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南京总统府开放时间内的四首诗句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诗四首》练习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诗四首》练习
&&随堂练习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南京:总统府的沧桑
& 总统府大门
走近总统府,它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沧桑”。
大门是一座钢混结构的西方古典式门廊,而大门之内的总统府,显然有着不止一个时代的建筑,打下了不同朝代的烙印。实际上,总统府已经历600多年的风雨沧桑,从大堂里的几幅油画,就可以看出总统府经历了从明代王府,清代的江宁织造署、两江总督府、太平天国天朝宫,再到国民政府的总统府的历史变迁,每一次的变迁都经历过血与火的洗礼。
& 两江总督
& 太平天国
& 国民政府&
& & & 刘邓进驻
迈进总统府大门,我首先被那绵延纵深的大堂门廊震撼了,朱红色的基调,笔直地通向幽暗深邃的尽头,似乎在诉说其厚重的内涵与悠远的历史。大堂的门楣上,悬挂着孙中山先生手书“天下为公”的牌匾,两边红漆抱柱上列有一幅对联。大堂之后,就是总统府的中区,这里也是当年国民政府、总统府及所属机构的办公区域,1949年解放军占领南京之后的近50年中,还曾设为江苏省府机关办公场所,如今已辟为南京中国近代史博物馆。
& &天下为公
过大堂之后是二堂,其西侧是总统府礼堂。二堂是国民政府举行礼仪活动的场所,如各国使节递交国书、总统见外宾摄影等等,其后两旁是收发室,之后是政务局大楼,为两层仿欧建筑。各房间里,当年国民党官员的办公场所仍然按原样陈设摆放,陈设简朴秩序井然,蒋介石的高级幕僚陈布雷等人都曾在此办公。展室文史资料记载了从1912中华民国政府在此设立最高权力机构以来的各个时期的变迁,其中包括:1912年临时政府结束后的南京留守府,1913年至1927年军阀首脑所在地,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移驻这里办公,至1937年11月,谭延闿、蒋介石、林森曾先后任国民政府主席。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后,这里又先后成为日军第16师团部和伪维新政府行政院,成为汪伪政权的首脑机关所在地。1946年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后,这里重为国民政府所在地,1948年蒋介石、李宗仁在行宪国大分别当选总统和副总统后,国民政府改称总统府,直至1949年人民解放军开进南京,攻占总统府。自作为国民政府的权力中心以来,总统府可谓数度易手,饱经沧桑。
& & 会议室&
&日军进占&
& &正副总统就任典礼&
&蒋介石于李宗仁夫妇等人蜡像&
& & & 解放军占领
过了政务局大楼,位于总统府中轴线北端的六层大楼是有名的“子超楼”,该大楼是在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任上所建,林森字子超,“子超楼”由此得名。该楼第一层为总统府文书局的办公室,第二层是总统、副总统办公室,第三层是国民政府会议室。二层吸引的游客游客最多,因为朝南有蒋介石的办公室,朝北有副总统李宗仁的办公室。在蒋总统办公室里,斯人画像还在,只不过人去楼空。忽然想起毛主席当年的两行诗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不知道他是在感慨呢还是在安慰他的政治对手。
蒋介石办公室
&办公室内部
离开子超楼,向西然后往南走,进入一片园林,这是有名的“煦园”。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时,孙中山的临时大总统办公室和起居室就设在这里,现已恢复原样陈列。“煦园”最早是明朝初年为汉王府花园,以汉王朱高煦名中“煦”命名,清朝为两江总督署花园,太平天国建天朝宫殿扩建“西花园”,与东花园相对称,煦园为典型的江南园林,与总统府连为一体,园林中的石舫、夕佳楼、忘飞阁、漪澜阁、印心石屋等等设计巧妙,亭台楼阁,形影相依,彼此辉映。据一些红学家考证,清康熙年间,曹玺、曹寅父子(曹雪芹的曾祖父、祖父)曾在设于包括煦园在内的江宁织造署任职,而《红楼梦》中的许多场景,就取材于此,南京总统府和《红楼梦》居然还有关联,这让我感到相当意外。
从煦园再往西,有一个很大的院落,院前矗立一座孙中山坐像,往后是一幢黄色西式平房,这就是孙中山的临时大总统办公室,原为清末两江总督端方建造的花厅。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在此正式就任临时大总统职。平房正中一间为穿堂,其西三大间是会议室,其东是小会议室兼临时大总统会客室,再往东为办公室,旁边连着孙中山休息室,现仍以旧物陈列,仿佛就是102年前的原样。在临时大总统的办公室之后,还有两栋二层小楼,是原来参谋本部办公楼,现已辟为“孙中山与南京临时政府史料展”室,展示了孙中山生平和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相关史料和照片,其中的一组临时政府成立仪式的蜡像群雕给人印象极为深刻。
& &孙中山像&
& &临时大总统办公室&
&孙中山办公室&
& &临时政府展览室&
& &参谋本部会议室&
& & &就职仪式蜡像
看完总统府的中区和西区,便目睹了民国时期的国民政府、总统府及所属机构,还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办公场所,这好似翻阅一段民国的沧桑历史。不过,这还远不是总统府历史内涵的全部,因为太平天国、两江总督、甚至江南织造也都曾在这里留下了深深的记忆。
穿过中区二堂往东,我们来到太平天国天朝宫殿历史文物陈列馆,内设天王宫殿、天王书房和天王内宫三部分,这是请苏州的古建专家和工匠依当年形制仿建的,并用模型向人们展现了太平天国时天王宫殿的全貌。从模型上看,天王府极其壮观辉煌,其范围覆盖了现今总统府的所有区域,从天王宝座的极尽奢华也不难看出,太平天国的领导人在攻占南京之后,已经开始贪图享受,违背了当初人人平均、共享太平的初衷,乃致后来内哄分裂,土崩瓦解。最终,在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率领湘军攻破南京城之后,十年壮丽的天王府,被一把火烧的干干净净!
&太平天国展
& & 天王府
& &天王宝座
再往南走,是两江总督历史陈列区。如果按时间算,两江总督府在这里时间最长,在大清王朝统治的两百多年间,除去平天国占领南京的那十几年,这里大部分时间都是两江总督府的所在地,管辖着江苏(那时包括上海)、安徽和江西三省。在展室里,陈列有历任有影响的两江总督画像,如于成龙、尹继善、陶澍、林则徐、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刘坤一等等,皆为清代清朝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官秩一品大员。出了院子,看到一块“惠洽两江”卧碑,是乾隆皇帝赐给当时的两江总督尹继善的御笔,当时的两江一带人文荟萃,经济繁荣,是清王朝的财赋重地。卧碑往南,有一排排厢房,原是当年的“朝房”,后改为士兵的宿舍、马房,民国时期总统府的军乐队也曾住在这里。
& 历任总督像
& &惠洽两江
& & &路引&
& & & 军乐队宿舍
走出总统府,在大门前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猛然看到一个惟妙惟肖的“蒋介石总统”站在那里,穿着长袍,举着雨伞,一副怅然若失的样子,回首大门上那“总统府”三个醒目大字,这不正是蒋先生走完了大陆最后一段政治生涯的写照吗?
&总统府大门&
&惟妙惟肖的“蒋先生”
总统府,你见证了历史的沧桑!
我的更多文章:
( 06:30:00)( 06:30:00)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描写秋天的古诗四首
山 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相关信息叶红于二月花。
登 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夏律昨留灰,秋箭今移晷。
峨嵋岫初出,洞庭波渐起。
桂白发幽岩,菊黄开灞?濉?运流方可叹,含毫属微理。
秋日即目
李世民
爽气浮丹阙,秋光澹紫宫。
衣碎荷疏影,花明菊点丛。
袍轻低草露,盖侧舞松风。
散岫飘云叶,迷路飞烟鸿。
......
山 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相关信息叶红于二月花。
登 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夏律昨留灰,秋箭今移晷。
峨嵋岫初出,洞庭波渐起。
桂白发幽岩,菊黄开灞?濉?运流方可叹,含毫属微理。
秋日即目
李世民
爽气浮丹阙,秋光澹紫宫。
衣碎荷疏影,花明菊点丛。
袍轻低草露,盖侧舞松风。
散岫飘云叶,迷路飞烟鸿。
砌冷兰凋佩,闺寒树陨桐。
别鹤栖琴里,离猿啼峡中。
落野飞星箭,弦虚半月弓。
芳菲夕雾起,暮色满房栊。
山阁晚秋
李世民
山亭秋色满,岩牖凉风度。
疏兰尚染烟,残菊犹承露。
古石衣新苔,新巢封古树。
历览情无极,咫尺轮光暮。
秋暮言志
李世民
朝光浮烧野,霜华净碧空。
结浪冰初镜,在径菊方丛。
约岭烟深翠,分旗霞散红。
抽思滋泉侧,飞想傅岩中。
已获千箱庆,何以继熏风。
虑涕拥心用,夜默发思机。
幽闺溢凉吹,闲庭满清晖。
紫兰花已歇,青梧叶方稀。
江上凄海戾,汉曲惊朔霏。
发斑悟壮晚,物谢知岁微。
临宵嗟独对,抚赏怨情违。
踌躇空明月,惆怅徒深帷。
其他答案(共2个回答)
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桔柚,秋色老梧
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② 杜甫之一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潜鳞输骇浪,归翼会高飞。砧响家家发,樵声个个同。飞霜任青女,赐被隔南宫
③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白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④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
江城如相关信息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桔柚,秋色老梧
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② 杜甫之一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潜鳞输骇浪,归翼会高飞。砧响家家发,樵声个个同。飞霜任青女,赐被隔南宫
③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白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④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国破...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请给我好评吧谢谢
答: 妈妈带宝贝做什么好呢?不然整天这样也有点虚度光阴的感觉呀,有没有好介绍呀?
答: 鲁迅对老师的印象总体来说是正面的....
答: 为灵魂而艺术
答: [89]他说:“学至于佛则无所学”,以为宋伊川诸儒“皆窃吾佛书”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南京总统府内的枫桥夜泊碑--文化--人民网
南京总统府内的枫桥夜泊碑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张继的《枫桥夜泊》情景交融、千古传诵,书写此诗并立碑刻石者亦有数人,诗碑也都顺理成章地置于寒山寺。但是,在南京总统府煦园东长廊南端小亭内,亦有一方《枫桥夜泊》碑,精雕细刻、笔意圆浑、稳重端庄、保存完好,曾有许多人认为是汪伪时期从寒山寺移置于此,两碑一度出现真伪之争,那么,总统府怎么会有一块看似与其关系不大的《枫桥夜泊》诗碑呢?  现在寒山寺内存有两方诗碑,一方为明代文征明所书,可惜早已破残,依稀可辨清的不到10字;另一方则保存较好,为清末著名学者俞樾在1906年受当时江苏巡抚陈夔龙所托书写并雕刻,书法圆浑凝重、老练流畅。总统府内的诗碑与寒山寺内的俞樾石碑,从形状到大小及文字书体及布局基本一致。两碑均为高约2米,宽68厘米,厚32厘米。碑额、碑身及碑座蝙蝠、缠枝等图案也一模一样,明显不同的是总统府诗碑材质为汉白玉,而寒山寺诗碑则为青石制成。两碑正面均以行草体书写全诗正文28字,并刻跋语三行45字,文曰:“寒山寺旧有文待诏所书唐张继枫桥夜泊诗,岁久漫漶。光绪丙午,筱石中丞于寺中新葺数楹,属余补书刻石。俞樾。”左下角另刻有“乙丑重阳汪定执敬砚”9个小字,乙丑年当为1925年,总统府内石碑在这行字后又多一行篆书“乙酉夏日西泠王劲父拜观”11字,并有一方印章。乙酉年为1945年。  背面刻有俞樾行书附识,共八行135字,全文曰:“唐张继《枫桥夜泊》诗,脍炙人口,惟次句‘江枫渔火’四字颇有可疑。宋龚明之《中吴纪闻》作‘江村渔火’,宋人旧籍可宝也。此诗宋王郇公曾写以刻石,今不可见。明文待诏所书,亦漫漶‘江’下一字不可辨。筱石中丞属余补书,姑从今本,然‘江村’古本不可没也。因作一诗附刻,以告观者:郇公旧墨久无存,待诏残碑不可扪。幸有《中吴纪闻》在,千金一字是江村。”背面另刻有“汪定执敬观”5字及“汉贞阁主人唐仁斋镌字”10字。  碑右侧刻有陈夔龙跋文,共五行。文曰:“张懿孙此诗,传世颇有异同。题中‘枫桥’旧误作‘封桥’,‘吴郡图经续记’已据王郇公所书订正。诗中‘渔火’或误作‘渔父’。雍正间辑《全唐诗》所据本如此,然注云‘或作火’,则亦不以作‘父’者为定本也。《中吴纪闻》载此诗作‘江村渔火’,宋人旧籍足可依据。曲园太史作诗以证明之,今而后此诗定矣。光绪丙午,余移抚三吴,偶过此寺,叹其荒废,小为修治。因刻张诗,并刻曲园诗,以质世之读此诗者。贵阳陈夔龙。”  这首诗不但在我国脍炙人口、家喻户晓,也同样受到日本人民的喜爱。这首《枫桥夜泊》曾被编入日本小学课本,直到现在依然有许多日本人每逢新春之际,漂洋过海至寒山古寺,以在寺内敲钟迎春为快。1937年12月日寇占领长江下游及中国首都南京,其头目松井石根还在寒山寺与石碑合影。后来日本侵略者将喜爱至极变成了丧心病狂的疯狂掠夺,想把这块诗碑运回本国、据为己有。为了保护这块石碑,苏州钱荣初老人连夜刻碑,传出以赝碑迷惑日寇的动人传奇。复制的石碑雕刻之真,也导致了后来数块《枫桥夜泊》碑的难辨真假。  总统府诗碑原来置于西花园桐音馆东南假山旁边,1981年在一次较大规模整修中而迁至长廊。在迁移中发现碑座上刻有七排文字:“大日本帝国陆军省海军省后援,大阪朝日新闻社主催大东亚博览会,中华民国维新政府出品,寒山寺诗碑于大阪朝日新闻社,指导ニテ,模作ス,三月三十一日完成,日本石材工作,株式会社谨制”。由此可以断定,总统府诗碑为寒山寺的复制品。据记载,昭和十四年为1939年,日本侵略者把近十年在太平洋战争中掠夺的战利品和文物集中到伪满首都新京(即长春),举办大东亚博览会,并免费从各地组织学生参观。1942年10月至次年1月,在南京举办过大东亚建设博览会。  1937年日军占领南京后,国民政府成了日军十六师团部。后来,又成了日军扶植的维新政府所在地。日维新政府解散,并入了汪伪中央政权,西花园成为考试院和“首都宪兵司令部”所在地。煦园内的这块石碑是1939年3月,维新政府在成立1周年之际,为了博得日本主子的欢心,按原碑大小字样,重新制作了一块《枫桥夜泊》碑。日维新政府并入了汪伪中央政权,西花园成为考试院和“首都宪兵司令部”所在地。在当时,这块碑是汉奸们奴颜媚笑、迎合奉承的道具。这碑虽为仿制,但精雕细刻、笔法细腻,以至于一度有人认为寒山寺的碑是假的,煦园的碑才是真的。这石碑从艺术价值的角度上看,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佳品。此碑是伪维新政府行政院长梁鸿志移入西花园,还是汪伪政府考试院长、汉奸文人江亢虎移入园内显得不是很重要了,不管是谁,这石碑都是汉奸们奴颜媚笑、迎合奉承的道具。好在后来,寒山寺的原碑和总统府内的石碑都没有流入日本。  从跋文、附识中我们可知寒山寺诗碑共有三方:最早的诗刻始于北宋,翰林院学士、郇国公王()于嘉佑年间留居苏州时所书,但石碑早已无存;第二方为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征明()所书,可惜至光绪年间所存已不及10字了,现在嵌于寒山寺碑廊壁间的文征明残碑,仅存“霜、啼、姑、苏”等数字而已;俞樾()所写的为第三方诗碑了,此碑书于光绪32年(1907年)秋末,当时是受重修寒山寺的江苏巡抚陈夔龙之命补书刻石,此碑制成后,又令寺庙焕发出昔日光彩。但这块碑的镌刻,却不会给书写者带来好运。  据载,王写此诗碑时,正在丧服中,故未署名。俞樾写此诗后数十天,便倏然长逝。1947年,苏州名画家吴湖帆请国民党元老张溥泉也写刻了一块《枫桥夜泊》诗碑。张溥泉的大名也是继,请现代诗人张继写唐代诗人张继的诗,碑成后,一度与俞樾诗碑并列于寺中,这在当时也算是一段佳话,但张溥泉写此诗后,第二天便与世长辞。伪维新政府1939年“出品”此碑后,次年就遭解散。如此巧合,恐怕以后没人会轻意写刻这块《枫桥夜泊》碑了。&&&&《江南时报》&(日&第十五版)&
(责任编辑:张帆)
精彩推荐:
热点新闻榜
互联网搜索
镜像: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京总统府旅游攻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