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家同情祁同伟一直同情祁同伟

当前位置: &
为什么大家越来越同情祁同伟 却不喜欢侯亮平?(2)
扫描到手机
09:50:49 &沪法网 & &
这种棒打鸳鸯的行为其实出于一种变态心理,我得不到的也不能让别人得到,而且还厚颜无耻地美其名曰“替他们两个考验了爱情”,人家两个人的爱情用得着你梁璐来考验吗?梁璐出于对男性的报复,追求他,三年而不可得。于是,“一件东西,我得不到,就毁掉它”。梁璐动用了她老爸的权力,陈阳到了北京。而那些不及祁同伟的同学们,也纷纷进了省市的单位,只有祁同伟,被发配到了偏远山村的司法所。梁璐的行为,对于祁同伟而言,和渣男求爱不成向女孩泼硫酸,又有什么本质的不同?祁同伟对自己的学业和才能是自信甚至自负的,也只有如此才能掩盖和平衡他在家庭背景方面的自卑。陈海和侯亮平一毕业就进了省级机关,而祁同伟却被发配到了山区基层。作为高育良教授的头号得意弟子,如此安排岂能让祁同伟心理平衡?祁同伟不是一个甘于平庸、甘于寂寞、甘于久居人下的人,但现实中的他又感到很无助、很无奈、甚至很悲催。他确确实实被梁璐及其背后的权力暗算了,就像如来佛手掌一翻便将孙猴子压在了五行山下一样,如何才能翻身?然而祁同伟依然不肯向命运低头,志愿进了缉毒队,身中三枪立了大功之后,又是老梁书记从中作梗,他依然调不到北京。无情的现实再次将他的梦想击得粉碎,只得感慨“英雄只是权力的工具”。于是,祁同伟屈服了,违心的去向梁璐示好。结果,梁璐让他在大庭广众之下下跪求婚。向曾经暗算过自己的女人及其背后的家族求婚,祁同伟做到了能屈能伸,忍不住夸他一句,“包羞忍耻是男儿”。这是其逆袭之路的转折点。然而,真相却是,一个曾经意气风发的缉毒英雄,在灵魂上已经死了,在他下跪的那一刻。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发誓要拿到权力,然后向这个世界报复的祁厅长。知道了这一切前因,祁同伟在之前的所作所为都有了心理活动上的合理解释。无论是,对上位者的奴颜婢膝,还是对婚姻的不忠,以及自保时的决绝狠辣。一个心死了的人,什么事干不出来呢?祁同伟是反派,没有错,他应该也必须受到党纪国法的制裁。而在一切的结局,他也的确为他的所作所为付出了代价,生命的代价。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为您推荐:深思!为什么大家越来越同情祁同伟,却不喜欢侯亮平
我的图书馆
深思!为什么大家越来越同情祁同伟,却不喜欢侯亮平
来源:护法网(Shanghai_Law)祁同伟是《人民的名义》中的反派角色。他工于心计、投机钻营,同时又左摇右摆、患得患失,着实是一位令人厌恶的角色形象,与拥有众多粉丝的“达康书记”形成鲜明对比。但祁同伟也是剧中最具深意的反面角色。世上没有纯粹的好人或坏人,所谓的“好”与“坏”并非与生俱来的标签,而是在一次又一次的选择中,浸染和改变了之前的生命底色,回头是岸的机会并不多,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一遍又一遍质疑或诠释着“生存还是毁灭”的人生命题。对祁同伟的厌恶情绪或有先入为主之嫌,但是在听了梁璐和吴惠芬的对话之后,对祁同伟忽然产生了一丝同情和怜悯。他出身贫寒,却渴望出人头地;学业出众,却遭遇不公待遇;攀附豪门,却无奈仰人鼻息;爬上高位,却无法遏制贪欲;最后玩火自焚,落得悲惨结局。祁同伟的前半生是一段草根逆袭的传奇奋斗史。相比陈岩石、侯亮平等人的脸谱化形象,祁同伟的形象要更真实、更普遍、更接地气一些。现实当中有千千万万个“祁同伟”,不断地重复“起高楼-宴宾客-楼塌了”的生命怪圈和因果轮回。时耶?命耶?一个穷小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汉大,当上了学生会主席。他也曾意气风发,想有所作为。当年,作为与侯亮平,陈海齐名的“三杰”,他也曾对未来有过美好的向往。只是这一切对未来的期待,从他遇到梁璐的那一刻,就注定会走上一条完全不同的方向。与侯亮平和钟小艾对梁璐的评价不同,笔者对梁璐的评价只有一句话,no zuo no die,活该!梁璐追求祁同伟并非源于爱情,而是被无良男人抛弃之后转移阵地的补救措施,本质上出于一种找回面子的自私心理。祁同伟从内心里是瞧不上梁璐的,何况他已经心有所属。梁璐作为高干之女,予取予夺惯了,哪里受过这份委屈?被祁同伟拒绝之后,难免心生恨意,于是在毕业分配时做了手脚,借助“权力的一次小小任性”,把祁同伟发配到了山区乡镇的司法所,把陈阳分配到了北京。这种棒打鸳鸯的行为其实出于一种变态心理,我得不到的也不能让别人得到,而且还厚颜无耻地美其名曰“替他们两个考验了爱情”,人家两个人的爱情用得着你梁璐来考验吗?梁璐出于对男性的报复,追求他,三年而不可得。于是,“一件东西,我得不到,就毁掉它”。梁璐动用了她老爸的权力,陈阳到了北京。而那些不及祁同伟的同学们,也纷纷进了省市的单位,只有祁同伟,被发配到了偏远山村的司法所。梁璐的行为,对于祁同伟而言,和渣男求爱不成向女孩泼硫酸,又有什么本质的不同?祁同伟对自己的学业和才能是自信甚至自负的,也只有如此才能掩盖和平衡他在家庭背景方面的自卑。陈海和侯亮平一毕业就进了省级机关,而祁同伟却被发配到了山区基层。作为高育良教授的头号得意弟子,如此安排岂能让祁同伟心理平衡?祁同伟不是一个甘于平庸、甘于寂寞、甘于久居人下的人,但现实中的他又感到很无助、很无奈、甚至很悲催。他确确实实被梁璐及其背后的权力暗算了,就像如来佛手掌一翻便将孙猴子压在了五行山下一样,如何才能翻身?然而祁同伟依然不肯向命运低头,志愿进了缉毒队,身中三枪立了大功之后,又是老梁书记从中作梗,他依然调不到北京。无情的现实再次将他的梦想击得粉碎,只得感慨“英雄只是权力的工具”。于是,祁同伟屈服了,违心的去向梁璐示好。结果,梁璐让他在大庭广众之下下跪求婚。向曾经暗算过自己的女人及其背后的家族求婚,祁同伟做到了能屈能伸,忍不住夸他一句,“包羞忍耻是男儿”。这是其逆袭之路的转折点。然而,真相却是,一个曾经意气风发的缉毒英雄,在灵魂上已经死了,在他下跪的那一刻。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发誓要拿到权力,然后向这个世界报复的祁厅长。知道了这一切前因,祁同伟在之前的所作所为都有了心理活动上的合理解释。无论是,对上位者的奴颜婢膝,还是对婚姻的不忠,以及自保时的决绝狠辣。一个心死了的人,什么事干不出来呢?祁同伟是反派,没有错,他应该也必须受到党纪国法的制裁。而在一切的结局,他也的确为他的所作所为付出了代价,生命的代价。但是,即便如此,我仍然忍不住去同情他。因为,我对不受控制的权力,更加恐惧。因为,这种权力的运用,可以轻描淡写的在一瞬间毁掉一个人的一生。而且,最最令人绝望的,不是你求告无门,而是,不同于祁同伟后来的那些贪腐行为,这种权力的运用,从法律上来说,是合法的。法律上不可能追究老梁书记或者梁璐什么责任。甚至,他还有冠冕堂皇的理由:这是锻炼你。就算是梁璐默认了是从中作梗,还可以说:这是考验爱情。这也太可怕了。因为,对于没有掌握这种权力的寒门子弟来说,无论你多努力,都没用,你面前只有两条路:要么,向权力屈服;要么,向司法所的老所长那样,一辈子蹉跎在大山深处,甚至有朝一日,死在大山里。试问,有多少人不会选择跪下?不跪下的,比如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固然是千古传诵的圣贤。但古今能成圣人的,有几个?我们不是圣人,我们是凡人。祁同伟也是。甚至,还是一个出身贫寒农村,吃不饱饭的,有一大堆穷亲戚巴望着他出人头地,好帮衬一点老家的凡人,所以,我们同情他。这也是我越往后看,越发厌恶侯亮平夫妇的原因。他们的一切,都来的太顺了,侯亮平工作一两年可以顺利调北京,这可是祁同伟真正拿命去拼都得不到的。钟小艾,年纪轻轻的正厅级干部。虽然把他们的背景隐去不提,但要说没背景,谁信?反贪局局长安排侯亮平下地方时,明确要求侯先征求其爱人同意,这一切都暗示着钟小艾父亲的地位,结合侯亮平对上省部级领导时的自然大方态度,其岳父至少也是省部级到副国级干部。已经进京的副国级干部赵立春的儿子赵瑞龙要找杀手做掉侯亮平,赵瑞龙的三姐紧急来电制止,告诉弟弟侯亮平要是死了你也得死!这说明了赵立春身为高官也没把握在与侯亮平的对决中保全儿子赵瑞龙,也从侧门佐证了侯亮平的背景惊人。他们得到了凡人们拿命去拼都得不到的东西,而且得到的如此轻易,如此理所当然。然后,还在那里大放厥词,什么“精于算计”啦,什么“信念纸糊的”啦,简直仿佛不食人间烟火的天使。让我想起了晋惠帝最著名的那句话“何不食肉糜”。还有断头皇后的那句“他们没面包吃?那就去吃蛋糕吧”。我一向认为,圣人这种东西,自己自愿做的,那的确令人敬仰。而站在旁边,事不关己,鼓动别人去做圣人的,甚至对做不到的凡人腹诽辱骂的,居心估计都不怎么好。最起码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信念纸糊?中了三枪还被说成信念纸糊,我不知道侯亮平如果和祁同伟那样生于寒门,有没有身中三枪的执着。更不要说他的老婆钟小艾,言语做派都是一副高人一等的感觉。最深刻的那句话就是:“他摆得正自己的位置”。如果这句话比较隐晦,还有一句直白点的:“一次权力小小的任性”。没错,可以毁人一生的“流放”,在她口里不过是如同小孩之间抢玩具那样的“小小的任性”。那种刻在骨子里的优越感和居高临下的态度,真是跃然纸上。虽然知道他们是正面角色,但听了这两句话,我真的对他们喜欢不起来。我不禁想到另一个人,同样出身寒门的李达康。他虽身为市委书记,省委常委,但那种刻在骨子里的小心谨慎,如履薄冰,与侯亮平夫妇的无所顾忌显得鲜明的对比。不要说像侯亮平那样怒怼上官,李达康甚至永远不为家人做任何私事,为此夫妇反目,也没有朋友,最后孤家寡人。为什么?就像他亲口说的:他怕。所以,除了反腐,我看到了一些新的东西,那些寒门子弟的挣扎。从这个角度看,李达康为什么那么在意GDP,也是可以理解的了,因为他除了自己,没有人可以靠。这些寒门子弟,好一点的,成为李达康,孤家寡人。坏一点的,成为祁同伟,身败名裂。然后,还要被侯亮平,钟小艾他们取笑。为什么这么多人同情祁同伟,就是因为相比腐败,民众更害怕权力在合法的名义下不受控制。也更在意上升的通道是否通畅。祁同伟好歹出卖了灵魂和尊严,还可以卖身上嫁。对于那些,想上嫁都没机会的,如果,靠自身的努力,即便拼了命也得不到应有的结果,那才真是可怕的一件事。虽然,祁同伟咎由自取,但和许多人一样,我还是同情祁同伟。因为,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自己。梦想在现实面前低头,人生因强势而屈服。曾经年少无知,梦想仗剑走天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后来经历得多了,社会和现实将梦想和激情磨平。奋起过,抗争过,终究向生存和生活妥协。这就是一个小人物的现实人生,祁同伟就是这样一个人。曾经大好男儿不屈服,为不公流血以命相争,但是终究螳臂当车。看透了之后他不再对抗而选择加入,并借力发展自己。而这就能解释祁同伟为什么拼了命都要向上爬,他被毁过所以他想争取对自己更多的掌控。可以说他为了复仇,也可以说他功利。这就是现实,就这样或多或少的经历,很多人或许都有过,而这是引起大家共鸣的原因。在大环境下,祁同伟不过是权力下的可怜虫,他是一个悲剧,而就这种悲剧,多少人求而不得?说到侯亮平夫妇,大家的厌恶感在于,他们是小人物现实的对立面,有点像仇富心理。借用某剧一句话:有钱长得帅是我的错吗?候夫妇是:有权有背景能平步青云是我的错吗?这不是你的错,这是你与生俱来的,无可指责,不可能为了什么公平让你走一遍祁同伟的路。但这的确也是你的错,你把现实的面具揭开了,人人生而平等终究是个口号,你享受着资源不公带来的好处而义正言辞的斥责新的不公,挺荒诞的吧。屁股决定位置,所以侯亮平夫妇又怎么可能获得大家的认同呢?残酷的是,人民的名义揭露的不过冰山一角。祁同伟原本代表着某种中国梦,然而却被中国的现实层层阻击。他是时代的牺牲品,却未必为后人的道路牺牲。他的失败具有时代溃败、阶层固化的象征意义。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祁同伟是否值得同情?《人民的名义》编剧回应
来源:综合
作者:廉政t望
原标题:对话周梅森:看汉东的这“帮”那“帮”
  “这样说吧,我对整个官制、官场的运转很熟悉。”斜倚在沙发上的周梅森显得很放松,虽是初次和记者见面,却像是个无话不谈的老朋友。他带着助听器,有时一个问题会多问几次,但全程非常认真,说到激动时声音会高八度,甚至还会自个在房间里边走边说。
  一方面,他很惋惜:“我认识的高官,一半都进去了。”另一方面,可以说他自负,但也是一种豪气:“十八大以后官员落马过程,我可以说了如指掌。”当然,有时他也会吐露些力不从心:“中央纪委两部纪录片,我都看了,很震撼,当时有种失业的感觉。现实远远比戏剧更精彩。”
  李达康的“强势”也是相对的
  记者:这部戏出来后,最火的是李达康,我们就从李达康的一个细节聊起。小说里,田杏枝只是李的保姆,但剧中处理成了表妹,有什么考虑?
  周梅森:如果是保姆,我担心会被观众误解,跟李达康是情人或什么关系,欧阳菁长期不在家啊!如果是兄妹关系,大家就不会往这方面错误理解。
  记者:但也有一种声音,李的表妹还当保姆,有点不可思议?
  周梅森:没什么,像我家里生孩子,就是表姐在我家一待好几年,很正常。李达康这个人是很特殊的,他不替家人办事。田杏枝家里得到不公正待遇,选择上访而不是找表哥,因为知道表哥是哪种人。当然,李也很同情表妹,告诉过她要依法上访,不要和官方对抗。
  记者:李达康很强势,基本上说一不二,但对省委书记沙瑞金的态度却完全不一样。比如沙提出开民主生活会,李一开始抗拒,但瞬间就表示要从自己开始。
  周梅森:这是他长期作为一把手的本能反应,但说出口才觉得场景不对:这是在省委,沙瑞金才是一把手。反观高育良当时夸夸其谈,似乎讲得都对,都是经典理论,但他的那种玩法由戏里的画外音道出:在汉东,你没到那个位子上,含权量小,那么辩证法就成了诡辩论,换沙瑞金来说就是辩证法了。
  记者:意思是李达康的强势也有个度?
  周梅森:任何强势都是相对的,如果上面信任他,他就强势。在懒政学习班上,孙连城不是当场站起来了吗,说等着你开除我党籍,老子不伺候了,你不要侮辱我人格。孙连城把李达康驳得体无完肤,因为在京州,李的权力不受监督,将来难说不出问题。
  记者:光明峰项目那么大的腐败,还有丁义珍的问题,李达康都不知道,有责任吗?
  周梅森:对,这就是孙责问他的:谁懒政,是我还是你?我这20多年,把光明区建得这么好,但我没有政治资源,书记都不让我当。丁义珍是你的资源,抱你粗腿,你的化身(言及此处,周梅森拍了个巴掌),让他哑口无言。所以后来,沙瑞金和田国富要给他配个纪委书记――易学习。
  记者:这就说到同级监督的问题了。
  周梅森:我有个朋友是纪委书记,他谈到现实中,实现同级监督非常难。当然不是说没可能,我们要有好的愿景。当然,易学习更适合主政一方还是当纪委书记,可以留给大家来判断。
  记者:一些观众就是觉得这部戏展现纪委的内容少了?
  周梅森:纪委不仅是办案,这戏涉及很多纪委的工作啊!包括同级监督试点、派驻纪检组办案、市纪委书记的提名考察,都是纪委工作范畴,尤其突出了他们对干部的教育。
  汉大帮和秘书帮
  记者:之前汉东官场流传,高育良有可能接省委书记,李达康当省长,这符合逻辑吗?
  周梅森:没什么不可能。李达康是省委常委,副省级城市市委书记,当省长没问题,沙李配是合理的。对于高任省委书记的传闻,你得注意,戏里反复强调,高有政治资源啊,他后面有赵立春在推,是因为反腐把这个政治资源打掉了。这也是汉东官场不正常的一种乱象:在有政治资源的情况下,没什么不可能。
  记者:很多人在热议戏里汉东省长和京州市长的缺席。市长交待了去中央党校学习,但刘省长不是还有几个月才退吗?
  周梅森:我之前一直没回答这个问题。《人民的名义》的人物关系,是根据剧情需要设置的,没必要面面俱到。因为每个人要带戏剧任务。戏里汉东开过常委会,13人里面肯定有省长。难道要我给他们每人贴个标签,头上写省长:老刘,有必要吗?真要把一个省的重要干部写齐,那还有政协主席、宣传部长、统战部长呢。都放进去就不叫戏了,叫安排干部,不合乎艺术创作的逻辑。
  记者:你刚才说到开常委会,观众看这部戏时,就很喜欢看开会,尤其是看领导之间你一言我一语。
  周梅森:那是。我以前写了一堆这样的作品。当时创作时,导演都反复强调,少开会,能不开会别开,开会最不好看。那时候的确是这样。而这一次,怪了,大家都喜欢看。
  记者:沙瑞金的车牌是1号,高育良是3号,李达康是9号,这也是艺术表现吗?
  周梅森:是,现在已经变了,小号车的用车习惯,应该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但作为电视剧,小号车可以让观众有个直观印象,这是一种权力符号,有点跳出生活的东西。
  记者:那小说里面是H省,电视剧里成了汉东,汉东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
  周梅森:没有特别的含义,H省的说法会让观众跳戏。我在这里要特别说明,汉东也不存在对应着现实中哪个省。很多人把这部戏当《红楼梦》研究了――高育良对应谁,祁同伟是说的哪个。还有人考据,说汉东是湖北、广东,或江苏。更有人说侯亮平房间是不是超标&&这些随它去,没必要一一解释。作品出来了,作家就死去了,大家爱怎么分析就怎么分析。
  记者:那么在汉东,传说中的汉大帮很明显,但秘书帮似乎没有体现?
  周梅森:帮派这个东西,有真有假。根本没有什么秘书帮,李达康和赵立春的其他秘书没有交集。在汉东,因为政治资源成了一种流行的东西,有些没帮派的,人家也给他编出帮派来。这是汉东的一种政治生态,大家会觉得,当那么大的官,怎么可能没有帮,没有政治资源呢?
  记者:那有没有“沙家帮”?
  周梅森:这个我不能说,每个人可以按自己的理解去分析。
  祁同伟值得同情吗?
  记者:说到政治资源,大家可能最唏嘘的是把祁同伟和侯亮平夫妇对比。你曾说特意没有设置侯亮平的背景,那么,钟小艾呢?
  周梅森:两人都没设置。侯亮平是个光明人物,带有很大程度上的理想主义色彩,当然也引起一些争议。有人问,侯这样的人生活中有吗?有多少?我认为,不管生活多么沉重,还是要给人们带来希望。
  记者:所以有的人看到后来就有点同情祁同伟的意思了,说他身中三枪,还调不到陈阳身边,而侯亮平&&
  周梅森:这就是我要表现的汉东真实政治生态,没法回避的。一开始,我写作时都没注意,本身在批评政治资源,但它造成汉东的一些不合理结构已经形成了。这都是反腐倡廉和制度化建设中需要逐步解决的问题。反腐不仅是党内的问题,更是整个社会的问题。只有所有人思想、观念有了根本改变,才能建立一种真正的廉洁性的民族文化。
  记者:那你同情祁同伟吗?
  周梅森:我一直在说,国人有一种传统观念:“苟富贵,勿相忘”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或许你身边的祁同伟,可能是很受欢迎的。但要是别人身边都是祁同伟,对你公平吗?
  记者:以前的一些作品里,你说不喜欢写感情戏。这次增加了几对感情戏,比如大家喜欢看的赵东来和陆亦可。
  周梅森:对,以前我从来不写感情戏。这次是想把这个戏做得更生活化一些。里面几对感情关系各有不同,我认为是写出了社会变化给家庭婚姻带来的冲击。
  记者:但侯亮平那一对恰恰就不是。
  周梅森:他们那一对是好的。你不能把所有的婚姻关系都表现成那样。生活戏也不是纯粹的生活,有网友在骂毛毛虫。我说我们是想呈现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你说要没有郑西坡、毛毛虫、陈岩石这条线,这部戏就不能叫人民的名义了,那叫官员的名义。
  记者:你觉得老百姓更痛恨的是不作为还是能人腐败?
  周梅森:不作为还贪婪就坏上加坏。李达康这种干部很有代表性,功过参半。现实中要是有这样的干部,可能会让一个地区或部门成绩很大,但造成的民愤积怨也很大。
  记者:戏中你最讨厌的角色是谁?孙连城吗?
  周梅森:不,是那个嫖娼的京州市中院副院长陈清泉,打着球唱着歌就能把弱势群体的利益胡乱判决了,这种无耻是没有底线的,把百姓最后一丝希望也剥夺了。
  记者:最喜欢的人呢?
  周梅森:当然,只能是侯亮平啊。
(责任编辑:肖武岗 UN845)
&&&&&&</div
中国人哪来这么多钱?[]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家越来越同情祁同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