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增强上滤的鱼缸水质的三项指标

文章皆搬运自个人知乎专栏和公眾号平台:元野自然

欢迎搜索关注!谢谢大家的支持!

关注元野自然了解更多自然

在所有的过滤形式当中,上过滤是相对比较普及的一種过滤形式或者说是入门时期接触较多的一种过滤形式,大多数的成品桌面缸采用的也都是上过滤的形式,而上过滤成品缸水质的低處理效率一直是被大多数人所诟病的所以这也就造成了一种固有的印象,就是上过滤是一种效果较差的过滤形式

然而这种固有印象其實是不对的,上过滤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在具体的实现形式上,有着相对较大的区别同样,在过滤的效果上的区别也是相对较大的

本文只针对比较基础的部分进行分解,希望能够给刚接触上过滤想采用上过滤的朋友一些帮助

忘记哪位大佬的缸了借用一下见谅

设计完善的上过滤系统在所有的过滤形式中来说,单以过滤效果而言肯定是排在第一梯队的,而且由于本身的原理控制好的话,天然就能形成一个干湿分离的状态但是还是有很多的人不是很喜欢上过滤。

  1. 其一是因为上过滤一般都是横架在鱼缸上面的对于鱼缸的承重能力昰一个比较大的考验。理论上滤盒容量越大,过滤效果会越好但是滤盒容量增加的同时,其重量也在相应的增加鱼缸的承重也在增加,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也会越来越大

  2. 其二是,上过滤需要较多的维护需要比较频繁的清洗以及更换过滤棉,以避免污垢堆积造成堵塞水从滤盒边缘溢出,溢出的水携带杂质流回缸内造成二次污染倒是其次要是水漫金山,万一家里还没人的话造成的损失就更大了。

  3. 其三则是美观的问题我想大多数人都不想鱼缸上面多那么一大坨东西吧,会显得笨重且压抑

上滤的核心原理很简单,水被潜水泵抽到位于缸体上方的滤盒中滤盒中的水在重力的作用下重新流回缸内。

最简单的上滤的实现方式很简单无论是自己动手DIY,或者是直接买成品的上过滤都可以

DIY上滤,对于动手能力的要求并不高

准备好一个潜水泵以及相应管径的软管,滤盒部分可供选择的范围比较大2L可乐瓶,菜篮子等等都可以被用来当作滤盒

以2L的可乐瓶为例,将可乐瓶底部截掉一部分倒置,在里面依次放置滤材和过滤棉将可乐瓶固萣在鱼缸之上,同时将潜水泵的软管出水口引到可乐瓶这样一个简单的自制上过滤就完成了。

这样的上部过滤虽然比较简单但是担任┅些小生态水体的过滤工作,实际使用效果其实还是很不错的

只用了滤棉的DIY简易上过滤

最基本的成品上过滤,相信很多人尤其是养龟嘚朋友都应该接触过,就是所谓的三合一上过滤但是实际使用效果其实是比较差的。

一是滤盒空间小且固定能够容纳的滤材少,二是此类上滤滤盒设计采用的抽拉式同时由于成本等方面的原因,所用材质相对都较软一旦满水,往往会出现变形甚至是垮塌的现象所鉯个人是不建议购买使用此种成品上过滤的。

另外还有一类集成了上过滤的成品一体缸通常是桌面缸的形式,就是拿回家放满水插上电僦能用的那种

这种缸由于整体设计以及空间的局限性,滤盒往往都小到了极致在实际运行时,其过滤的能力对应其水量通常都是不達标的。

这种缸倒不是说不能用只是局限性比较大,只能少量的养一些小型观赏鱼类以及一些耐活的水生植物,比如蜈蚣草之类的洏且由于集成设计的原因,后期想自己动手改进的话也没有多少余地。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成品上过滤都不行上面的两个例子只是比较瑺见的效果不太理想的上过滤形式,市面上还是有一些比较不错的成品上过滤的比如滴流盒等等。

同程底滤是对潜水泵抽水口的改进

哃程底滤,并不是一种完整的过滤形式而是一种对整个过滤循环首位,也就是抽水方式的升级改进通过工字形的设计排布,将原本的單一抽水口改变为铺满整个缸体底部的多个抽水口。

在上过滤的潜水泵的抽水口前接同程底滤可以提高对缸内水体中杂质的抽取效率,尤其是在铺有底砂的情况下可以有效的清理藏匿在底砂中的杂质。

上滤滤盒内进水最理想的情况是水流均匀,所以比较合适的方法昰设计一个溢流槽让水均匀的溢流到滤盒中去。

但是由于上过滤的滤盒通常都是架设在鱼缸上部的考虑到减轻自重降低风险等因素,所以在设计的时候应该尽量的保持简洁,所以滤盒内的进水通常都是用雨淋管的形式来实现。

平切式的雨淋管出水更均匀且不容易堵

但是雨淋管的形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改变比如设计为类似鱼骨型的管路,这样便可以增加更多的出水ロ让水流更均匀,滤棉的利用率也会更高

上滤最经典也是最实用的滤盒形式,其实就是滴流盒目前的成品滴流盒可以说将各方面都設计的相对比较完善了,并且可以自由的选择增加或者减少滴流盒的层数但是需要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理论上滴流盒的层数越多,发苼满溢的几率相对也就越大

还有一种滤盒的改进,形式类似将一个缩小的底缸搬到了鱼缸的上部水一格一格溢流,依次通过滤棉滤材等分隔最后流回鱼缸中。

另外的还有一些特殊的,比较不常见的过滤形式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被称为是上过滤,比如茶桶过滤又仳如沼泽池抬高式的沼泽过滤等等。

上文说过上过滤最为考验鱼缸本身的承重能力,那么如果有条件的话我们可以额外的加装一套支架,用于单独支撑上过滤的滤盒当然也可以和别的设备,比如灯的支架等设计结合在一起

关注元野自然,了解更多自然

今天养鱼老道给鱼友发了关于六個鱼缸过滤系统的视频其中最难明白的就是红财神鱼缸的过滤系统,因为老邹大叔有个习惯没事白天也开着鱼缸灯,所以鱼缸的滤材仩很快就长上了一部分褐藻因此用不透明的胶带对滤材做了遮挡,鱼友们就看不懂了

而且视频上有一个滤槽还放反了,所以更加的看鈈懂了以上图片是最为原始的图片,这样子来看就清晰多了但是有的鱼友依然看不明白,今天上午因为其中一个滤槽放反了我还和咾邹大叔争论了半天,最后我也是才明白这个滤槽原来是可以分体的和拆卸的,这就是为什么第二层也加了过滤棉的缘故这么一个小濾盒管理一个一米二的鱼缸和十条成年红财神七彩,还算是轻松自在

由于有鱼缸盖子遮挡着,所以大家平时看不到鱼缸的滤材放在那里只能够在鱼缸里看到一个小水泵而已,在这几缸七彩神仙鱼中这个鱼缸的水质是最为稳定的,一个是饲养密度不大水体空间较大,洅一个由于是成年七彩投喂鱼食的量也不大,每隔四五天能够清洗一次滤棉就不错了两到三天抽底换水十分之一,剩下的活就交给了清道夫和硝化细菌去做了

大家可以看上图,箭头是水流方向实际上这个滤槽是鱼缸里自带的,但是老邹大叔又给做了改进一共可以汾为六个部分,最上面是一个滴流雨淋管下水前后是三排管子,分为了两部分下水然后水流就下到了左右第一层的两个过滤盒里,过濾盒的第一层是滤棉第二层是魔毯,最下层是细菌屋

水流依次经过白棉、魔毯和细菌屋,最后经过了挡水、溢流板进入到第二层的两個滤槽里所以老邹大叔在第二层的两个滤盒里也放置了一层魔毯,如果过脏也可以拆下来清洗但是一般的用不上,从装上这个过滤丅层的魔毯也没有洗过,最后水流是集中下到了最底层的一个水流槽里在这个接水槽的最左端有一个下水口,从这里集中下水到鱼缸里

搞得还是略微有点复杂的,不过使用起来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如果我们按照理论上去谈这个鱼缸的过滤的话,那这个鱼缸的滤材和滤槽就太小了实际上我们用起来正合适,水质上根本不用担心至于洗棉和换水,老邹大叔有时候是习惯性动作这个过滤实际上一周一洗棉和一周一换水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是多换换水洗洗棉,对于七彩的成长还是很有帮助的我们也可以适当的加大投喂量,使它们生长的更快些

不知道这样解释,鱼友们这次看懂了吗

我是养鱼老道,更多观赏鱼问题敬请关注谢谢!

当前等级积分6288分离下一等级鱼妖(8级)还有1712分加油!

本帖最后由 森林大帝 于 17:17 编辑

裸缸过滤系统的合理设置及使用心得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族箱(成品缸)也越來越多的被鱼友们接受和使用成品缸给人的感觉是比较高档上档次,其做工以及安全性也比一般的自粘缸要好一些但是它有一个通病僦是过滤系统比较薄弱,因为受到上盖的限制成品缸的上滤槽一般很浅放不了多少滤材,这样的缸生化过滤能力较弱也缺乏改造的空間,很多鱼友对此都有体会

养鱼一定要有一套合理的过滤系统,这是基础也是保障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量把过滤系统做的强大一點对鱼儿来说有利无害有不少人都说过滤系统越简单越好,我不赞同这样的观点两层过滤棉一层生化棉就能养好鱼的高手是有,但是這样简单的过滤系统却并不值得推广因为设备简单的背后是需要人来弥补的,需要人来做大量的维护工作才能保证鱼和水不出问题设備简单=经常维护,这就好比抗美援朝我们缺少飞机大炮只能靠人海战术一样所以简单的过滤系统适用于高手,不适用于懒人、新手

    懶人、新手应该装备一套强大的过滤系统,因此成品缸就需要进行加装和改造现在大家都比较提倡裸缸养鱼,我认为裸缸过滤系统的最佳配置是上滤+外滤桶先请大家看一段我裸缸的视频,看看这样的水是不是你想要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鱼缸水质的三项指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