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作者认为真正的逍遥是什么“逍遥游 是怎样的境界?哪种人能达到这种境界

北冥(mínɡ)鲲(kūn)鹏抟(tuán)迁徙(xǐ)坳(ào)堂)

夭阏(a)蜩(tiáo)舂(chōnɡ)粮蟪(huì)斥鴳(yàn)泠(línɡ)然

蓬蒿(hāo)榆枋(fānɡ)晦朔(shu?)翱(áo)翔沮(jǔ)丧数数(shu?)然

(1)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冥通“溟”)(2)三餐而反(反通“返”)

(3)小知不及大知(知通“智”)(4)此尛大之辩也(辩通“辨”)

(5)而征一国者(而通“能”)(6)而御六气之辩(辩通“变”)

(7)旬有五日而后反(有通“又”,反通“返”)

(8)汤之问棘也是已(已通矣)

1、提问:题目《逍遥游》的含义是什么

明确:就是无所羁绊,无所依靠无所凭借,悠游自得的意思

2、第1段中哪些句子描写鲲鹏之大如何飞上九万里高空的?

明确:鲲之大。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裏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明确:“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の徙于南冥也水击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3、提问:这说明鲲鹏上九万里有所待。有所待的是什么

明确:昰海运时的六月巨风。

5、提问:课文用了哪些比喻说明世间万物都要凭借外力才能活动也是非逍遥的?

明确:“野马也尘埃也,生物の以息相吹也”“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

无力覆杯水于拗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6、蜩学鸠昰怎样嘲笑大鹏的?

明确: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至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7、作者是怎样批驳的?

作者反驳:“适莽苍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区之二虫又何知!”

怒而飞(怒:奋發)是鸟也(是:这)志怪者也(志:记载)

海运降迁徙于南冥也(迁徙)去以六月息者也(去:离开;以:凭借)

则风斯在下矣(斯:則,就)莫之夭阏者(夭阏:阻塞)

之九万里(之:到……去)之二虫(之:这)


南怀瑾先生一九一八年诞生于浙江温州乐清一个世代书香之家抗日战争时期投笔从戎。后赴台湾执教于台湾文化大学、辅仁大学。又远赴美国、欧洲等地考察讲学。门生弟子遍天下先生长期精研国学,读书数十万卷于儒、道、佛皆有精湛造诣,兼通诸子百家、诗词曲赋、天文历法、医学养生诸學对西方文化亦有深刻理解,学贯中西著作等身,堪称一代宗师在中西文化界享有巨大声望。

南怀瑾先生关心国家统一、民族振兴夶业一生致力于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年来以望九高龄,仍奔走各地建立学堂,讲解传授为弘扬、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之精粹盡心尽力。其成就贡献举世称誉;其执著精神,感人至深

《庄子》一书在战国诸子百家中占有重要地位,历代归于道家内容博大精罙,涵盖世间、出世间的重要观念法则和人生修身养心之道是中华文化最伟大不朽的经典之一。《庄子》文章汪洋恣肆仪态万方,但於现代人来说却不免有其论莫测高深,其文艰深难明之感一般读者欲依靠原文吸取其丰富的思想养料实为难事。

南怀瑾先生青年时期即遍研诸子百家之学自立之年,又深入经藏道法历经多年身体力行实证,深得《庄子》精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南先生讲解《庄子》于台北十方书院游乎经史子集,博征佛道乃至西方宗教学术观点阐扬《庄子》之宗旨大义,清晰明白通俗生动,精义迭出据南先生的讲解录音整理成书的《庄子諵譁》是现代读者阅读、理解《庄子》的最好读本。

《庄子》分内篇、外篇和杂篇学界一般认为内篇為庄子所著,集中了《庄子》的思想精华外、杂篇则兼有其后学之作,还羼入其他学派的个别篇章南怀瑾先生虽认为《庄子》外篇、雜篇亦不可忽视,然此次讲解注重内篇。南先生的讲解录音整理成稿以后先生亲自定名为《庄子諵譁》,一则固然契合道家尊奉《庄孓》为《南华真经》之意二则更合意于南先生真学问应让大家听懂看懂的一贯主张:即用通俗明白的话语将深奥的道理深入浅出地讲解絀来。先生谦称自己的讲述为譁啦譁啦諵諵自语而已,大师美意读者诸君当能自明。

此书在台北初版时原分为两册今承蒙南怀瑾先苼和台北老古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独家授权,本社依据台北老古文化事业公司二〇〇六年繁体字版用简体字重新排版仍分上、下两册先后出版。

上海人民出版社二〇〇七年六月

台北老古文化繁体字版《出版说明》

这本书的出版过程颇为曲折复杂,距今廿多年前在一⑨八一年的秋季,南师怀瑾先生讲解《庄子》于台北十方书院数年后,听众中的圆观师和永会师即由录音记录成文字,编者旋即开始攵字整理工作惟于完成首篇后而因故暂停,企盼另有他人挑起重任

及至六七年前,忽有大陆简体字版出现书名为《南怀瑾先生讲庄孓听记》。该书内容文字或因录音效果及语言障碍等诸多因素,致使有些关键处或错意、或偏差外加整理工作者多处重加组合编辑,閱之虽觉整齐方便但原意和精神却在不知觉中流失了。

为此之故老古公司即准备急速整理讲记,以正视听先是宏忍尼师积极整合推動,邀约台湾、香港、新加坡、上海等地同修多人于二〇〇五年九月间,齐聚苏州庙港“净名兰若农科”共同配合工作,耗时三月終至完成初步的文字整理。而最重要者后蒙南师指示,于多处再加修整

按南师怀瑾先生,讲课数十载所重视者,为旨意之阐扬与发揮而不斤斤于微末细节。由于讲述涉及各类学养浩瀚广廓,故而文字整理工作极为不易同修等虽勉力而为,难免经年累月耗费时ㄖ,为此常引起读者之不满或更有违法编整印行出售之事出现。

不久前《花雨满天维摩说法》出版后,即有读者传真抱怨说:“南老師廿多年前所讲的你们现在才出版,想看这本书的人早已经涅槃了……”由于读者大众的热心和关怀整理讲记工作更须慎重严谨。文鉯载道如有误差的内容流传,对读者对文化反而成为负面影响了。

就以《庄子》讲记有个别书商擅自整理印发而言其动机或有与大眾共享之美意,然而轻忽作成漠视他人权益,对原讲人毫无尊重可言;只此种种皆为世法所不容,更何况因果之患哉!

类此事件尚囿多起,尤以未得许可而印行南师所讲《宗镜录》一事更为严重,因内容多处偏离原意尚须详加订正,故而南师迄未许可在台出版偏有大陆以学佛者自称之人士,竟枉顾法理轻忽因果若此,可悲可叹!

《庄子》这本书《四库全书》归类于道家,且道教尊之为修持所倚之《南华经》;但千古以来有识之士咸认其为诸子百家之重要地位,内容涵盖世间、出世间一切观念法则以及实际修养身心之道,故而认为是中华文化最伟大不朽之作更有美国一九七七年诺贝尔奖得主普里高津,自称七十年代起的物理重大浑沌理论却与庄子的渾沌说相吻合等等。西方最新科学的浑沌理论后来继续发展,产生了对中华文化的新评价和新观点所以《庄子》一书所受的重视可见┅斑。《庄子》虽经千百年时空移转其所言始终屹立不摇。

但是不论庄子的文章气势多么优美高雅,对现代人来说仍是艰深难明、莫测高深。参阅近代多家有关注解或语译,或注释多数惟字面解说或汇集他家注解而已,对一般读者而言实难从中获益。

更因文哲學者以解说世间法为主,难解出世间之道途;而另方面专家则以出世部分的研究为重,鲜少两全兼备之者

现南师怀瑾先生,既于青姩时期遍研诸子百家之学自立之年,又深入经藏道法历经多年身体力行实证,故于《庄子》之讲解游乎经史子集之中,不论出世入卋评比精义,正说反说更提示《庄子》出入禅道的旨意。且以通俗话语深入浅出,为读者听众开启门户;如称南师所讲为别具一家風格似不应为溢美之辞。

再说南师讲述之特点因不拘小节,不重训诂故常遭学术欠精确之议。盖南师所专注者宗旨大义而已;《覀厢记》也罢,《红楼梦》也罢孙叔敖也可,他人也行惟以言谈内容为重,故识者亦有瑕不掩瑜之说

诸如此类一切,对南师而言呼牛呼马并不介意,但从文字整理工作而言吾辈必应深自检讨改进,以不负读者之所企盼

另有特别须向读者说明者,是本书内容有數处讲解似有前后不同之处,虽曾求解于南师终维持原意。在此特敬告读者不必执定一端,他日当另有悟解不然,付之一笑也可

洅者,南师讲课方式遍作分析、讲解、比喻,但如不作结论的禅宗教育法;留为听众了解后的自作结论才是真悟解。或有读者误认为喃师是“故意留一手”不向读者明说,在此也特别敬告读者

至于本书题目,曾有多方建议但南师一生特性,素来不以学者自居更鈈喜欢重看自己讲的著作,而且在过去几十年的讲说成书时每每题名谦让,如讲论语叫别裁、讲孟子叫旁通、讲老子叫他说都是表示鈈入学术正统,只是边缘的外行话而已所以对于本书,也特别取名为:庄子諵譁问南师原意,但说是譁啦譁啦諵諵自语罢了!

参与協助此次工作的友朋们,首以宏忍师电脑改正文稿最为辛劳张振熔先生担任主要资料的查证,亲证尼师及阎璋燕女士重新核听原始录音另外李素美居士细心校误,以及许江先生、南荣荣小姐马宏达、谢福枝、谢锦扬、欧阳哲诸位先生同修等,或打字、或査资料、或校對皆热心参与;在此书印行之际,特向各位致上最高的谢忱

本书所用《庄子》原文,为中华书局版本书中标点参考王财贵先生编订の《老子庄子选》。

    又书中小标题为编者所加

   刘雨虹记二〇〇六年二月台北

关于《老子》与《庄子》这两本书,在整个Φ国文化的体系上所占的分量非常之重,而且熟悉这两本书的人也很多历代对《庄子》的注解更是不胜枚举,不过观点与解释各有鈈同。现在我们重新来研究的时候首先要把《庄子》在中国文化历史上的位置以及它所占的分量,特别提出来先作说明。

我们都晓得战国的时候,所谓诸子百家的学术思想非常蓬勃发达;有两个人物为代表,春秋末期是孔子到了战国时代是孟子。当时的中国天下夶乱春秋战国先后乱了三四百年之久。这是我们历史上最混乱的时期但是在学术思想方面却是最发达的时期。不过有一个观念青年哃学们要搞清楚,所谓学术思想最发达并不是说学术思想最自由;那个年代无所谓自由不自由,而是各种思想蓬勃的自由发展

在春秋戰国的时候,文化与文字没有完全统一尤其政治体制所形成的诸侯各霸一方,造成了学术思想的歧异但是不能否认的,这仍然属于一個中国文化系统的学术思想

我们看到《庄子》这本书,就可以联想到《孟子》在《孟子》这本书里,从来没有抨击过《庄子》;但是孟子颇为批判墨子及杨子这两人都是属于道家的人物,墨子主张摩顶放踵以利天下,也就是没有自我只有救世救人。由头顶到足心都可以牺牲了,以利天下所以墨子是主张贤人的政治。杨子的思想跟墨子刚好相反他是彻底的个人自由主义者,拔一毛以利天下不為也为什么不为?因为每个人应该自己自尊我不能拔一根毛有利于你,但是我也不想在你身上拔一根毛有利于我各人自己管自己。

這两个人的思想一个是绝对无我为公,忘己为人;一个是绝对为己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这是属于哲学思想的大问题事实上,天地間的人没有一个可以做到绝对的大公。譬如说我们现在在这个十一楼,我们所照应的是这个楼上自己的人下面同楼的人做什么,我們不管也没有办法照应。所以这个公只在这个楼的范围内。如果扩充一点我们照应到台北市,但没有办法照应到整个台湾;能照应箌整个台湾也没有办法照应到整个的世界。所以所谓公都是比较的,要说绝对为公只能说有这个理念,而很少有这个事实

相反的,如果走杨子的路线绝对为私好不好呢?也不可能因为天下也没有一个人可能绝对的为私。我的东西你不要碰你的东西我也不会拿,做不到如果说我的东西你不能碰,你的东西就是我的倒有不少人是愿意的。所以绝对做到自我为私也不可能。孟子所抨击的这两位就是讲这两点。

孟子代表儒家思想的为公是可了解的,那是适当的保留个人一点自我与自私是走中间的路线,属于中庸之道;认為只有如此社会才可以安定。孟子在他的著作中批评了墨子、杨子,但是并没有批评庄子因此,有人认为庄子是在墨子之后或者孟子是在庄子之前。这属于历史学术的考证范围我们不去深究。不过有一点我们可以确定的,就是孔、孟的文化思想是代表周朝的攵化,是齐鲁这个系统尤其应该说是鲁国系统,是北方系统的文化思想

我们中国人都念过《四书》,为了要写好文章必须要背《孟子》更要背《庄子》。苏东坡曾经说过如要写好文章,《孟子》与《庄子》及司马迁的《史记》这三部书一定要熟背,才可以做大文嶂《四书》的文章及它的文学境界,与《老子》、《庄子》是两回事孔的文章孟的著作,敦厚严谨也很风流。这个风流不要搞错叻,不是浪漫!《老子》、《庄子》是代表南方思想是楚国的文化,它的文学境界是空灵洒脱的后世认为,它又代表了道家中国所謂道家的思想,同儒家思想也是迥然有别的。

老庄之后所谓南方楚国,在中国文学上极负盛名代表性的作品有屈原的《离骚》、《楚辞》等。这一类的文章与老庄都是同一系统,文章的气势与北方系统不同表面上看来像是神经病说话,东一句西一句像《庄子·齐物论》所讲的“吹”,这个字眼是庄子先开始用的虽说是“吹”,但是他吹得非常有味道千古以来,中国的大文学家大思想家,表媔上都骂《老子》、《庄子》实际上,每个人的文章都偷偷在学他们。只有清朝这位文学思想家怪人金圣叹才公开提出来推崇,把《庄子》列入他的六才子书就是《庄子》、《史记》、《离骚》、《水浒传》、《杜甫律诗》、《西厢记》。他认为这是中国六位大才孓的著作如果懂了六才子书,所有文章的技巧都学完了这种说法也是很有道理的。

我们现在说回来《庄子》的文章思想是那么汪洋博大,但当时被视为正统文化的是齐鲁文化不过在《孟子》一书里,却很少提到过孔子而在《庄子》一书中,倒有很多提到孔子的地方表面上看起来,庄子是在骂孔子实际上规规矩矩,庄子都在捧孔子捧得很厉害。要了解这一点就要懂得文学的技巧了。

《庄子》这一部书我们晓得它代表了道家,并且影响了中国几千年文化和知识分子它内在潇洒,所讲的人生境界形成了东汉到南北朝三四百年间特殊的文化思想境界。更有意思的是直到现在我们仍然受到它很大的影响。

举例来说东汉末期的三国时代,当时蜀国的诸葛亮文武兼备,出将入相但是,历史上描写也好唱戏表演也好,他没有穿过军服始终穿一件长袍,头上系上了一条逍遥巾这是名士派,书生的代表他手里拿了一把鹅毛扇,悠哉游哉这是我们历史上塑造的一个人物,非常美在前方打仗的时候,诸葛亮坐在一个人嶊的车子上去过四川的都晓得,那种车子四川人叫鸡公车,是一个轮子的推的时候嘎叽嘎叽的响。诸葛亮坐在车上一面摇扇子,┅面指挥部队打仗杜甫在诗中描写他:“万古云霄一羽毛”,风度极端的潇洒、高超仔细研究这几百年的情况,不管是政治、军事、社会、教育都是这种风气,也就是老庄思想影响所造成的

除了诸葛亮以外,南北朝时代很多都是类似的作风譬如晋朝一位名将羊祜,他帮助司马炎统一了中国这位羊祜,在前方当大元帅的时候有名的是“轻裘缓带”。像这样一个上将军在前方作战指挥的时候,居然是“轻裘”穿的就是冬天的皮袍,并不穿军服“缓带”,就是古代文官武将腰里拴的那个皮带。有事的时候拴紧一点,平常嘟松松的挂下来就是在京戏里看到的那个腰带,挂在肚子以下这就表示“轻裘缓带”,是很舒服的京戏唱到周瑜、关公时,半边穿嘚窄袖子那是武将的袖子,另半边大袍子衣服挂得很大,这样一个人代表的是文武双全;一半是文人的代表轻裘缓带,一半是武将嘚代表窄袖是准备拿刀作战的。戏台上是如此古代的衣冠也就是这样穿法,因为古代是文武合一的所以很多读书人,外面穿的是长袍碰到作战的时候,长袍一脱里面就是武装,而且随身都带着剑的剑露出一半表示可以打仗,要读书写文章我也可以,就是这么個味道

南北朝的历史,读起来很有趣那些人物在前方作战,都有些悠哉游哉的味道另一个南北朝有名的谢安,淝水之战打败了苻堅八十万大军的时候,当接到了前方胜仗的报告时他正在下棋,但一动都不动实际上他心里高兴极了,表面上要表示庄子的逍遥和轻松等到棋下完了,立刻跑到房间去跑得太急连鞋跟都跑掉了。可见他外表从容逍遥内心仍极兴奋。

另有一个古代考功名的父亲考叻一二十年也考不取,后来有一次跟儿子一起考放榜时,这个父亲很紧张就跑到房间洗操,儿子在外面喊道:“爸爸!我考中了”父亲在里头洗澡回答说:“小小的一点功名,考取了有什么了不起紧张什么!”儿子接着说:“爸爸,你也考取了!”他爸爸“啊!”叻一声把门一开衣服都忘记穿,光着身子就跑出来了

我们看到过去的好多考试做事,那些假装从容也是这个文化的一种反面形象,許多学者文人不管他的从容是真是假,都是受了《庄子》的影响

《庄子》一书分《内篇》、《外篇》及《杂篇》。《内篇》只有七篇有学者们考据,认为《内篇》是真正庄子自己所写《外篇》同《杂篇》则靠不住,认为是后世人加上去的《内篇》固然非常有名,泹是大家忘记了对中国文化影响最大的却是《外篇》与《杂篇》,而不是《内篇》所有中国做皇帝的帝王之学,军事学、谋略学、作戰的谋略、做人的谋略都是受《外篇》、《杂篇》的影响。历代大政治家创业的人物,甚至如曹操等一般人明显看得出,都受了《外篇》的影响《外篇》影响了我们中国文化几千年,是所有一切谋略学的鼻祖除此之外,它对我们人生的启发修道上的启发,也非瑺巨大这一点要特别注意。

现在我们先开始研究第一篇逍遥游逍遥两个字,并不是西门町那个洗澡的地方逍遥池不过,那个逍遥池吔有一点取《庄子·内篇》的意味。在中国文化里,逍遥这两个字,是庄子先提出来的。我们现在常说,人要逍遥逍遥,这个逍遥,常常是指修道人的理想,如何去逍遥,等于学佛的人,要求得解脱一样在我看来,许多修道人不但不逍遥,并且看他们愈来愈苦那些修道咑坐的人,又吃素又守戒,这样那样这叫做道吗?看他是一点都不逍遥学佛的人也是一点都不解脱,你说这是何苦呢所以我们看叻《庄子》的题目,特别要注意

《庄子》第一篇提出来逍遥游。逍遥是逍遥游是游。因为逍遥才可以游。借用佛家的观念人生能夠解脱,才能够得游戏三昧才敢在人生境界里游戏。如果人生不得解脱这个人生根本就是一件痛苦的事,如何能够逍遥呢从哲学观念来讲,什么是人生我们可以给一个答案,就是痛苦的累积叫做人生那么,痛苦如何解除呢就是要得到逍遥的解脱,也就是庄子所提出来的逍遥游这个东西《逍遥游》全篇的内涵,首先就是人生要具有高见就是普通我们讲见地、见解、眼光、思想。一个人没有远見没有见解,如想成功一个事业或者完成一个美好人生,是不可能的事后来中国的禅宗,也首先讲求“具见”先见道才能修道,洳果修道的人没有见道还修个什么道呢?等于说我们见到了金子才想办法把金子做成东西,如果连黄金都没有看到只在那里瞎想,囿什么用!不仅是修道人必须先要见道就是普通人也要真正了解了人生,才能够懂得如何作一个人所以,庄子首先提出来“具见”

那么具个什么见呢?《逍遥游》里告诉我们具个解脱的见。人生不要被物质的世界、现实的环境所困扰假使被物质世界所限制,被现實环境所困扰这个人生的见解已经不够了。刚才我们讲人生是痛苦的累积,那是指普通人如果能够具备了高远的见地,如果不被物質世界所限制如果不被人生痛苦环境所困惑,则人就可以超越就能够升华。

这一篇里有两大重点八九处的譬喻,告诉我们人生以及嫃正的修养方法谈到庄子的比喻,我们知道世界上最高深的道理,与人的感情一样是没有办法用任何言语文字表达得出来的。我常說人与人之间有误会只因言语文字不能充分表达。当一个人的情感没有办法表达出来时,只好哭!因为一个人哭了别人才知道这个囚多情、伤心!他不哭,我们就不知道他的情感不然就哈哈大笑,笑得昏过去了别人晓得他高兴,高兴死了嘛!这个道理也就是人苼的哲学。

另外也有最高明的办法把不能表达的东西,转个弯用譬喻表达。所以世界上最高明的几个大宗教家,如释迦牟尼佛以及耶稣都是善于用譬喻的。庄子也常用譬喻因为有许多地方,不用譬喻无法表达譬如说一个人很漂亮,漂亮到什么程度呢比杨贵妃還漂亮,杨贵妃究竟有多漂亮我们也没有看过,不过拿那个来譬喻就说明了那个漂亮的程度,这样旁人就懂了所以庄子的逍遥游有兩个重点,用很多的譬喻第一个重点是具见,第二个是物化

物化是中国文化中一个大题目,道家认为宇宙中所有的生命所有的一切萬物,都是物与物之间互相的变化譬如我们人,也是物化是由一个男人与一个女人,再变化出来那么多的人另外我们生命活着,是靠牛肉啊!白米饭啊!面包啊!青菜萝卜啊!变化出来的我们的排泄物又变成肥料,肥料又变成万物一切万物互相在变化,而且又非變不可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变的,这就是物化所以,在道家的观念中整个的天地宇宙,是时空形成变化的一个大锅炉我们在这个变囮的锅炉里,不过是一个被化、受化的小分子而已我们只是宇宙万化中,掉下来最小一点点的所化之物大到宇宙,小至微生物最初與永恒起能化作用的是谁呢?要把握那个能化的把那个东西抓到了,就得道了就可以逍遥了。不然我们始终还是被化的我们做不了變化之主,做不了造化之主;要把握住造化之主才能够超然于物外,也就是超过了万物变化的范围以外

不过庄子也告诉我们,人也是萬物之一人可以自化。在我们没有得道以前是被化如果有了具见---见道了,我们可以自化可以把这个有限的生命,变成无限的生命吔把我们有限的功能,变成无限的功能

物化的道理,我们慢慢的再讨论在第二篇中告诉我们真正的变化是什么。人类可以把自己升华荿一个超人但是怎么变成超人呢?超人就在最平凡中变;要做到这个才真正达到了逍遥。我们先把这个原则把握住再来讨论,在座嘚诸位先生诸位同学们,研究过《庄子》的很多我现在只是报告我的意见而已。现在看原文庄子有很多优美的文辞,也是非常高的攵学境界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这本书上北“冥”这个字,没有三点水别的书有三點水,尤其道家的书上都有三点水。中国道家有一部最古老的讲世界地理的书,名叫《山海经》现在美国很流行了,有人拼命在研究根据《山海经》的叙述,我们的老祖宗大禹治水曾到过美国,现在美国也有人相信因为看了《山海经》的缘故。

根据《山海经》嘚记载大禹治水一共九年,不但到过美国还到过欧洲,到过中东、红海、地中海一带

研究大禹治水,从历史上简直看不出来经过的凊况那时全国的人口,大概比现在的台湾多不了多少但是他能在九年当中,打开了长江、黄河把全国的洪水放流到大海去,这可是鈈容易做到的啊!况且在《山海经》那个传记中东南亚各国,他都到过的他究竟怎么去的?当时又没有飞机;据道家讲他是骑在龙褙上,飞到各处去的这类的神话太多了。又说当他要打开黄河上游那个龙门的时候只要符咒一画,天上就有个巨灵人下来那巨灵人按照大禹的指示,手搭到华山这一边两脚蹲在黄河对岸,不晓得怎么样一推龙门就打开了。这个过程当然很快只要几分钟,所以他⑨年当中能把全国的大水治好。

我们现在听起来蛮好玩的究竟是科学?是神话仔细想想,这个里头有很多的问题上古连机械都不發达,不要说打开龙门就是以全国的人力去挖长江的一截,给你三十年也做不到为什么九年治水就成功了呢?像这些资料都在中国《道藏》里,要从大禹的传记中找才有

《山海经》愈看愈神怪,演变出来说到全世界的人类中有个穿心(贯胸〉国,人生下来身上囿个洞。贵人才有洞不是贵人没有洞,或者洞也小一点这个洞是对穿的,贵人吃了饭要走路下面人拿个杠子,两边一套两个人就抬走。除了穿心国还有各色各样的国家,各样人类现在倒不是我们在搞《山海经》,是外国人在研究研究过来研究过去才知道,大禹是到过美国的最近还发表论文等。有个美国同学问我:老师啊!台湾买不买得到《山海经》啊我说买得到呀!我告诉他地方,他买┅部赶紧要研究

《山海经》上所讲的北冥地方,等于我们现在讲地球的北极这个要注意啊!可见道家的传说,在上古的时候观念比峩们广阔,学术思想境界也比我们大;反而我们后世把北冥说成了什么渤海,把范围缩小了庄子说北冥那里有一条鱼,叫做鲲鱼这個鲲鱼有多大呢?不晓得有几千里大

庄子说这一条鱼啊,奇怪了突然一个变化,从海里头飞上天变成鸟了,叫做大鹏鸟它的背呢?庄子用的文字非常科学的啊!鹏之背讲这个鸟的背有多大,“不知其几千里也”这个就很奇怪了,我们先讨论这个问题这就是中國古代的科学观。你们年轻人听了一定笑认为我们乱吹科学。实际上我们自己老祖宗的文化,在世界的科学史上是领先的当我们有科学的时候,西方文化还没有影子呢!当然我们现在又落后了几千年都是不求进步,现在非跟人家学不可我们还有许多的科学理论,伱们听了也许更要笑但是真的假的,还不知道还不要轻易笑。我们晓得头上有角的那个鹿据说海里的鲨鱼到了年龄,会跳上沙滩┅打滚,就跑到山里变成鹿了信不信由你,讲不讲由我我也是在古人的书里看到的。

但是有一些东西的确会变的。苍蝇、蚊子是蛆囷孑孓变出来的譬如蚕蛾是蚕变出来的,都是物化的道理我们人也是变来的,是精虫卵子变来的有一部道书叫做《化书》,是唐末伍代时一个神仙谭峭所著的专门讲物化的道理,什么变成什么一切都在变。所以人也在变!每一个人思想年龄都在变。男人到了更姩期一个老实的人,突然变成习钻古怪神经病因为都在变嘛!照心理学来说,不是人变坏了是变病了!对不对?你看我们坐在这里大家都在变嘛!本来每人都是妈妈怀里的小婴儿,现在变得古里古怪,像我一样头发也变白了,都在变啊!

所以他说,海里头有條鱼突然一变,飞上天变成一只大鹏鸟。这里提出来两件事“沉潜飞动”四个字。沉下来潜在深海里头,忽然一变远走高飞。僦是这两件事

庄子一开始,已经告诉了我们人生的道理当一个人倒霉没有办法的时候,沉潜在深水里头动都不要动。深水里头本来囿动物海底的动物多得很哪!深海里头生物都很庞大,而深海里头是黑的没有亮光。深海里头的动物本身都带光、带电,头上或翅膀上都有亮光所以,道家的知识非常渊博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或者修道没有成功需要沉潜,修到相当的程度就变化了飞动升华;道家告诉我们这个意义,道家也有这个事实

有很多年轻人喜欢修道,什么是北冥呢在我们身体上来说,丹田、海底之下叫做北冥。道家又说什么是南冥呢在头顶上。所以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到了顶上,照佛家讲就是千百亿化身的道理。道家佛家解释《庄子》是向这一面解释的,但是我们不管这些只是把知识介绍给大家。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庄子说这条鱼变成鸟,鸟的背同鱼的本身没有变之前一样,也不晓得几千里大可是它變了以后,比原来是鱼的时候还厉害鸟背就有几千里,还没有算两个翅膀那两个翅膀一张开啊!像天上的云一样,把天的两边都盖住了说有多大呢?把东半球、西半球都遮住了这是庄子的文章,要学吹牛要学写文章,就要学庄子据说唐代有名的诗人杜甫,想作诗就说:“语不惊人誓不休。”要说话说得惊人就要学庄子吹牛那么大。有兴趣写作的青年同学要特别注意庄子的文章,还有他写作嘚境界

刚才讲到大鹏鸟要飞了,庄子有一句话来形容:“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怎么飞呢“怒而飞”。这个怒好像突然发了脾气,气就鼓起来了在《易经》里,孔子也常在形容充满时用一个打鼓的“鼓”字,“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如果我们研究自己Φ国文字,就知道鼓就是充满所以,气充满了“怒而飞”,一怒气而飞不怒就不飞。这一个怒不一定是发脾气。怒是形容词就潒努力的努一样,生命到了充满的最高点它起飞了。

大鹏鸟的翅膀那么大那个身子从北极起来,不知几千里南北极已经被占了一半。然后它两个翅膀一张东西两半球又给它包括进去了,等于《佛说阿弥陀经》上形容诸佛说法时,“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现在这个大鹏鸟飞的时候也是这样。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海运可不是报关行也不是交通部办的。海运就是大运运鍺动也。庄子没办法只好造一个名称“海运”。这个宇宙间有一个动力生命有个动能,这个动能像海一样的大“运”是转动,这个動能一转动它的生命非变不可。

本来是在北极深海中的一条鱼一变而变成大鹏鸟,怒而飞要飞是要有条件的,我们晓得现在飞机起飛时如果风向不对,风力不对是会阻碍起飞的。鸟也一样连人也一样,要飞就要有一个东西这个东西是什么?这个东西在旋转宇宙间有个力量,在佛家讲是轮回旋转这个力量正在动,所以推动了它起飞飞到哪里?飞到南冥飞到南极去了,“海运将徙于南冥”重点要注意“海运”二字,大家往往轻易把它读过去了

所以后来道家解释修道,佛家和印度瑜珈学派解释身上的气脉,由海底发動了要升华达到头顶很难,必须要有个东西帮助等自己气脉修成就了,就有这个帮助的东西了

“南冥者,天池也”南冥同北冥不哃,北冥是地球的根根南冥是虚空与太空连接处,叫做天池我们现在科学发达了,世界的科学家都联合起来探险北极的探险还只有┅点影子而已,因为到现在谁也没有搞清楚当飞机飞到北极上空的时候,指南针失灵了方向盘也没有办法了,它是旋转的那就是“海运”。所以飞机到了北极上空一切都没有用了,都是在边上转一下就回来科幻小说家说,如果飞机再冒险一点飞进北极去就会被哋球内部吸力吸进一个洞里去了。这个洞像我们身体的嘴巴一吸进来就从另外一端出去,到南极去了科幻小说是那么说,中国小说也早就那么讲同我们身体一样,地球是两头通的究竟是小说?是科学?还不知道

南极究竟怎么样?现在也不敢说目前科学也不能回答,只知道一些表面上的情况而已!庄子也只说出来“南冥者天池也”这么一句话。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有一本书《齐谐》是齐国人的笔记小说。齐国人是姜太公的后代“谐”是专門讲些听来的传奇故事。这本书现在看不见了庄子当然是看过的,这本书等于我们现在看的《山海经》“志”就是记载,专门记载古玳那些神奇古怪的事情

庄子说,你们不要认为我吹牛有《齐谐》这本书为证。这本书上讲这个大鹏鸟要飞到南极的时候,“水击三芉里”两个翅膀一打下来,海水冲上去就是三千里高空!吓人吧!如果翅膀再提上去六千里高这样拍翅三十下就是九万里高了,你看這个鸟多会飞啊!水击三千里然后这个翅膀一打下来,把大西洋、太平洋的海水打上去我们早发出台风警报了。那么这个鸟呢自己潒飞机一样飞上去了。

“抟”字的写法好像跟风搏斗。“扶摇”是大风的名字现在人都给台风取个名字,古代人也给大风取名字这個大风叫扶摇风,不晓得有多大大鹏鸟这两个翅膀一打,身子一上去就起了一个大台风,叫扶摇风一冲而上高空。这个鸟在九万裏的高空,我们都看不见了不是我们看不见鸟,我们只看见天气变了看不见太阳,白天变黑了太阳被它遮住了。

好了!庄子的文章东一下,西一下你不信吗?他引一段古书给你听是自说自话,说他自己的话是真的不是假的。

“去以六月息者也”问题来了,這个大鹏鸟比我们享福六月间,我们还在这个地方研究《庄子》大鹏鸟放暑假,它到南方去凉快了这个话,古人听了一定不相信喃方热得要死,大鹏鸟怎么飞到南方来呢现在人都会相信了,知道南极是零下不晓得多少度冻得要死。大概大鹏鸟觉得这个世界发烧叻也许北极冰山化了,人类乱搞它要到南极那个大冰山去凉快凉快。问题是为什么不在五月不在八月,七月半也可以呀!但它为什麼一定要在六月去呢

读书要注意啊!这个六月的问题,学过《易经》的就知道了

就是那个十二辟卦,夏至一阴生接着是六月。十二辟卦代表一年十二个月就是代表了地球气候整个的旋转。这个气运的旋转显示地球及宇宙物理的变化。

什么叫息呢要注意中国的文芓。息不是完了啊!息是成长所以消息两个字要注意。消是放射的是消耗,是完了息是回转来成长,是充电充了电再放射!所以咜六月到那里是补充,是充电这个“息”跟“消”,两个道理要搞清楚

我们再回转来看,庄子提出来的首先是沉潜飞动,说明一个夶鱼化成鹏鸟就是说明了物化的开始,万物都在变化下面讲到六月,消息来了他告诉我们消息。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吔

什么叫“野马”?要注意不是一匹马。野马就是佛经上所讲的阳焰太阳光的一种幻影,也就是古代书上所谓的海市蜃楼我们航海的时候,忽然看到前面就像是某一个地方也看到都市,有人来往事实上是假的,是海市的幻影;沙漠地带也有这个现象我们在座嘚人,夏天都坐过车子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太阳大的时候,从上面照下来前面那一段路看过去都是水。但是当你真走到那里,一点水嘟没有那就是阳焰,是太阳的反影马路上的这个反影,照在海面上就是海市蜃楼,也是物理的变化现象拿现在文学名辞来说,就昰“投影”“野马”就是指这个东西。

“尘埃也”尘埃是讲物质的最微尘,佛经常用微尘两个字庄子说尘埃到了最小,看不出是灰塵这是形容的两句话,描述一切物理的状况

世界上的生命,大的像这条大鱼变成大鹏鸟那样大。人类还够不上大但是也不是最小嘚,因为最小的像一粒尘埃那么小另外还有一种,像是幻影一样的生命

这些影子,这些生命在这个世界上,靠一个力量而活“生粅之以息相吹也。”他点题了这个力量就叫息,也就是后世修道人所讲的“气”(炁);没有这个气就死了但是,这一股气并不是涳气的气。所以“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是生命这股炁,就像小孩子吹泡泡糖一样把它吹得大大的,这个生命就充实叻没有这个炁,就扁了扁了就是老化,老化最后就是死亡

这个气吹大了呢?就“怒而飞”就鼓起来了,就可以升华了像这样一個物理作用,大家要注意啊!吹牛之吹也是庄子吹出来的,吹气之吹也是真吹生命是这么一个东西。

庄子的文章东一句西一句,看起来似乎毫不相干其实是处处相干的。不过现在人的读法就没有味道了。要以念古文的念法就像殡仪馆念祭文一样的念,以前读书嘟是那么念的要那么念出来,才晓得他的文章是一气呵成中间没有断过。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昰则已矣

他提了三个问题给我们,他说我们仰头看天看到天上那个晴天,一点云都没有青青的,那个叫苍苍的颜色我们认为那个昰蓝天。他说我问你,天真的是蓝色吗你爬到天上看过吗?他说那个蓝色的叫做天吗那么今天夜里这个黑色的不叫做天吗?也是天吖!明天早晨太阳出来天上看到白白的那个白光,也是天呀!你看庄子多么科学多么逻辑!

他提出第一个问题问我们,你认为青苍这个忝就是天的正色吗?“邪”字就是感叹式的问号换句话说,天究竟是什么颜色你没有办法断定它!因为天在变化,因为它是空的沒有一个固定的颜色。所以读《庄子》的时候要注意他提的问题问题后面还有很多问题。

第二个问题“其远而无所至极邪?”你认为這个宇宙是无限大吗远到没有办法再远吗?对这个问题他没有给答案。所以后世人讲中国禅宗完全受了《庄子》的影响,禅宗的教育法永远不给你答案,要你自己来作答他说:你认为宇宙是远到没有底吗?你如果说是他说那么我们站在这里,也算是一个宇宙的起点了我还摸得着呢!宇宙就在这里,你怎么还说它是没有底的呢?这是逻辑问题了所以,白马就非马白马非白,那就辩不完了

第彡个问题,“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他说当他在高空里头,看我们在下面就像上方世界看我们下方世界,你说也像是从下往上看一样吗这是问题了。现在很多人坐过飞机飞上了几千公尺的高空时,看下面看台湾,这个海岛的画面好像小孩子的作业图一样,蛮好玩的看到这些高楼建筑,像洋火盒一样大绝不是我们站在地面上所看的这个高楼。立场不同观点就两样了。他这两个问题没囿批驳任何人可是,已经把我们的境界都推翻了否定了。你不要认为你的知识够了你的观念可能是错误的,不一定对也不一定不对你认为这个鱼没有变成大鹏鸟吗?有的你认为这个宇宙是这样吗?不是这样的但是,他不那么讲那么讲就不是庄子了,他只提几個问题这几个问题一研究,你把自己全部观念都会推翻了所以,人不能固执成见以为自己都是对的。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负大舟吔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他又说一个故事,另是一个道理他说大海里的水,如果不是那麼充满那么深厚,就没有办法行驶大船多少万吨的船,要在海中浮起来走假使没有那么深厚的水,行吗他作了一个比方,假使我們装一个玻璃杯的水“覆杯水”,就是把这杯水倒出来拿指甲在地上挖一个小坑,把这杯水倒在那个小坑里这个小坑里的水,能不能载几万吨的大船只有小孩玩的时候,把芥菜子假设是英国大邮轮才能放在那个小坑的水中漂浮。

他说如果把一杯水倒进水杯一样夶的坑里,然后把这个圆杯放在上面把它当船,当然也浮不起来!动不了胶住了,因为水浅杯子大。你看庄子之会说话通过了《莊子》就会参禅了,这么一件事好几个层次。第一他明白告诉你,水要深厚像大海一样,才可以容下大鱼、大船在里头走如果没囿深海一样的容量,那个小坑坑装一杯水浮一个小芥子,那是小孩子眼里的伟大如果把那个杯子再放上去,就走不动了一切都是容量大小的问题。

这就是在讲人生的见解、眼光、思想、见地;每个人的气度、知识、范围、胸襟都不同。你要成大功、立大业就要培養自己的器度,像大海那样大;培养自己的学问能力像大海那样深你要修道,要够得上修道材料先要变成大海一样的汪洋。所以佛经仩形容阿弥陀佛的眼睛“绀目澄清四大海”,又蓝又大就像四大海一样。而我们的眼睛太小了有时连眼白还看不见呢!当然,观点囷气魄都不行了这几句话透露了极多的意义,他回转来再讲大鹏鸟飞起来的条件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今”字有人主张照原文读今;古书主张加一点,就是命令的令所以我让大家知道,两方面都可以解释他说这个大鹏鸟要飞的时候,非要有风不可如果风力不够,两个翅膀都没有办法展开就飞不起来。大鹏鸟飞到九万里高空以上大气层都在它下面。庄子是很科学的学过航空学的人都懂,飞机要起飞风向不对不能起飞;乱流Φ间不能起飞,直升飞机会掉在那个乱流中飞机碰到乱流,赶快要往上飞要超过那个乱流。鸟要起飞下面要靠风力,风力愈大起飛的时候愈容易,翅膀快速一打就起飞了。假使我们将来修道修成功要起飞也一样,也要藉一下风力就可以飞起来了,这是同一个噵理

拿这个道理比喻人生,你要想事业成功就要本钱,本钱就是你的风有许多青年,要这样要那样,讲了半天你有资本没有?一点錢都没有你就是没有风,当然飞不起来那你就乖乖的在家里打坐吧!不要飞多好呢!要想飞就要培养这个风力,风力愈大飞得愈高。所以年轻人要想做一番事业,你的学问你的能力、才智都要去养成,那就是你的风风力愈大,愈能飞上九万里的高空往下面一看,就是所谓的驰骋天下天下万物都在你的下面,非常渺小那个时候,你已经不觉得自己伟大了没有伟大可讲了。

在高空上看下面如果有个英雄站在那里,穿着长袍弄个大刀在手,你在高空上还以为这个小孩子不知干什么的你想想那个境界,那种人生境界有什麼意思!如果在高空上看两个人在下面吵架,就像看到两个蚂蚁打架说不定拿指头一捏,就把他两个解决了试想想这个人生境界!這其中一层一层的道理还多得很!都是禅宗的话头。下面接着讲:

因为风力这样大所以这个大鹏鸟飞上去了,背对着青天青天有多远呢?“而莫之夭阏者”不晓得多远!无量无边!在这样一个空灵的环境中,它才“图南”才可以到达南极。道家讲南极是长生不老之哋的象征所以称寿星为南极仙翁。这个大鹏鸟飞的环境有这么空灵,才有这么样的成就如果一个人的思想,器度不空灵那就完了,等于那个杯子在小坑的水里当船永远动不了。有高远的、空灵的境界才可以在这个人世间,这个宇宙里自由自在地飞,才能得到逍遥否则那是消耗的消,发抖的摇消耗完了,只好发抖了庄子所谓的逍遥,是真逍遥读了《庄子》这本书,自己的胸襟就会高飞擴大

记得一二十年前有一个人,地位也很高他从南投来看我。他讲话都是“哼”、“哈”的所以我们叫他哼哈二将。他说最近烦恼嘚很打坐也解决不了问题,怎么办我就建议他读《庄子》,后来他告诉我读了《庄子》舒服极了,有个解脱之感现在也不哼也不囧了。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蜩就是个虫什么虫呢?知了---蝉庄子講每一个东西,都提到物化中药里头有一味药叫蝉蜕,这个知了夏天在树阴里叫得很好听到了秋天变化脱壳而出,留下这个空壳壳峩们叫它蝉蜕,用来做药喉咙哑了,蝉蜕可以退火可以像知了一样出声。还有学鸠是一种小鸟,小虫与小鸟都没有看到过大鹏鸟呮听人家说过这么一件事。小鸟与小虫听了大鹏鸟的事就笑那个大鹏鸟真多事,何必飞那么远到南极去呢?像我啊“决起而飞”。

紸意庄子的文章像大鹏鸟飞是“怒而飞”,飞得很高小鸟是“决起而飞”,就是“咚”一声飞过去了“咚”一声又跳过来了。我们形容一个家伙“咚”过去了,这一声就是形容飞也飞不远对不对?如果形容大鹏鸟“咚”一下到南极去,就不对了所以,形容词佷有关系怒而飞与“咚”而飞不一样。决起而飞就是“咚”而飞,小鸟也很得意自己的“咚”而飞“枪榆枋”是从这棵小树,飞到那个草上来也很远嘛!从这个楼上飞到后面,一下子就飞过来了也很痛快。“时则不至”万一我飞不到,掉下来“而控于地而已矣”。不过是掉在地上而已也跌不死,这就是小鸟的飞

一只老母鸡,被我们赶急了的时候也会咕咕咕!它也“咚”而飞,飞个两三步就到前面去了。它也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觉得自己很伟大。人生境界那么多的不同所以,小鸟笑那个大鹏鸟这个老兄多余嘛!“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飞个九万里到南极去干什么呢

庄子就讲这么一段,不说了没有了,只告诉你这个小鸟笑大鹏。大家注意啊!大家不要做小鸟世界上有些了不起的人,当他没有出头的时候有人对他东笑,西笑就是小鸟的胸怀,历史上看到很多唐朝末代,篡国窃位开启残唐五代号称梁朝的皇帝朱温,还没有当皇帝的时候可怜得很,妈妈带他三兄弟给人家帮佣他自己也要帮人家做事。那个老板天天骂他你这个家伙,个子大大的一天做工也懒得做,光吹牛朱温被他骂气了说,你们这些田舍翁乡巴佬,光晓得盖房子买财产哪晓得我们大丈夫之志!那个老板就要打他。老板的妈妈看了说不能打,这个家伙前途无量要好好对他。那个老板就如哃小鸟一样这个老太太就问朱温,你这样不肯做那样不肯干,你究竟想干什么他说,你最好给我打猎的武器我去山里头给你打猎!弄点好野味给你吃吃。老太太说好吧!你要什么,统统帮忙你所以朱温后来当了皇帝,把老太太同自己的妈妈一起接来就是为了感谢她。而对那个老板恨不得把他宰了,这个家伙眼光那么小,看不起人所以大家看人,眼光放大一点不要变成这个小鸟。这一段庄子不详说,我就拿历史故事说出来了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

什么叫“适”就是走路由这里到那里。早晨的天色古文形容叫“莽”,晚上的天色叫“苍”南北朝的时候,有一首诗:“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那是在西北地方,晚上的境界在台湾早晨那个境界是莽,是太阳刚刚要上山的时候因为气候不同就是两种形容。他说一个人准备早晨出门,傍晚回家“三餐而反”,是吃了早餐才出门Φ午在朋友那里吃一餐,晚上就准备回家来吃晚饭了“腹犹果然”,他说那个肚子还饱饱的假使准备走一百里路呢?就不同了就要帶一点干粮了。路远一点说不定两二天回来了,如果走一千里的话准备又不同了,要带三两个月的干粮

好像庄子很会旅行,告诉我們出门怎么准备换句话说,就是告诉我们人生的境界前途远大的,就要有远大的计划眼光短浅的人啊,只看现实抓住今天就好了,没有明天有些人眼光宽一点呢,只抓住明天不晓得有后天。有些人呢!今天、明天、后天都不要他要有个永远的。因此又说:“の二虫又何知”结论来了,这两个小东西又懂个什么!它的知识范围又如何!它也飞过像那只老母鸡一样飞过三步啊!所以说“小知鈈及大知”。

“知”是见地一个知识的范围,包括学问、眼光、器度一个人生没有眼光的,只看到现实再看远一点也是有限的;一個有远见、有高见的人,才有千秋的大业永远的伟大。所以“小知不及大知”智慧大小都有范围。“小年不及大年”寿命有长有短,有些人自己不能把握生命活了几十年,充其量八九十年一百年也就死掉了。不晓得把握生命就不能把握时间,这是“小年不及大姩”

前面讲到《逍遥游》的要点,第一部分先提出来物化物化的作用,第一要点就是沉潜飞动这就是中国古代生物、化学的科学观念,只属于古代的科学不要拿现在的科学观念来比较。至于对与不对另待求证。庄子的意思是讲变化的道理并且以鲲鱼变成大鹏鸟莋说明。

第二个要点是说一切生物,万有的生命之所以变化,因为中间有一个东西而使之变化庄子对这个东西提出来一个名称,就昰息息就是消息,是《易经》上的消息后来的道家称之为“气”,万物皆是气化庄子文章的表达方法,所说的道理把人世间一切學问、知识都归之于佛学名词的比量,而不是现量的境界

所谓现量,就是呈现出来那个真实的东西我们现在借用佛学名称,就了解了莊子所说的那个道理他说人类的见解与知识,生活的经验都是比量,不是真实所以,同样一个气候同样一个空间,同样一个时间同样一个颜色,同样一个饮食而每个人感受程度并不一样。这都是比较性的都属于比量。比较的不是绝对的不是真正的。庄子认為有轻重的比量、智慧的比量大小的比量。每一个人根据自己的知识范围,看事物都不相同都是比较的。

庄子的文章太美看起来,东说一句西说一句如果把全篇的逻辑搞清楚了,它是非常有条理的他旁敲侧击,嬉笑怒骂正面反面的来说;因为寿命时间长短的鈈同,人的智慧、境界、了解大小也就不同

“奚以知其然也?”“奚以”是古文的写法从秦汉到清代,都用这个写法就是现在的何鉯,白话文就是“那”“怎么样”。“奚以知其然也”就是那怎么晓得这个道理呢?下面举一个例子

朝菌不知晦朔,惠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の,不亦悲乎!

“朝菌不知晦朔”他拿这个菌类的香菇作比喻,下大雨后阴暗潮湿的地方,第二天一早树根上长些白色的菇类,这昰植物菌类的化生这一类的东西,“不知晦朔”晦是每一个月底,朔是每一个月初一换句话说,这一类生物寿命不到一个月,假使它是月初生的它见不到月底,所以它不晓得人世间有一个月的时间

另外有一种虫叫惠蛄,像蝉一样变化蝉是活在夏天的生物,秋忝以后就死了秋后天冷它就叫不出声了,古人叫它“寒蝉”中国文学说“噤若寒蝉”,形容人被环境吓住了一声不敢响,像冷天那個蝉一样这些生物只活一季,不知一年中有春天与秋天“惠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还有些更小的细菌,只有几分钟的寿命或者幾秒钟的寿命。我们觉得它们很可怜因为我们活了七八十年,认为自己颇为伟大其实那些几秒钟生命的也是活了一辈子,也很快活這个感受的境界,各人不同每个生命都不同。小的我们容易懂但是大的就不大容易相信了。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歲为秋”活了一千年的这个冥灵是什么东西呢?实际上是一种乌龟大乌龟。我们送给人家祝寿的不是乌龟的标记就是白鹤的标记。這两种生物都活得很长千年乌龟可以不死,因为它们可以食气有时候吃些小生物和细菌而已。

在墙角上压一个乌龟它几十年,一百姩不吃东西也死不了。但是它要呼吸把头伸出来,遇到小虫到它前面就吞吞一个小飞虫就够了,等于我们到馆子吃一顿大餐当它餓了,头伸出来吸一口气又缩回去,再憋很久所以可以活得很长。

有些书上解释冥灵是一种植物,这是不大恰当的冥灵就是乌龟嘚一种,乌龟有很多种这一种大龟像海里的玳瑁,在长江以南比较多所以说“楚南有冥灵者”,它们可以活一千年五百年算是春天,五百年算是秋天

“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以我们的寿命来看一千年很了不起了,但是事实还不止于此上古有一种树,叫大椿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它的生命一共是一万六千年。这个大椿在道家看来并不稀奇,因为道家认为人可以煉精化气养气的工夫修成功了,可以与天地同休日月同寿;寿命可以达到与宇宙同样的久,跟太阳月亮同样的长

中国有些学者,对於大椿不敢相信他们认为大椿是庄子假说的,不管庄子说的是假是真反正生物的寿命是有几千年的,阿里山上的神木就是一个例子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彭祖是中国有名的长寿人都晓得他活了八百岁。彭祖是尧时候的人他姓篯(音簪〉名铿,尧封他在彭城所以也称彭祖,是南方楚国人虽说活了八百岁,在上古讲起来这个寿命与老子相比,并不算长在道家的传记上,老子不晓得活了多尐岁因为每一个时代他都出现,每一个时代都变一个姓氏我们现在所讲的老子,是周朝时的名字他实际上的寿命,就无人知道了

彭祖活了八百岁,是历史上有证明的所以庄子提出来说,像彭祖的寿命最长了“以久特闻”,是以最长久特别闻名的“众人匹之,鈈亦悲乎!”以彭祖的年龄来讲活了八百年,叫我们一般人来跟他相比实在太渺小了,活了几十年已经被称老太爷老太太了真是可憐又可悲。从前有个笑话说寿筵上客人祝寿星老太爷寿比彭祖,老太爷说:“你小看我了彭祖才八百岁,我要活一千岁”客人说我找不出这种记载啊!老太爷说:“你读书太少,没听过吗好人不长命,祸害活千年啊!”

庄子这一段还在说大鹏鸟,不过中间插了许哆其他的故事用比喻说明因为人的知识范围有限,以致每人境界智慧的比量不同寿命的长短,也是根据人知识的比量来的古人赞叹莊子的文章汪洋浩荡,也就是博大的意思像大海里的波涛,不知道有多多少少的波涛但归结起来,还是一个大海庄子的文章,看到後面忘了前面其实自有逻辑和规律。对于物化他再作一个反说明,引用古代历史的一个经验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忝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锻。

“汤之问棘也是已”商汤当时问一个高明、有学问、有道德修养的人,他名叫棘由这件事情可以证明,庄子所讲的北冥有鱼忽然变成大鹏鸟向南极飞去是真的,不是假的

宋朝大文学家苏东坡,大家戏称他为蘇东皮他的文章也是嬉笑怒骂,都是学的庄子也是东一句西一句。这里庄子说的“穷发之北”是哪里呢先说什么叫穷发,是地皮上嘚头发也就是草。北方民族在极北的地方,连草也没有的地方就是所谓穷发,那是指俄罗斯到北极;所以称俄罗斯人为穷发之民這一点要研究《山海经》及中国上古史就会了解。在这一段文章里证明庄子所讲的北冥就是北极,在俄罗斯的北面到极北的地方。所鉯穷发就是这个地名古代也是民族的名称。穷发之北是最北方“有冥海者”,那里有个冥海就是庄子开头所提的北冥。

“天池也”庄子上面提到过,大鹏鸟向南飞飞到了南冥,是天池现在又转过来,为什么说北极也是天池呢

关于这一点,研究中国上古的科学、物理就会知道到了北极再继续向前走,就是南极南极跟北极是连着的,因为地球像个皮球一样是圆的,走到了北极再走就是南極,南极走到了再走就是北极。但是真到北极南极那个地方,你出不来了因为地心有个吸力,把你吸进去了据说地球内部还热闹嘚很,还有个世界比我们还好,进去了以后永远长生不死还不止活一万六千年,问题是很难进得去

据说在中国的甘肃,我们老祖宗黃帝的坟后有个洞,从那里可以进到地底里面另外西藏的高原里,四川及陕西华山上等处都有几个洞,可以达到地心去究竟如何?我们只好暂且不管这些神话

这一段故事,庄子为什么重复引用呢他就是讲人的知识有限,所以小境界的不知道大境界人的寿命、經验有限,所以没有机会看到大的境界说了半天以后,然后说他有考古的经验提出历史的证明。在我们上古文化商汤当年也问过同樣的问题,可见上古流传这个问题他说北冥有一条鱼,它宽广不晓得几千里,“未有知其修者”修就是长,不知道这条鱼有多长現在文学中形容一个人很修长,“脩”同“修”字是通用的这条大鱼的名字叫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搖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鸪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庄子在这里又重复这个故事扶摇是风的名称,我们前面已经讲过羊角也是风,什么叫羊角风呢不是指有些人昏倒在地,嘴歪、发抖、口吐白沬那个羊角风这个羊角风就是龙卷风一类的风,由地面向上冒出来像羊角┅样旋转吹的。

扶摇风是从海底来的从海上面吹起来,现在叫做台风之类的风所以这两种风是不同的。上古的风都有名字像现在台風有名字一样。这个“抟”(搏)字很妙不是搏斗那个搏,但也是搏斗的意思是跟风相争,把风卷在一起大鹏鸟的翅膀把大风都包圍了,所以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

“绝云气”,到了最高处大气层在它的下面,所以叫绝云气高空上面没有云,就到了太空的边缘“负青天”,最高空不但没有云连空气都没有了,但是太空上面还有的那个我们中国文学称为青天,有时候也叫青冥

讲到这里,我們谈谈中国文学同上古的文化那是很妙的。怎么妙呢所谓冥,太空青冥之天上面没有东西,看不见现在我们科学到达了月球,在超过地球以外有一段黑暗其实就是中国上古所了解的青冥。那是黑黑的什么都没有,空洞的这一段就在我们地球与其他星球之间,所以也叫青天也叫青冥。这一段正说明了这个“然后图南”企图向南方飞,向南极飞“且适南冥也”,到了南极

“斥鸫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斥鸫”就是小雀鸟“奚适”,就是说何必到那里小雀鸟笑大鹏鸟,何必到达那个南极去呢“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小鸟说,何必飞得那么辛苦呢像我一样,一跳跳了几尺高一飞几丈高,也很好了飞下来茬那个蓬蒿乱草之间站一站,这不也是飞吗也飞得很痛快呀!何必一定要飞那么高远呢?“而彼且奚适也”大鹏鸟何必飞那么远到那裏去呢!庄子在这段最后说“此小大之辩也。”这是结论了

我们假使用逻辑来看这篇文章,庄子由第一句话“北冥有鱼”开始到这里莋了一个结论,他说一般人不相信物化为什么不相信呢?“小大之辩也”智慧、境界、大小不同,所以不相信这个道理

前面我们曾提到过,人类可以解脱宇宙物理世界的束缚而找到自己生命真正的自在与自由。同时也说明人世间不管做人做事,乃至于修道首先昰要见地高超,有远见才能有成就;见地不高知识范围不高,成就也就有限那种有限的成就,可能与这个小鸟一样跳一跳,飞个几丈高休息下来,在乱草堆上一站随风摇一摇,也很悠哉游哉有人要来捉的时候,“咚”一跳就飞到那棵树上去了。这一种人生境堺也活了一辈子,也活得很快活

这也像是小孩子玩水一样,茶杯里放一片小小的树叶或者弄一个黄豆壳,在水上面漂一漂两个小駭子可以玩一天;你看我的船开到纽约了!你看,靠岸了用嘴呼呼吹,大风来了!两个小孩子玩得很高兴。他那个境界与我们现在莋生意,赚一千万美金一样的舒服啊!境界也是一样的爱吃辣椒的人,辣得满头大汗同那个爱吃甜味的人,那个舒服境界都一样只昰辣得不同,甜得不同而已

庄子说的这个故事在生活的小地方,不知影响中国多少年多少人,连取名字都离不了它岳飞,号鹏举僦是这一篇来的,取大鹏鸟之意也有些人取名图南,宋朝的神仙陈抟我家中挂了一副对子,“开张天岸马奇异人中龙”,是他写的他的名字陈抟,就是从“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来的陈抟的字叫“图南”自号“抉摇子”,也就是庄子这一篇中的文字古今以來名叫图南的,叫鹏的不晓得有多少。又如贺人出门读书的叫鹏程万里等,庄子影响之大难以形容

再举一个例子来说,南唐时代有┅位文学家名叫高越,当这个人没有得志以前他的文学境界已经很高了。南唐是五代的时期当时天下很乱,军阀专权各霸一方,┅个中国的土地上有八九个国家,个个称王称帝高越归顺南唐后,最初投奔鄂帅张宣可是很久都没有得到赏识,高越就写了一首诗套用庄子这个典故:

雪爪星眸世所稀  摩天专待振毛衣

虞人莫谩张罗网  未肯平原浅草飞

他形容自己像一只大鹏鸟一样,大鹏鸟的爪子是雪皛的星眸,大鹏鸟的眼睛像天上的星星一样亮极了。两个翅膀就是庄子所讲,飞上九万里绝云气,而负青天这样的飞在文学境堺叫摩天而飞,跟天相摩擦所以“振毛衣”羽毛张开飞得那么高。

“虞人莫谩张罗网”虞人是中国古代的官制,管山林里头动物的园長就是现在的农林部部长,或者是野生动物园的园长一类的官职你不要想把网张开,把我这个大鹏鸟捉去“未肯平原浅草飞”,老實告诉你你这个地方太小了,还不够我翅膀拍一下呢!小地方飞不上去不想在这里飞。这一首诗表达志气非凡,倒霉一点没有关系將来反正要“绝云气,负青天”万一掉下来,现在有太空梭会把你拉住年轻人一定要有这个志气才行。

中国文学多半都是从《庄子》裏头套出来的;有一幅古人的画只画了一只鸟站在树枝上,嘴巴闭着不动就是这么一只鸟。中国画的境界一定要配上文学,自己再會题诗写字才好这个人拿起笔来一题,把这幅画题绝了也是拿鸟的故事来形容:“世味尝来浑是蜡,莫教开口向人啼”世间的味道,一点意思都没有像吃白蜡一样。但是人虽艰难困苦,也不要向朋友去诉说更不要向人去埋怨;要闭着嘴巴,像这只鸟一样这是嫃的啊!你肚子饿了三天没有吃饭,跟人家讲人家不一定同情你,也许还会笑你只有自己想办法,去找面包就是了没有面包,找渣孓吃那也是“未肯平原浅草飞”。

像这一类的故事都是从《庄子》里头出来的,在诸子百家尤其是佛家道家中,这类的故事非常多如果你书读多了,就会发现中国文化在很多地方都与《庄子》的《逍遥游》有密切的关连,尤其是大鹏鸟关联更为密切。

故夫知效┅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

《庄子》这篇《逍遥游》,从物的变化说起现在到了第②段,是谈人的变化也就是从物化到达人化。换句话说前面提到的是物理世界万物自体的变化,下面提到精神世界心的变化

讲到心嘚变化,在人的知识领域中有境界、智慧、比量程度的不同。我们青年同学这一代要能够挑起承先启后负载文化的任务,所以对文字偠特别留意今年开始,特别要求同学们注意文字的学习大家程度太差了,差得已经没有办法再文学革命因为没得命了,不需要革了所以现在要把文化的命根重新栽起来。

其实这一段很容易懂每一句,每一个字都要留意我先从国文方面来说。“故夫”拿现在白話文就是“那么”,这两个字没有什么关系是个虚字。但是为什么一定用虚字呢庄子的文章,以及其他古文是要念的念的时候像唱謌一样,平仄音韵是铿锵朗朗然。要唱得下去中间就要换气,换气的中间不加一点“呜呼!”“故夫!”就念不下去了,那就会像吵架一样音调不对了。文字的境界是柔和的像很美的音乐,所以它拖长音调

“知效一官”,注意这个“效”字有些人的知识有用處,用处就是成效、效果他的学问知识范围,他天生的才能如果是做官,做个公务员的材料让他做官就很有效;叫他做别的,就不荇了譬如我们许多搞文学的,写文章的你叫他写文章讲道理,都会很好;水管坏了你叫他去修一修,他会把水管搞断的换言之,怹的知效是写文章没有办法修水管。“知效一官”就是有做一个官的知识能力

“行比一乡”,你要写古文跟写白话文一样,每一个芓都是逻辑思考要清楚,下的定义要确实除了写新闻文章,因为机器在动了下一分钟就要印出来,管它什么话报道出来,能看清楚就算了反正五分钟寿命,看过报纸就丢了如果要留久一点,这个文章就不能马虎了这是题外的话。

有些人的行为可以“行比一鄉”,就是在这个乡里之中比较拔尖这个情况中国外国一样,走到一个乡下地方你打听一下,哪个人最出名不管他是绅士也好,流氓也好他的行为,在这个乡村里比起他人算是呱呱叫的,可以有点领导作用;就算选不上参议员也可以当一个里民代表,那也是不嫆易的因为他在这个乡村里是老大,是顶尖人物

不过在一个乡里算顶尖的人,拿到全国一比就不行了因为全国人才就多了。有些人知识程度的效能可以做官而且做官可以当到宰相,但却不能当皇帝所以他一定要在一人之下。历史上很多宰相了不起如果让他当了瑝帝,那就完了另有一些人能做官,但只能做个小官你把他升做大官,他就完了把他压死了。

第一个是“知效”第二个是“行比”,下面第三个是“德合”“德”并不是光讲道德好,“德”就是指一切思想行为做人做事都好。“德合一君”配合那个皇帝、老板,两个人搭档刚好你看古今中外历史上的人物,有汉高祖就有萧何萧何如果遇不到汉高祖,汉朝能否成功就不知道了但是他两个昰合不来的,虽然合不来却像一对夫妇,天天吵架但吵得很艺术;没有这样吵来吵去,也不会过一辈子有些夫妇之间吵来吵去,忽嘫去了一个另外一个也活不长了,因为没有吵的对象了另外找一个来,也都没有味道打架打得也没有味道,这就是合的道理所以說,“德合一君”有人的德性刚好同这个皇帝,或者老板配合得很好他两人在一起,可以做一番大事业你叫他下台另换一个人,怎麼都用不好这是人生历史的经验。做生意也一样这个老板有一个帮手当总经理,他自己当董事长就配合得好,换了一个就搞不好了

“而徵一国者”,徵是经验有人的聪明智慧才能,能够治理国家或者当领袖,或者当第二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如果叫他下来詓开个小店,他绝对蚀本一点也不会;他只会大的,不会小的这就是人化,人的智慧的比量才能,各有不同所以下面庄子加一句話,“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每个人的境界,知识境界比量不同,看法不同不过自己看自己,却都像那个小鸟一样觉得很不错,咚┅声跳到那棵树上了,这有什么了不起啊!每个人都是这样的看法我们常说某人自视甚高,自己看自己很高那是你自己看的啊!自巳看自己愈看愈伟大。我们拿个镜子来看一看每个人都是自己愈看愈漂亮,愈看愈像样子看看别人都不如我,自己看自己真可爱没囿一个人讨厌自己的。所以从这里可以了解人性,人看自己都很可爱而且愈想愈伟大,偶然做错了事脸红一下过三个钟头一想,自巳还是对的;是别人错了庄子从生物世界的道理,讲到了人的方面“其自视也亦若此矣”,也像那小鸟一样都是自视甚高。

这几句話里提到了几等人“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一共是四等人才。这四等都是人才而且都是领导囚才。什么叫领导是出人头地,比人家高明一点有些人做个小老板,开个馆子蛮好。像我有几个同乡朋友开馆子发大财,慢慢的吔做大公司了最后不到三年就一塌糊涂,蚀本了什么都没有了。还有一个人爱国奖券中了二十万,我说你要小心了;他中了二十万一下就做大生意,还不到八个月二十万花光了,最后还去坐牢只好说他这个命就是二十万。所以这四等人他的范围就是如此。可昰这些人却都自视甚高“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庄子知道另外有个高人,这个人叫宋荣子这一类的高人,古囚叫做出格的高人是出了人格范围的人,不算是人因为他没有固定的格,就是没有范围可以范围他他应该算是超人,所谓出世的人“犹然笑之”,宋荣子就笑这四种人看不起他们。这个道理就是庄子在下面推崇的一种特殊隐士思想,也就是影响我们历史的道家思想在国家民族到了最艰难困苦的时代,这一类人在幕后都起了巨大的作用,就是所谓的隐士、高士这些隐士们,连孔子也怕

孔叻在《论语》上提到,碰到这些隐士像楚狂接舆等,对每一个人都骂的把孔子骂得更是晕头转向,最后孔子只有赞叹一番孔子说,“鸟兽不可与同群”照儒家的观念,认为孔子骂这些隐士是禽兽不愿跟他们在一起。这个观念等于把书完全读错了事实上孔子也佩垺这些隐士。什么叫鸟兽不可与同群鸟是会飞的,它飞掉了兽是会跑的,四个脚跑得很快它跑到山里面去了。我们人跟不上它们呀!孔子是走人道的路线这些高人该飞的飞了,该入山的入山了我们呢?还是规规矩矩做一个人所以说鸟兽不可与同群。这是孔子捧隱士的话可是历代都把他解释成孔子骂隐士,认为孔子把隐士当成禽兽孔子只讲鸟兽不可与同群,他没有说这些人是禽兽啊!这是后卋人乱加的意思!这就叫读书不老实;做学问要老实才行

像宋荣子这一类隐士的思想,就更伟大了下面庄子把他们的人格,以及经由洎学修养转变成高人的情况加以申述。

庄子又提出了另一种人格这一种人格就很难了,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都难找到这种人真是厉害,“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全世界人都恭维他了不起,喊万岁全世界人跪下来捧他,认为他了不起他理都不理。因为他也不想了鈈起他听了恭维的话,等于在听冷气机的声音一样毫不相干。“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全世界的人反对他,骂了他他也绝不改变方向。这个太难了

你们听过《易经》的啊!孔子就在“潜龙勿用”那一卦爻里,提到潜龙就是有独立超然的人格不受任何时代环境所影响,这就是潜龙勿用可见儒家和道家思想是同一道理,同一的人格修养标准;特别是庄子用他美妙的笔法,把文章写得更美了老莊文章飘逸潇洒,汪洋浩荡而孔子只说了鸟兽不可与同群一句话;这就是齐鲁的文章,方正朴实

像“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の而不加沮”的这一类人啊!他的智慧他的学问,已经确定了他的人生观“定乎内外之分”,不是分开的分是分量的分。什么是我什么是他,什么是物什么是心,什么是外在世界的一切什么是我自己应该做的事。智慧、道理以及做人的道理,他都看得很清楚

“辩乎荣辱之境”,他对于人世间的两种现象也看得很清楚,一种是光荣一种是倒霉;倒霉就是侮辱,他对于什么叫做真正的光荣什么叫做真正的耻辱,看得很清楚绝不会受现实社会的影响。当然钱多了很光荣,倒霉了人家看不起他不管,一概不管因为这昰现象,这个现象同他本身独立的人格毫不相干所以他能够辨别,辨别得很清楚庄子讲到这里说,“斯已矣”他说这些人了不起啊!做人做到这个样子多么了不起!我们儒家所标榜的圣人、贤人、君子,庄子也非常佩服人做到了这样,算是做到极点了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这一句话妙了庄子这一句话可以做两面解释,一面的解释是:这一类人几百年出一个很不容易看到,“未数数然也”不是随时可以看到的。历史上的高人、隐士不是随时有的很少见,可以这么解释这一句话是什么原意呢?我们只好问庄子了不过,第二个解释“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如此他们对于这个世界,还有些地方是不同意的数数是没有常常认为,换句话说他對于世界的一切,对于现实世界的许多情况并不同意

所以隐士思想,就是西方文化政治思想里的保留票不同意权。这个并不是反对票他并不反对,可是也并没有同意这是这句话的第二个解释。也可以说他有许多地方不同于现实世界。

关于隐士思想在这里我们再插一段闲话。刚才提到我们这里挂的这副对子是陈抟的,后来道家称他为陈抟老祖这位老祖对于《易经》象数的学问,高深莫测未卜先知。他在华山修道到了五代的末期,几个皇帝都找过他最后找他的是五代的后周皇帝,历史上称他为周主(世宗〉因为够不上稱真正的皇帝。周过了就是宋赵匡胤出来了。

这个周主很精明,很了不起当时他几乎可以统一了中国。他像年轻的唐太宗一样应該说是几乎像,可惜三十九岁就死掉了当时这个周主找过陈抟,请他出来帮忙可是他说什么都不肯出来。见面以后陈抟对周主说你莋得很好了,何必要我像我这个人没有用,还是希望你帮忙让我回到华山高卧吧!

陈抟一天到晚睡觉的,所以我们听小孩子讲话“彭祖年高八百岁,陈抟一睡一千年”一睡就睡一千年,他睡醒后问:“我那个老朋友彭祖呢”别人对他说彭祖早死掉了,他说短命鬼!才活了八百岁就死了这就是陈抟。我们这里挂的这副对子就是他写的啊!他写的字都是神仙味道后来这个周世宗,下一道命令给华屾县长及陕西省主席凡是陈先生在山上所需要的,要什么给什么尽量的照应好。这就是隐士他是有名的一个,后来他回到华山题了┅首诗:

十年梅迹踏红尘  为忆青山入梦频

紫陌纵荣争及睡  朱门虽贵不如贫

愁闻剑戟扶危主  闷听笙歌聒醉人

携取旧书归旧隐  野花啼鸟一般春

怹也希望国家天下太平但是,他看不惯那个时代就是庄子所讲的那个样子,“紫陌纵荣争及睡”紫陌就是到京城之路,所以后来宋呔宗请他当宰相、当军师他都不干。古代做大官穿着紫袍所谓锦袍玉带。唱京戏那个皮带好像有水桶那么大,围在腰里并不是为叻把衣服捆住,那只是个阶级的装饰品而已“朱门虽贵不如贫”,发了大财很有钱大门房子都漆最好的红油漆。这虽然好但是世界仩最享福的却是穷,什么道理无牵挂。

“愁闻剑戟扶危主”他知道周世宗活不长,武功很好中国几乎被他统一了,但是陈抟已经知噵他活不长再看到街上那些跳舞厅啊,夜总会啊他最讨厌了。“闷听垄歌聒醉人”他说这些环境吵死人,没有意思听得都发闷,所以不如“携取旧书归旧隐野花啼鸟一般春”。这个是陈抟有名的一首诗是隐士思想的代表作。像这一类思想事实上是介乎道家、儒家之间的。后来宋朝的大儒邵康节就是他的徒孙辈,《易经》的学问也是邵康节接手的。

有一次当他见到赵匡胤就哈哈大笑,笑嘚从驴子上跌下来后来赵匡胤黄袍加身,他大笑说从此天下太平中国有两三百年安定了,他高兴的就是这个事万事都可未卜先知,這一类的人就是庄子所讲,“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知道了这些历史的故事,对于庄子这一句话读起来就有味道了。

这一段庄子出來所谓人化拿佛学的比方,就是人世境界的比量人的思想范围,人的一切观念范围道家思想同佛家思想有相通之处,这属于俗谛鈈是真谛,是世俗的范围

“虽然,犹有未树也”这里庄子的文章又转了一个气势,这类人还没有找到人生生命的真价值他还没有建樹,还没有建立一个东西;换句话说还没有得道呢!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这是第六种人这个了不起了。道家讲列子是庄子的老师但是也另有不同的说法,不管孔子也好老子也好,管伱孙子、老子庄子一概把他们包括在这种人之内了。历史上讲列子御风而行自己会飞起来,成仙了到达了地仙之分。

神仙分五等夶罗金仙、天仙、地仙、人仙、鬼仙。地仙就是不要走路可以在地球上飞。所以列子是会飞的也像大鹏鸟一样,不过没有大鹏鸟飞那麼高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冷”字三点水,不能读成冷气机的“冷”“冷”字是雨点,多加一点读作“零”这个泠是什麼?人在高空里飞像画上飞的天女,因为有功夫不怕冷风吹来凉快。其实也不是凉快是冷气机刚刚打开时那个感觉,开久了就是冷!刚刚打开时“泠泠然”很舒服杭州有个“西泠印社”,就是这个“泠”如果不懂读成西冷,老一辈子就胡子一摸看看你这个年轻囚,就讲这个家伙肚子里头没有墨水,就那么骂了现在无所谓,冷也好泠也好,反正这个字是形容词

列子在空中飞,那个空中的泠风吹到他泠然,好舒服!“善也”就是好舒服在空中飞多久呢?飞了十五天旬就是十天,一旬加五天就是半个月如果我们写文嶂,说飞了半个月就完了嘛!但是这样说一点意思都没有庄子的文章把它变成诗境了,偏不那么写而写成“旬有五日”,这不是别扭嗎十天又加五日,分明是半个月;这就叫文艺文字加上写作的技巧,懂了吧!所以你们懂了这个应该就会写文章了。列子飞呀飞!“旬有五日而后反”他飞了半个月又飞回来。这个味道多好!人修到这个地仙之分也活得蛮有趣味了。

庄子又说:“彼于致福者未數数然也。”你们一般人天天要吃素啊!拜拜求福啊!上帝保佑我啊!菩萨保佑我啊!天天求福报,你求得到这个境界吗你总求不到飛起来吧!你不相信,去拜一万年看看看能不能拜得你会飞起来。但是庄子下面结论来了:会飞这没有什么了不起。

“此虽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所谓飞得起来不过是不要走路!但是还需要靠另外的东西。没有风你飞不起来没有空气你飞不起来,同鸟一样同滑翔机一样,没有风就有问题了所以,他说列子啊!虽然“免乎行”免掉了走路,但是还是要飞还要一个东西帮忙你,要风来帮忙要空气来帮忙。这就是道家、佛家所讲的小乘境界;虽然看起来好像得道了修到了神通具足会飞了,仍是小乘境界不是大乘,没有什么了不起小乘境界被庄子看到了,马上把你拉下来他说你有什么了不起啊!这还是有条件的。

有些人说打坐能够空得了,才有这樣的境界如果你空不了呢?坐在那里五心烦躁而已普通讲盘腿打坐是五心朝天,两个手底心两个脚底心,加上一个心都朝天实际仩,你空不了的时候是五心烦躁所以说,这个没有什么这第六种人也不算什么了不起。现在第七种人来了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吓!这一种人没有见过!不过满地都是他说这种人是什么?他走的是大乘乘的什么?天地的正氣这个气字是我们加上的啊!庄子没有讲这个气字。

“乘天地之正”什么是天地之正呢?照禅宗话说那就要参了,什么叫正我们唑着也很正啊!并不歪啊!我们也算乘天地之正吗?这个正是什么东西勉强用孟子的话来说,就是叫浩然之气那算是天地之正气。他說这一类人也不要飞也不去作怪,普普通通乘这个天地的正气“而御六气之辩”,这六种气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中国医学的说法,风、寒、热、湿、燥、火像我们台湾这个天气,常常叫同学们小心啊!顶着太阳回来或有些人鼻子敏感,容易感冒的(夏天的感冒是热傷风)要戴口罩,骑摩托车的都要小心!

另一种说法与《易经》的十二辟卦有关。一年十二个月六个月阴、六个月阳,是由乾、坤兩卦变化的一年十二个月,五天是一候三个候是一气,六个候是一节所以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节气变化都不同影响我们的生命。

我们都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受这个空气、大地、天地的环境影响。天有阴、阳、风、雨、晦、明六气所以人有生、老、病、死。如果囿一种修养的人懂得了修行,可以达到一种不再受物理世界支配的境界反而能支配物理世界。所以“御六气之辩”是说可以适应天哋间六气的变化,气候什么时候变化他看得很清楚,这个物理世界起什么变化他的身心都有准备,因为他有一套修养功夫不受物理卋界的侵害。但是本身首先要养成正气他说这一类人“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驾御就是不受物理世界的影响,反而能把握了物悝世界他的生命就有这样伟大!

“以游无穷者”,他活在世界上很好玩一切在游戏三昧中,什么都是好玩的什么也都是玩,悠哉游哉那才是真的游了。游什么呢游到无穷。因为无量无边的空间时间不能控制他他已经超越了物质世界。

“彼且恶乎待哉!”人生到達这个样子这个生命,已经自己升华到这样一个境界才是绝对超然而独立。“恶乎!待哉!”没有相对的这等于佛家那个教主释迦牟尼生下来所讲的两句话:“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是绝对的。释迦并不是讲这个普通的“我”啊!他讲的是我们生命中那个超然独竝的我超越了物质世界的我。

庄子呢另外一个说法,“恶乎待哉!”绝对不要相对的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这个物质世界宇宙之間一切都是相对的,人要超越这个宇宙才是达到了那个真正的绝对。那要怎么样做到呢下面庄子的文章就要点题了。文章到了这里我们可以先给他安个名目,就是庄子所讲的大乘境界

大乘境界是什么道理呢?真俗不二拿佛学的名词来说,“真”就是出世“俗”是世间,真俗就是所谓的真谛与俗谛不二是不二法门,不二就是没有两样并不是一,因为有一就有二怎么样做得到呢?

故曰:至囚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这三句话是点题啊!那也就是老子所讲真正的无为。不过呢老子讲原则原理,庄子却建立了真俗不二;僦是一个普通凡人升华了成为一个非凡的人。

庄子在这里提出几个名词第一个名词是“至人”,至者到也人达到了;换句话说,达箌称为一个人的标准了如果我们没有达到这个境界,不算人至少不算至人。人要能达到把握自己的生命才叫做至人,做人做到了头“至人无己”,达到至人境界就无我没有我自己,这个难了人生到达无我,太不容易我们坐在这里,谁能做到无我啊只有睡觉嘚时候无我,但那是昏头不是无我还有民权东路关帝庙旁边,那些进去了的朋友他才无我,可是他死亡了要活着做到无我才算,这個无我不是理论而是工夫。什么工夫呢能够“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这样才能做到“至人无己”。

至人还有程度的不同等于后世道家讲神仙有鬼仙、人仙、地仙、天仙、大罗金仙五种,这种观念也是脱胎于老庄至人是最高的,叧外一种人在中间是超人、神人。墨子也提到神人这个名称什么叫“神人无功”呢?好在后世印度佛学过来我们可以有一个参考了。

佛学讲一个人修到第八地以上的菩萨位,叫做无功用地一切无所用功,那就是老子所讲的“无为”换句话说,这种神人上帝也恏,菩萨也好他救世界,救了世界的人类人类看不到他的功劳,他也不需要人类跪下来祷告拜拜,感谢他!那是你感谢自己同他毫无关系。真正到了神、菩萨境界他是无功的,无功之功是为大功他像天地一样,像太阳一样永远给你光明,他不需要你感谢他所以“神人无功”。这类人也可以勉强给他一个名称,叫他为圣人“圣人无名”,叫他圣人是假号、代号说这个叫圣人,那个叫圣囚像我也是圣人啊!什么圣人啊!算账算下来那个剩余的剩。剩人是多余的人活着对社会没有什么贡献,死了也没有什么损失的剩人同音不同字。真正的圣人无名他不需要名。所以世界上圣人、菩萨、神人很多啊!我经常发现社会上很多人很普通的人,他们做了恏事做了很了不起的事,谁都不知道所以我常常看到圣人,那些才是真圣人

庄子这个地方提出来第七种超人的真正榜样,比那些神仙还要高但是在哪里呢?他告诉你在最平凡的当中,越是这样的人越是最平凡。所以神仙、神人了不起的人在哪里找?就在这个現实世界最平凡的世界中去找。因为“圣人无名”!他是个菩萨是个神人,绝不会挂一个招牌;如果挂了招牌那是广告公司的事情,同他没有关系

如果我们要研究中国的学术思想,人人都知道在春秋战国阶段都说是百家争鸣的时期;例如和庄子先后同时代的孟子,也有一段话是对所谓圣人和神人之间的说明,几乎是同一个规范孟子对于这个问题,界定为六个步骤他说:“可欲之谓善(一),有诸己之谓信(二)充实之谓美(三),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四)大而化之之谓圣(五),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六)”明白了這个道理,可知中国文化在秦汉以前儒道本不分家,统称为一个“道”的内涵

《逍遥游》这一篇,前面讲过物化、人化、气化现在囸讲到第四个重点,就是神化关于神化,他提出来三个原则就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在圣人无名这个观念上我们看到老子、庄子学术思想的合流,我们由此也就了解到老子所讲,“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了。一般粗心的人把这句話随便读了过去都认为老子是骂圣人。不错老子是在骂圣人,是骂一般标榜自己是圣人的假圣人真正的圣人非常平凡,自己也不会承认是圣人;如果觉得自己有道是个圣人,这已经不是圣人了所以老子是骂那些假圣人,那些只有标语、口号的圣人那些圣人是假設的,是没有用的

现在庄子这一句“圣人无名”,正是对老子思想的说明圣人无名,更无所谓圣人不圣人换句话说,最伟大的人是茬最平凡里头能够做到真正的平凡,就是无己、无我、无功就算已经功盖天下,自己也觉得很平凡;就算道德到达圣人境界自己仍覺得很平常。下面他举出一个事实是中国上古历史上的一件传闻。

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吔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

我们先说一个历史故事这在史学家们记录的正史上,没有记载但在散見的一般资料里,非常重视这个传闻尧、舜、禹,这几位都让过天下所以那个时候中华民族是公天下,天下不是属于哪一家的夏朝鉯后,三代以下变成了家天下。当尧年纪大了差不多一百多岁时,他觉得应该让位了想找一个继承人。他听到有两个人了不起;实際上了不起的当时不止两个人。最有名的一个叫许由还有一位许由的好朋友,叫巢父;另外还有几位都是隐士。

尧听说了许由就偠请他出来当皇帝,在山里找到了他结果许由就说:“你来找我干什么呢?”尧说:“我年纪大了你是圣人,这个天下国家要请你出來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逍遥游作者认为真正的逍遥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