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政府借口什么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始末

您的访问出错了(404错误)
很抱歉,您要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1、请检查您输入的地址是否正确。
进行查找。
3、感谢您使用本站,1秒后自动跳转当前位置: >>
中国近代史部分
八年级上册核心考点填空一、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1.鸦片战争 (1)英国政府为保护 ,借口 ,发动侵华战争 1840 年 6 月,英国舰队侵入中国 广东海面,鸦片战争正式爆发。1840 年 7 月攻占浙江定海,陈兵天津白河口;1841 年派兵强占了 香港,1841 年 2 月攻陷虎门,5 月炮击广州。1841 年秋,攻陷厦门,再次进攻定海,1842 年,进 犯吴淞,1842 年 8 月清军求和,到 1842 年 8 月 29 日签订《南京条约》鸦片战争结束。 (2)鸦片战争的影响:①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进入 社会(社会性质) ;②中国主 权遭到破坏,开始丧失独立自主地位(政治方面) ;③成为外国倾销工业品的市场和掠夺原材料产 地,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的漩涡(经济上) ;④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 矛盾成为最主要矛盾(社会矛盾) ;⑤中国开始进入反侵略、反封建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 任务) 。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因为鸦片战争它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 是封建落后的中国同西方资本主义的第一次较量。 (3)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原因:①客观原因:英国力量的强大;②主观原因:清政府腐朽 落后;③根本原因: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4)鸦片战争失败给我们的启示:①落后就要挨打;②只有发奋努力,振兴中华,才能使我国自 立于世界, 国家的强大是我们赢得平安的保证;③要顺应时代潮流,适时改革创新,才能发展强大。 2. 《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1)时间:1842 年,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 。 (2)内容:开放广州、 、福州、宁波、 五处为通商口岸(危害:有利于有利于外国 资本主义的商品输入) ;中国赔款 2100 万 ;割 给英国(危害:中国的领土主权不完 整) ;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危害:破坏了中国关税自主权,有利于有 利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输入) 。 《南京条约》中最能体现英国的意图,并对中国民族经济危害最大的是:商定税款。 (3)影响: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的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甲午中日战争( 年) (1)背景(原因) :日本经过 ,国力强盛;日本制定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计 划。 (2)经过(几大战役) :1894 年 7 月,日本不宣而战;8 月,清政府被迫应战。9 月, 战役中 民族英雄海军提督 下令致远舰直冲敌舰,决心与敌舰同归于尽,为国捐躯。1895 年初, 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利的原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根本原因) ;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日 本蓄谋已久;清朝武器装备落后。 3.《马关条约》 (1)背景(原因) :甲午中日战争清军战败。 (2)时间:1895 年 4 月, 和日本首相 签订《马关条约》。 (3)内容:清政府割辽东半岛、 、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 2 亿两;增开沙 市、 、苏州、 四个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 。(4) 《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危害:《马关条约》既损害了中国领土主权,也使中国京津地区和东 南地区的安全受到了威胁;严重破坏了中国财政,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便利了日本及其 他帝国主义国家掠夺中国最富庶的 。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便利了帝国 主义对中国的 ,严重阻挠了中国初步形成的 的发展。 (5) 《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 《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加剧的关系) : 加深了中国半殖 民地化程度;此后,帝国主义掀起了 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了。 (6) 《马关条约》与其他条约的不同之处: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便于资本输出。帝国主义 对中国的侵略从 输出转变为 输出。 4.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和《辛丑条约》 (1)八国联军攻占北京:为镇压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义和团运动),1900 年 6 月,俄、 英、美、日、德、法、意、奥等八国 2000 多人的队伍,由英国海军将领 率领,从大沽 经天津向北京进犯;7 月中旬,攻陷天津;8 月中旬,攻入 。八国联军在北京到处烧杀抢 掠,无恶不作,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2)《辛丑条约》 :1901 年清政府全权大臣 同俄、英、美、日、德、法、意、奥等国签 订。 ①主要内容:中国赔偿白银 4.5 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划定北京 为使馆界,允 许各国驻兵保护,不许中国人在界内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 ;清政府拆毁天 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②影响(危害) :《辛丑条约》是西方列强强加给中国人民的一副沉重枷锁。通过《辛丑条约》, 西方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 ,变成了 “ ”,标志中国 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③为什么说《辛丑条约》后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辛丑条约》使清政府经济将长期受制于西方列强;使馆区成为列强监督清朝的公开场所,清政 府的内政外交等完全被洋人控制;清政府在军事上丧失了自主权,对外不得设防,侵略者长驱直 入清王朝的中心地带;中国人民不只受外来侵略打击,还受清王朝镇压。 ④《马关条约》 、 《辛丑条约》与其他条约的不同点 (1) 《马关条约》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便于资本输出。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从商品输出 转变为资本输出。 (2) 《辛丑条约》 :列强获得了直接干涉中国内政的特权。 二、近代化的起步 1.洋务运动 (1)背景: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加剧, 运动给清政府沉重打击,封建统治阶级面 临统治危机。 (2) 性质: 洋务派为镇压人民, 维护 , 从 19 世纪 60 年代到 90 年代, 掀起的一场 “师 夷长技”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3)目的:利用西方先进 ,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4)口号: “ ”、“ ”。 (5)代表人物:中央以恭亲王 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 、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 (6)主要内容:①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前期 19 世纪 60、70 年代)。(主要有: 军械所 ――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兵工厂; ――洋务派开办的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 ――当时远东第一大造船厂)②创办民用工业(后期 19 世纪 70 至 90 年代)。(主要有: ――中国第一家轮船公司,洋务派兴办的第一民用工业; 是中国第一个近代化的钢铁 企业;湖北织布局)③筹划海防(70 年代中期到 80 年代中期)。(洋务派筹建了南海、 、 福建三支海军。)④创办新式学堂(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1862 年成立京师同文馆――洋 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7)失败的标志: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 (8)失败的根本原因:单纯引进西方 ,没有触动腐朽落后的 的局限性。 (9)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①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 批近代企业。②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③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 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10)洋务运动评价: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它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 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因而未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但洋务运动①引进了西方资 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②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 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③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为中国的 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概况: 时期 发展状况 原因 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 萌芽 封建制度的阻碍;列强的侵略 一战期间,列强无暇东顾;辛亥革命的成功,冲 一战期间 “黄金时代” 击着封建制度;实业救国思想的推动。 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特别是日本;抗战 一战后至新中国成立前 凋谢、萎缩 胜利后, 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2)总体特征:发展阶段艰难曲折;发展程度极不平衡;发展水平整体落后。 (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原因: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 本主义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的,即中国的社会性质制约了它的发展。 (4)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①19 世纪, 、 两种近代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作 用:使人们出行的速度大大加快;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的流通。危害:便利了外国列强对中国的掠 夺。②19 世纪 70 年代,近代邮政的开办和电报等通讯工具的使用,为快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 (5)张謇兴办实业:张謇,江苏南通人,1894 年科举状元,中国近代著名的 。19 世纪末,提出“ ”口号,在南通创办了 。 3.百日维新(戊戌变法) (1)时间:从 1898 年 6 月到 9 月, 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 (2)主要内容:(政治上)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 工矿企业; (文化教育上)开办 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 , 开放 ;(军事上)训练新式军队等。 1898 年是旧历戊戍年,因此称这次变法为“ ”。又因这次变法历时 103 天,故又称 “ ”。 (3)性质: 改良运动。 (4)失败原因:①变法触动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利益。②顽固派势力强大,维新派 力量单薄,只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③采取改良道路不符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5)影响(意义):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它有利于资产阶级参与政权,有 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西方先进科技文化的传播。为后来的 准备了条件。资 产阶级维新派提出的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具有爱国 和进步的意义。因而戊戌变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政治 的进程。 (6)启示/局限性:戊戌变法的失败说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在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国是行 不通的,不可能实现救亡图存,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4.京师大学堂:1898 年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颁布诏书,设立“ ” 。这是中国近代 第一所由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也是百日维新留下的唯一成果。它的开办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 深远影响。1912 年,京师大学堂改名为 。 (5)废科举、兴学堂:1904,清政府颁布《 》 ,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 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此后,各地逐步建立起各级新式学堂。 年,清政府宣布废除沿 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 *为什么说废除科举制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①使儒家学说的独尊地位被打破,促进了思想解放。②大大推进了 20 世纪初中国科技文化的繁荣 与发展。③建立了具有近代意义的教育制度。④促进了中国新型知识分子队伍的壮大和中国社会 的变革。⑤促进了仕学分途,瓦解了封建专制统治的阶级基础。 5.孙中山主要革命活动(辛亥革命) (1)创立中国同盟会 1894 年 11 月,孙中山在檀香山(今美国夏威夷)建立 ,喊出“ ”的口号。 ①成立时间、地点:1905 年 8 月,孙中山联合华兴会、光复会和兴中会,在日本东京成立中 国 ,大会推举孙中山为总理。 ②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 。 ③革命目标: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 。 ④成立意义:中国同盟会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全国性的资产阶级 (辛亥革命的领导政党)。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民报》。 (2)领导武昌起义 ①简单经过:1911 年 10 月 10 日晚,武昌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和士兵起义,占领楚望台军械库,经 过一夜血战,占领 ,起义胜利。 ②影响:武昌起义胜利后,全国有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形成了席卷全国的革命浪潮, 清朝统治迅速崩溃。这年是农历辛亥年,故这次革命成为 。 ③胜利的原因:清政府统治失去人心;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的长期努力。 (3)成立中华民国 ①时间:1911 年 12 月,宣布独立的各省代表在 开会,选举 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 统。 年 1 月 1 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 临时政府成立。 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 年 2 月颁布,具有 的性质。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 孙中山把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 “民族” 、 “民权” 、 “ ”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 *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三大政策:1924 年 1 月,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解释:民族主义突出反 对帝国主义,民权主义强调民主权利为一般平民所共有,民生主义以“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为主要原则;三大政策:指“联俄、 、扶助工农”。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①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 ,建立了资产阶级 民主共和国;②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使 观念深入人心,民主共和成为 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③开始了完全意义上的 的民族民主革命,激励中国人民为争 取民族独立与解放和国家的富强而奋斗不止。 *辛亥革命的局限性:①革命成果被大地主买办阶级代表袁世凯窃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 完成,国家没有富强;②中国 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辛亥革命的性质:反帝反封建的 。 *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既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 成功:①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② 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民主共和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 流;③开始了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激励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和 国家的富强而奋斗不止。因而说辛亥革命成功了。 失败:①革命成果被大地主买办阶级代表袁世凯窃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国家没 有富强;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因而说辛亥革命失败了。 *辛亥革命的失败的启示:辛亥革命的失败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 方案在中国也行不通。 *评价孙中山(伟大功绩):领导辛亥革命,成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实现国共第 一次合作。 *孙中山具有的精神品质:坚持不懈,百折不挠,为祖国的进步事业奋斗终和,与时俱进,不断发 展自己的救国主张。 *戊戌变法(改良)和辛亥革命在学习西方的内容上的不同表现:戊戌变法主张在中国建 立 ,失败给我们的启示:①落后就要挨打;②只有发奋努力,振兴中华,才能使我国 自立于世界,国家的强大是我们赢得平安的保证;③要顺应时代潮流,适时改革创新,才能发展 强大。辛亥革命是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失败的启示是: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6.新文化运动――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1)开始:1915 年 9 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陈独秀-新青年、胡适-《文学改良刍议》白话 文代替文言文、鲁迅-《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3)主要阵地:《新青年》杂志。(第一卷叫《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 (4)口号(或两面旗帜) :“ ”和“ ”。 “德先生”和“赛先生”:“德先生” 是指“民主”(Democracy),“赛先生”是指“科学”(Science) (5)主要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 文学,反对旧文学。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向封建礼教发起猛烈攻击,斗争锋芒直指封建 思想,后期宣传马克思主 义。 (6)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评价) (积极影响)①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②新文 化运动弘扬了民主和科学,为新思潮的传播开辟了道路,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事业的发展。③新 文化运动对五四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④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特别是马克 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人民的解放斗争指明了新途径。⑤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能够使语言和 文字更紧密地统一起来,为广大民众所接受,从而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繁荣。(消极影响)新文化运动中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一直影响到后来。 (7)比较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和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派别 不同点 相同点 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他们兴办近代军事工 洋务派 业和民用工业,进行洋务运动。 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他 维新派 们多次上书请求变法,并在光绪帝支持下发动了戊戌变法。 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希望改 变中国的落后状况。 主张实行三民主义推翻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政党,发动 革命派 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 激进民 提倡民主和科学,学习西方进步思想,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 主派 对封建文化进行批判,发起新文化运动。 (8)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和激进的民主主义者给我们启示: ①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呈现出明显的层层深入的逻辑发展特征:技术――制度――文化。 ②农民阶级、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阶级局限性,没有科学理论指导,不能改变中国的社会性 质,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③洋务运动使中国迈出了走向近代化的第一步,同时又为戊戌变法运动开辟了道路;维新变法运 动加速了中国人的思想解放,为辛亥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9) 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给我们的启示: 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告诉我们: 要想实现国家富强, 首先必须实现民族的独立,民族独立是国家富强的前提;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兼收并蓄,国家才 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科教兴国是现代化的关键;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 求是,根据具体国情作出科学决策。 (10)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给我们的启示: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告诉我们:要想实现国家富 强,首先必须实现民族的独立,民族独立是国家富强的前提;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兼收并蓄,国 家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科教兴国是现代化的关键;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根据具体国情作出科学决策。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1.五四运动 (1)原因:①根本原因: 政府的黑暗统治;中国先进阶级力量的壮大和马克思主义 的传播。②直接原因(导火线): 中国外交的失败。 (2)爆发时间:1919 年 5 月 4 日 (3)中心:前期:地点D 运动主力D 后期:地点D 运动主力D (3)口号:“ , ”、“ 取消二十一条”、“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 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4)结果:释放了被捕学生,罢免了曹汝霖等卖国贼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 得初步胜利。 (5)历史意义: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 的爱国运动,是中国 的开始。 (6)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因为:工人阶级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对斗争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 知识分子起了重要的领导作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社会主义已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 (7)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即资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反对帝国 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 封建主义的革命。) (8)五四精神: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精神(核心);忧国忧民,不屈不挠,敢于斗 争的爱国主义精神;追求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 (9)青少年应如何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努力学习,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为建设繁荣、 民主、文明和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2.中共一大(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中共诞生的条件(背景):①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思想基础)②工人 阶级力量的壮大。(阶级基础)③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及其活动。(组织条件)④共产国际 的帮助。(外部条件)**中国第一个共产党小组是 1920 年陈独秀在 成立。 (2)经过:1921 年 7 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 秘密召开,参加大会的代表 有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 13 人,代表全国 50 多个党员。后会议转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 * 没有参加中共一大,但在一大上被选为中央局书记。 (3)内容:①确定党的名称为“ ”②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纲 领)。③确定党在当前的任务组织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④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 央局,陈独秀为书记。 (4)中共的性质:中国无产阶级先锋队,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5)中共一大召开的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 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 的面貌就 了。 (6)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政党的区别:领导阶级不同,指导思想不同,阶级利益不同,奋斗目标不 同。 3.国共第一次合作合作――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1)标志: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 正式建立。 (2)合作方式:党内合作。 (3)合作成果:①为了培养革命骨干, 国民党在广州的黄埔建立了陆军军官学校,简称 。 黄埔军校实行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并重的方针,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②领 导了国民革命运动(北伐战争). (4)建立黄埔军校的意义: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5)黄埔军校的领导:国民党 兼任军校总理, 任校长,共产党 任政治 部主任。 4.北伐的胜利进军 (1)目的:推翻封建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2)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大军阀。 (3)主战场:湖南、湖北。 (4)重要战役: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在北伐进军中, 英勇善战,先后取得汀 泗桥、贺胜桥、武昌等战役的胜利,为第四军赢得“ ”的称号。 (5)战果: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倒 ,声 势震动全国。1927 年初,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到武汉,武汉成为全国革命的中心。)(6)北伐的胜利进军的原因:①国共两党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②北伐战略方针正确;③ 国民革命军广大官兵英勇作战,特别是共产党人先锋模范作用;④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群众的积极 支持和紧密配合;⑤军阀的内部矛盾。 (7)南京国民政府成立:1927 年 4 月 12 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1927 年 4 月 18 日,蒋介石在 成立“国民政府”,建立起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统治,第 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 (8)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国际帝国主义联合支持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反革 命的力量大大超过了革命的力量;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共产党还处于幼年时期,缺乏斗争经验。 领导人陈独秀又犯了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放弃革命的领导权,以致在敌人突然袭击时,不能有 效地组织人民反抗。 (9) 北伐战争取得了胜利, 但为什么说国民革命运动失败了?①革命阵营内蒋介石等人背叛革命, 出现了反共反人民的南京国民政府;②旧军阀被打垮,但出现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新军阀;③反 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 5.南昌起义 (1)经过:1927 年 8 月 1 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贺龙、朱德等人,率领革命军 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占领了南昌城。但革命军在南下 途中遭到失败,一部转移到广东海 陆丰地区,另一部由朱德、陈毅率领转入湘南,开展游击战争。 (2)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 。南昌起义成为中国共产党创 建 、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它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的时期。 6.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1)背景:1927 年 9 月,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 ,由于城市敌人的力量比较强 大,工农革命军损失严重。 (2)经过: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领部队进军井冈山,开始创立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 命根据地―― 。 (3)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意义:井冈山等农村根据地的建立,为中国革命开创了 一条走向胜利的道路,这就是从城市转向农村,创建农村根据地,由 包围城市,最后夺 取全国胜利。这是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胜利道路。 7.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 (1)红军长征:①主要原因:由于“左”倾错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②经过:1934 年 10 月江西 →突破四道封锁线→转兵贵州→强渡 →1935 年 1 月贵州 会议→四渡 →巧渡 →强渡 、飞夺 →爬雪山→过草地→1935 年 10 月陕北吴起镇中央红 军与陕北红军会师→红一、二、四方面军等三大主力在甘肃 地区会师,宣告二万五千里长 征胜利结束 (2)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 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3)长征精神:乐于吃苦,不畏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勇于战斗、坚持不懈的革命英雄主义 精神;实事求是、善于开拓的创新精神。 *长征精神的启示: 长征精神, 就是把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 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 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 神;就是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紧密团结,同人民群众生死相 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征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集中 体现。 *长征精神的现实意义: 学习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继承革命传统, 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培养敢于顽强连续作战的精神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4)遵义会议(1935 年 1 月) 背景:由于左倾错误的领导,红军长征初期失利,损失惨重。 内容: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 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确定军事上由 、周恩来等负责指挥。 意义:①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②确立了以 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 确领导;③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 的转折点。 四、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九一八事变 (1)原因:日本为摆脱 ,趁蒋介石围剿红军之机,侵略中国。 (2)时间:1931 年 9 月 18 日。 (3)借口:日军蓄意制造“柳条湖事件”,以此为借口,向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动进攻,并在第 二天占领沈阳。这就是九一八事变。 (4)蒋介石的态度:九一八事变爆发时,蒋介石下令 。 (5)结果:四个多月后,东北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锦绣河山,全部沦陷。 (6)影响:全国人民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中国人民的 抗战开始了。 2.西安事变 (1)爆发的原因:日军进一步侵略华北, 上升为主要矛盾。(根本原因)。中国共 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对张学良、杨虎城起到了感召作用(个人因素)。蒋介 石一意孤行、坚持剿共(直接原因)。 (2)经过:1936 年 12 月 12 日, 和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扣押了蒋介石,通电全 国,要求 、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 “ ”,又称 “双十二事变” 。 (3)解决方案: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采取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方针。(目的: 争取一切力量抵抗日本的侵略。) (4)结果:蒋介石被迫接受 停止内战 、一致抗日。 (5)和平解决的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局面的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 线 形成。 *蒋介石屠杀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还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并释放蒋介石? 西安事变后局势极为动荡,杀死蒋介石中国就有可能限于纷争四起群雄割据的局面。而内战一起, 则使日本有机可乘,从而利于其一步步独霸中国。在此背景下,中共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下不计 宿怨,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并释放蒋介石的主张,有力地推动了国民党向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的方向转变。 3.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的标志 1937 年 7 月 7 日,日军炮轰宛平城,制造了七七事变,又称 事变。中国军队奋起反击, 标志着 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爆发。 4.南京大屠杀 1937 年 12 月,日军攻陷南京后,进行了长达六个星期的大屠杀,被日军屠杀的中国人达 30 万。* “南京大屠杀”、“细菌战”等罪行的启示:充分暴露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本质;当今 日本出现了教科书事件、参拜“靖国神社”等行径,反映了日本右翼势力竭力歪曲历史、淡化侵 略的企图;我们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死灰复燃,防止历史悲剧重演;日本只有正视历史,深 刻反思战争罪行,才能真正建立新型中日友好关系。 * 青年学生的态度: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奋发图强;,为中华民族的伟 大复兴而努力学习,以史为鉴,反对战争,珍爱和平。 6.台儿庄战役――抗战时最重大的胜利( 战场) 1938 年春,日军进攻徐州。国民党将领 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血战近 20 天,取 得了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最重大的胜利。 台儿庄战役的意义: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 ,它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 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士气。 7.百团大战――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战场-共产党领导的抗战) (1)目的:粉碎日军围攻。 (2)主要目标:破袭敌人交通线,摧毁日伪军据点。 (3)经过: 年 8 月,八路军在 指挥下,组织一百多个团,在华北两千多公里的战 线上,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 (4)意义:百团大战是抗战期间中国军队 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它提高了中国 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7.中共七大 (1)目的:为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解决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发展前途问题。 (2)时间:1945 年; 地点: (3)内容:①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即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 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中国。②大会通过了新党章, 明确规定 为党的指导思想。③大会还选举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 (4)历史意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民 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重要的一次大会,是“ 的大会, 的大会”。 8.日本无条件投降 (1)时间: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 月 2 日,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密苏 里”号军舰上,举行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签字仪式。 (2)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因素:①1945 年 8 月, 向日本的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 ② 政府发表对日宣战声明,派遣苏联红军进攻侵占中国东北的日军。③毛泽东发出 “ ”号召,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军队,对日本侵略者展开大规模反攻。 ④欧洲战事已经结束,日本在太平洋战事陷入困境。 (3) 抗日战争的胜利意义: 对中国: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 的民族解放战 争,宣告了帝国主义侵华历史的结束。抗日战争的胜利, 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显示中 国人民的巨大力量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由 到 的转折点。 对世界:抗日战争是 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 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也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4)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日本侵略战争是非正义的战争, 失道寡助, 中国反侵略战争是正义的, 得道多助;根本原因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 ,实行全民族共同抗战;国民党正 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相互配合,相互支持;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国家和海外爱国华 侨的大力支持。 (5) 中国抗战的特点: 以弱胜强; 是太平洋战争中的主战场; 始终并存两条抗战路线和两个战场; 既是 ,又是 。 (6)近代两次中日战争给我们的启示:①战争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灾难,也给亚洲人民包括日 本人民带来了灾难,亚洲人民应时刻警惕日本的右翼势力;②不断提高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 力,坚决反对日本的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③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推行友好外交,壮 大世界和平力量,积极开展对外经济交流和合作,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7)国共为什么能第二次合作并肩抗战?国共合作对抗日战争胜利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原因)国共能够第二次合作并肩抗战,是因为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华民族到了最 危险的关头,国共两党摈弃前嫌,共赴国难,这与中国共产党的倡导和努力使分不开的。 (作用)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台湾: 1895 年中日《马关条约》规定割台湾给日本。1945 年 10 月 25 日,中国受降代表在台北 主持受降仪式,宣告了日本侵略者在台湾 50 年殖民统治的结束,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 (8)纪念日:9 月 3 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2 月 13 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 日 意义:①通过国家立法的形式,把抗战的正义性、对死难英烈的纪念和缅怀永久性地固定下来。 牢记历史,以史为鉴,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②全世界清醒认识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 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告诉世界:必须维护和平、正义、良知,促进共同发展和时代进步。③ 表达 了中国人民维护世界和平,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 9.聂耳、徐悲鸿、冼星海的主要成就 ①聂耳:人民音乐家,九一八事变后,创作《 》 ,1949 年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岁月里,这首歌传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 斗志,成为不朽的民族战歌。 ②徐悲鸿:著名画家,以画马著称,他笔下的马形声兼备,傲骨嶙峋,具有独创性和时代感;1940 年创作巨幅画他《 》 ,表达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坚忍不拔,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坚定 信念;创作《奔马图》来庆祝中国军队在湖北战场打了胜仗。 ③冼星海:人民音乐家,1939 年 3 月,在陕北抗日根据地创作音乐作品《 》 ,以气势 磅礴的旋律和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迅速传遍全国,对中华民族抗日斗争起到了巨大的鼓舞作 用。 五、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重庆谈判 (1)背景: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美帝国主义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企图 建立国民党一党专政的独裁政府。 (2)目的:国民党蒋介石:为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 ,也为欺骗人民。 中共毛泽东等: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3)概况:1945 年 8 月,毛泽东偕 、王若飞前往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达成和平建国 的“ ” 。 《双十协定》规定:坚决避免内战,在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基础上,建设独立、自由、富 强的新中国。但对于解放区 和 的合法地位问题,国共双方未能达成协议。 (4)重庆谈判的意义: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和平诚意,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5)中国共产党顾全大局的事例: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抗战时接受国民政府对红军的整编;重庆谈 判作出让步。 2.三大战役 (1)背景:人民解放军经过两年英勇奋战,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两百多万,国民党军主力收缩到沈 阳、北平、徐州等战略要地周围,主力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2)战况:从 1948 年 9 月到 1949 年 1 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 战役。 名称 时间 参战部队 指挥 结果 攻克锦州,连克沈阳、营口,解 辽沈 1948.9~ 放东北全境;歼敌 47 万多人,解 东北解放军 林彪、罗荣桓 战役 1948.11 放军对国民党军第一次取得了 上的优势。 陈毅、粟裕;刘 攻克徐州,解放长江中下游以北 淮海 1948.11~ 中原解放军 伯承、邓小平、 地区, 为解放军 奠定了 战役 1949.1 华东解放军 谭震林 基础。 平津 1948.11~ 东北解放军 林彪、罗荣恒; 攻克天津,和平解放 ,华 战役 1949.1 华北解放军 聂荣臻 北全境基本解放 (3)三大战役的意义(历史作用):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 全国的胜利,在军事上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准备了条件。 (4)北平和平解放:1949 年 1 月 31 日,北平国民党守军总司令 率部接受解放军和平 改编,北平和平解放。 3.渡江战役 (1)经过: 4 月 23 日,解放 ,统治中国 22 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了。 (2)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①有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 中共中央正确的战略战术;②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杀敌;③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团结了 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统一战线;④国民党统治腐败,失去人心。 (3)国共两党关系: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4.中国近代社会两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和三个重要的年代 (1)两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①1911 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②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和社会主义革制度的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 。 (2)三个重要的年代(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①1840 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开始反帝反 封建的民主革命的斗争;②1919 年五四运动爆发,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中国新民主 主义革命开始;③1946 年,人民解放战争开始,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而进行斗争。 (3)中国近代史终点的标志:1949 年 4 月 23 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统治中国 22 年的国民 党政权垮台
更多搜索: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本侵华借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