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的《魏晋风度 易中天》中,乐广与客人论指不至的这一段如何理解?

给下面一段文字加上标点

时帝姊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凊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宋弘传》)

第一步,反复通读先抓住主要之点,如文中说的是什么人办的是什么事,采用的是什么方式取得了什么结果等。

看人物文中提到的人物有湖阳公主(有“帝姊”),帝(刘秀)宋公弘(因有“弘曰”,可断定是一个人)这样可断定文中共提到三个人。

再看事件综观全文,说的是湖阳公主死了丈夫(新寡)帝要为她物色一个丈夫。

看辦事的方式帝“微观其意”,是想了解女方的意向;后来帝又询问宋弘是要了解男方的态度。

看事情的结果最后帝曰:“事不谐矣。”“谐”是成功的意思可知这件事没有成功。

这样就基本上了解了本文的大意,便可断句了

第二步,要确定词的句中意义、注意語序、分析句式

反复研究词语是属上还是属下,是句还是读“湖阳……其意”之间,“湖阳公主”是专名其间决不能断;“湖阳公主新寡”有主有谓,叙一事是主谓句,应当断;“朝臣”是“论”的宾语当属上;不能做“观”的主语,决不能属下;至“其意”处一事已叙完,应断为“句”其它为“读”。

文中“方且图之”的“之”是属上还是属下?按现代汉语习惯容易把“之”和“后”連起来读。但这里“之”是“图”的宾语一定要属上,不能属下与“后”连用

第三步,找出整齐对称的上下句

这可供我们断句时参栲。如帝引用的谚语应断作“贵易交,富易妻”不能断为“贵易交富”,而使“易妻”属下这里的“易”是更换的意思,不是“容噫”的“易”又如“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也当根据这一点断为“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不能斷为“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第四步找到对话的标志。

文中的“主曰”“帝曰”“弘曰”“谚言”等但这时要紸意“曰”后的文字到什么地方为止。如“谚言”后的文字只能是“贵易交,富易妻”六字“人情乎”是帝的问话,不是谚语因而“乎”后加双引号,六字谚语加单引号

文中的“方且图之”的“之”,“人情乎”的“乎”“事不谐矣”的“矣”,都可作断句时的參考

  这样得出如下句读:

时帝姊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糖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魏晋风度 易中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