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名一门英烈穆桂英英多年后又掌帅印

剧评《穆桂英挂帅》
桃花马上石榴裙,五十三岁不归人。
& &——京剧《穆桂英挂帅》
随着锣鼓隆冬响,开场便是西夏藩王造反,宋朝连失三城,寇准进宫面圣禀告皇帝并详说事态严重,皇帝召来兵部尚书王强责问,却听王强搬出“花钱消灾”的歪理,幸得寇准机智周旋,令皇帝答应校场比武夺帅。至此算是介绍了《穆桂英挂帅》的背景。
看到这里是有几分生气的。朝堂奸佞坐大,皇帝昏庸无主见,一味坚持什么等级礼仪制度,杨家对朝廷心灰意冷隐遁山野,寇准为杨家抱不平,皇帝立刻尖锐地来一句“难道是孤对不起杨家么?”与电视剧苗圃版《穆桂英挂帅》中的皇帝一定要穆桂英下跪一样——天下兴亡都不及帝王家威严重要。
杨家归隐二十余载,宋朝一如二十年前腐败溃烂。
接着画面一转,佘太君出场了,唠叨着昔年风光旧事,怀念着天波府门前喧嚣。明明为了宋家失去了那么多儿子,但仍想着恢复杨家风光,见穆桂英一双儿女——杨文广和杨金华一身超群武艺却只能在山野间展露给飞禽走兽看,不禁感慨当年这般大的杨家儿女早已上战场为国效力了。
顿时愕然。
她已经死了那么多儿子,如今还想把曾孙子搭上去给朝廷上更多的小人的官道铺路么?这个女人有一颗非比寻常的坚硬理智的心,但正因为太过理智了,近乎冷酷,简直像个披着大义凛然的正义外衣的刽子手——专屠杨家人。为了她心中的家国大义,她把自己的儿子一个个推上战场,到最后也把穆桂英逼得重新上战场。
无论是电视剧里斯琴高娃扮演的佘太君,还是京剧里张兰饰演的佘太君,都给我一种“和蔼慈祥外表下包裹着一个冷酷残忍的灵魂”的感觉。她把个人感情和家国大事分得太清太明白,理智得仿佛死去的杨家将不是她的亲人一样。
很快杨宗保出场,带来汴梁城校场夺帅之事,并和老太君兴致勃勃地商议派人去查探消息,杨金华和杨文广则吵吵嚷嚷着“让我去让我去”。佘太君说那得你们的母亲同意才行,便叫两个小辈去请穆桂英。
看到这里,只想说“不愧是杨家人”。杨宗保,这个得到穆桂英这个奇女子全部爱恋的男子,在本剧中平庸得可笑。与老太君一样,对杨氏荣耀念念不忘,满以为如今的杨家仍是当年“武官下马文官落轿”的天波府杨家。他又像极了他自己的儿女——天真,不谙人心,尤其是朝堂人心的险恶。无论宋家人如何冷落杨家,如何对待杨家,他和佘太君一样,一听到说汴梁的消息便像听到了初恋情人的消息,兴奋得不得了。
杨家注定无法安安分分归隐,杨家人注定要为宋家人而死,他们中了一种名为“家国大义”的毒药,几代人传承下来植入骨髓,无药可救。
穆桂英听到金花文广欲上汴梁,立马否决,“汴梁乃是非之地”,她看的比谁都清楚,她虽嫁入杨家,但少年时恣意快马情仇的生活令她保留了一份自我,使她不至于中毒太深,而这毒在二十年前、在朝廷对杨家冷漠的态度和宠信奸佞的行为下自行解了。
她耐心与佘太君解释“汴京多奸佞”,讲到二十年前杨家是因何归隐的,皇帝是如何宠奸隙良,希冀唤起这个老人心中一点对宋家的愤恨。但没用的,桂英,佘赛花年轻时和你很像,无论是义匪出身还是亲选良婿,你做过的她也做过,但她如今已经从身心到灵魂都浸染了“家国大义”的毒药,而她甚至病入膏肓,至死不休。
果然,佘太君愤愤道:“这汴梁城,我杨家去不得,哪个去得?”我想我有点明白皇帝为什么会冷落杨家了。功高盖主是一回事,另一个原因是这个老太婆太会拿乔了,居功自矜,倚老卖老。没有任何一个帝王会喜欢一个老人成天在他面前晃悠提醒他“没有杨家就没有宋家”,即使是太后,也不能这么做。
全家人一起上阵说服穆桂英,最后穆桂英被逼无奈只好答应了。之后便是金花文广两人校场与王强之子王伦比武夺印,文广捧着帅印回杨家,奉请穆桂英挂帅。
全剧的高潮来了。
时隔二十载重见帅印,一家人的心情不可谓百感交集,
佘赛花:见帅印一阵阵辛酸难忍,是悲是喜两难分。只道是杨家与你缘已尽,却不想君在朝堂我归林,二十年一旦又逢君。杨家代代掌帅印,如今见印不见人。睹物伤情我心生恨,怎能够袖手旁观不顾乾坤?为国家说什么夫亡子殒?尽忠从来不问功勋!
看呐,这个老人的心地坚强是多么令人惊叹,“为国家说什么夫亡子殒?尽忠从来不问功勋!”我不得不佩服她的血性,也不得不因她的“深明大义”感到一丝彻骨寒意。
穆桂英:非是我临国难袖手不问,见帅印又勾起多少前情。杨家将舍身忘家把社稷定,凯歌还人受恩宠我添新坟。庆升平朝堂内群小并进,烽烟起却又把元帅印送到杨门。宋王爷平日里宠信奸佞,桂英我多年来早已寒心。誓不为宋天子领兵上阵,今日里挂帅出征叫他另选能。
穆桂英继续拒绝,她已被朝廷伤透了心,朝廷“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的行为令她感到恶心,不愿再领兵挂帅为宋家江山卖命。佘太君咄咄不休,使出杀手锏——
佘赛花:桂英她对朝廷她心怀怨恨,只怪那宋天子他忠奸不分。番王造反来犯境,救兵救火古来云。退敌不求加恩宠,但愿百姓就得安宁。年未半百怎言老?老身我九旬已过志不减青春。这三关的上将虽丧尽,文广、金花已长成人。来来来,与我传将令,为什么三番两次不出征?你不挂帅我来挂帅。
呵!多么深明大义,多么公私分明!仿佛杨家几十条忠魂与她毫无关系似的,所有的怨恨只是穆桂英一人自寻苦恼。而那句“文广、金花已长成人”更加让我确信她就是杨家的刽子手。一句“你不挂帅我来挂帅”逼得穆桂英进退两难,最后还是点头答应了。
此处不得不赞叹京剧的神采演绎极妙,那种无可奈何的眼神诉说了对面前这一切的妥协——罢了罢了,连你都不在意杨门冤屈,我一个嫁入不过十几年的孙媳又何苦耿耿于怀呢?
之后便是校场点兵,无甚看头。印象最深刻的便是捧印最后几分钟,穆桂英答应挂帅之后,一人在台上来回踱步思索,直到听见一阵擂鼓声,她先前犹豫的眼神瞬间凌厉而坚定——
“猛听的金鼓响画角声震,唤起我破天门壮志凌云。
想当年桃花马上威风凛凛,敌血飞溅石榴裙。有生之日责当尽,寸土怎能属他人!番王小丑何足论,我一剑能挡百万兵。我不挂帅谁挂帅,我不领兵谁领兵。叫侍儿快与我把戎装端整,抱帅印到校场指挥三军。”
——京剧就是这一点令人惊叹,在老戏骨李胜素的演绎下,穆桂英的情绪变动栩栩如生,即使没有文字也能让人感受到她的心境变化。
穆桂英终究不是寻常女子,她有着不输于男子的豪情壮志,久违的擂鼓声点燃了她的豪情热血,这一刻她仿佛回到了年轻时候,桃花马上威风凛凛,敌血飞溅石榴裙,战场上的快意恩仇才是她的归宿。
但是,但是,桂英你知道么?桃花马已经老了,石榴裙也不再鲜艳。纵然你再怎么传奇,也改变不了你凡胎肉体血肉之躯的事实啊。
整场剧到校场点兵为止,没有演出后面的情节,但我知道,穆桂英死了。
桃花马上石榴裙,梨花枪下梨花落。
重捧帅印归战场,五十三岁不归人。
外界太多太高的期望把她逼上神坛,他们牢记这个女子破天门阵的壮举,记得她一匹桃花马一支梨花枪横扫战场的飒爽英姿,记得她红艳的石榴裙染上太多的鲜血,以致他们都忘记了,这个女子也会喜会怒会恨会流泪,会担心出远门的儿女,她会犹豫,会害怕……她只是一名女子,一名穿着原本就是红色的石榴裙的普通女子。
桃花马倒下了,梨花枪也倒下了,有谁还记得,那个神话般的女子,也曾在漫天梨花雨下,身着艳丽的石榴裙,对着浪漫景色展露出明媚单纯的笑颜呢?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穆桂英为何能成为杰出的杨门女将
下载积分:1500
内容提示:穆桂英为何能成为杰出的杨门女将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7|
上传日期: 02:10:26|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15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穆桂英为何能成为杰出的杨门女将
官方公共微信豫剧 穆桂英挂帅 戏词-河南豫剧穆桂英挂帅选段唱词
豫剧 穆桂英挂帅 戏词
豫剧 穆桂英挂帅 戏词
[00:54:34.51]上写着,小奴才瞒哄不住表他的祖根。 [04:53.57]他言讲住在河东有家门,杨令公是他的先人。 [06:11:05.58]文广儿欢天喜地把府进。我一见帅印气在心.50]黎俊制作 [00:30.61]回马三刀,使得也怪准,刀劈王伦一命归阴,穆桂英我本是他的母亲。 [05:17.51]帅字旗:马金凤] [al:豫剧] [by:黎俊] [00:-0,斗大的穆字震乾坤。 [01.58]万岁爷在校场把我儿问.50]头带金冠压双鬓,当年的铁甲我又披在了身。 [01:31.51]宋王爷传下了一道圣旨,众武将跨战马,穆氏桂英,谁想我五十三岁又管三军。 [01:59.51]王伦贼在一旁他的心中气不愤:18.61]王强贼恼怒要把我儿捆,多亏了那天官寇准一本奏当今。 [04.21]马金凤 [00:04:14.51]王伦贼一马三箭射得稳,在旁边可气坏了他们兄妹二人。 [03,他要与我的儿论个假真。 [04,又把那招讨帅印赐与了儿身。 [06.baidu.51]都只为那番王贼兴兵犯境,打来了连环战表要争乾坤。 [02,飘如云,他知道俺杨门辈辈是忠良臣。 [05[ti:穆桂英挂帅] [ar,为的是大宋江山和黎民。 [06,小女儿搬来了老太君:06.57]曾祖母佘老太君:59.51]老太君传下来头号令箭,文广儿进了京城。 [03.58]我本想进京辞帅印:26.51]我的儿一马三箭射得好,我的小女儿,她的箭法高,箭射金钱落在了埃尘。 [03.baidu:16.57] [05:27。 [04:43:25.56]此一番到在两军阵,我不杀番王贼我不回家门。参考资料:
命俺进京城,忠良将还存保国心。佘赛花(王玉莲)。不做高官不理事,问了声老太君——杨宗保(姚君良):你可安牢,想当年镇守三关少英豪。杨思乡(王世旗),领兵马反大宋气势汹汹。国家安危关系重,虽离朝怎能忘国家太平。杨宗保(姚君良):日月如梭催人老,少年英雄苍须飘。杨思乡(王世旗)。当初俺举家投大宋,我在那天门阵上立下头一功:手拉妹妹祖母见。咱杨门并未绝了后,咱一代更比一代行?有权先参包文正,头一辈爷爷是火山王!老太君你只知为国把忠尽。遭不幸六郎儿边关丧命,天波府,天波府老老少少痛不欲声。宋王他信馋言忠不被用,望嫂嫂莫忧虑你免挂心中:佘太君是俺曾祖母;杨金花(许红霞)?老太君她还有当年的勇,难道说我就无有了那当年的威风?我不挂帅谁挂帅?我不领兵叫谁领兵?我怀抱帅印我去把衣更,到校场整军我去把贼平。穆桂英(马金凤):辕门外三声炮如同雷震,天波府里走出来我保国臣。头戴金冠压双鬓,当年的铁甲我又披上了身。帅字旗,飘入云,斗大“穆”字震乾坤。上啊上些着,浑啊浑天侯,穆氏桂英,谁料想我五十三岁又管三军。都只为那安王贼有表进,打一通连环战表要争乾坤。宋王爷传下来一道圣旨,众啊众武将,跨呀跨战马,各执兵刃,一个个到校场比武夺帅印。老太君传下来口号令箭,文广儿探事进了京门。王伦贼一马三箭射得稳,在旁边可气坏了他们兄妹二人。他两个商商量量才把那校场进,同着那满朝文武夸他的武艺超群。我的儿一马三箭射得稳,我的小女儿,她的箭法精,她箭射金钱落在了埃尘。王伦贼在一旁他心中气不愤,他要与我的儿论个假真。未战三合那个并两阵,小奴才他起下一个杀人的心。回马三刀,使得也怪准,到劈那个王伦一命归阴。王强贼恼怒要把我儿捆,多亏了天王寇准一本奏当今。宋王爷在校场把我儿问,小奴才他瞒哄不住表他的祖根。他说杨家住在河东有家门,杨令公是他先人,他本是那宗保儿子杨延景的孙。曾祖母佘老太君,穆桂英我本是他的母亲。我的儿表家乡那个泪珠滚哪,在校场可喜坏了那些忠良臣。宋主听此言喜不尽,他知道咱杨门辈辈是忠臣。刀劈王伦他不怪,又把那个招讨帅印赐与俺杨门。文广儿欢天喜地把府进,我一见帅印气在了心。我本想进京辞帅印,小女儿搬来了老太君。老太君为国把忠尽,她命我挂帅平反臣。一不为官,二不为宦,为的是这大宋江山和黎民。此一番率领人马平反寇,我不杀安王贼我永不回家门!号角吹起我心头恨,我连把安王反贼骂几声。想当年我常打边庭走,哪个闻名不怕心惊?这几年我未到那边关地,尔好比那砖头瓦块都敢成了精。破天门一百单八阵,走马又捎带了那个洪州城。此一番到在了辽东地,管叫尔不杀不战自收兵。我未曾兴兵先传令,马步将官恁是听:此一番到了军阵上,恁努力杀敌把贼平。那时候得胜回朝转,黎民百姓得安宁。沿途公买要公卖,您莫要扰乱好百姓。听我令,必有赏,不听令插箭去游营。忙吩咐众三军老营动,穆桂英五十三岁我又出征。,怎不叫我挂心间,尊声祖母老太君,算来已有二十春,佘赛花(王玉莲):挡住孙媳且慢行。佘赛花(王玉莲),老身有话你是听。咱不求高官爵位显,为的是平狼烟国泰民安。下马来到校场等;那北里乱了是我去平。依你说文广年纪小,想当初宗保出征也在少年。你不替文广去挂帅,且听小民表家乡。老夫心中暗盘算:如今朝中出了事?杨文广(杜艳丽):跑马射箭。南里反来往南战,哪一阵不伤俺杨家的兵?老太君她上了辞王的表:自从辞朝回原郡?无奈何在内堂我把娇儿等盼,但愿得我的儿他能无事回还?荒乱年全仗着兵马行。为国家讲不起往日之恨,到府门去鸣钟快去整军,天波府有多少无尸之灵!只撇下一子六郎杨延景。我儿若能掌帅印?安王贼子来造反。穆桂英(方素珍):听太......错了不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吃穆桂英乳汁小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