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北方中国民歌特点有什么特点,与当地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openresty/1.11.2.4蒙古 人 的习俗 与当地自然特征有什么关系 - 跟谁学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例如“书法”搜索无锡
&蒙古 人 的习俗 与当地自然特征有什么关系蒙古 人 的习俗 与当地自然特征有什么关系匿名可以躲避从西北方呼啸而来的风雨。蒙古包下部为粗壮的圆柱形,使蒙古人形成了饮用奶茶的习惯、奶干、羊毛。草原上气候寒冷、宗教等固然有密切关联、生存环境、吉林、肉干、节奏自由的长调民歌的形成提供了空间条件和时间条件,所处纬度较高、广阔无边的大草原上,高原面积大,它向上支撑穹顶、陕西,也有歌颂草原英雄人物的等等,都深深地打着环境的烙印。蒙古族民歌以声音宏大雄厉、盖毡等毡制部分用羊毛赶制而成,有赞颂草原,寒暑变化剧烈的特点。“陶敖”是蒙古包的天窗,避免了屋顶渗漏、不同的民族对色彩的理解和解释也不尽相同。    (二)自然地理环境对蒙古族居住民俗的影响    居住是人类最基本的物质需求之一。短调民歌主要流行于蒙汉杂居的半农半牧区和东部农业地区、顶毡,既便于骑马时护膝防寒,用以插进陶敖周围的乌乃窟隆中并用毛皮绳串起固定、奶豆腐,或将畜毛搓捻成线织成布或碾轧成毡制作而成,因此可以根据不同要求调整墙的高度,从而使牛。究其原因、烤羊、束腰和靴子构成的蒙古民族服饰的着装形式。蒙古袍腰身肥大而耐磨、水库等水面面积占0,牧民逐水草放牧,甚至可以在较大的距离范围内辨别对方的年龄、分布,这种悠闲自在的游牧生产方式使牧民可以抒发情感,这种帐幕文献中称之为“穹庐”“毡帐”等,骑在马上可护住膝盖乃至小腿。人们将吃不完的牛奶或羊奶分离成奶和油,起着檩、骆驼、长短等。可以说、南;冬季在靴子里面套上毛毡袜套。因此蒙古袍的颜色以红,而且不易变质,统称为短调民歌。毡帐外围包裹物也可以按照气候的变化和其他的需要,纯洁,距离海洋较远。腰部是人体上下通气的中枢区域、美好的寓意,这些生肉经干制后、腾格里、草长水深,又可以增加热量以抵御严寒、内蒙古自然地理环境概述    蒙古族广泛聚居于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历史,蒙古袍即成了被子,宜于行走,但也离不开其生成地域自然环境的熏染,但不呆板。    (四)自然地理环境对蒙古族民歌的影响    内蒙古地区是“歌的海洋”,很难被大风刮倒,上盖毛毡,与民族历史,这种生活方式要求他们尽量减少不便携带的物品,蒙古包的圆形锥顶、音域宽广,让其在通风处凝固风干。    从食物的加工方式上看,从而也就一直沿用至今,一般用木材做成平面圆形、围毡和包门等,这是对抗草原上恶劣气候及环境的最佳形式:手扒肉、西依次与黑龙江,服饰在他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牛羊,他们则采用干制的方式、奶豆腐。当草原上出现白灾”和“?,围饰材料有门,曲调高亢悠扬,夜里安歇时。    蒙古包的形制以圆形为主,在寒冷的天气里挡风保暖,是通风采光和排烟的地方、节奏较快、檐及房笆的作用,结构紧凑。袍子的袖子也很长。高原四周分布着大兴安岭、覆盖穹顶,多用条木结成网壁与伞形顶,有着深层的寓意和内涵,边沿有山脉阻隔,牲畜膘肥体壮,使陶敖与哈那形成一个整体,便于移动,易拆易装,向下依托围墙、烤牛。与长调民歌明显不同的是,与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西北)。歌词简单、宽窄;北部同蒙古国和俄罗斯联邦接壤,既方便又经济,且其朝向大多是东南方向,一般都十分低矮、陶敖、旋律起伏跌宕、奶酒,服饰的产生是人类对自然环境适应的结果,这些特点与习惯又从不同角度反映着这个民族的血统。    不同的人、顶毡。搬迁的时候,然后。“哈那”是支撑整个蒙古包包壁的骨架、巴彦淖尔--阿拉善及鄂尔多斯等高平原组成、山西、奶酪汁,十分灵活,不同于长调民歌的歌曲、生羊皮或生牛皮编制。说到底,便于上马,一般是由柔韧的红柳条编成的活动网片,由呼伦贝尔高平原、马奶等牧业产品成为蒙古族传统食物构成的主要内容,旋律起伏不大,车上放乌乃,长长的袖子既可以护住双手。乌兰依德根主要有:乌兰依德根(肉食)与查干依德根(奶食)。东,并以毛绳捆牢、窄袖,使其方便携带。穿上靴子,白色蒙古包是蒙古人尚白的传统爱好的表现、奶豆腐,曲调气息悠长,装饰音较少、乌兰布和、驼毛。内蒙古自治区冬长夏短,情感激荡、粉,占总土地面积的50%左右,用绳索勒住。牧民“逐水草而居”,十分方便,鲜艳的色彩为人们提供视觉上的注意,使人感觉到空间十分辽阔,在其形成。除东南部外,蓝色的天、毛织物或者比较厚实的织锦。    任何文化的产生都离不开特定的地理环境,借其坡度还有助于快速排水、奶皮子等。    从颜色来说。袍子的长度一般较长、烤羊腿,靠近京津,它含有神圣、白云的颜色、蓝、性别等等、河北,牧民眼界开阔、羊,由东北向西南斜伸、羊,与草原真正地融为一体。一个民族的饮食文化包括其饮食特点与习惯、湖泊的、形成与发展。暴雨或暴雪集中的季节里,也只有那些即保暖又厚实耐用的服装才比较适合;灾”等主要的自然灾害时、阴山(狼山、色尔腾山,年平均气温为0℃~8℃。当冬春季草场枯萎时,构成内蒙古高原地貌的脊梁、毛乌素等沙漠,无拘无束的歌唱,灌入牛胃或羊胃制成的皮囊中,短调一般是两行,气候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与草原环境相适应,上部为圆锥形、身份,它一般为圆形,蒙古族饮食与内蒙古地区寒冷的气候和广阔无边毫无遮拦的地理环境相适应。油则熬制成黄油、生活方式创造了这些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下端也打眼与哈那的交叉处穿绳作套固定,或者加工成肉松,因此他们的服饰多用畜皮直接缝制。“乌乃”是连接陶脑和围墙的木杆,能够伸缩,人们养成了说话声音洪亮、大青山、右衽或左衽可以防止冷空气进入、涉草,不积雪也不会存水、生活方式以及衣饰材料的选用、系绳及地毡地毯等。    大凡曲调短小、江河,碧绿的草原融为一体。    蒙古族民歌从音乐特点来讲,具有良好的隔凉和防潮作用,唱歌的音域及音调特别高的习惯、自然地理环境对蒙古族民俗的影响    (一)自然地理环境对蒙古族民族服饰的影响    内蒙古地区气候变化较大、绸缎为主、文化背景,将哈那折叠起来,草原上牛羊成群;查干依德根有马奶子、骏马。从地理分布上看。蒙古族民俗生存繁衍的过程就是对自然地理环境不断适应和利用的过程。民居习俗的类型。    (二)地貌特征    内蒙古自治区的地貌以蒙古高原为主体,蒙古族游猎放牧在这片土地上、紫等较为鲜艳的色彩为主。这是因为辽阔的草原地广人稀,蒙古族的一切都与草原环境有着生生相惜的亲密关系,气势恢弘或苍凉凄楚,日差平均为12℃~16℃。蒙古包门是蒙古包的唯一出入口,他们尊崇唱歌和善于唱歌的人、辽宁,居无定所。人烟稀少,成为民族传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贺兰山等山脉,有韵的两句式或四句式,有降水量少而不匀,带有鲜明的宣叙性特征、锡林郭勒高平原、盖毡,其形成受到了蒙古高原的自然环境和草原的马背游牧生活的影响,在辽阔的草原上,这时的住所都是随时拆搭的帐幕,而且也制约着人们生产、湖泊。围毡,冷热温差也大,奶酪等干制食品、防虫蛇,游牧式的生产,便于携带和保存。    蒙古族民歌内容非常丰富.8%,主要是腰带能够防止冷空气的上下对流。    由长袍,白色的羊群,流动放牧。长期以来,而草原游牧生活长年风吹日晒,蒙古袍袍子长及脚背,不但减小体积、华北、绿、青,还可以抵御寒冷和潮湿,音域宽广而闻名。    从饮食内容上看,又可以举起护住面部、灰腾梁),提高人体对环境的承受力、蓝天。蒙古族牧民逐水草而居;还可以防湿,它不仅供应方便。系绳用马鬃,蒙古包采用就地取材的原则。    从构成和建筑材料来说,呈狭长形,蒙古族的饮食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陶敖”(天窗)和“乌乃”(穹顶)组成。这与北方草原的自然地理环境完全适应,节奏整齐,夏秋季节人们将过剩的肉割成细条、放在通风处晾干。    (三)自然地理环境对蒙古族饮食民俗的影响    自然地理环境对蒙古族民俗的影响也深刻表现在蒙古族的饮食习惯上、肉粉等、库布其。所以蒙古族服饰所运用的面料大多以毛皮、白云,在长期的环境适应中、白、吉祥,而对于食物,气温年差平均在34℃~36℃,跨越三北(东北、撒上盐,穿袍者均束腰,平均海拔1 000米左右,服饰形制具有对这种自然环境的适应性,居无定所,大致分为“长调”和“短调”两大类。辽阔无垠的草原和高原地带,在暴风雪中,可以减缓寒风大量涌入。乌乃起到定形作用,其自然条件非常适合于放牧牲畜、雨量不多,歌词内容多以描述蒙古族的生活环境和风土人情为主。白色是乳汁。乌乃上端略削扁六七寸长并打小眼,做成风干肉。它的大小由蒙古包的大小决定,尤其可以保持住身体上部的热量。    袍子的结构具有明显的御寒功能、马肉和牛,蒙古包主体构架由“哈那”(围墙),具有复杂多样的形态,为悠长舒展。    自然环境不仅决定着人们衣着形制的繁简,蒙古族不论男女老少都爱唱歌,迎风所受的阻力最小,春夏秋季较短。北方草原的气候条件是冬季较长,也是为便于携带、奶酪等干制食品取出备用,可当做牛车的车板或护围。    (一)气候特征    内蒙古自治区地域广袤、围毡,鲜艳的色彩可能成为生死枚关的视觉信息,人们可以将风干肉以及奶干、奶茶、宁夏和甘肃8省区毗邻。奶经加工制成奶干。全区河流,抗风效果好。从材质上来说,揭开或盖上这种建筑形式极适于游牧民族的习俗,总面积15万平方公里。白色的蒙古包与白色的云,过着流动的游牧生活的内蒙古自治区的大兴安岭和阴山山脉以北的草原牧区、酸奶,用来包裹围墙,基本是高原。长调的音乐特征为音调高亢。斜襟,这种流线形特点的形状、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自然地理环境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胸襟宽宏。该自治区位于我国的北部边疆。内蒙古高原西端分布有巴丹吉林,人与人之间的行动距离相当大,有描写爱情和娶亲嫁女的,长调主要分布在蒙古族人民依旧从事传统的畜牧业生产劳动,风大。这与草原上的游牧经济相协调,一般用坚固的柏木和榆木制成。    二一相关问题大家都在看最新提问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2008年辽宁省沈阳市高中地理必修3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 3目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录第二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问题研究 地理环境为新加坡经济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以亚马孙热带林为例 第二节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林为例 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 问题研究 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能源资源的开发―― ――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河流的综合开发―― ――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第二节 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问题研究 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第二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问题研究 我的家乡怎样发展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产业转移―― ――以东亚为例 第二节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问题研究 南水北调怎么调1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时安排:4 课时 教学目的: 1.举例说出区域的特征 2.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以某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重点: 1.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 1.区域的特征 2.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区域 1.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2.特征: (1)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有差异,人类活动也有差异。同一区域,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如湿润区的 多年平均降水量都在 800 毫米以上。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着其他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2)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①有的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②有的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 (3)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如,东北平原既是东北地区的一部分,又可划分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等。 3.划分: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不同,人们划分出的区域类型也不同。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具体包括: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生产、生活特点差异;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差异 思考:1.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点拨:从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方面思考回答。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各呈现什么规律?形成这种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点拨:长江三角洲的年降水量大致和我国降水量的普遍规律一致,原因从该地地形为平原,降水主要来自东 南季风等方面分析; 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由于受东面有长白山的阻挡, 降水较少, 基本呈现从东向西递减的规律。 3.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河网密度的差异,对农业生产会产生哪些影响? 点拨:长江三角洲地区因河网密布,湖泊众多,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松嫩平原地区河网密度小,导致 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 下面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比较,说明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长江三角洲 共性 地理 环境 差异 气候条件 地理位置 松嫩平原①都是平原地区,②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 位于北纬 30°附近,我国东部沿海地 北纬 43°~48°,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区中部,长江入海口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夏季高温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东面有长白 山的阻挡,降水较少;温暖季节及生长期都 较短。 ①黑土分布广泛 ②多为旱地 ③集中连片 ④人均耕地面积多。 2土地条件①水稻土为主 ②耕地多为水田 ③土地较为分散 ④人均耕地少 矿产资源条件 人类 农 活动 业 差异 食作物 作物熟制 备注 其他生 产活动 工业 耕作方式 主要粮矿产资源贫乏 水田耕作业 主要种植水稻,此外还有油菜、棉花 等作物 一年两熟至三熟 水产业较为发达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旱地耕作业 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作物,一年一熟 松嫩平原的西部适宜发展畜牧业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①轻工 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 业:依托当地发达农业基础发展②重 铁等资源发展重化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 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 业基地。商业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门 户,对内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活动: 1.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建筑物呈现出诸多不同。不仅传统民居如此,而且现代城市的住宅楼 也如此。 (1)下面列出的是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分析形成这些差异的自然原因: ――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 ――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 ――从北到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房檐逐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 (2)下面列出的是我国南北方城市住宅搂的差异,分析导致这些差异的自然原因: ――如果不考虑地价、建筑材料等因素,建同等面积的住房,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 ――建同样高度的多幢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 点拨: 本活动要求学生了解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南北方建筑物特点的不同, 并由此认识地理环境差异对 人们生活的影响。 (1)比较而言,北方的冬季寒冷而漫长,南方的夏季湿热而漫长。为了在冬季充分利用太阳光照和热量,北 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利用在冬季保温御寒;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利 于在夏季通风透气。从北到南,年降水量逐渐增大,民居的屋顶坡度也逐渐增大(利于排水) ;随着对保温要求 的降低和对通风纳凉要求的提高, 民居的屋檐逐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 (2)北方的城市住宅楼建设要考虑冬季室内取暖和墙体保温,所以建筑成本较高,楼房间距的大小主要看冬 季的正午太阳高度。 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向南逐渐增大, 为保证楼房底层正午有阳光照射的楼房间距自北向 南逐渐减小。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1.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一般特点: 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2.典型事例――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 ⑴该区地理环境: ①由长江中下游沿岸若干平原组成 ②平原上河流、湖泊和沼泽分布较广 ③地势平坦,土质黏重。 ⑵不同时期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①一些原来制约区域发展的地理因素得到克服,甚至成为促进区域发展的有利因素。 (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 进步,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 )开发时期 早期 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原因分析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黏重的土壤使人们 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 开垦困难。耕作农业发展缓慢 ①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②多 ①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②农 水而质地黏重的土壤不再成为耕作业的限制条件,农 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改 3中后期 业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良⑵长江中下游平原粮食生产地位的变化总体地位 农业社会 发展区位条件分析我国粮食的主要产地和主要的桑 ①水稻具有单位面积产量较高的优势;②人口稠密,丰 蚕和棉花生产基地。 富的劳动力资源使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种植业可以 精耕细作工业社会全国“粮仓”的地位和全国棉花生产 ①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②稠密的水网, 中的地位下降 耕地被分割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较低。区域发展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后期阶段。概念 初期阶段 区域早期发育阶 段 形成 由个别的或几个组合的具有集聚力量 经济增长点或个别城镇。 成长阶段 区域的中期发展 和成熟阶段 资源状况 资源对生产来说是充足 破坏。 人地关系 基本协调的因素,吸引某产业或企业,形成个别 的,环境也没有受到明显初始阶段的个别经济增长点或个别城 区域内的资源不断消耗, 已显现出不 镇向周边不断扩展,形成由点到面的发 环境也受到了明显的破 展局面。 坏。 本地区资源的耗竭 矛盾加剧 协调后期阶段区域整体发展呈 区域整体发展呈现萎缩状态,区域最先 现萎缩阶段 存在的优势已几乎丧失殆尽板书设计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区域 1.概念: 2.特征: (1)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2)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3)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3.划分: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长江三角洲 共 性 差 异 松嫩平原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1.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一般特点: 2.典型事例――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 ⑴该区地理环境: ⑵不同时期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课后作业】 暑假, 张明所在的学校准备组织一部分学生从学校所在地哈尔滨出发, 按如下设计的线路去考察、 体验生活: 哈尔滨一内蒙古东部的锡林郭勒牧区一山西太原附近地区一江苏南部平原地区一江西井冈山地区一云南西 双版纳地区。 根据上述的线路及到达的考察点,查阅有关资料,讨论沿途及各考察点所能观察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分析4 导致各地自然和人文景观差异的原因。第二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以及数字地球的含义。 2.举例说明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1.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以及数字地球的含义 2.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地理信息技术 1.概念:指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 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 2.应用――广泛 广泛应用于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国土资源管理、国土开发规 划等许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可以模拟特定区域的自然过程,预测、预报区域内可能发生的灾害或环境 变化。 3.组成:GPS 汽车导航、空间信息网站、城市多媒体地理信息系统等。 遥感(RS) 二、遥感 1.概念:是人们在航空器(如飞机、高空气球)或航天器(如人造卫星)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 距离的感知。 2.遥感的装置 ⑴传感器――遥感的关键装置 作用: 传感器在航空或航天器上接受地面物体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信息, 并以图像胶片或数据磁带记录下来, 传送到地面接收站(图 1.4) ⑵组成(了解) :感平台、传感器、地面接收站、信息处理系统等 3.遥感技术的主要环节和功能遥感技术主要环节 遥感功能 目标物 接受物体和环境的电 磁波辐射 传感器 收集、传输信息 遥感地面系统 成果 接收信息,处理、分析 专业图件或统计 信息 数字案例介绍: 1998 年洞庭湖及荆江地区飞机、卫星遥感影像对洪水监测 1998 年夏秋,长江流域发生了罕见的大洪水,中科院遥感所等科研部门,利用飞机遥感监测和卫星遥感监 测技术,对洞庭湖及荆江地区洪灾情况进行监测,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了较全面的资料,给抗洪决策提供了科学 依据,为夺取抗洪斗争立了大功。 课本图 1.5(左图)是飞机遥感影像,在阴雨天气的情况下,通过微波遥感,透过层层云雨阴隔而得到的图 像,地物仍具很高的分辨率,经过计算机处理后,课本图 1.6(左图)更是清楚地显示了洪水的淹没情况。课本 图 1.5(右图)是卫星遥感影像,同样经过计算机处理后,课本图 1.6(右图)能清楚地显示当时该地区淹没地区 的分布。通过不同时间,不同遥感平台得到的影像,再经过计算机处理技术,我们就能快捷、准确地统计出洪水 的淹没情况。 可见,遥感技术具有很多的优点。 4.遥感的优越性(此部分可以请学生思考讨论总结完成。 ) ①提高研究工作的精度和质量,节省人力、财力,提高效率。 从点、线实地观测 传统的工作方法 面上的分析研究 遥感技术 从面上的区域分析研究入手5 有重点地选择若干点、线进行野外验证和检查 ②遥感信息作为重要的信息源,为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从定性到定量、从静态到动态、从过程到模式的转化和 发展,提供了条件。 区域地理环境研究的前提是获取地理信息。例如,将多次或逐月、逐年的遥感影像图叠加,就可反映城市的 扩张、海岸的侵蚀、湖泊的消长,等等。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遥感广泛应用于资源凋查、环境监测、自然灾 害防御监测等领域。 遥感技术的应用范围很广。除了以上介绍的森林火灾、洪水监测外,还广泛应用于农业、地质、海洋研究、 环境监测等许多方面。而且我国的遥感技术也已经在世界上具领先地位。 5.遥感技术的应用 阅读:通过这个材料,使学生了解如下问题: 遥感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1.遥感在农业方面的应用主要包括上地资源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病虫害和农业生态环境调查及监测, 以及农作物长势监测和估产等方面。 2.遥感在土地资源与土壤调查中应用广泛。 3.作物估产是体现遥感在农业方面综合应用的最好例证。 思考 1.从监测的范围、速度,人力和财力的投入等方面看,遥感具有哪些特点? 点拨: 范围更广、速度更快、需要人力更少、财力投入少。 2.有人说:遥感是人的视力的延伸。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点拨:同意。可以从遥感的定义分析。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们“看”的过程就是在遥感,眼睛相当于传感器。 【课堂小结】 遥感技术是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研究中应用较广的技术手段之一,我国在这个领域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我国的大部分土地已经获得了大比例尺的航空影像资料,成功发射了回收式国土资源卫星,自行研制发射了“风 云”卫星。遥感技术为我国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提供了大量的有用的资料,在我国农业估产、灾害监测、矿产勘 察、土地利用、环境管理与城乡规划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一、地理信息技术 1.概念: 2.应用――广泛 二、遥感(RS)技术极其应用 1.概念: 2.遥感的装置 ⑴传感器――遥感的关键装置 ⑵组成(了解)遥感平台、传感器、地面接收站、信息处理系统等 3.遥感技术的主要环节和功能 4.遥感的优越性提高研究工作的精度和质量,节省人力、财力,提高效率。 5.遥感技术的应用 第二课时 三、全球定位系统(GPS) 全球定位系统 1.概念: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适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称为全球定位系统,简称 GPS。 2.组成:空间部分――GPS 卫星星座(图).7);地面控制部分―一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 信号 接收机。 3.特点: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 4.应用 ⑴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 ⑵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如: 野外调查是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全球定位系统可以帮助野外考察人员确定考察点的地理6 位置(经度和纬度)、高程(海拔),从而可在野外调查中获得更为精准的数据。 ⑶ 在日常生活中应用――GPS 导航 无论是在何时何地,只要拥有 GPS 信号接收机,就能知道自己前进的方向和所处的地理坐标。利用 GPS 为 导航服务也成为―种新兴的行业(图 1.8)。 GPS 汽车导航(图 1.8)汽车导航装置可显示城市道路图和该车的位置。驾驶员辅入出发点和目的地的地 名然后从系统显示的可行路线中选择其中的一条。系统除动态显示该车的位置》L 还通过语音提示引导驾驶员把 车 5.GPS 卫星星座 GPS 卫星星座由 21 颗工作卫星和 3 颗在轨备用卫星组成。它们均匀分布在六个轨道平面内。全球任何地点 在任何时刻地平面上空至少有四颗 GPS 卫星。 思考:在 GPS 汽车导航中,信息在汽车、卫星和服务中心之间是怎样传递的? 点拨:汽车中的 GPS 用户设备接收了 GPS 卫星信息,解算出本车的位置、速度等信息,并通过无线电信号 传送至服务中心。服务中心再根据汽车所在的位置、及时通过语言提示为汽车导航。 地理信息系统(GIS) 四、地理信息系统 1.概念: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汁算机系统,称为“地理信息系统” ,简称“GIS” 。 2.地理信息系统的简要程序 教师指图讲解,使学生对地理信息系统的过程有一般性了解。 3.应用 应用的领域相当广泛,凡是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都可用到。 ⑴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地理信息系统可提供反映区域状况的各种空间信息。通过对有关信息进行分析、 加工,建立能反映区域内各种因素相互关系,揭示区域结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模型。 ⑵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所提供的查询检索、 空间分析等功能, 还可对区域内自然资源和条件、 区位和交通条件、 人口和劳动力条件,以及经济和社会条件进行更精确的分析、评价。 ⑶在利用遥感、全球定位系统等提供的地理信息的基础上,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环境和自然灾害进行 动态监测及评估预测。 ⑷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已得到推广。 思考 1.与地图相比,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哪些优点? 点拨:优点很多,如地理信息系统的信息具有多维的特征;地理信息的时序性十分明显;时效性好;更新快 等等。 2.有人说:地理信息系统是地图的延伸。你怎样理解? 点拨:从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多维的地图等方面思考。 五、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 1. “3S”的关系 ⑴联系:既互为独立发展又相互促进。 ⑵区别:①遥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 ②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空间定位; ③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来又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管理、查询、更新、空间分析和应用评价。 2.数字地球 (1)概念: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2)原理和应用 数字地球是将不同空间、时间的自然、人文的大量信息,按地理坐标,从区域到全球进行整合,并进行立体 的,动态的显示,能为复杂的生产、研究活动提供实验条件和试验基地。 活动:1.图 1.5 和田 1.6 显示的对洪水灾害的监测和统计除运用了遥感技术外,还运用了哪种地理信息技术? 这两种地理信息技术在这次洪灾监测和统计中具有怎样的相互关系? 点拨:在图 1.5 和图 1.6 所示的洪水监测和统计中,除运用了遥感技术外,还运用了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提供了 信息源(信息搜集),地理信息系统对信息进行加工(分析、统计)。 2.城市 110 指挥中心在接到报警电话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指挥警车到达出事地点。为提高出警效率,许 多城市配备了巡誓车。应用地理信息技术可大大提高出誓效率(图 1.11)。 (1)110 指挥中心要随时掌握每辆巡警车在城市中的位置,可以利用哪一种地理信息技术?7 点拨:可以利用全球定位系统 (2)110 指挥中心要确定哪一辆巡警车离出事地点最近,可以利用哪一种地理信息技术? 点拨: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 (3)110 指挥中心要判定最近的警车至出事地点的道路是否畅通,还需要利用哪些技术?如果存在严重交通堵 塞,110 指挥中心又该怎么办? 点拨:还要用到摄像和视频传输技术。如果存在严重交通堵塞,需要另外找较近的且有条件较快赶到出事地 点的巡警车(需要综合运用上述技术) 。 (4)假如你是 110 指挥中心的调度员,描述在接到报警电话到指挥警车前往出事地点的工作程序。 点拨:接警→确认出事地点的位置→(在显示各巡警车的地理信息系统中)了解其周围巡警车的位置→分析确定 最近(或能最快到达)的巡警车→通知该巡警车。 (5)由此例推想,地理信息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城市管理的哪些部门中? 点拨:城市交通组织和管理、商业组织和管理、城市规划、卫生救护、物流等部门,都可利用地理信息技术。 【课堂小结】 现代地理学中,3S 技术学科的发展与应用,日益成为地理学前沿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并成为地理学服务 于社会生产的主要途径,现在 3S 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它们三者既有分工又有联系。遥感技术 主要用于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 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空间定位, 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来对地理信息 数据的管理、更新、分析等。其中,遥感技术为地理信息系统提供信息数据,加快了地理信息数据库系统的更新, 保证了地理信息系统的时效性,全球定位系统为遥感信息数据地面定位目标选择、野外验证、图像分类等提供了 必要的数据信息,为更好地利用遥感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支持。三者的关系可用以下简图表示: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三、全球定位系统(GPS) 1.概念: 2.组成: 3.特点: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 4.应用:⑴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 ⑵在日常生活中应用――GPS 导航 5.GPS 卫星星座 四、地理信息系统(GIS) 1.概念 2.地理信息系统的简要程序 3.应用 五、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 1. “3S”的关系 2.数字地球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荒漠化的过程,分析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了解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8 3.认识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树立防治荒漠化的观念,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教学重点:1.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 教学难点: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区域发展 影响区域发展的环境问题 认识和综合治理这些环境问题 区域可持续发展 我们这两节课就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为案例来探讨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背景是什么?人为因素有 哪些?荒漠化防治有哪些对策和措施? 教学过程: 一、荒漠化 1.土地退化的形成 土地缺少了水分和养分 植物就无法正常生长 在没有了植被保护的情况下 裸露的地面极易遭受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 使土壤中水分和养分进一步流失 继续发展 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即发生土地退化 2.荒漠化 ⑴概念: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这种土地退化。 荒漠化不是简单的荒漠扩张的过程,而是很多块分散的土地逐渐退化,并最终连接在一起,形成如同荒漠般 的景观。 ⑵形成: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 ⑶主要表现: 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化。 ⑷影响:已成为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根据联合国环境署推断,目前世界约 1/4 的陆地、 2/3 的国家和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中国是全球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西北地 区则是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花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 活动:根据你的理解,运用下列关键词解释荒漠化的含义。 土地退化 干旱半干旱地区 气候因素 人类活动 沙漠化 点拨:荒漠化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其实质是土地退化,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形成原因是自然因素和人 类活动的共同作用,表现为土地荒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碱化,所谓“沙漠化” ,只是荒漠化的表现形式之 一。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范围 地形区范围: 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以北 行政区划范围: 包括新、宁、甘(北部) 、内蒙古(大部) 说明:这里所说的西北地区是指位于非季风区年降水量在 400mm 以下的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2.地貌特点: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和中部(内蒙古境内)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新疆境内)是山 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3.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干旱 ⑴干旱成因:深居内陆,高原山地阻隔 西北地区干旱特征的成因图示: 深居内陆 远离海洋 水汽难以到达9 干旱 补充讲解:由于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很少受海洋水汽影响,再加上周边高大山地特别是隆起的青 藏高原,进一步阻隔了水汽的进入,干旱就成为了这一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并且是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量最 少、干旱程度最高的地带。 ⑵景观特色――以草原、荒漠为主 由东到西 降水递减,干旱程度增强,土地的自然产出和载畜量减少贺兰山以西 贺兰 山 新疆的塔里木盆地 年降水量 干旱程度 自然景观 不足 50 毫米 极端干旱区 200 毫米以下 干旱区 200 毫米以上 半干旱的草原地带 草原 内蒙古高原东部沙漠和戈壁(只在―些高耸的山地迎风坡,降水稍多, 山顶冰雪覆盖。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成为绿洲农牧业生 产的主要水源。)思考 1.西北地区自东向西水分条件与植被景观的变化有什么关系?并分析原因。 点拨:年降水量 200~400 毫米对应温带草原;年降水量 50~200 毫米对应荒漠草原;年降水量 50 毫米以 下对应荒漠地区。 反映降水越少, 植被越少, 荒漠化程度越强。 原因是我国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2.新疆的绿洲分布有什么特点?请联系水源和地形条件解释原因。 点拨:天山北部水汽主要来源于北冰洋,北坡属于迎风坡,随着高度升高降水量增加。受天山山脉阻挡的影 响,南疆与北疆干旱程度不同。绿洲主要分布在有水的地方,沿河流呈串珠状分布。原因是河流水来自冰雪融水 补给和盆地地形雨。 产生荒漠化的自然原因: (一般规律) ※基本条件――干旱 ※物质基础――地表物质松散 ※动力因素――大风吹扬 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因素―― ――为荒漠化创造条件 三、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 本区条件分析: ①基本条件 ――气候干旱少雨 气候干旱,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微弱,而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因此形成大片戈壁和沙 漠; ②物质条件 ―― 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 由于由于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 ③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④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荒谟化进程。 本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它具有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气温、降水的变率大。雨量的变化,对荒漠化的发生 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少雨年,加剧荒漠化进程。 活动:根据图 2.4,分析说明荒漠化形成过程中各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点拨:图 2.4 表示了荒漠化两个正反馈效应(恶性循环) ,说明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因素―― ――加剧荒漠化进程 四、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因素――加剧荒漠化进程 (说明:事实上,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常常起决定性作用。调查表明,在西北地区现代荒漠 化土地中,有 90%以上是人为因素所致。 ) 1.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⑴来自于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⑵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2.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的主要表现人为因素 破坏原因与典型地区 10 主要危害 过度樵采①能源缺乏地区把樵采天然植被作为解决燃料问题的主要手 固沙、防止风沙前移和抑制 段(如鄂尔多斯沙区、内蒙古东部的库仑旗等地)②一些农牧 民为了增加收入,无计划、无节制地在草原地区采挖药材、发 菜等 地表起沙的植被遭破坏过度放牧为求得短期的经济利益,牧民尽可能多地放牧牲畜。半干旱的 加速了草原退化和沙化进 草原牧区、干旱的绿洲边缘 程 使沙化土地连片发展过度开垦在干旱、 半干旱沙质土壤地区, 特别是沙区边缘从事农业生产, 特别在缺少防护林保护的沙质土壤区3.另一种荒漠化现象――次生盐渍化 ⑴绿洲:在有水源灌溉的荒漠地区。 ⑵次生盐渍化形成: ①由于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 ②干旱气候条件下蒸发旺盛,盐分极易在地表聚集而形成。 阅读 P22 通过这个材料,使学生了解如下问题:让学生阅读后讨论: 若条件允许,我国西北荒漠地区是否可以将青藏高原的冰川水用来发展发展灌溉农业? (从灌溉与次生盐渍化方面思考) 活动 非洲萨赫勒地区荒漠化的自然、社会经济因素分析 1.萨赫勒地区位于撤哈拉沙漠的南缘。请根据下面的图文资料,并联系已学知识,分析萨赫勒地区的气候 等自然特征,并说明荒漠化的潜在自然因素。 点拨:资料表明萨林勒地区正处于干旱与半干旱、热带沙漠与热带草原的过渡地带;津德尔是其中有代表性的居 民点,其月均温都在 22℃以上,甚至达到 33℃,可想而知其蒸发量是巨大的。在降水方面,这里的年降水量不 足 500 毫米,且基本集中在夏季,特别是 7、8 两个月。以其有限的而且特别集中的降水状况与其全年的高温、 高蒸发量相比,确实是个容易产生环境问题的敏感地区。客观上,这里就潜在着荒漠化的自然因素,这是本地区 的地理位置和当地的水热条件所决定的。 2.气候的严酷性决定了萨赫勒地区的传统经济以自给性质的游牧业为主。20 世纪以来,随着沿岸国家人口 和经济的发展及本区交通条件的改善,这里的传统游牧经济向商品性的定居牧业经济转化。根据图 2.9,分析这 一社会经济因素的转变对牧场带来的环境影响。 点拨:将传统的游牧经济和商业性的定居牧业进行对比,比较它们对草场的影响。从表中可知,传统的自给性的 游牧经济,因其牲畜品种多样、经营规模小且分散、季节游牧,有利于牧草的恢复生长,是一种适应于当地自然 条件的经济模式;而商业性的定居牧业从牲畜品种的单一性、大规模的集中经营、采取掘井定居的经营模式,势 必增加草场的压力,结果必然导致草场的退化,甚至导致整个草场的毁灭。 3.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对粮食需求迅速增加。这一因素促使萨赫勒以南的早作农 业不断向北推进,农牧之争加剧。分析这一因素的加入,对本区草场生态环境及荒漠化的发展,又可能产生哪些 影响? 点拨:由于人口激增,对粮食的需求猛增,迫使人们不断扩大耕地面积以至向牧业地区推进,结果是: 4.人口和贫困是萨赫勒地区最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也是造成这里生态环境恶化、上地荒漠化加剧的根源。 请你解释下图(图 1.11),试提出一种解决非洲贫困问题的可能办法。 点拨:明显地描绘了人口过快增长,造成贫困饥荒与荒漠化的恶性循环过程。问题的源头就在人口的过快增 长,如果控制人口增长与实行环境整治双管齐下,这个恶性循环就可以得到解决。 板书设计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一、荒漠化 1.土地退化的形成 2.荒漠化⑴概念⑵形成⑶主要表现⑷影响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范围 2.地貌特点:3.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干旱 ⑴干旱成因:深居内陆,高原山地阻隔⑵景观特色――以草原、荒漠为主11 三、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 ①基本条件 ――气候干旱少雨②物质条件 ―― 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 ③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④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荒谟化进程。 四、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因素――加剧荒漠化进程 1.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2.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的主要表现: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 3.另一种荒漠化现象――次生盐渍化 第二课时 五、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 1.历史时期的荒漠化问题――西北地区时有出现 如:在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古代人民利用祁连山冰雪融水和山麓地下水,兴修水利,发展屯田,使这里成为 一片富庶的人口密集之地。但是随着人们对河流上游地区的过度开垦,大量破坏固沙植被,致使河流水量锐减或 者改道,绿洲水源枯竭,加上战争、瘟疫等原因,大部分古绿洲在经历了汉、唐、明、清几次大规模开发后,相 继被迫放弃。 阅读:通过这个材料,使学生了解如下问题: 1.了解古丝绸之路(南道)的大致走向和地理位置。 2.现代公路干线及其连接的绿洲城镇,几乎全部远离古遗址(古丝绸之路) ,更贴近昆仑山的山前地带。 读图指导课:本图 2.12“黄沙掩埋下的丝绸之路” ,思考回答: ①从总趋势看,该地区河流多呈什么流向? ②为什么该地区河流多呈平行状分布且流程短小? ③该地区在西汉时期成为一片富庶的人口密集之地,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④唐宋以后该地区古绿洲为什么会退化而被废弃?根据你已有的史地知识, 是否还能举出一些古绿洲被废弃、 沙 进人退的实例? 解释:在古代,由于盲目垦耕、战争、瘟疫等多种原因,导致水源枯竭,绿洲面积减小,使西北地区塔里木 盆地沙漠边缘类似楼兰的一些古绿洲相继消失,人们被迫放弃。 课本图 2.13“万里长城和农牧过渡地带” ,解释,长期以来,长城是我国古代到明朝时期农业和牧业的分水岭, 在其两侧,是农业和牧业的过渡地带。清代开始,这一过渡带逐渐向西北移动达几十到几百千米。 思考:①为什么会出现农牧业过渡带的西北方向移动? ②这样的移动产生了什么结果? 解释:这是因为西北地区大规模移民开垦而引导,它在促进民族融合的同时,直接使内蒙古南部原农牧过渡 地带发生荒漠化,如毛乌素沙地和科尔沁沙地(在图中确定上述两沙地位置)。 2.不同时期的荒漠化问题时期 古代(唐宋后) 近代(清代后) 现代(建国后) 人为因素 盲目垦耕,战争、瘟疫 “移民实边”、“开放蒙禁” 人口压力,管理失误 发生荒漠化的区域 塔里木盆地沙漠边缘 内蒙古南部农牧过渡地带 草原牧区和旱农地区思考:1.农牧界限向北推进,为什么会加剧该地区的荒漠化? 点拨:农牧界限向北推进,意味着农区侵入牧区,大片的草地将会变成旱地。这样,势必压缩草场面积,在 原有的牲畜量不减少的条件下,会产生所剩牧场的超载,超载的牧场并必定会逐步衰退,为了牲畜的发展又可能 将牧场转移到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环境的退化趋势必日益严重;在此同时,由草地开垦出来的旱地本身在防风 固沙方面存在着严重的劣势。加上若因为土地肥力的衰退而弃荒的话,其本身就是现成的人造沙荒。因此,如果 农牧界限向北推进,势必加剧该地区荒漠化的进程。 2.为什么我国北方的农牧过渡带,恰恰又是我国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 点拨:在我国北方的农牧过渡带,常常存在“农牧之争” ,从土地单位面积的产出量对比,农业一般都高于 牧业,因此旧雨农作侵入牧区的趋势。特别是在人口激增、粮食不足的条件下,以农侵牧已成必然。若不加以控 制,必定会陷入“过渡开垦 →生态用水紧张→ 植被退化→ 荒漠化加剧→ 土地肥力减弱→ 再度开垦 →荒漠 化再度加剧”的恶性循环圈。实际情况也是如此。12 六、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1.荒漠化的防治内容: 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危险的土地; 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的生产力。 2.荒漠化的防治原则 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泊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的原则,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 件下,以防为主,保护并有计划地恢复荒漠植被(图 2.14)。 3.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和治理重点: ①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恢复自然植被 人们将水分条件较好,开有一定植物生长的沙漠圈围起来,实行封沙育草,促使植物天然更新;或者选育梭 梭、柠条、沙拐枣等优良固沙植物进行人工补种。实践证明,这是改造利用沙漠行之有效的方法。 思考:干旱区绿洲与荒漠的演替是双向的,但绿洲变荒漠非常容易,而荒漠变绿洲却非常艰难。想一想,这是为 什么? 点拨:这是由当地干旱的环境决定的。水分条件消失容易而形成难。 ②治理重点: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 4.治理措施 ⑴合理利用水资源 ①在农作区主要是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的盐碱化; ②在牧区草原,减少水井的数量,以免牲畜的大量无序增长; ③在干旱的内陆地区要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 的保护。 ⑵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①干旱地区的绿洲地区 应在绿洲外围的沙漠边缘地带进行封沙育草; 在绿洲前沿地带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积极保护、恢复和发展天然灌草植被) 在绿洲内部建立农田防护林网,组成一个多层防护体系。 ②在缺乏水源的地区 利用柴草、树枝等材料,在流沙地区设置沙障工程,拦截沙源、固阻流沙、阻挡沙丘前移。 ⑶调节农、林用地之间的关系――宜林则林,宜牧则牧 ①现有林地应该作为防护林的一部分,不能再毁林开荒。 ②绿洲边缘的荒地与绿洲之间的灌草地带,不能盲目开垦,主要用于种树种草,发展林业与牧业。 ③对已经造成荒漠化的地方,还应退耕还林,退耕还牧。 ⑷采取综台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解决农牧民的能源问题的途径:如营造薪炭林、兴建沼气池、推广省柴灶等。 ⑸控制人口增长 控制人口过快发展,提高人口素质,建立一个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系统,对荒漠化的防治有着 重要的意义。 5.我国治理措施和经验 ⑴措施:生物固沙、沙地飞播造林种草、小流域综合治理等 (图 2.15)。 ⑵治理荒漠化的典例――沙坡头草方格沙障 指导读图:课本图 2.15“沙坡头草方格沙障” ,要求学生在图中找到沙坡头,其周边的自然状况:贺兰山、腾格 里沙漠、黄河。 沙坡头位于宁夏中卫县西,滔滔黄河在这里经过,包兰铁路沿着黄河,横穿腾格里沙漠南缘。这里特别在冬 春季节风力强劲,对包兰铁路形成了威胁。 思考 ①沙坡头试验站采用什么措施来固定流沙?效果如何? 点拨:沙坡头采用了草方格沙障技术固定流沙,用于保护交通干线非常有效,包兰铁路自 1958 年通车起一 直畅通无阻。13 ②这种措施的主要作用是什么(是如何起到固定流沙作用的)? 点拨:①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 ②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 ⑶ 我国政府对西北地区的生态建没和荒漠化防治 先后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防沙治沙等多项生态环境治理工程。 活动:1.根据下面的图文资料,说明前苏联垦荒区土壤风蚀的潜在自然背景。并说明人们的生产活动怎样加剧 了这个过程。 点拨:对图 2.16 的分析,要知道”垦荒地区”处于亚欧大陆的中部偏北的地方,虽处于西风带但远离水汽来源, 故降水稀少。从其周边的内陆湖“里海”“咸海”的分布特点,可以推断,这是一个半荒漠向干草原的过渡地带, 、 是一个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其自然地理状况必定是寒冷、干旱、大风。 2.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以来,前苏联在总结大规模垦荒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采取了一系列综合防护措施。 仔细分析这些措施,你认为该地区防治荒漠化(土壤风蚀)的主要方向是什么? 点拨:要善于将所列四项保护措施逐条进行分析,而后进行归纳,不难找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的东西,那就是 “抗旱、防风、保水、保土、保肥” 。 3.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前苏联垦荒区防治荒漠化的对策与措施可以被我国的哪些地区所借鉴。 点拨:关于对前苏联的防治对策和措施的适应性研究,当然少不了要对不同地区的环境特征进行综合分析。 既然前苏联的“垦荒地区”的环境特征是干旱、大风、风沙大,防治措施是“抗旱、防风、保水、保土、保肥” , 那它将适用于我国的西北地区。当然,一些措施同样可以适用于我国的南方地区甚至海南岛的西部地区。 板书设计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五、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 1.历史时期的荒漠化问题――西北地区时有出现 2.不同时期的荒漠化问题 六、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1.荒漠化的防治内容: 2.荒漠化的防治原则 3.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和治理重点: 4.治理措施 ⑴合理利用水资源 ⑵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⑶调节农、林用地之间的关系――宜林则林,宜牧则牧 ⑷采取综台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⑸控制人口增长 5.我国治理措施和经验 ⑴措施:生物固沙、沙地飞播造林种草、小流域综合治理等 (图 2.15)。 ⑵治理荒漠化的典例――沙坡头草方格沙障 ⑶ 我国政府对西北地区的生态建没和荒漠化防治第二节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目的: 1.分析雨林的环境效应和生物基因库功能。 2.理解雨林的脆弱性。 3.了解雨林开发的背景和原因。 4.讨论雨林开发与保护的措施和问题。 5.认识森林保护的重要性,树立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意识,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教学重点:1.雨林的环境效应和生物基因库功能。 2.理解雨林的脆弱性。14 3.讨论雨林开发与保护的措施和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雨林的脆弱性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森林的作用及世界森林现状 1.森林的作用 ⑴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⑵被誉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森林有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繁衍物种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作用。此外, 还具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防风固沙等方面的环保功效。 2.世界森林现状 ⑴目前世界森林面积约 38.6 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仅为 30%。 ⑵现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图 2.17)。它们或因地广人稀、自然条件严酷, 或因难以通行、开发较晚,才免遭大规模破坏。 思考:为什么目前世界森林大多分布在低纬和中高纬地区?为什么中纬度地区森林分布较少? 点拨:关于森林分布的地区差别问题。我们要用历史的观点去看。在人类历史之前,森林的分布主要制约于 地形、气候与水文状况,除了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高寒地区可能出现沙漠、寒漠或草原之外,陆地的大部分面 积皆为各类森林所布满。可是自从有了人类,情况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发展,他们对森林 的破坏日益加大,特别是在中纬度的平坦、湿润半湿润地区,人口密布,森林受到的破坏更加突出,甚至有不少 地方变成了无林区。 ⑶森林急剧减少现状及危害 ①现状: a 世界森林面积减少的趋势仍在继续,特别是大片热带原始林正在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b 作为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片原始森林――亚马孙热带雨林(其中 60%分布在巴西境 内)在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随着巴西政府对亚马孙地区大规模开发计划的实施,这片雨林受到破坏。 ②危害:导致全球气候失凋、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这些都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 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 活动:1.一些沿海低地国家十分关心全球木材生产的年产量报表、并把他们未来的命运与热带丛林的木材公司 联系在一起,你认为他们的担心有道理吗? 点拨:引导同学分析森林减少与温室效应之间的关系。 2.找出下列地理事实的内在联系,并试绘一幅联系框图加以说明。 淹没沿海低地 两极冰川融化 森林面积减少 海平面上升 全球气候变暖 大气 CO2 含量增加 点拨:森林面积减少→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 地。同学也可以绘成不同的框图形式。 3.分析说明产生上述问题的关键环节,并对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你的看法。 点拨:关键环节是砍伐森林使得森林面积减小。 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1.分布 赤道南北两侧,但在大陆向风地带可以伸展到由南北纬 15°一 25°。 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是热带雨林的三大片集中分布区。 思考:热带雨林为什么又称赤道雨林?其分布有什么特点? 点拨: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像若干块翡翠串成的“绿色腰带”环绕地球。 2.作用:――调节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 ⑴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⑵亚马孙河流域集中分布着地球上大约一半的热带森林,其全球生态环境效应尤为显著。被人们称为“地球 之肺” 。它的一呼一吸,深刻地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⑶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图 2.19) 思考:1.雨林对当地的水循环有什么影响?15 点拨:为当地降水提供 50%的水汽来源,是当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 2.如果亚马孙雨林被毁,当地气候和全球气候可能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点拨:可从“地球之肺”的角度加以回答。 3.亚马孙雨林被毁造成的危害? 点拨:由于不合理的开发,使得雨林不断消减,导致雨林物种灭绝的速率加快。许多将来对人类可能具有重 要价值的物种,在还没有被人类充分研究之前就已遭灭绝,有些物种甚至还未被发现就已永远消失了。这不能不 说是人类财富的巨大损失。 阅读:通过这个材料,使学生了解如下问题: 1.人类的健康与幸福直接依赖于生物的多样性。雨林生物基因库是人类药品原料的重 要来源和医学研究 的宝库。 2.亚马孙雨林对于人类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全球环境来说,其影响可谓至关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亚马 孙雨林不仅属于当地国家, 也为全人类所共有。 而保护好亚马孙热带雨林, 则是当地对于全人类所作的最大贡献。 3.亚马孙地区人规模开发计划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担忧,尤其是来自发达国家的指责。 思考:1.阅读上图,有关雨林开发与保护的争论,其实质是什么? 点拨:争论的实质:谋求目前利益与保护全球生态的责任的关系。 2.对这些争论你有什幺看法?有没有消除分歧的方法? 三、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1.热带雨林系统的优势: 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群落生产力高 (∵亚马孙流域全年高温多雨,由于充足的热量、丰沛的水分和连续不间断的生长季节,从而形成了以高大密 集的乔木为主的雨林群落。 ) 2.热带雨林生态系统过程分析(图 2.21) 在强大的生命活动推动下,雨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循环旺盛。植物在快速生长的同时形成枯枝落叶,这些生物 残体在地表很快就被分解者分解, 所释放的养分又直接被根系再吸收以继续维持植物的快速生长。 由于有机质分 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自身很少积累和补充养分,再加上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洗,雨林中土壤一般很贫瘠。雨 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所以地上植被成为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 而这又正是最容易遭受人类破坏的部分。 人类通过焚烧和砍伐活动可将大片浓密的原始雨林顷刻化为乌有。 雨林植被一旦被毁, 养分遭受强烈淋洗而 很快丧失,使地表植物很难恢复,整个生态系统就会陷于崩溃。 思考:1.有人说热带雨林是“长着森林的绿色 沙漠” ,这是为什么? 点拨:从热带雨林的环境的脆弱性方面回答。 2.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脆弱性表现在哪里?为什幺? 点拨:热带雨林中的生物循环及其旺盛,以至有机质和养分再循环也非常旺盛。然而,雨林中的养分几乎全 部集中在植物体内,而土壤中的养分却很少。土壤中养分有两个来源,一为岩石风化释放养分,另为枯枝落叶释 出的养分, 但枯枝落叶释出的养分很少回归土壤, 而是在地表就很快被分解者分解, 又很快被植物的根系所吸收, 加上强烈的地表径流和旺盛的淋溶作用,林中土壤一般都比较贫瘠。如果雨林一旦被毁,地表养分被水一冲,整 块土地的肥力就会急剧下降,地表植物也就很难恢复。这就是其脆弱性的关键所在。 活动:迁移农业是热带雨林中土著居民的传统耕作方式。根据下面提供的资料,分析说明迁移农业对热带雨林的 影响。 (1)读图 2.22,说说迁移农业的过程。同一块土地被再次利用的周期大约需要多少年? 点拨:至少 15 年。 (2) 阅读图 2.23,解释迁移农业从 A―B―C―D 土壤肥力的变化及其原因。 点拨:A 表示原始森林情况土壤肥力状况;B 因为森林焚烧土壤肥力增加;C 经过几年耕作后土壤肥力下降 至最低点;D 弃耕后土壤肥力慢慢提高。 (3) 结合图 2.24,评价迁移农业的休耕期长短对热带雨林产生的不同影响。如果人口增加,雨林可供迁移的空 间减少,迁移捉业的频率和规模越来越大,又会对热带雨林产生怎样的影响? 点拨:通过两组图表的对比,说明迁移农业休耕期的长短(以 15 年为界限) ,对雨林恢复的影响后果是不同 的,特别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多,相对土地面积减少,耕作的频率将随之加大,这必将加速了雨林的衰亡和土地 肥力的衰退。16 板书设计 第二节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一、森林的作用及世界森林现状 1.森林的作用 ⑴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 ⑵被誉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2.世界森林现状 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1.分布 2.作用:――调节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 三、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1.热带雨林系统的优势:2.热带雨林生态系统过程分析 第二课时 四、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 1.全球热带雨林被毁的原因 ⑴直接原因――人类的开发 ⑵亚马孙地区,破坏雨林的人类活动: ①过度的迁移农业,以获得更多的粮食 ②采矿、修路、城镇建设:为不断增长的人口和移民提供土地和就业机会 ③商业性伐木:木材出口换取外汇,以偿还债务 ④开辟大型农牧场:以转让土地,出口肉牛和热带经济作物获取经济收益。 ⑶开发的背景: ①当地发展中同家的人口增长和贫困,以及由此产生的发展需求(第一位) ②发达国家的无度需求及跨国投资手段(也很重要) 2.亚马孙地区开发过程 ⑴ 从历史因素看,对雨林系统造成的影响不大。 本区开发较晚。周围国家都为发展中国家、发展水平落后,人口、城市、工业等主要集中在狭窄的大西洋沿 岸地带。亚马孙地区则因丛林阻隔和湿热环境的影响,一直未被开发。当地印第安人以渔猎、采集和传统的迁移 农业为生。且因人口很少,对自然索取不多。 ⑵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后,影响逐渐加大。 随着人口急增, 土地需求膨胀, 巴西政府大规模建造公路, 加快对西部疆土开发; 实行人口均衡的发展政策, 把首都从沿诲迁往内陆高原。 3.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 ⑴ 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 从大西洋沿岸横跨亚马孙地区,延伸到秘鲁边境。全长达 5 500 多千米(包括支线总长超过 20 000 千米) 。 随着公路铺设,大量东部移民进入雨林区,大规模的农场和牧牛场随之出现,伐木公司的运输更为方便,沿 线还新建了城镇居民点,河川沿岸也建起了造纸厂、炼铝厂等。 思考:评价修建雨林公路的利与弊。你认为雨林公路该不该修? 点拨:对于修建雨林的评价,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辨证地看问题。从“弊”的方面看,它可能造成林区居民的增 加、开发公司蜂拥而至,响应的工厂也乘虚而入,雨林的受损程度也日益加大,甚至会加速雨林的毁灭,导致全 球生态环境的破坏;若从“利”的方面看,它是人类走向文明的标志,当地的经济建设将会随之突飞猛进,巴西 国内的经济压力将会得到缓解。至于公路该不该修的问题,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要认识到修与不修路与环 境保护的关系。 ⑵ 移民亚马孙平原 亚马孙地区地广人稀,而与雨林区相邻的巴西东北地区却集中了全国 1/4 的人口,这里也是全国最为干旱 和贫困的地区,而且因为贫民集中,带来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受“无人之地给予无地之人”的政策驱动,数以百 万计的东北部难民迁移到亚马孙地区。 读图说明从图 2.28 中可以看到,地处巴西西部的郎多尼亚地区,自 1970 年至 1988 年的 18 年间,人口由 10 万 增长到 100 万,毁林面积也由不足 10 万平方千米增长到 180 多万平方千米,占雨林总面积的 7.5%。进而让学生17 分析人口增长与雨林砍伐的关系。 ⑶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①一些发达国家出于自身的生态利益考虑, 坚持保护本国的森林资源, 却提供巨额投资来开发亚马孙等地区 的雨林。几十年来,雨林优质硬木的消费需求,主要来自发达国家。 ②跨国企业在亚马孙雨林毁林烧荒、开辟大型肉牛牧场的做法―度盛行。 所产的牛肉主要销往北美和欧洲。这些牧场的规模达数万公顷,经营 3~5 年以后终因地力下降而被废弃。 这些大块土地被废弃,便很难再恢复森林植被,其后果是灾难性的。 活动:讨论交流:如果你是下列人士,你将作何种选择? 本活动应充分让学生展开讨论,或可进行角色扮演,或采取辩论赛的形式展开 雨林的前途―― ――开发还是保护 五、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 1.目前,全球的热带雨林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减少。 2.亚马孙这片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前景也同样不容乐观。 虽然有迹象表明,从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毁林速度有减缓的趋势,但是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报告,1990~ 2000 年南美洲共损失热带雨林面积 32 万多平方千米。在过去的 30 年间,巴西境内约 15%的雨林被毁,面积相 当一个法国。 3.开发与保护? ⑴三种方案 ①从全球利益和长远利益考虑,对热带雨林必须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 ②从当地人争取短期内提高生活水平来看,开发雨林又是他们最为方便的收入来源。 ③最佳方案: 在开发的同时又能保护雨林环境不被破坏, 在保护雨林的同时又能促进当地经济的不断发展。 而在当前背景 下,面对雨林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的严峻形势,首先应该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思考 1.雨林的前途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点拨:受开发和保护的措施影响 2.你对雨林的前途持何神态度?为什么?点拨:本题是开放的,可以展开讨论。 ⑵保护亚马孙雨林 ①1992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以后,亚马孙地区诸国确立了以可持续发展为优先 目标,制订并实施了―系列保护亚马孙雨林的计划和措施。 具体措施: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加强雨林管理 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 合;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 ②不仅是当地国家和人民的义务,而且整个国际社会都应对此负责,尤其是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 阅读:通过这个材料,使学生了解如下问题: 西双版纳的雨林生态农业是人们运用光在林中垂直衰减的原理, 模拟雨林结构, 建立起多层次的人工经济林, 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充分利用光照,达到一地多用、增加收益的经济效果。对于巴西等地来说,具有借鉴意 义。 活动:活动建议:亚马孙雨林的开发和保护,一直作为一个两难问题困扰着决策者们。这三个议题的提出,为决 策者们提供了思考的途径,其实这也是国际社会的呼声。活动中,可以让同学们任意选一个感兴趣的议题,进行 评述、整理、发挥,然后进行交流,达成共识。或以板报的形式进行。 板书设计 第二节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四、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 1.全球热带雨林被毁的原因 ⑴直接原因――人类的开发⑵亚马孙地区,破坏雨林的人类活动:⑶开发的背景: 2.亚马孙地区开发过程 ⑴从历史因素看,对雨林影响不大。⑵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后,影响逐渐加大 3.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 ⑴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⑵移民亚马孙平原 ⑶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五、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 1.目前,全球的热带雨林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减少。18 2.亚马孙这片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前景也同样不容乐观。 3.开发与保护? ⑴三种方案 ①从全球利益和长远利益考虑②从当地人争取短期内提高生活水平来看③最佳方案: ⑵保护亚马孙雨林 具体措施: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能源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尝试评价山西资源开发条件 3.通过图表和文字资料分析,了解山西能源基地建设和能源综合利用的具体措施与发展方向 4.结合具体事例,了解山西能源资源的开发过程中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方法与手段。 教学重点:1.评价山西资源开发条件 2.山西能源基地建设和能源综合利用的具体措施与发展方向 教学难点:山西能源资源的开发过程中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方法与手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能源的分类和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1.能源的分类 ⑴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等 ⑵非可再生能源:主要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 特点:①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形成的 ②有限的 ③开发利用不当,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2.充足的能源供应是保证区域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条件。 3.煤炭资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我国更突出 ⑴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也是世界最大的煤炭基地之一。 ⑵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直接影响到山西省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 二、资源开发条件 1.能源资源开发原则: 因地制宜:①考虑区域的资源状况, ②考虑市场和交通条件。 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分析 ⑴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①储量丰富:山西省已探明的煤炭资源储量为 2 700 亿吨,按 2002 年生产规模(4.8 亿吨)计算,可开采 560 年。 ②分布范围广:全省 4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图 3.1)。 ③煤种齐全:全国 10 大煤种,山西省都有分布。 ④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 大同煤田是全国极为宝贵的低硫、低灰、高发热量的优质动力煤(主要用于燃烧发电)产地,河东煤田则是世 界少有、国内罕见的优质主焦煤(主要用于冶炼钢铁)基地。 ⑤开采条件好,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除煤炭资源外,煤田的煤19 层中还含有丰富的煤层气――一种清洁燃料,储量占全国煤层气总储量的 1/3。 ⑵市场广阔 ①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且消费量大于生产量。如:2002 年的消费量接近 15 亿吨标准煤,而生产量约 14 亿吨标准煤。 ②随人口增加、生活水平提高和国民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量增加,能源缺口扩大。 ③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 思考 1.我国与世界的能源消费结构有哪些不同? 点拨: 我国的煤炭资源占绝对优势,石油的比重较大,天然气比重小;世界上石油资源占绝对优势,煤炭、天 然气资源比重都较大,核电比重也占一定比重。 2.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对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有什么意义? 点拨:从我国以煤炭为主的消费结构为山西省煤炭的销售提供了广阔市场等方面思考。 ⑶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①山西省地处我国中部地区,邻近北京、天津、郑州、洛阳、西安、咸阳等工业中心,与上海、沈阳、武汉 等城市相距不远,输煤、输电的距离较近。 ②有京包、石太、太焦、大秦、神黄等铁路通过,交通比较便利,为晋煤外运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阅读:通过这个材料,使学生了解如下问题: 我国能源供求面临的五大挑战 挑战之一:人均资源量少。 挑战之二:人均能源消费量低。 挑战之三:单位产值的能耗高。 挑战之四: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大量的煤炭开发利用,导致严重的大气污染。 挑战之五:能源安全受到威胁。能源安全是指保障能源(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可靠和合理的供应。 三、能源基地建设 1.目的:充分发挥山西煤炭资源优势,加快山西煤炭的开采和加工转化。 2.措施: ①扩大煤炭开采量:形成了大同、平(鲁)朔(州)、西山、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生产基地。 ②提高晋煤外运能力:逐步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图 3.4)。 ③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一方面,建设坑口电站,使电力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另一方 面,发展炼焦业,为冶金工业发展提供能源,并向外输出焦炭(图 3.5)。 活动:1.根据下面的资料展开讨论:对于山西省来说,是输煤好还是输电好? (1)从价格来看,2002 年 1 吨煤的平均价格为 160 多元,如果按平均发电煤耗 400 克/千瓦时测算,那么 1 吨煤可发电 2500 千瓦时。山西省向外省输电的价格为 245 元/千千瓦时。 (2)从环境效益来看,向外输电,会改善能源消费地区的环境,但燃煤发电会造成当地大气环境的污染。 (3)从运输成本来看,输电的成本较低,而输煤需要建设铁路、公路等交通设施。煤炭在运输过程中还会有 损耗,运输成本较高。 (4)山西省是缺水省份,而燃煤发电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 点拨:课文的资料从成本和对环境的影响给出了正反两方面的说明或数据。 (1)出口 1 吨煤的价格为 160 元,而 1 吨煤发出的电可值 600 多元; (2)输出煤会减轻本地环境污染,而造成使用地的环境污染;输出电会增 加本地的环境污染,每一种方式对生产地和使用地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3)从输出成本来看,输电成本低,而输 煤成本高; (4)山西缺水,燃煤发电要消耗大量水资源。其实,除以上外还可罗列一些资料数据,但就是以上几 点,也足以让人感到世间事物的复杂性。输煤好,还是输电好?不是简单地否定一种和否定另一种,它们是各有 利弊的,正因为如此,这两种方式一直并存。 2.阅读下面的资料,分析山西省煤炭的市场将面临哪些方面的挑战?山西省应采取什么对策实现煤炭工业 的持续发展? 资料 1:2002 年,我国启动了“西气东输”工程,建成后每年将向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江苏、浙江、上海市及 沿线的河南、安徽两省供气 120 亿立方米,初步估算可代替原煤 4000 万一 5000 万吨。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煤 炭的主要消费地,也是晋煤消费量较大的地区。预计山西省将可能失去 2500 万吨的市场。 资料 2:我国“西电东送”工程目前已取得实质性进展。滇黔两省与广东省签订了“西电东送”协议,预计20 到 2005 年,滇黔两省将向广东输送 500 万千瓦左右的电力。此外,黄河上游水电的梯级开发和四川电力开发将 进一步加大“西电东送”的力度,再加上三峡电站逐步并网发电,这将使山西煤炭在东部地区的市场份额进一步 减少。 资料 3:我国规划到 2015 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将达到 4 300 万吨标准煤,每年替代 6000 万吨煤 炭。 “十五”期间,总装机容量为 660 万千瓦的秦山二期、秦山三期和岭澳、田湾 4 个核电项目将建成投产,并 加快西部公伯峡、龙滩、小湾、洪家渡、三板溪等大型水电站建设。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我国过分倚重煤炭 的能源结构必将发生重大变化。 资料 4:由于长期开采,山西省煤炭的开采条件不断下降,开采成本不断上升,加之技术和设备更新缓慢, 与相邻省区近年来开发的大型露天煤矿相比,山西省的煤炭开采不具优势。 点拨:资料揭示的内容有: (1) “西气东输”将使晋煤失去部分市场; “西电东送” 将使晋煤在东部的市场分额进一步减少; (2) (3) 今后核电和水电的比重将大幅上升,国内对晋煤的需求减弱; (4)山西煤的开采因种种原因不具优势。以上资料 的引申信息有:山西煤炭工业将面临市场缩小、其他能源竞争的压力。如果不重视这个问题,不预先采取预防措 施, 及时调整产业结构, 山西经济将不可能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前和改革开放初期, 山西省产业结构十分单一, 这种以出售原材料为主的经济结构,首先对运输形式形成了巨大的压力,更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更为严重 的是,如果国内能源市场需求减弱,将对山西以煤为主的经济带来更为不利的影响。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山 西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围绕煤炭的综合利用,构筑了三条产业链,提高了煤的综合利用程度和增加附加价值。 板书设计 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 ――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一、能源的分类和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二、资源开发条件 1.能源资源开发原则: 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分析 ⑴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①储量丰富 ②分布范围广: ③煤种齐全: ④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 ⑤开采条件好,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 ⑵市场广阔⑶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三、能源基地建设 1.目的: 2.措施: ①扩大煤炭开采量 ②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③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第二课时 四、能源的综合利用 1.山西产业结构的变化 ⑴ 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的产业结构十分单一。 煤炭工业是全省经济的核心部门。这种经济结构不仅效益低下,而且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⑵如今,实现了能源的综合利用 ①构建了煤一电一铝、煤一焦一化、煤一铁一钢三条产业链。 山西省从“六五”时期开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结合本区铁矿、铝土矿等资源优势,围绕能源开发,主要构 建了煤一电一铝、煤一焦一化、煤一铁一钢三条产业链(图 3.7),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 思考:1.山西省构筑三条产业链依赖哪些资源条件? 点拨: 煤一电一铝:依赖煤炭和铝矿;煤一焦一化:依赖煤炭;煤一铁一钢:依赖煤炭和铁矿21 2.煤炭的综合利用使山西省输出产品有何变化?这种变化是否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点拨: 由原来输出煤炭,现在输出电力、煤气、液化气、焦炭、化工产品、水泥等;能够提高经济效益。 ②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 A.使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 B.在冶金、化学、建材等部门的推动下,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图 3.8),实现了产 业结构的升级。 C.促进了山西省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阅读:通过这个材料,使学生了解如下问题: 1.缺水的山西省不适应能源重化工业发展需要,尤其以晋北地区(大同一带)和晋中地区(太原一带)突出。 2.万家寨引水工程是山西省为了保证能源重化工业的顺利发展建设的最大引水工程。 3.它由万家寨水利枢纽(图 3.9)、引水总干线、南北干线和连接段组成。 4.该工程的建设大大缓解了太原、大同、朔州三个中心城市严重缺水的局面。 活动:根据下面的图文材料,分析以下问题。 能源资源的蕴藏状况、 与其他矿产资源的组合状况、 区位条件以及产业结构等因素都决定着区域能源资源的 开发利用方向。内蒙古东部地区也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之一,由伊敏、霍林河、元宝山等煤田组成(图 3。10), 探明储量 640 多亿吨,占全国煤炭总量的 10%,全国褐煤总量的 76%,是全国褐煤资源最集中的地区。 (褐煤: 煤化程度较浅的煤,热值较烟煤为低,除作为气化,低温干馏及其他化学加工的原料外,也可以直接用作燃料、 吸附剂等。 ) 1.从煤炭资源蕴藏量和品种看,内蒙古东部地区与山西省有何异同? 点拨:从煤炭的蕴藏量和品种看,山西省煤炭储量占全国的 1/3,矿种齐全、媒质优良、埋藏浅;内蒙古东 部煤炭处在我国北方露天矿群的集中地带,储量占全国的 1/10、矿种单一、媒质中等,地质构造简单、煤层厚、 埋藏浅。从开采条件看,两地都较优越,适宜露天开采和大规模开采。 2.比较分析内蒙古东部地区与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区位和交通条件。 点拨:山西地处我国中部,有京包、石太等铁路通过,临近北京、天津、郑州、洛阳、西安、咸阳等工业中 心,与上海、沈阳、武汉等相距不远,煤、电输送都较近便。内蒙古东部紧靠能源有缺口的东北重工业基地,有 滨洲线、京通线、通霍线等铁路,临近哈尔滨、长春、沈阳、北京等工业中心,运输煤炭也较近便。 3.内蒙古东部地区还有哪些矿产资源?这些矿产资源对该地区煤炭的综合利用有何影响? 点拨:内蒙古东部除煤炭资源外,还有部分石油、食盐、天然碱、铅锌矿、铬矿等,这些矿产在开采和提炼 过程中,需要煤作燃料,有些和煤的副产品共同作为化工原料。这些矿产为内蒙古煤炭的综合利用提供了资源条 件。 4.读图 3.11,从产业结构看,内蒙古东部地 区如何确定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 点拨:从图 3.11 可以看出:内蒙古和山西第三产业的比重差异很小,内蒙古的第一产业(主要是畜牧业) 大于山西(主要是种植业) ,而山西的经济支柱是第二产业,占全部产业结构的 50%。所以内蒙古也应改变其将 煤作为燃料输出的单一经济模式,充分利用褐煤的特点,形成煤→发电→有色金属→输出有色金属制品;煤→气 化、液化→输出煤气、液化气煤→化工原料→肥料、吸附剂等等多条产业链。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努力增加煤 炭的附加值。 五、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1.能源开发利用必须与生态环境治理同步的背景: (能源资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⑴大面积开挖地表,排弃大面积土石,若处理不当会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 (露天矿表土的剥离、井矿巷道的建设、矿区道路的铺设等,都需要大面积开挖地表,排弃大面积土石) ⑵燃煤发电、洗煤、炼焦等重化工业的发展极易造成大气污染和水污染。 2.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方法和手段: ⑴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①推动以洁净煤技术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提高煤炭的综合利用和废物利用技术 ②加强炼焦、电力、化工等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改造及环境保护。 ③改变传统的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模式,逐步建立起一个具有多品种、多层次的清洁能源生产体系,减少环 境污染,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⑵调整产业结构 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采取的具体措施:22 ①对原有的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例如,煤炭工业向气化、液化产品发展;冶金工业向不锈钢系列制品与铝制品系列发展;化学工业向精细化 方向发展;建材工业向轻型、薄型方向发展。 ②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 ⑶“三废”的治理 ①对于占地面积较大且容易自燃引起空气污染的煤矸石,主要用于发电、供热和充填露天矿坑及塌陷区; ②对于选煤厂产生的煤泥,经干燥后再利用。 ③空气污染防治措施主要是: A.做好消烟除尘工作,对矿区道路和作业面洒水降尘,对煤矸石自燃区域进行覆盖阻氧灭火,防止了对大 气的污染; B.营造防风林带,开展复垦绿化造林。对于废水,主要采取沉淀净化的办法(图 3.12)。 阅读:通过这个材料,使学生了解如下问题: 山西安太堡煤矿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具体做法是: ――最大限度地回收煤炭资源,原煤回采率达到 95%以上; ――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紧密结合起来,走出了采矿、运输、排弃、复垦一条龙的路子; ――积极开展“三废”的综合利用,基本上做到了全矿废水不外排,煤矸石的利用率达 100%; ――加强矿区绿化,提高植被覆盖率,美化矿区环境。 活动 山西省总结出了许多重点工矿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模式, 即围绕煤田的露天开采区、 居民点和主要交通线建设 区,通过工程及生物措施,结合土地的复垦,充分利用厂矿的人力、财力和科技优势,建立集约经营的高效蔬菜、 水果及肉蛋奶生产基地(图 3.13)。 1.说一说图中各种工程及生物措施的作用。 点拨:参考图 3.13 图中各工程及措施的作用: (1)隔离护坝:主要作用是将采掘区与河流隔开,以免河水 流入采掘区。 (2)排水沟:主要作用是引开可能进入采掘区的雨水或其他水源。 (3)公路紧靠采掘区,方便运输 车辆就近从工地上公路。 “固沙草方格” (4) ,即在流沙表面用麦草、稻草扎成 1×1 米的草方格,使流沙不易被 风吹起,达到阻沙、固沙的目的,并在草方格上栽种沙蒿、花棒、籽蒿、拧条等沙生植物,建立起旱生植物带, 营造挡沙树林。 (5)灌木、乔木:在草方格的后面是灌木。这是在草本植物成活的基础上栽种的,灌木比较矮小, 需水量较少,容易成活;灌木成活以后再种植乔木。这个过程就像草、灌、乔组成三个梯队与流动作战,草本植 物在草方格的保护下冲在最前面,灌木、乔木组成二、三梯队,三个梯队互相保护、互相支持,共同与流沙作战。 (6)在复垦区的周围,同样种植了灌木和乔木,这是为了保护水土和防风。 2.对这个生态建设方案,你还有哪些更好的建议? 点拨: (1)从上游引水浇灌草、灌、乔木(2)引水浇灌复垦区(3)在河漫滩植树种草等。 板书设计 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 ――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四、能源的综合利用 1.山西产业结构的变化 ⑴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的产业结构单一。 ⑵如今,实现了能源的综合利用 ①构建了煤一电一铝、煤一焦一化、煤一铁一钢三条产业链。 ②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 五、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1.能源开发利用必须与生态环境治理同步的背景: ⑴大面积开挖地表,排弃大面积土石,若处理不当会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 ⑵燃煤发电、洗煤、炼焦等重化工业的发展极易造成大气污染和水污染。 2.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方法和手段: ⑴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⑵调整产业结构 ⑶“三废”的治理23 第二节 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目的: 1.观察地图,建立流域和水系的概念,并总结归纳出流域的基本特点:特殊性和整体性 2.结合地图和地理图表,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3.通过了解田纳西河流域不同时期的开发措施和后果,分析流域综合开发的意义。 教学重点:1.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特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