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简史节日

当前位置: >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
日 期: 09:59
&蒙古&,是蒙古人的自称,其意为&永恒之火&。蒙古族遍布全国,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他们生活在美丽广阔的大草原上,性格奔放而豪迈,蒙古族人绝大多数人会射箭骑马。智慧而伟大的元太祖成吉思汗就是蒙古人,可见蒙古族的历史源远流长,蒙古族在漫长的岁月中衍生了许多属于自己的节日,你知道蒙古族有哪些传统节日吗?跟随易安居来领略一番吧!
蒙古族简介
我国蒙古族有480.7万多人,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少数聚居或散居在新疆、辽宁、吉林、黑龙江、青海、甘肃、宁夏、河南、河北、北京等北方地区,西南地区的四川、云南等地也有少量的蒙古族居住。
蒙古族有一个特点,就是离不开马。他们的祖先曾骑着马四处征战,创造了英雄的业绩。他们劳动生产离不开马,行路离不开马,就连吃、住、娱乐都离不开马。蒙古族盛行的体育运动之一是赛马,歌唱的是骏马,跳的舞是《牧马舞》、《马刀舞》,连最有名的乐器也叫马头琴。因此,人们把蒙古族称为&马背上的民族&。
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蒙古语有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利亚特三种方言。现在通用的文字是十三世纪初用回鹘字母创制,13世纪初,经蒙古学者却吉&斡斯尔对原有文字进行改革,成为至今通用范化的蒙古文。用蒙古语言文字的新闻出版、广播、戏剧、电影事业也有了相当的发展。《蒙古秘史》等典籍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著名文化遗产;著名的英雄史诗《江格尔》,是中国三大英雄史诗之一;《饮善正要》被列为对世界文明贡献卓著的重要医学发明成果之一。畜牧业是蒙古族人民长期赖以生存发展的主要经济。此外还从事加工业、农业和工业。
蒙古的称谓最早见于唐代,那时只是蒙古众多部落中的一个部落的名称。这个部落的发祥地在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以后逐渐西移。各部落之间竞相掠夺人口、牲畜和财富,形成了无休止的部落战争。1206年铁木真被推戴为蒙古大汗,号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国,从此中国北方第一次出现了一个强大、稳定和不断发展的民族----蒙古族。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族各部落,统一了中国,建立了元朝,还不断地发动大规模的军事活动,扩大其疆域。自元代以来,蒙古族人民在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天文历算、文化艺术、医学等各个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
査干萨日,蒙古语意为正月或白月,也叫白节,蒙古族传统年节。每年农历正月举行。腊月三十日晚上,全家团聚,矮桌上供写有祖先名字的大纸,以示节日不忘祖先。深夜饮酒进餐,晚辈向长辈敬酒祝福。酒足饭饱后,酒肉剩得越多,即预兆来年吉利。用黄油、红糖、白面和在一起焰成的大圆饼,每人只能吃一口,取全家永远团聚幸福之意。此夜蒙古包内灯火通明、歌乐不断。初一早,全家换上新装,晚辈向长辈磕头敬酒、献哈达,祝老人长寿;长辈则拥抱孩子、回蹭鲜奶,祝愿孩子纯洁幸福。按族俗,初一至初四不远行,居家歌舞娱乐。初五至初十,骑马携哈达及礼物,走亲访友拜年,每至一家,只饮酒不吃饭,走时带走一小包砖茶,取带喜回家之意。节日期间,寺院跳神,民间举行赛马、射箭等娱乐活动。内蒙古伊金霍洛一带蒙古族,节日期间还在庭院悬挂白旗,旗上画有白马,马背驮一团火象征纯洁和兴旺。
火日,亦称拜火节。它主要来自古代蒙古族对火的崇拜。祭火仪式是在农历12月23日晚间举行。有可能受了汉族腊月23祭灶的影响。但祭火的习俗却是蒙古族自古就有的,这是农历年的前奏。祭火开始前,全家人都到庭院中(也有的在火塘前、灶前),主祭人(家庭的长者)先要摆上祭品焚香。然后取一捆柴草点着,将黄油、白酒、肉(牛羊肉)等祭品投入火堆里,在长者率领下,全家人向火堆磕头。主祭人还要祷告说:-,年申多亏火神的庇佑,有些不干凈的东西扔进了火里,请火神原谅,保佑明年五谷丰登,人畜两旺,吉祥幸福。
塔克勒干节
塔克勒干节蒙古族每年要举行一次大型的以部落为中心的祭敖包活动,时间在夏季。敖包一般置在水草丰美的高山丘陵处。祭敖包可能是来源于古代的祭山,它是蒙古族对自然崇拜的表现。祭敖包时,同一部落的牧民们都骑着马、骆驼,拿上酒肉等来到本部落敖包所处的山上。届时,人们先献哈达,然后由活佛或大喇嘛领着众人绕着敖包诵经(此时妇女不能参加),愿老天降福于人间,赐予人们平安无事;如果遇上旱灾,那就祈求老天下雨,使大地水草丰盛,牲畜兴旺。祭完敖包以后、开始进行赛马、摔跋、射箭等蒙古族传统的民间娱乐活动。
成吉思汗纪念日
成吉思汗是一位伟大的传奇人物,关于他的逝世、葬地、灵柩的迁移也有许多历史记载和传说。尽管由于秘葬,今天的成吉思汗陵未必就是真正安放这位伟人的地方,但几百来,蒙古人仍把它当作自己圣主的长眠之地。
每逢农历三月十七日,蒙古族众多的拜谒者便怀着虔诚的心情,不辞辛苦地长途跋涉而来。他们来到成吉思汗陵,站在这位伟人高大的雕像前,献上澍白的哈明亮的蜡烛芬芳的香炷乳黄的酥油醇香的马奶酒等祭品,追忆他的雄才伟略,寄托对他的无尽的思念。这时候,整个陵园香烟缭绕,弭漫着浓郁的节日气氛。成吉思汗陵是蒙古人心中的圣地,每年的纪念活动也格外隆重。
打马印是蒙古族传统节日,一般在清明或端午节前后举行。届时,人们在指定的草场燃起篝火,并选一名骑技精湛、烙技娴熟、通晓马性、德高望重的牧人执印。参加套马的骑手排成一列,然后有人向他们一一敬献哈达,表示祝福。印模在火中烧红,便高呼打印开始。众骑手个个策马挥杆,把马群团团围住,顿时,人呼马嘶,蹄声雷动,场,景极为壮观。骑手每套住一匹烈马,执印者便去打一印记。印记的种类繁多,形状各异,印记一般都打在马的左胯骨的中心部位。蒙古族打马印,始于十二世纪。相传,成吉思汗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在马身上打印记来代表各部。这种方法既简便又易识别,后来逐渐发展成草原上的一个盛会,每逢打马印,草原上的人们云集而来观赏套马,姑娘们则趁机选择情人,而小伙户尽力在姑娘们面前表现自己的套马技能。现在半农半牧区给马打印记的方法,已有变化,由原来在草原上套马,改在畜圈内徒步套马。
观音庙会是云南省蒙古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日举行。届时,人们聚众欢饮,并请附近的戏班唱戏,还要抬着观音偶像巡游诸村,十分热闹。
祭敖包又称祭鄂博或塔克勒恩节。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蒙古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上旬举行,也有与那达慕大会同时进行的。敖包,即塔形高堆,有石头垒成的,也有土块垒成的,还有砖或木垒成的。敖包的顶端一般插有五颜六色的旌旗,有的敖包上放有佛像、弓箭、羊角或酒、盐等。
节日里,人们身穿鲜艳的民族服装,骑着马,赶着勒勒车,从四面八方汇聚到指定的敖包周围。祭前要对敖包维修和装饰一番,在敖包上安放佛像,经幡,并杀牛宰羊,将酒菜等物,供奉在敖包前。
敖包祭典开始时,主持人首先手举供品,吹号鸣锣,再献上洁白的羊,以祭祀土地神灵,思念圣武英烈。朝圣者把带来的供品放置在敖包四周,然后每人都要拾起石块填放在敖包堆上。叩拜之后,绕敖包三圈,再回到各自的帐篷里,吃手扒肉,饮马奶酒,说吉利话,祝愿五谷丰登、人畜两旺。与此同时,进行传统的摔跤、射箭、赛马、打布鲁棒,以及歌舞活动,往往通宵达旦,连续数日。
蒙古族对祭敖包十分虔诚,古代有&玉祭&之俗,现在呼伦贝尔盟新巴尔虎旗蒙古族祭敖包还保留着这种玉祭的痕迹。祭祀时,他们在敖包石堆上插许多细柳条,柳条中央竖起一根杆子,用金碧辉煌的珠宝等贵重物品装饰这根杆子,这些贵重物品即代表玉。蒙古族平时路过敖包,必须远远下马叩拜,被立过敖包的地方,将成为永久性的保护区。《蒙古秘史》载,成吉思汗早期被篾儿乞惕人追捕时,隐于孛儿罕山中,敌人绕三匝未能抓到而离去。成吉思汗幸而脱险,对孛儿罕山说,孛儿罕山保住了我的性命,我将每年祭奠。那时,蒙古族将孛儿罕圣山视为最大的敖包。
祭成陵是蒙古族传统祭祀节日。旧时,成吉思汗陵宫的各种祭典,每年多达三十余次,后集中在每年农历三月二十日、五月十五日、九月十二日和十月初三日举行。成吉思汗陵宫坐落在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中部的伊金霍洛地方、规模宏大、造型别致。陵宫正厅有五米高的成吉思汗塑像。
祭日,人们聚集成陵,在被称之为成吉思汗亲兵卫队的达尔扈特人的引导下进行祭奠仪式,祭奠者先到墙外正南百步远的金柱处绕柱三圈,每日必到九十九人方止;又到距柱八十一弓处向外首洒奶,再绕柱旁拴系的大马及小马驹,绕时,亦用小木勺舀奶扬之。绕毕,由守陵人把奶盛在银碗中扣于马背,马受惊蹦跳,碗落下时扣着,则要重来。
仪式完毕献酒。献酒人跪在殿外,守陵人从献酒人壶中将酒倒入两个酒盅里,再由献酒人用长方盘捧入陵殿。献酒完毕,再献哈达、炼烛、香支和整羊。之后,投一小块羊尾入案前火盆中,接着焚烧哈达碎片,用大银杯轮流跪饮烧酒,并跪食羊肉一小块。所有祭奠者自愿交钱上供,数量不等。然后由守陵人自案上将灯取下,祭者跪捧灯,由司祭者给白包一个,内有鼻烟少许,皮条一块,碎哈达一块。祭奠结束,举行赛马、射箭、摔跤和歌舞活动。
祭地母是云南省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届时,人们纷纷前往田里,祭祀田公地母,求其保佑五谷丰登。儿童们要拴五彩线用以祛除灾病;年轻人则在夜里高举火把,奔驰田间。节日,人们饮酒欢聚,同时进行赛马、摔跤、射箭、拔河、歌舞等活动。
祭火又称祭灶、拜火节,蒙古族的传统节日。祭火分年祭、月祭两种,年祭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日举行;月祭一般在每月初一、初二举行。祭时,各家将牛羊肉、奶酒、黄油等放入火中或供在灶火旁,同时进行祷告和祝赞,或请喇嘛诵经。年祭仪式是在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晚间举行,俗称小年。这天是送迎火神的火日。祭火开始前,全家人都要到庭院中、火塘前或灶旁,长者先要摆上祭品焚香,然后取一捆柴草点着,把用五色丝线和棉花装饰的羊脯子放进火里,然后率领全家人向火堆磕头。长者还要念请火神爷庇护等祷博。月祭比较简单,除了念祭火经外,也要在火盆中烧一些树条,然后向火中洒酒、奶油,并献上奶酪等白食,同时念叨祷辞。祭火主要是来自古代蒙古族对火的崇拜。民间忌用脚踏锅灶或在火上烤脚等。
祭雷是古族的祀节日,时在农历四月,过去多为宫廷和官府举行。据《元史》载,风雨雷师之祀,始于元代至元七年(1270年)十二月,由大司农请命确立,成为定制。规定,立春后丑日祭风师,立夏后申日祭雷雨师。旧时,在蒙古族民间,遇有雷击人畜或蒙古包,都要请萨满来祭祀雷神,以禳除灾难或不幸。
祭宗喀巴,也叫点灯节,是青海省蒙古族的宗教节日,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举行。宗喀巴生于公元1375年,为喇嘛教格鲁派(俗称黄教)创始人。农历十月二十五日为宗喀巴圆寂之日,后人认为这天也是他成佛之日。因此这一天人们宰牛杀羊,请喇嘛念经。晚上各家点燃多盏酥油灯,摆设各种供品祭供宗喀巴。各寺院同时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
猎日是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蒙古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举行。届时,人们推举一位德高望众的打大围总指挥&阿宾达&。围猎开始,猎人们骑着马,腰挎猎刀,别着&布鲁&(抛打野兽用的拐形小木棒),背着猎枪,带上猎狗从不同的地点进入围场。中午就地野餐。下午围猎进入高潮。此时猎物逐渐集中,猎人们也逐渐聚到一起,比赛猎技。天晚,人们带着猎物返回村子。
相传很早以前,蒙古部落遭到异族袭击。由于人们都去打大围,一场报复性的仇杀得以幸免。这一天正是农历五月初五,以后蒙古人每到这一天,都要打大围。一则让人们时刻警惕;二则进行军事演习。又传,成吉思汗围猎时因坐骑受惊落马致残,死于五月初五,后人就把这一天定为猎日,以射杀群兽,报谢圣主恩德。
鲁班节又称鲁班会,云南省蒙古族民间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四月初二日举行,节期为三天。居住在云南省的蒙古族,因受其他兄弟民族的影响,具有高超的建筑技术,所以,蒙古族聚居的新蒙一带,被人们誉为云南的&建筑之乡&。
当地的蒙古族崇拜民间传说中的建筑业袓师鲁班,据说他们的建筑手艺是从鲁班师傅那里学到的,相传农历四月初二日,是鲁班向旃班蹭送《木经》的日子,也是旃班每年收徒之日,因此,将鲁班节日期定为每年农历四月初二日。届时,外出从事建筑业的各种工匠,不论路途远近,都要按时赶回家中,欢度节日。否则将会受到非议。在节日期间,各村纷纷杀猪宰羊,搭台唱戏。人们还抬着用檀香木雕成的鲁班像,敲锣打鼓,鸣放鞭炮,走村串寨。
玛尼经会是蒙古族的宗教节日,于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三至二十六、七月二十六至八月初一举行。经会内容和仪式,与麦德尔经会相似。
马奶节是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部分地区蒙古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八月底举行,为期一天。赛马是节日的主要活动项目。参赛的全是二岁小马,象征草原兴旺。赛马场上气氛十分热烈。骑术娴熟的小伙子头缠彩巾,腰扎五颜六色的绸带,随发令枪响,骑手们摧马向前。人们为之加油助威,得胜者受到物质奖励。赛马后有摔跤、拔河、打&布鲁&(投掷)、唱歌跳舞等文体活动。节日期间,人们主要食用奶制品,即奶干、奶酪、奶豆腐、马奶洒等,故称马奶节。
麦德尔节又称&麦德尔经会&,蒙古族宗教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四至初九,六月初七至十五日举行。经会是蒙古族喇嘛寺内主要的宗教活动,其中麦德尔经会规模最大。经会上先是诵经,尔后要举行盛大的喇嘛&禅木&跳鬼活动。目的是禳除不祥,祈望平安。跳鬼时,由一些喇嘛扮演鬼神,有的头戴假面具,扮演阎王,滑稽神,&好和麦&(白骨神)等;有的不戴面具,扮作菩萨,&喀喇沁汗&(多子女神)等,身着奇异服装,手拿各种法器跳捉妖驱鬼的舞蹈。届时远近农牧民,扶老携幼,赶来赴会,有的倾其所有,布施献供,以求神佛保佑。
祭天是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蒙古族民间祭祀节日,古代一般在四月、八月、十二月,后来改在七月初七或初八举行,节期三天。
《元史》记载:&元兴朔漠,代有拜天之礼。&祭天的仪式,据《蒙古秘史》记载,是把洁净的肉挂在杆上,然后洒马乳、谷物等,对天祈祷所求之事。萨满教盛行后,祭天之礼常由萨满主持,但家族内的祭天活动则由家族长主持。祭天分白祭和红祭。内祭用蒙古族传统奶制品作为供品祭天;红祭用羊血祭。
一般祭天的程序是,在院子里按方位插上九色旗或五色旗,中间摆一供桌,上面放装满粮食的升,升中捕一面兰旗。牧区有的地方在院中摆上一辆勒勒车,车辕子朝西南方向,车上放两个供桌,桌上放升。桌前要点燃一堆牛粪火。萨满全身披挂,手持单鼓,领头跪下。供羊一定要用蒙古式掏心法宰杀,将掏出的心放在碗里,直接上供祭天。主祭者开始一边用剑在羊体上点着,一边祈祷呼叫,并把羊身上的每一部位都数叨遍,把不同层次的天也叫个遍。供羊煮熟后,德到供桌上,萨满领唱神歌,众人随合。唱毕,大家分享供品。祭天,过去是蒙古族各种祭祀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种,现已逐渐淡漠。
涅槃节是蒙古族的宗教节日,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举行。届时,喇嘛寺院举行涅槃法会,挂释迦牟尼涅槃图像。据《百丈清规》卷二记载:&二月十五日,恭遇本师释迦如来大和尚人涅槃之辰,率此丘众,严备香花灯烛茶果珍馐,以申供养。&涅槃法会庄严肃穆,充满宗教色彩。
那达慕大会
那达慕大会亦称&那雅尔&,蒙古语,娱乐或欢聚之意,蒙古族传统节日,于每年农历七、八月间举行,会期根据那达慕大会的规模而定,一至七天不等。那达慕大会一般与祭敖包同时举行,所以也有&敖包那雅尔&之说。过去的那达慕为草地各部落头人们互相比赛牛羊膘情,显示本部落赛马、射箭、摔跤三大竞技的集会。现在已成为草地牧民的娱乐盛会。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赛棋,还有引人入胜的歌舞。
大会召开前,男女老少乘车、骑马,穿着节日的盛装,不顾路途遥远前来聚会和参加比赛。一般大会第一项就是摔跤比赛,摔跤采用一次淘汰制。摔跤手脚登高筒马靴,下身穿宽大的绸缎摔跤裤,上身穿&昭得格&(一种皮革制的坎肩),在脖颈上围有五彩缤纷的饰物&江戈&。他们在&布力合太白&的赞歌声中,仿古代骑士跨着大步,绕场一周。赛前歌手们要唱蒙古族长调,然后摔跤手挥舞双臂,跳跃上场。每场都是三四对同时进行。只有能够连胜群雄的强者才能登上冠军宝座,领取重奖。
赛马是那达慕大会最为引人注目的项目,蒙古族赛马都是小孩参加。比赛开始,骑手们一字排开,个个扎着彩色腰带,头缠彩巾,十分英俊。赛马的起点和终点插满各种鲜艳的彩旗。只听号角长鸣,骑手纷纷飞身上鞍,扬鞭策马,先到达终点者,成为草原上最受人赞誉的健儿。成年人只能参加要求马术高超的走马比赛,走马赛要求马步稳、走势好,速度快。射箭也是大会的主要项目,技艺高超者可百发百中,赢得观众的阵阵喝彩。比赛后举行歌舞演出,同时有各地来的商贩现场贸易。过去那达慕大会只在蒙古族聚居的大草原上举行,现在居住在北京、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大城市的蒙古族群众每年也都举行那达慕大会。
秋祭是古代蒙古族祭祀节日,每年农历八月二十八日举行。秋祭目的为消灾祛祸,祈求来年平安。古代蒙古族以农历的八月二十八日为年终,以八月后的第一个月为新春的首月。因八月草质最佳,牛奶最白,乳汁最浓,奶酪最香,故将此月称为奶酪月,蒙古语称&査干撒拉&(白月)。后来,由于受到周围其他民族的影响,奶酪白月由八月改为一月。
射草狗是元代蒙古族贵族的祭祀节日,每年农历十二月下旬择日举行。届时,先选一块平地清扫干净作为祭场,再竖一人形草靶、一狗形草靶于场中。帝后及太子、妃嫔并少许入选的达官世家子弟携弓箭参加。先由达官世家子弟排成一列,交叉射靶,直至射烂,尔后,大家以羊、酒等举行祭祀活动。祭毕,帝后及太子、妃嫔相继射靶,并解服衣,由蒙古巫觋祝赞,以求脱灾。此节现已不存。
兴畜节,蒙古语为&玛勒新努伦讷&,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蒙古族传统节日。一般在每年清明前后举行。届时,男女老少聚集到野外,将牲畜围住逐头查着膘情,选出最肥壮的种公畜,给它披红挂彩。之后,大家就地举行赛马、摔跤、歌舞等娱乐活动。
仅供休闲娱乐,完全免费,请勿迷信,要相信人定胜天;
网站内容除部分转载文章外,其余文章和图片皆由易安居原创,转载须注明出处!蒙古族的风俗习惯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买购网
节日活动 首页
蒙古族的风俗习惯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
蒙古族的风俗习惯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
阅读:1877次
摘要:蒙古族是我国其中的一大民族之一,蒙古族人在我国历史上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最著名的就是成吉思汗,他为统一中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而对于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你可否了解呢?如果你还不了解那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下面的相关内容吧!
蒙古族的风俗习惯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
一、那达慕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蒙古族人民物质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那达慕”大会。这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那达慕”,蒙语的意思是娱乐或游戏。“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大会召开前,男女老少乘车骑马,穿着节日的盛装,不顾路途遥远,都来参加比赛和参观。大会第一项一般是摔跤比赛,摔跤手脚登高筒马靴,下身穿宽大的绸缎摔跤裤,上身穿“昭/得/格”(一种皮革制的坎肩),在脖颈上围有五彩缤纷的饰物“江/戈”,仿古代骑士跨着大步,绕场一周。赛马也是大会上重要的活动之一。比赛开始,骑手们一字排开,个个扎着彩色腰带,头缠彩巾,洋溢着青春的活力。赛马的起点和终点插着各种鲜艳的彩旗,只等号角长鸣,骑手们便纷纷飞身上鞍,扬鞭策马,一时红巾飞舞,如箭/矢/齐/发。先到达终点者,成为草原上最受人赞誉的健儿。射箭比赛也吸引着众多牧民。技艺高超者可百发百中,赢得观众的阵阵喝彩。“那达慕”大会又是农牧物资交易会。除了工业和农副产品外,还有具有民族特色的饮食,如牛羊肉及其熏干制品、奶酪、奶干、奶油、奶疙瘩、奶豆腐、酸奶。
二、马奶节
蒙古族传统节日,以喝马奶酒为主要内容,故名。流行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和鄂尔多斯的部分牧区。通常在农历八月下旬举行,日期不固定,为期一天。为欢庆丰收,彼此祝福,除准备足够的马奶酒外,还以“手扒肉”款待宾客,并举行赛马活动、请民间歌手演唱祝词、向老蒙医献礼等。据传,那达慕盛会即源于此。
三、燃/灯/节
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待夜幕降临,家家点/燃/酥/油/灯以示欢庆。今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额/敏/县多数蒙古族已不过燃/灯/节;乌苏市蒙古族在燃/灯节的一天多不燃/灯,代之以各种娱乐形式。娱乐活动蒙古族传统的娱乐活动有赛马、赛骆驼、摔跤、射箭射击、拔河、民间歌手弹唱,马头琴演奏《江格尔》演唱、民间舞蹈。土尔扈特蒙古族舞蹈有群舞、独舞、男女对舞,还有随歌伴舞,舞姿飘逸豪放,显示出草原民族独有的特色。
古代蒙古人把农历春节"希/恩/吉/尔",即新年。也有称"白 节"或"白月"的,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关于蒙古族春节的 来历说法不一,一是据五/世/达/赖《黑白算答问》一书所说:"成吉 思汗于公元1227年,取西夏国都,盛筵庆功,并以此为蒙历岁 首,星宿月遂以正月见称"。星宿月是农历12月16日到1月15 日,这与农历前后相差一个月。而鄂尔多斯地区延续下来的蒙古 历是以白月、五月、六月等序数记月。以此看,蒙古历岁首当是农 历四月。据史书记载,自元朝起,蒙古族接受了汉族历算法,因 此,蒙古族白月与汉族春节正月相符。这就是蒙古族过"春节"的 由来。 接近年底,无论农区还是牧区,家家户户都要立起灯笼竿。 到年三十,要清扫庭院,搞好室内卫生。佛前要设一小小祭坛,把 煮好的大块羊肉摆在祭坛上,供上乳制品和面制果品。 除夕之夜,要举行祭祖仪式。以往,在祭祖仪式申,还要进行 锻铁活动。蒙古族有个古老的《化铁出山》的传说,人们把它看作 是自己民族起源的传说。这一夜灯火通明。有的还请来蒙古民 间艺人说唱"乌/力/格/尔"(蒙古书)。青年们聚在一起唱歌跳舞。不 参加歌舞的姑娘们则聚在一起耍"沙/哈"(嘎/拉/哈,。普遍有守岁 到午夜的习惯。
近些年来,蒙古族春节虽与汉族大体一致,并吸收一些汉族习俗,如吃饺子,放鞭炮等,但仍保留许多蒙古族的传统习俗,如除夕吃"手把肉",以示合家团圆。
大年初一,全家人郡要穿上节日服装,聚于一堂,叩贺新年。首先由辈数最小的,向长辈拜年,依次进行;晚辈叩头,平辈请安;并装烟、敬酒、献哈达。长者受礼之后,要向弟、侄、儿、孙们表示祝福。祝福完毕,要给孩子们一些礼物和"压岁钱"。天一亮,家族亲友间就开始互相拜年。远途的都要骑马或赶车来。叩节、拜年一般到正月十五前就结束。
在边远农牧区,正月十六清晨,太阳还没出来的时候,常在一起嬉闹的人还有"哈/巴/德"(打/黑/墨的习俗。就是在对方薪睡时,偷偷在他前额上抹黑,涂物多为锅底灰。
火日,亦称拜/火节。它主要来自古代蒙古族对火的崇拜。 祭火仪式是在农历12月23日晚间举行。有可能受了汉族 腊月23祭灶的影响。但祭火的习俗却是蒙古族自古就有的,这 是农历年的前奏。祭火开始前,全家人都到庭院中(也有的在火 塘前、灶前),主祭人(家庭的长者)先要摆上祭品焚香。然后取一 捆柴草点着,将黄油、白酒、肉(牛羊肉)等祭品投入火堆里,在长 者率领下,全家人向火堆磕头。主祭人还要祷告说:-,年申多亏火神的庇佑,有些不干净的东西扔进了火里,请火神原谅,保佑 明年五谷丰登,人畜两旺,吉祥幸福。
六、祭敖包
也是一项重要的节日活动。每到这天,牧民们便成群结队地前往敖包祭祀。他们在敖包上安放佛像,竖立经幡,并将牛、羊肉、奶食品等一起供奉在敖包前。然后,喇/嘛/们焚香燃灯,诵经念咒,乞求神灵保佑,群众则从左向右围着敖包转三圈,希望迎来牧业丰收年。
七、麦/德/尔/节
麦/德/尔/节是纪念弥勒佛的节日,节期在正月十五日,宗教色彩比较浓厚。节日当天,每个黄/庙都挂出弥勒佛的像,附近的牧民都来寺庙敬献供品,烧香叩拜。寺庙如果有活/佛,就由活/佛主持,没有活/佛则由大喇/嘛/主持。拜完佛之后,大家由固孜达(旗长)带领进行射箭、赛马、摔跋等蒙古族传统娱乐活动。
八、点灯节
点灯节蒙古族称之为"祖乐",节期在农历十月二十五日,是一种小规模的宗教节日。据说是为了纪念黄/教的创始人宗/喀/巴。这一天黄昏时,家家户户在一高坡处立起木架,架上自制的灯,这种灯的灯芯是用芨芨草做成的。英英草的数量是按每个人的岁数来确定的,芨芨草头上包有涂上黄油或羊油的棉花或羊毛。人们将灯点燃后,从左到右转三圈(如果有喇/嘛,则由喇/嘛领做),然后洒酒祭天、磕头拜佛,祈求佛爷保佑长寿、平安。在每个蒙古包内有用面团攒成的小油灯,整个晚上都亮着,象征着世界永远光明,人们长命百岁。
九、塔/克/勒/干/节
塔/克/勒/干/节蒙古族每年要举行一次大型的以部落为中心的祭敖包活动,时间在夏季。敖包一般置在水草丰美的高山丘陵处。祭敖包可能是来源于古代的祭山,它是蒙古族对自然崇拜的表现。祭敖包时,同一部落的牧民们都骑着马、骆驼,拿上酒肉等来到本部落敖包所处的山上。届时,人们先献哈达,然后由活/佛或大/喇/嘛领着众人绕着敖包诵经(此时妇女不能参加),愿老天降福于人间,赐予人们平安无事;如果遇上旱灾,那就祈求老天下雨,使大地水草丰盛,牲畜兴旺。祭完敖包以后、开始进行赛马、摔跋、射箭等蒙古族传统的民间娱乐活动。
关联文章推荐
您可能关心的是:
版权声明/网站提醒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网页上的内容均是注册用户发布上传或搜索引擎技术自动搜录所得,不代表本站观点,更不表示本站支持购买和交易,对网页中内容之合法性、准确性、真实性、适用性、安全性等概不负责,也无法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提交说明:
您还未登录,依《网络安全法》相关要求,请您登录账户后再提交发布信息。如您还未注册,可,感谢您的理解及支持!
每到大型节日,就成了剁手一族的血拼购物狂欢季,线上线下商家铺天盖地的促销广告,满天飞的红包、优惠券,低到惊掉下巴的价格,再摸摸自己的钱包,说不心动是假的!节日活动促销的商品真的会便宜吗?答案是肯定的,...
节日活动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长期生产活动实践中产生的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是在特定时期举办的、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群众基础的大型文化活动。大家都知道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传统节日丰富多样,当然世界...
每逢节日活动,就到了网购达人们大展身手的时候了,然而面对五花八门的商品、参差不齐的价格却不知如何下手?别急,买购网节日活动优选专区,汇集众多热门网购行业,从鞋服箱包配饰、电器数码办公到家具家装家纺、日...
有品质、精致优雅的生活,是大多数女性所追求的理想生活状态,当然这少不了必要物品的支撑,而女人天生爱购物,一不小心就会造成闲置,费钱又占地方。那么,怎样避免这种情况,女士必备物品有哪些呢?本期专题小编为...
3682 1 101
儿女晚辈给父母长辈送礼是表达一份孝心。但是父母长辈们和我们有着不一样的经历和思想,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送父母礼物送什么好?不懂给长辈送什么礼物好。其中一方法是可以根据父母长辈们日常喜好和需求,送父母长辈...
文章所属创客号
按行业查看
按条件查看
1三只松鼠旗舰店
2海尔旗舰店
3百草味旗舰店
4茅台旗舰店
5五粮液品牌旗舰店
6苏宁易购旗舰店
7良品铺子旗舰店
8水星家纺旗舰店
9恒源祥家纺旗舰店
10林氏木业家具旗舰店
|||||||||||||
十大数据十大品牌是由信用指数以及几十项数据统计计算系统自动生成的,是大数据、云计算、数据统计真实客观呈现的结果,无需企业申请申报,不存在评定评选的过程,企业 不需要交纳任何费用,无偿服务于广大消费者。网站提供查询数据是为了消费者选购到市面上最好的品牌(品牌消费),不是认定认证,不是竞价排名,不是表彰评选,不是评价评比,不代表买购网观点或支持购买。仅提供参考使用。信息文章源于“CNPP索引算法机器人自动分类排列收录和展示”或“由企业/经销商/用户自行通过创客空间提供”,我们不进行任何文章采集刊登和转载。
TOP10十大数据合作查询网站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十大数据名单。 Copyright (C) CNPP & Maigoo Inc.
<a class="fff" href="javascript:void(0);" id="kefu" onclick="if($('#chatbox').length联 系客 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蒙古族节日风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