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陆游,辛弃疾,韩愈被贬过哪里,郑燮被贬后的人生异同

谈陆游、辛弃疾的人生哲理诗词--《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谈陆游、辛弃疾的人生哲理诗词
【摘要】:南宋著名文学家陆游、辛弃疾,除了表现其爱国情怀的慷慨激昂的诗词外,还有一些表述人生哲理的诗词,这些作品表现了他们旷达、恬淡的人生态度,意蕴深厚,文采斐然,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与艺术价值。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I207.23【正文快照】:
陆游是南宋最著名的爱国诗人,辛弃疾是南宋最著名的爱国词人。他们两人生活在同一个时期,两人都力主出兵北伐,收复中原。除爱国这一共同点之外,他们的作品又有一共同点,即风格的豪放。然而,除过人们经常提及的代表他们的基本特色的作品外,二位大家又有一些涉于人生哲理的诗词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孙显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王艳;谢军;;[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孙淑萍;;[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1期
周博文;;[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刘曙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屈晓婷;李效东;;[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李长健;李伟;;[J];北方论丛;2006年05期
武才娃!北京100044;[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姬君彩;;[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陈新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邢荣;;[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卢立峰;李兆友;;[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张军;;[A];“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湖北省首届涉农领域青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6年
庄汉;;[A];深入学习十六大精神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文集[C];2004年
周建超;;[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6年
董务刚;;[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余谋昌;;[A];第二届中国(海南)生态文化论坛论文集[C];2005年
曾永成;;[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樊为之;;[A];从《为人民服务》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林兴初;;[A];秩序与进步:中国社会变迁与浙江发展经验——浙江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新曦;[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尹维真;[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冯颜利;[D];苏州大学;2002年
彭志勇;[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王文滋;[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鲁卫群;[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蒲蕊;[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刘缉川;[D];浙江大学;2003年
周江;[D];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
徐赟;[D];复旦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宁;[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刘劲杨;[D];成都理工学院;2001年
吴秀霞;[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肖勇;[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代华英;[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吕强;[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鲁礼新;[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曹永国;[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王英纳;[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杨卫军;[D];河南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戴鸿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J];汉语学习;1980年02期
魏炯若;[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魏炯若;[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陈和年;[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梁扬;[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汉语大词典》杭州师院编写组;[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施光明;[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胡其章;[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03期
王伟民;[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加林;;[A];朱熹与中国文化——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成立大会论文集[C];1988年
蔡厚示;;[A];朱子学新论——纪念朱熹诞辰86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0年
罗时进;;[A];唐代文学研究(第七辑)——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八届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A];长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俞平;;[A];演员谈电影表演——首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颁奖大会论文集[C];1988年
宗光成;;[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李子龙;;[A];中国李白研究(一九九零年集·下)[C];1990年
姜澄清;;[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五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85年
王岱英;;[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九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3年年会论文集[C];1993年
董小玉;;[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江寒;[N];中国包装报;2000年
魏志文;[N];中国档案报;2000年
颜顺孝;[N];中国人事报;2000年
许墨林;[N];中国文化报;2000年
王德祥;[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0年
郭启宏;[N];光明日报;2000年
雷子龙;[N];江西日报;2000年
尔东;[N];江西日报;2000年
黄毅;[N];人民政协报;2000年
魏朝卿;[N];西安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仲冬梅;[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王福美;[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王作良;[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王述尧;[D];复旦大学;2004年
周茜;[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金国正;[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王毅;[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赵永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李青;[D];苏州大学;2006年
罗燕萍;[D];苏州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苏勇强;[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王景梅;[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李庚;[D];黑龙江大学;2002年
陈春霞;[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施霞;[D];四川大学;2003年
阎君禄;[D];四川大学;2003年
巨传友;[D];湘潭大学;2003年
王颖;[D];安徽大学;2004年
康亚伟;[D];内蒙古大学;2003年
夏宁;[D];吉林大学;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陆游与辛弃疾词的比较
幻世萌zmwkn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就其大处而观之,陆游、辛弃疾二位词人有四点明显的不同:一、二人的词学观有所不同:陆游对词的创作一直抱着一种既暗自喜欢、又十分鄙薄的矛盾态度,总的来说是重诗轻词,视词为“小道”、“馀事”,而辛弃疾对词则倾毕生精力为之,把词作为自己政治理想、人生经历与生活感受的主要“陶写之具”.二、因第一点而起,陆游词中作者的自我形象与主体意识的表现仅仅是偶尔的、不集中的和不够鲜明的,而辛弃疾的词则集中地、鲜明地、全面地呈现了他作为民族英雄与时代精英的自我形象和主体意识;相应地,放翁词只是局部和片段地反映陆游的战斗经历和生活情况,而稼轩词则较为全面和系统地反映了辛弃疾的战斗经历和生活情况.三、同样作为作者自我形象的呈现,放翁词里呈现的是一个典型的文臣(尽管一度披上戎装)的形象,而稼轩词里呈现的是一个资兼文武的大将军的形象.四、就艺术风格而言,虽然两家都大致趋向阳刚雄豪一路,但由于放翁毕竟是一位衣冠文士,而稼轩则是一位老军人、老战士,所以放翁词大多以轻倩流利、精能圆熟见称,稼轩词则主要以纵横驰骤、大声镗鞳为美;放翁词颇多清旷飘逸之气,稼轩词则富于沉郁顿挫之慨.现在对这四点逐一加以析论.一、词学观的明显不同.陆游一生,始终对词这种新兴的诗体意存轻视.他在“靖康”南渡、词人普遍转变词风而以词作为抒怀言志和反映社会现实之一体的时代背景下,还基本上像北宋人那样,仅仅把这一富有活力的新兴诗体视为“小道”和“馀事”,这显得十分保守和不合时宜.他对词的抒情性质持一种十分矛盾和迷惘的态度——一方面暗中喜爱,不时以这种体裁言志遣怀,甚至抒写男女之情;另一方面却又发表谴责小词的言论,并作“自我检讨”,对自己“未能免俗”地写过一些词感到后悔不已.比如他在《长短句序》(载《渭南文集》卷十四)中这样说道:风、雅、颂之后,为骚,为赋,为曲,为引,为行,为谣,为歌.千馀年后,乃有倚声制辞,起唐之季世,则其变愈薄,可胜叹哉!余少时汩于世俗,颇有所为,晚而悔之,然渔歌菱唱,犹不能止.今绝笔已数年,念旧作终不可掩,因书其首以识吾过.在另外一篇《花间集跋》中,他更通过谴责“花间”派诸人而菲薄词体道:《花间集》皆唐末五代时人作,方斯时,天下岌岌,生民救死不暇,士大夫乃流宕如此,可叹也哉!或者亦出于无聊故耶?这两篇文字大约写于他六十五岁前后,大致可以代表他大半生对词的看法.他到晚年(八十岁以后)所写的儿篇谈词的文字,其词学观点略有变化,对词体的态度是有褒有贬,对其“摆落故态”而能表现“跌宕意气”的抒情功能有所肯定和赞扬.但无论如何,他大半生对于词的保守偏激的轻视态度以及他对词的独特审美方式的缺乏了解,毕竟使他对于词的创作失去了应有的热情,从而未能投注较多的精力,去发挥他本来具有的天才和优势.这就大大地影响了他的词的题材、形象、意境、风格等等诸多方面.而辛弃疾对词的基本看法和创作时的具体态度则与陆游大不相同.辛弃疾虽然没有像陆游那样写过专门的论词文字,但从一些零星的材料和他本人的一些诗、文、词作品里所表露的思想和情绪,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他在词的创作上抱着一种极为严肃认真的态度,有着比较先进的文艺观点.他并没有把词视为“小道”和“馀事”,而是视之为自己言志抒怀的主要工具(亦即他的门人范开所谓“陶写之具”)的.拙著《辛弃疾词心探微》曾经勾稽有关资料,证明辛弃疾有一整套带有强烈战斗性和功利性的作词主张,这套主张的主要之点是:一、主张以“气”为本和以笔代剑;二、主张以从唐代杜甫、白居易以来的现实主义的作诗态度来作词;三、力主词要写真情实感,反对为文造情;四、认为词不但像诗那样“可以怨”,更“可以怒”,亦即认为词是“发愤抒情”和“写胸中块垒”的最佳艺术形式;五、认为词既然是志士仁人雄心壮怀的“陶写之具”,其风格追求就应该是“有心雄泰华,无意巧玲珑”,亦即自觉地趋向阳刚雄豪一路,而不要去与莺娇燕昵、风情娈婉的传统词风争长短.[3]由于具有这样的与陆游大不相同的作词主张,辛弃疾就不再像传统的做法那样游戏笔墨,偶尔作词以娱宾遣兴,而是倾毕生精力为之,把词当成了自己政治理想、人生经历和生活感受的主要载体.二、作者自我形象、人生经历和主体意识表现上的明显差异.这个差异是由两人词学观的不同所导致的.辛弃疾是把词视为抒情言志的主要手段,倾其毕生精力为词,所以在收词多达620馀首的一部《稼轩词》中,自述身世经历、呈现作者自我形象、表达作者主体意识和反映作者日常生活的作品极多,借助这些作品,我们可以还原出一个十分完整和生动的抗金民族英雄辛稼轩的形象,较为全面而具体地了解到他的思想意识和感情生活.读《稼轩词》,恰如读一部艺术化的“辛稼轩自传”.而陆游,因为他卑视词体,视之为“小道”、“馀事”,只是在作诗之馀偶尔游戏笔墨作一点词,因而他的自我形象、主体意识、生活经历等等绝大部分都写进了他的诗里,而只有很少一部分写进了存词总数只有140馀首的《放翁词》里,[4]因而这些对于稼轩词来说是最显个人特色的东西在放翁词里就只能是一种零星的、片段的和不够鲜明的甚至是偶尔的呈现.关于这点差异,我们只消举一个例子就能说明问题了.辛、陆二人各自都有一段终生难忘的从军经历(辛弃疾是青年时在山东聚众抗金,加入耿京的队伍,曾与金兵血战;陆游则是壮年时从军汉中,在国防前线有过一段“铁马秋风大散关”的不凡经历),他们在晚年都多次用笔来回忆自己的这段经历.可是,同样是在词中表现这段经历,二人便大不一样:辛弃疾是在词中多次地、集中地、形象极为鲜明地咏叹自己的这一段历史,让人们只要一读他的词,就对这位“壮岁旌旗拥万夫”的抗金英雄留下了极为鲜明完整的印象.而陆游则因为其重诗轻词的文学观念,把他最难忘的这段人生经历大量地写进他的诗里,在放翁词里只有前引《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及《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等两三首词提到了这段“匹马戍梁州”的经历.因此,陆游词里对自我形象和主体意识的表现远远不是全面和完整的,我们如果只读放翁词而不读放翁诗,就无法全面认识他这段经历,更无从了解这位爱国诗人和民族英雄的堪与辛弃疾比美的思想全貌.三、军人之词与文人之词的不同风貌.除了上述不同之外,辛、陆二家词还因作者人生经历和社会角色的不同,在作者自我形象的呈现上有大不相同的面貌.同样是抗金志士和曾经从军的战士,但辛弃疾是真正和敌人打过仗的武士,南渡后又带兵平息过茶商军和农民起义军,还创建过“飞虎军”,所以他的忆旧之词,写的都是自己作为军人和统帅的实战经历,呈现的是一位军人和将军的形象.而陆游,基本上还只是一个文士,虽然一度从军汉中,但只是军帅(川陕宣抚使王炎)幕府中的参谋,未曾上战场与敌人真刀真枪地干过(当然,那时宋、金双方处于停战时期,历史也没有为他提供参战的机会),所以尽管他也曾夸张地、虚构地描写过自己“呼鹰古垒,截虎平川”的经历,但呈现在放翁词中的,基本上还是一个一度客串武士的文臣的形象.清人谭献在比较东坡词与稼轩词所呈现的作者自我形象时说:“东坡是衣冠伟人,稼轩是弓刀游侠.”⑥读辛、陆二家词,亦可作如是观:放翁词中呈现的是“衣冠伟人”——亦即文臣的形象,而稼轩词中呈现的则是“弓刀游侠”——亦即武士与将军的形象.四、风格即人.既然放翁是“衣冠伟人”,稼轩是“弓刀游侠”,他们的词中所呈现的作者的主体风格便因社会角色和主体意识的差异而各呈异彩.总的来看,虽然二家词都大致趋向阳刚雄豪一路,但放翁词基本上属于豪放的文人词,其作品大多以轻倩流利、精能圆熟见称,让人体悟到太白式的诗人的潇洒;稼轩词则显然是豪放的军人词,其主导风格是纵横驰骤、大声镗鞳,给人以霸王式的横行天下的“不可一世”之感;放翁词颇多东坡式的清旷飘逸,稼轩词则富于沉郁顿挫之美.这种由于社会角色和生活经历的不同而导致的风格差异,有二人的代表作品在,无需再来举例论证.再有一种由二人性格与心胸气度不同而引起的作品风格差异,则需在这里举例予以辨析.陆、辛二人的个性虽都属于豪爽一类,但还是有较大的差别:陆游性格比较疏放直爽,甚至趋向颓放,连他都自号放翁.这样的人胸无城府,抒情言志时喜欢直说,而较少含蓄.而辛弃疾则是一个长时间担任军事统帅和方面大员的领袖型人物,他有勇有谋,沉重多思,他的友人陈亮甚至认为他为人“沉重寡言”.⑦这就使他养成了一种深沉含蓄的胸襟气度.这样的人言志抒情时,必多郁厚含蓄之笔.对这种由性格、胸襟之不同而导致的风格差异,我们只要将两家的题材与主题相同的作品对读,是不难找出例证的.这里仅举一例.试看放翁词中有这样一首《蝶恋花》:桐叶晨飘蛩夜语.旅思秋光,黯黯长安路.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  江海轻舟今已具.一卷兵书,叹息无人付.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拿这首词与前引辛弃疾那首《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对读,可知二词主题惊人地一致,都是写英雄失意的牢骚.可是风格之异却一眼便看出来了.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点道:放翁《蝶恋花》云:“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情见乎词,更无一毫含蓄处.稼轩《鹧鸪天》云:“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亦即放翁之意,而气格迥乎不同,彼浅而直,此郁而厚也.陈廷焯这里丝毫没有贬低放翁人格胸襟之意,只是在作辛、陆二家词的风格比较,认为二人词风虽都趋向雄豪一路,但陆词发越,辛词含蓄;陆词浅而直,辛词郁而厚.差异极为明显.应该承认,陈廷焯的看法是正确.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陆游辛弃疾咏梅词之比较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陆游辛弃疾咏梅词之比较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陆游与辛弃疾的忘年交--《文史天地》2009年08期
陆游与辛弃疾的忘年交
【摘要】:正中国自古文人相轻,但陆游与辛弃疾却惺惺相惜,引为知己。陆游是我国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其诗作被誉为一代"诗史"。辛弃疾则是南宋词坛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其词作对后世影响深远。
【关键词】:
【分类号】:I207.23【正文快照】:
中国自古文人相轻,但陆游与辛弃疾却惺惺相惜,引为知己。陆游是我国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其诗作被誉为一代“诗史”。辛弃疾则是南宋词坛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其词作对后世影响深远。他们是中国文坛的两座丰碑,但很少有人知道,他们之间还有一段超越年龄的友情佳话。1203年6月,在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权梨舟;;[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何玉玲;;[J];作家;2011年12期
王学群;;[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6期
郝捍;;[J];文史天地;2009年08期
张福勋;;[J];阴山学刊;1989年02期
晏建怀;;[J];文学界(原创版);2008年07期
施光明;;[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4年04期
朱东潤;;[J];学术月刊;1957年09期
陈良运;[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年03期
赵文序;;[J];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扬忠;;[A];首届辛弃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87年
陆永品;;[A];首届辛弃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87年
王少华;;[A];首届辛弃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87年
徐炼;;[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王立斌;;[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王增斌;;[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庄庄;;[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滕振坤;;[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刘扬忠;;[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施议对;;[A];首届辛弃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8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雷抒雁;[N];中华读书报;2010年
王汉梁;[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陈红彦;[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万文武;[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
李鹏;[N];中国教育报;2009年
郑大中;[N];上饶日报;2008年
高利华;[N];中国文化报;2005年
宋晓梦 胡晓军;[N];光明日报;2010年
冯弘;[N];中国民族报;2010年
徐莉;[N];文艺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金国正;[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杨理论;[D];四川大学;2006年
吕辉;[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王福美;[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张毅;[D];复旦大学;2008年
单芳;[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王毅;[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王慧敏;[D];苏州大学;2008年
张英;[D];苏州大学;2009年
李青;[D];苏州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冯霞;[D];湘潭大学;2010年
汪洋;[D];青岛大学;2012年
李胜男;[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赵苗;[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刘艳伟;[D];吉林大学;2011年
管舒;[D];安徽师范大学;2012年
任佳怡;[D];复旦大学;2010年
何淑滨;[D];中南大学;2011年
贺艳敏;[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殷文强;[D];江南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韩愈为什么被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