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孩子的天空 巴西华人黑帮老大被杀 为什么 被杀

恍如冰山一般凝固,冷峻;又恍如冰川一般消溶,浮晃
2008年间其实早有一份名单,同样选30名最爱导演。比较两份名单,前后隔一年,仅更换两名导演,其余相同。两份名单差异仅占6%,可说是变化很小。这或许能说明了我的美学品味,基本核心不变,非常的专,一旦是我的那杯茶,就永远是我的那杯茶,甚难朝秦暮楚。换句话说,我的美学口味,是一个坚定的核心,是属于本质性的。口味改变一事,并不容易发生在我身上。大抵是我的美学品味与我的心灵原型,两者一脉相承,而我清楚知道我的心灵喜欢的素质。
当然不排除有时有些导演在主题风格方面会发生或大或小的变化,但只要万变不变其宗,基本核心不变,就依旧属于我的那杯茶。更何况,我选入的导演大部分都和我同样属于偏执型,主体性极强,其作品都非常坚持个人风格化。
一份偏爱名单的真正含义,乃是让我们凭此作为索引,以了解我们自己的本质,以及形成这个本质的种种元素,而这将形塑我们独特的灵魂,从无形到有形,有一个处于浊世间仍然清清楚楚的核心。
1. 蔡明亮 Ming-liang Tsai (台湾)
2. 吉姆o贾木许 Jim Jarmusch (美国)
3. 山下敦弘 Nobuhiro Yamashita (日本)
4. 阿彼察邦o韦拉斯哈古 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 (泰国)
5. 洪尚秀 Sang-soo Hong (韩国)
6. 拉斯o冯o提尔 Lars Von Trier (丹麦)
7. 罗伯特o布列松 Robert Bresson (法国)
8. 埃里克o侯麦 Eric Rohmer (法国)
9. 简o坎皮恩 Jane Campion (纽西兰)
10. 侯孝贤 Hsiao-hsien Hou (台湾)
11. 赖纳o维尔纳o法斯宾德 Rainer Werner Fassbinder (德国)
12. 汤姆o提克威 Tom Tykwer (德国)
13. 三池崇史 Takashi Miike (日本)
14. 北野武 Takeshi Kitano (日本)
15. 金基德 Ki-duk Kim (韩国)
16. 菲利普o加瑞尔 Philippe Garrel (法国)
17. 阿基o考里斯马基 Aki Kaurismaki (芬兰)
18. 克日什托夫o基耶斯洛夫斯基 Krzysztof Kieslowski (波兰)
19. 彼得o格林纳威 Peter Greenaway (英国)
20. 王家卫 Kar Wai Wong (香港)
21. 小津安二郎 Yasujiro Ozu (日本)
22. 成濑巳喜男 Mikio Naruse (日本)
23. 格斯o范o桑特 Gus Van Sant (美国)
24. 大卫o林奇 David Lynch (美国)
25. 梅雅o黛伦 Maya Deren (美国)
26. 弗朗索瓦o欧容 Fran?ois Ozon (法国)
27. 杨o史云梅耶 Jan Svankmajer (捷克)
28. 贝拉o塔尔 Béla Tarr (匈牙利)
29. 米开朗基罗o安东尼奥尼 Michelangelo Antonioni (意大利)
30. 安德列o泰西内 André Téchiné (法国)
头像参阅:
[ 點閱次數:15304 ]
<span style=
"background-color: #.01.19.05pm
<span style=
"background-color: #.02.02.03pm
<span style=
"background-color: #.11.05.11pm
[ 點閱次數:9058 ]
[ 點閱次數:9740 ]
前记:从1999年始迷恋上电影迄今整整10年,看的影片数量愈来愈多,目前收藏的影碟也有超过5000部。这些年间,在持续狂热观影之下,陆续发现好影片,数目只有增无减。我看的影片当中也包括商业类型片(如科幻片,惊悚片,悬疑片,警匪片,爱情片等),但能进入名单的影片,主要还是那些能深刻触动我的心灵的好电影。
愛情萬歲 &Viva
L’Amour(台灣)蔡明亮
热带疾病 Tropical Malady(泰国)
漂流三部曲 The Drift(加拿大)Quentin Lee
我心遗忘的节奏 The Beat that My Heart Skipped(法国)Jacques
狗鎮 Dogville(丹麥)Lars von Trier
心的方向 About Schmidt(美國)Alexander Payne
神秘列车 Mystery Train(美国)Jim Jarmusch
薄暮之光 Lights in the Dusk(芬兰)Aki Kaurismaki
考里斯马基
浮生若絮 Namesake(印度)Mira Nair 奈拉
California
Dreaming(罗马尼亚) 内梅斯古
The Affair(韓國)李在容
漂流兩顆心 The Princess and T. Warrior(德國)Tom Tywker
慾望號快車 Crash(加拿大)David Cronenberg
疯子方舟No One’s Ark(日本)山下敦弘
生命的訊息 Signs of Life(德國)Werner Herzog
童年往事 Times To Live(台灣)侯孝賢
孔雀 Peacock T.(中国)顾長衛
爱情影片 Short Film about
Love(波蘭)Kielowski 奇士勞斯基
乡村牧师日记 Diary of Country
Priest(法国)Robert Bresson
绘画还是做爱 Painting or Make
Love?(法国)
Vibrator(日本)广木隆一
双面北野武(日本)
江原道之力(韩国)洪尚秀
中国的鸟人 Bird People in
China(日本)三池崇史
The Job(意大利)Elmano Olmi 欧米
Total Eclipse(法國)
天使爱美丽
Amelie(法國)Jean-Pierre Jeunet 居内特
春去冬來 Spring till Winter(韓國)金基德
圣烟 Holy Smoke(澳大利亚)Jane Campion
20,30,40(臺灣)張艾嘉
東邪西毒 Ashes of the Time(香港)王家衛
金钱朋友(美国)
憤怒的愛情 Rub Love(韓國)李锡军
愈快樂愈墮落 Hold Me Tight(香港)關錦鵬
擊浪青春 Give It All(日本)磯村一路
爱情的诞生(法国)Philip Garrel 盖瑞尔
恐惧吞噬心灵(德国)Rainer Fassbinder 法斯宾德
Story of Summer(法國)Eric Rohmer
無情荒地有琴天 Hilary & Jackie(英國)
天使熱愛的生活 The Dream Life of Angels(法國)Erick
鯨魚馬戲團 Harmonic(匈牙利)Bela Tarr
枕邊禁書 Pillow Book(英國)Peter Greenaway
P/S Your Cat is Dead(美國)Steve
Guttenberg
下午的迷惘 Messes of T. Afternoon(美国)Maya Deren
漂泊者The Fugitive Kind(美国)Sidney Lumet
按摩师与女人(日本)清水宏
[ 點閱次數:13775 ]
[ 點閱次數:9803 ]
觀片量:39部
当樱花盛开
》2008,德国,Doris Dorrie
妻子得知自己的丈夫Rudi的癌症已经到了晚期,是否告诉丈夫这一噩耗让她摇摆不定。最后她终于决定先向丈夫隐瞒这个事实,她说服Rudi回到柏林与儿孙们生活在一起。但是到了柏林之后,夫妇二人发现儿子比他们想像中要忙得多,于是他们决定搬到波罗的海的一家旅店去生活,但是没想到妻子却先一步离开了人世,经历了妻子辞世的打击之后,Rudi决定开始重新看待世界,他远赴东京探访小儿子,为的是完成妻子的心愿:看樱花,舞踏(Butoh),富士山……。
2。《 导演万岁
》2007,日本,北野武
著名导演,暴力宗师北野武(北野武
饰)突然厌倦以往拍摄的黑帮电影,宣布再也不拍黑帮片,涉猎其他的题材。北野武开始尝试各种影片。他拍摄了小津安二郎风格的亲情片、催人泪下的爱情片、反映50年代社会风貌的怀旧片、恐怖片、忍者片、科幻片等十多部电影,都因为不同的原因而失败,他的导演生涯因此遭遇到瓶颈,需要反思。
》2005,比利时,
故事讲述一房产经纪人迪米特里(Vincent Lecuyer
饰)是名孤儿,总是沉默的从自家附近的街区经过,他的邻居詹妮为其吸引,并时常和同在家具厂工作的凯丝谈论她对迪米特里的莫名兴趣。迪米特里的生活犹如一潭死水,他无法融入生活。他的两位同事:乐手出身的波顿精力充沛,喜好与迪米特里在酒吧枯坐谈论不可及的女人;紧张焦虑的威布鲁格却要给同事们主讲平安驾驶课,他不喜欢自己的工作,而且和同事也相处得不好,对生活的厌烦使他在有一天突然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不久,迪米特里在自家楼下结识了凯丝,两人有了接触,但这段交往似乎并没有进一步的可能……本片获2005年柏林电影节艺术影院联盟奖,希洪国际电影节最佳长片奖。
4。《 永恒时刻
》2008,瑞典,Jan Troell
20世纪初期动荡的瑞典,女工Maria在博彩活动中赢得了一台照相机,并因此结婚生了一大窝孩子,但粗鲁的丈夫始终没有走进她的内心。在婚后多年苦闷生活的某一天,她重新发现这部相机,让她开始用新的眼睛看待整个世界,也让一位充满魅力的老摄影师走进她的生活。影片节奏舒缓,画面美轮美奂,情节进展如静静流水,却透射出平凡生活的朴素哲理。
5。《 永久居留
》2009,香港,云翔
&爱上一个注定不能爱你的男人,你愿意耗用多少青春和气力,去接受那些甜蜜与折磨,换一个很可能令你心碎的结果?当一个同男与一名异男,发展出一段比情侣更亲密的关系,他们最贴近的距离又是多近?这事一个关于同性恋男子与异性恋男子“谈感情”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失去”的故事。男主角Ivan(李家濠
饰)从小就不相信自己能活过30岁,他迷恋死亡,也一直想求得“人死后往哪里去”的解答。他认识了异性恋男子Windson(洪智杰
饰),两人发展出一段刻骨铭心却相当艰困的恋爱。电影记述了Ivan的过去、现在,也预言了未来。
《 再见索罗
》2008,美国,Ramin Bahrani
索罗是一个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开出租车的热心塞内加尔裔男子,今年34岁。一天,他遇到了粗暴的70岁南方老头威廉。威廉出钱要求索罗在两星期之内把他送到一座山的山顶上,准备自杀。索罗决定在为威廉当司机的过程中了解威廉的生活,并希望能够及时改变老头寻死的想法,于是,这对临时搭档开始了一段意想不到的旅程……
[ 點閱次數:11224 ]
年12月,大学第1年,创作首年
“。。。爬满密密麻麻的蛆,缓缓蠕动。。。再孵育希望之卵”
打冷颤~~你的脑袋在想些什么... ...?
哈哈,我也不知道。。就自然而然写出来了这么样。。可以肯定的是,我写诗通常不喜欢过度推敲修饰,别人绞尽脑汁一字一句雕琢,我却任随直感从潜意识泉涌上来脑袋。。我的诗虽然不精致,但粗糙且直达心灵(有点老王卖瓜地说)。。最后几行诗,是突然有一个画面出现在我脑海里——漫漫漆黑的宇宙,星光倏地消失,剩下多条纤细而微弱的光芒在闪烁;同时,有无数条蛆虫在蠕动的画面浮现我脑海——这两个画面融合在一起——于是就有了这几行诗句。。
[ 點閱次數:10597 ]
a) 都会生活的存在状态
1. 我们这一代 (2004) 韩国
导演: 卢东石
主演: 金秉晳
Byung-seok是个沉默寡言但很有些自己想法的男孩子,他喜欢观察周围的世界及审视自己的生活。有一天他发现可以用摄象机记录生活将是一件很酷的事情,于是他决定动用自己的信用卡的限额来达成这一愿望。他的第一个主角是一名叫Jae-kyung的女孩、一只小狗及一些做运动的人们。尽管这些人看似无关紧要,但在他的摄象机里却变得饶有趣味,他希望自己能够通过手里的摄象机记录世界,记录下生活的吉光片羽。尽管满腹理想,可是最终他只能为了过活转而拍他人的婚礼。而她的生活一样充满无奈和挣扎,因为时常被炒,她时常在找工作,所以总是苦着脸,走路低着头迈不开两条细罗圈腿。她正为Byung-seok而面临贷款的麻烦。影片表现出韩国当代年轻人的生活状态,尽管表面看起来有些琐碎平淡,尽管他们的现状都并不理想,但我们可看到,两个年轻人是如何的在为自己努力地改善生活的品质。
2. 独立时代 (1994) 台湾
导演: 杨德昌
主演: 陈湘琪 金世杰 陈以文 金燕玲
这是一部浮生绘式的作品。台北十多名白领、艺术家、大款轮番出场,排名不分先后,同学、同事、同党,官场、情场、商场,在婚姻、政治、娱乐、文艺各层面,纷纷上演着千丝万缕的人情闹剧。故事支线甚多,但充分刻画出现代城市社会的人性百态,揭露了儒家思想下中国社会的虚伪和人际关系的复杂。九0年代的台北,一个人际关系充满紧张、充满变化、也充满机会的都市。至少有五百件事物满街流行,攀附任何一种流行,表面上似乎都能让人找到生存的价值感。但导演通过影片质疑了台湾经济蓬勃发展后的新社会问题。富裕的后遗症,是带来对真诚和自然的生活态度的扭曲变形。片中十多个主要角色回圈其中,恰似一场人性乖张、虚情假意、装腔作势的畸异探戈舞,几近乎某些荒诞喜剧。琪琪(陈湘琪饰),她的讨人喜欢,也带来不少困扰,因为这种可爱、天真、文雅、温柔,是在许多人面前伪装出来的。她迷失了。小明(王维明饰),一个安份守己的新进公务员,不由自主地卷进一桩工程弊案,并且因为自己无知的善良,反而成了陷害好友的帮凶。Wolly(倪淑君饰),企业界财团的幼女,主掌一家广告文化公司,她不知该不该从婚姻枷锁中逃出,甚至从这个她并不真正认同的行业中逃脱出来?
琪琪、小明、Wolly,曾经是要好的同学,现在却处在各自的临界点上,谁也帮不上谁的忙。他们周遭,还有一个满口大话的热门舞台剧导演,一个力争上游不择手段的小明星,一个精明干练却为情所困的财经专家,一个写信情小说写到要自杀的畅销作者。在两天半内,这一群人交叉追逐自己的理想和欲望,在离奇的遭遇、荒谬的处境中爱恨逆转、福祸相生,有人上了天堂,有人下了地狱,有人惊喜地发现自己可以做一个平凡而独立的人。
3. 老友有钱 (2006) 美国
导演: 妮可·哈罗芬瑟
主演: 詹妮弗·安妮斯顿 凯瑟琳·基纳 雷吉·奥斯汀
此片审视四个女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她们的都会生活。四个女人多年为伴,无话不谈。随着她们人到中年,朋友的际遇虽各有不同,但她们都发现自己正处在生活的十字路口。她们当中一个是著名的服装设计师,一个是当红剧作家,另一个继承大笔遗产衣食无忧。相比之下,奥利维亚的生活真是一塌糊涂,她不仅单身未婚,而且刚刚丢了工作。奥利维亚游走在大商场,索要着免费的面霜试用装,借着老友的光参加高级派对,期待着真命天子的到来。虽然带着表面的尴尬与难堪,老友们依然积极帮奥利维亚介绍工作和男友。其实老友们也有自己的烦恼,厌倦工作、厌倦婚姻、厌倦生活,每个人都切实感触着中年危机与生活流水帐的烦恼。
b) 纵欲文化的消费现象
1. 台北晚九朝五 (2002) 台湾
导演: 戴立忍
主演: 黄立行 于婕 杨谨华
剧情:2002年的台北,这个永远没有休息的城市里,电影院、书局、咖啡店、KTV、迪斯科舞厅全都24小时营业。在夜晚到来后,还有一群不知疲倦的物种在尽情放纵。影片以年轻一代荒诞淫乱的夜生活作为笔触,描述了现代台湾社会“性交大于心交”的速食快餐式关系和玩乐主义主导的生活模式。在现代都市青年缺乏理想观念的自我需求里,精神无关紧要,最需要的往往都是感官。认为爱就是用身体来证明的Ben,是典型台北夜生活动物,任职唱片公司企划,常有女孩倒贴;坚持爱情信念的现代处女EVA,相信真爱的存在,排斥婚前性行为;性格忧郁的卖“药”仔小马,由于不忍见癌症末期的父亲痛苦,不惜找药让他解脱;在夜总会寻找好男人的VIVI,白天是幼儿园老师,晚上变身成为夜总会女王;在台南混不下去的COLA,跑到台北谎称留日回来的发型师,他能言善道、每天在夜总会寻找异性猎物,是典型的用下半身思考的男人;CINDY白天是上班族,晚上是网络跟夜总会最豪放的一夜情女王,一心想要尝遍各种游戏;早已放弃男人的IDEN,是夜总会的当红DJ,生平最痛恨糟蹋女人的坏男人,一心想将天下的好女孩留在身边;一心想要做明星的HITOMI,努力跟每一个能给她机会的人上床……
2. 涩谷24小时 (1997) 日本
导演: 原田真人
主演: 佐藤仁美 佐藤康惠 冈元夕纪子
剧情: “ko
GAL”是为赚钱享受物质生活而卖淫(美其名为“援助交际”)的高中女生,她们经常在东京涉谷区的街道出没。某星期五下午,少女小圆勾搭上了一个嫖客名叫大岛的,不料进入旅馆后才发现那人是黑社会的,反被抢走了身份证和手机。小圆找大姐头哭诉,终于找到了大岛并和他达成协定,拿回了被抢走的东西。同时,另一名少女丽莎所执着的梦想,是这群丧失纯真的“ko
GAL”们的一个对比。离家出走的丽莎为了筹措去美国的旅费,被迫进行援助交际,不料前晚被抢走30万日元现金。丽莎的朋友得知后央求大姐头帮忙介绍工作,好让丽莎能攒够钱次日出发。小圆卖淫时抢劫,被人打至重伤,奄奄一息。最终,丽莎如愿踏上前往美国的旅程…
3. 前卫的众神 (2003) 芬兰
导演: Jukka-Pekka Siili
主演: Jussi Nikkil? Reino Nordin
塔维是个有钱而喜欢艺术的年轻人,走到哪里都随身带着自己的摄象机。他和狂热的朋友组建了一个俱乐部,规则很简单:每次聚会时,成员都必须带一盘记录最近一次性狂欢的录象带。但是这个初衷是游戏的玩意渐渐变成危险的困局…影片被认为是北欧版的“性、谎言和录影带”,呈现出年轻一代的放纵性文化。
c) 人际关系的错综脉络
1. 遇人不熟 (2005) 日本
导演: 内田贤治
主演: 雾岛丽香 板谷由夏 中村靖日
剧情:五个命运截然不同的人在一夜之间产生了错综复杂的关联:平凡的小职员宫田(中村靖日饰)、被未婚夫抛弃的真纪(雾岛丽香饰)、神神叨叨的私家侦探神田(山中聪饰)畦、可以轻而易举地将男人玩弄于股掌中的女骗子阿美(板谷由夏饰)和为社团的入不敷出及种种方问题困扰着的黑帮大佬浅井(山下规介饰)。这5个人之间因为一袋假钱而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故事集中发生在一个夜晚,分成三段式结构进行叙述后,随后牵扯出故事的主体。导演像命运的魔术师把玩着这场拼装重组的游戏,事情的真相究竟是……
2. 心猿意马 (1999) 香港
导演: 李志超
主演: 连凯 谢贤 黄佩霞 王喜
剧情:四男两女在一夜之间写下三段萍水相逢的感情乐章。Cindy与Philip分隔两地,利用火车往返两地维系感情,这一夜火车出轨,Cindy在迪士高遇上寂寞的中年机师雷安东,她发现Philip竟不如这个陌生男士那样了解自己,有恋父情结的Cindy开始犹豫自己的选择。Philip却在一间小宾馆遇上了三级片女星丁丽,发生了一夜情。她跟着要盘算的是这个男人是不是可以付诸终身。的士司机刘保与来自深蛰圳的偷渡客基仿仔文诺偶然遇上,一起挣开情欲的枷锁,彼此爆发出同性之间的爱。本片讲述了城市人生活的寂寞,人类对原始欲望的追求和空虚宣泄的人际关系。
3. 西班牙旅馆 (2002) 法国
导演: 塞德里克·克拉皮斯
主演: 罗曼·达瑞斯 奥黛丽·塔图
剧情:西班牙首都巴塞隆拿,一个充满故事的城市。少年沙维为逃离期望过高的女友及家人,离开浪漫的巴黎,只身远赴巴塞隆拿做交换生并入住交换生公寓。在同一屋檐下,虽然各国人语言不同,但大家仍然可以互相沟通、互相了解。他们对于生活、性与爱各方面产生种种错综的新体验—
爱洁净的英国女生搭上美国小子,法国青年与比利时女同志关系密切。交换生之旅实在令沙维对人际关系交集结果的百般可能性大开眼界。
d) 寂寞疏离的冷酷异境
1. 洞 (1998) 台湾
导演: 蔡明亮
主演: 李康生 苗天
剧情:一种奇怪的疫情在城市里蔓延开来,很多社区感染了这种病毒,为了控制疫情,政府决定要居民强制搬迁,甚至以断水断电为手段。社区里,一个小伙子正在屋里睡觉,忽然听到门铃声,原来是楼下请来的水管工,可能是水管坏了,楼下的房间漏水非常厉害,房间到处都是水,整面墙壁都湿了。水管工在男人的地板上挖了个大洞,找出了漏水的部分管道,但没有修好就走了。然而这阳个洞迹却给成为楼上楼晴下各自闭彻锁在自己空间的的孤载独食男女效二人互相沟通掠烽、滤情欲交昌流甚至已救袭助恍性命何的兄唯蜀一殷管蓝道。
2. 空房间 (2004) 韩国
导演: 金基德
主演: 李成延 在熙 李忠秀
剧情:泰石是一个居无及定所、我行我素的城市负青年,白天他骑着摩托车挨家挨户派发广告宣传单。如果过了几天传单还没有被人拿掉,泰石就会撬开门锁进去住一段时间,在主人不在的空房子里做饭洗澡。作为交换,他会把房子里破损的电器修理好,替人家把脏衣服洗干净。有一天,在一个偶然打开的房间里他见到一个全身淤青的女人。这个女人叫善花,长期被丈夫虐待,过着幽灵一样的生活。泰石被善花的眼神打动,开始偷偷观察她。一次,泰石终于忍无可忍,挥动棒球棒把施暴的丈夫打倒,并带走善花。从此,两人在全城不同的空房间里辗转度日。同为天涯沦落人,两人渐渐确定了对彼此的爱,孤寂绝境中的男女因此有了一丝相互依靠的温暖,直到现实打破了宁静。一天,撬开门后,他们发现了一独居老人的尸体...
3. 迷失东京 (2003) 美国
导演: 索菲亚·科波拉
主演: 斯嘉丽·约翰逊 比尔·默瑞
Bob,一個過氣明星來到東京拍攝一輯廣告。Charlotte,一個攝影師的年輕妻子,跟隨丈夫來到東京,為熱衷工作的丈夫冷落。一天晚上,面臨中年危機的他和對婚姻生活迷惘的她在酒吧裏相遇了。兩人展開了友誼,一起在陌生的城市裏遊蕩,漸漸培養出某种難以言喻的感情。最終,兩人各自在生活隱藏的無限可能中重新尋囘了生存的意義。...
e) 自我异化的文明病征
1. 东京!(2008) 美国/法国/韩国
导演: Michel Gondry / Leos Carax / 奉俊昊
主演: 藤谷文子 / 加濑亮 / 伊藤步
剧情:全片分三个短故事,分别由三个来自不同国家的导演执导。
1.《室内设计》
  弘子(藤谷文子 饰)和怀揣导演梦想的男友阿明(加濑亮 饰)来到大都会东京,手头拮据的他们只得暂住在弘子好友清水朱美(伊藤步
饰)的公寓中。为了生计,两人四处寻找工作和住处,却一路坎坷。阿明的作品终于在一家小影院上映,望着男友喜悦的样子,弘子愈发感到自己的一无是处,就像被人丢弃的椅子一样。突然她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张椅子,被人带回家,她却从此有了归属感,心里不再不安……
  2.《梅德》
  身形扭曲、举止怪异的狂人梅德(Denis Lavant
饰)从下水道钻出,暴走街头,骚扰路人。几天后,他拿着偶然找到的二战时期的手雷出现,并将其一一掷向人群。军方将其抓获,开庭审判。而与此同时,要求处死梅德和要求释放梅德的呼声此消彼长。这个怪异之人俨然成为了狂热时代的偶像……
  3.《震动东京》
  某男(香川照之
饰)是一个十年未走出家门的御宅族,他讨厌阳光,害怕与人接触,成堆的书籍构成了他全部的世界。某天,他偶然瞥见送货女孩(苍井优
饰)的面容,突如其来的地震更将封闭的二人拉近。宅男发现,他无法继续呆在家中……
2. 铁男2 (1992) 日本
导演: 塚本晋也
主演: 塚本晋也
剧情:谷口(田口智朗饰)和妻子(叶冈伸饰)有个儿子,他们一家过着普通的幸福生活。一天儿子被两个光头仔绑架并杀害。谷口既紧张又愤怒,心中充满了杀意。之后,被绑架的他被送到地下工厂做了人体实验,大批的光头仔在那里生产。谷口被该组织的统治者(冢本晋也饰)改造成一个可怕的半枪械人——人类人体和枪械重武器的混合体,并最终成为钢铁打造的恐怖机械人。之后一个惊人事实出现,他和统治者竟然是亲兄弟,一场命中注定的对决随之开始。
3. 短巴士 (2006) 美国
导演:John Cameron Mitchell
主演:李素英 / Paul Dawson / Lindsay Beamish
剧情:影片不仅仅是性爱众生相的呈现,更多也刻画出了都市人的种种心理症状:情欲障碍(从未体验过性高潮的女心理辅导师),亲密关系的恐惧症(SM癖好女同志),性欲解放
沉沦者(公开杂交的夫妇),忧郁症(男同志),生活焦虑症,自我封闭的偷窥狂——性爱世界并非总是乐园所在,它牵涉到人性深处,人们错综复杂的心理,因着心理配合的种种不协调,则完美性爱的梦想将包含缺陷的阴影。电影一开场就是三段性爱,似乎要观众作好心里准备。一段是某年轻男子帮自己口交;一段是某年轻男子一边被女王鞭打,一边自慰;最后是一对夫妇在家里用彷佛特技般的姿势做爱。
f) 失落经验的心灵疗伤
1. 深呼吸的必要 (2004) 日本
导演: 筱原哲雄
主演: 香里奈 大森南朋 成宫宽贵
剧情:又到了一年一次的甘蔗收割的季节,五个城市里来的男女坐船来到冲绳,开始了为当地农民打工砍甘蔗的日子。他们不单是为了挣工钱,更重要的是,他们每个人都背负了心灵创伤,从城市里逃出来,在甘蔗园里展开疗伤之旅。他们暂时挣脱现代社会激烈竞争的压力,在满目阵翠罗绿之中,仿佛在清洗城市的尘埃与精神的劳顿,使人恢复重新面对生活的清新生命力。
2. 夜·上海 (2007) 中国
导演:张一白
主演:赵薇 / 本木雅弘 / 郭品超 / 冢本高史
剧情:顶级发型设计师水岛直树(本木雅弘 饰)与恋人兼经纪人美帆(西田尚美
饰)前来上海为一场慈善表演工作。水岛才华惊人,虽然差点迟到,但还是出色地完成了工作。只是事业一帆风顺的他看起来闷闷不乐,与女友的感情出现问题更是他没有办法解决的。当他恍惚在上海街头闲逛时,发现自己身无分文,习惯所有事情都是女友安排操控的他不知道自己的酒店在哪里。女出租车司机林夕(赵薇
饰)一直暗恋冬冬(郭品超
饰),然而爱人要结婚了,新娘却不是自己,失落之情溢于言表。在这个晚上,林夕的车撞倒了水岛,这两个语言不通的各怀心事的陌生人,开始了一段奇妙的旅程。
3. 独奏者 (2009) 英国
导演:Joe Wright
主演:Jamie Foxx / Robert Downey Jr.
剧情:纳萨尼尔·埃尔斯是一个音乐天才,但却不幸患有精神分裂症。无家可归的他晚上就在街头露宿,白天则四处演奏。《洛杉矶时报》的记者斯蒂夫·洛佩兹对埃尔斯很感兴趣,他仔细观察埃尔斯的一举一动,将其写进了自己的专栏里,同时也在此过程中与埃尔斯成为了好朋友。在他的帮助下埃尔斯重新找回了自我,而就在两人相处的过程中,各自的生活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g) 新新男女的爱情物语
1. 重庆森林 (1994) 香港
导演:王家卫
主演:林青霞 / 金城武 / 梁朝伟 / 王菲
剧情:编号为223的警察(金成武)失恋后患上失恋综合症,在与金发女杀手(林青霞)擦肩而过又离奇相遇并有了一晚温情后,原本以为包括“爱情”在内的所有东西都有保质期的他意外地迎来心灵的短暂温暖。可是,他们的爱情还是结束了。快餐店新来的女招待阿菲(王菲)爱上了时常光顾快餐店的编号为633的警察(梁朝伟),因拆了他的女友(周嘉玲)留在快餐店给他的“分手”
信,阿菲知晓了他的心情,偷拿到他的钥匙趁他不在时常潜入他家,一边梦游一边悄悄地改变他的生活,终在被他撞见时令其感受到情感的回归。然而,这才是他们爱情的开始。
2. 欲望都市 (2008) 美国
导演:Michael Patrick King
主演:Sarah Jessica Parker / Kim Cattrall / Kristin Davis / Cynthia
剧情:凯莉(萨拉o杰西卡o帕克 饰)成为了一个成功的作家,身边依然有3名好友萨曼莎(金o卡特拉尔 饰)、夏洛特(克里斯汀o戴维斯
饰)、米兰达(辛西娅o尼克松
饰)陪伴身边,她们依然时尚美丽。这次凯莉还即将要嫁给一生中最爱的男人Mr.Big,他们拥有自己的房子。她怀着激动的心情与好友们分享心情。可是婚礼的筹备让大先生感受到了压力。这时米兰达的婚姻出现了问题,因为米兰达的一句话,使大先生对自己这第三次婚姻更感不安了。果然,大先生拒绝在婚礼当天出现,即使他想回头的时候,已经伤透了凯莉的心。几个月过去了,夏洛特再次遇到了大先生……
3. 吃风 (1999) 新加坡
导演:唐永建
主演:Mark Lee / Benjamin Heng / Alvina Toh
剧情:《吃风》刻画了新加坡一小撮年轻人的生活,这群边缘的人充满反抗情绪,迷恋暴力的刺激,热衷于公路上飚车,与整个看似安定的新加坡社会格格不入。他们狂放不羁,为不被父母理解所痛苦,对现实充满无奈,在爱情与友情上也面临着迷茫的困境。他们有的找不到自己在社会上的位置,有的渴望被关怀被爱护却屡屡受伤,在犯罪的边缘上我行我素,年少轻狂中透出不被理解的忧伤。它充斥着很多类似摇滚乐纷乱的元素,超现实的影像宣泄出震撼人心的紧迫感,沉郁的影调与消极的调子强制性地把压抑感传达到观众内心。人物属于漂泊状态,他们没有历史感,没有根,显得尤为孤独。
h) 分崩离析的家庭伦理
1. 东京奏鸣曲 (2008) 日本
导演:黑泽清
主演:香川照之 / 小泉今日子
剧情:佐佐木家的小儿子健二(井之肋海饰)偷偷练习钢琴。爸爸龙平(香川照之饰)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一天被公司突然裁退,碍于自尊,他将这件事隐瞒住,每日早晨如往常提公事包出门。妈妈惠(小泉今日子饰)则是家庭主妇,关怀着一家大小,但她内心感到寂寥,她感觉不到自己被爱。哥哥贵(小柳友饰)是个忙着打工的大学生,与家人关系疏远,他想要参加美国派驻到伊拉克的自愿军队。这是一个乍看非常普通的日本家庭,但其实每个人都藏有不希望被别人知道的秘密。直到某天健二回到空无一人的家里,一切开始漫漫浮出水面……本片以东京一个四口之家为缩影,深细展现其内部风波,勾画各成员之挣扎轨迹,由此统摄东京乃至日本无数人群在世界经济格局转换、金融危机、中东战争等动荡局势下的生存境遇。
2. 交换温柔 (2001) 韩国
导演:Jae-soo Kim
主演:金英浩 / 金善荣
剧情:三十多岁的恒和琼是对结婚多年的夫妇,他们的儿子已经上幼儿园了。可是当恒每次相进行房事时,琼都以太疲倦为理由而拒绝。终于在某一天的早上,他们在上班的途中讨论起房事的问题来,并且决定于周末外出度假,寻找新刺激,点缀平淡的房事之乐。可是,假期欲令恒发现一个事实,就是当他面对琼时竟毫无性欲,两人的关系因此较度假前更为恶劣。恒跟好朋友兼上司倾诉,建议他跟太太一同参加「换妻」活动,并需遵守游戏的规则。
3. 长毛象 (2009) 瑞典
导演:Lukas Moodysson
主演:Gael García Bernal / Michelle Williams
剧情:年轻有为的里奥o维德勒斯(Gael García Bernal 饰)是美国一家游戏网站的创始人,妻子艾伦(Michelle
Williams 饰)则是外科医生。夫妻俩终日忙碌,奔波不停,只得把7岁的女儿杰姬(Sophie Nyweide
饰)托付给菲佣格罗瑞娅(Marife Necesito
饰)照看。某天,里奥和合作伙伴飞往泰国洽谈业务,无休止的谈判令他疲劳不堪,于是他独自一人来到荒郊海滨,为这里的野性原始气息所吸引,流连忘返;丈夫的离开让艾伦倍感空虚,她尝试和女儿沟通相处,然而太久的疏离让母女的亲情不知不觉变淡,任凭她怎样努力却始终不得其法;格罗瑞娅为了让两个儿子读书而远赴异国他乡,她一面倾情照顾可爱的杰姬,一面又深深牵挂思母情深的儿子们。在这个繁华快节奏的世界里,每个人的心灵都无所寄托……
i) 黑色功利的职场风波
1. 盗信情缘 (1997) 日本
导演:萨布
主演:堤真一 / 远山景织子 / 堀部圭亮 / 大杉涟
剧情:泽木龙一(堤真一饰)是一名邮政投递员,每天重复着索然无味的机械工作。一日他在工作中遇到高中时代的同学野口。野口是黑社会的一员,他告诉龙一,这样的生活为自己带来心跳的感觉。龙一回到家中,野口的话让他难以释怀,他趁着醉意拆阅了他人的信件。其中有一封信是寄给因患癌症而住院的女孩小夜子(远山景织子饰)。次日,龙一前往医院探察,对小夜子一见钟情,并在医院里结识了正在等待全国杀手大赛选拔通知的杀手(大杉涟饰)。不久于人世的小夜子与龙一相约外出散心,幸福开心。但是警察们早已盯上了龙一,并认为他是个罪犯。阴差阳错的故事会如何收尾呢?
本片的主人公是一个都市中的小人物,机械的劳动令他了无生趣,由于机缘巧合,他找到了爱情和友情,由此燃起了生活和工作的热情,然而最后却以悲剧告终。影片的前半部分不乏滑稽荒诞之处,带有轻喜剧的味道,比如全国杀手大赛、奇异的骑自行车方式等场面都让人忍俊不禁,然而主人公突然无辜被杀未能实践诺言的结局却一下子用无比的沉重和悲凉压倒了观众。本片揭示出工作和理想的矛盾,生活的乐趣和无奈。
2. 绑架门口狗 (2000) 韩国
导演:奉俊昊 (Joon-ho Bong)
主演:李成宰 / 裴斗娜 / 金皓珍
剧情:大学讲师元俊(李成宰
饰)因为不懂巴结上司而失去了晋升的机会,加上家中唠叨的妻子,都使他烦心不已。邻家的狗总是叫个不停,本来心烦意乱的他听到狗吠声后更加不耐烦了,竟然把人家的狗捉走了,藏在地牢里。邻居寻狗的启事第二天便张贴了出来。秘书千男(裴斗娜
饰)看到了这则启事后便加入了寻狗的行列。她十分厌倦平日办公室的工作,只想有上电视的机会。一次元俊又听到了狗吠声,当他到地牢一看时,他藏起来的那只狗不见了。《绑架门口狗》是一部具有荒诞幽默色彩的黑色喜剧,作为韩国新锐导演的奉俊昊在本片中以超现实的手法将我们看似平淡的日常生活编织成一出荒诞的闹剧。影片以一系列围绕着狗的安危的事件为题材,内容大胆而新颖,在一连串令人捧腹的搞笑场面之后,却表达出对现代生活中人的精神危机的关注。导演的高明之处正在于以狗说人,通过狗事件所带出的人物一个个都是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里的芸芸众生,各自有着自己的悲惨处境和处世辛酸。
3. 新爱美丽闯东瀛 (2003) 法国
导演:Alain Corneau
主演:Sylvie Testud / Kaori Tsuji / Taro Suwa
剧情:在日本长大的比利时少女爱米丽,成长后幻想重返出生地,在东京某大企业谋得翻译员一职。她抱着满腔热情准备接受这份新工作,却不料有如闯入了怪兽公司:躁狂上司,怪诞同事,令爱米丽忙于招架。“上司发威,下属发抖”的日式天皇文化,令爱米丽这个东西方的两栖人不能适应,最后竟由翻译员沦为洗厕所阿婶。故事改編自比利時女作家Amélie
Nothomb的小説,寫封閉冷漠的職場鬥爭。
整理:企鹅先生
备注:此片单乃提供予大紅花的國度《哇哩咧電子雜誌》11月份季刊城市专题
詳細內容請至以下網址下載.
[ 點閱次數:14032 ]
1.沙漠旅者
每颗远方的星上都有一口渴望的井
心情是遍踏寂然的骆驼蹄音
行啊行举目荒芜贫瘠
下辈子吹也吹不完的风沙
直打在旅人的脸孔上
2.冷酷异境
所有声浪于幽邃深海底顿时隐匿
视界若湛蓝无际的画面
苦苦欲思忆之
魂魄随著剑鱼的尾鳍
群起跳跃出水面
暮色里向夕阳刺去
3.亚马逊变奏
寻找快乐的王子将不再归来
干涸的亚马逊森林依旧耸立梦境
蕨类绿荫恍似魅影一般
那些哗啦哗啦的雨好久不曾下
只闻三两声蛙鸣偶尔空洞空洞地响著
稿于,大學第一年,創作首年
[ 點閱次數:10465 ]
这几年我愈来愈相信一切生命死后就不再存在,一切生命皆是偶然的,永生的灵魂并不存在,一切只有物质的生与灭,而物质一直存在于变化之中。物之不存,灵何以附?生命从何而来?其实是来自非生命的物质。生命的出现是偶然,而出现会思考的人类是偶然中的偶然,不为任何意义。看看蚂蚁,然后告诉我它们的生命意义是什么?它们会思考吗?他们知道活着的意义吗?没有。它们只是为生存而生存,朝朝夕夕寻觅食物。随时一个指头压来,此生了结。如果说我思故我在,那么除了人类,大部分生命都“不存在”。它们只是“纯粹”地活着,遑论活着的意义!
因此,浩瀚宇宙中只有我们的心灵孤独地存在着。然而天地不仁,视万物为刍狗。地球最初的生命来自非生命物质,一切生命死后亦将归于非生命的物质世界,包括贵为万物之灵的人类。生命的循环是物质的循环之一部分。非生命的本质存在于生命之中。“生物”,终究属于“物”,或曰是物质的另一种形式。最好的例子是病毒这种太古生命体,病毒只有在活细胞内才会开始“活”起来,攻击细胞,并利用细胞帮助它繁殖;平时,病毒都是毫无生命现象的。病毒介于生命与非生命之间。而意义,皆存在于物质的无常变化之中。事物本身并无意义,一切意义都是人的意识附加上去的。既然物质无常,意义也同样无常。一般人意义的立足点是什么?幸福?健康?舒适的生活?然而这些东西统统是无常驻的。不管你认为你的生命多有意义都好,下一分钟死亡可能已经来临,荒谬得可以。不管你认为你的梦想多伟大都好,地球毁灭之后文明不复存在,所有存在过的证据都会灰飞烟灭,意义亦如是。。。
[ 點閱次數:11441 ]
公鸡,跳上神坛来,挺翘着尾巴。嘿,
你要当神哪?啊,要认你最尊大?
噢,你这骄矜的家伙哩!
打你红冠!
喏,有人喂养你米粒了,谄媚抛向
你高高在上的地位!欸,摆架子?实在太
大小眼,尽选择大粒的一股脑儿啄!
打你利喙!
公鸡啊公鸡,你干嘛使劲
拍扑翅膀?唷,一朝吸了权贵香气
当真会飞天不成吗?噗咻噗咻地妄以为得道!
打你羽毛!
喂,贪慕虚荣的公鸡,莫再要
喔喔喔喔啼叫不停了!太喧哗!不过是
魅惑的流星闪逝而过,穷装腔作势干嘛呀!
打你喉咙!
唉,公鸡啊公鸡你,为何要踩污我的文稿?又何必
这般行恶?什么,你说这全是垃圾?优或劣
全由你独断诠释?天,你要比天高了!
打你脚丫!
[ 點閱次數:12944 ]
觀片量:42部
1. 《 振荡器 》2003日本,广木隆一
Rei是一名31岁自由女作家,经常被自己脑里的声音炮轰——叫骂、学校友人之间的闲言闲语及那些源自自己不必要的欲望的声音。Rei已经开始失眠,每次一吃下东西便吐出,也渐渐开始喜欢喝酒,精神正濒临崩溃的边缘。一个晚上,她走到便利店买酒,遇上一名长途车司机(大森南朋),她被那司机深深吸引,脑里的声音驱使她跟他上路,并企盼精神上得到最终的解脱……
电影取材于赤坂真理的同名小说。从表面上看来,这仿佛是一个描写一夜情的电影,但其实并非如此。这部艺术影片的主线是一个31岁女子的寂寞灵魂,女性的心理被细细地展现出来,比如,玲从寿希那里感受到温情时所产生的喜悦就被描绘地相当真切。这部剧情构架看上去似乎有那么点荒诞性的影片,因其细腻写实的描绘而令情节的发展并不显得突兀。片中大部分内容都是卡车司机与女主人公之间的对话,大多数场景都发生在摇晃的车中,而在这个单调的环境中,司机说他所熟悉的事情,她则叙述自己的病症,在根本不成对话的对话中,两人的心渐渐相通。
2. 《 温柔情人 》2002法国,Jean-Paul Civeyrac
故事讲述一个平日沉浸在声色犬马的男子拉乌尔。他生活颓靡,喜欢写诗。身边有相当多的女子出没。在无数次纯粹的肉体欢愉中,他感觉内心干涸空洞。
他在时常聚会的圈子里遇上让娜。他对她的迷离气质十分着迷。想借着努力爱上她来测试自己爱人的能力。但他始终感到迷惘。一切似乎都是空而寥落,周而复始的情爱生活,潦潦草草的感情关系,只能感受时间的流逝,但并不能为心灵带来任何慰藉。每日说着同样的谎言对着不同的面孔,没有任何情绪到达心底深处。如此这样的话,那漫长的生命是否有明确的价值。由于懒惰和惯性,继续活着,互相倾轧,毫无诚恳。这样荒芜的生之漫长。
3. 《 画出雨虹 》2008秘鲁,Daniel Rodríguez
本片主要描述一个木衲的男人,有心想成为一个水彩画大师,但他渴望平静生活的梦想总是却被四周围的人和事所干扰,因此他的梦想看来越来越遥远,越来越难实现……
4. 《 猴子再见 》1977意大利,Marco Ferreri
一部色调黯淡的讽刺喜剧,也是一部现代寓言故事,故事有点乱,而且很荒诞。在纽约实地拍摄,原为英语。
法国青年拉法耶特与意大利中年男子诺查罗徘徊在纽约。拉法耶特在弗莱克曼看管的一间“罗马博物馆”工作,并在一所“妇女觉醒剧团”兼职。有一天,他遭到了剧团女人的强奸,而他的住处竟遍地是老鼠的废墟。随后,他又收养了一个人猿的幼婴。在抚养幼婴的过程中,诺查罗不小心填错了资料,让小人猿变成了名正言顺的纽约公民。诺查罗却自杀身亡,将财物遗赠给人猿。后来,法拉耶特赫然发现人猿惨遭众鼠的吞噬...
5. 《 罗马之春 》1961美国,Jose Quintero
丈夫去世,一个有名有钱但不再年轻的女人,过着优雅的单身生活。她无助、空虚,渴望青春、渴望爱情。当一个年轻俊俏但铁石心肠的男妓走进她的生活,走进她的身体、走进她的思想,快乐堕落的道路由此铺开。
特別關注:
《 乡愁老爸 》1990法国,Bertrand Tavernier
凯瑟琳和父亲居住在巴黎,父亲是一个隐退的作家。经过心外科手术后抑郁寡欢,于是,他告别妻儿回到童年时的英国故乡,凯瑟琳和家人决定同往英国伴随着他。父亲第一次向凯瑟琳倾诉内心。父女谈天之中,死亡的恐惧始终潜伏着,过往记忆如斯沉重之际,生命却犹如云淡风轻……
註明:影片資料來自時光網站和豆瓣网站
[ 點閱次數:10826 ]
成形自對生活的恐懼
終于爆發的細微憤怒
悉悉窣窣地橫越小島版圖
自内陸莽林
向沿岸住宅區大舉挺進
小島居民井然有序的黃昏
廚房、廁所、臥室、客廳
盡是四下流竄的黑點
做活、沉思、休憩、聊天——
此刻已然毫無意義
低等無名生物全面掌控
自幽暗處傾巢而出
虛無的魑魅
籠罩小島的黎明時分,中斷
所有來不及完成的睡眠
(遍島羅列愛慾的殘骸碎片,
隨風彌漫文明的腥腐味)
而血紅旭日
即將誕昇如昨
[ 點閱次數:12245 ]
《別説你愛我》
你說你愛我,很多人也曾說過
一夜后就蕭索
你說你愛我,你不懂我要什麽
寂寞才想起我
啊,你的愛逐流隨波
如蝶撲花不盼結果
啊,我的愛隨你需索
我終于明白所謂愛我
不輕易相信承諾
如廣告詞隨便說說
甜膩讓我胃脹好難過
啊,我的愛隨你需索
我終于明白所謂愛我
啊,你的愛逐流隨波
如蝶撲花不盼結果
誰的愛誰的荒漠
一陣輕煙時時吹過
貧瘠奢望一顆心赤裸
[ 點閱次數:9918 ]
这几年我一直面临这种情况:我写了一篇文字,经常隔天却又懊恼不已,想要删掉或者隐藏所有我“呕吐”出的文字:在我的内心面临着巨大的虚无,我不知道如何向别人说明(其实也不需要向他人解释,没经历过虚无的人不会了解虚无,就好比一般人不会明白忧郁症者的内心经历),我在挣扎,在矛盾交战:我是一个对意义特别执著的人,但我又同时质疑意义,认为世间一切可说是无意义的,我的内在有两股对立的暗流在交锋:极热与极冷,意义与荒谬,认真与漠然,爱与不爱,执著与迷惘,暴躁与忧郁,欲与灵,书写与沉默。和其他人不一样(他们对文字如对生活一般那么汲汲营营),我书写是因为“被迫”,内在有股灵感之流要爆发而出。这就是为何我一直想要“戒”。我渴望平静,但内心时常在骚动着。一阵骚动,过后一阵平静。一阵平静,过后一阵骚动。互为因果。互为推动力和抵消力。如是缘起又缘灭,缘灭复又缘起。我寻思救赎,但又认为不存在救赎。我认为不存在救赎,反而让我更渴望救赎。正极必反,反极复正,正极又反。如是反复往来。不知何时方止。。。
[ 點閱次數:10258 ]
北野武的暴力电影当中是含有cult的精神的。
老实说,我以前并不很懂得欣赏他的电影,但最近,我突然能够体会他的电影了,尤其这部《双面北野武》不知道怎的我非常喜欢。觉得它虽然有点晦涩混乱,却比之前的更能触及某种意义的深刻。
突然间我似乎顿悟了北野武隐约表达出的命题,其影片里那些为发泄而诉诸对抗的暴力,其实隐藏着他对世界的愤怒,以及对生存意义的解构。我的心理开始进入了其影片的心理世界。我尤其喜欢他影片中的小人物角色总是那么无意义的死去,以及无意义当中的悲凉感,他的主角总是沧桑中年男人,无论是黑帮老大或小喽啰,几乎总是表情麻木地凝望着海面。沉默當中饱含俗世忧伤啊。
意义和无意义的辩证,在北野武式嘲讽戏谑的叙事姿态下,把表面肤浅的玩笑和内心的苦涩掺和在一起,尽显伟大意义的卑微落魄。这一切无意义啊,我似乎明白了他笑中带苦的含义,我似乎明白了他的沧桑心境。理想是无意义的,只有欲望的莽撞,以及对卑微的领悟;如果生存终究要死去,我们的人生也可说是无意义的。&
然而,如果我写影评的话,恐怕将落入他所颠覆的严肃意义。。以意义探索反意义,这个意义本身就是一个吊诡,一个paradox
北野武的作品我看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为上世纪90年代日本导演中坚力量的旗手,北野武为我们奉献了不少风格鲜明的作品。
生于东京。明治大学工学部肄业,当过出租车司机、脱衣舞秀场的喜剧演员,1973年与兼子清组成对口相声团体"Two
Beat",活跃于电视及广播界,并以辛辣和黑色幽默受到欢迎,成为日本80年代相声热潮的灵魂人。&
  1981年开始参与电影以及电视剧的演出,1983年第一次作为电影演员出演著名导演执导的影片。1989年他取代著名动作片导演,执导自导自演了处女作而一鸣惊人,该片囊括当年前日本电影奖的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及新秀奖,北野武出演的警察与冷血杀手对抗,让人过目难忘。之后的几部作品更奠定他成为上世纪90年代日本导演中坚力量的旗手。自1989年首次执导以来,不断破坏“规范”电影文法与台词,造就了独具魅力的“削落美学”。这些以蓝色为基调的影像,让“北野蓝”驰名世界。据北野武自己说,蓝色的背景,一方面可以从情绪上表现出求生的艰难,另一方面,从表演艺术角度讲,也可以如白纸般衬托出人物的细微变化。1995年驾驶摩托车发生意外,造成半边面部瘫痪。1997年,在遭遇车祸惨剧后的第三年,北野武自导自演的问世。这部影片中我们可以找到北野武自身的影子,他对生命和自身的审视反省,跃然纸上。该片当仁不让的获威尼斯影展金狮奖及蒙特利尔影展最佳导演奖,世界各地媒体将他与并列,甚至被誉为日本电影复兴的旗手。也成为日本电影第二次高潮的代表作。这是自1951黑泽明的,1958年的《无法阿松的一生》获金狮奖以来相距39年第三个获此殊荣的日本人。&
  2003年又是北野武最辉煌的一年,他把日本历史上著名的盲侠第N次搬上了银幕,推出。2004年北野武主演了的,影片是在讲述着一个暴君式人物一生的浮沉。1920年一群逃难到日本大阪的朝鲜人的艰苦生活,北野武扮演的主人公金俊平是一个经受了各种磨难,却仍然性烈如火甚至非常残暴的男人。从多种侧面描画了生活在日本的朝鲜人的挣扎与奋斗。身处他乡的朝鲜族人以及后裔,虽然生活的辛苦和环境的变迁都令他们疲惫,但是他们身上流着的血让他们没有忘记自己的“根”。&
  2005年到2008年,北野武相继推出旨在剖析自己创作心态的导演作品“自嘲三部曲”、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录其他影评:
这老头居然和俺一个星座的。这老头愤怒啊,将愤怒化为艺术,有才!他的暴力恰恰反映了不做作的风格,他的电影里看得见真性情,关注人性不是像某些伪艺术家那样作秀。
2. 《大哥-北野武》
强尼帕西诺&发布于:
日本大导演中拍的片子,我看过的最多的是北野武,感受最深的是北野武,风格最鲜明的是北野武。我喜欢他的风格,喜欢他的沉默,喜欢他带着墨镜酷酷的样子
&&&&& 大哥是位才华横溢的男人,喜欢自编自导自演。
大哥生于东京。明治大学工学部肄业,当过出租车司机、脱衣舞秀场的喜剧演员,1973年与兼子清组成对口相声团体"Two
Beat",活跃于电视及广播界,并以辛辣和黑色幽默受到欢迎,成为日本80年代相声热潮的灵魂人。&
  1981年开始参与电影以及电视剧的演出,1983年第一次作为电影演员出演著名导演执导的影片。1989年他取代著名动作片导演,执导自导自演了处女作而一鸣惊人,该片囊括当年前日本电影奖的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及新秀奖,北野武出演的警察与冷血杀手对抗,让人过目难忘。之后的几部作品更奠定他成为上世纪90年代日本导演中坚力量的旗手。自1989年首次执导以来,不断破坏“规范”电影文法与台词,造就了独具魅力的“削落美学”。这些以蓝色为基调的影像,让“北野蓝”驰名世界。据北野武自己说,蓝色的背景,一方面可以从情绪上表现出求生的艰难,另一方面,从表演艺术角度讲,也可以如白纸般衬托出人物的细微变化。1995年驾驶摩托车发生意外,造成半边面部瘫痪。1997年,在遭遇车祸惨剧后的第三年,北野武自导自演的问世。这部影片中我们可以找到北野武自身的影子,他对生命和自身的审视反省,跃然纸上。该片当仁不让的获威尼斯影展金狮奖及蒙特利尔影展最佳导演奖,世界各地媒体将他与并列,甚至被誉为日本电影复兴的旗手。《花火》也成为日本电影第二次高潮的代表作。这是自1951黑泽明的,1958年的《无法阿松的一生》获金狮奖以来相距39年第三个获此殊荣的日本人。&
  2003年又是北野武最辉煌的一年,他把日本历史上著名的盲侠第N次搬上了银幕,推出。2004年北野武主演了的,影片是在讲述着一个暴君式人物一生的浮沉。1920年一群逃难到日本大阪的朝鲜人的艰苦生活,北野武扮演的主人公金俊平是一个经受了各种磨难,却仍然性烈如火甚至非常残暴的男人。从多种侧面描画了生活在日本的朝鲜人的挣扎与奋斗。身处他乡的朝鲜族人以及后裔,虽然生活的辛苦和环境的变迁都令他们疲惫,但是他们身上流着的血让他们没有忘记自己的“根”。&
  2005年和2007年,北野武相继推出旨在剖析自己创作心态的导演作品和。&
看过大哥的五部片子,《花火》,《大佬》,《坏孩子的天空》,《菊次郎的夏天》,《性爱狂想曲》。大哥的片子很暴力,他的暴力不止是毫无征兆突然迸发的血腥,而是这一切都有一个温柔底衬,一双天使之眼的守护。暴力因此而动人,或者,我该说美好。他有自己风格的暴力美学。
&&&&&&&大哥的电影,配乐使影片增色并赋予他生命和内涵,&当北野武遇见久石让,就堪称完美组合之一。久石让打造了许多北野武作品的配乐,从1991年《那年夏天,最宁静的海》直到2002年的《玩偶》,两人的合作关系才暂时中止。大哥就是大哥,十个大哥,九个坎坷。&&&
&&&&&&&我爱大哥,喜欢他的风格,喜欢他的沉默,喜欢他带着墨镜酷酷的样子........
[ 點閱次數:11073 ]
現實之惡濁;生存之奮鬥。欲望之橫流;靈性之殘喘。
“我將書寫蛆蟲,至死方休!”這句說得好。為他勇於批判體制和人性的真誠敬杯。
同樣屬於日本新浪潮反叛導演,他其實比大島渚更能深刻地描寫出人性現實之惡。今村昌平堪稱是亞洲電影界的拉斯馮提爾(Lars Von Trier),也是全世界難得可貴不虛僞的“批判大師”之一。
(1958)&(看过)
(1958)&(看过)
(1958)&(看过)
(1959)&(看过)
(1961)&(看过)
(1963)&(看过)
(1964)&(看过)
(1979)&(看过)
(1983)&(看过)
(1997)&(看过)
(1998)&&(看过)
(2001)&&(看过)
附錄生平 &
生于日本,1951年毕业于筑波大学,后在松竹公司大船摄影所任助导,不久即任导演导的一片的助导,并与小津合作了三部影片。他也与野村芳太郎及川岛雄三等导演合作过。&
1958年今村昌平开始为川岛雄三写剧本,该片成为川岛的代表作。同年,今村被赏识,执导其首部电影。前三部电影的成功,使今村一跃成为一级导演。他还在60年代末(日本电影工业衰退时期)拍摄过一系列纪录片。1979年他最富争议性的电影上映,这是他蛰伏六年后的作品。影片改编自一件真人真事的连环凶杀案。案件中的罪犯榎津岩(绪形拳)自青少年时期己经常入狱,长大后更多次用假冒的身份行骗及劫杀。
今村昌平用了钜细无遗及极其冷静的手法,记录著榎津岩的犯罪过程,但却完全拒绝解释他的犯罪来心理。影片虽然交代了榎津小时候目睹父亲(三国连太郎)被军队毒打的情形,又细致描写了他在服刑期时其父与妻子发生了一段不伦之恋,但却没有进一步暗示这两件事与榎津的行凶动机有任何关系,回避了简化的心理分析。
影片成绩蜚然,为今村三年后在康城勇夺金棕榈大奖奠下了基础。他以彻底的现实主义风格及对日本社会的彻底调查与深刻的洞察力在世界影坛享有声誉。&
在日本电影处于低潮时期,他创办了日本电影学校,培养热爱电影的年轻人,致力于日本电影的复兴。1983年改编自深泽七郎的同名小说,由今村昌平编剧兼导演。威震戛纳,获得当年金棕榈大奖。1958年木下惠介曾把相同的故事拍摄成电影,轰动一时。1997年,他的作为第二次高潮的代表作再夺戛纳金棕榈大奖。在日本《电影旬报》评出的“日本最佳100部电影”中,今村昌平的入选有6部。《鳗鱼》获得金棕榈奖的四年之后,今村昌平组织原班人马拍摄了,同样好评如潮。
《今村昌平与小津》
chuenMing 发布于:
今村昌平 ()
小津安二郎()
日本新浪潮的一众反叛心重,自我意识强,对于专制的生活,自然大感不喜。成名前的今村昌平,就在松竹片商当副导,而且还是日本电影大师,小津安二郎之膝下门徒。
能受教于电影大师,确为一般影迷梦寐以求之遭遇,可谓求之不得。但对于性格掘强的今村来说,就不是味儿啦!(两人关系之精彩好比肥皂剧)在他眼中,小津是多么迂腐,其镜头下的一切事物,并不存在于战后的日本。
是否只有丧失情感的人种,才能成为导演?
”今村如是说。他怒指小津只懂堆砌个人幻想,迷留中产生活,对于城中受苦的底下层却并不在意。说白一点,就系亳不写实。今村在自传中曾写过以下两句:
“对于我们这些在黑市长大的一群来说,根本没有见过小津电影里那样的家庭。 ”
“要说榻榻米,我们也只是看过黑市中那些又小又脏的而已。我的作品里,怎么都拍不出像小津那些白白的干净的高雅的日本客厅“
。可想而知,小津的电影在其眼中,地位有多”高“了。
但为什么要受气呢?大可一走了之嘛,竟待在一个自已亳不欣赏的人身边,而且还当其扶助长达几年,难道是被虐心态暗中作崇?原来当时日本讲求师资与经验(我想现在也是吧),要有一定程度的名气和认可,人家才会放下疑心招至其下。所以今村才一直忍气吞声。至于当初为何选小津为师,现引今村一句说话作解:
“我是猜拳猜输了,才到小津组拍片的。 ”
即使是小津的拍摄手法,也被今村批判得连一文钱也不值。小津指导演员时,要求对方必须跟足剧本指引地演。就连转头的角度,步数,移动速度都要绝对准确。(难道小律安二郎在执导时,会手持秒计?)对于这种机械性的演译方式,今村怒不可遏。
尽管如此,小津无疑对今村有一定程度之影响,不过全为负面。但没有小津,就没有后来的今村昌平。
今村就曾经供其剧本创作(后来的“猪与军舰”
1961年)给小津过目。(我猜他是出于挑战之心)小津对于剧本中的大量性描写当然感觉不悦,并回答了一句“为什么你总想拍这些蛆虫一样的人?
”当时年少气盛的今村随即举指立誓:
“我将书写蛆虫,至死方止。
所以今村昌平的作品只会专注两回事,人的下半身与社会底下层。
后来,此位未来大师转投另一片厂日活,并写下寥若剧本。经过慢慢的成长,亦适逢60年代日本新浪潮的影坛革命,今村昌平借势拍下无数佳作。(
1963年年,亦是小津安二郎离世之年所拍的“日本昆虫记”及1966年的“人类学入门”
)之后新浪潮的浪波虽被止息,但他却转拍纪录片,其作品忠于展示事物的本身。
1979年,其杰作“我要复仇”诞生,并摘得当年电影旬报十大电影挑选之第一,亦令主演绪形拳深入民心。这部纪录似的剧情片,全以客观述之,冷冷说出连环杀手一生的血与欲。风格如死亡般寒冷,亳不温心。(与
迈克尔 哈尼克的Funny Games相似)
1983年的“楢山节考”及1997年“鳗鱼”
,令今村两度得到康城电影节的金棕榈奖,而这个衔头(两度金棕榈奖)在日本唯他所独有。拍摄那部关于生死执问的“楢山节考”时,他当真在山上筑建农村,亦死守其中,用整整一年时间等稻秆收成,为的就是写实感。本片以三年时间拍就,就此,今村得到了“实证魔”之恶号。看来,倒有几分其师之风范。(也令我想起另一“疯子”维尔纳
赫尔佐格 )
2006年,一代电影大师今村昌平与世长辞,终年80岁。但他未带其所作而去,故此,我们还能一览大师的风采。如果真的有另一个世界,希望他在乐其中,且不会碰到小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几年,我比以前更加能够欣赏描写人性丑恶的导演。我想,这和社会历练有关。以前一直在校园内执教,不知社会之浊。描写丑恶的导演,其实在东方尤其是华人社会里很吃亏且不讨好,因为一般观众多爱看描写美好的作品,一般观众排斥描写丑恶或沉闷的作品。但描写丑恶,只要触及真实,又何惧面对真实呢?
[ 點閱次數:11646 ]
觀片量:41部
1. 《 漂泊者 》1959 美国,Sidney Lumet
悉尼.卢曼特导演的这部低调的言情通俗剧改编自田纳西.威廉斯的剧作《奥菲阿斯下凡》。由马龙.白兰度、安娜.玛格纳妮、乔安妮.伍德沃德等主演。剧情讲述一个小镇糖果店的女老板,在偶然机会下发现她那半身不遂的丈夫当年竟暗中烧毁她父亲的葡萄园,害得她家破人亡。于是转而向年轻的流浪吉它手身上追求幸福,可是她恶毒的丈夫不肯放过她,最终还把她射杀。
2. 《 日本昆虫记 》1963 日本,今村昌平
描述战争前后的农家女松木苦难而悲惨的一生,影片开始写由于松木的婚姻不幸,而沦为妓女的过程。最后描述她的后半身是为召集女孩卖春而过的,经过种种,她还是朝这个方向前进。当一支昆虫在心中立定了方向之后,就不改变地朝着目标前进。
该片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有可能走出洞穴的人物——女主人公松木富米,一位下层社会的妇女形象,设定了一个没有希望,没有出路的环境,即便赋予了她变革现实的能量和与此相应的智慧,她仍然改变不了其周遭的环境。导演经过长期调查,以他独到的见解,深刻的观察力,将生活在最底层的日本民族真正延续下来的过着昆虫般生活的人,用电影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本片获年度旬报十佳奖第一名,并被选入日本名片200部。
3. 《 长毛象 》2009 瑞典,Lukas Moodysson
《长毛象》中选择了以家庭生活的琐碎细节为切入点来展示全球一体化,这是一部能做多重理解的电影,家庭冲突并不是唯一的主题。
看过影片后,很多人认为《长毛象》在剧情和拍摄手法上借鉴了《巴别塔》。但是导演本人却矢口否认。参与两部影片拍摄的墨西哥演员盖尔·加西亚·贝纳尔则认为这是两部截然不同的影片。影片导演,瑞典人鲁卡斯·穆迪森曾被英格玛·伯格曼称为“年轻的大师”。
4. 《 纳什维尔 》1975 美国,Robert Altman
正值美国总统大选季节,为了能给候选人哈尔·菲利浦争取更多的选票和资金,竞选负责人约翰邀请众多的“流行歌曲”和“乡村音乐”的歌星登台献技。于是在歌星和名流中引起一系列的“桃色新闻”和“误会”。
5. 《 蒙特利尔的耶稣 》1989 加拿大,Denys Arcand
影片描写了一群演员白天靠拍商业片、色情片为生、晚上虔诚地《圣经》搬上舞台的故事。电影里除大量的戏剧镜头以外,又用很大篇幅勾画了几位戏剧演员的生活和情感,充满了觉悟的提示,用现代的眼光评判了圣经的启示。
此片在影展和市场中的反应很热烈,在戛纳电影节中获得评审团大奖,又破纪录地赢得了12项加拿大的吉尼奖,同时获得加拿大最卖座的金片盘奖。
特別關注:
《 晚礼服 》1986法国,Bertrand Blier
开始还算是一部类型喜剧,剧情慢慢演变成探讨巴黎人生活中的混乱与黑暗面。一个品行拙劣但却有魅力的小偷,一对贫穷的情侣受他影响,被他引入犯罪的旋涡。
布里叶的怪诞和荒谬风格一直招致争议,本片是其代表作。整部影片是一部闹剧,把传统观念一古脑儿嘲弄了一番,导演特别对所谓的大男人主义进行了毫不留情的讽刺。德帕迪约扮演纯真女孩的样子真是令人喷饭,不过最出彩的还是法国影帝米歇尔·布朗,在片中他既是男人又是女人,既要做异性恋又要进入同性恋的境地,表演难度高超,但他的演出精湛得让你不得不服。本片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为他赢得戛纳影展的最佳男主角奖。
註明:影片資料來自時光網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村昌平与小津》
chuenMing 发布于: 21:54
今村昌平 ()
小津安二郎()
日本新浪潮的一众反叛心重,自我意识强,对于专制的生活,自然大感不喜。成名前的今村昌平,就在松竹片商当副导,而且还是日本电影大师,小津安二郎之膝下门徒。
能受教于电影大师,确为一般影迷梦寐以求之遭遇,可谓求之不得。但对于性格掘强的今村来说,就不是味儿啦!
(两人关系之精彩好比肥皂剧)在他眼中,小津是多么迂腐,其镜头下的一切事物,并不存在于战后的日本。
是否只有丧失情感的人种,才能成为导演?
”今村如是说。他怒指小津只懂堆砌个人幻想,迷留中产生活,对于城中受苦的底下层却并不在意。说白一点,就系亳不写实。今村在自传中曾写过以下两句:
“对于我们这些在黑市长大的一群来说,根本没有见过小津电影里那样的家庭。 ”
“要说榻榻米,我们也只是看过黑市中那些又小又脏的而已。我的作品里,怎么都拍不出像小津那些白白的干净的高雅的日本客厅“
。可想而知,小津的电影在其眼中,地位有多”高“了。
但为什么要受气呢?大可一走了之嘛,竟待在一个自已亳不欣赏的人身边,而且还当其扶助长达几年,难道是被虐心态暗中作崇?原来当时日本讲求师资与经验(我想现在也是吧)
,要有一定程度的名气和认可,人家才会放下疑心招至其下。所以今村才一直忍气吞声。至于当初为何选小津为师,现引今村一句说话作解:
“我是猜拳猜输了,才到小津组拍片的。 ”
即使是小津的拍摄手法,也被今村批判得连一文钱也不值。小津指导演员时,要求对方必须跟足剧本指引地演。就连转头的角度,步数,移动速度都要绝对准确。
(难道小律安二郎在执导时,会手持秒计? )对于这种机械性的演译方式,今村怒不可遏。
尽管如此,小津无疑对今村有一定程度之影响,不过全为负面。但没有小津,就没有后来的今村昌平。
今村就曾经供其剧本创作(后来的“猪与军舰” 1961年)给小津过目。
(我猜他是出于挑战之心)小津对于剧本中的大量性描写当然感觉不悦,并回答了一句“为什么你总想拍这些蛆虫一样的人?
”当时年少气盛的今村随即举指立誓:
“我将书写蛆虫,至死方止。 ”
所以今村昌平的作品只会专注两回事,人的下半身与社会底下层。
后来,此位未来大师转投另一片厂日活,并写下寥若剧本。经过慢慢的成长,亦适逢60年代日本新浪潮的影坛革命,今村昌平借势拍下无数佳作。 (
1963年年,亦是小津安二郎离世之年所拍的“日本昆虫记”及1966年的“人类学入门”
)之后新浪潮的浪波虽被止息,但他却转拍纪录片,其作品忠于展示事物的本身。
1979年,其杰作“我要复仇”诞生,并摘得当年电影旬报十大电影挑选之第一,亦令主演绪形拳深入民心。这部纪录似的剧情片,全以客观述之,冷冷说出连环杀手一生的血与欲。风格如死亡般寒冷,亳不温心。
(与 迈克尔 哈尼克的Funny Games相似)
1983年的“楢山节考”及1997年“鳗鱼”
,令今村两度得到康城电影节的金棕榈奖,而这个衔头(两度金棕榈奖)在日本唯他所独有。拍摄那部关于生死执问的“楢山节考”时,他当真在山上筑建农村,亦死守其中,用整整一年时间等稻秆收成,为的就是写实感。本片以三年时间拍就,就此,今村得到了“实证魔”之恶号。看来,倒有几分其师之风范。
(也令我想起另一“疯子”维尔纳 赫尔佐格 )
2006年,一代电影大师今村昌平与世长辞,终年80岁。但他未带其所作而去,故此,我们还能一览大师的风采。如果真的有另一个世界,希望他在乐其中,且不会碰到小津吧。
[ 點閱次數:9309 ]
日本电影新浪潮导演之一大岛渚的代表作《感官世界》早前看过,但并未特别喜爱,嫌之哗众取宠(也许是我未能欣赏爱至死的极端境界),倒是这部《俘虏》(也译作《战场上快乐的圣诞节》),虽无震撼式正面渲染情色,但其中万分压抑下的灵欲煎熬毋宁更加细腻隽永。灵欲煎熬的“俘虏”啊,圣诞快乐,可经验这一切,乐与痛同在,自虐也虐他,爱之深虐也深。
大岛渚的作品我看了爱与希望的街 (1959)青春残酷物语 (1960) 日本的夜和雾 (1960) 悦乐 (1965)日本春歌考
(1967) 感官世界 (1976) 爱之亡灵 (1978) 战场上快乐的圣诞节 (1983)马克斯,我的爱 (1986) 御法度
,他的影片,除了早期一些触及社会政治课题,如《爱与希望的街》和《日本的夜和雾》(他毕竟是掀起战后日本电影新浪潮的领军革命人物,他批判日本传统电影脱离现实),大致上也都在尝试刻画探讨性欲的各种面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东南亚爪哇岛上,有一个日军战俘收容所,由所长陆军大尉世野井和原上士主持事务。原是个一味强调武士道的强悍之徒,他对待俘虏和自己的士兵都非常残酷严格。英军俘虏劳伦斯虽然不是俘虏队长,但由于精通日语,所以经常和日军保持一定关系,尤其是和原上士。英国军官杰克由于组织游击战被捕后被送到收容所,世野井被这个英俊的“理想军官”所吸引,而变得异常神经质和异常严酷...
影片是一部战争题材的电影,但没有一个战斗场面,战争在此仅仅是一个背景。作品展现了日军管理的俘虏收容所里的同性恋行为,深刻地表现了人的存在本质。本想展现一种人道主义,结果展现出来的人道主义却伤痕累累,但也正因如此,更能震撼人的心灵。影片曾获1983年《电影旬报》十佳奖第二名,被推荐为参加当年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竞选作品,并被评为20世纪80年代日本最佳影片第七名。
大岛渚的影片具有独特的个性,几乎他所有作品的主题都在不同程度上有反传统、反体制的观念。
生于京都,1950年,大岛渚进入了京都大学法学部学习。在学校期间他热心学生运动,先后担任过京都大学学生副主席,京都大学学生联盟主席。1951年,日本天皇访问学校的时候,大岛渚和他的同学被禁止公开提问和回答问题,于是,他们公开张贴大字报,要求天皇不要再神化自己,这次“天皇事件”直接导致了学生联盟的解散。1953年时,该组织又成立了一次,大岛渚成了公认的领袖。后来发生了大规模的游行,引来警察的干预,学生运动也在事实上彻底失败了。
这些大学时期的学运活动失败的经历,使得大岛渚开始更深层次地思考社会形势、政治局势、学生运动等等问题,对大岛渚后来的电影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1954年,大岛渚大学毕业进入社会。由于他的学运经历,他被认为是“赤色分子”,无法得到工作。这一年大岛渚考入松竹公司大船制片厂工作,直到进入松竹公司时,他对电影还几乎是一无所知。1959年,写过大量剧本的大岛渚在拍摄了第一部影片《爱与希望的街》,剧本由大岛渚本人完成。1960年拍摄《青春残酷物语》,掀起了日本新浪潮之风。而后的作品《日本夜与雾》上映时因为受到政治事件的牵连,而被公司停止了创作继而退出电影公司。
大岛渚约集一批同事集体退出松竹公司,成立独立制片的“创造社”。之后的几年大岛渚以惊人的创作力完成了自己的许多杰作。直到让他名声雀起的1976年的《感官世界》的上映。
感官世界是一部以性爱为题材的、情节和剧作结构以及人物性格都相对简单的影片。但同时又是一部公认的严肃的作品。1978年《感官世界》的姊妹片《爱之亡灵》
Empire of the Passions上映,获得第31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80年代大岛渚推出了两部影片:表现战争年代俘虏营里的同性恋情的《战场上快乐的圣诞节》和讲述人与猩猩之爱的《马克斯,我的爱》,都是惊世骇俗之作。《战》获1983年《电影旬报》十佳奖第二名,被推荐为参加当年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竞选作品,并被评为20世纪80年代日本最佳影片第七名。
1999年大岛渚实现心愿,推出多年前已开始筹划的同性题材的古装影片《御法度》,启用当时年仅16岁的松田龙平,该片一举夺得当年度日本电影蓝丝带奖的4个主要奖项,并获得了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的提名。
进入21世纪后,因为身体等多方面原因,大岛渚已经很少再涉足电影创作。
发布者:Mtime
[ 點閱次數:10312 ]
每一次遠足
他引他們深入森林腹地
他帶他們來到深山腳
“來,讓我們登山去。”
不確不定地 他一一害死了他們
讓他們喪失可準確詮釋的自我
和意義的狹隘範疇。
他將他們鑲嵌入水泥
(親愛的,這難道不是更永恒的嗎?)
(較之無法確定的靈魂,水泥毋寧更堅貞不渝。)
用一些晦澀的石灰般的心理
褐巴巴的岩土般的意象
加上大量自来水一般的語言和生活
向白蒙蒙的天際延伸 他的探索旅程
更高不勝寒,更
接近稀薄 於深山巔
為那些俊美挺拔的隆起和沉陷
于有涯之生 或許
不一定要為卑微渺小的失足墜落
找一個無關欲望的纯洁理由。
初稿于,修稿于
[ 點閱次數:11577 ]
《按摩师与女子》1938年日本电影,清水宏导演
是飘泊中寄情,也是无奈错失遗落之情,恰似浮絮化泥,又似飞鸿踏雪,无处可寻。越是到影片后面,越是充满多少情意过往了无痕的感概和失落。浮生如寄啊,最后唯有愁绪徒留相伴此生。影片后一幕有着古典诗词式的感逝愁绪,意境方面相当含蓄而余韵缭绕:众人纷纷离去后的温泉旅馆,女子独自撑伞,在细雨绵绵的黄昏时刻,满怀惆怅地踏过湖上木桥,气氛无限寂寥凄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失明按摩师德市与福市来到树木青葱的温泉度假区。东京来的女还叫德市到旅馆为她服务,德市觉察到她心烦意乱,猜想他内心定有什么恐惧。尽管这个不明来历的女人令他觉得有点不对劲,但渐渐却爱上了她。女孩跟另一个带着小孩的年轻人亲近起来,德市妒嫉的很。一天,旅馆失窃,看似跟另一家旅馆失窃案是同一人所为。德市相信东京女孩是小偷,马上叫她逃跑。女孩知道德市怀疑她,才初次剖白身世。她是别人的情妇,为与痴缠的情夫分手才逃到这里。她说要离开,继续漫无目的的旅程。德市很伤感,失明的他“目送”女孩远去。
清水宏Hiroshi Shimizu
在日本电影史上,清水宏是与小津安二郎和沟口健二齐名的殿堂级导演,要了解纯粹的日本电影,不能错过他。他的作品数量也十分惊人,一生拍了163部电影,被誉为日本昭和初期的电影巨匠。从沟口健二对他的评价,可以看出清水宏的不凡之处:“清水君是天才。而我和小津君不过是懂得努力而已。”
l 日出生于日本静冈,和小津同岁。
l 日因心脏病逝世于日本东京。
6部影片如选电影旬报年度十佳影片。
l 初入“松竹”
? 1923年清水宏曾与小津安二郎等人进入松竹蒲田摄影厂工作,是公司计划培养的“未来导演”。
? 1924年,田中绢代加入松竹公司后与与清水宏結婚,但因性格不合分手,二人终身维持友好关系。
? 一开始埋头于把报刊上的连载小说拍成电影,也有人说他什么都拍。
l 30年代成名
? 在三十年代的日本松竹公司,清水宏以特立独行而引人注目。
? 后来在以藤井贡为主人公的“少爷的故事”类喜剧方面,渐渐形成风格——不是过去的打闹喜剧,而是具有一定情景的喜剧。
1934年《学习恋爱时期中的旅行》,是受到卡普拉的美国影片《一夜风流》的影响,但风格截然不同,故事简化到极致,可以说是把人放在风景中去眺望,有点纪录片的特点,这在当时以闹剧为时尚的日本,是不多见的。
? 1935年《谢谢先生》改编自川端康成的“掌中短篇小说”,是清水宏这个时期的代表作。
l 战争期间
? 清水宏拒绝拍摄战争片,而是致力于儿童片。
? 1937年《风中的孩子》改编自作家坪田让治的《善太和三平》,入选《电影旬报》年度十佳电影。
? 1939年《孩子的四季》改编自坪田让治的小说,是清水宏最为成功的一部儿童电影。入选《电影旬报》年度十佳电影。
1939年《有花的杂草》改编自一位小学老师的小说,因故事涉及教育理论、男女老师的爱情、早熟儿童,影片在审查时被剪掉数百英尺。入选《电影旬报》年度十佳电影。
? 1941年《抵押的塔》用纪录片手法表现对不良少年的感化事业,有很强的感染力。入选《电影旬报》年度十佳电影。
? 日本的独立制片开始风起云涌
? 战后,清水宏大量地收留成群的流浪儿童,像亲人一样抚养他们,他的家像蜂窝一样嘈杂不堪。
? 清水宏成立了一个纯粹一个人的制片厂——“蜂窝电影制片设”,在日本只此一家。
1948年《蜂窝里的孩子们》表达了政府对战后巨大社会问题的漠不关心,在日本《每日新闻》第一次电影评价中,此片获得特别奖。《电影旬报》1948年年度十佳电影。
? 1949年《小原庄助先生》入选《电影旬报》年度十佳电影。
? 1955年,为东宝公司拍摄《椎之实学园》动人地描写了一所为患小儿麻痹的孩子们设立的保育院的女教师和孩子们的感情。
电影融入大自然:与那时期的大部分片场导演不一样的是,清水宏不喜欢在摄影棚里搭景,非常重视在外景地实拍。他喜欢让灵感带着摄影机走路。因此,如果简单地去形容清水宏的电影美学,就是将电影融进大自然。在《日本电影史》中,被称为“东方式的自然诗人”,清水宏从不逼近现实和对现实做出尖锐的分析和批判,而是在对自然的感怀中抒情地唱出对人类的同情。
不独是人在风景中的一瞥,清水宏看到天地间的姿态,以电影这呈现现实时空的艺术工具去写照。这可以归纳为对线条的触觉,清水宏处理室内戏时,把日本家居拍得很方正,每个空间,有具体的线在规划?,人走在其中,清水宏小心在他/她站立位置前,给予一条“越界”,往往是纸门的上横框,人物的头部总在越过时停下来。
类型非常广泛:古装片、时装剧、通俗剧、文艺片、传奇故事;儿童电影、轻松小品至写实作品,风格非常多变……甚至包括体育片和纪录片。虽然拍片的类型繁多,不过清水宏最为人称道的还是拍儿童片。清水宏一生喜欢拍小孩,堪称一代儿童片大师。
即兴与非职业演员:
清水宏拍戏擅长即兴创作,喜欢用非职业演员,尤其是儿童。他指导非职业演员的能力在日本电影界可谓首屈一指。这种创作风格从三十年代一直延续到战后。“从没演过电影的人经过他三言两语地说过戏后,就和大河内传次郎一起演戏。这种做法恐怕日活的古装戏导演想都不敢想。”
清水宏虽然和小津一样,都长于以朴素的手法表现平淡如水的日常生活,都喜欢将镜头对准家庭,聚焦亲情和琐碎的生活,但是清水宏与小津的区别是很显著的。成濑——无奈爱情升华,沟口——悲忍人间,小津——亲匿世俗情之间,清水宏——飘泊中寄情。
作品年表:(不全)
1. Odoriko (1957)
2. Kiri no oto (1956)
3. 《椎之实学园》Jir? monogatari (1955)
4. 《小原庄助先生》Ohara Sh?suke san (1949)
5. 《蜂巢的小孩》Hachi no su no kodomotachi (1948)
6. Hisshoka (1945)
7. 《沙鸯之钟》Sayon no kane (1943)
8. 《簪》Kanzashi (1941)
9. Utajo oboegaki (1941)
10. 《歌女札记》Akatsuki no gassho (1941)
11. 《信子》Keijo (1940)
12. Onna no f?zoku - Dai ichi-wa: Oj?san no nikki (1939)
13. 《孩子的四季》Kodomo no shiki (1939)
14. 《按摩师与女子》Anma to onna (1938)
15. Hanagata senshu (1937)
16. 《风中的孩子》Kaze no naka no kodomo (1937)
17. 《把恋爱也忘记》Koi mo wasurete (1937)
18. 《谢谢先生》Arigat?-san (1936)
19. Wakadanna Haru ranman (1935)
20. Tokyo no eiyu (1935)
21. Daigaku no wakadanna - Nihonbare (1934)
22. Daigaku no wakadanna - Taiheiraku (1934)
23. Daigaku no wakadanna - Buy?den (1934)
24. Daigaku no wakadanna (1933)
25. 《港口的日本女孩》Minato no nihon musume (1933)
26. Byakuya wa akaruku (1932)
27. Manshu koshin-kyoku (1932/I)
28. Nanatsu no umi: Kohen Teiso-hen (1932)
29. J?netsu - La passion (1932)
30. Nanatsu no umi: Zempen Shojo-hen (1931)
31. Ginga (1931)
32. Rembo kouta (1929)
33. Oya (1929)
34. Mura no ?ja (1929)
35. Sutekki girl (1929)
36. Mori no kajiya (1929)
37. Fue no shiratama (1929)
38. Hon? no sora (1927)
39. Koi wa kusemono (1927)
40. Nageki no bara (1926)
41. Mura no bokujo (1924)
42. Toge no kanata (1924)
佳作赏析:
《谢谢先生》Mr. Thank You1936
根据大文豪川端康成原作改编,是清水宏30年代在松竹制片厂的代表作。
清水宏的“旅途电影”。故事非常简单:描写昭和初期的伊豆,长途巴士司机的见闻。自然而写实的描写令人感到温清水宏在这部电影里坦率地表达了他对人,尤其是穷人、落魄和被践踏的人的同情。
《按摩师与女子》Anma to onna 1938
清水宏的代表作之一,自编自导。以温泉小旅馆为舞台,描绘了盲人按摩师和独自旅行的女子之间的淡淡恋情。剧情幽默有趣,充满人情味。它没有波澜壮阔的剧情、没有心惊肉跳的刺激,在一缕怀旧情绪中,它淡淡地述说了一个关于人的故事,将人情之美与自然之美浸染至心灵深处。
2008年,此片由石井克人翻拍,改名为《山的你,德市之恋》。和常见的翻拍片不同,新的翻拍片没有任何原创剧情,甚至连台词也没有改动一句。影片运用明丽的色彩和现代音响效果再现了清水宏的世界,就如同修复了一幅名画,让它重新焕发神采。
《孩子的四季》Kodomo no shiki 1939
《风中的孩子》原作者坪田让治的另一部名作,由《春夏之卷》和《秋冬之卷》组成。
诗意地描绘了儿童的心理状态,显示出别人无法比拟的天才。在表现孩子们悠然自得地天真地在大自然里嬉戏的时候,清水宏巧妙地加上了幽默和哀愁感,从而使影片成为一部独特的令人赏心悦目的电影。
《簪》Ornamental Hairpin 1941
清水宏的名片,他当时的妻子大明星田中绢代主演,影片以夏天的温泉旅馆为舞台,一支掉下的发簪,在住客之间引起连串骚动。剧情轻松有趣。
自然的光线、独特的镜头角度、富有个性又不失质朴的人物、带着梦幻感的山间温泉街……充分体现了清水宏电影中的自然之美。
方应元 不是老师,而是那所大学里的保洁员……
[ 點閱次數:10509 ]
诡辩者的惯用技巧(或许不应说惯用,因为有一些是不自觉地):
1.偷换概念
2.模糊思考焦点
3.人身攻击
4.抹杀你的存在价值
5.完全否决你的思考意义
6.独断精神作祟,以此为唯一标准,漠视其他标准
7.爱用“肯定”“不必”等绝对字眼
8.少用“我觉得”“我认为”“应该”“或者”等相对字眼
9.爱认权威,企图规范统一化其他
10.狡辩,前言不对后语(前句说我没有独断,后句又来“肯定”等字眼)
11.一大堆不具体或不配对论点的论证,无理据
12.缺乏思考分析,论证缺乏,或干脆省略论证
13.以另一个论点当作论证来支持前论点
14.假意劝告,实则口蜜腹剑
15.惯以“大众”或“读者”作为托辞,仿佛本身代表大众
16.非黑即白思考模式
17.单线因果推理
18.爱耍赖,矢口否认本身的不合理
19.搬弄黑白颠倒,指鹿为马的诡辩策略
20.无理由或无凭据地“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如辞穷时冒出这句:『你在讲你自己啊?』
21.“伪评论”,恶意批评,并不求抵达真理,只求达到诋毁对方的私己目的,一早心怀恶意
22.生搬硬套
23.断章取义
24.乱打比喻,或举不恰当的例子
25.不理解对方论点论证,只管本身“挥剑乱指”
26.不具体的批评,印象式批评
27.随便乱抄经典,乱套一通,轻易简单认定“经典必定有理”
28.不管对方有理,只管一股脑儿反到底:反、反、反
29.故意挑语法或错字的小毛病,以小击大,偷天换日,如这句:『你的句子有错字,你说的道理还能是对的吗?』
30.反道理,反高深,耍流氓“以无理走天下”,以为这样很酷(或许是无知),如这句:『最讨厌有些人总是说些高深的道理;哎呀,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对就是对,错就是错,还需要理由吗?』
31.耍恶,斗狠,措词毒辣,不诉诸理智,仿佛恶就是真理
还在思考分析当中... (欢迎善意补充)
备注:抱歉没有细加解释,行文仓促,尚待补充。。
[ 點閱次數:9620 ]
很多人都说《天水围的日与夜》好,但老实说我不怎么苟同。香港写实导演许鞍华的作品我有几部是欣赏的,但恐怕不包括此片。但我明白影片的温情把可能有的反思都掩盖了,一般观众都会买它的帐。眼泪是伟大的,但是生活依旧粗糙,不似影片故事那么纯净如水晶。忘记了是谁说过,90年代后的电影是庸俗感性和煽情的公共场所。我思索的是,此片的剧本有比《女人四十》或《男人四十》丰富吗?
没法,我实在讨厌煽情的电影,即使是如《天水》般温和平淡中不动声色的煽情。我讨厌“虚假”的温情美好。(《天水》虚不虚假我不知道,只是有这种感觉,所以放引号,但人物实在是太纯洁了。)可能是我习惯对剧本的内涵深度有所要求,我喜欢有思想深度,有深刻感悟,触及意义或灵魂的电影。我不完全反对温情,但温情当中若缺乏内观的力度,便无以触及我的灵魂。女主角恍如天使般散播人间有情的温暖,但我总觉得人物心理刻画方面很平面单薄(注意:此指内在心理,而不是表面情感),导致影片的内涵饱满度比《女人四十》《男人四十》尚差得远了。
想了又想,说《天水》虚假有点太过,它可能俗套,在平淡温和中不动声色地煽情,它流于肤浅,但还不至于虚假矫情。最后要说的是抱歉哦如果此文尖锐地抵触了任何人对轻松美好的温情的憧憬,但我坚持理念:不纯净的粗糙真实,和深刻意义的反思成分,即使生活的历练沉闷得让我们难受而因此要求轻松有趣,现实里的恶俗人性浑浊得让我们像阿Q般想在银幕中寻找名为清流的“鸦片”;描写真实,也要比唯美化的煽情手段来得更重要,不能本末倒置。我坚持不妥协(现代人太轻易向庸俗大环境妥协难道你不察觉吗),不买它的帐,不虚与委蛇。然而在这个很轻的年代,我是否有选择真实,拒绝虚伪造梦的自由?
他处留言1:
看你的评论,还是觉得它不错嘛。
姨,我没说它很差。它是还不错。只是我要指出它缺乏之处。只是我希望能有更多反思,而不要一面倒的非黑即白。。
我在想許導演怎麽看——
有人給她說太感動她覺不可思議,不感動是否又對味了呢。雖説一部電影拍出來和導演的概念不太一樣是常事,但這囘這部似乎更多討論。鮑起靜的沉穩、知足、淡定甚至外形都很讓人錯覺是導演自我的投射,不管本人如何否認如何解釋。
反思確是重要,讀了你這文我在想,這樣一部平淡中見動人處的電影其實也許是換了個不那麽明目張膽的手法在觸動觀衆情緒。不同的是她更讓人覺得貼近真實,因爲每個人的身邊都有過那麽一兩個類似的人,類似的故事——不俊男美女,不苦盡甘來,當人們有了共鳴,更容易貼近故事,也就不那麽去計較其他方面。平實有加,隱喻不足,比起前作們我覺得這囘電影想說的真是統統呈現在表面上,思考空間不大——就算說的是教人反思社會這一階層的需求與生活,大概也只停留在想想而已的階段。
其實片中我比較注意兒子的角色,太習慣港產片的起承轉合我一直以爲他會變坏會戀愛或什麽的來個大轉變,結果不是,他只像身邊的大多數人一樣平凡而善良地成長,這點,教人覺得有種悵惘的安心吧。
《天水圍的夜與霧》看了嗎—— 從反方向的暴力乖戾來看的話,許導演又會怎樣呈現呢,很好奇。
平實有加,隱喻不足,对。不过,我同时也接受这个说法如果有人这么说:导演不过是要呈现生活表层,而不要太多思想内涵。不过,我觉得,他有他的标准,不代表我不能以我的审美观去评论。我的评论里头也说了“我讨厌。。我觉得。。”。我已经强调了我是以主观的视角去读作品。我没说我是绝对标准,我只是提供另一个视角。因为一篇作品通常同时会有优与缺两面。
我也是如是在猜想《夜与雾》呢,真巧。。
还有,你知道许鞍华的影片通常都不是她编剧吗?许多导演同时也是编剧,导演决定了影片的内涵。但许鞍华似乎不太能够编剧。许鞍华的作品《女人四十》《男人四十》是岸西编剧,《天水围的日与夜》则不是。这或许解释了为何《天水围的日与夜〉的剧本内涵稍嫌不足,为何我无法喜欢。。(我对剧本的敏感度和要求比较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水围去年经历了一些生之苦,招来传媒冠以“悲情城市”之名,被发财立品之徒洒同情做马戏。许鞍华以一股清流回应那阵乌烟瘴气。鲍起静饰演寡妇,与儿子同住在天水围公屋单位。她在超市工作,给新工友指点迷津,再平凡不过的儿子战战兢兢地准备会考。日子在平淡中度过,上班上学,探病吃饭,言谈间我们听到她为家人作出过牺牲。《天水围的日与夜》英文片名围“The
Way We Are”:我们就是这样。天水围的居民跟其他地区没两样。
附录其他影评:
闲扯《天水围的日与夜》:来源于生活,却没有一丁点高于生活
雪风 发布于: 21:28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99.9%的机会你会成为一个俗人。这很不酷,但是现实。你能做的是自我欺骗或者在这个世界上撞得头破血流之后再自我欺骗,要么听天由命地想还有这么多同伴然后就不觉得孤单,但你那颗浪漫的心却并不是完全僵死的,所以我们看电影,看徐克的《黄飞鸿》,好像你也变成了那个能屹立在历史浪头的牛B英雄,看《七宗罪》《搏击俱乐部》,在那种阴冷颓废的调调中,你似乎也体验到了那些挑战禁忌去毁灭一切的荷尔蒙的冲动。看《霸王别姬》,你心里纠得紧紧的对自己说程蝶衣才是理想高于一切的神人,看《活着》,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坏孩子的天空 电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