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曹兵自己渴望什么这一雄伟志向的写照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江西专用)2014届高三语文总复习课件:专题7 文学名著阅读.ppt 360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60 &&
(江西专用)2014届高三语文总复习课件:专题7 文学名著阅读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3.舌战群儒(第四十三回 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
曹操大军沿江结寨,准备并吞江东。东吴君臣惊疑忧惧,是和是战难以定夺。诸葛亮运用谋略,与东吴群臣纵论天下大事,巧舌辩驳,说服他们和孙权要与刘备联合抗曹。才有后来的赤壁之战。此成语原指与众多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指与很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
4.智激周瑜(第四十四回 孔明用智激周瑜 孙权决计破曹操)
孔明曰:“操本好色之徒,久闻江表乔公二女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操曾发誓:‘愿得江东二乔,置之铜雀台,以乐晚年,虽死无恨矣。’今虽引百万之众虎视江南,其实为此二女也。将军何不以千金买此二女,差人送与曹操。操必班师矣。此范蠡献西施之计,何不速为之?”周瑜听罢,勃然大怒,离座指此而骂曰:“老贼欺吾太甚!”
5.用奇谋孔明借箭(草船借箭)(第四十六回 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
周瑜刁难诸葛亮,令其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却立军令状三天完成。他前二天按兵不动,暗中叫鲁肃备大船二十,各船扎草人千个。第三天四更,江上大雾迷漫,诸葛亮率船到曹军水寨前擂鼓呐喊佯攻,曹军怕中计,下令弓箭手向江中射箭。这一妙计使诸葛亮不费吹灰之力就完成了任务。
6.祭七星坛借东风(第四十九回 七星坛诸葛祭风 三江口周瑜纵火)
周瑜为没有东南风而病倒在床上。诸葛亮给周瑜开了个“药方”,上面写着:“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说他能借来东风,他让周瑜为他搭起高九尺的七星坛,然后自己在坛上做法。几天之后,果然刮起了东南风。周瑜嫉妒,便派人去杀诸葛亮。然而诸葛亮早有预防,事先回夏口去了。
7.孔明巧布八阵图(第八十四回 陆逊营烧七百里 孔明巧布八阵图)
刘备兵败,陆逊追至夔关,遇此阵,土人言:“此处地名鱼腹浦。诸葛亮入川之时,驱兵到此,取石排成阵势于沙滩之上。自此常常有气如云,从内而起。”逊入阵不得出,后被孔明岳父黄承彦放出。
八阵图“名八阵图。反复八门,按遁甲休、生、伤、杜、景、死、惊、开。每日每时,变化无端,可比十万精兵。”
8.武侯弹琴退仲达(空城计)(第九十五回 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
诸葛亮屯兵于阳平,把部队都派去攻打魏军了,只留少数老弱残兵在城中。忽然听到魏军大都督司马懿率15万大军来攻城,诸葛亮临危不惧,传令打开城门,还派人到城门口洒扫。诸葛亮自己却登上城楼,端坐弹琴,态度从容,琴声不乱。司马懿来到城前,见此情形,心生疑窦,怕城中有埋伏,因此不敢贸进,便下令退兵。
9.挥泪斩马谡(第九十六回 孔明挥泪斩马谡 周鲂断发赚曹休)
马谡自告奋勇驻守街亭,遇到了魏将张郃所率主力部队的抵抗。马谡违背了诸葛亮原先的部署,又不听从部将王平的建议,在众寡不敌的形势下,居然不下据城,而舍水上山,结果被张郃军队切断水道,杀得大败。街亭失守,使诸葛亮十分被动,一场十分有利的战局顿时变成败局。尽管诸葛亮十分爱惜马谡的才华,但是,为了严明军纪,他毅然按照军法处斩了马谡,还上疏朝廷,自请贬官三级,追究个人“不能训章明法”、用人不当的责任。
10.秋风五丈原(第一百零三回 上方谷司马受困 五丈原诸葛禳星)
诸葛亮六次出兵祁山,司马懿坚守不战。诸葛亮派人侮辱,司马懿不为所动。不久诸葛亮病危。禳星不成,遂将平生所学传授给姜维,并作好身后的军事安排。尚书李福赶到,诸葛亮推荐蒋琬、费袆相继为丞相继承人后死去。时年五十四岁。是夜,天愁地惨,月色无光。
11.见木像魏都督丧胆(第一百零四回 陨大星汉丞相归天 见木像魏都督丧胆)
诸葛亮积劳成疾,临终与众将诀别,并安排了军国大事。他死后虽秘不发丧,但司马懿见蜀兵后退已知真相,故催军速追。突然五丈原上炮响旗飘,诸葛亮端坐四轮车出现,他羽扇纶巾。魏军见诸葛亮尚在,弃甲逃命,溃不成军。两日后,司马懿方知车上是木人。 [诸葛亮的其他故事]
重点回合:从第三十七回“三顾草庐”到一百四回“丞相归天”,诸葛亮的形象就贯穿在这将近七十回的演义中,特别从八十七回开始,诸葛亮的形象回回出现,回回鲜明。
1.隆中对(第三十七回 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草庐)
诸葛亮在刘备三顾茅庐时,分析天下形势,提出正确战略:占领荆州、益州,北拒曹操,东和孙权,鼎足而立。
2.安居平五路 (第八十五回 刘先主遗诏托孤儿 诸葛亮安居平五路)
刘备新亡,曹丕乘机联络辽西羌兵、南蛮王孟获、孙权等五路大军攻打蜀国,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论文)台球
下载积分:1500
内容提示:(论文)台球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05:06:13|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15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论文)台球
官方公共微信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会计,美容,美发,稳当,诚信,安全,会计,美容,美发,稳当,诚信,安全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江苏省盐城中学2010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语文模拟考试
下载积分:800
内容提示:江苏省盐城中学2010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语文模拟考试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79|
上传日期: 22:27:08|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8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江苏省盐城中学2010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语文模拟考试
官方公共微信[转载]盐城中学2010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盐城中学2010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2010.04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渐变/熏陶渐染&&&&&&&&&&
地壳/金蝉脱壳&&&&&&&&&&&
偌大/一诺千金
B.诘问/诘屈聱牙&&&&&&&&&&
扎染/安营扎寨&&&&&&&&&&&
稂莠/良莠不齐
C.供职/刑讯逼供&&&&&&&&&&
横肉/横行霸道&&&&&&&&&&&
斐然/缠绵悱恻
D.肤浅/浅浅水声&&&&&&&&&&
哥俩/肮脏伎俩&&&&&
&&&&&&暴戾/风声鹤唳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分)
A.钱钟书先生用文言写成的《谈艺录》《管锥编》博大宏深,技巧精湛而多变化,其
用词也运斤成风,最可表明文言词汇的活力和生命力。
B.庞龙等人的一夜成名刺激了网络歌手。顿时歌坛泥沙俱下,有的网络歌曲低俗不
堪,有的废话连篇,有的语无伦次,有的淫言秽语。
C.山西省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产业洗牌机遇,断然终结“小煤矿”时代,改头换
面地大步迈进“大煤炭经济时代”。
D.“小沈阳”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有人说“低俗”,有人说这代表了时代的选择,有
人认为这不是真正的二人转……各种说法不一而足。
3.如果你是李董事长的秘书小张,请把下面这份电话留言,整理之后以书面形式呈送给李
董事长,字数不超过45个(不含标点)。(5分)
小张:你好!我们张董事长和你们李董事长约好明天上午在新湖区会议中心8号会议厅签约,他要确认一下具体时间:上午8点。请你向你们李董事长汇报并回我们电话:。广厦房产有限公司秘书小王,即日。‘
4.下面的材料,反映了一种社会现象,请概述这一社会现象,并对此现象进行简要评论。
有人说,现在知道“周迅”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鲁迅”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关之琳”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卞之琳”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梅艳芳”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梅兰芳”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景岗山”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井冈山”的人越来越少了……
概述:&&&&&&&&&&&&&&&&&&&&&&&&&&&&
▲&&&&&&&&&&&&&&&&&&&&&&&&&&&
评论:&&&&&&&&&&&&&&&&&&&&&&&&&&&&
▲&&&&&&&&&&&&&&&&&&&&&&&&&&&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赵韩王普为相,太祖即位之初,数出微行,或过功臣之家,不可测。一日大雪,向夜,叩赵普门。普亟出,惶惧迎拜,问曰:“夜久甚寒,陛下何以出?”帝曰:“吾睡不能着,一榻之外,皆他人家也,故来见卿。”普曰:“陛下小天下耶?南征北伐,今其时也,愿闻成算所向。”帝曰:“吾欲下太原。”普默然久之,曰:“非臣所知也。”帝问其故,普曰:“太原当西北二边,使一举而下,则二边之患,我独当之。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诸国。”帝笑曰:“吾意正如此,特试卿尔。”遂定下江南之议。
太祖既得天下,召普问曰:“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计,其道如何?”普曰:“镇节太重,君弱臣强而已。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语未毕,上曰:“卿勿复言,吾已喻矣。”上因晚朝,与故人石守信、王审琦等饮,酒酣,上曰:“人生如白驹之过隙,所为富贵,不过多积金帛,厚自娱乐,使子孙无贫乏尔。汝曹何不释去兵权,择好田宅,重为子孙久远之业,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君臣之间,两无猜嫌,上下相安,不亦善乎?”皆再拜曰:“陛下念臣及此,所谓生死肉骨也。”明日皆称疾,请解兵权。上许之,皆以散官就第,赐赉甚厚,诸功臣皆以善终。
赵韩王事太祖时,有臣立功,当迁官。上素嫌其人,不与。普坚以为请,曰:“刑以惩罪,赏以酬功,古今之通道也。且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上怒甚,起,普亦随之。上入宫,普立于宫门,久之不去。上寤,乃可其奏。普欲除某人为某官,不合太祖意,不用。明日,普复奏之,又不用。明日又奏之,太祖怒,取其奏坏裂投地,普颜色自若,徐拾奏归补缀,明日复进之。上乃寤,用之,后果称职。
赵韩王为相,每朝廷遇一大事,定一大议,才归第,则亟合户,启箧取一书而读之,有终日者,虽家人不测也。及翌日出,则是事决矣。后普薨,家人始开箧见之,则《论语》二十篇也。太宗②欲相普,或谮之曰:“普,山东学究,惟能读《论语》耳!”太宗疑之,以告普。普曰:“臣实不知书,但能读《论语》佐艺祖③定天下,才用得半部,尚有一半可以辅陛下。”上意释然,卒相之。(选自《言行龟鉴》,有改动)
①宋乾德二年(964年),赵普被任命为宰相,晋封为韩王。②太宗,指宋太宗赵光义,继宋太祖赵匡胤后为帝。③艺祖:指一朝开国的帝王。
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国家建长久计,其道如何?&&&&&&&&&&&&&&&&&
B.上素嫌其人,不与&&&&&&&&&&&&&&&&&&&&&&&&&&&
C.上因晚朝,与故人石守信、王审琦等饮&&&&&&&&&
D.家人始开箧见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6.《续资治通鉴·宋纪》中评价赵普“以天下事为己任”,下列句子中全部体现这一点的一组是(3分)
①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诸国&&&&&&&&&&&&&&&&&&&
②稍夺其权,制其钱谷&&&
③君臣之间,两无猜嫌&&&&&&&&&&&&&&&&&&&&&&&
④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
⑤徐拾奏归补缀,明日复进之&&&&&&&&&&&&&&&&&
⑥及翌日出,则是事决矣
A.③⑤⑥ &&&
 B.②③⑤ &&  
C.②④⑥&
 &&& D.①④⑤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太祖刚刚即位之时经常微服私访,有时经过功臣的家门但不进去。不过有一次
却雪夜访赵普,拿攻打太原的事情来试探他。
B.赵普指出将领的权力太大导致君弱臣强,这是战争不断的主要原因。在他的提示
下,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功臣们都因此得以善终。
C.赵普向太祖推荐人选,并不受太祖好恶的影响。他认为惩罪赏功是古今公理,事
实证明他推荐的人选果然是合格的。
D.面对别人的诬陷,赵普承认自己读书不多,仅凭半部《论语》辅佐先帝。宋太宗
明白这是他的自谦,也是他的自信,所以最终仍任他为相。
8.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10分)
(1)陛下小天下耶?南征北伐,今其时也,愿闻成算所向。(3分)
(2)皆再拜曰:“陛下念臣及此,所谓生死肉骨也。”(3分)
(3)才归第,则亟合户,启箧取一书而读之,有终日者,虽家人不测也。(4分)
三、古诗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
秋闺思&& 张仲素
秋天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
&欲寄征衣问消息,居延城外又移军。
望夫词&&&施肩吾
手燃寒灯向影频,回文机上暗尘生。
&&自家夫婿无消息,却恨桥头卖卜人。
【注】回文机:前秦符坚时秦州刺史窦滔被徙流沙,其妻苏惠善属文,把对丈夫的思念织为回文旋图诗,读法宛转循环,词意凄婉。
(1)两首诗写景的手法有何不同?(2分)
(2)两首诗都写到了“消息”,张诗的“问消息”和施诗的“无消息”的具体内容有何不同?两
首诗都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3)第二首诗中,思妇为什么要“恨”卖卜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
。(苏轼·《赤壁赋》)
(2)大弦嘈嘈如急雨,&&&&&&&&&&
▲&&&&&&
。(白居易·《琵琶行》)
(3)&&&&&&&&&&&&&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总角之宴,&&&&&&
▲&&&&&&
&&&&▲&&&&&
,不思其反。(《诗经·氓》)
(5)&&&&&
▲&&&&&&
,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
(6)其为人也,&&&&&&
▲&&&&&
▲&&&&&&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23分)
触抚绿色&& 毕淑敏
&#年夏天的许多日子,我在大兴安岭穿行。看到的绿色比有生以来见过的所有绿色,叠到一起还要厚。以前曾到过雪原,海洋,大山大川,沙漠旷野……感慨万千。在自然界的雄奇景观中,与原始森林相见如此之晚,快乐中有大遗憾。
②从小在城市,水泥丛中的绿色很窄,享受绿色是很奢侈的事。后来当兵去了藏北,高寒缺氧,荒凉无比,除了冰山戈壁,什么也看不到,绿色便成了一个缥缈的梦想。在大森林里,呼吸到无边无际的绿色,从心灵到皮肤,染成薄荷。
&③路途艰辛坎坷,几乎是我从高原归来后,最颠簸的一次旅程。乐在思绪轻灵。面对莽莽林海,你会想到远古,祖先曾在这样的密林中生息,飞快地攀援,从猿到人。如今我们会了许多本领,可是我们砍伐森林,恩将仇报。你会想到是做一棵公路边的树?还是做林海中的树?你会想到人也许有前世和再生,也许曾是或将是某种酸甜的野果……
④林中密集的红松苗,像毛茸茸的小笤帚,扫得胸中一片清凉。熙熙攘攘又恬恬静静的新生之物,充满了生命的单纯,给人以轻捷明朗的快意。
&⑤沿松花江逆水而上,面朝岸边逶迤的青山,无言以对,只是呼吸和感受,兀自交融。古人说仁者爱山,智者爱水。在磅礴秀美的山水之地,触抚绿色,灵性和力量流淌人心。
⑥在满山遍野的野花中,有人惊叫发现了野罂粟,我很快地奔过去,近了才知看差了,那不是罂粟而是芍药,若有所失。好在没过多久,善解人意的野罂粟,就很美丽很俏皮地列队倚在路边。一时大家停步伫望。有人悄声问我:这就是《红处方》中描写的罪恶之花?
⑦我说,先澄清,我不认为罂粟有罪,尤其是野罂粟。它们只是地球上的一种普通植物,生根发芽开花结子。它们无辜,有罪的是人性中的弱点膨胀至邪恶,利用了罂粟。以前只见过人工培植的罂粟,没见过野罂粟,此刻得以亲见,它们和我想像的真是一样,杂在众多的野花中,朴素平凡,并无特别勾引人的妖娆。天地贵公平,赏罚应分明。该是人类自己的责任,就勇敢地承当,理性地解决,不要怪罪无知无觉的植物。
⑧仰望苍莽垂直的绿色,难以抑制地想到培育的艰难。成长一棵树,相当于人的一生。对那些珍贵的树种,这时间还远远不够。在大兴安岭阴坡,一棵樟子松须一百五十年才可成材。毁坏一棵树,只消片刻工夫。无论现代科学技术如何发达,比方能把人类送上火星跳舞,但你绝无妙法在十年之内,把一棵美人松的幼苗,催成一柱栋梁。
⑨大兴安岭名称,也许是“大”、“兴”、“安”这几个字,给人豪迈宁静之感,好似钢筋铁骨固若金汤。其实环境链相当脆弱,腐殖土层只有半尺薄。一旦砍去林木,水土暴露在空气中,快速流失,砂石崩塌,遗下一堆堆瘌痢头样的岩块,布满苔藓,凄惶得很。看到大兴安岭植被破坏的情形,心好像被锐指掐住,一缕缕坠血。甚至比看到西北寸草不生的土岭,还要痛楚。那边好歹是旧伤痕,而大兴安岭是新鲜的刚刚骨折的胸膛。
⑩听说世代以打猎为生的鄂伦春人,已决定放下最后的猎枪。伐木工人也要渐渐地转成以种树为主了。一位林业工人说,种一棵树,要百年之后才见钱,那时我早已变成山老鸹了。在我活着时,靠什么过好日子呢?都说森林是城市的肺,大兴安岭向整个北半拉子中国供氧,北京人是不是该给我们付些制氧费?
⑾于是想到格拉丹冬雪山,孕育了长江,应该向我们收水费。北冰洋应该向我们收制冷费。太阳应该向我们收取暖费和照明费。
11.第一段结尾的“快乐中有大遗憾”一句,在全文中是怎样体现的?(5分)
12.作者“不认为罂粟有罪,尤其是野罂粟”的原因是什么?(6分)
13.阅读文章第9段中的划线句“一旦砍去……还要痛楚”,回答问题。(6分)
(1)作者在划线句这段文字中,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请结合句子,分析回答。
(2)看到大兴安岭植被破坏的情形,作者为什么比“看到西北寸草不生的土岭,还要
14.文章结尾妙趣横生,请结合本文主旨,谈谈你理解。(6分)
六、论述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5—17题。
&我们都是宋朝人
看轻宋朝的人是不懂历史的人,他们眼里只有战争、疆域、王朝荣辱。而严复曾说:中国所以成为今日现象者,为宋人所造就十八九。
我们被称为汉人唐人,没人说我们是宋人。但我们还是汉人唐人吗?粗线条的、气象宏阔的、虽远必诛的……我们更像宋人:商业的、享受世俗生活的、情感细腻的、注重伦理观念的、不喜欢打仗的……严复的意思是说,今日中国,是从宋朝开始形成的;再往前的汉唐,那简直是另一个国家。
有人说,中国的文艺复兴发生在宋朝。和西方一样,人们都发现了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西方是人文,中国是伦理,并且都发展起来一种追求世俗生活的商业文化。
宋朝在在政治上的走向与经济上的飞跃与宋真宗的一点小伎俩分不开的。1005年真宗御驾亲征,小赢了一次,赶紧顺风收蓬,跟辽国签订了合约,约定宋辽为兄弟之国,宋作为大哥每年要送给辽小弟30万两白银。以宋朝的富裕程度,30万两不过一点小钱,却买来一百年的和平,合算得很呢。真宗舆论压力很大,道理又跟这帮人讲不通,于是造假,派人这儿埋一块奇石那儿挂一幅“天书”也就是祥瑞。
写到这里,我想大家都明白了,虽然1009年的汴京没有清明上河图①,但清明上河图并不是天降祥瑞,而是风气和政策积累的结果。这种风气下,人们心里想的都是过好日子,而不是恶狠狠的杀伐。北宋一百多年,政治斗争固然从无间断,居然没杀过一个大臣。固然这是宋太祖的遗嘱,子孙遵行,但如果没有文化氛围和社会风气配合,断无可能。试想,连今天都算上,中国历史上可还找得出这样的时代?因此我说,北宋是知识分子的黄金时代,排在第一位。
遗憾的是,这个黄金时代在外族的连番冲击下中断了。北宋曾经占有全世界超过一半的财富,她的人民的富裕程度远远超过后来的明清,她的商船队遍及亚洲各海域,她的知识分子崇尚一种优雅(可能过于纤细)的生活方式,她发展起来领先全世界的技术文明,甚至她的最后一任统治者是一位造诣非凡的书画家和艺术品鉴赏家……如果这个时代不被打断,中国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即便后来历经那么多苦难,她的精髓依然传承下来,溶入血脉。正如严复当年所要表达的意思:其实我们都是宋人。&&&&&&&&&&&
&&&&&&&&&&&&(选自《杂文选刊》,略有删改)
[注]①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北宋风俗画作品,描绘的是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的日常社会生活与习俗风情。
1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开头引用严复的话是为了说明我们今人更接近宋人的价值观、情感和审美取
向,宋朝的民间生活风尚和现在基本相同。
B.文章中间介绍宋真宗炮制假祥瑞的事情,目的是突出宋真宗执政的特点,为下文
论述宋朝的经济发展是风气和政策所致服务。
C.文章在讲述宋朝是中国经济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后又将后来的明清与之形成对比,
旨在证明明清是中国历史的倒退。
D.最后一段中“她的精髓依然传承下来,溶入血脉”中的“精髓”是指伦理观念和追求
世俗生活的商业文化。
16.请根据相关文段,从三个方面概括宋朝的主要特点。(6分)
17.作者否认我们是“汉人唐人”,认为“我们都是宋朝人”,从中看出作者反对什么,主张
什么?请结合全文概括回答。(6分)
七、作文(70分)
18.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常常安慰别人说:“人生是没有圆满的。”你不能得到一切。你永远不会是最幸福的人。然而,谁说人生是没有圆满的呢?没有分离的思念,怎能领略相聚的幸福?没有经历过被出卖的痛苦,怎会领略忠诚的可贵?没有品尝过失败无奈的滋味,又怎会体会成功的喜悦?没有遭遇病魔的袭击,怎能体会健康对人的重要?很多时候,我们所拥有的,是另一种圆满。
请以“圆满”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要求:角度自选;文体自定;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盐城中学201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附加题试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19.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夫学者研理于经可以正天下之是非征事于史可以明古今之成败辨人于子可以察人事之善恶。余皆杂家也。然儒家本《六艺》之支流,虽其间依草附木,不能免门户之私,而数大儒明道立言,炳然具在,要可与经史旁参。其余虽真伪相杂,醇疵互见,然凡能自名一家者,必有一节之足以自立,即其不合于圣人者,存之亦可为鉴戒。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子部总序》
20. 作者对儒家所谓明道立言持什么看法?(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文中《六艺》是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包括哪六方面?(2分)
二、名著阅读(15分):
22、下面对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红楼梦》中大观园中无所事事,探春倡导成立诗社,第一次咏白海棠,宝钗夺魁;第二次作菊花诗,林黛玉才情倾倒众人。
B.《哈姆雷特》中最令哈姆雷特受刺激的是自己一直作为崇拜对象的父亲的突然亡故,自己也失去了本应由自己来继承的王位。
C.《孔乙己》塑造了一个封建社会中没落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穷困、潦倒、迂腐、麻木的孔乙己,在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摧残下终被封建社会所吞噬。
D.《天狗》是《女神》中的代表诗篇,诗人描写的“天狗”,是旧势力的代表,它可吞月、吞日,吞一切星球,表现了诗人对它的憎恨。
E.《老人与海》中的桑提亚哥是一个失败的英雄,然而在对待失败的风度上,他赢得了胜利,在他身上,具有超越的人格力量,他是一个精神上的强者。
23、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杜牧《赤壁》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引用的是《三国演义》中哪个典故?请简述之。
(2)有人说,《边城》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请举出两例情节说明《边城》中的人性美。(5分)
三、材料分析鉴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安静的位置&&&
今日的商业时代,文化似乎必须成为一种热闹。媒体担起了指导公众读书的职责,畅销书推出一轮又一轮,书目不断在变,不变的是全国热心读者同一时期仿佛全在读相同的书。这些年来,学术界总有一、两个当红的热门话题,话题不断在变,不变的是不同学科的学者同一时期仿佛全在研究相同的课题。我不怀疑仍有认真的研究者,但更多的却只是凭着新闻记者式的嗅觉和喉咙,用以代替学者的眼光和头脑,正是他们的起哄把任何学术问题都变成了热门话题,亦即变成了过眼烟云的新闻。
在这个热闹的世界上,我不属于任何主流的、非主流的和反主流的圈子。我也不是现在有些人很喜欢标榜的所谓另类,因为这个名称也太热闹,使我想起了集市上的叫卖声。那么,我根本不属于这个热闹的世界吗?可是,我决不是一个出世者。对此我只能这样解释:不管世界多么热闹,热闹永远只占据世界的一小部分,热闹之外的世界无边无际,那里有着我的位置,一个安静的位置。这就好像在海边,有人弄潮,有人嬉水,有人拾贝壳,而我不妨找一个安静的角落独自坐着;并且我相信,海其实正在以另一种方式与我们在交流。
24、作者所说的“文化似乎必须成为一种热闹”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相关内容加以概括。(4分)
25、结合全文,分析画线句子的含义。(5分)
26、从全文来看,作者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1.B(B项ji&/ j&&& zā/ zhā 
l&ng/li&ng&&&&
A项ji&n/jiān&&&&
ru&/nu&&&&&
C项g&ng&&&
fěi&&&&&
D项qiǎn/jiān&
 liǎ/liǎng&&&&
2.C(改头换面,形容只改形式,不换内容,带有贬义。A项,运斤成风,挥动斧头,风声呼呼。比喻手法纯熟,技术高超。B项,泥沙俱下,指泥土和沙子都跟着流下来,比喻好坏不同的人和事物混杂在一起。D项,不一而足,不止一种或一次,而是很多。)
3.答案示例:李董事长(李董):广厦公司张董事长(张董)秘书来电,确认明天上午8点在新湖区会议中心8号会议厅签约。小张,即日。(评分标准:前称呼与后落款、时间各1分,缺一点就扣1分,内容完整得体3分,超过字数扣1分。)
4.答案示例:概述:反映了传统(经典)文化遭冷遇,而流行、时尚文化受青睐的社会(文化)现象。(2分)
评论:这是商品经济冲击下人们文化价值观的严重失衡,我们应大力提倡重视传统(经典)文化。(意思对即可)(2分)
5. A (道,方法。)&& 6. D (
③是宋太祖劝解兵权的委婉之词& ⑥是说赵普善用《论语》治政)
7. A& (错在“经过功臣的家门但不进去”,应为“探访功臣的家,不可预测”)
8.(1)陛下认为天下狭小吗?南征北伐现在正是时候,希望听听您以后的打算。(每句1分,共3分)
(2)(石、王等)都拜了两拜说:“陛下顾念我们到这种程度,这就是所说的使死人复生、使白骨长肉啊。”(每句1分,共3分)
(3)刚刚回到家,就急忙关上门,打开箱子拿出一本书读,有一整天,即使家人也不能猜出(他读的是什么)。(“第”“亟”“虽”各1分,句意通顺1分,共4分)
9【答案及评分要点】(1)动静结合,细节描写。
(2)张诗的“问消息”是要探问出征的丈夫身在何处,施诗的“无消息”是不知道丈夫何时回家。两首诗都表达了对离家在外的丈夫的思念之情。(对具体内容的阐释各得1分,“感情”分析2分)
(3)诗中思妇因思念丈夫二问卜,得到的是卖卜人惯用的“好音讯”,因而她在寒灯下整夜频频回头期盼丈夫归来,看到的却是自己孤独的身影。所以长夜未眠的女子自然就“恨”卖卜人。(2分)以对卖卜人的恨来衬托对丈夫的思念之切。(2分)
10.(1)歌窈窕之章&&&&&
(2)小弦切切如私语&&&&
(3)入则无法家拂士
(4)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
(5)萧关逢候骑&&&&&
(6)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11.第一段结尾的“快乐中有大遗憾”一句,在全文中是怎样体现的?(5分)
答:全文紧扣“快乐”和“大遗憾”进行选材立意。(1分)作者先选取毛茸茸的红松苗、漫山的野花、逶迤的青山、苍莽垂直的绿色,表达了心中的“快乐”(2分);再紧接着描绘大兴安岭植被遭到破坏的惨状,突出了内心的“大遗憾”(2分)。(意思大致吻合即可)
12.作者“不认为罂粟有罪,尤其是野罂粟”的原因是什么?(6分)
答:①罂粟只是一种普通植物,朴素平凡,无知无觉,无特别勾引人的妖娆,是人性中的邪恶,利用了它。②天地贵公平,赏罚应分明。该是人类自己的责任,就勇敢地承当,理性地解决,不要怪罪无知无觉的植物。(意思大致吻合即可,每一小点3分)
13.阅读文中的划线句“一旦砍去……还要痛楚”,回答问题。(6分)
(1)作者在划线句这段文字中,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请结合句子,分析回答。
答:①形象的描写。如:“水土……布满苔藓”,形象地绘出了大兴安岭植被惨遭破坏的严重。 (2分)
②直接的抒情。如:作者看到大兴安岭植被的破坏,感到“凄惶”“心好像被锐指掐住,一缕缕坠血”,直接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惨痛。(2分)
(2)看到大兴安岭植被破坏的情形,作者为什么比“看到西北寸草不生的土岭,还要痛楚”?
答:西北寸草不生的土岭,是前人对植被的破坏造成的(1分);而大兴安岭植被的惨遭破坏,是我们今天造成的,我们明知故犯,还在重复着前人的错误(1分)。
14.文章结尾妙趣横生,请结合本文主旨,谈谈你理解。(6分)
答:以诙谐的语言,含蓄地表达出要重视保护生态环境这一主旨,形象地说明如果人类破坏大自然,大自然将加倍对人类进行报复,人类最终将付出高昂的代价。(“诙谐的语言”2分,含蓄表达2分,主旨内容2分)
15.C(“旨在证明明清是中国历史的倒退”错)
16.(6分)①政治:政策宽松。②经济:实力雄厚(或:民富国强、商业发达)。③文化:崇尚优雅,技术文明领先世界。(一点2分)
&17.(6分)①作者反对执政者好勇斗武、一味杀戮和征伐,(3分)②主张执政者重视民生,让百姓安乐富足。(3分)
&[附]文言文译文:韩王赵普做宰相。太祖刚刚即位,多次出去微服私访,有时探访功臣的家,不可预测。一天,大雪下到夜里,皇上敲赵普的家门,赵普赶忙出来,慌忙叩拜迎接,问:“夜深寒冷,陛下为什么出来?”皇上说:“我睡不着,一张床之外,都是别人的家,所以来看看你。”赵普说:“陛下认为天下狭小吗?南征北伐,现在正是时候,希望能听听您以后的打算。”皇帝说:“我想攻打太原。”赵普很长时间没有说话,说:“这不是我所能了解的。”皇帝问其中的缘故,赵普说:“太原阻挡着西、北两面,假使一举攻下太原,那么两边的祸患就要由我们来独挡了,为什么不暂且留着等待平定各国(之后再攻打太原呢)。”太祖笑道:“我的想法正是这样,只是试探一下你罢了。”
于是定下攻打江南的决议。
太祖取得天下以后,召见赵普问道:“自从唐朝末年以来,数十年间,帝王总共换了十个姓氏,战争不断,是什么原因呢?我想停止天下战争,替国家建立长治久安之计,有什么方法呢?”赵普说:“藩镇节度使的权力太重,君弱臣强罢了。只有渐渐地削夺他们的权力,控制他们的钱粮,收回他们的军队,那么天下自然安定了。”话未说完,皇上说:“你不要再说了,我已经明白了。”皇上趁着晚朝,和老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喝酒,酒喝到最畅快的时候,宋太祖开口道:“人生在世,好像骏马掠过缝隙一样快,所求的富贵,不过多积聚些金银,多一些自我娱乐,让子孙没有贫乏罢了。你们为什么不解去兵权,选择好田产房屋作为子孙长久之业,多养些歌儿舞女每天饮酒相欢,来度过一生。君臣之间,无所猜嫌,上下相安,不是很好吗?”石守信等都拜了两拜说:“陛下顾念我们到如此地步,这就是所说的使死者复生、白骨长肉啊!”
第二日,都托言有病,乞求解除兵权。宋太祖答应了,都让他们以散官的身份回家养老,给他们的赏赐也特别优厚,众多功臣都因此善终。
赵普辅佐太祖时,有一名大臣立功应当升官,太祖一向讨厌他的为人,不赞成升他的官。赵普坚决地为他请求,说:“刑法是用来惩治罪恶的,赏赐是用来酬谢有功之人的,这是古往今来共同的道理。况且刑赏是天下的刑赏,不是陛下个人的刑赏,怎能凭自己的喜怒而独断专行呢?”太祖更加愤怒,起身就走,赵普也紧跟在他身后,太祖入宫,赵普立在宫门口,过了很长时间也不离去。太祖醒悟了,才认可他的上奏。赵普想任命某人为某官,不合太祖的意愿,太祖不采纳。第二天,赵普又上奏,太祖又不采纳。第二天又上奏,太祖大怒,拿过奏折撕裂扔到地上,赵普脸色不变,慢慢拾起奏折回家后修补连缀,第二天又呈上去,太祖才醒悟过来,采纳了他的意见,后来那个人果然称职。
赵普做了宰相,每当朝廷遇到大事,商定重要决议,刚一回到家,就马上关起门,开箱取书,整天阅读,即使家人也猜不出他读的是什么。等第二天出来,那些事情就都解决了。后来他去世后,家里人才打开箱子看,原来是《论语》二十篇。太宗想任他为相,有人诬陷说:“赵普,山东学究,只是能读《论语》罢了!”太宗怀疑,把这件事告诉赵普。赵普说:“我确实不懂得读书,只是能读一本《论语》辅佐先帝安定天下,才用了半部,还有一半可以辅佐陛下。”太宗疑虑消释,最终任命他为相。
文科附加题
答案:19、夫学者研理于经可以正天下之是非征事于史可以明古今之成败辨人于子可以察人事之善恶。
20、①真伪相杂,醇疵互见;② 足以自立,存之为鉴戒。&&
21、礼、乐、射、御、书、数
参考译文:研究学问的人,从《经》中研究道理,可以匡正天下的是非;从《史》中验证事实,可以明了古今的成败经验;从《子》中辨识人才,可以考察世人的善恶。其余都属于杂家。但是儒家将《六艺》当中的支流作为根本,虽然其中有观点依附末流,不能免于门户之间的偏袒,但多个大儒的明正的道理,所立的言论,赫然都在,可以和经史相互佐证,其余虽然真假掺杂,好坏并存,但凡是能自称为一家的学说,必然有一个章节足够自立于世,即使不能符合圣人的标准,把它保存下来也可以成为借鉴。
哈姆雷特最受刺激的是母亲乔特鲁德很快就忘记了和老国王的恩爱而与叔父克劳狄斯结婚;诗人便自称“天狗”,表现了诗人个性获得充分张扬所带来的自豪感。
23、(1)引用了借东风的典故。诸葛亮与周瑜制定了火攻曹营的计划。但连日来江上一直刮西北风,用火攻不但烧不着北岸的曹兵,反而会烧到自己。诸葛亮说他能借来东风,他让周瑜为他搭起高九尺的七星坛,然后自己在坛上做法。几天之后,果然刮起了东南风,为后来赤壁之战取得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2)①主人公老船夫忠厚老实,重义轻利,一副古道热肠。几十年如一日地守着渡船,不计报酬,不贪图便宜,只是以给人方便为乐。
①翠翠与傩送这对互相深爱着对方的年轻人既没有海誓山盟、卿卿我我,也没有离经叛道的惊世骇俗之举,更没有充满铜臭味的金钱和权势交易,有的只是原始乡村孕育下的自然的男女之情,这种情感像阳光下的花朵一样,清新而健康。
24、作者所说的“文化似乎必须成为一种热闹”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相关内容加以概括。(4分)
媒体炒作畅销书,让全国读者只热衷读某一种书;学术界推热点话题,而没有深入的思考与研究。
25、结合全文,分析画线句子的含义。(5分)
世界是丰富的,美好的,(1分)多数人喜欢以一些大众化的方式热闹地生活着,而热闹之外还有更为广阔有价值的世界,(2分)作者希望能在那样的世界里安静地思考自己的生活。(2分)
26、从全文来看,作者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对比的手法,(2分)如自己的安静生活观与一般人的热闹生活观对比,热闹的世俗世界与更为广泛的安静的有价值的世界的对比。(2分)生动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安静平和的生活态度的肯定,和对喧嚣繁杂的生活的否定。(2分)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兵曹参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