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人嘴软短拿人手软,怎么回答

你碰到过吃人嘴软拿人手短的事情么? - 知乎10被浏览2698分享邀请回答2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2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为什么拿人手短不如吃人嘴软
为什么拿人手短不如吃人嘴软
礼物要不要?“拿人手短,吃人嘴软”是中国的一句俗话,意思是拿了别人的好处,就会刻意礼让三分。这句话大家都不会陌生,特别是当我们在“不得不”或者比较勉强地去给别人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都会来一句“拿人手短”嘛。虽然一句俗话可以释怀我们内心的些许安慰,但也显示出我们容易受到一些“蝇头小利”的诱惑,而做出原本不太情愿做的事情。这周末中国婚博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上班期间就听同事说这个活动可以领取很多礼品。我当时就留了个心,再加上我和家里领导从来没有参加过婚博会,她也很感兴趣,就大老远地赶过去了。果不其然,进场后,各种宣传海报和展台绚烂夺目,热闹非凡,吸引很多人驻足观望。但是,没等我们靠得很近,一大波礼物就向我们袭来。为什么这么说呢?原来婚纱摄影和旅游类婚礼服务是竞争最激烈的,为了吸引前来游客能进店洽谈,推销人员们会热情涌上前,说尽好话,甚至鞠躬,送上礼物。当我们收到礼物后,“抹不开面子”,只能进到拥挤的会场,和服务专员洽谈些与婚纱摄影有关的问题。当然,看到各种各样的小礼品,我们也很心动,心想着反正就耽误一会儿功夫,也不用下单,礼物拿到手之后进店坐一会儿就出来。于是,这大半天,开启了我们的“薅羊毛”之旅。但是,拿到不少礼物之后,我们终于快撑不住了,因为没吃午饭,肚子非常饿。而且,每次洽谈的时候,自己很不情愿,这种情绪又加重了我们的疲劳,所以跟服务专员聊的时候也是心不在焉的。以至于到后来,那些推销人员在“极度热情”地给我们“送上”礼物的时候,我们唯恐避之不及,真的“无福消受”了。后来,我跟领导说,他们与其送那么多质量粗制滥造的礼物,为什么不买些价格更便宜的食品和饮料送给来往的潜在客户呢?我相信,不仅是我们俩,很多人也会面临肚子饿和口渴的问题。这样的刚需,相信大家很难拒绝。在今天,我充分体会到,礼物虽小,但是“拿人手短”,所以我们只能在漫长而无意义的“洽谈”中消磨自己的时光与忍受疲劳。而这,就是人性,这也体现出市场竞争的激烈,以及在一些商业营销策略中,商家会利用这种人性。如果像我们这样的“羊毛党”比例较小,则这种模式是成功的;而如果比例较大,则模式难以为继。在前几年的P2P热潮中,就有很多网站为了吸引客户注册和投资,不惜花费重金进行奖励,以至于很多“羊毛党”纷纷前来,让一些平台损失惨重。而对于今天婚博会的体验过程,我仍然觉得商家营销上只是简单地利用了某些人性弱点,而没有进一步挖掘人的刚性需求。送一些吃的喝的,或许比那些华而不实的礼物,来得更实在,也更有效果。这也是为什么我说“拿人手短”,不如“吃人嘴软”的根本原因。东西“拿”到手太容易,就更容易舍弃,“吃”进去的东西,则很难再吐出来。不仅如此,“拿”,或许是一种强塞;而“吃”,却考虑到了对方的最根本性的需求。换一个角度,对我们自身而言,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吃”进去的才是我们自己的,而“拿”过来的或许太过容易,并没有消化吸收,比如只是对某些看起来很有用的文章进行转发而不求自己是否彻底理解、订阅了一些有名的专栏却并未深入钻研和学习等。不论是从商家对客户心理的揣摩,还是从我们自身对知识的学习,“拿人手短”都不如“吃人嘴软”。这是一门功课,是一门需反复对人性进行钻研,并深思与反思的功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专注生产高质量原创内容
作者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吃人嘴短 拿人手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