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获得广博的学问的故事 故事

小学学敬教师的小故事短文_百度知道
小学学敬教师的小故事短文
我有更好的答案
1、程门立雪  游恭,五代时人,学问广博,文章很好。游酢是宋代的学者,典故“程门立雪”讲的就是他尊敬老师的故事。  2、孔子尊师  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宫敬叔同行。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正在书写《道德经》的老子听说誉满天下的孔丘前来求教,赶忙放下手中刀笔,整顿衣冠出迎。孔子见大门里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趋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礼。进入大厅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来。老子问孔子为何事而来,孔子离座回答:“我学识浅薄,对古代的‘礼制’一无所知,特地向老师请教。”老子见孔子这样诚恳,便详细地抒发了自己的见解。  回到鲁国后,孔子的学生们请求他讲解老子的学识。孔子说:“老子博古通今,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归,确实是我的好老师。”同时还打比方赞扬老子,他说:“鸟儿,我知道它能飞;鱼儿,我知道它能游;野兽,我知道它能跑。善跑的野兽我可以结网来逮住它,会游的鱼儿我可以用丝条缚在鱼钩来钓到它,高飞的鸟儿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来。至于龙,我却不能够知道它是如何乘风云而上天的。老子,其犹龙邪!”  3、汉明帝敬师  汉明帝刘庄做太子时,博士桓荣是他的老师,后来他继位作了皇帝“犹尊桓荣以师礼”。他曾亲自到太常府去,让桓荣坐东面,设置几杖,像当年讲学一样,聆听老师的指教。他还将朝中百官和桓荣教过的学生数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荣行弟子礼。桓荣生病,明帝就派人专程慰问,甚至亲自登门看望,每次探望老师,明帝都是一进街口便下车步行前往,以表尊敬。进门后,往往拉着老师枯瘦的手,默默垂泪,良久乃去。当朝皇帝对桓荣如此,所以“诸候、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桓荣去世时,明帝还换了衣服,亲自临丧送葬,并将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  3、孔夫子的误会  孔子带领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在去陈国和蔡国的路上被困,一连好几天没吃上一顿饭.孔老夫子实在受不住,只好大白天躺下睡大觉,想以此来忘却饥饿.孔子的大弟子颜回见老师饿得很,心中十分忧伤,心想,老师上了年纪,怎能经得住这般折磨啊!再不想出办法,怕是要出危险了.颜回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可想,只好去向人乞讨.这一次真是天不绝人,居然碰上一个好心肠的老婆婆,给了他一些白米.颜回高高兴兴地把米拿回来,急忙把米倒在锅里,砍柴生火,不一会儿,饭就熟了.孔夫子这时刚好醒来,突然闻到一股扑鼻的饭香,好生奇怪,便起来探看.刚一跨出房门.就看见颜回正从锅里抓了一把米饭往嘴里送.孔子又高兴又生气:高兴的是有饭吃了;生气的是,颜回竟然如此无礼,老师尚且未吃,他却自己先吃了起来.过了一会儿,颜回恭恭敬敬地端来一大碗香喷喷,热腾腾的白米饭,送到孔子面前,说:&今日幸好遇到好心人赠米,现在饭做好了,先请老师进食.&不料孔子一下子站起身来,说:&刚才我在睡梦中见到去世的父亲,让我先用这碗白米饭祭奠他老人家.&颜回一把将那碗米饭夺了回去,连忙说:&不行!不行!这米饭不干净,不能用它来祭奠!&孔夫子故作不解地问道:&为何说它不干净呢 &颜回答道:&刚才我煮饭时,不小心把一块炭灰掉到上面,我感到很为难,倒掉吧,太可惜了,但又不能把弄脏的饭给老师吃呀!后来,我把上面沾有炭灰的饭抓来吃了.这掉过炭灰的米饭怎能用来祭奠呢 &孔夫子听了颜回的话,才恍然大悟,消除了对颜回的误解,深感这个弟子是个贤德之人.  4、秦始皇拜荆条  秦始皇焚书坑儒,为此而落得个骂名千古.可他尊敬老师的故事却鲜为人知.那是秦始皇统一中国6年后,即公元前215年的秋天,他第四次出巡时发生的事.当时,秦始皇在文武群臣的护卫下,乘着车辇,浩浩荡荡地从碣石向东北的仙岛前进.随着均匀的马蹄声,秦始皇不觉沉入对往事的追忆中:回想起自己幼年的老师,仿佛他就在眼前,虽说严厉,可令人钦敬难忘.我嬴政能有今日,其中也有他的一份功劳呢.那位威严的老人,第一次授课讲的就是舜爷赐给我们家的姓.他先分别讲了&亡,口,月,女,凡&,然后再合成一个&嬴&字.第二天就要背写.&老师,这字太难写了.&&什么 一个嬴字就难住了 将来秦国要*你去治理,难事多着哩,能知难而不进吗 &说着就举起了荆条棍……可惜自己已多年没见过这位老师,听说他老人家已经去世了.突然,车停了.前卫奏道:仙岛离此不远,请万岁乘马.于是,秦始皇换乘了心爱的大白马.过不多时,便到了岛上.始皇环视渤海,胸襟万里,豪气昂然,更加思绪万千.待到他低头察看眼前,却忽然下马,撩衣跪拜起来.随从的大臣们见此情景,莫名其妙,也只好跟着参拜.等皇帝站起身来,大臣李斯才问他为何参拜.秦始皇深情地说:&众位卿家,此岛所生荆条,正是朕幼年在邯郸时老师所用的荆条,朕见荆条,如见恩师,怎能不拜 &后来,人们就把这个岛称为秦皇岛.传说岛上的荆条为秦始皇敬师的精神所感动,皆垂首向下,如叩头答谢状.  5、张良拜师  张良年轻时,曾计划要刺杀暴君秦始皇,失败后,为躲避官府通缉,潜藏在下邳.有一天,张良闲游到一座桥上,遇见一位穿褐衣的老翁.那老翁见张良走近,便故意将鞋坠落桥下,让张良下桥去捡.张良很不高兴.等张良把鞋捡上来交给老翁时,老翁又让他帮着把鞋穿上.于是,张良跪着帮老翁穿上了鞋.老翁没客气,笑眯眯地离开了.临走时留下了一句话:&小子可教矣!5天后黎明时分在这里等我.&张良按老翁的指示,5天后天刚亮,他就来到桥上,不料老翁早呆在那里,见了张良便怒斥道:&跟老人约会迟到,岂有此理.过5天再早些见我.&说完就离去了.又过5天后,鸡刚打鸣,张良便匆匆地赶到了桥上,可是不知怎么的,他还是比老翁来得晚.老翁这回更不高兴了,只是重复了一遍上回说的,就拂袖而去了.这下张良可点急了,又过了5天,他索性觉也不睡了,在午夜之前便来到桥上等着.一会儿老翁来了,见着他便点头称是.井从袖中拿出一本书,很神秘地说:&你读了这本王者之书,就可以做帝王的先生了.10年之后,兵事将起.再过13年,你到济北,可以与我重逢,谷城山下的那块黄石,便是我的化身.&说完飘扬而去.天一亮,张良打开书一看,原来是太公望兵法书.张良特别高兴.后来张良认真研读黄石老翁授给的那部兵法书,真的当上了汉高祖刘邦的高级参谋.
采纳率:84%
来自团队:
  张欣妍同学是滨海实验五年级四班的一名班干部,作为班干部,她能以身作则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每周她都能认真背诵一条《小学生行为规范》,并能帮助中队长认真检查同学们背诵规范。在学习上,她苦下功夫,遇到不懂的问题就问,因此她的成绩总是非常突出。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她总是会认真帮助同学们。她待人真诚守信,全校师生都认同她这一点,说她有同情心,有爱心,更是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学生。她对工作认真负责。作为学习委员,她总是第一个到班级,站在讲台上静静地等候同学们到齐,然后组织同学们进行自修,带领同学们复习语言知识。她的英语成绩突出,对英语学习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老师也发现了她的这个闪光点,让她做英语课代表。每天,她都认真收作业、发作业。在老师不在时,组织同学上好自习课,课下还能帮助老师检查同学们默写单词、读课文,及时发现同学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老师交流,帮助同学们提高英语学习成绩。看到班级宣传部的同学在出板报,她也会留下帮忙,当同学对她说回家休息时,她说:“没关系,这也是我的工作。”朴实的话语中透露着她对工作的热诚。做为班干部,她总是能主动地投入到学校和班级的工作中来,每当佩带红袖标,她总是能认真检查学生的仪表,当发现有违规现象时,她一定会及时制止。她对同学真诚、友爱。她牢记这样一句话:对待朋友和同学,要兄弟姐妹一样热情友爱。每当身边的同学遇到困难时,她总是会及时帮助同学们。有的同学忘记带橡皮,她会主动把自己的橡皮借给同学用,如果同学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她总是不厌其烦地为同学讲解,直到他会了为止。她不仅在学校里能做到诚实守信,并且答应别人的事,一定会认真做到。因为她诚实守信,同学们都乐于和她说说心里话。在家里,她也对长辈尊敬的好孩子。每天,她都能帮助妈妈做家务,独立完成作业。她就是一个诚实守信的小使者,把诚信的种子播散在同学和身边每个人的心中,她就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让我们一起来做诚信的好朋友吧! 王云燕 程林中学七年级四班
诚信标兵事 迹 材 料:她是程林中学七年级四班的一名普通同学。她拥有一颗无比真诚的心,正是拥有了这颗诚信的心,才使她的的行为、品质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在赞扬和肯定中心灵不断得到净化、行为不断得到鞭策,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她的诚信行给为同学们的起到了率先垂范的作用。她对人十分真诚,从来不说谎,即使由于自己不小心自己做错了事,她也从来不会隐瞒自己的过时,把事情真相告诉老师、同学,并勇于承担起自己因过失应付的责任。在与同学交往过程中诚信,从来不食言,答应同学的事情一定做到。如果因为自己能力方面的原因没有做到,她会很诚恳的给同学说“对不起”,给同学讲明没有做到的原因,请求同学们原谅。在考试的时候一直是老老实实,认真答卷,从来不和同学们交头接耳,即便有的同学想问她答案,她都能够做到用“眼神”谢绝。考试完毕她会仔细的给同学讲解答题思路,并不时的进行诚信的引导和教育。自从她去年入学以来,从来没有迟到或者早退,从来没有不完成作业,更没有晚交作业的行为。在老师给的工作中,她都是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从不推诿,做到答应老师的事情一定做到。在家庭中她也是一个诚实守信的孩子 ,对父母从来不说假话,不做不诚实的事。她从来不欺骗父母,放学后每次都是准时回家;父母给钱买东西,剩余的钱每次都如数交给父母。在捡到同院住的小朋友的课本时,及时交给小朋友;她在去菜市场买东西时,买菜的老板多找给了她钱,她及时归还给人家。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考试指南:
备考真题:
教师资源:
期中试题:
期末试题:
单元测试:
小学试题:
语文试题:
语文考点:
数学试题:
数学乐园:
英语知识点:
英语试题资源:
您现在的位置: &
博学洽闻的意思解释及典故故事
来源:网络
  博学洽闻的意思解释及典故故事
  【成语】:博学洽闻
  【拼音】:b& xu& qi& w&n
  【解释】:博学:广博。学问广博,见识丰富。
  【成语故事】:
  出 处: 《晋书&荀传》:&性至孝,总角知名,博学洽闻,理思周密。&?
  示 例: 无
欢迎访问奥数网,您还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查询小学试题库、奥数题库、小升初动态、竞赛辅导、重点中学信息等,2018小升初我们一路相伴。
点击查看更多
24小时热帖每周热帖&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c2d3eb82f5e_b.jpg& data-rawwidth=&1135& data-rawheight=&4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35&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c2d3eb82f5e_r.jpg&&&/figure&&p&这里给大家认识一下认识知网vip5.1系统,说一下学术论文联合比对库内容是什么?&/p&&p&  知网TMLC2/vip5.1,是全国高校用来检测硕士、博士、MBA、同等学历等论文的检测系统,检测结果和高校一致,定稿首选!知网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5.1简称知网VIP,是大部分211高校和985高校指定研究生/博士生检测系统。&/p&&p&  知网研究生TMLC2/VIP5.1&a href=&http://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huntcopy.co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论文查重&/a&适用范围:知网TMLC2/vip5.1论文查重是硕博专用的,是全国高校普遍用来检测硕博毕业论文的检测系统。以《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为全文比对数据库,实现了对抄袭与剽窃、伪造、篡改等学术不端行为的快速检测,可供用户检测学位论文,他也就是知网最高级版本,检测精度最高,最严格。&/p&&p&  最近研究生毕业论文查重系统知网VIP5.0升级为5.1版本,新版本系统新增了一个特殊的论文比对数据库“学术论文联合比对库”,同时研究生知网TMLC2系统也同步升级和知网VIP5.1对比库完全一致。知网系统的升级进一步提升了知网数据库的范围扩大。&/p&&p&  学术论文联合比对库和知网本科查重系统pmlc中的“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主要收录本科毕业论文)非常相似。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论文查重后的论文会被知网收录,但是在一年中会隐藏在这个对比库中,就是一年后再查重这篇论文的时候重复率是非常高的,当然完全不用担心,一年后的我们都已经早毕业离校了,所有的硕士论文和本科论文都会收录的。不管你是否在校外知网查重,因为学校最终都会用知网查重的,所以提前用知网查重完全不影响学校查重结果。&/p&&p&  学术论文联合比对库中主要收录的是研究生学长毕业论文,也就是一年之前所有用过知网VIP5.1或者tmlc2系统查重过的文章都会有记录。但是在知网数据库中又搜索不到他的踪迹,请注意是一年之前的论文。所以现在使用知网VIP5.1完全不影响学校检测结果,放心查重检测。目前知网检测报告可以知网官方网站验证。2017年开始验证只能验证一次后就不能验证了,失效了。&/p&&br&&p&(整理自专注&a href=&http://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huntcopy.co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论文查重&/a&的猎袭网)&/p&
这里给大家认识一下认识知网vip5.1系统,说一下学术论文联合比对库内容是什么? 知网TMLC2/vip5.1,是全国高校用来检测硕士、博士、MBA、同等学历等论文的检测系统,检测结果和高校一致,定稿首选!知网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5.1简称知网VIP,是大部分211高校…
借个地方整理下自己的app应用历史(因为每天都要逛应用商城,限免的时候收了好多应用我会乱说?)&br&&br&iPad用来学习的话,其实并不如手机一样便携,在输入文字方面又不如笔记本/PC方便,但是也是有它的优势滴。前面高票答案说用iPad看教材,我是不太赞成的:不同的书有不同的看法儿,教材一类的书,纯文字的编排文档少,图片格式翻页出现小转轮转呀转都是比较正常的事情,几百页的文档如果是纸张的形式,我唰唰几下就翻到我要看的部分了(有时翻动的时候也会想要一个全文搜索功能),但&b&换成电子设备,总有卡的那个时候,卡那么一下,你看书走神的几率就大大增加了&/b&。&br&再者说批注的功能,用一只笔,划线,画框,批注之类的功能全部搞定,但如果是&b&用电子设备,还要去选择切换不同的批注功能&/b&,毕竟看小说什么的,你拿这些选选画画还行,看教材系统地学习干货,电子设备就不够了。&br&所以,&b&我认为,用iPad来学习,更多在于一些生产力app,以及利用碎片时间进行碎片化地学习&/b&。&b&要系统地学习干货,还是得离开让你分心的电子设备,沉下心来看纸质书,手里一支笔,旁边一沓草稿纸。&/b&哦,&b&如果是写论文的童鞋们,把文献放在iPad上看,笔记本/电脑的屏幕全屏用来写作,也是一个很好的利用途径~&/b&&br&&br&下面的回答,&br&&ol&&li&&b&先整理下我认为可以作为学习类别应用的app&/b&,分为笔记类app,便签/简单todo 清单类app,办公套件/PDF阅读类app,项目规划GTD类app,文档扫描类app,词典类app,应用商城累归为教育类app;&/li&&li&&b&然后再具体回答下楼主关于考研和英语类app的问题&/b&。&/li&&/ol&&br&&ul&&li&&b&笔记类app&/b&&/li&&/ul&这类应用我是看成知识整理的app,跟随手有个想法或者有点什么事情记下来用的轻便级便签类app是有区分的。这类型app,可以加入文字、图片、涂鸦、录音,并能够对每个note进行分类别收录。&br&著名的一些应用有:&b&印象笔记、为知笔记、微软家的Onenote、&/b&&b&Note Plus (&/b&有免费试用的&b&Inkredible)、Notability、GoodNote,&/b&此外还有也许并没有前面那些那么知名的一些app:&b&TopNotes Pro(&/b&有免费的非pro)&b&、Super Notes(&/b&有免费的非pro)&b&、NoteLedge Premium&/b&&br&印象笔记、为知笔记、OneNote作为知识整理类的app,我曾经纠结过很长一段时间(&b&有道云笔记&/b&和&b&百度云笔记&/b&其实应该也在这个类别下,可是我试装了一下就觉得很丑删掉了)&br&关于这几个笔记的争端,请参考前人们的讨论:&br&&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 class=&internal&&印象笔记、有道云笔记和为知笔记哪个好用? - 高效工作&/a&&br&&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 class=&internal&&OneNote 和 Evernote 应如何取舍? - 互联网&/a&&br&除了OneNote拥有无限层级的分类功能,其他的以上所有列举的知识整理类app,都是一本本子,然后本子里可以有多页,然后基本这些app都可以添加tag。从&b&Note Plus&/b&开始到&b&NoteLedge Premium&/b&都在涂鸦上面表现都比较出色,但是跨不了苹果之外的平台。&br&Good Note印象里比较坑,干过升级版本后重新收费的事情;Notability出来的时候限免,评论下面一片称赞,但最近几次的更新好像出现过有人笔记全部丢失的问题~&br&&br&这些app我几乎全下过玩过,但是现在一个都没留着。因为不喜欢收太多东西放着。一个账号如果下面note太多,我就删号换一个装着了。&b&跟我纸质笔记一个德行,本子只要一写满,除非写的是自己的内心感想,决计不会再看第二遍,直接扔掉&/b&。所以并不是app的问题,是个人习惯的问题。大家看着哪个界面比较喜欢,可以入一个。(想想觉得其实自己是输入的笔记扔掉,自己输出的笔记会留着的人)&br&关于别人怎么利用这些知识整理类的app,也可以参考一下:&br&&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 class=&internal&&使用印象笔记(Evernote)的人都是怎么整理笔记的? - 高效学习&/a&&br&&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 class=&internal&&如何构建自己的笔记系统? - 知识管理&/a&&br&&br&-Day One: 我现在拿来当笔记类app的那个应用叫&b&Day One&/b&,是的,这货是个日记类应用,带有tag和日历,可以根据tag来分类笔记,也能根据笔记置入的时间来进行筛选。iOS端的它带了很丰富的富文本编辑条,图片插入有限制,木有涂鸦功能,但是如果题主愿意花心思去看看markdown语言(&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owubuntu.com/markdown/index.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Markdown 语法说明(简体中文版)&/a&)的写作,图片插入其实并没有限制的。
可以筛选tag、时间,单篇或者多篇一起导出为PDF文档。所以Day One对我来说就够用了。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日历页面也不会显得超级多的笔记项,看了不会觉得想扔掉 ?_?&br&-Ulysses: 另外一款同样支持markdown语言,并且在文档整理上跟OneNote一样强大,可以无限多层级的写作器,叫&b&Ulysses&/b&,这货之前只有Mac客户端,后来它在Mac上更新为第III版,还换了个图标后,在iOS系统上也推出了客户端。超级喜欢 。给你们看看前辈们对这款应用的测评:&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sspai.com/2733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Markdown 编辑器佼佼者:Ulysses III 上手初体验&/a&&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d0a741fb0f0ec2624debf74dd281a7ae_b.jpg& data-rawwidth=&2140& data-rawheight=&13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1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d0a741fb0f0ec2624debf74dd281a7ae_r.jpg&&&/figure&&br&&br&另外也有纯文本格式收录知识的,用tag作为笔记的类别分类,也有一款 &b&simple note&/b&,多平台同步,大厂出品。&ul&&li&&b&便签类,简单的todo清单类app&/b&&/li&&/ul&这类型的app主要就是用来随手记下来个想法什么的,app内不能看着一大串便签,否则一个都懒得处理了:简洁大方,易用为最佳。&b&Evermemo&/b&就受了极高的赞誉,界面美观而且笔记可以同步到Evernote,不过这货没有继续更新了。此外,能跟Evernote同步的还有&b&SnapWriter&/b&等(还有其它的实在找不到了,因为我不用Evernote,所以下了玩玩就删掉了)。&br&还有个叫&b&My Notes (私密笔记)&/b&的,这个比较好玩,打开是一个只能记一条记事的app,但是如果输入你设置好的文字/数字/文字数字混杂的东西,会进入另外一个简单的界面,这里可以放多条记事(这&b&可以记录一些密码什么的&/b&,没有跨平台同步功能)。&br&iOS不像安卓可以在桌面放小部件,不过iOS8开放了today状态栏的小部件,&b&很多便签类app可以把记事直接挂在状态栏那里&/b&,也是蛮方便的:&b&QuickNote, Noti:Do, Eureka(快速备忘)。&/b&&br&此外,还有在app里写好,可以分享到微博的一些简单便签类app,比如&b&锤子便签,纹章笔记(&/b&可插图片,多个),&b&Zine笔记&/b&(这个能生成分享链接了都,排版范例很漂亮,但是感觉不算很好用)&br&简单的清单app,&b&Clear,便签记录,MemoZy,彩条待办:Suru,&/b&都是界面好看还易用的&br&&br&因为是iPad,&b&其实这类型app的应用之处并不甚大,感觉放在手机上才能好好发光发热&/b&。但是,我的pad里依然还是存在这类型的app,比以上提及的几款app功能稍多一些:&br&-&b&Pendo:&/b&时光轴记事,界面很好看。&br&来看测评:&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jingyan.baidu.com/article/4b52d70289e1ccfc5d774b7b.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baidu.com 的页面&/a&&br&-&b&Space:(&/b&&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appsto.re/gb/x1Ow0.i&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ce - A canvas for ideas and notes on the App Store on iTunes&/a&)&br&&b&几乎可以当思维导图用,免费软件,你们一定要点开链接感受一下。&/b&&br&这个app真的好小众,我都不记得我怎么收来的。&br&特色就是:整个app界面就是一片白色,右上角一个切换场景的字样,标题栏上显示你设置的场景名称。底下一根灰色的线。在白色的界面内任何一个位置轻触,出现一个小圆圈,然后小圆圈扩张成一个输入文字的文字框。退出输入后,缩回一个小圆圈,在小圆圈下方显示你方才输入的内容的前面几个字。要删掉这个note,就简单地将这个小圆圈拖动甩到那根灰色的线下方去。两指在灰线处上推,显示所有这个场景内被删掉的note。&br&&br&&ul&&li&&b&办公套件,PDF阅读器类app&/b&&/li&&/ul&-&b&MS Office工作套件&/b&:微软出品,没什么好多说明的。可以免费使用和免费编辑(免费编辑功能受限,但是真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免费功能已经够用了)。老师发的课件什么的,再也不用担心如果放在pad上看会乱码惹。&br&&b&-iWork工作套件&/b&:其实我觉得在pad上新建一个文档远不如在电脑上方便,现在iWork对于MS文档的兼容支持做得还能忍——如果只是看大学老师的ppt的话,大多数人都够了,除非你有强迫症。&br&-像&b&GoodReader(&/b&收费&b&), Document(&/b&免费&b&)&/b&这类型的,可以查看office文档,能解压缩文件包,可以查看PDF的文档管理器。GoodReader有批注功能,Document还能用来播放音乐,但PDF文件的批注功能需要另外付费——所以用免费的话,只要装一个限免(真的有好多限免机会)时收下的PDF批注器了。&br&-&b&Epub阅读器&/b&:其实&b&多看&/b&挺不错的,苹果自带的&b&iBooks&/b&也很好用。&br&-PDF就很多了,上面提到的多款知识管理app都可以打开PDF,并且对PDF文档进行编辑。&br&此外,推荐&b&TinyPdf和PerfectReade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eac52f4ffc01a9c698c10e23a51d1cc6_b.jp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5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eac52f4ffc01a9c698c10e23a51d1cc6_r.jpg&&&/figure&&/b&&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18feb6079cf4b5ef2b95_b.jp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5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18feb6079cf4b5ef2b95_r.jpg&&&/figure&下面这两个截图是GoodReader的:可以把PDF转为文字(得本身不是扫描版PDF)&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fcfeef6b6ad9_b.jp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5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fcfeef6b6ad9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3fed37fe4d_b.jp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5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3fed37fe4d_r.jpg&&&/figure&&br&&ul&&li&&b&项目规划GTD类app&/b&&/li&&/ul&这类app适合在学校弄个需要团队协作的童鞋,像&b&Omnifocus&/b&这类型的GTD软件,其实还是有一定的学习成本的,平时的一些东西,简单todo清单app已经可以搞定了。&br&著名软件:&b&Omnifocus, Doit, Trello, Wunderlist&/b&&br&&ul&&li&&b&文档扫描类app&/b&&/li&&/ul&&b&Scannable, &/b&etc.&br&&b&Print Pro, &/b&这个是第三方打印管理&br&&ul&&li&&b&词典类app&/b&&/li&&/ul&这个类别,别的都不甚推荐,有&b&Mdict, 欧路词典,EBpocket&/b&这样的神器,用别的简直奇怪。&br&这几个我在安卓手机上用得飞起,iPad上也有。&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eb9cb2714_b.jpg&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19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eb9cb2714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a6b61bb577a5a923a0f48f3d7747051a_b.jpg&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19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a6b61bb577a5a923a0f48f3d7747051a_r.jpg&&&/figure&&br&&ul&&li&&b&完全是归为教育类app&/b&&/li&&/ul&-&b&社区形式的语言学习类&/b&:&b&Duolingo&/b&(这个很老牌了,后来又看到两个新出的同类别app,忘了叫什么了)&br&-&b&公开课类&/b&:&b&iTunes, Coursera, Udemy Online Courses, Khan Academy, 网易公开课,&/b&etc. (真的有很多)然后还有&b&TED&/b&演讲。苹果自己的&b&Podcast&/b&也想归在这里。&br&podcast订阅建议(安利下自己别的回答):&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group_id=548544#comment-& class=&internal&&englishpod和ESLpod的区别是什么? - 狗小白的回答&/a&&br&-&b&锻炼大脑逻辑性和反应的app&/b&:&b&Elevate, Fit Brains Trainer, Memorado&/b&, etc.&br&Memorado和Elevate我玩过,免费部分的玩完了就被窝删掉惹,感觉还是蛮好的。&br&-&b&卡片学习社区&/b&:&b&Quiz&/b&&br&里面已经有很多别人弄好了的学习卡片。&br&-其它:还有很多教材/学习资料,教育机构或者个人花费很多时间去做的,跟书店里面卖的学习资料已经是纸质和电子版的区别而已了,这种需要你根据自己的需求去搜索。一般都是需要购买的。&br&&br&&br&&br&题主问主要是考研和英语,&br&&ul&&li&考研。这个是跟你自己专业相关的东西,我也没什么好建议的。参考上文最后一个类别里的细分类-其它&br&&/li&&li&英语。&br&&/li&&/ul&语言学习有很多app,多到简直让人流泪。我2013年年底曾将“英语”,“English”作为搜索关键词,所有显示出来的app全部看了一遍,看介绍+评论,觉得不错的就装,觉得确实不错就留下来。在Google Play我也干过同样的事情(想当年play还能用,想想都是泪)&br&结果就是,作为免费的应用来说(收费的我也没法都收得起啊),苹果的英语学习app并没有安卓的多,而且如果都收费,苹果收得更贵。但是,看着我的眼睛,我想告诉大家,免费的app里一大堆优秀的学习资料。下好了应用,你能坚持完成其中一小部分,你的智能机器就没浪费。&br&&br&安利以前写的答案:&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group_id=427456& class=&internal&&目前最好的用来学习外语的安卓应用是什么? - 狗小白的回答&/a&&br&之前的这个回答里,绝大部分里面提到的应用,在苹果上也有
借个地方整理下自己的app应用历史(因为每天都要逛应用商城,限免的时候收了好多应用我会乱说?) iPad用来学习的话,其实并不如手机一样便携,在输入文字方面又不如笔记本/PC方便,但是也是有它的优势滴。前面高票答案说用iPad看教材,我是不太赞成的:不…
&p&Simulink是电力电子应用最广的软件,很适合用于验证控制算法。现在市面上有各种各样的电路仿真软件,比如Saber,PLECS,PSpice,LTSpice,PSIM,PSCAD等等。然而,最好用的,还是Simulink,因为里面的模块较多,能够省很多力去搭建基础模块,例如PWM generator、各种变换、各种比较模块。&/p&&p&&br&&/p&&p&然而,对比起PSpice,Simulink的弱点在于,他的power stage模块不是很接近实际系统,都是一些理想的开关器件,新出的electroinics工具包相对更接近实际模型,但是仍然不够。毕竟Simulink这个软件大部分工科专业都会用。如果想要验证一些难以解释的现象,例如试验中出现的overshoot,spikes,谐波等现象,还是需要用到SPICE模型,因此,这里做个笔记,如何让仿真更接近实际系统,这是我看一些高级玩家的心得。如果有错误或者缺漏,希望大家提供一些指正,多交流交流技术,有些方法我都没试过。&br&&br&首先,一个完整的项目步骤,应该是明确问题、文献调研、提出方案,理论建模、设计参数,仿真验证,设计硬件,实验验证几步。好的仿真模型,可以给实验提供参考,例如控制参数、代码bug等等。如果你的仿真模型和硬件十分接近,可能你设计的控制参数就能直接套用,而不需要花很多时间试凑参数。&/p&&p&1. 入门步骤:离散化。这个是最基本的。现在的控制大多是数字控制,模拟控制多数应用在较简单,或者对速度要求较高的系统中。数字控制一般都用的是DSP或者FPGA实现,DSP的控制过程是这样的:我们一般把控制写到EPWM中断中,每一个开关周期执行一次中断。同时,采样也是写在PWM中断里面了,每次中断,读一次ADC。因此,你的仿真也需要这样做。简单的做法是,用Z变换把所有关于控制的模块离散化。但是power stage的所有模块,模拟的是实际的物理模型,因此,power stage的模块需要和你的仿真步长一致,越小越好。当然,步长小仿真就慢,还是要看你的电脑性能了。Geek做法就是用S-function写,以前我们实验室的德国PhD就是这么干的,需要你对硬件和编程的理解比较高,而且工作量大。S-function可以做到和DSP程序接近,你需要把你的算法全部写成编程语言,简单的可以写成C,更牛的直接用MEX。S-function和硬件一样的运行原理,都是初始化过后,就进入死循环,然后不停地更新变量、输出循环,还可以自定义离散变量或者连续变量。另外,MEX格式的S-function不需要电脑再编译一次,因此,相对较快。用代码写控制算法的好处是:可以直接把你的DSP代码放进去,这样容易发现程序中的Bug,另外,换个人多半看不懂你的代码,易于保密。但是坏处就是不好调,编程语言肯定不像控制模块那么易懂。&/p&&p&&br&&/p&&p&2. 中级步骤:PLECS和PSIM。PLECS相比于Simulink,对于电力电子更专业,PLECS专门针对电力电子变流器做了算法上的优化,可以让仿真更快一点,另外,PLECS可以让你选择开关的一些寄生参数。最最重要的是,PLECS提供热仿真,你可以看到开关管的温度,同时可以看到开关管的参数随着温度变化的过程。当然,需要模拟更精确,例如考虑冷却,ANSYS应该更好,但是ANSYS不能做电路仿真。PLECS提供blockset和stand-alone版本,blockset直接集成到simulink里面,stand-alone是单独的,比blockset更快,但是需要你自己搭建一些基础模块,毕竟PLECS的toolbox不如Simulink那么多,但是也足够用了。&/p&&p&但是,对于开关管本身的参数,最好的软件还是Saber和PSpice,这两个软件可以直接对半导体进行物理建模,而且你可以自己按照测试结果修改模型。Saber可以和Simulink对接,控制做到Simulink里面,power stage放到Saber里面,这样就非常精确了。Saber的问题在于跑得慢,而且Saber算法不容易收敛,不适合MMC,微网这种复杂系统。PSIM也可以,PSIM自带的开关模型不是特别好,但是PSIM可以添加SPICE模型进去,所以,你可以模拟Cgd,Cgs,Rrrs等开关寄生参数,这个对于你发现问题是有好处的。PSIM还有一个比较强大的功能是,可以直接编译成DSP代码,目前提供四个DSP型号,TI的28335在里面。MATLAB也有这个功能,但是不是专门针对于DSP。PSpice也是支持Simulink的,把PSpice模型放到Simulink,可以让两者一起跑,用法和Saber一样。&/p&&p&&br&&/p&&p&3.土豪方案:硬件在环HIL。需要硬件支撑的。电脑做仿真,基本都是离线的仿真,一般来说,如果是开关频率级别的仿真,用电脑跑,一秒可能都需要三四分钟,甚至几个小时。对于有些情况,我们需要实时仿真,例如,有些发散是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看到,你别想指望用Simulink跑10分钟,你的电脑内存撑不住,实时仿真可以。HIL便宜的可以用Typhoon,贵的可以上RTDS或者OPAL-RT。后两者确实很贵,随便一台就好几万美元了,而且,OPAL-RT主要用于系统层级的仿真,想要到开关频率级别,例如20kHz,那就要上他们的顶级装备,确实一般买不起。Typhoon对于一些简单一点的系统,还是能够仿得不错的,HIL603的步长最小到0.5微秒。 另外,typhoon提供DSP拓展卡,直接可以把你的DSP control card放到typhoon上面跑,可以大大提高仿真精度。现在有不少文章都是这么干得,弄一个算法,一个HIL+Dspace验证一下,就能弄一篇Trans,这个算是文章神器吧。我用过Typhoon做仿真,不得不说,这个东西还不够成熟,很多时候很简单的一个电路,跑出来的结果有时候和Simulink完全不同,到现在也没弄懂是为什么,所以,上这个步骤的还是需要慎重。&/p&
Simulink是电力电子应用最广的软件,很适合用于验证控制算法。现在市面上有各种各样的电路仿真软件,比如Saber,PLECS,PSpice,LTSpice,PSIM,PSCAD等等。然而,最好用的,还是Simulink,因为里面的模块较多,能够省很多力去搭建基础模块,例如PWM genera…
&p&&b&感谢邀请,这么久不写知乎了还有人邀请我,很感激~&/b&&/p&&p&&b&这个问题,如果直接给您答案,怕是很多人都无法理解这个答案,鉴于现在很多人的理解力堪忧,评论区怕是又要炸。&/b&&/p&&p&所以我们来花20分钟上一堂很简单的小课。把这堂课听明白了,各位可以自己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正好也能净化一下评论区。&/p&&p&这堂课,我们就叫&b&「金融入门」。20分钟看完。&/b&&/p&&p&&b&一,什么叫「金融」&/b&&/p&&p&别去看什么高大上的百科解释,什么专业名词,都是扯淡,就记住一句话&b&——&/b&&/p&&p&&b&「金融,是由社会中的资金过剩者向资金不足者提供金钱的经济活动」&/b&&/p&&p&如果考题是:什么是金融?这句话就是标准答案。&/p&&p&&br&&/p&&p&我们把这句话拆开,分成三个核心词——&b&「资金过剩者」、「资金不足者」、「提供金钱」。&/b&&/p&&p&这三个词就是&b&金融的核心。&/b&&/p&&p&&br&&/p&&p&我们举三个例子:&/p&&p&&br&&/p&&p&1,你有1000块存款,没处使。你朋友小李在赌钱,没赌资。你把这1000块借给小李,他赌钱赢了10000,然后还给你2000。&/p&&p&2,现在很流行VC风投,很多有钱人有很多钱没处用,就拿去成立一个PE。正好我有一个idea叫做「滴滴打人」,预计会很成功,但是办事要钱,一家机构给了我100万,约好五五分账。我用这100万做了个手机APP 滴滴打人,一年时间赚了400万,我拿200万,PE拿200万。&/p&&p&3,江南皮革厂黄鹤老板带着小姨子回来了,生意越做越好,一年生产二十万只包,还是供不应求,原价20块的包包!通通都要二三百!二三百!于是计划再招300名工人,并且买更多的皮料回来生产包。正好王思聪校长完成了5个小目标,在银行里存了5亿。银行把这5亿借给了黄鹤老板,先把吃喝嫖赌欠下的3.5个亿还了。然后剩下的钱买设备,招工人,买原材料,做流水。一年之后,生意大好。就把这5个亿带利息还给银行了。从此江南皮革厂生意越做越大,黄鹤和小姨子也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p&&p&4,现在大家买房那么厉害,房地产发展也很好。政府发现大家比较缺钱买房,于是让央行印了几万亿,存在各家银行,然后各家银行再借给购房者。购房者有钱了,疯狂买房,房地产业供不应求,纷纷造房。通过「造房」这一生产活动,产生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价值“有形商品——住宅”,也解决了很多工人的就业问题,同时也带动了装潢,水泥,钢铁,家具行业的发展,经济的得到了发展。(但是现在这个发展的有点过了……成了一个社会大问题)&/p&&p&&br&&/p&&p&这四个例子就是典型的「金融活动」。其中第一例叫做「直接金融」,后三例叫做「间接金融」&/p&&p&&b&那么思考题:请指出例1中「资金不足者」「资金过剩者」是谁。请指出例2,3,4中「资金不足者」「资金过剩者」是谁,并指出「提供金钱」的方式是什么?&/b&&/p&&p&&br&&/p&&p&&b&二,金融的作用。&/b&&/p&&p&我们知道,人类是从农业社会发展而来。在传统自然经济农业社会,最重要的资源是&b&「土地」&/b&和&b&「劳动力」&/b&。因为一个人的劳动能力是有限的,所以为了开垦更多的土地,就需要更多的&b&「人」&/b&,具体来说是&b&「青壮年男子」,&/b&所以世界第一传统农业国——中国的人民就有「重男轻女」和「热衷于投资不动产」的两个习惯……&/p&&p&随着工业文明的到来,人类发现,机器可比牛好用多了,以前一个人只能耕种10亩地,所以耕种1000亩地需要100个人。而有了机器,耕种1000亩地只需要一个人……&/p&&p&而且随着化学工业和生物研究的发展,人类对于病虫害,养分的控制,滴灌技术,蓄水技术的出现,都更科学,种粮食再也不用纯靠天收了。因此一个人种1000亩地收获的粮食比100个人种反而更多。&/p&&p&并且工业不光能让人吃饱,还能造出很多方便人类生活,提高人类精神文化素养的东西……比如汽车,电视机,电脑,核弹等。&b&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b&&/p&&p&这个故事告诉我们,&b&「随着工业和科技的发展,对农业非但没有抑制作用,反而有促进作用」&/b&&/p&&p&&b&也就是说人类跟随者工业文明发展了,有了更先进的科技,更牛逼的武器,能生产出很多实实在在的之前没有的东西。&/b&&/p&&p&&b&所以题目描述里「&/b&未来冶金、化工、机械制造这样的第二产业会变成和农业一样对国家发展无足轻重的行业吗&b&」这句话是错误的。农业乃国本,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不重视农业。能产生多少GDP,和重要不重要没有任何关系。&/b&(俄罗斯和墨西哥GDP大致相抵,但俄罗斯有完备的工农业体系,大家都说俄罗斯是个强国。有人说过墨西哥强嘛?)&/p&&p&&b&举个例子,能够创造大量GDP和社会财富的餐饮业、食品零售业(第三产业)和食品加工业(第二产业),如果离开“低端的”农业和牧业(第一产业),是无法存活的。所以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紧密联系的。&/b&&/p&&p&&b&第一第二产业并非不重要,从业人数少不代表不重要。而是随着科技技术的进步,生产效率的提高,先进设备的出现,只需要很少的人从事一二产业,就能创造比之前更多的价值。&/b&&/p&&p&&br&&/p&&p&人类仍然在发展,随着工业的发展,和雇佣制生产关系的出现,对于工业最重要的资源是&b&「雇员和设备」,「原材料」,「市场」&/b&。这三样都离不开一个字&b&「钱」&/b&,用文雅一点的词叫做&b&「资金」,&/b&雇人要给人发工资把?买设备要钱吧?买原材料要钱吧?开发市场要钱吧?买进造出来卖出这个时间差需要周转资金吧?&/p&&p&是的,随着现代雇佣制度的出现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钱」成了经济活动的中心。&/p&&p&&br&&/p&&p&二狗子在自己家地下发现了金矿,自己承包了这块金矿。但是开采这片金矿需要雇人,买设备,提炼,销售。都需要钱。二狗子又没有钱,于是银行借给他1000万,二狗子雇了50个人,把金子挖出来以后卖掉赚了2000万,还给银行一千万,自己赚了一千万。&/p&&p&挖金子是肯定赚钱的活,如果银行不借给二狗子一千万,那么二狗子就赚不到这两千万,金子永远埋在地下。银行这一千万永远烂在手上用不掉。&/p&&p&「银行借给二狗子1000万」这一金融活动给社会创造了2000万的财富,也促进了一家金矿开采和冶金企业的出现,二狗子还雇了50个人给他们发工资,并且解决了50个人的就业问题。&/p&&p&&br&&/p&&p&这就是金融的作用&b&「提高社会资金利用效率,促进金钱流通,提高工农业生产的效率」&/b&&/p&&p&&br&&/p&&p&人类仍然在发展,人类不再满足于单纯地物质需求,开始追求精神需求,他们要看电影,要看书,要看新闻,要社交,要约炮,要追星。于是人类进入了信息社会,有了互联网。&/p&&p&这个时候,冯小刚导演想要拍一部网络电影,但是没有钱请演员,买拍摄设备,租场地,做后期,请乐师。于是找到投资人,投资人给了冯小刚导演10亿,冯小刚导演拍了一部卖座的电影,赚了50亿,自己留10亿,还给投资人40亿。&/p&&p&如果投资人不给冯小刚导演这10亿,请问能赚到这50亿吗?&/p&&p&&b&思考题:金融对于互联网产业发展的作用是什么?&/b&&/p&&p&&br&&/p&&p&&b&三,第二产业「工业」和互联网业和金融三者的联系。&/b&&/p&&p&读到这里,我们知道,人类发展到现在。对于物质的需求和精神的需求同样重要。而市场经济下,「金融机构」作为一个「资金媒介」,提供者中介的作用。所谓「资金过剩者」,指手上有极多并未充分利用的钱的经济主体,他们通过「金融机构」将金钱输送给「资金不足者」。&/p&&p&在现代社会里有四大金融机构——&/p&&p&1,银行——吸来很多存款,在手里,没处用。&/p&&p&2,保险公司——收来很多保费,在手里,没处用。&/p&&p&3,证券公司——拿到很多投资款,在手里,没处用。&/p&&p&4,信托——接到很多托管的资金,在手里,没处用。&/p&&p&在现代社会里,这四家公司,由于手上有巨多的可支配金钱,所以并称&b&「现代金融业四大支柱」,&/b&除此之外,一些专业的投资机构,借贷机构,也有同样的作用。&b&「金融机构」&/b&也就是一开始说的&b&「提供金钱」&/b&在现代社会里的&b&方式&/b&(当然,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这个“过剩者”很多情况下是政府,即中央银行)&b&。&/b&&/p&&p&前两章看完,我们知道,「&b&金融本身不「直接」(这个词很重要)产生任何价值和财富,其所有价值的创造来自于“资金不足者”&/b&」&/p&&p&如果这些钱最终没有流入&b&「资金不足者」&/b&手中,而是在不停地转来转去,账面上很好看,但实际上一直没有真正用到这笔钱投入生产,也就是我们现在很火的一个词&b&「资金空转」&/b&,也就是&b&「金融泡沫」&/b&。&/p&&p&&b&比如A向B融资,但A拿这笔钱去放贷。C找A借了这笔钱去赌钱,输给了D,D又拿这笔钱去投资给B。资金确实在不停的转,但实际上没有产生任何价值。&/b&&/p&&p&&br&&/p&&p&&b&思考题:一个国家只靠金融可以吗?&/b&&/p&&p&你说没关系,我们有互联网,我们不光靠金融立国,还有互联网啊!互联网不是和正经的产业嘛?&/p&&p&首先,1,互联网提供的是文化需求,而人类的根本需求是物质需求。&/p&&p&2,文化需求是以物质需求为载体的。没纸你哪来的书?没电脑手机你上个屁网?&/p&&p&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是相辅相成的,只有物质没有精神,是肯定不行的……人又不是畜生。只有精神没有物质也是不行的,三天不吃饭你试试?出门靠走你试试?&/p&&p&(注:其实互联网跟金融本质是一样的,金融是金钱媒介,而互联网是信息媒介,互联网作为无形产品或者信息的媒介,本身也不产生任何价值,而是能促进其他行业更好更效率的产生价值。单靠互联网跟单靠金融是一个性质)&/p&&p&&br&&/p&&p&&br&&/p&&p&&b&四,以金融业立国的国家。&/b&&/p&&p&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经济体是以金融业立国的,比如冰岛,爱尔兰,中国香港地区,英国百慕大开曼等。&/p&&p&(同理,类似「金融」作为金钱媒介。同时也有很多作为「实物媒介」,实行以「贸易港」为经济支柱的地方,比如新加坡和伊斯坦布尔)&/p&&p&我们通过前面也知道,金融其实是个中介作用,吸收多余的钱去给需要钱的人或者机构。&/p&&p&而能够专心当「中介」的国家,其实是依托其他国家的「资金不足者」和「资金过剩者」。如果其他国家有个风吹草动,那么这家中介也就嗝屁了……(冰岛:你说啥?)&/p&&p&一个占全球五分之一人口的国家,以中介行业为支柱产业。请问有那么多钱和需要钱的机构让你中介?&/p&&p&&br&&/p&&p&&br&&/p&&p&&b&问:中国可以通过不发展制造业,只靠互联网和金融立国吗?&/b&&/p&
感谢邀请,这么久不写知乎了还有人邀请我,很感激~这个问题,如果直接给您答案,怕是很多人都无法理解这个答案,鉴于现在很多人的理解力堪忧,评论区怕是又要炸。所以我们来花20分钟上一堂很简单的小课。把这堂课听明白了,各位可以自己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
&p&谢邀,由于马上就要体验一年300天出差在外的酸爽生活,这可能是我近期最后一篇技术回答。&/p&&p&由于以前在知乎上相关的回答被各种转载并且不注明出处,弄得我很火大,所以相关申明放在前面:&/p&&p&&b&个人可以随意转载,但应通知我并注明出处。&/b&&/p&&p&&b&出于商业目的的转载(如微信公众号等),除了注明出处外,请支付500/千字的稿酬,否则将追究相关责任。&/b&&/p&&br&&p&好了,回到问题本身,读研究生的时候项目做完后有段时间闲的蛋疼,对驱动相关内容作了一个总结,正好和这个问题挺对应的,直接复制粘贴上来~&/p&&p&0、引言&/p&&p&对于开关电源来说,驱动电路作为控制电路和功率电路的接口,其作用至关重要,本文就将详细探讨开关电源的驱动电路的参数设计以及驱动芯片的选型。&/p&&p&常用的mos管驱动电路结构如图1所示,驱动信号经过图腾柱放大后,经过一个驱动电阻&i&Rg&/i&给mos管驱动。其中&i&Lk&/i&是驱动回路的感抗,一般包含mos管引脚的感抗,PCB走线的感抗等。在现在很多的应用中,用于放大驱动信号的图腾柱本身也是封装在专门的驱动芯片中。本文要回答的问题就是对于一个确定的功率管,如何合理地设计其对应的驱动电路(如驱动电阻阻值的计算,驱动芯片的选型等等)。&/p&&p&注1:图中的&i&Rpd&/i&为mos管栅源极的下拉电阻,其作用是为了给mos管栅极积累的电荷提供泄放回路,一般取值在10k~几十k这一数量级。由于该电阻阻值较大,对于mos管的开关瞬态工作情况基本没有影响,因此在后文分析mos的开关瞬态时,均忽略&i&Rpd&/i&的影响。&/p&&p&注2:&i&Cgd&/i&,&i&Cgs&/i&,&i&Cds&/i&为mos管的三个寄生电容,在考虑mos管开关瞬态时,这三个电容的影响至关重要。&/p&&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1e54a12eda9d987e6d561a10e480de70_b.png& data-rawwidth=&853& data-rawheight=&3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3&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1e54a12eda9d987e6d561a10e480de70_r.png&&&/figure&图1 常用的mos管驱动电路&/p&&p&1、驱动电阻的计算&/p&&p&1.1、驱动电阻的下限值&/p&&p&驱动电阻下限值的计算原则为:&b&驱动电阻必须在驱动回路中提供足够的阻尼,来阻尼&/b&&b&mos&/b&&b&开通瞬间驱动电流的震荡。&/b&&/p&&p&当mos开通瞬间,&i&Vcc&/i&通过驱动电阻给&i&Cgs&/i&充电,如图2所示(忽略&i&Rpd&/i&的影响)。根据图2,可以写出回路在s域内对应的方程:&/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ed8aac9dccfd2a5af41524f_b.png& data-rawwidth=&915& data-rawheight=&10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15&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ed8aac9dccfd2a5af41524f_r.png&&&/figure&&br&&p&根据式(1)可以求解出&i&ig&/i&,并将其化为典型二阶系统的形式:&/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4d9e2eab44_b.png& data-rawwidth=&885& data-rawheight=&1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85&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4d9e2eab44_r.png&&&/figure&&br&&p&根据式(2),可以求解出该二阶系统的阻尼比为:&/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71cda3efbf717_b.png& data-rawwidth=&911& data-rawheight=&1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11&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71cda3efbf717_r.png&&&/figure&&p&为了保证驱动电流&i&ig&/i&不发生震荡,该系统的阻尼比必须大于1,则根据(3)可以求解得到:&/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cd9ad9daaabcbcd14d4f533c84b8a09a_b.png& data-rawwidth=&910& data-rawheight=&1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1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cd9ad9daaabcbcd14d4f533c84b8a09a_r.png&&&/figure&&p&式(4)给出了驱动电阻&i&Rg&/i&的下限值,式(4)中&i&Cgs&/i&为mos管gs的寄生电容,其值可以在mos管对应的datasheet中查到。而&i&Lk&/i&是驱动回路的感抗,一般包含mos管引脚的感抗,PCB走线的感抗,驱动芯片引脚的感抗等,其精确的数值往往难以确定,但数量级一般在几十nH左右。&b&因此在实际设计时,一般先根据式&/b&&b&(4)&/b&&b&计算出&/b&&b&&i&Rg&/i&&/b&&b&下限值的一个大概范围,然后再通过实际实验,以驱动电流不发生震荡作为临界条件,得出&/b&&b&&i&Rg&/i&&/b&&b&下限值。&/b&&/p&&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66bc97f92e8b_b.png& data-rawwidth=&874& data-rawheight=&32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7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66bc97f92e8b_r.png&&&/figure&图2
mos开通时的驱动电流&/p&&p&1.2、驱动电阻的上限值&/p&&p&驱动电阻上限值的计算原则为:&b&防止&/b&&b&mos&/b&&b&管关断时产生很大的&/b&&b&dV/dt&/b&&b&使得&/b&&b&mos&/b&&b&管再次误开通。&/b&&/p&&p&当mos管关断时,其DS之间的电压从0上升到&i&&u&V&/u&&/i&&i&ds&/i&(off),因此有很大的dV/dt,根据公式:i=CdV/dt,该dV/dt会在&i&Cgd&/i&上产生较大的电流&i&igd&/i&,如图3所示。&/p&&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c7d559ea40acb44e7c706f7d67f0eb25_b.png& data-rawwidth=&828& data-rawheight=&3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2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c7d559ea40acb44e7c706f7d67f0eb25_r.png&&&/figure&图3
mos关断时的对应电流&/p&&p&该电流&i&igd&/i&会流过驱动电阻&i&Rg&/i&,在mos管GS之间又引入一个电压,当该电压高于mos管的门槛电压&i&Vth&/i&时,mos管会误开通,为了防止mos管误开通,应当满足:&/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d9f86c1fef79ee958dbffd_b.png& data-rawwidth=&914& data-rawheight=&8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1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d9f86c1fef79ee958dbffd_r.png&&&/figure&&br&&p&由上式解得:&/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aebf0cbe19cc5e4de50aae3829bec478_b.png& data-rawwidth=&880& data-rawheight=&9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aebf0cbe19cc5e4de50aae3829bec478_r.png&&&/figure&&br&&p&式(6)给出了驱动电阻&i&Rg&/i&的上限值,式(6)中&i&Cgd&/i&为mos管gd的寄生电容,&i&Vth&/i&为mos管的门槛电压,均可以在对应的datasheet中查到,dV/dt则可以根据电路实际工作时mos的DS电压和mos管关断时DS电压上升时间(该时间一般在datasheet中也能查到)求得。&/p&&p&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在mos管关断时,为了防止误开通,应当尽量减小关断时驱动回路的阻抗。基于这一思想,下面再给出两种很常用的改进型电路,可以有效地避免关断时mos的误开通问题。&/p&&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687dddcd6e7_b.png& data-rawwidth=&590& data-rawheight=&39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687dddcd6e7_r.png&&&/figure&图4
改进电路1&/p&&p&图4给出的改进电路1是在驱动电阻上反并联了一个二极管,当mos关断时,关断电流就会流经二极管Doff,这样mos管gs的电压就为二极管的导通压降,一般为0.7V,远小于mos的门槛电压(一般为2.5V以上),有效地避免了mos的误开通。&/p&&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eb63deeba17ae3b13ea7_b.png& data-rawwidth=&639& data-rawheight=&3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9&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eb63deeba17ae3b13ea7_r.png&&&/figure&图5
改进电路2&/p&&p&图5给出的改进电路2是在驱动电路上加入了一个开通二极管Don和关断三级管Qoff。当mos关断时,Qoff打开,关断电流就会流经该三极管Qoff,这样mos管gs的电压就被钳位至地电平附近,从而有效地避免了mos的误开通。&/p&&p&1.3、驱动电阻阻值的选择&/p&&p&根据1.1节和1.2节的分析,就可以求得mos管驱动电阻的上限值和下限值,一般来说,mos管驱动电阻的取值范围在5~100欧姆之间,那么在这个范围内如何进一步优化阻值的选取呢?&b&这就要从损耗方面来考虑,当驱动电阻阻值越大时,&/b&&b&mos&/b&&b&管开通关断时间越长(&/b&&b&如图6&/b&&b&所示)&/b&&b&,在开关时刻电压电流交叠时间久越大,造成的开关损耗就越大(&/b&&b&如图7&/b&&b&所示)&/b&&b&。所以在保证驱动电阻能提供足够的阻尼,防止驱动电流震荡的前提下,驱动电阻应该越小越好。&/b&&/p&&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7cb5fc199_b.png& data-rawwidth=&571& data-rawheight=&4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1&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7cb5fc199_r.png&&&/figure&图6 mos开关时间随驱动电阻的变化&/p&&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fb6e36a8d1c61c79b423f117a24bdd8f_b.png& data-rawwidth=&559& data-rawheight=&45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9&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fb6e36a8d1c61c79b423f117a24bdd8f_r.png&&&/figure&图7
mos开关损耗随驱动电阻的变化&/p&&p&比如通过式(4)和式(6)的计算得到驱动电阻的下限为5欧姆,上限为100欧姆。那么考虑一定的裕量,取驱动电阻为10欧姆时合适的,而将驱动电阻取得太大(比如50欧姆以上),从损耗的角度来讲,肯定是不合适的。&/p&&p&2、驱动芯片的选型&/p&&p&对于驱动芯片来说,选型主要考虑如下技术参数:驱动电流,功耗,传输延迟时间等,对隔离型驱动还要考虑原副边隔离电压,瞬态共模抑制等等(common mode transient immunity),下面就分别加以介绍。&/p&&p&2.1 最大电流&/p&&p&在mos管开通的时候,根据图2,可以得到mos开通瞬间的驱动电流&i&ig&/i&为(忽略&i&Lk&/i&的影响)&/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bda6b7dc1b3f041f54bf5f_b.png& data-rawwidth=&907& data-rawheight=&10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7&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bda6b7dc1b3f041f54bf5f_r.png&&&/figure&&br&&p&其中Δ&i&Vgs&/i&为驱动电压的摆幅,&b&那么在选择驱动芯片的时候,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驱动芯片能提供的最大电流要超过式&/b&&b&(7)&/b&&b&所得出的电流,即驱动芯片要有足够的“驱动能力”。&/b&&/p&&p&2.2 功耗&/p&&p&驱动功率计算表达式如下:&/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94d298f574d0ddab8be8821_b.png& data-rawwidth=&895& data-rawheight=&7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95&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94d298f574d0ddab8be8821_r.png&&&/figure&&p&其中&i&Qg&/i&为栅极充电电荷,可以在datasheet中查到,Δ&i&Vgs&/i&为驱动电压的摆幅,&i&fs&/i&为mos的开关频率,&b&在实际选择驱动芯片时,应选择驱动芯片所能提供的功率大于式&/b&&b&(8)&/b&&b&所计算出来的功率。同时还要考虑环境温度的影响,因为大多数驱动芯片所能提供的功率都是随着环温的升高而降额的,如图&/b&&b&8&/b&&b&所示。&/b&&/p&&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fcabd6842871_b.png& data-rawwidth=&634& data-rawheight=&5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fcabd6842871_r.png&&&/figure&图8
驱动允许的损耗功率随着环温升高而降额&/p&&p&2.3 传输延迟(Propagation Delay)&/p&&p&所谓传输延迟,即驱动芯片的输出上升沿和下降沿都要比起输入信号延迟一段时间,其对应的波形如图9所示。对于传输延迟来说,我们一般希望有两点:1)传输延时的实际要尽量短。2)“开通”传输延时和“关断”传输延时的一致性要尽量好。&/p&&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7efa66ac51878fdefe04161bbb123af3_b.png& data-rawwidth=&755& data-rawheight=&4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5&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7efa66ac51878fdefe04161bbb123af3_r.png&&&/figure&图9
驱动芯片输入输出传输延时&/p&&p&下面就针对第二点来说一说,如果开通和关断传输延时不一致会有什么影响呢?我们以常用的IGBT驱动,光耦M57962为例,给出其传输延时的数据,如图10所示。&/p&&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b4ac40f78fc7b2fc2f46db_b.png& data-rawwidth=&943& data-rawheight=&11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43&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b4ac40f78fc7b2fc2f46db_r.png&&&/figure&图10
M57962的传输延时数据&/p&&p&从图10可以看到,M57962的的开通传输延时一般为1us,最大为1.5us;关断传输延时一般为1us,最大为1.5us。其开通关断延时的一致性很差,这样就会对死区时间造成很大的影响。假设输入M57962的驱动死区设置为1.5us。那么实际到IGBT的GE级的驱动死区时间最大为2us(下管开通延时1.5us, 上管关断延时1us),最小仅为1us(下管开通延时1us, 上管关断延时1.5us)。造成实际到达IGBT的GE级的死区时间的不一致。&b&因此在设计死区时间时,应当充分考虑到驱动芯片本身的传输延时的不一致性,避免因此造成的死区时间过小而导致的桥臂直通。&/b&&/p&&p&2.4 原副边绝缘电压&/p&&p&对于隔离型驱动来说(光耦隔离,磁耦隔离)。需要考虑原副边的绝缘电压,一般项目中都会给出绝缘电压的相关要求。若没有相关要求,一般可取绝缘电压为mos电压定额的两倍以上。&/p&&p&2.5共模瞬态抑制等等(common mode transient immunity)&/p&&p&这点 &a data-hash=&dffd1568acbaf& href=&//www.zhihu.com/people/dffd1568acbaf&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hovercard=&p$b$dffd1568acbaf&&@evans Joe&/a&在相关回答中也提到,为了描述的完整性,我这里再把相关内容重复下。&/p&&p&对于桥式电路来说,同一桥臂上管的源极 (也就是下管的漏极)是高频跳变的,该高频跳变的dV/dt会通过隔离驱动原副边的寄生电容产生较大的共模电流耦合到原边,从而对控制驱动产生影响,如图11所示。所以说,驱动芯片的共模瞬态抑制(common mode
transient immunity)也很重要,在实际选择驱动芯片时,驱动芯片的CM transient immunity应该大于电路中实际的dV/dt,越大越好。&/p&&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06b51fbf5e3b9f055c50ba6_b.png& data-rawwidth=&844& data-rawheight=&30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4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06b51fbf5e3b9f055c50ba6_r.png&&&/figure&&br&&p&图11 共模瞬态抑制&/p&&p&暂时就想到这么一些,在此抛砖引玉,希望得到各位同行的补充。&/p&&p&以上。&/p&&p&参考文献:&/p&&p&[1]
Balogh. Design And Application Guide for High Speed MOSFET Gate Drive Circuits.&/p&&p&[2]
and MOSFET Drivers Correctly Calculated. Application note AN-1001, Concept&/p&
谢邀,由于马上就要体验一年300天出差在外的酸爽生活,这可能是我近期最后一篇技术回答。由于以前在知乎上相关的回答被各种转载并且不注明出处,弄得我很火大,所以相关申明放在前面:个人可以随意转载,但应通知我并注明出处。出于商业目的的转载(如微信公…
我猜题主已经进实验室了,跟着师兄们好好学就是了。现在课题组的硬件积累已经很成熟了。&br&&br&可以先把原有前辈设计好的板子,自己动手焊起来,调试的过程其实就是对硬件回路的学习。硬件部分,主要有电压电流采样调理电路、位置信号处理电路、电源部分、过流过温保护电路、功率模块驱动电路、DSP最小系统和功率电路(主拓扑)。组里有各种新型电机,要学会根据电机选定合适的功率电路,然后去查功率模块的说明书,刚开始建议用分立模块而不是集成模块。电源部分主要指硬件电路所用到+/-15V,5V,3.3V芯片供电电源,这部分能看懂说明书并会估算硬件电路所需的功率就够了。驱动电路部分,思考下驱动芯片或光耦器件的动态性能与PWM频率上限的关系。DSP最小系统主要是抄板,当然稳定性很重要,组里以前的板子和研旭比,稳定性还是要差些。过流过温电路是最简单的硬件保护电路,用到了一丁点儿数字电路。&br&电压电流采样调理电路,重点抓住这部分硬件电路的幅频特性,可以用Simulink仿真一下。别停留在模电水平理解这部分电路,要想到这部分对整个控制系统中的影响。&br&位置信号电路,组里有旋变和光电编码器两种硬件方案。主要思考编码器分辨率对磁场定向的影响。&br&以上是硬件部分在设计方案,画PCB以及调试之后,应当具备的思考能力。做硬件的过程,相当于把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电力电子拓扑部分、自控原理经典部分等内容实践了一遍。&br&题外话:硬件虽然很重要,但是对于电机控制来说,上升空间已不大。当然这不是否定硬件工程师的意义,电磁干扰和信号完整性同样很难精通。只是国内对于硬件知识产权做的不好罢了。快毕业的时候,有个小企业找我帮忙调试他们的一个小型电动车控制器,看完他们的硬件后,才发现自己以前在硬件上浪费的时间太多。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们的硬件是直接拷贝某厂的产品,而且集成度完爆实验室的硬件,但是他们的生产进度却卡在了程序算法上,据说之前找了某几个高校的老师,但是大多打了水漂,仅有的一个做了一些成果的博士,因为出国中断了任务。&br&不过还是建议在学校有条件的情况下,动手做做硬件,这样的机会并不是每个实验室都有的。况且,以后进了企业,分工明确,软件硬件工程师撕逼的时候,甩锅也知道是哪里的问题。&br&&br&软件部分:重点看ADC,DAC,PWM,EQEP/ECAP,System Control and Interrupts 这几部分的Reference Guide和代码例程,学会配置寄存器、理解中断和主循环。这部分内容和微机原理的学习相似。&br&&br&算法部分:&br&基本的数字滤波可以用Simulink工具箱设计并用代码生成,这是最简单的方法。位置计算和速度计算在EQEP的Reference Guide中,即M/T法。这部分用到了数字信号处理和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中的部分内容。&br&SVPWM可以直接看MotorWare里的代码,能用Simulink把这部分代码逆向仿真出来,对于以后做多电平/多相SVPWM都很有帮助。&br&&br&如果能在大四这一年把这些都做一遍,你已经很强了,不过到这一步必然离不开师兄的指导,千万别宅宿舍里闭门造车,勤去实验室打打杂。&br&&br&电机控制理论:重点看王成元的《现代电机控制技术》!!!偶尔看看&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求推荐几本关于电机拖动的英文课本,适合硕士读的? - 知乎用户的回答&/a&。这部分不能套用本科刷题的学习习惯,有时间的话,把王成元书里的内容(PMSM/IM的Vector Control/DTC)全部用Simulink独立实现一遍,碰到实在不能解决的bug再去参考前辈的仿真。很多人搞不懂Vector Control、DTC以及SVPWM的关系,只能说基础没打牢。&br&基本实验的实施过程,应当是每做一个环节,对应一个Simulink仿真,仿真尽可能和实际一致。如果控制器参数能直接用在程序里,并且结果相近,这个仿真才有实际意义,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br&如果打算以后去企业,可以研究下MotorWare的OOC思想,或者看看刘杰的几本关于基于模型设计的书籍,MATLAB官网有PMSM的例子,但是想调通还是蛮坑的,淘宝有个工作室做这方面的开发板和配套资料。基于模型设计电力电子方面的论文可以看看Omar Hegazy的。组里有dSPACE和ADI的实时平台,不过资源有限,读博的话,可以用起来,毕竟发文章才是最重要的。不建议直接上dSPACE这类工具的原因是,有些人效果没做出来,连问题出在硬件还是算法本身都搞不清楚,要知道硬件也是整个控制系统的一部分。&br&控制理论进阶主要看组里WEMPEC的视频和Digital Control Theory。&br&&br&最后希望你没进错课题组,里面有电磁设计、机械加工、软硬件全能的师兄们值得学习,当然辛苦也是少不了的。
我猜题主已经进实验室了,跟着师兄们好好学就是了。现在课题组的硬件积累已经很成熟了。 可以先把原有前辈设计好的板子,自己动手焊起来,调试的过程其实就是对硬件回路的学习。硬件部分,主要有电压电流采样调理电路、位置信号处理电路、电源部分、过流过…
&p&首先,所有控制系统,不论是搭建单纯的仿真系统还是可以用作SiL或者HiL测试的系统,都是有三块组成的:&/p&&ul&&li&一部分是你的控制软件,也是策略,后期会生成软件刷写到控制器的部分,这个是所有控制模型的核心部分。
&/li&&li&第二部分是高层控制信号输入,比如驾驶员的加速踏板和刹车位置信号;以及环境参数,比如是不是上坡,是不是湿滑路面,环境温度是多少等等。
&/li&&li&第三部分就是你问到的,控制对象的仿真模拟,可以是整车(整车又可以分为XYZ三个轴动力特性的仿真),或者是动力总成(比如混动动力总成包括电机,发动机,变速箱,电池等等),又或者是一个单独的零部件(比如单独的发动机模拟)。这一切叫做Plant,根据你设计的控制系统不同需要选择对应的控制对象来做仿真。
&/li&&/ul&&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ea556a86d7_b.png& data-rawwidth=&998& data-rawheight=&41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9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ea556a86d7_r.png&&&/figure&&br&&p&说到基于模型的设计,需要考虑很多关于工具链,软件结构,代码效率,是浮点运算还是整型运算等等问题的只是针对上面说到的“控制软件”部分。我们并不会对剩下两部分“高层控制信号”以及“控制对象(Plant)”生成控制代码,他们只是用来仿真而已,所以并不需要过多考虑MBD的问题。&/p&&br&&br&&p&其次,你问到如何搭建整车模型,这其实是一个如何搭建仿真“控制对象Plant”的问题。搭建Plant的时候你先要明确你未来用于仿真的控制软件是什么?是整车级别的控制软件VCU,ESP?还是动力总成级别的控制软件HCU?亦或是发动机控制软件EMS?变速箱控制软件TCU?&/p&&p&你不可能搭建一个“面面俱到”的仿真控制对象,这个复杂程度不仅仅是你研究生博士生能不能搭建出来的问题,有可能你的PC和Matlab根本就没有资源和能力来运行如此复杂的控制系统。&/p&&p&所以这里你先要明确的是你的最终仿真需要服务的“控制软件”对象是谁?
如果只是用在一般动力总成方面仿真的整车纵向动力特性,也是用的最多的整车模型的话,那你的建模对象就是一个无比简化的整车质量块,整车都可以被当作一个整体来处理,需要考虑质量,风阻系数,滑动滚动摩擦系数,轮胎尺寸等等,前面已经有很多人说到了 。&/p&&p&如果你要服务的是ESP,ABS或者悬架控制系统,则需要把整车底盘的簧上质量和簧下质量分开分析,将悬架进行弹性和阻尼系数建模,对轮胎的独立受力进行分析。&/p&&p&脱开具体控制软件谈搭建“控制对象”都是耍流氓。&/p&&p&======================================&/p&&p&&b&相关Live:&/b&&/p&&p&控制策略在 Simulink 中的实现: &a href=&https://www.zhihu.com/lives/399872& class=&internal&&知乎 Live - 全新的实时问答&/a&&/p&&p&汽车电控软件工程师面试问与答:&a href=&https://www.zhihu.com/lives/659712& class=&internal&&知乎 Live - 全新的实时问答&/a&&/p&&p&车载控制软件设计,从需求到量产:&a href=&https://www.zhihu.com/lives/770496& class=&internal&&知乎 Live - 全新的实时问答&/a&&/p&&p&&b&相关回答:&/b&&/p&&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什么是自动代码生成技术?这种技术有什么优点? - 一个kebab 的回答 - 知乎&/a&&/p&&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请明白人通俗的解释一下什么叫硬件在环? - 一个kebab 的回答 - 知乎&/a&&/p&&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汽车开发中的快速原型和基于模型设计的区别 dspace 有什么作用?&/a&&/p&
首先,所有控制系统,不论是搭建单纯的仿真系统还是可以用作SiL或者HiL测试的系统,都是有三块组成的:一部分是你的控制软件,也是策略,后期会生成软件刷写到控制器的部分,这个是所有控制模型的核心部分。
第二部分是高层控制信号输入,比如驾驶员的加速…
&p& 谢邀。 &/p&&p&我是车辆工程(汽车电子技术)方向的本科生,硕士学的电机控制。工作也是电机控制。相比题主,我当时底子差很多。&/p&&p& 我自己的感受是,做电机控制的仿真,让我更加明白了电机学、电机控制这里面的理论知识;由于仿真比起实际的实验,更加迅速、更加安全。试错也很方便,错了也不怕。
&/p&&p&&b&做电机控制可以分为三步走&/b&:由容易的开始 &/p&&p&1、学习理论知识:电机学知识、电力电子知识、FOC等电机控制知识、自动控制原理、C语言编程、嵌入式芯片 &/p&&p&2、MATLAB & Simulink仿真 &/p&&p&3、实际的实验操作
&/p&&p&不必将第1步中理论知识完全弄明白才去进行第2步;进行第2步的时候,才能明白许多书上的知识。
&/p&&br&&p&&b&仿真&/b&: &/p&&p&1)可以先在pudn上下载模型,自己动手改改试试,但pudn上的模型常常会有不完善的或者错误的东西,因为多是学习阶段的产物。 &/p&&p&2)可以从最简单的模型开始搭,不要一上来就搞FOC,比如,搭个简单的整流试试;搭个buck或者Boost调调看 &/p&&p&3)推荐书籍:&b&电力电子电机控制系统仿真技术,洪乃刚&/b&;这本书非常好,循序渐进,基本做几个就会了
&/p&&br&&p&如果,对三相异步电机、永磁电机的原理不太明白的话: &/p&&p&&b&理论知识基本可以分为两部分:电机学 和 电机控制 &/b&&/p&&p&&b&电机学&/b&: &/p&&p&推荐书籍:《电机学》,汤蕴璆;《现代永磁电机理论与设计》,唐任远;这两本是最最经典,人人必备的; &/p&&p&推荐视频:如果看书看不懂的话,推荐视频课程:“电机学”,戈宝军等老师。这部视频课程我自学时一集一集认真看完的,收获很大,非常感谢哈理工的这些老师;毕竟知识写成书,会有所损失;你再读书,又会有所损失。直接听讲,效率其实挺高的。&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icourses.cn/coursestatic/course_3361.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icourses.cn/coursestati&/span&&span class=&invisible&&c/course_3361.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 &/p&&p&&b&电机控制&/b&:&/p&&p&推荐书籍:《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陈伯时;这本是电机控制必看的书;
&/p&&br&&p&推荐看一些小论文、或者硕士论文,特别是小论文,很多时候在基本控制原理是会写的言简意赅,这样,就可以较快地明白电机控制的脉动梗概,细节可以逐渐学习。
谢邀。 我是车辆工程(汽车电子技术)方向的本科生,硕士学的电机控制。工作也是电机控制。相比题主,我当时底子差很多。 我自己的感受是,做电机控制的仿真,让我更加明白了电机学、电机控制这里面的理论知识;由于仿真比起实际的实验,更加迅速、更加安全…
牛人告诉你如何读国外文献!毕业论文写作靠它了&br&&br& 国家社科期刊数据库&br&&br&为什么读文献?&br&(从Ph.D到现在工作半年,发了12篇paper,7篇first author.)我现在每天还保持读至少2-3篇的文献的习惯。读文献有不同的读法。但最重要的自己总结概括这篇文献到底说了什么,否则就是白读,读的时候好像什么都明白,一合上就什么都不知道,这是读文献的大忌,既浪费时间,最重要的是,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导致以后不愿意读文献。&br&&br&1. 每次读完文献 (不管是细读还是粗读),合上文献后,想想看,文章最重要的take home message是什么,如果不知道,就从abstract,conclusion里找,并且从discuss里最好确认一下。这样一来,一篇文章就过关了。take home message其实都不会很多,基本上是一些concepts,如果你发现你需要记得很多,那往往是没有读到重点。&br&2. 扩充知识面的读法,重点读introduction,看人家提出的问题,以及目前的进展类似的文章,每天读一两篇,一个月内就基本上对这个领域的某个方向有个大概的了解。读好的review也行,但这样人容易懒惰。&br&3. 为了写文章的读法,读文章的时候,尤其是看discussion 的时候,看到好的英文句型, 最好有意识的记一下,看一下作者是谁,哪篇文章,哪个期刊,这样以后照猫画虎写的时候,效率高些。比自己在那里半天琢磨出一个句子强的多。当然,读的多,写的多,你需要记得句型就越少。其实很简单,有意识的去总结和记亿, 就不容易忘记。&br&&br&研究生怎么看文献,怎么写论文&br&一、先看综述&br&先读综述,可以更好地认识课题,知道已经做出什么,自己要做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对于国内文献一般批评的声音很多.但它是你迅速了解你的研究领域的入口,在此之后,你再看外文文献会比一开始直接看外文文献理解的快得多。而国外的综述多为本学科的资深人士撰写,涉及范围广,可以让人事半功倍。&br&&br&二、有针对地选择文献&br&针对你自己的方向,找相近的论文来读,从中理解文章中回答什么问题,通过哪些技术手段来证明,有哪些结论?从这些文章中,了解研究思路,逻辑推论,学习技术方法。&br&1.关键词、主题词检索:&br&关键词、主题词一定要选好,这样,才能保证你所要的内容的全面。因为,换个主题词,可以有新的内容出现。&br&2. 检索某个学者:&br&查SCI,知道了某个在这个领域有建树的学者,找他近期发表的文章。&br&3. 参考综述检索:&br&如果有与自己课题相关或有切入点的综述,可以根据相应的参考文献找到那些原始的研究论文。&br&4. 注意文章的参考价值:&br&刊物的影响因子、文章的被引次数能反映文章的参考价值。但要注意引用这篇文章的其它文章是如何评价这篇文章的。&br&&br&三、如何阅读文献&br&1.注重摘要:摘要可以说是一个论文的窗口。多数文章看摘要,少数文章看全文。真正有用的全文并不多,过分追求全文是浪费,不可走极端。当然只看摘要也是不对的。多数文章题目、摘要简单浏览后,直接把几个Figure 及Title 与legend 一看,一般能掌握大部分。&br&2.通读全文:读第一遍的时候一定要认真,争取明白每句的大意,能不查字典最好先不查字典。因为读论文的目的并不是学英语,而是获取信息,查了字典以后思维会非常混乱,往往读完全文不知所谓。可以在读的过程中将生字标记,待通读全文后再查找其意思。&br&3.归纳总结:较长的文章,容易遗忘。好在虽然论文的句子都长,但每段的句数并不多,可以每一段用一个词组标一个标题。&br&4.确立句子的架构,抓住主题:读英文原版文献有窍门的。我们每个单词都认识读完了却不知他在说什么,这是最大的问题。在阅读的时候一定要看到大量的关系连词,他们承上启下引领了全文。中国人喜欢罗列事实,给出一个观点然后就是大量的事实,这也是中文文献的特点,我们从小都在读这样的文章,很适应。西方人的文献注重逻辑和推理,从头到尾是非常严格的,就像GRE 里面的阅读是一样的,进行的是大量重复、新旧观点的支持和反驳,有严格的提纲,尤其是好的杂志体现得越突出。读每一段落都要找到他的主题,往往是很容易的,大量的无用信息可以一带而过,节约你大量的宝贵时间和精力。&br&5.增加阅读量:由于刚刚接触这一领域,对许多问题还没有什么概念,读起来十分吃力,许多内容也读不懂。后来随着阅读量的增加,最后可以融汇贯通。所以,对新手而言,应当重视阅读文献的数量,积累多了,自然就由量变发展为质变了。&br&&br&四、提高阅读的效率&br&1.集中时间看文献:&br&看文献的时间越分散,浪费时间越多。集中时间看更容易联系起来,形成整体印象。&br&2.做好记录和标记:&br&复印或打印的文献,直接用笔标记或批注。pdf 或html 格式的文献,可以用编辑器标亮或改变文字颜色。这是避免时间浪费的又一重要手段。否则等于没看。&br&3.阅读顺序:&br&根据阅读目的选择合适的顺序。一般先看abstract、introduction,然后看discussion,最后看result 和method(结合图表)。&br&&br&五、文献的整理&br&1.下载电子版文献时(caj,pdf,html),把文章题目粘贴为文件名(文件名不能有特殊符号)&br&2.不同主题存入不同文件夹。文件夹的题目要简短,如:PD,LTP,PKC,NO。&br&3.看过的文献归入子文件夹,最起码要把有用的和没用的分开。&br&4.重要文献根据重要程度在文件名前加001,002,003编号,然后按名称排列图标,最重要的文献就排在最前了。而且重要文献要注意追踪。运气好,你可以得到更多的线索;运气不好,发现别人抢先了。据此修正你的实验。&br&&br&六、英文文章写作(阅读文献的副产品)&br&1.平时阅读文献,注意总结常用句型和常用短语(注意,文献作者必须是以英文为母语者,文献内容要与你的专业有关)。&br&2.找3-5篇技术路线和统计方法与你的课题接近的文章,精读。&br&&br&论文各部分读法有讲究&br&本人英语基础不好,没过六级,所以在硕士的时候基本上看的外文文献很少,现在想想很后悔,2 年的时间少学了很多东西。上了博士,自己给自己的定位也高一些了,开始打算硬着头皮咬着牙很不情愿的也要多看些外文文献,一开始看比较慢,有些很难理解,到现在大约仔细阅读了100 篇外文文献,泛读了100 篇外文文章,受益匪浅,现在基本不怎么看中文的了,确实也觉得外文的质量就是高(也有凑数的烂文章),现在自己写外文的也很顺手了。谈几点自己的体会。我是材料专业的。&br&&br&1.先找5篇跟自己论文最相关的外文文章,花一个月的时间认认真真的看,反复看,要求全部读懂,不懂的地方可以和同学和老师交流一下。一个月以后你已经上路了。&br&2.如何读标题:不要忽视一篇论文的标题,看完标题以后想想要是让你写你怎么用一句话来表达这个标题,根据标题推测一下作者论文可能是什么内容。有时候一句比较长的标题让你写,你可能还不会表达。下次你写的时候就可以借鉴了&br&3.如何读摘要:快速浏览一遍,这里主要介绍这篇文章做了些什么。也许初看起来不好理解,看不懂,这时候不要气馁,不管它往下看,等你看完这篇文章的时候也许你都明白了。因为摘要写的很简洁,省略了很多前提和条件,在你第一眼看到摘要而不明白作者意图的时候看不懂是正常的。&br&4.如何读引言(前言):当你了解了你的研究领域的一些情况,看引言应该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了,都是介绍性的东西,写的应该都差不多,所以看文献多了以后看这部分的内容就很快了,一扫而过。有些老外写得很经典得句子要记下了,下次你写就可以用了。&br&5.如何读材料及试验:当你文献看多了以后,这部分内容也很简单了,无非就是介绍试验方法,自己怎么做试验的。很快就能把它看完了吧&br&6.如何看试验结果:看结果这部分一定要结合结果中的图和表看,这样看的快。主要看懂试验的结果,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例如作者用不同的句子结构描述一些数字的结果)。有时看完以后再想想:就这么一点结果,别人居然可以大篇幅的写这么多,要是我可能半页就说完了?&br&7.如何看分析与讨论:这是一篇文章的重点,也是最花时间的。我一般把前面部分看完以后不急于看分析讨论。我会想要是我做出来这些结果我会怎么来写这部分分析与讨论呢?然后慢慢看作者的分析与讨论,仔细体会作者观点,为我所用。当然有时候别人的观点比较新,分析比较深刻,偶尔看不懂也是情理之中。当你看的多了,你肯定会看的越来越懂,自己的idea 越来越多&br&8.如何看结论:这个时候看结论就一目了然了,作后再反过去看看摘要,其实差不多&br&9.把下载的论文打印出来,根据与自己课题的相关性分三类,一类要精读,二类要泛读,三类要选择性的读。分别装订在一起&br&10.看完的文献千万不要丢在一边不管,3-4 个月一定要温习一遍,可以根据需要,对比自己的试验结果来看&br&11.学会记笔记,重要的结论,经典的句子,精巧的试验方案一定要记下来,供参考和学习&br&12.有些试验方法相同,结论不同的文献,可以批判性的阅读。我想要是你自己做试验多的话,你应该有这个能力判断谁的更对一点。出现试验方法相同,结论不同的原因有下:试验方法描述不详细,可能方法有差别;试验条件不一样;某些作者夸大结果,瞎编数据&br&13.有时间还是多看点文献吧,最好定个目标:在学术上超过自己的老板。因为老板一般不看文献,他们都是凭经验做事,很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关于学问的故事 的文章

 

随机推荐