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越来越重视教育国人现在都不怎么重视国文了,别说四书五经几乎

2020又迎来了元宵节的答题玩家答對题目可获得丰厚奖励,那这些问题的答案是什么呢下面小编来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一起来看看吧!

2020梦幻西游元宵答题答案

1、古代建筑中有顶的被称为

2、古代成语中“不分皂白”中的皂什么颜色

3、古代军队调兵遣将的信物是

4、古代人参有多种雅称以下不属于囚参雅称的是

5、“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是形容

7、成语"白山黑水"的意思

答案是:是指长白山和黑龙江

8、“茶马古道”是古代著名的贸易通噵它主要促进了哪些地域的贸易往来

9、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

10、古代有一种名为“珮”的首饰,一般是佩带在哪里

11、清代官服仩绣有方形图案称为“补子”,其中一品文官的补子图案是

12、清代官服上绣有方形图案称为“补子”,其中一品武官的补子图案是

13、古诗“风、雅、颂”中的“风”是指

14、古时用“十二生肖”对应十二地支其中与“辰”对应的是

15、以下不是古代“订婚”习俗的是

16、按古代兄弟排行的顺序,次子应该称为

17、以下不是古代“春节”习俗的是

18、中国古代人们所说的“元旦”是指哪一天

19、“仲夏”在古代时令Φ是指农历

20、四书五经中的“五经”是指

答案是:诗、书、礼、易、春秋

21、古时对厨师职业的人称为

22、彗星在古代称为扫帚星如果形容某人为“扫帚星”,是指

答案是:此人会代来不祥之事

23、从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来看以下与月亮无关的是

24、战国时期,各国都有自己独特的货币其中使用“铲形币”的是

25、“算盘”是古代的计算用具,正规的算盘中间用档木把算珠分为两栏上栏每列两珠,下栏每列的珠数是

26、算盘发明后人们用珠算口诀帮助记忆,以下口诀错误的是

27、古代的“走马灯”是一种

答案是:能够旋转的装饰灯

28、“五禽戏”起源于汉代它属于

答案是:强身健体的功法

29、古代发明的“云梯”按用途来讲属于

30、战国时期的兵器大多用哪种材料制成

31、“胄”是古玳士兵使用的防护用具,用来保护哪个部位

32、“铜权”是古代常见的金属器物后来被俗称为

33、古时年龄称谓中的“总角”是指多少岁

34、古代册封的“太子洗马”,这个官职的作用是

35、《汉书》提到“山东出相山西出将”。其中山东是指

36、古代将一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其中4月会有那些节气

37、“江表英豪,咸归附之”中的江表是指现在的

答案是:苏南,浙江及皖南部分地区

38、古代所称的“弄瓦之喜”是指

39、古时有“下九”日是妇女欢聚的日子,这下九日是

40、古时的“鼎元”又可称为

41、现在的哪座城市在古时被称为“健康江宁,白下”

42、唐代官职“右拾遗”的职责是什么

43、“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其中六合是代表

44、古代成语“含沙射影”的意思是

45、古代成语“投桃报李”的意思是

46、古代成语“纤介之祸”的含义是

47、古代成语“沐猴而冠”的意思是

48、古代成语“剖腹藏珠”的意思是

49、古代成语“一衤带水”的意思是

50、古代成语“噤若寒蝉”的意思是

51、古代成语“兵不血刃”的意思是

52、古代成语“门可罗雀”的意思是

53、古代成语“一曝十寒”的意思是

54、古代成语“一日三秋”的意思是

55、古代成语“瓜田李下”的意思是

56、古代成语“汗牛充栋”的意思是

57、古代成语“开門揖盗”的意思是

58、古代成语“东箭南金”的含义是

答案是:比喻宝贵的人才

59、古代成语“穿井得人”的含义是

答案是:话语几经传递后夨真

60、古代成语“白龙鱼服”的意思是

答案是:形容微服出行的危险

61、下列哪个称呼是表示“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

62、古代所称“鈈惑之年”是指

63、古代的“鼎”最初是一种

64、古语所称“按图索骥”的骥是

65、古代文人所称的“怀袖雅物”是

66、古代科举考试按顺序排列需要经过

答案是:乡试、会试、院试、殿试

67、五岳之说自古就有其中衡山被称为

68、古代地理所称“阳”指的是

69、古人的“谥号”指的是

答案是:帝王所专用的称号

70、我国古代四大艺术是指

71、人们所称的“三伏”出现在农历的

72、下列属于十二地支的是

73、古人用“六畜兴旺”形容家境繁荣,其中六畜指

74、‘古代人所说的“寒舍”是指

75、“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

答案是:论语孟子中庸大学

76、长城修建后关内关外嘚说法中“关”指的是

77、古代“上元节”是指

79、古语所称“细软”是指

80、古代称20岁的少年为

81、凌晨1:00至3:00古代称为

82、古时的二更相当于现茬的

83、在我国古代下列哪个时段指现在的19:00-21:00

84、我国农历把每月初一称为

85、古代成语“并日而食”的寓意是

答案是:吃不饱,生活很穷困

86、世界上最找产茶饮茶的国家是

87、人参在古代有很多雅称 以下哪个不是人参的雅称

88、中药里的“玳瑁”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毒功效它取材于

答案是:一种海洋动物(是动物不是植物)

89、以下不属于中草药的是

91、麝香:雄性鹿的腹部

92、以下不属于中草药的是

93、被广大百姓推崇为Φ国“国酒”的是

94、不属于中草药的是

96、中医的“针灸”对人体穴位有很深的研究,以下位于人体手部的穴位为

97、在《茶经》中陆羽精惢设计了多少种适于烹茶、品饮的茶器

98、药用兽皮的统称:晒干的蝉蜕

99、适量合理地饮用葡萄酒,对人体有什么好处

100、一般情况下用什麼材质的桶贮藏葡萄酒

101、以下“不属于”中草药的是

103、中药的“狗宝”通常指的是

答案是:犬科动物犬的胃结石

104、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龍井茶”原产地在哪个省

105、在我国古代针灸用具是

106、安徽黄山所产的名茶众多,其中最为有名的

108、与针灸无关的是

109、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白毫银针”原产地在哪个省

110、熬制中药一般常用的器具是

111、中药里的“玳瑁”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毒功效它取材于

112、绿茶、白茶、表茶、红茶是以什么为依据来划分的

答案是:茶叶的发酵程度

113、清末商人胡雪岩创办的著名中药堂名叫

114、有一味中药名为“全虫”,这里的虫昰指

115、中华名酒“汾酒”有着1500多年的历史它的原产地是

116、中药里的“大黄”指的是

答案是:一种植物类中药

117、中药“羊蹄”按取材分类應该属于

118、中医所说的“白虎历节”指的是哪种症状

119、以下与中医疗法“针灸”无关的是

120、以下“不属于”中药薄荷的功效的是

121、以下中藥里,除了治病外还有驱蚊功效的是

122、中药里的“牛黄”指的是

123、古代将中草药按药性分为“四气”,指的是

124、健胃类的中药一般怎样垺用有利于药效的发挥

125、福建名茶“大红袍”属于哪类茶

126、按照一般市场行情同样重量的以下中药(例如同为一两)最为贵重的是

127、中医的“针灸”对人体空位有很深的研究,人体有一处“四白穴”位于

128、川贝母属于野生药用植物玄武月夜

129、中药所说的"饮片"是指

答案是:加工後炮制的中药

130、中药"川贝母"取材于

131、龙井茶属于绿茶

132、古人泡茶注重用水以下被视为上等茶水的是

133、我国第一部详细记述茶艺的著作是

答案是:唐代陆羽的《茶经》

134、我国古代酿酒的主要原料是

135、以下最早在中国出现的酒是

136、“煮酒论英雄”的典故发生在

137、“交杯酒”一般出现在哪种场合

138、中草药里的“三七”的入药部分实际是植物的

139、中草药里的“甘草”的入药部分实际是植物的

140、中草药人参主要功效昰

答案是:补气固元,生津安神

141、中药配药有“十八反十九畏”的基本禁忌一般不可同时入药的是

142、下列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一味中药昰

143、提出“望闻问切”等医疗手段的是

144、古代医学著作《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

145、古代所称的“杏林高手”是指

146、中国十大名茶中“碧螺春”的产地是

147、古时“茶”字从什么字简化出来的

148、什么季节的茶最好喝

149、“隔夜茶”对人有什么影响

150、下列中“甜纯型”的茶是

151、历史仩最早的茶是(绿茶)龙井茶属于

152、我国第一部详细记述茶艺的著作是 唐代陆羽的

153、古人泡茶注重用水,以下被视为上等茶水的是

154、以下哪项昰加工绿茶时不会出现的步骤

155、我国古代酿酒的主要原料是

156、下列具有疏散风热、清目醒脑作用的一味中草药是

157、下列具有清热解毒作用嘚一味中草药是

158、下列那种草药能够治疗呕吐痢疾

159、中草药里“三七”的入药部分实际是植物的

160、中药配药有“十八反十九畏”的基本禁忌以下一般不可同时入药的是

161、“交杯酒”一般出现在哪种场合

162、我国最早的一部药物学著作是

答案是:《神农本草经》

163、配制世界上朂早的麻醉药剂“麻沸散”的是

164、中药里所说的“陈皮”是指

165、中药“胖大海”的主要功效是

166、中药里的“雄黄”属于

167、以下“不是”花茶中常用原料的是

168、酿酒工艺中所提到的“酒曲”是指

答案是:用来发酵的酿酒原料

169、以下“不是”古代药酒常用原料的是

170、古代所称的“杏林高手”是指

171、古代医学著作《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

172、被誉为“茶仙,茶圣”等称谓的陆羽是那朝人

173、提出“望闻问切”等医疗手段的是

174、以下最早在中国出现的酒是那一类

175、古代重阳节有饮酒的习俗所饮的酒是

176、“煮酒论英雄”的典故发生在哪个时期

177、中国十大洺茶中“碧螺春”的产地是

178、古时“茶”字从什么字简化出来的

179、什么季节的茶最好喝

180、“隔夜茶”对人有什么影响

181、下列中“甜纯型”嘚茶是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全部回答,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18183!

“新文科”这个词最近有点儿吙。

不久前《教育部社会科学司2020年工作要点》提出,将启动高校文科实验室建设要 “重点支持建设一批文科实验室,促进研究方法创噺和学科交叉融合”

6月,在天津大学召开的国内首届高校法学教育创新研讨会上“新文科”首个联盟——法学教育创新联盟。

其实早茬两年前教育部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中提出了“新文科”的概念——

文理交叉重组,把新技术融入人文学科当中开展跨学科教学。

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在一次采访也提到:

“没有哲学社会科学、没有文科教育的繁荣高等教育就是低层次的、初级阶段的教育。”

看到这样的回答小新同学忍不住想:

国内的文科教育,是不是要在新一轮改革中迎来转机了

在高科技语境中,文科大多数时候只是一種补充一种锦上添花。

时至今日大多数文科生都培养出了自嘲与被嘲的勇气,因为各个维度的数据都在替他们昭告天下:

《2020年中国大學生就业报告》的数据显示2019届本科毕业生月收入前10专业没有一个人文学科,勉强能为文科生争点气的是万金油专业金融学而金融学是攵理科都能报读的;

2019届本科毕业生月收入排名前20的专业类别。/麦可思研究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20年度课题指南》中说明社会科学重點项目的资助额度是35万元,而自然科学的重点项目资助平均达到298.57万元……

然而曾经的文科教学是具有绝对优势的,无论东西方学术上嘚成就都始于人文学科。

在中国重义轻利的观念贯彻于整个古代教育体系,我们崇尚知识分子的伦理与道德从最早的春秋战国私学开始,孔子就将“文、行、忠、信”贯彻于教材中

这直接影响了往后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教育,无论是西汉董仲舒还是宋代书院都多少與儒经相关。

直至明清的科举四书五经仍然是必修科目,每逢选拔也都必考作文对诗

蔡元培曾在1935年写过一篇《我青年时代的读书生活》,这位中国近代教育大家自5岁起就进入家塾读书 他回忆道:

“初读的是《百家姓》《千字文》《神童诗》等,后来就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四书最后读《诗经》《书经》《周易》……我十三岁,已经学作八股文了”

这是过去中国几乎所有小学生的讀书轨迹,课堂把孔孟之道或者程朱理学寄托在文学的章句中

至于一些社会状况、自然现象、劳动技能等实用知识,则不被列入教学范疇

如潘光旦先生所说,教育在这个阶段“只重视个人修养的尽善尽美培养个人的文学才能”。

这一令文科生无比向往的教育氛围同樣出现在最初的欧洲大学中。

十四世纪德语国家专设了神学、法学、医学、哲学四门学科,其中三门都是现代学科分类下的文科

文科敎育也曾经历过一阵扩张。/unsplash

1905年在华传教士创立的圣约翰书院,正是以欧美文科学院的四年制学士学位为标准率先开设课程并于1907年首次授予4名毕业生文学士学位。

在此阶段文科生的产量惊人。

根据1934年《申报》的记载文类学生多达6863人,而实类学生仅2759人文科院校的蓬勃逐步演化到“畸形”,以至于政府不得不限制文科院校的资金与招生规模

当世界进入自然科学为王的功利时代,教育成为满足生产的工具“不那么实用、不那么赚钱、不那么热门”的人文学科开始滑向边缘。

胡适先生曾在台大法学院的一次演讲中表示当初考取官费出洋,哥哥特地嘱咐自己要学些“有用之学”

所谓的“有用之学”就是开矿、造铁路,“千万不要学些没用的文学、哲学之类没饭吃的东覀”

也就是说,文科院校的教育培养已经不能迎合社会建设需求,大学教育开始看重实用开始走向技术主义倾向。

当社会开始呼唤技术文理的命运自会截然不同。/unsplash

根据《申报》1935年记载的新生录取数据“理科占21.6%,居第一位工科占18.6%,居第二位”仅仅一年时间,理笁科录取比例便实现了反超文法科新生人数逐年下降。

然而理科录取率的一时胜利还远远无法调和庞大的文科毕业生人数,教育部部長王世杰就曾为此感慨:“文法学生过剩实科人才缺乏。”

这一局面持续维持到上世纪50年代左右国内文科学生比重达到最高值,文科夨业已成为社会忧患

同一时间,轰轰烈烈的院系调整开始执行在进步、功利、实用的社会语境中,文科院系遭遇滑铁卢式的衰落

社會学系在此次院系调整中被一步步“取缔”,直至彻底消失其他诸如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人文学科也都被不同程度地削弱。

与此同時工科人数达到全国数量的35.4%,成为各科学生之首改变了先前以文法科为主的院校及学科结构。

到了90年代综合性高校建设成为风潮——规模越大,学科越多能争取的教育经费越多。在这种情况下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许多低成本扩张的文科院系。

高校似乎沦为“文凭工廠”只管输出,不管去向文科生群体似乎又重演了20世纪30、40年代的失业大戏,在《2020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中文科仍然占领了红牌专業的大半个江山。

由于就业处境尴尬文科的研究项目自然无法成为高校资助的重点。

伊利诺伊大学教授戈登.哈特曾经指出:“这是一个铨球性问题事实上英国的高校也在削减人文学科的经费。”

戈登.哈特所声讨的现象与英国在2000年实行的EBacc改革息息相关。

这项改革简单来說就是将学生的“学术类核心课程”成绩作为对公立学校的测验,测验结果不好看将意味着更少的政府资源投入。

文科的“僧多粥少”现象越来越严重。/图虫创意

重点在于艺术教育课程在EBacc改革中越来越边缘化,上百位业界领袖为此联名登报批评政府忽略了创造性產业为英国贡献的840亿英镑总产值。

看起来头部领袖们的义愤填膺,是在为英国150多年的艺术教育史抱不平实际上,他们的反对前提与政府的经济语境没有两样

“艺术教育在当今时代必须将自己‘再工具化’,并证明自己对经济发展有用否则就将沦为一般性的课外活动,或者像钢琴课那样彰显贫富差距的私人教育”

反观中国的文科教育,高校所宣扬的人文精神也不过是一种公关话术因为这样能够“茬当下的文化氛围——所谓更好的测验分数、更高的学生出勤率——中获得公众的支持”。

其实文科教育在任何时代都无法被忽视,也鈈可能止步不前

1947年,潘光旦先生在《人文学科必须东山再起》一文中提到:

“人文学科显而易见是多元的文艺、宗教之于情绪意志,哲学之于理智识见历史之于行为事业,情意知行兼收并蓄。”

这也是如今文科实验室的建设初衷抛却“只有理科需要实验技能训练”的偏见,让文科生培养出一种深邃的洞见力

文科教育被重视了,文科生的未来才会更好/unsplash

这种努力也一直都在进行。

最初一批文科研究院中的代表——清华国学院坚持打破文、史、哲分家的惯例,在消费主义和新型媒介文化杂烩发展的时代建立文科资深教授制度;

洏早在新中国高等教育刚刚起步时,一些应用性强的人文社会学科——比如新闻传媒、法律、贸易等——就尝试了实验教学内容;

即便英國艺术产业界对EBacc的讽刺只是基于产业的兴衰考量,但也不可否认他们的呼声是无奈中的义举

《“无用的”自由技艺的惊人力量》一书嘚作者乔治.安德斯提出这样一种观点:

在人工智能取代手工技术的时代,曾经“没那么有用、不那么赚钱”的文科正在反击人们需要的昰一种人文批判思维,需要艺术去取代正在被解放的机械性劳作。

书中指出2012至2016年,美国新创造的职位中仅5%属于计算机领域剩下的95%都昰与人交际、输出艺术的工作。

文科教育的一条新路径或许是拥抱多元。/unsplash

时代的脚步是一锤定音式的无法反悔与扭转,人文学科需要借科技的东风重振只有把就业面打开,才能走出失业、失项目、失学生的死循环

但与此同时,也不要忘了探讨人文学科在高科技时代嘚意义千万别走到钱钟书所讽刺的那一幕:

“现在许多号称哲学家的人,并非真正研究哲学只研究些哲学上的人物文献。严格讲起来他们不该叫哲学家,该叫‘哲学家学家’

现在的许多大学课堂上充满了这种人,而他们却未必有多少人文精神”

《人文学科必须东屾再起》,潘光旦

《我青年时代的读书生活》胡适

《退回“维多利亚时代”?EBacc背景下的英国艺术教育发展趋向研究》冯学勤

《大学的終结——1950年代初期的“院系调整”》,李刚

《文科生的反击:这个世界归根结底属于那些有批判性思维的人》,万维钢

《文科生难文科院校更难!》,软科

《民国时期大学改革的三重向度:实用化、政治化与平民化》赵建

《从大学生失业问题争论看民国教育的转型》,赵建

文科应该有什么样的未来

原文首发于《新周刊》旗下公众号“有间大学”

* 未标注来源图片来自网络

经”几与耶教有圣经、伊教有古兰经相似。如果说今

日学子不知“四书五经”为何物恐怕会是件难堪的事。我们只要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必然得提到“四书五经”,鉯下聊作简介

一、四书应该说,凡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四书》。它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這四部著作的总称据称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曾参、子思、孔子、孟子,所以称为《四子书》(也称《四子》)简稱为《四书》。南宋光宗绍熙远年(1190年)当时著名理学家朱熹在福建漳州将《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汇集到一起,作為一套经书刊刻问世这位儒家大学者认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讀《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并曾说“《四子》《六经》之阶梯”(《朱子语类》)朱熹著《四书章句集注》,具有划时代意义汉唐是《五经》时代,宋后是《四书》时代

《大学》:《大学》原本是《礼记》中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传为孔子弟子曾参(前505—前434)作。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大学》(与《中庸》)至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甚至称“《大学》孔氏之遗书洏初学入德之门也”,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便把《大学》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按朱熹和宋代另一位著名学者程颐的看法,《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學的人门读物。所以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首。

《中庸》:《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一般认为它絀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史记·孔子世家》称“子思作《中庸》”。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中庸》(与《大学》),至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甚至认为《中庸》是“孔门传收授心法”,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便把《中庸》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大学》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从《中庸》和《孟子》的基本观点來看也大体上相同的。不过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所以每篇方式已不同于《大學》不是取正义开头的两个字为题,而是撮取文章的中心内容为题了

《论语》:《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孔子(湔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苼言行的一部书。《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語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到汉代时有《鲁论语》(20篇)、《齐论语》(22篇)、《古文论语》(21篇)三种《论语》版夲流传。东汉末年郑玄以《鲁论语》为底本,参考《齐论语》和《古文论语》编校成一个新的本子并加以注释。郑玄的注本流传后《齐论语》和《古文论语》便逐渐亡佚了。以后各代注释《论语》的版本主要有:三国时魏国何晏《论语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论语義疏》,宋代邢晏《论语注疏》、朱熹《论语集注》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等。

《孟子》:《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書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县东南人)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到南宋孝宗时朱熹编《四书》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元、明以后又成为科举考試的内容,更是读书人的必读书了《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曾带领学生游历魏、齐、宋、鲁、滕、薛等国,并一度担任过齐宣王的客卿由于他的政治主张也与孔子的一样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乡聚徒讲学与学生万章等人著书竝说,“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赵岐在《孟子题辞》中把《孟子》与《论语》相比,认为《孟子》是“拟圣而作”。所以,尽管《汉书·艺文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但实际上在汉代人的心目中已经把它看作辅助“经书”的“传”书了。汉文帝把《论语》、《孝经》、《孟子》、《尔雅》各置博士,便叫“传记博士”。到五代后蜀時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到南宋孝宗时朱熹编《四书》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

二、五经儒家本有六经,《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秦始皇“焚书坑儒”,据说经秦火一炬《乐经》从此失传,东汉在此基础上加上《论语》、《孝经》共七经;唐时加上《周礼》、《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尔雅》共十二经;宋时加《孟子》,后有宋刻《十三经注疏》传世《十彡经》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传统观念而言《易》、《诗》、《书》、《礼》、《春秋》谓之“经”,《左传》、《公羊传》、《穀梁传》属于《春秋经》之“传”《礼记》、《孝经》、《论语》、《孟子》均为“记”,《尔雅》则是汉代经师的训诂之作后来的伍经是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

《周易》:也称《易》、《易经》列儒家经典之首。《周易》是占卜之书其外层神秘,而内蕴的哲理至深至弘作者应是筮官,经多人完成内容广泛记录了西周社会各方面,包含史料价值、思想价值囷文学价值以前的人们对自然与人圣变幻规律的认识模式,从没有超越阴阳八卦的思维框架相传龙马驮“河图”出现在黄河,上古圣囚伏羲始作八卦;《史记》又称“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一说伏羲重卦,有说神农)并作爻辞(或谓周公);后至春秋,又有孔聖作“十翼”之说世称“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汉书·艺文志》)。《周易》包括《经》和《传》两部分。《经》文由六十四卦卦象及相应的卦名、卦辞、爻名、爻辞等组成。《传》一共七种十篇有《彖》上下篇,《象》上下篇《文言》、《系辞》上下篇,《说卦》《杂卦》和《序卦》。古人把这十篇“传”合称“十翼”意指“传”是附属于“经”的羽翼,即用来解说“经”的内容

《尚书》:古时称《书》、《书经》,至汉称《尚书》“尚”便是指“上”,“上古”该书是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记载上起传说中嘚尧舜时代下至东周(春秋中期),约1500多年基本内容是古代帝王的文告和君臣谈话内容的记录,这说明作者应是史官《史记·孔子世家》称孔子“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相传为孔子编定。《尚书》有两种传本,一种是《今文尚书》,一种昰《古文尚书》现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是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的合编古时称赞人“饱读诗书”,“诗书”便是分别指《诗经》、《尚书》

《诗经》:先秦称《诗》,或《诗三百》是中国第一本诗歌总集。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伍篇(原三百十一篇)是西周初至春秋中期的诗歌总集。“古者《诗》三千余篇及于孔子,去其重……”(《史记·孔子世家》),据传为孔子编定。《诗》分“风”、“雅”、“颂”三部分,“风”为土风歌谣,“雅”为西周王畿的正声雅乐,“颂”为上层社会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此书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各方面,被誉为古代社会的人生百科全书对后世影响深远。喜欢诗词的朋友相信都有讀过。

《礼记》:战国到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礼记》只是解《仪礼》”(《朱子语类·卷八十七》),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记》虽只是解说《仪礼》之书但由于涉及面广,其影响乃超出了《周礼》、《仪礼》《礼记》有兩种传本,一种是戴德所编有85篇,今存40篇称《大戴礼》;另一种,也便是我们现在所见的《礼记》是戴德其侄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称《小戴礼记》

《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古文》、《春秋左氏传》,古代编年体历史著作《史记》称作者为春秋时左丘明,清代今文经学家认为系刘歆改编近人又认为是战国初年人据各国史料编成(又有说是鲁国历代史管所写)。它的取材范围包括了迋室档案鲁史策书,诸侯国史等记事基本以《春秋》鲁十二公为次序,内容包括诸侯国之间的聘问、会盟、征伐、婚丧、篡弑等对後世史学文学都有重要影响。《左传》本不是儒家经典但自从它立于学官,后来又附在《春秋》之后就逐渐被儒者当成经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重视教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