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祛湿最有效最快快的方法

app扫码下载
保障网手机站
手机访问同样精彩
社交账号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保障网通行证”
作者:保障网
阅读(8459)
免费量房、验房、预算报价、户型设计大礼包 !
免费装修保障服务礼包
装修全程保障
免费装修报价+户型设计
获取验证码
已有1331438位业主申请成功
  “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湿与寒在一起叫寒湿,与热在一起叫湿热,与风在一起叫风湿,与暑在一起就是暑湿。湿邪不去,吃再多的补品、药品都如同隔靴搔痒,隔山打牛。生活中很多人患上了脂肪肝、哮喘、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甚至恶性肿瘤,其实这些病都跟湿邪、痰湿有关。
  1800多年前,东汉伟大的医学家张仲景在他的著作《伤寒论》中说:“身大热,反欲得衣者,寒在骨髓。”就是说发烧的人虽然体温很高,身上反而感觉寒冷想多穿衣服,表明体内寒气很重,寒邪都到骨髓了。此时再用抗生素等寒凉药物输液消炎退烧,会把外在的一些寒湿之气直接带进体内。
  张仲景是《伤寒论》的作者,在他那个时代人们忍饥受冻,疾病以寒邪为主,用热药就可以直接对治。如今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单纯的伤寒已经很少见了,反而是外寒跟内热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湿邪。真正的寒症并不多见,主要是以湿邪为主。湿为阴邪,遏伤阳气,阻碍气机。换句话说,阳虚的时代是湿邪在作祟。
  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现在冬天很少见到真正着凉感冒的病人,夏天反而比比皆是。
  现代人是生活在一个冬有暖气夏有空调的环境中,对四季的感觉越来越不分明。夏天该出汗的时候因为用空调导致汗液挥发不出来淤积体内;冬天烧暖气,穿件单衣还冒汗,阳气外越,藏不住精气。(冬不藏精,春必病温)人体在这种环境的状态下最容易生病,皮肤开合的功能下降,抵御病邪的能力越来越差了,极容易导致体内湿邪堆积,造成阳气虚衰。湿邪对人体的伤害,比寒邪还要大。
  酷暑时节,人们贪图冷气,爱喝冷饮,爱吃凉菜。一杯冰镇啤酒下肚,从里到外、从头到脚都透着凉快劲儿。殊不知,为贪图这一时之快,同时也将湿邪深深地埋在了体内,成为困扰我们健康的一个大大的隐患。
  每年七八月份叫长夏,此时湿气当令,人体中的脾与之相应。湿在中医里又叫“阴邪”,而脾为至阴之脏,喜燥恶湿,所以脾气在七八月的时候最旺盛。如果长夏湿气过盛,就容易损伤脾脏。同时,脾主运化水液,它的特点是阳气易衰,阴气易盛,湿邪侵犯人体后最易伤害脾阳,而脾阳的虚弱也进一步助长了湿邪的侵入。
  还有的人喜欢吃猪肉,猪肉性味咸寒助痰,肉吃多了也能导致痰湿,如果感觉体内湿重,最好坚持吃一段时间的素食;长期吃电饭煲煲的大米饭,也容易造成体湿。体湿的人可以用薏米红豆汤或锅巴来解决。喝上一阵子薏米红豆汤之后,再喝小米粥来补补脾胃,久之脾健,湿自化。
  自我诊断体内是否有湿的方法
  起床时——看感觉
  如果每天早晨起床的时候觉得特别疲劳,头发昏,打不起精神来,或是像穿了件湿衣服一样,浑身不清爽,人也懒得动……那么可以肯定你体内有湿了。
如厕时——看大便
  清晨方便后,可以观察一下大便。是不是粘在马桶上了,一箱水还冲不净。不方便观察马桶的,也可以观察手纸,正常的话一两张纸就够了,如果三五张纸反复擦也擦不净,(这就是问诊单上为什么要问大便的原因)也说明体内有湿了。大便的颜色和形状也可以帮助判断体内是否有湿。正常的大便是金黄色香蕉形的,但现在很少有人是这种健康的大便。体内有湿的情况下,大便的颜色发青,溏软不成形,(这是脾虚的重要标志,很多人都有)总有排不净的感觉。时间长了,宿便产生的毒素积留在体内,则百病丛生。
  洗漱时——看舌苔
  上完厕所后我们通常就开始洗漱了,刷牙前我们不妨抽出几秒钟,对着镜子看看自己的舌头。“舌为心之苗,又为脾之外候”,舌头是可以敏感地反映出我们身体状况的。
  健康的舌淡红而润泽,舌面有一层舌苔,薄白而清静,干湿适中,不滑不燥。如果舌头达不到这些指标,那说明身体机能已经出现问题了。如果舌苔白厚,看起来滑而湿润,则说明体内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发黄发腻,则说明体内有湿热;如果舌质赤红无苔,则说明体内已经热到一定的程度伤阴了。
  除了以上主要的三点,还有两个判别方法:
  第一,看早上起来刷牙的时候,恶不恶心。很多人说自己一刷牙就呕吐、恶心,嗓子里边总是有丝丝拉拉的、不干不净的感觉,即使有吐痰,也只是一点。第二,早晨起来感觉小腿肚子是不是发酸、发沉。这些也是湿的典型特征,顺便说一个祛湿的妙法,就是点揉承山穴。(还有三阴交,阴凌泉都很有用,最好用艾灸)
  熬薏米红豆粥是有很多技巧和讲究的。薏米很硬,红豆也很硬,如果放在锅里一直熬,大概熬一个多小时还不烂,很浪费火或者电,而且搞不好还会把水烧干,造成糊底。我建议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在锅里加进去足够的水,烧开后熄火,让薏米和红豆在锅里闷半个小时,再加火,烧开后再闷半个小时,红豆粥就煮成了。第二种方法更简单,就是把咱们家现在不常用的保温瓶洗干净,把薏米和红豆放在里面,再倒进去开水,塞紧瓶头闷着,每天晚上这样弄好,早晨起来就是粥了,正好当早餐喝。这是非常省事的,也最节省能源的,不用去熬。
  薏米红豆粥有个好处,就是怎么熬都不会发粘发稠,总是底下是熬烂了的红豆和薏米,上面是淡红色的汤,薏米和红豆的有效成分大半在汤里。由于熬粥的时候,水放得很多,这些汤可能就够我们喝半天了,正好可以当茶喝。如果是夏天,上午就得争取把它喝完,因为喝到下午就馊了。沉底的那些薏米和红豆依然可以吃,如果觉得口感不太好,可以拌点白糖。这可不是既能当茶喝,又能当饭吃吗?
  至于功效,那真是非同小可。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红豆,在中药里称作“赤小豆”,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因为它是红色的,红色入心,因此它还能补心。现代人精神压力大,心气虚;饮食不节,运动量少,脾虚湿盛。既要去湿,又要补心,还要健脾胃,非薏米和红豆莫属。将其熬成粥,意在使其有效成分充分为人体吸收,同时不给脾胃造成多大负担。
  关于薏米和红豆的“消肿”作用,也很有意思。我们千万不要以为肿就是水肿。试看今人,十个里面起码有五六个身体发福,这也是肿,叫做体态臃肿。在中医看来,肥胖也好,水肿也好,都意味着体内有湿,水液不能随气血流动,滞留在体细胞之间,使人体迅速膨胀起来。水肿如此,肥胖也是如此,只不过是程度有深浅而已。去湿性极强的药物或食物能祛除这些滞留在人体的水液,也就能消肿。所以,治疗水肿必用红豆,而实践证明,薏米红豆粥具有良好的减肥功效,既能减肥,又不伤身体。尤其是对于中老年肥胖,效果尤其好。
  湿邪是造成现代各种慢性、顽固性疾病的根本,而薏米红豆汤是对治湿邪最好的药。我在临床上给病人开完方子后,总要嘱咐他们饮食起居的一些注意事项,其中嘱咐得最多的就是回去熬薏米红豆汤当茶喝。对于实在不具备这个条件的病人,我会让他用薏米和红豆熬粥,作为晚餐的主食。曾经有学生问我:“您怎么逢人就让喝薏米红豆汤、薏米红豆粥呢?”我说,因为体内有湿是现代人的通病,薏米红豆汤人人皆宜。
  我说:“千万不能加大米进去!”为什么?因为大米长在水里,含有湿气,湿性粘稠,所以,大米一熬就稠了。红豆和薏米都是去湿的,本身不含湿,所以它们怎么熬都不稠,汤很清。中医恰恰是利用了它这种清的性质,来把人体的湿给除掉。一旦加进去大米,就等于加进去了湿气,所以整个粥都稠了。
  更多:
< 上一篇:
声明:本文发自装修保障网,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
标题: 生活小常识:祛湿,你必须知道的养生方法 &&&&&&&&地址:/zx/shcs/257478.html
您装修我保障申请装修立省30%
获取验证码
已有1331438位业主享受服务风水服务
立即免费申请
装修要保障,就上保障网!
扫描二维码下载保障网APP
生活小常识
固定电话:
客服热线:400-
扫一扫有惊喜
保障网微信公众号
手机扫码下载
装修就要省
省钱 省时 省事 省心 省力
您装修我保障
获取验证码
立即免费申请你似乎来到了没有知识存在的荒原...
来源链接是否正确?用户、话题或问题是否存在?有的人身体的湿气是比较重的,这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特别是在夏季的时候天气是比较炎热的,这个季节里很多人都会出现了身体乏力的症状,也可能会导致湿气过重的现象,是你的病症是比较明显的,所以应该引起重视,有的人可能会出现了舌苔厚腻的现象,有的人如果出现了湿气过重的现象,也可能会导致大便不成形的症状,所以应该进行合理的调整。
步骤/方法:
1有的人身体出现了不适的症状,也可能会导致湿气过重的现象。一般的情况下出现了湿气过重的人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属于比较差的现象,如果出现了湿气过重的现象,也可能会导致小腿部位出现发酸的症状。
2湿气过重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出现了这样的症状一定要及时的进行调理,有的人出现了湿气过重的现象,也可能会导致精神状态比较差的现象,很多人会出现比较容易困倦或者出现记忆力明显减退的症状,所以应该进行针对性的调理。
3出现了湿气过重的现象,也可以通过使用针灸的方法进行调理,也可以通过使用拔火罐的方法来缓解病情,这样可以有效的预防疾病的产生,湿气过重的患者,如果症状并不明显,可以通过食疗的方法进行调理。
注意事项:
平时应该有一个好的生活习惯,也可以通过使用运动的方法内有效的去湿气,对人的身体健康也有很好的调理作用,如果人的身体出现湿气过重的现象,也可以通过使用饮食的方法来缓解症状。
订阅到邮箱
风湿病热门相关
风湿病精彩推荐
风湿病相关药品
功能主治:1. 炎性和退行性风湿病、类风湿性关...
参考价格:¥11
功能主治:适用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骨质...
参考价格:¥86
咨询实录推荐2个最有效的祛湿穴位 湿气重必备_腾牛健康网
腾牛健康网:实用的健康养生网站,助你健康生活每一天
2个最有效的祛湿穴位 湿气重必备
导读:湿气重主要是人体受到了邪湿的侵袭,特别是在夏秋换季的时节容易出现。湿气重,造成人体脾虚,就会出现肢体麻木困重等症状。人的身体上有两个重要穴位对于祛湿非常有效果,你也来试试吧。
在炎热的夏天,很多人会长期吹空调、喝冷饮、洗凉水澡,一个夏天过完,体内就会聚集大量的湿气无法拍出体外。夏秋交际之时,体内的湿气无法排出,外热内湿,就会导致人体湿气过重。湿气重,会出现食欲不振、早起头晕、刷牙时想呕吐、大便黏糊糊冲不干净、身子重、发胖、长痘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引起其他身体疾病,所以一定要及时祛湿。你可以通过中医的2风格祛湿穴位,每天坚持多按摩,就帮帮助你快速祛湿。最有效的2个祛湿穴位:祛湿穴1:阴陵泉穴适当刺激阴陵泉穴可以起到清利湿热、健脾理气、通经活络的作用,还可辅助缓解腹胀、腹泻、水肿、膝痛等。取穴方法:采用坐位或仰卧姿势,阴陵泉穴位于小腿内侧,在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处于胫骨后缘和腓肠肌之间,比目鱼肌起点上。祛湿穴2:地机穴地机穴具有较强的解痉镇痛、行气活血功效,可用于辅助缓解腹痛、腹泻、水肿、月经失调等状况。取穴方法: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在阴陵泉穴直下3寸,即内踝尖与阴陵泉穴的连线上,胫骨内侧面后缘处。经常按摩这2个祛湿穴可改善湿气重的症状,但要想完全去掉湿气,还需要配合其他手段:1、常喝亦舒堂薏仁茶,茶中含有薏仁和赤小豆,都是祛湿效果非常好的食材;2、常运动,可纾解压力、活络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3、拔火罐也是不错的祛湿方法,但一定要选择正规场所,以免对健康不利。十六种祛湿食物:绿豆是最常用的清热、解毒食品,还有降脂、保肝的作用,是湿热体质者的天然良药。红豆是利水、消肿、清热佳品,尤其适合夏季食用,能散热燥湿、补心健脾、养肝益肾。扁豆具有健脾和中,消暑化湿等功效,适用于暑湿吐泻,脾虚呕吐、食少便溏、泄泻水肿、赤白带下等病症。薏仁是缓和的清热祛湿之品,中医常用其来治疗脾虚腹泻、肌肉酸重、关节疼痛、水肿、脚气等病症。黄瓜能清热解毒、生津止渴,并且富含多种维生素、纤维,是难得的排毒食品。黄瓜还能促进新陈代谢、美白皮肤、抑制脂肪形成。苦瓜具有清凉解渴、清热解毒、清心明目、益气解乏、益肾利尿的作用。苦瓜中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含有清脂、减肥的特效成分,可以加速排毒。据研究发现,它还具有良好的降血糖、抗病毒和防癌功效。冬瓜有利水消痰、清热解毒的功效。湿热体质者若有水肿、胀满、痰多、暑热烦闷、消渴、湿疹、疖肿等均可食用,并可解酒。玉米具有调中开胃、降浊利尿等功效,适用于尿路结石或慢性肾炎水肿、高血压、食欲不振等症。去体内湿气的食物 祛湿食物 清热祛湿的食物洋葱具有和胃下气、化湿祛痰、解毒杀虫等功效,适用于胸闷脘痞、咳嗽痰多、小便不利等病症。水芹有清热利水的功效,适用于小便淋痛、小便出血、带下等病证。鲫鱼有健脾利湿的功效,适用于脾虚食少、虚弱乏力、消渴引饮、浮肿、小便不利等病症。马齿苋具有清热祛湿、散血消肿等功效,适用于急性肠炎、痢疾、尿血、小便热淋、黄疸、牙龈炎等病症。芹菜可清肝热、养血。此外,芹菜还有清胃热、通血脉、健齿润喉、明目醒脑、润肺止咳的效果。因此,体内热盛、食欲不佳、疲倦无力的湿热体质者可常食用。芥蓝有利水化痰、解毒祛风、消暑解热、解劳乏、清心明目等功效,能润肠祛热气、下虚火、止牙龈出血,对肠胃热重、熬夜失眠、虚火上升、牙龈肿胀出血等也有辅助治疗效果。茅根甘寒,归肺、胃、膀胱经。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清肺胃热的功效。可以用于胃中烦热不适、恶心、肺热咳喘、心中烦躁、口苦、口渴、牙龈出血等,其清热利湿解毒作用较缓和,除湿热体质之人外,也适合普通人群在夏季桑拿天食用。荷叶有清暑利湿、升发清阳、凉血止血等功效。现代研究表明,荷叶也有降血脂作用,所以很多减肥、降脂、祛痘产品中都含有荷叶。&夏季祛湿吃什么红豆红豆,性平偏凉,味甘,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B族、钾、铁、磷等。红豆能促进心脏血管的活化,利尿;有怕冷、低血压、容易疲倦等现象的人,常吃红豆可改善这些不适的现象。另外,红豆还有健胃生津、祛湿益气的作用,是良好的药用和食品。薏米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为常用的利水渗湿药。薏仁水是不错的排毒方法,直接将薏仁用开水煮烂后,适个人口味添加少许的糖,是肌肤美白的天然保养品。绿豆绿豆具清热解毒、除湿利尿、消暑解渴的功效,多喝绿豆汤有利于排毒、消肿,不过煮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有机酸、维生素受到破坏而降低作用。燕麦燕麦能滑肠通便,促使粪便体积变大、水分增加,配合纤维促进肠胃蠕动,发挥通便排毒的作用。将蒸熟的燕麦打成汁当作饮料来喝是不错的选择,搅打时也可加入其它食材,如苹果、葡萄乾,营养又能促进排便!胡萝卜胡萝卜对改善便秘很有帮助,也富含β-胡萝卜素,可中和毒素。新鲜的胡萝卜排毒效果比较好,因为它能清热解毒,润肠通便,打成汁再加上蜂蜜、柠檬汁,既好喝又解渴,也有利排毒祛湿。山药山药可整顿消化系统,减少皮下脂肪沈积,避免肥胖,且增加免疫功能。以生食排毒效果最好,可将去皮白山药和菠萝切小块,一起打成汁饮用,有健胃整肠的功能。牛蒡牛蒡可促进血液循环、新陈代谢,并有调整肠道功能的效果,所含的膳食纤维可以保有水分、软化粪便,有助排毒、消除便秘。可作成牛蒡茶随时饮用秋季祛湿汤做法大全:海带排骨汤原料:猪排骨、海带做法:将海带浸泡后,蒸半小时,取出再用清水浸泡4小时,彻底泡发后,切成长方块。将排骨洗净,在沸水锅中煮一下,取出用温水泡洗干净。在锅中放入排骨、葱段、姜片、黄酒,先用大火烧沸,再用中火煲,然后倒入海带块一起煮。功效:十分常见的一种汤,美味而实用,可祛湿。赤小豆粉葛煲鲮鱼材料:赤小豆100克,粉葛750克,陈皮少许,鲮鱼500克,生姜3片。做法:赤小豆、陈皮洗净;粉葛削皮洗净,切块;鲮鱼去鳞及内脏,洗净,慢火煎至微黄。把所有材料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2小时,放适量食盐调味便可。功效:赤小豆有清热解毒、利水除湿、解毒脓之功;粉葛能除脾胃虚火、生津止渴;鲮鱼是四大家鱼之首,其味道鲜美,具有健筋骨、活血行气、逐水利湿作用。故此汤尤其适用于湿热内蕴症见长热毒痈疮、舌红苔黄腻之人服用。白鲫鱼煲汤材料:鲫鱼,砂仁3克,陈皮3克,香菜20克,生姜10克。做法:用油将鱼两面煎黄,用开水猛火煲汤,煮成白色乳状。然后加砂仁3克、陈皮3克、香菜20克、生姜10克,稍滚三分钟。功效:鲫鱼性甘平,补而不燥,健脾去湿,而且还含有丰富的营养。中医认为此方补脾胃甚好。.粟米白果猪肚汤材料:粟米3条、白果50克、猪肚1个、生姜3片。做法:粟米洗净,连衣、须切段状;白果去壳、去衣、洗净;猪肚冲洗后翻转,用刀刮去脏杂,再用生粉反复洗净,并以清水冲净。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3000毫升(约12碗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个半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和生油便可。功效:湿度大的天气宜饮粟米白果煲猪肚汤。粟米(玉米)是大家喜爱的煲汤料之一,其入汤后清甜可口,不但营养价值十分高,且能健脾祛湿,最适宜于时下的天气饮用。白术陈皮猪肚汤材料:陈皮6克,白术30克,鲜猪肚半个至1个,砂仁6克,生姜5片。做法:先将猪肚洗净飞水,将全部用料放入汤煲内,加水约2500ml,煲滚后改用文火煲约1个半小时,然后取出猪肚切件,放回锅内,再煲30分钟,调味即可。功效:白术功效补气健脾、燥湿利水;陈皮具有理气调中、燥湿化痰功效;猪肚甘,温,功效补虚损,健脾胃。故此汤能健脾开胃,促进食欲,对于腹胀、纳食不香、消化不良者尤宜。薏仁猪脚汤材料:薏仁30g,干净猪脚一只约半斤。制法:薏仁碾碎,猪脚洗净剁块与薏仁一同放入砂锅,加黄酒、姜及清水1500毫升,盖好。先用猛火煮滚,除去汤面浮沫,再用文火煨约2小时;待猪蹄烂熟后,依次加入盐、酱油、葱、胡椒粉。功效:健脾益胃、利湿、壮腰膝。竹笋银耳汤材料:竹笋300克,干银耳20克,鸡蛋1个,盐适量,水1000毫升。做法:先将竹笋洗净,干银耳用水泡发去蒂,鸡蛋打入碗中搅成糊;锅中放水煮沸,倒入鸡蛋糊,加入竹笋、银耳,用小火烧五分钟,加盐调味即可食用。每次午晚餐前先喝汤吃料,也可直接当减肥餐食用。功效:竹笋能祛湿利水,是消除腹壁脂肪的最佳食物,银耳能润肺养颜。冬瓜赤小豆煲生鱼汤材料:赤小豆60克、冬瓜750克、生鱼2条、猪瘦肉150克、生姜3片。做法:赤小豆洗净,冬瓜洗净,连皮切,生鱼洗净,宰净去鳞、内脏,慢火煎至微黄猪瘦肉洗净,整块不用刀切。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清水2500毫升(约10碗水)。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个半小时,调入适量盐、油便可,供3―4人用。功效:赤小豆冬瓜煲生鱼汤清淡不腻滞又富有营养,同时又有祛湿健脾作用。赤小豆是常用的煲汤料之一,有健脾去湿,消肿解毒的作用,冬瓜能解暑气,而生鱼能补脾利水。淮山扁豆煲鸡脚材料:淮山15克,扁豆15克,芡实15克,薏苡仁15克,鲜鸡脚200克(约10只),生姜丝少许。做法:先将鸡脚去衣清洗,切掉脚甲。将淮山、扁豆、芡实、薏苡仁、鸡脚和姜片一起放瓦煲内,加水2500ml(约10碗水),武火煲滚后文火煮2小时。煮好后加入食盐调味即可。功效:汤中鸡脚性味甘平,有健脾益气、舒筋强骨的作用,而且富含胶原蛋白,能令皮肤光滑而有弹性;淮山可以益气养阴、补脾肺肾;扁豆具有健脾化胃的作用。芡实健脾除湿,固肾益精;薏苡仁有健脾利水渗湿的作用。六款冬季祛湿粥:玉竹粥材料:玉竹30克,米、瘦肉适量。做法:玉竹与米、瘦肉同煮成粥。功效:适合腹胀、脾胃虚弱、大便溏烂的人,能起收敛,改变大便溏烂。紫苏扁豆粥材料:炒扁豆20g,新鲜紫苏叶10g,大米50g。做法:先将扁豆在锅中炒至微黄,不放油;然后将扁豆与大米加水共煮;待煮熟前,将紫苏剪成条状,放入粥中,煮15分钟即可。该粥可供2~3人食用。功效:长夏时喝扁豆粥,有祛湿、健脾、助消化、增食欲的作用。吃扁豆一定要煮熟煮透,直到颜色不再翠绿为止。淮山粥材料:淮山30克,米适量。做法:淮山与米同煮成粥。功效:健脾养脾阴,适合腹胀、脾胃虚弱、大便溏烂的人。菊花薏米粥材料:菊花25克,薏米100克,橘皮、蜂蜜适量。做法:橘皮洗净,切成细丝;薏米洗净稍浸泡;菊花洗净、撕瓣。将薏米和橘皮丝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沸,加入菊花,改用小火煮成粥即可。功效:菊花能清肝明目,薏米利水除湿。菊花薏米粥有助清热祛湿,对于熬夜引起的目赤肿痛、眩晕头痛尤为适宜。茯苓粥材料:粳米100克,茯苓粉20克,水适量。做法:取粳米100克,淘净;粳米100克、茯苓粉20克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调至武火将水烧沸,水开后转用文火熬至糜烂,然后加入盐、生姜粒若干,搅匀即成。每天早晚各服用一次,根据口味可加入红糖。功效:长期食用茯苓粥可起到利水渗温、健脾祛湿的功效,对于慢性肝炎也有一定的疗效。莲子粥材料:莲子30克,米适量。做法:莲子与米同煮成粥。功效:健脾、养心、安神。春季祛湿偏方:赤小豆煲鸡材料:赤小豆90克,去毛及内脏的母鸡1只。做法:将赤小豆放入鸡腹内,用竹签将鸡腹切口闭合,加入适量的水煲汤,食用时加入适量的食盐及调味品,食肉喝汤。功效:补中益气、健脾利湿、利尿消肿,对春季四肢浮肿、手脚沉重及腰部重坠不适感等有效。砂仁陈皮鲫鱼汤材料:砂仁6克、陈皮1/4个、鲫鱼300~400克、芫荽4棵、生姜3片。做法:砂仁打碎;陈皮浸泡去瓤;芫荽洗净;鲫鱼宰净,去鳞、肠杂,置油锅慢火煎至两边微黄。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约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个小时,调入适量芫荽及食盐和生油便可。功效:健脾祛湿。鲜土茯苓煲猪腱汤材料:鲜土茯苓(菜市场有售)200克、猪腱肉500克、生姜1~2片。做法:鲜土茯苓洗净,切片状;猪[月展]肉洗净,整块不必刀切。然后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3000毫升(约12碗水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约2个半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和生油便可。功效:祛湿困、利筋骨、健脾益胃。三花薏米炒扁豆瘦肉汤材料:木棉花20克,鸡蛋花、槐花各2克,薏米、扁豆各30克,陈皮1/4个、猪瘦肉400克,生姜2片。做法:各配料洗净,稍浸泡,陈皮去瓢,猪瘦肉洗净,整块不用刀切。一起与生姜放进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2小时,调入适量食盐便可。功效:清热祛湿、解脾虚湿困。冬瓜薏米老鸭汤材料:老鸭半只、薏米一把、冬瓜一斤、葱,姜、料酒、盐做法:鸭去头、脚和屁股,清洗干净,剁成大块。葱切段,姜切片,冬瓜切大块,薏米洗净备用。鸭肉放在冷水锅中大火烧开,煮三分钟去血水,盛出,用清水洗净。入油,五成热时放入葱段和姜片炒香,再倒入鸭块炒变色后放入开水,薏米炖1小时。汤锅中放入冬瓜和少许盐,中火炖20分钟即可。功效:滋阴降燥,祛湿健脾。粟米白果猪肚汤材料:粟米3条、白果50克、猪肚1个、生姜3片。做法:粟米洗净,连衣、须切段状;白果去壳、去衣、洗净;猪肚冲洗后翻转,用刀刮去脏杂,再用生粉反复洗净,并以清水冲净。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3000毫升(约12碗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个半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和生油便可。功效:健脾祛湿,清热益气,老少皆宜。蕹菜玉米粒滚汤材料:蕹菜500克、玉米粒350克、生姜2~3片。做法:蕹菜洗净,切碎;玉米粒亦可选急冻的,解冻后用清水洗净。先把玉米粒和姜放进瓦煲内,加水1750毫升(7碗量),武火煲沸改中火煲10分钟,放入蕹菜滚至熟,调入适量盐、油便可。功效:蕹菜即空心菜,能祛湿利水,解饮食中毒。桑枝鲜鸡汤材料:冬桑枝40克、光鸡1只、生姜3片。做法:桑枝洗净稍浸泡;光鸡洗净去内脏及尾部。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清水3000毫升(约12碗水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3个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和生油便可,此量可供3-4人。功效:气味略带中药材的清香而鲜美清润,具益精髓、祛风湿、利关节之功效。9、山药茨实薏米汤材料:每次可选用怀山药15克,茨实(也叫芡实、鸡头米)15克,炒薏米15克,炒扁豆15克,北芪12克,白术10克,猪排骨200克。做法:先用水浸泡怀山药,以去掉硫磺之味。扁豆、薏米用锅炒至微黄,猪排骨洗净血污并斩件,茨实、北芪、白术用清水洗净,然后将全部用料放进汤煲内,用中火煲1个半小时,调味即可。功效:此汤有健脾醒胃、去湿抗疲劳作用,对于脾虚湿重、精神不振者尤宜。10、猪横去湿汤材料:猪横250克,夏枯草、棉茵陈各10克,生姜2片。做法:把猪横月利先飞水去腥备用;将夏枯草、棉茵陈及生姜和猪横月利一同放入砂煲中,加适量清水,先用大火烧开,然后转小火煲1个半小时即可食用。功效:该汤不但清热去湿,去肝热,对糖尿病人还有食疗功效。11、土茯苓煲龟汤材料 :草龟1只、瘦肉150克、红枣10颗、土茯苓100克。做法:洗净宰好的草龟,斩件,瘦肉洗净,切块,和龟一起汆水捞起。土茯苓用水洗净;红枣洗净去核。煮沸瓦煲里的清水,放入所有材料,武火煮沸,转小火煲两个半小时,下盐调味即可饮用。功效:健脾利湿,清热解毒,滋阴补虚。12、瘦肉蛋花枸杞汤材料 :枸杞叶1斤、瘦肉100克、鸡蛋1个、生姜1块。做法:枸杞清洗干净,摘下叶子,枸杞茎切成段。锅里放3~4碗水,放进姜片和枸杞茎,大火煮开后转慢火煮15分钟。转大火,把提前用盐、油腌好的瘦肉和枸杞叶放进锅里。接着加入切得很薄的胡萝卜片,不用盖盖子,煮5分钟,放盐调味即可。功效:枸杞素有清肝明目,清热舒肝的食疗作用。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整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果对您有帮助,留下您的阅读感言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女人排湿气有几种方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