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蓼园中人退休金何时补发人

Copyright &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
迷你语文网版权所有
声明:本站资源为会员上传,部分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涉及版权请通知本站,本站第一时间处理;本站资源未经书面许可严禁采集、复制、摘编进行再次发布!为什么zjk坐教练席陪总教练看比赛,其他队友坐观众席看比赛?
―― 晋江文学城网友交流区
主题:为什么zjk坐教练席陪总教练看比赛,其他队友坐观众席看比赛? [77]
秦老师的屁股?
№1&☆☆☆= =于 17:29:57留言☆☆☆ 
№2&☆☆☆= =于 17:30:07留言☆☆☆ 
因为总教练和他有话说呗
№3&☆☆☆= =于 17:30:08留言☆☆☆ 
刚比赛完不是都要总结吗
№4&☆☆☆= =于 17:30:45留言☆☆☆ 
等会儿要领奖,坐前面好出去
№5&☆☆☆=
=于 17:30:55留言☆☆☆ 
坐观众席,确定不会□□?
№6&☆☆☆= =于 17:31:01留言☆☆☆ 
秦老师的屁股?№1 ☆☆☆= =于 17:29:57留言☆☆☆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7&☆☆☆= =于 17:31:11留言☆☆☆ 
暗示zjk队霸
№8&☆☆☆ = =于 17:31:18留言☆☆☆ 
第二张的闪光点是什么?原来就有还是打码?
№9&☆☆☆= =于 17:31:19留言☆☆☆ 
这也挂,无语了
№10&☆☆☆= =于 17:31:21留言☆☆☆ 
因为没丢半区刚比完赛,不服吊死
№11&☆☆☆= =于 17:31:29留言☆☆☆ 
暗示zjk队霸
№12&☆☆☆ = =于 17:31:40留言☆☆☆ 
…………你确定要让他坐谁都能去的观众席吗?
№13&☆☆☆= =于 17:31:42留言☆☆☆ 
因为牛逼,独得恩宠,不服憋着,就是特殊
№14&☆☆☆= =于 17:31:55留言☆☆☆ 
czh呢,不是应该跟他坐一块么,失宠啦?
№15&☆☆☆=
=于 17:32:14留言☆☆☆ 
主席台还有人吃关东煮啊
№16&☆☆☆= =于 17:32:33留言☆☆☆ 
你怎么什么都能挂...好好看比赛行吗
№17&☆☆☆= =于 17:32:53留言☆☆☆ 
独得恩宠get
№18&☆☆☆= =于 17:32:54留言☆☆☆ 
他等下要领奖啊观众席的又不要
№19&☆☆☆= =于 17:32:54留言☆☆☆ 
不是,坐在哪都要被挂,LZ是有多恨他
№20&☆☆☆= =于 17:32:56留言☆☆☆ 
主席台还有人吃关东煮啊№16 ☆☆☆= =于 17:32:33留言☆☆☆退回去看关东煮…
№21&☆☆☆==于 17:33:25留言☆☆☆ 
老大哥的地位,不服吊死
№22&☆☆☆= =于 17:33:50留言☆☆☆ 
主席台还有人吃关东煮啊№16 ☆☆☆= =于 17:32:33留言☆☆☆你的重点…
№23&☆☆☆= =于 17:33:56留言☆☆☆ 
他等下要领奖啊观众席的又不要№19 ☆☆☆= =于 17:32:54留言☆☆☆
№24&☆☆☆= =于 17:34:04留言☆☆☆ 
因为尊老爱幼
№25&☆☆☆= =于 17:34:27留言☆☆☆ 
秦老师屁股23333
№26&☆☆☆= =于 17:34:33留言☆☆☆ 
说屁股的太抢戏
№27&☆☆☆= =于 17:34:50留言☆☆☆ 
让他坐观众席会影响观众席上的人吧
№28&☆☆☆= =于 17:34:56留言☆☆☆ 
主席台还有人吃关东煮啊№16 ☆☆☆= =于 17:32:33留言☆☆☆你的重点…№23 ☆☆☆= =于 17:33:56留言☆☆☆23333
№29&☆☆☆= =于 17:34:59留言☆☆☆ 
主席台还有人吃关东煮啊№16 ☆☆☆= =于 17:32:33留言☆☆☆你的重点…№23 ☆☆☆= =于 17:33:56留言☆☆☆ 咋啦,这个点肚子饿了啊
№30&☆☆☆= =于 17:35:22留言☆☆☆ 
你和你的同事每天都花样找点挂他也是够辛苦的了
№31&☆☆☆= =于 17:35:23留言☆☆☆ 
他已经到现场啦?我就出去吃个晚饭而已,我马上冲回场馆!
№32&☆☆☆= =于 17:35:31留言☆☆☆ 
主席台还有人吃关东煮啊№16 ☆☆☆= =于 17:32:33留言☆☆☆你的重点…№23 ☆☆☆= =于 17:33:56留言☆☆☆ 咋啦,这个点肚子饿了啊№30 ☆☆☆= =于 17:35:22留言☆☆☆鱼豆腐好吃还是丸子好吃?我喜欢鱼豆腐
№33&☆☆☆= =于 17:36:28留言☆☆☆ 
这个台子对于高个子真不友好
№34&☆☆☆= =于 17:36:36留言☆☆☆ 
主席台还有人吃关东煮啊№16 ☆☆☆= =于 17:32:33留言☆☆☆你的重点…№23 ☆☆☆= =于 17:33:56留言☆☆☆ 咋啦,这个点肚子饿了啊№30 ☆☆☆= =于 17:35:22留言☆☆☆鱼豆腐好吃还是丸子好吃?我喜欢鱼豆腐
№35&☆☆☆= =于 17:36:37留言☆☆☆ 
第二张的闪光点是什么?原来就有还是打码?№9 ☆☆☆= =于 17:31:19留言☆☆☆是cql
№36&☆☆☆= =于 17:36:40留言☆☆☆ 
。。。。。。。。咋啥都能挂,真是氢气
№37&☆☆☆=
=于 17:37:10留言☆☆☆ 
主席台还有人吃关东煮啊№16☆☆☆==于7:32:33留言☆☆☆你的重点…№23☆☆☆==于7:33:56留言☆☆☆ 咋啦,这个点肚子饿了啊№30☆☆☆==于7:35:22留言☆☆☆鱼豆腐好吃还是丸子好吃?我喜欢鱼豆腐№33 ☆☆☆= =于 17:36:28留言☆☆☆喜欢丸子还喜欢海带和笋
№38&☆☆☆= =于 17:37:15留言☆☆☆ 
他坐观众席场面还能控制住么
№39&☆☆☆= =于 17:37:19留言☆☆☆ 
yjjj,这波挂的应该是山区腐狗,滚回山区浸猪笼安如鸡不好吗?
№40&☆☆☆= =于 17:37:21留言☆☆☆ 
第二张的闪光点是什么?原来就有还是打码?№9?☆☆☆= =于 17:31:19留言☆☆☆ 是闪光点吧,是cql,没必要打码
№41&☆☆☆= =于 17:37:29留言☆☆☆ 
秦老师的屁股太抢戏了2333
№42&☆☆☆= =于 17:37:41留言☆☆☆ 
他坐观众席现场要翻天了,对保安好点
№43&☆☆☆= =于 17:37:50留言☆☆☆ 
主席台还有人吃关东煮啊№16☆☆☆==于7:32:33留言☆☆☆你的重点…№23☆☆☆==于7:33:56留言☆☆☆ 咋啦,这个点肚子饿了啊№30☆☆☆==于7:35:22留言☆☆☆鱼豆腐好吃还是丸子好吃?我喜欢鱼豆腐№33☆☆☆==于7:36:28留言☆☆☆喜欢丸子还喜欢海带和笋№38 ☆☆☆= =于 17:37:15留言☆☆☆我喜欢鱼豆腐
№44&☆☆☆
= =于 17:37:50留言☆☆☆ 
深山了,别顶贴了,好好看比赛吧服了lz了
№45&☆☆☆= =于 17:38:05留言☆☆☆ 
他已经到现场啦?我就出去吃个晚饭而已,我马上冲回场馆!№32 ☆☆☆= =于 17:35:31留言☆☆☆。。。好好吃饭
№46&☆☆☆= =于 17:38:08留言☆☆☆ 
№47&☆☆☆= =于 17:38:26留言☆☆☆ 
主席台还有人吃关东煮啊№16☆☆☆==于7:32:33留言☆☆☆你的重点…№23☆☆☆==于7:33:56留言☆☆☆ 咋啦,这个点肚子饿了啊№30☆☆☆==于7:35:22留言☆☆☆鱼豆腐好吃还是丸子好吃?我喜欢鱼豆腐№33 ☆☆☆= =于 17:36:28留言☆☆☆喜欢丸子还喜欢海带和笋№38 ☆☆☆= =于 17:37:15留言☆☆☆刚刚吃了螺狮粉,太好吃了!!!
№48&☆☆☆= =于 17:38:27留言☆☆☆ 
<img src=/large/006HJ39wgy1feonotn4ssj30g60bv16c.jpgbr>上了年龄的坐主席台
№49&☆☆☆= =于 17:38:44留言☆☆☆ 
他坐观众席比赛妨碍比赛啊
№50&☆☆☆= =于 17:38:54留言☆☆☆ 
他等下要领奖啊观众席的又不要№19 ☆☆☆= =于 17:32:54留言☆☆☆№24 ☆☆☆= =于 17:34:04留言☆☆☆ 哈哈哈哈
№51&☆☆☆= =于 17:40:04留言☆☆☆ 
他要领奖啊,等下从观众席出去很麻烦诶
№52&☆☆☆= =于 17:40:05留言☆☆☆ 
主席台还有人吃关东煮啊№16☆☆☆==于7:32:33留言☆☆☆你的重点…№23☆☆☆==于7:33:56留言☆☆☆ 咋啦,这个点肚子饿了啊№30☆☆☆==于7:35:22留言☆☆☆鱼豆腐好吃还是丸子好吃?我喜欢鱼豆腐№35 ☆☆☆= =于 17:36:37留言☆☆☆我也喜欢鱼豆腐
№53&☆☆☆= =于 17:40:07留言☆☆☆ 
他坐观众席,蝶姐能翻天,对保安哥哥好点吧
№54&☆☆☆= =于 17:40:19留言☆☆☆ 
别回复顶贴了,深山了,LZ智障
№55&☆☆☆= =于 17:40:44留言☆☆☆ 
传承 未来的总教练
№56&☆☆☆= =于 17:40:44留言☆☆☆ 
徽宗皇帝 宴山亭(裁剪冰绡)钱惟演 木兰花(城上风光莺语乱)范仲淹 苏幕遮(碧云天)御街行(纷纷坠叶飘香砌)张 先 千秋岁(数声 )菩萨蛮(哀筝一弄《湘江曲》)醉垂鞭(双蝶绣罗裙)一丛花(伤高怀远几时穷)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青门引(乍暖还轻冷)晏 殊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清平乐(红笺小字)清平乐(金风细细)木兰花(燕鸿过后莺归去)木兰花(池塘水绿风微暖)木兰花(绿杨芳草长亭路)踏莎行(祖席离歌)踏莎行(小径红稀)蝶恋花(六曲栏杆偎碧树)韩 缜 凤箫吟(锁离愁、连绵无际)宋 祁 木兰花(东城渐觉风光好)欧阳修 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诉衷情(清晨帘幕卷轻霜)踏莎行(候馆梅残)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蝶恋花(谁道闲情抛弃久)蝶恋花(几日行云何处去)木兰花(别后不知君远近)浪淘沙(把酒祝东风)青玉案(一年春事都来几)柳 永 曲玉管(陇首云飞)雨霖铃(寒蝉凄切)蝶恋花(m倚危楼风细细)采莲令(月华收)浪淘沙慢(梦觉透窗风一线)定风波(自春来、惨绿愁红)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戚 氏(晚秋天)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迷神引(一叶扁舟轻帆卷)竹马子(登孤垒荒凉)王安石 桂枝香(登临送目)千秋岁引(别馆寒砧)王安国 清平乐(留春不住)晏道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生查子(关山魂梦长)木兰花(东风又作无情计)木兰花(秋千院落重帘暮)清平乐(留人不住)阮郎归(旧香残粉似当初)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六幺令(绿阴春尽)御街行(街南绿树春饶絮)虞美人(曲栏杆外天如水)留春令(画屏天畔)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苏 轼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永遇乐(明月如霜)洞仙歌(冰肌玉骨)卜算子(缺月挂疏桐)青玉案(三年枕上吴中路)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贺新郎(乳燕飞华屋)秦 观 望海潮(梅英疏淡)八六子(倚危亭)满庭芳(山抹微云)满庭芳(晓色云开)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阮郎归(湘天风雨破寒初)晁端礼 绿头鸭(晚云收)赵令 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蝶恋花(卷絮风头寒欲尽)清平乐(春风依旧)晁补之 水龙吟(问春何苦匆匆)忆少年(无穷官柳)洞仙歌(青烟幂处)晁冲之 临江仙(忆昔西池池上饮)舒  虞美人(芙蓉落尽天涵水)朱 服 渔家傲(小雨纤纤风细细)毛 滂 惜分飞(泪湿阑干花着露)陈 克 菩萨蛮(赤栏桥尽香街直)菩萨蛮(绿芜墙绕青苔院)李元膺 洞仙歌(雪云散尽)时 彦 青门饮(胡马嘶风)李之仪 谢池春(残寒消尽)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周邦彦 瑞龙吟(章台路)风流子(新绿小池塘)兰陵王(柳阴直)琐窗寒(暗柳啼鸦)六 丑(正单衣试酒)夜飞鹊(河桥送人处)满庭芳(风老莺雏)过秦楼(水浴清蟾)花 犯(粉墙低)大 T(对宿烟收)解语花(风销绛蜡)蝶恋花(月皎惊乌栖不定)解连环(怨怀无托)拜星月慢(夜色催更)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绮寮怨(上马人扶残醉)尉迟杯(隋堤路)西 河(佳丽地)瑞鹤仙(悄郊原带郭)浪淘沙慢(昼阴重)应天长(条风布暖)夜游宫(叶下斜阳照水)贺 铸 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感皇恩(兰芷满汀洲)薄 幸(淡妆多态)浣溪沙(不信芳春厌老人)浣溪沙(楼角初消一缕霞)石州慢(薄雨收寒)蝶恋花(几许伤春春复暮)天门谣(牛渚天门险)天 香(烟络横林)望湘人(厌莺声到枕)绿头鸭(玉人家)张元 石州慢(寒水依痕)兰陵王(卷珠箔)叶梦得 贺新郎(睡起流莺语)虞美人(落花已作风前舞)汪 藻 点绛唇(新月娟娟)刘一止 喜迁莺(晓光催角)韩  高阳台(频听银签)李 邴 汉宫春(潇洒江梅)陈与义 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临江仙(忆昔午桥桥上饮)蔡 伸 苏武慢(雁落平沙)柳梢青(数声 )周紫芝 鹧鸪天(一点残 欲尽时)踏莎行(情似游丝)李 甲 帝台春(芳草碧色)李重元 忆王孙(萋萋芳草忆王孙)万俟咏 三 台(见梨花初带夜月)徐 伸 二郎神(闷来弹鹊)田 为 江神子慢(玉台挂秋月)曹 组 蓦山溪(洗妆真态)李 玉 贺新郎(篆缕消金鼎)廖世美 烛影摇红(霭霭春空)吕滨老 薄 幸(青楼春晚)鲁逸仲 南 浦(风悲画角)岳 飞 满江红(怒发冲冠)张 抡 烛影摇红(双阙中天)程 垓 水龙吟(夜来风雨匆匆)张孝祥 六州歌头(长淮望断)念奴娇(洞庭青草)韩元吉 六州歌头(东风着意)好事近(凝碧旧池头)袁去华 瑞鹤仙(郊原初过雨)剑器近(夜来雨)安公子(弱柳千丝缕)陆 淞 瑞鹤仙(脸霞红印枕)陆 游 卜算子(驿外断桥边)陈 亮 水龙吟(闹花深处楼台)范成大 忆秦娥(楼阴缺)眼儿媚(酣酣日脚紫烟浮)霜天晓角(晚晴风歇)辛弃疾 贺新郎(绿树听鹈 )念奴娇(野棠花落)汉宫春(春已归来)贺新郎(凤尾龙香拨)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永遇乐(千古江山)木兰花慢(老来情味减)祝英台近(宝钗分)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鹧鸪天(枕簟溪堂冷欲秋)菩萨蛮(辛弃疾书江西造口壁)姜 夔 点绛唇(燕雁无心)鹧鸪天(肥水东流无尽期)踏莎行(燕燕轻盈)庆宫春(双桨莼波)齐天乐(庾郎先自吟愁赋)琵琶仙(双桨来时)八 归(芳莲坠粉)念奴娇(闹红一舸)扬州慢(淮左名都)长亭怨慢(渐吹尽、枝头香絮)淡黄柳(空城晓角)暗 香(旧时月色)疏 影(苔枝缀玉)翠楼吟(月冷龙沙)杏花天影(绿丝低拂鸳鸯浦)一萼红(古城阴)霓裳中序第一(亭皋正望极)章良能 小重山(柳暗花明春事深)刘 过 唐多令(芦叶满汀洲)严 仁 木兰花(春风只在园西畔)俞国宝 风入松(一春长费买花钱)张 C 满庭芳(月洗高梧)宴山亭(幽梦初回)史达祖 绮罗香(做冷欺花)双双燕(过春社了)东风第一枝(巧沁兰心)喜迁莺(月波疑滴)三姝媚(烟光摇缥瓦)秋 霁(江水苍苍)夜合花(柳锁莺魂)玉蝴蝶(晚雨未摧宫树)八 归(秋江带雨)刘克庄 生查子(繁灯夺霁华)贺新郎(深院榴花吐)贺新郎(湛湛长空黑)木兰花(年年跃马长安市)卢祖皋 江城子(画楼帘幕卷新晴)宴清都(春讯飞琼管)潘 啊∧舷缱樱ㄉ乱欣父耍陆 薄∪鸷紫桑ㄊ起ぱ阌埃吴文英 渡江云(羞红颦浅恨)夜合花(柳暝河桥)霜叶飞(断烟离绪)宴清都(绣幄鸳鸯柱)齐天乐(烟波桃叶西陵路)花 犯(小娉婷)浣溪沙(门隔花深旧梦游)浣溪沙(波面铜花冷不收)点绛唇(卷尽愁云)祝英台近(采幽香)祝英台近(剪红情)澡兰香(盘丝系腕)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莺啼序(残寒正欺病酒)惜黄花慢(送客吴皋)高阳台(宫粉雕痕)高阳台(修竹凝妆)三姝媚(湖山经醉惯)八声甘州(渺空烟四远)踏莎行(润玉笼绡)瑞鹤仙(晴丝牵绪乱)鹧鸪天(池上红衣伴倚栏)夜游宫(人去西楼雁杳)贺新郎(乔木生云气)唐多令(何处合成愁)黄孝迈 湘春夜月(近清明)潘希白 大 有(戏马台前)无名氏 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针线)朱嗣发 摸鱼儿(对西风、鬓摇烟碧)刘辰翁 兰陵王(送春去)宝鼎现(红妆春骑)永遇乐(璧月初晴)摸鱼儿(怎知他、春归何处)周 密 高阳台(照野旌旗)瑶花慢(朱钿宝i)玉京秋(烟水阔)曲游春(禁苑东风外)花 犯(楚江湄)蒋 捷 瑞鹤仙(绀烟迷雁迹)贺新郎(梦冷黄金屋)女冠子(蕙花香也)张 炎 高阳台(接叶巢莺)渡江云(山空天入海)八声甘州(记玉关踏雪事清游)解连环(楚江空晚)疏 影(碧圆自洁)月下笛(万里孤云)王沂孙 天 香(孤峤蟠烟)眉 妩(渐新痕悬柳)齐天乐(一襟余恨宫魂断)长亭怨慢(泛孤艇、东皋过遍)高阳台(残雪庭阴)法曲献仙音(层绿峨峨)彭元逊 疏 影(江空不渡)六 丑(似东风老大)姚云文 紫萸香慢(近重阳、偏多风雨)僧 挥 金明池(天阔云高)李清照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声声慢(寻寻觅觅)念奴娇(萧条庭院)永遇乐(落日F金)作者小传大陆版前言20世纪末,台北建安出版社出版了一套由赵昌平、李梦生二先生主编的《三百首系列丛书》十种,均以《新译》为书名,本书即其中的一种。书出版发行后,颇受宝岛内学者、教授们的关注,有从海峡彼岸特地打来电话,与我讨论宋词版本文字异同等问题的。我想,此书倘有机会在大陆修订出版,当更能满足广大诗词爱好者的需要。现在,这一愿望得以实现,我自然感到十分欣喜。本书的台北版“前言”中,我已把诸如词的兴起、名称、体裁特点、与诗的区别,其发展演变过程、名家流派,以及对自号上村民的朱祖谋(孝臧)其人、《宋词三百首》选本特色和选取标准等,都一一作了概括介绍,该说的话,似乎都说了,读者可以自己去看。1954年春,我读完大学,留校任教,同时继续随恩师夏承焘(瞿禅)教授进修唐宋诗词,后来我指导的研究生,也都是唐宋文学专业。现在算起来,已逾半个世纪。虽然,在“□□”期间,因外在原因,又与红学结了缘,且一发而不可收拾,后来还被冠以“红学家”的头衔,但我始终未放下过诗词老本行。在我所接触的中青年朋友中,爱好古典诗词的不少,且喜欢词的人数或许还超过诗,尤其是女士们。我想,这也不难理解,毕竟词本是音乐文学,其长短错落的句子形式,有音乐感的节奏,比起大部分句式整齐的诗来,更显得自由活泼,富于变化,长于抒情。只是要掌握每一词调的不同格律,比诗要复杂些、麻烦些,所以今天学填词的人还超不过学写诗的。如果从写新诗要在语言形式上借鉴传统诗词来说,词能给人以利用的借鉴价值,也许还超过了诗。一位朋友问我,你为什么只找宋词选本而不找唐宋词选本呢?倘加入唐五代词,不是更能够完整地让人看到词的兴起和发展成熟的全过程吗?我的回答是:首先,选题的确定,往往不是作者个人想怎样就怎样的,还要看客观的社会需求(市场)和出版社的整体计划安排;更主要的是选本没有必要都去考虑“全过程”,正如选唐诗,就没有非要将汉魏六朝诗也加入进去不可的道理。此外,既非自选,而是选用前贤现成的本子,那么,能与《唐诗三百首》相配的,唯有徐调孚先生所竭力推崇的“《宋词三百首》――一部最精粹的词选”一种,只是后者晚出,时代环境已有改变,故不及前者普及而已。《宋词三百首》,今天看来,自然也有可议之处。这一点我在初版的“前言”中已有提及。朱祖谋无论是其词学观,还是文学观、社会观,都应该说是保守派。他选词数量最多、最看重的是吴文英,这也许与他长期从事《梦窗词》研究,并多次为其作笺,故有所偏爱有关。这姑且不说,即如《放翁词》存词百余首,在南宋也列为名家之一,刘克庄说:“放翁长短句……其激昂感慨者,稼轩不能过;飘逸高妙者,与陈简斋、朱希真相颉颃;流丽绵密者,欲出晏叔原、贺方回之上。”(《后村诗话》续集卷四),其推崇可知。而朱孝臧仅录其《卜算子?咏梅》小令一首,倒是成就远不如放翁的小词人,常常也选有数首,给人的感觉是选花间尊前、离愁别恨题材的词较宽,而选有严肃思想内容的词较严。当然,我们不能尽用今人的眼光去苛责前贤,《宋词三百首》毕竟是一个很有见地也很有个性的优秀选本。原版用的是繁体字,如今改用简体字,这一改变过程常常容易出错,在校对上恐怕要花费不少工夫了。我还注意到原版有一些异体字,若保持原样,会不方便阅读。举例说,“阑干”一词,通常有二义:一是同“栏杆”,一是纵横;二者本子里都有,倘不加区别,易滋混淆,所以这次将前者改用“栏杆”,后者仍保留原样。还有“沉沉”“深沉”的“沉”,原版都用“沈”字,在大陆的年轻人看来,像是错字,所以也改了。又“着”都用“著”,“樽”都用“尊”,也不符合当今我们通用的习惯,尚不及订正,希望在校对时也能改过来。此外,原版中生僻字多未注音,这次有所增加以方便读者,采用的是注常用同音字的办法。至于此书中与其他本子有异文或断句不同,甚至偶有字数多少不一者,必要时也在注释中说明。期待广大读者和专家们的批评指正。蔡义江2006年11月立冬日于北京东皇城根南街86号台北版前言词,萌芽于隋,兴起于唐,成熟于晚唐、五代,大盛于两宋,是唐宋新兴的诗歌体裁。词,原本是音乐文学,是为配合乐曲而填写的歌词,所以全称为“曲子词”,简称为“词”。既要按曲子节奏填词,就很难都用整齐的五言、七言来填,因为旋律总有长短快慢。所以除有极少数的例外,一首词中句子总是长短参差的,故词又称“长短句”。词还有“乐府”、“歌曲”、“乐章”等名称,也都可以看出它与音乐的关系,只有较为晚出的“诗余”之称,是忽略了词与音乐之间关系的。所谓“诗余”,是将词说成是诗的余绪(贬低词的说法),或以为词是由诗增减字数、改变形式而演化成的。这都是只着眼于诗词语句篇章的异同,而没有考虑音乐对词的产生所起的决定性作用而形成的片面看法,因而是不符合实际的。诗,也有配乐唱的,主要是乐府。乐府与词的根本区别在于:(一)乐府起于汉代乐府机构所采集的民歌,所配的音乐是以前的古乐,叫“雅乐”;还有汉魏以来的清商曲,叫“清乐”。而词所配的音乐,则是以隋唐以来大量传入中国的胡乐为主体,包含部分民间音乐成分,共同结合形成的一种新乐,叫“燕乐”(也作“ 乐”、“宴乐”)。燕乐所用的乐器也与以前不同,主要是极富表现力的琵琶,以后则有v篥。词所配合的就是这种当时极受欢迎而广为流行的新音乐、新曲调。(二)乐府以及也被拿来唱的声诗,都是先有诗,然后才配以乐的;词则是先有乐曲(词调)而后才倚声填词的。这一区别也很重要,由此我们知道乐府歌行中的长短句是自由的,作者可凭自己的意愿或长或短,并自己决定如何用韵;而词的长短句则是规定的,是必须与曲子相配合的,是由每一个词调的格律要求所决定的,犹律诗之格律规定“诗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双句押韵,中间对仗”不能任意违反一样,在这一点上,每一词调都像是一种不同格式的律诗。词,虽然也有“乐府”之称,其实它比近体诗更讲究声韵格律,所以又被人称之为“近体乐府”。词除句有长短外,尚有些体裁特点是有别于诗的。首先是每首词都有个词调,也叫“词牌”。它表明词写作时所依据的曲调乐谱,因而也就等于是词在文字上的格律规定。词在初起时,词调往往就是题目,名称与所咏的内容一致;以后继作时,因为内容不同,又另加题目或小序(当然也可以不加),词调便只有曲调与格律的意义了。也有作者在择调时,有意识让词调的名称同时充当题目用,那是另一码事,词调还是词调,不是题目。一个词调,调名往往不止一个,如《木兰花》又名《玉楼春》,《蝶恋花》又名《凤栖梧》、《鹊踏枝》等等,之所以有两名或数名,原因不尽相同,其中一个是本名,其他是别名。别名多的,可多至七八个。一调数名,是较普遍的;反之,也有两调同名的,这就只是个别的了。这方面,有《词名索引》(中华书局版)之类的书可查,此不赘述。词调中有些用字也可一提:带“子”字的,如《采桑子》《卜算子》等,“子”就是“曲子”的省称。带“令”字的,就是令曲或小令;一般是字少调短的词,当起于唐代的酒令。带“引”字“近”字的,则属中调,一般比小令要长而比长调要短(不足一百字)。带“慢”字的,是慢曲子,即慢词,大部分是长调。此外,还有局部改变原词调字数、句式的“摊破”“减字”“偷声”,以及增加乐调变化的“犯”等,就不一一介绍了。每一词调都表达一定的情绪,有悲有喜,有调笑有嗟叹,有宛转有激昂……也有对不同情绪有较大适应性的,这也就是音乐曲调的情绪。曲调既已失传,我们就难以确知,只能从有关记载、当时的代表词作以及词调的句法、用韵等等去了解、分析和揣度了。其次,词的分片,也是它与诗明显不同处。词除很少数小令是不分段的单片词(称“单调”)外,极大部分都分为两段(称“双调”)。一段叫“一片”,“片”也就是“遍”,是音乐已奏了一遍的意思。乐曲的休止或终结叫“阕”,所以“片”又叫“阕”。双调词通常称第一段为“上片”或“上阕”、“前阕”,第二段为“下片”或“下阕”、“后阕”。上下片的句式,有的相同,有的不同。长调慢词中有少数是分三段,甚至四段的,称“三叠”、“四叠”。三叠的词中,又有一种是“双拽头”的,即一叠与二叠字句全同,而比三叠来得短,好像前两叠是第三叠的双头,故名。如周邦彦《瑞龙吟》,便是双拽头,而他的《兰陵王》就不是。四叠词极少,今仅见吴文英《莺啼序》一调,共二百四十字,是最长的词调。片与片虽各成段落,但在作法上上下片的关系也有讲究。下片的起句叫“换头”,在作法上又称“过片”。如张炎《词源?制曲》云:“最是过片,不要断了曲意,须要承上接下。如姜白石(《齐天乐》)词云:‘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于过片则云‘西窗又吹暗雨’。此则曲之意脉不断矣。”此外,词的押韵与诗多数是偶句押韵,少数是句句押韵,或一韵到底,或若干句一转的情况都不一样。词的韵位,大都是其所合的音乐的停顿处,不同曲调音乐节奏不同,不同词调的韵位也各别,有疏有密,变化极多,有时一首词中韵还可分出主要和次要来。如苏轼《定风波》,以“声”、“行”、“生”、“迎”、“晴”五个平声韵为主,而其中又夹杂进三处仄声韵为宾,即“马”与“怕”押,“醒”与“冷”押,“处”与“去”押。这样的押韵法,是诗中所未有的。当然,词的用韵,从合并韵部、通押上去声来看,又比诗的用韵要宽些。至于词的字声,基本上与诗的律句由平仄互换组成相似,但变化也很多,有些词调还在音乐的紧要处,要求分出四声和阴阳来。词最初源于民间,《敦煌曲子词》的发现,为这一点提供了充分的证据。文人词在初盛唐几乎是凤毛麟角。到中唐白居易、刘禹锡时代,词才算略有一席之地,但所作多半是《忆江南》之类颇似由绝句形式改造而成的小令,作者填词,也只是偶一为之。到晚唐温庭筠、韦庄,词的创作才出现了重大的飞跃。有了一批专长于填词的作家,词的体裁形式和表现技巧也完全成熟了。温、韦都是唐末重要的诗人,同时又都是词的大家。以他们为首,包括一批五代的词作者共十八人,就有五百首词被五代后期蜀人赵崇祚收录在他所编的《花间集》一书中,从而被人称之为“花间派”。这些词人和作品有个共同的特点,即基本上都是为青楼□□和教坊乐工而创作的,这完全适应了当时南方都市经济发展的需要。爱情相思、离愁别恨,几乎便成了这些词的唯一主题,同时词的语言风格,当然也是绮靡艳丽的,因为它们都是“花间(花,喻指□□)尊前”唱的歌曲。乍一看,这个头似乎开得不好,但问题恐不能这么孤立简单地看。要没有花间派词人的努力,没有这种为满足都市生活需要而创作流行的新曲子词的普通热潮的形成,词这种新体裁和与之相适应的语言艺术技巧,就不可能成熟得这么快,词对后来文坛的影响也不可能那么大,诗歌发展的历史就要推迟。而且说到底词的兴起,也不可避免的总会要经过这样的一个阶段的,不管它发生在何时何地。这就是历史,而历史是不能任意取舍割裂的。不在《花间集》、不属花间派的五代词人中还有三位大词家,那就是南唐中主李Z、后主李煜和冯延巳。他们一部分词与花间派的题材、风格相近,只不过反映的是宫廷贵族的私情密约、风流逸乐的生活,在艺术境界上,则委婉蕴藉,有明显的提高。另一部分风格哀怨的抒情词,特别是南唐亡国以后,李煜过着“日日以眼泪洗面”的臣虏生活,所作之词,尽是伤悼身世遭遇、寄托故国之思的哀音,这就一扫“为侧艳之词”的花间风格,而以纯朴的白描手法来抒发内心真实而深切的感受,把词境推向了唐五代词的艺术最高峰。北宋前期的词是唐五代词的延续,虽题材略有扩大,但基本上仍不出爱情、相思、离别、游宴、赏景等范围,如欧阳修这样的大作家,许多严肃的内容都见诸其诗文而并不写在词中,这就是词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传统题材内容对作家影响的具体表现,因此论词者有词是“艳科”的说法。另一方面,欧词与冯延巳词又常常相混,还混作二晏词,这又说明欧阳修、晏殊、晏几道等人的词与五代冯延巳词在题材风格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在柳永之前,从中晚唐到北宋初,词基本上都是抒情的小令,且已发展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柳永创作了不少慢词,提高了词体的表现能力,扩大了词的题材领域,是他对词发展史的一大贡献。他是一位长期出入于妓馆教坊的落魄文人,对当时都市生活的需求和市民们的心态都有相当深刻的体验和理解,加之又有诗歌才能和音乐素养,所以他的词写出来,便广为流传,所谓“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此外,长于写慢词的尚有张先、秦观等人,他们也都为词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词发展到这一时期,作者既多,词体渐渐不依附于音乐而成为独立文体的倾向也就自然产生了。同时,打破词只写绮语艳情、限于狭隘题材的传统观念而用来反应更广阔、更丰富的现实生活及感受的革新想法也随之而产生了。苏轼以他非凡的天才开始了这方面的实践尝试。他放笔挥洒,诙谐谈笑,深沉感慨,把咏怀古迹诗的内容写入词中,这就是著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此外,如围猎、记游、述梦、咏物、感慨人生、隐括唐诗、唱和古人、酬答朋友,以及描写农村风物等等,都一一入词。诗与词的界线被冲破,词的传统婉约风格被改变,词的题材内容得到了解放,苏轼被称为词豪放派的代表。在东坡之前,范仲淹曾以《渔家傲(塞下秋来)》写过边塞征戍事,可谓开了豪放词的先河,但终究只是偶作。东坡词虽对词的传统是一次巨大的冲击,但当时并没有形成气候,倒是招来了一些讥议,说他“长短句中诗也”、“不协音律”、“要非本色”等等。只是到了南渡后,他的影响才显示出来。苏轼的实践证明:词是可以脱离音乐而成为独立文体的。但更重要的是社会需求。当时社会上对合乐的歌词的需要并没有减低,仅仅把词当作一种新诗体来创作的人难免会被人讥为不能歌、不懂协律,即便他才名高如苏轼。这样,到北宋末期,词风就又回到讲求音律的路子上去了。宋徽宗设立了一个“大晟府”,相当于汉代的乐府机关,延请了一批精通音律的人来整理乐曲,制作歌词。“好音乐,能自度曲”的周邦彦和“元v诗赋科老手”万俟咏就成了大晟府的主持者,他们奉旨“依月用律,月进一曲”,凡所制作,都成为典型而被人所效仿。周邦彦也确是一位天才。他既精音律,又善辞章,能写出保持传统风格、投合上至宫廷贵族、下至市侩□□各阶层人的口味的音律优美的词曲来。所以旧时被推崇为宋词的集大成作家,也被人称之为“格律派”。李清照是这个时期的最后一位天才的女词人。她的词清新婉约,但不绮靡浮弱,有一部分已是南渡后感叹身世不幸之作,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她与周邦彦等人的词风并不一样,但也极讲究声律。在创作上主张“词别是一家”,不应与诗相混;又自视极高,对诸多前辈词家包括苏轼在内,都有过尖锐的批评。宋室南渡后,由于国土大半沦丧,一部分有爱国思想的人愤慨痛心。他们要表达内心的不平,除著文赋诗外,也就利用起这已十分流行的词体来了。词既用来写家国事、民族恨,自然又走上了豪放派的路子。苏轼当年播下的词体革新的种子,埋藏了一段时间,终于到这时候开花结果了。张元、张孝祥、陆游、辛弃疾、陈亮、刘过,还有南宋后期的刘克庄、刘辰翁等,都在抒写国家兴亡的感慨中拿起了词这个“武器”。其中最突出的自然就是辛弃疾。他不但与苏轼并称“苏辛”,成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而且可算得上是宋词中成就最高的真正的集大成者。他不但存词数量最多(六百多首),题材风格也最为多样。他不但能用词直接记述重大史实,如写金主完颜亮欲投鞭渡江,至瓜洲受阻,被哗变金兵所杀,恰值辛氏奉表南归,得以亲见的情形:“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层楼。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n血污,风雨佛愁。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水调歌头》)也能用香草美人手法写出“肝肠似火,色笑如花”合乎传统婉约风格的作品来,如《摸鱼儿(更能消)》之类,还能作《祝英台近(宝钗分)》、《粉蝶儿(昨日春如)》一类“酷蛭氯帷敝省K呐┐宕矢腔钇们逍拢慌缮K贸な故掠玫洌材苄攀职酌瑁凰谒臻耙允省钡幕∩希徊健耙晕奈省保纭肚咴按骸そ咕啤吩疲骸氨昀辞埃±献咏癯慵煨魏 I醭つ瓯Э剩嗜缃垢诮裣菜票祭住B盗趿妫沤翊镎撸砗蠛畏了辣懵瘛;肴绱耍救暧谥海嫔俣髟眨 比宋酱舜适恰睹贝罚镀咚烫么室铩罚词且焕W苤谛谴蟛牛芪匏蝗荨U庋侍逵忠淮瓮黄屏艘猩木窒薅玫搅私夥拧慷慨悲歌和爱国情怀只是南宋时代闪光的一面,相比之下,另一面的情况要严重得多,也普遍得多:习于苟安,追求声色,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那些人当然不会欣赏革新派词人的作品。也还有些不同程度对现实感到失望的人,他们躲进了艺术王国,在专心制曲填词上寄托自己的生活乐趣,竭力追求词在声律格调上的严谨与完美。这样,周邦彦就成了他们崇拜和效法的对象,而词则因此而明显地趋向典雅化。最初的代表人物是长于音律又艺术感觉敏锐的白石道人姜夔,后来则有史达祖、吴文英、蒋捷、周密、张炎、王沂孙等人。他们被人称之为格律派,也有人说,他们是典雅派、风雅派。他们的艺术风格其实也不尽相同:“姜白石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张炎《词源》)故人称“清空”;史达祖风格虽说与之相近,却涉尖巧而多勾勒;吴梦窗则绵密丽,才情横溢,被人比作李长吉或李商隐,张炎讥其为“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段”(《词源》),苛刻之论,未免皮相。咏物词在这一时期特盛,那些成了遗民的词人多借此寄托亡国之痛。宋亡入元之后,词多模仿前贤而缺乏创新,已趋于衰落了。徐调孚云:“(宋词选本)总在数十种以上。有名的如宋人的《花庵词选》、《绝妙好词》,清人的《词综》、《词选》、《词辨》等,不是有时代的偏见,就是有个人的主观,加以有的选得太宽,有的太严,因为选者和作家的宗派不同,遂失平允。这在初学的人是不易辨别的,所以不适宜读它们。比较起来最平正无疵的,大家都推民初朱祖谋所选的《宋词三百首》。”(《中国文学名著讲话》第九十九页,中华书局版)徐先生的归纳是符合当时实际的。他还将这一节标题为:“《宋词三百首》――一部最精粹的词选”,如此推重,也并不为过。朱祖谋(),原名孝臧,字古微,浙江归安(今湖州市)人。幼年颖慧,既长,雅擅文学。光绪九年(1883)进士,授编修,预修《会典》。二十年(1894)大考二等,迁侍讲。时王鹏运任御史,举办词社,邀之入。值义和团倡扶清灭洋,被清廷召为团练,横行京津间,焚教堂,杀教士,掘铁路,剪电线,凡物之洋式者悉毁之。清廷又召甘军董福祥率部入京与之合,同时下令攻使馆,向各国宣战。祖谋与张亨嘉等议事慈禧太后前,力言义和团不可恃,董福祥不可用,外衅不可开。大忤慈禧意。八国联军入京,慈禧西遁,祖谋偕修撰刘福姚就王鹏运以居。既而困危城中,发愤呼叫,因赋《庚子秋词》以自遣。历迁礼部侍郎、广东学政等职,任满乞休归,不复出仕。宣统即位,授顾问大臣,不赴。辛亥革命后,隐居沪上、专心研究词学,勤探孤造,独步一时,即以此终身,卒年七十五。祖谋洁身远名,秉性耿介,所作词精雅峭丽,音律缜密,风格略似姜白石、吴文英,人称一代宗匠。亦能诗,尤精校雠。民国六年(1917)校刻唐、五代、宋、金、元词总集四种,别集一百六十八家为《村丛书》。“村”是祖谋的别号,因其世居归安埭溪渚上山麓,遂自号“上村民”,又号“沤尹”。除选编《宋词三百首》外,又辑有《湖州词征》二十四卷,《国朝湖州词征》六卷;自著则有词集《村语业》三卷、《遗文》一卷。《宋词三百首》虽说“最平正无疵”,那是与当时其他选本比较下相对而言的,若以当今认识来看,自然不无可议之处。首先,朱氏对词的看法,仍不脱传统观念。此书编次上仍循帝王后妃最前、僧侣妇女最末的旧例即是。他选词的标准,以浑成为归,典雅为上,侧重于格调声律,所以选周邦彦、姜夔、吴文英等人的作品特多。我们对入选词数作部分统计:吴文英二十五首,位居榜首,其次是周邦彦二十二首,然后姜夔十七首,晏几道十五首,柳永十三首,辛弃疾十二首,贺铸十一首,晏殊、苏轼各十首。美成、梦窗之作多出苏、辛一倍以上。这除了选者所尚本在周、吴二家外,或者多少也有“力破邦彦疏隽少检、梦窗七宝楼台之谰言”(吴梅为唐圭璋本所作《笺序》)的用意在。范仲淹之《渔家傲(塞下秋来)》与苏轼之《念奴娇(大江东去)》未被入选,原因大概就是他们以诗为词、非词之本色吧。苏、辛清新可喜的农村词之被忽略,或许还因为非典雅之作。这些都不足为奇,《唐诗三百首》不是也没有选杜甫的《奉先咏怀》、《北征》、《三吏》、《三别》和白居易的《新乐府》、《秦中吟》吗?可仍不失为普及唐诗功劳极大的好选本。时代不同,人的观点也有差别,我们不能只用今天的眼光去衡量前贤,求全责备。唐圭璋曾作《宋词三百首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版),其自序称:“大抵宋词专家及其代表作品俱已入录,即次要作家如时彦、周紫芝、韩元吉、袁去华、黄孝迈等所制浑成之作,亦广泛采及,不弃遗珠。”实平允之论,非溢美之辞。村所选,虽称三百,实入录二八三首。然而后来有的本子不止此数,如三秦出版社出的《宋词三百首注析》为三○○首整;又据该书介绍尚有岳麓书社出的同名书,竟多至三一○首。岳麓本未见,翻看三秦本,其“前言”称是以陕西省省图书馆藏本为底本的;藏本是“经过重新整理”的,“前有吴昌硕的题签”云云。我粗略地加以对照,发现它比原选增加了好些作家,如聂冠卿、黄庭坚、张耒、查K、蔡幼学、萧泰来等,都是原选本中所没有的。作品除须增加十七首以凑足三○○之数外,又更换了一些词,所以实际上新增了二十余首,像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等豪放词都已补上了。当然,整理者有自己的想法,无非是认为有些词不应漏选,有些词可以不选,所以动了这番手术,以为增删后可更加完美。但这一来,朱孝臧被改变了,教人认不出来了,已面目全非了。我想,与其如此,整理者何不自己另选一本?为什么要将自己的看法强加在朱孝臧头上呢?所以我还是采用了唐先生笺注的未经增删的本子,以存原貌。原书李重元《忆王孙》一首误作李甲,无名氏《青玉案》一首误作黄公绍,已经唐先生指出,今从其考改正之。遇有文字上需校改处,多在注释中说明。诗词语译而要保持原意不走样,是一件很不容易做好的工作,唯一的办法只有认真对待、细心体察、反复推敲,谨慎落笔。撰写书稿之费事费时,大大出乎我的预计,又不敢存丝毫草率应付之心,因而完稿的时间竟比原约超过一倍以上,这就只好向出版社表示歉意了。此书撰写过程中,得苗洪和小女蔡宛若的协助,节省我不少时间。其中吴文英词及所附作者小传,基本上都是由苗洪起稿,我再作修改的。我妻李月玲,则替我包揽了一切后勤工作,给我以大力支持。李梦生为减少我的疏失,提高书的质量,认真审读了书稿,做了不少工作,特在此一并致以深切的谢意。此书有谬误失当处,还祈读者批评指正。暑退凉至,夜风习习,出书斋,立阳台眺望,市喧已静,窗灯俱灭,惟月色微茫、星宇晶明而已,此寓居北京东皇城根南街八十四号时也。蔡义江宴 山 亭徽宗皇帝北行见杏花裁剪冰绡① ,轻叠数重,淡着燕脂匀注② 。新样靓妆③ ,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④ 。易得凋零⑤ ,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者双燕⑥ ,何曾会人言语⑦ ?天遥地远⑧ ,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⑨ 。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⑩ 、新来不做。【注释】①冰绡:轻而薄的绢。 ②燕脂:即胭脂。匀注:均匀涂抹。 ③靓妆:脂粉的妆饰。 ④蕊珠宫:道家的仙宫。 ⑤易得:容易。 ⑥者:同“这”。这一句又有作“者双燕何曾”五字断句的。 ⑦会:领会,懂得。 ⑧天遥地远:一作“蝴蝶梦惊”。《词律》十五:“各刻载徽宗‘裁剪冰绡’一首,于‘蝴蝶梦惊’句作‘天遥地远’,误也。宜作‘天远地遥’乃合。此即同前段之‘新样靓妆’句。”意思是说,这四字字声应是“平仄仄平”。 ⑨知:不知;古代诗词中多有这样的用法。如古诗“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即是。 ⑩和:连。【语译】杏花好像是用薄薄的细绢剪裁而成,轻柔地叠了好几重,淡淡地抹着一层均匀的胭脂。她像一位装束时髦的美人,用脂粉打扮起来,光彩四溢,香气融融,连蕊珠宫中的仙女见了,也自惭形秽,羞愧不已。娇好的花儿本容易凋谢,更何况还要经受多少风雨的无情摧残啊!想到这些,我心情愁苦极了。试问像这样的春残花落、庭院凄凉,已经过几回了呢?我想依仗□□的燕子,将我诉不尽的离愁别恨捎给远方,可是燕子又哪里能懂得人的语言呢!天远地遥,相隔万水千山,也不知昔日的宫殿今在什么地方。故国的种种怎不令人思念呢?除非梦里,有时还能再回去一趟。可是梦境毕竟是虚幻无据的。近来倒好,索性连那样的梦也不做了。【赏析】宋徽宗赵佶与南唐后主李煜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都是荒淫昏庸导致国破家亡的倒霉皇帝,京城陷落时,都当了敌人的俘虏,最终远离故国,惨死于敌手。同时他们又都是杰出的文艺天才,都能填写绝妙好词来抒发亡国之痛。李煜是唐五代词中成就最高的大家;赵佶虽以书画著称于世,但他这首词也历来被推为绝唱,且与李后主的亡国词情调相仿,我们不难从中听出与“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虞美人》),“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浪淘沙》)等等颇相类似的哀音。所以旧时有宋徽宗是李后主的后身的说法。徽宗赵佶禅位给长子钦宗赵桓才一年,他们父子双双便成了金兵的俘虏。靖康二年(1127)三月十八日,徽、钦二帝被胁迫北行,经两个多月,于五月二十一日到达金国都城燕京。他们离开汴京的时候,正是北方春光明媚的季节,赵佶在途中见到杏花正开,喷火蒸霞似的,不免枨触万端,愁思难禁,于是写下了这首哀情哽咽的词作。词调《宴山亭》,亦写作《燕山亭》。《词律》十五:“此调本名《燕山亭》,恐是‘燕国’之‘燕’。《辞汇》刻作《宴山亭》,非也。”词是见物兴感的写法,与咏物寄情略有区别:不是整首词自始至终都写杏花,在咏物之中同时有所寄寓;而是只用上阕来描写所见到的杏花,从花开时的美好姿容,想到花落时的凄凉情景,想到春光短暂,好景不常,人生大都如此,触动自己的悲苦情怀。然后用下阕来写故国不堪回首之感,已完全脱开杏花,直接抒写自己抛家离国、被掳北行的哀伤。上阕先以工细彩笔描绘杏花。以造化用巧手将冰清玉洁的细绢裁剪成花瓣,重叠起来,均匀地晕染上淡淡的胭脂的奇妙想像,来比杏花之形。接着又进一步写花的格调,将她比作打扮别致的绝色美人,说她艳光四溢,清香和融,连天宫仙女也自愧弗如。夸张的赞美,增强了反跌的效果。然后转为名花易零落、红颜多薄命的感叹。表面说的仍是花是景,联想之中已是世事人情,词语双关,文情凄惋。这里的“院落”,已为后面的“故宫”作引,且上阕询问句式的结语,正好与下阕“过片”相接,启后半首抒亡国之痛的内容。下阕多层次地抒写离恨,一步一转折,层层递进,使内心的悲哀愈转愈深,愈深愈痛。先是见春日□□燕而产生请它将自己的无尽离恨捎去给远方的愿望。接着就一转说,鸟儿不可能懂得自己想要倾诉的话。随后再翻进一层说,故宫已远隔万水千山,现在连它在哪儿都不知道了。然后又说无奈思量难禁,只是无法前往;去不成而偏说能去,原来是只在“梦里”。但刚说“有时曾去”,又立即生疑,因为梦本虚幻“无据”。最后连这么可怜的“一晌贪欢”的幻情也加以否定:连梦也“新来不做”了。写愁肠千回百折,心灰情伤,已至极点。下阕的构思,颇似受李煜词句“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清平乐》)的启迪。国学大师王国维说:“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宋道君皇帝《燕山亭》词略似之。”(《人间词话》)赵佶之词留存不多,而此首伤心词竟代代传诵,也许就因为它是掺和着作者自己血泪写成的缘故罢。木 兰 花钱惟演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① 。昔年多病厌芳尊② ,今日芳尊惟恐浅。【注释】①鸾镜:传说Y宾(汉朝西域国名)王获一鸾鸟,三年不鸣。听说鸟见了同类才鸣,就悬一镜让它照。鸾见影,悲鸣冲天,一奋而死。(见《艺文类聚》引范泰《鸾鸟诗序》)后世因称镜子为鸾镜。 ②芳尊:盛着美酒的酒杯。“尊”同“樽”。【语译】城上眺望,风光大好,黄莺儿的叫声乱成一片。城下湖面上烟波浩渺,春水不断地拍打着堤岸。这令人伤怀的青青杨柳如绵绵芳草啊,你们什么时候才能没有呢?我眼中充满泪水,愁绪袭来,先就使我肝肠寸断了。我觉得自己的情怀已渐渐像个老人,没有生气了。还吃惊地发现镜子中昔日红润的容颜,在不知不觉中改换了,已变得如此憔悴苍老了。往年,我体弱多病,讨厌去碰那美酒金杯,如今杯儿在前,却唯恐酒斟得不满。【赏析】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三十九引《侍儿小名录》说:“钱思公谪汉东日,撰《玉楼春》词,每酒阑歌之则泣下。”这里所说的《玉楼春》词也就是《木兰花》词,这一词调有许多别名。由此可知作者填此词,与他仕途受挫、自伤身世有关。只是从此词所创造的意象看,很难确定它的这种创作背景,倒像是仕女因春伤怀,在悲嗟华年的逝去。这实在与词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传统的题材和表现方法有关。填词与写诗、为文不同,一般不直接抒写重大的严肃的题材或人生感慨,而总是以婉约的风格,表现“花间”、“尊前”的内容;即便作者真有政治性的身世之感需要借词表达,也多半只用寄托的手法,犹“楚辞”中之有“香草美人”。这在唐五代到北宋初的词中尤其如此。明乎此,才不会以为此词所述,只不过是作者的无病呻吟。此词上阕以写景为主,对景伤怀。春日的明媚景象,在词中被描绘得十分动人。群莺乱啼,春水拍岸,绿杨摇曳,芳草如茵。面对这令人心神陶醉的大好风光,作者却一反常情地提出“几时休”的诘问,其因愈增感触而不愿见美好景物的心情,可与“江水江花岂终极”(杜甫《哀江头》诗)、“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虞美人》词)相比。这样,词情急转为哀痛,说出“泪眼愁肠”句来,就顺理成章了。同时,有第四句也自然地过渡到下阕。下阕全用抒情。一句说情怀改变,一句说容颜改变。情怀变为衰暮消极,是能自我体会到的,故用“渐觉”;容颜变得憔悴枯槁,是偶尔留意镜中自我形象才突然发现的,所以用一“惊”字。“鸾镜”一词用在这里,或者也有寄寓离愁别恨的用意在。末两句以今昔对待酒的截然相反态度,来写出自己的烦恼和颓伤已到了只能借酒浇愁的地步。对于这末两句,评词者多有不同的褒贬。赞之者说:“妙处俱在末结语传神。”(李攀龙《草堂诗余隽》),“芳樽恐浅,正断肠处,情尤真笃。”(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有保留者说:“不如宋子京‘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更委婉。”(杨慎《词品》)杨升庵的话,虽则似乎苛严了一点,但他提出“委婉”二字来,结合我们上述词在发展中形成的婉约特点来看,也不是没有见地的。的确,钱惟演的这首词结语虽然写得不错,但似乎嫌稍稍直露了些,不够委婉,它更近乎诗而非词的语言。苏 幕 遮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① ,追旅思②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注释】①黯乡魂:内心因怀念家乡而悲伤。形容心情凄怆叫黯然。 ②追旅思:摆脱不了羁旅的愁思。【语译】天空飘着淡清的云朵,大地铺满枯黄的落叶。秋色绵延,一直伸展到水边;水面清波浩渺,笼罩着一层带有寒意的苍翠的烟雾。远处山峦映着斜阳,天与水连成一片,而引起我思念远方的无情芳草啊,它处处生长,无边无际,哪怕是比斜阳更遥远的天边,也总是绵绵不绝。我的心因怀念故乡而黯然伤悲,羁旅的愁绪总是在心头萦绕不去。我夜夜都受思念的煎熬而难以入睡,除非是能做上个好梦,才会得到片刻的安眠。明月正照在高楼之上,还是不要独个儿靠在栏杆上罢,我本想借酒浇愁的,谁知酒喝下去,都变成相思的眼泪了。【赏析】范仲淹一代名臣,德高望重,勋业卓尔,正气凛然。他的那些绮丽哀怨的词,像这首《苏幕遮》和下一首《御街行》。写的是儿女柔情吗?还是用了比兴的手法,借绮语来寄托忧国忧民之思呢?这确是使一些评词者困惑的问题。比如黄蓼园评此词就说:“开首四句,不过借秋色苍茫以隐抒其忧国之意。‘山映斜阳’三句,隐隐见世道不甚清明,而小人更为得意之象;芳草喻小人。”而析其所抒之情,则谓作者“忧愁若此,此其所以‘先天下之忧而忧’矣。”(《蓼园词选》)我们认为这样析词,求之过深,未免牵强附会,也把范仲淹看得太道学气了。人的感情本复杂多样,未必处处都要板面孔,作微言大义,何况词在北宋,一般都还不作为表达严肃内容的文体。张惠言以为“此去国之情”(《词选》),倒说得比较中肯,也就是说这只是一首抒写自己离乡去国之别情的词。上阕写景,借景暗示远别之情。“碧云天,黄叶地。”先俯仰高天大地,从宏观角度为秋景设色,大笔挥洒,很有艺术概括力。所以后来王实甫《西厢记》就用作“长亭送别”时莺莺的一段精彩唱词的发端。“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接写地面景色,由近及远,绵延至于水边。“秋色”于此点明。从水波上蒙有一层带寒意的雾腾腾的水汽画出秋波浩渺的景象。“寒”字“翠”字,又从感觉和视觉上加深了对清秋季节特点的渲染。“山映斜阳天接水。”这是远景了。峰峦被斜阳映照着,点明时近傍晚,也使下阕写夜来情景不显得突兀。天水相接,不仅使画面意境旷远,更把眺望的目光引向视野的尽头,所谓望断秋水是也。所以下句能更进一层借景物抒别情,作奇想奇语。“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古诗曰:“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饮马长城窟行》)芳草与离情别绪相关,实已成诗歌中的传统意象。所以李煜词也说:“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清平乐》)芳草延伸万里,所思故土也正遥远。草木无情人有情,“无情”二字正启后半阕多情伤感文字。芳草生长,纵然遥远,也不能“更在斜阳外”啊!此所谓诗趣,非关理也。下阕抒情。“黯乡魂,追旅思。”揭出全词主题:因远离故乡而哀伤,羁旅之愁时刻萦怀。将上阕末句“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的感情内涵和盘托出,“过片”极有章法。接着就说自己因离恨而夜间睡不着觉。但作者深谙词的语言特点,总不肯作一直笔,却从能睡去说:“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这好梦不言而喻,是回到故乡,与亲人团聚了。可是好梦毕竟是可盼而不可求的。眼下只能是羁旅孤凄,以酒浇愁,高楼独倚,望月兴叹了。“明月楼高休独倚。”明月楼头又是表达相思的传统意象,如曹植《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这类诗不胜枚举。用自我规劝语式,以见良宵美景勾起离情之苦不堪忍受。“独倚”二字交待清自己孤寂的处境。这句又补明上阕中诸景,也是高楼眺望之所见。“酒人愁肠,化作相思泪。”结语巧思独运,九个字说尽愁绪难排,极富艺术魅力。“酒”为遣愁,“泪”却难遏,都因“相思”入骨。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自是诗语;范仲淹此句凄恻消魂,婉曲入妙,则是典型的词语了。御 街 行范仲淹纷纷坠叶飘香砌① 。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② ,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③ ,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④ ,谙尽孤眠滋味⑤ 。都来此事⑥ ,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注释】①香砌:“砌”就是台阶,用“香”字形容,表明台阶的周围有花木。 ②真珠:同“珍珠”。 ③练:白色的绸。 ④:倾斜,这里是斜靠的意思。 ⑤谙尽:尝尽。谙,熟知。 ⑥都来:算来。此事:指别愁离恨。【语译】叶儿纷纷下坠,飘落在周围有花草的台阶上,夜一片寂静,可以听见带寒意的瑟瑟声。卷起珍珠帘子,玉楼是那么空荡荡。天宇微茫,银河已倾斜低垂,与远处地面相接。每年今天夜晚,月光都皎洁得像白色丝绸,而亲人总是远在千里之外。愁肠早已寸断,想借酒以求一醉也没有办法了。再说喝酒又有何用?酒还未落肚,先就化为泪水了。以一盏油将尽的忽明忽暗的灯为伴,独自彻夜地靠在枕头上不成眠的滋味,我是太熟悉了。看来这种离别之苦,无论是眉头心上,都是没法回避得了的。【赏析】这也是一首抒发别情的词,与上一首《苏幕遮》是同时之作也难说。因为两首词所写的环境、季节和主题,有些说法如酒入愁肠化泪,以及上阕写景引出人在千里外、下阕抒别离之苦情的章法等等,都十分相似。上阕分两层写秋夜景物。一层从听觉上写,一层从视觉上写。先说“坠叶”,知为秋季,草木摧败零落,其意萧条,与“夜寂静”的环境气氛彼此烘托。因为寂静,所以才听得见细微的声音,从声音中可分辨出那是树叶不断地飘落在阶台上。可知首句也是听中所得。“寒”点秋;“碎”字紧扣“纷纷”,同时都写声音给人以孤寂凄凉的感受。然后转入写楼中所望。晚间安寝,通常都低垂帘幕;现在愁思难寐,故卷帘眺望夜色。“玉楼空”是说亲人不在,楼中显得空旷寂寥,写感受,也暗示不眠的原因。接着是眺望所见,天色微茫,银河低倾,又暗示夜已残,时已久;而隔断双星的银河,更增自己不能与亲人团聚的感慨。末了写到明月,这与离情别恨最相关的景物。“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谢庄《月赋》有“隔千里兮共明月”之句。前人诗中,以白练喻江水、飞瀑者多有,如谢I诗“澄江净如练”(《晚登三山远望京邑》)、徐凝诗“千古长如白练飞”(《庐山瀑布》)等等,今用以比月光之洁白明亮也恰好,所谓月光如水是也。从“年年今夜”等话看,好像时值中秋,明月该是圆的。月圆而人不圆,所以对月而兴“人千里”之叹。“长是”二字又加重了分量,说明如此之离别,已成常事;或者竟已一别多年了。末三字既明确交待人分两地,千里相隔,下阕就可直接转为抒写内心别恨了。“愁肠”三句与《苏幕遮》中“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虽同一机杼,造句却更多曲折。(一)因愁思难禁,想借酒求醉;这一层意思不言可知,故省去。(二)从传统形容愁思的代词“肠断”或“断肠”上做文章,将虚夸之词指实,说肠既已断,即使想喝酒也喝不成了。这话就成了痴语,而痴语也就是情语。这一层出了新意。(三)然后再退一步说,即使能喝,也无济于事,因为“酒未到,先成泪”,用“未”用“先”,又比单说酒化泪更甚更曲。词称“曲子”,自然是“歌曲”的“曲”,但又何妨同时当作“曲折”的“曲”来理解,因为与诗相比,语言表达上更为婉曲,自是词的特点。然后写不成眠,独个儿靠在枕头上,对着荧荧一点青灯,整夜地受着苦思失眠的熬煎,这滋味真是尝够了。“残灯明灭”照应前“银河垂地”,说夜将尽。“谙尽”应前“长是”,“孤眠”应“玉楼空”,用词都极严密。同时也把上阕所写夜闻落叶坠阶声、卷帘眺望星光月色等等,都连成一气了。结尾不借他物、无所依傍地直接说此恨难以排遣。这看似容易,但要说得好,实在比肠已断、酒成泪之类的用巧更难,更须上乘的语言功夫。所以后来李清照作词,也本其意而说:“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王]运说:“‘都来’即‘算来’也。因此处宜平,故用‘都’字,究嫌不醒。”(《湘绮楼词选》)解说是对的,“究嫌不醒”的话,近乎苛责。“都来”即“算来”,诗词中用得很普遍,非此词独有。如冯延巳《谒金门》词:“年少都来有几?自古闲愁无际。”欧阳修《青玉案》词:“一年春事都来几?早过了,三之二。”范成大《念奴娇》词:“人世会少离多,都来名利,似蝇头蝉翼。”杨万里《过白沙竹枝歌》:“耕遍沿堤锄遍岭,都来能得几生涯?”等等。总之,此词是情景俱佳的名篇,与上一首同为范词的代表作。范仲淹尚有《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一首,被词史研究者认为是“豪放派”词的先声。词写“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边塞风光和“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的戍边□□。欧阳修称其为“穷塞主”词。此本不选,可见村划分诗词界线甚严,特重词之婉约传统,尤其对北宋词,更把“以诗为词”、“以文为词”之作,全都摒弃在外。所以连苏轼的《念奴娇(大江东去)》也没有收录。这算不算一种保守态度,自可讨论。但我们却由此可以看出占主体地位的词作的风格特点,在宋代的发展脉络。千 秋 岁张 先数声 ,又报芳菲歇① 。惜春更把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② 。  莫把幺弦拨③ ,怨极弦能说。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窗未白凝残月④ 。【注释】① :鸟名,亦作“鹈 ”、“ ”。通常认为就是子规、杜鹃;也有人认为是伯劳鸟,非杜鹃。芳菲歇:花儿凋谢。芳菲,花香。《离骚》:“恐 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 ②永丰:洛阳的坊名。永丰柳,泛指杨柳。白居易《永丰坊园中垂柳》诗:“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③幺弦:孤弦,声细的琴弦,泛指琴弦。语本陆机《文赋》:“犹弦幺而徽急。” ④凝残月:一作“孤灯灭”。【语译】不时地传来几声杜鹃鸟的叫声,又在报告说:花儿都将落尽了。我惋惜春天的逝去,还特地折了几枝残花来细看。这正是微雨如丝,狂风肆虐,梅子青青的时节。荒园里的垂柳,无人过问,整天飞絮如飘雪。还是不要去拨弄孤独的琴弦吧,那琴弦能弹出我心中深深的怨恨。苍天永不会衰老,此情也难以断绝。我的心恰似双重丝网,中间打着千千万万解不开的结。夜已经过去了,东窗外尚未发白,天边还凝着残月。【赏析】这是一首爱情相思的怨词。在张子野词中是抒情比较直接和浓烈的作品。即使如此,词的前半首仍是借伤春来寄托自己失去幸福时光的幽怨情怀,只是到后半首,才说出相思的主题。《离骚》写到禽鸟、香草,都有寄托,此词也有。“芳菲”既说芳草香花,是春天的代表,也可认作是词人曾经有过的一段美好幸福生活的象征。所以词的发端就用《离骚》句意,使人能从更深的层次上去领会春光别去所寄托的自身遭遇的感慨。“又”字有明显的情绪色彩,可知这样的失去已非止一次。从枝条上摘取来残留的花朵,以行动细节写出自己对春残的惋惜,其景其情,可悯可悲。“雨轻”二句,能抓住季节特点,可看作是“芳菲歇”的原因和结果。暮春时,多细雨如丝天气,而风又往往狂暴,花本怯弱,怎禁摧残?从寄寓上说,也许可比人之遭际,惠爱少而折磨多,无力抗拒命运的不幸。杜牧因所爱的姑娘嫁了人,有了子女,而作《叹花》诗说:“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荫子满枝。”此词中写“梅子青时节”,当也有这种芳华已晚的惆怅和酸楚。柳已飞絮如雪,正是春将尽的景象。这里借用了白居易的诗意。白诗怜惜“嫩于金色软于丝”的永丰柳无人过问,刘永济说:“如此婀娜之柳,乃在荒园无人知之地,岂不可惜!”(《唐人绝句精华》)词人大概也因钟情女子处境寂寞,过着年华虚度、红颜空老的生活而有同样的感慨。下阕直接抒情。词说,还是不要去拨弄那琴弦吧,因为心有所怨,必流露于指下,则琴声也必幽怨如诉,所以弹琴非但不能排遣愁绪,反而更易引起内心的痛苦。用自我劝阻的话来说,增强了感情的力度。那么又因何而“怨极”呢?下面说的“情难绝”便是答案。这三个字像是光源,一下子把全词照亮了,使我们知道作者为什么写这首词和前阕写惜春情景中的寄托,也就是所谓点题。原来是爱情悲剧。上冠“天不老”三字,更把传统意象与现实感受融合了起来。汉乐府《上邪》中有“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等语,写的正是情难绝心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有“天若有情天亦老”句,则是极言有情人不堪忍受别离之苦。这些意象都被随手借来以强化这一主题。“双丝网”之喻,也是民歌谣谚中惯用手法,比如“明灯照空局,油燃(悠然)未有棋(期)”、“藕(偶)断丝(思)连”等。这里的“丝”同样有谐音“思”的用意在,所以才特别说“双丝”,以暗示彼此都思念着对方。以丝线之“结”喻情结,说心中有无数解不开的“结”。这样把“情难绝”的心理状态进一步写出来了。至此,抒情已足,末了以景语作结束,融情入景,借景写情,特能宕出远神。“夜过也”,以表明后阕所写都是夜间情思,以及怨极思多造成的通宵无寐。“东窗未白凝残月”,一方面是说曙光未露,残月在窗,另一方面也可看作是词人黯然感伤的心境的折射,我们仿佛可以听到词人的叹息:此生亦如五更残月,唯茫茫黑夜为伴。最后三字,一本作“孤灯灭”,虽亦情景凄楚,但不如“凝残月”□□之悠长蕴蓄。菩 萨 蛮张 先哀筝一弄《湘江曲》① ,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② ,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③ ,玉柱斜飞雁④ 。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⑤ 。【注释】①弄:奏乐。 ②十三弦:唐宋时教坊所用之筝均十三弦,唯清乐用十二弦。 ③秋水:喻双目清澈明亮。李贺《唐儿歌》:“一双瞳人剪秋水。” ④玉柱斜飞雁:筝上系弦的玉柱斜列如雁飞成行。 ⑤春山:喻女子的眉毛。《西京杂记》谓卓文君“眉毛如望远山”。【语译】弹起音色哀怨的筝,奏一首《湘江曲》,一声声,把湘水绿波荡漾的情景表现得淋漓尽致。纤细的手指在十三根弦上来回拨动,用心传达出内心的怨恨。面对筵席间的宾客,她眼波缓缓流动,筝柱斜列着,如飞雁成行。弹到最伤心的时候,她那像春山似的两道黛眉,就低垂下去了。【赏析】这首词写一个弹筝女子的一次演奏,并通过对演奏的描述来表现她的幽怨情怀。《菩萨蛮》词调不长,才八句,上下阕各四句,两句一换韵,自成一小节,全词四小节,词就据此结构内容。先说弹什么曲和曲写什么。“一弄”就是“一弹奏”的意思,如王维《秋夜曲》:“银筝夜久殷勤弄。”“《湘江曲》”顾名思义,曲子是描写湘江和湘江故事的。所以从湘江之景(“湘波绿”)说起。对景,用“写”字,是描画的意思。鸣筝声声,能令人立即联想起湘水绿波荡漾的情景,仿佛把境界全画出来了。以“写尽”二字,见筝曲之妙。这还是浅一层。再两句就深一层,由景而情了。写弹筝也必定要写弹筝的人,是文士、僧人还是女子在弹。这是不一样的。写人写什么?从听众的视角看去,无非是手指和面目表情,因为是弹奏者。拨弦的手指是浅一层的,先写;反应内心的面目表情是深一层的,下阕专写。“纤指”,其为年轻秀媚的女子,可以想见。“十三弦”,是其所弄之筝,也可以揣测到她大概是教坊中的乐伎,因为当时教坊所用的筝,都是十三弦的。以湘江为题的乐曲,总涉及湘妃故事,而湘妃正是泪染斑竹、怀抱“幽恨”的怨女形象。写恨用“传”,又著“细”字,使人体会到那种难以用语言表达的细微感情变化,她都能凭藉筝声一一传出。这“幽恨”既是乐曲中所包含的情绪,也是弹奏者自己身世遭遇的心声,两者已完全融合在一起了。下阕的重点转到写女子的演奏神情。“当筵”,交待清这次弹筝是席间对宾客的表演。以“秋水”一词代目,恰好有传神的效果。双眸明澈如秋水,其人之聪慧灵巧,不言可知。而“慢”字,既写出从容专注神态,又画出其人柔和而能自重的性情。接一句“玉柱斜飞雁”写筝的形状,有点像运用电影镜头的剪接技巧,让我们因此看出弹者的目光眼神缓缓地在筝面上左右移动。写筝,上阕提到弦,这里就说柱。一弦一柱,十三根玉柱在筝面上斜着排列得很整齐。以“飞雁”为喻,犹言“雁行”、“雁序”,故筝柱又称“雁柱”。作者另有一首《生查子》词曰:“雁柱十三弦,一一春莺语。”亦是佳作。末尾,镜头转为特写,乐声越来越悲,凄婉得令人不忍再听。随之,弹者的眉眼也越垂越低,不敢仰视宾客。“断肠”与前“幽恨”照应,又是感情的高潮。曲与心通,寄托在焉。起用“湘波”,结用“春山”,却是不同的虚像。而弹者“弹到断肠时”难以自遏的感情波澜,也必然冲击着全神贯注的听者的心扉。虽然因其低垂黛眉,我们看不见她那双秋水般的目光,但不难想像,当此时刻,她的眼眶中必已滚动着晶莹的泪水了。沈际飞评曰:“‘断肠’二句俊极,与‘一一春莺语’比美。”(《草堂诗余正集》)黄蓼园则曰:“写筝耶?寄托耶?意致却极凄婉。末句意浓而韵远,妙在能蕴藉。”(《蓼园词选》)都赞这结尾两句,是说得不错的。醉 垂 鞭张 先双蝶绣罗裙。东池宴,初相见。朱粉不深匀① ,闲花淡淡春。  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② 。【注释】①不深匀:不浓抹。 ②衣上云:穿着一层云彩;以云为衣。【语译】她穿着一条绣有□□蝴蝶的罗裙。在东池的一次宴会上,我初次见到了她。她脸上只轻敷着一层薄薄的胭脂花粉,就像春天里随处开放的花朵,有着一种清淡素雅的风韵。细细看去,她全身无处不可爱,大家都称道她细柔的腰身好比弱柳临风。昨天傍晚,当乱山已暮色苍茫的时候,她忽然来了,好像仙女身上披着一层轻柔的云霞。【赏析】这首词有点像一幅肖像画。画的是谁呢?从作者在宴会上见到她和众人对她评头品足来看,应仍是一位年轻美貌的教坊艺妓。只是画是静止的,而词的描写却是流动的。词的结构,层次分明。从描绘人物形态看,先穿着(“绣罗裙”。以“双蝶”点缀,象征性与说“双鸳鸯”同),再妆饰(“朱粉”。以“闲花”作比,形容她淡妆轻抹的素雅风韵,恰到好处);然后是身段(先统说“诸处”,后突出“腰身”;以“柳”状其纤细柔软);最后是她风姿气质(谓如云间仙子),步步深入。从时间上说,先写“初见”,后说“昨日”。写初见情景,又分一眼看去的印象和“细看”时的感觉。从“诸处好”到借众人之口夸赞其“柳腰身”,是从一般、总体到重点、特点。由此推测,这位女子很可能还是一名舞姬。写到“昨日”她来时的情景,感受又完全不同了。但仅用了十个字,语言特简省,且一半是用作写环境气氛、背景烘托的。周济评曰:“横绝。”(《宋四家词选》)意谓在连接上文势突兀,出人意表。“衣上云”三字,给人以诸多的联想:《楚辞?九歌》写过“青云衣兮白霓裳”的神灵;宋玉《高唐赋》中有能行云作雨(此词“乱山昏”若作写雨前景象看,也恰极。)的巫山神女;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有“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的幻境,总之,是比作了仙女。李白又有《清平乐》云:“云想衣裳花想容。”此句恰像是此词构思的网:“闲花淡淡春”,“花想容”也;“来时衣上云”,“云想衣裳”也,所以是把这位女子的形象,借传统意象大大升华了。《醉垂鞭》不是常用的词调,在押韵方法上有自己的特点。它句句有韵,只是以平声一韵为主,间押仄声他韵。词中为主的平韵是“裙”、“匀”、“春”、“身”、“昏”、“云”。但上阕的“宴”和“见”也押韵,是间押的仄声韵;下阕“好”和“道”又是另一个间押的仄声韵,值得注意。一 丛 花张 先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① ,更东陌、飞絮鳌K黄锝ヒ" ,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③ 。梯横画阁黄昏后④ ,又还是、斜月帘栊。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⑤ 。【注释】①千丝:指杨柳的长条。 ②嘶骑:嘶叫的马。“骑”读去声。 ③小桡:小桨;指代小船。 ④梯横:是说可搬动的梯子已被横放起来,即撤掉了。 ⑤解:知道,能。嫁东风:原意是随东风飘去,即吹落;这里用其比喻义“嫁”。李贺《南园十三首》诗之一:“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语译】在高楼上眺望而伤感,苦苦地思念着远方的心上人,这样的事何时才能结束呢?看来在这世界上再没有什么东西能比爱情更为强烈的了!离愁别恨正牵连着千丝万缕的柳条纷乱不已,更何况东陌之上,垂柳已是飞絮髁四亍N已矍盎垢∠肿拍愕穆矶唤凶牛脚茉皆叮宦凡欢涎锲鸹页镜那榫埃槔裳剑憬形业侥睦锶パ罢夷愕淖偌D兀池水溶溶,一对鸳鸯在戏水,这水南北可通,时见有小船往来。雕梁画栋的楼阁上梯子已经撤去,黄昏以后,依然还是独个儿面对着帘栊,望着斜照在它上面的冷清清的月亮。怀着深深的怨恨,我反复思量,我的命运竟不如桃花杏花,它们倒还能嫁给东风,随风而去呢。【赏析】关于这首词有个故事说:张先曾经与一个小尼姑有私约,老尼姑管教很严,她们住宿在池岛中的一个小阁楼上。待到夜深人静,小尼姑就偷偷地从梯子上下来,使张先能登池岛来阁楼与她幽会。临别时,张先十分留恋不舍,就填写了这首《一丛花》词来抒发自己的情怀。(《绿窗新话》引杨《古今词话》)看来这是出于好事者有意的附会,未必真有其事。细读全篇,不难看出它只不过是一首表现最常见的怀远伤别主题的闺怨词。词从一个闺阁思妇的角度进行构思。上阕写情郎远去、自己伤别的情景;下阕写别后的寂寥处境及怨恨心态。写景和抒情不像常用的明分前后两截的结构,而是交替使用,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彼此渗透,自然地结合在一起的。上阕用逆挽倒叙手法,把情人远去后的无限感喟,先写在最前面,以加强感情的程度。李后主《虞美人》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人谓是千回百转后倒折出来的,“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的构意造句,也可如此说。“怀远”之后,再说“离愁”,词的主题已大致可知,至上阕末说出“郎踪”,则词因何而作都交待明白了。说离别使心绪烦乱,顺带写入景物,构思最妙。它不说“离愁恰似千丝乱”,而用“正引”二字,意即“正牵动着”,把情兴景的关系拉近了,似乎心中所感与眼前所见已合为一体。“千丝”,固是柳丝,也是愁思(“丝”谐“思”最常见),主客观息息相通。所以继“正”字之后,下一个“更”字,使前后文意贯穿,把自己的心境完全融入到陌上“飞絮鳌本跋笾腥チ恕Q盍ぬ趼椅柰猓至跛拇Ψ裳铮獠坏黾恿朔茁遥滞毕笳髯派毓庖资牛昕上В芰钊硕跃岸觥笆饔倘绱耍撕我钥啊钡母刑尽A撸粢病R虼斯攀庇姓哿鸬南八住5耸橇舨蛔〉摹W詈蟛判鸪銮槔纱掖冶鹑サ那榫啊6拧八黄锝ヒ!保奂罢鞒静欢稀保窆嶙乃媛沓邸U庹锹ド先巳岢Υ缍系氖笨蹋渚跋笠不嵘钌蠲绦耐罚滥淹础K圆潘嬷⒊觥昂未θ侠勺佟钡陌尽U庋霉傻较缕幢鸷蟮募拍蘖摹居处临水,所以过片先通过描写她闲看池沼所见寄意。溶溶的水面上有“双鸳”在浮游戏水,这正好成了自身孤独的反衬。水通南北,有小船往来其间,也会引起她乘一叶扁舟而去千里寻郎的幻想。人的心情思绪都隐藏在景物的背后,让读者自己去想像、填充。然后写到自处的环境景况。“梯横画阁”,既点出自己的闺秀身份,又补明上片所写种种皆凭楼眺望所见,与发端“伤高”二字相呼应,章法甚严密。离人最怕黄昏后,至晚,门闭梯横,连下楼散散心也不能。只有独坐空闺了。黑夜无所见,唯有冷月斜照帘栊而已。至于因愁思而不能成眠等等,已不言而喻了。“又还是”三个虚字用得妙极,很富有表现力,写出了如此等寂寥情景非止一日,几乎夜夜如此,谙熟得已心生厌烦了。无可奈何之夜,只有自悲自怜,深深的怨恨驱使种种念头在头脑中产生,所以才会有结尾几句的奇想。这几句曾“盛传一时”,使作者声名大噪。“永叔(欧阳修)尤爱之,恨未识其人。子野家南地,以故至都谒永叔,阍者(看门人)以通,永叔倒屣(鞋子都穿倒了,极言心情急切)迎之,曰:‘此乃“桃杏嫁东风”郎中。’”(范公《过庭录》)居然用其句为他起雅号。又贺裳曰:“唐李益诗曰:‘嫁得瞿唐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子野《一丛花》末句云:‘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此皆无理而妙。”(《皱水轩词筌》)这里提出“无理而妙”四字,颇有意思。李益诗、张先词都写了怨女的奇想痴话。虽则从道理上说,未必真能成立,但从表现感情上说,却是非常成功的。所谓“诗有别趣,非关理也”(严羽《沧浪诗话》)。没有现实,没有可能性,却有无尽的幻想、真情和诗趣。杨附会词句,坐实其为小尼姑自伤不得嫁人(其实,此词中只是不能“随花飞到天尽头”的意思),反倒限制了此词的诗意。天 仙 子张 先时为嘉禾小y,以病眠,不赴府会①《水调》数声持酒听② ,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③ ,往事后期空记省④ 。  沙上并禽⑤ 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注释】①嘉禾:秀州的别称,治所在今浙江嘉兴。y:副职。嘉禾小y,指秀州通判。张先任此职约在仁宗庆历元年(1041),年五十二。但题中所言与词中□□不合,故有人疑是时人于词调下偶记其所作之时地,被讹作词题传下来的。 ②《水调》:唐大曲名。凡大曲有歌头,词家截之,另倚新声为词调,名《水调歌头》。《乐苑》云:“旧说:《水调》、《河传》,隋炀帝幸江都时所制。曲成奏之,声韵悲切。” ③流景:流年;逝去的岁月。 ④后期:日后的约会。记省:记得清楚。 ⑤并禽:双栖之鸟。暝:日暮。【语译】我手持酒杯,一边饮酒,一边听几声《水调》的歌声。人已从午间的醉意中清醒了过来,但心中的愁意却还没有醒呢。我送走了春天,不知春天几时再能回来。傍晚时,对镜自照,感伤年华像流水似的逝去。以往的事情和日后的约会,都清楚记得,但那又有何用?成双的鸟儿并栖在沙滩上,暮色已笼罩池面。天上云破月出,将清辉洒向大地,花枝微微摇摆,玩弄着自己的倩影。垂下重重帘幕,密密地遮住室内的灯火,外面的风不停地在吹,人声已开始静寂了下来。明天起来,该能见到吹落的花瓣已铺满小路了。【赏析】这是一首伤春叹老的词,是张子野的代表作,也是他全部词作中最负盛名的一首。其所以出名,当然是因为词中有“云破月来花弄影”这一句出色地描绘夜景的丽辞佳句。伤春词常常借女子身份来吟咏,此则不然,是士人的本来面目,只是在艺术表现上,仍不脱离词的传统的婉约蕴藉风格而已。又伤春词必不离写景和抒情,且多是先写景而后抒情的;当然也有景与情交错,不明显分出先后的。此则又不然,有异于通常结构者是以上片来抒情,却将下片用以写景,而且两者仍结合得非常巧妙,这是作者艺术上高明之处。“《水调》数声持酒听”,边饮酒,边听曲,好像在享乐,实则为遣愁。《水调》“声韵悲切”,从音乐上说,悲歌倒往往是悦耳的,却未必都能达到赏心的效果。心情本来不好的人只怕更增悲感。酒能醉人,却难消愁闷,所以说“午醉醒来愁未醒”。把愁与醉并举,同用“醒”字而不用“消”,似乎无理而有诗趣,句法俊逸,可联想愁绪也能令人昏昏然而失去常态。接着说出“愁”之由来:伤春亦自伤。“几时回”的诘问,为表达留恋惋惜心情,并不在于答案,因为就季节而言,冬去春回谁不知道。然而“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就人生而言,青春一去有谁能挽回呢?所以紧接着就说:“临晚镜,伤流景”。“流景”就是流逝的日月光阴。杜牧《代吴兴妓春初寄薛军事》诗:“自悲临晓镜,谁与惜流年?”词意与之相同,然张先改“晓镜”为“晚镜”自好;向晚临镜而自悲,正见“朝如青丝暮成雪”也。所以又不妨将“晚镜”视作“晚境”之象征。往事如烟,后会无期,徒有当年的情景和许下的誓约还清楚地记得。但这一切除能撩人愁绪外,又有何用?“往事后期空记省”,七字之中,把过去、将来和现在都说到了。一个“空”字,道尽内心的怅惘和悲哀。上片抒情已足,下片转入写景,所描绘的景物,都从心情黯然者的目光看去,所以也间接而细致地表现了情绪。“沙上并禽池上暝”,住处附近有池沼,晚来见沙滩上有双鸟共栖,这与《一丛花》中写“双鸯池沼”用意相同。由“暝”而入云月花影之夜,境界之优美,堪称绝唱;词人眷恋良宵好景的持模诰渲型赋觥M豕疲骸啊破圃吕椿ㄅ啊弧郑辰缛鲆印!保ā度思浯驶啊罚┧档煤芏裕司淠茈谥巳丝冢此校昧τ谡飧觥芭弊帧?梢运担潜硐终庖痪辰绲奈ㄒ坏淖郑氩怀鲇惺裁幢鸬淖挚梢蕴娲热缢祷怀伞翱薄奥摇薄坝小钡鹊龋季荒苡型男ЧU畔茸约阂财奈靡猓诘镁浯烁龌ㄔ峦ぁS帧豆沤袷啊芳窃疲骸坝锌臀阶右霸唬骸私晕焦湃校葱闹惺隆⒀壑欣帷⒁庵腥艘病!唬骸尾荒恐湃埃俊筒幌唬骸破圃吕椿ㄅ啊⒔咳崂疗穑毖咕砘ㄓ啊⒘段奕耍榉尚跷抻啊4擞嗥缴靡庖病!逼渌耙灿性兀捣杂幸焱W源耍嗜吮阌辛恕罢湃啊钡难藕拧A硗猓司湓诖手行淳耙卜枪铝O人翟埔朴岸竺嬖偎档接蟹纾徽饫镅曰ǎ笙氲铰浜欤悴煌回A恕V亓闭诘疲涛卜纾蠢匆哺艘恢侄憬÷ァ⒈芸饨绶兹诺母艟小W詈蠹妇涞愠銎鸱缌耍嗣嵌荚缫驯彰陪鼗Вソソ朊蜗缌耍膊蝗ダ砘嵬饷娴姆缟V挥写嗜俗约翰荒艹擅撸徘闾乓辜涠玻胱啪艘灰狗绱担恢卸嗌俸枚硕说幕ǘ淮莶心亍OЩㄒ嗉聪Т海圆煌选吧肆骶啊敝魈狻:罄葱良谛视小岸铣ζ珊欤嘉奕斯堋本洌靡庀嗨疲皇钦糯室疾宦叮链拭靼姿党霭樟恕青 门 引张 先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① 。庭轩寂寞近清明② ,残花中酒③ ,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④ ,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注释】①定:停。 ②轩:有窗槛的小室或长廊。清明:指清明节,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 ③中酒:有饮酒和病酒二义,此为后者,即因醉酒而身体不适。中,读去声。 ④画角:军乐;外加彩绘的号角。风吹醒:谓画角在风中吹响。【语译】天气刚暖和,有时还觉得有点寒冷。风雨吹打着,到傍晚才停止。庭院和长廊都显得格外寂寞。清明节近了,花儿已经残了,饮酒又觉不适,这病恹恹的状态还跟去年一样。晚风中传来谯楼上凄凉的号角声。入夜后,门户重重关闭,四围一片寂静。加之明月升起时,又将秋千的影子隔着墙头投送过来,这情景教人怎能忍受!【赏析】这首词借闺情写自己落寞的情怀。情之所由,词中并不具体说明,想来总不外乎惜春伤己,忆旧怀人之类,但写环境对自己寂寥愁闷情绪的触动,却颇为深细幽微。开头写气候环境,有清明前(称寒食,多风雨)的季节特点,但重要的是它还表现出词人因闲极无聊而对什么都要抱怨一番的心态:乍暖还寒时节,衣着上就穿也不是,脱也不是;整天风雨淅淅沥沥,多么烦人!到傍晚时总算停了下来,却又觉得雨后的庭院廊屋格外的冷清寂寞。清明有踏青郊游的风俗,不少人家都热闹忙碌,自己却只能闷对残花,酒不敢酌,如何会有好心情!这“病”,并不真是头痛发烧那样的卧床生病,主要还是心理上的。“又是去年病”,说明这种振作不起精神来的恹恹病态,去年这个时候也曾有过,可见已是识尽愁滋味了。下阕写三种境界,循时间先后。前两种从听觉角度渲染气氛,末了用光与影创造效果。“楼头画角”是说城头上谯楼(即鼓楼)中响起了号角声,吹角在傍晚,其声凄凉,易动人悲思。后来陆放翁《沈园》诗也说:“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无复旧池台。”这里说风声中闻角,更增加了气氛。有人评此句说:“角声而曰‘风吹醒’,‘醒’字极尖刻。”(《蓼园词选》)意谓用字刻意追求新奇。我想,这大概与此句必须押韵有关。用“醒”字,意象生新是其所得,琢刻有痕则是其所失。“入夜重门静”五字接在角声之后,表现一片静寂,其反衬效果尤为明显。悲声能引起感伤,岑寂则令人难耐。这样,过到结句,说出更不堪忍受之景象。“那堪更”三字钩连住前面所写种种,全词的血脉因此都贯通了。明月流光,已足枨触情怀,何况它又把能使人立即联想到青春欢乐情景的Fa影子,隔着墙头送到眼前来呢?词的艺术表现力集中在这最出色的末句。张子野真不愧是写“影”的高手!浣 溪 沙晏 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① 。【注释】①“无可奈何”三句:晏殊另有《示张寺丞、王校勘》七律一首:“上巳清明假未开,小园幽径独徘徊。春寒不定斑斑雨,宿醉难禁滟滟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梁园赋客多风味,莫惜青钱万选才。”其中有三句与此词同,只差别一字,即“香径”作“幽径”。【语译】去年,也是这样的天气,就在这座亭台上,我一杯在手,喝着酒,倾听你为我唱一曲新词。美好的时光太短暂了,犹如西下的夕阳难以久留,也不知几时还会再来。怀着无可奈何的心情,眼看着花儿都纷纷零落委地了。只有燕子又飞了回来,好像是过去曾经认识似的。如今,在这落花飘香的小路上,我独自留连徘徊,寻找着失去的梦。【赏析】晏殊的词,实以这首小令最著名,主要因为有“无可奈何”两句。如“注释”所引,这两句并见于他的七言律中,诗词中都用,可见作者自己也十分满意。那么,究竟是先有诗、后取而成词呢,还是先有词、后取而成诗,这不容易断定。但偶句在这首词中自好,而在律诗中就不见得怎么出色了。所以论词者说它“自是天成一段词,著诗不得”(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意致缠绵,语调谐婉,的是倚声家语,若作七律,未免软弱矣”(张宗 《词林纪事》)。王士G甚至举此作为诗与词分界中能代表词的特色的例句。(见《花草蒙拾》)可见佳句也还得置于全篇之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妙处。“一曲新词酒一杯”,词的首句,说者也有不同的理解。它究竟是眼前事呢,还是去年事,或者竟是去年与眼前都有同样的事?我们认为它说的是往事。第二句中“去年”、“旧”,说的虽然是“天气”、“亭台”,但实在也兼及听曲、饮酒,说它非眼前之事;只是在句法安排上,让它置于发端,以突出往昔的欢乐,其实也就间接地强调了今日的惆怅。眼前事,直到词的末句才说出,可以说是用了一种倒叙的手法。当然,今昔是联系着的,有人说是一种“叠影”。反正有今昔相同的,那就是环境,即天气和亭台;有完全不同的,那是人事,去年饮酒听曲;如今独自徘徊。一二句都用上四与下三排比或自对的形式,句法潇洒,且增强了两句相关的感觉。因为是说物是人非,所以接第三句就十分自然。“夕阳西下几时回”与“送春春去几时回”用意相似,都为表现惋惜与感慨,是不必对诘问作出回答的。李商隐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乐游原》)诗句,词即借用其意。所以夕阳西下是否当时实景并不重要,写此句主要还在借景抒发内心对好景短暂的留恋和良辰难再的感叹。下片“无可奈何”一联之妙是多方面的。从对偶来看,自然工巧。历来多有赞语,如杨慎曰:“‘无可奈何’二语工丽,天然奇偶。”(《词品》)卓人月曰:“实处易工,虚处难工,对法之妙无两。”(《词统》)等等。从诗意蕴含来看,也耐人寻味。“花落去”,是惜花,也是惜人,也许就暗示去年唱“一曲新词”的那位,是说她终不免“春去秋来颜色故”呢,还是别有所指,这只能凭我们的想像了。“燕归来”,则暗示人不归,这又增加了人事难料的感触。词人面对这无情的现实,除了“无可奈何”外,大概很难再找出别的词来形容心情了。所以贴切自然。说“似曾相识”,也许是想到燕子曾是去年此地欢会的见证者,所谓“旧事飞燕能说”,那么,燕子对今昔的变化也该感到惊讶罢!总之,为人留下不少想像的余地。从两句连接上下文来看,也特别自然紧密。“无可奈何”句很像是对“夕阳西下几时回”的答复。因为日落与花落的象征意义完全一致,而这种事情谁也奈何不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黄蓼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