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煮煮生牛奶的正确方法诗句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140 | 回复: 5
& & 在我的印象中,的魅力,来自于江南美景,来自于隋炀帝的故事,来自于古运河,当然更来自于古典诗文对扬州的描写和歌咏。及至到过扬州以后,才知道这一切都被古人写进了诗词里,扬州几乎就浸泡在诗里头。闲来无事时,我且顺年着历史朝代的线索,将古人这有关扬州的佳句收集起来,欣赏下去。 & & 关于扬州风物的诗,最早的可能是隋炀帝的《江都宫乐歌》。“扬州旧处可淹留,台榭高明复好游。”使人想起他在位期间穷奢极欲,大兴土木,开河巡游,广筑离宫别馆的劣迹。 & & 其后的大师李白以一句“烟花三月下扬州”而穿透历史烟云,传及妇孺老幼,传遍世界各地,而今已成为提升扬州知名度的最佳广告词。 & & 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诗句,以及后来以此为题的民乐,不知唤起了多少人的情思。 & & 杜甫的“为问淮南米贵贱,老夫乘兴欲东游”,一如既往地透露着他忧国忧民的情怀。 & & 李益的《汴河曲》中“汴河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的诗句,写的是对一个没落王朝的深深感慨与责问。 & & 王建在夜看扬州市后写出了扬州依旧的繁华与自己的担心,“如今不是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历史的教训不能忘,历史的教训最易忘啊。 & & 刘禹锡在扬州初见白居易时赠诗中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不经意间就成了千古绝句。两人相携遍游维扬古迹,在同登栖灵塔时,刘禹锡唱道:“步步相携不觉难,九层云外倚栏杆。忽然笑语半天上,无数游人举眼看。”白居易则和之:“半月腾腾在广陵,何楼何塔不同登。共怜筋力犹堪任,上到栖灵第九层。”游到瓜洲渡口,白居易又留下了著名的《长相思》:“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读到此处,谁人眼前没有一幅伤怀感慨的图画!& & 李绅在扬州不知住了几夜,反正他看到了扬州的“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以彩灯画船为主色调构成的夜色都延伸到天上了。繁盛无比啊!& & 姚合在扬州则有独特的发现:“园林多是宅,车马少于船”、“有地唯栽竹,无家不养鹅”、“满郭是春光,街衢土亦香。”这是诗人的目光所见。& & 最令人叫绝的是徐凝,他的“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其奇绝程度常使后来的文人墨客既羡慕又嫉妒。& & 张祜在作了扬州游后竟然断言:“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无缘生在扬州,葬在这里也好啊!& & 至于在扬州纵情声色十年之久的杜牧留给扬州的诗句就更多了。“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这句子不知触动了毛泽东的哪根神经,在晚年,他老人家曾亲笔抄录了这首《寄扬州韩绰判官》。还有杜牧33岁时写给青楼女子的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多情却似总无情,惟觉尊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那是怎样的两情缱绻啊!及至十年后他幡然醒悟,发出“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的自嘲时,又让人感到这一觉睡的是多么长,这一觉悟的又是多么深。& & 李商隐在游隋宫后看到的是“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想到的是“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 皮日休游汴河后想到了隋炀帝巡游时所建造的四重龙舟。面对古运河,诗人有此公论:“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是啊,如果隋炀帝开凿运河不是为个人享乐的话,那他的功劳不是可以和大禹相提并论的吗?而诗人的这种不随俗流的逆向思维,不也是值得写诗的人们借鉴的吗?& & 唐时扬州和益州(成都)一样繁盛,曾有“扬一益二”之说。杜荀鹤在送蜀客游维扬时就说:“见说西川景物繁,维扬景物胜西川。”“送君懒问君归日,才子风流正少年。”年轻的朋友啊,多在扬州享受几天吧。 & & 晏殊有名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他在扬州留下这首词时,同时留下了一段佳话:晏殊过扬州,在大明寺小憩,闭目养神时,叫侍从给他念墙上的诗。听了几首都是没等念完就被他打断了。但念到江都尉王淇的《九曲池》时却大为赞赏,立即派人召王淇来一同进餐。餐后又一同散步。当时已是晚春,已有落花。晏殊说,每当我灵感来了,有了好诗句便先写到墙上,但有的写到墙上一年了,也没想好下句,比如“无可奈何花落去”,就至今未能得到下句。王淇马上应道:“似曾相识燕归来。”这才成就了这首流芳千古的《浣溪纱》。& & 韩琦记录了扬州独有的奇花——琼花。据说这花究竟是何物,至今不为人知。“维扬一株花,四海无同类。”“我来曾见花,对月聊自醉。”见奇花而独自醉,惬意啊!& & 欧阳修在平山堂赋词:“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当潇洒时且潇洒,莫待春尽叹落花。& & 司马光是在隋炀帝游扬州400年后才来的,看到的仍是“万商落日船交尾,一市春风酒并垆。”二水交汇的富贵城池,千年繁盛的商业宝地啊!看来这写《资治通鉴》的文笔写起世俗风物来一样地精当传神。& & 王安石在扬州以南三十里的瓜洲渡口留下了“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一个“绿”字,至今仍是教习做诗时不得不提到的范例。& & 苏轼在平山堂留下的词颇有禅意:“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问题是,人在梦中,转头也难。& & 苏辙在游扬州九曲池时想到了晋代嵇康所弹的《广陵散》,想到了隋家的兴衰,他的感慨是:“都人似有兴亡恨,每到残春一度寻。”他也是这寻者之一。& & 辛弃疾调任时路过扬州,在这抗金前沿的扬州却劝告友人:“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这和他平日壮怀激烈的情怀似有所悖。儿子告诉我,你看的书上印错了,此处应是“富平侯”,李商隐诗中曾有注释。辛公在这里用的是反讽手法,并非我理解的消极颓废情绪。但愿儿子的理解是对的。& & 姜夔的《扬州慢》记录了金兵两次大规模入侵扬州后的残局:“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言厌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 于谦在看了扬州举世无双的琼花后留诗:“无双亭上多铭记,都在长吟感慨中。”据传这琼花很有骨气,只在扬州生发。有权贵慕其名而移入皇宫,结果不久就蔫了。再移回扬州,复又精神了。& & 汤显祖在广陵的春夜里仍忘不了他的音乐和戏剧,赋诗道:“莫露乡心与离思,美人容易曲中弹。”可是,乡思能瞒得住吗?& & 到了清代,人们对扬州的追忆就显得更遥远了。& & 钱谦益在初冬里到扬州,写下了感叹物是人非的“隋苑荒台叶不飞,竹西鼓吹正依稀。流萤尚作芜城梦,跨鹤真同华表归。”& & 宗元鼎写道:“关情最是扬州路,十里珠楼卷幔看。”扬州人看家乡,最是牵情、最是自豪。& & 钱澄之的《扬州》写出了眷怀明室的感情和亡国的哀痛:“商贾不离争利地,儿童谁识破城年。”是啊,如今的人们到扬州,不是去看那闻名遐迩的瘦西湖、个园,就是去品尝那扬州有名的“三头”小吃。有几个去看那忠烈之臣史可法呢?悲哀是自古就有的啊!& & 王士祯在扬州作官多年,熟悉扬州的季节,却在那一年这样写春天:“今年东风太狡狯,弄晴作雨谴春来。江梅一夜落红雨,便有夭桃无数开。”他倒是变着法地在继续歌吹古扬州。& & 郑板桥写扬州与人不同,毕竟他在扬州生活久了,更了解这里的世风民俗,记下的是扬州人“千家养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种田。”何等写实又何等浪漫啊!所以他说“我梦扬州,便想到,扬州梦我。”“有诗人某某,酒人个个。花径不无新点缀,沙鸥颇有闲功课。”悔悟到“将白头、供作折腰人,将毋左。”今后再也不违背自己的心愿了。& & 汪沆拿扬州的保障湖与杭州的西湖相比,拿乾隆和隋炀帝的南巡相比,看透了都是糟蹋金钱、鱼肉百姓,所以写出了“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的诗句。瘦西湖之名可是由此得来?也未可知。& & 龚自珍过扬州时的心情一定是悠闲的,他留诗:“春灯如雪浸兰舟,不载江南半点愁。谁信寻春此狂客,一茶一偈过扬州。”一茶一偈,神仙般的感觉啊。& & 晚清时,太平军和清军在扬州拉锯战后,城池惨遭破坏。顾文彬叹道:“便骑鹤人来,萧声寂寂应断肠。”煮鹤焚琴,谁不为此惋惜呢?& & 歌咏扬州的诗词还有许多许多。就连那个日本人森槐南也发出过“扬州风物最相思”的感叹呢。& & 扬州景好宜作诗,也是诗人爱扬州。历朝历代的扬州都不乏诗人光临,扬州民间诗人更多。有个民间人士组织的冶春后社,成员达一百多,历时逾三十年,“渔家小婢解吟诗。”“一瓯新茗煮余杭。”“从来游兴不阑珊。” & & 以扬州的历史文化含量来看,把她列入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受之无愧的。
& & 在诗意里栖居着的扬州,幸运啊!
照片拍的真美!
微信扫一扫 转发朋友圈
官方新浪微博
官方腾讯微博
公司:扬州天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9 地址:扬州市文昌东路江苏信息产业基地中国创谷5楼(京东大楼北侧)
Powered by【适合挂在家里的诗词】-大众养生网
当前位置: >>
适合挂在家里的诗词
从诗词就能看出中华文化的精深。在家里摆放什么样诗词会让家里更加显得大气,舒适呢?下面小编来为大家提供些关于适合挂在家里的诗词吧!
适合在家里挂的诗词作品
1、积极进取型:《沁园春·雪》·毛泽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宽容大度型:《短歌行》其一·曹操“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3、清高休闲型:《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4、爱情唯美型:《诗经国风.周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5、东山再起型:《忆秦娥·娄山关》毛泽东“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选择易从书法适应的场合
逢年过节,如今常规的礼物就是补品饮料品茶烟酒,这直接导致每逢节日,大家屋里乱七八糟的礼物堆成堆,看了烦心。而若是这其中有一个精美的盒子,打开盒子,里面是一幅赏心悦目的名家书法字画,你是不是会觉得心中一亮、豁然开朗起来.
领导升迁,给领导送礼物三个原则,不能奢俗而引嫌疑,不能平庸而有去无回,不能过俭而弄巧成拙。一幅内容博大的好字,或者一幅意境开阔的山水,能避嫌疑、能引眼球、不失价值,领导无论挂在家里还是办公室都品位立显,领导高看了画,也就高看了人。
寿诞生辰,祝寿过生日,对一个人来说是很重要的日子,尤其对一些高寿老人。年长的名家书法,或者鹤发童颜,寿比南山或者“福”字“寿”字;年轻的,一幅沧海风帆,亦或一幅鹏程万里……
结婚生子,婚姻大事,得子之欢,岂能儿戏-成就好事的主角不能儿戏,我们作为亲朋参加庆典的,也是要慎重对待。婚喜贺礼,名家书法最宜,佳偶天成画、百年好合、早生贵子等名家书法,一在有意义,二在能让人能经常看到而且一看到就能想到你。
商务活动,
商务送礼,对客户表示感谢,加强已有合作关系,以求保持客户或者进一步的合作。常规的商务礼品,像公司产品、茶、酒之类,早已是不咸不淡了,送出去给人感觉就是走个过场。而字画,不仅免了俗套,让对方对你印象深刻,还比明码标价的茶酒之类要高端一大截,最重要的是能显出你对合作的诚意,何乐而不为呢?
相聚离别,人生无常,人情有常,聚散之中见真章。辞送亲友,赠言书法最是合适,颇具古风;喜逢宾朋,题字山水直抒胸臆,更表真情。一幅意境独到的国画或者书法作品一定也是最能烘托气氛的礼物,有什么能比艺术品更能寄托真情呢?
适合挂在家里的诗词
1、王文彬四尺斗方四字草书书法作品《品逸如梅》——“品逸如梅”出自“人淡如菊,品逸如梅”,是南社耆宿高吹万赠给郑逸梅的一副对联。梅兰竹菊号称花中四君子,都是形容人的品格好的,这句话就是形容一个人淡薄势利像一样,品格超过了梅花!
2、王文彬四尺斗方四字草书书法作品《人淡如菊》——人淡如菊,比喻人淡泊的如同菊花一样。语出唐代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中的《典雅》——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荫,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3、李传波四尺竖幅书法作品《范公丛竹歌》——这是一幅书法作品,书写的是岑参的《范公丛竹歌》,赞赏的是竹子的品格。竹,自古就有“竹报平安”之说,还有高风亮节、节节高升之意。竹还是高雅、纯洁、虚心、有节的精神文化象征,古今庭园几乎无园不竹,居而有竹,则幽篁拂窗,清气满院;竹影婆娑,姿态入画,碧叶经冬不凋,清秀而又潇洒。
4、李传波四尺竖幅行书书法作品《秋菊》——这是一幅书法作品,书写的是骆宾王的《秋菊》,菊花开在秋天,万物肃杀,只有菊花独立于秋风中。它代表了一种人的品质气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菊花一直被看作成熟而又寓意深广之花,古人还有重阳赏菊的风习。而骆宾王赞赏的也正是菊花的这种品质和气节。
5、李传波四尺横幅行书书法作品《春夜喜雨》——《春夜喜雨》是唐诗中的名篇之一,是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时所作。此诗运用拟人手法,以极大的喜悦之情,赞美了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诗中对春雨的描写,体物精微,细腻生动,绘声绘形。作品意境淡雅,意蕴清幽,诗境与画境浑然一体,是一首传神入化、别具风韵的咏雨诗,为千古传诵的佳作。
4677阅读4324阅读4895阅读4103阅读4914阅读4983阅读3628阅读
3113阅读4967阅读3421阅读3008阅读4347阅读3488阅读4332阅读
document.writeln(ads)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微信扫一扫社会化媒体
了解更多>>
桂ICP备 号
桂公网安备 36号
阅读下一篇
自媒体运营攻略
行业经验交流
Hi,在你登录以后,就可以永久免费的收藏任何您感兴趣的内容,关注感兴趣的作者!
已有帐号请点击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验证邮件
请在48小时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验证邮箱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重新发送
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又想起来了?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邮件
请在5分钟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重置密码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重新发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意见与建议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
* 留下您正确的联系方式,以便工作人员尽快与你取得联系
转藏至我的藏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牛奶的诗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