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国风卫风木瓜瓜是一首以表爱慕的什么诗歌

《诗经》中有名的诗篇,除《关雎》和《蒹葭》外??急!!!- _汇潮装饰网
您当前位置:
《诗经》中有名的诗篇,除《关雎》和《蒹葭》外??急!!!
《诗经》中有名的诗篇,除《关雎》和《蒹葭》外??急!!!
桃之夭夭诗经.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国风·周南·桃夭》译:桃树蓓蕾缀满枝杈,鲜艳明丽一树桃花。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国风·卫风·硕人》译:浅笑盈盈酒窝俏,晶莹如水眼波妙。[4]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经·国风·王风·黍离》译:了解我的人,说我心中忧愁;不了解我的人,说我有什么奢求。高远的苍天啊,是谁把国家害成这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国风·郑风·子衿》译: 我衣领颜色青青,日日思念在我心!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国风·卫风·木瓜》译:他送我木瓜,我就送他美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译:当初离家去远方,杨柳飘扬春风荡。如今归来奔家乡,雪花纷飞漫天扬。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诗经·国风·郑风·风雨》译:风雨晦暗秋夜长,鸡鸣声不停息。看到你来这里,还有什么不高兴呢?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国风·卫风·淇奥》)译:这个文雅的君子,如琢骨角器一般,如雕玉石般完美无斑。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周南·关雎·序》)译: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译:在别的山上的宝石,同样可以雕刻成玉器。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经·国风·卫风·木瓜)译:你送我木桃,我就以琼浆玉液报答。这不能算报答,是为了能用结为好啊。(注:《木瓜》本来就是表达男女爱慕之情的。)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译:开始还能有些法度,可惜很少能得善终。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鹿鸣》译:野鹿呦呦叫着呼唤同伴,在那野外吃艾蒿。我有许多好的宾客,鼓瑟吹笙邀请他。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国风·邶风·击鼓》译:我会牵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月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诗经·国风·陈风》译:月亮出来,如此洁白光明,璀璨佳人,如此美貌动人。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诗经.国风.魏风.硕鼠》译:老鼠老鼠,别再吃我的黍。多年侍奉你,可从不把我顾。发誓要离开你,到那舒心地。(这里把剥削阶级比作老鼠)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小雅。鸿雁。斯干》译:溪涧之水蜿蜒流淌,南山景致青翠幽深。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诗经.国风.邶风.柏舟》译:心中的幽怨抹不掉,好像没洗的脏衣裳。静下心来思前想,只恨想飞无翅膀。
《采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真正人尽皆知的 止有《关雎》《子衿》《蒹葭》三首……
秦风《无衣》。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郑风《风雨》。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国风·邶风·击鼓 :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国风·卫风·木瓜 :“ 投桃报李“的...)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 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卫风·...)
诗乃文学之祖艺术之基,从《诗经》开始便可谓有诗词的年代。所以你猜,所有有诗词的朝代有哪些?)
孟子的有名的诗句穷则独善一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的有名的诗句
早期的诗 人类许多民族在语言的发展中产生了适合本民族语言的诗歌形式。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
1、柳永   凤栖梧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2、佚名   诗经·邶风·击鼓 死...)原文/《卫风·木瓜》
投我以,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今译/《卫风·木瓜》
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琼琚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你将木桃投赠我,我拿琼瑶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你将木李投赠我,我拿琼玖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注释/《卫风·木瓜》
①投:扔。木瓜:属蔷科,丛生,果实椭圆形,可食。以为木瓜就是“瓜”,同下两章“木桃”、“木李”就是“桃”、“李”一样。王夫之说:“木瓜、木桃、木李者,盖刻木为之,以供戏弄。”(《诗疏》)王氏与传统的解释不同,可备一说。②报:回赠。琼琚(jū):美色的。③匪:同“非”,不是。④好:相爱。⑤琼瑶:美玉。⑥玖(jiǔ):黑色的玉。按:三章中“琼琚”、“琼瑶”、“琼玖”皆泛指美玉,变换是为了谐韵。
鉴赏/《卫风·木瓜》
《诗经·大雅·抑》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之句,后世“”便成了,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比较起来,《卫风·木瓜》这一篇虽然也有从“投之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生发出的成语“”(如托名宋尤袤就有“投木报琼,义将安在”的记载),但“投木报琼”的使用频率却根本没法与“投桃报李”相提并论。可是倘若据此便认为《抑》的传诵程度也比《木瓜》要高,那就大错而特错了,稍微作一下调查,便会知道这首《木瓜》是现今传诵最广的《诗经》名篇之一。对于这么一首知名度很高而语句并不复杂的先秦古诗,古往今来解析其主旨的说法居然也有七种之多(据张树波《国风集说》统计),实在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按,成于汉代的《毛诗序》云:“《木瓜》,美齐桓公也。卫国有狄人之败,出处于漕,齐桓公救而封之,遗之车马器物焉。卫人思之,欲厚报之,而作是诗也。”这一说法在宋代有严粲(《诗缉》)等人支持,在清代有魏源(《诗古微》)等人支持。与毛说大致同时的三家诗,据陈乔枞《鲁诗遗说考》考证,鲁诗“以此篇为臣下思报礼而作”,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意见与之相同。从宋代朱熹起,“男女相互赠答说”开始流行,《诗集传》云:“言人有赠我以微物,我当报之以重宝,而犹未足以为报也,但欲其长以为好而不忘耳。疑亦男女相赠答之词,如《静女》之类。”这体现了宋代《诗》学废序派的革新疑古精神。但这一说法受到清代《诗》学独立思考派的重要代表之一姚际恒的批驳,云:“以(之)为朋友相赠答亦奚不可,何必定是男女耶!”现代学者一般从朱熹之说,而且更明确指出此诗是爱情诗。平心而论,由于诗的文本语义很简单,就使得对其主题的探寻反而可以有较大的自由度,正如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小它的外延越大,因此,轻易肯定否定某一家之说是不甚可取的。有鉴于此,笔者倾向于在较宽泛的意义上理解本诗,将其视为一首通过赠答表达深厚情意的诗作。《木瓜》一诗,从章句结构上看,很有特色。首先,其中没有《诗经》中最典型的句式——四字句。这不是没法用四字句(如用四字句,变成“投我木瓜(桃,李),报以琼琚(瑶、玖);匪以为报,永以为好”,一样可以),而是作者有意无意地用这种句式造成一种跌宕有致的韵味,在歌唱时易于取得声情并茂的效果。其次,语句具有极高的重叠复沓程度。不要说每章的后两句一模一样,就是前两句也仅一字之差,并且“琼琚”、“琼瑶”、“琼玖”语虽略异义实全同,而“木瓜”、“木桃”、“木李”据李时珍考证也是同一属的植物.其间的差异大致也就像橘、柑、橙之间的差异那样并不大。这样,我们不妨说三章基本重复,而如此高的重复程度在整部《诗经》中也并不很多,格式看起来就像唐代据诗谱写的乐歌似的,——自然这是《诗经》的音乐与文学双重性决定的。你赠给我果子,我回赠你美玉,与“投桃报李”不同,回报的东西价值要比受赠的东西大得多,这体现了一种人类的高尚情感(包括爱情,也包括友情)。这种情感重的是心心相印,是精神上的契合,因而回赠的东西及其价值的高低在此实际上也只具有象征性的意义,表现的是对他人对自己的情意的珍视,所以说“匪报也”。“投我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其深层语义当是:虽汝投我之物为木瓜(桃、李),而汝之情实贵逾琼琚(瑶、玖);我以琼琚(瑶、玖)相报,亦难尽我心中对汝之感激。清《诗志》评此数语云:“惠有大于木瓜者,却以木瓜为言,是降一格衬托法;琼瑶足以报矣,却说匪报,是进一层翻剥法。”他的话并非没有道理,但显然将木瓜、琼瑶之类已基本抽象化的物品看得太实,其他解此诗者似也有此病。实际上,作者胸襟之高朗开阔,已无衡量厚薄轻重之心横亘其间,他想要表达的就是:珍重、理解他人的情意便是最高尚的情意。从这一点上说,后来汉代《四愁诗》“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尽管说的是“投金报玉”。其意义实也与“投木报琼”无异。
爱情/《卫风·木瓜》
这首是男女互赠定情物的歌词。古代采集野果的工作一般由妇女担任,她们在劳动时碰见自己心爱的小伙子,往往随手投掷果子给他传递情意。这首诗中的男子接到情人投掷过来的果子,他深深懂得这不是平常的瓜、桃、李,而是一颗赤诚的少女的心,他高兴地接受了她的爱情,马上解下自己所佩戴的美玉回赠给她,表示永久相爱。这首诗所写的古代青年男女选择对象的一种社会风俗,大概是从原始社会传下来的,直至今天西南中还可以看到这一遗俗的某些影子。(参见《史林杂识·抛彩毬》)全诗三首,只换了几个字,意思完全一样。诗人用这种复沓形式,反复歌唱,淋漓酣畅地倾吐自己永结情好的意愿。
艺术特色/《卫风·木瓜》
《木瓜》一诗,从章句结构上看,很有特色。首先,其中没有《诗经》中最典型的句式——四字句。这不是没法用四字句(如用四字句,变成“投我木瓜(桃,李),报以琼瑶(瑶、玖);匪以为报,水以为好”,一样可以),而是作者有意无意地用这种句式造成一种跌宕有致的韵味,在歌唱时易于取得声情并茂的效果。其次,语句具有极高的重叠复沓程度。不要说每章的后两句一模一样,就是前两句也仅一字之差,并且“琼琚”、“琼瑶”、“琼玖”语虽略异义实全同,而“木瓜”、“木桃”、“木李”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证也是同一属的植物,其间的差异大致也就像橘、柑、橙之间的差异那样并不大。这样,我们不妨说三章基本重复,而如此高的重复程度在整部(诗经)中也并不很多,格式看起来就像唐代据王维诗谱写的《阳关三叠》乐歌似的,——自然这是《诗经》的音乐与文学双重性决定的。你赠给我果子,我回赠你美玉,与“投桃报李”不同,回报的东西价值要比受赠的东西大得多,这体现了一种人类的高尚情感(包括爱情,也包括友情)。这种情感重的是心心相印,是精神上的契合,因而回赠的东西及其价值的高低在此实际上也只具有象征性的意义,表现的是对他人对自己的情意的珍视,所以说“匪报也”。“投我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瑶(瑶、玖)”,其深层语义当是:虽汝投我之物为木瓜(桃李),而汝之情实贵逾琼瑶(瑶、玖);我以琼瑶(瑶、玖)相报,亦难尽我心中对汝之感激。作者胸襟之高朗开阔,已无衡量厚薄轻重之心横亘其间,他想要表达的就是:珍重、理解他人的情意便是最高尚的情意。
相关词条/《卫风·木瓜》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9次
参与编辑人数:6位
最近更新时间: 15:30:53
申请可获得以下专属权利:
贡献光荣榜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诗经中描写纯真爱情的诗歌.doc10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79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目录 目录 ……………………………………………………………………………Ⅰ 摘要 ……………………………………………………………………………Ⅱ 前言 ……………………………………………………………………………Ⅲ 一
自由浪漫的纯真爱情……2 二
男女相互倾慕……………………………………………………………3 三
偶遇相思之情……………………………………………………………4 四
对坚贞爱情的描写………………………………………………………4 参考文献 ………………………………………………………………………5 致谢 ……………………………………………………………………………6 诗经中描写纯真爱情的诗歌 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人文科学系
张磊磊 内容摘要: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五个世纪的诗歌共305篇,《小雅》74篇,《大雅》31篇,《颂》40篇。《小雅》中另有六篇“笙诗”,有目无辞,不在305之数。爱情主题是中国文学中最古老的主题之一。开辟中国文学抒情诗先河的《诗经》。其爱情诗灿若繁星,人赏心悦目。在《诗经.国风》中的160篇诗作中,有52篇是直接描写爱情的,此外还有许多以家庭婚姻为题材的诗歌也不同程度地涉及到爱情内容。这些诗对男女间的爱慕、追求、幽会、相思等作了淋漓尽致的描写,或细致入微地刻画了恋者的神情心态,惟妙惟肖的描绘他们的内心活动,呈现出一幅幅或优美真切,或淳朴古拙,或哀婉动人的民情风习图。产生的年代《诗经》是我国原始性的地方文化自由发展的时代,因而此期诗更多地体现出一种自由浪漫的艺术风格。表现男女青年纯真爱情的诗篇大都写的十分淳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草木如织 | 予君木瓜,报以美玉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国风·卫风·木瓜》
男女相爱,互相赠答。一说卫人思报齐桓公复国厚恩而作。
1、木瓜: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今粤桂闽台等地出产的木瓜,全称为番木瓜,供生食,与此处木瓜非一物。
2、琼琚(音“居”):美玉,下“琼玖”“琼瑶”同。
3、匪:非。
4、木桃:果名,即楂子,比木瓜小。
5、木李:即榠楂,又名木梨。
有人说,胃比心要灵敏。对于这句话,我深以为然。
记得从前在湖北老家,我最厌恶的水果便是木瓜,总觉得那肥硕溢汁的果肉透着一股令人作呕的奶腥味,无论被别人夸得如何甜美可口,我从来都是不屑一顾的。
来深圳后,每逢夏末秋初,几乎每个水果店里都肆意弥漫着木瓜的味道,依旧是那股奶腥味,浓浓浅浅,洋溢不散。尽管我依然不吃,但是见得多,闻得频,厌恶也渐渐淡了。
番木瓜,非《诗经》中所称木瓜
有一次,趁着周末,与三五好友相邀穿越东西冲海岸线。行至一半,我们携带的水都已见底,正在大家口干舌燥、慌乱不已时,一个朋友从背包里取出两个润泽光亮的大木瓜,我们集体拍掌欢呼,那种难以按捺的雀跃心情,就像在沙漠中苦行多日、频临绝望的旅人,突然望见了一片草丰水美、盛满希望的绿洲。
朋友拿小刀将木瓜对半剖开,刮掉浅黑色的籽粒,只留橘红诱人、水灵泛金的果肉,切成小块给大家分食,我顾不得喜恶,也抓起一块塞进嘴里,只觉得口感绵软、鲜嫩多汁,伴着绵柔的奶香,细细品嚼,轻轻吞咽,顿感一股清泉潺潺淌过早已干涸的心田,整个人立刻满血复活般的畅爽来劲。
循借那个偶然的契机,我对木瓜居然由厌恶变得喜爱,这真是连我自己都没料到。
来到深圳多年,有时我会问自己:是否已经适应并融入了这个城市?正当心茫然时,胃清醒地回答:是!因为我早已习惯这里的水土和饮食。而草木蔬果,是我与这个第二故乡建立天然联系的纽带。
因为变得喜欢木瓜,所以之后我每每诵读《诗经》中的《木瓜》,心里总是浮现一份真实的美感,仿佛那木瓜的奶香不断柔斥着我的呼吸,甜美绵长。
前段日子,一个老同学来深圳度假,我无意中跟她聊起关于木瓜的故事和诗。谁知,植物学专业的她笑着摇摇头对我说:“《诗经》中的木瓜并非我们现在常吃的水果木瓜。水果木瓜又称番木瓜,是外来物种,到明代中晚期才传入中国闵粤台一带。而《诗经》中的木瓜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原产植物。”
我带着怀疑翻查了一些资料,果不其然。原来《诗经》中的木瓜和我平素喜爱的木瓜根本就是两个品种。
诗中的木瓜属蔷薇科,一般春末开花,果实成熟后如拳头大小,椭圆光滑,很像青黄色的鹅蛋。
不过可惜的是,这种象征爱情的果子不适生食,味道酸涩不说,口感极像木屑,人们通常将它拿来蒸食,更多的是用来制药:将木瓜放进沸水里,烫到外皮灰白,然后取出,对半剖开,晒干,便成了舒筋活络,和胃化湿、滋脾益肺的良药。
著名的木瓜酒就是用这种木瓜片泡制的。
木瓜花也很美。娇若海棠,俏皮多姿,或热烈的醇红、或娇娆的粉白,撩拨得人心潮荡漾。
宋朝诗人王令曾写过一首《木瓜花》:
簇簇红葩间绿荄,阳和闲暇不须催。
天教尔艳呈奇绝,不与夭桃次第开。
《木瓜》后两段出现的“木桃”、“木李”不过是“木瓜”的别种,类似橘、柑、橙的关系。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详细描述了三者的微妙差异:“木瓜可种可接……其实如小瓜而有鼻,津润而不木者木瓜。圆小于木瓜,味木而酢涩者为木桃。似木瓜而无鼻,大于木桃,味涩者为木李,亦曰木梨,即榠楂及和圆子。”
借着探究木瓜的机会,我又重新研读了这首诗,倒意外地挖掘了一些从前被忽略的妙处和感悟。
自古以来,这首《木瓜》的主旨被许多文学家及艺术评论家剖释分析,流传至今居然有七种之多,包括:美齐桓公说、男女相互赠答说、朋友相互赠答说、臣下报上说、讽卫人以报齐说、讽刺送礼行贿说、礼尚往来说等。
成于汉代的《毛诗序》云:“《木瓜》,美齐桓公也。卫国有狄人之败,出处于漕,齐桓公救而封之,遗之车马器物焉。卫人思之,欲厚报之,而作是诗也。”这一说法在宋代有严粲等人支持,在清代有魏源等人支持。
自宋代朱熹起,“男女相互赠答说”开始流行,朱熹在《诗集传》中写道:“言人有赠我以微物,我当报之以重宝,而犹未足以为报也,但欲其长以为好而不忘耳。疑亦男女相赠答之词,如《静女》之类。”
这一说法到清代受到了史学家姚际恒的批驳,他的《诗经通论》记载:“以为朋友相赠答亦奚不可,何必定是男女耶!”将诗的内涵从男女之情扩展到了朋友之谊。
现代学者大多认同朱熹之说,明确指出此诗就是一种爱情诗。他们的理由是:诗中的木瓜和琼琚,隐匿着上古时期人们生殖崇拜的痕迹。木瓜有子,象征女性,女子若以木瓜相赠,寓意以身相许;而坚硬的琼琚象征男性,男子回馈随身携带的美玉,意味着承诺永以为好。
所以,今人一般认定这是一首爱情诗。
古时男女间的交往,比今人要有趣浪漫得多。
据《周礼·地官·媒氏》载:仲春之月,未婚男女会聚集在一个风光秀美、阳光明媚的地方,来一场规模宏大、盛况空前的集体相亲会。
仲春就是我们常说的“阳春三月”,这里的“阳”应是“旺盛”的意思。为何选在仲春时节举行这样的活动呢?因为中国古人讲究“天人合一”,人的行为应当顺应自然。
仲春是一年中最繁盛的季节,花开尘埃、蔓生苍华、百草丰茂、万物祥润,正是天地间阴阳调和的最佳时机,此时的男女最易萌生情愫,选在这个时节举办相亲、寻觅佳偶也最是秉承天道循环。
女子在集会上若看到了心仪的男子,可将手中的木瓜抛给他,而男子若钟情该女子,将赠予美玉,也就是文中的琼琚、琼瑶和琼玖。
只是,木瓜之微与美玉之贵相差甚远,形成鲜明对比。为何男女赠礼如此不平等?作者随后给出了解释: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因为在有情人的眼里,无论木瓜,抑或美玉,都相差无异,他们在乎的只是彼此间的深情厚谊,渴望相知相守、此情不渝。
我们固然欣赏报以琼琚的隆重,也应钦佩投以木瓜的坦然。不以“贵为骄”当然可贵,不以“微为卑”更为难得。
如此悬殊,愈加凸显了二人感情的淳朴真挚。
每次读《诗经》,都深觉古人的可爱和率直,无论是悲或喜,他们都习惯将心里的想法大胆地唱出来。
音乐与水,善利万物。他们滤净人世喧嚣,唱响内心的本意,干净如始、纯真无邪,读来清新又清心、自由又自然。
相亲会上,姑娘看上了小伙儿,用木瓜传递爱慕的心事,只愿君心似我心。小伙儿同样中意,则回应一块随身携带的美玉,以证真情与慎重:此物并非回报,我只想表达与你共结连理的心意。我想你陪我走一段很长的路,那条路叫余生。
春光甚美,我们正好有空。从此喜乐有分享,冷暖有相知。绕指的情义,成就一场邂逅。
在形式上,《木瓜》一改《诗经》惯用的四字句,而以五言为主,间以三言,错落有致,具有很强的音乐感。
前两句悠长平缓、蕴藉含蓄;第三句“匪报也”简洁得极其精妙,突然短速,不仅形成错落有律、跌宕有致的韵味,也反应了男子在爱情面前斩钉截铁、坚定干脆的性格;接下来,二人的感情走向终于在第四句呼之欲出。
全诗三章基本重复,只替换了几个字,这是由诗的音乐与文学双重性决定的。类似的重章叠句形式是《诗经》的一大特色。通过一唱三叹的歌咏,使得全诗的感情一步一步变得深沉浓郁。
《木瓜》看似男追女,其实是一场你情我愿的相爱。读《木瓜》让人愉悦,因为我们乐于见到两情相悦、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大团圆结局。付出的爱,得到回应,是天底下最美好的事。今日初见,便许平生。明年今日,年年今日,我都会陪着你。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人。
在爱情面前,木瓜与琼琚都失了分量。爱情是最柔软的命门,可偏偏是它,让我们不再害怕这个有杀伤力的世界。
又过了很多年,尽管已经看透了这世上的悲哀、离散、辜负、伤害,但是善良的我们依然怀揣着一颗不死的心,希冀全天下的有情人:永以为好也!
又称榠楂、木李,属蔷薇科木瓜属。
果实长椭圆形,色黄而香,果味酸涩。
果实不宜生食,可泡制药酒。
附歌词,欢迎转发
··· ···
难得有情人
演唱:关淑怡
词:向雪怀
曲:卢东尼
如早春初醒 催促我的心
将不可再等
含情待放那岁月
空出了痴心 令人动心
幸福的光阴 它不会偏心
将分给每颗心
情缘亦远亦近 将交错一生
情侣爱得更甚
甜蜜地与爱人 风里飞奔
高声欢呼你有情 不枉这生
一声你愿意 一声我愿意
惊天爱再没遗憾
明月雾里照人 相爱相亲
让对对的恋人 增添性感
一些恋爱变恨
更多恋爱故事动人
划上了丝丝美感
草木如织 | 苍耳子中忆流年
文章来源:改编自微信公众号“写乎”日(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本篇编辑:彭淳懿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风.卫风.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