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机油全合成长效机油性最好?

& 有个哥们讲的“机油揭秘。”感觉不错,贴上来给大伙看看。标题长
有个哥们讲的“机油揭秘。”感觉不错,贴上来给大伙看看。标题长
&文章的标题,是经常被身边的朋友和网友们问到我的一个问题。网络上关于各类机油的报道文章相信大家也都看过不少,如何解读机油的指标参数各类专业汽车网站也都有介绍,我就不再照本宣科了。如何选择机油这个问题看似非常简单,但是还是有很多的朋友不断的问我这个问题,我想今天在此彻底的讲清楚“到底应该如何选择机油”这件事情,也算图个一劳永逸了。&&&&&&&&&&&&&&首先,我先请大家理解一句话:高性能机油不是必需品。机油的选择,严格意义上来讲,并没有对错的分别,只有性能上的差异。即便有人说你用错机油了,你也大可不必慌张。当然,如果你用柴油发动机的机油,或者摩托车的机油加入汽油发动机,当然是不可以的。我这里所讲的“用错了机油”,指的是不同指标的汽油发动机机油。原则上来讲,无论你加入的机油是何种粘度级别,何种基础原料调配,都不会对发动机本身产生立即的伤害。通俗的讲,只要你不是在南北极生活,各类品牌的各个级别的机油,其实你都能用。&&&&机油制造商们在设计机油配方的思路上,偏向于各种性能指标的思路都有过尝试,并且推出了品类繁多的机油产品线。如何选择合适你的机油(而不是“如何正确选择机油”),这需要首先明确你的需求。&&&&首先,我推荐大家都尽量使用全合成机油。我从不推荐任何人去使用矿物质机油,尽管我已经说过你选择任何机油都不为错,但是使用矿物质机油持续一段时间后的保养烦恼比较多,也并不见得能省钱,尽管矿物质机油的价格非常便宜。综合来讲,全合成机油甚至可能比矿物质机油更加节省保养发动机的费用。如果矿物质机油并不能达到省钱的目的,我个人认为他真的不值得应用,但是现实中,很多人还是因为这种机油自身的售价低廉而选用。矿物质机油的老化周期非常短(旧机油相对新机油的各项性能衰减快),许多汽车厂商在保养手册中建议5000公里的换油周期,其实就是因为4S店标配的机油就是矿物质机油。而标配全合成机油的汽车厂商,往往建议换油周期超过1万公里,比如BMW,BENZ等。4S店往往将此解释为国内外油品和道路环境的差异,我认为这种差异确实存在,但是他并不能用来解释5000公里与10000公里换油周期的差异。实际上无论是5000公里或者10000公里的换油周期,都大大小于欧美国家的1万-2万英里建议换油周期(1英里大约是1.6公里)。任何整车制造商或者机油制造商,对于换油周期均无明确的硬性规定,仅仅是推荐一个相对常见的换油周期。&&&&而国内的4S店采取这种信息不对称欺骗消费者提前保养,已经成为业内人人皆知的潜规则。回到矿物质机油的话题,除开矿物质机油老化速度快之外,矿物质机油氧化后形成的油泥较多,对机油滤清器的压力也更大,所以长期使用矿物质机油的发动机内部油泥是较多的,润滑性能较差,机油散热效果不好,均会导致发动机磨损快,从实践的经验来看,大部分连续5年使用矿物质机油的发动机的输出马力,大约只有新发动机的八成左右。而连续使用全合成机油的发动机的马力输出表现,与新发动机的区别不太明显。由于发动机输出的动力下降是个缓慢渐变的过程,不是特别细心的车主不会注意到马力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发动机保养的费用会大幅增加。磨损带来缸压下降,除了导致马力不足之外,还有噪音及震动加大,加剧了将发动机固定于副车架的缓冲胶老化,机油散热效率的降低带来的冷却水循环系统的负载长期较大,主电子扇磨损加快,汽缸垫容易老化等等一系列问题,较多的积碳还会导致爆震传感器经常通知电脑强制点火提前,导致油耗增加输出马力减少,火花塞寿命降低一系列麻烦。由于不同换油里程对应配合的机油滤清器性能要求也不同,短换油周期配合采用的低性能的滤清器(一般批发价格10元-15元,零售可能价格在30-50元之间)也不能完全滤掉机油中的油泥。虽然发动机长期出于这种工况,但是身处驾驶舱的驾驶者却浑然不知。直到水温表偏高,发动机怠速抖动,加速无力等故障明显时才去维修,这时才会体会到七分养,三分修的道理所在。&&&&&&&说到半合成机油,其实它的基础油只是矿物质机油加入一些提升抗衰性能或者抗磨性能的合成剂,价格比矿物质机油贵了许多,本质上还是属于矿物质机油的范畴,但是他们打出加了磁性配方“未启动,先保护”的口号,似乎全合成机油也没这个能力啊。&&&&即便你听从我的建议放弃了矿物质机油和半合成机油,选用全合成机油也有很多种品类,那么应该如何选择呢?接下来就该谈谈大家都关系的机油级别和粘度了。全合成机油近几年已经从SL逐步发展到SM,如果你看到SM级别的机油,基本可以理解为最新科技的配方,无论是什么品牌或是什么系列,SM均代表了目前最高级别的民用发动机润滑油产品。至于粘度,有点小复杂,但是讲清楚也不太难。提升机油性能的思路是围绕着“在同样的环境下,高温更低粘度且润滑性能更强,散热更好,油膜更薄且抗磨性强,更难氧化,更难产生泡沫,更难与积碳一起形成油泥,低温流动性更强”这个主线条来发展的。无论是它的基础油是采用聚烯类(Poly-Alfa-Olefine)或双酯类或者多酯类(Easter)或者是PAO与Easter共同合成的,目的都是围绕着这个主线条来提升性能。所以在SM级别的前提下,更低粘度的产品更能代表机油的高性能。简单讲,5W的要比10W贵,0W的最贵,这个表达直白吧。但是选择适合你的机油,绝不是只买贵的,不买对的。不同的配方有不同的性能优势。对于新购置的最新款车型,尤其是自然吸气且排放超过欧V标准的汽油发动机,发动机内部各部件严丝合缝,碰巧你又是个介意发动机噪音的车主,推荐你选用SM级的全合成0W30,北方冬季甚至选用0W20是符合最佳性能思路的,发动机运行时的机油阻力最小,噪音最轻,抗磨性也出色。低温流动性好,热车迅速。如果你平时以郊区道路或者快速道路为主,换油周期在15000公里-20000公里以上完全可以。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必须配合使用高性能的长效机油滤清器(80元-200元不等),而不是普通机油滤清器。这类市场上主要表现较好的是法国莫特的300V和美国安索的SSO,配合KN或者安索的长效机滤,是较多专业车迷的常配。重点来了。如果你的车是涡轮增压或者机械增压的发动机,而且你又是一个操控达人,喜欢低档位高转速的压榨你的发动机输出每一匹马力,平时都穿着横滨的AdvanSport系列的半热熔跑胎,你不考虑发动机噪音,驾驶风格就是特不省油的类型,当然也不指望机油能帮你节省燃油了,所以机油流动阻力和低温流动性都见鬼去吧,抗衰性也不重要,良好的散热性能与极高温黏性能才是你所追求的,那么美国Redline15W50能让你的转速表长期停留在红线上,只不过6000公里内你就能听到发动机对机油性能衰减的抱怨声。顺便说一句,红线在发动机高转速的噪音相对其他产品表现已经是相当安静了,就如同AdvanSport的跑胎,绝对是地球上最安静的跑胎之一,你不能要求它拥有极高的排水性和湿地抓地力的同时,还和米其林博锐系列一样的安静,对于红线也一样。&&&&如果以上两种情况都不能代表你的需求,追求性价比才是你所渴望的。如果你车的里程数不超过15万公里,我们通常建议大家选择美孚一号的5W30,而在夏天选择5W40。而超过15万公里之后,如果你经常在拥堵的市区行驶,还是5W40吧。夏天开空调的时候,拥堵一段时间后,压缩机、冷却水的水泵和电子扇都开始工作,发发动机负载进一步加大,半开节气门状态经常会出现轻微爆震,通俗的讲,就是缓踩油门不到一半,会听见发动机发出连续清脆的咯哒咯哒咯哒的声音,很多人都有过这种经历,日产的VQ系列和本田VTEC两款发动机尤其此现象明显。这个时候,更换为10W50的美孚一号能大大缓解这种爆震情况,因为这种高稠黏度机油能增加缸压,同时改善散热。&&&&很多人都问过我灰壳和美孚一号到底哪一个更好,我可不能告诉你哪一个不好。不过有部分人普遍的感受是灰壳的高转速噪音表现实在让人有些反感,而美孚一号表现更稳定,我想总体来讲他们两个性能都差不多,高露洁和佳洁士的牙膏,到底哪一个更好呢,也许有人会说某一种气味更加不让人反感。&&&&说到换油的合理周期,我再次强调一个观点:没有任何一款车,也没有任何一种机油,非要使用者每5000公里或者1万公里去换一次机油。那么到底我该在什么时候去更换机油呢?如果你选择安索SSO系列,我建议你以15000公里作为中间值,如果你大部分时候都是在市内游车河,那么可以缩短3000公里,在1万2的时候就可以换油了。如果你大部分都是郊区快速路,排量大于1.8L而综合油耗从来没有超过百公里10L,我认为你在1万8左右换油也是可以的。如果你所在的地区风沙较大或者城市建设导致的路面灰尘较多,洗车频度不到3天,那么你应该在1万公里就换掉机油。如果选择其他全合成机油,按照安索SSO的换油周期减去公里即可。如果整个换油周期都处在华南的夏天,可以适当再减去2000公里。也就是说,假设你选择美孚一号的5W40,我个人认为大概在8000公里内换油的必要性是趋近于零的。不过,如果整个8000公里周期都是在南方的夏天,细心的车主应该能够从发动机的噪音上听出些许不同,不仅仅是车库内听到的怠速声较大,中途加油时遇到爆震声的概率加大也是一种性能衰减的征兆。这个时候换油也是可以的,表明你对保持发动机高性能表现比较在意。&&&&通过抽出机油尺,大概体会一下机油老化程度也是可以的。但是颜色较深并不代表机油的老化程度,只能说明你的发动机内积碳偏多或者你所在城市的空气质量不好,当然,机油滤清器的性能也是一个方面。有时候有些人会告诉你,颜色深这说明了你的机油清洁能力很强,所以机油很脏,如果机油的清洁性能不好,那么机油就应该颜色和新机油接近。我实在搞不明白,什么机油的清洁能力差到了用了几千公里之后的颜色和新机油颜色差不多,呵呵。这种以讹传讹的笑话,实在不值得驳斥,但是就是有人会去超市抢购盐,我国地大人多,木有办法啊。我建议你自己在更换机油的时候,保存一小瓶盖的新机油,用来和几千公里后的机油比较一下黏度的变化。大拇指和食指之间蘸取少量机油,来回摩擦体会一下,然后分开两个手指头,仔细体会新旧机油的不同感觉,如果差别不大,就不必换油,如果差别很大了,而且里程数也超过1万公里了,这个时候就是你需要换油的时候了。我不能准确的用文字来表达这种手指间的感觉,但是我推荐你用新旧对比的方式肯定能让你亲身感受到机油的变化。最后多提醒一句,如果你不打算超过1万公里更换机油的话,普通的机油滤清器即可应付,但是如果你打算在1万公里以上才更换机油,最好你还是使用高性能的长效机油滤清器。&
看过留名,学习支持
本人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之势,给LZ回了一帖。
用户状态:已禁用
该楼内容已经被屏蔽!
青铜地区联盟
精华口碑勋章
一星认证车友会
2014易车精英
好帖子,一定要好好支持下
用户状态:已禁用
该楼内容已经被屏蔽!
用户状态:已禁用
该楼内容已经被屏蔽!
我已阅读并同意《》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0&&parseInt(document.getElementById('custompage').value)页&&1&&parseInt(document.getElementById('custompage').value)楼&&
回复:11 &查看:3220 &
TBN与机油长效性的关系有些不懂,请教
2103 爱卡币
来自: 江苏省|苏州市
TBN与机油长效性的关系有些不懂,请教
在无节操的油坛里学习了几月后知道:里有硫磷添加剂,为了中和酸,就要加碱,所以高硫磷的TBN高,低硫磷的机油TBN也低。问题是:符合国外低硫磷环保长效的30油,TBN也低,到了国内的使用环境,会不会有其它地方有好多硫磷影响了TBN值,从而影响到长效性?这样的话选用搞TBN的机油似乎也不能保持长效性吧?因为本身硫磷含量就高啊?这样看来,机油是否长效,光看TBN值似乎意义不是很大啊?
[每日热点]:
278 爱卡币
来自: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LZ不是提到了么?防止酸腐蚀发动机 加碱 碱值高 比碱值低的长效性好些 更利于保护发动机
[每日热点]:
2103 爱卡币
来自: 江苏省|苏州市
LZ不是提到了么?防止酸腐蚀发动机 加碱 碱值高 比碱值低的长效性好些 更利于保护发动机 但是TBN高的硫磷含量也高啊?
[每日热点]:
554 爱卡币
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
有得必有失
[每日热点]:
678 爱卡币
来自: 河南省|郑州市
天朝 还是不要讲究长效了吧 买菜油勤换
[每日热点]: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136714 爱卡币
来自: 海外|大洋洲
760) {this.resized= this.width=760;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onmouseover="if(this.width>760) {this.resized= this.width=760;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onclick="if(!this.resized) {} else {window.open('.cn/attachments/a/day_eeb4fc25Jdxaf7habKdl.gif');}"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
[每日热点]:
2103 爱卡币
来自: 江苏省|苏州市
[每日热点]:
2103 爱卡币
来自: 江苏省|苏州市
天朝 还是不要讲究长效了吧 买菜油勤换 半年一次,我开得少,够勤快了
[每日热点]:
2391 爱卡币
来自: 海外|日本
本来就不是按照天朝环境开发的,到天朝可以无视长效
[每日热点]:
232 爱卡币
来自: 福建省|厦门市
人心向上,人性向下。
[每日热点]:
回复成功,收到1个大米!
10&&parseInt(document.getElementById('custompage_down').value)页楼技术男做的功课贴:让你立马看懂机油
以下是缸哥看到的一份很全面的机油知识贴,立马分享之。觉得有用就拿去,不谢我!请谢原作者!
一、机油使用小常识,机油基础知识
  如上图所示,基础油分为五类,1-3类为纯石油制品,理论上只要是石油制品制造的机油都列为矿物油类。其中壳牌公司的喜力系列机油中,以3类基础油XHVI(石油加烃裂解)制造的灰壳被壳牌公司自己称为全合成。2013年开始美孚公司开始采用GTL(天然气制基础油)替代自己专利PAO,以降低成本,被美孚公司自己称为全合成。壳牌的看家本领是清洁和静音技术,美孚的产品噪音偏大。嘉实多比较均衡。
  其它厂家为区别于以上两家大公司不得不在自己的机油桶身上印字并标上100%或FULL的字样,(如下图所示),以区别这种伪全合成。
  三大公司目前只有嘉实多还暂时坚持以PAO制造全合成油,其它小众品牌全部是以PAO或酯类为主的更高级机油。三大品牌目前在国内市面上都没有以5类基础油为主的产品。生产5类油为主的产品都是走竞技路线的公司,如TORCO(托库)、MOTUL(摩特)、SPEEDMASTER(速马力)、AMSOIL(安索 )、REDLINE(红线)、HKS等等。
  半合成类油大致分为两类4 3或3 4,就是以4类基础油PAO为主或为辅制造的机油。
  全合成类油大致分为两类,第一,PAO(聚α稀烃)是石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蒸气收集加工提炼而成。第二,以酯类为主制造的机油,酯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主要是动植物自体提炼出来或化学合成。
  另外, 好的基础油虽然是机油品质的关键,但只有好的添加剂配上好的基础油才是真正的好油,各家大公司都有自己的王牌添加剂技术。
很多人都用API级别来分辨油品的好坏,这是不完全对的。API认证是美国石油协会以环保,节能减排为主的认证。比如SL级别的油不一定就比SN级别的差,机油好不好取决于基础油和添加剂。
  再重复下API级别,99%的人都拿API级别做为选油标准,这是不完全正确的。
  API是美国石油协会对机油所做的品质等级的一个标准,汽油发动机所用的机油一般表示为SJ、SL、SM和SN,其中S代表汽油机油,J、L、M、N表示其品质等级的级别。其定义中和我们密切相关的最主要的参数区别如下:
  SH 锌含量限制1300ppm,磷含量1200ppm
  SJ 锌含量限制1100ppm,磷含量1000ppm
  SL 锌含量限制1100ppm,磷含量1000ppm
  SM 锌含量限制870ppm,磷含量800ppm
  SN 锌含量限制&870ppm,磷含量&800ppm
  可能有车友认为,API级别越高越好,没错API级别的上升对机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不能使用很多的抗磨添加剂,又不能降低机油的性能,机油厂家肯定是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去改良的。API的提升最大的作用还是环保方面的作用,通过提升可以减少汽车尾气中重金属含量,降低PM2.5的数值。但是,车友必须明白的是,从SJ机油到SN机油,本质上是没有什么变化的,在机油最重要的几个指标:加速能力、降噪能力、长效性能、TBN含量等等方面,API并没有做出规定,因此千万不要认为SN机油就一定比SL机油好,事实上,懂得机油的人对其使用的机油是SL、SM、SN基本不会在意,他会在意的是其它的一些指标,而这些指标大都不在API的定义内。甚至极端一些的车友,会有意去选择SL机油,因为其中含有更多的抗磨添加剂,对环保是有点不好,但对发动机却很好。
  正规厂家在官网或授权经销商处有详细的参数供消费者参考。
  下面说一下大家比较争议的话题,为什么德系发动机会有机油消耗。
  德系发动机加工精度的问题确实存在,但被过于放大了,其实大众涡轮发动机的活塞缸套间隙较大更多的还是设计原因,因为德系发动机的设计思路就是用高温 涡轮来提高高转时的引擎工作效率,活塞与缸套之间的间隙是随着高温带来的金属膨胀系数加大而减小,而40粘度机油也在高温下变得粘度较低,从而适合润滑更细小的摩擦间隙。
  而且大众奥迪不同程度烧机油也是这个原因,在冷车时金属受热膨胀不足,活塞与缸套之间的间隙过大,加上冷车时的高油压,就会有更多机油窜入燃烧室,所以短途驾驶烧机油更为严重。
  日系双田机头因为工作温度低得多,机头的金属遇热膨胀系数设计得就比大众小,活塞缸套间隙设计得也就比大众小,使用机油粘度低油压也没有大众高,所以烧机油的机率也比大众小得多,双田的高转做工效率也主要通过ivtec,ivvt这类可变正时气门技术来实现。
  综上所述:
  脱离开引擎和驾驶习惯谈粘度
  那是在开玩笑
  对粘度的要求
  很大程度受限于引擎的工作温度
  这就是发动机工作温度不同带来的粘度变化,也就是说本田使用0w20和大众使用0w40各自的高温粘度是差不多的,所以大众要求高温剪切值3.5,日系双田要求2.6都是完全合理和在安全范围的
二、各大车厂认证标准
德系 日韩美系 国产 发动机适合的机油粘度
  1、认证
  国外大厂家都会把自己油品的认证印在桶身上,让消费者了解。
  API美国石油协会认证 目前市上主流都是SM SN级
  ACEA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认为证
目前主要有A3/A5/B3/B4/B5/C2/C3等
  大众的VW系列502 503 504 505 507
  奔驰的MB229.1
MB229.3 MB229.5
  宝马的LONGLIFE 01 04
  保时捷PORSCHE C30
  标志雪铁龙 PSA
B712290 D Level3等
  欧宝通用Opel GM LL A 025/Opel GM LL B 025等
  2、 德系 日韩美系 国产 发动机适合的机油粘度(以北方使用为主)
  大众系列发动机
  EA111 EA888 EA211要求必须用符合VW认证
  主要有VW502 504 505 507 且HTHS&3.5的 100CST大于12的 0W30 5W30 0W40 5W40
EA113建议使用有VW502以上认证的油品且HTHS&3.5的5W40 0W40
  因为这发动机本身岁数较大
自身噪音控制不好
  宝马系列发动机
  符合LONGLIFE 01或04以上认证的 0W30 5W30 0W40 5W40
  奔驰系列发动机
  符合MB229.1 229.3 229.5以上认证的 0W40 5W40
  标志雪铁龙
  不挑机油
一般的5W40 0W40
城市用车高粘度欧版5W30或0W30也可
  日韩美系
  日常用车不需要特别认证
  丰田、本田、现代-起亚(轿车类)
5W20 0W20 5W30 0W30
30粘度要选偏稀的一类
  SUV类根据需求及实际使用情况用油
国产 雪佛兰
进口车型一般为 5W20 0W20 5W30 0W30
  国产系
  奇瑞、长城、比亚迪、中华、吉利等 车厂没有认证,很多发动机不是仿造就是外部采购。
  使用高粘度欧规5W30 0W30可以,但用5W40或0W40最保险,外部采购三菱等发动机用30粘度即可。
  欧洲车比较挑机油,除了车厂认为证之外还要求高温抗剪切值。
  比如大众目前在售的车型必须要符合VW证证,并且HTHS(高温抗剪切值)要大于3.5以上,所以除了有认证的30粘度机油以外,用40粘度的油最保险。
  日韩美系就不那么挑油了,大多数都用20和30粘度的。
  一年里程数较少,基本在六七千公里的车主,建议不按公里数,按每6个月换一次机油。
三、主要油品参数介绍
  1、100℃运动粘度(100CST)
  选油的首要指标,用来表现一款油的真正粘度。
  由于曲轴箱内需要润滑的各个部位的工况不同,所以就要求机油在不同工况中都能表现出适当的粘度和润滑性能。100℃的机油粘度显然是机油润滑性能的核心指标。这个指标也是SAE粘度等级划分的核心指标,是W后面数字的认证指标。所以大部分润滑油制造商为了表达其产品并非性能指标刚刚及格的大路货,都公开发布了此指标的具体测试结果,使得我们可以进行非常清晰的对比各款型产品之间的细微性能差异。SAE将机油在100℃的运动粘度从5.6cst-26cst区间进行了分级。如下图
  2、150℃高温高速剪切动力粘度(HTHS)
  德系车主想用30粘度油必须参考的数据,德系车要求HTHS&3.5以上。
  150℃高温高速剪切动力粘度可以表达机油在曲轴颈、凸轮轴等润滑关键部位暖机状态的润滑性能。相对于100℃高温低速剪切的运动粘度,高温高剪切粘度更能准确的表达曲轴箱内关键润滑机件的润滑效果是否理想。
  3、总碱值(TBN)
  是机油中碱性的元素的总数。
  这个指标通常用来衡量机油的使用寿命还有多少里程,TBN值越高,机油的长效性越好。
  由于汽油在缸内燃烧会产生少量硫化物残留在汽缸壁表面,而硫化物本身具有弱酸性,所以一般来讲润滑油制造商的机油配方中都会添加弱碱性清洁分散剂来增强机油的清洁作用。所以总碱值是间接表达清洁分散添加剂含量的重要指标。在北美地区著名的BITOG论坛,非常多的车友晒出自己的旧机油送到Blackstone实验室分析残留物成分的报告,用以判断发动机内部的健康状况。而总碱值TBN则用来表达机油中剩余清洁分散剂含量的重要指标。同时TBN值下降的速度也可以衡量燃烧质量。
  4、倾点(低温流动值)Pour Point
  北方车主冬季用油的重要参考指标,能表现出一款油耐低温的极值。
  倾点是表达机油在低温环境下能够流动的最低温度。由于倾点与泵送粘度的测试结果线性关系紧密,而泵送粘度几乎鲜有公布,所以理论上讲机油倾点才是机油能够影响到发动机能否正常启动的主要指数。
四、除机油外的其它车用油品使用常识及规格
  下面说说全车其它油液及日常使用标准
  全车除机油以外的油液建议每三年或60000公里更换一次,以先到为准。
  1、手动变速箱油
型号除了厂家特别定制,大多数都是75W90 80W90 70W80 75W140 这几种
  按原厂保养手册更换即可。建议北方的朋友尽量选用全合成的,冬天换档手感好。
  2、自动变速箱油
这个要特别说明,一定要按照原厂手册上标明的认证去换油。
  AT变速箱:符合原厂认证的油都可以换,但一定要看认证,油的品牌和品种较多。
  AT变速箱换油方式有两种,1,重力法,一次大概为4-5升,优点,可以同时换变速箱滤网,缺点,只能换出旧油的一半,并要拆油底壳。2,循环机法,一次用量大概为10-12升,优点,可以换出旧油的90%以上,缺点,费用较高,不能同时换滤网,市面上有循环机的商家很少。
  CVT变速箱:市面上符合原厂认证的油特别少,建议换原厂的。
  DSG变速箱:强烈建议只换原厂油,不要在外面换,一定要去4S店换。
  3、助力油
99.9%以上的车型与自动变速箱油通用 一般车型换油量大概为0.6-1升
  4、刹车油
DOT5.1规范就可以了,桶身上都印着。
  5、差速器油
后驱车型的差速器油,按保养手册上标明的型号购买就可以了,大多数都是和某一种型号的手动变速箱油通用。
  6、防冻液
北方只要是符合原厂标准的
冰点在-45度以上的都可以
但最好换和车里原来用的同品牌同颜色的
  另外,全国各地空气质量和用车环境差别较大。北方的车主,建议一年在20000公里行驶里程以内的,一年按季节更换2次以上的空气滤和空调滤,每年的4月和9月更换比较理想。20000公里以上的行驶里程每季度更换一次空气滤和空调滤。这东西几十块钱一个,自己就能换。车内空气好自己开着也舒服!
  主流品牌:MANN曼牌、MAHLE马勒、SOFIMA索菲玛、DENSO电装、HoneYwell、霍尼韦尔、WIX维克斯。
关注微信号:12缸汽车(kf12gang)看更多猛文。
作者的其他文章
(温馨提示:登陆后才可以发表留言,您要先登录。)
大家都爱看
微信扫一扫12缸
超过百万粉丝在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孚长效机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