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人们判断习惯的因素有哪些

29.(1)学习习惯的好坏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答: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塑造健康人格.使你受益终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可能助长你生活中的消极因素.贻害无穷.——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29.(1)学习习惯的好坏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答: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塑造健康人格.使你受益终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可能助长你生活中的消极因素.贻害无穷. 【】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下面为同学们推荐部分热门搜索同步练习册答案,要查找更多练习册答案请点击访问
郭晶晶是我国著名的跳水运动员,她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在读小学时能自主完成作业,不需要父母陪伴。她还非常乐意帮助爸爸妈妈洗衣服。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几乎从不依赖父母。一天晚上,她在做数学作业时,遇到一道难题,想了半个多小时都没有想出来,爸爸心疼地来到她跟前,准备帮助她,她赶紧站起来捂住爸爸的嘴,不让爸爸帮忙。爸爸无奈地离开了。20分钟后,郭晶晶终于完成了自己的作业。父亲微笑着拍拍她的肩膀说:“有志气,将来一定有出息!”正是由于这种良好的生活习惯,她开始迈出国门,冲出亚洲,登上了世界跳水冠军的宝座。(1)郭晶晶的成长历程体现了她怎样的道德品质?失去这种宝贵的品质对我们有什么危害? (2)“自立是人生成长的过程。”你准备怎样把握这一成长过程? &
郭晶晶是我国著名的跳水运动员,她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在读小学时能自主完成作业,不需要父母陪伴。她还非常乐意帮助爸爸妈妈洗衣服。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几乎从不依赖父母。一天晚上,她在做数学作业时,遇到一道难题,想了半个多小时都没有想出来,爸爸心疼地来到她跟前,准备帮助她,她赶紧站起来捂住爸爸的嘴,不让爸爸帮忙。爸爸无奈地离开了。20分钟后,郭晶晶终于完成了自己的作业。父亲微笑着拍拍她的肩膀说:“有志气,将来一定有出息!”正是由于这种良好的生活习惯,她开始迈出国门,冲出亚洲,登上了世界跳水冠军的宝座。(1)郭晶晶的成长历程体现了她怎样的道德品质?失去这种宝贵的品质对我们有什么危害? (2)“自立是人生成长的过程。”你准备怎样把握这一成长过程?
北京某中学有一个“宏志班”,班里绝大多数同学家庭都很困难。但这些同学胸怀振兴中华的大志,发奋努力。生活上,他们艰苦朴素。学校组织春游时,“宏志班”的同学去时带的是馒头、咸菜和白开水,回来时结队步行。学习上,“宏志班”的同学刻苦勤奋,学习成绩在同年级各班中名列前茅。思想上,他们奋发向上。在学校文艺会演中,他们利用废旧的挂历等材料、自制服装道具,演出的节目别具一格,受到热烈欢迎。他们用自己的行动, 赢得了全校师生的尊重。班主任面对这一群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感慨地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1)应如何正确理解“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凡是身遇挫折,身处逆境的人都会成才。”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宏志班”同学的事迹对我们有何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长杨昆是一个直言快语的人,在同学中有很多知心朋友,在班上也很有威信,深受同学和老师的拥护。在谈到其中的原因时,他说:“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对人要坦诚,平等待人。我从不乱捧别人,有事请我帮忙,如果答应,我就努力做到,不会就从不轻易许诺。我是班长,当与同学在某些方面有不同意见时,我从不强求;我的学习成绩好,但我从不把自己看得高人一等。”(1)说说班长杨昆为什么深受大家的喜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班长的言行对我们有哪些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对于和你有不同意见的同学,你是怎么对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荷兰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彼得·塞曼读大学时,曾经不求上进,而被舒适享乐所迷惑,考试常常不及格。母亲就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教育他,母亲告诉他说,在他出生前夕,母亲怀着他曾在海堤决口时被洪水冲走,经过拼命挣扎才被人们救起。母亲看着他不及格的成绩单,泪流满面地说:“早知道你是今天这个样子,我当时就不该在波涛中拼命挣扎!”这番责备令塞曼非常惭愧,从此他洗心革面,奋起直追,刻苦学习,终于以优异的成绩从大学毕业。后来他又在科研中取得显著成绩,发现了塞曼效应,对电子自旋的发现起了很大作用。1902年,他和老师同时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塞曼的经历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组织行为学复习题及答案-五星文库
免费文档下载
组织行为学复习题及答案
导读:1、组织行为学综合应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生物学、伦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在组织管理工作的实践中,来解释组织中人的行为,反映了组织行为学的(),B.多学科交叉性2.科学管理学派把组织中的人看作是(),3.行为学派把组织看成一个封闭的社会性的模式,B.社会人4.组织行为学具有多层次性的特点,这是研究组织行为学的基础和出发点,7.通过社会知觉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为他 单项选择题 1、组织行为学综合应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生物学、伦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在组织管理工作的实践中,来解释组织中人的行为。反映了组织行为学的( )。B.多学科交叉性 2.科学管理学派把组织中的人看作是( )。A. 理性的经济人 3.行为学派把组织看成一个封闭的社会性的模式,梅约通过著名的霍桑试验证实只有把人当作( )。B.社会人 4.组织行为学具有多层次性的特点,第一层次是( ),这是研究组织行为学的基础和出发点。A.个体 5.决定人的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是( )。A.气质 6.弗洛依德认为个性中不受社会道德规范约束的部分是( )。B.本我 7.通过社会知觉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为他的整 体行为特征,这种知觉属于( )。B.晕轮效应 8.个性中受“现实原则”所支配的部分是指( )。A.自我 9.在个性结构中居于可控制地位的最高层的是( )。C.超我 10.精力充沛,但局限于从事内容多变的活动,行为反映灵活而敏捷,情绪易表现和变换,行为的外倾性明显,对行为的改造较容易,是属于( )。A. 多血质 11.精力充沛,胆量较大,好猛干,但往往粗枝大叶,兴奋性行为反应敏捷而迅速,但要把兴奋性行为转变为抑制性行为较不灵活;情绪的抑制较难,易表现暴发性情绪;行为的外倾性明显;对兴奋性行为的改造较不容易,是属于( )。B. 胆汁质 12.有精力,但沉着平稳,行为反映迟缓,不灵活不敏捷;情绪易受抑制,不易表露,行为的内倾性明显;对兴奋性行为的改造较容易,是属于( )。C. 粘液质 13.对事物的感受性很强,特别敏感多疑,精力较不足,忍耐力较差,胆量较小,行为反应中细心谨慎,但迟疑缓慢,带有刻板性,情绪易波动且持久,行为的内倾性严重;对行为的改造较难D. 抑郁质 14.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是( )。A. 性格 15.人们比较容易注意观察能满足需要的那些事物,而对那些与满足需要无关的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种保护自己的一种思想方法倾向是( )。A.知觉防御 16.在进行社会知觉的整个过程中,对象最先给人留下的印象,往往“先入为主”,对后来对该对象的印象起着强烈的影响,这是( )。C.首因效应 17.人们对某类社会对象形成了固定的印象,并对以后有关该类对象的知觉发生强烈的影响,这属于( )D.定型效应 18.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是( )。A.价值观 19.个体对人对事所持有的一种具有持久而又一致的心理和行为倾向是( )。B.态度 20.如果我们在知觉活动中,只能注意到某个事物或个人比较突出的特征,并用这个特征代表其整体的性质,这种现象就是( )C.晕轮效应 21.( )是指个人对他所从事的工作的一般态度,即对所从事的工作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C.工作满意度 22.霍桑实验的资料使梅约得出了与以前不同的对人性的认识,即提出了关于( )的假设。B.社会人 23.表扬、奖励员工,让他们参与管理,给他们提供培训机会,能满足员工的( )。A.尊重需要 24.如果职工A认为和职工B相比,自己报酬偏低,根据公平理论,A会采取以下哪种行为( )。B.减少自己的投入 25.当某种行为出现后,给予某种带有强制性、威胁性的不利后果,以期减少这种行为出现的可能性或消除该行为,这种强化方式是( )。A.惩罚 26.通过不予理睬来减弱某种不良行为的强化方式是( )。C. 自然消退 27.某公司年终进行奖励时,发给受奖员工每人一台电风扇,结果许多员工很不满意,认为公司花钱给他们买了个没用又占地方的东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C.公司没有做到奖人所需、形式多变 28.经常表扬、奖励员工,让他们参与管理,给他们提供培训机会,能满足员工的( )。A.尊重需要 29.激励的目的是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从根本上说,( )是积极性的本源。A. 需要 30.由组织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群体成员有固定的编制,有规定的权力和义务,有明确的职责和分工的群体属于( )。B.正式群体 31.工作比较单纯,不需要复杂的知识和技能,完成一项工作需要大家的配合,或从事连锁性的工作,( )可能达到最高的工作绩效。A.同质群体 32.完成复杂工作,需要有创造力的工作,或在作出决策太快可能产生不利后果时,( )将会达到最高的工作绩效。B.异质群体 33.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单元在目标上互不相容或互相排斥.从而产生心理上的或行为上的矛盾,是( )。A.冲突 34.当与双方利益都有重大关系时.当你的目标是向他人学习时.需要集思广益时.需要依赖他人时.出于感情关系的考虑时,处理冲突的方式是( )。B.开诚合作 36.每一成员在群体中都表现出自己特定的行为模式,我们称之为( )。B.角色 1.一个人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非倾向性特征的总和是:(B )。B.个性 2.领导的连续流理论是( B )提出的。B.坦南鲍母和施密特 3.帕森斯是从哪个角度来划分组织类型的?( A )A.社会功能 4.以人为中心的变革措施主要包括哪些(A )A. 调查反馈、群体建议、咨询活动 5.组织变革大致涉及哪些方面?( D )D.组织的环境、组织的任务及技术、组织的结构、组织的人员 6.面谈法属于下面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中哪种研究方法(B )B 调查法 7.某人对完成某项任务的把握性很大,因此他对干这项工作的积极性会( C )。C.可能高也可能低 8.在管理方格图中“乡村俱乐部式的管理”是哪种领导方式?( B ) B.1.9型 9.大型组织拥有的成员一般在多少人左右?( C )。C.人 三、多项选择题 1.根据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下列因素属于激励因素的有(ABC )。A.工作本身的特点 B.责任感 C提升和发展
2.群体典型的角色有( ACE )。A.自我为中心者 C.任务角色 E.维护角色 3.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层次有( ABCE )。A.个体 B.群体 C.组织 E.环境 4.一个人在组织内的职业生涯变动,一般是向( ABC )。A.纵向变动 B.横向变动 C.核心变动 5.麦克利兰的激励需求理论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 ADE )。A.成就需要 D.权力需要 E.社交需要 6.人们在群体中可以获得的需要和满足有( ABCD )。A.安全需要 B.情感需要 C.尊重和认同需要 D.完成任务的需要
7.领导规范模式(领导参与理论)提出了选择领导方式的原则是( ACDE )。A.信息的原则 C.冲突的原则 D.合理的原则 E.目标合适的原则
多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复习 1.正式群体包括(A,D,E )。 A.命令群体
D.工作群体
E.任务群体 2.动机需要理论包括(A,B,D,E)。 A.麦克利兰成就理论
B.马斯洛需要层次论 D.阿德弗ERG理论
E.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 3.管理方格图中,典型的领导方式有(A,B,C,D,E)。
A.贫乏型 B.任务第一型 C.俱乐部型 D.团队式 E.中间型 4.马斯洛需要层次包括(A,D)。
A.自我实现 D.尊重
5.公共组织包括(A,B,C,E)。 A.行政机关
B.立法机关
C.司法机关
E.军事机关 6.阿尔波特把个人特质区分为(A,D,E)。
A.首要特质
D.主要特质
E.次要特质 7.沟通步骤包括( A,C,E )。 A.编码
E.接受 8.群体决策技术包括(A,C)。
A.头脑风暴
C.德尔菲技术
9.有机结构的特点包括(A,C)。 A.分工较粗
10.部分强化可分成(A,B,C,D,E)强化。 A.固定大小
B.固定比率
C.固定间隔
D.可变间隔
E.可变比率 11.古典组织理论的组织观包括(A,C,D)。 A.科学管理学派组织观
C.行政管理学派组织观 D.理想型官僚理论组织观
12.经济报酬包括(B,D,E)。 B.工资
E.福利 13.非营利组织包括(D,E)。 D.国有医院
E.国有学校 14.麦克利兰成就动机论中的需要类别包括(B,D)。 B.成就
15.根据目标的不同,可以把组织分成(B,C,D)。B.营利组织
C.公共组织
D.非营利组织 16.组织结构的类型包括(A,B,C,D)。 A.职能结构
B.分部结构
C.网络结构
D.矩阵结构 17.群体结构的维度包括(A,C,D,E)。 A.地位
E.凝聚力 18.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的主要观点有:( A,B,C)。A.追求卓越
B.生活风格
C.社会兴趣 1.组织行为学的特点有( )。A.边缘性 B.综合性 C.两重性 E.实用性 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A.调查法 B.谈话法 C.实验法 D.个案研究法 E.观察法 3.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有( )。A.个人主观内在因素 C.客观外在环境因素 4.影响人的行为的内在因素主要有( )。A.生理因素 B.心理因素 C.文化因素 D.经济因素 5.影响人的行为的外在因素主要有( )。A.组织内部的环境因素 B.组织外部的环境因素 6.人的行为特征有:A.自发的 B.有原因的 C.有目的的 D.持久性的 E.可改变的 7.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主要有( )。A.先天遗传因素 C.后天社会环境因素 8.希波克拉底划分的气质类型有( )。A.多血质 B.粘液质 C.胆汁质 E.抑郁质 9.社会知觉主要包括( )。A.对人知觉 B.人际知觉 C.角色知觉 D.因果关系知觉 10.知觉偏差主要表现有( )。A.知觉防御 B.晕轮效应 C.首因效应 D.近因效应 E.定型效应 11.当出现认知不协调时,认知主体消除不协调的方法有( )。A.改变行为 B.改变态度 C.引进新的知元素 12.需要层次论的内容有:( )。A.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友爱和归属需要 B.尊重需要 C.自我实现的需要 13.根据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下列因素中属于激励因素的有( )。A.工作本身的特点 B.责任感 C.提升和发展 E.上司的赏识 14.以下做法中,属于消退强化方法的有( )。B.对爱打小报告者采取冷漠态度,使之因自讨没趣而放弃这种不良行为 D.对请客送礼者,关门拒之 E.对喜欢奉承拍马屁者,冷脸相待 15.以下属于过程型激励理论的是( )。C.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D.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16.人们在群体中可以获得的需要和满足有( )。A.安全需要 B.情感需要 C.尊重和认同需要 D.完成任务的需要 17.同质结构的群体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条件是( )。A.工作比较单纯不需要复杂的知识和技能 C.完成一项工作需要大家密切配合 E.一个工作群体的成员从事连锁性的工作 18.异质结构群体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条件是( )。B.完成复杂的工作 D.需要有创造力的工作 E.当作出决策太快可能产生不利后果时 19.群体决策的方式有( )。A.缺少反应 B.独裁原则 C.少数原则 D.多数原则 E.完全一致原则 20.按人际关系的结构分,人际关系的类型有( )。A.经济关系 B.亲缘关系 C.政治关系 E.伦理关系 21.按人际关系形成的纽带分,人际关系的类型有( )。A.亲缘关系 C.地缘关系 E.业缘关系 22.人际关系的发展趋势是( )。A.社会性增强,自然性减弱 B.自主性增强,依附性减弱 C.平等性增强,等级性减弱 D.开放性增强,封闭性减弱 E.合作性增强,分散性减弱 23.人际交往的原则是( )。A.互利原则 B.平等原则 C.信用原则 D.相容原则 24.信息沟通中的障碍有( )。A.语言障碍,产生理解差异 B.环节过多,引起信息损耗 C.信息沟通中的偏见.猜疑.威胁和恐惧,妨碍沟通 D.地位差异,妨碍交流 E.信息表达不清,沟通要求不明,渠道不畅,影响沟通 25.按沟通的组织系统分,沟通可分为( )。A.正式沟通 B.非正式沟通 26.按沟通的方法分,沟通可分为( )。A.口头沟通 B.书面沟通 C.非语言的信息沟通 27.概括起来,我国优秀的领导者的素质应当包括( )。A.政治素质 B.知识素质D.能力素质 E.身心素质 28.勒温认为存在着( )的领导工作方式。A.专制方式 C.民主方式 E.放任自流方式 29.菲德勒提出对一个领导者的工作最起影响作用的是( )。A.职位权力 B.任务结构 C.上下级的关系 30.做好领导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权责利一致的原则 B.民主公开的原则 C.统一领导的原则 D .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 E.能级相符的原则 31.领导者的权威是由( )因素构成的A.品格 B.才能 C.知识 D.情感 E.地位 32.组织文化的结构层次是什么?( )。A.物质层 C.制度层 D.精神层 33.组织变革的阻力主要来自:( )。A.观念 B.习惯 C.经济 D.地位 34.克服组织变革阻力的措施( )。A.教育 C.参与 D.奖惩 35.组织变革的内在基本动因包括( )。A组织结构的改变 C.组织职能的改变 D.组织成员内在动机与需求的变化
判断改错题 1.织行为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的行为的规律性,它研究人的一般行为规律。 错。织行为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的行为的规律性,但不是研究人的一般行为规律,而是集中研究在各种组织中的人的行为规律。 2.由本我支配的行为受社会规范道德标准的约束。 错。由本我支配的行为(不)受社会规范道德标准的约束。 3.态度是天生的。 错。态度(不)是天生的 4.工厂的车间、班组、科室,学校的班级、教研室以及党团组织、行政组织等都是非正式群体。
错。工厂的车间、班组、科室,学校的班级、教研室以及党团组织、行政组织等都是正式群体。 5.如果作业比较简单,而且人们能熟练地完成作业,当有别人在场观察时会发生社会抑制作用。 错。如果作业比较简单,而且人们能熟练地完成作业,当有别人在场观察时会发生(社会助长)作用。 6.大群体比起小群体(7人以下),往往内聚力更强。 错。(小群体(7人以下)比起大群体),往往内聚力更强。 7.随着群体规模的增大,成员的工作满意感提高。 错。随着群体规模的增大,成员的工作满意感(降低) 8.完成复杂的工作,以同质结构为好 错,完成复杂的工作,以(异)质结构为好 9.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新技术革命的兴起,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日益广泛、密切,血缘关系、地缘关系的影响不断扩大。 错。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新技术革命的兴起,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日益广泛、密切,血缘关系、地缘关系的影响(逐步缩小)。 10.现代观点认为冲突是有害无益的。 错。不否认冲突有时是有害的,但更重要的是有些冲突非常有益。 11.现代特性理论认为,领导者的特性和品质是先天遗传的,是不可以通过教育训练培养的。 错。现代特性理论认为,领导者的特性和品质是实践中形成的,是可以通过教育训练培养的。 12.组织是为实现某些目标而把每个成员召集在一起进行各种活动。 错。组织是为实现某些目标而设计的人群集合体,是每个成员在这个集合体中进行各种活动的构架系统。 1. 影响个性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先天遗传因素。 错,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既有先天遗传因素,也有后天社会环境因素。 2.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五个需要可以同时对个人产生激励作用。 错误,五个需要中只有满足人的优势需要,才能对个人产生激励作用。 3. 现代特性理论认为,领导者的特性和品质是先天遗传的,是不可以通过教育训练培养的。 错,现代特性理论认为,领导者的特性和品质是实践中形成的,可通过教育训练培养的。 4. 群体行为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 错,个体行为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 5. 黑胆汁占优势的属于胆汁质气质。 错,黑胆汁占优势的属于抑郁质。 6. 组织是群体的总称,它不是管理的一种职能。 错,组织既是群体的总称,也是管理的一种职能。
名词解释: 1. 群体:是由两个人或两人以上互动的个体组成,个体之间具有稳定关系与共同目标、彼此意识到同属于一群的集体。 2. 人际关系:是个体之间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以情感为纽带的相互联系。 3. 首因效应:首因效应是人们根据最初获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不易改变,甚至会左右对后来获得的新信息的解释。 4.
组织行为: 组织行为是指各类组织的每个成员在工作过程中表现出的所有行为。 5.
社会知觉:是指个体对他人、人际关系、社会事件等的知觉。 6、组织层次:是指从最基层员工到最高经理所具有的等级数目。 7. 同质群体:同质群体是指成员在各个方面比较类似的群体,尽管彼此容易相容,但假如缺乏完成任务相应的技能与经验,绩效也可能不高。 8. 首因效应:首因效应是人们根据最初获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不易改变,甚至会左右对后来获得的新信息的解释。 9. 工作满意:工作满意是一组员工对本职工作各个方面的积极或消极的感情。 10、人际吸引:人际吸引是个体对他人的积极评价和感受。如果被某人所吸引,人们会想与他相识并喜欢同他在一起。 11. 人格:是个体独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方式与他人的差异。 12 、组织发展:是指全面应用行为科学的知识与技术,有计划地变革与开发组织的战略、结构、技术、人员和文化等以提高组织有效性的过程。 13、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是对社会对象的知觉,包括一个人对另一人、个人对群体、群体刘?个人、群体对群体的知觉,以及个人间、群体间关系的知觉。 14、激励
激励,就是激发鼓励的意思,就是利用某种外部诱因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过程。 15、组织变革
组织变革是一个相当广泛的概念,最初仅是在一般意义上对组织某些部分或某些方面进行变革和修正,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组织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现在已发展到对全部组织进行有计划、系统的、长远的变革和开发,并形成了一整套开发和变革的战略、措施和方法,成为组织行为学的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 16、个性
个性是指一个人整个的心理面貌,是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性和非倾向性特征的总和。 17、群体规范
规范是由群体成员们建立的行为准则,或是指群体对其成员适当行为的共同期望。 18、组织发展
组织发展包括了建立在人本主义的民主价值观基础上的有计划变革的干预措施的总和,它寻求的是增进组织的有效性和员工的幸福。组织发展重视人员和组织的成长、合作与参与过程以及质询精神。
一、问答题 1、我国学术界按组织泊性质把组织分为哪几种类型? ⑴经济组织。 ⑵政治组织。 ⑶文化组织。 ⑷群众组织 ⑸宗教组织。 2、如何进行情绪的调适与情感的培养? 第一方面:情绪的调节与控制 (1)保持适宜的情绪状态 (2)丰富并端正人们的情绪经验 (3)引导人们从多种角度看待问题,使其情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第二方面:情感的培养
(1)培养高尚的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通过多种途径,丰富人们的情感体验 (3)培养幽默感,养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3、对人本管理的理解,要准确把握哪几点含义? 第一,人本管理的主体是人,是具有一定政治素质、科技素质、文化素质和操作技能的组织全体成员,而不是指少数组织成员或个别领导。
第二,人本管理是同对物、对事的管理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是在对人、对物、和对事三者管理的紧密中,突出人在组织中的主动地位和能动作用。
第三,人本管理是把组织成员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结合,使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组织利益一致起来,使每个组织成员认识到自己在为满足社会需要而劳动的同时,也在为满足自己个人需要而劳动。
第四,人本管理是要贯彻全心全意依靠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方针,发挥组织成员在民主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强化劳动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
第五,人本管理要建立组织的人才开发体系,从战略高度全面开发组织的人力资源,开发职工的现有潜能,全面提高组织成员的政治和科学文化素质。
第六,人本管理的本质是人的全面解放。 4、何谓激励? 激励指的是鼓舞、指引和维持个体努力指向目标行为的驱动力,它对行为起着激发、加强和推动的作用。受到高度激励的组织员工会努力工作,以实现绩效目标。 激励的含义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第一,激励有一定的被激励对象。 第二,激励是研究人的行为是由什么激发并赋予活力的。 第三,是什么因素把人们已被激活的行为引导到一定方向上去的。 第四,这些行为如何能保持与延续。 激励的实质就是通过目标导向,使人们出现有利于组织目标的优势动机并按组织所需要的方向行动。 5、有效激励的手段和方法有哪些? 有效激励的手段和方法有: (1)目标激励(2)工作激励(3)持股激励(4)榜样激励(5)荣誉激励(6)组织文化激励(7)危机激励 6、有效激励应遵循什么原则? 有效激励应遵循的原则(1)按需激励原则(2)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相结合原则(3)奖惩相结合原则(4)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原则(5)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相结合原则(6)严格管理与思想工作相结合原则 7、 管理者在运用强化理论实施激励时要做到哪几点? (1)正确选择强化物(2)正确选择强化的方式 (3)正确选择强化时间 (4)设立一个目标体系 (5)及时反馈、及时强化 (6)强调员工的社会学习 (7)要实事求是地进行强化 8、内聚力有何作用? 群体内聚力在群体存在和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主要有: (1)满意感。(2)沟通。(3)敌意。(4)生产率。(5)对改革的阻碍。(6)群体意识。 9、人际交往应遵循哪些原则? 人际交往应遵循:(1)平等原则(2)互利原则(3)信用原则(4)相容原则 10、弱势群体的保护与管理有什么措施? 弱势群体问题的解决,从根本上说,是要建立一系列的制度安排。通过这样的一些制度安排,使得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能够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得到改善。 就目前而言,要解决这三个方面的问题:(1)社会的公正、公平和正义的问题。(2)社会保障制度。(3)建立政府与弱势群体的沟通渠道,使弱势群体的利益要求能通过制度化的渠道来表达。
11、菲德勒认为影响领导工作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德勒提出对一个领导者的工作最起影响作用的三个基本方面是职位权力、任务结构、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 (1)职位权力指的是与领导者职位相关联的正式职权,以及领导者从上级和整个组织各方面所取得的支持程度。 (2)任务结构是指任务的明确程度和人们对这些任务的负责程度。 (3)菲德勒认为,上下级关系对领导者来说是最重要的。 12、影响个人能否体验到工作压力的因素是什么? 组织行为学家的研究成果表明,个人是否能够体验到工作压力,主要取决于知觉、经历、压力与工作绩效关系、人际关系等因素。这是因为每个人所具有这四个因素的情况不同,所以压力的体验完全是因人而异的。 压力所引起的情感反应因人而异,受性别、文化背景、遗传、环境和对付压力的方法等各种因素的制约。人是有区别的,具有不同个性的人,对同样的压力却有相反的反应。如现代社会中当企业裁员和进行重组时,经理人员便经历到了工商业史上最为严厉的压力考验。老板们的压力感除了来源于变革的快节奏外,现在生意场上发生的事情也会对他们的日常生活产生影响。除了生产和销售指数在不断地攀升外,其他事情却好象都在下滑:企业运作费用预算、差旅费补助、花销账目、工资增长、晋升机会等等。最令经理人员痛苦的是,他们本来是为构建组织、增强企业实力而服务的,可现在却要他们拆自己的台;本来需要增加员工,壮大企业力量,而现在却恰恰相反,不得不面临裁员的选择。 13、什么是组织文化?企业文化的构成内容? 组织文化较为全面的一种解释是:组织文化是组织成员在较长时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共有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及具有相应特色的行为方式、物质表现的总称。在企业中通常称它为企业文化。 组织文化的结构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物质层、制度层和精神层。 从组织文化的形式看,其内容可以分为显性和隐性两大类。所谓显性内容就是指那些以精神的物化产品和行为为表现形式的,人通过直观的视听器官能感受到的、又符合组织文化实质的内容。它包括组织的标志、工作环境、规章制度和经营管理行为等几部分。组织文化的隐性内容是组织文化的根本,是最重要的部分。它虽然隐藏在显性内容的背后,但它直接表现为精神活动,直接具有文化的特质,而且它在组织文化中起着根本的决定性作用,因此,我们在研究组织文化的内容时,要牢牢抓住这些隐性内容,作为根本点和出发点。组织文化的隐性内容包括组织哲学、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组织精神。 14、简述彼得?圣吉“五项修炼”的基本内容。 第一项修炼:自我超越。就是不断认识自己、认识外界的变化,不断赋予自己新的奋斗目标,突破过去,超越自己。
第二项修炼:改善心智模式。就是改善认知模式,要求企业能够不断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适时调整甚至革新企业内部的习惯做法,只有人的
思想和逻辑改变才能使行为发生根本的转变。
第三项修炼:建立共同愿景。就是建立一个组织成员共同的远景和愿望,并以这个共同愿景感召全体组织成员,使之为这个愿景而奋斗。
第四项修炼:团队学习。其主要形式为“深度汇报”,使组织成员互相帮助,进行沟通,建立共识,使集体思维变得越来越默契。
第五项修炼:系统思考。就是要人与组织形成系统观察、系统思考的能力,以系统的观点,动态的观点观察世界,从而决定其正确的行动。
简述强化程序对绩效和行为的影响。 强化程序分为连续性强化和间断性(部分)强化。部分强化包括四种固定间隔、固定比率、可变间隔、以及可变比率。 下面以报酬形式作为强化物来看强化程序对绩效和行为的影响: 固定间隔的强化程序,根据固定时间付酬,如月薪、年薪,导致平均绩效,行为迅速消退;固定比率的强化程序,根据具体反应数量付酬,如计件工资,导致很高稳定绩效,行为中速消退;可变间隔的强化程序,多种时间段后付酬,如不定期发奖,导致中高稳定绩效,行为缓慢消退;可变比率的强化程序,仅给某些反应付酬,如奖励时不严格依据销售量,导致很高绩效,行为极慢消退。 2. 简述创造性问题解决的步骤。 人们认为创造性问题解决包括以下四个阶段: 1.准备阶段。创造主体已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围绕这个问题,收集资料信息,并试图使之概括化和系统化,形成自已的知识,了解问题的性质,澄清疑难的关键等。 2.酝酿阶段。最大的特点是潜意识的参与。 3.明朗阶段。问题的解决一下子变得豁然开朗。创造主体突然间被特定情景下的某一个特定启发唤醒,创造性的新意识猛然地被发现,以前的困扰顿时一一化解,问题顺利解决。 4.验证阶段。这是个体对整个创造过程的反思,经验解决方法是否正确的验证期。 3. 简述领导与管理的区别。 领导与管理是有区别的。一般而论,领导是管理的四大主要活动之一。领导与管理在类似活动上的侧重点各不相同。 管理意味着操纵事情、维持秩序、控制偏差;领导则意味着前进、指挥、带领跟随者探索新领域。 管理者通过计划与预算处理复杂问题,他们设置目标,确定完成目标的方法,分配资源以实现目标。相反,领导者首先规划组织的远景以引导下属的行为,然后开发创新战略去实现远景。 4. 简述矩阵结构。 矩阵结构是一种根据职能和项目(或产品)两个变量设计的结构形式。 矩阵结构的主要优点是能够在不同项目或产品间灵活配备资源;主要缺点是因为双重职权的存在,如果协作不好会出现混乱。 (请按照教材第43页 图2-9矩阵结构示意图来制图) 参见: 5. 群体的形成与发展需要经过那几个阶段? 群体的形成与发展需要经过一系统相互联系的阶段: 1.形成阶段。主要特征是群体成员开始彼此熟悉并建立行为准则。 2.震荡阶段。关键特征是群体内部冲突不断。 3.规范阶段。群体开始有凝聚力,成员开始对群体有较强的认同感。 4.执行阶段。群体开始把主要精力用于完成任务。 最后,中止阶段。群体解散或自动消失。 6. 简述组织环境的特征并举例说明与其相适应的企业。 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描述一个组织所面对的外部环境的特征: 复杂性和稳定性。前者指影响组织运行的外部因素的多少;后者指影响组织运行的外部因素在某一时期内的变化情况。根据复杂性和稳定性与否,可以划分为四种类型的组织环境,并且相对应且适应于其中不同的企业(或行业)。 (1)简单且不稳定环境类型:服装业、玩具制造业。 (2)简单且稳定环境类型:食品加工业、采矿业。 (3)复杂且稳定环境类型:化工业、保险业。 (4)复杂且不稳定的环境类型:信息业、民航业。 7、简述组织社会化的过程。
组织社会化是组织期待把角色传递给每一位员工的过程。
1.预期社会化
人们预期组织的某一具体角色是什么样子
人们进入到组织开始承担某一个角色
员工从新来者转变成为组织的参与者 4.离职
退休或者辞职 1、我国学术界按组织的性质把组织分为哪几种类型 按组织的性质分类,可分为:经济组织;政治组织;文化组织;群众组织;宗教组织五种类型。 2、科学的研究方法应遵循的原则 (1)研究程序的公开性;(2)收集资料的客观性;(3)观察与实验的可控性;(4)分析方法的系统性;(5)所得结论的再现性;(6)对未来的预见性。
3、组织管理活动中的个体行为特征有哪些? (1)行为的自发性;(2)行为的因果性;(3)行为的主动性;(4)行为的持久性;(5)行为的可变性。 4、能力差异的应用原则是什么? 能力概念在组织活动中的应用,主要是考虑个体的能力与工作任务要求匹配。具体有以下几个原则:(1)能力阈限原则;(2)能力合理安排原则;(3)能力互补原则。 5、麦格雷戈的“超Y理论”与谁的理论观点相近?这种人性假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麦格雷戈的“超Y理论”与薛恩的复杂人性假设(权变模式)的观点接近。 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的假设,虽然都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并不适用于一切人。( 薛恩于是提出了关于复杂人的假设,他认为以前人们对人性的假设过于简单化和一般化了。按照复杂人的假设,主管人员应该保持足够的灵活性,掌握高超的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在管理方法上,对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况下采取不同的措施,即一切随时间、条件、地点和对象变化而变化。 6、如何进行情绪的调适与情感的培养?
包含总结汇报、旅游景点、文档下载、资格考试、考试资料、教学教材、IT计算机、办公文档以及组织行为学复习题及答案等内容。本文共4页
相关内容搜索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