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为知己全文阅读者荣,不应沦为裙下之鬼,士为兴己活

这是要首答的节奏啊。初三的时候复习数学,可以清楚的说出来现在做的复习题我以前做过,在哪本书的第几页。见过的人长什么样叫什么,还没忘记过。大学同学的手机号全部背得出来,上课考勤点名,完全不用考勤表。我觉得记忆力算好了吧,可是马勒戈壁,我是个路痴啊卧槽!!&br&&br&&br&&br&体验的话,考试之前复习效率高,临时抱佛脚成绩超过了好多学霸。&br&&br&大一的时候辩论赛,比赛前一夜,会召集几个人针对明天的辩题模拟辩论,讨论如何应对各种问题,完全不用做笔记。然后默默的拿到了学校辩论赛的冠军。这里吐槽一下,奖品不是奖杯,是塔马一个保温杯一张奖状和一人一箱加多宝卧槽,敢不敢再傻逼点。。。&br&&br&&br&其实我自认为还是有一些可以提高记忆力的好方法的,赞多的话写出来分享下。&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并不是吊大家胃口,我只是一只苦逼大学狗,也得上课不是。&br&&br&&br&首先给大家信心,记忆力完全是可以自我训练出来的。&br&&br&关于方法,且听我讲讲我的小学。&br&小学的时候丢三落四,花样忘记带作业,花样忘记用过的东西放在了哪里,总之就是鱼的记忆。小时候总是被同学嘲笑粗心大意,被父母指责,还要被老师说。&br&&br&我并不是粗心大意,真的是塔马记不住事情啊卧槽。&br&&br&革命性的改变是在我四年级的时候。&br&&br&当时学校发了一本小书,优秀古诗词精选。当年真的是无聊吧,不知道为什么就和所谓的“别人家的孩子”比背这本书,看谁背的多背的快。那货爸爸是个语文老师啊,理所当然,被碾压了。还他妈冷嘲热讽我啊卧槽。小学的孩子什么样大家都懂。 大家全他妈来笑话我,当年脆弱的自尊啊。委屈你了。当时决定有朝一日,我要让那些嘲笑我的讽刺我的人全部跪下来仰望我(当年并不能懂这么多,当年只是觉得不服) 从那以后就很少和旁边的朋友交流了,因为我记仇!!!&br&&br&然后嘞我就天天六点钟起床背书, 然后在家里放了一块小黑板天天背写古诗词 。两三个月之后,我就能把200首古诗词全部 背写下来了。期间每天晚上八点开始写日记,给自己的规定是九点上床睡觉。但是小学生的日记能写多少东西呢,所以写完日记以后到九点睡觉这段时间,是无聊的是寂寞的,是没事干的,又不想睡觉,干什么呢,只能把最近发生的事,看到的事,非学习上的事,回忆梳理,想来想去,自己的心里就会对每件事情有自己的看法自己的疑问,有时候还能想起来一些自己当时做的不好的一些事怎么做能更好一些,或者想起来自己之前找不着的东西放在哪里了。一来二去 ,初中了。&br&&br&写日记回忆总结已经变成了习惯,莫名其妙的发现自己的记忆力并不差还好像出奇的好,经常被一个特别漂亮的女孩(现女朋友)夸记性真好 ,我现在还能回忆起她夸我时候的场景,真的是她的眼睛会发光,流光溢彩,让我的虚荣心蹭蹭蹭的膨胀。从那以后就很有意识的记住自己能记住的所有东西。&br&&br&但是记性好怎么显摆呢,也就好好学习最直接了吧。 &br&&br&然后数理化历史生物习惯满分(这个和记忆力没什么关系,对,就是因为我好好学习来着)。&br&&br&&br&&br&&br&&br&这时候大家心里一定已经开始骂我了吧,切,说来说去并没有什么卵用。&br&&br&这你就错了。&br&&br&干货就得留在最后讲。&br&&br&初中放假的时候花样无聊,自己就老在想,人能记的住东西到底是个什么原理。现在想想,要是大学报志愿的时候选个什么哲学系,是不是早就走上人生的巅峰了。 &br&&br&扯远了,接下来再讲一句废话,直播剁屌。&br&&br&想来想去,还是没想明白,但是却让我研究出一套用来记忆的方法。&br&&br&&br&&br&来来来大家跟着我一起回想,回想留在记忆深处因为自己感受特别深刻从而留在内心里的一句话,想到了没? 重点来了,努力回想当时看见这句话是自己的心理状态,好好感受这种感觉。&br&&br&对,就是你心里称赞你看到的这句话好有道理或者这句话好美的前一瞬间的那种感觉。 记住,是称赞感叹前一瞬间的感觉。&br&&br&没找着的话说明咱俩没有缘分。 &br&&br&感觉找到了的话,保持这个感觉和心里状态。&br&&br&然后让我们给这个保持这个感觉的状态起个名,就叫他高能状态。&br&&br&好继续,保持住这个感觉,拿起来书,报纸,名片,打开电话本,反正能让你背的东西,开始一字一句的念,不要念太多,两三句话,一定慢,不要急。&br&&br&然后闭眼,想想刚才念的那几句话,看看记住了没。&br&应该是记住了的,然后重复上边的步骤,往后背。记住了之后,再重复,再往后。&br&&br&然后你会发现, 前边记住的好像又忘了,很正常,从头开始,再来一次。然后你会发现 前边的只能隐隐约约记得住。对,没错,去干别的,去想别的事情过一会再回忆,刚才背的东西。能不能想的起来?&br&&br&估计是有点悬,莫慌,慢慢练习,你的记忆力真的会提升的特别快。&br&&br&&br&其实高中的时候我就想明白了,这其实是一种让自己注意力高度集中的一种方法 ,只是我用来记东西罢了。&br&这种我所谓的高能状态,还可以帮助大家快速睡眠。&br&&br&相信大家都有胡思乱想然后慢慢睡着的经历,对,方法类似,抓自己睡着前一瞬间的感觉,记住。&br&以后想要 快速睡眠就努力的回忆模拟当自己抓到的这种感觉,我个人觉得是异常的实用。&br&5&br&好了,方法就是如此。背东西这方面找不着感觉的话,可以先从睡觉方面学习下怎么抓感觉。&br&&br&&br&我的方法就是这样了。没帮助到大家的话,还是很愧疚的。&br&&br&以上。&br&&br&收藏之前点个赞让我满足下行不行?&br&&br&==================================================&br&&br&&br&聊天收费,千字五元。照片或唱歌亦可。欢迎私信试用。&br&&br&&br&==================================================&br&&br&&br&秀恩爱死的快,真的是不变的真理,心好塞。求美腻妹子安慰。
这是要首答的节奏啊。初三的时候复习数学,可以清楚的说出来现在做的复习题我以前做过,在哪本书的第几页。见过的人长什么样叫什么,还没忘记过。大学同学的手机号全部背得出来,上课考勤点名,完全不用考勤表。我觉得记忆力算好了吧,可是马勒戈壁,我是个…
&p&谢谢题主的邀请。&/p&&br&&p&要扯到民国的“大家闺秀”和“交际花”,真就有那么点分不清了。但其实,大家闺秀感觉是柔风扶百合,而交际花则是艳阳照牡丹;大家闺秀让人想起梧桐细雨晚来风急,交际花则让人想起的是香车宝马酒朋诗侣。我心里标准的民国大家闺秀,是要有点不谙世事的纯真的,还得要有点娇滴滴的任性,再要加点不屑于世界变迁的骄傲,最后,还得有点因为娇生惯养而对自己十分看重和珍爱那股子劲儿,才行。&/p&&p&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大家闺秀必然是出身名门教养良好,而交际花则未必了,在十里洋场上,长得美、放得开、有点儿情怀又能豁得出去的奇女子里,被称为交际花的,三六九等人物都有。&/p&&br&&p&但是,常常的,大家闺秀和交际花是有交集的,就好比民国著名交际花“南唐北陆”唐瑛和陆小曼,又岂能说她俩不是鼎鼎有名的大家闺秀?所以这个“大家闺秀”范围也是大了去了。但若要说首先想到的数一数二的民国大家闺秀,我第一反应,便是永安郭氏家族的四小姐郭婉莹以及孔家大小姐孔令仪这两个形成鲜明对比的人物。其实赵四小姐赵一荻也是我拒绝称之为交际花的一名标准白富美,但是,不知为何,她和我心里的大家闺秀,总是有点距离,可能是因为多了点儿刚烈就把那个“闺秀”的感觉给冲淡了。&/p&&br&&p&孔令仪绝对是一个从30年代延续到90年代的传奇,这主要源于她的身世和她那对传奇而折腾的父母---孔祥熙和宋霭龄。&/p&&br&&p&孔令仪是孔宋二人最疼爱的女儿,也是她的姨妈宋美龄喜爱的侄女儿,她集娇宠于一生,一辈子都没有吃过一丁点苦头,幼年时期被父母捧在手心,到了少女时期又被巴巴的送到身世低自己不知道多少个档次的丈夫----陈继恩手里。就因为她钟意这个男人,孔祥熙为了让这穷男人配得上他,二话不说把他任命为国民党中央银行业务局副局长,还给派到美国去。这要是放在今天,意思就是,白富美嫁了凤凰男,凤凰男不用入赘不说,岳父大人还帮忙投资,可见孔令仪在家里被宝贝得是怎么样了。&/p&&br&&p&孔令仪是在山西出生的,这位大家闺秀在山西的家光是花园就有12亩。要学英文,学法文,学钢琴,学骑马,学得会学不会那是其次的事,要紧的是,各种能想象到的大家闺秀得会的东西,都得学。她从小就随家人出国四处旅行,见多识广;家里出入皆人物,形形色色达官贵人她不知道见了多少;甚至她在南京读中学的时期,是直接住在蒋介石宋美龄的公馆里的,到十二岁她就已经为蒋介石和宋美龄的婚礼做了小女伴,可以想象她的眼界是非常宽广的。&/p&&br&&p&但是这位女士是个真正的奇葩。按理说这样一个世家出生又受尽熏陶的女人,总该有想法有追求有理想吧,孔令仪女士没有的。大约是因为人生中样样好的都伸手就能拥有,而且在抗战结束以后孔令仪就移居美国纽约,此后国内的种种大事均与她没什么关系,什么土改文革自然灾害,她一样都没见识过,从没有过任何磨难,这位孔大小姐是个一派天真的女人,吃好用好穿好享受人生就是她最重要的事情。出生豪门让她天然的就懂得,什么样的东西是好的。下午茶、华服、昂贵的化妆品、洋派的新事物,才是她所关心的(据说孔令仪终生都保留着喝下午茶和穿旗袍这两样习惯)。她想要的就要伸手去拿。孔令仪的第二任丈夫空军上校武官黄雄盛在与她相识的时候,是有家室有子女的,她想尽办法出力出钱让他离了婚后又嫁给了他,大小姐的天真做派可见一斑。&/p&&br&&p&在宋美龄去世之后,已经高龄的孔令仪做主把她生前居住过的房屋和使用过的一些器具拿出来拍卖,结果在国外的华人界以及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纷纷指责她不懂对传承、对珍贵历史的保护,然而,孔大小姐不屑一顾:那都是我们不要了的东西,我们要的早收起来了,你们有什么好心疼的?&/p&&br&&p&看吧,这便是一生被呵护疼爱、高高在上的大家闺秀对世事的不屑。&/p&&br&&br&&p&反观永安百货郭家郭四小姐郭婉莹,则是个另一类型了。她是那种,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和境地里面,都让人能尊称一声“四小姐”的女人。&/p&&p&因为郭婉莹英文名叫Daisy,所以也被人称为黛西小姐。黛西小姐是一个矛盾体。她是出生在悉尼的,一辈子都英文比法文好,法文比中文好,但是她却一辈子都没有读过任何洋派学校(连大学居然都是燕京大学),一辈子也都只穿中式衣服、梳中国发髻。与孔令仪一样,虽然黛西小姐也接受了高等教育,甚至由于在燕京大学读书,她比孔令仪更亲密的接触了“革命的火焰”,但是她对什么时政什么运动,一窍不通,也毫无半点兴趣。她热爱时尚,追求时髦,自己设计或改良衣服,学开汽车,学习骑马,学习打猎射击,她没有任何野心,做一切都是凭借兴趣。这种无野心的淡然,是自出生就享有的优渥生活所赋予的:她根本不稀罕这一切,因为她生来就拥有;她看轻这一切,因为这根本就是她血液的一部分。我觉得这个是大家闺秀的真谛所在。这完全不同于那些处心积虑也要步步高升的女性,她们即便嫁给富豪也成不了这样的一个大家闺秀,后天的刻意改变,也给不了这种淡然。&/p&&br&&p&黛西小姐的一生是坎坷到底的,与孔令仪平安顺遂的人生完全是两码事,《上海的金枝玉叶》里面几句话就总结了她起伏的人生:“解放拿去了她的生活方式,反右拿去了她的丈夫,四清拿去了她正常人的生活,文化大革命拿去了她的房子和家里几乎所有的东西,以及她的家庭。”但是她的淡然,让她面对各种批斗、扫厕所、被剃头、被游街,也都能昂着下巴;这种淡然让她尊重自己,把自己看得很重,并绝不因为外界的欺辱就看轻自己。这是她能坦然面对各种苦难,并且保持优雅的重点。&/p&&br&&p&黛西小姐的全家,包括她的一儿一女都移民美国了,就剩下她一个人留在了上海,一生她都坚持工作,并且以能够养活自己为荣,她做英文教师做英文秘书做翻译,等等等等,甚至还自己争取到了退休金……《上海的风花雪月》里面,作者陈丹燕去拜访她,发现她保持着良好的体态,保持着穿中式服装的爱好,保持着用刀叉吃下午茶的习惯(和孔令仪真像),甚至还是中文和上海话说一说就要忍不住冒出英文来。陈丹燕在书里写道:“在她和你说话的时候,说到什么有趣的事情,她会扬起手来轻轻打你的手臂一下,非常爱娇。”我特别喜欢这段描写,一个到了迟暮之年,却依然优雅可爱、依然有着少女之心的老太太的形象跃然纸上,真是让人忍不住喜欢她。&/p&&br&&p&最最难能可贵的是,黛西小姐从来不把自己的任何苦难挂在嘴上,她在接受外媒采访时候,媒体希望她多讲讲自己在文革时期承受的苦难,她却绝口不提,因为“反复抱怨是非常不优雅的行为”,也不想让别人可怜自己,她认为自己是值得尊重的,是很美好的。“不抱怨”和“不炫耀”是两种非常非常珍贵的品质,实在是让人佩服之极。这样的女士,才是真真正正的“大家闺秀”。&/p&&br&&p&居然絮絮叨叨写了这么多……写得差不多了才看到答主在描述里写着“请从衣,食,住,行等方面阐述一下,谢谢~”,发现自己可能有点儿答偏题了。无奈实在打字打得有点儿累了也还有工作要做……空了再给答主补充。最后补充一张黛西小姐最最出名的超级美丽的婚纱照,说明咱也是顺应知乎潮流图文并茂嘛……&/p&&img src=&/ecb05edcbfe6c2e42bb9f52_b.jpg& data-rawheight=&536& data-rawwidth=&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ecb05edcbfe6c2e42bb9f52_r.jpg&&&p&====================================================================&/p&&p&关注我的公众号就对了!(元气的挥手)&/p&&p&&a href=&///?target=http%3A///r/YD9geLzE5uGZrfgb92py&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r/YD9geLz&/span&&span class=&invisible&&E5uGZrfgb92py&/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二维码自动识别)&/p&
谢谢题主的邀请。 要扯到民国的“大家闺秀”和“交际花”,真就有那么点分不清了。但其实,大家闺秀感觉是柔风扶百合,而交际花则是艳阳照牡丹;大家闺秀让人想起梧桐细雨晚来风急,交际花则让人想起的是香车宝马酒朋诗侣。我心里标准的民国大家闺秀,是要…
今天你回家,告诉我同桌又把你新买的书皮撕开,故意的,嗯,这是他第三次触犯你的私人财产了。我问你,是否有尝试过什么方法去阻止他?你点点头,说还告诉过老师了,但是第二次道歉之后,他依旧干了这种事。&br&&br&我点点头笑着说,“嗯,你明天去教室先不要急着坐下,把书包放在老师桌子上,然后你进去把他书包从教室丢出去。”&br&&br&第二天回家了,我看着你,似乎还是闷闷不乐,我问你怎么了,你低头告诉我,说你真丢出去了,你觉得好解气,但是那个人哭了,你心里觉得内疚,觉得难过,我看着你,摸摸你的头表示安慰。&br&&br&我理解你,毕竟你从小就被教育做人要善良,要安分守已,切莫主动欺负他人。做好人是应该的,只是,做个好人的前提是,不要做没底线的好人。&br&&br&你今年9岁,但是你终究要长大,一个人以自己的姿态去面对这个世界。&br&&br&例如有一天,你在公交车上拖着受伤的腿,一拐一拐地,终于找到一个座位,突然一个刚刚上车的老人指着你大骂三字经,说你没教养没家教看到老人不让座,你会怎么做?低头羞愧的走开?默默接受这一切?&br&&br&例如你大学住校,宿舍的人从来不打扫卫生,每次都弄的乱七八糟只有你自己默默在打扫,借你的钱从来不还,然后考试的时候还让你配合作弊,嗯,你拒绝?他们说你小气,说你不合群,独立你。嗯?你该为了他们去改变自己,该为自己的行为感到难过?&br&&br&又或者你毕业实习了,你的老油条同事把所有的杂活都丢给你,自己准时开溜。让你独自一人干到凌晨然后第二天他笑嘻嘻地对你说,你真是个好人啊,你还要微笑着高举烂好人的旗帜?&br&&br&那是不是,这样你就是个好人了?&br&&br&嗯,如果是,那你千万不要去做什么好人!&br&&br&当你接触这个社会越来越多的人,你会发现,这个世界有很多人是蹬鼻子上脸的,他们会一面笑嘻嘻的对着你说你真是个好人,一边把所有不该是你承受的东西丢给你,拜托你,勉强你。你一旦接受了,他们则会变本加厉,不是所有人都这样,但是用在这个社会某一类人身上,绝对再符合不过了。&br&&br&&br&你的同桌破坏你的东西,你警告了,仍旧一而再再而三触犯你的利益,那么这种人势必要以其人之道还之,将来你的人生还会遇到那个不讲理对公交车老婆婆,那些奇葩的舍友,那个心机的老油条同事。我为什么希望你今天要去拒绝,去反抗,是因为我希望你以后能成为一个有原则有底线的人,独立去分析判断一些事情,当然,这一切要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去进行。&br&&br&&b&要记住,一个不懂拒绝的人不会长大,一个没有原则的好人只会沦为他人眼里的笑柄。&/b&&br&&br&这个世界已经有太多血淋淋的例子,真实地发生在我们的身边。&br&不忍心拒绝好友去替考,丢了自己的保送名额。&br&为了朋友的赌资而借出了多年的储蓄,最终人财俩散,朋友反目无情。&br&为了丈夫戒毒,尝试毒品,而最终自己也成为了吸毒分子,最终双双走向了死亡。&br&&br&你说这是好人还是愚蠢?是善良还是天真?&br&&b&你要知道,好人和蠢人往往只是一线之隔,中间隔了个:原则。&/b&&br&&b&
善良和残忍往往也只是一纸之隔,中间隔了个:无知。&/b&&br&&br&&br&&br&我为什么要你今天去丢了你同桌的那个书包,那是我希望懂得一件事:无底线的容忍和邪恶往往是无区别的,我不希望你在将来的某天,为了所谓的合群,去加入那群嘲笑班上大胖子女生的男生行列当中,我更不希望有天你为了所谓的合群,做着无谓的事情浪费了大好的时光,去迎合别人低级的趣味,让自己委曲求全。&br&&br&每个人都有从众的心理,怕被这个集体抛弃,但是你要知道,当你在一个群体里面格格不入的时候,很多时候不一定是你自身的问题,这个社会很多人病了,感染性的,普遍性的。曾经有个大你很多的姐姐私信问我,说她为了融入大学宿舍的群体,跟着她们喝酒,熬夜,狂补韩剧,怕被他人嘲笑遗弃,但是整整一年过了,她发现离自己所希望的自己越来越远,后来我鼓励她,去寻找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三年后的今天,她在英国进修法律硕士,她离开的那天在朋友圈发了这么一句话:我曾经勉强自己去融入一个不属于我的世界,那时的我以为随着人群笑,我就真的感受到了喜悦,我以为我随着人群哭,我就会真的感动自己,而这一切只不过是一个人自导自演罢了。当有一天我真正走在属于自己的道路上,那一帮能让我发自内心微笑的朋友,便相遇了。&br&&br&做个好人,是需要智慧和思考的,是一辈子都在修行的事,又怎会那会那么简单。&br&&br&微信公众号:先生不二(微信公众号:xiansheng7722 ) &br&微博:不二之先生&br&&br&转载需要私信,否则将采取维权!~&br&&br&怎么样带孩子才不会扼杀孩子的想象和创造力?&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question/4773&/span&&span class=&invisible&&3371/answer/&/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br&&br&&b&————————-——-——-&/b&&br&&b&这篇文章时写给作为父母的你们看的,如何在生活中用简单透明能接受的方法告诉你们的孩子,这是你们需要做的。&/b&
今天你回家,告诉我同桌又把你新买的书皮撕开,故意的,嗯,这是他第三次触犯你的私人财产了。我问你,是否有尝试过什么方法去阻止他?你点点头,说还告诉过老师了,但是第二次道歉之后,他依旧干了这种事。 我点点头笑着说,“嗯,你明天去教室先不要急着…
有!!!!!!!!!!!(以下6个部分,都是关于婴幼儿的)&br&&br&&strong&PART.2
学步车其实会害了婴儿&/strong&&br&&br&现在的一些搞推销的会给你说:买这个(学步车)送小宝宝最好,这是升级版,跟以前的不一样,有科学依据的,小朋友在这个升级版的学步车上走路不仅不会摔倒,学走路学的快,而且还不会像以前的学步车一样盘腿BLABLABLA(省下几千字)&br&&br&然而,事实是:&br&&br&学步车表面上看,能够让孩子尽快学会行走,父母也省了很多功夫,但是“&b&没有爬够的孩子,注意力是容易出现问题的”&/b&。过早学习行走,不是一件好事,应该让孩子“爬够”,原因如下,孩子在爬行的时候,&b&他的头是面对地面的,这个时候头、手与地面三者的角度和空间距离,正好是正确的学习&看书坐姿的角度与距离。&/b&孩子爬行的年龄,正好也是很多神经发育的年龄,孩子的爬行有利于孩子神经系统形成链接,利于今后注意力的品质提高。而“爬不够”,容易导致孩子长大后&b&感统失调。&/b&(“感统”是指将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经大脑统合作用,完成对身体外的知觉做出反应。只有经过感觉统合,神经系统的不同部分才能协调整体作用使个体与环境顺利接触;没有感觉统合,大脑和身体就不能协调发展。——此概念来自百度百科,原谅我懒得去翻参考文献,不好意思)越来越多的爷爷奶奶和家长会因为担心地下脏,看到孩子在地上爬,一把帮孩子抱起来并心疼的喊“哎呀乖乖~地上那么脏!”,而不让孩子在地上爬,要不天天抱着,要不就用学步车,其实并不好。而且过早的学习行走,容易让孩子脚部骨骼畸形发育,成(X型腿还是O型腿囧。我忘记了具体是哪个,好像是O型腿)&br&&br&&a href=&///?target=http%3A///0070423.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学步车危害大?用还是不用?&i class=&icon-external&&&/i&&/a&(附上有关链接)&br&&a href=&///?target=http%3A///link%3Furl%3DnYmeYyQi4TzIFkIt90qCLBE4KV_6-Ba9gVeiWWPwwCa-ut-iiE6TJgtY_MnFl57SdJL30o9lPFj0JS5hSwkV9K%233&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学步车_百度百科&i class=&icon-external&&&/i&&/a&(附上相关链接)&br&&br&&br&&br&PART.3 婴儿用的勺子&br&&br&上个年代的孩子,在吃饭的时候,用的勺子基本都是钢勺,那个时候的孩子吃饭,总是容易戳伤自己的脸。而现在,有了貌似更安全的橡胶勺子,这样孩子怎么戳都不会戳伤自己。&br&这里单单说一下钢勺的其中一个作用:钢勺戳伤孩子之后,有一个作用是源自于的&strong&痛觉&/strong&:&b&因为疼痛,让孩子在吃饭过程中会不断地调整自己的位置,逐渐到精准无误的将食物送到自己的嘴巴里面,而这个逐渐精准和不断尝试调整位置的过程,其实大大地利于孩子神经系统发育&/b&,而那个年龄,也正是孩子神经系统发育很关键的时期。&br&&br&到1 岁半左右,婴儿能够按照一定目的,进行有意识的尝试错误,改进手段的动作以解决新的问题(李红,2003)。而痛觉引发的就是这样的一种尝试错误之后的不断调整。&br&儿童对物体的抓握(勺子),通过反复的尝试与失败提醒(痛觉),儿童在抓握摆弄物体时,够不够得着,这样的实践经验是他们理解近&strong&距离空间&/strong&,发展空间知觉的基本条件。在摆弄物体中,反复同一动作总是引起同样效果,这就使儿童获得关于实际动作跟直接效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的认识。这种因果关系的认识使儿童对自己的行动后果产生预见性。&br&&br&&br&&br&PART.4 玩具&br&&br&下图婴儿玩具是干嘛的?&br&&br&&img src=&/bd9fcec8e9d602f195e3fc573daf96cd_b.png& data-rawheight=&271& data-rawwidth=&28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86&&&br&&br&我们成年人会觉得这些玩具是干嘛的,感觉好无聊……&br&这个玩具你会发现,有很多种“抓”的方式。而婴儿手部神经发展最开始是&strong&只能握、抓这些动作(手指只能并用,不能分工)——然后随着细微神经发育,手指分化,能够形成更精细的抓握动作。&/strong&&br&所以这个看似无聊的玩具,其实是遵循婴儿手部神经发展规律,促进他们通过大圈、小圈、各种方式的抓握,促进baby们的&strong&手指分化&/strong&。所以这些玩具其实对婴儿的大脑发育是非常好的。&br&&br&下面这个玩具也是同理,通过多种孔,让婴儿可以随便抓握,以多种方式抓握,不断以各个方式尝试抓握,来达到促进细微神经发育,进而促进大脑发育,帮助婴儿五指分化。&br&&img src=&/9eace0eb03e_b.png& data-rawheight=&173& data-rawwidth=&20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9&&&br&如果你的孩子拿到这个玩具在&strong&咬&/strong&,是因为:&br&&img src=&/ca_b.jpg& data-rawheight=&3264& data-rawwidth=&2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448& data-original=&/ca_r.jpg&&&br&这是他认识世界的方式(《发展心理学》第八版,谢弗,邹泓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br&&br&&br&&img src=&/70a363ff5fe288e0c671_b.png& data-rawheight=&143& data-rawwidth=&7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67& data-original=&/70a363ff5fe288e0c671_r.png&&&br&&br&&br&咬——抓握等方式,对儿童的自我概念、空间概念的训练都非常有帮助,就像评论区一位妈妈留言说的那样:现在很多大人看起来很无聊的玩具,其实都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孩子很感兴趣,而且对孩子发育也很有帮助。&br&所以在婴儿早期的时候,有意注意婴儿的咬、抓握方式、五指分化,对孩子帮助非常大。&br&&br&PART.5 婴儿的原始反射&br&&br&&img src=&/741db4585ced4bd537b42d4c588035ed_b.jpg& data-rawheight=&2448& data-rawwidth=&32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741db4585ced4bd537b42d4c588035ed_r.jpg&&&br&&br&&br&&br&&br&正常情况下,这些原始的条件反射在几个月内会小时,因为它们受&strong&大脑低级“皮下层”区域控制&/strong&,一旦&strong&高级中枢皮层成熟,并开始控制自主行为&/strong&,&strong&皮层中枢就会失去控制作用&/strong&。许多原始反射对婴儿好像没什么作用,但是对发展心理学家而言,它们是重要的&strong&诊断指标&/strong&(stirniman&stirniman,1940)。如果婴儿出生时缺少这些反射,或者这些反射持续的时间过长,就可以据此诊断婴儿的神经系统可能出现了某些病变。总而言之,一些反射的出现和消失是婴儿神经系统发育正常的证明。&br&&br&&br&PART.6 婴儿的客体永存性&br&&br&&strong&客体永存性:即使看不到人和物体,也能意识到他们存在。&/strong&&br&&br&例如,七个月大的宝宝还没有形成客体永存性的概念,母亲给宝宝做鬼脸,宝宝KIKIKI地笑。母亲用手把自己的脸捂住,宝宝就会以为妈妈不见了。然后妈妈把手打开,宝宝又会“KIKIKI”地笑。&br&相信这个画面我们在生活中常常看见,就是父母捂住自己的脸,然后又打开,宝宝会笑的特别开心,因为它们还没有形成客体永存性,所以在他们的世界里,也许觉得面前的一切好神奇。&br&特别可爱吧?&br&&br&&br&&br&——————————————————————————————————————————&br&【&strong&文献&解释部分&/strong&】——6.11更新&br&&br&&br&PART.2 学步车部分的文献与研究解释&br&关于相关研究:&br&陶沙、董奇等对爬行经验在婴儿迂回行为和客体永久性方面的作用作了详细的研究。迂回行为是指个体在面临空间障碍,不能直接达到目的的情况下,换用间接途径达成既定目的。绕过障碍物取得物体就是一种典型的迂回行为。他们将8~11 个月的婴儿分为会爬和不会爬的两组,完成同一项测查任务;将婴儿感兴趣的玩具放置在透明有机玻璃下的中心区域,婴儿能从透明的盒子顶面看到玩具,但不能从盒子顶面直接够到玩具。而想要够取玩具就必须采取迂回行为,从正对着他但不能直接看到的开口够取盖在盒子下的小玩具。实验结果表明,会爬的婴儿在迂回任务中表现得比不会爬的婴儿更出色。研究者认为,爬行动作的获得与婴儿迂回行为的发展可能有功能上的联系,即爬行通过向婴儿提供大量的相关经验,从而促进婴儿迂回行为的发展。客体永久性指主体对客体存在与否的认识不依赖于直接感知,而形成了有关客体存在的稳定内部认识。作为婴儿认知与情绪发展的基础,客体永久性是婴儿期心理发展的最重要的成就之一。&br&&br&&strong&&em&【1】董奇,陶沙,曾琦,J J Campos. 论动作在个体发展早期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版), 1997, (4):48~55&/em&&/strong&&br&&br&这里补充的是爬不够的孩子在除了注意力的以外的地方可能有的不足。&br&这里会有部分知友说:&u&那么我小时候没有爬,直接学的走,你是不是说我注意力不如别人咯?&/u&&br&&strong&解释:&/strong&第一,我们知道心理学是研究的统计学中的大概率事件,就是普遍性,除了文化心理学,其他心理学的研究很难规避&strong&个体差异&/strong&这一点;第二,&strong&同一个结果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strong&,也许没有爬够,但是在其他与注意力有关的因素,您完成的非常好,所以您的注意力并没有出现很大的问题。&br&&br&有知乎网友可能会说:学步车是时代进步的象征,我凭什么不用。&br&&strong&解释:&/strong&科技带来的东西未必就一定是好的,例如塑料袋。无论科技创造出了多少东西,&strong&使用科技产物的原则应该是尊重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strong&(遵循人发展的基本规律)。学步车当然可以用,在附录的两个网络链接也说的很清楚了,不能急功近利,不能用的过早。&br&反正题主我以后肯定不会让我侄儿侄女们用学步车的,如果有知友说:我不信~我不信~我就不信你说的这些!我就要让我孩子使用高科技!用!学!步!车!&br&我只能说:好哒~(毕竟我怂,你非要用,难道我还要和你撕逼么?)&br&&br&相关研究:&br&在一项研究中,研究者对比了不会爬、不会爬但使用学步车、手膝爬的 3 组8.5 个月的婴儿客体永久性发展水平。发现不会爬但使用学步车的婴儿和手膝爬行婴儿的发展水平高于不会爬的婴儿,其中尤以爬行经验在9 周以上的婴儿表现最佳。这一研究结果说明,爬行等运动经验与客体永久性水平的关系不仅仅来自成熟对二者的制约。爬行等运动经验对婴儿客体永久性的发展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另外,研究者们以发展落后的特殊婴儿作为对象的研究发现,爬行与其客体永久性的发展具有因果关系(董齐等,1994)。对患有脊柱裂的运动残疾婴儿客体永久性发展的研究表明,在会爬之前(约12 个月),其客体永久性的水平很低;然而,在学会爬行的6 周内,他们的客体永久性达到比以前高得多的水平。对爬行动作滞后到13 个月才出现的婴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没有一定运动经验,即1 岁内婴儿的表现并不一定随其年龄增长而提高。&br&从这些研究我们可以看出&strong&爬行经验对儿童认知发展确有重要作用&/strong&。&br&Lepecq 等发现早期认知发展来自于感知觉,并且由于儿童动作发展不成熟,早期的认知发展是基于感知觉能力的[7]。Bertenthal 等也证实了动作与知觉的交互作用。Mark A.等发现丰富的视觉信息(光线、颜色)与自由的身体移动可以提高儿童搜索目标的成绩。Yan.Jin H.等总结了19 次研究,被试包括了年龄为4 到144 个月的1029 个儿童(男510,女519),发现年龄越大,动作对空间搜索行为的影响越大;动作状态、搜索模式、动作帮助、测验条件和测验信度都是空间搜索行为的影响因素,并且对儿童进行动作训练可以显著地提高儿童的空间搜索能力;结果表明儿童的动作经验是空间搜索行为的影响因素。Eppler 等研究发现当物体的听觉和视觉信息能指导婴儿的行为时,婴儿会增加对这些信息的注意。婴儿通过爬行获得了自由移动的能力,并获得大量经验信息,这些信息促进了感知觉的发展,从而提高了儿童的认知能力。Siegel 等的研究发现婴儿助行器敝大于利。这是因为婴儿助行器减少了儿童爬行的机会,也就减少了儿童本应获得的经验,从而影响了认知能力的发展。&strong&可以说,儿童通过爬行获得了运动经验,促进了感知觉的发展,影响了认知能力的发展。&/strong&&br&&br&&strong&&em&【1】Yan Jin H, Thomas, Jerry R, Downing, John H. Locomotion improves children’s spatial search: A meta-analytic review. Perceptual &Motor Skills ,): 67~82&br&【2】 Eppler, Marion A. Development of manipulatory skill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ttention. Infant behavior & Development, ): 391~405&br&【3】Siegel, Andrea C, Burton, Roger V. Effects of baby walkers on motor and mental development in human infants. Journal ofDevelopmental & Behavioral Pediatrics, ):355~361&br&【4】Mark A, Schmuckler, Hannah Y Tsang-Tong. The role of visual and body movement information in infant search.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 499~510&/em&&/strong&&br&&br&关于学步车与婴儿骨骼腿型:&br&【婴儿身体发育特点】&br&婴儿骨骼软骨成分较多,与成人比,其有机物与无机物之比为5: 5,而成人为3: 7,因此其骨骼弹性大而硬度小,易弯曲变形,不易骨折,可塑性强。婴儿关节结构上,关节面软骨较厚,关节囊较薄,关节内外韧带较薄而且松弛,关节周围肌肉细长,故其伸展性和活动范围都大于成人,关节灵活性与柔韧性都易发展,但牢固性差,在外力作用下易脱位。其肌肉发育特点是: 先躯干肌后四肢肌,先屈肌后伸肌,先上肢肌后下肢肌,先大肌肉后小肌肉。另外,婴儿身体头占较大部分,头身比例大约1: 4,颈部肌肉较弱。&br&【学步车对婴儿的危害】&br&婴儿从爬行到直立行走是一个对自身肌肉控制的神经支配过程,由于有学步车的保护作用,婴儿在&br&不能自主控制平衡时,也不会摔倒,&strong&不利于婴儿独立行走的练习和身体肌肉的正常发育&/strong&。欧洲专家曾对190 名婴儿进行调查,&strong&发现102 名使用学步车的婴儿爬行、直立行走的时间普遍比不使用学步车的婴儿晚3 - 4 周。&/strong&&br&&br&&strong&&em&【1】吕春根. 卫生部建议“不使用学步车”童车企业当重视[J]. 玩具世界, 2011,( 10) : 29 - 31.&/em&&/strong&&br&&br&PART.3 吃饭勺子&br&&br&整理一下评论区的疑惑,大概内容如下:&br&所以就是要挨打来让痛觉刺激神经——吐槽版本&br&难道就没有想过为了刺激神经发育而戳伤自己的脸吗——找我原文纰漏版本&br&&br&那么在这里解释:&br&PART3部分,我其实就是以钢勺来介绍一下与婴儿互动中,对婴儿产生的好处,我没有说过让婴儿就是该用钢勺,或者说我没有说婴儿就是要去戳伤自己。囧&br&不过,还是希望正在当父母的知友,或者即将的父母的知友,在给孩子选用餐具的时候,安全性是肯定要考虑的,但是千万不要买太软的勺子,就是戳到一点都没感觉的勺子。&br&有一位评论区的妈妈说的那种就很好,是折中:她的孩子的勺子是头头部分有橡胶,但是戳着会不舒服,只是不会戳伤之类的。&br&其实这种勺子就比较好,因为会有不舒服【这种感觉也会帮助孩子尝试错误调整位置】,但是又保证了大家之前吐槽的安全性的问题。&br&&br&&em&&strong&PART3 参考文献:&br&【1】林崇德. 发展心理学.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6&br&【2】罗伯特.费尔德曼.《发展心理学——人的毕生发展(第六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br&【3】李红,何磊.心理科学进展.).315——320&br&【4】谢弗.《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第八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strong&&br&&br&&br&&/em&&strong&&em&PART.4——6参考文献&br&【1】林崇德. 发展心理学.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6&br&【2】董奇,陶沙,曾琦,J J Campos. 论动作在个体发展早期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版), 1997, (4):48~55&br&【3】李红,何磊.心理科学进展.).315——320&br&【4】罗伯特.费尔德曼.《发展心理学——人的毕生发展(第六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em&&/strong&&br&&br&——————————————————————————————————————————&br&(6.10更新)&br&①先给大家道歉,昨天晚上答题的时候,只是把老师上课讲的然后和自己的笔记整理了一下, 就直接答题了,偷懒没有附上参考文献,所以有很多知乎网友在评论区质疑这篇文章的&u&&strong&可靠性&/strong&&/u&。&br&非常感谢你们的指出!我这几天闲下来了就好好整理一下文献,把&strong&&u&参考文献&/u&&/strong&附上来,感兴趣的知友也可以私聊我,我把文献打包发给你们!&br&②再来就是感谢!一觉起来,真的没有想到有那么多赞!谢谢每一位看完这篇文章的朋友,谢谢你的肯定和欣赏以及点赞。&br&③关于有知友评论说我是马后炮,我觉得你会有这种感觉,可能是源于心理学很多实验都是在&strong&已有现象&/strong&的基础上,展开做实验,然后的结果,分析。所以会给你造成马后炮的感觉吧。&br&④有网友说“&strong&完全不信&/strong&”以及吐槽我在&strong&讲“段子”,&/strong&我想说第一,也可能是我没有附上参考文献,怪&strong&自己没有严谨&/strong&;第二,心理学在国内不够普及的情况下, 容易给别人造成“&strong&我信就有不信就没有&/strong&”的误区,我们国家目前心理学的普及程度远远不够,&strong&反而被一些“心理鸡汤”和“玄学”妖魔化了&/strong&,我也很无奈。&br&⑤有知友说我写的这个感觉有点……不靠谱,哈哈哈。但是这就是实验心理学得出的结论呢,&strong&心理学真的不是大家想的玄学、心灵鸡汤,我们也是要和神经解剖行为实验打交道的&/strong&(好吧,我连参考文献都没录好像没资格说,哈哈哈!)然后在顺便开个小玩笑,这个问题是“&strong&有没有什么一般人不知道的知识&/strong&”,所以可能是大家不知道,以前也没接触过这方面的东西,所以突然看到会觉得我是来搞笑的吧,哈哈!&br&⑥心理学&strong&研究普遍现象&/strong&,当然我们&strong&也重视个体差异,但是更多的时候研究不能体现个体差异&/strong&。所以不再反驳或者一些知友犯了&strong&可得性偏差和幸存者偏差&/strong&然后说的言论了。&br&七:我从头到尾&strong&没有教大家要如何如何&/strong&哦,我只是知识的搬运工,用课堂上老师讲的&strong&借花献佛&/strong&而已。&br&⑧:再为文章中一些不合理的、太绝对化的措辞道歉!非常感谢大家!&br&&br&还有就是关于第一条,我不知道是不是全球都是这样的(为昨天说了不负责的话道歉),我也不知道我们国家是不是因为这个所以才这样的。反正很多老师都不知道为什么要先用铅笔再用钢笔,这好像已经成为了约定俗成的事情了。&br&关于第二条&strong&学步车&/strong&,就要说到&strong&爬&/strong&,说到&strong&感统失调&/strong&。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看现在大城市里面那些干预感统失调、和提高注意力的机构,他们其中一个干预方式就是在一个空间很大的地方,让大家爬三十分钟。大家不要因为“爬”这个字就觉得我在开黄腔啊。&br&第三条勺子的事,其实是从&strong&痛觉&/strong&的相关研究的出来的。&br&第四条玩具,我写这个只是由于上次逛超市有人问我“这些玩具是干嘛的感觉好无聊”,想起了,然后顺带答一下。我不是卖玩具的!不是推销玩具的!我也没有叫大家一定要去买!并且!我和学步车没有仇!&br&&br&最后的最后!&strong&我!真的!非常!害怕!被撕!!!&/strong&哈哈哈。&br&如果你觉得看完了觉得非常不屑一顾,&strong&请口下留情,不要浪费你的时间来和我撕逼&/strong&,因为我不喜欢撕逼,&strong&因为!我!怂!!&/strong&&br&&br&最后的最后的最后,&strong&参考文献正在补充中整理中!&/strong&谢谢大家的指出!&br&&br&再次感谢!!!&br&&br&——————————————————————————————————————————&br&(6.11更新)&br&关于参考文献和对原文当中PART.1——PART.3 不恰当的措辞已修改和完善。&br&一觉起来,已经1800+个赞了,说实话,我想去回答一个问题叫&strong&“自己回答的问题第一次破千是怎样的体验”,我要回答:我!好!方!我很焦虑!&/strong&&br&&br&我之前回答一个问题,看到赞从0慢慢到19我都会很开心很开心,现在这样反而有点受宠若惊。因为最初就是很单纯地发一下自己学到的东西,没想到会这样。同样也是第一次这么多人关注,看到评论区里面说“胡扯”“胡说八道”以及更难听的一些话之类的,其实挺难过的,因为我第一次被点了这么赞,所以难免会在意这些声音。&br&&br&有知友说:你应该马上去找参考文献,而不是在评论区回复“正在找”。&br&这到底是什么逻辑?参考文献是我一下子就能变出来的吗?我不回复“正在找”你要觉得我不负责,我回复了“正在找”你也可以挑刺。我没有找的过程哪来跟你直接翻出文献啊。&br&我觉得有时候部分知友会不会对待别人太苛刻了呢?这样的苛刻真的好吗?毕竟大家没有利益关系和竞争关系,只是一个交流的平台,如果不喜欢,你可以点一下反对或者完全没有帮助啊。如果我说的有问题,你可以比较友善地讨论或者提醒我。(画外音:喂喂喂,说好的不撕呢?题主:一下没忍住囧。。。)&br&&br&同时,要谢谢知友们对我的严谨性的指出,比如因果表述不当和没有附参考文献等,确实我严谨性在第一版本做的不够,谢谢你们的指点和包容以及肯定。&br&&br&然后在这次翻文献中,自己也的确又增长了很多技能。&br&&br&还有要特别特别感谢每一位肯定这篇回答的知友,特别特别感谢鼓励我的知友,还要感谢一些私信关心我的知友,还要感谢我的同学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522e6fbc2982778bfa6eb4f& data-editable=&true& data-tip=&p$b$522e6fbc2982778bfa6eb4f& data-hash=&522e6fbc2982778bfa6eb4f& data-title=&@胡二君& data-hovercard=&p$b$522e6fbc2982778bfa6eb4f&&@胡二君&/a& 。&br&&br&——————————————————————————————————————————&br&&br&结尾:&br&&img src=&/a1ce9d35ceb138d6cf89131_b.jpg& data-rawheight=&2448& data-rawwidth=&32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a1ce9d35ceb138d6cf89131_r.jpg&&&br&&br&&br&&br&&br&50%的儿童能够在图中所标出的月份里面完成每一种技能,但是美中技能出现的具体时间还是有很大差别。例如有四分之一的儿童在11.1个月大的时候就能很好的走路,90%儿童到14.9个月大能够走的不错。这种平均模式的知识对父母是有益还是有害呢?&br&&br&这就是我们心理学里面说的:&strong&&u&研究的是普遍规律,但是都存在个体差异!&/u&&/strong&&br&&br&好啦,这些东西都非常有趣,而且可能非心理学专业和没有当父母的都不知道吧。&br&&strong&&u&心理学需要普及!&/u&&/strong&&br&&br&最后!再次感谢大家!&br&——————————————————————————————————————————&br&(6.17更新)&br&&br&关于PART.1,我还是没有找到文献,所以放到最后来了。&br&以下大家看到的这个部分,是上发展心理学课的时候,老师讲过的,&strong&我是根据我的笔记搬上来的,但是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找到文献支持,只是听老师说过。&/strong&&br&所以看到这里的朋友,感兴趣可以继续看下去&u&(但是由于接下来的这个部分,我没有找到文献和数据支持,只是纯凭我的笔记,所以大家就随便看看吧),不感兴趣的可以直接点叉啦~&/u&&br&谢谢大家的指点。&br&以下是之前的原文。&br&&br&&strong&PART.1 为什么小学生都是先用铅笔,再用钢笔?/ 6~7岁的孩子用铅笔的不为多数人知道的好处&br&&br&&br&&/strong&除了大家能够想到的“方便修改”“练字”等,还有有一个大家可能不知道的原因是:&br&铅笔写字的时候,需要用的力道大于钢笔写字,而&strong&小学一年级(6、7)岁&/strong&的孩子,正好是在发育细微神经细小神经。而这些神经,正好和指尖这种位置很关键。&br&孩子在用铅笔的过程中,有助于&b&刺激指部细微神经,促进神经系统发育。&/b&&br&同时,6、7岁的孩子,注意力机制仍然不够成熟,他们的注意力保持时长不能达到一节课的长度,而&b&用铅笔,通过力道,能够刺激孩子分泌出一种神经兴奋递质,保持学生上课注意力的专注水平&/b&。&br&&br&但是在小学一年级,&strong&钢笔、中性笔、自动铅笔,可能就达不到这个好处。&/strong&&br&孩子的神经发育遵循的原则是&strong&由头到尾(cephalcaudal development)和远近发展的原则(proximodistal development)原则(生理成熟的一种顺序,生长的顺序是从头到尾,和从身体中部到远端发育)&/strong&(谢弗,2013),而这个时候一年级的孩子&u&普遍正好&/u&该发育的是&strong&指部的细微神经末梢和髓鞘化&/strong&(谢弗,2013;林崇德,1995)。同时顺带一提,&strong&6、7岁&/strong&的孩子普遍&strong&注意力机制&/strong&开始完善,以及&strong&认知加工的脑机制&/strong&发展到一定程度,所以&strong&6、7岁&/strong&是最&strong&佳入学年龄&/strong&(《教育心理学》陈琦,2014;林崇德,1995)&br&&br&PART1 铅笔&br&这是被大家吐槽得最厉害的一个部分。&br&现在要开始正式回答修改的部分了。&br&在大家提出质疑之后,我开始了查找文献和翻阅书籍,但是没有找到,然后我发邮件给了我的导师和另一位教发展心理学的老师。我的导师告诉我她是两年前看到的这个文献,所以现在已经找不到原文发给我了。我的另一位老师还没有回复我。&br&胡二君告诉我她以前查到过这篇文献,因为当时老师讲完她就去查了,然后才回答的上述截图中的问题。现在她还在继续帮我找ing。&br&&br&所以,我并没有找到可以支持PART.1的数据,这个部分,就如我同学的答案回答的一样,只是上课做的笔记。&br&那么关于大家的各种吐槽和质疑,我想回答一下:&br&第一个是我原文的标题引发了大家歧义“为什么先用铅笔再用钢笔”,所以评论区一些知友会说“难道40多年前的科技就已经知道了这一点了吗”之类的。&br&所以就挨着解释一下吧:&br&①我并没有表达因为有了这个研究结果,所以国家才规定“先用铅笔再用钢笔”&br&②我强调的是6、7岁的孩子,因为孩子的神经发育遵循的原则是&strong&由头到尾(cephalcaudal development)和远近发展的原则(proximodistal development)原则(生理成熟的一种顺序,生长的顺序是从头到尾,和从身体中部到远端发育)&/strong&(谢弗,2013),而这个时候一年级的孩子&u&普遍正好&/u&该发育的是指部的细微神经末梢和髓鞘化(谢弗,2013;林崇德,1995)。同时顺带一提,&strong&6、7岁&/strong&的孩子普遍&strong&注意力机制&/strong&开始完善,以及&strong&认知加工的脑机制&/strong&发展到一定程度,所以&strong&6、7岁&/strong&是最&strong&佳入学年龄&/strong&(《教育心理学》陈琦,2014;林崇德,1995)&br&③一位知友提出了,我的表述有问题,所以我认为我的表述应该换成“铅笔对6、7岁孩子的意义”,不然的确容易让大家觉得我因果逻辑有矛盾。&br&④一位知友在评论区鼓励我说:“这里的很多东西都是在研究结果上做出的分析和讨论,所以达到的推广不够,因此很多人不知道,没接触过,才觉得不可思议不愿意相信吧。”可能也的确印证了这个问题“有没有什么大家不知道的知识”,我觉得心理学需要推广。&br&⑤我同学的答案也说了,自动铅笔≠这里我们说的铅笔的功效&br&⑥我们强调的是6、7岁的孩子用铅笔,所以这里不讨论铅笔一直用下去之类的意思。也有人吐槽说:“一年级的孩子又不是一边用铅笔一边做笔记。”这一点,我无力反驳。&br&⑦:我从来没有说:用钢笔不好,用自动笔不好,用中性笔不好。我只是在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用铅笔好。至于有知友说:“你胡说八道!我就偏要给我孩子用中性笔,铅笔是落后的”,我想说:好哒~(毕竟我怂,你非要用,难道我还要和你撕逼么?)&br&⑧PART.1原文的第一句话是&u&:“其中有一个原因是”。&/u&所以,我没有否认大家说的可以方便擦啊、便宜啊这些原因。我只是补充一个大家可能不知道的原因而已,用不着因为我没有说大家都知道的可以擦之类的答案就觉得我在胡说八道。&br&&br&最后,解释完了我想解释的地方之后,由于我们没有找到直接有关的文献,所以我们打算从我们已知道的东西再说一下:&br&我们是从儿童神经发展的规律和认知发展规律来努力再尽最大可能解释了,如果后来找到了相关文献,再补充。&br&还要再强调的是,&strong&还是希望一年级及一年级以前的孩子们先用铅笔,遵循发展规律,不要拔苗助长!&/strong&&br&&br&&em&PART.1参考文献&br&&br&【1】林崇德. 发展心理学.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6&br&【2】罗伯特.费尔德曼.《发展心理学——人的毕生发展(第六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br&【3】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二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br&【4】谢弗.《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第八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em&
有!!!!!!!!!!!(以下6个部分,都是关于婴幼儿的) PART.2 学步车其实会害了婴儿 现在的一些搞推销的会给你说:买这个(学步车)送小宝宝最好,这是升级版,跟以前的不一样,有科学依据的,小朋友在这个升级版的学步车上走路不仅不会摔倒,学走路…
原作者不详
文件略显浮夸,但从大势来看,中国在美苏阵营的转换对冷战的结果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而对越自卫反击战就是为中美十年蜜月纳下的投名状。&br&原文如下:&br&
冷战转折点的标志其实就是1979年的中越战争,这场战争规模有限,时间短促,方式落后,虽然在当时引起整个世界的震动,但不久就被人遗忘,没人会想到从这一年开始,仅12年后整个苏联东欧集团就彻底崩溃。在此之前的34年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虽然想尽各种办法削弱苏联,但都收效甚微,苏联在1979年反而达到了其扩张的巅峰。&br&  (一)中国在冷战中的特殊作用&br&  苏联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戏剧性地崩溃,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尽管苏联崩溃22年来各种各样的评论层出不穷,已经发表的著作和政论文章可谓汗牛充栋,但其中的一个关键的因素却论述不多,那就是中国在以苏联为首的东方集团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之间发生了战略角色的转换:中国从苏联名义上的盟国变成了美国事实上的盟友,而完成这一转换的标致就是1979年的中越战争。&br&&br&  1945年以后的世界是美国和苏联分而治之的世界,但不论对美国还是苏联,中国的态度无疑都非常重要,中国在这个世界上的地位和份量不是美国和苏联以外的任何一个国家能够替代的,不论中国加入苏联和美国的哪一方,另一方都会受不了。从1945年往后的40年里,以苏联为首的东方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都有一些卫星国或小伙伴背叛,苏联方面有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匈牙利、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埃及等,美国方面有古巴、法国、委内瑞拉、伊朗、尼加拉瓜等,这些卫星国或小伙伴要么加入了对方的集团,要么游离于东西方之间,要么重新又回到了主子的怀抱,但不管他们采取什么措施,都没有撼动苏联或美国的世界地位,也没有影响冷战的整个格局,这些国家的离开或加入对美苏双方来说都可以忽略不计。但是中国就不同了,中国在冷战的前期加入了苏联为首的东方,美国跟着就开始倒霉,险一险崩溃;中国在冷战的后期脱离苏联又加入了美国为首的西方,苏联跟着也开始倒霉,最终走向了崩溃。&br&&br&  冷战前期中苏联盟的标致是1950年2月毛泽东到莫斯科与斯大林签定了同盟互助条约,中苏正式成为盟国。当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并没有看出这一联盟的危险性,他把中国仍当成南斯拉夫、波兰那样无足轻重的次要角色。同年6月,在没有深思熟虑的情况下杜鲁门贸然出兵朝鲜,4个月后中国也向朝鲜出兵,朝鲜于是成了中苏共同对抗美国的战场。以美国的力量当然不可能同时对付中苏两个巨人,尽管美国在朝鲜苦苦挣扎了3年,但最后还是力不从心,不得不跟明显弱于自己的中国签定了停战协定,这对自诩为世界领袖的美国来说,无疑是奇耻大辱。&br&&br&  跌了跟斗的美国并没有认真吸取教训,而是急于在别的地方重新找回面子。那时的美国还没有完全认识到自己力量的有限,所以12年后,即1965年,美国在越南又介入了一场跟中苏的对抗。尽管中苏当时已经公开决裂,但在越南共同对付美国这一大事上,却是一心的。1965年时的苏联和中国当然跟1950年时不可同日而语,所以美国在越南遭到了比在朝鲜更大的失败,不仅美国军队被迫全部撤走,而且亲美的南越也被亲华亲苏的北越整个吞并。&br&&br&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是美国建国以来遭受的两场最大的挫折,前者被世界公认为美国的失败,后者更是美国自己都承认的失败。1973年美国从越南撤军时,美国的民心、士气都跌到了&a href=&///?target=http%3A///list-50337-1.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历史&i class=&icon-external&&&/i&&/a&的最低谷,整个国家也处于分裂的边缘。切肤之痛让美国深切认识到不能再在以一敌二的劣势环境中继续硬挺,不然强大的美国一定会走向崩溃。中国是个不能小看的独立对手,既然美国不能同时打倒两个巨人,那就得想办法把他们拆散,各个击破。由于当时美国的主要威胁还是苏联,中国又跟苏联接壤,联苏击华只能让苏联人得实惠,所以美国人经过考虑自然就选择了联华击苏。高傲的美国人于是放下架子开始向中国示好,而在此之前中苏之间的分裂、论战以及边境武装冲突也为美国战略目标的转移创造了契机,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中美这对不共戴天的敌人开始化敌为友。&br&&br&  就在美国人向自己的既定目标一步步迈进时,苏联却仍然执迷不悟。斯大林在1945年的雅尔塔会议上跟罗斯福一样没把中国当回事儿,5年后他也不知道自己与毛泽东签定了一项什么样的条约,那是苏联走向世界帝国的根基,苏联在冷战期间所取得的种种优势都跟中苏同盟有关,所以苏联的世界战略应该是千方百计地拉住中国这个最有份量的盟友,其它的事情都应给巩固中苏同盟让位。但是斯大林却把中国当成了一个不听话的讨厌跟班,连美国对英国那样的尊重都没有。斯大林之后的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也没能跳出这种惯性思维的桎梏,仍然象对待南斯拉夫那样对待中国,疏不知中国可不是南斯拉夫那样的小国。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对中国的态度很可能是俄国人&a href=&///?target=http%3A///list-50337-1.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历史&i class=&icon-external&&&/i&&/a&上对中国满清政府和国民党政府极端蔑视的一种自然延续,这种态度美国同期的罗斯福、杜鲁门、艾森豪威尔、肯尼迪、约翰逊多多少少也有,但是朝鲜战争后美国人的态度已经开始转变,到了越南战争后期则彻底改变,重视和尊重起中国来,而这时的苏联人还是老样子,1975年苏联人对中国的态度跟1945年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而且直到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以前,苏联人还是不习惯美国以外的国家跟自己平起平坐。从美苏对中国不同的认识和态度上,可以看出苏联人思想的顽固、思维的滞后和眼光的狭隘,以这样的思想、思维和眼光当然不能引领世界,这也是苏联最终失去中国这个最重要的盟友,在冷战中失败的主要原因。&br&&br&  不过从20世纪70年代前半期的形势讲,苏联还有机会不陷入与中美对抗的泥潭,因为当时中苏同盟条约的期限还没有到期,尼克松访华也没有形成事实上的中美联盟,双方还处于初步的试探中,而且两国内部都有强烈反对中美接近的声音。不久尼克松因此深陷“水门”,而中国的“四人帮”也兴风作浪,如果苏联人这时抓紧时间改变策略,完全可以避免以一敌二的战略窘境。但就在这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越南人的弄巧成拙却让苏联最后一丝希望化为泡影,而美国则晕头转向地接受了梦想成真的现实。&br&&br&(二)越南的悲愤和梦想&br&&br&  越南紧邻中国,是中南半岛的大国,但是在亚洲只能算中小国家,放到全世界这个范围更是地地道道的小国。小国的战略视野一般比较狭窄,对世界大局作用有限,但在特殊情况下也会产生问鼎世界政治的幻想。中国周边的小国多多少少都有取代中国的梦想,一有机会就死抓住不放,而且不惜一切代价,敢冒任何风险。日本在19世纪70~90年代就曾经成功尝试了一次,收获颇为丰厚,不然这个遍布火山、经常地震的贫瘠岛国现在谁知道它在哪儿?尽管日本人最后尝到了原子弹爆炸的恐怖,但这并不能完全浇灭中国周边小国的那个梦想。在日本人初次开始行动整整100年后,国土轮廓也呈长条S形,跟日本的轮廓极其相似的越南又开始了大胆的第二次尝试。&br&&br&  对越南来说,在1975年时她似乎有这个本钱。毕竟她是人类&a href=&///?target=http%3A///list-50337-1.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历史&i class=&icon-external&&&/i&&/a&上连续打败两个强大的白人国家(法国和美国)的唯一有色人种国家,其中美国还是世界头号强国,这一点日本人和中国人都没做到。越南的战争努力没有象日本那样落了个亡国投降的下场,就是跟中国相比成就也远远超出:美军在越南的伤亡人数是在朝鲜的2倍半还多(36万/14万),况且朝鲜美军的伤亡有相当一部分还是朝鲜人民军造成的。越南人在其最自豪的奠边府战役中全歼了1.6万名白人正规军,而中国人则没有在一个地方围歼5000人以上白人军队的战例,其最自豪的上甘岭战役也不过是将白人击败赶走。所以,越南人信心十足地认为自己比中国人更胜一筹,她才是黄种人最优秀的代表。而当时的中国经过10年的内乱虚弱不堪,经济凋弊,政局不稳,作为国家支柱的人民解放军,更是深受政治挂帅的毒害,装备、训练废弛,军官只会喊政治口号,士兵拿锄头比拿枪还熟练。越南的一些将军利用当时的同盟关系到中国军营实地观察,回来后认为久经战阵的越南士兵1个能顶中国30个。种种迹象表明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共产党执政以来最容易被打倒的时期,取代中国别的国家不敢想,越南则认为时机千载难逢。尽管中国曾经在抗法与抗美战争中给予越南大量无私的援助,但取代中国这个前景实在诱人,最终还是战胜了越南人的感恩心理。&br&&br&  越南的行径在外人看来很有些背叛和忘恩负义的味道,但是站在越南的角度,却另有一番悲愤的合理性。越南人在长期的战争中损失实在太大,从1945年~1975年的30年时间里,超过500万的越南人死于战火,这么惨重的代价让越南人觉得应该得到补偿。但是1972年2月的尼克松访华却让越南人觉得自己成吨的鲜血都被中国人拿来跟美国作了交易。同年12月,尼克松的B-52几乎将越南首都河内从地球上抹去,但是中国的表现却并不给力,越南人被迫在来年的1月跟美国签订了巴黎协定,以承认越南南北继续分裂来换取美国全部撤军。巴黎协定让越南人觉得自己第二次被出卖了,他们没有忘记,1954年奠边府大捷以后,也是由于中国人不支持越南乘胜追击,越南才被迫接受了南北分裂的政治格局。1954年时的越南对中国还敢怒不敢言,但1973年他们已经有能力反抗了,不仅越南自身的实力今非昔比,中国在“文革”中糟糕而又荒唐的表现也让越南觉得中国不配再来领导亚洲。同年3月29日,美军全部撤走,越南统一的最大障碍被搬除,出于以往的教训和当时中国万分虚弱的现实,越南当然要尝试一下在亚洲取代中国的战略。&br&&br&(三)周恩来的警觉和邓小平的对策&br&&br&  越南取代中国的尝试准确地说是从1974年开始的,当年中越边界有了一些小的摩擦和纠纷,越南此举是在试探中国的反应。不幸的是越南的举动立即引起了中国的警觉,中国跟苏联不同,已经拥有了一批世界大脑级的战略家,尽管有第一夫人江青的骚扰,老辣的周恩来还是很快就嗅出了越南想反叛的气息。周恩来拥有遍及世界的情报网,而且运转效率非常高,源源不断给他提供各种准确的信息。周恩来根据他掌握的至今都没有公开的一批高级间谍的情报,十分敏锐地觉察到越南人在走100年前日本人的老路:整整100年前的1874年,日本人冒险在台湾制造纠纷,试出了当时中国满清政府虚弱和无能的本质,日本据此判断自己的扩张挑衅不会招致中国大规模入侵的报复。第二年,即1875年,日本便出兵朝鲜,将自己的影响大胆地锲入中国传统的势力范围——朝鲜半岛。10年后,即1884年,日本借中法战争进一步巩固和扩大自己在朝鲜的地位。又过了10年,即1894年,日本更是以朝鲜为基地向中国全面开战,最终打败中国取代了中国在亚洲的地位。以后中国遇到了什么周恩来用不着去翻&a href=&///?target=http%3A///list-50337-1.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历史&i class=&icon-external&&&/i&&/a&书,中国在20世纪前半叶的悲惨遭遇使他准确判断出越南象日本当年一样,萌生了控制中南半岛的野心,只要中国不作为,越南统一后下一步就会把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一个个纳入势力范围,这些国家在如狼似虎的越南军队面前简直绵羊不如。然后越南就可以以中南半岛为基地,瞅准机会与苏联南北夹击打败中国,取代中国在亚洲的地位。尽管周恩来知道这只是某些越南领导人头脑中笼统的想法,他还不完全相信越南人真会付诸实施,但他清楚越南一旦有了这个非分的想法,全世界除了中国以外没有谁还能阻止她,美国不会为中国火中取栗,苏联则巴不得越南这样干。周恩来跟越南人打了几十年的交道,深知越南取代中国的野心被压抑了千年之久,一但释放会象日本那样爆发出惊人的力量。周恩来不会忘记,1874年日本人开始向中国挑衅时,不光李鸿章,连日本的许多高官都认为是在找死,但是不受抑制的日本人为实现梦想爆发的能量实在惊人,20年后日本不仅没有死,反而差点把中国弄死。&a href=&///?target=http%3A///list-50337-1.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历史&i class=&icon-external&&&/i&&/a&的教训让周恩来不敢象李鸿章那样对越南不屑一顾,必须赶快采取措施浇灭越南人头脑中不切实际的邪火,如果无动于衷,以后的代价中国恐怕承受不起。&br&&br&  当时还在内乱的中国没有能力对越南斥诸武力,周恩来最初的策略是不战而屈人之兵。首先,他想通过高层会晤把越南拉回来,重温“同志加&a href=&///?target=http%3A///list-.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兄弟&i class=&icon-external&&&/i&&/a&”的旧梦,但很快发现这不过是中国方面的一厢情愿。周恩来于是故计重施,想象1954年奠边府战役后以及1972年尼克松轰炸河内时那样,限止对越南的军事援助,并停止推翻威胁胡志明小道的柬埔寨亲美政权,以此来逼越南回头。从1974年开始,中国对越南的军事援助不再那么慷慨,并通过基辛格转告美国,支持在柬埔寨建立一个非共产党的政权。但是这些象大人威胁不听话的小孩儿的办法对越南已经不起作用,越南早已不把中国当成一个有权威的家长了,在阴谋被周恩来看穿后,更是直截了当地叫嚣中国就是越南的“头号敌人”。周恩来的举措非但没有震慑住越南,反而刺激越南加快了行动的步伐。&br&&br&  1975年3月,越南违背巴黎协定发动了统一南北的战争,这也是越南违背中国的意愿第一次单独进行的战略性行动,具有极大的冒险性。可没想到南越阮文绍政权的100多万军队一仗未打就全面崩溃,原计划几年的战事,仅55天就大功告成,这么快的速度使深陷“水门”的美国和深陷“文革”的中国都无力干涉。超乎寻常的冒险成功进一步印证了越南摆脱中国,走自己道路的正确性。21年前奠边府大捷后,黎笋就制定过长驱直入西贡,一举统一南北的计划。由于中国的阻挠,黎笋的计划直到1975年才实施,它的成功一下子摧毁了中国人25年来在越南所做的一切。中国人1954年说的越南统一条件不成熟的话顿时成了谎言,中国在越南的声誉一落千丈。看着北越坦克冲入南越总统府的新闻纪录片,周恩来知道,越南已从听话的孩童变成了危险的少年,不采取非常措施已经制止不了这个少年的叛逆心理了。&br&&br&从1977年开始,柬越边界发生了大量的流血冲突,其程度比同期中越边界的凶狠100倍都不已!波尔布特把自己畸形变态的残忍毫无保留地都用在了跟越南人的斗狠上,难怪越南人到现在还说跟中国人打仗还不算残酷,跟高棉人打仗才残酷。对于这些冲突,越南人说是红色高棉受了中国的挑唆,红色高棉说是在反抗越南吞并柬埔寨的企图。双方的观点都没错,但那都是站在各自狭隘的立场上作出的,很难分清孰是孰非,从更高层次的简单层面看,这场冲突其实就是一个野蛮而又冲动的孩子(红色高棉)不想听另一个自命不凡的少年(越南)的胁迫,在旁边一个成人(中国)的鼓励下,冲上去与少年搏斗,而那个成人觉得那个少年很不听话,也想教训教训他。&br&&br&  国际纷争其实就是这么简单而又残酷,小国只要有一点非分的企图,不是被大国抑制就是被大国利用。1977年中国对越南的援助已大为减少,相反,对红色高棉的援助不减反增,越南人突然发现没有了中国的援助自己对付不了红色高棉。他们忘了自己对法、对美的战争机器基本上都是由中国人提供和开动的,苏联人只是到了对美战争的后期才开始发挥作用,但在1978年以前还没能替代中国在越南的位置。与朝鲜战争中中国军队的独立性完全不同,越南士兵从上到下所有的穿戴和装备,整个军队的运转,包括粮食弹药油料的供应,后勤组织,战场通讯,医疗救护,战略战术的规划,甚至连大的战役指挥都得仰仗中国人,越南人只是不停地用鲜血给这部机器润滑罢了。这个里里外外、从硬件到软件都靠别人组装起来的战争机器当然不可能围着越南的意志转,中国人想让它转它就能转,想让它停它就得停,这是周恩来以前控制越南屡试不爽的紧箍咒,也是黎笋一直忌恨中国人的根本原因。这样的机器越南用来对付法国人、美国人当然高效运转,一但用来对付红色高棉,立即就被掐了电源。&br&&br&  邓小平这一对红色高棉不断输血打气,对越南死掐脖子、釜底抽薪的战略实在阴狠损毒!越南开始为自己的梦想付出惨重的代价:在没有中国鼎力支持的情况下,黎笋倾其所有向红色高棉发动的两次战役级进攻根本不能摧毁对方,那样的进攻对阮文绍有用,对波尔布特则毫无作用。以后黎笋借助苏联的帮助才吞并了弱小的柬埔寨,但时间至少被推迟了2年!这2年对中越双方来说性命悠关,越南在疲于奔命中消耗了大量精力,而中国则平稳地渡过了江青倒台后的政局动荡期,并为即将到来的对越作战赢得了宝贵的备战时间。如果越南人在1977年1月而不是1979年1月就吞并了柬埔寨,现在的东南亚、亚洲甚至整个世界的局势肯定不是这个样子。&br&&br&(四)稚嫩的越南的幼稚&br&&br&  被中国断了奶的黎笋开始了极其荒唐的行为,他仍以打败美国的最大英雄自居,到死都没认识到越南战争其实就是越南人用身躯替中苏跟美国人较量。1977年11月,高傲而又幼稚的黎笋跑到北京,以恢复中越关系为交换条件,要求中国继续提供大量的军事援助。老奸巨滑的邓小平可不稀罕什么恢复关系的空话,他发现黎笋要的军援对付红色高棉绰绰有余,真给了恐怕倒霉的不仅红色高棉,连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甚至中国自己都得遭殃。邓小平进一步肯定了周恩来两年前的判断,拒绝了黎笋的全部要求,黎笋访华遇到了国际关系史上少有的冷遇。现在的史学家仍然不明白1977年黎笋为什么访华,既不是去求中国,也不是去试探中国,而是去把自己的底牌全抖落给了中国,除了加快越南的灾难外什么都没得到。选择这么一个幼稚、狂妄、顽固、不知深浅的人当国家领头人,实在是越南这个国家的悲哀!更可悲的是黎笋竟然认为邓小平是中国领导人里唯一对越南友好的人,根本没看出邓小平礼貌客套背后的杀机,以这样的见识还在领导越南取代中国,简直是整个越南民族的奇耻大辱!!所以中越战争还没有开打,胜负就已经命中注定!&br&&br&  从中国碰壁回来后,黎笋决定换一个靠山,转而向苏联寻求大量的军事援助,因为这时越南的战略举措已然启动,刹不住车了。而苏联这时并没有仔细考虑答应越南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她仍然认为中国是一个应竭力打压的对象,越南这个原先中国的重要盟友脱离中国投入自己的怀抱,这无疑对中国是一个重大的打击和羞辱,符合苏联的利益。但是苏联人没有认识到,邓小平扶植红色高棉可以有效打击越南,而自己扶植越南则不可能同样打击中国,勃列日涅夫对中国有可能因此倒向西方严重估计不足,他好象没想过这一局面对苏联的致命性。苏联的力量明显弱于美国,以美国那样的国力在两掐一的情况下还险一险崩溃,苏联要是处于同样的境况,无疑会更加危险。再者,苏联援助越南也让越南自己身处险境。越南与苏联之间隔着中国,直线距离超过5000公里,越南有事苏联不可能提供实质性的帮助。而且越南还是个小国,几乎没有国家赖以存在的重工业,中国想要收拾成本太低,出动1/30~1/20的兵力即可,而苏联想要同样收拾中国一番,非出动1/2以上的兵力不可。所以,中国想要教训越南轻而易举,而苏联想要回敬中国则势比登天,苏越要是结盟无论对越南还是苏联都是一项糟糕透顶的选择,越南不可能在自己最需要的时候得到苏联的&a href=&///?target=http%3A///list-1013-1.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温暖&i class=&icon-external&&&/i&&/a&,而苏联则很有可能被越南拖进冰冷的地狱。&br&&br&  但是1978年时的苏联并没有看出这种危险,她几乎是不遐思索地答应了越南的全部要求,大批苏联军事技术装备源源不断地运抵越南,同年8月,以沃罗比耶夫为首的苏联军事技术顾问团120人抵达河内,帮助越南军队装备先进的苏式武器。同年11月,黎笋应邀到莫斯科与勃列日涅夫签定了《苏越友好合作条约》,苏联跟越南正式结为盟国。可以肯定,勃列日涅夫是被越南军队打败美国的光辉业绩迷惑了,但是中国人可没把这种宣传当真,邓小平对越南军队到底几斤几两心里一清二楚,苏联再怎么援助也不可能把越南军队援助成苏联军队那样的水平。这就象一个瘦弱的孩子,每天大鱼大肉尽情吃,也不可能一周之后就象成人那样强壮!所以只要有机会邓小平仍会毫不犹豫地向越南开战,越南军队打败过美国还是不丹,他才不关心呢!果不其然,在勃列日涅夫和黎笋举杯相庆仅仅106天后,邓小平就挥军打进了越南。&br&&br&不过1978年仍是越南人&a href=&///?target=http%3A///list-50337-1.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历史&i class=&icon-external&&&/i&&/a&上最得意的一年,他们沉浸在苏联军援的极度喜悦中,苏联的武器装备比中国的数量多、质量好,而且苏联的援助没有任何附加条件,不象中国那样给了东西就指手画脚,越南可以用这些先进的苏式武器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情,不受任何限制。有恃无恐的越南立即跟中国翻脸,从1978年夏季开始,几十万在越南的中国侨民被越南人赶出家园,驱逐出境,这些人从陆路或海路逃到了中国或者西方,凄惨无比。其实这些人都是土生土长的越南人,身上的越南血统比中国的还要多。越南的举动实际上是在割裂自己的肌体,不仅增加了中国的仇恨,进一步加快了中国的战争步伐,而且也增加了越南社会内部相互之间的仇恨,这对越南这个国家的整体实力来说,无疑是一种严重的削弱。但是越南人当时还没有意识到这些,他们仍在为实现“印支联邦”而努力奋斗。要说越南人的工作效率还是很高的,不到1年的时间就把战争机器由中国造换成了苏联造。&br&&br&&br&  日,借着苏联给的战争机器,越南迫不及待地对红色高棉发动了战略性的毁灭进攻,14天后,越南军队无任何悬念地攻下金边,推翻了早就该倒台的红色高棉。这是越南人摆脱中国后单独进行的第二次重大军事行动,又取得了出乎意料的重大成功。但是越南的辉煌成就里隐藏着致命的设计缺陷,而且这一缺陷还是战略层面上的,不是战役战术层面的,所以越南的重大成功不久就给自己带来了极大的损害。首先,越南出兵柬埔寨的时机非常糟糕。与希特勒闪击波兰时英、法事先毫无准备、事后不想作为不同,中国在越南出兵前1个月已决定对越开战,许多军队已经开到边境集训,不可能对越南的举动做不出反应。这就好比一头狮子(中国)已经扎好架子要扑向一只猎狗(越南),而那只猎狗却莫名其妙地转身扑向一只兔子(柬埔寨),把后背留给了狮子。猎狗在咬住兔子的同时肯定会被狮子从背后撕下一大块肉,而且由于猎狗的注意力全在兔子身子,狮子想怎么咬就怎么咬,想撕多大一块肉就能撕多大一块肉。当然,猎狗以为狮子背后有北极熊(苏联)盯着,狮子不敢对自己造次。但他不知道到北极熊离得太远,还天生迟缓,等北极熊挪过来抬爪攻击时,狮子早撕下一块肉跳到一旁了。&br&&br&  其次,越南出兵选择的时间更是糟糕透顶。越南在柬埔寨闹出那么大动静中国不可能没有反应,作为越南应该让这种反应规模尽量小,时间尽量晚。如果越南考虑周密一些,中南半岛的气候条件是能够帮助越南实现这一目标的。因为每年3月底4月初中南半岛就进入雨季,大规模的战争行动到时根本不能进行,所以越南象中国那样选在来年的2月中下旬进攻柬埔寨,中国人在1979年就没有时间进行后来那样的大规模战争。当然,中国人有可能先对越南动手,但只要越南没有在中南半岛大举行动,中国人在边境搞出大动作就毫无必要,最多也是进行一些攻下法卡山、老山那样的小战,不会对越南造成那么大的损失。但是越南人选在1978年12月进攻柬埔寨就完全不同了,中国人一下子有了3个多月的时间调兵布置,能够从容实施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原计划1980年以后才打的大仗完全可以提前到1979年,这无疑对越南极为不利。所以越南进攻柬埔寨在战术上虽然极其成功,但在战略上则愚蠢至极,使用了下策中的下策。从越南人火候把握的极不成熟可以看出他们刚开始独立操纵自己命运时表现得多么幼稚,幼稚得将自己30多年来无尽的鲜血好不容易换来的世界性地位转瞬间全部抛弃扔掉!&br&&br&(五)残忍的教训&br&&br&  日,邓小平调来的30万军队越过边境全部打进越南,另外30万军队也在边界附近完成集结,随时准备接应。这样的部署几乎没给越南留下任何反击的可能。越南人根本没估计到中国会发动这么大规模的进攻,直到炮弹打过来还以为中国人不过是又在打中印边境那样的小仗,顶多两个师打过来。自以为成竹在胸的越南人为此做出了许多近乎荒唐的举动,在通讯联络没有被中国人完全切断之前,甚至向一些部队下达了击败敌军攻入敌境的命令。最可笑的是越南的王牌316A师,竟然得到了向黄连山省进犯的中国军队不过2个团的混帐通报,该师为此冒着暴雨般倾泄的炮火往前奋勇推进了10公里。等他们发现自己是在向4个中国师进攻时为时已晚,急忙回撤的316A师的4个团被中国人撕得七零八落,尽管没有全军覆没,但也折损大半。316A师的回撤使其东面的345师陷入另3个中国师的重围,345师比316A师差之千里,很快便全线崩溃,几乎全军覆没。345师东面的346师表现相当出色,给当面进攻的中国军队相当大的杀伤,中国军队的伤亡一半以上都是在346师防御的高平地区。但一周后,346师也陷入重围。尽管该师化整为零,进行了英勇的抵抗,但最后还是象345师一样全军覆没。最可怜的是346师东面谅山地区的第3师,该师忠实地执行了越共中央“一线决战,一线取胜,决不放敌人进国境线”的作战方针,在西面的防线已经完全崩溃的情况下仍在同登、谅山一线死守不退,结果所属部队被中国最凶猛的55军象铁锤砸甲虫一样一个个砸得血脓遍地,第3师不仅丢了谅山,自己也死亡殆尽。在4个主力师之间宽大的空隙地带,越南以营、连为单位布置了大量的地方部队、公安部队,还有数量庞大的民军,这些人合起来虽然数量惊人,但是分散在1000多公里的边境线上就都显得单薄无助。面对潮水般过境的中国军队,越南人既不命令他们迅速后撤,也不给他们有力的支援,结果这些部队大部分也象4个主力师一样陷入合围。被围的越南士兵在各自的工事、岩洞、山沟、丛林里都进行了广泛持久的殊死抵抗,但面对绝对优势的敌人,这些抵抗到最后往往演变成惨不忍睹的屠杀!&br&&br&  中越战争的残忍血腥到现在仍让人心惊胆寒,双方在极短的时间内尸积如山、血流成河,当然,这些尸体和鲜血大部分都是越南人的,因为战争的优势始终在中国人一方。中国人用30万人打越南10万人,而且由于越南人战术呆板,死守固定的要点,所以在具体攻击时中国人往往能调来5~7倍的兵力围攻越军。火器弹药中国人更是占有压倒性的优势,由于飞机、导弹、坦克没有在战争中唱主角,大口径火炮成了双方最有效的杀人武器。战争中中国人先后有48个炮兵团进入越南境内,动用的大口径火炮超过2880门,而越南人能与之对抗的仅9个炮兵团,充其量324门大口径火炮。中国人发射的82毫米以上的炮弹达883381枚,日均发射量超过朝鲜战争中的6倍!而越南人回击的同样炮弹可能连1/10都不到。虽然越南人小口径火炮拥有数量上的优势,但由于通讯落后,弹药补给困难,部队过早分散,所以也没有发挥出数量上的优势。铺天盖地的炮火让一线的越南部队守不住任何一个要点,也使二线的越南部队根本不能给一线提供有效的支援,被迫分散的越军到后来也成为分散配置的中国大口径火炮的靶子。中国在炮火方面的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免除了其步兵的战斗,如果没有炮兵的有力支持,中国比朝鲜战争中素质低得多的步兵几乎可以肯定不是越南步兵的对手。&br&&br& 不可否认的是,越南人在战争中并未一味挨打,经验丰富、久经战阵的越南士兵在开战的头3天曾让中国军队伤亡惨重,10名中国师团级军官陨命,超过整个战争中师团级军官陨命人数的一半,尤其是在高平地区,越南的游击队把中国的后勤运输部队打得非常狼狈。越南人的伏击、偷袭战术也曾经给进攻的中国部队造成相当大的混乱,13军、43军、54军等中国的作战部队甚至发生了中伏时军官扔下部队逃跑的事件。战争行将结果时,中国的50军更是发生了团级军官带着士兵投降的丑闻,50军被围的1个营有219人被越军俘虏,而越南军队任何1个团都没有被俘那么多人。经历了对法、对美战争磨练的越南军队借助本土作战的优势,多多少少给自己挽回了不少面子,但是那些胜利都是局部的、暂时的,根本不能改变越南全局被动挨打的局面。中国一共有297个营(不含炮兵)的作战部队进入了越南,除了50军的那个营,其余296个营越南只俘获了20人,由此可见这场战争基本上是一边倒,中国只是在局部偶尔吃了点小亏。&br&&br&  越南的失败在于他们根本没有应付如此大规模进攻的思想准备,他们犯了中东战争中阿拉伯国家一样的错误,过分地相信后台老板苏联人的决心和勇气。越南人始终认为有苏联在北面看着中国,中国不敢对自己大动干戈,最多也是师团一级的中小规模入侵,凭越南军队的战斗力完全可以在一线挡住那样的进攻,只要拖到苏联在北面向中国出兵,越南还可以反过来攻进中国境内。过分的自以为是使越南人根本没有认真考虑中国大规模出兵的可能,也没有仔细揣摩中国领导层的意图,连邓小平在中国政坛的作用和地位都没搞清。当邓小平在美国向越南发出战争警告时,黎笋还以为邓小平是在违心地应和中国其他领导人做表演。越南人在边境布置的10万人也不是用来对付集团军一级规模的进攻的,其落后简陋的通讯系统在战争的头一天就让河内跟前线完全失去了联系,所以越南在前线的部队基本上是在各自为战,后方的增援部队也象没头的苍蝇一样到处乱撞。直到一周后坐飞机风尘仆仆赶来的苏联通讯部队紧急接管跟前线的通讯联络,越南才逐渐恢复了跟前线部队的联系。等他们最终搞清楚攻过来的中国军队的规模时,猛然发现在首都以北驻守的部队数量根本挡不住中国军队,在苏联顾问的建议下,越南急忙把在柬埔寨的一些主力部队如304师等紧急调往北方,但远水已经解不了近渴,越南只好眼睁睁地看着一线部队一个个陷入重围而无法救援。好在越南急忙下令308师、312师等二线部队停止增援,马上回撤,这才避免了越南第一王牌和第二王牌也象316A师那样飞蛾扑火,从而给首都河内留下了宝贵的守卫力量。不然,河内就象个一丝不挂的新娘,任凭已经冲过来的成群的中国恶狼肆意蹂躏。&br&&br&  为了给河内的守卫部队争取时间,越南不得不断臂割腕,残忍地下令308师、312师等以外的部队继续填进火海,同时给陷入重围的部队下了死命令,不惜一切代价拖住敌人,哪怕在阵地流尽最后一滴血!命令被不折不扣地坚决执行,但是越南糟糕的后勤供应却让这些英勇的部队雪上加霜。由于对战争的规模严重估计不足,越南事先储备的粮食弹药非常有限,等大批中国军队攻过来,拚命抵抗的越南部队两三天就粮弹告磬,但越南少得可怜的后方储存及交通工具根本无法有效补充,前方英勇的越南士兵只好饿着肚子拚命节省弹药。而对面见了血的士兵已经开始用疯狂的射击进行报复,中国的弹药供应无穷无尽,这种情况下越南士兵面临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悲惨境遇可想而知。现代战争打的是钢铁、后勤还有指挥,不是过去的经验,先天的不足已经让越南在钢铁、后勤方面取胜的机率大大降低,后天思想上准备的不足,情报失误,组织混乱,一线取胜的作战方针,更是让越南在指挥方面取胜的机会大打折扣。各种不幸几乎都砸在了越南头上,高素质的越南士兵基本上发挥不出特长,他们的老练、顽强及有效抵抗,恰好给了对方士兵泄愤的机会,越方军民所遭到的杀伤,基础设施所遭到的破坏,无形中大了许多倍,战争也不可避免地向能多残酷就多残酷,能流多少血就流多少血的野蛮方向发展。当然,这些残酷和鲜血基本上都是越南人在承受。&br&&br&(六)充满血腥的代价和不可逾越的限制&br&&br&  战争打到第16天,中国人将越南北方的重镇谅山彻底摧毁后占领,从而打开了通往红河平原的大门,造成了威逼越南首都河内的形势。看到越南人剩下的部队都已经退到河内周围,实在找不到新的肥肉下嘴,邓小平在第二天下令撤退。回撤的中国军队继续对陷入重围的越南游击队实施残酷的清剿,又干掉了越南上万人。12天后,除了50军的那个营,其他296个营都安然无恙地返回中国境内,血腥的中越战争至此告一段落。28天的冲突让中越双方都伤亡惨重,越南的战报说消灭中国军队3万多人,由于越南一直不能掌握战场,所以只能笼统地估算到万位数。近年来中国透露出来的数字跟越南人说的差不多,一共减员31139人,精确到了个位数,其中死亡(包括战死、伤重不治死、病死、事故死亡)、失踪8531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士为知己txt下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