廷抵达雷州。四月十五日,年仅十一岁的赵昰去世。陆秀夫与众臣拥戴赵昺为帝,改元祥兴(1278年)。逃至新会至南海一带。文天祥在海丰兵败被俘,张世杰战船沉没,在蒙军猛攻下,雷州失守,小朝廷迁往崖山。蒙元将领汉人张弘范领军紧追在后,对崖山发动总攻,宋军无力战斗,全线溃败,史称崖门海战。走投无路的南宋终于在日,随着赵昺随陆秀夫及赵宋皇族八百馀人集体跳海自尽,至此南宋彻底灭亡。
  第二十五象 戊子 艮下巽上 渐  谶曰:   北帝南臣 ,一兀自立。  斡离河水 ,燕巢捕"麦戈"。    颂曰:  鼎足争雄事本奇,一狼二鼠判须臾。  北关锁钥虽牢固,子子孙孙五五宜。  金圣叹曰:此象主元称帝离河,名铁木真,元代凡十主。斧铁也,柄木也,斧柄十段即隐十主之意。  ---------------------------------------  个人观点:  1、此第25象,如金老所解,主要是说的元朝概况。  2、元朝(1271年—1368年)是由蒙古族建立的征服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传五世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
  3、“ 北帝南臣 ,一兀自立”一句,“一兀”即元,说的是元朝建立。  4、“斡离河水 ,燕巢捕‘麦戈’”一句,非常生涩难解,个人认为是说的“南坡之变”。元英宗即位后,决意改革朝政,因朝政被权相铁木迭儿及其党羽把持,难以推行。至治二年(1322年),铁木迭儿死,元英宗起用太常礼仪院使拜住为中书右丞相,开始推行新政,同时处死铁木迭儿之子八思吉思,并追查其党羽。以御史大夫铁失为首的余党很震恐,于是密谋政变。至治三年(1323年)八月五日,元英宗与拜住自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南返大都(今北京),途经南坡店(上都西南三十里)驻营。当日夜晚,铁失与铁木迭儿之子锁南、知枢密院事也先帖木儿、大司农失秃儿等十六人发动政变,以阿速卫军为外应,杀死元英宗和拜住。  5、“鼎足争雄事本奇,一狼二鼠判须臾”一句,说的是宋、辽、金、蒙古之间争夺天下的过程。“一狼”指蒙古,“二鼠”指辽和金。  6、“北关锁钥虽牢固,子子孙孙五五宜”一句,说的是元朝的结局。
  按照前面卦象的时间跨度来看 现在应处在第42像时期,美人当然指西方了 其他指证自己领会
10到20年后可能会进入43像 这个社会应有变革
  基本是50-60年一卦,主要是卦一些影响历史进程的大事,有些事情 像台湾、林彪、江青、胡耀邦等都不应该在卦上,因为这类事情对于我们当代人来说是大事,但放在历史长河里只是一些小事,近60年来,翻天覆地或者说值得载入历史的有开国、文革、毛周执政、邓翻案结束文革、中国全盘西化等,充其量只有这些会反映在卦上
  第二十六象 己丑 震下震上 震  谶曰:  时无夜,年无米。   花不花,贼四起。    颂曰:  鼎沸中原木木来,四方警报起边垓。  房中自有长生术,莫怪都城彻夜开。  金圣叹曰:此象主顺帝惑西僧房中运气之术,溺於娱乐,以致刘福通、徐寿辉、方国珍、明玉珍、张士诚,陈友谅等狼顾鸱张,乘机而起。宦官朴不花、壅不上闻,至徐达、常遇春直入京师,都城夜开,毫无警备。有元一代,竟丧於淫僧之手,不亦哀哉。刘福通立韩林儿为帝,故曰木木来。  ---------------------------------------  个人观点:  1、此第26象,如金老所解,说的是元末顺帝时期农民起义和元朝灭亡。  2、“时无夜,年无米。 花不花,贼四起”,应是说的元末农民起义。  3、“鼎沸中原木木来,四方警报起边垓”,其中“木木”很生涩难解,个人认为是指顺帝时期的孛罗帖木儿和扩廓帖木儿两人。孛罗帖木儿和另一系军阀扩廓帖木儿均卷入了元末宫廷的党争。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孛罗贴木儿打着“清君侧”的名义,攻入大都,太子流亡到王保保的属地太原。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皇太子领军进攻京师,孛罗贴木儿战败,被元顺帝密遣人刺杀。扩廓帖木儿和孛罗帖木儿的斗争还牵涉到朝中元顺帝和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的争端。  4、“房中自有长生术,莫怪都城彻夜开”一句,说的是顺帝迷恋密宗修炼“大喜乐”,导致到最后,不得不在夜里,大都健德门开,顺帝与皇太子、后妃及一百多名大臣出奔上都,元朝在中原统治结束。
  第二十七象 庚寅 坤下震上 豫  谶曰:   惟日与月,下民之极。  应运而兴,其色曰赤。    颂曰:  枝枝叶叶现金光,晃晃朗朗照四方。  江东岸上光明起,谈空说偈有真王。  金圣叹曰:此象主明登基。曾为皇觉寺僧,洪武一代海内熙洽,治臻大平。  ---------------------------  1、此第27象,如金老所解,说的是朱元璋建立明朝。  2、“惟日与月,下民之极”,“日与月”为“明”,“下民之极”是指朱元璋的出生。朱元璋在兄妹中是大难不死的最小的孩子,除了最大的孩子外,其余孩子都因无力抚养而送人或嫁出。由于家里贫困无法读书,从小就给村里的地主放牛为生。  3、“应运而兴,其色曰赤”,是指朱元璋应运建立明朝,“赤”指红色“朱”解。
  第二十八象 辛卯 坎下震上 解  谶曰:   草头火脚 ,宫阙灰飞。  家中有鸟 ,郊外有尼。    颂曰:  羽满高飞日,争妍有李花。  真龙游四海,方外是吾家。  金圣叹曰:此象主燕王起兵,李景隆迎燕兵入都,宫中大火,建文祝发出亡。  -----------------------------------------------  个人观点:  1、此第28象,如金老所解,说的是“靖难之役”。  2、靖难之役,又称靖难之变、奉天靖难,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死后不久爆发的一场政变。   明朱元璋把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势力日益膨胀。因太子朱标早死,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年号建文,是为建文帝。建文帝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决定先削那些力量较小的藩王,于是首先袭执周王朱橚,把他废为庶人,又拘代王朱桂于大同,囚齐王朱榑于京师,湘王朱柏自焚死。与此同时,也在北平周围及城内部署兵力,又以防边为名,把明第四子燕王朱棣的护卫精兵调出塞外戍守,准备削除燕王。
  建文帝以为准备停当了,便秘密下令擒拿朱棣,但是没有成功,再加上削藩措施严重威胁藩王利益,坐镇北平的朱棣于1399年(建文元年)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   建文帝无大将可用,只好起用幸存的老将耿炳文统兵北伐,又派李景隆继续讨伐,而建文帝也缺乏谋略,致使主力不断被歼。朱棣以北平(今北京)为基地,适时出击,灵活运用策略,经几次大战消灭官军主力,最后乘胜进军,于1402年(建文四年)攻下帝都应天(今江苏南京)。战争历时四年(年)。 战乱中建文帝下落不明,或说于宫中自焚死,或说由地道逃去,隐藏于云、贵一带为僧。 同年,朱棣即位,就是明太宗,嘉靖时期改为明成祖。  第二年,改元永乐,改北平为北京。1421年,迁都北京,称北京为京师,南京为留都。
  @空山秋冥
13:18:08  按照前面卦象的时间跨度来看 现在应处在第42像时期,美人当然指西方了 其他指证自己领会
10到20年后可能会进入43像 这个社会应有变革  -----------------------------  43可能是朝代变迁,黑兔--草民,上有狐狸,饿狼,猛虎。青龙---左青龙右白虎,斧头在腰间..草民走入帮会头领的老窝(不是攻打或闯入)。平时戒备森严,不得靠近,更不用说进入了。参看潜逃俄国的乌克兰总统的豪华老窝。后边3句也不难解了。
  百度上就有,还用你来解释?到现在没被封,也只能说你的理解太次了。  
  黑免走入青龙穴
显然有大变故
至于怎么变
  @空山秋冥
13:26:35  基本是50-60年一卦,主要是卦一些影响
进程的大事,有些事情 像台湾、林彪、江青、胡耀邦等都不应该在卦上,因为这类事情对于我们当代人来说是大事,但放在
长河里只是一些小事,近60年来,翻天覆地或者说值得载入
的有开国、文革、毛周执政、邓翻案结束文革、中国全盘西化等,充其量只有这些会反映在卦上  -----------------------------  还是要有对社会的深刻认识,才能解析出来。  毕竟前人不大可能精确预测后来的事情,但能预测一些主要脉络。  所以结束文革,投靠美国,确实会有体现。像林彪、江青、湾湾这种事情肯定不会有。  而且文革时好时坏、改开是好是坏,也要放在历史的长河中才能看清楚。就好比王明上台,七八年都认为他有道理呢。但时间一长,自然证明这种人没道理。所以如今看起来有道理的事情,放在历史长河中,不过是一种小玩意。
  @空山秋冥
20:20:19  黑免走入青龙穴
显然有大变故
至于怎么变
'  -----------------------------  黑兔是指蒋介石或者日寇。  青龙穴,自然是中国领导人这种岗位。青龙,你去查查对这个词的解释。
  作者:dAi005 时间: 16:58:57    百度上就有,还用你来解释?  ==========================================  一、呵呵,至于“百度”之理由,前面已有解释哈:  楼主:重庆小路人 时间: 08:42:14    当今网路发达,很多历史典故,比金圣叹金老时期更方便“百度”,于是试着从第1象开始,再看一遍,看能不能找出天相家李淳风在谶曰、颂曰上,遣词造句上的一些规律,以便看最后能不能对还未发生的第45—60象进行一些尝试性的解读?   二、反复说:  1、《推背图》的特点,不是简单以时间来分象,而是以朝代的建立、灭亡、重大政变、重要战争等主要事件,和其中涉及到的关键人物,来分象。  2、《推背图》的谶曰、颂曰、图形三部分,往往用了一些隐语,但每象隐语用法不完全相同,百度已经发生并被验证的历史典故,就是想看能不能推敲出相关隐语的用法特点。以便看最后能不能对正在开始的44象,和还未发生的第45—60象进行一些尝试性的解读?  三、我们就以前面刚百度了的第28象为例,大家看看谶曰、颂曰、图形三部分的隐语,看看自己觉得应该怎么解读,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试试。抛砖引玉,说说我个人的解法(还不全),供大家指正和参考。  楼主:重庆小路人 时间: 16:00:58     第二十八象 辛卯 坎下震上 解  谶曰:   草头火脚 ,宫阙灰飞。  家中有鸟 ,郊外有尼。      颂曰:  羽满高飞日,争妍有李花。  真龙游四海,方外是吾家。  金圣叹曰:此象主燕王起兵,李景隆迎燕兵入都,宫中大火,建文祝发出亡。  ---------------------------------------  个人观点:  1、此第28象,如金老所解,说的是“靖难之役”。  2、靖难之役,又称靖难之变、奉天靖难,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死后不久爆发的一场政变。   明朱元璋把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势力日益膨胀。因太子朱标早死,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年号建文,是为建文帝。建文帝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决定先削那些力量较小的藩王,于是首先袭执周王朱橚,把他废为庶人,又拘代王朱桂于大同,囚齐王朱榑于京师,湘王朱柏自焚死。与此同时,也在北平周围及城内部署兵力,又以防边为名,把明第四子燕王朱棣的护卫精兵调出塞外戍守,准备削除燕王。   建文帝以为准备停当了,便秘密下令擒拿朱棣,但是没有成功,再加上削藩措施严重威胁藩王利益,坐镇北平的朱棣于1399年(建文元年)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   建文帝无大将可用,只好起用幸存的老将耿炳文统兵北伐,又派李景隆继续讨伐,而建文帝也缺乏谋略,致使主力不断被歼。朱棣以北平(今北京)为基地,适时出击,灵活运用策略,经几次大战消灭官军主力,最后乘胜进军,于1402年(建文四年)攻下帝都应天(今江苏南京)。战争历时四年(年)。 战乱中建文帝下落不明,或说于宫中自焚死,或说由地道逃去,隐藏于云、贵一带为僧。 同年,朱棣即位,就是明太宗,嘉靖时期改为明成祖。  第二年,改元永乐,改北平为北京。1421年,迁都北京,称北京为京师,南京为留都。  *******************************************************  四、抛砖引玉,该象的个人解法(还不全),供指正和参考:  1、谶曰:   草头火脚 ,宫阙灰飞。  家中有鸟 ,郊外有尼。  个人解法:这一象的整个谶曰部分,是一个字谜,打一字“燕”。“草头火脚”指燕字的“草头”和“四点底”,“宫阙灰飞”指燕字的中间“口”字,“家中有鸟”指燕字草头下面那“一横”,“郊外有尼”指燕字中间口的两边“匕”。大家觉得呢?  2、颂曰:  羽满高飞日,争妍有李花。  真龙游四海,方外是吾家。  个人解法:“羽满高飞日”一句,“羽”指燕王,整句指燕王起兵。“争妍有李花”一句,“李”指李景隆,整句指金老所解李景隆迎燕兵入都。“真龙游四海,方外是吾家”一句,我们再看百度的内容,战乱中建文帝下落不明,或说于宫中自焚死,或说由地道逃去,隐藏于云、贵一带为僧。从《推背图》来印证,我个人认为第二种说法由地道逃去,隐藏于云、贵一带为僧是正确的。大家觉得呢?  3、图形:    个人解法:一如金老所说宫中大火。二个人认为还可暗指“火并”。
  黑兔和青龙是有可能是人,但也有可能是时间,如果是人的话也不可能是蒋或者其他历史人物,为啥呢,因为他们在前卦就应该体现,不应该再拉到这一卦,有一点可以肯定,毛及其事迹必须体现,因为他的这些事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如果这个都没表现,说明这推背图毫无价值,那么,他的伟大文革体现在哪里呢,就是前面一武士脚踩地球这一图,太明显了,还有比这更形象的吗,称王只合有秦州,也暗指他这一套东西是错误的,这人只是在秦州当一把手时是合格的,实际上,他老人家,在那之后也没做过名义上一把手,一直在后面操盘,既然,前卦已将他的时代卦出,怎么可能在后挂还有比他早的人物出现呢,显然,不是这样的
  第二十九象 壬辰 巽下震上 恒  谶曰:   枝发厥荣 ,为国之栋。  皞皞熙熙 ,康乐利众。    颂曰:  一枝向北一枝东 ,又有南枝种亦同。  宇内同歌贤母德 ,真有三代之遗风。  金圣叹曰:此象主宣宗时张太后用杨士奇、杨溥、杨荣三人,能使天下又安,遗风三代,此一治也。时人稍士奇为西杨,溥为南杨,荣为东杨。  -------------------------------------------------  个人观点:  1、此第29象,如金老所解,说的是“三杨”和张太后。  2、三杨,指杨士奇、杨荣、杨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秦二世胡亥主要功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